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生,博士过剩了吗?漫才帮

中国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生,博士过剩了吗?

博士是我国学位体系中的最高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已经从实习阶段进入了学术阶段,博士也是我国科学研究未来的“主力军”。而每年我国大约有5万左右是博士毕业生,这基本上和美国差不多,大约是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如下如是各个地区研究生毕业人数。2016年博士毕业生人数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分布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是相似的,北京、江苏、上海三个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最多,其中,近半的博士毕业生来自这三个省份。当然,就博士毕业生来说,在很多“省份”仍旧是“稀缺”的,比如重庆、河北、河南、福建、云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也就几百个人。为什么要读博?首先,对于很多名校的毕业生来说,硕士和博士的待遇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而且读博还需要多花3-5年的时间,对于单身女青年来说,读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然而,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会选择读博?一是理想和情怀。从小学开始,我们的理想随着自己的长大而慢慢“变小”,从开始的科学家、发明家,到现在只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理想在随我们越来越远。而当硕士毕业,似乎儿时的理想又离我们如此的近,而读博让你走上学术之路,从此踏上实现儿时理想的舞台。二是现实让我选择读博。对于很多普通大学的硕士生来说,有些不吃香的专业,毕业后不上不下,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家庭不算富裕,毕业后买房买车又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而读博毕业到高校,一套安置房,解决配偶工作等等,足以吸引大量的人选择读博,当然,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加,这类待遇正在缩水,中西部可能还有,东部高校、科研单位引进博士可能这类待遇少了。中国博士学位含金量多高?实际上,我国很多的学历学位并不被国外认可,甚至港澳台的也不承认大陆的很多文凭。那么我国的博士含金量有多高呢?小编没有找到很好的例子来说明,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各大高校人才引进的要求来看,起码我们自己的大学,对自己培育的博士认可度是不高的。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国内一流名校,人才引进基本上只要一些国外的名校,自己培养的博士基本上很难直接留在本校,只能到国内的二流大学,继续做科研,而二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三流大学,三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九流大学了。我们虽然博士毕业生和美国相当,但含金量就差了一大截,这与我们的博导制有关,导师带的博士越多,自己的“收益”也会越多,就如曾经有一个博导一同时带了47名博士,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中国博士过剩了吗?犹如前文所说的,我国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参差不齐,那么我们的博士过剩了吗?从数量上看,我国是一个产博的大国,每年博士毕业生超过5万人,这和美国是相当的,但从质量上,还有差的比较多。因而小编认为,从数量上看,我们的博士实际上已经过剩了,但从质量上看,博士仍旧还是稀缺的,不然我们的那么多名校为什么不招自己的博士呢?反而还要大量的外国“博士”?

爱之杀

硕士研究生扩招中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及毕业生人数分析(图)

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明确,将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去年同比或增加18.9万人。扩招没有采用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投放,招生在一些重点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增加了名额。研究生扩招研究生扩招始于2003年,2005年以后出现了研究生数量大于本科生的情况。我国高校曾在2009年前后,降低研究生扩招的幅度,但近年来借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增加专业硕士,在2015年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比例达1:1,一些高校还在增加研究生招生。2017年研究生招生大幅增加,招生规模达突破80万。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突破90万人。就此推算,扩招之后,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或将达110万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据教育部数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机构815个,其中,普通高校580个,科研机构235个。目前,全国现有44万左右的研究生导师、1.2万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研究生扩招,中国用培养能力和承载能力。研究生毕业人数节节攀升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2010年研究生毕业人数招生人数38.36万人,2013年研究生毕业人数突破50万,2018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突破60万。2019年研究生毕业人数64万人,较上年增长5.9%,增速有所扩大。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以来,研究生未毕业人数有所扩大,2019年未取得研究生毕业的人数达27.7万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逛巴黎

2019研究生录取人数大幅增加,研究生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

2019研究生录取人数大幅增加,研究生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现在社会的就业形式都是不言而喻的,毕业等于失业成为了很多同学的头条横幅,那么这个时候更多的本科生愿意去去用学历提升自己,或者是缓解一下就业的压力,研究生成立最好的出路。在2018年报考人数中首次往届生超过应届生报考,大学生就业压力之大可见一斑,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高达290万,浩浩荡荡考研大军让人感叹与担忧:研究生会不会像本科生一样“烂大街”,我不赞同以上担忧,本科生没有“烂大街”,研究生更不会“烂大街”,我们要看到主体还是不错的,“破罐子破摔”、“无所事事”者少之又少,根本不会出现“烂大街”的悲观局面。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看数据内容。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2014届毕业生、2015届毕业生、2016届毕业半年后各层次就业率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全国总体就业率在92%以上,虽然2016年较2015年稍减,但全国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1.5%以上,也就是说全国2016届毕业生中不足60万人是没有参加工作(读研深造),而是选择自谋职业或者创业的。我们还可以看到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在2014年高达92.5%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毕业生基本维持在91%以上。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就业压力大,但是在国家祝政策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努力,绝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找到工作的,没有出现无业游民,睡大街的毕业生。我们再看下近十年研究生招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报考125万,招生44万;十年后285万报考,预计招生72万,但是相较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全国招生人数要少很多,也就是说硕士研究生考试更加注重选拔性考试,以下是近十年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全国高考人数940万,录取人数700万,也就是说4个人参加高考就会有3个人考上,1名被淘汰,而硕士研究生考试恰恰相反,4个人考试,最多才能录取1个人,所以,考上研究生的难度要远远高于高考。考研的人数每年都在浩浩荡荡的进行当中,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担忧“人满为患,懒大街”,在这个更加注重学历和能力的时代,本科生都没有“烂大街”,更不需担忧研究生的就业前景了,所以去不断的提升学历必然还是很好的出路,专心去做你们的研究生,祝大家好运。那么你觉得在现在的就业形式下,有什么样的好办法可以去冲出重围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尽见

2018年中国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统计,这三所巨无霸大学超8000人!

自2000年开始,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之后,各大学每年的本科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从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就可以发现,2001年时,我国的应届大学生数量仅为114万人,但是到了2018年,我国的应届毕业生已经高达820万人。与此同时,扩招的不仅仅是大学本科生,就连研究生招生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根据统计,2016年时,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77万,到了2017年就增长到了201万人,今年的报考人数甚至达到了238人。我国的大学现在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但是随着双一流工程的实施。高校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生数量和比例都将明显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顶尖人才,建设研究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当然,研究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是和我国这些巨无霸大学密不可分的,根据2018年我国各高校研究生拟招生人数结果发现,全国招研究生人数在8000人以上的就有三所,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今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为8900人,再加上博士研究生的6600人,2018年国科大光研究生就招收了15500人,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大学。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之外,华中科技大学和吉林大学2018年拟招收研究生数量也超过了8000人,其中,华科招收8500人,而吉林大学招收了8030人,这三所学校算是高校中的巨无霸大学。在研究生招生人数变化方面,其实2017年时,武汉大学招生人数为9300人,今年缩招了很多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少招生了2400人,因此今年拟招收的总人数降到了6900人。而郑州大学自从2017年被评为世界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之后,为了提高研究生的比例,2017年招生人数为4900人,今年突然增加到了6600人。所以,这两所学校算是近两年扩招和缩招人数最多的两所知名大学。其实,我们印象中的巨无霸大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招生人数都是非常多的,比如2018年四川大学拟招收研究生人数是7558人,山东大学拟招收6600人等等。但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不光光看数量,同时也要看高校质量。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培养优秀人才永远都是一所大学的根本,所以我们也希望这些大学能够合理利用大学资源,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如果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以积极留言评论!

口辩

874万!为什么中国高校毕业生年年都就业难?

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人数达到874万,再创历史新高。据广东某所知名大学学生透露,截止到五月底,他们新闻与传播学院就业率才35.17%,签约率仅为14.48%。这些天之骄子尚且如此,其他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一片难。难!难!难!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一片!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几乎是年年的老话题,就算今年没有天灾,如此海量的毕业生,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照样也是压力山大。为什么每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么难?小苏学长毕业于国内某普通本科学校,毕业后工作两年,经常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负责的工作还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几经努力,终于进入朴茨茅斯大学。今天由小苏学长讲下他对中英教育的一些感触。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中国高校教育质量跟不上。所闻的不说,仅仅拿所见的来说,不少大学生毕业后转行或老觉得薪资太低,很大原因是他们专业学得不精。这个我也是感同身受的,当年我大学专业科成绩在班里算是不错的。可是一出社会,就感受到什么是“在家排第一,在外排第七”的心酸。尽管咱们大中华教育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积累,教育质量已经有明显提升,但是教育质量的提升速度还是远远跟不上高校的疯狂扩招。从1998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进入快速增长的时代,从1998年82.98万人到2019年的834万,这二十一年间整整增加了10倍。如此高速的增长,在世界高校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高校疯狂扩招,给大学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首先是硬件挑战,表面上一栋栋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拔地而起,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但是很多教育设备仍严重短缺,特别是先进些的设备很多学生基本只能看看,很少有实操的机会。最头疼的还是高校师资跟不上。大学教育质量很大程度由教授水平和教授数量决定。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教育出现长达十年的断代。现在中国大学教授老的太老,小的太小。记得当年有位八十来岁的老教授给我们讲课,教授讲得很精彩,人家一站就是一小时,讲到后面都有些气喘,不禁让人担心起来。其实,我们还可以跳出高考,跳出中国大学,选择出国留学。我大学毕业后,出来工作,感觉自己能力确实还不行,几经周折选择到国外读研。归国后能力提升不少,也有不少高薪企业可以选择。唯一不好就是已是年近30的大叔了。青春不再,当初要是选择直接到国外读本科该多好啊。跟中国刚好相反,西方大学最近二十年没怎么大规模扩招,甚至不少大学招生还缩水了,但是西方大学从教学经验,师资,教学设备都是杠杠的。以英国为例,很多大学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一百多岁的北京大学几乎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学,而英国一百多岁的大学已经算很年轻的。现英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6%,预计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3%。英国老年人口占越来越高主要是社会福利好,出生率偏低造成的。尽管教学质量很好,但是英国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不少英国大学为了维持学校的运营和发展,盯住国际学生这香饽饽。不断降低国际学生的入门槛,也不断降低国际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甚至还想办法帮学生搞收入,比如帮国际学生联系薪酬不错的实习单位,兼职等(在英国,很普通的兼职,一天赚个七八百人民币已经算很低了)。一方面是中国大学教育的超负荷,一方面是西方大学急需学生,刚好形成互补,用发达国家强大的教育资源来武装我们自己。也许是因为社会福利高,也许是观念问题。跟中国某些人崇尚“教拳留步”,怕有一天徒弟来抢师傅的饭碗不一样。英国教师倾向倾囊相助,他们往往觉得自己的知识没全部教给徒弟,自己的价值没法实现,很不好。英国教师也会带团队搞研发,但是不像国内某些人,总拿大义和奉献等道德来捆绑学生,甚至以毕业或学位来卡学生,将学生变成超低廉劳动力甚至是免费劳动力。英国教师带队搞研发,往往会事先说好收益分配,也会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在研发过程中也会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不少英国大学教师眼里,他们觉得自己像个艺术家,学生都是他们的艺术品,都是他们的杰作。他们会悉心雕琢这个艺术品,一心想着将这个艺术品臻于完善。西方大学教育质量高,可留学虽好,费用却不好。诚然,西方大学学费高昂,他们国家人均收入比我们高,读大学都觉得压力山大。(童话般的国外名校)留学自然首选经济发达的欧美。去欧美本科留学一年大约需要花费30万人民币,4年下来大概要120万人民币。这是一个很粗犷的说法而已。留学中学费+住宿费+交通费占了大头。但是除了加法运算,还有争取奖学金,勤工俭学等减法运算。这样一年下来,能争取到奖学金且经常勤工俭学的一年可能就需要开销20万元左右。至于花费不怎么节制的学生,一年开销40万以上也有的。这些因人而已,相差不是一般大。还有比较省钱的“中外合作办学”这一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国内名校跟国外名校联合,先在国内名校学习适应两年,再到国外名校学习两年,学分修够即可获得国外名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中外合作办学”这一留学模式由于现在中国学习适应两年,学费节省不少。四年下来,大概只需要花70万人民币。70万对很多中国家庭还是压力山大的,但是如果用买房精神来留学,那就没太多困难了。留学费用虽贵,但留学跟买房相比,一个是给自己带来几十年的负债,一个是给孩子不同凡响的未来。曾有一个留学的家长言:“留学是无价的,不应用价格来衡量。人生仅此一回,虚度光阴才是最大的付出。”追求理想是崇高的,但是咱们也不妨物质些,从现在些的角度来比较。留学不仅仅可以使我们养成用国际眼光,国际思维来看问题,也能实实在在提高我们的收入。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一份《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根据这份报告,企业招聘海归的平均薪酬高于全国招聘的平均薪酬2500元左右,企业招聘海归平均月薪酬为10996元。同样都是刚出社会,收入就已经拉开差距了。此外,海归还有金光闪光的国外名校文凭,也有着有大格局,大眼光,在激烈的竞争中也更容易脱颖而出。夜已深;蝉已静下来;窗外的学子还在投简历。衷心祝愿各位学弟学妹早日找到自己心仪的单位,早日实现自己的小目标--------end--------用深度记录留学,这里是留学看世界。这里没有八卦,只有资深的教育专家和留学的过来人,跟大家一起分享关于留学的干货。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留学看世界

人之罪也

2020年大学毕业生有多少,教育部:874万,这些人都慌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近20年来,高考录取人数也从2000年的221万人,增加到了2019年的820万人,占2019年高考总报名人数的79.5%。这无疑是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的一个外在表现。高考录取人数多了,自然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也就多了。那么,2020年有多少大学生即将毕业呢?2月12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40万。同时他也预测道,2020年上半年的就业形势会更加复杂严峻。874万大学生面临毕业?看到教育部公布的这一数据后,不少人表示自己慌了。那么,都有哪些人因为大学毕业生人数慌了呢?总结起来,因为2020年毕业而心慌的人主要有三类。他们分别是:大学本科生、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以及2021年的考研生。大学本科生之所以会心慌,主要是因为本科生毕业需要的论文。而本科生之所以会因为论文而心慌,一是因为大部分本科生在大学阶段并没有太多的研究课程,所以他们也就没有太多的研究课题了。二是本科生写论文,他们也写不出太深奥的东西,而且本科生毕业论文还有对查重率的要求。但是某些专业写论文的时候,则很难避免会引用一些文件中的语句,从而出现查重率不合格的情况。比如说,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他们论文中无可避免会使用到一些法律条文;还有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他们论文中也会用到一些描述性的语句等等。而这些,都会提高他们论文的查重率。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会心慌,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毕业生人数增加,会增大就业的风险;另一方面原因是因为近期疫情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失去春招的机会,从而大大增加他们就业的难度。这一点,从目前大学生不能返校,以及教育部领导的发言中,就能感受得到。而且,随着大学毕业生连年增加,对口单位所能够提供的岗位也越来越少了。甚至还有部分大学生,以及研究生毕业后,只能选择从事了外卖以及快递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如果说以上两类人心慌的原因我们都能想象得到,那么2021年的考研生又为什么会心慌呢?原来,他们是担心今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会增加,从而让2021年考研的人数增加。我们都知道,2020年考研的人数就已经达到341万人了。如果2021年考研人数再增加,那么2021年的考研人数会达到多少呢?细想之下,小梦也不由得吃了一惊,难道2021年考研的考生会达到380万或者以上吗?所以,面对2020年有874万大学毕业生的情况,你会心慌吗?你心慌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

秦风

调查数据揭秘本硕毕业生就业差别:研究生3年薪酬赶超同龄本科生

受疫情影响,2021届毕业生面临着比往年更大的就业压力,今年研究生将继续扩招,考研还是工作成为2021届毕业生当下考虑的重点问题。那么读研3年跟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同龄人有哪些差别呢?且看齐鲁人才网用大数据为您带来分析。“工作经验”是读研3年vs同龄本科毕业生的最直接差别如上图所示,读研3年与同龄本科毕业生最直接的差别首先体现在3年工作经验上,另外按照齐鲁人才网大数据统计,本科生毕业3年内平均跳槽1.9次,跳槽经历同样成为读研3年所欠缺的经历。3年的时间差会对二者带来多大的差别呢?起点高、增速快,研究生毕业3年薪酬赶超同龄本科生如上图数据所示,山东省应届本科生薪酬为5623元,毕业3年后薪酬达到8073元,毕业6年达到11324元,毕业10年达到15072元;相比之下山东省研究生起点更高,应届研究生薪酬为7576元,虽未超过毕业3年的本科生薪酬,但差距极小;研究生毕业3年后薪酬迅速蹿升至12088元并超过同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7年薪酬达到15973元超过毕业10年的同龄本科生901元。整体来看,研究生薪酬起点较高,在毕业3年后超过同龄本科生,但两者差距不大。研究生学位果真无往而不利么?先发优势尽显,本科生身居管理层比例长期领先于同龄研究生如上图数据展示,本科生得益于早工作3年的经验优势,其身居管理层占比领先于毕业10年内的同龄研究生。而研究生得益于其较高的学历条件,身居管理层比例随着时间推移与同龄本科生差距逐年减小并于毕业10年后赶超。可以看出在晋升管理层方面,本科与研究生相比在毕业10年内并没有明显差距,相反本科生因为工作经验较足的原因反而领先于同龄研究生;而在10年之后,研究生的学历优势开始显现,并逐渐与本科生拉开差距,可谓是“研究生,战未来”的真实写照。上限更高,研究生身居高管比例远超本科生从上图数据可知,本科生与研究生在50人以下管理岗位的比例相差无几,在50人以上的管理岗位上,研究生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层级越高的岗位研究生优势越明显,其中下属人数200人以上的高管岗位研究生比例接近于本科生的2倍。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在自身理论体系和专业精深度方面存在着优势,就读研究生的经历也有利于丰富自身人脉资源,从而对工作产生帮助。“我所在的公司属于传统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业务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了。我们部门是公司的技术研发部门,在大家业务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学历这一硬性指标便成为了评定岗位等级的壁垒。新入职员工本科学历必须从助理工程师开始做起,而硕士一上任就有可能是工程师”,位于济南一家机械行业的小张说,“另外还有一些对学历要求有门槛的岗位可以让一个优秀的本科生五到八年也升不上去,而研究生却能相对容易的跨过去,研究生学位的价值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学业耽误婚姻,研究生已婚率普遍落后于同期本科生2年时间根据齐鲁人才网对同一时间线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已婚率对比数据来看,本科生毕业三年(25岁)已婚率达到27.37%,而同期研究生才刚毕业其已婚率仅为5.73%;本科生毕业8年(30岁)已婚率达到81.66%,同期研究生为67.91%。综合来看,研究生毕业后结婚率提升速度比本科生更快,研究生已婚率较同龄本科生落后2年时间左右。本科生可以更早地拥抱社会、赚取薪酬,更早地结婚居家过日子,更早地凭借工作经验走上管理层岗位;而研究生可以通过读研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在长远发展上有明显的优势。通过以上几组数据展示,相信已经给面临毕业,对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感到困扰的同学有了一定的启发,本科生与研究生都能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面对未来该如何选择,最终就要看个人对未来的生涯规划了。来源:齐鲁网

太阳族

@高考生,读研=更好就业?中国研究生真实现状揭秘

为什么高考?为什么考研?面对这两个问题,肯定很多人会说,高考和考研都是为了更好就业。随着高考扩招、每年大批毕业生流出,目前的就业形势很严峻,找份像样的工作都是件难事。另外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就业岗位在减少,很多大公司都在缩减用人规模。这种情况下,考研成了不少同学缓解就业压力的最好出路!另外,很多学历不高的人寄希望于读研来获取更高学历。所以,有专家预测:2021届考研报名人数将创下新高。其实,在很多2021届的高考生和家长心中,除了制定大学计划,对于大学后的考研,他们也有一些想法和野心。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先来看看我国研究生的招生形势吧经测算,目前全国有44万左右研究生导师,将近1.2万研究生学位授予点。之前有媒体报道过,今年我国新增2000多个硕士点。在我国研究生招生历史中,研究生大范围扩招出现过3次:2003年非典时期,研究生扩招34.1%;2008年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研究生扩招16.3%;2017年研究生扩招22.4%。中国的研究生扩招,速度似乎比较快!据了解,2018年,中国每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为1.96人,而美国,早在1970年就达到了5.5人,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9人以上的水平。在中国的就业市场,就算再扩招18.9万,离人均研究生还是差远了。但从1981年2010年,中国授予硕博学位人数从8000多人增加到了38.4万人,增长了48倍,同时招收数量也在增加。2019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大约91.7万人,比起1978年翻了90多倍。2021年因为疫情影响,国家宣布扩大18.9万人,增长高达20%。在国家重点支持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与发展下,今年众多高校研究生的招生名额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所以,根据目前的各院校报名数据,有专家预测,2021年更是突破百万大关,直奔111.4万人。而这逐步攀升的数字背后,高考生需要明白什么?01扩招,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质量下滑虽然研究生扩招为更多的人创造提高学历的机会,但扩招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此前,有媒体曾报道,有高校招收的理工科专业硕士生,大学期间连实验也没有做过。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因为一些高校研究生、博士生培养更多关注的只是课本与基础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在当今对技术性、实用型人才高度需求的就业市场中,考研,未必能提升从业者竞争优势。02现在的研究生就业形势未必乐观也许在前几年遍地都是大学生的时候,你会感觉研究生很值钱。但随着考研人数激增,以及研究生扩招,研究生或许有可能会“烂大街”。2014年,本科毕业于西北某普通高校的张某栋,在工作两年后考取了清华硕士,本以为走上了人生坦途,没想到却在毕业时屡屡遭难。后来,宁波某纸媒记者采访了他,他说:“有些招聘单位明确表示,要求本硕都是985、211,有些则会在我过了好几关到达最终面试时才告诉我对本科学历也有要求。”上图是知乎的一位网友,他说最哀伤的是,自己研究生念了,知识也用心学了,但是心仪的公司招聘要求中要求本科阶段必须是985和211。03第一学历的含金量被越来越重视在应聘时,有些人会遇到这种情况:开始与面试官交谈甚欢,但是当提及学历问题时,面试官一听第一学历是专科或非985、211的普通本科,简单客套几句,就下“逐客令”了。目前社会职场不容忽视的“第一学历歧视”现象,客观上也说明为什么很多学生愿意付出比别人两倍甚至三倍的艰苦努力考取一流名校、获得高含金量的第一学历。第一学历现在通常是指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最高学历,比如通过高考上的大专,本科,也就是我们高考以后上的大学所取得的学历。所以,第一学历代表的是高考时与别人的差距,它体现的是我们在学生时期的学习能力、努力状态以及综合素质。从各企业的招聘JD可以总结出,国内外券商投行、顶级咨询公司、500强企业、大型央企或事业单位等名企一般看准第一学历。中国千万学子,都要在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考试中,证明自己,改变人生。因为考上更好的大学,直接决定了学生们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机遇、资源人脉等。高考,是相对更公平的考试,不看家庭,不论出生,比拼的只有你的各科成绩与综合素质。高考是普通人实现阶层逆袭的捷径,因为高考将进入名校的机会公平地分配给考生们,为优秀的人才开辟人生快车道。

何故若是

教育部官方数据告诉你:为什么考研越来越难了!

现在大家普遍感觉考研越来越难,根据大数据显示,每年报考考研的人数都在增加,而招生的人数却没有什么变化,所以竞争自然越来越激烈了。根据教育部数据,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177万,比2015年增加12.1万人,增幅7.3%,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后(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研究生招生计划),导致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达到201万,增幅为13.6%。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而继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高涨,达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幅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生中,往届生增幅超过应届生 。增长的人数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二战、三战人数持续增加从1995年起,除2008年和2014年受经济形势和就业因素影响,研究生报考人数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阶段外,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是考研报考人数的一个突变,首次突破200万。在庞大的报考数据面前,由于高校并没有扩招,僧多肉少,考研的竞争愈发激烈。而每年考研过后,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有些同学分数很高却在复试环节被刷掉,不想就这样放弃读研,所以选择重考。可以肯定的是,2019考研二战的人数也会非常多。要知道,这些二战三战的同学可都是有丰富经验和上一年学习的积累,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资料获取渠道,都比应届考生顺手得多。简而言之,就是二战考生有很大优势。所以,2019考研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应届生参考人数增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达到了820万,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再创近十年毕业生人数新高值。而这个数字在2004年,还是280多万,足足翻了近三倍。虽然近几年增长趋势没有以前那么迅猛,但依旧以平均每年23万的速度在增长。就业形势前所未有的严峻,而在未来的时间里,就业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毕业人数多,就业压力大,考研人数也随之增加,各方面竞争都会很激烈。但竞争越激烈,越能显示出考研者的能力和水平。面对这样的考试形式,不能打退堂鼓,要迎难而上。而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增加考研成功的几率,我们就要从方方面面考虑,例如:在选择专业上费心思,近年来,考研发生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专硕专业的招生不断扩招,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考研的竞争,而且由于适用性的特点,专业硕士也成为越来越多公司招揽人才的选择。专业硕士中的管理类硕士的初试科目更是只有两门,考研难度大大降低,并且相比学术硕士,专业硕士的初试在难度上要低于学硕,考生要是想要增加考上研究生的几率,那么专业硕士,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职人员参考人数增加由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起一项关于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比例超过70%。随着就业压力增加,考研人数增长,一些还不错的岗位,包括比较好的公务员岗位,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这使得很多在职的人选择辞职,在学历上做投资,转向考研。尤其是近两年,一线城市户口限制,学历更是显得非常重要。拿到高学历,可以找一份可以解决户口的工作。辞职考研,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而且在不断升温。考研难度不会改变,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不能改变,但是,努力程度是可以由自己改变的,在这里,山西中公考研小编想给你们分享一些考研小攻略:坚定目标不动摇,不要畏于难度屡次降低要求提前做好复习计划,列出轻重缓急不同科目交叉复习,避免产生厌倦感做好考研笔记复习时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考研难吗?难!但考研人数还是年年攀升。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不愿意努力的人只能被淘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可以选择走出象牙塔,拥抱社会,也可以选择沉淀下来,用更丰富的知识去武装自己。因为越精彩的世界,越只向有能力拥有它的人开放。所有的拒绝舒适,负重前行,都是帮助你靠近自己理想的生活。最后,考研加油,小姐姐相信,你们都是最棒的!

天气不合

教育部: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

资料图:山东省2017年秋冬季高校毕业生艺术类专场招聘会现场。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中新网12月6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2月6日,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林蕙青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广大学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要切实抓好五项工作。一要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认真落实基层就业学费补偿代偿等政策,继续组织实施“教师特岗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 推动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中小微企业“就业容纳器”作用,为企业招聘牵线搭桥。二要服务国家需求“大舞台”。引导大学生投身军营报效祖国。主动向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输送毕业生,引导毕业生到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领域就业创业。鼓励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三要汇聚创新创业“新动能”。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细化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等政策,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场地、资金、指导、服务等方面投入力度。四要下好统筹联动“一盘棋”。建立健全高校区域布局、学科专业、层次类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推进各类型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运用好社会资源开展协同育人。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推动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五要打造服务保障“新格局”。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开展精准就业对接,加强困难群体帮扶。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严格落实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严密防范“培训贷”、求职陷阱、传销等不法行为,切实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