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作者:许明虽然中国量化投资的发展才短短十余年,但量化投资策略起点相对较高,直接运用了当前国际上公认有效的策略,节省了大量的摸索时间和试错成本。这些先进的量化投资理念和策略引进国内后,与中国实际的投资环境和制度相融合,逐渐演变出了适合自身的量化投资策略。未来,中国量化投资策略将呈现分化与融合并行、人工智能等方法不断渗透、量化多头类策略越发壮大等三大发展趋势。 量化投资策略的演进1、多因子选股。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多因子选股都是最主要的策略,同时大部分量化策略以及目前应用规模最大的量化策略,都是以多因子选股为基础的,因此多因子选股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量化选股模型。多因子模型常用的因子可以归为三个大类:基本面类、技术面类和特异类,且随着行业发展,因子侧重也从基本面因子逐渐向技术面、特异类因子倾斜。2、阿尔法策略。业界有人认为阿尔法策略叫市场中性策略更加准确,不论名字如何,其目的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冲掉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获取稳定超额收益。在现阶段,由于期货长期贴水,低频阿尔法策略获取稳定超额收益越来越难,高频阿尔法策略应运而生。这类策略需要积累更多的高频因子、使用了更为复杂的算法和更多的特异因子,因此技术门槛更高,同质化竞争情况得到较好的改善,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仍有不少量化投资机构通过高频阿尔法策略获取了不错的收益。3、套利策略。分为无风险套利和统计套利,不过,套利类策略的市场容量小,无法承载大规模资金的劣势,也使得这类策略难以成为主流。随着中国量化投资市场规模的扩大,套利策略大多处于辅助和从属的位置,配合其它主流量化策略增厚收益。4、CTA策略。CTA策略聚焦于交易活跃、流动性好的期货品种,包括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利率期货、汇率期货等。但CTA策略主要属于趋势交易,2016年底开始,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不规律波动加剧,一直没有出现较好的趋势,导致CTA策略表现普遍不好,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使得CTA策略难以进一步发展。5、多策略融合应用。可以看到,随着中国量化投资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单一的量化投资策略很难稳定获取收益。业内充分挖掘量化投资覆盖面广的优势,将多个互补的策略融合应用,进而在新形势下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最常见的是量化权益策略与套利策略融合、量化权益策略与CTA策略融合。未来,这种多策略融合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量化投资策略展望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量化投资策略也随之变化,可以预见中国量化投资策略将朝如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展:第一,分化与融合并行。各个策略将把自身的优势发展到极致,比如多因子策略将在因子挖掘、积累方面更进一步,将学术界、产业技术界的新成果不断转化为因子,增强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应能力,套利策略将不断往高频方向发展,捕捉市场瞬息的机会;同时,各个策略将进一步融合,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使得整体的投资策略更加稳健。第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不断渗透。在2015年之后,规模和业绩靠前的量化投资管理人,尤其是私募量化投资管理人,都或多或少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自身的策略模型中。有了行业龙头的示范以及实际业绩的优异表现,未来,这些方法将不断渗透到行业的各个角落,产出更多的策略。第三,量化多头类策略将越发壮大。随着中国量化投资市场份额占比提高以及规模的增长,只有量化多头类策略能承载那么大的资金,这类策略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以多因子选股为代表的量化多头类策略必定吸引更多的行业资源进入,越发壮大。(作者系北京和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0年以来,伴随IT技术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量化投资作为一大投资类别在国内生根发芽并快速成长。量化私募市场是量化投资的主战场,这是一个由海归顶尖基金经理和80后学霸主导的江湖。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国内量化私募最新管理规模已超2000亿元,以明汯、幻方、灵均、金锝和九坤等为代表的头部格局逐步形成,海归和本土基金经理各领风骚。经过10年多发展,量化策略从1.0版本迈向2.0甚至3.0,中高频交易成为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大发展!头部机构规模已达400亿“中国量化私募最近几年发展有所提速,整体管理规模大概在2000亿元~3000亿元。其中,目前体量最大的应该是明汯投资,业内预计其规模已达400亿。”一位量化私募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集中度提升,这样的趋势在量化私募界的确正在发生。从2010年前后懵懂起步,到2015年因股指期货受限一度遭受挫折,再到如今,行业已有多家头部公司各具特色,这样的变化令人眼前一亮。除明汯投资外,幻方量化(九章资产)、灵均投资、金锝资产和九坤投资也被业内推崇,五家公司可以说在业内领跑,而这些公司的管理规模均已突破百亿。“2019年确实是量化投资比较好的年份,目前大家在量化上主要是靠价量类因子盈利,这类因子和市场波动有很大关系,市场波动大的时候往往量化产品超额收益会比较好。而从2018年四季度起,各家量化私募逐步把高频策略放到了产品里,之后可以说是遇上了非常好的行情,又把适合这类行情的策略放到产品里。去年开始,指数增强类产品增长速度很快,去年初这类产品相对主观多头表现更好,因此得到了更多关注,整个行业增长都比较快。”明汯投资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徐世骏解释。此外,业内还有一些年轻量化私募也很有特点,比如锐天投资、致诚卓远、宽德投资。在细分CTA领域,千象资产、思勰投资等公司同样为人熟知。慧度资产总经理董艺婷长期研究国内资管行业,在她看来,最近2-3年国内量化私募形成了一些所谓的“头部公司”,管理规模超百亿、市场认可度及活跃度不断提升的量化私募也纷纷涌现。这些公司与传统主观股票投资的第一梯队私募相比,规模仍不能算大,尤其在考虑投资分散度和策略多样性的情况下,量化私募的规模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霸云集,三大派系各显神通与股票多头私募掌门人以70后为主不同,量化私募行业相对更加年轻,很多创始人都是80后的理工科学霸,不少还有海外学习和工作背景。按资金募集方式区分,有人将量化管理人分为自营和资管两类。还有一种以方法论分为三大派系,一类是本土派,另两类由海归派进一步细分——挖掘因子类和Stat Arb(统计套利)类。“从国内知名量化私募来看,明汯、金锝和锐天都属于统计套利类,灵均、九坤属于挖掘因子类,本土派现在以幻方和致诚卓远为代表,不过幻方比较特别,核心团队没有海外背景,但策略上比较多元,并非传统本土派公司。”有业内人士称。头部量化私募基本被海归背景的管理人所主导,其中一些曾供职于顶尖国际量化巨头如Citadel(城堡投资)、Millennium(千禧年基金)、World Quant(世坤投资)、Two Sigma、D.E.Shaw(德劭集团)等。例如,2010年就成立的九坤投资,创始人王琛是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博士,曾在Millennium任职;2011年成立的金锝资产,创始人任思泓1996就进入华尔街,曾担任著名量化基金摩根士丹利PDT的基金经理。明汯投资和灵均投资都成立于2014年,两家公司的关键人物同样都是海归背景。明汯创始人裘慧明是宾西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博士,曾在包括Millennium在内的多家海外机构任职。明汯在2018年迎来新任投资总监解环宇,北大毕业的他曾在Citadel担任量化分析师。正是从解环宇到任起,明汯的发展开始提速。灵均投资关键人物马志宇也是国内量化投资界顶尖人物,他是斯坦福大学理工科双硕士,拥有10多年量化投研经验,曾在Millennium任职。年轻海归派量化管理人则以锐天投资为代表,这家2013年成立的公司拥有多位学霸级基金经理。总经理徐晓波本科毕业于北大物理系,曾在Citadel从事量化交易策略的开发和研究。另一位曾经的合伙人高亢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高中时更是获得过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回国前曾在Two Sigma担任量化研究员。去年高亢自立门户创办衍复投资,当时在国内量化投资圈引起过不小关注。值得一提的还有思勰投资,这家年轻公司的投资总监是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博士,拥有11年量化从业经验,曾在D.E.Shaw负责期货量化交易。2015年后,一批本土量化私募成立并快速发展,幻方、致诚卓远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幻方创始人徐进是浙大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大学期间就有从事相关投资,对本土市场认识很深。作为一家杭州公司,幻方的核心团队大多来自于浙大;致诚卓远成立时间更晚,2017年6月才正式设立,创始人史帆北大物理学毕业,精通数理与计算编程,自研模型投身量化投资领域,其核心团队主要来自北大。量化2.0主打股票中高频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在量化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最早的简单期现套利到现在主打股票中高频,量化策略在国内经历了几轮变化。“国内量化投资的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在2009年~2015年之间,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在这个阶段普遍建立起对量化投资的基本认识,形成以套利、对冲交易为产品表现形式、多因子策略为主流策略形式的体系,并且形成了所谓量化1.0的一批私募代表。2015年下半年股指期货修改交易规则之后至今,接近5年的时间里,中低频量化交易策略和传统多因子策略遇到较大的挑战,而高频交易策略和一些非线性的策略形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主战场在量化私募界。”董艺婷表示。头部量化私募的发展验证了这样的趋势。据徐世骏介绍,为了更好匹配机构投资者需求,明汯在早期开发时以低频量化和基本面因子为主。2018年下半年起,公司在基本面因子上的开发投入相对减少,也开始往中高频方向布局。但他同时强调,在量化投资里,低频策略其实是更难的,明汯在中低频方面比其他机构有更长时间的积累。“我们和其他机构业绩表现差距拉开主要在去年7月至今年1月间,一些量化机构因主板波动率和成交量下降影响业绩,而得益于之前的积累,我们在这期间的表现就相对更突出。”幻方也在策略迭代优化上做足了功课,甚至在创新方面做了更多尝试。“幻方核心团队最早从事的是一些频率较高的交易型策略,成立公司后开始逐步构建量价因子为主的多因子选股框架体系,以承载更大管理规模。我们的收益一部分来自阿尔法选股,还有一部分来自短线交易型策略。与最初的交易策略相比,这套2.0策略体系在2017年完成,之后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幻方量化CEO陆政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起,幻方在多因子框架里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算法类型,来支持因子挖掘和组合优化。“这可以算是幻方策略的3.0版本,这套策略对比2.0版本在收益层面变化更加明显,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提升了收益。当然,机器学习也可能会放大波动,需要一系列风控方式去构建风险收益比更佳的组合。”他说。幻方对于技术的投入相当超前,其新一代AI超级计算机“萤火一号”已于今年3月正式投入运行。该服务器是由一个存储集群和一个计算集群组成,计算集群每秒可以进行1.84亿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4万台个人电脑算力。从最近两年的投资业绩看,股票中高频策略的表现的确相当抢眼。正因为此,不少公司转向这一领域,就连传统量化CTA私募也逐步加大相关布局。量化投资大爆发背后:对冲成本高企等三大难题待解在券商力推以及部分量化产品收益超预期的情况下,近两年量化投资不断火爆,一批头部量化私募迈过百亿大关,开始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人才的投入,各类策略层出不穷,成为私募行业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量化投资大举扩张背后,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待解,包括目前对冲成本高企、策略容量以及投资人对量化理解不足等问题。有机构表示,目前量化年化对冲成本超过10%,甚至短期能达到15%,严重制约了量化投资的发展。对冲成本高企,制约行业发展目前,国内量化冲策略主要运用股指期货或者期权进行对冲,但对冲工具偏少、对冲成本高企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量化私募。新锐量化私募深圳诚奇资产董事总经理何文奇表示,股指期货作为期货类投资标的,因参与门槛高,很多个人与公募类基金产品受限于监管与合规要求无法交易股指期货,因此大量以对冲为目的的股指期货空头需求没有对应的多头需求来匹配,造成了对冲成本高居不下。千象资产创始合伙人、总经理马科超也表示,目前国内量化对冲工具依旧偏少,股指期货只有三个品种,而期权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近期,随着股指期货贴水加深、年化达到15%,导致阿尔法策略的对冲成本高企,整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到股灾之前。“有些机构会运用融券、收益互换等场外衍生品,但操作起来相对复杂,远没有场内品种便利。此外,目前量化投资的自动化程度还需提高,但券商还是没有完全放开交易的自动化接口。”马科超说。上海锐天投资董事长徐晓波也表示,量化对冲策略的对冲成本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拆分,一是股指期货保证金比例如果要求高,则多头端的资金使用效率将被迫降低。2019年,中金所进一步调降了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比例,利好市场中性类产品;二是期货相对于现货的贴水幅度,从今年3月起,IC(中证500股指期货)各期合约维持深度贴水的状态,次主力合约的平均年化贴水幅度高达15%以上,使得量化对冲策略的对冲成本无形中高企。何文奇表示,整体来看,目前量化年化对冲成本超过10%,甚至短期能达到15%,严重制约了量化对冲投资的发展。谈到量化投资在国内发展所遇到的困难,思勰投资总经理吴家麒表示,首先还是投资人的理解问题。量化对投资人来说是个“黑匣子”,不少投资人很难真正信任量化私募。“与海外相比,国内投资人的申购赎回频率高,对量化的理解程度弱。当然,人才竞争问题也会一直存在,未来只有少数公司有资本去招募最优秀的人才,量化私募的中后台运营的成本将不断提升。”吴家麒说。量化私募的策略容量“天花板”尚未到来2019年,明汯投资、灵均投资、锐天投资、金锝资产、幻方量化等五家量化私募突破百亿大关,在规模急剧扩张之后,幻方量化和九坤投资纷纷宣布“封盘”,量化私募的策略容量问题开始备受市场关注。何文奇指出, “策略容量”是一个伪命题,或者说表述的不准确。只能说某个团队使用他们当前已研发的策略、在现阶段的市场条件下上能够有效管理多大规模,而不能说这类策略有个具体的容量,这些都是动态变化的。比如说,日内高频策略,按国内的看法容量很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做高频的时间还不长,欧美做高频策略的管理规模也能到几亿乃至几十亿美元。“如果一个团队长期积累策略,那么即使是高频策略也能做到很大规模;而策略更新换代慢,不能适应变化快的市场行情,那么即使过去号称可以管理很大规模的明星团队也会快速缩减。”何文奇说。据了解,成立于2013年的诚奇资产,目前管理规模已达到50亿元。然而,策略容量限制盈利能力一直是量化投资行业绕不开的话题,即使是海外量化巨头,亦将其顶级策略封闭不对外开放,以提升盈利能力。2005年,詹姆斯·西蒙斯管理的大奖章基金,关闭外部募集渠道,并退还外部投资者的资金,将规模控制在50亿美元,客户均为他个人自营资金和旗下员工的资金。国内量化发展至今,部分头部量化私募亦在效仿西蒙斯的做法,将其顶级策略产品封闭,这些不对外产品的业绩往往要好于公开募集产品。徐晓波认为,当前国内量化策略的整体规模距离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国内也陆续出现了几家百亿级的量化私募,并且他们的规模仍在不断地增长。“在当下,策略容量上限还不是制约头部量化机构发展的桎梏。扩充策略容量的上限要求量化管理人有较为厚实的策略储备、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投研上持续进行大力的投入。”值得注意的是,策略容量问题和规模“天花板”背后,也凸显了行业竞争的激烈。徐晓波称,国内量化领域未来的竞争格局一定会呈现出寡头的格局。包括我们在内,当前国内的头部量化机构每年的投研投入都在亿元量级,小型的量化机构难以保持高投入,也就难以快速迭代策略,去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外资量化巨头“狼来了”在国内量化投资大发展的同时,外资量化巨头也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2017年以来,外资机构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一些海外量化机构以外资私募管理人(WFOE)形式在中国展业,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Winton(元盛资本)、D.E.Shaw和Two Sigma,这给风声正起的国内量化私募业带来了更多竞争。而在高频领域,内外资PK更是早已展开。Winton是全球知名CTA投资机构,旗下外资私募元胜投资在中国已发行8只产品。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该公司管理规模超过20亿,在外资私募中领跑。D.E.Shaw旗下的德劭投资和Two Sigma旗下的腾胜投资去年也都完成了登记并发行了各自的首只产品。思勰投资总经理吴家麒认为,市场是一体的,海外量化进入中国,将加速整个市场的机构化和有效化。短期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会更大,对国内量化私募的影响有限,竞争关系不会那么明显。“海外机构有他们的优势,比如成熟的策略体系和资本优势,可以不计成本做基础投入,这在高频领域表现会更突出,可以看到国内期货高频逐渐被海外垄断。但海外机构也有自己的弱势,做资管对硬件要求没有那么高,中国人相对更勤奋,国内一线量化资管和海外差距并不大。”徐世骏表示,外资量化巨头进入对国内量化肯定会有影响,尤其是商品领域。国内商品市场和海外交易规则比较接近,这一领域竞争会非常激烈。但中国股市有自身特色,比如涨跌停板、不是T 0等,海外机构需要一段时间做策略调整。此外,国内很多因子开发也不完全基于统计套利,要求对中国市场有更多了解。明汯未来也会加大国际化布局,开发美股和欧洲市场的策略。“相比之下,国内量化策略体系对当前市场的适应性可能更好,原因也比较简单,市场驱动下形成了好团队的高速进化——阶段性适应性好的机构更易得到市场认可,规模发展迅速,收入增长,投入相应增加,形成短期的正反馈。海外团队的优势主要在于成熟性:各种工作流程和规范、团队状况、策略体系乃至公司的长期投入、对市场长期格局演变的长久预期都经过了成熟市场的长时间考验,也更倾向于坚持公司特有的策略定位,从长期看,可能形成较为稳定的预期和客户关系。” 董艺婷称。在她看来,对量化私募而言,当前是一个大发展机遇的开始。资管新规落地后的较长时间内,大量追求相对稳健收益的、过往投资于信托和银行理财的资金将进入标品市场。量化绝对收益类策略俨然是其中的优质资源,也是机构目前最希望广覆盖的资产。市场需求的预期规模之大,远远超过目前存量的供给。在需求的驱动下,相信会有更多的量化策略全面开花,并且得到优质的、规模化的、长期配置的资金。
自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后,中国进入量化对冲1.0时代开始至今主要经历了2个时代,接下来很快要进入量化对冲3.0时代。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这几个时代量化投资策略的演变的过程,以及为说什么很快要进入量化对冲3.0时代。2010年4月16日,中国第一个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我们亲切的称为IF)上市,从此量化投资大潮自此开始,量化策略进入1.0时代。由于IF是沪深300的大盘蓝筹股,是A股流通市值最大的300只股票。这个指数期货最大的问题是作为量化选股策略的对冲工具来说太太太太大了!不过这难不倒当年的众多量化大牛,这个时代充满了大胆而自信的人。IF的大市值的特性反而逼的大家赚各种风格暴露的钱。这个时代是量化对冲策略最好赚钱的时代,只要满仓最小市值的股票叠加反转因子,哪怕1个月换一次仓,满仓对冲IF指数,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除了2014年12月那次量化“黑天鹅”的事件之外,因为之后很快就修复当时的坑。)甚至有量化对冲私募规模太大,都买成了许多创业板的前十大股东了。到2015年初,市场上就已经有多家百亿量化对冲私募了。然而,股灾就这样轻轻的来了,事前没有一点点预告。莫民奇妙的股指期货就成了“背锅侠”,并且义无反顾的替场外配资扛下了“下跌元凶”的罪名(要不是中金所力保,IF也许就从此GG了)。2015年9月份股指期货被“阉割”了99%,在股指被限制开仓前的100万手到限制后每天不足1万手(留了一口气)。这让所有量化人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因为被阉割后的股指期货,年化贴水高达30%-40%,并且持续了1年多!这种贴水是无法做量化对冲的。所以这一年下来大浪淘沙,第一代量化对冲私募大哥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不过还是要感谢这些带头大哥对于量化市场的教育和培养。但是量化1.0躺着赚快钱时代就此结束。量化2.0时代,要感谢ZJH在2015年4月16日,也就是在IF上市之后,整整5年后,推出了中证500指数期货(简称IC)。因为中证500指数市值比较小,对冲的时候可以选小盘股也不用暴露市值风险。所以在中证500股指期货上市后,还活着的量化对冲的私募的风格突变,不再是靠长线的因子赚钱,而是开始了一个更微观的时代。量化对冲走入了高频价量的世界,最牛的私募研究的数据也从日级别进入了分钟级别的价量因子。2017年开始,随着中证500期货贴水的变小,量化2.0时代正式开始了,四大金刚开始悉数登场。随着他们稳定的收益,很小的回撤和超过100倍的换手率,规模开始直线上升。目前头部量化私募的总AUM已经超过1.0时代的最高峰。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交易高频,策略的精细程度和复杂程度已经10倍于量化1.0时代了,各种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高级数据挖掘的技术开始出现在路演PPT中,让各个渠道耳熟能详。然而,量化2.0时代的主宰高频价量私募有两个天生较大的问题,一是策略容量的瓶颈,二是策略的拥挤程度的问题。做量化的都知道换手率越高的策略夏普越高,但是容量越小。另外,价量因子的生命周期较短,需要不断的挖掘。因为高换手价量因子主要赚股市里短线交易者冲动交易的钱,所以当市场结构发生变化,韭菜的交易越来越少的时候,价量因子就比较难受。像2018年的下半年,随着市场缩量下跌,价量因子走平了很久,同样在2019年的5-7月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发现股市下跌,成交量的萎缩会给价量因子带来很大的挑战。当前价量策略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好几家做价量的头部私募从2018年开始就不怎么接钱,还在接资金私募的也在不断提高管理费和业绩报酬门槛。我认为大多数专注高频价量因子的私募最终会走向加杠杆自营的道路,通过自营资金加杠杆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另外还有一些正在往低频基本面因子挖掘上转型。2019年6月25日,平地突然传来一声雷响,证监会为了配合科创板推动了公募基金转融通业务指引,券商纷纷跳起来拥抱这个新业务,直接把量化推入3.0时代。为何说量化3.0时代即将到来呢?原来国际上主流的Hedge Fund的所用的量化策略都不是用股指期货对冲的,不论是以价量因子闻名的World Quant还是基本面大佬AQR,用的都是股票多空策略(Long/Short),而用股指期货对冲的策略严格来说只能是半个多空策略,因为不能获取做空的收益,就像赛跑中只能用一只脚跑步一样。根据知名数据商Eurekahedge的统计数据,国际对冲基金中长期占比第一(一直超过30%)的是多空策略。 中国过去20年股票几乎一直无法做空,我们的融资融券业务也沦为纯融资加杠杆的配资业务,融券业务在两融业务(9000亿左右)中占比连2%都不到,全市场融券的余额也从来没有超过200亿(当前117亿)左右。大部分券商当前的融券标的都在200只以内,而两融的标的池一只超过800只。再次感谢ZJH,顺带感谢科创板,没有科创板,公募基金转融通业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落地。逻辑是这样的:A股过去之所以没有融券的标的可以借出,是因为券商两融部门没有股票可以借给投资者做空,因为大部分股票的持有人都不愿意借出股票让别人做空自己持股。而公募指数基金是天然的借出方,因为指数基金不担心个股的问题,而且规模巨大。而全市场有几千亿的指数基金可以借出股票,过去这些股票只能乖乖的躺在公募基金的怀里睡觉,不能干兼职,现在晚上可以偷偷的出来接客赚点小费弥补一下家用了。(借出成本年化1.5%左右)公募基金转融通业务,在监管部门看起来可能只是给科创板配合的这个小小的业务指引,却打开了量化投资3.0时代的大门。套用阿姆斯特朗的话:“这是证监会的一小步,却是整个金融行业的巨大进步!”A股过去因为不能做空导致了大量的股票的估值脱离其实际价值太多太多太多,能够做空后,许多的小盘股应该会回归合理估值,这会给A股的估值体系和流动性带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我们常常说A股会越来越港股化。A股未来会有大量像港股一样的低价股,大量的小盘股会失去流动性(未来流动性去了科创板和大盘股)。而流动性会给大盘股一定的溢价,而给小盘股折价(过去3年已经出现了)。所以能够做空后A股的估值面貌将会焕然一新,接近成熟市场。股票价格会更加贴近公司的基本面,基本面研究和投资将成为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技术派和游资挺住)下面我们看看2019年半年报最新的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基金的规模情况。沪深300指数基金,老大哥是华泰柏瑞,有364亿的规模。其次是华夏300有268亿规模。中证500指数基金,老大哥南方中证500就有481亿元的规模。头部指数基金出借股票将极大的丰富融券市场的规模和种类。证监会称热打铁,在8月12日把两融标的扩充到1600只,再次丰富融券的券源的种类和规模。不得不再次为易主席点赞! 在已经有头部券商的融券标的达到800-900只,量化对冲原来只能做“一半”的策略终于可以完整了,选股不再仅限买入于打分最高的因子,还可以卖空打分最低的因子。现在可以通过在中证500指数中做多50只股票,同时融券做空50只股票,来替代股指期货实现市场中性策略。这么做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不需要再看股指期货“贴水”的脸色,最近2年贴水是影响量化对冲策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采取融券替代股指期货首先不用承担巨额的贴水(期货公司的朋友请不要哭)。第二个好处是,可以获得做空的负阿尔法收益,过去只能靠打分最高因子的多头阿尔法收益,现在还可以获取打分最低一篮子股票的空头阿尔法收益。量化选股模型进入多空都能获利的二维世界。简单粗暴点说净值不考虑做空成本的话有望把原来的超额收益乘以二,所以多空策略的收益率会比过去上一个台阶,而选股模式将要回归因子投资时代,而且不需要靠高频交易来获取利润。(融券业务不支持高换手)当量化选股回归多因子选模型之后将带来第三个好处,就是策略容量特别大。保守估计也有上千亿的规模。从海外来看真正可以上规模的Hedge Fund最终都是采取多空策略的私募。量化3.0时代既能享受量化2.0高频策略的收益,又能突破高频策略的容量和拥挤度的问题。将会大大丰富量化投资策略的种类,同时又能大幅增加量化投资策略的容量,还能促进市场走向成熟,将把中国量化投资带入一个新的与国际接轨的大时代。你,准备好了迎接量化3.0没有?时间不等人,废话少说,赶快上车!
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总监—马志宇马志宇先生,斯坦福大学金融数学与电子工程专业双硕士,现任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总监。马志宇先生曾任于Millennium,LLC,从事美国、欧洲、日本、香港等全球股票市场多因子策略的模型研究与投资。现为灵均投资投资总监,继续从事中国市场量化投资策略的模型研究与投资工作,并带领灵均投资团队建立了多种量化投资策略模型、自动交易平台、以及实时监控体系等一整套完善的投研体系,可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保持超额收益的持续稳定。文章:2019年是中国量化投资行业自2015年后再次迎来大发展的一年。市场于2018年大跌后在今年年初迎来了连续4个月的反弹行情,在反弹过程中,市场成交量逐渐放大,市场活跃度相较2018年显著提升,量化投资策略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持续增强,赚钱效应凸显。加之今年4月中金所进一步放开股指期货交易限制,使得以股指期货为主要风险控制工具的量化对冲基金有了更好的扩容条件。在此背景下市场资金迅速增配量化投资策略,同时加剧了量化投资行业竞争,这也要求量化管理人不断细化投资管理各环节,提升策略效用以及丰富策略多样性,以维持超额收益能力的持续稳定。对于未来量化投资策略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始终保持乐观。首先,对比海外,海外对冲基金中,量化策略规模占比估算约20%,而目前国内量化策略规模占整体证券类私募比重仅7-8%,增长空间巨大。其次,国内资产端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非标类债权产品的供给近期呈现断崖式下跌,我们明显感受到市场资金对于稳健类的市场中性策略配置需求剧增。再者,政策层面不断丰富和完善衍生品市场,今年我国新增红枣、不锈钢、苯乙烯等6个期货品种及橡胶、玉米、郑棉3个期权品种,市场呼声较高的沪深300指数期权也即将上市,这使得国内量化投资机构有更丰富的交易品种和风险控制工具,有利于提升量化投资策略的丰富性程度以及拓宽收益来源。此外,从资金层面上,A股市场在国际主流指数中的权重不断提升,这将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进入中国。从资产价格的角度,无疑目前中国股票市场的估值系全球主要经济体最低,这也是今年A股市场吸引国际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信,未来国内量化投资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需要注意的是市场有效性的提高,布局量化策略的资金增加,对未来量化投资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要求也会同步提升。近几年,灵均投资一直在投资管理各环节的精细化、策略研发的丰富性以及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上深耕打磨,以期做好充分准备拥抱量化投资行业新机遇。(文章来源:优优私募)
虽然中国量化投资的发展才短短十余年,但量化投资策略起点相对较高,直接运用了当前国际上公认有效的策略,节省了大量的摸索时间和试错成本。这些先进的量化投资理念和策略引进国内后,与中国实际的投资环境和制度相融合,逐渐演变出了适合自身的量化投资策略。未来,中国量化投资策略将呈现分化与融合并行、人工智能等方法不断渗透、量化多头类策略越发壮大等三大发展趋势。量化投资策略的演进1、多因子选股。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多因子选股都是最主要的策略,同时大部分量化策略以及目前应用规模最大的量化策略,都是以多因子选股为基础的,因此多因子选股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量化选股模型。多因子模型常用的因子可以归为三个大类:基本面类、技术面类和特异类,且随着行业发展,因子侧重也从基本面因子逐渐向技术面、特异类因子倾斜。2、阿尔法策略。业界有人认为阿尔法策略叫市场中性策略更加准确,不论名字如何,其目的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冲掉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获取稳定超额收益。在现阶段,由于期货长期贴水,低频阿尔法策略获取稳定超额收益越来越难,高频阿尔法策略应运而生。这类策略需要积累更多的高频因子、使用了更为复杂的算法和更多的特异因子,因此技术门槛更高,同质化竞争情况得到较好的改善,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仍有不少量化投资机构通过高频阿尔法策略获取了不错的收益。3、套利策略。分为无风险套利和统计套利,不过,套利类策略的市场容量小,无法承载大规模资金的劣势,也使得这类策略难以成为主流。随着中国量化投资市场规模的扩大,套利策略大多处于辅助和从属的位置,配合其它主流量化策略增厚收益。4、CTA策略。CTA策略聚焦于交易活跃、流动性好的期货品种,包括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利率期货、汇率期货等。但CTA策略主要属于趋势交易,2016年底开始,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不规律波动加剧,一直没有出现较好的趋势,导致CTA策略表现普遍不好,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使得CTA策略难以进一步发展。5、多策略融合应用。可以看到,随着中国量化投资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单一的量化投资策略很难稳定获取收益。业内充分挖掘量化投资覆盖面广的优势,将多个互补的策略融合应用,进而在新形势下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最常见的是量化权益策略与套利策略融合、量化权益策略与CTA策略融合。未来,这种多策略融合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量化投资策略展望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量化投资策略也随之变化,可以预见中国量化投资策略将朝如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展:第一,分化与融合并行。各个策略将把自身的优势发展到极致,比如多因子策略将在因子挖掘、积累方面更进一步,将学术界、产业技术界的新成果不断转化为因子,增强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应能力,套利策略将不断往高频方向发展,捕捉市场瞬息的机会;同时,各个策略将进一步融合,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使得整体的投资策略更加稳健。第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不断渗透。在2015年之后,规模和业绩靠前的量化投资管理人,尤其是私募量化投资管理人,都或多或少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自身的策略模型中。有了行业龙头的示范以及实际业绩的优异表现,未来,这些方法将不断渗透到行业的各个角落,产出更多的策略。第三,量化多头类策略将越发壮大。随着中国量化投资市场份额占比提高以及规模的增长,只有量化多头类策略能承载那么大的资金,这类策略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以多因子选股为代表的量化多头类策略必定吸引更多的行业资源进入,越发壮大。(作者系北京和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来源: 新浪综合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看好中国量化投资发展前景 外资巨头纷纷抢滩布局来源:上海证券报在本土量化私募迎来一轮快速发展的同时,外资量化巨头也纷纷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2017年以来,多家外资机构以外资私募管理人的形式来华展业,其中就包括量化投资巨头元盛资产、德劭集团和Two Sigma,目前这些机构均已在境内发行了量化私募产品。2018年6月,全球知名CTA策略管理人元盛资产在中国境内的独资公司——元盛投资获得中国私募牌照;2019年4月,被称为“量化投资先驱”的德劭集团旗下外商独资企业——德劭投资备案为中国私募基金管理人;2019年9月,全球最大量化基金之一Two Sigma旗下外商独资企业——腾胜投资也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从背景上来看,上述外资量化巨头来头不小。元盛资产是全球第一大CTA基金公司,其在全球运用的CTA旗舰策略被称作“全球多元化策略”,可以涵盖全球100多个期货市场和1200多种股票。目前,元盛投资已在我国境内发行了8只产品,总规模超过20亿元。德劭集团创始人大卫·肖恩被誉为“华尔街量化基金教父”、“定量分析之王”;Two Sigma当前资产管理规模为570亿美元,在全球排名居前,这两家公司已在我国境内发行了一只私募产品。虽然进入中国市场不久,但这些外资巨头对中国量化投资市场的发展前景均充满期待。“虽然目前中国的期货市场还不是很完善,但表现不俗。未来整个CTA行业将更加透明化,能将更多的流动性、强大的经济实力、日益成熟的投资者、优秀人才等因素更好地融合起来,中国CTA的绝对回报很可能会高于世界其他区域。”元盛资产新任CEO托尼·芬纳-莱陶说。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国内量化私募而言,外资量化巨头登陆中国市场既促进了市场的良性竞争,也带来了种种挑战,其中高频交易策略方面受到的影响最大。“在外资没有进来之前,国内商品期货的高频交易都会获得超额收益。但外资进入以后,这种超额收益已经降至余额宝的收益水平。”沪上一位私募基金负责人称。另有私募人士表示,海外机构有它们的优势,比如成熟的策略体系和资本优势,可以不计成本作基础投入,这在高频交易领域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可以看到,国内期货高频交易领域正逐渐被外资机构所垄断。不过,中低频量化策略方面,尤其在一些需要对中国经济或基本面有深入理解的策略上,国内量化私募更具优势。
来源:证券时报·券商中国2010年以来,伴随IT技术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量化投资作为一大投资类别在国内生根发芽并快速成长。量化私募市场是量化投资的主战场,这是一个由海归顶尖基金经理和80后学霸主导的江湖。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国内量化私募最新管理规模已超2000亿元,以明汯、幻方、灵均、金锝和九坤等为代表的头部格局逐步形成,海归和本土基金经理各领风骚。经过10年多发展,量化策略从1.0版本迈向2.0甚至3.0,中高频交易成为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大发展!头部机构规模已达400亿“中国量化私募最近几年发展有所提速,整体管理规模大概在2000亿元~3000亿元。其中,目前体量最大的应该是明汯投资,业内预计其规模已达400亿。”一位量化私募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集中度提升,这样的趋势在量化私募界的确正在发生。从2010年前后懵懂起步,到2015年因股指期货受限一度遭受挫折,再到如今,行业已有多家头部公司各具特色,这样的变化令人眼前一亮。除明汯投资外,幻方量化(九章资产)、灵均投资、金锝资产和九坤投资也被业内推崇,五家公司可以说在业内领跑,而这些公司的管理规模均已突破百亿。“2019年确实是量化投资比较好的年份,目前大家在量化上主要是靠价量类因子盈利,这类因子和市场波动有很大关系,市场波动大的时候往往量化产品超额收益会比较好。而从2018年四季度起,各家量化私募逐步把高频策略放到了产品里,之后可以说是遇上了非常好的行情,又把适合这类行情的策略放到产品里。去年开始,指数增强类产品增长速度很快,去年初这类产品相对主观多头表现更好,因此得到了更多关注,整个行业增长都比较快。”明汯投资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徐世骏解释。此外,业内还有一些年轻量化私募也很有特点,比如锐天投资、致诚卓远、宽德投资。在细分CTA领域,千象资产、思勰投资等公司同样为人熟知。慧度资产总经理董艺婷长期研究国内资管行业,在她看来,最近2-3年国内量化私募形成了一些所谓的“头部公司”,管理规模超百亿、市场认可度及活跃度不断提升的量化私募也纷纷涌现。这些公司与传统主观股票投资的第一梯队私募相比,规模仍不能算大,尤其在考虑投资分散度和策略多样性的情况下,量化私募的规模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霸云集,三大派系各显神通与股票多头私募掌门人以70后为主不同,量化私募行业相对更加年轻,很多创始人都是80后的理工科学霸,不少还有海外学习和工作背景。按资金募集方式区分,有人将量化管理人分为自营和资管两类。还有一种以方法论分为三大派系,一类是本土派,另两类由海归派进一步细分——挖掘因子类和Stat Arb(统计套利)类。“从国内知名量化私募来看,明汯、金锝和锐天都属于统计套利类,灵均、九坤属于挖掘因子类,本土派现在以幻方和致诚卓远为代表,不过幻方比较特别,核心团队没有海外背景,但策略上比较多元,并非传统本土派公司。”有业内人士称。头部量化私募基本被海归背景的管理人所主导,其中一些曾供职于顶尖国际量化巨头如Citadel(城堡投资)、Millennium(千禧年基金)、World Quant(世坤投资)、Two Sigma、D.E.Shaw(德劭集团)等。例如,2010年就成立的九坤投资,创始人王琛是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博士,曾在Millennium任职;2011年成立的金锝资产,创始人任思泓1996就进入华尔街,曾担任著名量化基金摩根士丹利PDT的基金经理。明汯投资和灵均投资都成立于2014年,两家公司的关键人物同样都是海归背景。明汯创始人裘慧明是宾西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博士,曾在包括Millennium在内的多家海外机构任职。明汯在2018年迎来新任投资总监解环宇,北大毕业的他曾在Citadel担任量化分析师。正是从解环宇到任起,明汯的发展开始提速。灵均投资关键人物殷志浩也是国内量化投资界顶尖人物,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拥有20多年量化投研经验,曾在World Quant任职。年轻海归派量化管理人则以锐天投资为代表,这家2013年成立的公司拥有多位学霸级基金经理。总经理徐晓波本科毕业于北大物理系,曾在Citadel从事量化交易策略的开发和研究。另一位曾经的合伙人高亢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高中时更是获得过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回国前曾在Two Sigma担任量化研究员。去年高亢自立门户创办衍复投资,当时在国内量化投资圈引起过不小关注。值得一提的还有思勰投资,这家年轻公司的投资总监是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博士,拥有11年量化从业经验,曾在D.E.Shaw负责期货量化交易。2015年后,一批本土量化私募成立并快速发展,幻方、致诚卓远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幻方创始人徐进是浙大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大学期间就有从事相关投资,对本土市场认识很深。作为一家杭州公司,幻方的核心团队大多来自于浙大;致诚卓远成立时间更晚,2017年6月才正式设立,创始人史帆北大物理学毕业,精通数理与计算编程,自研模型投身量化投资领域,其核心团队主要来自北大。量化2.0主打股票中高频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在量化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最早的简单期现套利到现在主打股票中高频,量化策略在国内经历了几轮变化。“国内量化投资的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在2009年~2015年之间,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在这个阶段普遍建立起对量化投资的基本认识,形成以套利、对冲交易为产品表现形式、多因子策略为主流策略形式的体系,并且形成了所谓量化1.0的一批私募代表。2015年下半年股指期货修改交易规则之后至今,接近5年的时间里,中低频量化交易策略和传统多因子策略遇到较大的挑战,而高频交易策略和一些非线性的策略形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主战场在量化私募界。”董艺婷表示。头部量化私募的发展验证了这样的趋势。据徐世骏介绍,为了更好匹配机构投资者需求,明汯在早期开发时以低频量化和基本面因子为主。2018年下半年起,公司在基本面因子上的开发投入相对减少,也开始往中高频方向布局。但他同时强调,在量化投资里,低频策略其实是更难的,明汯在中低频方面比其他机构有更长时间的积累。“我们和其他机构业绩表现差距拉开主要在去年7月至今年1月间,一些量化机构因主板波动率和成交量下降影响业绩,而得益于之前的积累,我们在这期间的表现就相对更突出。”幻方也在策略迭代优化上做足了功课,甚至在创新方面做了更多尝试。“幻方核心团队最早从事的是一些频率较高的交易型策略,成立公司后开始逐步构建量价因子为主的多因子选股框架体系,以承载更大管理规模。我们的收益一部分来自阿尔法选股,还有一部分来自短线交易型策略。与最初的交易策略相比,这套2.0策略体系在2017年完成,之后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幻方量化CEO陆政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起,幻方在多因子框架里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算法类型,来支持因子挖掘和组合优化。“这可以算是幻方策略的3.0版本,这套策略对比2.0版本在收益层面变化更加明显,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提升了收益。当然,机器学习也可能会放大波动,需要一系列风控方式去构建风险收益比更佳的组合。”他说。幻方对于技术的投入相当超前,其新一代AI超级计算机“萤火一号”已于今年3月正式投入运行。该服务器是由一个存储集群和一个计算集群组成,计算集群每秒可以进行1.84亿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4万台个人电脑算力。从最近两年的投资业绩看,股票中高频策略的表现的确相当抢眼。正因为此,不少公司转向这一领域,就连传统量化CTA私募也逐步加大相关布局。量化投资大爆发背后:对冲成本高企等三大难题待解在券商力推以及部分量化产品收益超预期的情况下,近两年量化投资不断火爆,一批头部量化私募迈过百亿大关,开始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人才的投入,各类策略层出不穷,成为私募行业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量化投资大举扩张背后,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待解,包括目前对冲成本高企、策略容量以及投资人对量化理解不足等问题。有机构表示,目前量化年化对冲成本超过10%,甚至短期能达到15%,严重制约了量化投资的发展。对冲成本高企,制约行业发展目前,国内量化冲策略主要运用股指期货或者期权进行对冲,但对冲工具偏少、对冲成本高企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量化私募。新锐量化私募深圳诚奇资产董事总经理何文奇表示,股指期货作为期货类投资标的,因参与门槛高,很多个人与公募类基金产品受限于监管与合规要求无法交易股指期货,因此大量以对冲为目的的股指期货空头需求没有对应的多头需求来匹配,造成了对冲成本高居不下。千象资产创始合伙人、总经理马科超也表示,目前国内量化对冲工具依旧偏少,股指期货只有三个品种,而期权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近期,随着股指期货贴水加深、年化达到15%,导致阿尔法策略的对冲成本高企,整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到股灾之前。“有些机构会运用融券、收益互换等场外衍生品,但操作起来相对复杂,远没有场内品种便利。此外,目前量化投资的自动化程度还需提高,但券商还是没有完全放开交易的自动化接口。”马科超说。上海锐天投资董事长徐晓波也表示,量化对冲策略的对冲成本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拆分,一是股指期货保证金比例如果要求高,则多头端的资金使用效率将被迫降低。2019年,中金所进一步调降了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比例,利好市场中性类产品;二是期货相对于现货的贴水幅度,从今年3月起,IC(中证500股指期货)各期合约维持深度贴水的状态,次主力合约的平均年化贴水幅度高达15%以上,使得量化对冲策略的对冲成本无形中高企。何文奇表示,整体来看,目前量化年化对冲成本超过10%,甚至短期能达到15%,严重制约了量化对冲投资的发展。谈到量化投资在国内发展所遇到的困难,思勰投资总经理吴家麒表示,首先还是投资人的理解问题。量化对投资人来说是个“黑匣子”,不少投资人很难真正信任量化私募。“与海外相比,国内投资人的申购赎回频率高,对量化的理解程度弱。当然,人才竞争问题也会一直存在,未来只有少数公司有资本去招募最优秀的人才,量化私募的中后台运营的成本将不断提升。”吴家麒说。量化私募的策略容量“天花板”尚未到来2019年,明汯投资、灵均投资、锐天投资、金锝资产、幻方量化等五家量化私募突破百亿大关,在规模急剧扩张之后,幻方量化和九坤投资纷纷宣布“封盘”,量化私募的策略容量问题开始备受市场关注。何文奇指出, “策略容量”是一个伪命题,或者说表述的不准确。只能说某个团队使用他们当前已研发的策略、在现阶段的市场条件下上能够有效管理多大规模,而不能说这类策略有个具体的容量,这些都是动态变化的。比如说,日内高频策略,按国内的看法容量很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做高频的时间还不长,欧美做高频策略的管理规模也能到几亿乃至几十亿美元。“如果一个团队长期积累策略,那么即使是高频策略也能做到很大规模;而策略更新换代慢,不能适应变化快的市场行情,那么即使过去号称可以管理很大规模的明星团队也会快速缩减。”何文奇说。据了解,成立于2013年的诚奇资产,目前管理规模已达到50亿元。然而,策略容量限制盈利能力一直是量化投资行业绕不开的话题,即使是海外量化巨头,亦将其顶级策略封闭不对外开放,以提升盈利能力。2005年,詹姆斯·西蒙斯管理的大奖章基金,关闭外部募集渠道,并退还外部投资者的资金,将规模控制在50亿美元,客户均为他个人自营资金和旗下员工的资金。国内量化发展至今,部分头部量化私募亦在效仿西蒙斯的做法,将其顶级策略产品封闭,这些不对外产品的业绩往往要好于公开募集产品。徐晓波认为,当前国内量化策略的整体规模距离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国内也陆续出现了几家百亿级的量化私募,并且他们的规模仍在不断地增长。“在当下,策略容量上限还不是制约头部量化机构发展的桎梏。扩充策略容量的上限要求量化管理人有较为厚实的策略储备、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投研上持续进行大力的投入。”值得注意的是,策略容量问题和规模“天花板”背后,也凸显了行业竞争的激烈。徐晓波称,国内量化领域未来的竞争格局一定会呈现出寡头的格局。包括我们在内,当前国内的头部量化机构每年的投研投入都在亿元量级,小型的量化机构难以保持高投入,也就难以快速迭代策略,去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外资量化巨头“狼来了”在国内量化投资大发展的同时,外资量化巨头也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2017年以来,外资机构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一些海外量化机构以外资私募管理人(WFOE)形式在中国展业,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Winton(元盛资本)、D.E.Shaw和Two Sigma,这给风声正起的国内量化私募业带来了更多竞争。而在高频领域,内外资PK更是早已展开。Winton是全球知名CTA投资机构,旗下外资私募元胜投资在中国已发行8只产品。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该公司管理规模超过20亿,在外资私募中领跑。D.E.Shaw旗下的德劭投资和Two Sigma旗下的腾胜投资去年也都完成了登记并发行了各自的首只产品。思勰投资总经理吴家麒认为,市场是一体的,海外量化进入中国,将加速整个市场的机构化和有效化。短期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会更大,对国内量化私募的影响有限,竞争关系不会那么明显。“海外机构有他们的优势,比如成熟的策略体系和资本优势,可以不计成本做基础投入,这在高频领域表现会更突出,可以看到国内期货高频逐渐被海外垄断。但海外机构也有自己的弱势,做资管对硬件要求没有那么高,中国人相对更勤奋,国内一线量化资管和海外差距并不大。”徐世骏表示,外资量化巨头进入对国内量化肯定会有影响,尤其是商品领域。国内商品市场和海外交易规则比较接近,这一领域竞争会非常激烈。但中国股市有自身特色,比如涨跌停板、不是T 0等,海外机构需要一段时间做策略调整。此外,国内很多因子开发也不完全基于统计套利,要求对中国市场有更多了解。明汯未来也会加大国际化布局,开发美股和欧洲市场的策略。“相比之下,国内量化策略体系对当前市场的适应性可能更好,原因也比较简单,市场驱动下形成了好团队的高速进化——阶段性适应性好的机构更易得到市场认可,规模发展迅速,收入增长,投入相应增加,形成短期的正反馈。海外团队的优势主要在于成熟性:各种工作流程和规范、团队状况、策略体系乃至公司的长期投入、对市场长期格局演变的长久预期都经过了成熟市场的长时间考验,也更倾向于坚持公司特有的策略定位,从长期看,可能形成较为稳定的预期和客户关系。” 董艺婷称。在她看来,对量化私募而言,当前是一个大发展机遇的开始。资管新规落地后的较长时间内,大量追求相对稳健收益的、过往投资于信托和银行理财的资金将进入标品市场。量化绝对收益类策略俨然是其中的优质资源,也是机构目前最希望广覆盖的资产。市场需求的预期规模之大,远远超过目前存量的供给。在需求的驱动下,相信会有更多的量化策略全面开花,并且得到优质的、规模化的、长期配置的资金。
9月2日,在2019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期权分论坛上,中国量化投资学会理事长丁鹏表示,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简单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对于交易者而言,策略、系统等方面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有波动率的市场,有波动才会有机会,而且这个市场要有做空的机制,这样即便是进入熊市也依然会有机会。从国内情况来看,现在股市波动在急剧下降,但大宗商品市场机会依然很多。此外,要扩大收益也需要适当的杠杆,未来随着国内衍生品市场品种日益增多,流动性逐步增强,期权将是专业投资者是进行投资、资产配置的很好的工具。来源: 期货日报
中国量化投资的高峰在哪里,可能是在私募圈里!被称为国内量化“四大天王”之一的九坤投资,公司创始合伙人、总经理王琛日前透露:内地量化投资机构的下一轮竞争依然是人才与技术的比拼,需要跟互联网“大厂”、海外顶尖对冲基金抢人。王琛还预测:随着国内制度红利释放,量化投资工具丰富,AI等技术的进一步赋能,中国一定会出现千亿美元的量化机构,达到甚至超过美国的水平。九年规模突破400亿王琛现任九坤投资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2000-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和计算机博士。他用八年的超快速时间完成了本科到博士的学习。毕业后投身于当时国内还鲜为人知的量化投资领域,就职于美国华尔街知名的量化巨头千禧年基金,从事全球股票量化策略投资。2010年,随着国内股指期货的正式问世,王琛发现了中国量化市场的巨大机会。他离开千禧年回到了北京,与当初的同事姚齐聪合伙创建九坤投资,成为第一批量化私募。此后,相关的投资机会果然出现。九坤成为国内第一批突破百亿规模的量化私募机构,并在2018年跻身业内一线的“量化四大天王”。除九坤外,当时业内评选出的“量化天王”还包括幻方、明汯和致诚卓远。它们均在A股市场大放异彩,并得到投资者关注。截至目前,九坤投资的管理规模为400亿元人民币。海外量化背景影响大众所周知,量化对冲机构的高水平依然握在美国顶尖机构的手中。王琛透露,海外量化机构的从业经历对他十分重要,不仅积累了量化策略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到,专业量化投资要想有竞争力,必须走团队分工的路,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有效的激励实现策略的优化。投研层面,海外机构非常强调低相关性的因子积累,无论通过招聘大量quant(量化研究员)或者使用自动因子挖掘的技术,从大量不同信息(数据)来源获取阿尔法,随着因子数量级的提升,投资效果不断增强。不同的机构对于因子数量或者因子的质量要求侧重不同,但最后都是把更多的信息用于投资。本土将有千亿美元规模机构诞生王琛在交流会上指出,量化投资是一群科学家用科学工具构建的投资框架。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麻省理工学院传奇数学家爱德华索普是量化交易的鼻祖,他打造可转换交易基金进行套利交易,这位鼻祖投资生涯里的收益回报非常稳定,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美国市场随后涌现了文艺复兴、德劭投资(DE Shaw),Two Sigma等,他们运用更多技术工具提升量化的投资框架。相比于传统投资,量化投资更具有纪律性,依靠技术,更具有超越人脑的优势。具体包括:投资广度(可对上千只股票同时进行跟踪分析研究,投资空间广阔)、纪律性(可以避免基金经理的主观情绪,从市场的不理智行为中寻求获利机会)、完整性(可利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平衡收益和风险,优化投资组合,求出最优解)。总体来看,海外量化对冲基金自上世纪1960-1980年代逐渐兴起,超过五十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全球前十大对冲基金中,量化基金占8家。对于中国市场,量化对冲基金走过了三个阶段:量化1.0起步期(2010-2015年年中,股指期货刚刚起步)、量化2.0蛰伏期(2015年中-2108年,受到牛转熊、熔断影响,股指期货等工具受限)、量化3.0规模发展期(2019-2020年,量化私募规模大幅扩容)。王琛预测:随着国内制度红利释放,量化投资工具丰富,AI等技术的进一步赋能,中国一定会出现千亿美元的量化机构,达到甚至超过美国的水平。从“大厂”挖掘人才王琛指出,九坤投资的定位中,不仅是一家量化投资公司,也是一家科技型公司。下一轮量化行业的竞争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他还透露,九坤投资的IT团队和AI团队,也在开始从互联网行业“大厂”——既包括国内的阿里、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也包括美国的谷歌、脸书等公司招揽AI人才。之前,九坤还推出百万年薪的校园招聘计划,招收最聪明的高校应届生。另一个人才和技术来源是海外对冲基金,王琛还指出,九坤对海外对冲基金挖掘的顶尖人才是百万美元年薪起点。他指出,未来AI时代下的量化投资=大数据+预测算法+交易决策。AI技术已经深度植入量化行业。未来AI将是量化投资行业的核心引擎,甚至颠覆行业技术格局。以美国市场为例:美国量化阶段1: 21世纪之前,利用计算机、高速网络、程序化套利美国量化阶段2:21世纪前十年,零星应用机器学习算法美国量化阶段3:最近十年,大量使用互联网AI类似的技术和架构进行投资AI对量化的赋能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将更多非结构化文本、图片、视频等另类数据应用于投资的能力;更快速开发不同市场、不同资产类型的交易模型;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使用AI算法可以提高策略迭代的速度,提高策略适应能力。王琛还透露,未来,将在数据、人才、算力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九坤在数据上投入数千万,未来三年还准备继续增加投入。九坤过去两年招聘的投研技术人员里70%具有AI研究经验或行业背景,并组建了九坤AI实验室,持续研究并迭代量化AI算法。另外,去年投资过亿建成了用于策略研究和交易的AI超算集群,未来还将持续投入扩容,满足未来可能指数增长的算力需求。〖 华尔街见闻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0月12日,CFA Institute今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第三届中国量化金融峰会,聚焦“量化投资和金融开放”。逾450名包括地方政府代表、CFAInstitute高管、金融与投资管理业内专家和CFA持证人在内的嘉宾参加了今天的峰会,就量化投资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和潜力、中国A股对全球资产配置的影响、中国金融行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中的监管动态、行业趋势和新兴机遇与挑战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随着中国金融行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科技的创新发展,量化投资在中国市场的崛起迎来了更多新机遇。”CFAInstitute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连伯乐(NickPollard)表示。“CFAInstitute的使命是通过提升金融与投资管理行业的道德、教育和专业水平,推动全球投资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具备国际视野、掌握全球实践经验、以及秉承职业道德的CFA持证人,在中国量化投资行业的蓬勃发展中贡献力量。”CFA Institute资深中国会长贾立军表示:“量化投资在中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深入了解和学习量化投资理念和技术正成为广大金融从业者的迫切需求。通过CFAInstitute中国量化金融峰会这一平台,我们期待能够汇聚国内外量化专家和业界精英,为量化投资行业的发展带来有价值的洞察与研究,同时进一步加强CFA持证人和从业者的专业发展。”(编辑孙倩)来源: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