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近日,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晔、教授余红英在北京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空间安全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李志研究员等,就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未来项目共建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洽谈。洽谈结束后,双方领导和导师到实验室共同看望了在那里工作的我院学生。2017年以来,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与航天钱学森空间安全研究中心开始科研合作,学院先后承担了该中心的空间安全技术仿真平台研究、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平台设计、空间安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微纳卫星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Docker轻量化虚拟仿真技术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部分已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中心领导的一直好评。自2018年10月起,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先后派遣9名研究生到北京航天五院钱学森实验室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并由航天五院的导师李志、张志民、蒙波、石玥等研究员亲自指导,我院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深得李志研究员的好评。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11年12月,立足于国家航天和空间探索技术领域。该实验室致力于国家空间体系发展战略、空间系统项目、空间技术应用基础等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双方计划在空间系统仿真技术研究、可视化航天系统开发以及在轨服务相关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体合作关系。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五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创造中国航天史上众多第一50年放飞300“星”(科技视点)余建斌 母国新 郭梓豫创新者说“我们主要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今后要做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工作。历史造就了‘两弹一星’精神,面对当前和接下来的任务,更要传承和弘扬好‘两弹一星’精神。相信年轻一代一定能比我们做得更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东方红一号卫星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仰望星空,那里有中国航天人的梦想。如今,更多的年轻北斗人成为这个征途上的主力军,他们更有活力、更有干劲,也更有对航天强国梦的热忱和期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探取月面下蕴藏着的宇宙奥秘,带回的月壤钻取样品是我们献给祖国的最浪漫礼物。探索更深更远的浩瀚太空,航天人永不止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五二九厂嫦娥五号钻取子系统主任设计师王国欣“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更加需要我们自主创新、奋勇拼搏。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为了这个目标,全体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全力攻关,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助推我国深空探测走向更远的地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2020年11月24日到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了23天的月球采样返回之旅,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巧合的是,嫦娥五号探测器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300个航天器。197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第一颗航天器东方红一号卫星,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我国走向太空时代的第一步。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飞船、第一颗导航卫星、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一艘货运飞船……细数300“星”,第一个“百星”用了41年时间,第二个“百星”用了6年时间,而达成第三个“百星”,只用了3年时间。50年放飞300“星”,不仅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众多第一,也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光辉历程。嫦娥五号真正推开了探月工程目标中“回”的大门“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相比,嫦娥五号面对的不确定性更多,真正推开了探月工程目标中‘回’的大门。”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师张洪华说。从立项到发射,嫦娥五号经历了10年的艰辛奋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在充分继承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地外天体无人着陆器与返回等技术的基础上,联合参研单位集中最强阵容攻克难关,先后突破了月表采样任务所涉及的20余项关键技术。研制之初,前所未有的一个环节——月面点火起飞成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并随之带来轨道设计、起飞测控、发动机控制等一系列难题。为了尽可能模拟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将面临的情况,张洪华和团队在试验场反复做试验,与一台高110米的塔架相伴3个月。为了解决落地姿势不理想的问题,他们设计了数不清的预案。按照嫦娥五号任务的工程安排,短短一周内要完成月面着陆、采样、点火起飞以及月轨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环节,这是对嫦娥五号研制团队的巨大考验。从探测器发射前一个月进入发射场开始,研制团队进行了6次演练。“控制大厅里所有人睁大双眼,不放过任何一次数据的跳动,心提到嗓子眼上,感觉再跳快一点儿都能蹦出来。时间非常紧迫,所有人都是‘跑着走’。”张洪华说。一个月的磨合演练也让团队对嫦娥五号发射过程了然于胸。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怀揣取自月球的土壤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与上世纪进行的月球采样相比,我们的自主避障软着陆和智能自适应上升方面已然达到一个新水准。”张洪华自豪地说。东方红一号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时光回溯到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于一个特殊时期,那时国家的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国际友人惊叹:“你们在这样的条件下研制出了卫星,真的很了不起!”铆接,是卫星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卫星初样研制过程和试验阶段,在没有铆枪和固定工件的桁架条件下,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人员就靠一把小锤和几个自制的铆模,将铆钉一个又一个地敲上去。从卫星的外形选择到结构形式制定,从卫星热控措施到热真空模拟试验等繁杂的技术和工艺难关,都是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攻克的。要让卫星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这在当时也具有很高难度。研制人员以高稳定度的6个音源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确保东方红一号奏出了《东方红》。“我们在地面上直接听不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的乐曲,需要通过卫星的天线发送、地面站的接收,再由电台转播。”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提及,为了让普通收音机接收到卫星传来的乐曲,大家提出了这个“接力”的办法。还有一道技术难关就是要“看得见”。想用肉眼就能看到太空中运行的卫星,它的亮度必须要从七等星上升到四等星。而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直径仅有1米,也让“看得见”更加困难。最终,研制人员从折叠伞收缩打开的特点中找到灵感,决定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安装一个由高反光亮度的材料制成、可以在太空中撑开的“观测体”。由于这个“观测体”体积巨大,反光亮度极高,人们在地面上就可以直接观察到卫星。北 斗中国成为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自主可控是北斗的特色,但从无到有,困难重重,北斗研制在摸索中起步。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能帆板做起。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不论是东方红三号平台的横空出世,还是影响卫星寿命的三大关键部件,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科研人员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我们是以跑百米的速度在跑马拉松。”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如此形容北斗的研制节奏。很多北斗人至今还清晰记得2007年首颗北斗二号卫星研制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则,频率资源是有时限的,过期作废。时间不等人,争分夺秒完成了前期所有研制,参试人员进驻发射场后没有片刻的喘息,紧接着就是200小时不间断的加电测试。院士、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和一线技术人员一起排班,共同扛住种种考验。2007年4月16日,卫星成功发射两天后,试验星发来清晰信号,此时距离空间频率失效仅有不到4个小时。也正是保护我国卫星导航系统频率资源的这次“壮举”,拉开了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严慎细实的作风一代一代被继承。在北斗三号首组卫星的研制中,出现了一个蓄电池电压微小误差的小插曲。按照设计,电压差增加到一定限额,蓄电池也会自动进行调整,不会影响运行。“换!不能带着任何疑点上天。”北斗团队没放过这个隐患。重新打开太阳翼,卸下舱板,换下有隐患的蓄电池组。最终,按照原计划完成了全部工作,让卫星又多了一份安全保障。第九颗北斗三号卫星某关键单机测试中,主任设计师刘家兴发现了一个关键指标超标。但超标小于一纳秒,也就是小于十亿分之一秒,短到用“刹那”“瞬间”都难以形容。而进一步排查会平添很多工作量,还不一定能查出结果。但不查出原因,刘家兴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关。最终,大家一起分析、查找问题,让指标恢复了正常。神舟五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里程碑1992年,党中央正式批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随后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从事过导弹、运载火箭和卫星研究的戚发轫,接到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任务时,已经59岁了,他原本准备再过一年就退休。接到任务之初,戚发轫坦言,“内心确实比较纠结,觉得压力很大。”更重要的原因是,“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戚发轫深感责任太重。当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确立研制飞船,但究竟选用两舱方案还是三舱方案?这道选择题摆在了团队面前。“当时,国际上两舱和三舱方案都有,而且都成功了。中国到底用两舱方案,还是三舱方案?争论很大。最后,我们决定用三舱方案。”在戚发轫看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案,这就是创新。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且飞船着陆处离预定地点只有10公里。回忆起从事航天数十年来最难忘的瞬间,张柏楠毫不犹豫地提到了神舟五号。那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里程碑,首次实现了中国人飞天的梦想。当时,身为神舟五号飞船副总设计师的张柏楠,在飞船出厂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遇到了很大的考验。神舟五号是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许多专家对航天员所用座椅缓冲器性能的稳定性提出了质疑。“座椅缓冲器”,顾名思义是保障航天员安全、舒适的一个重要工具。“座椅”不舒服,在太空复杂环境中以及返回落地时,航天员的安全就无法保证。本着“航天员的事,无小事”的信念,张柏楠临危受命,在其他人员都已经进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利用两个月时间集智攻关,最终设计制造出了安全稳定可靠的座椅缓冲器并通过验证,在火箭发射前顺利安装到了神舟五号返回舱上。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日报2月27日北京电(记者 赵磊)记者今天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周三召开了2020年度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部署和党组一号文件要求,号召动员研究院广大干部职工为全面实现“两确保、双胜利”而不懈努力奋斗。本次会议全面总结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19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对做好全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会议期间,院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优化会议流程、精简参会人员,全院相关领导、专家、人员在主会场和24个视频分会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赵小津主持。张洪太院长在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信心 勇毅笃行 着力谋划 改革创新 为建设世界一流宇航企业而不懈奋斗》的2020年度工作报告。来源:中国日报网
12月18日,在2020年杭州空天信息大会召开之际,杭州市柯吉欣副市长、西湖区高国飞书记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夏刚副院长、经营产业部领导在大会上共同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揭牌。研究院下属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航天神舟智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参加了此次大会。 自2019年7月,研究院与杭州市在双方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积极推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筹备工作。历经一年左右时间,在双方领导高度重视下,中心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杭州中心作为研究院在长三角地区的重点布局,将整合研究院的人才和科技成果资源,大力引进国内外领军专家和青年创新人才,落地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实验装置,加快推进空间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的研发和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在杭州推动形成商业航天、空天信息、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集群。未来,双方携手共同努力,将中心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空间技术科技创新高地,并充分发挥杭州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链配套能力强等方面的优势,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建成院地合作产业发展的新平台。同时,充分利用杭州市社会资本,探索体制机制新模式,打造新业态,促进新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为杭州市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来源:院经营产业部文:龙珂编辑:胡潇潇责编:邵素芝监制:母国新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航天“三大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在今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院党委明确了将加强航天精神教育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并由赵小津书记牵头成立了院“航天精神传承和航天精神谱系构建”研究课题组。课题组通过个别访谈、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谱系及其传承》理论文章,于今日发表在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上,现全文刊发,以资学习。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谱系及其传承中国航天6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广大航天人始终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不仅取得了以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伟大成就,而且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航天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积淀着中国航天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展现了航天人在不同历史阶段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和任务的过程,连缀起中国航天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和成功秘诀。纵观中国航天精神的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中国航天精神谱系,传承弘扬航天精神,既可以为航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厘清思想脉络,也可以为加快推动建设航天强国夯实信仰之基,更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累航天智慧和航天力量。航天精神谱系的定义和价值谱系的本义,主要是指宗族世系或同类事物历代系统及其谱记载体的统称。谱系的主要意义在于文化传承,是后代子孙们了解家族渊源、明辨世系、寻根求本、凝聚亲缘的主要依据。不仅如此,谱系还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所谓“尊谱施教”,一个谱系就是一部世代相传的教科书,规范着子孙的行为,影响着子孙的发展,是族群代代相传的行事准则。航天精神谱系是中国航天工程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的系统,是中国航天发展不同历史阶段所形成的价值理念、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的高度凝练。这个谱系不仅深刻回答了中国航天人为什么能在生产力不发达、物质财富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开创中国航天事业,为什么能不惧封锁、开拓进取,获得成功与突破,为什么能接续奋斗、奋力拼搏,实现跨越和进步,并为新时代航天人在建设航天强国、助力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不断攀登新高峰、取得新成果,提供了法宝、指明了方向。探究中国航天精神谱系的实质,就是阐释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中的理论创新与思想积淀。梳理中国航天精神谱系的价值,一是全面总结贯穿于中国航天事业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实践中的精神系统;二是凝聚具有共同信仰和一致价值观的先进知识分子组成的航天战斗团队;三是在新时代传承、丰富和升华航天精神的内涵,激励和鼓舞新一代航天人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不负时代召唤,为航天强国建设努力奋斗。航天精神谱系的构成和特质航天精神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而孕育发展。其中,航天传统精神在20世纪50年代末初步萌芽,六七十年代逐步形成,80年代逐渐丰富并进行提炼概括。随着90年代末“两弹一星”精神和21世纪初载人航天精神的相继提出,航天精神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近年来,航天人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探月工程研制建设中又培育形成了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这是航天“三大精神”在新时代丰富发展的生动实践。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共同构成了不断传承发展的航天精神谱系。航天精神谱系拥有连贯的思想内核。航天精神从无到有,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精神坐标”,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可以不断传承创新的“精神谱系”。虽然,不同的航天精神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形成背景和不同的内容表述,但是各种精神之间具有一脉相承、完整连贯的思想传承。在各个航天精神的内容表述中,“爱国”出现了2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出现了3次,“协同、协作”出现了5次,“奉献”出现了4次,“攀登、攻关、探索”出现了7次,这些都是始终贯穿航天事业奋斗历程的关键要素。航天精神谱系体现厚重的实践特征。航天精神源自于航天事业60多年发展历程所孕育的优秀航天精神传统,熔铸于完成各项重大工程任务的过程中凝练形成的宝贵文化传承,植根于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拓进取、发展壮大的伟大实践。从不同航天精神的命名可以看出其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厚重的实践基础。航天精神谱系蕴含崇高的道德情怀。航天精神是几代航天人理想、信念、智慧、情感的结晶。航天精神谱系中的每一种精神,都体现了航天人处于特殊环境,面对特殊考验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实践,体现了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舍小家弃小我,勇于奉献、敢于拼搏的精神品质,“使命因艰巨而光荣,人生因奋斗而精彩”是航天人共同的信条。航天精神谱系的内核组成航天精神谱系的航天精神,诞生于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和带动了一代代航天人。今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航天强国建设不断推进,航天精神谱系中的核心要素仍为新一代航天人所广泛认同。航天精神谱系中的核心要素包括:热爱祖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严谨务实、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是航天人投身航天事业的初衷和内生动力,是每一代航天人矢志不渝的信仰。中国航天事业的诞生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从航天事业和空间事业发展历程来看,始终有热爱祖国的信念作为支撑。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没有爱国之情干不了航天,也干不好航天。不论在哪一个时代,航天人都必须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揭示了中国航天作为尖端技术领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路径。“自力更生”是中国航天发展最鲜明的特点。中国航天人在航天事业创立之初,就开启了自力更生的发展历程。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由聂荣臻元帅提议,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确定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建院方针。1960年,面对苏联终止援助、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等艰难境地,国防部五院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为国争光”的口号。航天人依靠自力更生,成功将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可以说,自力更生是从中国航天事业草创阶段就确定下的必由之路。 自主创新。航天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最先进的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是要不来、换不来、买不来、等不来的。特别是航天技术这样的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必须依靠自己,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必然伴随刻苦攻关的不懈努力。在航天工程实践中,涌现出很多迎难而上、自主创新的故事,比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斗导航团队坚持自主创新、攻坚克难,3年14颗星连战连捷,实现了定位、导航、授时不再受制于人;探月团队克服技术难关、坚持自主创新,仅用3年时间实现完美飞行,获得首幅全月球影像图,随后又创造了我国航天器最远的星际航行距离,并在月背率先刻上了中国足迹。当前,在国际经贸大背景下,航天人更应当从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找准“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突破战略性前瞻性领域的技术难题,真正做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严谨务实。“严谨务实”高度概括了航天人精益求精、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庞大的工程,具有高科技、高风险的特点。航天型号对于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影响整个型号的成败,来不得丝毫马虎。从事航天工作必须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确保各项工作都慎之又慎、严上加严;航天工程也是重要的科学探索项目,在科研生产和技术创新中,必须坚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把握规律,敢于较真碰硬、求实求是,才能不断攀登航天技术的制高点。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例,在严谨务实的理念引领下,科研人员在实践中形成了“产品零缺陷、发射零疑点、在轨零故障”的质量理念,建立了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质量问题彻底归零和快速举一反三、应急突发事件快速处理等管理机制,严格实行发射场“四查双想”(“四查”是指对整星有关的操作、工艺、状态和接口进行复查。“双想”是指“前期工作回想”和“后期工作预想”),认真做到“做事有依据、做事按依据、做事留记录”,有效确保了型号任务顺利完成,集中体现了航天人严慎细实、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力协同。“大力协同”反映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是航天事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航天工程是系统工程。迄今为止,每一项航天工程都有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在共同参与。中国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的就是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奋斗。各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问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今天,这种大力协同的精神,不仅限于工程本身,更拓展到了更广泛、更深远的国际合作层面,升华为开放的胸怀和合作的眼光。这更需要中国航天人站在全球化的战略高度,积极构建共赢发展的大格局,为人类共同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概括了中国航天人坚持个人的理想信念服从于国家和民族的需要,舍小家弃小我的赤子情怀。航天人的无私奉献正是基于对祖国的深沉热爱。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60多年征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正如戚发轫院士所说,“有爱才能奉献,有大爱才能有大奉献”。多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甘坐“冷板凳”,无怨无悔,长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困难和压力,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航天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航天精神既是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时代特征的弘扬和彰显,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同时,航天精神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展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科技领域的具体呈现。 航天精神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航天60多年发展历程中,航天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严谨务实的过硬作风,自力更生的执着追求,自主创新的进取意识,大力协同的大局意识,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是航天精神的精髓。航天精神见证了中国航天的腾飞崛起,推动了中国航天的壮大发展,航天人对航天事业和航天精神充满自豪感和荣誉感,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解。弘扬和传承航天精神,就是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从航天精神出发,不断凝聚起推动我国实现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历史性跨越的磅礴力量。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一脉相承。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航天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国航天是在中华民族精神影响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传统文化中对于精忠报国的情怀、敢于挑战的气概、执着坚定的信念、踏实认真的态度、自力更生的毅力等的崇尚和敬仰,深切体现在航天精神的内核中,展示出中国航天精神谱系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航天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科技领域的具体呈现。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航天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科技领域的具体呈现。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航天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轨迹。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自强、勤劳、团结等优秀品质在科技发展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当代性。航天精神的实质以及“热爱祖国、严谨务实、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等核心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高度契合,同根同源。航天精神是红色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启了党领导人民改造世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红色精神谱系。红色精神谱系,始于红船精神,历经革命战争烽火淬炼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年代锻造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新时代迸发的改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不断丰富、不断延伸。这些在艰辛实践创造中形成的精神力量,共同彰显了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条件实现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任务,揭示了近百年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的辉煌逻辑和成功秘诀。航天精神的弘扬和传承航天精神不仅是中国航天人的实践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展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中国航天发展指明了方向。瞄准航天强国建设目标,实现创新能力、技术水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大幅跃升,逐步由“追随跟跑”进入到航天科技创新的“无人区”,需要航天精神发挥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需要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热爱祖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严谨务实、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优秀精神内核,而航天精神谱系也必将在中国航天新的辉煌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而航天精神中所蕴含的“热爱祖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严谨务实、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等精神特质正是对爱国奋斗精神的生动诠释。广大航天人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真实故事将激励和引导国人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辱时代使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弘扬和传承航天精神,深入挖掘航天精神的时代内涵,并不断扩大航天精神在全社会的引领和带动力。通过有计划地组织航天院士、专家走进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图书馆等开展航天精神讲座,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航天精神,理解航天精神;积极推动航天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课,列入大中小学教材,作为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逐步打造航天精神红色旅游经典项目,吸引社会大众走进航天、感受航天。弘扬和传承航天精神不仅要依靠航天人自己,还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群策群力。我们将逐步借助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等的力量,深入研究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航天精神的途径和方法;适时组织媒体记者、科幻作家等到航天一线采风,形成一批传承航天精神、符合大众接受趣味的文艺作品,用航天人爱国奉献、接续奋斗的真人真事激励国人拼搏奉献、不懈追求,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追梦人,从而增强航天精神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来源:《学习时报》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精神谱系研究课题组封图:周雁编辑:胡潇潇责编:邵素芝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五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创造中国航天史上众多第一创新者说“我们主要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今后要做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工作。历史造就了‘两弹一星’精神,面对当前和接下来的任务,更要传承和弘扬好‘两弹一星’精神。相信年轻一代一定能比我们做得更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东方红一号卫星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仰望星空,那里有中国航天人的梦想。如今,更多的年轻北斗人成为这个征途上的主力军,他们更有活力、更有干劲,也更有对航天强国梦的热忱和期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探取月面下蕴藏着的宇宙奥秘,带回的月壤钻取样品是我们献给祖国的最浪漫礼物。探索更深更远的浩瀚太空,航天人永不止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五二九厂嫦娥五号钻取子系统主任设计师王国欣“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更加需要我们自主创新、奋勇拼搏。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为了这个目标,全体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全力攻关,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助推我国深空探测走向更远的地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2020年11月24日到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了23天的月球采样返回之旅,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巧合的是,嫦娥五号探测器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300个航天器。197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第一颗航天器东方红一号卫星,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我国走向太空时代的第一步。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飞船、第一颗导航卫星、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一艘货运飞船……细数300“星”,第一个“百星”用了41年时间,第二个“百星”用了6年时间,而达成第三个“百星”,只用了3年时间。50年放飞300“星”,不仅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众多第一,也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光辉历程。嫦娥五号真正推开了探月工程目标中“回”的大门“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相比,嫦娥五号面对的不确定性更多,真正推开了探月工程目标中‘回’的大门。”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师张洪华说。从立项到发射,嫦娥五号经历了10年的艰辛奋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在充分继承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地外天体无人着陆器与返回等技术的基础上,联合参研单位集中最强阵容攻克难关,先后突破了月表采样任务所涉及的20余项关键技术。研制之初,前所未有的一个环节——月面点火起飞成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并随之带来轨道设计、起飞测控、发动机控制等一系列难题。为了尽可能模拟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将面临的情况,张洪华和团队在试验场反复做试验,与一台高110米的塔架相伴3个月。为了解决落地姿势不理想的问题,他们设计了数不清的预案。按照嫦娥五号任务的工程安排,短短一周内要完成月面着陆、采样、点火起飞以及月轨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环节,这是对嫦娥五号研制团队的巨大考验。从探测器发射前一个月进入发射场开始,研制团队进行了6次演练。“控制大厅里所有人睁大双眼,不放过任何一次数据的跳动,心提到嗓子眼上,感觉再跳快一点儿都能蹦出来。时间非常紧迫,所有人都是‘跑着走’。”张洪华说。一个月的磨合演练也让团队对嫦娥五号发射过程了然于胸。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怀揣取自月球的土壤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与上世纪进行的月球采样相比,我们的自主避障软着陆和智能自适应上升方面已然达到一个新水准。”张洪华自豪地说。东方红一号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时光回溯到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于一个特殊时期,那时国家的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国际友人惊叹:“你们在这样的条件下研制出了卫星,真的很了不起!”铆接,是卫星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卫星初样研制过程和试验阶段,在没有铆枪和固定工件的桁架条件下,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人员就靠一把小锤和几个自制的铆模,将铆钉一个又一个地敲上去。从卫星的外形选择到结构形式制定,从卫星热控措施到热真空模拟试验等繁杂的技术和工艺难关,都是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攻克的。要让卫星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这在当时也具有很高难度。研制人员以高稳定度的6个音源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确保东方红一号奏出了《东方红》。“我们在地面上直接听不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的乐曲,需要通过卫星的天线发送、地面站的接收,再由电台转播。”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提及,为了让普通收音机接收到卫星传来的乐曲,大家提出了这个“接力”的办法。还有一道技术难关就是要“看得见”。想用肉眼就能看到太空中运行的卫星,它的亮度必须要从七等星上升到四等星。而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直径仅有1米,也让“看得见”更加困难。最终,研制人员从折叠伞收缩打开的特点中找到灵感,决定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安装一个由高反光亮度的材料制成、可以在太空中撑开的“观测体”。由于这个“观测体”体积巨大,反光亮度极高,人们在地面上就可以直接观察到卫星。北 斗中国成为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自主可控是北斗的特色,但从无到有,困难重重,北斗研制在摸索中起步。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能帆板做起。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不论是东方红三号平台的横空出世,还是影响卫星寿命的三大关键部件,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科研人员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我们是以跑百米的速度在跑马拉松。”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如此形容北斗的研制节奏。很多北斗人至今还清晰记得2007年首颗北斗二号卫星研制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则,频率资源是有时限的,过期作废。时间不等人,争分夺秒完成了前期所有研制,参试人员进驻发射场后没有片刻的喘息,紧接着就是200小时不间断的加电测试。院士、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和一线技术人员一起排班,共同扛住种种考验。2007年4月16日,卫星成功发射两天后,试验星发来清晰信号,此时距离空间频率失效仅有不到4个小时。也正是保护我国卫星导航系统频率资源的这次“壮举”,拉开了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严慎细实的作风一代一代被继承。在北斗三号首组卫星的研制中,出现了一个蓄电池电压微小误差的小插曲。按照设计,电压差增加到一定限额,蓄电池也会自动进行调整,不会影响运行。“换!不能带着任何疑点上天。”北斗团队没放过这个隐患。重新打开太阳翼,卸下舱板,换下有隐患的蓄电池组。最终,按照原计划完成了全部工作,让卫星又多了一份安全保障。第九颗北斗三号卫星某关键单机测试中,主任设计师刘家兴发现了一个关键指标超标。但超标小于一纳秒,也就是小于十亿分之一秒,短到用“刹那”“瞬间”都难以形容。而进一步排查会平添很多工作量,还不一定能查出结果。但不查出原因,刘家兴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关。最终,大家一起分析、查找问题,让指标恢复了正常。神舟五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里程碑1992年,党中央正式批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随后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从事过导弹、运载火箭和卫星研究的戚发轫,接到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任务时,已经59岁了,他原本准备再过一年就退休。接到任务之初,戚发轫坦言,“内心确实比较纠结,觉得压力很大。”更重要的原因是,“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戚发轫深感责任太重。当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确立研制飞船,但究竟选用两舱方案还是三舱方案?这道选择题摆在了团队面前。“当时,国际上两舱和三舱方案都有,而且都成功了。中国到底用两舱方案,还是三舱方案?争论很大。最后,我们决定用三舱方案。”在戚发轫看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案,这就是创新。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且飞船着陆处离预定地点只有10公里。回忆起从事航天数十年来最难忘的瞬间,张柏楠毫不犹豫地提到了神舟五号。那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里程碑,首次实现了中国人飞天的梦想。当时,身为神舟五号飞船副总设计师的张柏楠,在飞船出厂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遇到了很大的考验。神舟五号是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许多专家对航天员所用座椅缓冲器性能的稳定性提出了质疑。“座椅缓冲器”,顾名思义是保障航天员安全、舒适的一个重要工具。“座椅”不舒服,在太空复杂环境中以及返回落地时,航天员的安全就无法保证。本着“航天员的事,无小事”的信念,张柏楠临危受命,在其他人员都已经进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利用两个月时间集智攻关,最终设计制造出了安全稳定可靠的座椅缓冲器并通过验证,在火箭发射前顺利安装到了神舟五号返回舱上。来源:人民日报/余建斌 母国新 郭梓豫审读:喻方华
来源:挖贝网挖贝网 12月11日消息,金太阳(300606)称,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署280 万元合作协议。金太阳称,该公司针对非晶合金在光学部件的广泛应用前景,结合公司在非晶合金制造、加工及后端光学研磨的能力,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展非晶合金反射镜的设计、试制以及产品的模拟空间环境验证试验,以形成产品工艺路线,获得典型非晶合金反射镜产品并完成产品的鉴定级试验,以具备开展航天器飞行验证的技术条件和产品基础。金太阳表示,通过本次技术合作,公司将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建立密切、长久、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业务领域实现资源共享,共赢发展,将对公司开展航空航天领域及军工领域的非晶合金加工及光学加工业务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将进一步拓宽公司产品的应用范围,夯实公司在精密加工及精密研磨领域的龙头地位。从公司长远发展来看,本次合作将有助于公司业务拓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昨日下午,杭州市政府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订《共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见证签约并致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致辞。许明、戴建平、柯吉欣出席。周江勇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来杭发展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核心力量。杭州自然山水秀美、人文底蕴深厚、民营经济活跃、信息产业基础良好,是国内最受年轻人追捧的创新活力之城。院地合作,珠联璧合。我们要坚定信心、聚焦前沿,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空间技术创新高地,努力成为军民融合的标杆、院地合作的典范,为航天强国、科技强国谱写华章,为杭州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周江勇说,希望双方精诚合作,共同探索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新路,携手共建院地科技合作的体制创新高地。一方面要整合空间院的人才和科技成果资源,引进国内外领军专家和青年创新人才,落地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实验装置和科技奖项,加快推进“七中心一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要发挥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形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产业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在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上走在前、作表率。杭州将把空间院杭州中心建设摆在突出重要地位,切实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为各类高端人才创造最优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据了解,空间院杭州中心是空间院除北京总部以外,在全国进行的三大重点区域战略布局之一,将打造成为空间院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前沿技术创新平台、重点产业孵化中心以及智能装备研发与集成基地,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空天信息融合应用与服务平台。(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空间技术创新载体02:59编者按从2020年11月24日开始,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系列专题“进阶的杭州——产业链招商发现之旅”,计划推出十八期。该系列报道由杭州市投资促进局和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策划执行。该系列报道聚焦杭州生物医药、航空制造、集成电路等新制造业计划的核心产业,对重点企业进行实地探访,配合视频+文字的报道形式,挖掘企业背后的故事,展现创业者们对各自所在产业领域的探索、发现和成果,也试图呈现如何将重点产业链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主脉的杭州路径。今天第8期报道,让我们聚焦空天信息产业,聚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这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全国进行战略布局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建成之后的杭州中心将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空间技术创新载体,在相关航天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领域发挥关键的平台作用。“我们希望能把航天科技的成果转化出来,通过跟企业对接,跟市场对接,最终融入到杭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经营投资与产业发展部部长邵文峰如是说。2019年7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杭州市政府签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以下简称“杭州中心”)落户云栖小镇。图/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官网根据协议,杭州中心首期拟建设7个研发机构和1个智能装备研发与集成基地。这7个研发机构包括空间人工智能控制研究中心、空间新材料和新结构研究中心、空间先进动力技术研究中心、空间生物实验服务中心、天地一体化国家重点实验杭州研究中心、空天信息融合与应用研究中心和智慧城市技术研究中心。杭州中心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除北京总部以外,在全国进行战略布局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建成之后的杭州中心将聚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空间技术创新载体,在相关航天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领域发挥关键的平台作用。基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技术背景和产业实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杭州中心将为杭州的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智慧和力量。在近日举行的2020空天信息大会上,杭州中心正式揭牌。目前,杭州中心的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待其步入正轨后,未来中国航天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将有望听见更多来自杭州的声音。2020年12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访问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经营投资与产业发展部部长邵文峰,听他讲述杭州中心的未来规划与发展使命。实现航天技术与产业的合作共赢“未来杭州中心的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据邵文峰介绍,建成之后的杭州中心业务将聚焦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卫星应用以及商用航天。除此之外,未来包括深空探测在内的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也都计划在杭州中心进行。其中,在卫星应用方面,杭州中心的工作将主要围绕社会综合治理和信息安全等领域展开。“我们会和政府合作搭建一个社会综合治理平台。通过卫星遥感图像,也就是北斗和GPS的融合定位,搭建一个基础数据平台,实现对特殊人群、特殊场景、社会公共设施的管理,帮助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邵文峰告诉记者,将卫星遥感技术融入社会治理,除了能够给政府提供有效的治理手段外,还能够惠及普通人的生活。例如对公共设施的管理,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将地理信息三格化,每一个区块都会有准确的定位。若出现道路桥梁断裂、井盖缺失等情况,工作人员就能及时地通过影像得到信息反馈,从而快速做出应对。此外,商业航天也将是未来杭州中心的一大发展领域。“杭州有很多从事航空航天事业的民营企业,我们很多的科技成果,包括一些核心部件和产品,都能给这些企业做很好的支撑。”邵文峰表示,杭州具备发达的民营经济基础,以及丰富的人才和高校资源,未来杭州中心在带来技术和产品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在杭州吸引资本和人才,形成技术、产品、资本和人才的联动,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良好互动。“航天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也算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国家队。”邵文峰希望将来杭州中心的业务和产品能够深度融入到杭州的经济发展进程中,通过和相关企业建立产业链和生态圈,实现合作共赢。在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同时,把这些技术向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转化应用,这也是杭州中心今后的重要使命。厉兵秣马,整装待发。现阶段,杭州中心基地建设已进展过半,接下来产业化与研发创新等工作也将很快提上日程,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杭州中心或将给杭州的空天信息产业带来更多惊喜。杭州有适合产业发展的土壤2019年5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始谋划未来的发展布局,经过对全国多地的考察后,最终选择落子杭州。“合适的土壤将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和力量。”邵文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杭州中心落户的云栖小镇已逐步构建了云计算、数据智能、城市大脑、空天信息等产业生态,在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构建起了“共生、共荣、共享”的产业生态体系。图/浙江特色小镇官网“首先是因为政府办事效率很高,我们在疫情期间虽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帮助。”邵文峰告诉记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最终选择杭州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基地,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杭州强大的数字经济产业基础,能够为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升级提供强有力的要素支撑,未来二者的结合也将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市场发展空间。实际上,在互联网时代,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亦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数字化升级的发展趋势,空天地海数据融合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趋势下,数据系统、芯片存储、计算服务和商业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技术将深度融合,将形成空天地海的一体化产业链。“其中,在北斗技术的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和信息产业的对接,也涉及数字技术的应用,这方面杭州有丰富的要素基础和市场空间。”邵文峰表示,当前杭州发达的数字经济基础,能够给空天信息产业中这一前沿的新兴产业提供适宜的产业土壤、人才基础和资本环境。据邵文峰介绍,未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还计划将卫星天线和微波组件从研发、测试到集成、交付的整个生产过程皆落户在杭州中心。“相信不久之后,随着杭州空天信息产业链的逐渐完善,这座城市将为进一步培育和加快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提供独一无二的空间载体和产业基础。”邵文峰如是总结。作者:卢颜斌,林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