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未来十年将在临港研制数百颗卫星火枪手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未来十年将在临港研制数百颗卫星

9月12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和开工,其中,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超过110亿元。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周四根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预计未来十年内,研究院将在临港自贸区新片区研制数百颗卫星,涉及国家重大空间工程、前沿科学任务、航天产业化发展,有效带动航天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益达到数百亿元人民币。中科院微小卫星应用模块化研制项目是当天签约项目之一,该项目是由中科院在临港综合区内设立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交叉研究平台-微小卫星模块化智能制造与应用创新平台,目标建成 “上海智能创新基地”的旗帜和标杆,具有较强的行业和区域示范作用,带动区域相关产业升级。周四根介绍,为了满足在研卫星任务并积极推进航天产业化发展,研究院依据上海市和临港自贸区新片区的重大战略布局,自2015年开始精心策划,计划分三期建设,在临港自贸区新片区内完成180亩的园区建设。目前,一期项目9.5万平米的卫星研制基地已经竣工投产,今年微小卫星模块化智能制造与应用创新平台项目作为二期项目又落地临港综合区,后续还将积极推进商业卫星研制基地作为三期项目落地临港自贸区新片区。周四根介绍,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承担的微小卫星模块化智能制造与应用创新平台项目,在国家发改委、上海市科创办、临港自贸区新片区管委会、金桥集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取得了重大进展。项目在2019年5月30日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计划9月12日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正式开工建设,并在2021年底建成投产。“在土地出让、项目审批等各个环节的办理中,我们充分享受到了临港自贸区新片区金牌‘店小二’的优质服务,深切感受到了临港自贸区新片区的工作速度和效率。”周四根说。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是在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基础上,于2017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的事业单位。截止到2019年8月,该研究院已经成功发射了以量子通信卫星-墨子、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北斗导航卫星为代表的47颗卫星,成功率100%、在“十四五”期间,研究院还承担着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等大批科学试验卫星及装备型号卫星任务。

太空梦

探访我国“小卫星的摇篮”——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是我国“小卫星的摇篮”。“悟空”“墨子”以及“天宫二号伴星”等小卫星,就是在这间1.7万平方米的简朴厂房内完成总装。在科技文化自信的创新精神与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共同指引下,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迄今已发射了22颗卫星,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科研成果,“惊艳”了全球。11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卫星环境模拟实验装置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悟空”“墨子”以及“天宫二号伴星”等小卫星,就是在这间1.7万平方米的简朴厂房内完成总装。在科技文化自信的创新精神与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共同指引下,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迄今已发射了22颗卫星,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科研成果,“惊艳”了全球。11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总装车间工作。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是我国“小卫星的摇篮”。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铿尔

「大数据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复试分数线报录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成立于2003年12月,是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盈利事业单位,其前身是1999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电信等单位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小卫星工程部。2014年7月,中国科学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暨分类改革,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成为院内首批五个试点创新研究院之一,同年10月经中科院党组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2017年8月22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发文成立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同年9月26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现有科研和管理人员近60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88%,平均年龄34岁,半数员工有完整型号研制经验。卫星创新院现有两个园区,浦东张江园区拥有27000余平方米工作面积,包括质量特性试验区、力学试验区、空间环境试验区和卫星总装厂房,装备多种现代化试验设备,具备研制通信、遥感、导航、微纳和科学试验等多种类型卫星的能力;2019年10月12日正式启用的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北区拥有7个卫星总装大厅,厂房面积共36000余平方米,拥有完善的力、热、噪声、微波暗室等环境试验条件,能够同时承担30到5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并具备同时承担100颗以上微纳卫星的研制能力。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作为我国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单位之一,已成功发射包括北斗三号组网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伴随卫星、太极一号卫星等54颗卫星,成功率达到100%,已成为我国科学卫星领域的主力军,军民卫星领域的方面军。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坚持"三个面向",分别设立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新技术中心和战略与论证中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科学卫星三个总体部和卫星电子技术、卫星控制技术、卫星力热技术、卫星软件技术四个研究所;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导航卫星研究所和微纳卫星研究所;同时设立了可靠性中心、软件评测中心、AIT中心三个支撑中心。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致力于成为我国先进卫星科学技术的创新引擎、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政学研产用紧密结合的桥梁纽带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开放平台,为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2021考研】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报考人数统计(请准备2021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认真填写,10月份考研报名的时候,统计结果可以作为报考的参考信息)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 需要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研究所详细招生信息和考研真题答案复习资料和网校视频课程,可以直接私聊我们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复试和录取分数线猛涨,看一看热门研究所、热门专业的发展历程,考研大数据分析,考研成功上岸必看!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难考吗?考研大数据分析告诉你需要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真题答案复习资料和网校视频课程,可以直接加学姐企鹅好友2569567499

纯色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在临港新片区带动航天产业化

“我们针对 ‘十三五’布局了新的科学卫星, ‘十四五’也在筹划运作新的科学卫星,将来仍然会像悟空号、墨子号一样,在赶超世界科技前沿方面发挥作用。”10月12日,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龚建村在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建设推进会上表示。当天,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在临港新片区的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北区正式竣工启用。这个从鱼塘发展起来的基地中,3.6万平米的卫星总装厂房未来将同时承担30到5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并具备同时承担100颗以上微纳卫星的研制能力。龚建村说,作为中国科学卫星的主力军、应用卫星的生力军,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要实现快速部署和发射,占领世界科技前沿先机。“我们也有义务、有责任在商业航天中尝试探索。”他表示,这是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临港新片区的未来定位,自身完成国家任务,在商业大潮里摸爬滚打,通过航天主题带动新片区产业发展。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是中科院和上海市于2003年共建的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试验应用。2014年10月,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根据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工作部署,开始筹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2017年9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前,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注册在临港新片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注册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两个法人同时运行。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北区赶超世界科技前沿:具备承担30到50颗吨级卫星研制能力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是中国科学卫星的主力军,是中国应用卫星的生力军。截至今年9月,工程中心已成功发射了以世界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号”、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为代表的47颗卫星,成功率100%。“以前我们卫星研发单位是10年左右研制一颗卫星,随着需求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我们能做到5年研发一颗卫星,3年研发一颗卫星,后来一年研发一颗卫星。但需求的增长远远超出我们的产能。”龚建村说,去年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发射了15颗卫星,前年发射了9颗,这意味着卫星的研发数量是发射数量的1.5倍-2倍。这样的产能需求对工程中心在张江园区的科研场地和设施提出巨大挑战,也难以支撑“十三五”及后续科研创新发展的需求,为此在临港地区规划建设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基地总体规划占地240亩,总投资约22亿元,计划分四期建设。一期项目为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北区,由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自筹经费建设,项目总投资9.9亿元,占地面积113亩,建筑面积9.5万平米。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北区其中,卫星总装厂房3.6万平米,拥有7个卫星总装大厅,和完善的力、热、噪声、微波暗室等环境试验条件,能够同时承担30到5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并具备同时承担100颗以上微纳卫星的研制能力。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北区将主要承担通信、导航、遥感等国家装备型号任务的组批生产制造。8月31日,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被命名为“太极一号”的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发星,其成功发射和第一阶段在轨测试任务的顺利完成,迈出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第一步。厂房内部龚建村表示,“太极计划”将分三步走,最终要在2033年实现引力波探测。“太极一号是第一步,未来发射的太极二号将在技术上有所提升,太极三号达到真正探测引力波的阶段。我们是承担太极计划未来空间技术的总体单位。”“我们针对 ‘十三五’布局了新的科学卫星, ‘十四五’也在筹划运作新的科学卫星,将来仍然会像悟空号、墨子号一样,在赶超世界科技前沿方面发挥作用。”龚建村说,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要实现快速部署和发射,占领世界科技前沿先机。悟空号探索商业航天:开展航天产业孵化,带动文化旅游“我们也有义务、有责任在商业航天中尝试探索,所以我们在上级主管领导的指导下开展产业化规划,未来三期项目的建设规划为航天产业化。”龚建村表示,这是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临港新片区的未来定位,自身完成国家任务,在商业大潮里摸爬滚打,通过航天主题带动新片区产业发展。在总体规划占地240亩的基地中,三期项目计划命名为临港卫星研制基地东区,占地30亩,总投资约3亿元,主要建设航天产业孵化器、空间学术交流中心等。东区项目将依托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技术力量,重点开展航天产业孵化,瞄准遥感数据开发及应用、卫星通信应用、导航定位应用,以及航天创意产业的发展。龚建村介绍,未来将以航天为主题,以研发基地为龙头,提供对外服务,带动相关科普、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例如,在一期项目中,3.6万平米的卫星总装厂房将设置同生产隔离的参观通道,供航天爱好者参观卫星生产流程,在实现高技术研发的同时,协助上海构建文化产业旅游。此外,将带动一大批企业进驻临港新片区,并探索产业成果转移转化,在这里孵化新的航天企业。“商业航天现在如火如荼,上百个商业航天公司成立,无论是做火箭的、做卫星的、做载荷的、做应用服务的。”龚建村说,探索商业航天,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要形成商业微小卫星年产量几百颗的研发能力。定位为卫星智能制造的二期项目“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南区”于今年9月底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底竣工投产。占地面积37亩、建筑面积3万平米的南区项目计划建设一间卫星创新工厂,构建卫星全流程规划管理及云数据支撑平台、面向精益化智慧化卫星AIT平台等5大卫星研制专用和共用平台,支撑未来十年内600余颗商业微纳卫星的批量生产。“在发展过程中,有些事情靠需求牵引,有些事情靠技术推动。现在从航天来说,技术积累越来越成熟,如果需求能牵引,将完全能满足用户需要。”龚建村表示。

霸王拳

“北斗精神”托起小卫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故事

一天的数据量,打印出来跟东方明珠一样高“北斗精神”托起小卫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故事北斗三号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神舟伴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近年来,一颗又一颗令人瞩目的小卫星,从位于上海浦东一个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仅34岁的单位横空出世、一飞冲天。这个年轻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走进这个小卫星的世界,从一扇扇深夜灯火通明的窗户中,从一个个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项目团队中,处处感受到“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小卫星的大能量根据整星质量,国际上一般将卫星分为三类:2000千克以上的为大型卫星;1000千克至2000千克的为中型卫星;1000千克以下的为小型卫星。随着我国在导航、通信、遥感、科学探测等方面对航天需求大幅度提升,发展低成本的小卫星是大势所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2003年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成立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2017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围绕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牵头组建了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共承担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和10颗北斗三号MEO组网卫星的研制任务。2015年3月,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成功研制发射了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拉开了我国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建设的序幕。这颗卫星身材虽小,能量却很大。研制团队突破了基于相控阵的星间链路技术,实现了“一星通,星星通”,让卫星能够“天上对话”“星星组网”,解决了制约北斗全球组网的瓶颈问题。创新,是这支“航天新兵”的基因。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理念,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独创构建了MEO卫星“2氢2铷”的星载时频系统,突破了时频无缝切换技术,为北斗全球系统提供了更精准的时频基准;突破了卫星自主诊断恢复技术,让卫星具有了“自诊断、自恢复”能力;首次采用了基于氮化镓的固态功率放大器,可有效提高信号质量。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还集成了中科院多家院所优势力量,如:上海天文台氢原子钟、武汉物数所甚高精度铷原子钟、电子所行波管放大器、光电所星敏感器、上海技物所红外地球敏感器、国家空间中心自主运行单元等,为国家重大战略基础设施贡献了从元器件原材料、核心部组件、到卫星系统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为北斗系统服务全球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北斗”一起成长刚走出校门能干什么?许多人也许还在人生的道路上摸索。但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就已经挑起了研制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大梁。2015年,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成功发射之际,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仅31岁。他们在夜以继日的拼搏奋斗中,与我国北斗全球系统的建设一起成长。为实现2020年北斗卫星全球组网的目标,2018年,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高密度研制发射了8颗MEO组网卫星。仅一颗卫星,就有90余台套单机、近90000件元器件,按照正常进度,一颗星的研制加综合测试时间,至少需要39个月,需要判读遥测参数6000余条、执行遥控指令1700余条,整理多达150根电缆。8颗星的发射量,时间紧、任务重,这群年轻人是怎样拼过来的?“80后”的王亚宾是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综测副主任设计师,他回忆说:“那一年,我们一直在奔跑,跟时间赛跑,与自己比拼。全年120天节假日几乎无休,累计加班时长7582小时,相当于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以上。每天,我们要对40000多参数进行判读,要分析比对约10G的数据。如果把这些数据打印出来,摞起来的厚度高达400多米,相当于东方明珠的高度,而这仅仅是一天的工作量。”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刘迎春是一位母亲,却几乎没有时间陪陪孩子。2018年,她在空中飞行了98次,飞行里程121599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在最忙碌的国庆假期,她从西昌回到上海做试验,晚上在实验室沙发上打了个盹,第二天乘坐最早的航班,飞到西安汇报试验情况,紧接着马不停蹄奔赴西昌继续发射场工作。三天里,她总共只休息了5个小时。“如果说2小时是一场电影的时间,我们的加班时间足以看2200场电影;如果2小时是家长每天陪伴孩子学习的时间,我们的加班时长,足够伴随着孩子从一年级补习到六年级。”王亚宾说,“我们一路走来,上下齐心,就要在北斗卫星的功能性能上做加法、误差噪声上做减法、密集组网上做乘法、个人得失上做除法。”做一颗宇航级“螺丝钉”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言传身教是最有力的引导。在年轻的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团队中,老一辈航天人身先士卒、甘为“螺丝钉”的拼搏奋斗精神,让年轻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沈学民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年逾六旬的他,始终迸发着年轻人的闯劲和激情,有时在厂房一站便是一天,好多次都凌晨两三点了,所有人都劝他“我们先处理,明早向您汇报”,他却总是坚持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按照导航卫星的飞行程序安排,卫星射前50分钟,需将卫星与地面测试连接的脱落电缆插头及火工品星表插头拔掉。此时,卫星位于发射塔架的最高处,离地面约70米,拔完插头后要在5分钟内,通过简易步梯快速撤离现场。此刻火箭就在脚下滋滋地冒着“白烟”,随时待命发射。这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沈学民在每次发射前都率队上塔。他说:“我年纪大了,万一有什么突发事情,你们先撤,我断后!”“80后”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王丹说:“在我的眼里,沈总就是老一辈航天人‘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的真实写照,他用初心守护着北斗卫星,用行动传承着北斗精神。”北斗卫星总装技师许国平在自己的工作记录本上,认真抄写了雷锋日记的一段话:“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在年轻人的眼里,许国平就是一颗宇航级“螺丝钉”。作为中科院“十佳科苑名匠”的获得者,他精益求精的态度、精湛高超的技术,被大家公认为“疑难杂症克星”,微小卫星创新研究1/3的卫星总装都是由他带领完成的。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正式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指挥龚建村,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受邀赴京参加开通仪式。“自主铸就北斗星,创新擘画玉汝成;开放彰显乾坤志,融合时空谋共赢。”林宝军赋诗一首表达了自己的激动心情。龚建村说:“未来,我们将不负使命、不负众望,继续把上海制造融入国之重器的研制过程中,为新一代导航系统论证、打造国之重器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 张建松)

爱无能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一天的数据量,打印出来跟东方明珠一样高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建松北斗三号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神舟伴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近年来,一颗又一颗令人瞩目的小卫星,从位于上海浦东一个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仅34岁的单位横空出世、一飞冲天。这个年轻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走进这个小卫星的世界,从一扇扇深夜灯火通明的窗户中,从一个个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项目团队中,处处感受到“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11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卫星环境模拟实验装置里工作。照片均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建松摄小卫星的大能量根据整星质量,国际上一般将卫星分为三类:2000千克以上的为大型卫星;1000千克至2000千克的为中型卫星;1000千克以下的为小型卫星。随着我国在导航、通信、遥感、科学探测等方面对航天需求大幅度提升,发展低成本的小卫星是大势所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2003年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成立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2017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围绕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牵头组建了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共承担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和10颗北斗三号MEO组网卫星的研制任务。2015年3月,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成功研制发射了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拉开了我国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建设的序幕。这颗卫星身材虽小,能量却很大。研制团队突破了基于相控阵的星间链路技术,实现了“一星通,星星通”,让卫星能够“天上对话”“星星组网”,解决了制约北斗全球组网的瓶颈问题。创新,是这支“航天新兵”的基因。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理念,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独创构建了MEO卫星“2氢2铷”的星载时频系统,突破了时频无缝切换技术,为北斗全球系统提供了更精准的时频基准;突破了卫星自主诊断恢复技术,让卫星具有了“自诊断、自恢复”能力;首次采用了基于氮化镓的固态功率放大器,可有效提高信号质量。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还集成了中科院多家院所优势力量,如:上海天文台氢原子钟、武汉物数所甚高精度铷原子钟、电子所行波管放大器、光电所星敏感器、上海技物所红外地球敏感器、国家空间中心自主运行单元等,为国家重大战略基础设施贡献了从元器件原材料、核心部组件、到卫星系统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为北斗系统服务全球做出了重要贡献。▲11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总装车间工作。与“北斗”一起成长刚走出校门能干什么?许多人也许还在人生的道路上摸索。但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就已经挑起了研制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大梁。2015年,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成功发射之际,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仅31岁。他们在夜以继日的拼搏奋斗中,与我国北斗全球系统的建设一起成长。为实现2020年北斗卫星全球组网的目标,2018年,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高密度研制发射了8颗MEO组网卫星。仅一颗卫星,就有90余台套单机、近90000件元器件,按照正常进度,一颗星的研制加综合测试时间,至少需要39个月,需要判读遥测参数6000余条、执行遥控指令1700余条,整理多达150根电缆。8颗星的发射量,时间紧、任务重,这群年轻人是怎样拼过来的?“80后”的王亚宾是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综测副主任设计师,他回忆说:“那一年,我们一直在奔跑,跟时间赛跑,与自己比拼。全年120天节假日几乎无休,累计加班时长7582小时,相当于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以上。每天,我们要对40000多参数进行判读,要分析比对约10G的数据。如果把这些数据打印出来,摞起来的厚度高达400多米,相当于东方明珠的高度,而这仅仅是一天的工作量。”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刘迎春是一位母亲,却几乎没有时间陪陪孩子。2018年,她在空中飞行了98次,飞行里程121599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在最忙碌的国庆假期,她从西昌回到上海做试验,晚上在实验室沙发上打了个盹,第二天乘坐最早的航班,飞到西安汇报试验情况,紧接着马不停蹄奔赴西昌继续发射场工作。三天里,她总共只休息了5个小时。“如果说2小时是一场电影的时间,我们的加班时间足以看2200场电影;如果2小时是家长每天陪伴孩子学习的时间,我们的加班时长,足够伴随着孩子从一年级补习到六年级。”王亚宾说,“我们一路走来,上下齐心,就要在北斗卫星的功能性能上做加法、误差噪声上做减法、密集组网上做乘法、个人得失上做除法。”▲11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总装车间工作。做一颗宇航级“螺丝钉”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言传身教是最有力的引导。在年轻的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团队中,老一辈航天人身先士卒、甘为“螺丝钉”的拼搏奋斗精神,让年轻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沈学民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年逾六旬的他,始终迸发着年轻人的闯劲和激情,有时在厂房一站便是一天,好多次都凌晨两三点了,所有人都劝他“我们先处理,明早向您汇报”,他却总是坚持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按照导航卫星的飞行程序安排,卫星射前50分钟,需将卫星与地面测试连接的脱落电缆插头及火工品星表插头拔掉。此时,卫星位于发射塔架的最高处,离地面约70米,拔完插头后要在5分钟内,通过简易步梯快速撤离现场。此刻火箭就在脚下滋滋地冒着“白烟”,随时待命发射。这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沈学民在每次发射前都率队上塔。他说:“我年纪大了,万一有什么突发事情,你们先撤,我断后!”“80后”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王丹说:“在我的眼里,沈总就是老一辈航天人‘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的真实写照,他用初心守护着北斗卫星,用行动传承着北斗精神。”北斗卫星总装技师许国平在自己的工作记录本上,认真抄写了雷锋日记的一段话:“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在年轻人的眼里,许国平就是一颗宇航级“螺丝钉”。作为中科院“十佳科苑名匠”的获得者,他精益求精的态度、精湛高超的技术,被大家公认为“疑难杂症克星”,微小卫星创新研究1/3的卫星总装都是由他带领完成的。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正式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指挥龚建村,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受邀赴京参加开通仪式。“自主铸就北斗星,创新擘画玉汝成;开放彰显乾坤志,融合时空谋共赢。”林宝军赋诗一首表达了自己的激动心情。龚建村说:“未来,我们将不负使命、不负众望,继续把上海制造融入国之重器的研制过程中,为新一代导航系统论证、打造国之重器发挥重要作用!”

水仙

2020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

04:58为接续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树立优良作风学风,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2020年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评选活动,集中展示新时代中国科学院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责任感使命感,引导全院职工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之中。2020年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名单一、年度创新人物陆朝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欣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二、年度先锋人物刘烨瑶 声学研究所阿布力米提·伊力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三、年度感动人物钟瑾(女) 微生物研究所郝捷(女) 动物研究所四、年度团队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 武汉病毒研究所2020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陆朝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陆朝阳几乎是立刻动身回国,投身于发展与国家信息安全密切相关的量子信息技术。作为学术带头人,他不断开拓量子光学前沿和刷新光量子信息技术的高度,实现了单光子多自由度和高维度的量子隐形传态,为复杂量子系统的完整态传输和高效量子网络奠定了科学基础;解决了单光子源和纠缠光子源的品质和效率等瓶颈问题,在光量子计算和多光子纠缠方面处于国际引领地位。近年来,陆朝阳的这些原创性的系统工作赢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研究成果3次入选美国光学学会评选的“国际光学重要进展”,5次入选我国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量子隐形传态相关工作作为中国本土成果首次雄居英国物理学会的“国际物理学年度十大突破”之榜首。近5年来,陆朝阳本人先后被《自然》杂志评为“中国科学之星”,获得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美国科学促进会克利夫兰奖、中国物理学会黄昆半导体物理奖等多个奖项;还获得了美国光学学会阿道夫隆奖章、美国物理学会兰道尔—本内特“量子计算奖”,这两个奖项都是首次颁发给中国科学家。在教学和人才建设方面,《自然》杂志子刊曾专门报道陆朝阳教育的成功案例。截至目前,他已经培养了15名博士,多名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创新奖、求是奖、中科院院长特别奖等。教学科研之余,陆朝阳还担任多个社会职务,多次担任各科普论坛的主持和嘉宾,作关于量子物理和量子技术的科普报告80余次,并受到广泛好评。周欣 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针对肺部影像检测方法的技术盲点,周欣带领团队历经十年科研攻关,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上增强倍数最高的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仪(MRI),成功“点亮”人体肺部盲区。团队突破了肺部气体MRI信号低、不能实时成像、临床只能对质子(1H)成像等系列技术难题,创新研制了永磁极化系统核心部件,使气体磁共振信号增强8.6万倍,使我国首次实现了高分辨率肺部气体MRI从无到有的跨越;利用自适应欠采样、压缩感知、深度学习等技术,提升速率达5帧/秒,比国际医疗同类设备快1倍,实现世界上最快的高分辨人体肺部气体动态采样,成功实现自由呼吸下的实时成像;自主研发的自动升降频多核射频装置实现了多元素成像,并能配备至目前临床MRI,该成果2020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列为“需求牵引,突破瓶颈”的唯一典型案例。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周欣主动请缨,带领团队奔赴武汉金银潭医院、同济医院抗疫一线,利用该装备在全球首次开展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通气和气血交换功能的精准、可视化评估,对1000余人次的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微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全面评估,为一线医护人员治疗评估和预后评价新冠肺炎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支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科技支撑。周欣学风严谨、为人谦逊、创新争先,近年来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60余项,在《科学》杂志子刊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科学探索奖”以及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2020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刘烨瑶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烨瑶长期从事我国系列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负责声学系统设计,实现潜水器通信、定位、探测等功能。“蛟龙”号立项之初,国际相关资料对国内封锁,面对巨大技术挑战,刚刚毕业的刘烨瑶勇挑重担,承担“蛟龙”号声学系统硬件设计工作,实现了文字、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传输,2013年获得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深海勇士”号具有国产化、高可靠性、高可维性以及低运营成本等特点,国产化率达到95%。刘烨瑶负责“深海勇士”号重要核心系统——声学系统硬件设计以及母船声学系统改造工作,设计的船载水声通信系统有效解决了吊放方式干扰母船航行的难题,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被验收专家组评价为表现“超出预期”。刘烨瑶目前担任“奋斗者”号副总建造师、主任设计师、潜航员,该潜水器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具备在马里亚纳海沟作业的能力。刘烨瑶负责完成声学系统设计和试验工作,实现了“奋斗者”号声学系统的100%国产化。海试中,“奋斗者”号的声学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实现万米深度下远距离多制式双向高速数字水声通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高精度水下导航定位实现马里亚纳海沟“大海捞针”,完成连续、自主、精确、可靠的水下导航定位;通过多种多部声呐实现潜水器超视距观测、精细测量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测绘。“保证工作一定没有差错,自己的岗位一定让别人放心”早已成为他的工作准则。刘烨瑶说,很多前辈给像自己一样的青年人打下了基础,有了这些基础,团队才能做出载人深潜的成就,这是非常幸运和难得的,所以必须担负责任、尽力做好。阿布力米提·伊力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阿布力米提·伊力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他扎根新疆,心怀建设家乡的信念,致力于新疆传统民族药研究,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领基层村民踏上脱贫致富路。2019年,阿布力米提·伊力主动要求担任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加汗巴格乡深度贫困村巴格齐村第一书记。他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引进100余万元药材种植项目,从20余种药材品种中筛选出3~4种药材进行推广种植,使巴格齐村玫瑰种植面积达300多亩。那段时间,他白天落实项目进展,晚上组织村民讲解中药种植要点,有时候晚上只睡很短时间,只为让老百姓快速掌握种植技术。因地域遥远,未经处理的新鲜药材既受季节限制,又增加了运输和变质的风险。为解决瓶颈问题,他因地制宜提出“规范化收集、储存和粗加工车间”计划,将欧斯玛等原料药材进行浓缩、冷冻处理,让贫困户多途径增收。他还在村里推广“园村互动、园区示范、村民参与、科技扶贫”的发展新模式,在巴格齐村形成了稳定脱贫、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成为墨玉县科技扶贫示范样板。科技项目不仅让百姓增收致富,还彻底改变了村民对科技成果的刻板印象,科技的正能量有力推动先进文化入脑入心。驻村期间,他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近5000公斤,促成巴格齐村与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捐助15万元用于村委会和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度,巴格齐村获得“和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阿布力米提·伊力以实际行动落实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技术推广到农户中,一颗初心正如他的誓言——“我生在天山脚下,更有责任和义务建设脚下的这片土地”。2020年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钟瑾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北方牧区牲畜越冬饲料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青贮加工技术是拓宽粗饲料来源的重要方式,但我国在这一领域面临加工技术落后、营养损失严重、贮存期短、易霉变等关键瓶颈问题。对此,钟瑾团队经过持续攻关,建立高通量筛选方法,从数千株不同来源乳酸菌中分离筛选出生长快、产酸高、产菌素、耐极温、抗逆强、有助降解纤维素、有效抑制二次发酵的优良青贮菌株,并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针对性强、成本低的高效青贮菌剂。团队采用窖贮、裹包、混合青贮等加工方式,实现了饲草及秸秆等的高效利用,并建立相应生产技术体系。国家级贫困旗县库伦是中科院在内蒙古的定点与对口帮扶旗县,草畜矛盾严重制约了当地畜牧业发展。钟瑾在扶贫工作中瞄准青贮菌剂关键技术,每年多次赴库伦各乡镇扶贫点现场示范讲解,指导当地贫困户、企业、畜牧相关管理及技术人员规范掌握青贮制作流程;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示范带动效应,确保技术入户、逐户脱贫,实现技术扩散和辐射,形成户、村、乡、县层层带动示范网络;通过与当地政府、养殖场等合作,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培训人员千余人。5年来,团队通过示范推广惠及农牧户1012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受益群众利用该技术每年每户可直接增加收入1200~1500元。以库伦精准科技扶贫成果为基础,钟瑾团队进一步向扶贫任务重、脱贫难度大的省份开展技术输出。团队在贵州六盘水、广西西林等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中,研发及推广有效脱贫的技术,为帮扶地区培育持续增收的内生动力。郝捷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干细胞资源库执行主任新冠疫情暴发后,郝捷第一时间加入抗疫科技攻关小组并担任项目执行负责人。2020年3月1日,她临危受命,作为首批赴武汉成员在一线开展前期工作。在武汉期间,郝捷和同事们与时间赛跑,她因高强度连续工作发生3次休克性反应,但仍坚守在一线。在武汉的47天里,郝捷和团队成员在完成既定目标外调研走访了13家医院,平均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多次进入隔离区并提出肺纤维化导致呼吸困难的治疗新方案。郝捷和团队自主研发的CAStem细胞注射液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II期新药临床试验批件,这是利用临床级人胚干细胞制备的一类免疫和基质调控细胞,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导致的重症及危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纤维化,也是世界上首个治疗新冠肺炎的干细胞药物。疫情期间,该药物先后在北京、哈尔滨、武汉地区被用于救治74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患者全部顺利出院。目前,CAStem细胞注射液已入选国家治疗新冠肺炎“三药三方案”。抱着“早一天出成果就能挽救更多生命”的信念,郝捷艰苦攻关17年,带领年轻科研团队研发出治疗40余种疾病的10余种干细胞药物,专注推进干细胞资源科技共享和国家干细胞库标准化建设;建立国内首个临床级干细胞库,获批国家级资源库,成为首家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生物样本库。2020年,郝捷获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科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47天的一线战“疫”和17年的科研坚守让郝捷深刻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台就是阵地,科学技术是治病救人最有力的武器。2020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2019年11月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合照。2003年,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支持下,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开始卫星导航关键技术预研工作。2007年,卫星创新院参与北斗全球系统论证。2009年,以相里斌、林宝军、沈学民为核心的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完成组建。十年砥砺前行,十年集智攻关,实现了中科院在北斗导航领域的跨越发展。他们坚持创新、攻坚克难,突破了50余项关键技术:突破了导航星座Ka相控阵星间链路技术,解决了北斗从区域向全球拓展实施的最大瓶颈;突破了时频“无缝”切换技术,解决了系统运行连续性难题,并为实现全球系统信号的高连续性奠定了基础;突破了以龙芯、高效固放为代表的核心器部件相关技术,扭转了中国航天关键器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他们开放融合、团结协作,按照“小核心、大外围”的发展思路,汇聚中科院内10余支创新力量,联合国内30多家优势单位,在独具特色的“功能链”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打造了紧密耦合、高效协同的中科院导航卫星创新团队。他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的航天精神,克服了千难万险。2011年至2016年间,完成了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和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拉开了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序幕。2016年至2019年间,超高密度完成了5组共计10颗北斗三号MEO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乃至世界卫星导航领域高密度发射的新纪录。他们追求卓越、锐意进取,不断突破在轨赋能、星间测距与通信、更高精度的星载原子钟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不断优化核心指标。经国际组织评估,URE(用户测距误差)等核心指标优于GPS,为北斗比肩世界一流作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此走向全球,惠泽人类。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之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郑店P3实验室也迎来战疫百天,科研攻关人员留影。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于2018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是我国第一个通过认证、唯一可开展“人间传染四级病原”研究的P4实验室。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伊始,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迅速反应,以战时状态投入科技攻关,短时间内在病毒鉴定、药物筛选、灭活疫苗研发、应急检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验室最早创立分子及血清学检测方法,2020年1月10日对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所有病例进行病原学排查;2020年1月12日,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一道,率先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基因组序列,实现全球共享;率先分离得到毒株并完成资源保藏,可依法依规提供给有关机构,为新冠病毒的科学研究、疫苗开发、生物医药筛选等提供重要资源支撑;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团队合作,首批筛选出多种在细胞水平有效的药物,其中磷酸氯喹、法匹拉韦纳入国家或军队的诊疗方案;与国药中生集团合作研制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实验室主要完成灭活疫苗毒株选定,种子库建立、灭活疫苗的“细胞工厂”规模化制备及利用动物模型评价疫苗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等工作。二期临床试验揭盲显示受试者抗体阳转率100%,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在疫情最紧急时刻,完成武汉及黄冈1.1万余份临床样本检测,并在“武汉大会战”中完成9.4万份样本检测,对武汉十天集中核酸检测排查发现的全部300名无症状感染者做病毒培养,结果均为阴性,为巩固“武汉保卫战”成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疫情期间,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团队连续奋战,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克服重重困难,夜以继日,全力以赴。疫情期间开展实验活动781次,其中深夜及凌晨实验活动171次,累计实验活动时长3080小时,零事故、零感染,确保安全、高效运行,在新冠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及国家生物安全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悲夫

“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微小卫星研究院首个国际化项目交付

11月17日18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α阶段A、B卫星(KL-α-A、KL-α-B)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国际化的商业卫星项目。据介绍,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α阶段A、B卫星(KL-α-A、KL-α-B)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轨交付的国际合作商业项目,主要用于Ka频段的通信技术试验,用户为德国公司KLEO。另据介绍,此次发布的两颗卫星均为100公斤以下的小卫星,分别为70公斤和90公斤,运行在1050km和1425km轨道。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龚建村院长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发射的卫星是一个通讯星座的α阶段技术实验卫星,后面还有β和γ阶段技术验证。”2017年8月,德国KLEO公司发出两颗KL-α卫星的国际性招标文件。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于当年12月成功中标。KL-α卫星为两颗技术实验卫星,主要任务目的是将两颗技术实验小卫星发射到不同轨道高度,以进行Ka频段移动通信环境适应性的评估,Ka频段LEO卫星对GEO卫星干扰抑制技术验证,以及该轨道高度卫星采用商业级电子元器件实现低成本长寿命可行性的评估验证。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方面称,该项目的成功将进一步向全世界,尤其是欧洲航天界,展示中方为国际性商业客户提供世界级卫星设计、制造、发射和控制的专业竞争能力。此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今年第三次执行发射任务。继11月13日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A卫星,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一周内再次实现成功发射,创造我国同一型运载火箭在同一发射场发射间隔最短纪录。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是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采用国际通用接口,主要为低轨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具有入轨精度高、准备周期短、发射成本低等特点。火箭全长约20米,最大直径1.4米,起飞重量约30吨,主要用于发射300公斤级的低轨小卫星,可在七天内完成快速的集成测试,四小时内完成快速发射。目前,有近20枚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正在陆续完成生产。就在上个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北区刚刚竣工启用。这一基地将主要承担通信、导航、遥感等国家装备型号任务的组批生产制造。龚建村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临港卫星研制基地的规划建设,将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国家科学中心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升航天共性技术的综合创新能力,聚焦重大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商业卫星正在全球迅速发展。就在上周,马斯克的SpaceX增加了60颗卫星,其目标是将近45000颗卫星建立一个名为Starlink的全球互联网网络。公司已经将60枚约500磅重的装置从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进入轨道。

妊娠

一天的数据量,打印出来跟东方明珠一样高——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故事

▲11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卫星环境模拟实验装置里工作。照片均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建松摄▲11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总装车间工作。▲11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总装车间工作。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记者张建松)9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一天的数据量,打印出来跟东方明珠一样高——“北斗精神”托起小卫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故事》的报道。北斗三号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神舟伴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近年来,一颗又一颗令人瞩目的小卫星,从位于上海浦东一个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仅34岁的单位横空出世、一飞冲天。这个年轻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走进这个小卫星的世界,从一扇扇深夜灯火通明的窗户中,从一个个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项目团队中,处处感受到“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小标题)小卫星的大能量根据整星质量,国际上一般将卫星分为三类:2000千克以上的为大型卫星;1000千克至2000千克的为中型卫星;1000千克以下的为小型卫星。随着我国在导航、通信、遥感、科学探测等方面对航天需求大幅度提升,发展低成本的小卫星是大势所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2003年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成立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2017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围绕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牵头组建了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共承担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和10颗北斗三号MEO组网卫星的研制任务。2015年3月,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成功研制发射了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拉开了我国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建设的序幕。这颗卫星身材虽小,能量却很大。研制团队突破了基于相控阵的星间链路技术,实现了“一星通,星星通”,让卫星能够“天上对话”“星星组网”,解决了制约北斗全球组网的瓶颈问题。创新,是这支“航天新兵”的基因。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理念,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独创构建了MEO卫星“2氢2铷”的星载时频系统,突破了时频无缝切换技术,为北斗全球系统提供了更精准的时频基准;突破了卫星自主诊断恢复技术,让卫星具有了“自诊断、自恢复”能力;首次采用了基于氮化镓的固态功率放大器,可有效提高信号质量。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还集成了中科院多家院所优势力量,如:上海天文台氢原子钟、武汉物数所甚高精度铷原子钟、电子所行波管放大器、光电所星敏感器、上海技物所红外地球敏感器、国家空间中心自主运行单元等,为国家重大战略基础设施贡献了从元器件原材料、核心部组件、到卫星系统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为北斗系统服务全球做出了重要贡献。(小标题)与“北斗”一起成长刚走出校门能干什么?许多人也许还在人生的道路上摸索。但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就已经挑起了研制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大梁。2015年,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成功发射之际,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仅31岁。他们在夜以继日的拼搏奋斗中,与我国北斗全球系统的建设一起成长。为实现2020年北斗卫星全球组网的目标,2018年,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高密度研制发射了8颗MEO组网卫星。仅一颗卫星,就有90余台套单机、近90000件元器件,按照正常进度,一颗星的研制加综合测试时间,至少需要39个月,需要判读遥测参数6000余条、执行遥控指令1700余条,整理多达150根电缆。8颗星的发射量,时间紧、任务重,这群年轻人是怎样拼过来的?“80后”的王亚宾是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综测副主任设计师,他回忆说:“那一年,我们一直在奔跑,跟时间赛跑,与自己比拼。全年120天节假日几乎无休,累计加班时长7582小时,相当于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以上。每天,我们要对40000多参数进行判读,要分析比对约10G的数据。如果把这些数据打印出来,摞起来的厚度高达400多米,相当于东方明珠的高度,而这仅仅是一天的工作量。”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刘迎春是一位母亲,却几乎没有时间陪陪孩子。2018年,她在空中飞行了98次,飞行里程121599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在最忙碌的国庆假期,她从西昌回到上海做试验,晚上在实验室沙发上打了个盹,第二天乘坐最早的航班,飞到西安汇报试验情况,紧接着马不停蹄奔赴西昌继续发射场工作。三天里,她总共只休息了5个小时。“如果说2小时是一场电影的时间,我们的加班时间足以看2200场电影;如果2小时是家长每天陪伴孩子学习的时间,我们的加班时长,足够伴随着孩子从一年级补习到六年级。”王亚宾说,“我们一路走来,上下齐心,就要在北斗卫星的功能性能上做加法、误差噪声上做减法、密集组网上做乘法、个人得失上做除法。”(小标题)做一颗宇航级“螺丝钉”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言传身教是最有力的引导。在年轻的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团队中,老一辈航天人身先士卒、甘为“螺丝钉”的拼搏奋斗精神,让年轻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沈学民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年逾六旬的他,始终迸发着年轻人的闯劲和激情,有时在厂房一站便是一天,好多次都凌晨两三点了,所有人都劝他“我们先处理,明早向您汇报”,他却总是坚持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按照导航卫星的飞行程序安排,卫星射前50分钟,需将卫星与地面测试连接的脱落电缆插头及火工品星表插头拔掉。此时,卫星位于发射塔架的最高处,离地面约70米,拔完插头后要在5分钟内,通过简易步梯快速撤离现场。此刻火箭就在脚下滋滋地冒着“白烟”,随时待命发射。这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沈学民在每次发射前都率队上塔。他说:“我年纪大了,万一有什么突发事情,你们先撤,我断后!”“80后”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王丹说:“在我的眼里,沈总就是老一辈航天人‘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的真实写照,他用初心守护着北斗卫星,用行动传承着北斗精神。”北斗卫星总装技师许国平在自己的工作记录本上,认真抄写了雷锋日记的一段话:“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在年轻人的眼里,许国平就是一颗宇航级“螺丝钉”。作为中科院“十佳科苑名匠”的获得者,他精益求精的态度、精湛高超的技术,被大家公认为“疑难杂症克星”,微小卫星创新研究1/3的卫星总装都是由他带领完成的。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正式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指挥龚建村,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受邀赴京参加开通仪式。“自主铸就北斗星,创新擘画玉汝成;开放彰显乾坤志,融合时空谋共赢。”林宝军赋诗一首表达了自己的激动心情。龚建村说:“未来,我们将不负使命、不负众望,继续把上海制造融入国之重器的研制过程中,为新一代导航系统论证、打造国之重器发挥重要作用!”(完)

意也

2020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

2020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陆朝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陆朝阳几乎是立刻动身回国,投身于发展与国家信息安全密切相关的量子信息技术。作为学术带头人,他不断开拓量子光学前沿和刷新光量子信息技术的高度,实现了单光子多自由度和高维度的量子隐形传态,为复杂量子系统的完整态传输和高效量子网络奠定了科学基础;解决了单光子源和纠缠光子源的品质和效率等瓶颈问题,在光量子计算和多光子纠缠方面处于国际引领地位。近年来,陆朝阳的这些原创性的系统工作赢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研究成果3次入选美国光学学会评选的“国际光学重要进展”,5次入选我国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量子隐形传态相关工作作为中国本土成果首次雄居英国物理学会的“国际物理学年度十大突破”之榜首。近5年来,陆朝阳本人先后被《自然》杂志评为“中国科学之星”,获得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美国科学促进会克利夫兰奖、中国物理学会黄昆半导体物理奖等多个奖项;还获得了美国光学学会阿道夫隆奖章、美国物理学会兰道尔—本内特“量子计算奖”,这两个奖项都是首次颁发给中国科学家。在教学和人才建设方面,《自然》杂志子刊曾专门报道陆朝阳教育的成功案例。截至目前,他已经培养了15名博士,多名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创新奖、求是奖、中科院院长特别奖等。教学科研之余,陆朝阳还担任多个社会职务,多次担任各科普论坛的主持和嘉宾,作关于量子物理和量子技术的科普报告80余次,并受到广泛好评。周欣 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针对肺部影像检测方法的技术盲点,周欣带领团队历经十年科研攻关,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上增强倍数最高的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仪(MRI),成功“点亮”人体肺部盲区。团队突破了肺部气体MRI信号低、不能实时成像、临床只能对质子(1H)成像等系列技术难题,创新研制了永磁极化系统核心部件,使气体磁共振信号增强8.6万倍,使我国首次实现了高分辨率肺部气体MRI从无到有的跨越;利用自适应欠采样、压缩感知、深度学习等技术,提升速率达5帧/秒,比国际医疗同类设备快1倍,实现世界上最快的高分辨人体肺部气体动态采样,成功实现自由呼吸下的实时成像;自主研发的自动升降频多核射频装置实现了多元素成像,并能配备至目前临床MRI,该成果2020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列为“需求牵引,突破瓶颈”的唯一典型案例。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周欣主动请缨,带领团队奔赴武汉金银潭医院、同济医院抗疫一线,利用该装备在全球首次开展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通气和气血交换功能的精准、可视化评估,对1000余人次的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微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全面评估,为一线医护人员治疗评估和预后评价新冠肺炎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支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科技支撑。周欣学风严谨、为人谦逊、创新争先,近年来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60余项,在《科学》杂志子刊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科学探索奖”以及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2020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刘烨瑶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烨瑶长期从事我国系列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负责声学系统设计,实现潜水器通信、定位、探测等功能。“蛟龙”号立项之初,国际相关资料对国内封锁,面对巨大技术挑战,刚刚毕业的刘烨瑶勇挑重担,承担“蛟龙”号声学系统硬件设计工作,实现了文字、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传输,2013年获得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深海勇士”号具有国产化、高可靠性、高可维性以及低运营成本等特点,国产化率达到95%。刘烨瑶负责“深海勇士”号重要核心系统——声学系统硬件设计以及母船声学系统改造工作,设计的船载水声通信系统有效解决了吊放方式干扰母船航行的难题,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被验收专家组评价为表现“超出预期”。刘烨瑶目前担任“奋斗者”号副总建造师、主任设计师、潜航员,该潜水器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具备在马里亚纳海沟作业的能力。刘烨瑶负责完成声学系统设计和试验工作,实现了“奋斗者”号声学系统的100%国产化。海试中,“奋斗者”号的声学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实现万米深度下远距离多制式双向高速数字水声通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高精度水下导航定位实现马里亚纳海沟“大海捞针”,完成连续、自主、精确、可靠的水下导航定位;通过多种多部声呐实现潜水器超视距观测、精细测量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测绘。“保证工作一定没有差错,自己的岗位一定让别人放心”早已成为他的工作准则。刘烨瑶说,很多前辈给像自己一样的青年人打下了基础,有了这些基础,团队才能做出载人深潜的成就,这是非常幸运和难得的,所以必须担负责任、尽力做好。阿布力米提·伊力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阿布力米提·伊力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他扎根新疆,心怀建设家乡的信念,致力于新疆传统民族药研究,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领基层村民踏上脱贫致富路。2019年,阿布力米提·伊力主动要求担任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加汗巴格乡深度贫困村巴格齐村第一书记。他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引进100余万元药材种植项目,从20余种药材品种中筛选出3~4种药材进行推广种植,使巴格齐村玫瑰种植面积达300多亩。那段时间,他白天落实项目进展,晚上组织村民讲解中药种植要点,有时候晚上只睡很短时间,只为让老百姓快速掌握种植技术。因地域遥远,未经处理的新鲜药材既受季节限制,又增加了运输和变质的风险。为解决瓶颈问题,他因地制宜提出“规范化收集、储存和粗加工车间”计划,将欧斯玛等原料药材进行浓缩、冷冻处理,让贫困户多途径增收。他还在村里推广“园村互动、园区示范、村民参与、科技扶贫”的发展新模式,在巴格齐村形成了稳定脱贫、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成为墨玉县科技扶贫示范样板。科技项目不仅让百姓增收致富,还彻底改变了村民对科技成果的刻板印象,科技的正能量有力推动先进文化入脑入心。驻村期间,他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近5000公斤,促成巴格齐村与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捐助15万元用于村委会和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度,巴格齐村获得“和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阿布力米提·伊力以实际行动落实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技术推广到农户中,一颗初心正如他的誓言——“我生在天山脚下,更有责任和义务建设脚下的这片土地”。2020年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钟瑾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北方牧区牲畜越冬饲料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青贮加工技术是拓宽粗饲料来源的重要方式,但我国在这一领域面临加工技术落后、营养损失严重、贮存期短、易霉变等关键瓶颈问题。对此,钟瑾团队经过持续攻关,建立高通量筛选方法,从数千株不同来源乳酸菌中分离筛选出生长快、产酸高、产菌素、耐极温、抗逆强、有助降解纤维素、有效抑制二次发酵的优良青贮菌株,并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针对性强、成本低的高效青贮菌剂。团队采用窖贮、裹包、混合青贮等加工方式,实现了饲草及秸秆等的高效利用,并建立相应生产技术体系。国家级贫困旗县库伦是中科院在内蒙古的定点与对口帮扶旗县,草畜矛盾严重制约了当地畜牧业发展。钟瑾在扶贫工作中瞄准青贮菌剂关键技术,每年多次赴库伦各乡镇扶贫点现场示范讲解,指导当地贫困户、企业、畜牧相关管理及技术人员规范掌握青贮制作流程;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示范带动效应,确保技术入户、逐户脱贫,实现技术扩散和辐射,形成户、村、乡、县层层带动示范网络;通过与当地政府、养殖场等合作,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培训人员千余人。5年来,团队通过示范推广惠及农牧户1012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受益群众利用该技术每年每户可直接增加收入1200~1500元。以库伦精准科技扶贫成果为基础,钟瑾团队进一步向扶贫任务重、脱贫难度大的省份开展技术输出。团队在贵州六盘水、广西西林等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中,研发及推广有效脱贫的技术,为帮扶地区培育持续增收的内生动力。郝捷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干细胞资源库执行主任新冠疫情暴发后,郝捷第一时间加入抗疫科技攻关小组并担任项目执行负责人。2020年3月1日,她临危受命,作为首批赴武汉成员在一线开展前期工作。在武汉期间,郝捷和同事们与时间赛跑,她因高强度连续工作发生3次休克性反应,但仍坚守在一线。在武汉的47天里,郝捷和团队成员在完成既定目标外调研走访了13家医院,平均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多次进入隔离区并提出肺纤维化导致呼吸困难的治疗新方案。郝捷和团队自主研发的CAStem细胞注射液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II期新药临床试验批件,这是利用临床级人胚干细胞制备的一类免疫和基质调控细胞,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导致的重症及危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纤维化,也是世界上首个治疗新冠肺炎的干细胞药物。疫情期间,该药物先后在北京、哈尔滨、武汉地区被用于救治74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患者全部顺利出院。目前,CAStem细胞注射液已入选国家治疗新冠肺炎“三药三方案”。抱着“早一天出成果就能挽救更多生命”的信念,郝捷艰苦攻关17年,带领年轻科研团队研发出治疗40余种疾病的10余种干细胞药物,专注推进干细胞资源科技共享和国家干细胞库标准化建设;建立国内首个临床级干细胞库,获批国家级资源库,成为首家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生物样本库。2020年,郝捷获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科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47天的一线战“疫”和17年的科研坚守让郝捷深刻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台就是阵地,科学技术是治病救人最有力的武器。2020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2019年11月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合照。2003年,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支持下,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开始卫星导航关键技术预研工作。2007年,卫星创新院参与北斗全球系统论证。2009年,以相里斌、林宝军、沈学民为核心的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完成组建。十年砥砺前行,十年集智攻关,实现了中科院在北斗导航领域的跨越发展。他们坚持创新、攻坚克难,突破了50余项关键技术:突破了导航星座Ka相控阵星间链路技术,解决了北斗从区域向全球拓展实施的最大瓶颈;突破了时频“无缝”切换技术,解决了系统运行连续性难题,并为实现全球系统信号的高连续性奠定了基础;突破了以龙芯、高效固放为代表的核心器部件相关技术,扭转了中国航天关键器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他们开放融合、团结协作,按照“小核心、大外围”的发展思路,汇聚中科院内10余支创新力量,联合国内30多家优势单位,在独具特色的“功能链”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打造了紧密耦合、高效协同的中科院导航卫星创新团队。他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的航天精神,克服了千难万险。2011年至2016年间,完成了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和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拉开了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序幕。2016年至2019年间,超高密度完成了5组共计10颗北斗三号MEO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乃至世界卫星导航领域高密度发射的新纪录。他们追求卓越、锐意进取,不断突破在轨赋能、星间测距与通信、更高精度的星载原子钟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不断优化核心指标。经国际组织评估,URE(用户测距误差)等核心指标优于GPS,为北斗比肩世界一流作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此走向全球,惠泽人类。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之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郑店P3实验室也迎来战疫百天,科研攻关人员留影。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于2018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是我国第一个通过认证、唯一可开展“人间传染四级病原”研究的P4实验室。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伊始,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迅速反应,以战时状态投入科技攻关,短时间内在病毒鉴定、药物筛选、灭活疫苗研发、应急检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验室最早创立分子及血清学检测方法,2020年1月10日对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所有病例进行病原学排查;2020年1月12日,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一道,率先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基因组序列,实现全球共享;率先分离得到毒株并完成资源保藏,可依法依规提供给有关机构,为新冠病毒的科学研究、疫苗开发、生物医药筛选等提供重要资源支撑;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团队合作,首批筛选出多种在细胞水平有效的药物,其中磷酸氯喹、法匹拉韦纳入国家或军队的诊疗方案;与国药中生集团合作研制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实验室主要完成灭活疫苗毒株选定,种子库建立、灭活疫苗的“细胞工厂”规模化制备及利用动物模型评价疫苗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等工作。二期临床试验揭盲显示受试者抗体阳转率100%,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在疫情最紧急时刻,完成武汉及黄冈1.1万余份临床样本检测,并在“武汉大会战”中完成9.4万份样本检测,对武汉十天集中核酸检测排查发现的全部300名无症状感染者做病毒培养,结果均为阴性,为巩固“武汉保卫战”成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疫情期间,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团队连续奋战,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克服重重困难,夜以继日,全力以赴。疫情期间开展实验活动781次,其中深夜及凌晨实验活动171次,累计实验活动时长3080小时,零事故、零感染,确保安全、高效运行,在新冠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及国家生物安全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科学报》 (2021-01-15 第4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