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东营1月14日讯(记者 李娜娜)近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东营胜利油田森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成立了微生物环境技术实验室。东营市科技局副局长于冰参加了此次活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我国生态环境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重要创新基地,是支撑国家生态安全、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生态环境综合性研究机构。此次与东营市共建微生物环境技术实验室,将重点放在油泥处理及资源化、生活污水处理、油田用柴油车NOx减排及油田废水处理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未来,研究成果将优先在东营市进行转化。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30日讯 29日下午,《济南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协议》在北京签署。当前,济南正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加快打造“五个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次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协议的签署,对于济南市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加快打造“科创济南”“生态济南”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会见结束后,济南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心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未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将以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环境水质学、城市与区域生态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为依托,在济南建设大气污染控制研究中心、环境健康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与水安全保障研究中心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研究中心,为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图片来源:爱济南) 闪电新闻记者 王树伟 报道
10月29日下午,《济南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协议》在北京签署。当前,济南正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加快打造“五个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次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协议的签署,对于济南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加快打造“科创济南”“生态济南”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推动合作协议尽快落地见效。济南市将全力以赴为项目落地提供优质服务和要素保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欧阳志云表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十分看好济南的发展,愿意积极在大气污染控制、水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与济南市开展深度合作,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打造“科创济南”“生态济南”作出更大贡献。会见结束后,济南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心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未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将以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环境水质学、城市与区域生态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为依托,在济南建设大气污染控制研究中心、环境健康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与水安全保障研究中心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研究中心,为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申红段婷婷通讯员王端鹏报道)责任编辑: 刘田 签审: 王菁华
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发布的消息,该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研究组在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演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展出根据社会-生态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变化识别系统演变阶段的方法,揭示近千年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阶段及效应。资料图,新华社供图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是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生态学和地理学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稳态转换是指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巨大、突然和持续的变化,是理解社会-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视角;识别长时间尺度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阶段、驱动因素和效应对未来的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合统计调查数据、历史时期重建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该研究分析了黄土高原近千年来人口、耕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等要素的关系变化,将其社会-生态系统演变划分为5个阶段:“耕种快速扩张”(1100年代至1750年代)、“耕种持续扩张”(1760年代至1950年代)、“农田工程以增加粮食生产”(1960年代至1970年代)、“从粮食生产向生态保护转型”(1980年代至1990年代)、“植被恢复以保护生态环境”(2000年代至今)。研究建立了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状态与政策、气候、社会经济等驱动因素和本地粮食生产、黄河输沙量、径流量、三角洲面积、下游自然决堤次数等本地与溢出效应的经验联系,发现前三个阶段对粮食生产的追求,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加剧了土壤侵蚀、对黄河下游和三角洲产生了影响,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减少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黄河泥沙。黄土高原案例分析表明,社会-生态系统管理从系统与综合的角度,实现从追求单一目标到考虑要素相互作用,从关注局地到关注跨区域影响的转型,这对社会-生态系统的长期管理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原标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取得新进展 揭示近千年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演变)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钟科流程编辑:u006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焦文涛他全部的情怀,都与土壤一脉相连。“科技兴农、科学治污”的信仰已和他融为一体,驱动他不懈的科研追求。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用“求真务实,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在守护环境、造福社会的同时,不断地创造人生旅程的价值与成就。这便是焦文涛丰硕科研人生的真实写照。“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孕育世代文明的重要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为主体的土壤环境保护基本思路已逐步形成,为我国解决土壤污染和安全问题提供了政策指导与法律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研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评价与治理修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年科技工作者焦文涛博士常年奔走于各类污染场地,开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实验模拟,深入了解污染的成因和特征,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号脉问诊”,为污染场地治理寻医找药。他凭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一次次在北京、山东、广西等地土壤污染现场实践,用无悔的付出践行着“环保人”的“初心”,与团队成员一起殚精竭虑搞科研,厚积薄发蓄成果,并不断将最新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蓦然回首,他已在这条路上砥砺前行逾20载。情系土壤,志在兴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焦文涛深知农民的艰辛和不易。“当时我就想着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做些事情,为提高农民收入做一点贡献。”他说。“星空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1998年9月,焦文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攻读植物营养学专业学士学位。时代更迭,新时期所面临的农业问题也有了转变和新的需求。土壤污染和安全问题成了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一背景下,焦文涛审时度势,考入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攻读土壤学专业硕士学位,加入具有丰富土壤污染修复经验的研究团队,在导师蒋新研究员的精心指导下,从事土壤重金属类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环境修复研究,为净化我国的土壤环境默默奉献。怀着对于科研的使命感及不断精进专业水平的愿望,硕士毕业后的焦文涛又考入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加入享誉海内外的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团队,在有关新型污染物的区域环境归趋、管理、政策等方向上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导师吕永龙研究员的精心指导下,焦文涛勤奋钻研,融会贯通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兼收并蓄,并着力从宏观层面开展区域土壤污染特征分析及政策建议等相关研究。通过多年的科研历练,焦文涛锻造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知识体系,这为他今后深入开展土壤污染评价与修复相关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不忘初心,踏足修复“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于焦文涛而言,享受科研的时光始终是最珍贵的。从刻苦攻读博士学位,到以优秀成绩毕业并留所工作,院子里的玉兰花几落几开,如今他已在这里度过了10余个科研春秋。多年来,他立足于我国土壤污染实际,将研究重点聚焦在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研发,在科研能力飞速提升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修复系统设计和工程实施经验。随着我国“退二进三”等产业政策的推进,许多化工、钢铁和农药等企业的搬迁产生了大量的有机污染场地,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研发针对性的修复技术与设备迫在眉睫。热修复技术与配套设备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集成加热修复科研设备,这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系统开发和推广应用,以及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因此,迫切需要加速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精准化、模块化、智能化的土壤热修复科研及工程应用设备。正是在这一现状驱动下,焦文涛勇挑重担,开始了在相关研究领域矢志不渝贡献科技力量的“土壤污染修复之路”。在他看来,修复污染土壤就如同对病人进行医治,需对症下药,从初步调查、现场勘探、编写初步调查报告,再到详细调查、风险评估并编制修复技术方案,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的支撑下,焦文涛带领团队研制了电阻加热修复小试装置,进行了土壤电阻加热修复主要控制因素对土壤电阻加热修复效率及效果影响的研究,并在苏州某化工厂进行了现场200平方米的中试工程示范,优化了工艺参数,取得了良好示范效果。尽管已经在土壤修复领域取得累累硕果,但行者脚步无止。围绕“有机污染土壤热修复”,他带领团队勇攀高峰、深入开拓。2018年,与国内多个顶尖土壤热修复团队合作经过预审报、正式申报、视频答辩等环节,用时近一年终于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的首批资助。2019年经过多轮答辩,他成功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怀柔科学城成果落地项目支持。在这些项目的支持下,他既注重基础创新研究,又加强科研技术研发转化,引领团队深入开展加热处理土壤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形成了主体硬件设备科研平台,开发热修复后残留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软件,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法优化主体硬件设备与配套软件集成技术系统,为我国有机污染场地热修复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科技支持和设备保障。秉承初心,砥砺奋进对于焦文涛来说,科学研究也是一个不断接受新事物、融会新知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是漫长而又艰辛的。特别是目前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研发还处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阶段,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科研的使命感一直萦绕在他心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凭借这种有拼劲、不服输的品质以及孜孜不倦、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近年来他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在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他还积极探索产业化,已经带领团队与北京建工环境修复、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等国内领军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企业紧密合作,致力于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推进我国土壤污染修复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鉴于上述学术贡献及业界影响,焦文涛成功获得了中国发明协会2019年度“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二十载栉风沐雨的坚守,如今的焦文涛早已从最初的那位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博学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对于土地的热爱一直深植其心。随着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正式实施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逐渐完善,焦文涛坚信:未来的中国会逐渐形成更加完善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造福于人类健康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他还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土壤污染修复研究和应用推广,将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化作春泥”,为建设美丽中国挥洒青春、倾尽全力。
本报北京10月29日专电(记者王端鹏)今天下午,《济南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协议》在北京签署。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在中国职工之家会见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欧阳志云一行,并见证协议签署。孙立成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长期以来对济南发展特别是生态保护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济南正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加快打造“五个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次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协议的签署,对于我们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加快打造“科创济南”“生态济南”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推动合作协议尽快落地见效。济南市将全力以赴为项目落地提供优质服务和要素保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欧阳志云表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十分看好济南的发展,愿意积极在大气污染控制、水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与济南市开展深度合作,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打造“科创济南”“生态济南”作出更大贡献。会见结束后,济南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未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将以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环境水质学、城市与区域生态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为依托,在济南建设大气污染控制研究中心、环境健康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与水安全保障研究中心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研究中心,为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省科技厅厅长唐波,市委常委、秘书长蒋晓光,副市长孙斌,市政府秘书长刘科出席活动。济南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孙立成孙述涛会见高铭并见证协议签署原标题:济南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孙立成孙述涛会见欧阳志云并见证协议签署值班主任:李欢【来源:舜网-济南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深水海纳公司和中科院哪些部门有合作?是污水减排治理吗?今后不排除就碳中和、碳汇核算进一步合作?深水海纳(300961.SZ)4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工业集聚区污水深度净化新型技术”获得我国“2017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谢谢!(记者 蔡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乌海市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将以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为依托,围绕解决制约乌海市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发挥生态环境中心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乌海市生态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乌海市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既是双方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乌海市贯彻落实“科技兴蒙”行动,推进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同中国科学院开展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内容实施的迫切需求。当前,乌海正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为国内顶尖的学术和科研机构,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期、战略性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探索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双方共赢。【来源:科技部网站(http://www.safea.gov.cn/dfkj/nmg/zxdt/202101/t20210105_160476.htm).2021年01月05日】【来源: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18年硕士招生简章一、简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研究院)是由原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以及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于2016年6月整合而成。西北研究院是我国专门从事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重大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其主要研究领域(如冰川、冻土、沙漠、高原生态、盐湖、油气地质和资源环境信息等)均处于国内引领地位。我院瞄准21世纪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以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西北地区为重点,针对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任务,开展高寒干旱自然条件下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上的生态系统、环境变化、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和第三方评估等工作,为国家解决西北地区在生态、环境、资源、农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等。西北研究院结构为一院两地五个单元。兰州的三个单元,原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合称为西北研究院兰州本部;西宁两个单元,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盐湖研究所为二级法人单位,单独招收和培养研究生。西北研究院兰州本部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4个工程或研发中心,16个野外观测研究实验站(其中有5个国家野外站,3个院野外站),并设有地理学、大气科学和地质学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院士4人,研究生指导教师23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46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9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已承担国家973项目7项。50多年来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承担国家、部门和地方科研项目4000项,取得的科研成果1500多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00多项。我院兰州本部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兰州本部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他们中有的已成为院士、教授、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现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91名,硕士研究生86名。我院兰州本部培养的研究生已有5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8人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热诚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二、报考条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招生考试模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执行教育部统一的报考要求。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一) 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含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人员;(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4)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其中同等学力人员是指: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8年9月1日),且达到报考单位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③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④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5、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应具备下列条件:(1)已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8门以上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主要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二)已经在读的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在读单位学籍管理部门书面同意后方可报考。(三)报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专业(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寒区工程与环境)考生必须是理学或工学的本科毕业生。三、推免生和直博生我院各招生专业均可接收高等学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推荐免试生,所有推荐免试生(含直博生)均需通过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推免服务系统”参加网上报名并完成相关的复试通知和待录取通知等报考接收手续,不再参加硕士生全国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2018年我院博士研究生各专业均可招收直博生,考生可查阅我院博士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直博生是在通过推免复试后,根据自愿原则,从获得我院2018年拟录取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四、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见《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在报名结束后不得更改报考类别。五、学制硕士研究生(包含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4年;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为5年,最长不超过8年。六、收费及待遇我院2018年招收的非定向研究生,须按中国科学院大学规定收取学费。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博士生10000元/年生,硕士生8000元/年生,按学年收取。同时,学习科研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中科院、及我院设立的各类奖学金。目前,我院招收的非定向研究生可申请获得的各项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中科院奖学金、国科大学业奖学金、研究所奖学金、“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等六类奖助学金。我院硕士研究生人均可获得各类奖助学金合计29600元/人年,博士55600元/人年。此外,公费办理医疗保险,优秀推免生源第一学年实行特别奖励。七、报名及考试时间(一)网上报名报名考生持有效证件到各省区、市招办报名点报名和参加考试。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所选择的报名点和参加考试的考点应一致。报名时间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进行网上报名,过期不再进行补报。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报考我院的考生,“招生单位所在地区”均应选择“北京”,“招生单位”选择“14430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院系所名称”栏中选择 “076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然后选择报考专业等报考信息。考生登录网上报名主页后,在选择招生单位及报考点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务必要认真阅读,并按其要求填报。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特别提醒:请考生务必牢记自己网报时的用户名和密码,后期打印准考证、调剂录取等均需使用。(二)现场确认现场确认必须由考生本人办理,不得由他人代办。凡请他人代办的,报考点一概不予受理。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由各报考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指定。考生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生凭学生证)原件及网上报名号或网报时生成打印的初试报考登记表确认报考资格,并办理交费和现场照相等手续。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生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已获得成人高校本科毕业文凭的人员须在现场确认时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原件。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同等学力人员确认。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出示所在省市自治区教育厅民教处盖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三)初试初试时间:2017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具体以教育部公布的日期为准。初试地点:以准考证上标注的地点为准。八、复试及录取我院对符合条件的免试推荐生及入学考试成绩达到我院分数线的考生组织体检并复试。复试时间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复试前通过我院网站向考生公布复试规程。体检由研究部在复试阶段组织考生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进行。复试以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能力为主。录取成绩由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组成,其中初试、复试成绩各占50%。最后招生工作小组综合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的合计分,结合考生大学期间学习成绩、科研活动、工作业绩等进行综合考察,最终审核确定拟录取名单。政审不合格、体检不合格者、复试成绩不及格者无论最终成绩高低一律不予录取。定向生必须在录取前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时按协议到定向单位就业,不再进行就业派遣。录取为定向生的,不转户口、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中国科学院大学暂不实行新生保留入学资格制度。九、其他1.对于考生弄虚作假、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按教育部修订后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及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2.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3.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4.本院不提供历年考试试题,也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阅科目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等相关招生信息,或直接与研究生部联系咨询报考事宜。5.考生提供的所有报考材料均应属实、准确,如有失实、作伪,将取消考试、入学资格。6.网报和现场确认结束后,我院将对考生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等信息有疑问的,我院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审查过程中发现虚假证件时,可扣留虚假证件。7.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项,以新政策为准。十、联系方式联系电话:前往学校查看联 系 人:陈茹 蔡英 电子邮箱:前往学校查看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320号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研究生部
近日,在科技兴蒙合作推进会上,内蒙古大学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就联合共建生物质定向生物转化与安全利用技术研发基地签署了合作协议。依据协议,三方将建设自治区生物质定向生物转化与安全利用研发基地,进行生物有机肥生产、短链脂肪酸制取、氢烷回收和氢烷高值化利用(如生物塑料PHB等)等技术攻关和转化,为我区生物质高值高效转化和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三家合作单位长期围绕废弃生物质的生物转化和资源化技术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的结果。项目团队前期做了相关技术攻关,针对城市剩余污泥这一种特殊城市废弃生物质,提出了胞外电子传递强化污泥碳源转化和能源回收调控方法,开发了微生物电解-污泥发酵耦合工艺并大幅度提高了污泥中复杂碳源的生物转化性,为实现剩余污泥更加有效回收能源提供新的思路。 项目团队依据我区的废弃生物质(煤泥、畜禽粪便、发酵废料等)的特点,紧密围绕生物质资源化技术特色与难点,开发了针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高效预处理和糖化菌联合秸秆生物处理技术,实现了中性预处理条件下的秸秆预处理并提升了秸秆糖化效率。通过与污泥联合资源化方面,发现了木质素-腐殖质作为影响污泥调质共发酵体系产酸功能菌群结构的关键作用,提出了低抑制因子的秸秆类生物质对污泥调质的强化产酸优势,提升了短链脂肪酸资源回收率,为从多元废弃生物质互补体系制备高附加值的碳源产品提供重要支持。 该项目将重点突破混合生物质的协同降解的梯级转化效率限制,建立生物有机肥生产、短链脂肪酸制取、氢烷回收和氢烷高值化利用(如生物塑料PHB等)的生物高值高效转化技术路线。建立自治区生物质定向生物转化与安全利用研发基地,共建技术创新中心,为我区生物质的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和环境工程、生物技术、生态学、资源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科技合作处(外国专家局))【来源:创新内蒙古】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