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今天,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丁雷等10名科技工作者入选,并将作为上海地区候选人参加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的遴选。自7月上旬起,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工作党委、市科委、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市委军民融合办、市科协等单位,按照富有先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原则,兼顾不同类别、不同年龄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省(区、市)推荐候选人不超过10名的遴选原则和要求,共同组织推荐、遴选工作,经过各相关单位,市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区科协、基层单位科协的广泛动员、层层发动、三轮遴选和公示环节,最终确定10名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入选人员中有从事公共卫生和疾控科研近30年,在全国创新建立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监测预警体系,新冠疫情发生后,在国家公布前对新冠病毒作出“极易人传人”的准确判断,第一时间建议上海采取“及时发现病人+快速感染溯源+100%密接隔离”精准防控措施的吴凡;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第一时间,临危受命,担任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总支书记,除夕夜带领全国第一支医疗队紧急出发驰援武汉的郑军华;有夜以继日地率领研究团队致力于水稻分子遗传学研究,并亲自带领助手、研究生到条件艰苦的上海松江农场和海南基地进行试验的院士林鸿宣;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云南,守护洱海水清月明的孔海南;有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的开拓者、倡导者和组织者,投身海上施工设备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五十余年的谭家华;有带领团队攻克了数十项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了北斗系统从区域向全球拓展的诸多难题,为中国北斗系统建设做出了系统性、创造性贡献的林宝军等一批上海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本次遴选活动是由中宣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联合主办,据悉,由各地方、各学会、各单位推荐的“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将经中央宣传部等上述六家单位综合推荐情况,并组织专家进行遴选,最终将确定10位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于10月举办发布仪式。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上海地区候选人暨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共10名)丁 雷 男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孔海南 男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吴 凡 女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何晓明 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总体部主任、国防重点型号项目总设计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林宝军 男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林鸿宣 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郑军华 男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主任医师、2级教授赵跃平 男 中国船舶第七〇四研究所首席专家游书力 男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家华 男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来源:大水来、中国科学院今天公布的中国科学院2017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中,有一位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他就是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杨伟。辛苦一辈子,5个飞机型号总师杨伟,终于破云间日,名至实归获得科学院院士,同时也在十九大候补中央委员杨伟,出生于1963年,是我国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歼20和“枭龙”双座战斗教练机的设计都是出自他手。1978年初中毕业时,被誉为天才少年的杨伟先后报考了高中和大学。迟迟等不来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杨伟,只能进入重点高中学习。有一天,只上了一个月高中的杨伟被喊出了课堂,父亲亲手递给他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交,那一年杨伟只有十五岁。录取他的,是杨伟的第七个志愿——西北工业大学。原来杨伟眼睛有色弱的问题,差点与西工大失之交臂,幸亏著名航空学家罗时均教授的坚持,杨伟才拿到西工大飞机系的录取通知书。1985年,杨伟以优异的成绩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刚到研究所,杨伟就主动找到宋文骢总设计师,请求做他的助手。宋总很吃惊,在1800多人的研究所里,一个还没正式报到的研究生直接向他“要”工作,他还从来没有碰到过。近60岁的宋总和气地打量着22岁的杨伟,把他安排到了新成立的航空飞行品质与控制研究室,参与攻关第三代歼击机的关键技术——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研制。由于西方国家严密的技术封锁,当时甚至有外国专家断言:中国科技人员不可能过“电传操纵”这一关。面对国内的技术空白,杨伟带领课题组成员,以全新的思路对系统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攻克了一系列新一代战机的关键技术,成为多个技术领域的开拓者。杨伟也从一个热血青年,一步步成长为多个国家重点型号飞机的总设计师。1998年,35岁的杨伟受型号总设计师的委托,全面主持歼10战机的研制工作。他带领团队,采用优化组合的试飞方法,使得定型试飞的周期大大缩短,打破了我国多项新机试飞史上的纪录。2004年4月,歼10战机实现设计定型,同年批量装备部队,开创了我国军机史上“当年定型、当年批量装备部队”的先河。歼10飞机定型后,歼10双座机很快作为国家高新武器装备正式批准立项,杨伟被任命为歼10双座型飞机总设计师。最终,歼10双座机如期实现首飞,并于两年后设计定型。2003年8月,杨伟任总设计师的“枭龙”战机首飞成功,再次创造了我国飞机研制史上的奇迹。今年3月,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庆日,作为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在伊斯兰堡总统府接受了“卓越之星”国家荣誉奖章。2017年,中国航空工业迎来让人忐忑不安的一年,这一年,中航多次资本运作的合并业务被证监会或者国家相关机构拒绝;而航空市场的方面,中国航天在无人机业务上强势介入;而在国内最为重要的政治支持方面,19大中航集团高层管理无一进入中央委员的范围,反而,未参选入19大会议团的歼20总师杨伟候补进入中央委员。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局面,往常各中央直属大型工业集团的负责人才是中央委员,这是为了维持原来部级企业的政治地位,但是这一次好几家央企的一把手都没有进入到中央政治局,这标志着中央对某些行业的改革已经有很大的程度的不满,需要对其进行进行深层次的改变。中航杨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战斗机的总设计师,也是项目总师,标志着中国航空科技的带头项目,杨伟作为中航目前党政级别最高的领导,这意味着杨伟会对整个中航的科技层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611所从一个1980年濒临解散的国内最弱小的飞机研究所,发展到如今中国最有竞争能力,最有活力,掌握中国最先进航空技术的研究所,本身代表着一种革命性的工作方法和研发体制,611所从宋文骢,王南寿创立的三级总师代表制,是我国到目前为止最有效最有创造力和成就的科研工作制度,对于飞机这样的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三级总师负责到底,从一而终的责任制度,它既责任明确,又分工清晰,科研工程项目,既有科研的不可测的成分,又有工程严密的计划和稳健的推进成果。歼10总师宋文骢,战略眼光超一流,国产二代三代四代机基本构架奠基人611所管理的项目歼10属于克难攻坚,充分经历了科研的不确定性和反复性,而后的枭龙,翼龙,歼20都属于较为顺利的项目,611所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总师责任,全程竞标的研制工作体系,这套体系能够有效的把跨专业,跨单位,跨行业,跨军种,甚至是跨国的特殊对象组合到一起,对设计的弹性张,对技术的探索驰,但是对成本管控紧,对分系统的纠缠缩。611的研制管理方法其实也没有什么很神秘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科研归自己,不假人手,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而分系统则打破界限进行全程招标,制造多单位竞争,没有竞争单位时主动培育竞争单位,这个体制不仅极大的增强了611自身的科研和设计能力,还为市场培育了一群可以依附其生存的中游下游科研所和企业,竞争为整个行业带来极大的刺激,第一次让整个产业链都变得活跃,其实它不仅提高了它自身的飞机产品研制水平,还有力的带动了整个行业链的发展和活跃,这正是高层所希望看到的。传统中航的工作方法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中航基本封闭的建造了一个独立的工业王国,航空用的各种设备,组件,材料,零件等等,都是自身的专门工厂生产,行业外的企业很难参与进来。611所打破行业界限的全程招标其实是砸破了中航系统的垄断性,让一潭死水的中航工业展现了一丝异色。以往某些厂所的总师采用上级任命,每每工程型号干到一大半,就找各种原因换人,然后很多问题都往前任推,这种推锅制让行业变得僵化,论资排辈,而且有问题就靠推诿扯皮,而不是主动负责去解决,以后恐怕是再也不会出现了。国内某些飞机研制,一个机型走马灯换3-4个总师,个个有功劳,个个没责任,这种问题值得大家深思政治布局以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让很多行业开始窥视航空行业丰厚的市场了,最为典型的是意外发展起来的大疆无人机,这是基于民用介于玩具和实用化之间的市场,仅仅不到5年的时间,多旋翼无人机在全球创造了一个超过20亿美元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在不断增长,大疆已经占据了这个市场70%以上的销量,从国内的儿童玩具,到婚纱摄影,到土地勘踏到军队利用其侦查,运输等等,连一向高大上的美军,也忍不住在市场上直接购买使用。美国创造了多轴无人机,大疆却异军突起,精益求精,独霸市场,成功诠释创新的威力大型的长航时无人机市场更为庞大,但这个市场难度和准入基础门槛更高,中航原有的管理对大型无人机响应非常迟钝,在10年前611和132就生产出翼龙无人机,这些飞机能有效的执行侦查和直接打击的任务,这些无人机本身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但是中航的布局仍然还是基于国内军队提出研发需求,再研制对应的产品,翼龙技术水平高,成熟度高,也有出口的可能性和市场基础,但是中航的被动态度让他在10年时间里都没有获得多么好的市场份额。而这一市场发展速度很快,国外需求异常旺盛,中国航天看准了机会,在这个领域狠狠插了进来,航天不考虑国内军队的需求,只迎合国外市场,他们主动研制适应客户的产品,仅仅一年时间就推出4种大小不同的产品,2年时间就有6个级别的产品线,而且每一个产品都成功销售出去,在短短5年时间,航天系统在无人机市场上获得超过100亿美元的市场斩获,这远远超过了航空系统10年内飞机成品出口的总收入。航空系统吃国家计划大锅饭,不思进取,航天主动出击,为客户打造价廉物美产品,数钱数到手软目前中航的科研和产品实际上空白区很大,无人机市场是其他行业介入航空工业的最佳切入点,航天集团取得的成绩刺激了中科院,他们也磨刀霍霍准备加入到无人机市场上来,和航天瞄准国外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市场不同,中科院瞄准的是国内电子地图测绘和交通指挥市场,这是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国内超大型城市日益增加,交通状况变得复杂,上海,北京等地都曾使用过直升机用于交通信息采集和指挥,但是效益不高,不能长期使用,长航时无人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另外国内高精度地理信息采集GIS系统需求至少100架以上的飞机在全国范围内不停的飞行采集检测,这也是一个相当诱人的市场。航天和中科院不仅在飞机成品上进行开发和销售,还在飞机零部件,主要组件开发上展现新的能力,目前已经在400,700,1000等马力级的涡轴发动机上有产品供应,而1000KG级的涡扇发动机也分别有了具体的产品开始试飞,随着这两个大型集团在无人机领域业务进一步扩展,会有更多的航空组件进入市场化和货架化。航空发动机口得过且过粗制滥造,结果航天和中科院来了,真的是狼来了,推力500起步,1000公斤跟进中航工业现在的改革也是看到了市场的契机和自身的不足,首先是611跳开事业单位体系,开办了衍生企业,开发出云影系列无人机,正面迎接航天的挑战,云影无人机技术水平,性能都较航天的产品更高,竞争能力很强,脱离原有中航公司体系,完全市场化商业化操作,有利于减轻束缚,专心发展商业能力。云影无人机的出现,一声呐喊,造飞机我们航空人还是很有本事的,但是最缺舞台,最缺支持,最缺机会这样的改变还仅仅是开始,随着中央对中航改革布局的进一步明朗,中航将会象航天那样,变被动为主动,主动迎接市场化,竞争化,更开放和更负责。但不管如何做,未来航空市场参与的游戏者会越来越多了,中航体系如何保持竞争力,如何保持自身的商业规模,还需要深入骨髓的改革才行。中国科学院2017院士增选名单正式公布,61位新晋院士登场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7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予公布。中国科学院2017年11月28日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共61人,分学部以姓氏笔画为序)数学物理学部(11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马余刚49原子核物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王小云(女)50基础数学清华大学3方复全52数学首都师范大学4汤 涛54计算数学南方科技大学5李儒新47光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6何国威54流体力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7陈志明51计算数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8徐红星48分子光谱和纳米光学武汉大学9龚新高55计算物理复旦大学10韩占文51天体物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1蔡荣根52引力理论和宇宙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化学部(9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杨万泰60高分子化学北京化工大学2张东辉50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3陈 军49无机化学南开大学4岳建民55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5赵宇亮54分析化学、放射化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6郭子建55化学生物学南京大学7彭孝军54精细化工大连理工大学8谢在库53石油化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谢作伟53有机化学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卞修武53医学(病理学)陆军军医大学2刘耀光63植物遗传学华南农业大学3陆 林50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北京大学4陈化兰(女)48兽医学、病毒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5陈晔光52细胞生物学清华大学6季维智67生殖与发育生物学昆明理工大学7种 康55植物生理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8顾东风58预防心脏病学与流行病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9徐 涛46生物物理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10黄荷凤(女)59妇产科学上海交通大学11蒋华良52药物科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2樊 嘉59肿瘤学(肝癌基础与临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3魏辅文53保护生物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地学部(10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丁 林51构造地质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张宏福54岩石地球化学西北大学3杨经绥67岩石大地构造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4邵明安60土壤物理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5邹才能5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6侯增谦56矿床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7徐义刚50岩石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8窦贤康51空间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9潘永信53固体地球物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戴民汉52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厦门大学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毛军发5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上海交通大学2王建宇58光电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3吴朝晖50计算机应用浙江大学4杨德仁53半导体材料浙江大学5郑志明63信息科学/数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管晓宏61系统工程西安交通大学技术科学部(12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田永君54超硬材料燕山大学2刘昌胜50生物材料华东理工大学3张清杰58材料科学与工程武汉理工大学4杨 伟54飞行器设计与飞行控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5杨孟飞54空间技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6芮筱亭60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南京理工大学7欧阳明高58汽车动力系统清华大学8段文晖50计算材料科学清华大学9郭万林56力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郭烈锦53能源动力工程多相流与氢能西安交通大学11滕锦光53结构工程香港理工大学12魏悦广57固体力学及跨尺度力学北京大学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共16人,按英文姓氏字母为序)序号姓名国籍专业工作单位1瓦列里·邦杜Valery Bonr俄罗斯空间对地观测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俄罗斯科学院空间观测科学研究所2陈德亮Deliang Chen瑞典地球科学瑞典哥德堡大学3耶日·杜辛斯基Jerzy Duszynski波兰生物学波兰科学院4福田敏男Toshio Fukuda日本机械工程北京理工大学5安德烈·盖姆Andre K. Geim荷兰英国凝聚态物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6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美国计算机科学美国康奈尔大学7黄永刚Yonggang Huang美国力学美国西北大学8廖国男Kuo-Nan Liou美国大气科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9查德·米尔金Chad A. Mirkin美国化学美国西北大学10文森特·珀尔H. Vincent Poor美国电子工程专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1肖开提·萨利霍夫Shavkat Salikhov乌兹别克斯坦生物有机化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12沈志勋Zhixun Shen美国物理美国斯坦福大学13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James Fraser Stoddart英国超分子化学与纳米技术美国西北大学14王小凡Xiao-Fan Wang美国肿瘤分子生物学美国杜克大学15谢晓亮Xiaoliang Xie美国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美国哈佛大学16叶军Jun Ye美国物理(原子、分子、光物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美国天体物理联合实验室
ALIVE普通人的不凡故事张起源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7级必修和综测连续两年位居专业第一。三年总评必修课加权成绩91.03,位居专业第一,综测92.85。曾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团员、陈育新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荣誉。连续两年担任小班主要干部、担任教务处教务信息员一年。参与一项国家重点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并发表一篇SCI论文,对生物质材料以及物理学有浓厚的兴趣。现以保研综合成绩第一名保送至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得知自己以保研综合成绩第一成功保研时,张起源正坐在图书馆里阅读最新一期的科普月刊《博物》。面对这样令人兴奋雀跃的结果,他却显得格外平静:“我从大一就立下了保研的目标,这期间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虽然不敢说有十足十的把握,但这对于我来说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2017年秋,从河南来到四川不过几天的大一新生张起源在看过一场分享保研经历的宣讲会后就下定决心,决意在大学里全力争取保研名额。顶着深冬时节凛冽的寒风静默地等在清晨的图书馆门前,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独行于充斥着平稳呼吸声的深夜走廊,张起源日复一日地穿梭在教室、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之间,年复一年地沉溺在书本与科研的广阔海洋中,他凭借着坚持与毅力,坚定地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理想的康庄大道。因为早已下定决心,所以在保研这条路上志坚行苦;因为心怀不灭热爱,所以愿用所有精力学习在常人看来晦涩难懂的生物质材料和物理科学。怀揣着浓厚的向往与憧憬,张起源在高考填专业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隶属于自然科学,又与物理息息相关的木材科学。之后,为了进一步探索木材科学的奥秘,他在大一上学期就选择了进入实验室。“我还记得我做的第一个实验是关于木材解剖的。”在一方窄窄的实验桌之间,在显微镜目镜与物镜叠加之中,经过染色的木材微观构造清晰可见。从宏大到细微,张起源体会到了属于科研的魅力。故而张起源先后参与了大学生科研兴趣小组项目和国家重点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并已成功发表了SCI论文。他热爱探索木材科学的奥秘,并十分享受将想法付诸于实践的乐趣。无论是大到聚氨酯复合板材的研发,还是小到植物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在热爱的驱使下,他即使遭遇困难也甘之如饴。在做关于轻质材料的国家重点项目时,张起源所在的团队屡屡遭遇瓶颈。不同配方做出的实验成品的物理力学性能有差异无法满足项目要求、大量繁琐的操作使他不得不在实验室待到凌晨一点、在滴定微量溶液时稍有不慎就会让制得的样品失败……从第一年的金秋九月到第二年的初夏六月,从原材料的收集、配方的探索、材料的制备到最终材料性能的检测,张起源根本数不清自己分析过多少数据。“因为轻质材料的制备对于溶液精度实验中每个操作环节的要求都很高,但凡出现一点偏差都要全部重来。”纵使张起源以及他的团队成员再怎么注意溶液精度,经过反复操作和大量计算后呈现的数据还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倍感失落、深受打击、重整旗鼓、越挫越勇,张起源深知科研绝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他保持着沉着和冷静,积极与导师联系、翻遍与项目相关的文献,携着热爱将一个又一个重复实验视为一次又一次的意趣,突破重重瓶颈之后终迎来了柳暗花明的彼岸。而在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七所高校的offer中选择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也是张起源在追逐热爱的路上迈出的一大步。在他看来,目标院校的选择是综合了学校、个人规划、专业兴趣等的一个结果。中科院拥有着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先进的实验室设备,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从偏向化学的木材科学跨到偏向物理的微电子学并非易事,中科院面试受挫经历仍历历在目。“请用英文说出CCA防腐木的缩写?”“一个无穷远处带电粒子落到电容器上之后是否可以构成电源?”“什么是弹性材料?测量导热系数的原理是什么?”......面对面试老师针对基础知识提出的问题,张起源尝试从生物材料的角度和所做的实验来解释,却被面试老师全盘否定。后来张起源认真研究了这些问题:“做科研时,过分强调实验操作过程却忽略了实验所用到的原理;物理基础不是很牢固,导致回答的答案不符合物理方向导师的期望。”跨专业的难度让张起源感受到了压力,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物理知识储备远远不够。纵然最后还是成功通过了面试,但他表示:“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要用自己的毅力一步一步丈量。”如今的张起源,正在准备毕业论文,也开始着手学习即将要学习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仍然久久地流连在图书馆存放杂志的一楼和陈列自然科学类书籍的三楼,曾经获得“优秀图书馆志愿者”的他对于图书馆的相关布局烂熟于心,在阅读之余也会帮忙整理被同学们放错位置的书本。他期待着在中科院的学习生活,也期待着能够在他热爱的领域持续深造!张起源仍沉着冷静地接受学习中和生活中的每一道曲折,不论它是围绕着鲜花鼓乐,还是伴随着尖刺荆棘。学长有话说川农不仅是培育我的地方,更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用心浇灌着自己的梦想,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和老师的悉心指导。不擅长设计类课程的我,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度过了一个一个的难关,攻克难关的过程也让我逐渐适应了另一种思维,对制图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科研团队成员的配合和导师无私的帮助,让我能够克服一个个困难,沿着兴趣走下去。人生就像一场旅途,途中有失意也有欢笑,但久久停滞不前会错失更美的风景。川农给予了我一个发光的舞台,让我能够朝着梦想一步步前行。我也将继续努力,朝着下一个目标奋进!【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市科协说,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上海地区候选人暨2020年上海地区“最美科技工作者”人选公示,丁雷、孔海南、吴凡等10人上榜,今天起至8月30日公示。详见↓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上海地区候选人暨2020年上海地区“最美科技工作者”人选丁 雷男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孔海南男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吴 凡女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何晓明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总体部主任、国防重点型号项目总设计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林宝军男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林鸿宣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郑军华男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主任医师、2级教授赵跃平男 中国船舶第七〇四研究所首席专家游书力男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家华男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为确保遴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现将名单予以公示。如对推荐人选有意见,请在截止日期前向学习宣传活动工作小组实名反映。公示时间:8月26日—30日联系电话:021-53820803 1897350联系邮箱:fyliman@126.com资料:市科协编辑:林欣【来源:上海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掺杂p-n结是现代电子学和光电子学中的基本电子元件。随着器件微型化的发展,二维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特性,可能会迈向后摩尔时代的下一个技术飞跃。制造二维p-n结的目的开发了许多载流子型调制方法,如静电掺杂、表面修饰和元素插入等。近日,来子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一项共同研究表明,利用反方向极化的非挥发性铁电场,证明了在双极性碲化钼(MoTe2)中有效的载流子调制可以在畴壁形成p-n同质结。相关论文以题为“MoTe2p–n Homojunctions Defined by FerroelectricPolarization”于2月27日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907937自从近80年前偶然发现p-n结以来,已成为现代半导体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元件,从而弥合了电子与光学之间的鸿沟。传统的p-n结大多基于块状半导体,如Si和Ge,在两个不同的区域掺杂III或V价元素。近年来,二维(2D)材料在可穿戴、可弯曲、透明等新型应用概念上,在复制传统Si基p-n结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二维材料具有层内共价键和层间范德华相互作用的特点,不存在表面悬空键,与当前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兼容。相关的方法通常涉及垂直叠加异质结和在同质结中横向操纵载流子,如厚度调制、元素掺杂和表面修饰等。为了实现低功耗,铁电材料被认为是掺杂2D材料的潜在替代品,其自发极化方向可以通过外部刺激局部切换。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由非挥发性P(VDF-TrFE)铁电畴定义的碲化钼(MoTe2) p-n结。通过与极性相反的P(VDF-TrFE)共聚物偶联,电子或空穴聚集在双极性MoTe2通道的相应区域,用于屏蔽铁电场。因此,在铁电畴壁上形成了一个p-n同质结。MoTe2p-n结在各种电子和光电子应用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如电流整流二极管、光伏器件和短波红外(SWIR)光电探测器。二极管具有很强的整流特性,整流系数超过105。作为一个光电探测器,设备表现出高的光响应率为5 A W-1,高的EQE为40%,快速响应时间为30 s,3×1012Jones对可见光(520 nm)无偏置或栅极电压的高比灵敏度,这意味着低功耗。在室温下,响应范围可扩展到SWIR (1400 nm),从而弥补了传统Si和红外光电探测器的不足。p-n结还可以作为高功率转换效率达到2.5%的光伏器件。图1 铁电畴定义的MoTe2p-n结;图2 铁电域控制MoTe2p-n结;图3 MoTe2p-n结的电学性质;图4 在520nm波长下MoTe2p-n结的光响应;图5 MoTe2p-n二极管的红外光响应及与其他方法设计的二维材料横向p-n同质结的比较。作为一种基本架构,铁电场调谐器件的配置对于其他二维双极性半导体如WSe2同样是通用的。这种方法为制造先进的二维p-n结并优化其性能以实现下一代量子电子和光电子器件提供了机会。(文:水生)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材料科学与工程”。欢迎公众号合作转载,未经许可谢绝转发至其他平台。
8月31日,上海自然博物馆暑假里正在举办的绿螺讲堂“科学第一课特别版”迎来了热情的观众。本次绿螺讲堂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与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共同举办,邀请到了两位年轻的女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思莉博士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冉冉博士。讲座主题为“听科学家讲述她们的故事”,近300位观众参加本次活动。讲座一开场,来自上海技物所的高思莉博士就提出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否在现代社会中实现”的有趣问题,引起现场观众的兴趣。紧接着,她从红外的概念和内涵,红外有哪些优点等讲起,以详实的案例解析了红外在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环境资源、海洋探索、军工装备、安保安防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王冉冉博士演讲题目是《柔性电子材料与未来生活》,她结合科幻、硬科技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介绍了柔性、可穿戴电子的内涵与外延,其所涉及的关键材料与技术,柔性、可穿戴电子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以及关于未来生活的畅想。同时,两位博士还围绕“为何选择做科研”“如何做好科研”与在场观众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其中高思莉在演讲中谈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更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合作的基础,而我们还有许多领域等着科学家去探索”。王冉冉则有趣地讲道,“同学们学习基础知识就像武林高手在最初学习武功时背剑谱一样,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内化于心”。讲座在观众热烈的互动中结束。据悉,绿螺讲堂在暑假期间共开展7场,内容围绕市容绿化、食品安全、鸣虫文化、水资源保护等多个领域,吸引受众千余人。未来,上海自然博物馆将继续推出“我的自然百宝箱”“野孩子”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黄辛)来源:科学网
大学之道,育人为本。南京大学作为一所伫立于金陵城中的百年学府,办学一个多世纪以来,培育了一批批精英人才,其中不乏投身科研事业的学者。他们进入中科院科研院所,担任重要职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们吧——(按毕业年份排列)丁抗,现任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1982届地质系本科校友。1985年—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82年—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李林,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南京大学1983届生物系本科校友。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对Wnt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中做出了系统性和原创性的工作,取得了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重要成果,对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1984届物理系本科校友。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研究。在中微子方面,是大亚湾实验方案的主要提出者,领导完成其设计、建设与研究;提出并领导了江门中微子实验。在正负电子对撞方面,领导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新的北京谱仪的设计、建造及前期的研究。刘禹,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南京大学1986届地质系本科校友。主要从事树轮气候学、树轮同位素及全球变化研究,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8年获首届王宽城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5),2007获陕西省科学进步一等奖(排名第6),2011获陕西省科学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发表论文225余篇(其中SCI论文130余篇)。沈志强,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南京大学1986届天文系本科校友。主要从事射电天文学中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30余篇。领导的一个国际合作小组的工作“发现了银河系中心人马座A*是超大质量黑洞的最新证据”入选“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王娜,现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台长,南京大学1987届天文系本科校友。主要从事天体物理研究,在专业研究领域中,获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脉冲星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在我国率先开展脉冲星的导航研究,是利用国内射电望远镜做出脉冲星观测研究成果最多,水平最高的专家。赵长印,现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南京大学1988届天文系本科校友。近年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他负责主持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科工局、中科院等多项重要项目,在卫星动力学、空间目标与碎片探测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南京大学百年办学至今,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更凭借着突出的学科优势、雄厚的师资力量、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今后,学校也将继续立足学科优势和广阔的科研平台,培养更多科研人才,努力为国家科学研究贡献南大力量!素材来源:南京大学
在西藏阿里观测站,“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过境,科研人员在做实验(合成照片)。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1120公里!近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再立新功:科学家们利用“墨子号”作为量子纠缠源,向遥远的两地分发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为量子通信走向现实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近日,科学家们利用“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该实验成果不仅将以往地面无中继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更重要的是,通过物理原理确保了即使在卫星被他方控制的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安全的量子通信,为量子通信走向现实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该实验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联合牛津大学阿图尔·埃克特、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团队、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相关团队一起完成。该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无条件安全的量子通信量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是能量的基本携带者,无法被分割和复制。对于人们来说,所有大家所熟知的分子、原子、电子、光子等微观粒子,都统称为量子。通常,光子被用来制备量子。所谓量子密钥分发,简单说,即在遥远两地的用户间生成并安全共享一组量子密钥,为所传输的二进制信息加密。这种量子通信方式之所以被科学家们寄予厚望,是因为除了信息的发送、接收方,如果有第三方试图复制或窃听量子密钥,则通信的双方便会立刻察觉。这一新型通信方式的实现,正是基于量子叠加和不可复制的特性。根据经典物理学,一个客体,比如猫,其状态只有两种,要么是生,要么是死。但在量子世界中,这只猫却可以处于又生又死的叠加状态。不过,这种叠加态极其脆弱,一旦有人去测量,其状态(又生又死)马上就会发生改变,而不再是原来的那只猫了。换句话说,如果有人试图窃听量子密钥,需要事先测量传送密钥的量子状态,然而,脆弱的叠加态导致量子自身一旦被测量或者复制,就会立刻改变原有状态,从而被通信双方察觉。“量子通信克服了经典加密技术内在的安全隐患,因为其安全性不依赖于计算复杂度,这是在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一种通信方式,一旦存在窃听必然被发现。”潘建伟说。在潘建伟看来,量子密钥分发,就好比一个人想要传递秘密给另外一个人,需要把存放秘密的箱子与一把钥匙传给接收方。接收方只有用这把钥匙打开箱子,才能取到秘密。没有这把钥匙,别人无法打开箱子,而一旦这把钥匙被别人动过,传送者就会立刻发现——原有钥匙会作废,再给一把新的钥匙,直到确保接收方本人拿到。“量子技术,其基本概念就是利用量子物理定律操纵微观物质,比如原子、分子和电子,从而获得宏观物质世界无法实现的功能,其中的量子密码学正是这篇论文所涉及的关键。理论上,经过量子加密的通信是无法被窃听的。”自然集团副总裁杨晓虹表示。实际应用面临挑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量子通信,要从实验室走向广泛应用,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远距离传输带来的信号损耗;二是现实器件,如光源、探测器等不完美带来的安全性漏洞。因此,要在现实条件下实现远距离的量子通信,并非听起来那么简单。以信号损耗为例。科学家们一般使用单光子作为物理载体来传输密钥,但因为单光子信号不能被放大,再加上传输信道——光纤对单光子的吸收,随着传输距离的拉长,单光子信号损耗呈指数增长。通过30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国际学术界在实验室中将点对点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的距离提高到了500公里。如何实现更远距离的量子通信?使用可信中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什么是可信中继?潘建伟认为可以理解为“接力跑”:单光子在光纤中从a地要跑到b地,可跑着跑着没力气了,这时就可以设置个值得信赖的节点让密钥“落地”一下,再由其他光子接着向前跑。比如,利用“墨子号”作为中继,中国科学家在自由空间信道实现了7600公里的洲际通信。“理论上讲,只要没有人爬到卫星上去窃听,那么,我们的通信就是安全的。但是,这些中继节点的安全仍然需要得到人为保障。”潘建伟举了个例子:如果人们使用卫星作为中继节点,卫星就掌握着用户分发的全部密钥。如此一来,便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假如这个卫星是别国制造的,就可能会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那么,如何避免这一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2017年,“墨子号”首次实现千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纠缠分发,圆满完成了既定科学目标。此时,潘建伟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发射一颗卫星花了不少经费,可不可以尝试一下利用“墨子号”作为量子纠缠源,而不是量子密钥的中继点,实现基于纠缠的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的原理是,无论处于纠缠状态的两个粒子之间相隔多远,只要测量了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也会相应确定。“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在遥远两地的用户间直接生成并安全共享一组量子密钥,为所传输的二进制信息加密。”潘建伟表示。实现安全通信重要一步向着科学的高峰努力奔跑,基于“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前期实验工作与技术积累,研究团队通过对地面望远镜主光学与后光路进行升级,实现了单边双倍、双边四倍接收效率的提升。有了技术的支撑,“墨子号”量子卫星过境时,同时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站和青海德令哈站两个地面站建立光链路,以每秒2对光子的速度在地面超过1120公里的两个站之间建立量子纠缠,进而在有限码长下以每秒0.12比特的最终码速率产生密钥。“在该实验中,卫星作为量子纠缠源,只负责分发量子纠缠,不掌握量子密钥的任何信息;用户间的密钥是通过量子纠缠直接产生的,不再需要卫星的中转。”潘建伟说,由于对纠缠粒子的测量最后是由用户端来进行,根据量子纠缠特性,即使纠缠源由不可信的他方提供,只要用户间最终检测到量子纠缠,就可以产生安全的密钥。所以,量子通信源端不完美带来的安全问题可以得到完全解决,最终确保了量子通信的现实安全性。对此,《自然》杂志审稿人称赞该工作,“不依赖可信中继的长距离纠缠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实验实现是一个里程碑。”潘建伟坦言,刚发射“墨子号”卫星时,自己也不敢幻想能取得今天的成果,一路“边走边下蛋”,最终有了这一重要科研突破。“然而,这次科研成果目前只是科学上的原理演示,距离实际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潘建伟说。关于下一步的发展,他说,结合最新发展的量子纠缠源技术,未来卫星上可每秒产生10亿对纠缠光子,最终密钥成码率将提高到每秒几十比特或单次过境几万比特。届时,安全的量子通信的梦想将有望照进现实。(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沈 慧)(来源:经济日报)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含前身)历经初创、分设、更名、撤销和整合,近70年的建设改革发展之路,始终秉持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研究所精神。饮水不忘挖井人,感谢前辈们为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及其前身生化所、细胞所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时值6月9日第十三个“国际档案日”,谨以此篇“历史档案”致敬生化所、细胞所的两位奠基者,研究所70年间传承的精神血脉必将为分子细胞卓越中心这支新时代的科研国家队注入灵魂、赋予新生。1950年政务院首批通过成立国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1958年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分所后成立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1978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00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与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整合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15年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成立,依托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20年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王应睐王应睐(1907.11.13-2001.5.5),福建金门人,著名生物化学家,我国现代生物化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王应睐先生于192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4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5年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生化研究教授。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9年至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和上海科学院院长(1978年—1984年)。1984年起任名誉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生化学会三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主编,美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名誉会员,比、匈、捷等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应睐先生在办公室王应睐先生先后对营养、维生素、血红蛋白、酶、物质代谢以及酶与核酸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他在急国家所急的应用研究方面也作出了杰出贡献。作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王应睐于1955年首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与美术院外籍院士,1986年12月获匈牙利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1988年12月又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年,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到中科院上海生化所视察(王应睐先生为左三)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访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王应睐先生为左一) 1958年奉命筹建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并担任首任所长后,王应睐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组织研究所及全国更大范围内的科研工作,引进和培养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研人才,将生化所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并颇具国际声誉的生物化学研究机构,总体推进了中国的生物化学研究。代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成就的两项重大成果—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皆以生化所为主力完成。王应睐先生为培植这两项成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图左:1982年“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图中:1988年第20届迈阿密生物技术冬季讨论会授予王应睐“特殊成就奖”图右:1987年“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朱洗朱洗(1900-1962),浙江临海人。中国杰出的生物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朱洗先生于1925年考入法国蒙彼利埃大学,1931年毕业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任中山大学教授。1935年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中法大学教授。1945年兼任台湾大学动物系主任。1950年聘为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部(生物学)委员。曾于1956年度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从1954年起被选为上海市一、二、三、四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1年朱洗先生(左二)在分析和讲解蟾蜍人工单性繁殖研究的试验记录从1950年到1962年,朱洗先生长期从事卵球成熟、受精和人工单性生殖方面的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他创建了激素诱发蟾蜍和黑斑蛙卵巢体外排卵与成熟的实验体系;发现了低温休眠是中华大蟾蜍卵球成熟的决定因素和输卵管分泌物是蟾蜍卵球受精的决定物质,提出两栖类受精“三元论”;培养出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证明卵球具有整套发育成个体的物质基础以及人工单性生殖的子代能传种接代;阐明了两栖类和鲤科鱼类不同成熟程度卵球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关系,唯有适当成熟时期卵球受精后才能正常发育,共发表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60余篇,著作20余卷,共450多万字,有专著《生物的进化》,科普著作《现代生物学丛书》等。1958年国家主席朱德参观朱洗先生实验室,朱洗先生介绍家蚕混精杂交子代遗传变异所产生的不同形状以及颜色蚕茧的变化(如右上图),展示驯化的蓖麻蚕(右下图)的研究成果。朱洗先生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秉持科学救国的信念,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科学事业,充分施展学识才能,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他毕业追求的事业理想1959年朱洗从理论上总结了两栖类和鱼类关于卵球成熟与受精的系统研究。图示卵球发育阶段、成熟程度、细胞学上的指示和反应,指明只有在适当时候受精,胚胎才能正常发育。“家鱼人工生殖的研究” 1977年荣获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来源: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开园仪式现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2月15日,在南昌瑶湖之畔,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开园,32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园区,这里将成为全省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标志着南昌在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走出了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32个新项目入驻创新创业“百花齐放”走进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一期,华为(南昌)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院所创新平台已入驻,一股创新之风扑面而来。新签约的32个项目将落户该园区,其中,“卡脖子”清单里的“手机射频器件”将在这里布局。“通过多方考察,我们发现南昌的政策、环境最优,于是选择来这里生产5G射频滤波器,射频滤波器是一种国内所有手机都必须使用的芯片,目前国产率非常低。”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成亮介绍,南昌高新区8吋MEMS芯片生产项目总投资20亿元,预计2021年底投产,将在这里打造一个5G射频基地,并以此为载体将国内射频芯片领域资源集中引到南昌。翻看32个签约项目清单,央企、大院大所合作项目众多。其中,包括中国诚通控股基金、中国国新控股基金、清控公司人才产业园运营服务等8个央企投融资平台项目、运营平台项目;南方电网江西数字研究院、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华为(南昌)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8个重大科研平台、人才贷款项目;曙光政务技术有限公司算力中心和大数据中心、纳米压印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武汉敏声新技术8吋MEMS芯片研发生产、新型功能化纳米材料构建高灵敏的快速检测新技术平台等16个工业类项目,涉及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随着一个个新项目的入驻,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百花齐放”。“1+5+N”空间布局高质量发展蓄动能在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一期已引进“特殊人员训练基地”“抗骨质疏松一类新药塞隆骨ET4的临床转化”等4个成熟项目,高层次人才100余人,助推产业园形成人才汇聚效应。中科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任刘杰说:“中科院跟南昌高新区有多项合作,选择高新区,除了这里政策优越、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以外,南昌的发展理念和未来定位都与我们中科院相契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下一步,希望两年之内能在产业园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各一个。”据了解,由省、市、区三级共建的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核心区规划面积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100亿元,正按照“一心两轴六片区”规划建设。一心即创智中心,两轴即创新发展轴、景观生态轴,六大功能性片区即研发办公区、生产试验区、高校科研区、科技会展区、人才公寓区、商业服务区,全面提升南昌发展活力和软实力。“引人才和引项目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新项目的引入将填补产业园相关领域的空白。为吸引更多人才、项目进来,我们将全力做好运营保障、政策支持、专业服务、金融保障等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南昌高新区科创中心副主任李鹏告诉记者,南昌将围绕“1+5+N”的空间布局(即在南昌高新区重点建设一个核心区;把南昌高新区电子信息、航空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国家大学科技城等5个产业基地作为项目产业化载体;以南昌高新区为中心,向省内其他产业基地进行成果转化辐射,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建设全省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打造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动能。厚植人才“乐土”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如何留住大企、大院大所项目、人才?南昌给出一流的政策、一流的团队、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平台、一流的金融保障,让人才产业园成为高层次人才来昌发展的“乐土”。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资本助力”的原则,人才产业园引入市场机制,创设专业化的运营平台和产业投资基金,提供全链条服务,构建了“5分钟人才生活圈”,力争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创一流的园区。一系列政策为人才创新创业保驾护航。产业园出台了专属扶持政策,提供了租金、设备、融资等一系列资助,设立了100亿元的“江西高新高层次人才产业发展基金”、100亿元支持人才产业园项目和80亿元资金支持,成为“入驻有场地、创业有扶持、贷款有担保、融资有补助、纳税有奖励、引才有补贴、资源有倾斜、上市有培育”的政策高地。同时,出台了10条服务举措,配备人才服务专员,建设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江西基地,为人才企业上市融资提供辅导帮助。人才是创新之本。新成立的江西省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已入驻产业园,由50余位院士组成的院士委员会,由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负责人组成的战略咨询委员会,为高层次人才团队提供学术交流、产业对接、智库服务、联络联谊等支持,实现了产业园和联谊会的“双高”互动。目前,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品牌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中科院、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大学及大院大所纷纷在这里设立研发平台;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中南实业晶圆凸块制造及驱动芯片研发、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中心等一批高端产业化项目已签约入驻。江风益、刘大响等7名两院院士,30余名高层次人才来到这里创新创业。“产业园分三期建设,一期86亩已建成并已基本入驻项目。2025年全部建成后,将集聚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项目100个以上,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1000名以上,吸纳青年大学生及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李鹏说。(南昌日报记者 张代艳/文 成奔/图)【来源:南昌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