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破纪录15.83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发深海装备成果转化结硕果春闺怨

破纪录15.83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发深海装备成果转化结硕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阎军研究团队开创性研发且独有的“中科海开拓”系列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完成装备成果转化,正式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中科海开拓”系列3500米级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搭载“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在我国南海1778m水深成功完成海试验收,获取单柱、连续、低扰动沉积物柱状样品15.83米,取样率88%,超过该取样系统15米的设计最大取样长度,创造了该海域具有姿态和方位信息样品的最长记录,大幅刷新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质取样长度纪录(9.5米)。海试验收人员与 15.83米样品合影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中科海开拓”系列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颠覆了原有重力活塞取样的设计原理,降低了对作业海况等级的要求,极大地提升了海上作业安全程度,可搭载多类水下传感器,具有在线和声学通讯控制等功能,在不显著增加自身重量和有限作业甲板面积的前提下,可完成连续、低扰动的柱状沉积物定点采样、沉积物多层温度探测、打桩基、布设小型海底空间站等工作。取样器海上作业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中科海开拓”系列自主研发深海装备成果的转化,实现了中科院海洋所由科学目标和需求为导向的深海装备样机自主研发应用,向深海定型技术装备定制量产常态化使用的跨越,构建了“船-装备-人员”的模块化、一体化、体系化发展模式,为下一步海洋所多套自主研发海洋装备的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必将有效提高我国深海探测技术水平,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和样品支撑。(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市南子曰

中科院海洋所自主研发深海装备在南海完成海试验收:取样15.83米破纪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阎军科研团队开创性研发且独有的“中科海开拓”系列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完成装备成果转化,已正式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中科海开拓”系列3500米级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搭载“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在我国南海1778m水深成功完成海试验收,获取单柱、连续、低扰动沉积物柱状样品15.83米,取样率88%,超过该取样系统15米的设计最大取样长度,创造了该海域具有姿态和方位信息样品的最长记录,大幅刷新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质取样长度记录(9.5米)。“中科海开拓”系列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颠覆了原有重力活塞取样的设计原理,降低了对作业海况等级的要求,极大地提升了海上作业安全程度,可搭载多类水下传感器,具有在线和声学通讯控制等功能,在不显著增加自身重量和有限作业甲板面积的前提下,可完成连续、低扰动的柱状沉积物定点采样、沉积物多层温度探测、打桩基、布设小型海底空间站等工作。(文章来源:前瞻网)

常卒乎乱

91秒|深海第一视角!看中科院海洋所自主研发深海装备如何工作

01:32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7日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阎军研究团队开创性研发且独有的“中科海开拓”系列3500米级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搭载“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在我国南海1778m水深成功完成海试验收,获取单柱、连续、低扰动沉积物柱状样品15.83米,取样率88%,超过该取样系统15米的设计最大取样长度,创造了该海域具有姿态和方位信息样品的最长记录,大幅刷新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质取样长度记录(9.5米)。 (海试验收人员与 15.83米样品合影)“中科海开拓”系列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颠覆了原有重力活塞取样的设计原理,降低了对作业海况等级的要求,极大地提升了海上作业安全程度,可搭载多类水下传感器,具有在线和声学通讯控制等功能,在不显著增加自身重量和有限作业甲板面积的前提下,可完成连续、低扰动的柱状沉积物定点采样、沉积物多层温度探测、打桩基、布设小型海底空间站等工作。“中科海开拓”系列自主研发深海装备成果的转化,实现了中科院海洋所由科学目标和需求为导向的深海装备样机自主研发应用,向深海定型技术装备定制量产常态化使用的跨越,构建了“船-装备-人员”的模块化、一体化、体系化发展模式,为下一步海洋所多套自主研发海洋装备的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必将有效提高我国深海探测技术水平,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和样品支撑。闪电新闻记者 孙杨 张磊 通讯员 王敏 报道

公案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现11个深海铠甲虾新种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日前,国际著名动物学期刊(《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该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最新成果。科研人员采用形态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采自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四座海山中的十足目铠甲虾类(squat lobster)两个总科的物种进行了研究,发现并描述了11个新物种。这11个新物种分别是雅浦似折尾虾Uroptychodes yapensis,发现折尾虾Uroptychus faxianae、刘氏折尾虾Uroptychus liui、马里亚纳折尾虾Uroptychus marianica、透明折尾虾Uroptychus transparens、海洋所异胸虾Sternostylus iocasus、软毛刺铠虾Munida pubescens、蔷薇刺铠虾Munida rosea、异形拟刺铠虾Munidopsis dispar、郭川拟刺铠虾Munidopsis guochuani和科学拟刺铠虾Munidopsis kexueae。海山中的似折尾虾和折尾虾,其中A为新种雅浦似折尾虾;D为新种刘氏折尾虾;E, F为新种马里亚纳折尾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 供图)铠甲虾类是深海多样性最高的十足目甲壳动物类群之一。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在海山生态环境中,铠甲虾是底栖生态群落中的常见种或优势种。然而由于调查条件限制,热带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周边海山群中的铠甲虾的多样性仍鲜为人知。海山中的折尾虾,其中D, E为新种透明折尾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 供图)2014年至2019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该海区进行了多次海山生态调查并采集到了大量的铠甲虾生物样品,通过对46个标本个体进行形态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共发现26个物种,分属2个总科、5个科、8个属,其中包含11个新种,新种占比达到四成以上,揭示了铠甲虾类在这些海山环境中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也说明了人们对这片海域的生物了解匮乏。这11个新种中,海洋所异胸虾是为了庆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70周年而命名。两个以人物命名的铠甲虾刘氏折尾虾和郭川拟刺铠虾,则分别纪念中国甲壳动物学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和航海家郭川。海山中的拟真刺虾和异胸虾,其中B, C为新种海洋所异胸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 供图)本次研究发现了许多样貌奇特的铠甲虾,例如新种透明折尾虾,海山的铠甲虾的底色多以橙红色或橘黄色为主,而透明折尾虾通身透明,这在铠甲虾类里面非常罕见。郭川拟刺铠虾具有“非主流的”细长的螯足和背部成列的刺,原位观察发现它攀附在水螅上面,这种栖息特征在拟刺铠虾属中是第一次记录。海山中的拟刺铠虾,其中A为新种异形拟刺铠虾;B, C为新种郭川拟刺铠虾;D为新种科学拟刺铠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 供图)研究还发现,虽然在四个海山共发现了26个物种,但仅有5个物种出现在两个及以上的海山调查区,其中4个种生活在1200米以深的环境中。这一结果显示,在深海中,更深层的底栖生物或许会有更广的扩散范围。本研究还提供了所有铠甲虾物种的三个基因标记序列,构建了这些物种与相似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一些属的单系性作出了讨论。(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破纪录15.83米!中科院海洋所自主研发深海装备成果转化结硕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阎军研究团队开创性研发且独有的“中科海开拓”系列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完成装备成果转化,正式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中科海开拓”系列3500米级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搭载“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在我国南海1778米水深成功完成海试验收,获取单柱、连续、低扰动沉积物柱状样品15.83米,取样率88%,超过该取样系统15米的设计最大取样长度,创造了该海域具有姿态和方位信息样品的最长记录,大幅刷新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质取样长度记录(9.5米)。“中科海开拓”系列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颠覆了原有重力活塞取样的设计原理,降低了对作业海况等级的要求,极大地提升了海上作业安全程度,可搭载多类水下传感器,具有在线和声学通讯控制等功能,在不显著增加自身重量和有限作业甲板面积的前提下,可完成连续、低扰动的柱状沉积物定点采样、沉积物多层温度探测、打桩基、布设小型海底空间站等工作。“中科海开拓”系列自主研发深海装备成果的转化,实现了中科院海洋所由科学目标和需求为导向的深海装备样机自主研发应用,向深海定型技术装备定制量产常态化使用的跨越,构建了“船—装备—人员”的模块化、一体化、体系化发展模式,为下一步海洋所多套自主研发海洋装备的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必将有效提高我国深海探测技术水平,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和样品支撑。(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王敏 报道)来源:大众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商鞅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海洋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8月4日,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海洋局在青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在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海洋生态预警和灾害防控、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海洋国际交流与合作、海洋智库建设等方面,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致力于推进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为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春秋后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培育的“海蛎1号”成为水产新品种

新华社客户端青岛10月28日电(记者张旭东)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了2020年审定通过的14个水产新品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培育的高营养品质新品种长牡蛎“海蛎1号”榜上有名。“海蛎1号”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增养殖与育种生物技术团队在对牡蛎野生种质资源精细评估以及营养品质性状系统解析的基础上,利用分子育种结合传统育种手段,历时十余年培育成功。我国的牡蛎养殖规模和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占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四分之一。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牡蛎的需求持续增强。但我国牡蛎产业存在高端产品匮乏、在国际市场占比较低的问题。因此牡蛎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需求凸显,我国急需高品质的特色牡蛎产品。糖原作为牡蛎鲜味的主要呈味物质之一,直接影响“蛎味”和消费者的口感,是牡蛎产品重要的品质性状。糖原含量高是高端牡蛎的最主要特色,也是其成为国际市场流行性消费贝类的重要原因。牡蛎的糖原等品质性状缺乏活体检测技术,且其含量极易受养殖环境、季节及生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糖原等品质性状的改良一直是国际牡蛎育种研究的难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团队在牡蛎基因组重测序和同质化驯养的基础上,系统评估了我国长牡蛎的群体结构和种质特征,获得了一批优异的育种基础群体。同时,团队深入开展经济性状认知与遗传解析工作,阐明了长牡蛎糖原含量的性状特性,并开发了糖原含量相关的高效分子标记和分子育种模块。利用河北乐亭的野生群体为基础群体,以糖原含量为目标性状,采用基因模块辅助选育技术结合家系选育培育而成。长牡蛎“海蛎1号”具有糖原含量高的显著优点,可显著提升我国牡蛎的产品品质,市场价值潜力巨大。该品种的示范推广养殖将带动我国牡蛎产业从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有望成为牡蛎国际市场的高端产品,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完)

浜崎

中科院海洋所构建完成长牡蛎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和变异图谱

4月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张国范研究组独立完成的论文《长牡蛎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和变异图谱构建》近日在国际知名期刊《分子生态资源》在线发表。亓海刚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李莉研究员和张国范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张国范介绍,该研究首次构建了长牡蛎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和贝类中第一张包含SNP、INDEL和CNV的综合序列变异图谱,发现长牡蛎基因组中存在高比例的长片段重复序列,CNV结构变异可导致个体间平均21%的区域差异,更新了长牡蛎基因组资源和对基因组复杂性的认知。图1:长牡蛎基因组序列图谱长牡蛎俗称太平洋牡蛎,是世界重要的养殖贝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张国范研究组长期从事贝类养殖和育种相关工作,并一直致力于牡蛎基因资源挖掘和分子育种研究。2012年在Nature发表的牡蛎第一张基因组图谱得到广泛应用,引领并开启了水产物种基因组学相关研究。张国范研究组之后一直对牡蛎基因资源进行维护和更新。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普及和对长牡蛎染色体水平基因组需求的增加,研究组于2019年正式启动长牡蛎染色体水平基因组构建工作。图2:长牡蛎基因组变异图谱本研究利用高覆盖第三代测序(PacBio,~200×)结合HIC技术,并利用遗传连锁图谱进行辅助,对一个中国青岛的长牡蛎进行从头组装,获得基因组总长度为587M,包含10条染色体水平scaffold序列,ContigN50达到3.1M,ScaffoldN50达到60M,组装完整性和连续性均有较大提高。发现基因组中高比例的长片段重复在基因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导致之前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组装的长牡蛎基因组碎片化的主要原因。基于495个野生长牡蛎的重测序数据分析,构建了长牡蛎综合变异图谱,包含480万个高质量SNP,60万个INDEL和4.9万个CNV。张国范表示,这些新的数据资源对牡蛎比较基因组学、分子育种和适应进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南加州大学Dennis Hedgecock教授团队成员Xiaoshen Yin博士对该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发现和连锁图谱一致性达到90%以上,明显的组装错误不到0.1%,肯定了其较高的组装质量(Yin et al, 2020)。【来源:摘自科技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玄冥

中科院广州分院 南海海洋研究所将搬至南沙

读创/深圳商报驻穗记者 张莹 通讯员余丽颖近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网发布公告,中科院广州分院、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拟整体搬迁至南沙明珠科学园,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将部分搬迁,粤港澳科学大数据研究院(暂定名)拟在园区内建设网络数据中心。三大院所拟搬迁至南沙根据招标公告,项目选址在南沙区珠江街东部,位于广州南沙科学城的核心区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内。其中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一期迁建科研院所选址园区中部组团,包括中科院广州分院、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人才公寓选址园区北部组团(明珠湾大桥南侧)。中科院广州分院、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拟整体搬迁至明珠科学园。招标公告显示,中科院广州分院拟建设机关行政办公用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科普中心以及明珠科学园公共服务设施等。其中科普中心将建设面向全社会的科普馆,计划设置地球与行星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植物与农业科学等展览区,定期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及青少年科普培训。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拟建设行政办公用房、科研办公用房、专用实验室、档案室以及标本库等,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和支撑平台。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拟部分搬迁至明珠科学园,拟新建科研用房、行政用房以及标本馆等,计划将部分科研和研发功能转移至南沙,整体搬迁农业及资源植物研究中心和分子生物分析及遗传改良研究中心,同时新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此外,粤港澳科学大数据研究院拟在园区内建设网络数据中心,将为整个明珠科学园提供数据支持。人才公寓建设规划方面,一期建设部分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地下室3.2万平方米,共计约10.2万平方米,将供明珠科学园各院所科研人员居住及生活配套使用。打造“花园式科学园区”记者留意到,根据此前规划,明珠科学园一期建设方案拟采用建筑半围合、花园景观与交流中心相结合的主体规划结构,打造各组团间便捷联络的园区环状交通系统,通过“明珠科技链”串联起园区内7个地块。在建筑风格上,该项目拟结合南沙定位、区域特色、时代特色与岭南文化内涵,体现项目的特有文化,同时协调周边城市设计风貌,建筑功能布局和功能配置将充分考虑科研与产业需求。

谶纬

中科院海洋所发现11个深海铠甲虾新种

3月2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国际著名动物学期刊《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近日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最新成果,发现了11个深海铠甲虾新种。据中科院海洋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所科研人员采用形态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采自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四座海山中的十足目铠甲虾类(squat lobster)两个总科的物种进行了研究,发现并描述了11个新物种,分别是雅浦似折尾虾Uroptychodes yapensis,发现折尾虾Uroptychus faxianae、刘氏折尾虾Uroptychus liui、马里亚纳折尾虾Uroptychus marianica、透明折尾虾Uroptychus transparens、海洋所异胸虾Sternostylus iocasus、软毛刺铠虾Munida pubescens、蔷薇刺铠虾Munida rosea、异形拟刺铠虾Munidopsis dispar、郭川拟刺铠虾Munidopsis guochuani和科学拟刺铠虾Munidopsis kexueae。图1 海山中的似折尾虾和折尾虾,其中A为新种雅浦似折尾虾;D为新种刘氏折尾虾;E、 F为新种马里亚纳折尾虾图2 海山中的折尾虾,其中D、E为新种透明折尾虾图3 海山中的拟真刺虾和异胸虾,其中B、C为新种海洋所异胸虾图4 海山中的拟刺铠虾,其中A为新种异形拟刺铠虾;B, C为新种郭川拟刺铠虾;D为新种科学拟刺铠虾铠甲虾类是深海多样性最高的十足目甲壳动物类群之一。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在海山生态环境中,铠甲虾是底栖生态群落中的常见种或优势种。然而由于调查条件限制,热带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周边海山群中的铠甲虾的多样性仍鲜为人知。中科院海洋所科研人员介绍,2014年至2019年,中科院海洋所在该海区进行了多次海山生态调查并采集到了大量的铠甲虾生物样品,通过对46个标本个体进行形态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共发现26个物种,分属2个总科、5个科、8个属,其中包含11个新种,新种占比达到四成以上,揭示了铠甲虾类在这些海山环境中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也说明了人们对这片海域的生物了解匮乏。中科院海洋所科研人员表示,这11个新种中,中科院海洋所异胸虾是为了庆祝中科院海洋所成立70周年而命名。两个以人物命名的铠甲虾刘氏折尾虾和郭川拟刺铠虾,则分别纪念中国甲壳动物学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和航海家郭川。本次研究发现了许多样貌奇特的铠甲虾,例如新种透明折尾虾,海山的铠甲虾的底色多以橙红色或橘黄色为主,而透明折尾虾通身透明,这在铠甲虾类里面非常罕见。郭川拟刺铠虾具有“非主流的”细长的螯足和背部成列的刺,原位观察发现它攀附在水螅上面,这种栖息特征在拟刺铠虾属中是第一次记录。中科院海洋所科研人员介绍,此次研究还发现,虽然在四个海山共发现了26个物种,但仅有5个物种出现在两个及以上的海山调查区,其中4个种生活在1200米以深的环境中。这一结果显示,在深海中,更深层的底栖生物或许会有更广的扩散范围。本研究还提供了所有铠甲虾物种的三个基因标记序列,构建了这些物种与相似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一些属的单系性作出了讨论。来源:科技日报作者:王健高 王敏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