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0余名公众走进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感受“新化工”魅力佞也

200余名公众走进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感受“新化工”魅力

参观国际首个集计算机模拟、在线控制、测量、数据处理和显示的过程工程虚拟现实平台,了解国际先进的转化医学影像技术平台如何运作……今天(10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二届科学节”走进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0余名公众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感受“新化工”的魅力。在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实验室、病理与分子实验室、小动物实验室三个功能区各司其职。“科研工作者开发出来一种新药,在临床之前是要经过大量的临床前的实验。我们现在进入的这个房间,就可以实现从细胞到组织,再到小动物层面,所有的一系列临床前实验,在这间屋子里都可以完成。”跟随着讲解人员,大家的目光汇聚在电脑屏幕上,一组高内涵图片展现了神秘而又美丽的细胞结构。“看过图片,我们不难发现除细胞外,我们可拍摄的对象还有小的模式动物斑马鱼,水藻,水溞,切片等等,这台仪器的适应性及功能性都是非常强大的。我们要在微观的角度来看这个药物它在细胞上的作用,比如一些摄取行为等等,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而且它还可以同时观察很多样品,在细胞层面的药物筛选上面是非常方便的。”讲解人员介绍。工作人员介绍说,此次对外开放的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珀金埃尔默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是中国最杰出的转化医学影像技术平台之一,装备10台从分子到细胞、动物到组织水平的先进仪器,所采用的成像技术是生命科学科研工作中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这类技术,可以在细胞和小鼠上进行各种实验,研究人们生病的原因和现象,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级计算机和虚拟过程工程平台也吸引了不少公众驻足。通过触摸GPU卡和CPU卡,公众可以了解超级计算机的构造及功能特点;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化工工程师针对一个反应器类型从设计思维逐步成熟和如何实现的有趣过程,了解虚拟过程工程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及其与超级计算机的重要关系。据介绍,该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和虚拟过程工程平台是国际首个集计算机模拟、在线控制、测量、数据处理和显示的过程工程虚拟现实平台。超级计算机Mole-8.5系统是在2010年完成的千万亿次集群,位列当年全球Top 500的第19位和Green 500第8位,该系统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过程优化以及新技术。今明两天,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还将为公众带来“绿色储能小能手”、我是专业“测泡员”、“膜”力无边、疫苗的自白、“酶”飞色舞等一系列有趣的科普活动。(原标题:200余名公众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感受“新化工”魅力)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任敏 监制:丁肇文、王然 编辑:王海萍 作者:李祺瑶 摄影:和冠欣 监制:丁肇文、王然 编辑:王海萍流程编辑 TF003

博爱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廊坊)科技成果线上对接会成功举办

4月28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廊坊)科技成果线上对接会成功举办,图为对接会现场。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董飞、周禹佳)4月28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廊坊)科技成果线上对接会成功举办,100余家企业、投资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参加,会议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孵化和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多位专家在线上进行了科技成果发布和技术对接,发布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绿色化工与智能制造、生物健康等领域共19项科技成果。本次对接会由廊坊市科技局、廊坊开发区经济发展局、科技谷管委会指导,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中科烟台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廊坊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烟台市福山区科技局、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中科院创投、富汇创投、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北京对外技术科技交流中心、奇点资本等协办。“刚才您介绍了离子液体法吸收氨气技术,我们现在存在烟气中痕量氨气(3ppm)难处理的问题,您能否给些建议?”“离子液体基于氢键等协同作用对氨气具有非常好的吸收效果,会后可进一步对接,针对企业烟气组成及分离回收需求提供一套氨气高效吸收方案。”…………对接会上,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黄军基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徐菲介绍的《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工新技术》进行相关交流,双方明确会后将进行更深一步的沟通对接。企业、机构负责人在听取各位专家的介绍后,纷纷表现出浓厚兴趣。国能电池、昆仑化工、圣盟新材料、立邦等科技企业提出了锂电池材料、水性环保涂料、生物质秸秆高效利用等相关技术需求,并与有关专家开展线上技术咨询与交流,参会投资机构表示对投资项目、平台合作及产业化有合作意向。“作为中科院与地方政府、企业沟通的桥梁,过程工程所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我们将常态化举行成果对接会议,持续精准服务地方企业,助力廊坊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所长助理、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院长谭强强说。本次线上对接会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一次新的尝试,是探索高效率、低成本、专业化的科技成果推广新模式。通过线上广泛对接,线下精准服务,推动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快速落地,确保将各类对接成果、科技合作落到实处。“开发区一直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希望通过本次对接会可以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企业科技创新。” 廊坊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许馨文说。【来源:河北新闻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皆得佚乐

中科院过程所:离子液体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纤维素纤维

本文要点: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和分散剂,采用新型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导电MWCNTs-rGOs-纤维素纤维。成果简介 采用环保型湿纺法制备导电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石墨烯片(rGOs)-纤维素纤维,其中离子液体(IL)同时用作绿色溶剂和分散剂。所选的 IL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diethyl phosphate (EmimDep) 具有出色的溶解纤维素和分散MWCNT的能力,并且MWCNT,rGO和纤维素的协同作用可产生1195 S /m的高电导率。MWCNTs-rGOs-纤维素纤维。扫描电镜观察到大孔以及MWCNTs和rGOs的双层结构,随着rGOs含量的增加,大孔的数量减少,与比表面积的结果是一致的。此外,制备的MWCNTs-rGOs-纤维素纤维具有近乎完美的双电层结构。质量比为2:3:1的MWCNTs-rGOs-纤维素纤维表现出最佳的电极性能,电导率为1195 S / m,比电容为597 mF / cm ,比表面积为91m^2 / g。此外,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结果证明,与rGO相比,EmimDep可以在363.15 K,1个大气压下有效地分散CNT。CNT和rGO的协同效应显示出比每个单独的组分更大的增强分散性的潜力。实验 制备具有不同质量比的MWCNTs-rGOs-纤维素纤维的步骤方案1. MWCNTs-rGOs-纤维素纤维的湿纺程序图文导读 图1.带有不同数量的CNT和rGO的MWCNT,rGO和CNTs-rGOs-纤维素纤维的电导率。图2.纤维素中含有不同数量的MWCNT和rGO的MWCNTs-rGOs-纤维素纤维的拉伸强度图3.原始材料和人造纤维的SEM图4. MWCNTs-rGOs-纤维素纤维在0.1 M NaCl水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扫描速率为10 mV / s。图6.质量比为5:0:1、4:1:1、3:2:1、2:3:1和1:4: 1。的MWCNT,rGO和MWCNTs-rGOs-纤维素纤维的表面积文献:Preparation of MWCNTs-Graphene-Cellulose Fiber with Ionic Liquids

莫若以明

四处办学的中科院,却为何到现在还没有来河南?

近年来,中科院在各地办学动作频频,不仅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大学,还在全国广泛布局研究院以及大学等办学与研究机构,大有遍地开花的气势。在教育部明令禁止高校异地办学之后,河南省想要引进985、211大学等教育部系统高校难上加难,而前些年传出的中科院UCLA大学(河南)至今杳无音信。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中科院已经在郑州设立了过程研究所等机构,但是基本上是科研机构性质并无招生职能,河南省能否效仿其他省份引进中科院在本地设立具有培养学生资格的研究院或者国科大分校呢?小编首先梳理一下近些年全国各地已经设立的中科院办学机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一下河南省引进中科院分支机构的可行性以及面临的困难。一、近些年中科院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具有招生资格的分支机构梳理1.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中科院深理工由深圳市和中科院共同举办,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校,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该校具体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负责,该学校计划建设5个学院、4个书院和6个研究院。是中科院建设的第4所高校,建设用地共715亩,校址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旁边。深圳理工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开展本科教育,目标最终达到约1万人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今年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将启动首批研究生的招生工作。2.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已于8月中旬全面开工建设,一期投资14.1亿元,预计2022年完工。该院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北大学四方共建。重点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炭材料制备与应用、新能源材料、煤层气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生态环境和金属材料等领域展开研究。该研究院具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职能,办学目标争取到2022年在校研究生达到500人,2030年最终争取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也成为山西省引进的第一所一流大学。3.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依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而建立,校址位于大连高新区英歌石区域,目前新校区已经建设完成并且交付。学院将实现与研究所“共建、共治、共享、共赢”,不断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研究所建设,致力于将大连打造为“世界洁净能源之都”。同样大连能源学院也具有招生资格。4.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立足优势学科,建立多元化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已经开始招生。国科大重庆学院将依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建设,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逐步达到总体3000人的办学规模。 二、河南省引进中科院办学可行性及面临的困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一直是困扰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引进中科院来豫办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河南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从可行性方面来讲,一是,河南省不缺优秀的生源,无论是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还是考研数量均在全国前列,在河南进行办学优质生源有保障;二是,河南省与中科院具有一定的合作基础,目前中科院在河南设立了过程所郑州分所等分支机构;三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GDP常年处于全国前5,企业众多,经济、产业升级对人才、技术等资源具有迫切需求,而本土高校、科研机构难以完全满足这种需求;四是,本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河南省目前仅有一所211、双一流B类大学郑州大学、一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河南大学,很难满足本土考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总体而言,河南省引进中科院进行办学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与可行性。从面临的困难来看,一是,以往中科院设立的办学分支机构的城市一般都拥有实力较为雄厚的研究所做依托,而河南省的中科院研究所成立时间有限,实力与老牌研究所还存在差距,其中过程研究所还是分所性质,很难依托河南省现有中科院资源进行办学;二是,中科院办学的这些城市一般都有特色比较鲜明的优势产业,比如大连的清洁能源、深圳的电子信息等,而就河南省内来讲,虽然河南省内也有郑州的食品、机械等产业,以及洛阳的矿业、制造等特色产业,但是无论从规模还是特色优势来讲都不算十分明显。以上两个困难或许是中科院至今未在河南进行办学的主要原因。整体来看,在教育部禁止高校异地办学后,引进中科院来豫办学不失为一条增加河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路径,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但是这些困难并非根本性无法克服的困难,相信如果中科院能够在河南布局具有办学性质的分支机构,会实现双方共赢的发展!

第五波

大事件!中科院专家带成果、带项目、带技术来到藁城……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上,一致明确了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对创新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安排部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在区委二届七次全会上,区委书记张聚华提出了“五突破、五提升”的具体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在创新上求突破,实现经济发展新提升”,强调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方位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打造省会都市圈创业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区工信局深入学习贯彻区委全会和张聚华书记讲话精神,加速科技成果在我区转化落地,成功举办了中科院创新资源河北行(藁城区)装备制造产业科技成果对接会。会议签到12月4日,区工信局委托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在河北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区举办了“中科院创新资源河北行(藁城区)装备制造产业科技成果对接会”。本次对接会紧抓创新驱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遵循市场导向、政府服务、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广体系,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为藁城创新驱动上求突破,实现经济发展新提升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本次对接会是我区首次直接对接国家级科研院所开展的产学研对接活动。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中心的9位专家教授对多项相关领域的优秀科技成果进行了介绍,并与我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业领域优秀企业的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宋伟杰专家现场介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仲乃琴专家介绍成果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 陈素英专家介绍成果现场交流对接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区企业对中科院专家带来的多项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产生浓厚兴趣。对接环节,中科院电工所就“关于永磁直驱电机的优化改进,以及新型电机的开发研制”项目与河北新四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新四达电机李旭东董事长与艾程柳助理研究员在现场进行了签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仲乃琴研究员与藁城区农科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魏强副研究员与河北合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会后,专家又深入我区新四达电机、清风机械、通安机械、藁城农科所等企业单位进行了现场考察交流和技术服务。新四达电机李旭东董事长与艾程柳专家现场签约专家到新四达电机有限公司专家在通安机械区工信局将以数字、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为重点,不断开展高质量产学研对接活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为推动藁城经济社会发展“二次腾飞”,在新时代打造经济强区、建设品质藁城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做出新贡献。监制 岳立新编辑 郭继聘作者 张 伟制作 张 萌

汪中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战略研讨会及合作签约仪式暨烟台成果发布推介会举行

图片来源:山东省科技厅官网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讯 记者从山东省科技厅获悉,7月17日-19日,以“创新引领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战略研讨会及合作签约仪式暨烟台成果发布推介会在烟台市举行。中科院过程工程所所长、中科院绿色过程制造创新研究院院长张锁江院士,山东省外国专家局局长张祝秀,烟台市副市长张代令出席仪式并致辞。张祝秀指出,长期以来,在中科院党组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院双方合作不断深化,建立了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的院地合作转移转化体系,推动了中国科学院人才技术优势与山东产业优势的对接,加快了中科院技术成果在山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取得丰硕成果。今年4月,山东省委刘家义书记率队走访中科院,双方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合作协议》,标志着省院合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前,山东省正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省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打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山东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关键时期,希望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继续发挥技术创新和人才集聚优势,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合作,支持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会上,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孙殿义、万华化学集团常务副总裁华卫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所长助理陈骁分别作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报告。中科烟台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分别与烟台大学、鲁东大学、中科烟台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市重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科院过程所13个研究部门发布涉及资源与化工、环境与材料、生物与制药等领域的60多项科技成果。烟台市86家科技型企业参会,并与各位专家进行现场对接交流,初步达成合作意向10项。在研讨会期间,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与中科院过程工程所领导班子进行会商时表示,今年以来,双方围绕依托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创新制造研究院,推动烟台能源、资源、环境等产业升级,集中力量发展绿色制造业、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交换意见,为下一步深入合作达成共识,这是双方落实山东省政府与中科院全面合作协议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山东绿色制造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烟台市政府将汇集各方资源,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的深度融合,全力支持与中科院的合作。会议期间,张锁江所长带队走访调研了中科烟台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万华集团、泰和新材、美瑞新材等企业,对研究院发展壮大、企业市场定位和战略发展建言献策,与企业在相关研发领域达成合作意向,从项目、技术、人才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此次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深化烟台市与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的科技合作,加快中科院的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创新创业要素和资源向烟台市聚集,推动烟台绿色制造业、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形成制造业发展新引擎,助力打造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智能制造领航区,支撑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黑白间

生命,因“点石成金”而闪光——追记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林荣毅

2021年1月25日晚,夜色如墨,天幕尽染。科学的星空中,一颗流星悄然陨落。噩耗突如其来,草木含悲,四方哀恸。“林荣毅同志是一位朴实无华、品德高尚、执着追求、心系家乡的优秀科学家,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无私奉献的突出代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齐涛满怀痛惜伤感之情,写下悼词。林荣毅倒下的地方,位于贺州市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建的“贺州市碳酸钙产业工程技术中试线”(以下简称“中试线”)项目的宿舍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来自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仍在电脑前编写这个项目的进展报告。他把生命的最后一天给了工作没有任何预兆,所有人都无法相信,1月25日这天会是林荣毅人生中的最后一天。当天早上8时许,林荣毅走出宿舍,与他的团队来到“中试线”项目车间。这天车间正好要添一台碳酸钙改性机,林荣毅一刻也没闲着,他就站在安装师傅身旁,不时摸着机器,向师傅咨询操作规程。中午时分,林荣毅接待师傅在餐厅草草吃了个午餐。由于师傅要赶着干完活回去,这顿饭吃得很快,林荣毅也没有午休,吃完后匆匆又与师傅扎进车间,继续安装设备。没曾想,这却是林荣毅的最后一顿午餐。设备安装并不是太顺利。试机时,设备的电机转不起来。林荣毅赶忙与供货方打了几个电话,协调排除故障。忙完设备安装的事情后,天色早已暗了下来,快到晚上7点了,林荣毅这才走回宿舍。林荣毅的团队成员徐妍还记得,当天林荣毅专门叮嘱她配合修改项目进展报告,拍一些“中试线”项目现场的图片,晚上传给他。对于大家来说,这是忙碌的一天。不过,对于这样的忙碌,这个团队早就习以为常,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在不知不觉间,压垮林荣毅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悄然来临。当天晚上10点左右,正在房间处理图片的徐妍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敲门的是她的师母、林荣毅的爱人杜丽君。知道“出事”了的徐妍急忙冲到林荣毅的房间,这时,团队的其他成员也几乎同时来到了这里。他们看到,坐在电脑前编写项目进展报告的林荣毅胸闷得极度难受。立即送医院!见此情形,大家边搀扶着林荣毅走向电梯,边拨打120急救电话。10多分钟后,急救车来到了现场,而此时,林荣毅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无论医生如何抢救,林荣毅还是没能再醒过来。身体只出现一次预警,便夺去了爱人的生命。这个现实杜丽君不能接受,在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后,她休克了……他就是贺州需要的那个人“把石头‘吃干用尽’,让碳酸钙不留下一点残渣”是林荣毅一生的理想,贺州是他的圆梦之地,也是他生前最后停留的地方。他与贺州的结缘,还要追溯到7年前,那是贺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邹雪群的一段难忘回忆。2014年,时任旺高工业区(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管委会主任的邹学群提着一个装满资料的袋子只身赴京,为贺州市碳酸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求索。贺州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大理石矿产资源,大理石矿区总面积24.9平方公里,远景储量26亿立方米。然而,就是这么一座碳酸钙富矿,长期以来却因为粗放开采、技术低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如何才能让贺州的石头身价倍增、走出污染泥潭?邹雪群敲开了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大门。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林荣毅。翻开林荣毅的履历可以发现,他是广西宾阳人,曾以主要负责人的身份承担过多项科技部、自然基金委、省部级重要科技攻关项目,已完成微硅粉制备白炭黑、高值利用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循环利用电石渣制氧化钙电石原料等产学研项目。对于毕生从事碳化过程技术开发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的林荣毅来说,“点石成金”正是他研究的方向,贺州的石头让他着迷,贺州的舞台令他兴奋。当林荣毅用PPT一帧帧地向广西老乡邹雪群演示面向碳酸钙产业的重大、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需求时,邹雪群也被林荣毅的学识、理念所折服。他暗想:“眼前这个彬彬有礼的科学家,正是我要找的那个人。”回到贺州后,邹雪群立即向贺州市领导汇报了赴京引智的成果。不久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贺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广西贺州创新驱动基地协议书》,林荣毅带领着他的团队,直奔贺州而来。奉献家乡的初心坚如磐石从北京到贺州,研究环境变了,生活环境变了,困难也接踵而至。“我还记得,老师用拖鞋为我打蟑螂。”在林荣毅团队中的女成员文一帆看来,蟑螂是她很难迈过去的坎。文一帆说:“在北方,蟑螂都很小,我在贺州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蟑螂。”有一次,一只大蟑螂在她的宿舍爬,吓得她尖叫起来。听到动静的林荣毅匆匆赶来,脱下一只拖鞋就朝蟑螂拍去。说到这里,文一帆又沉默了,“这么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前文提到的徐妍2015年硕士毕业后就跟着林荣毅搞研究。“林老师是广西人,他有家乡情怀,再困难,他也想把贺州的碳酸钙产业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徐妍说。在北京,买实验试剂,上午打个电话,下午就能送来;在贺州,有时却要跑到南宁订货。在北京,做产品检测走几步路就到了;在贺州,常常需要将产品寄到北京做检测。在北京,可以餐餐吃面;在贺州,只能吃粉吃米饭。……正是因为各种工作生活上的困难,林荣毅带到贺州的团队有3人辞职离开了,其中两人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后、1人是北京大学的博士后。尽管如此,林荣毅献身科技、服务广西家乡的初心坚如磐石。在2020年初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那段时间,出于防控需要,食堂关门了,团队成员没地吃饭,林荣毅就亲自开车到市区买饭回来给大家吃。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个月。林荣毅对大家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们只管把科研工作做好,其他的事情都交给我。”在林荣毅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碳酸钙废渣资源综合利用、碳酸钙精细加工、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要不遗余力继续做下去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领行动。在贺州的这些年,林荣毅对贺州的碳酸钙产业进行了系统考察和调研。当他看到贺州的碳酸钙企业满地废渣、废浆无处安放时,心痛不已。“必须要走全产业链的路子,利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碳酸钙产业可持续发展。”这是林荣毅给贺州碳酸钙产业可持续发展开出的药方。搭乘着自治区将贺州市碳酸钙产业纳入广西14个千亿元产业之一的快车,贺州市依托丰富的大理石、花岗岩、高子稀土、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等资源,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展合作,构建基础原材料、上下游产业衔接、配套产业促进的碳酸钙新材料产业格局,构建解决行业共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技术问题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机制,构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碳酸钙新材料现代产业体系。作为贺州市碳酸钙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旺高工业区(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吸收林荣毅的建议,明确了“12366”产业发展思路,即打造1个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旺高和西湾2个园区,依托基础材料、新材料、配套产业3大板块,发展天然板材、重钙粉体、生态岗石、复合材料、机械制造、商贸物流6大产业,力争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做出60%以上的贡献。目前,园区已构建起了“矿山开采—天然石材—重钙粉体—生态岗石—涂料、塑料—废浆废渣再利用”的“一石多吃、吃干用尽”的全国最完善的碳酸钙绿色循环全产业链,呈现“重钙轻钙并举”“线上线下同步”“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林荣毅带领着他的团队马不停蹄地对人造岗石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利用、碳酸钙复合新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相关技术陆续在实验室研制成功。为了承接科研成果转化的工程验证,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贺州市碳酸钙产业工程技术中试线”于2017年底启动建设。“这周本来是‘中试线’项目竣工验收的时间,没想到林老师却倒下了。”2月1日,林荣毅的团队成员王晓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遗憾地说。“这是荣毅没有完成的事业和项目,要不遗余力继续做下去,不能辜负贺州市委、市政府的信任,不能辜负党和国家的支持,不能辜负贺州市人民的期望。”在林荣毅倒下后,他的爱人杜丽君如此表示。记者:李军田 吴晓娴编辑校对:陈灏审核:李军田总监制:郭勇娟

法演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露家底”,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超级计算机

亲手做一块小电池、近距离感知超算“大块头”、用脑电波“开飞机”……刚刚过去的周末,京城市民尤其是孩子们,享受到了一场科普盛宴。10月28日至11月3日,走过70岁华诞的中国科学院举办了第二届科学节,40多家在京科研院所向市民开放。记者探访多场有趣活动,一窥科学“严肃”外表下的魅力内核。精心包装 化工也能“平易近人”“希望以后超级计算机变得更小,剩下的空间就能做别的实验了”“我最喜欢流汰(态)化实验”“感谢研究员热情讲解,让我和孩子获益匪浅”……翻看着一张张观众留言卡,孩子们稚气的字体和家长、老师有感而发的表达,无不满溢着收获的愉悦。科学节期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精心设计的科学展示、讲解等活动,让参与者体验到了化工的“平易近人”。11月1日,离下午活动开场还有20分钟,观众便踏着遍地黄叶络绎而来。进入过程大厦A座大厅,早已陈设完毕的展台立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我能摸一摸吗?”在“矿世今生”展台,形态各异的矿产原石一字排开。几个小朋友挤作一团,好奇地伸手戳来戳去。一旁忙着拍照的家长表示,今天总共带来8个孩子,都在育民小学读二年级。“有三四位家长看到了科学节的活动,觉得太好了,赶紧互相通知着报了名。”对面“颗粒的律动”展台,巨大塑料盒内装了一些极为细腻的石英砂。通气后,砂体犹如开水般“咕嘟嘟”冒起泡来。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将乒乓球、小黄鸭等按入砂体内部,松手后却很快浮出表面。“感觉很像玩水对不对?”讲解员张旭附身耐心告诉孩子们,这是个简易的流化床模型。“流态化就是将固体颗粒群悬浮起来,使它们具有某些流体特征。颗粒能够充分混合,在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若论大厅里最热门的展台,还要算是“绿色储能小能手”,讲解员张家赫一遍遍为围拢的观众阐释着离子液体与石墨烯的特性。此时站在他面前的,是一群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朝阳双语学校高一学生,带队化学老师不时轻声提示着观察要点。她表示,电化学目前还没有讲到,但孩子们很感兴趣,“目的也是让大家看看能应用在什么地方。”讲解完毕,张家赫邀请观众现场制作一枚小电池。一位女孩戴上手套,将一片石墨烯作为电极,轻轻滴上几滴离子液体,再依次小心放上纤维素隔膜、电解液、电极,用一个装置压紧。张家赫为这个简易电池连上led小灯泡,看着灯泡发出红光,女孩将它捏在手里细细端详,脸上绽出欣喜的笑容。毫无保留 重点实验室“露家底”值得关注的是,科学节期间,过程工程研究所首次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环节。能够一睹想象中的“高精尖”实验室,无疑极大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首先要介绍的是这台GPU超级计算系统,大家注意啊,只有超级计算机才有名字,它叫作Mole-8.5……”在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入口处,等候参观的人们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华蕾娜手持扩音器,讲得简洁又浅显易懂。“Mole-8.5的双精度峰值达到1100万亿次,可能有些朋友见过大学里的计算机房,比较吵,‘超算’运行起来更有‘气势’,请看——”华蕾娜推开房门,早就按捺不住的人们纷纷涌入。只见三排一人多高的黑箱子占据了整个房间,无数绿色小灯交替闪烁,轰隆隆的声响犹如纺织机开动。虽然已有思想准备,但当近距离接触“超算”这个大家伙,孩子们和不少成人观众都不由自主地惊叹连连。接下来,华蕾娜带领参观者进入实验室中的虚拟过程工程平台,介绍了通过虚拟反应器来模拟实验,以提高实际优化效率,安全生产有经济效益产品的“神奇”方式。大伙儿听得津津有味,临走时还纷纷扫码下载实验室开发的一款小游戏,可以在手机上通过改变物质、参数等过一把化学实验的瘾。除了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生化楼的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也对公众开放。其中全自动高通量的细胞成像与分析系统,以及小动物体内的药物与疾病研究成像与分析系统,展现出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作为第一次参加科学节活动的科研单位,我们可以说是毫无保留啦!”信息传播部主任李翔宇笑言,为了既能体现出所里的重点研究方向,又能让公众“玩得明白”,重点实验室和每个研究部都“煞费苦心”。而公众的热情也让他们欣慰又荣幸,“因为场地有限,原本设计的名额是500个,结果报名当天不到中午就满了,不断有人打来问询电话,又‘咬牙’追加了300个名额。”她也期待,科学节的活动能够让公众,尤其是小朋友,重新认识化工,体验到过程工程的奇妙和乐趣,了解现代化工的重要意义。童趣“专场” 脑电波“驾驶”无人机在各科研院所当中,作为中国科学院科学教育联盟秘书处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主打“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所设置的环节更适合幼儿园、小学阶段儿童。科学节期间,整个活动场地俨然成了小朋友的乐园。11月2日上午,天空下起蒙蒙细雨,潮湿阴冷并没有影响观众的热情。孩子们跟随家长来到行管局院内,立马就被一辆“打扮”得鲜红明快的大巴车勾住了眼球。登上这辆内有乾坤的科学快车,人们可以一睹中科院百年院士风采、用动画的方式观看科学实验展演和中科院重量级科研项目等等。而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要算是设在车尾的VR全景体验。“水”!“海鸥!”“后面有山!”戴上VR眼镜,6岁的乐乐忍不住“大呼小叫”,还伸出手抓来抓去。他兴奋地描述着自己“乘坐热气球飞过大海”的场景,末了低下头来顿了顿,“哎,筐里还有个灭火器呢!”进入大厦一层多功能厅,又是一片人声鼎沸。由中科院附属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表演的科普剧《太阳家族》、《初次接触》等轮番上演,台下小观众不时跟着手舞足蹈、鼓掌欢笑。“这个盆里是液氮,它非常冷,有零下196度……”科普剧间隙,穿插着精彩的科学实验。当看到工作人员捧出的水盆能“冒烟”,所有小观众都跑到桌前围成一个半圆。展示了液氮冻过的香蕉硬得可以砸核桃、冻过的玫瑰花瓣轻轻一捏就碎掉后,工作人员又捞出一条小金鱼置于液氮之中。“啊!”观众发出一片惊呼,有的孩子甚至担心得捂住了眼睛。工作人员展示了几秒“速冻”小金鱼,重新将它放回水里。片刻,小金鱼又开始摆尾游动。大伙儿纷纷鼓掌叫好,孩子们更是“长出一口气”,开心地又蹦又跳。行管局设在中科行健羽毛球馆的科学嘉年华,二十余项轻松有趣,浅显易懂的科普小游戏,不但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家长也玩得不亦乐乎。在“脑控无人机”展台,一位女孩将类似发圈的装置戴在头上,按工作人员指导专注凝神,几秒后,桌上的小无人机突然飞了起来。“无人机捕捉的是脑电波的强度,不是具体内容。只要你专注地想着一件事,哪怕是‘中午吃什么’都行,脑电波达到一定强度它就能飞了。”听着工作人员的解释,家长们纷纷点头,孩子们更是争先恐后,想要试试自己的“意念”力量。“你看比你成天傻玩好吧?”看着儿子一个个展区饶有兴致地体验过去,一位跟在后面的妈妈笑着打趣。她告诉记者,“这儿能学到知识,还能活动,特别好!孩子班里都传开了,可火爆了。”行管局科学文化传播处工作人员王维鹏介绍,本次活动共计2000人来到现场。为了让更多公众有机会参与其中,还拓展使用线上平台直播互动和图片直播等多种渠道,收看人数逾2.3万人次。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魏婧编辑:tf10

理明

200余位市民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感受“新化工”的魅力

参观国际首个集计算机模拟、在线控制、测量、数据处理和显示的过程工程虚拟现实平台,了解国际先进的转化医学影像技术平台如何运作……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第二届科学节”走进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0余位市民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感受“新化工”的魅力。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举办第二届科学节,市民来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虚拟过程工程平台和超级计算机机房。 本报记者 和冠欣 摄在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实验室、病理与分子实验室、小动物实验室三个功能区各司其职。“科研工作者开发出来一种新药,在临床之前是要经过大量的临床前实验。我们现在进入的这个房间,从细胞到组织,再到小动物层面,所有的一系列临床前实验,在这间屋子里都可以完成。”跟随着讲解人员,大家的目光汇聚在电脑屏幕上,一组高内涵图片展现了神秘而又美丽的细胞结构,“看过图片,我们不难发现除细胞外,我们可拍摄的对象还有小的模式动物斑马鱼,水藻,水溞,切片等等,这台仪器的适应性及功能性都是非常强大的。我们要在微观的角度来看这个药物在细胞上的作用,比如一些摄取行为等等,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而且它还可以同时观察很多样品,在细胞层面的药物筛选上是非常方便的。”和冠欣 摄工作人员介绍说,此次对外开放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珀金埃尔默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是中国最杰出的转化医学影像技术平台之一,装备10台从分子到细胞、动物到组织水平的先进仪器,所采用的成像技术是生命科学科研工作中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这类技术,可以在细胞和小鼠上进行各种实验,研究人们生病的原因和现象,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级计算机和虚拟过程工程平台也吸引了不少公众驻足。通过触摸GPU卡和CPU卡,公众可以了解超级计算机的构造及功能特点;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化工工程师针对一个反应器类型从设计思维逐步成熟和如何实现的有趣过程,了解虚拟过程工程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及其与超级计算机的重要关系。据介绍,该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和虚拟过程工程平台是国际首个集计算机模拟、在线控制、测量、数据处理和显示的过程工程虚拟现实平台。超级计算机Mole-8.5系统是在2010年完成的千万亿次集群,位列当年全球Top 500第19位和Green 500第8位,该系统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过程优化以及新技术。今明两天,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还将为公众带来“绿色储能小能手”、我是专业“测泡员”、“膜”力无边、 疫苗的自白、“酶”飞色舞等一系列有趣的科普活动。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祺瑶流程编辑:tf011

水弗能溺

中科院参与建设!这所重量级研究院落地青岛

1月9日,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座谈会在山东大厦举行,标志着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落地青岛。据悉,山东能源研究院将由山东省政府、中国科学院、青岛市政府三方出资建设,并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联合山东省内外能源领域科研单位、高校、企业共建,探索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山东能源研究院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一环,必将会为青岛的构建起平台、人才、项目、成果的高度集聚,打造科创新高地。撰文/徐佳审校/茗萱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1月9日上午,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座谈会在山东大厦举行,标志着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省委书记刘家义、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主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受聘为山东能源研究院院长,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为刘中民颁发聘书。据悉,山东能源研究院由山东省政府、中国科学院、青岛市政府三方出资建设,未来将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联合山东省内外能源领域科研单位、高校、企业共建,探索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2019年6月,“智汇齐鲁,科创未来”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在济南召开,会上山东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青岛市政府就共建山东能源研究院签署了共建协议。随着山东能源研究院的成立,也标志着这所重量级的研究院终于落地青岛。山东能源研究院为能源产业转型创新“趟”出新路径山东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以能源转型升级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次座谈会上,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也为山东能源研究院定了调。刘家义表示:“未来,山东能源研究院将立足山东能源产业发展实际,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世界能源科技前沿,努力在人才引进培养、前沿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上“趟”出新路径。并尽快引进太阳能、燃料电池、核能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围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研发能力。”由此来看,能源产业创新将成为山东能源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开展先进光源、能源大数据等能源体系的技术创新以及人才转化。除此之外,山东能源研究院还将聚集由20名院士牵头总规模达到1600人左右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并联合省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建设化石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源、先进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功能实验室,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施更加灵活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推动重大成果产出与转化。据悉,山东能源研究院预计 2023 年全面建成,争取到 2028 年,成为国际一流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并争创能源国家实验室,为山东省能源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核心技术与关键人才支撑。落地青岛加快产业新动能发展目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山东能源研究院的成立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一环,必将会为青岛乃至整个山东构建起平台、人才、项目、成果的高度集聚、打造科创新高地。那么,如此重量级的科研机构为何会选择青岛?它又将能为青岛带来什么?山东是最早与中科院开展全面合作的省份之一,本次选择青岛也是兼具了“天时”和“地利”。青岛拥有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涉海科研机构、三分之一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涉海两院院士占全国27.7%,这样庞大的科研底蕴,使青岛在科技领域具有绝对优势。除此之外,青岛作为沿海城市,青岛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未来,山东能源研究院也将利用青岛丰富的海洋资源,加快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青岛来说,研究院的落地必将会加快推进青岛新旧动能转换,为相关产业提供核心技术与关键人才的智力支撑。从本次座谈会上获悉,山东能源研究院落成后已经确定将与北京新能源汽车青岛公司、青岛国轩电池公司等能源龙头骨干企业展开创新型合作,届时,山东能源研究院必将会助力青岛抢占国际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从而提升整个山东省能源科技的创新能力,促进山东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