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成立质鉴中心乐也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成立质鉴中心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潘敬文)7月31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中科检测产品质量鉴定中心宣布成立。该中心主要为司法提供权威的鉴定结果。据记者了解,中科检测产品质鉴中心的服务类别覆盖工业、医疗、建筑、石油化工、农产品及食品、电子电气等多个领域上下游供应链,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唯一依托中科院体系的司法委托机构,擅长解决执法纠纷。中科检测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其拥有60年的专业技术经验,可以为政府质检机构提供技术补充。未来,质鉴中心还将参与制定国家级产品质量鉴定规范。当天,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评鉴事务所、广东省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协会、广东省认证认可协会、广东省质量检验协会、广东省名优企业打假协会、广东省工业气体协会等一批同行、行业领导和专家到场共同参与和见证了这次会议。

戴逵

中科院是否已下神坛?化学类研究所你怎么排?

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据2016年1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全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2所直属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共建高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承担2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正式职工6.8万余人,在学研究生5.2万余人;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可以看到中科院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近几年,清北复交浙科南领头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科研界强势崛起。让中科院系统的各大研究所深感压力,只能加快步伐努力前进。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中科院化学类各研究所的发展情况。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简称上海有机所),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荟萃、实力雄厚、设备一流、成果丰硕,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影响的有机化学研究中心;是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创建于1950年6月,是中国科学院首批成立的15个研究所之一,前身是建立于1928年7月的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3月,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理研究所(大连)中科院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10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11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长春应化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主要突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稀土化学与物理和电分析化学等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领域的综合集成开展研究工作,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中科院北京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8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9人。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工程4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0余人。中科院过程工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五十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2001年更为现名。研究所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五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为一个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工作”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化所目前有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五个研究机构,具有一流且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研究设施,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亿余元。截止到2017年年底,地化所共有在研项目主要包括973项目2项、973课题2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科技支撑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1项;重大研发项目1项、重大研发课题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6项;院战略先导专项课题2项,专题4项;STS项目1项。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国家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为加快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中国科学院作为科技国家队的支撑引领作用,满足长三角经济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三方领导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于2004年4月20日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协议书。由此,实现了浙江省内中科院系统研究所“零”的突破,拉开了宁波材料所建设的序幕。宁波材料所从一片农田里起步,边规划,边建设,边招人,边科研,边服务,艰苦创业,高效创新。2007年11月30日,宁波材料所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组织的验收。一期建设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始建于1958年,由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材料三个研究室迁至兰州而成立,1962年6月启用现名。   兰州化物所目前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战略定位是“西部资源与能源化学和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力争建成具有“一流成果、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人才”,特色鲜明、国内不可替代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立研究机构。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于2002年3月28日,在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均于1961年成立)的基础上整合成立。   新疆理化所定位: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优势,面向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亚科技合作和国家航天与海洋需求,加强维药现代化学科建设,推进维吾尔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加强电子元器件累积辐射效应学科建设,为各类元器件抗累积辐射效应加固和可靠应用提供稳定的服务能力;加强敏感材料与器件学科建设,为我国航天、海洋工程中极端环境探测装备所需的温度传感器提供共性技术支撑,保持优势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维哈柯文信息处理学科建设,为新疆长治久安及“一带一路”核心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强化中科院向西开放“桥头堡”作用,强化与中亚等国家交流与合作,强化院内合作和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增长点。将研究所建成国内特色鲜明和中亚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始觉

十年钻研 只为薄薄一层涂层

来源:广州日报“嫦娥五号”背后的广州力量十年钻研 只为薄薄一层涂层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神舟、天宫、嫦娥等所有航天器都需要考虑使用材料的耐腐蚀问题,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韩恩厚是腐蚀防护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传统镁合金防护涂层无法同时满足防腐和导电的难题,研制出镁合金表面防腐导电功能一体化涂层,应用于2010年“嫦娥三号”。十年来,韩恩厚团队不断致力于技术的改进,研制出应用在“嫦娥五号”探测器上的镁合金天线接收器外壳和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上的镁质惯组支架的腐蚀防控核心技术。10年前与嫦娥结缘减重对航天器至关重要,为实现减重,在航天器上大量使用轻合金,镁合金成为减重常用材料,但其本身极易被腐蚀,这一直是影响其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读硕士时我就和腐蚀防控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在这个领域已有30多年积淀。”韩恩厚告诉记者,其科研生涯基本与腐蚀科学与工程相关,也希望能够通过腐蚀防控技术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实施。2010年4月,韩恩厚的团队初次接触“嫦娥三号”项目,当时韩恩厚的学生宋影伟在博士期间已针对AZ91镁合金化学镀及纳米化学复合镀进行了历时3年的研究。在韩恩厚的指导及宋影伟的摸索下,他们最终在小面积实验试片上制备出均匀、致密且与镁基体结合紧密的导电镀层。该镀层在耐磨性及耐蚀性方面远超传统Ni-P镀层。但当时的工艺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处理的样品尺寸较小,形状构造简单,且受限于航天镁合金的应用起步较晚,尚未有对大尺寸,复杂结构镁合金产品的生产经验。随后韩恩厚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单大勇研究员与航天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正式开启了该技术的航天应用之旅。突破金属镀层的大难题“神舟五号”发射测试阶段,韩恩厚与单大勇发现镁合金在航天应用中存在问题。镁合金基体在大气环境中表面会迅速形成一层自然氧化膜,但这层膜缺陷多,不致密,无法起到防护作用。如果采用化学转化膜或微弧氧化这些常用的防腐技术对镁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无法满足导电性的要求。如何实现镁合金表面导电,且具备优异的电磁屏蔽效果是一大问题。采用导电的金属镀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但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材料复杂的结构、镀层的结合力以及金属镀层防腐存在的电偶腐蚀风险。韩恩厚带领团队在不断实践尝试中找到了解决方法——采用化学镀镍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恰当的预处理方法使得镀层在镁合金基体上起到“钉扎”效应,解决了镀层结合力差的难题。同时采用多层镀的方法,如果底层镀层中存在缺陷,接下来的镀层可以把先前的缺陷覆盖上,这样避免贯穿缺陷的存在,最终在镁合金表面沉积一层具有良好结合力、耐蚀、导电性的金属镀层。然而,生产过程中,镁基体面积增大会加快成膜反应速率,不仅对镀层结合性能造成影响,同时也会降低镀液的稳定性。如何在大面积、复杂工件表面均匀沉积金属镀层也是一大难点。韩恩厚很快发现需要对镀液的特性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建立镀液使用控制规范,不但提高了镀液的利用率,还能保持镀层质量的稳定性,最终生产出满足任务需求的导电性镀层,能提供更优异的电磁屏蔽效果,已在嫦娥系列数百个镁合金部件上应用。除了导电镀层外,韩恩厚团队还发展了镁合金自封孔型微弧氧化技术,耐蚀性比传统技术提高4~5倍,可同时满足地面储存耐腐蚀、在太空使用时抗高低温、强辐射等综合性能要求,已成功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镁质惯组支架上使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也证明了以上防护涂层技术的安全可靠性和先进性。克服“嫦娥五号”带来的新挑战在航天材料耐腐蚀领域的创新,让韩恩厚获得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此前,中国的探月探测器均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基于发射效率、安全性及运输便利性考虑,“嫦娥五号”的发射场地在海南文昌,镁合金表面涂层因为环境的变更迎来了新挑战。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处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带,具有“高温、高湿、高盐”的特点,这种环境将加速材料的腐蚀失效进程。记者了解到,所有文昌发射的航天部件需要经历长达五到七天的海上运输,且一般需要存放一段时间后才能正式发射,较长的储存期间将对航天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带来极大的考验。韩恩厚团队从镀液组分、预处理状态、化学镀工艺步骤及后处理参数等工序进行大量系统的尝试及优化,并对凹槽、孔隙等特殊位置的细节处理进行针对性改进,最终研制出了满足新环境的镁合金防腐导电性镀层。从“嫦娥三号”到“嫦娥五号”,十年来,韩恩厚团队在一层薄薄的涂层上呕心沥血。今年3月,由他担任院长的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落户广州市黄埔区。研究院以耐腐蚀材料、表面改性技术、腐蚀防腐涂料与涂层、缓蚀剂、阴极保护、监检测技术、结构安全评价与寿命预测七大技术为主研发方向。“对于需要更长时间在海洋环境使用的镁合金部件,现阶段的镁合金导电镀层防腐效果仍有较高提升空间。要使其适用于更广阔的应用领域,镁合金表面防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他表示。(记者 龙锟)

魔画情

广州地化所在多氯联苯来源和原位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取得进展

毒害性有机物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多氯联苯(PCBs)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典型毒害性有机污染物。由于PCBs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生物蓄积和生物毒性的特点,一旦被泄露至环境中,便会长期存在,对水体、大气和土壤等造成全球性污染,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累积进进而影响到生物甚至危害人类健康。沉积物是环境中PCBs的主要储存和传输介质,研究沉积物中PCBs的来源和微生物降解过程对深入了解PCBs的污染现状和自然修复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实际环境中PCBs来源及转化过程的复杂性,常规通过对污染物的浓度/组成变化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的方法难以开展其野外环境来源和转化过程的研究,严重制约了PCBs的环境行为和归宿研究。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麦碧娴课题组等近期提出应用多重证据法(单体碳稳定同位素分析、PCBs定性定量、手性对映体分析和定量PCR技术)对拆解区沉积环境中PCBs的污染来源和微生物降解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采样点(1/2号与3号)沉积柱中PCBs的峰值浓度出现在不同的沉积深度(图1),具有不同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拆解区沉积物中至少存在两次大的PCBs污染输入事件。不同沉积深度段中PCBs单位联苯氯原子数(CPB)与PCBs摩尔浓度归一化的Dehalococcoides绝对丰度(Log (Dhc/TCB))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 13C)在沉积深度上显著变化(图3和图4),进一步证实了沉积环境中存在PCBs的原位微生物降解过程。随沉积深度增加,多数PCBs单体表现出明显的重碳同位素富集现象(图4),说明微生物降解作用随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增强。本研究通过多种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论证了野外沉积物中PCBs的来源和微生物降解过程,为原位解析复杂环境中相关污染物的来源和转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科技项目的资助。相关成果发表于Water Research上。论文链接 图1:三个采样点沉积柱中PCBs总浓度随沉积深度的变化特征图2:沉积柱中不同沉积深度段PCBs单位联苯氯原子数(CPB)与PCBs摩尔浓度归一化的Dehalococcoides绝对丰度(Log (Dhc/TPCB))的相关关系图3:沉积柱中手性PCBs单体对映体组成(EF)的变化特征图4:沉积柱中不同沉积深度段PCBs单体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变化特征(表示δ13C值没有被有效检测)【来源: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第五波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揭示硅铝共循环机制

最近,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表界面作用学科组袁鹏等科研人员有了科学新发现,他们对湖泊硅藻及其生物硅中铝赋存特征开展了深入研究,发现铝类质同象置换硅藻的氧化硅骨架中,其中铝含量远高于海水中的硅藻生物硅,提出湖泊沉积生物硅中的铝构成了地球的一个重要铝汇,相关研究成果于10月23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其地球化学循环与成岩成矿作用密切相互,是地球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硅藻广泛分布于地球水体,是少数能够摄取硅建造自身细胞壁的代表性水生生物之一,其生命活动和硅质遗骸的归趋构成了全球硅-碳共循环的主要环节。海水中的溶解铝对硅藻生长的影响及其与海洋硅藻生物硅之间的界面反应已吸引了广泛研究;但关于湖泊生物硅在相对高铝浓度条件下的结构—成分“响应”及其所致地球化学效应,一直未得到应有的研究关注。研究人员以我国太湖、乌梁素海等淡水湖泊中的梅尼小环藻和谷皮菱形藻等硅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铝浓度下的硅藻培养实验,对采集和培养所获硅藻及其生物硅进行了系统的微区结构—成分分析;将高分辨微区分析与基于丰富硅藻及生物硅样品的成分分析相结合,获得了对湖泊硅藻生物硅中铝赋存特征的深入认识。通过研究发现,铝通过类质同象置换硅的形式进入湖泊硅藻的氧化硅骨架中,其中铝的含量远高于海水中的硅藻生物硅,基于全球生物硅的沉积率数据,该研究提出,赋存于湖泊沉积生物硅骨架中的铝构成了地球的一个重要铝汇,其年沉积量的规模堪比海洋生物硅所构成的铝汇。该研究还指出,湖泊硅藻生物硅的溶解率因其高铝含量而显著降低,有利于提高湖泊硅藻驱动的“生物泵”固碳效率。该研究表明,硅藻硅质骨架构建、生物硅溶解和沉降、沉积成岩等过程均伴随着有机质—矿物基体—溶解元素间的界面反应;由于硅藻种类、生长环境条件的高度多样性,其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或可产生复杂而影响深远的环境和生态效应,有待不同学科共同关注并持续开展研究。

贩卖爱

中国“洗衣液大王”:击败两大国际巨头,连续三年拿下第一

2020年6月底,蓝月亮正式开启上市之路,争当成为“洗衣液第一股”。其业绩也正式浮出水面,公司去年实现营收70.5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9%;净利达到10.7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其洗衣液、洗手液以及浓缩洗衣液产品,在各自的市场上,连续三年保持份额第一。根据品牌评级权威机构Chnbrand发布的2020年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在洗衣液品牌排行榜上,蓝月亮继续稳居第一(672.9分)。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蓝月亮,是国内早期从事家庭清洁剂生产的专业品牌之一。从一款油污清洁剂起步,历时28年,构建起了覆盖家庭全场景的清洁方案产品矩阵,包含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洗衣液等)、个人清洁护理产品(洗手液等)和家居清洁护理产品(消毒液等)三大品类。蓝月亮能够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创始人罗秋平的付出。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他选择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继续深造,并顺利取得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出于对化学的热爱,罗秋平选择进入日化行业。经过几年的研究,推出了第一款产品“强力型油污克星”,“蓝月亮”品牌也由此诞生。这款产品专门用来清洗油烟机,凭着出众的效果,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此后又相继推出洗手液和洁厕液,进一步扩展家庭清洁业务。然而当时国内消费者还没有使用洗手液的意识,所以在产品上市的头几年,销量并不理想。不过到了03年,人们逐渐意识到洗手的重要性,蓝月亮也通过广告、公益捐赠以及线下推广等方式进行宣传,迅速打开市场。08年的时候,罗秋平发现并抓住了新的突围机会——洗衣液。彼时,洗衣粉和洗衣皂是中国洗衣剂市场的主力,也是两大国际巨头宝洁和联合利华主推的产品。蓝月亮率先在国内推出深层洁净护理洗衣液,并请来奥运跳水冠军郭晶晶担任代言人,自此一“液”成名。两年后,其在洗衣液市场的占有率升至44%。之后,蓝月亮不断对产品进行升级,相继推出手洗专用、宝宝专用、旅行专用洗衣液等系列专用产品。五年前,又研发出国内首款泵头计量式浓缩洗衣液,陆续上市了深层洁净护理洗衣液(亮白增艳)、机洗至尊浓缩+洗衣液等升级产品。数据显示,去年洗衣液为公司贡献了62亿港元营收,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4.4%。除了产品,蓝月亮在销售渠道上也做了多种尝试。从去年8月开始,他们与生鲜电商平台合作,进一步增加线上覆盖率。截至去年底,合作的电商平台为82家, 线上销售收入达33.28亿港元,首次超过线下分销商渠道收入。蓝月亮的业绩增长来源于市场对品牌的认可。但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替代率较高,若过度依赖单一品牌,很难在市场上持续保持竞争力,也难以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相比之下,其竞争对手实行多品牌战略。立白旗下除了同名的立白洗衣液品牌,还有好爸爸品牌;纳爱斯拥有超能、雕牌,联合利华则有奥妙、金纺、花木星球等。不过好在中国洗衣液的市场还未完全被开发。截至2019年,日美市场的洗衣液渗透率分别为79.5%、91.4%,国内市场仅为44%。各大品牌虎视眈眈,蓝月亮能否守住阵地,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喝咖啡

广州地化所揭示烃源岩游离与键合态沥青中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及演化规律

催化加氢热解(HyPy)技术是一种从地质大分子(如干酪根)中释放键合态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与传统热解方法相比,具有热解产物产率高、结构重排和立体化学变化小等优点。目前HyPy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成熟度不同类型干酪根释放的非极性脂肪族生物标志物(烷烃和芳烃)上,但是很少关注难挥发的极性杂原子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干酪根热解产物中占比较大,研究其组成与分布特征能更全面地了解干酪根的分子组成及其成岩演化规律。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是研究原油极性有机质分子组成的最佳方法。结合软电离技术包括电喷雾电离(ESI),大气压光致电离(APPI)等技术能实现各类极性化合物的分析,包括含氧(石油酸等)、含氮(中性、碱性氮等)、含硫(硫醚、噻吩等)化合物等。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等对三种不同类型烃源岩游离沥青和键合态沥青中的杂原子化合物进行系统表征,发现干酪根键合态沥青中的杂原子化合物含有较多的芳香结构,其组成和分布受烃源岩沉积环境性质和热演化程度的影响;含氧化合物(OX类)在不同类型烃源岩中都很常见,但在淡水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中含量最高;含氮化合物(N1和N1OX类)主要受成熟度的影响,在游离态沥青中,含氮化合物主要富集在成熟度较高的烃源岩中,但在不同成熟度干酪根键合态沥青中普遍存在且组成相似,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含氮化合物(尤其是碱性含氮化合物)可逐渐从键合态沥青释放到游离沥青中;含硫化合物(S1、OXS1和OXS2类)主要受沉积环境性质的影响,在咸水、还原性较强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中含量丰富,其在键合态沥青中组成复杂且饱和程度低(图1)。本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烃源岩游离态和键合态沥青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规律,为研究烃源岩形成环境性质、干酪根组成与成因及在成岩过程中的地球化学演化提供了新视角。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Organic Geochemistry上,相关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三种烃源岩游离沥青和结合沥青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图(负离子FT-ICR MS)【来源: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天当

广州地化所揭示云中过程在重塑活化颗粒化学和微观物理性质方面的作用

气溶胶与云之间的相关作用是评估全球气候辐射强迫过程中主要不确定因素之一。了解云中过程中如何影响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对于深入认识气溶胶大气化学过程及其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已有研究报道云中过程对气溶胶整体性质(如质量、化学组分)的影响,但对于单个气溶胶粒子微观物理特性(如形状、混合结构)的影响尚不明确。考虑到云中过程对二次气溶胶(特别是硫酸盐和有机物)的重要贡献,该过程可能对气溶胶理化特征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傅玉珍在广东南岭国家大气背景站开展研究,采集云滴残留颗粒(干燥后的云滴)和间隙颗粒(云中未活化为云滴的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其中有机物的混合结构和黑碳颗粒的形貌,揭示了云中过程在重塑活化颗粒化学和微物理性质方面的重要作用。结果发现,云滴残留颗粒中有机物颗粒的混合结构及化学组分特征与间隙颗粒存在显著差异(图1):云滴残留颗粒中核-壳结构有机物颗粒的占比高于间隙颗粒中(27%vs.12%),且云滴残留颗粒中有机物壳的O/C也高于间隙颗粒。这表明云中过程会促进氧化度高的有机物生成并易形成核-壳结构的颗粒物,且高氧化性有机物包裹层可能显著提高了这类颗粒物的吸湿性(1.4倍)。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模拟云中过程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及效应提供参考。观测结果表明,云滴残留颗粒和间隙颗粒中黑碳主要(约80%)分布在边缘位置,且间隙颗粒中的黑碳更紧凑(图2)。这与现有认识及当前在气候模型中假设的核-壳模型(及黑碳位于颗粒的中心)有较大不同。进一步测算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黑碳颗粒相对于核-壳模型的吸收截面减少20~30%。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主要合作者包括广州地化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新明、中科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朱建喜等。论文链接图1.云滴残留颗粒(RES)和间隙颗粒(INT)中有机物颗粒的混合结构及其占比图2.云滴残留颗粒(RES)和间隙颗粒(INT)中黑碳的分形维数【来源: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盛魁

痛悼!这两所高校痛失英才!2021已有3颗巨星陨落

2月8日,南京大学官微发布消息:我国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镕时先生因病于2021年2月7日19时36分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程镕时院士,江苏宜兴人,1927年10月出生。1949年本科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52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1952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2年12月随所迁并至长春,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63年任副研究员,1982年任研究员。1983年调任南京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5年起兼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镕时的名字,还依然位于两所高校的院士名单中:一生与高分子“链接”,提出“程镕时公式”据介绍,程镕时院士是高分子研究领域海内外知名的专家。他从1952年起就与高分子物理化学打交道,一生都与高分子“链接”在一起。60年的高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他为了国家的需要,开始了高分子表征研究和高分子溶液性质研究,为顺丁橡胶的选型和聚合条件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奖励;1960年,程镕时提出了一点法计算特性粘数的公式,被教科书称为“程镕时公式”,得到广泛的应用。他特别强调,科学研究一定要与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他举例说:高分子研究看似很深奥,但也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游泳运动员穿的鲨鱼皮式泳衣,在设计和制造上就与我们所研究的高分子溶液粘度有关,它是靠减少泳衣上水的阻力即减少其粘度来提高游泳速度的,具有实际研究价值。人上讲台 心更要上讲台自1978年起,程镕时除科研工作外,开始担负起研究生培养工作。此后,1983年进入南京大学,1995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他将相当多的精力投入到培育学子的事业中。程镕时事必躬亲,即使年纪增大,身体不适,他仍经常去实验室,参与学生论文的选题,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几乎全程跟进。程镕时常说,人上讲台,心更要上讲台。他告诫学生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科研工作就像在茫茫大海里划舟,要能耐得住寂寞,面对惊涛骇浪,要能经得起一次次的失败。他鼓励学生要有创新精神,不要迷信文献,要敢于超越前人。程院士去世后,不少网友也留言:先生一路走好2021年已有3位大师远去据不完全统计,包含程镕时院士在内,2021年,已有3位院士离我们远去……“钻头之父”沈忠厚院士据光明日报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沈忠厚,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天文学家王绶琯院士逝世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绶琯,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巨星陨落!先生走好!来源:青小小

方珍珠

省环科院派员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机制与经济政策技术体系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启动会

3月27日,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机制与经济政策技术体系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顺利召开。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安徽省环科院作为项目参与单位承担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经济政策示范应用相关研究工作,院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了项目启动会。 启动会邀请了清华大学李广贺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骆永明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林玉锁研究员、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姜林研究员、清华大学侯德义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卫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张干研究员等7位专家担任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成员。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环境处副处长王顺兵、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科技处处长张丽荣以及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等项目承担人员近60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蒋洪强研究员主持启动会,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由李广贺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并主持。蒋洪强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考核指标与研究增量、实施路线与时间节点、任务分解与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保障等方面汇报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课题负责人南京大学黄蕾教授、浙江大学张清宇教授、清华大学郑晓笛副教授以及省环科院重点实验室张静副研究员、工程咨询中心董璟琦博士分别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进行了质询讨论,对项目实施方案的研究思路和内容设置、任务分解、技术路线选择、具体实施方案等表示肯定,一致同意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论证。同时对项目下一步实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指出项目组应进一步明确研究和创新重点,突出我国污染场地和可持续风险管控的特点与需求,认真开展研究,加强课题间的衔接,进一步明确研究成果在污染场地风险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来源: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