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丁仲礼简历蛇曰

丁仲礼简历

丁仲礼,男,汉族,1957年1月生,浙江嵊州人,民盟成员,1988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1978—1982年浙江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学习1982—1985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1988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88—199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其间:1989.12—1990.07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1996—199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室副主任1999—200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2000—2007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2007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7—2008年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8—2017年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2014.03)2017—2018年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2018—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林莹

中科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我国最古老森林距今约3.71亿年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联合国内外研究团队,通过现代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显示,在3.71亿年前我国就出现了森林,这是我国发现的迄今最早的远古森林。这一时间比远古森林大规模出现的时代早1000多万年。这片远古森林位于我国新疆塔城地区,曾主要生长着石松类、古羊齿类和枝蕨类植物。目前,仅石松类植物仍然存在,但形态较远古时期的祖先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大买卖

丁仲礼不再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

每经编辑:周宇翔据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官网5月29日消息,根据国务院《关于丁仲礼不再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的通知》(国人字〔2020〕101号),丁仲礼不再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丁仲礼院士简介第四纪地质学家 1957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嵊县。1982年在浙江大学获地球化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兼任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等。历任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常委会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等。主要从事第四纪地质与古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对黄土高原的宝鸡、灵台、泾川等剖面作了土壤地层学的系统观察与对比,将中国黄土划分为37个土壤地层单位、110个次级单位。在国际上首次从陆相第四纪沉积中建立2.6Ma以来的地球轨道时间标尺。构建了2.6Ma以来有区域代表性的黄土粒度“集成时间序列”。发现中国北方黄土剖面粒度所记录的偏北和西北向风力强度变化与米兰科维奇周期同相位,尤其是在10万年的偏心率周期上,即冰盛期时风力强度最大。其主要成果均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并得到广泛引用,部分成果还被编入英、美出版的教科书。曾先后获得两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团中央“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个人奖。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国科学院官网信息每日经济新闻

轮盘记

宇宙最强高校联盟?27所大学组成!专门研究……

7月2日,一个全新的高校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该联盟由27所高校组成,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山东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济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昌大学、香港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物理研究所官网消息,7月2日,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战略研讨会暨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立大会在该所召开。当日上午,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签约仪式举行。据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福元任联盟首届理事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任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吴福元院士指出,行星科学是我国地球科学未来应该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或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院士表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的建立,将有助于推进解决中国行星科学人才培养问题、科学前沿问题和发展战略问题。他还指出,联盟应当成为共享深空探测和行星科学研究成果的平台,通过平台协同创新,共攀行星科学高峰。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王艳芬认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的成立必将对我国行星科学的建设起到推动促进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潘永信也充分肯定了联盟的重要性,他鼓励各单位共同努力推进联盟工作,为我国行星科学发展积极做出贡献。该联盟的成立,不少网友表示支持:研究行星科学,真“宇宙最强”......高校“强强联合”越来越多,这些高校联盟你都知道吗?高校之间结盟并非稀事,近年来,高校联盟也逐渐多了起来。C9联盟2009年10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9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成立“C9联盟”,意在建设“中国常青藤”。这9所“985工程”建设高校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9所高校将通过实施本科生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开展教学与教改研究等措施,共同培养拔尖人才。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参与C9联盟活动。E9联盟2011年,9所以理工科为特色的国家“985工程”大学组成的“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简称:卓越大学联盟 Excellence 9)。这9所高校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Z14联盟2013年7月,“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协作联盟成立,2016年更名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简称为:中西部一省一校联盟(Z14)。参加联盟的高校有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国防七子)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成立大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成员高校为被称为“国防七子”、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7所高校。这些高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出很多高精尖人才。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今年3月,9所诞生于延安的高校自愿组成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延安大学。9所高校将主要在搭建红色基因教育研究协作平台、创新以德为先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方面展开合作。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今年5月22日,由浙江大学倡议,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的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正式签约成立。目的在于打造互联互通、紧密合作、开放共享的研究型大学合作载体,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你还知道哪些高校联盟?高校强强联合,你看好吗?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物理研究所、青塔、网友评论等编辑:左常睿审核:王小龙

从事古生物研究十多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越冷门,越……

原标题:从事古生物研究十多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越冷门,越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青年科学家)图为殷宗军(右)在科研中。  资料图片核心阅读“做古生物研究,特别要坐得住冷板凳。”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说。十多年来,他始终专注于这个冷门学科,希望揭开化石背后隐藏的动物演化历史。这份坚持源于热爱,也来自于科研的进展、院所的支持。一个个直径1毫米左右的微小化石,被小心翼翼地从岩石中分离出来后,放到显微镜下,使用超高分辨率X射线显微断层成像技术进行三维扫描,化石的立体结构就在显示仪上得以重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就可以揭开化石背后隐藏的动物演化历史。这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每天的工作。这位35岁青年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采用最新三维无损成像技术,扫描了300多个旋孔虫化石标本,显示旋孔虫的内部存在细胞分裂现象——这种发育方式,与动物胚胎早期发育非常类似。“6亿年前的瓮安旋孔虫,是现代动物的远古近亲。”近期,他在《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给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是我对‘达尔文之困’的一个初步回答。”殷宗军说。个头不高、思维活跃、语速极快,卫衣上印着“自律给我自由”,像极了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十多年来,这项研究和他的梦想,从未停止。热爱,执着于动物起源之谜200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三学生殷宗军放弃本校的研究生保送资格,选择了考研——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这个全国古生物研究高地发起冲击。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决心?这和他为自己定下的研究道路有关。殷宗军从小生长在大别山区,姐姐送给他一套《小学生自然百科》,“这套书共6本,我最喜欢《地学》和《动物》,一个讲了地球上的岩石矿物、名山大川,一个从远古动物讲到人类诞生。我爱不释手,书很快就翻烂了。”殷宗军说。地学与动物学交叉,不就是古生物学吗?许多年后回头看,他意识到,科学的种子在那时就已悄悄种在了心间。考大学时,殷宗军填报了地质学专业。师兄师姐说,地质学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最吃香、有“钱途”,反而是往上读古生物学的硕士、博士,越来越冷门。但殷宗军却早早决定要读研。他在课堂上了解到,达尔文曾提到一个挑战进化论的难题:绝大多数现代高等动物的祖先,在5.41亿到5.18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以大爆发的形式突然出现在地层中,这一现象后世称之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而寒武纪之前地球的漫长历史中,却缺乏与动物相关的化石记录。对此,达尔文的解释是化石记录保存的不完整性,寒武纪之前的动物可能没有留下化石记录。这个解释在此后100多年里引起了很大争议,被称为“达尔文之困”。“100多年过去了,‘达尔文之困’怎么还是个谜?”殷宗军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当科学家,探究知识的边界。钻研,探究微小化石里的生物密码带着,殷宗军来到南古所进行毕业设计。他选择的目标是瓮安生物群。瓮安生物群,主产于贵州瓮安北斗山含磷地层,以磷酸盐化方式保存着6亿年前的化石,诞生于寒武纪大爆发以前。因此,这座可能保存了全世界最古老动物的化石库,被学界视为“动物世界的黎明”。“2006年夏天,我从北斗山采了几百斤石头,打包发往南京,大海捞针一样寻找化石。”殷宗军记忆中,那个夏天非常炎热,他先用化学方法将几百斤石头融化,再在残渣中一点一点寻找化石,用显微镜观察。因为怕石头残渣被风吹散,也不敢开电扇。终于,殷宗军找到了大量从未见过的化石。其中有一种化石十分特别,直径只有不到1毫米、外形很像现代动物胚胎、表面上长着螺旋状线圈,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瓮安旋孔虫”的化石。通过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新发现化石的形态学结构,对完成毕业论文来说就足够了。但神秘化石内部是什么结构?它们究竟是动物、植物,还是藻类?这些还需要深入研究。“我想从事感兴趣的研究,只有一条路走到底。”殷宗军说。硕士二年级时,他接受遴选并获得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这些化石标本非常微小,当时最薄的刀片都比它们厚。想要重现内部结构,就要采用医院里CT扫描仪那样的专业设备。当时,欧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同步辐射加速器,能扫描微米级别的物体内部结构。读博阶段,殷宗军申请到法国留学,带着几千枚样本,去探究小小化石中的生物密码。但即便有了设备,“做CT”也不是易事。这种大型科学装置并非为扫描微体化石量身定制,因此用来给微体化石“做CT”时,扫描方法和诸多参数都要反复摸索和调整。例如光源设定,太弱了信号穿不透,太强了则易过曝。“学习了几个月,才掌握扫描技术。遗憾的是,瓮安旋孔虫化石有很厚的囊包,内部结构大多已经腐烂,所有样本都没有扫描到内部结构,也就无从了解它究竟是什么。”好在留学期间殷宗军还有其他收获:通过扫描带来的其他样本,发现了最早的海绵动物、最早的胚胎化石……这些研究,离回答“达尔文之困”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不能每次都千里迢迢跑到欧洲,用别人的机器去扫描化石。”殷宗军开始思考,要有先进技术,让自己的团队来给化石“做CT”。创新,让前沿技术助力古老学科把先进的同步辐射加速器“搬”回来,并不现实。没别的路,只能依靠创新。在南古所支持下,2012年博士毕业留所后,殷宗军着手建立化石显微CT实验室,并于2015年建成。走进这个实验室,仪器设备一应俱全:硬件上,有“CT机”、显微镜、图形工作站、数位屏;软件上,有各类专业的图像数据处理和三维可视化工具。它不仅用于瓮安生物群化石的研究,也支撑了琥珀中昆虫多样性、森林的起源等古生物学其他课题的研究。“这个实验室有原始创新,也有集成创新。”殷宗军介绍,正在申请专利的多样本扫描技术就是一项自主创新。“人工将样本逐个放到样品台上扫描,费时耗力,如果能实现自动化不间断扫描,就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腾出手,大幅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殷宗军说,前沿信息技术与这门古老学科可以碰撞出火花。他通过软件设定参数和程序,让样品台不仅“知道”每个样本的扫描时间和方式,还可以“找到”排着队的下一个样本,并且将它“请上台”。去年6月,瓮安旋孔虫化石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经过对化石内部结构和生物学信息的分析,证实了它们是单细胞生命,属于动物的“姐妹类群”,据此可以了解动物共同祖先的生物学信息,这对理解第一个动物究竟从何而来,提供了重要化石信息。“做古生物研究,特别要坐得住冷板凳。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除了自身的热爱,也在于院所的无条件支持,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一项项进展,让年轻科学家在起步阶段就可以大展拳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殷宗军说,动物演化的真相正在逐渐显现,“达尔文之困”终有一天会彻底解开。(姚雪青)

三剑客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越冷门,越坚持

图为殷宗军(右)在科研中。“做古生物研究,特别要坐得住冷板凳。”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说。十多年来,他始终专注于这个冷门学科,希望揭开化石背后隐藏的动物演化历史。这份坚持源于热爱,也来自于科研的进展、院所的支持。一个个直径1毫米左右的微小化石,被小心翼翼地从岩石中分离出来后,放到显微镜下,使用超高分辨率X射线显微断层成像技术进行三维扫描,化石的立体结构就在显示仪上得以重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就可以揭开化石背后隐藏的动物演化历史。这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每天的工作。这位35岁青年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采用最新三维无损成像技术,扫描了300多个旋孔虫化石标本,显示旋孔虫的内部存在细胞分裂现象——这种发育方式,与动物胚胎早期发育非常类似。“6亿年前的瓮安旋孔虫,是现代动物的远古近亲。”近期,他在《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给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是我对‘达尔文之困’的一个初步回答。”殷宗军说。个头不高、思维活跃、语速极快,卫衣上印着“自律给我自由”,像极了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十多年来,这项研究和他的梦想,从未停止。热爱,执着于动物起源之谜200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三学生殷宗军放弃本校的研究生保送资格,选择了考研——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这个全国古生物研究高地发起冲击。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决心?这和他为自己定下的研究道路有关。殷宗军从小生长在大别山区,姐姐送给他一套《小学生自然百科》,“这套书共6本,我最喜欢《地学》和《动物》,一个讲了地球上的岩石矿物、名山大川,一个从远古动物讲到人类诞生。我爱不释手,书很快就翻烂了。”殷宗军说。地学与动物学交叉,不就是古生物学吗?许多年后回头看,他意识到,科学的种子在那时就已悄悄种在了心间。考大学时,殷宗军填报了地质学专业。师兄师姐说,地质学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最吃香、有“钱途”,反而是往上读古生物学的硕士、博士,越来越冷门。但殷宗军却早早决定要读研。他在课堂上了解到,达尔文曾提到一个挑战进化论的难题:绝大多数现代高等动物的祖先,在5.41亿到5.18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以大爆发的形式突然出现在地层中,这一现象后世称之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而寒武纪之前地球的漫长历史中,却缺乏与动物相关的化石记录。对此,达尔文的解释是化石记录保存的不完整性,寒武纪之前的动物可能没有留下化石记录。这个解释在此后100多年里引起了很大争议,被称为“达尔文之困”。“100多年过去了,‘达尔文之困’怎么还是个谜?”殷宗军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当科学家,探究知识的边界。钻研,探究微小化石里的生物密码带着,殷宗军来到南古所进行毕业设计。他选择的目标是瓮安生物群。瓮安生物群,主产于贵州瓮安北斗山含磷地层,以磷酸盐化方式保存着6亿年前的化石,诞生于寒武纪大爆发以前。因此,这座可能保存了全世界最古老动物的化石库,被学界视为“动物世界的黎明”。“2006年夏天,我从北斗山采了几百斤石头,打包发往南京,大海捞针一样寻找化石。”殷宗军记忆中,那个夏天非常炎热,他先用化学方法将几百斤石头融化,再在残渣中一点一点寻找化石,用显微镜观察。因为怕石头残渣被风吹散,也不敢开电扇。终于,殷宗军找到了大量从未见过的化石。其中有一种化石十分特别,直径只有不到1毫米、外形很像现代动物胚胎、表面上长着螺旋状线圈,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瓮安旋孔虫”的化石。通过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新发现化石的形态学结构,对完成毕业论文来说就足够了。但神秘化石内部是什么结构?它们究竟是动物、植物,还是藻类?这些还需要深入研究。“我想从事感兴趣的研究,只有一条路走到底。”殷宗军说。硕士二年级时,他接受遴选并获得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这些化石标本非常微小,当时最薄的刀片都比它们厚。想要重现内部结构,就要采用医院里CT扫描仪那样的专业设备。当时,欧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同步辐射加速器,能扫描微米级别的物体内部结构。读博阶段,殷宗军申请到法国留学,带着几千枚样本,去探究小小化石中的生物密码。但即便有了设备,“做CT”也不是易事。这种大型科学装置并非为扫描微体化石量身定制,因此用来给微体化石“做CT”时,扫描方法和诸多参数都要反复摸索和调整。例如光源设定,太弱了信号穿不透,太强了则易过曝。“学习了几个月,才掌握扫描技术。遗憾的是,瓮安旋孔虫化石有很厚的囊包,内部结构大多已经腐烂,所有样本都没有扫描到内部结构,也就无从了解它究竟是什么。”好在留学期间殷宗军还有其他收获:通过扫描带来的其他样本,发现了最早的海绵动物、最早的胚胎化石……这些研究,离回答“达尔文之困”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不能每次都千里迢迢跑到欧洲,用别人的机器去扫描化石。”殷宗军开始思考,要有先进技术,让自己的团队来给化石“做CT”。创新,让前沿技术助力古老学科把先进的同步辐射加速器“搬”回来,并不现实。没别的路,只能依靠创新。在南古所支持下,2012年博士毕业留所后,殷宗军着手建立化石显微CT实验室,并于2015年建成。走进这个实验室,仪器设备一应俱全:硬件上,有“CT机”、显微镜、图形工作站、数位屏;软件上,有各类专业的图像数据处理和三维可视化工具。它不仅用于瓮安生物群化石的研究,也支撑了琥珀中昆虫多样性、森林的起源等古生物学其他课题的研究。“这个实验室有原始创新,也有集成创新。”殷宗军介绍,正在申请专利的多样本扫描技术就是一项自主创新。“人工将样本逐个放到样品台上扫描,费时耗力,如果能实现自动化不间断扫描,就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腾出手,大幅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殷宗军说,前沿信息技术与这门古老学科可以碰撞出火花。他通过软件设定参数和程序,让样品台不仅“知道”每个样本的扫描时间和方式,还可以“找到”排着队的下一个样本,并且将它“请上台”。去年6月,瓮安旋孔虫化石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经过对化石内部结构和生物学信息的分析,证实了它们是单细胞生命,属于动物的“姐妹类群”,据此可以了解动物共同祖先的生物学信息,这对理解第一个动物究竟从何而来,提供了重要化石信息。“做古生物研究,特别要坐得住冷板凳。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除了自身的热爱,也在于院所的无条件支持,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一项项进展,让年轻科学家在起步阶段就可以大展拳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殷宗军说,动物演化的真相正在逐渐显现,“达尔文之困”终有一天会彻底解开。《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3日 12 版)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正乞儿

给神州大地“拍CT” 叩开地球深部之门

给地球做“CT”,就是对地球深部进行探测与研究,比如探测地球深部资源的分布等,很多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把它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在这一领域,我国的科学家们潜心十余载,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电磁探测装备,摆脱了深部探测装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我国从地质大国走向地质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03:46张家口旅游铁路一期工程开工在即,来自中科院与中铁的项目团队,正在对线路上的草原天路隧道项目进行紧张的勘察,而他们所采用的勘察设备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地面电磁探测装备系统。 中铁物探勘察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潘伟:这套系统它的发射功率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两倍以上,从技术角度来说,接收机更加轻便,它在通道也还一起达到了9个通道。就是说他的一套仪器的通道数相当于国外三套仪器设备的通道数,这个直接提高了我们野外工作的生产效率。 潘伟介绍说,按照原定计划草原天路隧道勘测周期是20天,而采用这套系统后,只用14天左右就可以完成了,不仅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为后续施工提供更精准的数据依据。 记者:这有结果是吧? 中铁物探勘察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潘伟:对,这是一个初步的结果。你看我们设计的隧道大概就是在地下200来米的位置,如果是隧道在低土层穿过的话,可能会发生一些塌方。 地球深部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既是重要的战略空间,又是重大地质灾害的策源地。正是这种特殊的地位,使国外很多发达国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了对地球深部的探测与研究,并把它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深部探测起步比较晚,而若想了解地球深部资源的分布,就要给地球做个深部探测“CT”,深部资源探测装备就相当于医生必备的“CT”机,但我国的深部探测装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研发自主可控的深部资源探测装备势在必行。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发中心副主任 王中兴:过去50年我们可以说都是采购美国、加拿大、德国这些国家相关公司的产品,但是这些个产品的价格都非常昂贵,实际上制约了我们这种开展三维观测的这种野外的实践。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围绕深部资源探测先导技术和自主仪器装备研发,联合国内优势力量,建立了专项科研团队,经过长期攻关,突破了感应式磁传感器这一制约我国地面电磁探测装备发展的核心技术,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地面电磁探测装备系统。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发中心副主任 王中兴:我们研发了更宽频更低噪声的这种感应式磁场传感器,也就是说它可以测量更小的信号,从接收机的通道以及接收机的同步一致性上,都具有更好的优势。 装备研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地球物理、电力电子、机械工程、软件等多个专业。面对巨大的科研压力,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专项科研团队昼夜奋战,风餐露宿在荒漠、戈壁、茫茫大海上,运用多种探测手段,获取和解读来自地球深部的地球物理信号。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发中心副主任 王中兴:像这种沙漠戈壁这种地方,有时候车去不了,我们所有这些人都是要背着这个四五十斤这种仪器,都要背进去,而且有四五公里这么远,然后我们可能要背两趟三趟的。 天道酬勤,深部资源电磁探测理论技术突破与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功能地面电磁探测装备系统被国内30多家科研勘查单位采用,并在全国资源勘查、地热勘查等50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给神州大地“拍CT" 向地球深部进军除了地面电磁探测系统之外,我国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项目共研发有八套系统,其中的金属矿地震探测系统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04:57“现在的功耗是多少?”“现在是240毫瓦。”“240毫瓦,我换一下这个新的试一下,这个新的芯片怎么样。”“现在是220毫瓦。”“很不错,降了20毫瓦。”一条线若干个小铁钉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却我国深部资源核心装备——金属矿地震探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想了解地球深部资源的分布,可以通过向地下发射地震波信号,通过这些像小钉子似的采集站,检测从地下反射回来的地震波,从而对地下结构进行成像,就像给人做CT一样。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师 张学彬:低功耗使我们在野外不必频繁地更换供电模块,给勘探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这也意味着更灵活的勘探方案设计和更广的勘探范围。 野外恶劣的环境,对于设备的供电会有很大的影响,像沙漠、戈壁这种无人区,可能方圆上百公里都没有普通的电力供应,而勘探工作又具有工期长、勘探范围广的特点,更低的功耗意味着设备可以在野外恶劣的环境下长期进行工作。 在西方发达国家,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深度已达4000米,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勘探和开采的资源大多不到1000米。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深部探测装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且受到严格限制。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只有研发自主可控的深部资源探测装备一条路可以走。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师 刘宁:原来咱们国家的这个大型地震仪全部依赖于进口,甚至某些先进的型号对我们是禁运禁售的,这个严重制约了我们的勘探事业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进行自主研发,实现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突破。 在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科研团队攻克了大型地震仪高精度采集、超多道地震数据实时传输等一批技术难题,但是,在恶劣环境下的超多道带道能力,需要一种在野外可以实现的、高速高稳定性的数字通信协议,普通通信技术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师 张学彬:有一次我们在实验室定制了一套通信方案,经过批量试制以后前往新疆进行实验,但是在新疆的沙漠腹地,中午的地表温度高达70℃,由于一些芯片不能承受这么高的温度,导致我们的仪器不能正常工作。回到实验室以后,我们重新选择了芯片,满足了这个温度需求,但是由于它的外围电路有差别,所以我们只能推倒重来,重新设计了它的采集系统和传输系统,像这样的推倒重来,我们大大小小经历了几十次。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师 刘宁:可以说一次次推倒重来,每一次对我们的打击都很大,因为每一次推倒重来,意味着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全都白费了。但是我们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就是一定要把咱们国家的这个大型地震仪做出来,这个也是我们做科研人的一个梦想。 正是在梦想的支撑下,轻便型超多道高精度地震仪终于研发成功,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连续采集能力等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填补了金属矿专用高精度地震勘探仪器系统的国内空白,上万道有线仪器已经实现批量生产,并在新疆、内蒙、山东等地的多个金属矿和油气勘探区展开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石化南京物探技术研究院野外队队长 张国保: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能够长时间不间断地采集,这是最大的优势,这个在国外其他一些设备上面都没有这个功能。多年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科学院深部资源探测技术装备研发团队,围绕我国探测装备国产化的重大需求,从靶区优选、资源勘查、矿体详查三个层面,自主研发了卫星磁测、航空全张量磁法与电磁法、矿床测井、海底地震等深部资源探测系列装备,初步构建了空天-地面-井中-海底四个空间层次的探测技术体系。研究成果打破了深部探测装备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支撑了“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国家战略。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他们瞄准用于深层、非常规能源开发的水平定向钻井智能导钻装备体系技术,进行攻坚,为我国能源开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总台央视记者 雷飚 张立雷 张家口台 东营台 垦利台)(编辑 李冬鸣)

才情

在地质学与化学的路上,追忆司幼东先生

在地质学与化学的路上,追忆司幼东先生无论是近日火热的美剧 Chernobyl(《切尔诺贝利》),抑或是国防事业中的关键角色稀土矿,引人入胜的都是那暗藏的——稀有元素。但有多少人知道,51年前的1968年6月16日,照亮中国稀有元素研究事业的那颗明星怆然殒灭,他就是司幼东先生——中国著名稀有元素地球化学家。▲稀土时光倒回至五十年代的旧中国,稀土矿物学研究者凤毛麟角。除了何作霖、郭承基,偌大的中国只有寥寥几人从事稀有矿物研究,司幼东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司幼东先生1920年9月15日,司幼东生于河北省滦县。初中刚毕业时,司幼东先生的父亲因病去世。那时,家中最小的弟弟刚满周岁,上面还有60多岁的祖母,实为凄楚。但少年司幼东好学上进,最终考上了北京大学地质系。在他的带动下,弟妹们也都一个个都考上了大学。▲1949年,登泰山中天门,右起:司幼东、何作霖、张保民、赫祥安▲图为国立山东大学地矿系师生在野外实习时合影留念,后排右一便是司幼东先生(左三何作霖、右二张保民)1947年前后,司幼东先生在山东大学任教,时任助教的关广岳回忆说:“我们俩碰到一起,谈话多集中在地球化学方面。那时国内的大学地质系还没有开设地球化学课程,也没有什么参考书。我们天南海北地议论着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等等,虽然不着边际,但却取得一个共识,就是化学学科对地质矿物学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期间,先生还写了一篇供校内交流的文章 《地质化学未来发展之我见》(1951)”。▲1950年,司幼东(左)与关广岳合影夫人蔡良婉深情追忆当年岁月:“在青岛,我还记得我们漫步在海滩时,你拾了一把海砂,仅十分钟它就成为你钟爱的东西了。回到系里,你开展了振荡分离,在十分简易的条件下,竟筛出你所希望获得的稀有元素。当时的论文登在 《山东大学学报》时,有人曾认为刊登是不合适的,而我却觉得从方法学上试一下是值得的。这就是我们的相爱时期。”我国稀有元素成矿实验和分析测试的开拓者1951年,司幼东先生赴苏留学。在苏期间,先生如鱼得水,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地球化学基础,他本是地质专业出身,但自学了不少化学与物理化学的书籍,对络合物地球化学有相当深的造诣。他把络合物化学原理引进地学,研究元素的迁移形式等,这在当时乃至现在仍然是先进的结合。▲司幼东先生发表的关于稀有元素络合物的文章▲司幼东先生发表的《关于苏联应用染色法、着色法及印象法辨识矿物的介绍》司幼东先生深知实验和分析测试工作对地球化学研究非常重要。回国后,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物室。他亲自指导建立挥发分与成矿作用实验室、副矿物实验室,配合涂光炽组建络合物与稀有元素成矿作用实验室,并为红外光谱、荧光光谱、顺磁共振和直读光谱等实验室的组建帮助培养了一批人才,为发展我国稀有元素地球化学奠定了基础。1964年司幼东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络合物在地球化学中的作用》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络合物在地球化学和元素成矿作用中的意义、机制和研究方法。1966年搬迁到贵阳后,他积极筹建络合物实验组。“文化大革命”终断了司幼东的科研生涯。王玉荣研究员回忆说:“司先生被关进‘牛棚’后,仍不忘基础研究,每次在路上遇见时都鼓励我们要坚持基础实验研究,并把一包分离好的稀土元素试剂交给了我,叮嘱要做下去。经过1964~1984年20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络合物水解和温度的关系、酸碱组分分离与矿化关系的实验依据。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司先生早年提出的理论。”揭开白云鄂博稀土矿的那一面,不再仅仅是铁矿▲白云鄂博稀土矿1956~1958年,正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建设包头钢铁基地。先生数次赴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山进行野外工作。1957年,在先生的积极努力下,中苏科学院签订了成立白云鄂博合作地质队的协议。1959年,司幼东先生主持编写了白云鄂博矿床作为中国十大稀有元素基地之一的研究评价报告,这是白云鄂博矿床地球化学第一份系统的综合研究报告,也是后来进一步勘探白云鄂博矿床的一份重要科学资料。司幼东先生是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基地———白云鄂博矿床综合研究的先驱之一。▲稀有元素分选发现华南的稀有金属花岗岩50年代中期,国外发现了好几种稀有金属花岗岩,而当时我国铌钽资源紧缺,急需探寻稀有金属花岗岩。1957年他和他的研究生率先开展了粤东地区钠长石化含铍花岗岩的研究。1961年又与他的助手在苏州钠长石化花岗岩中鉴定出原生铌铁矿物。1962~1964年,司幼东及其助手们对苏州花岗岩进行多次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1965年出版了相应研究报告 《江苏苏州花岗岩型钶铁矿矿床物质成分及稀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963~1964年,司幼东及由他指导的科研团队,用新颖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标志, 帮助广东地质队找到稀有元素矿床。▲司幼东先生考察粤东地区期间发表的文章基层矿山、地质队员眼中的司幼东先生:原广东719队高级工程师王笃昭回忆说:“司先生在工作中从不考虑本单位的名利得失,总是先将各项测试分析的数据和试验成果提供给野外队,野外队亦将野外地质观察矿究工作结果,以及季度地质报告等及时提供给司先生及其领导的研究室,从而促进了野外队、科研单位达成共赢。在博罗地区含铌铁矿花岗岩各矿床的普查、勘探中,来考察和进行不同专题研究的地质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为数不少。但地质队合作的最有成效、最受欢迎的就是司先生和他所领导的中科院地质所二室。”▲稀有元素矿架起中国的稀有元素地球化学教育事业50年代早中期,中国稀有元素地球化学学科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1955年司幼东先生的《中国东北海城伟晶岩地球化学研究》副博士论文,是中国首篇有关稀有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生论文。回国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建设祖国、发展祖国科学事业中。▲1958年,(右二)司幼东先生等在北京接待苏联专家陈光远(左1)、池际尚(左2)、何作霖(左4)、李璞(右1)1958年,司幼东先生参与组建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的中国第一个地球化学系,并首先在大学开设稀有元素地球化学课程。为了发展地球化学,平易近人的先生对青年一代热情关怀,耐心指导,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及青年科学工作者,是青年们的良师益友,深受大家尊敬。同学们对恩师司幼东的回忆:“我是1958年入学的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当时学校刚成立,司先生教授稀有元素地球化学。先生讲课很生动,挥洒自如、风度翩翩。Li、Be、Nb、Ta……一个个稀有元素在地壳中如何运移、富集,就像一幅幅动图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做毕业论文时,司先生又为我们指定了导师和选题。毕业分配时(1962年),是司先生把我们好几位同学留在地质所, 而且让我们都去筹建实验室……总之,对科大地化系毕业生的培养,司先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翁克难研究员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岩石化学检验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先生的学术著作:1.司幼东,1945. 北平玉泉山地层层序及岩石(北京大学地质系,校内交流稿).2.司幼东,1950. 青岛海滨砂矿的地质来源、矿物组成及工业意义. 山东大学校刊.3.司幼东,1951. 地质化学未来发展之我见(校内交流稿).4.司幼东,1951. 华北稀有元素矿物资源在地球化学上分布的概念. 地质论评,16(1):37-46.5.司幼东,1951. 浙江普陀山朱家尖产条纹长石的成因. 地质论评,16(3 -6):98 -101.6.司幼东,1955. 中国东北海城伟晶岩地球化学研究(苏联副博士论文).7.司幼东,1959. 某地花岗伟晶岩类的矿物———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工作//稀有、分散与放射性元素矿床论文集(第一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37 -38.8.司幼东,1959. 稀有元素新类型矿床———含铍花岗岩的发现. 科学通报,(6):207.9.司幼东,洪文兴等,1959. 内蒙古白云鄂博铁氟稀土和稀有元素矿床研究总结报告. (内部资料);10.司幼东,1960. 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的展望. 科学通报,(1):10;11.司幼东,黄舜华,1963. 关于铍矿化交代作用的选择性问题. 地质科学,(1):1 -10;12.司幼东,黄舜华,1963. 铍矿化交代作用的地球化学实验研究. 地质科学,(4):169 -176;13.司幼东,王中刚,袁忠信等,1963. 中国锂铍矿物矿床及地球化学.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14.司幼东等,1964. 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花岗岩中寻找钶铁矿床的重要意义(内部汇报及交流稿).15.司幼东等,1964. 铍矿化气成热液交代作用机制问题//中国地质学会编. 第一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学 术会议论文选集 (地球化学部分),北京:中国地质学会:65 -67.16.司幼东,1964. 铍元素矿化交代作用的模拟实验研究//中国地质学会编. 第一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 (地球化学部分),北京:中国地质学会:87 -88.17.司幼东,洪文兴等,1965. 江苏苏州花岗岩型钶铁矿矿床物质成分及稀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北京:中华人民共 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内部资料).18.司幼东,洪文兴,吴六汀等,1965. 蚀变天河石花岗岩中烧绿石的产出特征. 地质科学,(2):133 -136.19.司幼东,肖仲洋等,1965. 广东博罗增城台山一带花岗岩类型钶铁矿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总结报告(内部资料).20.司幼东,1966. 稀有元素络合物在成矿作用中的相关机理问题. 地质科学,(1):1 -21.参考[1] 刘义茂,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地学卷·地质学分册 (二)[2] “司幼东先生诞辰七十七周年纪念会筹备组”主编,1997,司幼东先生诞辰七十七周年纪念文集图片来自 必应

几宗罪

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助推实验进程

中科院实验室LIMS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微纳结构成像与岩心分析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致力于我国常规和非常规石油天然气储层和烃源岩测试、分析与评价及岩心大数据建设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开发。目前拥有20余台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核磁共振(NMR)、螺旋CT、3D微米X-射线显微镜(微米CT)、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自动矿物分析电镜、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双束系统、聚焦离子束-氦(氖)离子显微镜(FIB-HIM)三束系统、光学显微镜。另外,实验室装备了一系列样品制备仪器,从岩心柱塞取样机、块样切割机,到机械抛光机,氩离子抛光机、金和碳镀膜仪等。测试分析样品从二维到三维、尺度从米到微米、分辨率从1毫米到0.5纳米,在不同尺度研究岩石或其它材料的结构、成分和性质等。实验室仪器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科院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科院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lims实验室团队由十几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在地质和矿业、材料、生物与制药、微电子和半导体等领域具有多年丰富的国际、国内测试、分析和计算经验。实验室测试与分析对所内和所外用户开放,提供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服务微纳结构成像与岩心分析实验室目前采用北京盛元广通LIMS系统作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工具,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效率,让实验室科研人员更专注于实验研究。LIMS系统从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实验室进行了基础应用布局及个性化需求开发,采用更符合实验室现阶段内部管理的功能,更具有便捷维护,易拓展的特性,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升级功能,升级高级应用模块。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1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2中科院LIMS小程序该LIMS系统采用基于认证实验室要求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以适应中科院微纳结构成像与岩心分析实验室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北京盛元广通实验室管理平台是针对实验室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提供智能化,科学化,专业化的LIMS应用,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更安心专注于自己的业务项目。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业务应用软件,致力于打造全球最优秀的应用方案服务商。

掠杀者

副国级丁仲礼,卸任中科院副院长

据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官网5月29日消息,根据国务院《关于丁仲礼不再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的通知》(国人字〔2020〕101号),丁仲礼不再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丁仲礼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在中科院学习、工作已近40年。据公开简历,丁仲礼1957年1月生,浙江嵊州人,民盟成员,1988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大学生。他1977年参加高考,报了文科,体检没过。1978年再考,喜欢文学的他读了作家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改报理科,上了浙江大学地质系。1982年考取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著名黄土专家刘东生,后继续攻读博士。1988年毕业后,丁仲礼在中科院从事研究工作,历任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室副主任,地球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所长,研究员。200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丁仲礼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任职长达12年,期间还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原中科院研究生院)校长4年。2017年,他出任民盟中央主席,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据中科院学部官网介绍,丁仲礼主要从事第四纪地质与古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对黄土高原的宝鸡、灵台、泾川等剖面作了土壤地层学的系统观察与对比,将中国黄土划分为37个土壤地层单位、110个次级单位。其主要成果均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并得到广泛引用,部分成果还被编入英、美出版的教科书。曾先后获得两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团中央“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个人奖。“政事儿”注意到,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的关键问题上唇枪舌战,丁仲礼院士参加大会并发表演讲,严正表态现有协议非常不公平,在长期排放权分配上,无疑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倾斜。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丁仲礼还从事了多年的教育工作。2012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这一年,年近六旬的丁仲礼执掌国科大。招收首批本科生时,丁仲礼率队做招生宣传,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和家长:国科大的本科肯定不会好“混”,要问问自己,是不是一个能静下心来的人。他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想做生意、想学金融、想当公务员,就不要报考国科大。谈及开办大学的初衷,丁仲礼称“对中国本科教育有看法”。他认为,顶尖人才要从本科抓起,希望把中科院丰富的研究资源用好,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丁仲礼曾表示“大学应该是坚守社会良知的一个阵地”,他认为社会精英至少应当“不说假话”、“不会无原则地吹捧一个人”。他在接受采访时,表明了自己对“社会精英”的看法:“我们培养一代一代人,成为社会的精英人物,他要成为一个社会的良知,最少就是说不说假话吧?或者是你不得不说假话的时候,我可以不说话吧?至少可以不去拍领导的马屁、不会无原则地去吹捧一个人吧?至少他会有独立的思考的能力,至少,看不惯的事情不敢当面说,他至少敢在私下议论的时候,说一说吧,自己不去做吧。这些都是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丁仲礼简历丁仲礼,男,汉族,1957年1月生,浙江嵊州人,民盟成员,1988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78-1982年浙江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学习1982-1985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1988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88-199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其间:1989.12-1990.07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1996-199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室副主任1999-200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2000-2007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2007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7-2008年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8-2017年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2014.03)2017-2018年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2018-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020-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政事儿”(xjbzse)/新京报记者 许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