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是大陆地壳重要的组成部分,除少部分花岗岩来自幔源之外,大多数花岗岩形成于地壳深熔。深熔花岗岩通常具有复杂的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这种熔体成分多样性主要是受源区过程控制还是受后期分异过程控制,学界存在争议。理清这两种过程的相对贡献对理解大陆地壳演化具有重要意义。B和Mo同位素体系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岩浆的形成及演化研究中,且可能为解决上述争议提供思路,但B和Mo在地壳深熔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仍不清楚。淡色花岗岩被认为是典型的地壳深熔产物,但又代表着地壳最分异的部分。云母和长石是淡色花岗岩中的主要组成矿物,也是其源区熔融反应的主要参与者,还是B和Mo元素的主要控制相。因此,淡色花岗岩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对象。对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岩石学学科组博士生范晶晶、研究员王强、副研究员马林及其合作者对喜马拉雅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富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进行了矿物学、元素及Sr-Nd-B-M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富黑云母花岗岩并不代表岩体中早期最不演化的组分,其相对高的Fe2O3、MgO、TiO2、Zr、REE含量和变化较大的Sr-Nd同位素组成(图1)以及其中具有熔融残余特征的黑云母,表明可能是源区残余黑云母及磷灰石等矿物携带的结果。(2)二云母花岗岩Sr-Nd同位素表现出正相关变化趋势,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夏如和Manaslu淡色花岗岩(图1)中,这不能用分离结晶来解释,而可能是非实比部分熔融并耦合副矿物溶解的结果:熔融体系水活度增加会促进长石和独居石溶解,使熔体向低87Sr/86Sr、低εNd(t)的方向演化。(3)二云母花岗岩的B体系与Rb-Sr-Ba体系呈较好的相关性(图2),这种相关性可能指示两种机制——分离结晶作用和熔融程度的差异。研究人员对分离结晶过程中B同位素变化模拟发现,即使100%长石分离结晶也不能解释二云母花岗岩的B同位素变化(图3a-c),因此,二云母花岗岩的B同位素组成可能主要受源区熔融过程控制。熔体B同位素逐渐变重可能是源区长石熔融比例增加造成的,或是在熔融过程中形成了富轻B同位素的富Al矿物(如夕线石)。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B同位素变化与二云母花岗岩变化趋势相反(图2),这可能主要是晶体-熔体分异与熔体-流体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模拟结果也证实如此(图3d)。(4)二云母花岗岩与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的Mo同位素显示出与B同位素一致的变化趋势(图4),对于二云母花岗岩,其矿物Mo同位素组成与熔体一致,因此,其Mo同位素变化可能主要受熔融过程中长石贡献比例的控制,而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Mo同位素随岩浆演化程度增加而变重,这是分离结晶还是流体作用者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仍需进一步的讨论。(5)深熔花岗岩的组分变化主要受控于源区过程,其次为浅部侵位过程的晶体-熔体分异及可能伴随的熔体-流体作用;B-Mo同位素体系可用作示踪深熔熔体产生及分异的有效工具。相关研究成果以Boron and molybdenum isotopic fractionation ring crustal anatexis: Constraints from the Conadong leucogranites in the Himalayan Block, South Tibet为题,发表在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上。研究工作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联合资助。图1.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及喜马拉雅其他地区淡色花岗岩Sr-Nd同位素图解图2.错那洞淡色花岗岩B同位素与Rb-Sr-Ba体系相关性图解图3.错那洞淡色花岗岩B同位素地球化学模拟图4.错那洞淡色花岗岩Mo同位素体系与元素相关性图解【来源: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保府,因城池似靴,又名靴城,位于河北省中心地带、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9月,保定市辖5区、4市、15县,常住人口1186万人,总面积22135平方公里,另设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副地级白沟新城。2019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772亿元。当然保定市历史悠久,自古至今名人辈出,孕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介绍两位近当代人物,他们一位是中顾委委员、一位是中科院院士。第一位:罗玉川罗玉川同志,1909年9月14日生,河北保定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满城县工委书记,完满易中心县委书记,晋察冀三地委宣传部部长,冀中四地委书记,冀中行署主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国后,历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中共平原省委副书记,平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林业部副部长,农林部副部长兼国家林业总局局长,林业部部长、顾问。是中共八大、十一大、十二大代表,中顾委委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民国19年(1930年)3月,由同学张志良、孟庆章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学校党支部。7月,学校放暑假,罗玉川按照党的指示由于津回到满城,在地方党的配合下,深入宣传苏维埃运动,号召农发参加红军,开展抗捐抗税斗争,不久,被学校开除学籍,并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罗玉川按照保属特委指示,在满城从事建常工作。同年10年,在西原村成立中共保西满城特支,罗任书记,并在农村发展了一批党员。次年春,罗玉川调冀中,在河北省安新县新安乡村师范学校,以教员身份为掩护,积极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当时乡村师范的校长由安新县国民党书记刘荫民兼任。罗玉川巧妙地躲过监视,向学生讲授普罗文学和阶级斗争学说,介绍苏联和中共领导的苏区革命斗争情况;领导学生武艺读书活动,组织读书会,阅读中共北方局机关刊物《北方红旗》等革命刊物。以后,罗玉川调回地委(后改九地委)任书记,不仅发动组织广大农民进行抗日斗争,还对高阳织布厂和白洋淀渔民进行深入细致的组织工作。并对这里的上层代表人物进行调查分析,适时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10月,冀中地区党委调罗玉川任五地区(后改十地委)组织部部长,因十分区地处日伪控制的腹地,斗争环境极为残酷。1940年底,为进一步发展巩固津浦路以西和子牙河以江根据地的建设,罗玉川奉命调八分区工作。深入群众中进行各项活动,并大力充实干部队伍,使河东抗日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罗玉川领导冀中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开展大生产运动,动员青年参军参战,保卫人民利益。并和冀中区党委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组织指挥并粉碎了国民党军突袭石家庄,企图进攻西柏坡,妄图袭扰中共中央的阴谋。1947年,平津战役期间,罗玉川兼任冀中支前后勤司令部政委,组织、领导冀中人民为前线提供民工485万名,大车34万辆,担架8.5艘,船5900艘,参战民兵1100个连,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罗玉川历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中共平原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任平原农学院即现在的河南科技学院院长),林业部、森林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农林部副部长兼国家林业总局局长,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林业部顾问。罗玉川选为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十二、十三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64年,在开发大兴安岭战役中,罗玉川任会战指挥部党委书记、政治委员和大兴安岭特区区长。在人烟稀少,奇寒酷冷的条件下,抱定"生死兴安岭,马革裹尸还"的决心,始终战斗在开发建设第一线。十年动乱期间,罗玉川受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新主持林业部的工作。为以法治林,主持草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森林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发布试行,并确定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1989年9月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第二位:侯德封侯德封(1900年4月8日—1980年2月24日),字洛村,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地质学、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1923年侯德封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到山东莱阳中学任教2年;1926年开始先后担任河南中原煤矿公司钻探师,农矿部(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士,山西太原晋绥矿产测探局矿产课技正、课长,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技正,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所长,兼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兼陈列馆主任。1951年至198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系系主任。1958年至1964年被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8年至1980年兼任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1980年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侯德封在锰矿找矿方面基本上解决20世纪50年代中国所需的锰矿资源。领导并参加了西北石油地质调查,支持陆相生油理论。领导开展了稀有元素及稀土元素研究工作,提出铀矿地质学基本理论。早年,中国地质事业几乎一片空白,侯德封花了很大精力编写《中国矿业纪要》。1929年,候德封编写了第3次中国矿业纪要,收录了全国208个矿区、43个矿种,包括煤、铁、石油、金属、非金属等矿产的情况。1932年和1935年出版了第4次和第5次《中国矿业纪要》,记录了调查到的和收集到的矿产资源资料,基本勾划出当时全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仍然具有找矿勘探的重要参考价值。1937年出版了《黄河志·地质志略》,是侯德封早年又一项重要的工作。这本志略叙述了秦岭以北、阴山以南,包括甘、陕、晋、冀全省和青海、宁夏、内蒙、河南、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黄河流域的地貌、地层、构造和矿产等情况,是治理黄河、开发黄河流域的一份珍贵资料。在此期间,侯德封从北到南亲自进行了广泛的地质矿产调查,包括黑龙江的沥青和褐炭,河北开滦的煤矿,太行山东麓的煤田,河北的石棉,河南修武的煤田,山西的菱铁矿,福建的漳龙地质,甘肃的兰州地质剖面等,还进行了中国黄金的研究,先后写有20多篇报告和论文。侯德封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的时候,已经51岁了,而他那创新的理论思维和学术思想,日益蓬勃发展。1956年,侯德封领导了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实验室的创建。他和李璞等专家一起,培养了中国第一支同位素地质学科技队伍,开拓了中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和其他测试工作,为把中国地质科学和普查勘探工作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提供了一项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
林莽,2013届菁英学员主要经历:2013年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硕士学位;2018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2018年-2019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做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开发同位素分析技术、探索同位素效应的物理化学机理并应用于地球和行星科学的多个研究领域(大气物理和化学、 冰川水文、早期地球演化及生命起源等)。主要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32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5篇),主要发表在PNAS(第一兼通讯作者3篇)、GRL、EPSL、JGR-Atmos、Angew. Chem. Int. Ed.、Anal. Chem.、ES&T等Nature Index收录的综合类、地学类和化学类期刊上。学术荣誉:长期为PNAS、GRL、JGR-Atmos等十余个学术期刊和英国STFC(Astronomy Grants Panel)、法国FRC等国际基金会审稿,参与Goldschmidt、ISKPPA、Jim Arnold Lecture等国际学术会议及论坛的组织和专题召集工作。见到林莽时,他正在给新一期菁英学员作行前培训,分享他作为师兄的科研心得。林莽的PPT以这样一段话结束,“遇到奇怪的结果不一定是坏事,被拒稿也不一定是坏事,祝大家科研开心满足”。短短三行字,委婉道出了他的科研路。碰巧遇见“菁英计划”本科4年,林莽是在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环境科学系度过的,本科毕业前他并未想过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设定为做一名科学家,然而在大四做毕业论文期间,在学院新引进的一位教授指导下,林莽开始了关于大气化学的研究,中学时代学习化学的兴趣被重新唤起,而林莽也逐渐体会到科研探索带来的乐趣。自己是否真的喜欢科研?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否依然热爱?那时的林莽并不确定。本科毕业时,林莽放弃了当时美国一所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的全额奖学金,选择继续留在中大做研究助理,开始认真思考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目标。在中大做研究助理的日子里,林莽认识了他后来的博士导师马克·西门斯(Mark H. Thiemens)。马克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化学系教授,是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研究的先驱。马克涉猎的研究领域很广,除了基础的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还包括太阳系起源、生命起源、火星环境、气候变化等跨学科研究。那时,林莽和马克主要在气候变化和大气化学领域进行合作,随着研究的深入,林莽逐渐对太阳系和生命起源这些关于“我们从哪里来”的终极问题产生兴趣,而马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更是深深吸引了林莽,于是他开始考虑申请攻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化学系博士学位,进入马克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由于马克没有足够的经费用以支持国际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林莽便选择先考上中大硕士研究生,在继续与马克合作的同时,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机会以联合培养方式进入他的实验室。在林莽读硕士的第一年,广州市启动实施菁英计划,林莽本科时的一个师妹也获得了菁英计划资助赴美留学,在详细了解并比较相关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后,林莽决定申请菁英计划以资助自己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最终,林莽如愿以偿。来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林莽发现这所成立于1960年的学校建校时间虽不长,却有着厚重的学术传承。化学系建系教授之一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罗德·克莱顿·尤里(Harold Clayton Urey),尤里因发现氢的同位素——氘,成为同位素化学方面公认的权威,同时也是学校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奠基者之一,马克的实验室便继承自尤里。除尤里外,化学系建系教授还有阿波罗月球样品返回计划四位首席科学家之一阿诺德(James Arnold)和生命起源化学之父米勒(Stanley Miller),林莽留美期间,一直在协助学校为他们举办纪念论坛。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的另一位奠基者、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玛丽亚·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也是建校元老之一。作为一个从小热爱化学、长大后在同位素和太阳系及生命起源领域探索的科研工作者,林莽觉得能在这里学习和工作是他科研生涯中最幸运的事,而学校所具有的学科交叉传统也促使林莽如今热爱并从事着部分跨学科研究,而这一切的开始也因为碰巧遇到了“菁英计划”。科研,是兴趣,也是生活做科研最重要的是什么?每一个行走在科研道路上的人或许都有相同的答案——努力再努力,但却又有不同的诠释方式。在林莽看来,在努力之前,兴趣更重要。因为兴趣,才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持续注入其中,这样的过程不是痛苦的,也许别人眼中看到的你只是在努力,但身在其中的你感受到的是乐趣。对于林莽来说,科研,既是他的兴趣,也是他的生活。全身心投入科研,虽然单身一人,但林莽从不孤单。在科研路上,他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马克便是其中之一。在林莽眼中,马克是那个与他有着相同科研品味的人,马克兴趣广泛,喜欢各种研究,还喜欢研究交叉学科,在与马克的交流中,林莽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多的是视野和理念的拓宽,林莽希望未来也能成为像马克那样的科学家。“对同样的问题感兴趣,不用强行调和,找到合适的人自然就能结伴同行。”如今,作为博士生导师,林莽也同样希望有相同科研品位和兴趣的学生加入他的团队。除了科研工作,林莽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留给了电影,而arthouse films(艺术电影)则是他的最爱。喜爱到什么程度呢?2013年,正在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林莽收到菁英计划的面试通知,他马上买机票回广州参加面试,面试结束的当天下午又飞回上海继续参加电影节。留美期间,林莽在科研之余会将自己沉浸于电影中,当地的艺术影院很多,经常会举办电影节活动,对林莽的科研工作起到了调剂作用。在国外,很多科学家都有各自的爱好,艺术、音乐等对培养感性思维、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在科研中,经常会用理性和感性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电影所蕴含的感性元素,可以促使林莽思考要解决什么样的科学问题,做怎样的研究工作。“我想知道人类的起源在哪里,我们是怎么演化而来的。”林莽渴望探寻生命起源这个终极问题,电影有时会带给他远处的星,就如他喜欢的那部经典作品——《2001太空漫游》,里面充满了追溯生命起源的哲学命题。让挫折成为进步的契机有人说,科研的路就是用挫折做的石头铺成的。这一路上,林莽也遭遇过不少挫折。读博第一年,他跟着一位博士后做研究,后来发现该研究项目的前期结果全是错的,项目设计出现了问题,花了一年时间却没有任何成果。回忆起这段挫折的经历,林莽却说自己是“幸运的”。“如果当时我盲目地跟着他继续做,可能到博士毕业才发现做错了而无法毕业,在一年之内就找出问题所在,我觉得还是比较幸运的。”挫折并没有使林莽陷于痛苦中,他开始寻找问题所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哪里出现错误?在不断的过程中,林莽也培养了独自查找问题和逻辑思考的能力。也正因为及时发现错误,林莽在导师鼓励下,开始独立制定和实施自己的研究计划。“遇到挫折时心态要端正,在科研路上,挫折就是常态。以问题导向方式去解决问题,让挫折成为进步的契机。”作为一个读分析化学出身的人,林莽深切体会到挫折的重要性。“我真正弄懂一部仪器,都是仪器出现问题的时候。在拆开仪器慢慢梳理的过程中,我才完全了解这部仪器,纯粹的使用很难让我真正了解仪器的运作。做科研也一样,如果一味跟着导师走,很难会有自己的想法,也很难认识到研究的问题所在。要把挫折看作机会,用心去思考这些挫折和问题,勇于质疑导师和前人的工作,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才能真正入门,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家,才能做出开创性成果。”林莽说,没有这些挫折,也许就没有他如今的科研成果。在科研路上,论文被拒稿也是不可避免的,林莽亦然。“有些拒稿意见还是挺好的,我会根据这些意见改进我的文章,最终发表时可以展现更好的形貌。”林莽并不执着于一定要将文章发表在顶级期刊上,在他看来,发表论文最主要目的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呈现,他会理性挑选适合的期刊发表,例如那些同行会看到的期刊或是他研究成果所在领域的期刊。就如他所说,被拒稿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学会如何将“坏”变“好”。林莽(左)和其导师马克·西门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读博期间,林莽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其中8篇发表在Nature Index收录的期刊上,这也使他在毕业时获得了校长授予的2018年度最佳博士论文奖章(自然科学学部唯一获奖者),同时也成为第一位获得学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杰出博士论文奖的中国大陆学生。在别人眼里,林莽从出国读博到回国就职的经历似乎水到渠成,就像游戏“开挂”,而林莽却认为这是厚积薄发。在读本科时,导师的一句话让林莽终身受益,“如果你想要做科研,你不要看本科毕业后多久可以拿到博士学位,而是看多久可以拿到教授职位,要将你的眼光放长远”。于是,林莽思考得更加长远,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积累。从本科毕业到出国留学,林莽在中大待了5年,这5年时间对林莽来说相当于读了一个博士。“我在中大那5年的成果别人可能看不到,因为不是显性成果。大家能看到的是我读博士那4年半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其实是我前期积累的。”正如林莽所说,他用在学习写论文、思考科学问题的时间并不比别人少,他的科研思维也在这期间得到充分锻炼,所以之后去美国读博士时,林莽非常顺利地进入角色,并把这段时间当作做博士后的过程,慢慢开始向一个独立科学家转变。在林莽看来,30岁前后不仅是科研生涯中最有创造力的一段时间,也是人生中最能专注于科研的精华时段,很多著名科学家的成名之作都是在这个阶段做出的。尤其在国外留学期间,除了学习和科研压力,不会受到过多其他压力影响,可以尽情享受这段科研时光,但同时也要尽可能多的积累,多做出成果,为之后的职业生涯做充足准备。正因为积累得足够,回国后,林莽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继续在这里从事他喜欢的研究。广州是个有包容性的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身为广州本地人,林莽很自然选择回到广州参与城市发展。林莽也走访过不少世界知名城市,他认为,广州的城市品格相对务实、踏实且富有人情味,很适合生活和静下心来做研究,但也因为务实,大家都喜欢做些“有用”的工作,致使广州在“无用”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发展仍显不足。“近几年,国内众多城市都在积极发展基础科学,建立重要研究平台,广州也应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在以需求为导向的同时,鼓励纯粹以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聚集更多全球优秀人才,这也是提升广州城市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虽然很多基础性研究往往在很久后才被证明其重要性,但也正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林莽说。来源:神州学人(2020年第12期) 原标题:《林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作者:季昕
通 知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9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2019年11月22日2019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学部成立时选聘172名学部委员,1957年增聘18名学部委员,1980、1991年分别选举283、210名学部委员。1992年4月,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制定并通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经国务院同意后由中国科学院发布,明确学部委员和外籍学部委员的标准和选举程序,院士增选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每两年一次。至2017年12月底,共有1367名来自全国各部门、各地区(含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者、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自1994年开始外籍院士选举以来,共选举外籍院士116名。2019年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名单公布,其中地学部共有11位科学家入选:目前地学部院士名单如下:地学部院士名单(138人)(名单为包含地学部11名新增选院士的总名单,以拼音为序)以下是十一位新增选院士的详细介绍(以拼音为序):1. 成 秋 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秋明,男,1960年3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地学博士学位,1994-1995年在加拿大能源部作博士后研究,1995年任加拿大约克大学助理教授,2002年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获得国际数学地质学会(IAMG)主席奖(1995年度)、被邀请作国际数学地质大会主题报告(1997年)和担任国际数学地质大会主席(2005年)三项荣誉于一体的第一位亚洲人。2004年以实验室主任身份承担了“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申请和答辩并获得成功,2006年承担了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项目申请书编写和答辩并获得成功,2007年以学术带头人身份申请教育部创新团队并获得成功。现任国际数学地质学会理事、评奖委员、名家论坛委员会委员,欧洲地学联盟(EGU)非线性固体地球科学召集人,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学会高级会员(Fellow),加拿大地质学会高级会员(Fellow),任国际《Computers& Geosciences》杂志副主编及国际《Mathematical Geology》、《Geochemistry:GEEA》和《Int.J.of Oceanography》等杂志编委。担任了“Fractalsand Multifractals in Geosciences”国际《Computers & Geosciences》杂志专刊主编、“Scale,Scaling and Non-linear Processes i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of the Earth”国际《Non-linear Processes in Geophysics》杂志专刊主编、第10届国际数学地质大会论文集“GIS and Spatial Analysis”和第12届国际数学地质大会论文集主编。被国际数学地质学会选定主编“40 Year of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Geology”国际丛书,发表论文21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100多篇,其中国际SCI收录40篇,EI收录40篇,ISTP收录30余篇。矿产资源评价模型和GeoDASGIS技术被多个国家的地质调查局、矿业公司和大学研究机构所广泛使用,在矿产资源预测和矿业环境评价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成果4次在国际重要学术大会作大会主题报告。主持第31、32、33届国际地质大会“矿产资源评价”、“地学中的GIS新技术”、“非线性固体地学和地球科学复杂性”分会等国际重要会议分会并任主席20余次。研究领域:矿产勘查与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方向:非线性矿产资源评价理论、方法与技术。将现代非线性理论、矿产资源评价、地学信息获取等学科融合,主攻分形和多重分形的尺度临界性、不均匀性和局部变异性,提出了以“局部奇异性-广义自相似性-分形谱系”为核心的多重分形理论与矿产资源评价方法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领导开发了GeoDAS专业GIS软件技术。2. 戴 永 久中山大学戴永久,200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气象学奖。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机理与模式研究、陆面模式与气象/地球系统模式耦合及其应用。创建了三个陆面模式(IAP94, CLM, CoLM);建立了与模式相匹配的完备的全球陆面数据集;建成了集模式、数据集、参数优化、资料同化和高性能计算为一体的陆面模拟系统。2004-2008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院长。现兼任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JAMES-AGU)、《气候与环境研究》杂志副主编、《气象学报》杂志常务编委、《大气科学》杂志编委、《高原气象》杂志编委、《大气科学学报》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数值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城市气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气候与环境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研究方向:陆面模式、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研制。陆面-大气相互作用研究。3. 李 献 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198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8年12月-2005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5年11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1997年获得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2004年获得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资助。2007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GSA Fellow)。出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微束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常委、同位素年代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任《Lithos》主编,《Precambrian Research》、《Solid Earth Science》、《地球化学》副主编,《Tectonophysics》、《Geostandards and Geoanalytical Research》、《Geological Magazine》、《Science Bulletin》、《Palaeoworld》、《Acta Geochimica》、《科学通报》、《岩石学报》、《地质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承担新元古代-古生代转折期重大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的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地球内部运行机制与浅部效应”子课题,2016-2021);华夏陆块地壳演化的微区原位碎屑独居石U-Th-Pb年龄和Nd-O同位素制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2020)项目。研究方向: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火成岩地球化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化学地球动力学、微区原位同位素实验。4. 彭 建 兵长安大学彭建兵,男,湖北麻城市人,1953年4月出生。1999年博士毕业于西安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工学博士。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院长,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政府津贴专家,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和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带头人。学术兼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评审组委员、教育部地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滑坡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安市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研究领域:工程地质、地震工程、地质灾害及岩土工程。5. 孙 和 平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和平,男,研究员,博士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1995年获得比利时Louvain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11月-2000年11月任动力大地测量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00年11月-2005年02月任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02月-2015年08月任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主要业绩包括建立和完善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精密测定全球重力潮汐参数;发展大气变化对重力场观测影响理论;利用全球地表超导重力观测探讨最新全球海潮模型的适定性;检测地球液态地核的自由核章动现象、地球自由振荡和地球固态内核的平动振荡现象,构制考虑液核近周日共振效应的重力潮汐模型等。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国家精密测绘、全球大尺度地球动力学和空间技术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背景材料。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承担多项科研项目,是国家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负责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曾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目前任国际IAG会士(Fellow),《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地球物理学报》、《测绘学报》、《地震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委等。研究领域和方向: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相关领域:主要方向为地球重力场观测技术,理论模拟,资料处理和地球动力学应用解释等。6. 王 赤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王赤,男,1967年2月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兼任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11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任中科院空间中心研究员。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成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作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的总师,为建设国际先进的地基空间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目前担任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负责人,“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中方首席科学家,嫦娥四号工程副总师,嫦娥五号和火星探测有效载荷负责人;曾先后担任空间科学(一期)先导专项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预先研究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总师、“萤火一号”应用系统总指挥。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美国宇航局(NASA)客座课题,创新团队和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重点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等。先后获得2003年赵九章优秀中青年奖、2003年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5年欧空局对Cluster卫星贡献奖和2005年纪念成中杰奖。2006年获得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同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4年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空间科学学报》副主编 ,《深空探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 ,国际与太阳同在(ILWS)执委 ,联合国外空委国际空间天气倡议(ISWI)执委 ,国际地球环境模型(GEM)委员会执委。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是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在太阳风大尺度结构和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等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做出一系列有原创性和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建立了新的外日球层多元太阳风模型,提出了确定太阳风在外日球空间减速的新方法,给出了星际介质中性原子密度,为美国新一代日球边界层探测器IBEX任务仿真提供了关键参数。揭示了外日球空间太阳风的物理特征,研究成果“太阳风在外日球空间的减速”成为不争事实,被美国空间物理战略规划委员会列为外日球空间六大研究成果之一。 揭示了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从太阳到外日球空间的传播规律,理论预言了日球层顶对太阳风扰动的响应过程及不稳定性的新现象,并被观测数据证实, 被列为美国行星际探索计划的重大研究成果,被收集在美国宇航局为纪念旅行者飞船发射运行25周年的光盘上。合作建立了三维全球磁层磁流体力学模式,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拥有能自洽描述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系统数值能力的国家之一,发现了地球磁层对行星际扰动的负反应的新现象,揭示了其物理本质,在地球磁层中小尺度物理现象的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发表在《自然》、《美国地球物理学报》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的论文160余篇,引用2000余次。部分研究成果被美国宇航局收录在他们为纪念旅行者飞船而制作的CD光盘上,作为旅行者飞船二十五年来的重大科学发现之一。7. 王 焰 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男,1963年11月生,汉族,博士,教授、博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共党员,山西省原平市人。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水文地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水文地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1994年分别被原地矿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8-199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获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16年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化学”、“专业英语”、“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科学方法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等课程,是“地下水与环境”国家级教学团队、“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球化学协会水岩相互作用工作组成员、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等职。多次以大会特邀报告专家或学术委员身份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与国际学术界保持着广泛的学术关系。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2项等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期刊论文100余篇。研究领域:水文地球化学、水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及防治、固体废物资源化。结合管理实践,近年来开展了大学战略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高教研究。8. 肖 文 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肖文交,男,1967年生,博士,研究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任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首批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入选者。2005-2017任加拿大Waterloo大学Adjunct Professor;2012-2015任香港大学荣誉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七届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24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170余篇被SCI收录,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50余篇,客座编辑专辑12部。 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2012)、2012年度新疆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2012)、中国地质学会第五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010)、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科学院,2010)。曾任《地质科学》主编,《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Terra Nova》、《Gondwana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地学前缘》、《地质论评》、《地质通报》、《西北地质》、《新疆地质》等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特提斯和中亚造山带造山与成矿作用等研究。在青藏高原北部和中亚增生造山作用方面获得了新认识。通过野外解剖和年代学工作,确定了西昆仑造山带复杂的活动陆缘体系及其属性、构造样式与形成时代,厘定了叠加在早古生代拼贴体之上的岩浆弧和增生楔杂岩,探讨了早古生代-早中生代向南复合增生造山作用特征;系统分析了中亚造山带与弧相关的活动陆缘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获得寒武纪古亚洲洋年代学证据,提出西伯利亚南缘在古生代发生多向增生、形成宽阔的增生拼贴构造带,建立增生楔-增生楔拼贴复杂增生造山作用新的工作模型,并指出复式增生造山作用是显生宙中亚大陆增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9. 于 贵 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男,1959年生,农学博士和环境学博士。入选1998年度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及国家人事部首批“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获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研室主任、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研究成果“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八),“中国陆地碳收支评估的生态系统碳通量联网观测与模型模拟系统”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陆地生态系统变化观测的关键技术及其系统应用”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2008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第二届归侨侨眷创业成果交流会“科技创新人才奖”、第六届中国侨届贡献奖“创新人才奖”,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奖。担任《应用生态学报》主编,《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和《中国科学数据》副主编。兼任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联盟(ChinaFLUX)理事长,亚洲通量网络(AsiaFlux)主席,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中方首席代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国家基金委生命学部咨询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等学术职务。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土壤物理与改良学、农业气象与环境物理学。近二十年来,致力于我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台站网络建设、联网观测实验及综合科学研究事业;着力推动生态学、自然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的交叉融合,开拓生态系统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和生态地理学等新兴学科。近期的科学研究重点方向包括研发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通量及生态要素网络观测新技术;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机理,认知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动态变化、地理格局及环境影响规律和机制;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机理、动态演变和地理格局的生物环境控制机制及全球变化因素影响与反馈作用等大尺度宏观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问题。10. 赵 国 春香港大学、西北大学赵国春,1985年和1988年分别在原长春地质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留原长春地质学院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获香港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研究奖;1996年赴澳大利亚科廷理工大学(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在澳大利亚科廷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至今在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任教,现为香港大学教授。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在中国华北发现两条19.5-18.5亿年前的喜马拉雅型大陆碰撞带;首次提出全球规模的20-18亿年大陆碰撞事件导致Columbia(Nuna)超大陆的形成等。1998年以来,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他人引用8500余次;2004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目前担任国际刊物《Precambrian Research》主编,《 Gondwana Research》和《Geoscience Frontiers》副主编,《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地学》、《岩石学报》、《岩石矿物学杂志》等刊物编委。研究方向:前寒武纪地质学、变质岩石学、大地构造学、超大陆重建。首次提出地球上广泛分布的21-18 亿年碰撞型造山带记录了一次全球性碰撞事件,并导致了全球陆块之间的相互拼合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早-中元古代超大陆(Columbia or Nuna)。在华北发现两条早元古代(18.5-19.5 亿年)陆-陆碰撞造山带,并提出华北克拉通基底是由若干微陆块在早元古代相互拼合而成。11. 朱 永 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国家留学回国成就奖;2006年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年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任国际原子能机构科学顾问,《Environmental Pollution》副主编,《Plant and Soil》领域编辑(Marschner Review editor),《Trends in Plant Science》,《New Phytologist》等刊物编委。曾经主持和正在主持的重要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以及来自英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际合作项目。至今已在国际主流刊物《Trends in Plant Science》,《Plant Cell》, 《New Phytologist》,《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研究方向:涉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元素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机制,包括根际过程、微生物分子生态和植物分子生理学等。研究小组系统研究了植物砷吸收积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如分析和表征了全球水稻砷、硒的含量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揭示了水稻根表铁膜与砷动态的关系,发现和表征了植物砷酸还原酶,探索了菌根菌共生与污染物的根际过滤机制,解析了氧化-还原梯度上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目前的主要研究重点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和植物对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机制与调控。END
来源:大水来、中国科学院今天公布的中国科学院2017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中,有一位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他就是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杨伟。辛苦一辈子,5个飞机型号总师杨伟,终于破云间日,名至实归获得科学院院士,同时也在十九大候补中央委员杨伟,出生于1963年,是我国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歼20和“枭龙”双座战斗教练机的设计都是出自他手。1978年初中毕业时,被誉为天才少年的杨伟先后报考了高中和大学。迟迟等不来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杨伟,只能进入重点高中学习。有一天,只上了一个月高中的杨伟被喊出了课堂,父亲亲手递给他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交,那一年杨伟只有十五岁。录取他的,是杨伟的第七个志愿——西北工业大学。原来杨伟眼睛有色弱的问题,差点与西工大失之交臂,幸亏著名航空学家罗时均教授的坚持,杨伟才拿到西工大飞机系的录取通知书。1985年,杨伟以优异的成绩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刚到研究所,杨伟就主动找到宋文骢总设计师,请求做他的助手。宋总很吃惊,在1800多人的研究所里,一个还没正式报到的研究生直接向他“要”工作,他还从来没有碰到过。近60岁的宋总和气地打量着22岁的杨伟,把他安排到了新成立的航空飞行品质与控制研究室,参与攻关第三代歼击机的关键技术——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研制。由于西方国家严密的技术封锁,当时甚至有外国专家断言:中国科技人员不可能过“电传操纵”这一关。面对国内的技术空白,杨伟带领课题组成员,以全新的思路对系统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攻克了一系列新一代战机的关键技术,成为多个技术领域的开拓者。杨伟也从一个热血青年,一步步成长为多个国家重点型号飞机的总设计师。1998年,35岁的杨伟受型号总设计师的委托,全面主持歼10战机的研制工作。他带领团队,采用优化组合的试飞方法,使得定型试飞的周期大大缩短,打破了我国多项新机试飞史上的纪录。2004年4月,歼10战机实现设计定型,同年批量装备部队,开创了我国军机史上“当年定型、当年批量装备部队”的先河。歼10飞机定型后,歼10双座机很快作为国家高新武器装备正式批准立项,杨伟被任命为歼10双座型飞机总设计师。最终,歼10双座机如期实现首飞,并于两年后设计定型。2003年8月,杨伟任总设计师的“枭龙”战机首飞成功,再次创造了我国飞机研制史上的奇迹。今年3月,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庆日,作为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在伊斯兰堡总统府接受了“卓越之星”国家荣誉奖章。2017年,中国航空工业迎来让人忐忑不安的一年,这一年,中航多次资本运作的合并业务被证监会或者国家相关机构拒绝;而航空市场的方面,中国航天在无人机业务上强势介入;而在国内最为重要的政治支持方面,19大中航集团高层管理无一进入中央委员的范围,反而,未参选入19大会议团的歼20总师杨伟候补进入中央委员。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局面,往常各中央直属大型工业集团的负责人才是中央委员,这是为了维持原来部级企业的政治地位,但是这一次好几家央企的一把手都没有进入到中央政治局,这标志着中央对某些行业的改革已经有很大的程度的不满,需要对其进行进行深层次的改变。中航杨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战斗机的总设计师,也是项目总师,标志着中国航空科技的带头项目,杨伟作为中航目前党政级别最高的领导,这意味着杨伟会对整个中航的科技层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611所从一个1980年濒临解散的国内最弱小的飞机研究所,发展到如今中国最有竞争能力,最有活力,掌握中国最先进航空技术的研究所,本身代表着一种革命性的工作方法和研发体制,611所从宋文骢,王南寿创立的三级总师代表制,是我国到目前为止最有效最有创造力和成就的科研工作制度,对于飞机这样的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三级总师负责到底,从一而终的责任制度,它既责任明确,又分工清晰,科研工程项目,既有科研的不可测的成分,又有工程严密的计划和稳健的推进成果。歼10总师宋文骢,战略眼光超一流,国产二代三代四代机基本构架奠基人611所管理的项目歼10属于克难攻坚,充分经历了科研的不确定性和反复性,而后的枭龙,翼龙,歼20都属于较为顺利的项目,611所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总师责任,全程竞标的研制工作体系,这套体系能够有效的把跨专业,跨单位,跨行业,跨军种,甚至是跨国的特殊对象组合到一起,对设计的弹性张,对技术的探索驰,但是对成本管控紧,对分系统的纠缠缩。611的研制管理方法其实也没有什么很神秘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科研归自己,不假人手,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而分系统则打破界限进行全程招标,制造多单位竞争,没有竞争单位时主动培育竞争单位,这个体制不仅极大的增强了611自身的科研和设计能力,还为市场培育了一群可以依附其生存的中游下游科研所和企业,竞争为整个行业带来极大的刺激,第一次让整个产业链都变得活跃,其实它不仅提高了它自身的飞机产品研制水平,还有力的带动了整个行业链的发展和活跃,这正是高层所希望看到的。传统中航的工作方法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中航基本封闭的建造了一个独立的工业王国,航空用的各种设备,组件,材料,零件等等,都是自身的专门工厂生产,行业外的企业很难参与进来。611所打破行业界限的全程招标其实是砸破了中航系统的垄断性,让一潭死水的中航工业展现了一丝异色。以往某些厂所的总师采用上级任命,每每工程型号干到一大半,就找各种原因换人,然后很多问题都往前任推,这种推锅制让行业变得僵化,论资排辈,而且有问题就靠推诿扯皮,而不是主动负责去解决,以后恐怕是再也不会出现了。国内某些飞机研制,一个机型走马灯换3-4个总师,个个有功劳,个个没责任,这种问题值得大家深思政治布局以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让很多行业开始窥视航空行业丰厚的市场了,最为典型的是意外发展起来的大疆无人机,这是基于民用介于玩具和实用化之间的市场,仅仅不到5年的时间,多旋翼无人机在全球创造了一个超过20亿美元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在不断增长,大疆已经占据了这个市场70%以上的销量,从国内的儿童玩具,到婚纱摄影,到土地勘踏到军队利用其侦查,运输等等,连一向高大上的美军,也忍不住在市场上直接购买使用。美国创造了多轴无人机,大疆却异军突起,精益求精,独霸市场,成功诠释创新的威力大型的长航时无人机市场更为庞大,但这个市场难度和准入基础门槛更高,中航原有的管理对大型无人机响应非常迟钝,在10年前611和132就生产出翼龙无人机,这些飞机能有效的执行侦查和直接打击的任务,这些无人机本身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但是中航的布局仍然还是基于国内军队提出研发需求,再研制对应的产品,翼龙技术水平高,成熟度高,也有出口的可能性和市场基础,但是中航的被动态度让他在10年时间里都没有获得多么好的市场份额。而这一市场发展速度很快,国外需求异常旺盛,中国航天看准了机会,在这个领域狠狠插了进来,航天不考虑国内军队的需求,只迎合国外市场,他们主动研制适应客户的产品,仅仅一年时间就推出4种大小不同的产品,2年时间就有6个级别的产品线,而且每一个产品都成功销售出去,在短短5年时间,航天系统在无人机市场上获得超过100亿美元的市场斩获,这远远超过了航空系统10年内飞机成品出口的总收入。航空系统吃国家计划大锅饭,不思进取,航天主动出击,为客户打造价廉物美产品,数钱数到手软目前中航的科研和产品实际上空白区很大,无人机市场是其他行业介入航空工业的最佳切入点,航天集团取得的成绩刺激了中科院,他们也磨刀霍霍准备加入到无人机市场上来,和航天瞄准国外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市场不同,中科院瞄准的是国内电子地图测绘和交通指挥市场,这是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国内超大型城市日益增加,交通状况变得复杂,上海,北京等地都曾使用过直升机用于交通信息采集和指挥,但是效益不高,不能长期使用,长航时无人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另外国内高精度地理信息采集GIS系统需求至少100架以上的飞机在全国范围内不停的飞行采集检测,这也是一个相当诱人的市场。航天和中科院不仅在飞机成品上进行开发和销售,还在飞机零部件,主要组件开发上展现新的能力,目前已经在400,700,1000等马力级的涡轴发动机上有产品供应,而1000KG级的涡扇发动机也分别有了具体的产品开始试飞,随着这两个大型集团在无人机领域业务进一步扩展,会有更多的航空组件进入市场化和货架化。航空发动机口得过且过粗制滥造,结果航天和中科院来了,真的是狼来了,推力500起步,1000公斤跟进中航工业现在的改革也是看到了市场的契机和自身的不足,首先是611跳开事业单位体系,开办了衍生企业,开发出云影系列无人机,正面迎接航天的挑战,云影无人机技术水平,性能都较航天的产品更高,竞争能力很强,脱离原有中航公司体系,完全市场化商业化操作,有利于减轻束缚,专心发展商业能力。云影无人机的出现,一声呐喊,造飞机我们航空人还是很有本事的,但是最缺舞台,最缺支持,最缺机会这样的改变还仅仅是开始,随着中央对中航改革布局的进一步明朗,中航将会象航天那样,变被动为主动,主动迎接市场化,竞争化,更开放和更负责。但不管如何做,未来航空市场参与的游戏者会越来越多了,中航体系如何保持竞争力,如何保持自身的商业规模,还需要深入骨髓的改革才行。中国科学院2017院士增选名单正式公布,61位新晋院士登场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7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予公布。中国科学院2017年11月28日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共61人,分学部以姓氏笔画为序)数学物理学部(11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马余刚49原子核物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王小云(女)50基础数学清华大学3方复全52数学首都师范大学4汤 涛54计算数学南方科技大学5李儒新47光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6何国威54流体力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7陈志明51计算数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8徐红星48分子光谱和纳米光学武汉大学9龚新高55计算物理复旦大学10韩占文51天体物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1蔡荣根52引力理论和宇宙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化学部(9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杨万泰60高分子化学北京化工大学2张东辉50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3陈 军49无机化学南开大学4岳建民55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5赵宇亮54分析化学、放射化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6郭子建55化学生物学南京大学7彭孝军54精细化工大连理工大学8谢在库53石油化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谢作伟53有机化学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卞修武53医学(病理学)陆军军医大学2刘耀光63植物遗传学华南农业大学3陆 林50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北京大学4陈化兰(女)48兽医学、病毒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5陈晔光52细胞生物学清华大学6季维智67生殖与发育生物学昆明理工大学7种 康55植物生理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8顾东风58预防心脏病学与流行病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9徐 涛46生物物理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10黄荷凤(女)59妇产科学上海交通大学11蒋华良52药物科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2樊 嘉59肿瘤学(肝癌基础与临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3魏辅文53保护生物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地学部(10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丁 林51构造地质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张宏福54岩石地球化学西北大学3杨经绥67岩石大地构造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4邵明安60土壤物理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5邹才能5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6侯增谦56矿床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7徐义刚50岩石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8窦贤康51空间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9潘永信53固体地球物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戴民汉52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厦门大学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毛军发5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上海交通大学2王建宇58光电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3吴朝晖50计算机应用浙江大学4杨德仁53半导体材料浙江大学5郑志明63信息科学/数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管晓宏61系统工程西安交通大学技术科学部(12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田永君54超硬材料燕山大学2刘昌胜50生物材料华东理工大学3张清杰58材料科学与工程武汉理工大学4杨 伟54飞行器设计与飞行控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5杨孟飞54空间技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6芮筱亭60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南京理工大学7欧阳明高58汽车动力系统清华大学8段文晖50计算材料科学清华大学9郭万林56力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郭烈锦53能源动力工程多相流与氢能西安交通大学11滕锦光53结构工程香港理工大学12魏悦广57固体力学及跨尺度力学北京大学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共16人,按英文姓氏字母为序)序号姓名国籍专业工作单位1瓦列里·邦杜Valery Bonr俄罗斯空间对地观测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俄罗斯科学院空间观测科学研究所2陈德亮Deliang Chen瑞典地球科学瑞典哥德堡大学3耶日·杜辛斯基Jerzy Duszynski波兰生物学波兰科学院4福田敏男Toshio Fukuda日本机械工程北京理工大学5安德烈·盖姆Andre K. Geim荷兰英国凝聚态物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6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美国计算机科学美国康奈尔大学7黄永刚Yonggang Huang美国力学美国西北大学8廖国男Kuo-Nan Liou美国大气科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9查德·米尔金Chad A. Mirkin美国化学美国西北大学10文森特·珀尔H. Vincent Poor美国电子工程专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1肖开提·萨利霍夫Shavkat Salikhov乌兹别克斯坦生物有机化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12沈志勋Zhixun Shen美国物理美国斯坦福大学13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James Fraser Stoddart英国超分子化学与纳米技术美国西北大学14王小凡Xiao-Fan Wang美国肿瘤分子生物学美国杜克大学15谢晓亮Xiaoliang Xie美国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美国哈佛大学16叶军Jun Ye美国物理(原子、分子、光物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美国天体物理联合实验室
中新社北京4月13日电 (郭超凯)据中国国家航天局13日消息,该局近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为充分发挥月球样品科研价值,规范科研样品管理工作,依据《月球样品管理办法》,国家航天局设立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样品委员会),作为月球样品管理的专家咨询机构,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行使月球样品相关的评审和咨询等职权。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由9位专家组成,委员会主任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担任,成员包括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徐义刚,中科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谦,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郑永飞,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研究员万渝生,北京大学研究员沈冰,南京大学教授惠鹤九,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会议审议并通过《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章程》。章程规定,样品委员会由9-11人组成,设主任1名,每届任期为4年。样品委员会聘任时,原则上主任年龄不超过70岁,其他委员年龄不超过65岁。样品委员会委员研究专业应覆盖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天体物理、行星科学等方向。样品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对月球样品的借用申请进行审议,给出评审意见;对月球样品返还进行审核,给出评估意见;就月球样品相关的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对月球样品相关科研成果进行评价;通过月球样品研究开展月球科学普及工作;国家航天局委托的其他需要样品委员会审议的事项。章程规定,样品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就特定问题邀请相关领域的国外专家参加委员会会议。每次会议特邀专家数量一般不超过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特邀专家只参与所涉及项目的评审及投票。(完)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安太成教授、中科院广州地化所麦碧娴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李湉湉研究员应环境科学研究所邀请在山西大学会议中心第三会议室进行学术报告。副校长程芳琴代表学校表示欢迎,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董川主持报告会,来自各学院的师生代表聆听了报告。安太成以“电子垃圾拆解排放毒害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与内暴露特征研究”为主题,指出电子垃圾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潜在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威胁。通过电子拆解工业园产生POPs及VOCs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开发了电子拆解人群体内多代谢物无损检测方法如头发、指甲、尿液,阐明了电子拆解工业园人群体内POPs污染特征及其代谢产物。麦碧娴作了题为“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PHCs)的区域生物地球化学与风险”的报告,从PHCs的来源、特性以及“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国际公约”为背景,利用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和脂肪酸指纹技术等创新性的研究技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PHCs的生物富集、食物链传递与毒性风险。李湉湉围绕研究课题“我国PM2.5暴露的慢性健康风险”展开报告,通过PM2.5与死亡的慢性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证据引出了慢性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队列)的研究进展,并对暴露数据共享服务——中国环境健康综合监测项目以及专门为空气污染设计的队列SCOPA-China进行了展望。山西是能源重化工大省,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绿色经济,做好环境保护和环境健康这篇大文章,意义十分重大。三位专家的报告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国际研究最新进展进行,对环境学科师生更好地开展环境健康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共同努力,为国家和我省的环境保护与健康事业作出新贡献。安太成,广东工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人才、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团队首席科学家等。长期从事新兴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与健康效应、光化学与光催化迁移转化与风险消减机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400篇, 包括ESI高引论文10余篇,ESI热点论文2篇,SCI他引近9500次。2014-2019年连续六年入选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环境科学类)。麦碧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长期从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风险研究。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了4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和广东省地方基金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主要成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包括SCI刊物论文280余篇,出版专著1部。论文被SCI他引10000余次,h指数为62。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李湉湉,中国CDC环境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室主任。从事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在Nature Climate Change、Lancet Public Health、Lancet Planetary Health、Circulation、EHP、EI、EST等刊物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中国气象局、国家卫健委、IPCC、WHO等机构采纳。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常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理事、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等。2014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新华社香港1月28日电(记者张雅诗)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下辖的两所研究机构——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成立的“联合实验室”,28日在理大校园举行揭幕典礼。两所实验室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和“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联合实验室。”两所联合实验室将在拓展科研前沿、知识转移应用,以及人才培育方面相互协作,在应用数学和环境保护领域上为粤港澳大湾区及社会未来发展作出贡献。理大暂任校长陈正豪在开幕典礼上致辞时表示,理大与中科院多年来在科研合作方面基础深厚,此次共同成立的两所联合实验室,不仅是对理大的应用数学和环境科学专家研究成就的肯定,更将集合彼此的优势,加强研究,配合国家发展。理大期望未来与中科院继续合作,为香港和国家作出更多贡献。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致辞时表示,理大是中科院的亲密合作伙伴,联合实验室是加强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双方共建的“气溶胶与环境联合实验室”已取得一定的合作成果,希望新增的两个联合实验室在基础和应用数学、环境治理等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特别在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援香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内地和香港的互补优势,为两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贡献。据介绍,“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未来将大力发展应用数学的演算法基础研究,包括最优化计算方法、张量计算、多物理场计算等范畴;推动统计学和金融数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进一步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联合实验室”未来重点研究范围包括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群的环境与健康、城市土地各种污染的综合整治、新农村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河口与沿海地区的生态治理等。去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成立“联合实验室资助计划”,拨款资助香港22所获中科院认可的联合实验室,其中与理大合作成立的占3所,包括理大与地球环境研究所于2013年成立的“气溶胶与环境联合实验室”,以及此次揭幕的两所联合实验室。责任编辑: 郝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30日综合报道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消息,根据国务院《关于丁仲礼不再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的通知》(国人字〔2020〕101号),丁仲礼不再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丁仲礼简历丁仲礼,男,汉族,1957年1月生,浙江嵊州人,民盟成员,1988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78-1982年 浙江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学习1982-1985年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1988年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88-1996年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其间:1989.12-1990.07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1996-1999年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室副主任1999-2000年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2000-2007年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2007年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7-2008年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8-2017年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2014.03)2017-2018年 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2018-2020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020-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综合
在我国三千多所高校当中,有的高校之间名字极其相似,因此而发生误报的情况每年都有发生,这不上面标题所列举的三所国内最顶尖的高校,你能区分得开吗?0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市,它是这三所高校中唯一的“985工程”、“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它是由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的副部级建制高校。该校是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特色、以尖端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全国性重点大学。从建校之初,这里就汇集了以华罗庚、钱学森等为首的一大批国内最优秀的科学家,这里学习和科研氛围浓厚,是当代科学家的摇篮。该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力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地球化学、天体物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的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科学与技术是史、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等配评为A+,另外数学、生物学、统计学、等被评为A.2020年该校在山东省只投放个专业,理科试验班,录取分数线为679分02中国科学院大学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于1978年,这是一所以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年轻的大学,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也是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从2014年开始普通本科层次的招生,如今已形成了本、硕、博三个层次一体化教育,该校位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包含硕士一级学科50个左右和博士一级学科50个左右。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大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等18个一级学科获得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30个一级学科达到A类,学科阵容之强大仅次于北大和清华两所顶尖高校。2020年刚刚出炉的数据:该校在河南省本科一批投档线理科为:687分。2020年该校在山东省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82分,环境科学专业,最高分为688分理论与应用力学。0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是经党中央批准,由国家教育部审批创办以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拔尖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这是一所建校时间最短、最为年轻的大学。该校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2017年5月整合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以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成立了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校拥有校本部和燕郊、青岛两个在建校区,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8个以及7个本科专业。其中王牌专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海外中国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等。2020年刚刚出炉的数据:该校在河南省本科一批投档线(文科)为:628分;理科为:660分,该校在山东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4分,社会科学专业,最高分为654分法学专业。这里是英语向导肖老师,更多精彩,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