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所国内高校的研究成果在同一天登上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其中有一项成果就来自这所双非高校-浙江工业大学。此成果是关于大气物理方面的研究,题为“Large Chinese land carbon sink estimated from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data”。此次研究团队主要作者之一、也是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方双喜。这篇论文除了方双喜团队之外,还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毅团队、爱丁堡大学Paul Palmer团队等共同参与完成。方双喜这项研究并非浙江工业大学今年的第一篇Nature,就在今年5月,浙江工业大学的一篇参与工作登上Nature,实现了人文社科领域在Nature发表零的突破。根据2020年10月最新统计,10月份浙江工业大学在N&S上发文数可以比肩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表现亮眼!在US News 2021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中,浙江工业大学位于国内大学的第74名。在泰晤士2021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工程学科在国内大学排名第58名。在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中,2020国际高校排名第271位,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53位,2018-2019年增长率达80.3%。2020年浙工大在中国大学专利奖排行榜位列全国高校第6。截至2019年12月31日,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以上这些数据显示,浙江工业大学是下一轮双一流的有力竞争者!最后大家怎么看?欢迎交流!
证券时报e公司讯,全国首家从事碳中和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24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曹军骥说,新成立的碳中和研究中心将通过建制化的科研队伍,联合中科院内外相关单位,预估2030年和2060年我国及全球碳收支特征,研究规划碳中和最优路径,评估可能的生态工程方案和转换能源结构的科学途径。(新华社)
中国气象报记者赵晓妮报道6月12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所)新领导班子座谈。刘雅鸣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科技创新,围绕气象科技发展顶层设计、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科技平台资源共建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人才培养交流等深化局所合作,为气象强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刘雅鸣指出,中国气象局与大气所有着长期而深厚的合作基础,2014年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签署重大核心技术科技合作备忘录以来,双方在气象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开放共享、人才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对标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更高需求,加快推进气象强国建设,需要发展更高水平的气象科技。双方凝聚共识、敞开胸怀、深化合作,既出于共同的愿望,也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她希望双方共同做好气象科技发展顶层设计,优化合作互补的科研布局,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气象数据的开放共建共享,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完善合作交流机制,为我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气象力量。大气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周天军表示,近年来,双方以需求为导向,在领域合作共赢,在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方面联合攻关,合作成果丰硕,合作形式多样化。未来双方围绕多尺度多圈层耦合气象模式、卫星资料同化研究、无缝隙精细化气象预报预测等领域及地球模拟器建设与应用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他希望,进一步强化面向气象“卡脖子”技术以及核心业务的联合科技攻关,在资料同化、数值预报模式发展、协同观测和融合分析、数据共享、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围绕国家需求和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国家大气科学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我国气象业务与科研发展。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主持座谈会,大气所党委书记陆日宇等所领导和有关负责人、中国气象局有关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据悉,最近5年,中国气象局相关单位与大气所在多个领域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大气所21项科研成果在中国气象局相关单位转化应用。双方科研人员联合发表SCI论文617篇。30多位大气所专家被聘为中国气象局各类学术咨询机构的委员。大气所每年约30%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进入气象部门,成为科研业务管理岗位上的骨干。
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获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每年评审一次,根据《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含创新团队1项),二等奖160项。10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分别颁给了中国工程院黄旭华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最高奖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新华社供图出生年月:1926年3月出生地:广东省海丰县主要成就: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贡献。黄旭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正是他带领着我国一批科研人员隐姓埋名,刻苦攻坚,让中国人有了一柄不再受人威胁的“利剑”。1958年,我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 黄旭华秘密赴京,被任命为核潜艇研制总工程师。此后30年,他始终没有告诉家人工作内容,外界亲友更是完全不知道他在哪,在做些什么。唯一的联系方法就是一个编号为145的内部信箱。直到2013年,他的事迹逐渐“曝光”,亲友们才得知原委。1988年南海深潜试验,黄旭华曾顺道探视老母,95岁的母亲与儿子对视却无语凝噎。此时距离他们母子分别已有30年,62岁的黄旭华已双鬓染上白发。为了不受外国列强的欺凌,中国人必须研制出自己的核潜艇,但研制难度极大:没有人见过真正的核潜艇,他们仅有的实物材料是两只从国外带回来的儿童核潜艇玩具模型。终于,在黄旭华和所有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1970年,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在科研试验过程中,黄旭华身先士卒。1988年,某新型号的潜艇在研制最后阶段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黄旭华不顾劝阻,执意要求一起进艇下潜。核潜艇开始是以50米、10米下潜,快到300米时, 潜艇顶壳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多个位置咔咔作响。黄旭华镇定自若, 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 直至最后胜利。成功后, 黄旭华兴奋地拿起笔写了几个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如今,中国核潜艇已经劈波斩浪,遨游在深蓝的大洋之中,为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气象预报事业“泰斗”曾庆存青灯伏案洞察风云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供图出生年月:1935年5月出生地:广东省阳江市主要成就: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首创半隐式差分法,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标志——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庆存是我国气象预报事业的泰斗,他在国际上首创了半隐式差分法,成功用于短期数值天气预报,开启了数值天气预报应用的先河。如今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支持下,我国的天气预报整体准确率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大大降低了气象灾害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因为杰出的成就和贡献,2016年,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授予他该组织的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曾庆存去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了自己成长和从事科研的心路历程。此次获奖前夕,他告诉记者:心情平静如常,又激动不已。平静的是“喜见国家强盛日,青灯伏案夜安心”,激动的是“心血勤研对国家人民和大气科学的发展有些作用”。他说:感谢党和国家人民的栽培,感谢同志们对自己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帮助。1952年,曾庆存顺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之后又响应号召,改学气象学科。大学毕业后,曾庆存被选派进入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学习,师从著名气象学专家基别尔。也是在这里,他取得了在气象领域开展数值预报的巨大突破。当时,国外科学家们已经尝试开展数值预报,但预报效果并不理想。曾庆存几经失败,苦读冥思,终于悟通关键所在,首创出“半隐式差分法”数值预报。这项成果立即在莫斯科世界气象中心应用,预报准确率前所未有地提升到了61%。自此,数值预报成为气象预报的主要方法。如今,85岁高龄的曾庆存还坚守在科研一线。只要身体允许、没有出差,他几乎天天会去大气物理所的办公室,看看青年科研人的研究进度,听听他们的想法。他一直在关注青年科研人的成长,为他们取得的每一步成就而喜。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航流程编辑:TF015
为帮助青年人才更好理解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要点,2月26日上午,我所组织召开杰青优青项目申请经验交流座谈会。11位曾获杰青优青资助的科学家出席会议指导,40余位青年才俊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周天军副所长主持。 会上,各位指导专家围绕申请政策要求、材料前期积累、申请书撰写细节、会议答辩注意事项等方面,交流经验体会,提出相关建议。黄刚研究员建议青年学者应明晰自己的学术规划,凝练自己的学术方向;申请书注重创新性、独特性、系统性,成果要以自己的为主,突出水平和质量。王爱慧研究员建议申请人将自己的研究方向集合成一个大研究方向,其中可以分解为并行的或穿行的小方向,研究成果要注重被实质性的引证。姜大膀副所长提出申请书中对自我的评价要尽量客观,建议青年科学家通过多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交流学术观点、与其他研究机构多交流访问等形式开阔眼界,并提醒申请人一定要严格成果标注,注重申请书的严谨性。段晚锁研究员建议申请书要主线清晰、逻辑合理。段安民研究员寄语青年科学家要有好的心态及早筹备,注重个人工作的系统性和原创性。王林研究员详细介绍了人才类项目和自由探索的区别。李立娟、黄平、王涛、燕青等从如何更好凝练研究方向、打造独特的学术标签等给出了建议。 在自由提问与交流环节,与会专家还针对申报者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答疑,解答了相关疑惑。大家也表示通过此次座谈会的深入交流,加深了认识,增强了信心,非常有助于申报准备工作。 周天军在发言中强调,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杰青、优青项目作为我国高水平人才项目,是研究所综合实力的体现之一。希望青年学者在战略上要有前瞻性的考量,从学术生涯开始就进行长远谋划;战术上要有具体的安排,扎实做好研究工作、注重学术交流,打造自己的学术标签和影响力。(科技处供稿)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他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领域——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开创性和基础性贡献;他为国际上推进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发展成为现代先进学科做出杰出贡献;他还密切结合国家需要,为解决中国相关气象业务的关键问题做出卓越贡献……他就是从事大气科学研究近60年,致力推动“天有不测风云”成为“天有可测风云”的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院士。1月10日,85岁高龄的曾庆存院士以卓著成就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留学归来立志攀登气象科学高峰1935年5月,曾庆存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母整天田间劳碌,哥哥便带着年幼的他一起上学堂听课,就这样以非正规的身份开始了学生时代。这对打着赤脚、衣衫褴褛的兄弟一边劳动、一边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52年,曾庆存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求学期间,他延续着幼时刻苦学习的劲头,埋头苦读。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急需气象科学人才。在乡村长大的曾庆存对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受天气和气候的重大影响有深切感受,气象学也深深地吸引着这个年轻人。曾庆存回忆说:“我印象很深的有一件事,1954年的一场晚霜把河南40%的小麦冻死了,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粮食产量。如果能提前预判天气,做好防范,肯定能减不少损失。”北大毕业前夕曾庆存到中央气象台实习,看到气象预报员们废寝忘食地守候在天气图旁进行分析判断和发布天气预报,但由于缺少精确计算,往往只能是定性分析判断和凭经验做天气预报。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下决心要研究客观定量的数值天气预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1957年年底至1961年年初,曾庆存通过国家考试被选拔派遣至前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作研究生,师从国际著名气象学家、前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基别尔。基别尔为曾庆存选择了一道世界著名难题作为论文题目,即应用斜压大气动力学原始方程组做数值天气预报的研究。通过苦读冥思、反复试验,几经失败后曾庆存终于提出世界上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方法——“半隐式差分法”,并随即被用于实际天气预报业务,至今仍在应用,奠定了当今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的动力框架基础。在前苏联科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后,曾庆存立即回国,还写下一首《自励》诗:“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当年仅26岁的曾庆存立下志向,一定要在气象科学领域踏上世界最高峰。学成归国,曾庆存分配到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气象研究室工作,从此开始了他投身大气研究、科学报国的科研生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科研攻关“风云变幻”成就卓著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曾庆存院士与“风云变幻”打了一辈子交道,从“中国北坡”攀登大气科学“珠峰”的征途中,他用汗水和智慧收获了一大批原创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科研成果。在数值天气预报与地球流体力学的数学物理系统理论方面,曾院士建立起完整的地转适应过程理论、地转适应过程与大尺度大气运动演变过程的弱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准可分性理论,阐明天气系统演变的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的本质特性;其专著《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将气象问题、动力学理论和数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发展的“波包动力学”“非标准模方法”和运动稳定性理论研究,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大气和大洋环流以及天气—气候动力诊断分析研究中。在数值天气和气候预测模式的研制与计算地球流体力学研究方面,曾院士首创求解大气运动原始方程组的“半隐式差分法”,随后还发展“标准层结扣除法”“平方守恒格式”等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是世界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核心技术。他还将数值天气预报延伸至气候变化模拟和预测,率领团队自主研制出大气环流、陆表过程以及气候系统和地球系统等诸多模式,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同时也用于中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与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在建立大气红外遥感系统理论和发展定量信息提取方法方面,曾院士1974年出版的《大气红外遥测原理》是国际上第一本系统讲述卫星大气红外遥感定量理论的专著,将各种辐射传输方程统一作为“遥感方程”处理,特别是提出的“最佳信息层”等概念和方法,是如今监测暴雨、台风等及相应灾害性天气的极为重要的手段。此外,他提出求解“遥感方程”的反演算法,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卫星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的主要算法。在开创跨季度气候动力学预测研究和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与防灾调度方法研究方面,上世纪80年代起,曾庆存就致力于跨季度气候数值预测以及集卫星遥感、数值预测和超算为一体的气象灾害防控研究:1994年建立世界第一个实际应用的短期气候预报系统;1992年起,给出“季风”“季风区”“季风指数”“季风爆发”等客观严格的统一数学表达和动力学特征,揭示出季风的本质、成因、时空结构和变异,均得到广泛应用;1999年起研究将遥感、数值预报和超算紧密联系的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预警,提高其防控时效和效果。曾庆存1991年还创立自然环境自控和人工调控的新理论——自然控制论,他提出通过合理的人类活动来减少对大气和环境的破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大气科学研究的新内涵。目前,自然控制论已成功应用于大气污染和核生化污染风险防控等方面。地球系统模式是当今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问题研究的制高点,曾庆存是建立中国地球系统模式的主要倡导者、领导者,并参与具体设计和研制。1991年他即前瞻性提出要建立“气候和环境生态的动力学”模式,并提出建模和机理研究方法,2007年起一直领导和亲自参与研制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系统模式。2011年,曾庆存等多位科学家向国家提出以研制中国地球系统模式为首要任务并带动地球科学数值模拟研究的“大科学装置”,2016年获国家批准,现今被形象称为“可以给地球做CT”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已在北京怀柔科学城积极建设,预计2022年建成运行。曾庆存表示,“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将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并推动地球系统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整体迈向国际一流水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力推中国大气科研机构建设和国际合作曾庆存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科研带头人,还是一位杰出的科研工作领导者和组织者。1984年,49岁的曾庆存便肩负起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所长的重任,提出要发展成为“中国的一个高水平的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对国内外开放,在世界大气科学发展中做出贡献”。担任所长9年间,曾庆存争取到在中科院建设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两个大气科学实验室——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曾庆存得知第三世界科学院(现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有意要在中国合办研究机构时,立即通过当时兼任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的中科院院长卢嘉锡向第三世界科学院申办“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后来又以此为基础,成立中科院—第三世界科学院—世界气象组织共建的“国际气候问题论坛”,定期召开国际研讨会或培训班,这两者也成为中国大气科学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和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科研人才的重要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这次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之前,曾庆存已是荣誉等身,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他还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和杰出成就奖,2016年被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授予该组织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曾庆存院士言传身教、严谨治学,为中国气象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大部分已成长为国家大气科学研究和业务领域的骨干和顶尖人才。同时,他也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多位留学生,其中,中科院首位外籍博士古拉姆·拉索尔回国后任巴基斯坦国家气象局局长。虽已桃李满天下,但曾庆存院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仍坚持在科研一线带领和指导年轻学生,他希望为中国气象事业培养更多栋梁,为大气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搭建桥梁,推动中国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来源:中新网)
大气所副所长周天军研究员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并概括介绍了CSSP-China七年来项目的研究成果、服务应用及交流合作现状。他指出CSSP-China是中英气象合作中历时最长、参与人员最多、最富有成效的合作项目。两天的研讨会包含了34个学术报告,内容涵盖气候可预报性与气候服务、东亚极端事件变化及归因、东亚气候变率与极端旱涝事件、气候模式发展与东亚气候模拟等领域。与会专家总结了CSSP-China框架下气候动力学与可预报性研究、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季节预测及相关气候服务、上海适应气候变化防范极端洪涝事件策略研究及我国干旱驱动机制的若干进展。青年科研人员踊跃参与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并在大气遥相关、2020年夏季长江流域洪涝可预报性、气候变化对极端事件影响等方面和与会专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此次会议增进了青年学者在气候科学支撑气候服务方面的交流,有助于日后国际合作与融合。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院】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祝宁华简要介绍了雄安创新研究院的筹建过程,科研领域布局以及雄安新区在用地、办公条件、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期待与大气所在气候变化的综合监测与评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支持雄安新区的建设。双方围绕水资源监测评估、气候变化影响、碳中和、城市布局、实验室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可能进一步合作的设想。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新华网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题:科技创新大潮涌——透视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大潮涌,千帆竞发勇者胜。这是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盛典!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右)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左)颁奖。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黄旭华、曾庆存两位院士摘得2019年度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曾经9度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连续7年产生得主;紧扣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科技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透视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的大潮更加澎湃,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令人信心满怀。“祖国需要,我就去做”:科技报国 誓言无声每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一位又一位科学巨匠的名字闪耀着这份荣誉的榜单。掌声,鼓舞着一项项光照千秋的重大突破;鲜花,掩映着一座座彪炳史册的时代丰碑。1999年以来,共有33位杰出科学家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以亲身行动阐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奋斗不息、创新不止。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生于1926年,在炮火和动荡中走过少年和青年的黄旭华,立志科学救国。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他隐姓埋名、以身许国,阔别家乡30载。黄旭华说,一开始参与研制核潜艇,就知道这将是他一辈子的事业。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左)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就用算盘和计算尺;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就用磅秤来称……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一个个尖端技术问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辽阔海疆从此有了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黄旭华说。一代代科学家逐梦奋斗,一批批报国者誓言无声。明天天气怎么样?当人们掏出手机,自由享受天气预报带来的便利时,有一位科学家的贡献应该被永远铭记。曾庆存提出的“半隐式差分法”,是世界上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方法,这一算法至今仍是世界数值天气预报核心技术的基础。如今,3天预报准确度可达70%至80%,在我国华南地区,可提前3至4天对台风路径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报。2009年,年事已高的曾庆存仍然“金点子”不断,他与其他科学家萌生了建立“地球模拟器”的想法。2018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在北京市怀柔科学城破土动工,将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曾庆存总是把“国家需要”挂在嘴边、放在心上,他时常用一句话勉励和要求自己:“为人民服务、为真理献身,凭黄牛风格、具赛马精神。”激活创新“总源头”:青年科技工作者成基础研究生力军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树高叶茂,系于根深。基础研究是我国提升原创能力的关键和突破口。手性分子是大多数药物的活性成分。这类分子具有两个异构体,如同人的左右手,互成镜像,但不能重叠,因而也具有明显不同的生物活性:一个有药效,另一个则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为精确获取有药效的“那一个”,不对称催化是当下的主流手段,其核心是手性催化剂。历时20年,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带领团队发现了手性螺环催化剂,一个催化剂分子可以将455万个原料分子转化成目标分子,这是目前最高效的手性催化剂。此次科技奖励大会上,周其林团队的这一发现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9度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如今连续7年产生得主,大会还颁发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5项。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源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持续稳定支持。从衡量基础研究的重要指标——国际科技论文来看,数量不断增长,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做好基础研究,赶时髦不行,跟热点也不行,需要‘十年磨一剑、敢坐冷板凳’的精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谦院士说,基础研究既要注重科学兴趣驱动下的自由探索,也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解决背后的重大基础问题。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侯增谦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十余年潜心研究建立的“碰撞性斑岩铜矿成矿理论”,在此次科技奖励大会上摘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理论大幅度发展和完善了国际矿床学界的经典斑岩铜矿理论,极大拓宽了全球斑岩铜矿的勘探区域,并被西藏等地系列找铜新突破所证实,为我国铜矿勘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更可喜的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中流砥柱,成为科技创新队伍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数据显示,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44.6岁,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52.5岁,分别比2018年下降了2岁和2.6岁,超过60%的完成人年龄不足45岁。创新成果多点开花: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今年获奖的成果中,从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到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再到治疗疑难杂症、护卫“舌尖上的安全”……通过紧扣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把准科技创新的着力点,让技术更加贴近群众、创新真正造福人民。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以LED为核心器件的半导体照明,被认为是继白炽灯之后的第二次照明革命,其电光转换效率是荧光灯的5倍、白炽灯的20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李晋闽研究团队经过十余年联合技术创新,率先突破了全链条自主可控的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LED芯片产业化。“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构建了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新模式;“稻田镉砷污染阻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从污染机制的基础研究到空气质量治理、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等领域创新成果硕果累累,支撑引领了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南京鼓楼医院孙凌云研究团队历时18年,首创异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法,确立异体MSC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优化方案,目前已推广到全国30多家医院应用,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突出贡献。腊肉、火腿、酱牛肉等食品深受人们喜爱,针对传统特色肉食工业化生产中品质稳定性差、有害物控制薄弱等问题,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王守伟研究团队经过12年攻关取得系列技术突破,推动传统特色肉制品向“品质定向调控-安全高效控制-绿色自动化”的加工方式转变。一项项科技成果,切实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是中国式创新的最佳注脚。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质。一个创新的中国,必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乘风破浪,向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1月10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颁发奖章、证书。09:42厦门有6项科技成果喜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通用项目5项、专用项目1项。01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课题组牵头完成的“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02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参与完成的“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福建省首个民营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03厦门大学高亚辉教授参与完成的“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04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基于外周血分子分型的肺癌个体化诊疗体系建立及临床推广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05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编码摄像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06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专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市共有1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市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了鼓励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来一睹获奖项目的风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研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效应且具超高表面检测灵敏度的分子光谱。21 世纪前,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仅有金、银等少数金属的粗糙表面和纳米粒子体系具有SERS效应,因而该技术无法被广泛应用,这导致SERS 研究一度陷入低潮。项目团队迎难而上,系统发展非传统SERS 和电化学拉曼光谱实验和理论方法,显著拓展SERS 方法普适性,推进其应用和产业化,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1、从实验和理论上系统证实过渡金属体系存在SERS 效应。在具有重大(电)催化应用背景的一系列铂族和铁族等过渡金属体系实现了SERS 效应,证明电磁场增强(特别是避雷针效应)为主要增强机理;发现了紫外光激发的SERS 效应;首次利用EC-SERS 深入研究与电催化过程密切关联的氢等弱拉曼信号分子体系的吸附行为;发展以金为内核、铂等过渡金属为壳层的核壳纳米粒子,实现了更具挑战性的过渡金属电极界面水结构的表征。奠定了我国在国际EC-SERS 领域的长期领先优势。2、发明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新技术。全面突破长期限制SERS 发展的材料和形貌普适性差的瓶颈,应用领域涉及电化学、催化、能源、材料、生命科学等。该技术被国际同行誉为“下一代先进谱学技术”,“开辟了光谱分析的新方向”。该“借力”策略和相关实验技术可被进一步拓展至表面增强荧光和非线性光学等谱学技术。自主研发以SERS 为核心技术的便携式拉曼光谱快检系统,成功实现其在食品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为2017年厦门金砖会晤等国家级重大事件的食品安全工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该项目历时十余年联合技术创新,率先突破了全链条自主可控的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实现LED芯片大规模产业化。项目开发的p 型氮化物掺杂、能带调控、微纳图形化衬底及成核、新型缓冲层外延、界面光提取等多项外延芯片技术,率先在三安光电公司进行推广与应用,获得了全球领先的高光效LED 芯片,年产四英寸外延芯片1000 万片,位列全球LED 芯片市场首位,推动我国半导体照明芯片由完全依赖进口发展到自主可控国产化。超低热阻封装与热通道管理技术在鸿利智汇、国星光电、厦门华联等封装领域龙头企业推广应用,实现了年产高可靠LED 封装器件1200 亿只的能力。以高光效高可靠LED 核心器件支撑了深圳洲明、河北立德、北京良业、厦门光莆等下游企业在长寿命光源模组与高品质半导体照明产品领域的共性技术突破,年产室内LED光源4000 余万套,室外LED光源1000 余万套。项目成果在北京奥运会、十城万盏示范工程、人民大会堂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工程、APEC峰会、俄罗斯世界杯等重大工程实现示范应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引领了全球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该项目首创了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技术与方法,解决了国际上赤潮治理长期存在二次污染、效率低、用量大、不能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难题,引领了国内外赤潮治理技术的创新与进步。相关成果在我国近海大规模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相关技术出口美国、智利等国家,被誉为中国制造的“赤潮灭火器”,研究团队被国际同行誉为“国际赤潮治理的引领者”。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在国内外大规模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基于外周血分子分型的肺癌个体化诊疗体系建立及临床推广应用》项目组历时十年,通过产学研医系统创新,首创无创分子分型技术体系,解决了组织分型局限性大的国际难题;建立基于无创分型预测评估体系,将精细化管理推向实质化进程;制定无创分型行业标准,使靶向治疗获益人群增加一倍。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首个无创分型产品,实现了组织及血液检测全覆盖,打破国际垄断并出口至50多个国家及地区,近五年累计创收近5亿元,累计纳税超3000万元。该项目建立的无创肺癌分子分型惠及患者105 万,有效避免了靶向药物滥用,提高了临床获益,有力地推动我国肺癌无创精准诊治的规范化进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编码摄像关键技术及应用》编码摄像通过光照调制、光路编码等手段对高维视觉场景信息进行耦合编码感知,通过解码计算与图像信号处理获取丰富的场景视觉信息表达,突破传统光学成像模型和物理器件能力导致的景深、时空分辨率等性能瓶颈和信息维度 缺失局限,属于光学成像、计算机视觉与信号处理等多学科交叉领域,是工业检测升级换代、网络多媒体高质量服务等应用的核心共性技术,已成为数字摄像领域国际竞争高地。项目在国家 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围绕编码摄像的理 论方法、关键技术、装备平台等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向全体为国家奉献的科学家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