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无锡太湖学院李廉水教授获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杰出贡献奖”礼拜天

无锡太湖学院李廉水教授获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杰出贡献奖”

2019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学和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在南昌举行,会议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三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杰出贡献奖’(每年评选两名)和‘优秀青年奖’(每年评选三名)”颁奖仪式,我校常务副校长李廉水教授由于长期的学术贡献和杰出工作能力而获此殊荣,学会理事长穆荣平教授为他颁奖,学会副理事长李光教授宣读了学会的颁奖词。开幕式后,李校长为大会作了“两化融合到创新引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进展与展望”的学术报告,解析了全球制造业从数字化制造到网络化制造再到智能化制造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制造业的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信息化创新引领工业化的阶段特征,展望了中国智能制造将成为世界标准制定者和创新主导者的发展前景。李校长的报告受到720多名与会代表的高度好评,报告后,许多代表纷纷上前请教交流。大会报告后,他应邀为南昌大学师生作了“创新型国家与我们的使命”的学术报告,并与经济管理学院师生座谈,共同探讨学术论文的选题、布局、写作和投稿的方法与技巧,讲解了“攀高峰”和“拓新路”的学术创新路径及其要求,师生互动热烈。附件:授予李廉水教授“杰出贡献奖”颁奖词李廉水教授长期从事产学研合作、科技政策与规划和制造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是我国最早研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专家之一,是国内演讲知识经济场次最多的专家,是国内主持和参与科技规划及政策研究较多并得到表彰的专家之一,是国内制造业研究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专家。李廉水教授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首批重大攻关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在《管理世界》《科研管理》《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30多篇,他引累计4680多次,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0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高质量奖项。李廉水教授突出贡献:20世纪80-90年代发表研究产学研合作论文30余篇,促进了产学研合作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1998年至2000年在全国演讲260余场,宣传知识经济,受到广泛赞誉;提出“新型制造业”概念,持续开展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评价,带领的制造业研究团队成为国内最大、产出最多、学术引用最多和社会影响广泛的研究群体;作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和纲要起草专家,积极贡献智慧并提出创见,获得“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要贡献”表彰。李廉水教授长期热心研究会工作,积极主持和参与境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多次承办研究会的大型学术会议和专门工作委员会活动,积极主动为学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资源。(党委宣传部)无锡太湖学院投稿邮箱:thxmt@wxu.e.cn

柏油路

第八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在北京召开

11月24日,由中国科协常委会决策咨询专门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支持,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共同承办的第八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新兴科技发展与法治社会建设”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科技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政策制定者、专业政策研究人员、科学家、省级科协代表以及相关机构的代表等约200人参加论坛。第八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主席、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专门委员会主任李洪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科研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公众关注日益剧增,急需进一步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更需要法律对科技发展中的风险和社会问题进行规制,保障科研的良好氛围和生态。我们应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重大科研政策、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科技法治建设体系等与科技治理相关的内容,全面提升国家科技治理体系效能。中国科学院党组原副书记、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方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全国人大宪法与法律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分别围绕加强科技法治融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系统学视角下科技与法治的关系、科学技术应用与公正司法、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敏捷治理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探讨新兴科技与法治社会的关系,以及科技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长郭哲主持主旨演讲。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任福君,科大讯飞副总裁刘江,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罗先觉,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石勇,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王芳,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阿里巴巴集团政策法规研究室总监李倩,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刘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刘长秋,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肖尤丹,同济大学朱雪忠等以专题对话的方式,分别就科技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法律对科技发展的保障与规制等问题开展研讨。中国科技政策论坛每年举办一次,是面向决策和社会公众的开放性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论坛聚焦科技政策领域的热点问题,邀请政府部门、科技智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通过政策要点宣讲、专家对话等形式,多角度解读国家科技政策,介绍科技政策实施效果,探讨科技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白樱桃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召开“建国70年来中国科技政策的发展”研讨会

未来网高校频道5月22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林钊宇5月18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技政策专业委员会主办、商学院与校社科联联合承办的“建国70年来中国科技政策的发展”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20余家国内知名院校、研究机构的6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会。《科学学研究》和《科学与社会》期刊为本次会议提供支持。该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冯建波和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技政策专委会主任樊春良分别致辞。冯建波代表该校向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他们详细介绍了该校和浙江大学“五位一体”校区的建设情况。樊春良对该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寄望此次会议能对今后科技政策制定和深入学术探讨提供借鉴意义。此次研讨会由一个主旨报告和四个专题研讨环节组成。宁波诺丁汉大学曹聪教授就“举国体制和中国科技规划”作主旨报告,介绍了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发展过程、重大贡献及适用条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技政策专委会主任樊春良教授、武汉大学李光教授,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李春成研究员,清华大学刘立教授、梁正教授,以及该校商学院常务副院长林承亮教授等12名专家学者分别作专题报告,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该校发展委员会主席许为民教授、商学院院长肖文教授也参与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回顾、总结、梳理了建国70年以来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政策演变历程,主题广泛全面,有宏观层面的国家科技思想、科技战略、科技规划和政策等方面的回顾,有中观层面的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和专利法律制度与产业等方面的总结思考,也有微观层面的光纤光缆技术和公共科研机构发展等方面的分析探索,对深化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解,优化创新型国家和城市建设路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为今后科技政策制定、修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

沉睡者

“2018中国创新50人论坛国际会议”召开

12月8-9日,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40年”为主题的“2018中国创新50人论坛国际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论坛由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方新,全国人大常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部原部长吕薇,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波,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纪珍,华东理工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杜德斌,诺丁汉大学教授曹聪、昆山杜克大学副校长Denis Fred Simon(丹尼斯弗雷德西蒙)、东京大学工程学院教授Kazuyuki Motohashi(元桥一之)、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社会科学政策研究所所长Margaret McCuaig Johnston(约翰斯顿)、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教授Barry Naughton(巴里诺顿)等20余位国内外专家出席会议。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陈锐出席会议并致辞。与会专家围绕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科技和经济体制整合的过程,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科技发展和政府作用的变化,提出我国在新时期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和趋势。分别进行了“创新资源的调动:基于国有企业和中国创新基金驱动”“科技改革40年新制度的经济学视角”“中国S&T国际合作角色变革:从学习者转向规则制定者”“科技变革的性质”“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支持和官僚自由裁决制度”“中美科技竞争力报告”“研发补贴的有效性和效率:用单边非连续性估计政策效果”等主题的分享。最后,各位与会专家在讨论与总结环节交换了有关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观点和成果,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国创新50人论坛”自2015年2月12日首次召开,迄今已分别围绕“创新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态势与中国的产业升级”“平台经济与中国制造的未来”“推动区域创新,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关于加强我国高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驱动、军民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等主题,举办了6期正式论坛。还围绕“中等收入陷阱与创新驱动发展”“智能技术与智能社会”“新工业革命与创新驱动发展”“校企关系——从加州大学系统中得到的经验启示”“产业振兴政策的比较分析”等内容开展了5次交流讨论会。 来源:中国科协网

欢乐屋

韩启德:发展康养照护行业,要作为一个民生事业

实习记者 | 梁怡“公众对死亡的恐惧程度会影响医疗决策,目前由于中国人对死亡的过度恐惧直接导致了过度医疗现象,相较而言清晰认知死亡和人生意义更值得思考。”这是在4月9日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福寿园国际集团和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委会协办的第三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上,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主席韩启德致辞的主要内容。韩启德说,他已经76岁了,因为前几年对死已经做好了准备,没有什么对死亡的恐惧,“但也看到社会上,或者人们生活提高的太快了,实在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对死亡恐惧好像特别明显。如果你始终害怕死的话,那你永远是处在这种恐慌之中,除非你不去想它,这是很悲哀的。”另外,他认为,我们现在的过度医疗,很大程度是对死亡恐惧所造成的。因为医学对任何一个人得的任何一个病,都不可能是确定性的。哪怕一个普通的病,它也不是百分之百一定能治好不会发生问题。“所以对死亡到底有多害怕,对我们做医疗决策的时候影响非常大。”他称,要解决死亡恐惧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对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韩启德建议,对今天社会上的工作来讲,还是要采取一些行动,让生命的最后一段路,能够走的好一些。发展康养照护事业,要把它作为一个民生的事业做好。现在从中央到国务院都在紧锣密鼓的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投入也越来越多。但具体怎么来做好?论坛在这方面可以做一些研究,想想办法。“起码我认为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到老年失能以后,如果再加上一些疾病,最后这一段时期是在医院里面渡过的话,那绝对不是最合适的途径”,医院不是用来解决衰老问题的。当然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已经没有办法挽回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安宁疗护,给予很好的缓和医疗。另外,韩启德也指出,对于丧葬来讲还有很大的问题,就是墓地的问题,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有人说墓地是新一轮的房地产,因为它圈地,卖的贵的不得了,尤其好的地方,这个我们真的是要极早的提高警惕,不要造成新一轮社会的不公正,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等等。对于丧葬这一块也要多讨论一下,采取一些创新的措施,给它做的越来越好,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当我昏乎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改革步入“深水区”更要对标国际

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广东该如何把握时机,在变化中寻找发展良机,在特区建设40年等新起点上深化改革开放?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蕴藏着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诸多发展机遇。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广东更要高标准对标国际规则,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全力打造对外开放门户。■专家访谈经济走势怎么看?全球分工规则体系面临重构南方日报:如何看待疫情冲击下国内外经济形势走向?徐洪才: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价值链遭受破坏,全球经济遭遇多种危机叠加。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全球分工体系正在重构,规则体系正在酝酿,但是分歧多于共识。另一方面,各大央行普遍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但是总体需求仍然不足,全球经济面临通货紧缩风险。比如,美国开动印钞机,但5月份CPI还在下滑,这就说明还是需求不足。总体来看,全球经济的需求、供给受到双重冲击,中间环节的供应链也受到影响,世界经济正面临衰退和萧条的风险。4月中旬国际货币基金预测今年世界经济收缩3%,世界银行报告预计为5.2%,说明对未来持悲观态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在前期疫情控制和复工复产方面工作卓有成效,抢占了先机,但因为全球疫情还没控制住,外部仍充满不确定性。我预计二季度之后,外贸订单仍可能进一步下降。一些年度综合指标完成情况可能也会受到大环境拖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GDP增长目标,我认为是务实理性的选择。南方日报: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该如何把握稳经济、促发展的机遇?徐洪才: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全国层面来看,我认为蕴藏着四大发展机遇:一是新型城镇化。通过过去十年努力,我国城镇化率从50%提高到60%。按照发达国家75%左右的城镇化率,未来15年左右我们城镇化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城镇化水平提升,客观上会拉动投资和消费的需求。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国情,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基础。二是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着较好的现实基础,比如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完善。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接近2亿接受了高等教育和专业化职业教育的劳动力,这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未来,人才红利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近年来,我国创新投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只要坚定不移走下去,相信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必定会释放更大的增长潜力。三是老龄化催生的机遇。当前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龄化人口,催生了养老健康、银发经济的需求。另一方面,让老年人老有所为,发挥其经验和智慧方面的余热,还有大量文章可做。四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改革红利。放管服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将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化市场和社会活力。同时,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相继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这对内陆城市也是发展机遇。广东深化改革路往何方?聚焦激发自主探索活力南方日报:具体到广东,如何在变化的局势中找到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源?徐洪才:广东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十八大以来,广东相继承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在当前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形势下,广东有基础有能力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首先,以规则对接提升开放水平。唯有开放才能进步。在世界经济经历深刻调整变革之际,更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建议广东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等平台,高标准对标国际规则,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开放水平,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前沿门户。特别是广东自贸区要对标香港以及新加坡,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其次,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动手早,已经形成配套能力强、多层次特点鲜明、市场主体活力强等优势,应当继续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我国科技创新“杀出一条血路”,从而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南方日报:当前广东在深化改革开放上需要着重关注那些方面?徐洪才:目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剩下的基本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很多时候要面对存量改革。对于深化改革,需要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不能拖拖拉拉、拖泥带水、等靠要,要激发自主探索活力。具体到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我认为首先要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广东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优势,重点围绕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等方面强化改革,激化科研人员活力,在全国一盘棋中先行一步。南方日报:最近越南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如何看待对广东的影响,怎样应对这种外部挑战?徐洪才:越南与欧盟签署自贸协议,可能会导致我国部分外资和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广东。建议广东密切关注,同时坚持办好自己的事,一方面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土地等要素成本,另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政府服务,优化产业配套能力,通过我们的产业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南方日报记者 占文平

情采

中国科协召开学会国际化发展专题研讨会

9月16日下午,中国科协召开学会国际化发展专题研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出席。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成秋明,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国际工程地质联合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夏庭,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主席韩雅芳,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周黎等出席会议并参加研讨。会议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重要指示精神。与会专家分析了当前国际科技组织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围绕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建设运营、推动国际科技期刊发展、提升国际科技交流的针对性和效率、优化科技社团国际化政策制度、培育国际交流合作后备人才队伍等内容开展深入研讨,就搭建全球性重大议题对话交流平台、创新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提出大科学计划、研制国际标准、开展重大问题国际合作、创新学会国际化组织形式、维护国际组织生态圈等提出了富于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怀进鹏指出,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等重要论断,在新的转折时代,深入研判不可预见、不确定性情况下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科学共同体的职责使命,通过参与国际科学共同体建设深化科技合作,增强国际科学界的联系、合作和信任,实现超越国家、超越意识形态、超越种族的开放合作、开放组织和开放交流。怀进鹏强调,要坚持尊重科学规律,倡导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大力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利用国际组织、国际期刊及国际会议,拓展跨越界限的互信,强化突破边界的合作,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在合作发展基础上实现对冲发展、博弈发展。要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学会国际化和国际科技组织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期刊和一流学术平台,深化与国际接轨的科技政策研究,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构建全球科技治理新格局贡献力量。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学会学术部、国际联络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来源:中国科协网

方寸间

全记录:2021美好生活商学院中国行第二站——走进辽宁

乐居财经 徐迪 发自沈阳4月13日,由乐居财经主办、沈阳市物业服务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1美好生活商学院中国行·走进辽宁”在沈阳华发全运首府云书院圆满举行。来自沈阳市物业服务行业协会的张孟龙会长、协会书记秘书长李洪良先生,以及辽宁本土12家主流物企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2021年,是中国物业管理的风口年,物业行业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物业行业作为新经济正被资本市场所认识,亿万级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乐居财经以专业财经媒体角度,主办百场美好生活商学院活动,旨在提供对企业有帮助的专业交互平台,为物业企业提供前沿信息,获取专业上市指导,增加收并购内容学习机会,为物企的企业管理及品牌发展助力。担任本期美好生活商学院导师的是:第一服务副总裁兼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黄云峰;北京林业大学物业管理系教授程鹏。与会嘉宾均为辽宁省一线品牌物业企业,分别是:华发物业北方区域总经理梁伟泉;旭辉永升服务东北区域副总经理田春瑛;辽宁泓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燕;沈阳班尼德瑞物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孙鸣;辽宁中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玉山;辽宁中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东辉;辽宁澳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春华;辽宁正品源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军;万联城市服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丰华物业常务副总经理刘波;沈阳浅草绿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乔晓璐;沈阳格林豪森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波;沈阳瑞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活动由乐居控股集团沈阳公司执行总经理张娜女士主持,主办方代表乐居财经物业事业部执行总经理申白玉女士首先向嘉宾致欢迎词。申白玉表示,作为国内首个泛地产行业的财经信息平台,乐居财经始终致力于从媒体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助力地产、物业、家居三大行业和相关企业提升价值和影响力,也希望借助此次活动为辽宁各大物企构建一个可供深入交流的平台。【协会致辞】张孟龙:美好生活商学院对于求贤若渴的民营企业是机遇沈阳市物业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参加本次活动有很多感慨,这种感慨是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的担忧。“当下资本市场对物业行业青睐有加,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找寻到民营企业的出路。”张孟龙指出,美好生活商学院,特别是相关专家带来的课程,对求贤若渴的民营企业来说是机遇。收并购这个话题对于每个企业来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了,近两年以来,迅速的在资本市场进行膨胀的周期,也更加引起了企业主,包括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结合两位导师今天所提供的具体内容,张孟龙认为:“未来这个行业一定不是一个企业单打独斗独行的行业,一定是合作共赢,资源共享的行业,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意义下,我们应该有我们的方向。”张孟龙指出,民营企业要紧锣密鼓往前推进,否则时不我待,“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大的课题,是一个生死存亡的概念。”【导师授课】第一服务黄云峰:并购整合关键在于尊重、赋能及文化融合讲师简介:黄云峰,第一服务副总经理兼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第一服务副总经理兼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黄云峰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他谈及并购时表示,并购的成败在于整合,如果做不好整合就失败了。合作是1+1大于2,不是收购企业就结束了,后面的整合非常艰难,因为涉及维度包括财务、人力、管理、战略、文化等。在他看来,在并购及整合的过程中,首先,要彼此尊重,作为一个合作方,不是来收购企业,也不是来求人,这是互相尊重的事情,包括后面的商务谈判等一系列的东西都是需要公平公正。其次,相互赋能,没有赋能,就没有1+1大于2的过程。何为赋能?比如一方提供菜单式的东西,另一方觉得哪个好就选哪个,适合就用,不适合就不用,不能强硬着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再者是文化融合,如果文化融合不了一切免谈,这是最难的东西,文化融合的核心点在于一定要志同道合,就像处对象一样,处对象前面很简单,后面结婚是柴米油盐过日子,这个很重要,得合得来。“未来如果在市场上,我们找人家合作或者引入合作方,其实要看给你什么东西,能否赋能,不要盲目。价格好不一定就是好的,要看整体的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正常心态看待这件事情,看未来,只要想干的事情就要看未来。”黄云峰说道。慎用并购中的“对赌协议”。黄云峰指出,很多企业设置赌条款伤害性非常大,虽然提高了企业的估值,但对赌的东西如果短期内无法实现,估值高了也没有意义,两败俱伤。并购方、被并购方都应理性地看待这件事情。每个公司设置的点不一样,根据你的增长点是多少。为何说伤害很深,因为很难完成。未来1到2年,到3年都会有变化,如果是一次性平均三年的增长,就看三年最终的值,完成不了扣尾款,完成了就给。还有一种方式,三年的尾款分成三年给,如果每年达成了,就按每年来付。比如因为对赌了,高估值15倍也一样,出现风险要退给我15倍,这种条件都非常苛刻。“最好不要有对赌的概念,维持正常的幅度就好,正常的幅度要增长的,比如15倍五年,5%的增长,10%的增长,少量的增长是可以的,其他都没有意义。”黄云峰说道。程鹏:《物业公司的四个框架搭建》讲师简介:程鹏,管理学博士,现任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业管理系系主任。目前,兼任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产学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房地产市场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特邀高级顾问、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物业管理系教授程鹏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物业公司的四个框架搭建》主题演讲。谈及物业公司能力的体现方面,程鹏认为物业公司的能力体现在四个框架方面,即战略、业务、品控和IT架构的搭建,其中最难的就是IT架构的搭建。程鹏表示,过去几年内,物业行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头部物业公司对自己的战略非常清楚,表现出来即商业并购等,最终目标是制定行业的服务标准。头部物企为了保证盈利能力不断占领战略制高点。首先从产品和服务本身做,其次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在产品开发新服务设计方面占领话语权,从而保持一定程度的议价力,然后再寻找新的载体,把在该领域中深耕之后的体会、价值,用新的东西能够承载出来,所以,这也是过去一两年物业公司纷纷进行品牌换新计划的原因。程鹏指出,过去两三年,中国现代化的物业公司战略框架和业务框架基本初步成型,头部物业公司也正在做两件事:第一,品控架构的搭建;第二,IT架构的搭建,搭建现代企业的信息IT架构时,不简单是技术架构,而是业务和数据融合的架构。他表示,架构的设计是为其未来五年后在市场中仍具竞争力做准备的。中国的物业公司快速增长期维持3-5年,慢慢从增量发展方式转为存量发展模式。增量发展模式很简单,并购是非常关键的指标。最难的是存量发展,当增长速度慢下来,如果之前没有为存量阶段做准备的话,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就会显现,存量不增长,矛盾容易爆发。未来,对物业公司来说最关键的竞争指标,是单个城市管理项目的密度,这就是为什么头部企业做城市服务的原因,是通过这些能把项目串起来,增加项目的管理密度,因为这是整个物业公司商业模型中实现正向循环极其重要的点。程鹏最后强调,千万不要认为IT架构的搭建是技术的问题,IT架构的搭建背后是管理的问题,是业务和数据融合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产生任何一个数据都已经不是商务活动的副产品,而是战略资源,大规模数据交互构成企业数据生态,数据管理手段也将全面智能化。之后的闭门会议环节,辽宁12家主流物企代表自由发言,与协会和授课讲师共同探讨辽宁物业市场形势、收并购过程中地方行业和民营企业的思考,以及区域物企全国化等多个问题进行多轮深入探讨。现场发起头脑风暴,既有机辩争锋、又有经验分享,气氛热烈融洽,迎来一场物业领域久违的思想碰撞。第一服务副总裁兼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黄云峰北京林业大学物业管理系教授程鹏华发物业北方区域总经理梁伟泉旭辉永升服务东北区域副总经理田春瑛辽宁泓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燕辽宁中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玉山辽宁澳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春华辽宁正品源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军万联城市服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丰华物业常务副总经理刘波沈阳浅草绿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乔晓璐沈阳格林豪森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波沈阳瑞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18时整,“2021美好生活商学院物业中国行”第二站走进辽宁,顺利落下帷幕。聚会是短暂的,但带来的收获却是巨大的,就像现场张孟龙会长分享的一句话所言:“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竞争激烈的状态下,物业行业未来一定不是某个企业单打独行的局面,而是合作共赢、资源共享的行业。我们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物业发展40年,如何能把这份事业延续传承下去,这是一种企业的团队责任,更是一份社会责任。”在近4小时的授课和讨论中,嘉宾们纷纷表示,难得有机会能与同行业大佬同桌相谈,希望能经常举办类似活动,为辽宁物企提供交流的平台。接下来的“2021美好生活商学院物业中国行”第三站,将于走进湖北武汉,敬请期待。【关注乐居财经,洞悉房产市场风云变化。】文章来源:乐居财经

藏飞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科技交流合作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例会在京召开

8月30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科技交流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例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双方代表约40人出席。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出席会议。会议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和中国科协交流部部长刘阳共同主持。束为对米健一行到访中国科协表示欢迎,强调委员会的成立是落实中国科协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18年11月签署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双方会商机制的正式建立。会议审定了委员会组织架构、名单及工作职责。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学会学术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的代表分别汇报了为配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在澳门举办的系列活动情况,澳门方面相关参会人员进行补充和回应。双方还就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和部署。委员会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与区域发展局和中国科协交流部负责工作运转,协调解决双方有关合作项目重大问题,推动澳门与内地学术、科普、人才、双创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委员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中国科协共同商定产生。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理事长崔世平、澳门科学馆馆长邵汉彬、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澳门大学副校长葛伟、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办公室顾问黎宇明、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副局长林媛、高等教育局高等教育合作与科技厅厅长谢永强等澳门相关部门人员,中国科协交流部、组织人事部、调研宣传部、学会学术部、科学技术普及部、创新战略研究院、青少年科技中心、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来源:中国科协网

圣人羞之

全球创新战略与科技人才政策国际研讨会暨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建院40周年专家座谈会在沪举行

11月19日,在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成立40周年之际,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主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协办,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室承办的全球创新战略与科技人才政策国际研讨会暨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建院40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上海隆重召开。 开幕式上,上海市科委张全主任代表科技两委,向科管院的生日以及本次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科管院成立四十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院寄予厚望。他指出要在新时期下,对标新要求,不断提升科管院的培训质量和水平。始终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加强合作办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聚焦重点,做强科技智库功能和影响力。借助于全国的乃至世界的智库,从而支撑上海科创中心进一步制定从框架迈向更有影响力的政策。来自全球贸易与创新政策联盟(GTIPA)成员单位—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主席和创始人Robert Atkinson、意大利竞争力研究所(Competere)主席Pietro Paganini以及美国杜克大学教授Denis Simon,奥地利技术研究委员会执行主任Ludovit Garzik, 法国科学技术高等研究院主任Sylvane Casademont分别为我院录制热情洋溢的祝福视频。 研讨会上发布三项研究成果。上海科技“政策北斗”是上海科技“一网通办”智慧政务探索实践成果,政策所积极参与“政策北斗”的科技政策内容信息化建设,在推动科技创和此次科技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熟知各类科技政策,名为“小蝌蚪”的智能机器人在会上亮相并与主持人进行精彩对话。由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上海技术交易所、科睿唯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联合开展研究的《2020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在会上进行新书揭幕仪式。《报告》在“第三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获得了较好反响。《报告》基于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战略部署旨在发现创新实力的机构,并通过从发明数量、发明质量、影响力、协同创新、国际化五个维度,开展深度分析,探究这些机构对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的支撑作用。此外,由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编著的《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20》也在会上发布。《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20》是自2016年以来发布的系列报告,聚焦上海科技人才研究,以上海“十三五”科技人才回顾评估、“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前瞻分析为主题,聚焦“十三五”以来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的主要成效、基本经验和瓶颈问题,阐明“十四五”时期上海人才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研讨会上,来自政府、全国科技智库学者、相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方专家围绕下一代信息技术、中-意科技合作、中国国际科技关系、全球创新生态系统、法国科学技术高等研究院培训项目等议题作精彩报告,对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协同发展、创新策源以及技术转移成果转化议题进行交流,为进一步推进更高质量的长三角创新协同发展建言献策。国内来自中科院战略咨询研究院、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研究会、中国人事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中心、浦东干部学院等知名智库的专家穆荣平、胥和平、吴江、柳卸林、余江、何立胜在研讨会上围绕全球创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创新发展思路、全球创新与全球产业、创新人才、全球与中国数字创新、干部学院教学培训创新等议题作主题报告。上海科级管理干部学院政策所所长杨耀武代表课题组对《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2020)》做主旨报告,并进行专题解读。会上,国家、上海及兄弟省市同行单位著名专家、学者就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协同创新展开对话沙龙,并与参会专家、学者一起召开圆桌会议,共同展望下一个十年的科技培训、科技人才和科技智库发展前景。来自国内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智库界共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在新冠疫情特殊背景下,国外专家以录制视频方式参会。此次国际研讨会是科技创新思想的碰撞和激荡,为国外、国内中央和地方智库提供多层次的对话交流平台,有力地增进了国内外智库的共商、共建与共享。记 者:沈晓云微信编辑:魏 路【科创长三角】现已入驻今日头条 | 新浪看点 | 大鱼号搜狐号 | 网易号 | 一点资讯百度百家 | 企鹅号 | 凤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