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4月12日讯(通讯员 雷蕾 记者 杨斯涵)午餐后的半小时,你会用来做什么?是外出散步消食,还是三五同事聚在一起聊天,抑或是坐在办公室里小憩?对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下称“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广大职工来说,这半个小时是学习党史的黄金时间。近日,从中午12点半开始,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学术报告厅的大屏幕上,都会播放半小时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视频,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中国史、湖南发展史以及科技创新发展史等。这是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党史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精心组织,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每日午餐后的碎片化时间,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党史故事学习党史,为党员干部奉上红色精神食粮。”省科技信息所党委书记、所长张小菁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能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又能保证学习的延续性,也有助于党员干部形成学习自觉,从而内化为工作的推动力。在新发展党员李维思看来,“午间党史学习半小时”是党员干部每天最期待的一道“大菜”,是提振精气神的“美味佳肴”。“通过观看视频,我深切地体会到革命烈士宁死不屈、坚贞不移的爱国主义深情,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科技报国的志向。”据悉,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午间党史学习半小时”活动从4月初启动,学习内容方面紧密结合“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主题进行精心设计,既坚持与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相呼应,又与中心工作相统一,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从活动开展至今,每天固定有60名左右的党员干部自觉参加学习,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伟大实践,奋力开创三湘大地科技信息事业新局面。[责编:杨斯涵][来源:三湘都市报]
红网时刻4月13日讯(通讯员 张瑶 易菊)午餐后的半小时,你会用来做什么?是外出散步消食,还是三五同事聚在一起聊天,抑或是坐在办公室里小憩?对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的职工们来说,这半个小时是学习党史的黄金时间。“一大代表们视天下为己任、坚定信念化险为夷的画面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让我心潮澎湃,我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骄傲!”“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它也鼓舞着我们不畏惧艰难险阻,在攻坚克难中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在迈向‘十四五’的新征程中,我们依然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答好新的赶考路上的‘考卷’。”……这是省科技信息研究所职工们在看完“午间党史学习半小时”视频后的热烈反馈。近期,从每天中午12点半开始,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学术报告厅的大屏幕上,都会播放半小时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视频,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中国史、湖南发展史以及科技创新发展史等。这是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党史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精心组织,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每日午餐后的碎片化时间,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党史故事学习党史,为党员干部奉上红色精神食粮。”省科技信息所党委书记、所长张小菁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能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又能保证学习的延续性,也有助于党员干部形成学习自觉,从而内化为工作的推动力。在新发展党员李维思看来,“午间党史学习半小时”是党员干部每天最期待的一道“大菜”,是提振精气神的“美味佳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到‘断肠明志’的革命烈士陈树湘时,仿佛看到了像他一样的革命先辈们以血肉之躯为矛,浴血奋战。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宁死不屈、坚贞不移的爱国主义深情,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科技报国的志向。”据悉,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午间党史学习半小时”活动从4月初启动,学习内容方面紧密结合“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主题进行精心设计,既坚持与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相呼应,又与中心工作相统一,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从活动开展至今,每天固定有60名左右的党员干部自觉参加学习,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全所迅速掀起了党史学习热潮。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伟大实践,奋力开创三湘大地科技信息事业新局面。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官网消息,2021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线上申报工作于2月5日正式启动,申报截止时间:3月31日。线上申报地址: https://cjcr-review.istic.ac.cn/。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官网消息,2021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线上申报工作于2月5日正式启动,申报截止时间:3月31日。线上申报地址: https://cjcr-review.istic.ac.cn/。此次申报接受2018年以前创刊的、未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类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申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又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开展相关遴选评审工作,每年评估和调整一次。被评估的期刊范围包括前一年度已经入选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评估当年申请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选取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议和定量评价,是中国各学科领域中较重要的、能反映本学科发展水平的科技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自1987年开始从事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工作,自行研制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并利用该数据库的数据,每年对中国科研产出状况进行各种分类统计和分析,以年度研究报告和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定期向社会公布统计分析结果,公开出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广大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决策支持。从公布的遴选程序来看,主要流程包括:申请、样刊报送、初审 、定量数据采集与评估等环节。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官网:https://www.istic.ac.cn/isticcms/html/1/284/339/6218.html来源 | 科技期刊项目服务处供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2日讯(记者 王铭俊)午餐后的半小时,你会用来做什么?是外出散步消食,还是三五同事聚在一起聊天,抑或是坐在办公室里小憩?对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广大职工来说,这半个小时是学习党史的黄金时间。近期,从每天中午12点半开始,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学术报告厅的大屏幕上,都会播放半小时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视频,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中国史、湖南发展史以及科技创新发展史等。该研究所“午间党史学习半小时”活动从4月初启动,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主题进行精心设计,既坚持与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相呼应,又与中心工作相统一,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我们精心组织,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每日午餐后的碎片化时间,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党史故事学习党史,为党员干部奉上红色精神食粮。”省科技信息所党委书记、所长张小菁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能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又能保证学习的延续性,也有助于党员干部形成学习自觉,从而内化为工作的推动力。活动开展至今,该研究所每天固定有60名左右的党员干部自觉参加学习,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全所迅速掀起了党史学习热潮。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伟大实践,奋力开创三湘大地科技信息事业新局面。[责编:周倜][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格隆汇11月12日丨中国信息科技(08178.HK)发布公告,王钜成先生因须处理其他业务事宜,故已辞任公司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执行董事黄景兆先生已获委任为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以填补空缺,自2020年11月12日起生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一个研究所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解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微模式”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2020年4月,沪硅产业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2020年8月,芯原股份登陆科创板。这两家企业都来自“新微模式”,业界为之欣喜,“中国芯”正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2020年夏天,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收到一份特别的90岁生日礼物——沪硅产业制造的300mm大硅片。突破“卡脖子”问题,是邹世昌这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毕生追求。填补国内空白的大硅片诞生,让老人兴奋得像个孩子——二十年磨一剑,这是“新微模式”的结晶。经过多年摸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上海微系统所)探寻出一条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新微科技集团的平台,构建起以技术为前提、人才为关键、资本为保障的“新微模式”,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依然是难点和堵点,“新微模式”的实践,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促进科研创新,协同产业创新力量打造产研共同体,进而借助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让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更精准,让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道路走得更顺畅。国产大硅片的20年求索路——科技成果转化,远不止“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出来,再到批量定型生产,中间的产业化阶段存在超高“死亡率”,被业界称为“死亡之谷”。“好比跳龙门,一大批科研成果迈不过去。”新微科技集团总裁秦曦说。令他自豪的是,在“新微模式”护航下,2020年孵化出4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已培育沪硅产业、矽睿科技、尚飞光电等一批中科系硬科技企业。在秦曦看来,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远不止“一公里”要走,需要多方协同,迈过一道道坎,解决一个个问题,“常常是好不容易推进了一公里,抬头一看,发现前面还有很长的路”。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沪硅产业)执行副总裁、上海新昇及新傲科技董事长李炜,2001年加入新傲博士创业团队。2006年,由上海微系统所和新傲科技共同完成的高端硅基SOI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沪硅产业成立。2020年,完成300mm国产大硅片生产制造的飞跃。目前,沪硅产业初步完成全球布局,力争成为世界先进的半导体硅片供应商。“这条路,一走就是20年。300mm硅片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起步比国际同行晚20年,中国发展大硅片的过程就是补课的过程,必须加速、加倍投入。”李炜说,“这些年,首先是迎着困难上,迎着最硬的科技上,将个人和企业的目标与国家的目标紧密结合;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重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新微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微模式”的探索背后,是一个近百年老所对科技创新道路的求索。上海微系统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作为上海微系统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微科技集团则承担着促进上海微系统所乃至中科院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的使命。以上海微系统所为科研平台,其布局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简称上海工研院)为产品中试与技术转化平台,新微科技集团为科技创投融资与产业化平台,由此构建起“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共同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形象地说,上海微系统所专注原始技术创新,要拿出“原理样机”;上海工研院解决的是产品创新问题,也就是实现从样品到产品的转化;新微科技集团要推进的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瞄准的是产业创新,就是把产品放到货架上,最终实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成果得以跨越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鸿沟,充分释放协同体系带来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额温枪的缺“芯”之急——下好先手棋,围绕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额温枪等无接触测温设备一时成为紧缺的防疫物资。红外温度传感器是其中的核心器件,为了让更多的额温枪尽快上岗,新微科技集团携手上海工研院火速行动,8英寸研发中试线提前复工,不断挖掘产能,在一个多月内将传感器芯片产能从每月320万颗提升到640万颗,解了红外测温计企业的缺“芯”之急。智能体征实时检测系统,让方舱医院实现病症早发现、早干预;战疫执行管理系统,让基层医疗体系实现平战结合、立体防治……面对疫情大考,新微科技集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科研攻关,将平时的科研积累和技术储备迅速转化为战时可支配资源。高效的应急科研攻关,来自多年积淀和前瞻布局。战疫中大显身手的8英寸研发中试线,是对标国际产业竞争的关键一环。战疫执行管理系统则来自新微科技集团在物联网领域的谋篇,着力攻克互联网和物联网在基层医疗体系应用中的标准化问题。秦曦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下好先手棋,新微科技集团致力发挥好助力、牵引和支撑作用。记者了解到,上海微系统所目前设有9个研究室,以3个国家级实验室和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正在谋划与上海科技大学深度合作,加速推进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以及学科交叉,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面向集成电路、物联网两大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微系统所旗下的上海工研院正在加快中试研发平台布局,打造致力于“超越摩尔”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的新型研发机构。新微科技集团则已建立起从技术研发到创业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技术研发、创业孵化、创业投资、产业集群四大业务板块。秦曦将这一体系的高效运转,归因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的驱动。“三位一体的核心是一体,三个轮子同时转,有一个地方卡住就转不过去。”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围绕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将产业的前沿需求及时反馈给研发团队,推动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衔接,解决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问题。同时,布局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在这里,一条融合创新链、资本链和产业链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培育超10家硬科技企业背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责任也是使命尚飞光电是南通新微研究院孵化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在上海微系统所的技术支持下,公司解决了国家公共安检领域核心探测器件难题。2019年3月,尚飞光电在新三板挂牌,成为“新微模式”孵化的成功案例。上海瀚讯是由上海微系统所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及通信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工程实施。2019年3月,上海瀚讯在创业板上市,市值迅速飙升。这是“新微模式”培育高科技企业的又一典型案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是让科研人员都去搞企业。”秦曦说,“创业九死一生,干公司也是科学。我们要做的是搭建平台,集聚最优秀的科学家、最优秀的工程师和最优秀的企业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共同把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事业向前推进。”通过“三位一体”“三链融合”“新微模式”构建起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2020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新微)工作站揭牌成立。工作站依托中国科学院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着力打造集成电路行业硬科技企业的上市孵化培育体系,搭建科技与资本的纽带,为科创板和主板市场梳理、筛选、培育更多优质的种子企业。记者了解到,除了上市服务工作站,新微科技集团还布局了科技金融服务站、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站。近年来,“新微模式”以上海为中心,持续向长三角辐射拓展。汇集上海微系统所和地方政府的资源优势,依托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母基金,新微体系下的嘉兴科微基金应运而生。这只基金紧盯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助推长三角经济带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生于科技,长于资本,为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管理咨询和上市辅导,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是新微科技集团成立的初衷。”秦曦说,“我们希望,加速科技成果的积累,加快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让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让更多从0到1、从1到N的跨越水到渠成。”截至目前,新微科技集团携旗下新微资本重点参与体系内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或重组,超10家高潜力型科技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提交多家科技企业进培育库培养,带动超百亿元的科创产业投资。上海微系统所党委书记俞跃辉思考的是:面对“十四五”开局之年,走向百年老所的上海微系统所,如何更好地围绕“卡脖子”问题开展科研,产业化如何有更大突破,能否孵化更多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俞跃辉说,“这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2日 01版)(来源:光明网)
2017年,我国基础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高端装备大步走向世界。同时,创新格局出现重大变化,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基础研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担纲“主角”,很多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世界潮流。 英国《金融时报》这样评价中国的创新浪潮:“从世界最大的无现金交易总量到世界最快的大数据计算速度,从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到世界最先进的高铁网络,从世界最多产的人工智能科学论文到世界最领先的光伏产业链,中国在许多行业突破科技瓶颈,成为世界的领跑者。” 2018年,我国将牢牢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继续快速发展,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催生更多新业态,拓宽发展新空间,壮大发展新动能,凝聚起更为强大、更为持久的科技创新力量。 1月9日11时2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景一号03、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2018年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攻克新技术 今年,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将继续加速,推动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新技术持续获得突破性进展将带动产业变革 2017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共性技术、通用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显著增强。今年,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将继续加速,推动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技术瓶颈的持续突破将带动产业变革。 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中国创新能力正得到世界认可。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335万次,超越英国和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增强,我国已具备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的能力,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将在世界科学舞台上绽放光彩。 人工智能将是今年最引人瞩目的新技术之一,我国对人工智能的布局正在加速。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到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目前,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产业化已经进入快车道,将在无人驾驶、智慧城市、医学图像以及语音识别等4个方向深入拓展。 今年,大数据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并加速应用。中国优秀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将大数据应用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营销效果的更加精准以及服务体验的改善。 当前,中国物联网行业进入“集成创新、跨界融合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接入网络,形成海量数据,带来应用的爆发性增长。物联网的大发展不仅将进一步便利人们的生活,同时还将推动其他技术取得突破,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 5G被认为是未来关键网络的基础设施,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制高点,中国的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来自工信部的消息表明,目前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已经启动,重点是面向商用前的产品研发、验证和产业协同,预计2018年6月有望出台5G商用或接近商用产品。 5G、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推动智能驾驶、智慧医疗等新应用加速落地,城市建设、社会管理也有望因新技术而变得更智能。催生新业态 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推动下,平台型大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蓬勃发展,催生新业态并发展深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今年,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推动下,平台型大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蓬勃发展,催生新业态并发展深化。 互联网的创新红利给传统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线上线下全面整合的“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有望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增长点。OMO意味着线上线下的边界消失,在某些领域可能是线上整合线下,在其他一些成熟的领域也有可能是线下整合线上。在新一波的创新浪潮中,OMO领域将是初创企业发展的绝佳机会。 自“新零售”概念被提出后,2017年被业界认为是新零售元年,传统零售业态重构,催生出了新型商业模式,智能便利店、无人货架、自助售货机等纷纷出现。今年,新零售将推动门店体验再升级,新零售服务商也将大量涌现。 共享经济在2017年不但规模持续扩大,而且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共享出行、共享充电宝、共享房屋……不知不觉间,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共享经济在吸收国外先进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开始向海外扩张,逐渐成为中国的新名片。 今年,同样大步走向海外的还有中国的移动支付。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移动支付是中国最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城市得到充分发展以后,正在向农村市场下沉并向海外市场拓展,有望带动所在国消费者的支付方式变化。拓展新空间 我国已经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总体格局,今年各地将加快建设创新型省市,创新创业的新空间将不断拓展 2017年,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布局的基础之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鼓励和支持地方探索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新模式,从而形成若干有较强影响力的协同创新高地和优势突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今年,各地将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示范区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财税金融等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探索将这些政策扩展到“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并进一步细化,确保发挥更大作用。 2017年,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扶持创新型初创企业发展,强化众创空间等创新孵化载体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等。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经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总体格局。今年,各地将加快创新型省市建设步伐,向创新要动力、要活力、要潜力,我国创新创业的新空间将不断拓展。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号
来源:智通财经网智通财经APP讯,中国信息科技(08178)公告,于股东周年大会上,执行董事谢志伟及东乡孝士,以及非执行董事王志勇因其他职业及事业上的个人承诺,没有要求连任,且已于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退任公司董事职务。
随着21世纪网络和计算机时代的到来,IT行业成为了目前最热门的行业,科技的重要性早已渗透进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各方各面。 我国的IT行业发展也不甘落后, 各大电子科技类高校发展得越来越好,其他高校的电子计算机专业也在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实力。国内的计算机和科技的最有名的大学应该是两电一邮了,国内有很多电子科技相关的大学,最好的还是位于我国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在1988年改名为电子科技大学,这多学校也是非常有历史和底蕴的学校。电子科技大学有“中国电子类大学排头兵”的美誉,它不仅是985,211工程院校,还是我国的双一流大学建设A类学校。电子科技大学是西南地区最好的工科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学风非常好,该校的学术氛围浓厚,因此在电子科技大学读书的学生大多是真的能够学到一技之长的。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专业被评为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A类学科,光学工程被评为A-级,还有5个B+学科,分别为仪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这种成绩是非常优秀的,这些顶尖专业意味着他们在国内和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地位,如果能够在电子科技大学学习这些王牌专业的话,那么毕业后无论是继续考研还是进入知名企业应该都不成问题。电子科技大学也经常会举办一些大大小小的竞赛,主要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真实的用到一个个案例中,因此学校的毕业生们大多是学术过硬的。无论是学校的学术氛围还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地理位置都是非常优秀的。电子科技大学在成都有两个校区,根据网友们和毕业生们的介绍,电子科技大学的食堂、图书馆、住宿环境都是相当不错的,因此这所学校也被理工科男生所追捧。因为学校是一所地地道道的理工类院校,因此男女比例不协调,男生会比较多。另外学校的位置也比较好,成都也是一个很宜居的城市。在这样一所优秀的学校学习,学术压力比较大是一定的。在电子科技大学的图书馆内随时随地都能够看到认真学习的学生们,与其他的大学生的丰富悠闲的大学生活不同,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把时间更多的花在科研项目当中,可以说,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们治学严谨,学生们也都是低调并且好学的。就业方面,2017年的数据显示,电子科技大学的毕业生的平均初始工资大多在5000元左右,这是相当可观的。电子科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大多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普联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工作。硕士毕业生一般会进入腾讯、百度、网易等知名IT企业。而且电子科技大学的就业率也非常高,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一般的本科生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因此不会选择读研。电子科技大学的知名校友无数,比如丁磊、万明坚等等。总之,电子科技大学是非常好的学校。
4月13日,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会议室座无虚席。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党建工作服务平台”系统视频学习、现场答题,旨在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领悟。13日当天开展的学党史活动中,该所党员干部认真观看《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三湾改编》等视频,看党史、讲党史、学党史,正是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近期开展的富有特色的党史学习活动缩影。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支部书记表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对此,该所制定了详细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通过学习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此外,在党史学习活动中,该所创新学习方式,增加学习内容,除“必选题”学习内容外,还结合企业实际,增加中国科技情报史学习内容。同时扩大学习人员范围,创新学习方法,采用“视频学、现场答”方式,对党史四个时期涵盖的党建知识点由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中干、入党积极分子采用微党课、观看视频等形式宣讲,对当天学习内容提前编写测试题,在宣讲的同时,现场学习人员每人对学习内容进行答题,提高学习效果。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展学党史活动。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摄(来源:2021年4月13日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张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