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公布了2020年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获奖名单(原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共10人获奖,来自8所高校。图源官网图源官网这8所高校分别为复旦大学(2人)、上海财经大学(2人)、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其中仅一所“双非”高校,即河北大学。具体获奖名单如下:最后结合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看经济学相关学科的情况。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学科。对于理论经济学学科,共有9所高校评为A类,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评为A+。对于应用经济学学科,共有15所高校评为A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评为A+。此次获奖的8所高校,除了河北大学,其它7所高校的经济学学科评估结果均为A类,实至名归。河北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学科评为C+,应用经济学学科评为C,这次能获此奖可见该学生和导师足够的优秀。“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原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由当代经济学基金会设立,旨在激励和资助有志于在经济学领域作出创新贡献的中国高校经济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助力其在学术前沿领域潜心研究,为经济科学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该项目每年资助一次,每次资助10位青年学者,每位入选者将获得资助经费10万元人民币,后续资助其4万元人民币出版博士论文。自2016年开办以来,已举办五届,评选出50位优秀青年学者。祝贺以上获奖者及单位!
一、艰难多舛的求学路许多人的人生,往往在一瞬间就会走上岔路,命运就此发生改变。王争,中国第一位无臂经济学博士,1991年,9岁时去母亲的工厂里玩耍,捡一根旧灯管时不小心碰触到厂区的高压电线,被强大的电流烧毁双臂的全部神经。为了保住生命,他不得不截去双肢。身体的残疾,没有让王争沉沦,而是更加激发出上进的动力,从练习身体平衡,到用嘴咬住毛笔写,一点一点克服普通人不曾经历的艰辛。最初的时候,王争的口腔常会被笔磨出血,口水会濡湿作业本。但无论怎样艰苦,王争都会坚持每天用嘴写200个字,用脚趾写100个字。笔杆上留下了他的牙印,视力变成了200度近视。笔越写越流畅,无数次临写《多宝塔碑》、《兰亭序》后,王争竟然练出一手漂亮的书法,学会用脚下脚趾每分钟在电脑里敲出120个字,高中阶段,王争是在北仑中学度过的,每天除了努力,还是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异,为了能找到日后接受自己的大学,整整三年,王争除了学习,就是准备资料与国内稍有名气的大学联络。记不清寄走多少希望,记不清收到多少拒绝,即使在自述材料中“承诺只要能上大学,不会要求任何特殊照顾”,但是,因为体检不过关,直到2001年高考那天,仍旧没有一所大学肯为王争敞开大门。极度的压力和失望,让走进考场的王争感受到紧张,甚至一度出现腹泻症状,影响考试发挥,文科考出651分。回忆起高中时代的求学,王争感慨地说过,当时“压力很大,有很多顾虑。不能开车,也不能从事体育运动,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唯有在学习上超过别人,才有可能为日后的人生道路搏出生机。“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是,将自己唯一能做好的那部分做到最好。“二、浙江大学带来王争人生第一次飞跃虽然体检不合格,但是历经波折,浙江大学终于为王争打开大门,破格录取他到经济系继续求学。如同在黑暗中行走突然见到了光,进入大学的王争如鱼得水,找准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始人生第一次飞跃。2006年9月,王争又以优异成绩被保送攻读浙大经济学研究生,多篇论文在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并在第六、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获奖。成绩光环的背后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辛苦:2006年8月,在研究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的课题时,设计模型、修改模型,数值分析,各省有关的经济数据瀚繁,最后用脚趾敲完所有数据用去2个多月的时间。2007年,王争提前一年硕士毕业,进入浙江大学继续攻读博士,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位无臂博士,同时成为第一位获得浙江大学最高级别“竺可桢奖学金”的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同时荣获“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成功没有让王争忘记对朋友的感激,他在“竺可桢奖学金”获奖感言中写道:“理论之树常青,生命之河亦不息奔流。做一个勤奋的水手,等待下一个起锚的港口。怀着感恩的心,真诚对待身边每一位朋友。探索真理与未知,经邦济世当是至高追求。”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后,2009年3月,王争独自远赴英国,进入诺丁汉大学攻读西方经济学,成为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位无臂残疾人留洋博士后。王争在又一次付出数倍于常人的辛勤之后,2012年获得诺丁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和学校的最高荣誉——“校长成就奖”,并且会每年为王争提供一套60平方米的单人公寓和2.2万英镑的奖学金。王争的事迹迅速在英国传播,一位伦敦大学的学生给王争留言,佩服地说:比起你,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生活确实如此,有人只会一昧地感叹命运不公正,有人在失败后苦闷沉沦,有人因为一点点挫折咒骂生活,却不肯花一点时间反省,乐观坚强地面对眼前的困难。哪怕生活有一万个理由让你哭,你也应该用一万零一个理由让自己笑。三、你若努力,命运也会让路如今的王争在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执教,担任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工作。生活虽不富足,但王争感觉自己的努力终是有所回报。每次谈及高考,王争都是深有感触:“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给了我一个崭新的平台,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言传身教的老师,热心友善的同学,这些都是通过啃书本自学不可能拥有的珍贵东西。”岁月的磨难,让更多人明白高考的意义与价值: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知识改变命运。倘或没有高考,王争不会实现做“一名大学教师”的梦想。对多数普通人而言,或许眼下的你不够优秀,但与其抱怨,不如用抱怨的时间去努力。王争的事例告诉我们:“困难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若努力,世界也会给你让路,”命运也是如此,“你若努力,命运也会给你让路。”
财经类专业在现今的社会下越来越受大家欢迎。“两财一贸”(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为了清北、复交、中科人大等名校之后的报考热门高校,在录取分数线上一点也不逊色于老牌的985高校。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在财经类专业中,在大学当中充当着很重要角色的专业——经济学类专业。在国内的高校,这专业有哪一些高校排名靠前,实力更强呢?下面是名单:经济学只有经济学一个学科类,4个本科专业。经济学类专业有多火呢?下面这组数据告诉你:我国大学授予的经济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4.36%。在经济学实力方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这五所大学实力较强,评级达到了A++。这些都是国内的知名高校,想要报考经济学专业方面的优秀学子可以优先考虑一下这一些大学。经济学专业学子在深造方面似乎更倾向于到国外高校,上面提到在国内高校当中,经济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4.36%,而经济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8.41%,经济学博士占总博士总数的5.33%。经济学学子在学历方面取得越高,在毕业后的情况就会大不一样。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的学科,大类上分为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近代才有的。因此,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是发展速度相当快速,在2007年,国内开设有经济学专业的大学就已经有451所。以上的表格中,将国内高校中经济学类专业进行实力评比排名得出,具有参考的价值。(排名依据:《挑大学、选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总体上来讲,经济学类专业排名靠前的高校是综合性强的高校和财经高校为主,特别是老牌综合名校,在经济学方面表现都很强势。想要报考经济学的学子们,你会考虑哪一所高校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高校教育内容,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
由当代经济学基金会主办、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承办的“2020年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证书授予仪式暨学术讨论会”近日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会上,2020年博士创新项目入选名单揭晓,并举行了2019年、2020年博士创新项目证书授予仪式。“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下各国央行的放水政策等,一系列似乎‘异常’的重大经济事实与现象得不到经济学解释。”国务院参事、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夏斌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在夏斌看来,今后五十年、一百年正是涌现经济学大师的年代,纵观经济思想史,历史上经济学大师的出现,不是纯偶然的,首先是时代的召唤,其次是自身学术志向的确立、学术规范的潜移默化、学术钻研精神的孜孜不倦,以及周围学术氛围的支撑,“基金会从事此类学术公益活动,目的是为挖掘未来经济学大师的个人潜质,塑造、培养青年经济学大师的社会氛围,乃至繁荣中国的经济学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由当代经济学基金会设立,旨在激励和资助有志于在经济学领域作出创新贡献的中国高校经济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助力其在学术前沿领域潜心研究,为经济科学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该项目每年资助一次,每次资助10位青年学者,每位入选者将获得资助经费 10 万元人民币,后续资助其4万元人民币出版博士论文。自2016年开办以来,“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已举办五届,评选出50位优秀青年学者。这些受资助的获奖论文,勇于探索经济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创新,对推动大中华区经济学领域青年学子的学术追求,意义深刻,影响深远,在高校博士圈发挥了学术标杆性影响。据悉,该项目往届评选出的许多优秀青年学者如今已成为经济学界的教授、副教授,在各自研究领域成果卓著。
【编辑/张喜斌 统筹/刘姝蓉】3月22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王成为山西省副省长;决定免去曲孝丽的山西省副省长职务。据悉,王成是一位准“70后”,1969年6月出生,现年49岁,是山西朔州人,经济学博士。据媒体报道,其目前是山西最年轻的副省长。王成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 ━ ━ ━准“70后”履新,成山西最年轻副省长据媒体报道:3月22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王成为山西省副省长;决定免去曲孝丽的山西省副省长职务。公开资料显示:王成,男,汉族,1969年6月生,山西朔州人,1994年6月参加工作,199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山西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晋中市委书记。据了解,1984年9月,王成在山西省朔县师范学校学习;1987年9月,王成在山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91年7月,王成是山西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94年6月开始,王成历任山西省政府办公厅科教处干事,社会处干事、主任科员。1997年12月,王成任山西省临汾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此后,历任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副处级秘书,山西省经贸委办公室调研员、中小企业处处长、投资与规划处处长。2004年6月,王成任山西省国防工办副主任。此后,曾任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忻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山西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转型综改办专职副主任,太原市委副书记,晋中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晋中市委书记,山西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等职。━ ━ ━ ━ ━“60后”法学博士已任省委组织部部长据悉,此次被免去山西省副省长职务的曲孝丽,女,汉族,1963年9月生,山东昌邑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81年9月,曲孝丽开始在天津师范大学生物专业学习。此后,曾任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教师、德育处主任、科研室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1996年10月,曲孝丽任共青团天津市河西区委书记。1999年5月,曲孝丽任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党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此后,历任河西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委副书记。2011年3月,曲孝丽任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长,市社会组织工委书记(兼)、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局长(兼)。此后,历任天津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党组书记,红桥区委书记。2018年1月,任山西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2019年3月,任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资料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官网、黄河新闻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据The Daily Post报道,近日,一名斯坦福大学的中国博士在学校自杀,无不令人叹息!(图源:截图)据外媒报道,2月11日,有人在斯坦福大学的Paul G. Allen大楼中发现了一位男性遗体。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很快惊动了校方和警方。(图源:padailypost.com)经确认,死者为工程系的一位博士研究生,中国籍,年仅26岁。2月14日,圣克拉拉县法医办公室断定他是自杀,死亡原因为上吊自杀。据资料显示,这名中国博士生是斯坦福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读,主攻可变电阻式记忆体和计算机存储器的研究。2014年,他在中国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于中科大。一名前途无量的博士生,用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出乎所有人意料。现今,依旧人知道他自杀的动机究竟是什么。网友们对这一消息纷纷表示痛心:(图源:微博)事件发生后,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Jennifer Widom于2月11日向该系所有学生和家长发送邮件,对于该同学的去世而感到悲痛万分。(图源:官网截图)在结尾处,院长Jennifer Widom指出,如果有任何同学需要心理辅导和帮助,随时可以获得学校的帮助。(图源:官网截图)在信的结尾处,院长Jennifer Widom写道这样一句话——“The death of a student is always hard to understand and accept. Please take care of yourselves and those around you.”“一名如此年轻、如此优秀学子的离世总是让人难以接受的,请大家一定照顾好自己和身边的人。”我们永远不知道一个在异国他乡的中国博士生,在自己人生最灿烂的时刻,为什么选择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也永远不知道,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这位中国博士之死,着实令人人悲痛、心寒。留美读博之路的确很难,漫长的学术生涯说不定会从心理和肉体上把人压垮。无论如何,希望大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RIP。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压力巨大,容易患抑郁症。博士的规模在扩大,而博士的“延期毕业”是扩招带来的恶果之一。近年来,博士生的未正常毕业率相对稳定。2002年至2009年,中国博士未正常毕业率在60%左右徘徊,2010-2017年则稳居60%以上,波动中有小幅提升。不过考虑到博士生的大规模扩招,实际上博士的延期毕业已经相当普遍。一般情况下,高校对研究生毕业论文在数量上有严格的硬性要求。以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为例,在就读博士期间,至少要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刊物上发表(或录用)2篇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这是在读博士进入学位答辩程序的必要前提。博士扩招后,僧多粥少,在版面有限的指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竞争压力更大、难度更大。就更可以想象博士生的心理压力会有多大了。每个人都喜欢正能量,不喜欢负能量。很多时候,患有抑郁症的人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就很悲观、萎靡不振,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他们更爱“笑”,用“乐观”这层面具来掩饰自己。(图片来源网络)据耶鲁大学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学业压力、对父母的惭愧、害怕导师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得不到合适的心理疏导。留学生也不是人人都是天之骄子,也不会永远都有漂亮的成绩单。人生地不熟的国外,融入圈子使人心累,与父母沟通也不知从何说起。出国在外各种心酸和压力也不是总能被排解掉,得不到父母和他人的认同。这些都会是情绪崩溃,走向极端的原因。不论是情绪崩溃、孤独或是抑郁症,又或者是钻进牛角尖,这种伤害自己的行为也会让身边的人难过。(图片来源网络)请善待博士生,请大家多给他们一些关怀!本文转载自北美留学生日报ID:collegedaily
纽约曼哈顿,唐人街宰也街6号,联邦邮局在2018年12月有了一个新名字——“李美步纪念邮局”,这是美国首次以华人的姓名来命名一间邮局,以纪念李美步为维护女性权益、服务华人社区所作出的贡献。尽管时代变迁,但纽约唐人街的华人依然熟悉李美步这个名字。作为杰出的华人代表,李美步在美国创造了许多“第一”:华裔女界第一位获得最高学位荣誉者、中国首位经济学女博士、撰写了首部中国留学生农业经济史著作,开办纽约唐人街第一所华人幼儿园。她一生矢志社区服务,对纽约华人社区贡献巨大。“李美步是一位无所畏惧的女性楷模。”据《侨报》报道,“李美步纪念邮局”揭幕仪式当天,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高级副教务长Christina Kuan Tsu表示,作为一个教师,她很感激李美步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付出,“希望每一位推开邮局大门的年轻人都能够记得李美步这个名字,并明白她为这个社会作出的贡献。”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女性权益、华人社区的李美步,如今仍是美国社会多元化的象征,也是美国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的先驱者。但因其出生在广州,鲜有人知道李美步的籍贯。实际上,她是南海狮山人。借着“岭南世界观——寻访全球南海会馆跨国大调研”的契机,调研组来到纽约唐人街,在南海乡亲的带领下,追寻这位南海先贤、华人女杰的传奇故事。撰文:黄舒旻 吴欣宁 王芃琹策划:何又华 林焕辉统筹:张培发 赵进自幼旅美 富于语言天赋擅长演讲李美步的故事,要从她的父亲李韬开始说起。资料显示,李韬是南海狮山人,12岁便跟随当时的“淘金潮”来到美国淘金。经过多年的奋斗,李韬受聘于纽约唐人街的晨星书馆负责行政管理,专为华人服务。在书馆工作期间,李韬一心为华人提供帮助,从协助侨胞谋生到调解纠纷,从为侨胞求医担任翻译到为海员争取居留权,李韬在广大华人中逐渐树立起很高的声望。由于李韬与其他本地社团也有交往,许多美国本土教师都自愿到唐人街当志愿者教新移民英文。出生于1896年的李美步,在4岁的时候随母亲从中国来到美国与父亲团聚,并于1904年进入纽约公立小学读书。“李美步来美后初履异邦,矢志向学,禀赋甚佳,短期内学会流利英语,中学时期在Erasmus Hall H.S.念书,成绩优异,屡获奖状。”中华第一浸信教会已故执事朱毓祺在文章中记载道。“我一直都记得,李美步教我们说英语时的场景。”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关良兴,谈到小时候在李美步教授下学习英文的场景,依然一脸激动,“她的英文讲得非常流畅,也会跟我们说粤语。她的粤语甚至都没有口音,非常纯正。”出色的语言天赋,让李美步自学生时代便成为演讲的一把好手。1914年,李美步参加了在马萨诸塞州安姆斯特大学举办的美东中国留学生会十周年庆祝会。该会于8月29日晚间主办的演讲比赛中共有5人参赛,李美步以“中国人之爱国”为题发表演讲,荣获冠军。她是该会自有英文演讲比赛以来第一位得奖的女性。宋子文曾在《留学学生月报》中说,李美步的演说“人人争颂,与会代表在听了她的演说以后,每个人都被李美步感化了(Mabelized)。”此事不仅在当时北美的中国留学生圈子中造成了轰动,这一消息也被传回了国内。1915年第三期的《妇女杂志》便刊登了李美步相片,并配以介绍文字:“Miss MabelLee女士毕业于纽约华盛顿欧文高等学堂,先为巴乃德大学之第三年生,本年留学生开联合大会,女士登台演说得第一名奖赏,实为女界破天荒之举。”追求公平 为妇女争取选举权受到父亲的影响,李美步自幼便敢于担当、乐于助人,更在学生时代便显露出不凡的领导气魄。据美国《侨报》的报道,还在读中学的李美步就已经立志要改正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有一次纽约市举行‘女权运动’集会,16岁的李美步与几位华裔女子加入其中,坐在马背上领队,小小年纪便显示出不凡的领导气魄。”为女性发声,向社会不公正待遇说“不”,贯穿了李美步整个学生生涯。据丹佛神学院助理教授Timothy Tseng于1996年撰写的论文显示,1914年5月,李美步在《留美学生月报》上主张,妇女的选举权对于现代民主是必要的;1915年,她在选举工作坊发表演讲,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几家纽约的媒体都报道了她的演讲;同年,她再次发表了呼吁“妇女平等”的演讲。“如果妇女仅仅是依附着男性,而不是二者‘并驾齐驱’,那么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得到真正和持久的进步。”李美步在演讲中说道。在越来越多如李美步一般的先锋人士推动下,1916年,妇女选举权运动最终发展成为美国全国性的运动,妇女选举权问题进入了全美政治的议事日程。据《星岛日报》的报道,2018年12月,在“李美步纪念邮局”的揭幕仪式上,推动此事的美国国会众议员维乐贵丝(Rep.Nydia M.Velázquez)表示,在李美步生活的上世纪20年代,社会给予女性的机会甚微,而她的一生就是不断冲破障碍的写照,“如此鼓舞人心的一个人物,邮局以她命名是最为恰当的表彰。”学术报国 博士论文被编入哥大著作据朱毓祺的文章介绍,李美步1913年中学毕业后,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之巴纳德学院深造。而在当时,在民国初年考取庚款赴美留学资格是一件光耀门楣的大事,完全不亚于在清末考中举人的荣耀。根据教育家舒新城所著《近代中国留学史》一书记载,当时对留美学生的规定为:“体质健全,品行端淑,天足且未订婚,年在23岁以内,国学至少有中学毕业程度,英文及科学能直入美国大学校肄业者为合格。”其高门槛,足以佐证李美步的优秀品德与傲人才华。大学期间,李美步积极参与中国留美学生会工作,先后担任了美东中国留学生会英文书记、留美中国学生会联合会书记、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俱乐部副主席及《留美中国学生月报》编辑等职务。在积极参与中国留学生事务的同时,她也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农业发展,以求能在毕业后能与同窗那样报效祖国。据1917年11月的《留美学生月报》记载,李美步曾在1916年与宋子文竞争留学生会主席一职,最后虽然以12比14落选,但随后的一年被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董会推选为经济学学者,她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生。1921年,李美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成为哥大校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女性,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位经济学女博士。她的博士论文题为《中国经济史:关于农业》,以研究中国先贤的农业经济思想、探讨富国利民之路为主,论述了从井田制伊始至1921年之间中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近代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的研究指出,李美步特别关注土地损耗问题,认为土地损耗与古代文明兴衰紧密相关,“由于土地损耗,肥沃的山谷变得荒凉,当土地不能够提供维持人类生计的谷物时文明将衰落”。《中国经济史:关于农业》是中国留学生撰写的第一部农业经济史著作,价值重大,后被哥伦比亚大学编入《中国经济史》。虽然自幼旅美,但李美步依然心系祖国。取得博士学位后,李美步于1923年曾前往欧洲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状况,看到欧洲满目疮痍,中国则面临着重建机遇,她更坚定了归国效劳的决心,并应聘成为厦门大学的训育主任。服务社群 创办纽约唐人街第一家华人幼儿园1924年,李美步的父亲李韬逝世,李美步回美为父举行葬礼,就留在纽约任职于一间香港商行驻美办事处。当时她为回国或留美事作出抉择:前者是她的心愿,但父亲逝世,并要侍奉高龄母亲,加上形势复杂,李美步决定留在美国为父亲筹建纪念堂。这个决定,最终成为她为之付出一生精力的事业。1926年,通过筹款与李韬支持者的赞助,李美步购买下了唐人街披露街 21 号楼宇设立“李韬纪念堂”,同年在该址成立“中华唯一浸信教会”,后改为“中华第一浸信教会”。1936年李韬纪念堂落成,李美步的同窗好友胡适应邀为纪念堂题字。此后,李美步便继承父亲遗志,将一个草根机构办成了承担大社会责任的服务机构。在她的主导下,先后开办了幼儿园、英文学习班、诊所等,为侨胞提供儿童看护、木工、看病、打字和英语技能培训,帮助华人新移民适应新环境和融入美国社会。时至今日,李韬纪念堂依然保存完好。走进李韬纪念堂里,墙上一幅幅旧照片,都是当年李美步为华人社区奉献的故事的写照。“这张照片里拍摄的就是纽约唐人街第一家华人幼儿园的场景。”中华第一浸信教会执事朱超伟说,当年纽约华人为了维持生计,往往无暇顾及自己的子女,而又由于华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没有本地的幼儿园愿意接收华人儿童。“这家幼儿园便是帮助年轻的华人照看子女,同时也教授英文。”据不完全统计,从1926年至1966年病逝前夕,40年间李美步在教会共为各阶层、各年龄段的华人提供各种服务近50万人次。平时省吃俭用的她,更收养了几十名困难家庭的儿童,直至抚养成人。此前,美国国会众议员维乐贵丝(Rep.Nydia M.Velázquez)提出议案H.R.4463,将华埠宰也街邮局命名为“李美步纪念邮局”,纪念她为社区和华裔群体贡献的一生。该案于2018年7月25日由总统签字使得该议案成为法律。2018年12月3日,“李美步纪念邮局”正式揭幕。维乐贵丝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以李美步命名华埠邮局,目的是让更多华人铭记这位女性先驱。她说,“邮局不仅联络国家内部各地区,更是国际间的桥梁。李美步这个名字值得被所有华人铭记,不论历史、现在或是未来,她的故事应该被传扬。”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Hope Jensen Leichter认为,李美步对知识的执着、对人民的责任心,“至今都是我们难能可贵的榜样。”■现场寻访纽约唐人街的李美步印记昔日筹建的纪念堂依然发挥着服务社群的功能坐落于曼哈顿南端的纽约唐人街,共涵盖了40多条街道,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已经成西半球海外华人的最大居住地和商业区。在这熙熙攘攘的街区中,有一条名叫披露街(Pell Street)的小巷。巷子内开设着几家华人经营的传统美容室、中餐馆和发廊,几乎与普通的中国小城街道无异。就在这条小巷里,一座朴素的红砖楼前悬挂着一幅写着“纪念堂”三字的牌匾,右下角还有“胡适题”的字样。牌匾下方,揭示了这栋楼的真正“身份”:中华第一浸信教会(The First Chinese Baptist Church)。推开大门进入教会,李美步的印迹依然留在了这所不大的教堂中。墙上的旧照片记录着李美步创办教会、服务华人社区的种种过往与艰辛。教会的小舞台旁,依然摆放着李美步曾使用过的桌椅。“这个舞台曾经是这栋楼的后院,李美步博士认为需要一个舞台,力排众议完成了自己的设计。”中华第一浸信教会执事朱超伟(Robert Gee)告诉记者,教会创办已经超过90年,不少重大时刻的合影都是在这个舞台上留下的。除了教会中的舞台,在李美步主导的改造下,教会为当地华人提供了更多的休息场所。“当年在纽约的华人从事的工作都要到午夜,李美步为了能让他们有一个地方洗澡和休息,在教会的每层楼都设置了淋浴间,好让他们在冬夜能够驱散寒冷。”朱超伟介绍说。直到今日,中华第一浸信教会除了履行传统教会职能,依然开办着英文班、周末儿童辅导班、篮球队、暑期学童辅导班等活动。“我们希望来到这里的华人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朱超伟说,这也是李韬、李美步父女的夙愿。继承父志的李美步,曾被称作唐人街的“花木兰”。而李美步对纽约华人产生的深远影响,早已不局限于教会。事实上,就在与教会一街之隔的宰也街(DoyerStreet)6号的邮局,在2018年底被正式命名为“李美步纪念邮局”。■链接李美步与胡适在纽约的交往二人为哥大同窗好友,曾一起筹划建设李韬纪念堂“亲爱的圣女(My Dear Saintly Lady):自从离开纽约以来,心中想到给你写信,可是横贯美洲大陆的旅途中,我总是找不出最合适的时间和宁静来写信……”这是一封书写于1936年10月的信,写信人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胡适。他在信中所称的“圣女”,正是胡适的同窗好友李美步。1913年,李美步以优越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农业系,并成为首位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的女性。1910年,同为“庚子赔款”留学生的胡适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农业,后在1915年转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与李美步成为同校同学。二人除了有同窗之谊,还是当时中国留学生会中的佼佼者,先后担任该会的主持人,一同不遗余力推进会务工作。1924年,作为当时纽约唐人街颇具威望的人物,李美步的父亲李韬为调解纷争,因悲愤过度而不幸逝世,当地华人民众为纪念他的鞠躬尽瘁之卓然风范,发起建立纪念堂的事宜。为继承父志并照顾高龄的母亲,李美步放弃当时已应聘上的厦门大学系主任教职,投身筹建纪念堂、服务纽约华人社区的工作。在筹建纪念堂期间,胡适曾协助李美步开展筹划及募款的工作。如今,纪念堂前的悬挂着刻有“纪念堂”三字的石碑,便是由胡适题写。胡适曾在信中对李美步说,书写之夜,下笔后不满意的废纸已经“铺满了书房的地板”,他只能挑拣出其中数张较为满意的作品供李美步品鉴。1936年纪念堂落成后,胡适曾亲笔题“功不唐捐”四字赠予李美步,意为“付出的辛劳不会白白浪费”;后再度题写了一幅“见义勇为”,并成为纪念堂的永久训词,表达该堂的宗旨和服务精神。当胡适返回上海后,也曾为纪念堂图书馆购置大批中国古典文学书籍寄到纽约,后存放于纽约李韬牧师纪念图书馆供侨胞阅读。如今,部分胡适写与李美步的信件仍存放在纽约唐人街的“中华第一浸信教会”中,曾任教会执事的朱毓祺通过收集整理,将信件翻译成为中文对外公布。在1936年胡适从温哥华开往中国的日本皇后号邮轮上寄给李美步的信中不难发现,胡适曾对于李美步放弃学术投身华埠教会的工作不甚认可。信中写道,“我认为那里的工作,是不可能使你这样认真做事的人持久干下去的。”他还在信中建议,李美步应该重振在学术方面和文化方面的工作。事实上,李美步彼时已对服务华人工作有了明确规划和长远打算,并早已下定决心在华埠创办一间小教会。胡适在信中写道:“你是否想象过当一位中国人的珍·亚当斯(Jane Adams),把它办成一所赫尔堂(Hull House)?或者当一个中国人的莉里安·沃德(Lilian Ward),建一所亨利街文教馆(Henry Street Settlement)呢?老实说,你要在华埠不过是一所小教堂献出一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不过如果你早已拟妥,或目前正在草拟一个类似赫尔堂的计划,并且还要能得到华人社区支持的话,那么它就必须要真正有益于社区,并且要充分地谋取年轻人热心的参与。”据翻译者朱毓祺在文中的介绍,赫尔堂和亨利街文教馆都是美国知名的非营利机构,旨在为贫民区居民提供教育、娱乐等生活各方面的帮助,其创办人都是具有进步思想的杰出女性。胡适认为,李美步应该有更加宏大的理想,“这个堂所不应该仅仅作为传扬福音和做礼拜用的,而应该是一个为教育、社会服务、卫生、文化以及民事服务的处所。”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李美步、胡适在历史的舞台上已退场,而二人所为之奉献的纪念堂则永久地留在了纽约唐人街,继续服务更多华人新移民。■相关李美步生平籍贯南海,1896年10月7日出生于中国广东广州,1900年7月随母亲赴美与父亲团聚,1904年来纽约在公立小学读书。1913年中学毕业后,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之巴纳德学院,攻读经济系。1914年参加了美东中国学生在麻省安姆斯大学举行的十周年大会演讲比赛,荣获冠军。1921年先后取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成为华裔女界第一位获得最高学位荣誉者。1923年她赴法国等欧陆国家考察,加强其立志回国鼓舞的决心,同年应聘厦门大学训育主任。1924年回美为父举行葬礼。1926年,买下披露街21号设立“李韬纪念堂”,并于同址成立“中华第一浸信教会”。1932年成立纽约第一所幼儿园。1966年逝世,享年70岁。
【编辑/张喜斌 统筹/刘姝蓉】5月5日,教育部党组在北京交通大学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王稼琼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公开资料显示:王稼琼,男,汉族,1964年5月出生,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南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职。王稼琼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5月5日,教育部党组在北京交通大学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王稼琼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宁滨不再担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出席宣布会议并讲话。教育部人事司、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履新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的王稼琼,曾在南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五所高校任职。据悉,王稼琼,男,汉族,1964年5月出生,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9月,王稼琼考入南开大学,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87年6月至1992年2月,王稼琼在南开大学交通经济研究所工作。1995年,王稼琼获北方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北方交通大学后改名北京交通大学)。1996年至2004年10月,王稼琼先后担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系副主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校长办公室主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2004年10月,王稼琼任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2008年3月,王稼琼任北京物资学院院长;2010年3月,王稼琼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2016年8月,王稼琼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7年4月,王稼琼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9年5月,王稼琼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宁滨不再担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公开资料显示:宁滨,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工学博士,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博士生导师。1959年5月出生于山西稷山,197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3月参加工作。分别于1982年1月、1987年3月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信号专业、铁道运输自动化与通信专业,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4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在职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历任电信系教师,外事处处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学校第八、九、十届党委委员、常委。北京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日报、北京交通大学官网等】
1983年5月23日,教育部在人民大会堂为新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博士举行隆重的学位授予大会,共有18名博士在本次大会中拿到了学位证书。授予大会后,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说了一句令人十分意外的话:“这么多博士怎么办?”数学大师苏步青这句话令许多人不解——全国一年培养出的博士仅18名,怎么就说多了呢?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才看懂了苏步青这句话的真正含义。1982年,全国招收博士生的人数是302人;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83878人。中国每年招收和培养的博士数量,已经居全球首位。培养的博士多了,本应该是好事,为什么有些人会因此感到担忧呢?当前中国培养的博士,在国际上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呢?首次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国内博士培养制度的建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博士培养相对滞后,直到1983年才有了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这个过程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众所周知,欧美国家通行的学位制度公有三级——学士、硕士、博士,其中,博士便是学习生涯中能够取得的最高学位,也是学术生涯中一张含金量很高的通行证。1935年4月,民国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步学位法典《学位授予法》中,就采用了这种培养制度,希望借此规范人才培养制度。遗憾的是,随着战争的爆发,这部法典最终搁浅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亲苏”的关系,国家实施的学位培养制度也是沿用苏联的学位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副博士”的称谓,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博士学位”。随后,在文革期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大受打击,学位培养制度名存实亡,人才培养相当滞后。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慢慢建立起完善的教育制度,其中就包括学位制度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1980年2月通过,并于198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的学位培养制度尘埃落定。1983年,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毕业,首位博士马中骐,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就是这一年毕业的。从此,中国开启了博士培养的新征程。博士这一特殊的人群,也成为知识分子重要的一个阶层。编号为10001的博士学位证书对博士的认知随着博士数量越来越多,这类“在知识的最远边界独自钻研”的人也逐渐走下神坛。人们对博士的认知,也逐渐清晰、明了。国民对于博士的“崇拜”,可以追溯到早期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早期中国学生到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回国之后基本上都能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但其实,当时人们对于国外博士的培养知之甚少,而在国内能读到博士的人也是凤毛麟角。1990年电视剧《围城》热播,掀起了国民对于博士乃至高知分子的热议。钱钟书在原著中展示了生动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形象,也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人们对于国外毕业博士的“迷信”。主人翁方鸿渐和韩学愈都持有“克莱登大学博士”的文凭,但两个人的博士学位都是用钱买来的,回国之后却能够成为大学教授,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国外教学的认知缺失。陈道明在《围城》中饰演方鸿渐女主人翁苏文纨的博士学位则反映了另一问题。苏文纨在法国里昂大学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然而其攻读的方向是却是中国现代诗研究。研究中国文学的人还要去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听起来似乎不可理解,但在其深层意义上,是有其必要性的。相比起理工科,中国文学在国内是纯正的中国血统,研究观点相对一致,只有到了国外,才能接触到更多学术观点。我们究竟需不需要大量博士随着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始有了国产的博士。1987年6月,北大培养的首批文学博士毕业,其中就包括当代著名的文化学者陈平原教授。陈教授说,当年拿到自己的博士学位并没有十分激动,因为相比起这个头衔,他更看重自己是否有真才实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然有了完整的学位制度,但高校内部并没有举行隆重的博士毕业典礼,更没有现在盛行的穿博士袍、戴博士帽、拨流苏等习惯。如今,博士的毕业仪式越来越隆重,博士生的质量却未必有如当初那么高。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博士学位重不重要,跟专业方向也有关系。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史中,文史领域的一流学者未必有博士学位,包括《围城》的作者钱钟书、“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等。但是,理工类、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则会更需要严格的训练和更专业的指导,考取博士学位就更有必要。中国博士培养现状2008年4月,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在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2007年我国的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到2008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许多人也开始认为,我们一味地追求数量,却不看重博士生的质量,这种说法,其实是十分主观和片面的。第一,博士数量增长是全球性现象。事实上,除了中国之外,美国等西方国家培养的博士生数量也在与日俱增,这并不是中国的专利,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国际竞争等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的结果。因此,中国培养博士数量越来越多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的。第二,博士在中国依然是稀缺人群。虽然中国国产博士的数量居全球第一,但跟中国庞大的人口基础相比,博士生的比例依然不算高,与美国相比更是有较大的距离。并且,博士生培养依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短板。这个问题不容小觑。第三,博导数量严重不足。早年导师在培养博士生的时候,基本是“一对一教学”的,甚至是“多对一”的情况,导师可以有更多时间教育学生,也能采取个性化指导。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当时有一位导师和三位助教带领他,而今天,他作为博导,要带的博士生却多达60多位。第四,博士生质量确实存在存在一定问题。博士生招生数量的提升,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教学质量下降,研究生培养存在一定的泡沫,甚至出现了不少的学风不严谨、学术造假的现象。类似的新闻时常见诸于新闻,已是见怪不怪。北大教授陈平原如何提升博士生水平博士生水平如何提升,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问题,笔者不敢妄下断言。然而,笔者认为,起码有两方面是可以考虑和借鉴的。一方面,尝试从博士生招生、研读、毕业考量等方面提高要求,尤其是需要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才能准予毕业;另一方面,欧美国家都是高校对自己颁发的学位负责,经过考量,业内也很容易就知道,哪些大学的博士含金量更高。我们今天看国产的博士,并不需要带着有色眼镜,认为国产的博士就一定不如出国留学的。但客观上讲,中国的博士培养还有很长的路,我们也希望国产的博士能够有更好的质量,甚至能够与世界名校的博士站在同样的学术高度上。加油,中国博士!
来源:金融界网站金融界网站讯 近日,由当代经济学基金会主办、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承办,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支持的“2020年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证书授予仪式暨学术讨论会”在上海财经大学盛大召开。会议公布了2020年博士创新项目入选名单,举行了2019年、2020年博士创新项目证书授予仪式,并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教授作主旨演讲。 “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由当代经济学基金会设立,旨在激励和资助有志于在经济学领域作出创新贡献的中国高校经济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助力其在学术前沿领域潜心研究,为经济科学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该项目每年资助一次,每次资助10位青年学者,每位入选者将获得资助经费 10 万元人民币,后续资助其4万元人民币出版博士论文。自2016年开办以来,已举办五届,评选出50位优秀青年学者。他们从中国大陆、港澳台84所高校的153所经济学相关院系中脱颖而出。这些受资助获奖论文,勇于探索经济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创新,对推动大中华区经济学领域青年学子的学术追求,意义深刻,影响深远,在高校博士圈发挥了学术标杆性影响。 大会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国务院参事、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夏斌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教授分别致辞,众多知名经济学教授出席现场。 夏斌教授首先致辞,代表基金会向参与“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评选的各位专家学者、承办单位、支持单位、参会师生以及出席本次会议的媒体表示感谢,对今天的仪式和学术研讨会寄予殷切期望。“这是一个需要理论且一定能产生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且一定能产生思想的时代。”夏斌教授热情表示,基金会从事此类学术公益活动,就是要为挖掘未来经济学大师的个人潜质,塑造、培养青年经济学大师的社会氛围,乃至繁荣中国的经济学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此项目往届评选出的许多优秀青年学者如今已成为经济学界的教授、副教授,在各自研究领域成果卓著。他对青年博士生们提出希望:熟悉学术主流,遵循学术范式,同时又不拘泥于主流与范式,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姚玲珍教授在致辞中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向各位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及各位与会专家长期以来对上海财经大学发展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及金融学院近年来取得的长足发展。她表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是学校金融学科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相信本次会议将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金融学优秀博士生提供与金融领域专家高水平的面对面学术交流机会,期待大家通过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成果展示等,启迪学术研究、加强学科交流,并对会议取得预期的成果表示良好祝愿。 大会对2019年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获得者举行证书颁发仪式,紧接着宣布2020年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最新出炉名单并举行证书颁发仪式: 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根据《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暂行办法》,现将2020年项目最终名单、论文题目信息公告如下(根据姓氏字母排序): 作者:陈乔伊 论文题目: 《中国企业节能政策影响研究——基于“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准自然实验》 导师:陈钊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作者:侯方宇 论文题目: 《产业政策有效性边界研究:一个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框架》 导师:杨瑞龙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侯欣裕 论文题目: 《外资政策动态调整、中间品市场与出口绩效》 导师:孙浦阳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作者:李长洪 论文题目: 《家庭资源分配决策与人力资本形成》 导师:赵敏强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作者:李庄园 论文题目: 《经济增长中公共服务的作用和优化研究——基于中国和OECD国家发展的实证》 导师:王金营 毕业院校:河北大学 作者:凌永辉 论文题目: 《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研究》 导师:刘志彪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作者:牛英杰 论文题目: 《模型不确定条件下公司投资行为及委托代理关系》 导师:杨金强 毕业院校: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王熙麟 论文题目: 《市场结构对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最低工资、专利保护和研发补贴的分析》 导师:朱智豪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作者:张睿 论文题目: 《中国制造业贸易产品质量研究:贸易成本和企业异质性的视角》 导师:余淼杰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作者:赵旭霞 论文题目: 《财政与金融联动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及其风险研究》 导师:田国强 毕业院校: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