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爆脾气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

近代史作为一门公共课,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从自考教材来看,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始点,时间轴为标准,讲述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等。之前一直在自考领域摸索,对于近代史这一学科也仔细探究过。就了解到的情况而言,该学科考试通过率并不高。对此,特进行了深入的学科分析和真题剖析,给出一些复习备考建议,希望对一些同学能够有所帮助。该复习备考方法仅针对时间比较紧张,希望快速通过考试的同学,如果想详细了解我国近代史发展概况,可以详细了解教材。最重要最有必要的就是进行真题的剖析:(一)首先是单选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值占比50%。这意味着,选择题很重要,而且选择题比主观题容易拿分多了,记得内容也少,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备考这类题型。其实,观察从2015年10月到2019年10月历年9套真题来看,选择题重复率达63%左其中考2次的占重复考题的41%,多集中在在8、3、6、5等章节;考3次的占32%,多集中在第9张章;考4次和5次的约占14%,集中在第10章(重点)。针对第10、11章(重点),考简答、论述次数较少,多考选择题。因此针对这两个章节的主观题复习方法,就是将考过的主观题背诵即可,重点放在那些可能考选择题的点上,分析19年10月就知道,这套题选择题中最后5个题都集中在11章,主要是因为这个章节讲的是现代史,和我们的时代最接近,一些重大决策关乎我们现如今,所以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从9套真题选择题考题总量上来看,考的数量最多的章节依次为第9、10、6章(针对选择题重点复习)。重复率最高的第8、9、10、5章(重点复习),重复率最低的在1、4章(刷题复习)。所以大家可以结合以上两个方面决定自己的终点复习章节。简单说,掌握那些重复考题,选择题赢的几率就增大了。所以,真题是一定要刷的,重复考题是一定要背的。可能大家就会比较迷茫,在不了解真题情况的前提下,也找不着重复考题,对此,我整理了所有考题,以思维导图的模式写出了所有重复考题,如下图:图1上图1中,我列出了这9套真题里考到的每个章节里面所有考重复的知识点,知识点很细,可以不用挨个去翻书找,很方便复习,可以直接拿着这张图进行背诵。后面括号里标的次数是考了几次的意思,方便大家了解其重要性。要说的是,对于这一张图里面的内容,建议大家全部掌握,毕竟重复值在这摆着的。图2上图2中,还是单选题的知识点,只不过是所有只考过一次的知识点,虽然只考过一次,但是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毕竟一套真题重复率不可能达到100%,所以针对这张图中的知识点,大家也要记忆,至少得有个基本印象。(二)选择题说完了,我们讲一下主观题。主观题只有简答和论述,而论述题为三选二,对大家来说增加了拿到分值的概率,是件好事。主观题重复率约40%。重复考题多集中在在3、4、7章。题的总量来看,第4章和第7章考得最多,题量为9道,分值都为74分,题量各占总量的约12.5%。论述题各占5道,是论述考题的重点章节。(第7章重点: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及经验)其次是第8章,分值64分,题量占总量的约11%。题量8道,论述4道,也是论述考题的重点章节。虽然这个章节考得多,但是重复率为零,但还是要复习,起码得对每个考过的题都有印象,记住关键句子)除此之外,第1章也易考论述(两对主要矛盾、封建社会的特点等)。简答的重点章节在第5章(重点:第二节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和人民军队的创建)。对于主观题复习方法,首先重要的肯定是重复的那些考题。看下图:图3图3中,是所有考过的主观题的合集,只列出了考点,相对应的内容大家要自己翻看教材,结合起来背诵。这张图只是给大家做一个参考,衡量重要知识点的标杆。图中标有背景颜色的部分为重复考题,针对这部分,优先复习掌握。另外,主观题特别容易考各个阶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因此,在复习完了主观题重复考题之后,建议大家先去掌握有意义的历史事件。(三)最后,结合各部分的考试特点和真题分析,对于时间紧,不太愿意多花时间的朋友,可以结合导图,参考以下复习顺序进行快速备考,快速通过考试。(1)优先重点复习选择题。看选择题的两张思维导图后去刷题,建立初步印象。(2)主观题。优先掌握重复考题,再去背诵考重大事件或决定的历史意义类相关考题。(3)根据时间安排,合理记忆不重复考的主观题。预祝朋友们备考顺利,早日通过该学科考试。

毁绝钩绳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魏源4.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5.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的是于南京条约的签订6.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7.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8.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口号的是孙中山11.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2.洋务运动的本质 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3.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14.维新变法的目标是在中国确立什么制度:君主立宪制15.《天朝田亩制度》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1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戊戌变法17.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革命性和妥协性18.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废除于19061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0.清政府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是在哪一条约是南京条约21.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结束的时间1912.2.1222.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护法运动的失败23.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是 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24.袁世凯为得到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是二十一条25.标志洋务运动失败的是北洋海军全军覆没26.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不是为了推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2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本国封建主义有联系28.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9.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30.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31.《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土地方案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得到了实施。32.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了,所以它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3.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34.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35.中国工人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3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37.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下而上的改良运动 错!38.北洋军阀反动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39.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的通的。40.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中英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 错!

六合为巨

三分钟带你了解《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轻松过关不用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自考本科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该科目时间跨度大,知识点零碎,不易记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近现代史的考试要点!先来了解考试题型以及考试难度:一、考试题型(总分100分,时间150分钟。)二、难易程度三、重点章节这门课主要讲述中国的近现代史。从1840年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再进入21世纪的今天,这个过程就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史。在这一百七八十年中,中国横跨了三个世纪。在这三个世纪中,我们的祖国经历了什么?这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都应该去了解和铭记的。那么我们来梳理一下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的教材一共有十一个章节:该学科各章分值分布较为平均,每章为8~10分左右,但是各章在考试题型上略有分别。第2、5、9、10、11章以考选择题为主,第1、3、4、5、6、8章考简答、论述题概率较大,其中1、5、6章极易考论述题。四、学习方法第一,注重时间轴的学习。根据对历年考题的分析,2017年之后考试按时间先后顺序出题,尤以2018年10月真题最为明显,而之前却以章节顺序出题。学员在按章节顺序学习时,事件线索有三至四条,时间忽前忽后,给学生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复习时就需要一条清晰明了的时间线索贯穿前后,以免背诵记忆时出现一定的混乱。一方面,时间轴顺序与考试出题顺序一致,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另一方面,时间轴所罗列的事件均为考点,学员在背完总复习资料后可以以此为大纲进行查漏补缺。第二,注重选择题。选择题所占比重较大(50分),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选择题的训练。选择题主要考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著作、思想流派、纲领文件、会议等,考察点较细。因为中国近现代史所涉及内容的前后时间跨度比较大,人物事件较多,所以学员们要学会精准区分。近代史选择题考试中,历年真题重复率高!需要学员反复刷题,整理错题集,增强记忆。 电子题库里的章节练习、真题和模拟题需要多刷多练。第三,注重总复习资料的运用。在考试的突击阶段,总复习资料会帮助学员快速精准的记忆考点。总复习资料是按照教学大纲、历年考题、考试趋势进行编写,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便于快速提分。在总复习课上,小证会讲解考试重点、学习方法、答题方法等,需要学员们认真记录,积极复习备考。最后,考试前请准备好准考证、身份证、黑色签字笔、2B铅笔等文具,提前规划路线。进入考场后沉着冷静,坚守“三不”原则(不要弃考,不要留白,不要作弊)。考试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下一场考试。祝大家考试顺利,冲破60分,加油!!!点击下图了解更多!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自考公共课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zhengli本文整理的笔记是由视频超市栏目自考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在整理过程中,小编是根据历年考试真题以及考点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下面以截图的相识呈现。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有关中国近代史纲要的重点笔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需查看更多笔记的话。按以下图片步骤:中国近代史纲要时间轴

李斯

考前必看!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精准预测

预测1:2019年4月、2018年10月、2017年4月都考了近乎相同的知识点,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2019.4)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2018.10)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A.地主阶段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2017.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C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预测2:西方列强对中国首先和主要的侵略方式,2019年4月、2018年10月、都考了近乎相同的知识点,只是表述的方式不一样。(2019.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2018.10)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预测3:近代史选择题钉子户,2019年10月、2019年4月、2018年10月、2017年4月都考了相同的知识点,只是将出题顺序打乱了。(2019.4)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B)A.湖南 B.四川 C.广东 D.湖北预测4:近代史选择题钉子户,2019年4月、2018年4月、2017年4月都考了相同的知识点,只是换题干进行表述。(2019.4)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D)A.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B.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2017.4)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A)。 A.金融业方面开始 B.商业方面开始 C.轻工业方面开始 D.重工业方面开始 (2018.4)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D)A.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B.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预测5:近代史选择题钉子户,2019年4月、2019年10月都考了相同的知识点,只是将题干和选项进行转换出题。(2019.4)1933 年五月,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领导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C)A.东北抗日义勇军 B.东北抗日联军C.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D.冀中回民支队(2019.10)1933年5月,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C)A.蔡廷锴 B.蒋光鼐C.冯玉祥 D.李济深预测6:近代史选择题考烂的点,2019年10月、2019年4月、2017年10月、2017年4月反复考察了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知识点,只是将题干和选项进行转换出题。(2019.10)1964年,新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是(A)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C.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试制成功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19.4)1964 年,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是(A)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C.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试制成功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17.10)1970年,新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D)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C.第一颗中近程地地核导弹发射成功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17.4)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是(D)A.1964年10月 B.1966年10月 C.1967年10月 D.1970年4月 预测7:近代史选择题常考知识点,2019年10月、2017年4月反复考察了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只是将题干和选项进行转换出题。(2019.10)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C)A.1949年 B.1966年C.1971年 D.1978年(2017.4)1971年10月,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B) A.恢复了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 B.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D.实现了中法关系正常化 预测8:近代史选择题常考知识点,2019年4月、2017年10月都考察了相同的知识点—中共八大的任务(2019.4)1956年8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C)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预测9:近代史选择题常考知识点,2017年10月、2017年4月都考察了相同的知识点—中共八大陈云提出的重要思想。(2017.10)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A)A.陈云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周恩来(2017.4)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的重要思想是(B)A.双重监督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C.健全法制 D.“两条腿”走路预测10:近代史选择题常考的点,2019年10月、2019年4月、2018年4月、2017年4月反复考察了经济特区设立的知识点。(2019.10)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是(A)A.海南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D.深圳经济特区(2019.4)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是(D)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 D.海南经济特区(2018.4)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A)A.海南经济特区 B.汕头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珠海经济特区(2017.4)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A)A.海南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D.深圳经济特区预测11:近代史选择题考烂的点,2019年4月、2018年10月、2017年10月反复考察了1967年“二月逆流”知识点。(2019.4)1967年,谭震林等对中央文革小组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D)A.“一月风暴” B.“反攻倒算” C.“右倾翻案” D.“二月逆流”(2018.10)1967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中央文革小组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B)A.“一月风暴”B.“二月逆流”C.“右倾翻案”D.“反攻倒算”(2017.10)1967年,老一辈革命家与中央文革小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B)A.“一月风暴” B.“二月逆流”C.“右倾翻案” D.“反攻倒算”预测12:近代史选择题常考的点,2019年10月、2019年4月反复考察了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知识点。(2019.10)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起点是(A)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2019.4)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是(A)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自考近代史历年真题中会议的整理1.邓小平在1979年3月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2004年,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构建社合主义和谐社会。3.1956年8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陈云。4.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起点。5.1962年初,中共中央为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工作方向召开的会议是“七千人大会”。6.2012中共十八大强调,确保到2020年实现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2013年11月,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重大决定》的会议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8. 中共十九大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 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0.1935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会议是瓦窑堡会议。11.1961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中共八届九中全会。12.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3.新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会议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4.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中共十四大。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中共十三大。16.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中共二大。 18.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遵义会议。19.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0.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法律是《反分裂国家法》。自考近代史真题中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整理预测1:中国封建社会/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2019.4)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2019.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第六,在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2017.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近百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前进。预测2:每年必考题,总结下来就是夸中国共产党好!(2019.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到来了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2019.4)中共十八大后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给我们的启示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必须始终维护党中央和全党核心。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018.1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使中国革命有了新前途。总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2018.4)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未能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此题虽未夸中国共产党好,但是一旦说共产党“犯错”,有一句话是万金油,“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2017.10)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此题虽未出现中国共产党,但是夸中国人民约等于夸中国共产党,属于同类考点。(2017.4)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预测3:维新运动的考察(2019.4)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戊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2018.4)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其意义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这场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其意义是: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第二,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2017.4)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及革命派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预测4:辛亥革命的考察(2019.10)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其骨干力量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而逐渐形成的。(2019.4)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所进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组建中华革命党护国运动(2017.10)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它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第一,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政权。第二,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预测5:各民族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2019.4)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族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在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作为“第三方面”,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如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闻一多,民盟中央常委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杜斌丞。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不苟于人

2020考研国家线今日已出,考研如何准备,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2020年的考研分数线今日已出,从2月份公布的考研成绩,到现在基本上快要2个月时间。笔者今年考研成功341万的考研大军中突围而出。现在告诉将考研准备的一些经历进行分享。考研跟高考、中考性质是一样的,都是选拔类考试,但是也有很大的差距。抛开所考科目的差距。主要的差距就是所有的准备,复习都需要考生自己独立完成,意味着必须有很强的自律性和坚持力,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在整个准备期,大概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一——大三上学期一定要广泛阅读自己所考领域的专业书籍,尤其是考好学校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比如有些学校复试的时候,就喜欢问:你看过哪些本专业领域的书籍啊?有些同学只会作答我们的课本,但试想如果到时候你可以抛出几个重量级的专业巨著,替身很大的好感度,而且这些前期的阅读也可以为你研究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英语方面,一定要好好背单词!单词是要一直背到进考场前的,单词是读句子的基础。政治方面,前期可以不用太放在心上,建议从大三寒假开始,认真读一遍大学四本课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阶段:大三下学期专业课:这一阶段,应该准备好所有考研需要的专业课书目,版本什么一定弄清楚,最好使用该校指定参考书目版本。新一年的学校考试大纲会在九月份出来,这时候参考书目可以参照上一年,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也有学校会在专业课方面在某一年出现巨大变动,时刻关注学校出题动态。英语:继续加紧背单词,句子积累等等。可以适当地做做真题,感受一下真题难度。但重点主要放在背单词,句子积累上面。政治:这个时候你可以看看真题,适当做一做,感受一下考研政治的难度,当然时政题目可以忽略,记住在做真题的时候,分出条理,根据教育部官方答案整理思路,尽量去迎合出题者思路去答题。第三阶段(强化阶段):暑期——开学英语:这一时期英语至关重要,如果你能够在这一阶段磨合好考研英语的阅读,可以说你考研就成功了一半。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就是反复做,反复练,考研真题是非常宝贵的复习资料,你就把真题拿过来反复琢磨,日积月累,我相信你走向考场一定会感谢这个时候你所有付出的努力。政治:按照前面的步骤,按部就班来就好。听完课或者看完书之后要及时复习,重要的事情要记在脑子里。专业课:要非常详细地看专业课书目,自己可以做做笔记,每一个知识点都要看到,重要知识点现在就要背掉!第四阶段:冲刺阶段:十月份——十二月底考研英语:根据老师所教套路总结成适合自己的模板,就要开始背诵。政治:政治也要开始全面复习,九月份的时候,教育部的官方政治考试大纲才出来,根据大纲进行背诵。专业课:专业课可以把前期整理的笔记拿出来看一看,记不住的知识点再背一背。考试期间:提前去看考场,如果住在宾馆的话,需要提前一天到达。备齐所有证件,带适量书本,每场考完回去的时候没事翻翻还是挺有用的#2020年考研国家线公布#

定军山

2020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依照目前史学界的通行概念,所谓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历史,共109年。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发表讲话,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109年的中国近代史,其主题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中国走向并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2020年,与“四史”学习同步共进,中国近代史领域的学术史、史学理论、制度史、经济史研究成果丰硕;抗日战争资料整理方面的多部论著引人瞩目;中共党史研究选题多样,论述细腻;社会史、经济史研究亮点突出。 学术史研究成果突出通过学术史回顾与梳理助推“三大体系”建设,成为2020年度学术史研究的特点。张越认为,回顾“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始末,对当前中国民族史等相关问题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深化“五朵金花”问题研究,对构建中国特色史学理论体系具有推动作用。(《范文澜与“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张艳国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收获,确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当代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的良好形象与历史传承。(《植入与生长:在探索中前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赵梅春认为,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话语体系一直处在变动发展中。(《20世纪初以来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变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研究,对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李育民认为,条约关系研究既要疏理和清除该领域的各种殖民话语,揭露西方列强的强权政治和霸道逻辑,又要阐发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近代中外条约研究的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国教运动与近代话语转向关系密切。薛玉琴、刘正伟认为,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国家与社会话语从封建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化过程。(《国教运动与近代话语转向》,《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史学作为一个新领域开始兴起,初步构建起其学科样态。何一民认为,中国城市史学“三大体系”建设研究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不足,还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新时代推进中国城市史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思考》,《中华文化论坛》2020年第4期)深入研究疆域理论,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边疆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前景值得期待。李大龙提出,中国边疆学具有独立学科的特点,将研究队伍团结凝聚为“中国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是中国边疆学“三大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试论中国边疆学“三大体系”建设》,《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0年第2期)艾冲提出,边疆是国家政治疆域的边缘部分,中国边疆史学应成为立足历史、观照现实、有用于世和面向未来的重要学科。(《简议中国边疆史学学科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7日第4版) 史学理论探讨出现新视角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于近代。与史学史研究相结合,一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特色。2020年,《中共党史研究》第3期推出胡逢祥《扩展文献视野 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深广度》、王东《放宽视野 拓宽路径——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二题》等笔谈文章,探讨中共党史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与书写。2019年,曾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提法不妥当。(孙太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提法不妥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1日第5版)。2020年,宋月红再次提出,这一概念难以成立。(《“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概念之辨正》,《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8日第6版)陈峰认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克服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同时,必须防止崇拜西学的新教条主义滋生。(《反省与创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构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乔治忠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应起到廓清思想、重申旧说的作用,划清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界限尤为重要。(《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若干理念问题》,《学术研究》2020年第11期)关于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在《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6期“唯物史观与近代历史人物的评价”笔谈文章中,张海鹏、耿云志、郑师渠、朱英提出,在中国近代人物评价问题上,必须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对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及各方面人物进行宏观考察,将其置于近代中国历史大变局的时代环境中,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从阐释学视角考察历史阐释问题,是本年度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亮点。《探索与争鸣》杂志专门设立“构建中国阐释学”专栏,用一年时间从文史哲三个领域进行了深入讨论。关于历史阐释问题,有学者提出,历史研究的全过程,都是对历史的阐释过程。阐释的内在属性与规律,在历史研究全过程中都发挥作用。历史阐释受制于阐释对象的约束最强烈,其对话性及主体间性的特点最突出,公共性要求也最高。李帆提出,在历史教科书史研究中,教科书的社会效用问题一直是研究难点,相关资料的搜罗整理难度颇大。从教科书文本出发,引入阐释学的视角与方法不失为一条解决问题的良好路径。(《阐释学与历史教科书史的研究》,《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9期)文化史理论方法与学科建设是不少学者关注的热点。张昭军认为,文化史学书写的是人民大众的历史,以表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性的真善美为主题,试图探求历史背后的“精神”“理性”或“意义”,注重发挥启蒙民众和文化认同的作用。(《文化史学是什么?——兼论新旧文化史学的内在一致性》,《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1期)新文化史带来的“碎片化”和“短时段”问题,引发史学界反思。胡成认为,史学应该重回“长时段”的研究范式,探究那些致使历史演化的大过程、大趋势和大问题。(《“后现代”之后的史学“长时段”——关于超越“新文化史”的反思》,《史林》2020年第1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跨学科的发展,新社会史、社会文化史成为新兴领域,但本土社会史理论和“总体史”的缺失及研究的琐碎化值得反思。行龙、李全平认为,社会史学者有必要秉持“长时段”“总体史”和“整体史”的史观,重新审视这些问题,思考探索近代社会史研究再出发的诸种可能性。(《反思与前瞻: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再出发》,《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2期)杜丽红认为,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拓展社会史研究的内容,对一些问题展开研究,可能会发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经验,改变以前研究所形成的经验。(《重构经验:历史学与社会学互动》,《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5日第5版)王先明认为,在将近40年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史在不断拓展领域和跨学科延展中保持持久昌盛的基本态势,从整体上塑造了新时期中国史学的面貌。(《当代中国新史学发展趋向问题刍论——立足于近代社会史研究的讨论》,《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3期)抗战史和中共党史研究成为热点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以此为契机,学界深入开展抗日战争史研究,尤其关注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邹铖提出,随着百团大战结束,中共高层普遍意识到此时与日军进行过多、过大规模运动战尚不现实。1941年底,坚持游击战的方针成为共识。(《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作战原则探析》,《抗日战争研究》2020年第1期)张德明提出,抗战胜利后中共最大限度地处置了日本战犯与汉奸,维护了自身利益。(《中国共产党与对日战后遗留问题的处理(1945—1949)》,《军事历史》2020年第1期)夏清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经确立便开始生长,对巩固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合法地位起到重要作用。(《“词汇竞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规范表述的生成》,《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第2期)齐小林认为,抗日战争时期,战斗缴获、军工生产、民间收集和购买以及向国民政府请领,是八路军获取弹药的四种主要途径。(《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弹药来源问题研究》,《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5期)李玓认为,中共在皖南事前已对国民党反共行动作出预判并积极部署,皖南事变后作出强硬反击,制止了第二次反共高潮,给中共度过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危险局面带来了转机。(《化“危”为“机”:皖南事变前后中国共产党应对反共高潮的策略与成效》,《安徽史学》2020年第5期)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沛认为,在抗日战争史研究中,海外文献资料丰富,问题意识清晰,对提升研究水平、开拓视野具有启发意义。(《从全球史角度审视中国抗日战争》,《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日第1版)高士华认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对中华民族的解放至关重要,而且对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伟大的抗日战争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抗日战争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1日第7版)中日关系研究内容更加细致、深入。张生认为,1963年南京大学日本史小组编著的《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南京大屠杀研究,启发了日本最早的南京大屠杀研究。(《“原典”的创建、叙事和流变:从〈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开始的知识考古》,《江海学刊》2020年第1期)王萌认为,华北国策会社集团既是华北沦陷区经济不断恶化的主要推手,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征缴民间物资的实际操作者。(《华北国策会社集团与战时日本对华北通货政策》,《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0年第1期)袁成毅认为,中共对国际两大阵线的划分不仅表明了自身的国际道义立场,其政策的运用也为中共争取国际反法西斯阵线援助提供了依据。(《抗战时期中共对国际阵线的划分及政策的调适与运用》,《广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董为民认为,日据南京初期,日军以“安民”为幌子搜捕和屠杀“不良分子”,是其在攻城阶段屠杀战俘、在扫荡作战中捕杀“败兵”和青壮年平民的延续。(《伪装的“安民”:日据南京初期的难民登记》,《福建论坛》2020年第3期)臧运祜认为,近代日本确立的以天皇为首、以政府与军部为主体、以政略与战略为核心的侵华战争决策体制与政策,证明日本的侵华和对外战争并非仅仅是军部与军国主义的责任,也是包括天皇与政府在内的日本最高统治集团的共同责任。(《日本侵华战争的决策体制与政策》,《北京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张皓认为,日本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直是日本一些学者否认的问题。铁的史实证明,日本恰恰是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地夺取平津地区,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日军如何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苏智良认为,“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略、殖民主义等复合因素的产物。我们仍需要不断寻找文献资料,与各国合作,深入研究“慰安妇”问题的轮廓、细节与本质。(《“慰安妇”问题基础概念再探究》,《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7期)西北大后方研究受到重视。张静、胡金野、齐磊提出,民国时期的安西县因抗战和西北国际交通运输的需求,承担了公路交通与空中运输以及其他相关设施的建设,成为“西北国际交通线”上的重要枢纽。(《安西与抗战时期的西北国际交通线》,《中州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尚季芳认为,西北大后方是抗战理论的重要策源地,西北国际通道是支持抗战胜利的重要生命线,西北领土的完整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稳固的后方基础。(《论西北抗战大后方的地位》,《历史教学》2020年第5期)王惠宇认为,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西北国际交通线得以建立,为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次国共合作与西北国际交通线》,《长白学刊》2020年第5期)中共党史研究内容愈发丰富。通过对比档案材料,金冲及提出中共一大的代表是12人,参加会议的有15人,除一大代表外,还有包惠僧以及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中共一大代表究竟是多少人》,《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第5期)卢毅认为,所谓日军从未轰炸和进攻过延安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其目的在于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进而否定党的领导。对此,应有清醒认识并高度警惕。(《抗战时期日军从未轰炸过延安吗?》,《党的文献》2020年第3期)应星、荣思恒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分析了1921—1945年影响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因素,对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核心区、次核心区和边缘区做了辨识,并在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上尝试应用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1921—1945)》,《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第3期)翁有为认为,中共中央将土地革命方针和政策通过新创制的省委实施时,已预示着中共革命在发动武装暴动和建立根据地的历史进程中,将中国的政治引入了有序运作的新轨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省委的创设与运用》,《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视角,从中共党史领域开始向与史学史、理论史、共运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向拓展。有学者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原创性的伟大理论创造,既突破了布哈林主张的封建残余优势说,也突破了托派的资本主义“主导”或“就是”说,对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历史证明,中国的理论创新工作只能由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来完成。(《托派的中国社会性质论》,《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蒋建农认为,在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和筹建新中国的过程中,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战略拓展运用于对“敌”政策和策略的制定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敌”政策研究》,《史学月刊》2020年第10期》)闫磊、何云庵提出,皖南事变之后,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发生了根本转变。中共开展全面整风运动,在全党牢固树立了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方法,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真正实现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皖南事变前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变化》,《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话语建构中,与社会改造、革命动员等话语相结合,形成以“革命”为显著特征的思想体系。王中平提出,毛泽东对于五四时期由“个人解放”进至“社会改造”有着独特的认知,对构建“革命话语”有着突出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与毛泽东“革命话语”构建》,《湘潭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贺文乐认为,“组织起来”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动员农民参加生产、支援抗战的一种重要策略,对农村社会变迁乃至新中国农村治理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华北抗日根据地“组织起来”革命话语建构的历史考察(1943—1945)》,《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实施的货币金融政策,有力巩固了统治基础。戴建兵、毛海斌认为,晋冀鲁豫边区农业贷款的运行,依靠一系列制度规定和专项贷款办法,支持边区农业生产发展,取得了扎实成效。(《晋冀鲁豫边区农贷运行特色及制度绩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孙健伟认为,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向党中央输送了约13万两黄金,缓解了中共抗日经费的燃眉之急,从物质上支撑了中共敌后抗战的胜利。(《“黄金抗战”——胶东抗日根据地的黄金斗争与运金延安》,《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1期)柳直认为,“关东币”的发行增强了公署的经济力量,冲破了苏军对旅大的金融垄断,初步展现了中共早期高效的城市经济管理能力及强大的经济控制力。(《从1948年旅大货币改革看中共城市经济管理能力》,《史学月刊》2020年第5期) 政治制度史、国家治理研究趋向精细化学者们对晚清、民国时期政治制度史、国家治理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更加精细的研究,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官吏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承担者。关晓红分析了鸦片战争后选官标准由观念至规制的变动:以“西”为正、以“洋”为新、以专门知识为重的价值取向;认为对“专门”之实用更为青睐,持续影响其后一百多年的中国社会。(《晚清选官任用之标准及新趋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康文林采用微观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围绕清末科举停废及新政时期官员任命和晋升政策调整,揭示了新政前后文官在人数、组成比例等方面的动态趋势。(《清末科举停废对士人文官群体的影响——基于微观大数据的宏观新视角》,《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4期)杜佩红认为,民国初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县知事考试及县知事资格清理措施带有较强的复旧色彩,但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规范任官秩序的作用。(《民初县官选任制度的重建》,《安徽史学》2020年第2期)边疆治理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举措。段金生认为,近代边疆研究既应重视边疆殊相问题的探讨,也不能忽视将其置入近代国家建设与发展整体脉络中的思考与认识。(《全球史视野与国家史观念:近代边疆史研究的两个维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0年第1期)杨红伟、张蓉认为,晚清循化厅的法律实践表明,将整个国家的绝大多数民众联结起来的纽带当时依然非常脆弱。提高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水平与政府行政效能,迄今仍是当代多族群国家边疆治理的重中之重。(《晚清循化厅民间“细故”的审理与调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0年第4期)章成认为,光绪末年的新疆议设总督事件,融合了清季新疆体制建构的诸次讨论,在宣统年间的西北社会中显现出其延续性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清季新疆设督与治疆思路考析》,《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4期)制度变革深刻影响了国家治理。《江汉论坛》2020年第8期刊发的肖高华《立法型、行政型抑或独立型:近代我国审计监督法治转型之多重取向》、刘增合《中央权威与地方特性:国民政府时期央地监督制度疏论》、张卫东《“扩权”与“限权”:国民政府时期监察权配置之不同方案》等文,反映了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转型。李玉提出,北洋时期的民主共和制度运行不良。相较于北洋政府,国民党同样没有改变武力绑架政治的实质,甚至出现“矫枉而益枉”的易代悖论。(《从北洋到国民党“易代”的政治因果略论》,《广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太平天国研究突破政治与军事史的格局,深入到基层治理层面。刘晨认为,太平天国在应对社会危机和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尝试和努力,但成效不大,调控社会秩序的预期没有实现。(《太平天国应对社会危机的政略实践及得失——兼谈太平天国的评价问题》,《史学集刊》2020年第1期)作者还分析了太平天国占领区出现的民众反抗事件,认为太平天国后期基层治理出现了严重问题。(《太平天国后期浙江地区的民众反抗事件》,《史学月刊》2020年第7期)顾建娣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江南驻防的恢复与重建,为考察晚清中央和地方关系、满汉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太平天国运动后江南驻防的恢复与重建》,《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3期)许存健勾勒了太平天国时期督抚对于中央指令的态度,以期加深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太平天国时期京米筹措研究》,《安徽史学》2020年第4期)周育民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会党依旧在各地蔓延发展,潜移默化地扎根在乡村社会之中,日益坐大,并试图掌握乡村政治的控制权。(《太平天国时期的会党与南方乡村政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陈岭认为,政治秩序变动带来的乡镇权力结构打乱、变化及重组,是19世纪中叶江南乡镇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对晚清基层社会权力格局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地强人与乡镇秩序:咸同之际江南战时秩序的形成》,《历史教学问题》2020年第5期)史料整理、数据库建设卓有成效近代史领域史料繁多、冗杂,很多缺少系统性整理。2020年,史学界继续加强史料搜集工作,出版了诸多系列著作,陆续开通多个数据库平台。抗日战争研究档案资料频出。步平、王建朗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全八卷),用八个专题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为抗日战争史研究再出发提供了坚实的资料根基。金以林、罗敏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军事资料集》(全100册),以抗战军事为核心,涉及根据地建设、人民军队建设等相关内容,对抗日战争史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文献价值。汤重南主编,线装书局出版的《日本侵华战争军事密档·最高决策》全面揭示了日本侵华的罪恶历史,揭露了日本发动、进行侵华战争的最高决策,为深入研究日本侵华史提供了可靠史料。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编纂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20卷),分20个专题全方位展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伤害,对于推进抗日战争史和中日关系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纂出版的《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选编》(50册),是1913—1943年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及其所属机构在中国各地的调查资料,为学界提供了研究日本侵华史、满铁史的珍贵史料。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纂的《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集成》包括战犯处理委员会会议记录、各类法律文书文件档案材料、审判记录等,大多为首次公开发布。潘洵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分为6卷,围绕抗战内迁主题,全面考察了抗战迁徙史。数据库平台陆续开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及国家档案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承办的“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搜集上千万张原始档案,有7万多册图书、两千多种刊物、一千多份报纸。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开发的“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第四辑上线,新增100种报纸,其中包括《东南日报》《西北日报》等报纸,以及《盐阜大众》《人民报》《新生报》等红色报纸30余种。2020年,经济史、中外关系史、思想史、概念史、环境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亦颇为丰硕,限于篇幅,难以一一胪列。我们期待近代史学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近代史、党史的重要论述,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在史论结合上推出具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史学部)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武雪彬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法藏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件〈一〉(时间线)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至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期间重大事件1839年 林则徐 编写《四洲志》184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战争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3年 中英《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签订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签订 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49年 葡萄牙占领澳门19世纪40年代 中国工人阶级诞生1851年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1853年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856年 天京事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签订 中英法俄美《天京条约》签订1859年 洪仁提出《资政新篇》1860年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中英法俄《北京条约签订》

老来福

2020考研:整体出现哪些变化?重点应对这几大变化,争取稳妥过线

距离2020年考研还剩余四个半月的时间。日前,考研新大纲已经出炉,预报名一般在9月底进行,正式报名在10月份开始,初试时间则是定在12月21-23日。2020年考研整体形式出现哪些变化呢?一、报考人数大幅增高,招生人数小幅度增加相较于前几年的增长幅度,2020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肯定超过300万人,考虑到院校的规模和师资力量比,院校的招生计划会有一定的幅度提升,但是招录人数提升的幅度不会太大。简而言之,实考人数远超录取人数,招生计划人数呈现增长趋势。二、推免人数越来越多教育部规定,高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但从2019年公布的数据看,国内有十所重点高校的推免生招收比例已经超过教育部规定的50%。除清华北大,还有浙大、南大和中科大,C9联盟高校中的西交大、哈工大,还有北航、武大和同济。被推免的学生四年都优秀,而统考生就死记硬背一年,因此,推免是大势所趋,2020年,高校的推免的比例会持续增加,尤其是一些重点院校的推免比例。三、考研难度提高如果高校的推免比例超过50%,那么考研的难度会提升很多,比如北京大学,2019年超过一半的专业接收推免生比例超过50%,一些热门学科,比如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保险硕士、统计学、高等教育学等专业,推免比例达到100%。一边是推免比例增加,一边是来自“双一流”高校的免推硕士生增加:北京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因此,2020年,伴随着部分高校的推免比例持续提升,考研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四、专硕报考人数逐渐增加,学硕难度加大2019年,专硕的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报考人数,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2020年专硕难度会持续增长。不过,推免生也是越来越多倾向于学硕,导致学硕的招生名额逐渐减少,因此,学硕的难度也在相对增大。五、考分数线的变化,影响生源调剂由于考研人数增加,2020年考研的录取分数大概率向上调整,招生单位的调剂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虽然《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对招生单位调剂做出了更加详细规定,但在研究生报名数量逐年增长,招生单位对于调剂生要求也在提高,比如规定初试成绩、报考志愿顺位,单科成绩标准线等。六、考试大纲的变化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考研政治大纲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主体内容基本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变化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等六处。3、中国近代史纲要史纲部分的内容只是变换了表述方式,没有出现重大调整和删减。4、英语2020年考研数学的大纲与往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动,唯一的变化是:附录中,在“部分国家(或地区)、语言、国民及国籍表”部分有新增词汇和细小的国家等信息的变动。5、中医综合2020年考试大纲变化不大,与去年基本一致。2020年研究生考试政策上发生的六个变化,如果有时间,准备今年考研的同学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一下具体变化,便于正确复习,考出更好的成绩。

萌单

复习别盲目,先看看21考研大纲的变动

21考研大纲在9月9日发布,相信不少同学的心情是纠结矛盾的,一边期待大纲的内容早日发布决定考研复习的方向,一边又担心大纲变动过多之前努力白费。那么,本年考研大纲都有哪些变动呢?考研大纲是出题人的唯一参考依据,它对该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卷结构、试卷范围、要求形式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考研大纲能确保考生复习方向的正确,避免无效复习,浪费时间与精力。一、考研政治变动情况:马原理——5处变动毛中特——33处变动史纲——25处变动思修法基——48处变动当代——18处变动“马原”和“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两门课属于轻微调整,基本没有大幅度变化,原因很简单,这两门课程都有固定的书籍参考,知识点也基本稳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偏哲学和政治,而“中国近代史纲要”则完全偏历史,一方面关于哲学的知识不可能每年都有变化,而历史性的东西已经尘埃落定,因此政治中“马原”和“中国近代史纲要”没有太大变化。“毛中特”有变动但实质性变动不多。主要在第8章新时代新思想,第10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经济、文化、生态,第11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等内容上有实质变动。“形势与政策”有较大的变化,这一块不用多说,调整幅度是最大的,因为“形式”时刻在变,而“政策”也并非一成不变。今年大纲内容多为删除,添加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内容,这极有可能成为今年考查的重点。此外,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也有新表述,也需要注意。“思修法”虽然是变动最多的,但其内容一直稳定。多为删除与非实质性变动。新增内容关于道德实践的养成、树立共产主义等内容需要关注。二、考研英语2021考研英语大纲变动如下:英语附录1大纲变动情况:①大纲词汇有增加、有删减②总词汇量由去年5497个增加到5522个③新增词汇81个④删减词汇46个⑤对144个词汇进行了变动,主要根据拼写和意思进行了调整与整理后变为140个。英语附录2大纲变动情况:①词缀进行了调整变动②总数由116个增加至140个③前缀81个,与去年相比增加19个④后缀59个,与去年相比增加6个,个别后缀进行了整合⑤前缀的英文释义进行了扩充,例词也发生了变化三、考研数学21考研数学大纲是近些年来变动最大的一次。变动情况如下:①试卷内容结构变动——5处变动,②试卷题型结构变动——7处变动,③考试内容与要求变动——36处。其中,试卷整体提高了高数的分值占比,同时降低了线代与概率的分值。在题型结构上,提高了单项选择题和天空题的分值,同时降低了解答题的分值,试卷总分不变。考试内容的变动上也大多数体现在高数上,总得来说,今年考研对高数的要求在提高,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对高数的学习。本文根据网络内容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