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联通、中国教师研修网、教研网携手全国百名特级教师公益助力湖北网上教学德不可至

中国联通、中国教师研修网、教研网携手全国百名特级教师公益助力湖北网上教学

新冠肺炎阻击战,湖北疫情举国关注。在教育战线,各级教育部门及教育机构倾力相助湖北“停课不停学”,纷纷贡献资源、技术以及解决方案。自2月10日开始,中国联通联合中国教师研修网,推出“知行云课堂”公益助学活动,搭建线上课堂,帮助湖北省600余所学校近20余万名学生重归课堂,线上学习;中国教研网开展“知行云教研”活动,助力教师解决特殊环境下的教研需求,解决教学困难。当前,湖北地区疫情仍然严重,学校开学时间暂未确定,被疫情笼罩下的百余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状况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非常时期,中国联通、中国教师研修网、教研网吹响知识集结号,发起“心系荆楚,名师驰援:特级教师助力湖北公益送教”活动,为湖北中小学师生送去知识,送去力量。自2月25日向特级教师们发出邀请之后,立刻获得北京、江苏、浙江、重庆等多个省市百余名特级教师的热烈响应,他们不仅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还带着自己的工作室团队、名师名校资源一起加入了送教行列。目前,特级教师们正在着手进行课程设计、备课、录课,一大批为湖北学生精心定制的高质量课程资源正在不断汇聚。中国教师研修网课程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收到的课程进行整理汇编,并已于3月2日(周一)在知行云课堂公益助学平台上线。(http://live.yanxiu.com/lv/page/topic/21)3月2日-3月15日,全国百名特级教师公益课程在中国教师研修网、教研网、知行云课堂平台免费向湖北地区学生开放,同时将在教育部推荐的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资源包平台上供全国师生学习。(经济日报记者柳洁 通讯员 肖璇)

而寓诸庸

教育部免费开放这些培训资源看这里!

特殊时期,特殊办学,为了积极响应好“停课不停学”的教育工作,保障好教师顺利教学,为教师们排忧解难,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统筹整合国培计划、师范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等远程培训机构和资源,组织多方力量制作了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资源包。该资源包对于教师在线教学提升意义重大。据悉,资源包包括在线教学攻略、信息技术应用、学校防疫案例、地方师训案例等资源,均为免费开放共享,对全国各地的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将起到促进作用。以下内容仅供各位教育工作者参考学习,一起冲鸭!教师在线教学攻略在线教学攻略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师在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公益项目京师在线网站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教师培训资源服务平台中小学网络课程、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通识培训课程、直播课程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中央电教馆疫情应急专题校园长学习课程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系列课程国家开放大学在线师训平台国家开放大学教师教育慕课平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培训平台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资源战疫公益/送教免费学全通继教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疫情防控,教师培训公益课程百年教育百年树人网1000+公益课程免费学奥鹏教师教育网奥鹏教育十六专题防疫期间免费用中国教师研修网中国教师研修网免费学校教师办公服务、线上直播课程服务腾讯空中课堂腾讯在线研修及在线学习数据免费支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网高等教育出版社贡献智慧,服务教育,分享教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加油。

“国培计划”开启“云研修”——全国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项目举办

日前,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教师培训管理者网络研修班正式开课,这是全国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项目首次以在线方式举办,同时标志着2020年“国培计划”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培训管理者、培训机构代表500余人参加了此次云端研修活动。“疫情导致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教师是一场未经演习的实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保障广大教师的‘停课不停学’。总体上,广大教师在战疫中经受住了考验。但是信息素养‘用时方恨少’的问题仍然凸显。”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而这正是2020年“国培计划”特别关注的重点,本次在线高研班的主题就是通过赋能培训管理者,示范引领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本次研修通过主题报告、小组交流展示、各地经验分享、专家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从区域、学校、教师3个视角呈现了鲜活的案例和专业的解读,并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探讨。在线教学不同于以往的线下授课,教师需要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并且熟悉各种平台和资源,才能保障在线教学的质量。基于此,研修班专门设计了答疑解惑环节,重点关注在线教学设计以及技术资源等问题。据了解,为加强教师培训研究,开班仪式上,教育部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启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暨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希望该基地成为教师培训资源集聚高地、信息化培训实践高原和培训管理研究高峰,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作出更大贡献。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 向禹编审 范觉文

大明星

教师培训一年投入360亿:国培计划三强分立

投稿来源:传习邦两市第一大「妖股」全通教育,跨界教育的征途始于2015年,斥资10.5亿元并购K12教师培训机构继教网。2018年度,继教网完成三年业绩对赌,净利润下滑五成,全通教育一次性计提6.09亿元商誉。全通教育的未来,在于继教网。一度是继教网,如今怎么了?01360亿元师培,国培计划为风向标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提升教育质量,教师素质为抓手。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搭建教师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K12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级别的不同,可以分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地方级培训计划(地培计划)。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起全面实施,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地培计划,由省、市、县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根据地区教育状况的差异,每年制定培训计划。有研究表明,全国教师培训市场360个亿,由三部分组成:教师人员经费、学校公用经费和教育部专项计划(即,国培计划)。国培计划的经费每年只有20亿元,却是行业的风向标。伴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成熟,教师培训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逐步形成继教网、尚睿通教育、教师网三强格局,而老牌远程教育机构奥鹏教育的实力也不容小觑。02奥鹏教育,全国最大远程教育平台2010年、2012年,教育部先后发布两批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推荐名单,全国33家远程教育机构具备申报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的资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基本参照教育部的白名单,选择地培计划承办机构。奥鹏教育旗下的奥鹏教师教育网、教师网旗下的中国教师教育网、继教网旗下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新三板挂牌公司尚睿通教育旗下的中国教师研修网,为K12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行业的「四大天王」。奥鹏教育(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由教育部高教司2001年12月批准立项试点,接受全国近50所试点网校的委托,在全国建立由1800家远程教育学习中心、400家培训中心构建的国家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主打成人学历提升的「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累计服务300万学员。奥鹏教育隶属于TCL集团,为TCL教育网的核心资产。2001年,教育部高教司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立项,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已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TCL教育网分别持股50%,成立电大在线。2003年2月,电大在线设立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两年后投入全面运营,为教育部唯一许可的重点高校远程教育支持服务机构。根据两方的约定,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主任长期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兼任,借助全国电大系统,快速完成全国性网络布局。2007年,奥鹏教育涉足教师培训领域,2010年成立教师培训中心(奥鹏教师教育网),进入师培板块。TCL集团在相关财报中透露,奥鹏教育为国内最大的网络学历教育服务运营机构,在网络学历教育服务、汉语水平考试服务(网考)方面居领先地位,2017年「教师培训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03继教网,师培龙头成就「股王」全通除了国家开放大学、TCL教育网旗下的「国家队」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继教网为国培计划、地培计划的另一支准国家队。继教网,又称全国继教网,全称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创立于2002年,经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现称,教师工作司)发文批准,由东北师范大学牵头联合18所省级师范院校共同组建,面向全国中小幼教师、校长(园长)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各种不同教育群体,继教网开发出1万门网络研修课程、6000门主题微课、5万件生成资源,累计承担近5000个教师、校长培训项目,培训教师、校长2200万人次。2015年1月,国内A股上市公司全通教育发布重大资产收购方案,拟出资10.5亿元,以现金+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继教网100%的股权,其中,以现金5.25亿元支付继教网50%的交易对价,以发行价82.87元/股的价格发行633.52万股,支付剩余50%的交易对价。复牌之后,全通教育的股价一路飙升,一度上涨至令人咂舌的400元/股,超越茅台成为新晋「股王」。12月,全通教育公布并购继教网实施情况,除了向继教网原股东朱敏、张雪涛、陈江武和顺业恒通支付5.25亿现金外,最终以37.64元/股的价格向4个原股东发行1394万股。并购之际,继教网第一大股东为顺业恒通,占比37.38%;赛伯乐董事长朱敏为第二大股东,占比33.32%。顺业恒通为赛伯乐的关联公司,股权几经辗转,出身于中经开的资本大佬刘玉明出任总经理,成为实控人。并购完成之后,顺业恒通、朱敏成为全通教育股东,截止2019年一季度仍分列第五、第六大股东。2017年8月,在全通教育股价惨跌九成之后,实控人、董事长陈炽昌辞去总经理一职,刘玉明从幕后走向前台,接棒成为全通教育的副董事长、总经理。根据双方的业绩对赌协议,继教网承诺2015-17年完成6800万元、8500万元、1.06亿元净利润。2015年,继教网实际完成6640万元净利润,第一年便不达标。2016-17年,继教网勉强完成业绩承诺,其中2017年完成净利润1.04亿元,略低于承诺线。2018年,三年业绩承诺期满,继教网业绩大变脸,仅录得4726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54.55%。全通教育则大笔一挥,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6.09亿元,造成全通教育2018年营收8.39亿元、亏损竟达6.57亿元的怪相。2019年5月中旬,深交所下达问询函,质疑全通教育是否为「财务大洗澡」。04国培计划,2019年投入20亿元与奥鹏教育、继教网相比,尚睿通教育、教师网为后起之秀。尚睿通教育成立于2005年,主要运营中国教师研修网、中国教研网、三人行网站。2008年,中国教师研修网成为教育部干部远程网络培训基地,并切入国培计划,开展「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历经12次股权转让之后,曹士勇成为尚睿通教育第一大股东。教师网成立于2012年,董事长张明高、总经理方建星、副董事长李晓静、董事王琳琳都曾在继教网担任多年高管,其中,张明高一度出任继教网总裁。教师网主要通过旗下的中国教师教育网承接国培计划、地培计划,成为师训行业又一支生力军。2016年3月,尚睿通教育先后登陆新三板。2016年,尚睿通实现营收2.76亿元,净利润4920万元。年报显示,2016年全年,尚睿通一共承接490个师培项目,培训学员130万人次。2017年上半年,尚睿通实现营收1.09亿元,净利润1680万元。2017年9月,尚睿通从新三板退市。2017年6月,教师网在新三板挂牌。公告显示,2015-16年,教师网分别实现营收1.09亿元、1.8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5万元、1955万元。2017年度,教师网营收上涨42%,达到2.65亿元,净利润3585万元,同比飙升83%。2018年11月,教师网步尚睿通后尘,从新三板摘牌。据统计,2010年至2019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国培计划专项资金157.84亿元。传习邦获悉,2019年5月,中央财政下发本年度的国培计划专项资金19.85亿元,继续支持中西部省份的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

青宁生程

共研、共创、共享!2018年京津冀教师研修工作研讨交流会在京举行

导语9月20日—21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研网以及中国教师研修网联合举办的2018年京津冀教师研修工作研讨交流会在北京和园景逸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新时代教师研修的新使命与实践创新”,会议得到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北京市通州区教师进修中心、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河北省廊坊市教研中心等单位的支持。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100余位教研和教师培训部门负责人共聚一堂,碰撞思想,凝聚智慧,共话新时代教师研修的新使命与实践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莫景祺、中国教师研修网总裁曹士勇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中国教研网运营总监高勤丽主持。研讨会现场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随后,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今年4月份,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而在日前举行的2018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系列密集出台的政策文件及总书记的讲话,都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应对这些新要求和新挑战,中国教研网、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联合京津冀三地的教师研训部门召开本次研讨会,希望能通过研讨,共商新时代研修的使命、任务,共享新思路、新实践,推动区域教师研修工作创新发展,并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研训部门如何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贡献智慧。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采取“主题发言”、“工作坊研讨”等形式,围绕区域教师研训部门的新使命与新职能、教师研修工作的实践创新、研修队伍的能力建设与团队协作、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研修2.0等几大主题展开探讨。在9月20日上午的会议部分,首先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莫景祺作了主题报告。莫景祺:教研工作的机遇、挑战与创新莫景祺处长莫景祺处长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转型”为题作了专题报告。莫处长从教研工作面临的形势、教研工作面临的挑战、以创新推进教研工作转型发展三个层面展开了论述。莫处长表示,目前,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此外,课程改革的方向目前也更加明确,即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改革的根本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的本质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后,莫处长提出,目前全国的教研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来自课程实施的挑战,比如如何将国家的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落实到课堂。其次是来自教研自身的挑战,比如教研工作职能、教研管理体制、教研队伍建设、教研工作条件、教研工作转型。最后,莫处长表示要积极推进教研工作转型。他说,教研工作转型是教育部门为适应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但转型不是否定过去,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转型是为更好地面向未来。随后,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中国教研网执行总编朱立祥、中国教师研修网数字产品专家李朝辉老师先后进行了发言。朱立祥: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今天我们如何做培训?朱立祥老师接下来,朱立祥老师以“研修创新——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为题作了报告。朱老师说,中国教师研修网自2005年成立以来,在教师培训领域深耕十余载,已累计培训学员超过1000万人次,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2017年,培训学员132万人,执行项目600余个。为适应新时代教师培训的新要求,中国教师研修网在工作开展中,有了越来越多思考,边思考边创新,边创新边实践,并充分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和中国教研网的资源和平台,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朱老师分别从基于教师学习特点、厘清教师能力要求、创新研修项目设计、技术支持,实现精准培训、研训一体,从项目走向常态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教师研修网在新形式下推动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的经验。李朝辉:基于评测的教学改进校本研修计划李朝辉老师最后,李朝辉老师对中国教师研修网研发的基于诊断的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产品“三人行”进行了介绍,李老师以情景问题切入,循序渐进,声情并茂,对数字学习产品对开发背景、应用场景、发展前景等进行了阐述。该产品面向K12教育的教学环节,建立基于课程标准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知识图谱和能力框架;研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数据采集及智能分析评价方法,建立精准的学生及教师个体画像;研究建立教学过程中基于场景和时空的快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个性化教与学的突破。此外,该项目日前成功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创新项目。在下午的会议部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河北省石家庄市教科所副所长张惠英、北京市通州区研修中心主任、分院院长李万峰、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高勤丽先后发言,介绍各地区教师研修的实践创新,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经验。申军红:区域教师研修的转型发展与能力建设申军红副校长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申军红以“区域教师研修的转型发展与能力建设”为题,详细介绍了海淀区近几年在开展研训一体工作的成功经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北京乃至全国教师研修工作的引领者,在五大中心职能定位、研训一体融合机制、高水平教研队伍建设、研修体系转型、以项目为载体破解难题等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实践经验,申军红副校长把这些创新实践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与会的同行。张惠英:名师工作室运行与评估张惠英老师河北石家庄教科所副所长张惠英在随后的发言中,重点分享了打造名师工作室的经验。她结合其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河北的教育实际状况进行了具体阐述,同时也分享了团队的成果。李万峰:新时代研修人的责任与使命李万峰主任随后,北京市通州区研修中心主任、分院院长李万峰以“新时代研修人的责任与使命”为题作了报告。李主任从历史溯源,研修责任,使命使然;新的时代,新的使命,新的标准;通州实践,转型升级,面向未来三个层面对通州区教师研修工作进行了阐述。高勤丽:混合式教师研修课程的规划与实施高勤丽老师在当天下午会议的最后,高勤丽老师以“混合式教师研修课程的规划与实施”为题作了报告。她认为教师研修是一种互为资源的建构性学习,要引导教师更多地关注自身实践经验的价值,并进而激发改进自身实践的积极性与行动能力。同时,结合具体项目案例,讨论了混合式研修课程规划与实施的要素及课程内容、研修方式、教学制度、系统支持等要素的结构关系,以及如何把教师实践资源课程化,如何开展混合式研修。9月21日,研讨会继续进行。在当天会议的上午部分,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院长支梅、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姜志惠、河北省廊坊市教研中心主任张占国、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书记卞永海先后发言。支梅: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发展路探析支梅院长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院长支梅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发展路探析”为主题进行了发言。支梅院长说,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信念素养、专业素养和创新素养。基于此,丰台分院重新梳理了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路,并从建立教师的专业认同、养成教师的专业反思、形成教师的专业自觉三个方面开展具体工作。姜志惠:做促进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多面手”姜志惠校长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姜志惠在发言中介绍了该学校在推动教师培训和教研工作方面的情况,以及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在促进区域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姜校长以“孵化器”、“输血仓”、“多面手”三个关键词进行了阐述。张占国: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教研创新张占国主任河北省廊坊市教研中心主任张占国就“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教研创新”话题展开了论述。张主任表示廊坊地处京津腹地,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廊坊由于自身的条件有限,留不住高水平人才,这也给廊坊的教研工作带来了困难。随后,张主任就廊坊教研中心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员配备开展全面的教研工作,以及取得的一些成绩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卞永海: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教师成长新路径卞永海书记在当天上午会议的最后,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书记卞永海分享了该中心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的经验。卞书记表示,天津市河西区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研制了《新任职青年教师三年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在该方案实施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比如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做好新青培训工作的重要条件;适合的课程设置,是做好新青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多样的培训方式,是做好新青培训工作的重要抓手;三位一体,区本运行机制,是做好新青培训工作的关键保障。张铁道:工作坊研修的探讨张铁道院长在当天下午的会议部分,北京开放大学原副校长、教师教育专家张铁道和与会嘉宾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工作坊”研修。现场参会人员组成了成功经验、困难挑战、技术应用、改进措施四个讨论小组,分别就如何评价京津冀三省市教师研修实践的成功经验?有效开展教师研修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改进这些问题的可行措施有哪些?如何利用网络移动技术改进教师研修?四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其它在场人员可以通过微信群针对任何一个话题进行提问和解答。分组讨论中各小组经过思想碰撞,深度分析挖掘各个问题的内涵,并最终形成了一些共识,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就讨论成果与所有参会人员分享,张铁道院长对每个问题的成果进行了总结点评。各组代表发言通过这一灵活的交流研讨形式,将京津冀三地的教师研训工作的成功经验、困难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整合,对三地教师专业发展部门今后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借鉴。至此,为期两天的会议圆满结束,很多参会的领导专家都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获益良多。最后,高勤丽老师对两天的会议进行了总结,她认为本次研讨会充分展示了京津冀三地研训部门的成功经验,探讨了研训部门的挑战以及应对挑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希望本次研讨会是京津冀教师研训部门合作发展的开端,逐步建立共研共创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并期待该研讨会将连续办下去。关于本次研讨会专家发言的详细内容,教研网微信号将会在后期整理后再进行发布,敬请关注!官网:http://www.zgjiaoyan.com

红军乡

教师培训一年投入360亿:一文看懂国培计划三强分立

本文由传习邦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关注传习邦,深刻洞察教育行业。传承学习,教育兴邦。撰文 | Bugle X编辑 | 初见两市第一大「妖股」全通教育,跨界教育的征途始于2015年,斥资10.5亿元并购K12教师培训机构继教网。2018年度,继教网完成三年业绩对赌,净利润下滑五成,全通教育一次性计提6.09亿元商誉。全通教育的未来,在于继教网。一度是继教网,如今怎么了?- 1 -360亿元师培,国培计划为风向标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提升教育质量,教师素质为抓手。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搭建教师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K12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级别的不同,可以分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地方级培训计划(地培计划)。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起全面实施,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地培计划,由省、市、县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根据地区教育状况的差异,每年制定培训计划。有研究表明,全国教师培训市场360个亿,由三部分组成:教师人员经费、学校公用经费和教育部专项计划(即,国培计划)。国培计划的经费每年只有20亿元,却是行业的风向标。伴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成熟,教师培训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逐步形成继教网、尚睿通教育、教师网三强格局,而老牌远程教育机构奥鹏教育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2 -奥鹏教育,全国最大远程教育平台2010年、2012年,教育部先后发布两批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推荐名单,全国33家远程教育机构具备申报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的资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基本参照教育部的白名单,选择地培计划承办机构。奥鹏教育旗下的奥鹏教师教育网、教师网旗下的中国教师教育网、继教网旗下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新三板挂牌公司尚睿通教育旗下的中国教师研修网,为K12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行业的「四大天王」。奥鹏教育(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由教育部高教司2001年12月批准立项试点,接受全国近50所试点网校的委托,在全国建立由1800家远程教育学习中心、400家培训中心构建的国家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主打成人学历提升的「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累计服务300万学员。奥鹏教育隶属于TCL集团,为TCL教育网的核心资产。2001年,教育部高教司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立项,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已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TCL教育网分别持股50%,成立电大在线。 2003年2月,电大在线设立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两年后投入全面运营,为教育部唯一许可的重点高校远程教育支持服务机构。根据两方的约定,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主任长期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兼任,借助全国电大系统,快速完成全国性网络布局。2007年,奥鹏教育涉足教师培训领域,2010年成立教师培训中心(奥鹏教师教育网),进入师培板块。TCL集团在相关财报中透露,奥鹏教育为国内最大的网络学历教育服务运营机构,在网络学历教育服务、汉语水平考试服务(网考)方面居领先地位,2017年「教师培训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3 -继教网,师培龙头成就「股王」全通 除了国家开放大学、TCL教育网旗下的「国家队」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继教网为国培计划、地培计划的另一支准国家队。继教网,又称全国继教网,全称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创立于2002年,经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现称,教师工作司)发文批准,由东北师范大学牵头联合18所省级师范院校共同组建,面向全国中小幼教师、校长(园长)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各种不同教育群体,继教网开发出1万门网络研修课程、6000门主题微课、5万件生成资源,累计承担近5000个教师、校长培训项目,培训教师、校长2200万人次。 2015年1月,国内A股上市公司全通教育发布重大资产收购方案,拟出资10.5亿元,以现金+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继教网100%的股权,其中,以现金5.25亿元支付继教网50%的交易对价,以发行价82.87元/股的价格发行633.52万股,支付剩余50%的交易对价。复牌之后,全通教育的股价一路飙升,一度上涨至令人咂舌的400元/股,超越茅台成为新晋「股王」。12月,全通教育公布并购继教网实施情况,除了向继教网原股东朱敏、张雪涛、陈江武和顺业恒通支付5.25亿现金外,最终以37.64元/股的价格向4个原股东发行1394万股。并购之际,继教网第一大股东为顺业恒通,占比37.38%;赛伯乐董事长朱敏为第二大股东,占比33.32%。顺业恒通为赛伯乐的关联公司,股权几经辗转,出身于中经开的资本大佬刘玉明出任总经理,成为实控人。并购完成之后,顺业恒通、朱敏成为全通教育股东,截止2019年一季度仍分列第五、第六大股东。2017年8月,在全通教育股价惨跌九成之后,实控人、董事长陈炽昌辞去总经理一职,刘玉明从幕后走向前台,接棒成为全通教育的副董事长、总经理。根据双方的业绩对赌协议,继教网承诺2015-17年完成6800万元、8500万元、1.06亿元净利润。2015年,继教网实际完成6640万元净利润,第一年便不达标。2016-17年,继教网勉强完成业绩承诺,其中2017年完成净利润1.04亿元,略低于承诺线。2018年,三年业绩承诺期满,继教网业绩大变脸,仅录得4726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54.55%。全通教育则大笔一挥,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6.09亿元,造成全通教育2018年营收8.39亿元、亏损竟达6.57亿元的怪相。2019年5月中旬,深交所下达问询函,质疑全通教育是否为「财务大洗澡」。- 4 -国培计划,2019年投入20亿元 与奥鹏教育、继教网相比,尚睿通教育、教师网为后起之秀。尚睿通教育成立于2005年,主要运营中国教师研修网、中国教研网、三人行网站。2008年,中国教师研修网成为教育部干部远程网络培训基地,并切入国培计划,开展「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历经12次股权转让之后,曹士勇成为尚睿通教育第一大股东。教师网成立于2012年,董事长张明高、总经理方建星、副董事长李晓静、董事王琳琳都曾在继教网担任多年高管,其中,张明高一度出任继教网总裁。教师网主要通过旗下的中国教师教育网承接国培计划、地培计划,成为师训行业又一支生力军。2016年3月,尚睿通教育先后登陆新三板。2016年,尚睿通实现营收2.76亿元,净利润4920万元。年报显示,2016年全年,尚睿通一共承接490个师培项目,培训学员130万人次。2017年上半年,尚睿通实现营收1.09亿元,净利润1680万元。2017年9月,尚睿通从新三板退市。2017年6月,教师网在新三板挂牌。公告显示,2015-16年,教师网分别实现营收1.09亿元、1.8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5万元、1955万元。2017年度,教师网营收上涨42%,达到2.65亿元,净利润3585万元,同比飙升83%。2018年11月,教师网步尚睿通后尘,从新三板摘牌。据统计,2010年至2019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国培计划专项资金157.84亿元。传习邦获悉,2019年5月,中央财政下发本年度的国培计划专项资金19.85亿元,继续支持中西部省份的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

猫狗

基于真实问题做精准教研

教研,这一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活动,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伴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以下简称“市教研室”)及时转变教研方式,通过“做实学科教研、做强综合教研、做大项目研究、做响品牌活动”等,实现教研方式的转型,有力促进教研工作的发展。在参与幼儿园教研活动、进行现场指导和文本指导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反思,如何在教研主题的引导下,开展系列化、深层次、持续性的深度教研,进一步提高教研的品质,提升教研的有效性,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找准问题,确定教研主题教研活动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通过收集问题、确定主要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再提炼教研主题、规划主题序列、设计活动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同时,随着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旧的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相继产生。因此,找准教研活动中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保持教研生命力的基本前提。教研员陈老师在区里带领中心组的教师们开展角色游戏的实践研究,从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围绕“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观察、识别、回应”设立了三个阶段的主题,每一阶段的主题再细分为每次教研活动的小主题。比如,围绕“游戏中的观察”设定了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序列:明确角色游戏观察的价值;了解观察的内涵和视角;角色游戏观察的对象和内容;角色游戏记录的要素及其内涵;角色游戏的观察方法及其内涵;运用适宜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角色游戏观察与记录的实践活动;梳理游戏观察与记录的原则方法。明确主题序列,为聚焦主题开展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随着主题教研的推进,教师们对基于问题、形成主题、系统规划、整体设计的意识日益加强,在实践中积极尝试。通常的做法是:首先,确定主要问题。在广泛收集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将问题归类。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目的,结合问题的共性程度、本区域或幼儿园的研究重点、已有研究基础,综合考虑问题的迫切性、可行性和价值,将问题分为主要问题、次要问题、一般问题和无关问题,确定需要先解决的主要问题。其次,提炼教研主题。对主要问题进行成因分析,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寻找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将其提炼成教研主题。再其次,明确教研目标和内容。根据教师当前专业发展水平,思考他们“要什么”,以此确定教研活动的目标,进而围绕目标的达成,将主题细化成若干个问题链,成为每次教研活动的子主题。巧用教研工具,提高证据意识为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设计教研活动方案时,我们既要重视主题设定,还要考虑教研工具的设计和教研素材的准备。可以围绕主题进行表单设计,将经验的“碎片”集聚为观察反思的视角,引导参与者从基于感觉和经验分析,转向基于证据和逻辑的判断。比如,教研活动前,提供“教研活动告示单”,将选题的动因、活动过程安排、活动效果预估、活动资源等教研活动设计方案中的主要内容,以简洁的表单方式呈现,帮助教师提前了解教研活动要点,做到有备而来。教研活动中提供“活动观察表”,包括观察要素、识别分析及回应策略记录,这可以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供简明的参考依据。比如,某幼儿园开展观察识别的研究,观察表中呈现了认知与思维、粗大动作与精细动作、情感与意志、交往与表达、个性特点等观察要素。又比如,某幼儿园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研究,观察表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观察要素。教研活动后提供“教研活动反馈单”,可以作为教师反思调整的参考,为后续改进教研活动服务。反馈单要罗列“教研主题确立、教研目标制定、教研活动设计、教研过程呈现、教研活动效果”等观察点,同时也会呈现活动的亮点和本人的建议,以引发教师反思教研活动的收获与共识、问题与分析,以便于在后续教研中调整。我们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除了观摩保教活动现场,还会借助信息技术收集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大量的行为表现,这些呈现具体情境的素材,有助于激发教师参与研讨的兴趣,有助于教师更精准地进行观察分析,对现场教研的研讨氛围、深入程度都有良好的助推作用。用信息技术连续数周记录幼儿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也已成为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习惯。运用多维视角,引发持续反思一次教研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研工作的终结。围绕主题对已开展的教研活动进行反思,有助于优化后续的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研品质。从多个维度收集反馈意见,对活动效果进行总体判断,发现影响教研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原因,有利于让后续的教研工作更具针对性。比如,随着“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提供更多可选择、有多种玩法的材料,开始追随幼儿兴趣,支持幼儿持续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更多的选择机会、不确定的发展可能,给教师的观察分析带来了挑战。观察分析幼儿的表现行为成为众多教师亟待提升的能力。2019年,市教研室以“提高教师观察识别能力”为主题,组织各区教研员对8个区域(占上海区域的50%)的教研活动进行现场观摩,并根据教研活动反馈单的观察点,分别对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观摩者进行了个别访谈。通过访谈,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比如,访谈发现,让教师有更多参与机会的教研活动形式设计,更能发挥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性。又比如,互动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对观点的质疑、新视角的陈述、实践的做法等,能让教师体验到思维被激活的快乐,产生更多主动表达想法的愿望。这些发现,为我们后续围绕教研主题设计更匹配的教研形式、有效的互动问题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教研活动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强调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合作研究。我们聚焦主题,运用工具,将教研活动的前期、中期、后期串联起来,通过实践—研讨—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使教研走向深入。《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29日第2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地头龙

新时代教师如何全专业发展?专家学者分享新理念新实践

新华网北京1月31日电(记者 王琦)新时代赋予教师发展新的要求,日前,来自高校、研修机构、中小学、幼儿园的1300余位专家和代表相聚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第三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现场,围绕“链接与赋能——新时代教师的全专业发展”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分享交流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新理念、新实践、新成果、新预见。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在发言中表示,教师的成长不仅依赖于师范院校的培养,在教师入职后,也需要不断提升教育能力。他将教师的成长归纳为五次“修炼”:一是意愿,要有做老师的意愿,不忘初心,培养人才,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二是锤炼,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不断锤炼、锻炼,不断反思和改进,提高教育品质。三是学习,向理论学习,学习教育的规律,学习教育的历史经验;向实践学习,互相学习。四是创新,要面向未来,创新教育方法。五是收获,看到学生的成长,看到教育的发展,要在获得的过程当中吸取经验,不断前进。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宇辉在发言中表示,首都教育将继续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建设,狠抓政策文件的落实,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地抓好抓实。一是要着力在师德师风上下功夫,二是着力在优先发展上下功夫,三是着力在精准施策上下功夫,四是着力在校长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圣国在发言中介绍了正在不断规划和实现的海淀教育发展蓝图。他表示,海淀区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关心教师成长,面向全区设计“三维四级”的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个性化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多年来一直高品质地服务、引领海淀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两年以来,开展了扎实而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次大会设4个主旨报告,报告聚焦新时代教师的全专业发展,多维度分享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成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校长陆云泉等分别发言。任友群围绕“抓好抓实教师培训,持续助力教师发展”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要从四方面系统推进教师培训各项工作落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第一,加强规划设计,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标准。即加快研制加强教师发展机构政策举措,继续出台教师、校长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研究探索更加多样有效的长效机制。第二,坚决补齐短板,聚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继续增加对乡村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扩大培训受众范围,在国家层面优化乡村教师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和培训模块。第三,深入提质增效,擦亮国家级培训的招牌。未来,要坚持“精品国培”的理念,提高培训经费标准,建立参与激励机制,组织专家视导检查。第四,重点连续推动,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版本,以应用为驱动实行整校推进,结合实际来分类施策,适应技术的同时还要创新发展。杨银付在题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主旨报告中,以“创新育人”为例,提出要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评价改革”为抓手,推动改革创新,提高育人水平。第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启动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从“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两方面进行突破。第二,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注重学思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教学;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关注未来技术在教育重心、资源形态、教学形态、学校形态变迁上发挥的作用。第三,评价改革配套跟进。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章、唯论文帽子的顽瘴痼疾,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指向发展素质教育。孟繁华提出,转变教育发展范式需要教师把握教育功能的内涵: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构建生存方式。如何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他建议,以“人性假设”为逻辑起点来思考,不断推进教育向以人为本阶段发展,强调对人的尊重、关心和发展;他强调中国教育亟需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模式。孟繁华认为,教育生态观是人才培养范式转型的思想基础,需要从系统观、适应观、平衡观、发展观、合作观几个方面,推进教育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知识灌输”向“知识建构”转变。他希望建立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间、师生间相互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形成自我与他人同时得到提升与改变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重塑知识和创新的关系,需要“觉察”与“反思”、“跨界”与“混搭”、“回归”与“原始化”。陆云泉在报告中表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〇一中学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问题和阶段特征,确定了教师发展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引领,构建了以教师基本功、教育教学理论、情怀与视野、身心健康、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教师研修课程体系。他介绍说,学校强调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职业培训,还需要通过创新赋能搭建平台,创造具备调整适应能力的组织,建立教师专业发展“链式引领”项目,构建以专题研究促进教师团队成长的校本培训方式。学校鼓励教师自我发展,鼓励“草根式”课题和“微创新”研究。创新赋能把学校变成了学习共同体,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新任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全员发展。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市区级学科骨干和带头人,校本研修初见成果。据了解,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三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在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举办。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副秘书长张东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宇辉,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组长、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李方,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圣国,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尹丽君,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等嘉宾,以及来自高校、研修机构、中小学、幼儿园的1300余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设10个分论坛,来自高校、研修机构、中小学校的40余位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理论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围绕10个专题向与会代表多角度分享交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创新成果,并由相关专家进行点评指导。此外,为探索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本次大会共设24个工作坊,来自高校、研修机构、中小学、幼儿园60余位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理论研究者、实践工作者作为工作坊的主持专家,引导与会代表在24个工作坊中围绕特定主题进行体验式学习、多视角对话交流,不断地进行思维碰撞,建立关联,达成深度理解,获得成就体验,并对大家共同建构的成果进行总结、提炼与升华。

伏尸数万

教育部推进“三个课堂”,教育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已开启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然的意外,让许多人、许多行业的计划统统打乱,显得格外寒冷。对于教育行业,也带来重大影响:各类学校延迟开学影响学生上学,大量教培机构陷入危机……线下教育深深感受到了两难境地。而对于线上教育,却是一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为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部署,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的指导意》,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教育界的“马太效应”算得上社会中最大的隐患。由于经济与地区的差异,导致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的不平等,让教育这个立人之本、立国之本变得极不公平。“三个课堂”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推动课堂革命,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促进育人方式转变,支撑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利用科技的力量,加速实现“普惠教育”。01专递课堂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这个寒假,“停课不停学”一声喝下,网络直播课堂风起云涌。老师纷纷化身主播,天各一方,仍然坚决履行着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但是,直播课风生水起,对于偏远的农村地区来说,也是一种望尘莫及。硬件上,在5G加速普及的时代,网络资源和设备条件依然还在限制他们的现实力。而在教学上,本身就缺乏全面、专业的师资力量,在疫情的特殊时期,给到学生的帮助就更加乏善可陈。这样在家上学,让教育的公平又走远了一步。“专递课堂”强调专门性,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利用互联网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其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02名师课堂更大范围共享名师资源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老师们经常教导学生学习的结训,也同样适用于老师们。面对教学能力的不一,教师学习的方式一般有函授、集中培训等,但由于周期长费时费力、培训机构不够规范、没有优质的名师辅导资源,而不能全面和统一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无法达到质的飞跃。借助互联网+教育的力量,不仅对学生的线上教育推波助澜,也为教师们打开了一扇进步的大门。“名师课堂”强调共享性,主要针对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03名校网络课堂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21世纪最火热的概念是什么?共享!从Web 2.0开始,互联网就进入了共享的时代,共享知识、共享观点、共享资源;再到这几年流行的共享经济,全面的共享,在科技的推动之下,炙手可热!当我们的学生与名校学生听着同样的课程,当我们的学生与名校学生感受着同一位名师的魅力,纵然地理位置不同,但让教育打破学区房的桎梏,让往日的羡慕变成现实,这才是真正的“惠普教育”。“名校网络课堂”强调开放性,主要针对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互联网教育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得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以高效、互动等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并逐渐形成了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推进教育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速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学加家,致力于助力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学校在转型过程中,从咨询、提供一体化软硬件智能校园解决方案到实施、运营的一站式专家服务。秉承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不断深入教育类用户,了解需求,研发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智能教育产品,学加家推出“学加家智能幼儿园”,“学加家智能中小学”,“学加家智能大学”,“学加家智能教培”等一体化行业解决方案。“三个课堂”战略的提出,既是顺应时代的结果,也是掀起新时代的必然。教育立人,科技为本,当今时代,必须跑对赛道,借力科技发展的高速干道,大力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学加家会持续为中国2亿家庭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一站式教育服务,让家长和孩子放心学,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彼教不学

十年约1680万人次的教师参与“国培计划”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引发全球关注,折射出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国培计划”是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国家行动。值“国培计划”实施十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1综合运用文献档案研究、国际比较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培计划”十年实施状况开展了第三方评估研究。一、“国培计划”的发展历程“国培计划”是2010年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的简称。我国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尤其是中西部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国政府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依据,启动了国家层面的、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的大规模教师在职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十年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国家启动、规范实施阶段,聚焦乡村、服务基层阶段和精准扶贫、分层施训阶段。图1 “国培计划”三阶段划分(一)国家启动、规范实施阶段(2010-2014年)“国培计划”的实施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为起点。在实施初期,主要完成了四项工作:一是确立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宗旨;二是设立示范、中西部和幼师国培三类项目;三是建立国家和地方专管机构;四是制定项目招投标、过程管理、绩效评估等规章制度。(二)聚焦乡村、服务基层阶段(2015-2017年)这一阶段,“国培计划”的发展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聚焦乡村、集中支持乡村教师,以国务院发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标志;二是重心下移,以“项目县”为载体推出送教下乡等模式,注重培养当地培训团队,强调校本研修。(三)精准扶贫、分层施训阶段(2018年至今)2018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标志,“国培计划”更加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精准扶贫大局。同时遵循教师成长规律,通过分层分类的项目设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国培计划”的主要成就“国培计划”的政府重视程度之高、财政投入力度之强、参训受益人数之多、持续发展时间之长,世界少有。经过十年发展,“国培计划”有力推动了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贡献,赢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可,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开展全球最大规模教师培训行动1. 财政投入强度大。2010-2019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国培计划”经费172亿元。其中,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投入超过159亿元,占比92%左右。十年来,国培参训人均经费增长了约2.6倍。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带动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还吸引了社会机构的参与。2. 参训受益人数多。十年来,共计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约1680万人次的教师参与了“国培计划”,其中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参训人次约1574万(占比94%),示范培训项目也有超过60%的中西部地区参训者。“国培计划”已经覆盖了全部深贫县以及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二)打造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国家平台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培训。针对国家发展不平衡,农村教师缺少学习资源、培训机会和专家指导的状况,“国培计划”为其打造了高质量的专业发展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高水平的专家指导。据统计,2010-2014年,“国培计划”培训教师700多万人次,农村教师占96.4%。2015年至今,“国培计划”集中支持农村教师,基本实现了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的全覆盖。“国培计划”还专门设立了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迄今培训了13900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为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年来,“国培计划”为中西部教师提供了至少1次的国家级培训。其中,陕西、内蒙古、甘肃、吉林、山西教师人均参训超过2轮;青海、西藏、海南和宁夏教师人均参训甚至超过3轮。“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带动了地方政府培训资源投入,提高了地方教师培训专业水平,为当地教师提供了更多不断学习、终身发展的机会。(三)大幅度提升中西部教师专业素养1.提高师德修养,增强育人能力。“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88%的中西部教师提升了工作热情,超过90%的参训教师坚定了终身从教的信念。更难能可贵的是,94%的教师坚定了服务本地教育的信念。此外,85%的教师认为参与国培提升了课程德育能力,90%的教师认为参与国培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成才志向。图2 “国培计划”对师德和育人能力的影响2.加深课程理解,提高教学能力。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是落实课程改革要求的基础,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来自中西部地区学校的参训教师表示,参加国培对“更新教育教学理论”(90%)、“理解课标、课程和教材”(88%)、“扩展学科知识”(85%)有较大的影响。中西部校园长认为,超过七成的参训教师能经常“创设独立思考的课堂情境”、“鼓励学生主动表达”、“尊重学生的好奇心”。还有超过六成的校园长认为,教师参训后开始转变教学理念,能“避免学生重复练习”并“布置差异化作业”。3.提升信息素养,培植研究意识。信息素养和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持续发展的必备素质。85%的中西部参训教师认为,国培增强了自身“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超过八成的中西部校园长表示,教师参训后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此外,88%的教师认为,参加国培增强了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超过七成的中西部校园长也表示,教师参训后的“教科研能力”有显著提升,能够帮助其他教师“进行教学诊断和指导”,提升了参训教师“引领研究的能力”。4.扩大专业交往,形成互助网络。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是激发教师持续专业学习的重要动力。79%的中西部教师表示,国培扩大了自身的专业学习网络,这消解了他们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孤独感,促进他们分享和发现知识,有助于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小型学校教师眼中,结识更多的专家和优秀教师、及时了解全国同行发展动态,是参加国培的最宝贵的收获之一。(四) 构筑中国特色现代教师培训体系1.立体开放的承训体系。在“国培计划”的引领带动下,我国构建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的新型教师培训网络,促成了开放竞争的教师培训承训局面。共有七类1288个的机构承担了“国培计划”项目培训任务。除了480所各地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学院和185所师范院校,还吸引了183所非师范类高校及其他类型机构参与其中(图3)。这些机构通过承担国培项目提升了自身专业培训能力,深度参与了各类省市级、区县级以及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充分利用。图3 “国培计划”承训机构类型分布2.育训一体的教师培养。“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是“国培计划”设定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超过九成的师范院校表示,参与“国培计划”对更新本校教师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与教学、扩展教育资源和合作网络产生了积极影响。一些院校还创新了师范生培育方式,设立了国培学员与师范生的共享课程和活动,邀请国培学员担任师范生校外导师,促成国培学员所在学校成为师范生实习/就业单位。(五)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1.中西部地区优先,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国培计划”经费重点投向中西部。十年来,示范项目投入12.5亿元,大部分用于中西部地区教师培训;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分别投入118亿余元和40亿余元,全部用于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和学前教师的培训。图4 “国培计划”十年财政投入状况(单位:万元)“国培计划”名额主要分配给中西部。2010-2019年,中西部地区总参训人数为1644万人,直接使中西部1.58亿中小学幼儿园(包括特殊教育)学生受益,从而惠及本地区8.95亿常住人口,推动中西部地区的总体可持续发展。“国培计划”为中西部教师提供了专业进修的机会,提升了包括薄弱学科和薄弱领域师资在内的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推动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了教育均衡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2.贫困地区优先,助力教育扶贫事业。“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国培计划”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的原则,重点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基层倾斜,优先支持贫困县乡村教师校长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校长素质能力。为进一步凸显精准扶贫的要求,“国培计划”全面覆盖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及其区域内全部教师。近三年来,“三区三州”国培参训人次35.3万,超过了本地区基础教育专任教师的数量总和(32.6万)。三、“国培计划”的成功经验“国培计划”的成功实施,集中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凝聚着“国培人”的智慧和努力,饱含着十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做法、经验与创新。(一)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1.领导重视,赋予国培战略意义。国家领导人将“国培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战略之中,彰显了“国培计划”的国家战略意义。2.统筹协调,保障国培资源供给。“国培计划”离不开财政部的大力投入和持续支持。在实施过程中,“国培计划”注重人财物的统筹协调、重点使用。一是统筹财政资源,实现专款专用。示范项目经费由财政部直接划拨,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由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配套投入。二是统筹人力资源,做到汇智集智。注重全国范围的人力资源统筹协调,建立国培专家系统,发挥各类专家在决策咨询、标准研制、课程建设、教学示范中的作用。三是统筹课程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国培计划”既重视对专项课程资源的系统建设与开发,也重视对培训课程资源的基层生成与采集,形成了一批满足乡村教师实际需求的优质共享课程。(二) 公平导向指导实践的整体规划1.坚守初心,彰显教育公平理念。“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国培计划”坚持“中西部强则中国强”的发展战略,坚守教育公平、“雪中送炭”的政策初心,致力于推动中西部教育发展和教育均衡。2.规划引领,推动国培行稳致远。“国培计划”坚持规划引领,体现着眼长远又立足国情的政策设计特点。《规划纲要》明确把“对义务教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校长研修培训”和“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等具体任务列入国家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国家教育“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也对“国培计划”作出部署。3.总体设计,系统落实国培目标。国培十年通过设计系统灵活的项目框架,编制各种规章制度、实施指南、课程标准、年度方案,提供智力支持和资金保障,保障“国培计划”目标得以实现。(三) 行政推动专业实施的运行模式1.政学结合、多方协同的项目管理模式。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体系与项目办公室及专家委员会形成了行政和专业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实现了行政执行力和管理专业性的有机结合。承训机构积极发挥主动性,协同申报有序竞争,协同实施各展所长,构建了分工明晰、合作顺畅的项目管理模式。2.立足区域、聚焦校本的项目推进模式。“国培计划”大规模地采用了整县推进、送教下乡等培训项目推进形式,加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为区县和乡村教育发展赋能。重视“种子教师”培养,促使其成长为“本地专家”,成为引领区域和学校发展的骨干力量,促进教师培训和区域/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机融合。3.三方评估、行政问责的质量保障模式。“国培计划”建立了专业化的质量保障机制,采取学员网络匿名评估、承训机构自评、专家调研视导等方式对培训承担机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绩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实施方案执行情况、学员满意度、培训效果、经费使用情况等。考核结果及时反馈承训机构和管理部门,并作为资质调整、任务分配的重要依据。(四) 标准引领按需施训的课程体系1.实践导向的课程标准。从世界范围来看,尚无系统化的教师培训项目课程标准体系。“国培计划”先后出台了三套规范性文件,打造了系统化的服务课改实践、支持学生发展、提升教师能力的课程标准体系。2012年《“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回应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标准的新要求,首次提出了系统化的教师培训课程标准。2017以来陆续发布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突出了“以学定培”、“服务学生成长”的宗旨,研发了“反思自我,激发内需”的教师能力分级诊断工具。2020年《“国培计划”有关项目实施指南》尊重了教师成长规律,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教师提供差异化、针对性的培训标准。2.按需施训的课程实施。根据教师能力提升的需要,保障实践类课程占比50%,采取实地观摩、跟岗实践、课例研磨、同课异构、情景体验、技能训练和行动研究等形式,强化教师实践参与,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提升技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适时推出针对性的培训子项目。通过需求调研,形成诊断报告,为制定培训方案和课程设置提供事实依据。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提供从新教师入职、青年教师助力、骨干教师提升及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和校园长任职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及专题培训。(五) 借鉴国际鼓励创新的行动方略1.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开放带来进步”。“国培计划”的开展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注意吸收全球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在政策设计阶段,组织专家团队系统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教师专业能力框架、职后培训课程和实施方式。在培训方式上借鉴“影子研修”等国际教师/校长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上纳入国际前沿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如STEM、PISA、项目学习、课例研究、混合式学习等。2.大力倡导本土创新。鼓励和支持地方自主探索是“国培计划”的成功关键。“国培计划”在政策设计过程中为地方自主探索预留充分空间。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因地制宜细化优化实施方案,探索创新了送教下乡、省级培训师体系、协同创新试验基地等有效经验。国家通过多种方式提炼最优模式,纳入政策文件,迅速推广至全国。四、“国培计划”的未来发展“国培计划”是教师职后培训的国家品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离不开中西部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离不开“国培计划”的高质量实施,需要中央政府继续加大“国培计划”投入力度,完善地方经费配套机制,保障培训经费稳定增长。(一) 健全在职培训体系,支持乡村教师发展“国培计划”高质量实施,有赖于健全省市县校四级地方教师培训体系。一要强化省市教师培训管理和实施机构建设,提升统筹规划和专业指导能力;二要推动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整合相关职能机构以及优质中小学业务骨干力量,完善基层教师培训体系;三要建设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机构,创造跟岗学习机会,切实保障乡村教师发展。四要特别关注中部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国培计划”资源投向和管理机制,扩大中部乡村地区教师受益面。(二)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加强学分银行建设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教师培训生态。一要基于数据分析,建构教师需求模型,实现学习资源的精准推送。二要提升教师学习资源能级,推进虚拟“实境”学习。三要建立问题诊断和方案解决的专家系统,向教师提供及时、个性化专业服务。四要设立大数据管理和研究中心,整合基础性、过程性及结果性数据,开展常态化质量监测和研究,服务政策制定。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完善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一要在国家层面建设互通、共享、优质的“国培计划”学习资源库;二要完善“国培计划”学分管理系统,增强学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效;三要推动教师管理部门、学位管理部门、学位授予院校与考试评估部门联合攻关,试点“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衔接。(三) 激发教师学习自觉,形成倍增效应教师学习的自觉性是保证培训效果、教师终身发展的关键因素。一要强化管理者和承训者“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建立参训和承训双向选择平台,提升参训教师培训课程选择权和培训方案制定话语权。二要推进教师培训券制度,保障农村一线教师每五年至少有一次省外集中培训或访学机会。三要完善教师参训质量监测体系,创设参训者学习成果表彰和推广机制,为一线教师从被动培训转向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提供途径。(四)加强教师发展研究,打造中国方案高质量实施“国培计划”需要实践探索,更需要理论自觉。一要加强教师学习与自主发展的基础研究,提升教师培训效能;二是加强“国培计划”运行机制研究,打造中国培训方案;三是加强经验传播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让各国分享中国培训经验与方案。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是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设立,经国务院批准备案,坐落于上海师范大学的国际教育机构。22010年启动时名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4年更名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3课题组在湖南、四川、甘肃、贵州、云南5省份发放参训者问卷40196份、校园长问卷2245份,在全国各地承训机构(包括教师进修学校、高校、中小学幼儿园等)发放问卷47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