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教育科学论坛(2019)在京召开玉响

中国教育科学论坛(2019)在京召开

本报北京4月17日电(刘亚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郭佳立)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中国教育科学论坛(2019)在北京召开,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筹推进全国教育科研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教育评价改革等重大课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保师在致辞中指出:“今年论坛坚持理论创新与决策咨询相结合,坚持学术交流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重点课题中期评估相结合,坚持扎根中国与面向世界相结合,弘扬优良学风,突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促进全国教育科研战线力量协同创新,充分利用论坛平台,交流思想,互学互鉴,探讨合作,发布成果。”他同时表示,努力把中国教育科学论坛办成引领教育改革创新的“策源地”、服务国家教育决策的“思想库”和教育科研战线协同创新的“大舞台”,使之逐步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教育科学论坛。据了解,中国教育科学论坛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导向,围绕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提出许多富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

且方将化

作业帮参与教育部“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 课题聚焦“教育制度现代化”

近日,教育部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十四五’时期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正式开题。开题论证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325会议室和腾讯会议同时举行。该课题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复兴教授主持,经有关部门推荐,作业帮作为在线教育行业代表,以课题组成员单位身份参与该课题研究。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王大泉副司长与教育部规划司规划处周天明处长通过腾讯会议云参会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国际教育学院秦惠民院长,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王战军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台原党委书记张剑研究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研究员等校内外评审专家应邀云出席论证会。课题组成员胡莉芳教授、管华教授、崔盛副教授、詹宏毅副教授、高杭博士、胡翔博士、作业帮副总裁苏静以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参加了会议。秦惠民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了论证会议。课题组负责人刘复兴教授对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计划、取得的主要进展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向专家组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对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和研究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课题下一步如何更好开展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秦惠民教授建议,课题需要紧密联系中国的治理制度和话语体系,抓住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与治理能力的最核心内容,体现党的领导在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教育部规划司规划处周天明处长表示,课题研究的最核心问题应该是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希望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学校现代化治理制度,教育治理体系与社会、经济等其他体系的衔接问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教育发展互动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对教育十四五规划做出有力的服务支撑。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王大泉副司长建议课题组梳理欧美等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理念,聚焦“加快”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对教育制度体系、教育法律的健全,“放管服”改革,新技术背景下的教育组织变革和教育均衡问题等进行切实的回应,为教育十四五规划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与会课题组成员参与了讨论。苏静表示,作业帮作为在线教育行业的代表参与课题研究,既体现了国家对在线教育的重视和超前谋划,也体现了课题组对作业帮的认可。面向“十四五”,我们应更加注重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衔接与融合;更加注重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有机互动;更加注重技术对教育的重塑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国家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作业帮将积极贡献力量,努力做好在线教育的领军者、学校教育的助力者、未来教育的探索者。作为国内最大的K12在线教育平台,作业帮将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据介绍,作业帮将就涉及“十四五”时期线上校外培训规范发展、在线教育创新引领、线上线下教育与校内校外教育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来自行业视角的分析、建议和数据,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课题总报告“撰写提供信息基础。在此期间,作业帮还将召开“‘十四五’时期在线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与创新引领研讨会”,调动多方渠道资源,结合实地调研、座谈、联合研究和会议研讨等方式,起草相关决策咨询报告,为课题研究推进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课题组将以作业帮为案例,围绕“十四五”时期校外线上培训行业规范治理与在线教育创新引领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作业帮创立于2015年,是中国最大的K12在线教育平台。公司以“让优质教育触手可及”为使命,致力于以技术力量解决教育领域“痛点”。旗下有作业帮、作业帮直播课、作业帮口算等多款教育产品,涵盖学科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家庭教育等多个板块。产品总日活用户超5000万,月活用户超1.7亿,累计激活用户超8亿,占据在线教育流量侧绝对优势,同时作业帮APP也是唯一进入中国应用市场top30的教育类APP。

有天

教育科研国家课题组专家助力“停课不停学”

“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教学模式实施一个多月以来,学校、家庭与相关管理部门面对新的形势,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家庭教育、家校关系、亲子关系等问题。针对这种普遍性的教育问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教育学重点课题《家校合作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实践研究》课题组(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刚担任首席专家)十余名专家,在国内大型网站搜狐网开设《搜狐教育:名师课》针对广大教师、家长遇到的家校合作、亲师关系、亲子关系、居家学习等问题建言献策、解疑答难。三月开始一经播出,反响热烈,好评如潮,观看人数逾百万,实现了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活动的完美结合,促进居家防疫期间亲子、亲师、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弥补了部分“停课不停学”产生的教育缺陷。课题组践行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写在中国大地上的时代精神,为防疫工作助力,提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活力与生命力。(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姚晓丹)

足兵

教育“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 这家线上教育平台成为课题组成员

楚天都市报7月16日讯(记者 姚岗)近日,教育部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十四五’时期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正式开题。开题论证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和腾讯会议同时举行。该课题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复兴教授主持,经有关部门推荐,作业帮作为在线教育行业代表,以课题组成员单位身份参与该课题研究。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教育部规划司规划处处长周天明通过腾讯会议云参会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国际教育学院秦惠民院长,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王战军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台原党委书记张剑研究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研究员等校内外评审专家应邀云出席论证会。课题组成员胡莉芳教授、管华教授、崔盛副教授、詹宏毅副教授、高杭博士、胡翔博士、作业帮副总裁苏静以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参加了会议。人大“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获教育部立项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作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要一环,有关研究成果会直接影响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宏观制度设计和关键领域重大政策方向,并对我国未来5年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自提出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20年4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立项情况的公告》,共17个课题获得立项,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申报的课题“‘十四五’时期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该课题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复兴教授亲自带队,中国人民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山东潍坊市教育局、上海虹口区教育局、浙江和江苏教育行政部门等单位共同参与课题研究。作业帮作为在线教育行业的代表企业,以课题组成员单位身份参与“‘十四五'时期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作业帮将作为课题组成员单位参与研究作为国内最大的K12在线教育平台,作业帮将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据介绍,作业帮将就涉及“十四五”时期线上校外培训规范发展、在线教育创新引领、线上线下教育与校内校外教育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来自行业视角的分析、建议和数据,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课题总报告”撰写提供信息基础。在此期间,作业帮还将召开“‘十四五’时期在线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与创新引领研讨会”,调动多方资源,结合实地调研、座谈、联合研究和会议研讨等方式,起草相关决策咨询报告,为课题研究推进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课题组将以作业帮为案例,围绕“十四五”时期校外线上培训行业规范治理与在线教育创新引领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近年来,作业帮始终坚持教育普惠,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力争弥合地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以技术赋能教育,弥补地方教育资源的不足。在深耕一二线城市的同时,不断加大在三四线及以外地区的投入,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向更广阔地区覆盖和渗透,助力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来源:楚天都市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目视之

教师评职称选课题,要先了解课题研究的具体流程

很多地方对教师评高级职称,都需要课题研究,这是一个硬条件。如果老师没有课题,该如何办呢?课题研究分为校本课题和普教课题。其实,进行课题研究并不复杂,关键是我们不熟悉课题研究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很多老师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总觉得无从下手。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课题研究的具体流程介绍如下:一、选择课题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市区教育局都要向学校发出通知,明确学科课题研究项目,学校教导处组织老师学习相关文件内容,有意向进行课题研究的老师到教导处报名登记,确定课题研究项目,在选题时,选择研究的范围越小越好,切忌选择泛泛而谈的课题,同时明确课题负责人和主研人员,教导处将相关信息上报到教育局相关职能部门,由教育局的教研室组织审核。二、课题立项教研室根据每所学校上报课题的情况,确定老师上报的课题是否能够立项,教育局也会下发课题立项文件,教研室组织课题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的流程、研究方法、解决办法和成果推广。对于已经立项的课题,负责人和主研人员要明确研究的背景、意义、使用哪些方法、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推广成果的效果如何等。三、课题开题对于已经立项的课题,教育局会组织课题负责人进行“开题仪式”,这就相当于修房屋的奠基仪式,表示课题研究正式开始。教育局领导也会对课题负责人提出希望和要求,按时按量圆满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四、研究课题针对已经立项的课题,课题负责人组织主研人员进行人员分工,主研人员在自己承担研究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把自己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总结提炼出理论性文字。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要进行中期汇报,填好相关的表册,交到教研室,然后继续研究,教育局也会根据研究进度到校实地了解研究情况,不是主研人员在校闭门造车,而是实实在在的付诸行动去研究。五、成果推广课题研究负责人将研究的课题成果进行推广,收集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成果,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写出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材料。六、课题结题根据课题研究取得的成功,写出课题结题报告,写结题报告时也有很多注意事项,结题报告的字数一般在2万字左右,排版也很有讲究,一级标题,二级标题要搞清楚,也要注意自己的大小和字体。将写好的结题报告交到教研室,等待审核结题。对于已经结题的课题,教育局会为每位主研人员颁发结题证书。这个结题证书就是评职称当中的一个重要条件。很多老师没有课题研究,也与高级职称无缘。七、课题申奖对于已经结题的普教课题研究项目,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题申奖,课题研究负责人填好相关申奖表册。由教育主管部门对科研成果进行评奖,对于优秀的科研成果,教育局会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研究成果,进行再次评奖或者推广。(Lance课堂)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中所选图文来源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坏品位

课题研究报告

《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疏导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枫香小学 胡纯艳2017年9月,课题组对学校寄宿生经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寄宿生的心里状况,根据这些状况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按照计划课题组采取了一系列的疏导措施,经过大家的努力,总结出了寄宿生的管理策略,促进了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关键词:以爱为源 以疏代堵 家校共育 健康成长正文:一、课题提出的背景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2005年初教育部发布的《2004 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4 年全年我国撤减小学 3.17 万所。于是,我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16年9月办起了寄宿制。2017年秋季学期,为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适龄儿童入学和享有优质的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将我镇四个教学点四至六年级学生整体平移到我们中心小学,于是我校成了寄宿制小学,而寄宿生的管理则成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促进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工作,使寄宿生能健康成长,我们提出了课题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根据分析,寄宿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不善交流,性格孤僻。有的学生不愿与其他同学交往,整天呆在教室或寝室,不与他人交谈,容易神经过敏,办事喜欢独来独往。2.缺乏安全感,情绪焦虑。如:怕被同学欺负,怕有病无人照顾,怕尿床,怕从床上掉下来,怕自己学习差、自理能力差被同学耻笑等。3.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4.自控力差,容易冲动。不少的孩子成为寄宿生后,有的孩子就表现出自我约束力差、易违反纪律等。有的甚至有厌学现象。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上进心,甚至上课不拿课本,不完成作业,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有的因此辍学。5.具有消极情绪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参与有趣的实践活动,希望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但是学习经验不足,生活阅历不甚丰富,因此遇到困难、复杂问题常常表现得十分迷茫,脱离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们长期缺少家人的关心,抵触情绪与厌学心理就更明显,教师没对他们进行及时开导,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状态也越来越消极。学生选择住宿,是从个体生活变成了集体生活。有的学生无法尽快适应陌生环境,消极情绪便一直堆积在内心深处,沉默寡言、不爱学习、不合群成为了他们表达不满的唯一方式,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带来了更多的管理问题。6.行为出现偏差由于受到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及缺乏家长的教育,部分学生成为寄宿生后,学习成绩大滑坡。特别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陪伴他们的爷爷奶奶代沟过大,没有共同语言。爸爸妈妈偶尔回家,也只是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而很少去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此情况下,部分学生就会表现出上课不专心听讲,情绪浮躁等现象,甚至出现偷窃的不良行为。7.性格古怪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小学实行的都是封闭式管理,父母对学生缺乏关爱与沟通。紧张的学习生活、巨大的学习压力等易导致学生出现烦躁不安、喜怒无常或沉默寡言、孤僻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1.有利于促进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2.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健全学生人格,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们健康成长;3.能增进家校沟通;4.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自主和自强意识。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5.教师的关爱,可弥补学生的亲情缺失,健全他们的人格;6.可增强寄宿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与人和谐相处;7.为社会培养健康向上的新时代人才;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理由依据由于寄宿生年龄比较小都是来自偏远的农村,很多学生来到学校都不适应,学校生活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知识面窄、经常不完成作业,个人卫生不好等。这些学生远离父母,对环境又不熟悉,整天沉侵在思念父母的情绪中,所以寄宿生管理成了学校一大难题,因此,对寄宿生进行心理疏导势在必行。2.实践依据从2017年9月份起,我校学生从830人增加到1300人,其中寄宿生从83名增加到220人,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大的有13岁,最小的只有7岁,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也有部分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还有两个孤儿,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孩子成绩较差。因此,寄宿生的管理工作成了难点。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研究我校寄宿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寄宿生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进行现状比较,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2.对心里有障碍的寄宿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另一方面,积累个案为研究提供素材。3.探索我校开展寄宿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我校实际的寄宿生教育管理经验。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以枫香小学寄宿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寄宿生这一特殊群体,我们课题组对农村小学寄宿生进行了全面的情况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疏导方法。六、课题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一)理论指导法孩子的教育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农村学校的寄宿生也不例外,所以,在课题开始时,我组织实验老师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学习一些关于寄宿制学校关于寄宿生的文章,让大家在迷茫中找到一条条孩子发展的一般和特殊的规律。从研究的过程来看,这些理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案例分析法如果只是对几个孩子进行研究的话,那研究的结果适用的就是那么几个类似的孩子,这样的研究在普及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为了这样的研究可以指导更多的农村寄宿生孩子的教学,我们按年级,按性别、及平时的学习情况对孩子进行长期的跟踪,对孩子的发展情况进行记录,进行心理疏导之后行为的变化,然后把这些记录的案例集中在一起,总结孩子发展的规律。从案例分析中,我们走出了别人未走出的路。(三)案例对比法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是却有很多相似的树叶,孩子的发展也是这样,在很多方面,可能很多孩子对某些事看法、态度等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有的部分却是相同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案例进行对比,然后找到相似之处,别人对相似的点是怎么进行疏导的,对效果好的进行吸取,不好的进行抛弃。案例的对比就是取同弃异。(四)特殊情况处理法对于研究农村学校寄宿生的理论相对来说都比较少 ,如果当遇到普通学生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有规可循的进行心理疏导,但是遇到特殊学生,很多规律可以说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没有理论的借鉴,没有理论指导时,我们就得对特殊的学生进行观察,进行记录,进行再分析,然后用于实践,最后是对疏导过的孩子进行追踪,再形成此类孩子研究的新理论。(五)借鉴法很多成功的人,不是他们站得有多高,而是他们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在寄宿生的心理疏导方面,有很多的理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理论用于我们的教学,让更多人的孩子在借鉴中受益。(六)沟通法1.新学期开始,大多数寄宿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来到陌生的学校,顾虑重重,忧心忡忡。所以,利用班队课,班主任对寄宿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精心设计教学,确保教育有效进行。健康教育中,要向寄宿生介绍学校吃、住情况及基本要求,让他们尽快熟悉情况,熟悉学校环境。另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养成教育。2.开学初,及时召开寄宿生家长会,减少家长的担忧。孩子住校,最担忧的无疑是家长。总是怕孩子吃不好、住不好,担心这样那样。因此,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要召开寄宿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寄宿生管理方法。排除家长的顾虑,让家长放心并配合学校管理好孩子。3.学校要加强寄宿生的养成教育,使寄宿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从小学校来到较大型学校,有很多坏习惯,需要转变。如: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说脏话、流话、不打架、不骂人、不乱扔垃圾等等,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寄宿生的管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强化班级管理,教育学生团结互助、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一个好的班级,能带领出一批好的学生。好的班级管理,能促进学校的管理。当学生来到陌生的班级,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不然,这个孩子就很难融入这个集体。例如,我校曾有一个偏远的孩子来到四(1)班,刚开始被同学欺负,同学们都远离他,甚至有几天他还不愿来学校。后来,班主任了解情况之后,对同学们进行了思想教育,说服教育。此后,这位同学慢慢得到了同学们的关心,老师的帮助,学习上也有了信心,真正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七)“节日”关注法以“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寄宿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多方面发展,树立自强、自立的良好心态。寄宿生每天都在学校,除了上课、就餐、就是学习,生活比较枯燥。如能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寄宿生练的时间比较多,显然就会比其他同学占有优势。例如:我校推行了一套校园武术操,让同学们回去练,最先学会的就是寄宿生,所以各班的领操员基本上都是寄宿生;我校2018年春季学期从保陇教学点平移到我校的2名寄宿生,因为他们比较爱好篮球,被选拔到贵州省铜仁市参加了“姚基金”篮球赛,为他们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树立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我校在冬季运动会中,得奖的很多同学都是寄宿生。另外,我们还根据重大节气开展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清明节,组织寄宿生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扫墓活动,对寄宿生进行追忆先烈、不忘国耻、珍惜美好生活的爱国主义教育;2.植树节,组织寄宿生种树、给小树浇水等植树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3.端午节,课题组准备了粽叶、糯米,带动所有的班级号召家长到学校与孩子一起包粽子、品粽子,为学生讲中秋节的由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4.六一国际儿童节:组织寄宿生排练节目,高唱红歌、诵读经典诗文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5.教师节,号召寄宿生为老师写祝福语、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6.国庆节,组织寄宿生通过网上寄语、献花,唱国歌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妈妈的高尚情操;7.中秋节,课题组成员带动教师们陪寄宿生一起品月饼、听老师讲故事,从而了解祖国传文化;8.重阳节,我们带寄宿生到当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庭院、叠被子、揉肩捶背等,让寄宿生用实际行动去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八) 家校共育法1.定期家访,随时掌握寄宿生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由于寄宿生的家都比较远,家长监管较差,进行家访是有必要的。有的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侮了不敢说,晚上饿了不知怎么办,通过家访我们会发现很多细节没有处理好,寄宿生的需要是很多很细的,需要我们班主任更多关心,安慰和帮助,只有多与家长和孩子沟通,才能让学生在学校健康地成长。2.创设和谐的寄宿生活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寄宿生莫非就是教室、寝室、餐厅、操场等活动场所,这些都是极其有限的,要让寄宿生在学校有家的感觉,我们必须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布置。每学期,我校德育处都要对教室、寝室、校园环境等进行全新的布置,营造美好和谐氛围,让学生在学校就像在家一样的温暖。此外,我校还成立了寄宿生自愿服务队。每天放学后,我校自愿者教师会轮流为寄宿生辅导作业,和他们交流或一起打篮球等。让寄宿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随时和他们在一起,不再孤单、无助。3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寄宿生的个别指导。农村的孩子,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学校针对不同的情况开展不同的专题讲座,如疾病、疾控、青春期等专题讲座。针对特殊的孩子,实验教师利用了心理咨询室和他们交流、谈心、并通过画画、沙盘疗法等对孩子进行个别辅导,为学生提供倾诉的平台,教给他们缓解压力的方法。4.做好后勤保障,为寄宿服务工作。后勤保障是推进学校工作的有力保障。更是寄宿生管理工作的支撑点。寄宿生生活涉及诸多方面,如:衣、食、住、行等。谈到住宿,首先要考虑的是吃和住, 所谓“吃”就是一日三餐,既要合理搭配,又要保证营养;而“住”就是一个问题,既要有舒适又要安心。为此,我校开展了“文明寝室”的评比。使孩子们在布置寝室、爱护卫生、文明交往等方面得到了培养。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宣传发动、准备阶段(2017.8-2017.10.):1.成立课题组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结合课题要求,我邀请了学校负责寄宿生管理的老师、学校负责安全管理的副校长、和有经验的班主任参加本课题,而我在学校又是负责德育工作管理的,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有利条件。2.人员分工针对我校寄宿生的特点,我们课题组制定了研究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分工:课题负责人:胡纯艳,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德育主任,负责课题的主持、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参与教师有:袁建:枫香小学总务主任兼寄宿生的管理,负责提供课题的后勤保障工作;敖沛江: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安全副校长,负责安全、卫生安排工作;潘克健:小学一级教师,枫香镇中心学校教学业务管理员,负责课题的策划、拍照、业务指导等工作;程绍英: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语文教研组长,负责会议记录、签到签退工作;沈秀琼: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教务主任,负责课题的研究,寄宿生心理辅导工作;徐健:小学二级教师,枫香小学音乐专业教师,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宣传等工作;敖登文: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英语教研组长,班主任兼语文任课教师,负责资料整理、寄宿生辅导等工作;3.确定课题研究对象、调查枫香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情况课题组成立后,我们马上召开了课题组会议,宣布了课题组成员名单,经过大家商量,确定了课题研究对象为枫香小学寄宿生,然后开始部署,对寄宿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寄宿生的心理状况,并针对寄宿生存在的问题,商量了心理疏导对策为实施阶段打下基础。4.制定课题研究计划面对寄宿生自卑、内向、古怪、极端、脆弱、消极等诸多问题,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交流学习、实施阶段( 2017.11-2019.6):1.对寄宿生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2.针对对寄宿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开展各种疏导活动。3.做好特殊寄宿生的个别辅导,并做好记录。4.围绕课题研究的内容,积极撰写论文,投稿。5.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学习,总结经验。6.收集好各种活动图片。7.实验教师结合寄宿生的情况,每人至少设计一份以上的心理疏导教案。收集整理、总结阶段( 2019.7-2019.8):全面总结实施情况,请教育部门专家指导、验收。1.收集、整理资料,做好论文集、图片集、心理疏导教案集等;2.总结提炼《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疏导的策略》;3.撰写研究报告;4.2019年3月,课题组邀请了课题专家——播州区教育局王友权老师到我校指导课题;5.召开全校教师会,将《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疏导的策略研究》成果与大家交流,并将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八、课题研究成果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全体课题组成员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努力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在研究中与学生共同进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课题组成员共发表了9篇论文,分别获得了省级、市级、区级以上的奖项;部分学生参加了区级以上的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如下:实践成果:(一)实验教师的主要奖项及论文发表1.胡纯艳老师2017年论文《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辅导初探》荣获贵州省教科院、贵州省教育学会教学设计二等奖;在贵州省第一届(2018)中小学“微课”应用竞赛活动中,微课荣获二等奖;2019年5月在科学实验操作比赛中,获区级二等奖;在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指导学生设计的桥梁获区级二等奖;论文《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心理疏导策略》 于2018年10月发表在《教育现代化》杂志;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于2019年2月发表在《新教育时代》第7期;2.袁健老师2017年5月在全区小学第三届“班班通”教学应用优质课比赛,荣获区级二等奖。2017年5月贵州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活动,荣获区级二等奖。2017年11月教育部举行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质课)活动区级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18年6月在播州区小学段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信息技术学科比赛二等奖。2018年7月在2018年贵州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撰写的文章(标题:《初设Word》教学设计》荣获区级二等奖。论文《浅析寄宿制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引导策略》在教研周刊上发表;3.敖沛江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通过阅读图书,网上查询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为研究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参考经验。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统计我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形成共识,找出规律,并且与城镇小学生各方面进行比对。为以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提供依据,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基础。 4.潘克健老师2017年9月被评为枫香镇系统优秀班主任;2018年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获得省级二等奖;2018年9月被评为枫香镇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5.沈秀琼老师:论文“农村留守小学生厌学心理现状及矫正策略分析”在《南北桥》期刊发表,并在教育论文成果大赛评比中获全国一等奖。6.徐健老师在课题研究期间,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赞许。2017、2018、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2017年荣获镇级“优秀班主任”称号、2018年荣获区级“优秀教师”称号;2017年在“一优一师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荣获区级二等奖;2018年指导学生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区级二等奖。2018年撰写的论文《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获区级一等奖并在2018年4月第15期《教育现代化》中发表;2019年撰写的论文《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在《新教育时代》上发表;2019年5月,在学生才艺展演活动中,指导的节目《打渔欢歌》获区级一等奖;7.程绍英老师2017、2018、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在教研教改中,2017年撰写的论文《如何有效的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别荣获区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2018年指导学生在“汉字听写大赛”荣获西片区二等奖,指导学生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区级二等奖。在教师结对帮扶专业成长中,帮扶的教师工作成绩突出。2018年撰写的论文《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获区级一等奖并在2018年4月第15期《教育现代化》中发表;2019年撰写的论文《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在《新教育时代》上发表;2018年指导学生在“汉字听写大赛”荣获西片区二等奖,指导学生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区级二等奖。在教师结对帮扶专业成长中,所帮扶的教师工作突出。8.敖登文老师课件制作《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遵义市播州区关于2018年心理健康教育课件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论文《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于2018年12月发表在《新教育时代》第48期上。(二)学生获奖通过课题组的辅导,很多寄宿生参加了近两年的学生才艺展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学习方面、科技制作方面、兴趣爱好方面等都得到了提高:(1)合唱比赛获区级一等奖;(2)器乐比赛获区级一等奖;(3)在2019年科技比赛中,寄宿生蔡鑫燕在“天翔”木质模型飞机项目中获区级一等奖;付进宇在涂装木屋模型中获区级一等奖;(4)在2019年汉字听写大赛中,有4名寄宿生获区级一等奖;(5)在2019年书法、绘画比赛中,有2名寄宿生获区级二等奖;校级活动是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寄宿生在学校书法、绘画、文艺展演等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三)培训提高方面在课题研究的这两年,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了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和寄宿生的管理水平:2017年11月参加了播州区心理咨询师培训;2018年4月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遵义市播州区新时代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培训;2018年7月,参加遵义市留守儿童心理关爱能力提升培训;2018年12月参加了国培计划——贵州省乡村学校寄宿制骨干班主任访省内名校项目培训,获得优秀学员;通过这些培训学习,提高了老师们的思想认识、班级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提高。理论成果:1. 确立了“以爱为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紧紧围绕“爱、严、细、实”的管理思想,建立健全寄宿生管理体制和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2.主动干预,以疏代堵的方法体系对心理有问题的寄宿生,教师提前介入,了解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使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3.心理韧性的预测,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对寄宿生进行心理韧性度预测,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会做一个有幸福感的人。4.形成了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通过与学生、教师、家长的沟通,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并通过家长培训会,形成了家校共育的模式。5.掌握了农村小学寄宿生的心理疏导方法理论指导法、案列分析法、案列对比法、特殊情况处理法、借鉴法、沟通法、节日关注法等。6.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教师们都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好书,完成教育工作,但是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们转变了角色,认识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心理障碍是长期的生活环境造成的,所以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经过较长时间的陪伴教育、影响等,才能慢慢治愈;2.由于课题组成员毕竟不是心里健康专业教师,所以在疏导方法上还需要提高;3.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在沟通上还有一定难度;今后的设想:1.继续加强不同形式的学习,如:网络、书籍、面授等,提高专业知识,在学校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2.继续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一些探讨活动,形成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3.把已研究出来的成果进行推广,为教育提供资源;4.继续加强对寄宿生、乃至留守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排除他们的疑惑,使他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5.把研究成果梳理成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方法,促进学校的管理能力;总之,通过研究,我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孩子的心理更健康了,我们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班主任和家长的反映中了解到: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有所增强,成绩有所提高,与人交往的态度明显好转,能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学习态度有好转。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也带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虽然课题研究工作已告一个段落,但是我们的心理疏导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把这个工作做下去,采取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寄宿生真正能健康成长,我们也会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教育资源,与大家共同进步。2019年7月参考文献:[1]薛玉清.农村寄宿制小学青春前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1):166.   [2]祁金花.浅议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上旬,2013(6):108-109.[3] 黎军. 论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190-190,191.[4] 麻崇明. 留守学生和单亲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J]. 考试周刊,2015,(32):163-163.

石菊

“信息化融合创新背景下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 课题开题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冯西 记者 王珺)12月16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信息化融合创新背景下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课题开题会在北京市十一学校召开。开题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满生、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铁道和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华作为评审专家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增岽,北京市教育学会教师学习研究会秘书长夏秋荣,北京市十一学校政治学科主任刘梅等课题组核心成员出席开题会。开题会以线上线下形式同步进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切实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扣新时代的今天我国学校德育和思政课建设突出面临的重要问题,着眼于信息化融合创新背景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以加快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发展,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申报了“信息化融合创新背景下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课题。专家认为本课题所提出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响应了十八大以来,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使命的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将德育贯穿全学段育人全过程的顶层设计与丰富广泛的学校实践结合在一起,对落实德育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和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示范性。开题会上还开展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和“德育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主题分享和研讨。作者:王珺 冯西

玄奘

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清华、北大等高校12项目获批

4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立项情况的公告》。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显示,此次共有17个项目获批。其中高校共有12项,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具体名单如下:来源:教育部办公厅

结驷千乘

教育部课题成果中小学影视教育广东推广中心成立

2008年6月19日,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通知》,提出影视教育在青少年成长阶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016年初,经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卓越教师素养研究与评价专项课题组正式批准,中小学影视教育教学探索与研究课题获得立项,并在清华附中永丰学校举行了盛大的开题仪式,自此以海淀区众多名校牵头,继而组建了覆盖北京市各区域校园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子课题群,经过近四年深入教育教学一线的课题研究与课例实践,通过“课题引领”作为主要手段,立足课堂,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热情,助力各校微电影节稳步开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同时一套经过时间论证且适用于当今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要求的课程体系业已形成。2018年11月21日,由教育部、中宣部共同签署《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文件正式出台,再次将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提到了新的高度,依据文件要求,如何做到三至五年内在全国中小学普及影视教育一时间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随着2019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在广州的成功举办,该活动已成为国家推动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以这场永不落幕的电影节作为协作契机,在两部文件印发一周年之际,教育部专项课题组为了更加有效的深入贯彻重要文件精神,集中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十二五”研究成果的全国落地,未来将让更多的影视教育学科教师可以快速掌握切实可行的基础教学方法和令更多的中小学生直接受益,在快乐的学习中收获成长与能力。为此,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规划卓越教师素养研究与评价专项课题组十二五科研成果项目中小学影视教育广东推广中心在广州落地成立,并于今日举行了授牌仪式。专项课题组负责人汪起;专项课题组影视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萌;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理事、专项课题组中小学影视教育研究子课题群负责人刘明非;专项课题组影视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影视教育学科带头人张立新;专项课题组影视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市十一学校影视教育学科带头人樊勃;北京江山固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创始人安寨彬;中堂一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毛乐川;艺风传媒教育董事长廖俊宇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了此次成立大会。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规划专项课题成果项目中小学影视教育广东推广中心负责人、光影乐学教育科技发展(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黎舒婷女士在致辞中向与会来宾阐释了公司“光影造梦,乐学成才”的核心理念,介绍了乐学并重的思维体系及未来将以意识形态引导和提升媒介素养作为教育方向,带动校企合作多元化协同发展,形成跨学科、跨行业、跨体制的全新运营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加强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规划课题重要成果的实验基地校建设,全面依托专项课题组四年来一线教学的成功经验,链接北京典型的影视学科教育专家针对广东全境中小学影视学科教师进行高效务实化培训,对区域内中小学生陆续开展精准化研学教育活动。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规划专项课题组负责人汪起老师在讲话中强调:希望通过广东推广中心做为链接各方面优势资源纽带,促进教育部专项课题组十二五科研成果中小学影视教育课程的区域化推广落地和基地校建立工作,用完善有效的课程体系作为桥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变化,深耕教育资源,深挖教育受众,无论是从知识与技能;还是过程与方法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要让更广泛的中小学生和学科教师从中受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理事、专项课题组中小学影视教育研究子课题群负责人刘明非老师提到:四年前在清华附中举行的开题仪式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金忠强先生亲自出席并讲话,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联动教育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后续的教学科研工作都在依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其间通过探讨,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校内校外相融合,课程活动双并重的多元化教育模板,课题成果广东推广中心的成立的意义重大,要积极发挥桥头堡的示范性作用,借助社会环境的大趋势,将中小学影视基础教育落到实处。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规划专项课题组影视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萌老师指出:目前,于两部文件出台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周星教授的倡导下,有许多国家的顶尖学者、高校的著名教授也积极参与到了中小学影视教育教师培训这项基础工作之中,并且为之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影评联盟”的创立,更为后续课题组科研成果的落地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助力。而如何发动更多的优质校外机构更好地深入校园,为体制服务则存在着无限可能性,从以往的经验看,专项课题组的实践研究工作,虽然不承担着未来为我国的影视行业输送人才的功能,但从兴趣到爱好到特长到专业再到职业的序列培养模式,的确得到了很多学生的青睐,他们中一些佼佼者的高考志愿也选择了艺术院校,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被成功录取。据悉,授牌仪式之后,与会的各位专家对我国中小学影视教育方向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只有采取最有效的方法,采用最精准的教育,受益者才能收获最有利的成长。中小学影视教育广东推广中心的落成,标志着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规划十二五重点专项课题成果项目中小学影视教育即将在我国的珠三角生根发芽,深化践行,具体影响。在广东这片教育的热土上,不仅有好的政策提供有力保障,更需要有符合中小学生认知标准的课程体系共同创造未来。

华严经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课题开题

2020年12月16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信息化融合创新背景下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课题开题会在北京市十一学校召开。开题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周满生、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铁道和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华作为评审专家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增岽,北京市教育学会教师学习研究会秘书长夏秋荣,北京市十一学校政治学科主任刘梅、原诊断中心主任杜志华,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校长钟亚利,北京市润丰学校校长张义宝,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德育副校长丁长林,云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系教授吴骏、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唐斌,北京小致教育研究院等……课题组核心成员出席了此次开题会,开题会以线上线下形式同步进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部秘书李铮,以及课题成员校、基地校的校长、院长、科研主任等共百余人参与或在线观看了会议。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切实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扣新时代的今天我国学校德育和思政课建设突出面临的重要问题,着眼于信息化融合创新背景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以加快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发展,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申报了“信息化融合创新背景下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课题。2020年10月,经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审定,课题正式立项。开题会上,周满生副会长宣读了《“信息化融合创新背景下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课题立项通知书》。针对课题开题报告和课题负责人杨教授的开题陈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周满生、学术委员会委员张铁道、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韩华发表了评审意见,并一致同意课题开题。专家认为本课题所提出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响应了十八大以来,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使命的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将德育贯穿全学段育人全过程的顶层设计与丰富广泛的学校实践结合在一起,对落实德育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和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示范性。课题设计表述清晰,研究目标和内容、难点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研究团队构成资源优良,为研究提供了良好保障。建议课题组对研究对象进行聚焦和凝练,进一步落脚到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关键点,更加关注从体系设计上推动和促进德育工作的完善衔接,做好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共性和差异化研究,促进德育专业化、实效化,突出德育一体化特色。开题会上还开展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和“德育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主题分享和研讨。北京市十一学校刘梅老师重点介绍了学校基于新课标新教材、一体化重构初高中课程的经验,以课程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尤其是以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为理念,围绕政治认同等主题,针对不同年级的差异性,聚焦核心素养,深化教学改革,并且推动多元综合评估,实现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评估一致性。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钟亚利校长介绍了学校在“让生命阳光般灿烂”的价值追求和“健康、向上、担当”的育人目标下,开展的主渠道育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教育活动、德育管理机制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体现了校长领导力在德育管理与学校德育建设方面的成效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