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徐伟:建筑物和人一样,冬天不穿羽绒服,热量就损失了保龄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徐伟:建筑物和人一样,冬天不穿羽绒服,热量就损失了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9月19日,能源产业献礼“新中国70华诞”主题活动——第三届(2019)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首届“能源文化节”在京举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在现场发表了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摘编 城市的能源供应除了电,北方或者中国3/4国土面积的另一个重要能源需求就是冬季供暖。为什么要发展清洁供暖?这里有两大背景:第一是大气污染治理,第二是能源结构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洁供暖惠及民生,既要温暖过冬,又要蓝天白云。根据2016年数据,我国北方地区城乡供暖面积共约206亿平方米,清洁取暖面积69亿平方米,大概只占34%,也就是说只有1/3具备清洁供暖条件,剩下不到70%是非清洁的。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行业一说起清洁供暖就是“双替代”,即气代煤、电代煤,是不是“双替代”就是清洁供暖?我个人理解不完全是。清洁供暖真正的定义是要“两低三通过”,一个低是低排放,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要低;第二个低是低能耗,即使排放低了,能耗依然很高,仍然不是清洁供暖。清洁供暖使用的能源包括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能、太阳能、工业余热,还有清洁燃煤。清洁化燃煤从清洁角度说,碳排放很高,不是最理想的,但这是现阶段我国国情。“三通过”是指通过三个环节:通过建筑保温技术降低对热量的需求,通过高效和智能的输配系统降低输配过程中的损失和过量供暖损失,通过选择高效清洁热源最终实现清洁供暖。一个是供给侧,一个是需求侧,还包括输送。输送本身就有损失,会散热,会漏水等。此外还需要供热管网改造、终端能效提升。终端能效提升是什么?当建筑物做好保温,供暖需求就少了。就像一个人冬天不穿羽绒服,而是穿衬衫,热量就损失了。如果穿上羽绒服,带上帽子手套,捂严实了,也就暖和了。建筑也是一样的。在开展城市清洁供暖方面,中央部委连续出了17个直接、相关文件。最主要的两个文件,一个是2017年5月16日《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第二个文件是2017年12月5日十部委出台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清洁供暖吸引了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过去,供热行业是城市市政的组成部分。但是有了清洁供暖国家行动以后,大约有6000亿元的资金流入,这是很大的市场拉动。与此同时,各类清洁供暖技术如核能、中深层地热、工业余热等也纷涌而至,比如,山东烟台和河北黄骅港就在探索核能供暖,还有人做了一个大胆设想:用核能发电余热通过长距离输送到雄安,给雄安供清洁的热。但是现在还没建设,并且城市之间、地域之间的协调也有很大难度。清洁供暖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比如燃气壁挂炉在2017年断货20%,2018年空气源热风机销量达10万台,过去一年空气源风机从几家发展到几十家……清洁供暖相关政策促进了整个产业快速发展。清洁供暖启动以来,环境改善效果初显,12个国家清洁供暖试点城市2017年度采暖季重污染天数减少57%,PM2.5平均浓度下降33%,比“2+26”平均多减少4个百分点。虽然清洁取暖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很多的亮点,但问题依然很多。比如供暖成本过高、部分百姓返煤;能源保障困难,气荒限产掉闸;注重单侧改造,难以标本兼治;工作边学边干,统筹协调不足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一步步踏踏实实去解决。(文丨本报实习记者齐琛冏/整理)End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责编 | 闫志强

恐怖岛

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乐春逝世,享年100岁

11月19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官网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离休干部,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乐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1月17日20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崔乐春同志1920年7月14日出生于河北省宛平县。1938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河北省宛平县七区小学、宛平县县委、房山县县委、通县地委、国家计划委员会、顺义县县委工作。1958年后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历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人事处处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1983年离休,享受正局级待遇和副部级医疗待遇。讣告称,崔乐春同志一生务实勤奋,兢兢业业,作风朴素,密切联系群众,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发展恪尽职守,鞠躬尽瘁,做出重大贡献。他的不幸逝世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有限公司的重大损失。根据本人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柔节

尹波被提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经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0月29日讯 据国资委网站消息,尹波被提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爱寻迷

建研院国家重点建筑实验室考察,原来大兴机场是这样做出来的!

ASRI 2020 冬令营第五天下午为大家组织了一场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察参观活动。本次我们邀请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教育创新中心主任 - 金海带队,与抗震实验室 - 曹进哲主任,建材实验室 - 张敬主任共同为我们讲解和参观了抗震实验室,风洞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每个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及实验室情况。参观活动安排1.下午1:30——2:15,抗震实验室参观,介绍建筑抗震试验的流程,分享中国尊等超高层地标建筑的抗震试验情况;2.下午2:15—3:15,风洞实验室参观,介绍建筑风洞试验的流程,分享大兴国际机场的风雪荷载研究情况;3.下午3:10—4:00,建材实验室参观,介绍建筑材料试验的流程,分享建筑材料检测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4.下午4:00—4:30,总结交流,参观结束。指导领队专家 - 金海主任 介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教育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秘书长,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风洞试验方法标准》核心编委,参与多项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研究,研究成果获华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参与新广州火车站、呼和浩特大剧院、大连万达广场等数十项大型项目的工程咨询工作。介绍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国建筑科学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建研院结构所,抗震所,软件所,建材所改制而成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建研院旗下核心优质品牌及资产。建研科技在国家标准,课题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行业学术组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众多地标性建筑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实验室介绍“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uilding safety and environment)(简称“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2008年4月批准组建,于2011年9月通过建设验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该院成立于1953年,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重点实验室在北京市通州区科技创业园建立了科研实验基地。目前已在园内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国内最大的建筑抗震实验室、建筑风洞实验室、建筑防火实验室、建筑幕墙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等科研实验设施。刚开始,金海主任为我们介绍了整个实验室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我们第一站来到了抗震实验室,抗震实验室曹进哲主任为我们讲解了整个抗震试验室的研究成果和介绍建筑抗震试验的流程,分享中国尊等超高层地标建筑的抗震试验情况。抗震实验室介绍建筑抗震实验室于2000年初筹建,2004年9月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实验室建筑面积2500m2,主要试验设备包括大型六自由度振动台及双向反力墙。实验室内的大型三向六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系统由美国MTS公司生产,是目前国内尺度最大(6m×6m)、承载能力最强(标准负荷60吨、最大负荷80吨)、技术最先进的三向六自由度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其技术指标及控制精度在国际上均居于领先地位。与振动台配套的控制及测试设备包括:469D控制系统,STEMⅢ数采系统,Setra 141A型加速度传感器,Temposonics Ⅲ型位移计等。该振动台可对平面尺寸6m×6m以内、高度16m以内的大型建筑物或者构筑物进行足尺或者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实验室内的双向反力墙高13m,配合门架及电液伺服做动器,可对大型建筑物或者构筑物进行足尺或者缩尺模型的拟动力、拟静力试验,可进行单向或者双向加载。振动台实验室以研究复杂建筑结构及城市基础设施在地震作用下的反映规律为主,研究解决我国抗震防灾事业中的前沿性和基础性问题。实验室立足科研,服务于工程项目,可用于各种建、构筑物的原型和模型动力试验,也可用于进行机电、通讯等设备产品的振动考核。研究范围1.各种复杂结构的模型地震振动台试验2.新型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3.村镇房屋抗震性能及其加固方法的研究4.隔震及减震技术的研究及开发5.各种设备、产品等的振动台试验6.用于进行机械、电力、通讯等设备产品的振动考核试验。介绍完抗震实验室,主任带我们参观了实验室的测试现场,为我们讲解了各个实验仪器,以及如何测量超高层建筑抗震实验。介绍完各个实验仪器之后,大家踊跃提问,曹进哲主任也热情的帮大家解答疑问,在解答疑问的同时也为大家介绍了建筑在抗震测试中更多的知识。参观完实验室,我们回到实验室大厅,曹进哲主任为我们播放了某超高层建筑实验视频和抗震测试及抗震知识。抗震测试从小震,中震,大震,在这三种不同测试中建筑是如何抗震及抗震后建筑的损坏程度。讲解完,曹进哲主任带我们来到院外,为我们展示了抗震实验室测试过的超高层项目模型,其中包括:上海文化中心,国贸三期,中国尊,丽泽SOHO等等中国超高层建筑。参观完抗震实验室,我们来到了风洞实验室。金海主任带我们参观了风洞实验室,介绍了建筑风洞试验的流程,分享了大兴国际机场的风雪荷载研究情况;原来,大兴机场是这样做出来的。风洞实验室介绍建筑风洞实验室于2007年初筹建,2009年5月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风洞实验室建筑面积4665m2,技术领先,设备优良,拥有大型建筑风洞、高性能工作站、电子压力测试系统、激光测振仪等精密设备。风洞实验室在硬件和软件条件上的特色和优势在于:1.风洞尺寸较大实验室的风洞总长96.5m,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建筑风洞。布置在长108m、宽27m、高16.8m的封闭实验大厅内,利用大厅空间作为气流循环通道。在实验大厅大门开启之后,还可使风洞以外循环方式运行,以开展雪荷载模拟、污染扩散等环境评估试验。风洞包含两个试验段。高速试验段为主力试验段,主要进行结构抗风试验研究;低速试验段截面尺寸较大,可满足地形模拟和小区风环境评估等大尺寸模型试验的要求。2.设备精良实验室配备的美国Scanivalve电子压力测量系统可实现1280点的同步测压,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高频、大规模的压力测量可满足绝大多数建筑物模型脉动压力测量的试验要求,尤其是在进行压力瞬态积分时能够保证计算的精度;配备了4台德国Polytec激光测振仪,采用国际领先技术,内嵌独立的位移解码器,可实现非接触式的振动速度与位移的测量,测量精度大大超过其它同类产品;美国NI的高精度、高动态范围的数据采集系统配合美国PCB的超小型加速度传感器(重仅1g,频响范围2~10kHz),可满足风洞气动弹性模型试验要求;美国ATI公司的多轴力/力矩传感器可作为高频底座天平进行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风洞试验测量;此外还配备有用于丹麦Dantec公司的四通道恒温式热线风速仪和Irwin地面风速探头等风速测量设备。3.专业化、高素质的技术团队经过多年积累,实验室建立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专业队伍,现有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工程师7人,实验人员3人。其中5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具有硕士学位。近年承担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2项,科技部专项基金项目2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长期从事结构咨询、设计工作,能深入理解设计需要,且为《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主编单位,出具的风工程实验研究报告能很好的满足设计方的要求。研究范围风洞实验室可开展各类风工程研究:1.风洞刚性模型测压试验2.高层建筑的高频底座天平试验3.风洞气动弹性模型测振试验4.有限元风振分析5.行人高度风环境评估6.CFD数值模拟7.环境噪声分析8.雪荷载的数值模拟9.其他风工程及工业空气动力学实验在参观实验室的时候,金海主任带我们参观了风洞实验室测试过的建筑模型,实验室测试了很大一部分中国建筑风洞模拟测试。在这里,大家估计都能找到自己家乡的建筑。参观完模型,我们进到实验室内部参观,参观结束后金海主任为我们分享了建筑风洞试验的流程,分享了大兴国际机场的风雪荷载研究情况。实验室将风荷感知元件分部到大兴机场的每个曲面模型。将感知元件与风洞实验室相连,通过多种参数变量的调整(包括但不限于风压、环境、空间、时间等)计算主要受力结构及围护结构。分享完设计项目风雪测试后,我们来到了建材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有张敬主任带我们参观了建材实验室,介绍建筑材料试验的流程,分享建筑材料检测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建材实验室介绍建筑材料实验室2007年3月开始筹建,2010年3月投入使用。建材实验楼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面积2851m2。作为建筑材料研究所的下属实验室,建材实验室在混凝土技术、高效建筑垃圾资源化成套技术及各种再生建材产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绿色建材检测、新型泡沫混凝土技术、加固材料技术、高效防渗材料与建筑渗漏治理技术、高性能外加剂、砂浆技术、信息与软件技术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和广泛试验。根据功能划分,建材实验室由胶材试验室、骨料试验室、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室、混凝土长期性及耐久性试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防水材料试验室、墙体及保温材料试验室、加固材料试验室、砂浆试验室、综合展示厅等10部分组成。建筑材料实验室现有各类仪器设备百余台(套),其中大型仪器设备30余台,总价值近500万元,如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混凝土慢速冻融试验机、混凝土碳化箱、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机、混凝土非接触式收缩变形测定仪、碱-骨料反应试验箱、万能材料试验机、200T和300T压力试验机、徐变仪、电化学工作站及各类便携式现场检测仪器等。可满足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剂、防水堵漏材料、加固材料、墙体和保温材料、干混砂浆等建筑材料的检测及研发需要。建筑材料研究所涉及先进混凝土技术、外加剂、加固材料与工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建筑防水与防护技术、测试仪器设备制造等专业领域,长期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普通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检测鉴定,建筑物结构加固改造和耐磨系统研发、工程渗漏治理咨询等为特色的业务板块。研究范围1.水泥、砂、石、矿物掺合料、外加剂、钢筋等砼原料的性能检测;2.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绿色混凝土及有特殊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3.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耐久性能的检测、鉴定与评价;4.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6.加固材料、墙体材料及节能保温材料、干混砂浆等性能检测与鉴定;7.外加剂、防水材料、干混砂浆等产品的研发及配方优化;8.建筑物渗漏治理咨询;9.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开发及性能检测;10.、绿色建筑技术咨询;11.先进建材检测仪器研发、制造与销售。张敬主任带我们参观了各个建筑材料实验室,讲解了每个实验仪器的功能及作用,建筑材料在实验中是怎样的一个流程,以及他们在研究的新材料。参观完实验室后,张敬主任为我们大家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也为同学们介绍了怎么样才能将材料的功能提升到最佳使用时间。今天我们一共参观了三个实验室,分别是抗震实验室,风洞实验室,建材实验室,大家也感受到了从建筑设计初期到建筑落地之间需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也了解到建筑中结构是多么的重要以及在自然环境中我们建筑是如何应对的,还有我们在使用建筑材料的同时明白了如何将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使其材料性能利用到极致。我想大家经过了今天的访问和参观,应该更能明白建筑的重要性和建筑背后那些默默付出每个人的重要性。ASRI 2020 冬令营正在进行中,关于大家后期的设计,也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

云飘飘

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王田凤主动投案

记者刚刚从省纪委省监委获悉,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王田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省纪委省监委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纪检监察组正在对其纪律审查,经省监委指定嘉兴市监委管辖,桐乡市监委正在对其监察调查。王田凤简历:王田凤,女,汉族,浙江桐庐人,1962年12月25日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1987.07-2002.04 杭州电力学校工作2002.05-2003.03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2003.03-2006.12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业务部主任2006.12-2008.01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建筑结构研究所所长2008.01-2009.01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2009.01-2013.12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12-2017.12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12 退休2018.01-2018.12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 记者 吕玥)

是谓素朴

首届中国建筑科学大会在京召开 聚焦行业转型升级之路

中国日报网10月23日电 10月22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举办的首届中国建筑科学大会在京盛大召开。此次会议以“智者创物”为主题,聚焦建筑行业科技创新,探索行业发展方向及趋势。来自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院士、大师、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家等五百余名嘉宾出席大会。大会现场(图片由大会主办方授权中国日报网)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中国建研院成立65周年,值此之际,通过举办首届中国建筑科学大会,分享65年来中国建研院在科研及工程实践方面取得的经验、成就与技术成果。同时,大会联合业界不同专业领域的院士、大师、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展望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理念与方向。中国建研院作为本次大会主办方,希望通过搭建一个行业高端技术交流平台,激发建筑新思维,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灵感启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限公司总经理许杰峰(图片由大会主办方授权中国日报网)中国建研院总经理许杰峰代表大会举办方致开幕辞。中国土木学会理事长郭允冲、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祥明、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晓明、德国DIBt副院长卡斯特恩·卡塔克作为特邀嘉宾致辞,分别表达了对此次大会的期望及对中国建研院建院65周年的祝福,肯定了多年来中国建研院对中国建筑行业所做出的贡献,并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可以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为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大会收到来自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城科会、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英国建筑研究院、法国建筑科学技术中心、德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日本建筑研究所、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技术委员会、国际能源署太阳能供热制冷委员会等国内外多家单位和组织发来的贺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限公司董事长王俊(图片由大会主办方授权中国日报网)中国建研院董事长王俊发表了《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对传统的建筑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等科技的快速应用和发展,会为建筑行业带来新一轮技术变革,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保障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随后,范维澄、缪昌文、刘加平、丁烈云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就建筑安全、建筑材料、建筑能耗、数字建造等方向发表了精彩演讲。范维澄院士以火灾安全为切入点,揭示了城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的灾害链演化与致灾机理,进而引出社会公共安全发展问题。近年来,公共安全科技已由过去的“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发展到现在的技术、管理与文化三足鼎立,并在建立智慧社会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缪昌文院士针对混凝土如何应对严酷环境下提升耐久性的技术报告指出,作为建设工程用量最大的基础材料,须重视基于混凝土耐久性的新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混凝土需要满足不同工程、环境下提出的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才能实现混凝土在全寿命周期内从施工期到服役期的优良性能。针对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刘加平院士表示,我国建筑节能伴随建筑质量的提升已达到了一个上升瓶颈,要想全方位实现提升建筑能耗水平,还需要大家共同去克服、去探索。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能耗的节约潜力很大,会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建筑节能水平的发展。数字建造是建筑行业升级的关键,丁烈云院士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到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对工程建造的变革性影响,在国家层面,制定以数字建造为核心的“中国建造2035”发展战略,实现建设行业的转型升级,为“一带一路”提供技术支撑,从建造大国走向建造强国。下午进行的大会多领域学术报告,可谓是百家争鸣,各展所长。大会秉承开放、包容、多元的态度,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建筑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建筑结构、质量安全等领域专家学者,共同针对提升建筑行业科技、标准创新水平和工程质量,展开精彩纷呈的讨论。专家指出,随着日益增长的建筑需求及科学技术大变革的趋势,建筑产业唯有顺势而为,主动拥抱变革,形成以绿色化为发展理念,以工业化为发展方式,以信息化为发展手段,以标准化为发展保障的核心发展路径,才能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编辑:程尔凡 曹原青)

瞻明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建筑技术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是长期课题,如何强化技术引领,实现绿色城市和绿色节能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最新发展成就及科学技术成果,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图为展会上标准院的技术专家在向参观者介绍建筑减隔震技术其中,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下属的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简称“标准院”)在展会上为业内带来了近几年在装配式建筑、建筑标准与标准设计、建筑减隔震技术等领域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最新的科技研发成果。标准院是装配式建筑政策、标准规范的重要参与者和制定者,主编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建筑模数协调》《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多项标准,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支撑。为了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推广装配式建筑,推进装配式内装产业化,标准院还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等机构联合打造了“中国百年住宅”的产业化产品,即以建筑全生命周期理念为基础,通过新型工业化体系与应用集成技术,促进建设产业化、建筑长寿化、品质优良化和绿色低碳化,提高住宅综合价值,建设可持续居住的人居环境。

辞曰

中国铁建成立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樊曦)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中国铁建首个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28日在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挂牌成立。中铁十四局将与铁道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校组成科研联合体,共同致力于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化、模块化、智能化研究。在研发中心成立仪式上,中铁十四局与铁道建筑科学研究院铁建所、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建筑设计院等7家单位签署研发协议。据中铁十四局总工程师王焕介绍,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将承担装配式住宅建造及部品生产技术、高铁轨道与桥梁结构研发与试验、盾构管片修复技术等2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研发中心的成立有利于吸引更多优势科研资源聚集,紧扣装配式建筑重大科研项目需求,提升企业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中国铁建总工程师雷升祥表示。据了解,近年来,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紧跟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板块转型升级,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大直径盾构管片生产基地和高智能化Ⅲ型轨道板自动生产线等多个建筑产品生产基地。该公司拥有60多年混凝土构件预制经验,曾成功试制生产国内第一片中低速磁悬浮梁、第一块无碴轨道板和第一榀40米高速铁路箱梁。责任编辑: 唐斓

而未大也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建筑是遗憾的艺术,建筑师是晚熟的职业

问答Q&A神州2021.04.16何镜堂,先后主持设计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及纪念馆、大厂民族宫、玉树州博物馆等等。获得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问答神州》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 何镜堂何镜堂,1938年出生于广东东莞。1965年,他成为文革前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正式毕业的唯一一名研究生。27岁毕业的他,和当年其他意气风发的青年一样,想在专业领域大展拳脚,不料文革骤雨般来临,和那个时代的所有青年人一样,何镜堂被迫面对人生黄金时代的苦闷。动荡的十年间,何镜堂汲取了《矛盾论》的精髓,这对于他日后建筑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何镜堂:本来我对建筑是很热爱的。1965年毕业,结果很快就文化大革命了。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整个国家都不搞建设了,所以我就没办法发挥作用。但是这十多年里面,尽管我没机会搞很多建筑,但是我积累了很多思想。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当时我学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吴小莉:这对建筑有帮助吗?何镜堂:因为对建筑师来说很重要的,是要有哲学的思维方式。因为建筑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建筑师要懂得很多东西,要综合考虑各种各样问题,要考虑不同问题的办法。一般搞科学的人很严格、很理性、很有逻辑,1+1=2、2+2=4,这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建筑师不是这样的,而是基于很多经验的总结、很多人生活的总结,而且最后得出的结论,常常是有很多方案的。所有因素都对建筑有影响,老百姓也可以对某个建筑提意见,领导也可以提意见。那么你作为一个建筑师,你就要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思考,应该考虑哪些、不考虑哪些,这就要学会逻辑思维的办法。所以当年我学了《矛盾论》。《矛盾论》就是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尽管我那时候没有机会搞很多建筑,但是我会注意生活、了解生活、积累经验,找到比较正确的创作道路,所以后来就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何镜堂与夫人李绮霞改革开放对中国建筑师,无疑是个黄金时代。不过也有评论认为: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速度突飞猛进。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的过程,意味着很多的建筑师,似乎是在靠“吃激素”速成,很难按照正常的速度摄取营养;这也意味着,有绝佳创意的建筑设计师凤毛麟角。问答中,何镜堂表示:做一百个作品,不如做一个精品。吴小莉:中国现在有这么多大体量的建筑不断诞生。对于您来说,有很多的机会,也是一个时代给予您最好的机会。何镜堂:是,很多记者都问到我,我说是改革开放这个时代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吴小莉:您做了几百个作品,有哪些不满意的吗?何镜堂:总体来讲,每个工程都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这是正常的,因为建筑没有一百分。包括的因素很多:第一,可能我考虑的不够全面;第二,可能甲方的条件,跟我设计的不太匹配;第三,可能评委跟我的意见不一样。吴小莉:在您中标的建筑当中,有没有哪一个,您觉得如果现在再做,可以做得更好一点?何镜堂:我们是这样的,中了标后,都会给建筑师很多时间,他会跟你提有哪些不足。我经常都是评委主席,我们国家现在通常是这样的:一大批人报名,挑一部分人参加比赛,最后要选三个出来,然后领导、各方面的专家不断地深挖,挑一个出来。这个过程里面,可能会给每个方案提出:它的优点是什么,不足的地方要修改。所以常常是几轮修改,甚至最后通知你中标了,还提到要修改。吴小莉: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并不是建筑设计师的主观意志,有时候是一个妥协的艺术。何镜堂:也有,也有一点点。但是总体来讲,评委或者是领导提出的意见,是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的,可能是当时建筑师考虑不够,其实很多意见都是非常好的。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 大厂民族宫 何镜堂:这个建筑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体现。它的位置在廊坊市大厂县,那个县全是回民。所以要做个民族宫,把灿烂的伊斯兰文化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在一起,这是非常有诗意的一个建筑,也是当地老百姓能够得到心灵安慰的一个场所。何镜堂:当时,我们一边做一边学习伊斯兰文化,也看了很多资料。其实伊斯兰文化的教义里面,是希望能够人人平等、大家和谐共处。何镜堂:这块地是非常大的一个空地,我们做了五十六根柱子,象征着五十六个民族和谐共处。天圆地方,表现中国传统的思想。何镜堂:这个穹顶挺有意思的,我们结合了伊斯兰文化的一种图案、花纹,做成“拱”状。下面是当地开“两会”的地方,上面是一个半透空的空间,可以做半开放的屋顶花园。何镜堂:穹顶不是全封闭的,上面的洞都是通的,有时候下雪,雪花都会飘到里面去,挺有特色的。何镜堂:从我们团队成立开始,特别是重要作品,我们都希望从头到尾都是我们做。但是常常甲方不肯,或者是设计单位不肯。有些条例规定,是分两个阶段的。我是反对这样做的,其实最好从头到尾都给我做。但是常常有很多条例,或者各方面为了省钱等等,这个也很复杂。所以为什么说建筑是个遗憾的艺术,因为有很多外部条件卡住了。吴小莉:在您的几百个作品中,有没有觉得不太满意的作品?因为很多时候建筑是各方妥协的艺术。何镜堂:是有的,这个是正常的,因为所有的建筑,原来的设计是一个样子,最后的结果却不是很希望看到的情况。因为这个过程里面,有可能甲方没钱了,我本来说用一个材料,但它自己换另一个材料了,品质不一样。所以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说:尽可能在允许的条件下,把它做好。但是我也不太在乎这个东西,因为客观条件是存在的。所以我常常跟学生说:一直往前看,不要往原来看,因为建筑肯定是不完美的,或者是遗憾的艺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也是正常的,我们就是要不断地去改善能改善的地方。更多精彩 敬请收看:2021年04月16日首播的凤凰卫视《问答神州》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 何镜堂编导:苏珍妮编辑:孟涵、马马晋、林梓

豫让

中国建筑战略研究院揭牌成立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讯(记者 董添)近日,中建集团在总部举行中国建筑战略研究院成立会议暨揭牌仪式,标志着中国建筑战略研究院正式成立。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周乃翔代表集团党组对战略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对特聘研究员为集团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并充分肯定了战略研究院筹建工作的高效务实。他指出,当前,集团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战略研究院应运而生、恰逢其时,不仅事关集团当前的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更是事关集团未来的长远发展。成立战略研究院,是助力实现“一创五强”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是集团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更好应对挑战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举措。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郑学选指出,中国建筑战略研究院正式成立,是集团发展进程中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性时刻。接下来,战略研究院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紧密围绕集团党组作出的指示要求,切实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要高度聚焦公司发展实际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影响力。要建立健全有关工作制度,加强人才配备、搞好团队建设,加快形成研究“产能”,全力提升办院水平,为把中国建筑战略研究院办成为一流央企研究院而不懈奋斗。需求侧政策蓄势待发,购房置业刚性需求“蠢蠢欲动”。4月20日,凤凰网房产正式上线全民楼盘团购。独家优惠、特价房源、连线直播……百团大战,有你成团!点击参与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