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为你解读“新发展格局”鬼饭店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为你解读“新发展格局”

00:20国家高端智库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撰写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把握中国宏观经济中长期走势不可或缺的经济读物《新发展格局》作者:王昌林 著 中信出版社十九届五中全会科学擘画了中国“十四五”以及未来15年的发展新蓝图。全会作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 宏观经济大局已定,但为什么在这个阶段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其理论逻辑和核心内涵是什么?当前面临的主要优势和制约因素有哪些?未来的主攻方向和和主要着力点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需要解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是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也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直属研究机构。多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许多重大问题、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前沿的研究,提出了诸多被中央宏观决策采纳的政策建议和创新性观点,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主动回应热点,在回应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还具体深度解读了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六大问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畅通内需循环;以推动形成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分配环节;建设现代交通和物流体系,畅通流通环节;加快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畅通市场循环;深入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畅通城乡区域间循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本书以辩证思维剖析了国内国际发展的关系,强调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有力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作者简介:王昌林,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孙珺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孙珺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孙珺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亚妮

钢的舞

「权威访谈」专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

央广网北京9月24日消息(记者张明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增强中国经济的主导权和控制力、打通循环梗阻?稳就业、稳投资的着力点又在哪儿?中国之声“权威访谈”,24日专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2020-9-24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王昌林表示,要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王昌林:一个是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畅通我们的产业循环,提升我们产业链的稳定性。第二个,加大一些重要战略性资源的保障。第三点就是要着力的解决分配的结构性的梗阻,释放我们巨大的消费潜力。另外一个就是要解决我们脱实向虚的问题,推进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据显示,1-8月份,我国城镇新增就业781万人。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王昌林分析,这显示出中国经济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也是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的成效的体现。王昌林:下一步核心问题还是要稳市场主体。第二还是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三点是要解决就业的结构性问题,还是要加大我们的教育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应我们的需要。第四个是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劳动者的收入。那么第五点就是进一步优化就业的服务,特别是解决一些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二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0.9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下一步如何继续“稳投资”?王昌林表示,关键是增强宏观政策的持续性。王昌林:千方百计扩大民间投资。围绕着补短板,比如说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另外一个是民生领域的一些短板,(例如)应急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公共服务、环保投入、大江大河治理、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等,把钱用在刀刃上。

恶恶从短

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方向——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欧阳优取于势,明于变。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近日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深入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我们有哪些优势、具备哪些条件?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方向和基点又在哪里?这些问题都蕴含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方向这样的宏观命题之中。为了准确把握、深刻解读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是短期之策还是长期之举?——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方向记者:新发展格局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国热词”。但关于新发展格局,人们还有一些理解误区,比如,有人认为,这只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影响而采取的被动应对和临时之举,不可持续。对此,您是怎么看的?王昌林:关于新发展格局,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不是应对疫情冲击的短期之策、无奈之举,而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回望提出新发展格局的时间轴线,从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到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再到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而到8月24日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部署使“新发展格局”越来越清晰。总的来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长远发展战略、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敏锐洞察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作出的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抉择。着眼当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系列举措出台有利于缓解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眼下,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这场疫情对经济影响的深度、广度前所未有,整个人类社会都在应对。疫情大流行导致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这种外部环境恐怕短期内很难改变,且会持续抑制市场需求。面对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由此带来世界经济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做好打持久战的应对准备,不等不靠,立足自身、深远谋划、主动调整,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以国内发展基本趋势向好的确定性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放眼长期,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过去,我国发展的重点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我们依靠“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模式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比较优势发生了较大改变。靠原有发展模式难以实现新的目标,必须更好地挖掘内需潜力、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潜力和参与引领国际循环的潜力,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经济自主可控发展能力,提升国内循环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我国在国际循环中的位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压力山大”还是底气十足?——我国具备向新发展格局转换的客观优势记者:打造新发展格局,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意味着要顺应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阶段和格局变化进行转变。很多人担心,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叠加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着力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会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基础和底气在哪里?王昌林:对于这样的担心,是完全没必要的。辩证、长远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深刻、全面地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就可以明确地看到,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具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实基础和条件:一是从基本国情看,我国具备建立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源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市场体系、产业体系等条件,能够形成国内经济大循环。二是从发展基础看,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建立了体系完整、能力巨大的产业体系,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跨国经营大企业;人力资本积累已达到较高水平,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完善;消费品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具备了比许多发展中国家更优良的贸易和投资环境。三是从发展趋势看,未来一个时期,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建设,以及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出来。根据相关预测,到2030年,我国消费额占全球比重将达到16%,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同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对外开放水平等将不断提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特征会更加明显。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保障。发力供给侧还是需求侧?——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记者: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找准新发展格局的方向和基点。在您看来,方向和基点是什么呢?王昌林:这点非常明确,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从供给侧看,要牢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梗阻和堵点。生产是整个经济循环的起点。持续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是解决供需不平衡不匹配、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所在。眼下的疫情冲击并没有改变供需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的事实。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要从供给侧发力,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工业体系完整的优势,稳定制造业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壮大新动能,从而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此外,破除流通领域存在的结构性、机制性、技术性障碍,使生产、分配、流通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亦是需要着眼之处。从需求侧看,要坚决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也是新一轮再生产的起点。超大规模市场是联通国内国际市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优势。要将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就要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应针对不同类型主体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打通阻碍需求潜力激发的痛点和堵点。既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也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鼓励企业增加投资;更要用好积极财政政策,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努力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总之,要多方发力、多策并举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找到持续、安全、高效、稳定的动力源和支撑面。要特别注意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因此,我们要将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强大支撑,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参与引领国际经济循环。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道不当名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不预设GDP增速目标 “十四五”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发展

本文转自【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超过7万字的草案有哪些新提法、新部署、新指标?为什么不预设“十四五”期间具体的GDP 增速目标?城镇化率增幅放缓有哪些考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央广会客厅》,一起来读懂“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吧。 △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主持人婉莹(图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图右) 不预设GDP具体增速目标 这是近年来规划中的“最大变化”针对备受关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没有设定明确的数字,而是表述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认为,这是近年来规划中“最大的变化”。 王昌林:在我的印象里,规划当中这还是第一次没有提定量的目标,所以说大家比较关注。我个人理解,一方面,还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我们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在我们不要以GDP论英雄,引导大家不要去强调速度的概念。在这个情况下一定要把质量和效益提高,这样中国经济才能行稳致远。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包括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样(不设定明确数字)给我们也留点余地,这种比较科学的表述,保持合理增长,根据我们实际需要到年度再确定,这样好。 至于对未来5年经济的总体预期,以及如何看待今年6%以上的GDP增长目标,王昌林介绍:“我们定经济增速的一个最基本的依据叫合理增长。什么是合理增长?就是我们在经济学当中说的潜在增长率。从目前阶段来看,从我们的条件来看,我们的潜力还很大。(GDP增长目标)定在6%左右,是符合我们潜在增长率水平的。另外,看今年的经济增长不能单看,因为我们去年的基数太低,你比如说一季度去年因为是负增长。所以我觉得要结合去年来看今年的增长。那么从未来5年看,总体上应该说中国还是会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只要我们把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我们能够保持正常的政策措施,我们应该能保持5%左右的增长。我想这就是我们未来“十四五”期间的一个发展趋势。” 城镇化增幅放缓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十四五”纲要草案中设定的目标任务,与“十三五”相比,有一些变和不变,比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增幅放缓。 “城镇化率应该是不断提高后在趋缓。总体上进入到提高质量为主的一个阶段。总体上应该说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快速地发展。”王昌林说,“当然,城镇化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城镇化的质量还有待提高。比如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差距比较大。比如说在一些城市建设方面,超大城市核心问题要瘦身健体,解决城市病的问题;大城市核心问题是怎么样完善它的功能,更加宜居宜业;县城的核心问题是要强功能、补短板,让一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和城市化,提高我们的城镇化率。” 而人均预期寿命,“十四五”的目标和“十三五”一样:提高一岁。不过王昌林表示,实现的难度会增加:“我看了数据,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6岁,到2019年已经是77.3岁。这个预期寿命水平在国际上算高的了。前些年我们都提高得快一点,因为60多岁,基数低,但越往后就越来越难。像考试一样,从60分到90分简单,但90分以上就每增加一分都不容易。”王昌林说,“因此,我们“十四五”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一岁,其实也挺难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努力来完成的指标。当然,这应该也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医疗条件的改善、科技的进步等等。”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升至95% 民生科创更受重视与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相关,“十四五”纲要草案首次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要提高到95%,王昌林引述统计数据介绍,2019年参保率是93.2%,覆盖13亿人,“下一步要提高到95%,我觉得有难度,但是不大,也是能完成的。核心问题主要还是进一步扩大基数,应保尽保,更多地覆盖全民,并不断地、适当地提高保障水平。”“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超过7万字,共19篇,65章,设置5个方面20项主要指标,涵盖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其中第十四篇“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享水平”包含内容最多,共6章。王昌林认为,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更重视“社会发展”。与此同时,体现创新、科技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指标,则是从“十三五”的“强度达到2.5%”,提升为“十四五”的“年均增长7%以上”。 记者丨白杰戈 张棉棉

孤恋花

「权威访谈」专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稳就业、稳投资 打通循环梗阻 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北京9月2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那么,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增强中国经济的主导权和控制力、打通循环梗阻?稳就业、稳投资的着力点又在哪儿?中国之声系列“权威访谈”,24日专访嘉宾: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王昌林认为,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找准新发展格局的方向和基点,增强主导权和控制力。王昌林说:“我们肯定更多的是建立以我们为主体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要有主导权和控制力,比如我们在产业链上,不能说很脆弱、不稳定、不安全。我们要提高它的稳定性,提高它的主导权、控制力,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追求的目标。”对此,王昌林表示,要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王昌林说:“内需正在不断释放,随着我们4亿中等收入群体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今后我们肯定毫无疑问会成为第一大消费市场,而且消费层次多样性,既有高端消费也有中低端消费。我们的优势很突出,比任何发展中国家或者大国都具备综合优势,(比如)我们强大而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现代的交通基础设施、人力人才资源等,中国的超大规模优势很突出。”从供给侧看,要牢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梗阻和堵点,同时着力解决结构性问题。王昌林说:“第一个是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畅通产业循环,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第二个是加大一些重要战略性资源的保障。第三个是要着力解决分配的结构性梗阻,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第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比如服务业、教育、医疗养老需求潜力很大,但是供给不足。第五是要解决我们脱实向虚的问题,实物的循环和金融的循环二者紧密结合,推进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据显示,1-8月份,我国城镇新增就业781万人。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王昌林分析,今年我国整体就业走势之所以能够实现前低后稳,显示出中国经济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也是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的成效的体现。王昌林表示:“下一步核心问题还是要稳市场主体,我们90%的就业靠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不行,这个事就稳不住。第二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要适应我们国家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和需求结构升级的需要。第三要解决就业的结构性问题,还是要加大教育、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应我们的需要。第四要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就业者、劳动者的收入,要比较稳定、有保障、舒心,收入水平还要稳步提高。第五要进一步优化就业的服务,特别是解决一些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比如大学生、农民工、青年的就业,这才是我们的未来。”二季度以来,随着我国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发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恢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回升向好。二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0.9个百分点;7月份投资增速6.7%,8月份增长8.4%,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下一步如何继续“稳投资”?王昌林表示,关键是增强宏观政策的持续性。“千方百计扩大民间投资,一方面围绕着补短板,比如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另外一个是民生领域的一些短板,应急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公共服务、环保投入、大江大河治理等;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就是促进投资和消费双升级的投资,比如物流、教育、养老,是消费(领域)又需求很大,应该说我们投资的潜力和还是很大,提高投资的效率,把钱用在刀刃上。”只有立足国内循环实现规模经济,刺激市场主体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夯实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产业基础,大国经济才能深度参与国际循环,实现更大发展。王昌林总结说,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三季度过后我们经济的平衡性、协调性、稳固性在增强,恢复的动力在增强。这得益于市场化改革积累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产业体系以及市场的韧性和活力,没有这些是不行的。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这是我们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桃夭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

来源:中国证券报原标题:毕吉耀: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本报记者 彭扬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日前在中国证券报社主办的“2020金牛资产管理论坛”上表示,我国经济正在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呈现边际改善、稳定转好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二季度经济回升仍属于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尚未回归正常水平。当前经济持续复苏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阻力,毕吉耀认为,从外部看,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外部风险增多。从内部看,国内经济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恢复缓慢。同时,财政金融风险不容忽视。但他认为,上半年经济稳定转好为下半年持续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3月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都出现明显回升或降幅收窄趋势,二季度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说明中国经济有很强的韧性和自我调整能力。随着围绕“六稳”“六保”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下半年中国经济大概率将保持稳步复苏态势。毕吉耀强调,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就宏观政策而言,毕吉耀认为,要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要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另外,毕吉耀建议,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要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用深化改革的办法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继续扩大开放。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将军日

「央广会客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不预设GDP增速目标 “十四五”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发展

04:20央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超过7万字的草案有哪些新提法、新部署、新指标?为什么不预设“十四五”期间具体的GDP增速目标?城镇化率增幅放缓有哪些考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央广会客厅》,一起来读懂“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吧。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主持人婉莹(左)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右)不预设GDP具体增速目标 这是近年来规划中的“最大变化”针对备受关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没有设定明确的数字,而是表述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认为,这是近年来规划中“最大的变化”。王昌林说:“在我的印象里,在规划当中第一次没有提定量的目标,这让大家比较关注。我个人理解,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我们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在我们不要以GDP论英雄,引导大家不要去强调速度的概念。在这个情况下一定要把质量和效益提高,这样中国经济才能行稳致远。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包括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不设定明确数字,这种比较科学的表述,也给我们留点余地。保持合理增长,根据实际需要到年度再确定。”至于对未来5年经济的总体预期,以及如何看待今年6%以上的GDP增长目标,王昌林介绍:“我们定经济增速的一个最基本的依据叫合理增长。合理增长即我们在经济学当中说的潜在增长率。从目前阶段来看,我们的潜力还很大。GDP增长目标定在6%左右,是符合我们潜在增长率水平的。另外,不能单看今年的经济增长,因为去年的基数太低,比如去年一季度是负增长。所以需要结合去年来看今年的增长。那么从未来5年看,总体上中国还是会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只要我们把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正常的政策措施,能保持目标增长。我想这就是未来‘十四五’的一个发展趋势。”城镇化增幅放缓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十四五”纲要草案中设定的目标任务,与“十三五”相比,有一些变和不变,比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增幅放缓。“城镇化率应该是不断提高后趋势放缓,总体上进入到提高质量为主的一个阶段。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王昌林说,“当然,城镇化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城镇化质量还有待提高。比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差距比较大,在一些城市建设方面,超大城市核心问题要瘦身健体,解决城市病的问题。大城市核心问题怎样完善其功能,使其更加宜居宜业;县城的核心问题是要强功能、补短板,让一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和城市化,提高城镇化率。”而人均预期寿命,“十四五”的目标和“十三五”一样:提高一岁。不过王昌林表示,实现的难度会增加。“我看了数据,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6岁,到2019年已经是77.3岁。这个预期寿命水平在国际上算高的了。前些年提高得快一点,因为基数低,但越往后就越来越难。”王昌林说,“因此,我们‘十四五’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一岁挺难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努力来完成的指标。当然,这应该也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医疗条件改善、科技进步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升至95% 民生科创更受重视与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相关,“十四五”纲要草案首次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要提高到95%,王昌林引述统计数据介绍,2019年参保率是93.2%,覆盖13亿人,“下一步要提高到95%,有难度但不大,也是能完成的。问题主要还是进一步扩大基数,应保尽保,更多覆盖全民,并不断地、适当提高保障水平。”“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超过7万字,共19篇,65章,设置5个方面20项主要指标,涵盖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其中第十四篇“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享水平”包含内容最多,共6章。王昌林认为,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更重视“社会发展”。与此同时,体现创新、科技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指标,则是从“十三五”的“强度达到2.5%”,提升为“十四五”的“年均增长7%以上”。记者:白杰戈 张棉棉视频制作:杨立威 刘元元

梵谷传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演讲

来源:新浪财经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改革论坛”于2020年11月2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出席并演讲。

皆弃而走

“内外兼修”构建新发展格局——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题:“内外兼修”构建新发展格局——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新华社记者姜琳、刘红霞新发展格局正在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热词”。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备哪些优势?还存在哪些梗阻?下一步应从何处着力?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小标题)扭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中国有14亿人口,将中等收入群体在4亿人基础上持续扩大,再充分发挥剩下10亿人的消费潜力,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绝对是巨大的。”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会议室,院长王昌林亮出观点。“超大规模市场是联通国内国际市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优势。要将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就要紧紧扭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他说。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具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实基础和条件。数据显示,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王昌林表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具有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应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让大家“有钱花”“敢花钱”。针对投资需求,他认为,应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特别是更好畅通资金向实体经济流通的渠道,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使企业“想投资”“能投资”“敢投资”。“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生产力。通过保障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让更多人提高收入、升级消费,从而拉动市场,形成良性循环。”王昌林说。在他看来,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小标题)将创新驱动作为主攻方向“生产是整个经济循环的起点。”王昌林表示,从供给侧看,要牢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梗阻和堵点。持续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是解决供需不平衡不匹配、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王昌林认为,当前形势下,应稳定制造业发展,将稳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推动强链、补链、固链,维护产业安全;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发展壮大新动能,从而改善供给结构,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他表示,破除流通领域存在的结构性、机制性、技术性障碍,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也是需要着眼之处。当前,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和“卡脖子”问题,制约着我国产业升级和创新循环。必须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坚持以创新驱动为主攻方向,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市场需求去创新,大力提升活力和竞争力,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趋势,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王昌林说。他特别指出,自主创新还要善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探索构建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走开放创新道路。(小标题)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采访中,王昌林反复强调这一观点。近年来,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放眼未来,我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我们要将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强大支撑,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王昌林说。眼下,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新型分工方式、新型产业链价值链和区域化供需网络正在兴起,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循环中大有可为。王昌林建议,一方面,要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积极扩大进口,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吸引集聚更多高质量外资企业,与主要发达经济体建立更加紧密的产业和市场循环关系。另一方面,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与相关国家之间形成合理分工和良性循环关系。“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较大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做好打持久战的应对准备,不等不靠,立足自身、深远谋划、主动调整,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王昌林说。他表示,以国内发展基本趋势不断向好、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确定性,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育新机开新局。(完)

洛杉矶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盛朝迅:把握好这个“基点”,就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大众日报客户端特邀全国知名学者,对五中全会精神进行权威、全面、深刻、系统的解读,快来学习吧!本期专家:盛朝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简称“中宏院”)决策咨询部战略政策室主任中宏院盛朝迅:把握好这个“基点”,就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我国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动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逐步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外贸依存度从改革开放前的不足10%上升到2007年的61.8%。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市场收缩,传统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弱化,2008年-2019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从56.4%逐年下降至31.8%,而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04.6%,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达56.3%。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内需尤其是消费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最大程度激活内生动力,有利于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盘。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从主要经济体发展历程看,一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后,经济发展就主要依靠内需增长拉动。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距离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行列门槛已经非常接近,这就要求我们顺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发挥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应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变化的战略举措。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也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重大冲击。国际环境重大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要求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外需、出口拉动向主要依靠内需、以消费为主转变。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有利于防范化解外部冲击,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优势。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我国拥有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已形成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随着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国内市场将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但人口红利潜力巨大、资源丰富,增长后劲较大,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尤其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截至2019年末,我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540.6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均居世界第一位,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能够有效提升供需对接的效率,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有所失衡。资金向金融、房地产领域过度集聚,对扩大内需造成了严重制约。要素循环受阻。土地等传统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技术、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规则建设有待完善,要素产权不清晰、市场化交易机制不健全,数字孤岛现象较为突出。收入差距较大。从2008年到2019年,居民部门杠杆率由17.9%逐年上升至5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22.7%逐年下降至8%。按五等份分组,2019年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家庭的10.4倍。构建强大国内市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需要我们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和供给创新,面向供给和需求变化优化投资结构,建设统一市场和高效流通网络,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围增收,持续释放最终消费潜力,加快构建强大国内市场。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加快完善消费软硬环境,不断创新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积极培育网络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消费新模式,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培育优质文化产品和品牌,建立健全集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信用管理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以创新驱动优化供给质量。鼓励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创意等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加快在线经济、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精准发力,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加快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建设,支持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等示范应用,推动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智能化改造。着力扩大制造业投资,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改造。建设统一市场和高效流通网络。着力消除各类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落实并巩固维护“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人员、技术、资本、服务等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健全流通网络布局,构建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体系。完善收入分配,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围增收。收入是民生之源,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扶持中等收入群体“后备军”,破除影响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重点群体增收的体制机制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