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实时行业报告网:2018中国偶像产业迭代研究报告聚则为生

实时行业报告网:2018中国偶像产业迭代研究报告

偶像市场变化一:2020年中国偶像市场总规模将超1000亿,偶像产业“立于风口”偶像市场变化二:互联网成为最新偶像培育沃土,3年间数十位偶像身价爆增偶像市场变化三:中国30年偶像迭代,粉丝经济崛起、变现模式丰富受众审美变化一:“英雄偶像”进阶为“养成偶像”,粉丝更注重与偶像共情受众审美变化三:30岁以下年轻用户成追星主力,“Pick、救救孩子吧、走花路”成典型热词造星主体变迁:“保姆型经纪”让路,视频平台造星能力凸显,新生代偶像层出不穷造星模式变迁:从经纪公司主推到互联网养成,用户成为造星主导;视频平台造星产业链更趋完善未来趋势一:造星走向工业化,偶像价值产业链将获深度发展未来趋势二:偶像质量不断提升,养成周期与生命周期或随之延长未来趋势三:偶像云养成,视频平台将成为造星新阵地

蜉蝣

2019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市场:中国电竞市场的未来增长主要来自电竞生态市场,预计在2020年时中国电竞生态将占据27.8%的中国电竞市场份额,达到375亿。商业:电竞商业化模式走向生活化、深度战略化。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与耐克中国(耐克)开启长期、深度的合作,指明了整个电竞行业商业化价值未来的探索方向。资本:电竞俱乐部的商业价值逐渐凸显,不同背景的资本新血注入电竞俱乐部。大量新兴俱乐部的加入使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也促使电竞俱乐部行业高速迈向职业化、专业化。游戏:MOBA类游戏仍旧风靡市场,伴随着有新的类绝地求生游戏出现在市场上。赛事:电竞赛事的主场化能有效拉动整体行业增长。预计在2020年时中国电竞市场用户规模会达到4.3亿,大量观赛需求仍未被满足。▌中国电竞行业发展趋势图俱乐部夺冠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电竞市场规模商业化推动电竞生态市场规模提升随着移动竞技游戏的增速放缓以及PC竞技游戏的触顶,中国电竞市场的未来增长主要来源于电竞生态市场。而赛事的商业化的强力推动将会进一步提升电竞生态扩张,为行业增长提供持久续航。电竞生态市场规模迅速提升从整体中国电竞市场的变化中可以看到,电竞游戏收入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电竞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尽管如此,中国电竞生态市场仍在持续提高占比。预计在2020年时中国电竞生态将占据27.8%的中国电竞市场份额。▌中国电竞用户规模用户增长趋缓等待下一款爆品经历了之前的《王者荣耀》与《刺激战场》,移动竞技游戏市场正在等待下一款爆款的出现以保持用户高速增长。另外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电竞游戏用户正在逐步转换成电竞赛事观众,大量观赛需求仍未被满足。▌中国电竞产业链▌中国电竞产业图谱▌中国电竞产业发展趋势头部企业、市场条件成熟推动主场化由于过去线下电竞观赛的条件较少、没有强力的主场化推动者以及缺乏足够的线下电竞内容提供消费市场,电竞赛事的观看渠道主要以线上为主。近年来直播平台的兴起满足了电竞赛事的线上观赛需求,线下市场仍未被满足。随着全国电竞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头部电竞企业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电竞俱乐部主场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中。主场化正向全国推行目前在头部电竞企业的推动下,主场化正在逐步推向全国。目前俱乐部场馆落地的城市均有较好的电竞用户基础且成功举办过多个电竞赛事。未来随着主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城市的电竞用户拥有自己的主场俱乐部。而主场化的推广除了能满足各大城市线下电竞观赛需求外,对当地的电竞产业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落地西安的WE俱乐部与落地杭州的LGD俱乐部,均与当地城市展开紧密联系,共同打造城市电竞文化名片。▌中国电竞赛事发展趋势电竞商业化模式走向生活化、深度战略化电竞商业化价值的展现,除了赛场上的品牌植入之外,赛场下的深度战略化合作、生活化产品合作、发挥数字体育优势方面的衍生内容服务合作等,也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电竞商业化模式走向生活化、深度战略化——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与耐克中国(耐克)开启长期、深度的合作。与众多传统体育联盟拥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体育品牌的加入,除印证了电竞运动的商业价值逐渐被认可之外,还指明了整个电竞行业商业化价值未来的探索方向。2018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夺冠影响力强S8中国夺冠深入人心,电子竞技逐渐社会主流价值所认可。据调研,超过83%的用户认为中国亚运会电竞项目夺冠对中国电竞行业的正面影响大;超过85%的用户认为中国夺得S8全球总决赛冠军对中国电竞行业的正面影响大。▌电竞游戏运营公司发展趋势亲自下场力推赛事商业化主场化尽管电竞市场已经逐渐成熟——拥有深厚的用户积累的同时整个生态产业链已发展多年。但是在推动主场化上仍需要一个主力推动者,那就是游戏公司。无论是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里还是在行业之外的存在,游戏公司是唯一能够将赛事联盟、俱乐部、当地地产商等多方纠集一起讨论主场化、联盟化这个大事项的存在。腾讯通过调集电竞行业内外的资源通过五年时间将整个电竞产业推向主场化时代。▌电竞游戏运营公司发展趋势赛事运营公司独立,加强赛事管理完善体系主场化与联盟化的推进除了大量资源的投入外,对更加全面的联盟管理与赛事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面对更高的联盟管理与赛事体系要求,游戏公司将原本面对赛事的职能部门独立,成立新的电竞赛事子公司(如今年成立的腾竞体育),从而针对电竞赛事联盟体系的规则、商业模式以及人才职业化体系进行完善,并且对赛事IP衍生内容进行进一步开发。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升了电竞赛事的管理效率,加速了主场化联盟化的推进进程。▌中国电竞俱乐部发展趋势多方资本纷纷加入为了保障俱乐部的竞技水平与运营收益,电竞赛事也在不断地进行赛制改革以吸引更多资本入场。其中,升降级制度的取消加强了电竞俱乐部的稳定性,让俱乐部拥有更多精力在商业化运营的同时保障了投资方的权益。随着电竞俱乐部的商业价值逐渐凸显,不同背景的资本新血注入电竞俱乐部。俱乐部的不同资源也带动了他们在内容上的升级与变化。而相关的赛事也通过各个俱乐部与各大品牌主们产生直接联系,吸引更多商业资源。这些背景也成为赛事席位授权时所考虑到的。▌中国电竞俱乐部发展趋势行业竞争加剧,迈向职业化大量新兴俱乐部的加入使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也促使电竞俱乐部行业高速迈向职业化、专业化。传统俱乐部起步早,具有深厚的行业积累与品牌资本;而资本投资型俱乐部承接公司化管理运营模式,继承母公司的各项资源、技术与团队。但是如何在保障成绩的前提下实现多元化的商业价值是各电竞俱乐部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电竞俱乐部发展趋势提升俱乐部价值,打造俱乐部新文化除了对当地的电竞产业产生促进作用外,主场化将有效提升电竞俱乐部的价值并推动俱乐部的价值发展。拥有属于自己的主场电竞场馆后,俱乐部的品牌价值不仅能在线上电竞赛事中得到体现,还将以主场所在城市为载体下沉到线下,拥有向外投递的线下场景。此外,电竞俱乐部将会与城市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俱乐部文化,成为当地城市的另一张电竞名片。▌中国电竞内容制作公司发展趋势与游戏厂商共运营电竞赛事在未来,为顺应电竞主客场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电竞内容制作公司不会局限于承办角色,更多的会在保持、创新制作水平的基础上与游戏厂商共同投资、共同招商、共同创造、共同运营电竞赛事。此外,虽然电竞内容制作行业在内容产出方面已非常丰满,但在规划电竞内容产出、系统化电竞内容制作程序以及拓宽内容传播渠道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向多元化运营方向发展电竞内容制作公司在未来会开展多元化运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原有商业模式上增加了广告销售服务,比如获取、疏导、投放电竞资源等;第二,除加大内容制作效率、拓宽内容营销渠道外,更多地向定制化内容进军,并提供电竞泛娱乐内容定制服务,如帮助主场俱乐部提供深度定制化赛事内容运营、直播综艺和艺人经纪等服务;第三,电竞内容制作公司已经开始与电竞地产合作, 提供与电竞相关的赛事内容与主题运营服务。▌中国电竞生态发展趋势“电竞+地产”新业态目前已有部分地产公司已经携手俱乐部打造电竞商业综合体,进一步开发电竞的商业价值。电竞地产通过提供新的商圈主题满足房地产商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可满足用户电竞线下娱乐需求, 提供综合线下电竞娱乐体验;调研数据显示,愿意在线下进行消费娱乐的电竞用户高达60.6%。另外,线下地产商圈将成为电竞重要的流量入口,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流量资源互补。但是由于建设工期等因素,距离电竞地产投入商业化运营仍有一段时间。▌竞技游戏发展趋势“吃鸡玩法”的演进与扩散优秀的电竞游戏机制会在不同产品上不断完善,并且融入其他类型的游戏中。而这种机制不仅仅会促进新类型游戏的发展,也将给传统游戏带来不同的体验。目前不断有新的类绝地求生游戏出现在市场上,而经典游戏俄罗斯方块也加入了百人同屏乱斗,显著提升了游戏的对战乐趣。预计未来此类玩法的游戏将会进一步演化,并且更多类型的游戏将会加入此类玩法。▌电竞用户短视频行为调查电竞短视频内容受到电竞用户的广泛关注占总用户比例接近76%的中国电竞用户会观看电竞短视频内容。电竞用户最多观看的短视频内容为游戏教学内容、赛事集锦以及主播日常。▌关注俱乐部与选手情况直播平台为主要关注渠道来源通过直播平台关注俱乐部及选手的用户占比最高,超过80%。在俱乐部周边付费方面,愿意消费100-500元的用户占比最高,为41.2%。▌用户赛事认同度英雄联盟赛事认同度极高大多数用户对英雄联盟赛季是体育项目这一议题认同度较高,表明英雄联盟在这些年内通过游戏的竞技性以及赛事的成熟度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接近97%的用户认同英雄联盟赛事是专业的电竞项目,超过89%的用户认同英雄联盟赛事是专业的体育项目。(文章来源:格隆汇)

画外音

《2020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研究白皮书》发布,新华三分享行业典型案例

来源:时刻头条12月23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网络安全行业生态大会暨金帽子年度盛典隆重召开,吸引众多政企领导、行业意见领袖、网络安全专家到场。会议上,《2020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研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重磅发布,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作为推荐企业入选报告,为政府、教育等重点行业提供安全建设实践思路。白皮书由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通州园区与嘶吼安全产业研究院联合发起并调研输出,通过对网络安全产业的行业现状、市场痛点、生态环境、盈利模式和相关领域代表性网络安全厂商的解决方案能力深度挖掘,为政府和业界提供可供参考的、具有先进代表性的深度研究及内容。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现状根据白皮书内容,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市场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但增幅明显放缓。预计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91.8亿元,增幅 12.6%,较2019年市场增幅下降20.5%。白皮书指出,从产业整体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网络安全产业仍处于产业落地初期,并面临四大难点:1. 从战略角度来看,基于国家战略高度的网络安全体系面临更加复杂的现实国际环境与不断落地过程中的真实矛盾。2. 从风险角度来看,网络安全风险日益严峻,困扰我国乃至全球网络安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3. 从合规角度来看,网络安全合规意识有待提升,不只于网络安全相关工作人员,更包含整个社会。4. 从行业业务角度来看,网络安全业务呈现出“碎片化”和“马太效应”趋势。上述问题在企业进行安全能力落地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甚至不同领域所面临的风险和需求也都不一样。因此,中国网络安全产业需要结合行业场景进行深化与打磨,促使网络安全厂商形成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新华三两大典型案例入选创新解决方案《2020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研究白皮书》基于市场调研,考察了大量网络安全厂商在不同领域落地实践的典型案例,并从中选取了一部分作为网络安全产业创新解决方案的优秀参考。作为白皮书主要编写单位之一,新华三凭借多年来在政务、教育等重点行业的丰富经验,在白皮书中分享了自身的创新实践与典型案例。政务安全—某市级电子政务外网 安全监测与运维体系建设实践在某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监测与运维体系建设中,新华三集团将安全监测平台与安全运维平台的深度融合,创造性地将安全要素融合到整个大运维中。能够帮助用户更全面直观的了解IT系统整体状态,为策略下方提供更多维的决策数据;在日常运维工作中,可根据云、网、端各节点运维数据,支撑各资产、业务的安全风险分析,强化政务外网整体安全风险发现与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政务业务与数据安全。高校安全 天津大学网络安全管控平台建设实践针对高校网络安全主要面临的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合力不足、信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滞后、网络安全工作技术能力不足、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被动等四大问题,新华三集团基于天津大学实际业务场景与需求,以网络资产为线索进行安全全流程管控,使得天津大学可以通过统一操作平台,围绕信息系统资产,对安全漏洞和安全风险启动不同流程。此外,整体方案集风险发现、告警、处理、结果统一呈现于一身,极大简化了安全运维工作。践行社会责任 做产业公益先锋本次大会另一重磅环节——金帽子奖项发布中,新华三集团荣膺“年度公益贡献安全企业”奖,这也代表了业界对于新华三多年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可与肯定。目前,新华三集团已深耕安全领域十多年,拥有深厚的经验积累和近千项信息安全领域专利技术,可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产品和专业的安全咨询评估服务团队,具备全面的安全交付能力。未来,基于“AI in ALL”智能战略和“数字大脑计划2020”实践,新华三将继续倡导主动安全战略理念,携手合作伙伴一起为百行百业构筑安全可信的数字未来。

所以穷年

2020年中国咨询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咨询行业是指专业咨询机构依托信息和专业知识优势,运用现代分析方法,为解决各类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复杂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向客户提供决策依据和优化方案的智力服务行业。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体量和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企业的咨询服务需求也不断释放,这为我国咨询服务行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我国在册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2043.3万家增长至2018年的3474.2万家,为咨询服务市场需求的扩张提供坚实保障。数据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市场调研规模呈上升态势市场调研是咨询服务领域的重要分支,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市场调研行业的市场规模为96.96亿元,此后逐年上升,2018年市场规模为156.03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亿元,行业规模呈现上升态势。数据来源: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咨询行业探索转型基于数据规模的扩张和数据价值的日益凸显,企业对于数据分析业务的需求持续提升,为咨询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咨询公司的技术手段、输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少数咨询企业顺应技术变革趋势,积极探索转型,逐步将数据处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自身传统咨询服务结合,通过数据分析,为各行业企业输出更为精准、全面的咨询服务解决方案,并减少对人力的依赖。咨询行业发展趋势1、咨询服务趋于专业化、细分化,并将具备更强的落地性未来,咨询行业将在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辅助下,真正深入至各行业企业客户的各项核心业务环节,输出全面、精准、符合客户个性化需求、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咨询服务方案,并在方案的具体实施环节提供更全面、周到的服务,帮助客户解决方案落地执行的问题。2、政府和社会管理机构的咨询需求将迅速增长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管理的改革,政府工作部门及社会管理机构会在有关重大决策和专业化管理方面把大量调研和管理专业工作交由专业咨询机构协助完成,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降低决策的风险和管理的成本,同时也为咨询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僧朗

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重磅发布全国首个 “数字企业测评系统”

文丨中国数字化年会组委会 来源丨首席数字官2020年12月10日上午,以“点亮数字未来”为主题的2020中国数字化年会线上论坛盛大召开。在盛大的云端开幕式上,国内首个“数字企业测评系统”,也正式发布并上线运行。“数字企业测评系统”由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董小英教授研究团队,根据“数字企业模型”和310份中国企业有效样本开发而成,企业可以在线实时自动测评,希望帮助企业在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资产管理、数字化绩效等多个维度上进行对标,寻找差距,为下一步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与创新提供参考。“数字企业测评系统”背景介绍: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是全球性的前沿课题。它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任务,更是传统企业需要面对与解决的核心课题。但是,适合中国企业衡量数字化水平和指导能力提升的指标体系一直空缺。2018年2月开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董小英教授及研究团队、锦囊专家联合十余位业内知名CIO组成联合研发团队,基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数字化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案例访谈、问卷调查、深度研讨等多种研究方法,启动数字企业模型问卷调研及案例研究工作。研究团队提出的“数字企业模型”由架构层、关键要素、指标体系、分析系统共同组成。该体系经历几次深度讨论和统计分析进行迭代逐渐成熟,在《变数:中国数字企业模型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一书中系统介绍,并成为《中国数字企业白皮书》(2020、2019、2018)的数据基础。在对数字企业长期且大量样本的深度调研和研究中发现,企业迫切的希望通过数字企业标准化模型,进行深度的企业自身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和数字化能力测评,收获标准化、多维度、量化的数字化能力评估。基于这样的数字企业构建的需求,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联合董小英研究团队,历时一年时间深度打磨数字企业测评系统模型,结合外部专家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与痛点,以及锦囊专家的技术团队基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服务经验,共同开发出“数字企业测评系统”基础测评版本,今天正式上线运行!数字企业测评系统致力于帮助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行自我数字化能力现状评估,明确未来数字化能力建设规划及目标,动态调整数字化转型战略及优化部署具体实施路径。“数字企业测评系统”模型理论依据:数字企业测评系统2021版,根据数字企业模型3.0开发而成,旨在帮助企业在数字化战略、资源、能力、资产和绩效层面进行对标分析,明确定位、寻找差距,为下一步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与创新提供参考。数字企业模型3.0 是在2018、2019年基础上迭代版本,故称数字企业模型3.0,由五个主概念层和十二个子要素构成。五个核心概念层包括战略层,资源层,能力层、资产层和结果层。在这五个核心概念层内,分别提出了十二个要素,战略层以数字化战略为要素;资源层以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人才为要素;能力层以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决策、数字化创新、数字化生态为要素;资产层以数字化资产、数字化服务为要素;结果层以数字化绩效为要素。目的是从组织战略、人、技术、过程、资产、结果等不同维度,立体呈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关注的问题和进程。数字企业模型3.0参与“数字企业测评系统”线上测评,您将收获:即时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多维度能力测评分值;数字化转型能力将从战略定位自评、数字化人才团队、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化(生产-运营-营销-决策-创新)能力、数字化生态、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绩效、以及基于数字企业模型2020数字企业平均得分八大维度的具体数字化对标图表;基于数字企业模型的一级指标维度下细化的多指标具体得分;简单清晰直观的多图表多维度呈现的《数字化转型测评报告》PDF版本。“数字企业测评系统”使用指南:测评方式:请企业数字化转型负责人认真填写,系统将自动生成多维度数字化能力评估对标图表。收费标准:在线测评免费,即填写完测评题目将为您免费呈现企业自测评对标图表。如需获取完整的测评PDF版报告,仅需支付费用580元。目前,数字企业模型得到工信部、国资委等相关领导高度认可,并为政府、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培训辅导。一批正在实践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如中石油、上汽大通、建发集团、华为、招商局、新奥集团、国家电网、广西中烟、重庆银行、阿斯利康等,将本模型及相关研究报告、案例,引入企业内部,指导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上千家参与前期问卷调研的企业,通过学习报告受益。便捷高效的专业测评系统就在今天已经正式发布,还等什么,抓紧时间登录锦囊专家官网开启线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测评之旅吧!

鬼点灯

2020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及细分产业结构分析(图)

近日,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在会上发布了《2019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网络版权产业积极进行业态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布局,提升版权内容质量,实现了整体的平稳快速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达9584.2亿元,同比增长29.1%。从2013年至2019年,我国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总规模相较2013年的2157.8亿元增长超过3倍。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从市场结构来看,网络新闻媒体和网络游戏依然为中国网络版权产业的核心业态,2019年网络新闻媒体版权市场规模3775.0亿元,占比39.6%。网络游戏版权市场规模2308.8亿元,占比24.09%。此外,网络版权产业结构更加多元,2019年,包括长视频、短视频、直播在内的各类视频业态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分别为1106.4亿元、1007.0亿元、660.4亿元,累计占比达到29%,超过网络游戏的24.1%。视频类业态获得巨大进步的原因在于短视频和直播的跨界融合创新。数据来源: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网络版权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门无鬼曰

重磅!亿欧智库发布《2019年中国AI芯片行业研究报告》

AI芯片即为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芯片。人工智能与芯片的发展需紧密合作,但过去碍于跨学科合作困难,加上人工智能算法并未成熟,世界各国对于人工智能的多项投入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不过,现在与之前不同的是,AI芯片或称神经网络芯片被Google证实可以大幅加快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速度,训练加快意味算法/模型迭代加快,也使得人工智能产品的优化速度加快,有助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与芯片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时,日本即已开始尝试开发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项目),但当时碍于芯片算力不足,加上采用专家系统并不能让机器去学习“人类不知道”的事情,导致计划失败,因此人们认为人类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人工智能。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向前踏一大步,科学家在国际象棋和围棋的人机竞赛上的成果使世人惊艳,ImageNet计算机视觉竞赛的成果更是直接让AI算法落地发展成商业产品。期间,有两则事件对于AI芯片的发展很重要:第一,陈天石博士团队的“DianNao”系列论文让科学界看到,在冯诺依曼架构下亦能实现AI专用芯片。第二,Google推出使用TPU(AI芯片)运算架构的AlphaGo,接连打败李世石和柯洁,让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产业看到专用芯片的商业价值已到。中、美两国自然不想错过这个趋势,纷纷推出相对应的政策引领行业发展,中国政府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神经网络芯片(即AI芯片)视作整个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基础元件,加强扶持行业发展,使中国不在未来芯片的发展上再次掉队。现在,中国已经存在超过20家以上的新创AI芯片设计企业,融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但是市场上仍未见针对此景研究的行业研究报告,因此本报告将作为市场上第一份专以“AI芯片”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的公开报告。研究发现亿欧智库在报告的章节安排上,共分成5个章节和1个附录,依序是:人工智能与芯片的缘起、技术政策与经济环境、半导体与AI芯片产业、参与者分析、企业案例、以及附录企业人才图谱。透过桌面研究和大量企业调研后,发现AI芯片行业具有以下3个趋势:1、 AI芯片行业生命周期正处于幼稚期,市场增长快,2022年将从2018年的42.7亿美元,成长至343亿美元,但芯片企业和客户的合作模式仍在探索中。为了生存,行业出现逐渐上下游整合的趋势。2、 AI芯片是芯片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整合的关键,尤其是AI系统芯片。因为位于产业链顶端,产品落地不易,使得AI芯片企业需开展系统集成商服务,向下游整合,而AI系统集成商则为了加深客户合作,进而将芯片设计整合加入事业版图。3、云端(含边缘端)服务器、智慧型手机、和物联网终端设备等三个场景,是目前AI芯片企业的主要落地市场像是提供云服务器芯片和终端芯片IP的寒武纪,以及物联网终端芯片的云知声都是其中代表。另外,少数企业则是面向未来的  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像是提供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地平线,以及提供商用车自动驾驶的西井科技。这些市场的特征都是千万量级出货量或百亿美元销售额。结语亿欧智库此份《2019年中国AI芯片行业研究报告》是从智库过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包含金融、医疗、安防、零售、和自动驾驶等AI赋能应用领域,再向上提升到产业上游的行业研究报告,希望能够让读者拥有不一样的视角,去了解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认知到“AI+”已经开始袭卷全部行业,“AI+”不是口号,是政府政策与商业公司共同推行的产业升级计划。在AI和AI芯片的帮助下,未来人类的生活将会进入新纪元。来源:中国网

居敬

亿欧智库重磅发布:《2019年中国AI芯片行业研究报告》

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幻想,而是真实存在你我的生活之中,其中AI芯片正是实现这个可能的关键。对于人工智能与芯片行业来说,AI芯片也是吹皱一池春水,推进两个产业新发展的关键。 文/涂志扬 亿欧智库分析师AI芯片即为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芯片。人工智能与芯片的发展需紧密合作,但过去碍于跨学科合作困难,加上人工智能算法并未成熟,世界各国对于人工智能的多项投入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不过,现在与之前不同的是,AI芯片或称神经网络芯片被Google证实可以大幅加快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速度,训练加快意味算法/模型迭代加快,也使得人工智能产品的优化速度加快,有助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与芯片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时,日本即已开始尝试开发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项目),但当时碍于芯片算力不足,加上采用专家系统并不能让机器去学习“人类不知道”的事情,导致计划失败,因此人们认为人类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人工智能。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向前踏一大步,科学家在国际象棋和围棋的人机竞赛上的成果使世人惊艳,ImageNet计算机视觉竞赛的成果更是直接让AI算法落地发展成商业产品。期间,有两则事件对于AI芯片的发展很重要:第一,陈天石博士团队的“DianNao”系列论文让科学界看到,在冯诺依曼架构下亦能实现AI专用芯片。第二,Google推出使用TPU(AI芯片)运算架构的AlphaGo,接连打败李世石和柯洁,让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产业看到专用芯片的商业价值已到。中、美两国自然不想错过这个趋势,纷纷推出相对应的政策引领行业发展,中国政府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神经网络芯片(即AI芯片)视作整个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基础元件,加强扶持行业发展,使中国不在未来芯片的发展上再次掉队。现在,中国已经存在超过20家以上的新创AI芯片设计企业,融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但是市场上仍未见针对此景研究的行业研究报告,因此本报告将作为市场上第一份专以“AI芯片”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的公开报告。研究发现亿欧智库在报告的章节安排上,共分成5个章节和1个附录,依序是:人工智能与芯片的缘起、技术政策与经济环境、半导体与AI芯片产业、参与者分析、企业案例、以及附录企业人才图谱。透过桌面研究和大量企业调研后,发现AI芯片行业具有以下3个趋势:1、 AI芯片行业生命周期正处于幼稚期,市场增长快,2022年将从2018年的42.7亿美元,成长至343亿美元,但芯片企业和客户的合作模式仍在探索中。为了生存,行业出现逐渐上下游整合的趋势。2、 AI芯片是芯片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整合的关键,尤其是AI系统芯片。因为位于产业链顶端,产品落地不易,使得AI芯片企业需开展系统集成商服务,向下游整合,而AI系统集成商则为了加深客户合作,进而将芯片设计整合加入事业版图。3、 云端(含边缘端)服务器、智慧型手机、和物联网终端设备等三个场景,是目前AI芯片企业的主要落地市场像是提供云服务器芯片和终端芯片IP的寒武纪,以及物联网终端芯片的云知声都是其中代表。另外,少数企业则是面向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像是提供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地平线,以及提供商用车自动驾驶的西井科技。这些市场的特征都是千万量级出货量或百亿美元销售额。结语亿欧智库此份《2019年中国AI芯片行业研究报告》是从智库过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包含金融、医疗、安防、零售、和自动驾驶等AI赋能应用领域,再向上提升到产业上游的行业研究报告,希望能够让读者拥有不一样的视角,去了解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认知到“AI+”已经开始袭卷全部行业,“AI+”不是口号,是政府政策与商业公司共同推行的产业升级计划。在AI和AI芯片的帮助下,未来人类的生活将会进入新纪元。

倒数日

2019年中国最全传感器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中商情报网讯: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计量、存储等要求。传感器在工业4.0时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传感器类型不同,具体包括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光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而各类传感器根据不同的功能搭载不同的敏感元件。随着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广,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传感器主要应用在汽车、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方面。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传感器市场前景广阔,国内企业纷纷布局其中。目前,我国传感器上市企业多达66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此外,珠三角区域、京津地区、中部地区分布相当。据统计,长三角区域传感器上市企业占比达38%,有企业25家;珠三角区域占比17%,有企业11家;中部地区同样占比17%,有企业11家;京津地区占比15%,有企业10家;东北地区占比3%,有企业2家。具体来看,长三角区域传感器上市企业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珠三角区域即分布于广东省;中部地区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南、安徽、湖北等地。传感器上市企业地图如下: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产业链上游分析传感器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研发和设计技术、软硬件以及相关测试技术等。我国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明初步展开,不少学校及科研机构已建立起智能传感器中试服务平台,助推国内产业创新发展。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产业链中游分析产业链中游主要是各类传感器的制造和封装等,从传感器种类来看,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分别占21%、19%、14%。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产业链下游应用传感器广泛的应用于通讯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等众多领域。总体看来,传感器产业链下游行业发展迅速,物联网、汽车电子、环境与健康电器和智能仪表等下游行业对产品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传感器市场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产业链的完善,传感器的多元化应用将推动物联网各垂直细分行业格局的形成,例如:通讯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等等。超声波传感器的全球市场规模也处于持续快速增长之中。从应用领域来看,工业、汽车电子、通信电子、消费电子四部分是传感器最大的市场。国内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领域的传感器占比约42%左右,而发展最快的是汽车电子和通信电子应用市场。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的最底层和最前沿,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按照年复合增长率24%来计算,预计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达2.2万亿元。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在此背景下,传感器市场的也得到进一步增长。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815亿元,在2018年将突破2000亿元。到了2019年,传感器扩大应用范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将达2310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其主君也

2017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研究报告

研究说明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第一个具有规范性质的互联网金融法规,《指导意见》明确了网络借贷的含义: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本报告以个体网络借贷为主要研究对象。一、中国网络借贷行业概述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发展历程从无序到合规,从增“量”到增“质”P2P最早诞生于2005年的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的P2P网贷公司,Zopa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借贷模式——P2P作为中介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有理财需求的投资者和有资金需求的借贷者之间的信息匹配,完成用户之间资金的借入和借出,整个过程无需银行介入。该模式逐渐在美国日本等世界范围内推广起来。两年后,中国开始陆续出现P2P试水者,2007年国内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成立。但由于监管环境宽松、部分平台缺乏自律等因素,P2P公司跑路、倒闭事件层出不穷,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监管的介入和法规条文的颁布,行业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健康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中国网络借贷发展的金融环境网络信贷用户规模破亿,让人又爱又恨的刚性兑付2013年起,网络借贷借势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获得了快速发展。在线上化使得金融服务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同时,网络借贷的高收益和低门槛分别满足了投融资者各自的金融需求,让这种新兴的借贷方式一度受到青睐。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信贷用户数量达1.6亿人,预计未来会以15.9%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刚性兑付一直是中国金融行业的“传统”,连接资金端和资产端的P2P网贷自然也躲不开刚性兑付的争议。中国金融市场隐性担保已成常态,投资者难改保本付息的习惯性思维,坚信赔付机制应为投资风险埋单。虽然从用户角度来看刚兑迎合了投资者投资零损失的心态,但从宏观发展层面来看,这种隐性担保阻碍了资源优化配置,使风险定价一定程度上无效化,同时也削弱了市场对非理性投资的硬约束。投资者对违约风险和流动风险的错误预期,将会导致更多的刚性泡沫,使优劣标的的博弈更加复杂化。打破刚性兑付,加强风险教育,提高金融素养,中国的网络借贷参与者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砥砺前行。监管时代走出合规之路政策监管虽滞后但趋严经历了六年的发展,截至2013年,网络借贷行业创新、风险与监管之间的矛盾达到空前高度。2013年底网贷平台倒闭潮来袭,而在2014年银监会方才给予网络借贷明确的政策指导,法律保障相对于风险暴露的时间滞后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投资人、市场和监管部门的学习成本。2015年银监会宣布机构调整,正式将个体网络借贷纳入银监会普惠金融工作部的监管范围,由此结束了监管无主体的真空状态。2016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的颁布,从机构定位、资金存管、备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细则上的严规,让网贷行业处于前所未有的管理从紧力度。 文字较多,点击大图更清晰~ 文字较多,点击大图更清晰~网贷行业“1+3”监管制度体系初步构建完成2016年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2017年初《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2017年下半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及《信息披露内容说明》,共同构成了网贷监管“1+3”(一个办法三个指引)的制度框架。这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贷行业制度政策体系,促进网贷机构优胜劣汰,自此监管有法可依、行业有章可循。IPO窗口期将至资本态度谨慎,合规氛围助力企业上市风投关注P2P行业始于2010年,人人贷等平台最早一批获得风投青睐。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10年4月至2017年6月,国内近170家个体网络借贷平台获得融资,发生了约296起投融资事件。其中,2016年投融资事件首次同比减少36.8%,这一转折点出现的原因有二:一是监管政策的落地让资本市场重新考量行业估值、合规程度及发展潜力;二是行业合规所带来的同质化问题开始显露,如今好中挑优的抉择方式相比以往乱中选好的方式难度加大。此外需指出,融资次数的减少并不代表融资金额的降低,基本面良好、发展前景可期的优质平台均获得了业内居前的融资金额。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天使轮和A轮融资始于2014年,融资轮次往后逐年递推。尽管目前只有零星平台上市,随着监管政策的明朗、合规操作的加强以及业务可持续性的提升,融资企业蓄势待发,上市关键点将至。二、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现状中国P2P网贷行业市场规模行业规模增长回归理性2010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传统信贷的收紧为网络借贷发挥长尾优势创造了机遇。个体网络借贷凭借着门槛低、收益高、操作方便、灵活度强等优势迅速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早期频发的负面消息让整个行业经历了不短的阵痛期,但不容忽视的庞大网贷需求依旧推动P2P行业整体成交规模逐年增长,2016年P2P交易规模达14955.1亿。另一方面,P2P行业交易规模增速由2013年的326.7%下降至2016年的70.8%,预计未来会维持在年均24.6%的复合增长速度。增速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随监管政策的落地,资金池、期限错配等隐患模式被禁止,大量不合规平台被淘汰,时涨时落的投资者信心逐渐稳定,行业整体由野蛮生长进入健康发展节奏;二是,传统金融机构对线上借贷业务的跃跃欲试,以及以电商消费金融为代表的其他网贷形式的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P2P增速。中国P2P网贷行业用户规模及交易金额投融资用户双增,人均借款额显著降低2016年,中国P2P投资用户规模为1271.0万人,借款用户规模为876.0万人,预计未来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与此同时,自2013年至今,中国P2P投资用户规模始终大于借款用户规模,这与中国P2P的人均借款金额高于人均投资金额有关,在略强的借款需求下,必然会产生借款人和投资人之间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局面。此外,自2016年开始,P2P的人均借款金额跌破20万,究其原因为2016年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这是对借款人的金额约束;从P2P平台角度来看,借款限额变相取消了大额标的,这使得部分P2P平台将自身业务向消费金融领域转型,消费金融具备小额高频的特征,这在某一程度上拉低了人均借款额。中国P2P网贷行业收益率及借款期限降息是平台和投资人的试金石,借款期限递长P2P行业的综合收益率由2013年的22.1%逐年跌至2016年的10.5%。原因有二:一是,获客和合规等成本的攀升压缩了P2P平台的利润空间,其中原先用高息吸引资金端、采用烧钱模式营销推广的平台如今更是面临着巨大的降息压力;二是,经政策监管筛选后的合规P2P平台数量有所减少,靠高息吸金的劣质平台被淘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利息收益回落至正常区间。然而,降息背景下投资用户非但没有流失反而呈数量递增趋势。一方面,平台们利用降息的契机提升自身的运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创造一个更为安全可靠的投融资环境,增加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降息后高收益偏好型的投机者被过滤,平台获得高稳定性的优质客户群。P2P用户的平均借款期限自2013年呈增长趋势,这是因为监管的明朗过滤掉了许多“捞一票就跑”的短期诈骗平台,同时P2P综合利率的降低意味着融资成本的减少,在某一程度拉动了中长期资金需求。中国P2P网贷行业产业链整改之下同质化分析千企一面 - 健康合规副作用凸显随着网络借贷行业整改的推进,行业呈现出运营资质、获客渠道、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这四方面的同质化趋势。一方面,行业同质化标志着市场扭曲的消除和市场纪律的强化,行业竞争度加剧,预示市场精神的回归;另一方面,高度相似的行业环境成为许多中小平台的发展壁垒,风控能力和口碑将成为平台能否获得更多流量、破局马太效应的关键。 文字较多,点击大图更清晰~同质化破局资产端垂直领域细化,更精细的用户分层与定价P2P资产端业务趋同,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之一是2016年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自然人和法人的借款余额上限进行了规定,这意味着大额标的被禁, P2P平台面临发展小额标的的业务转型或主动退出。对此有以下解决方案:一是深耕垂直领域,挖掘更为细分的市场,以此形成差异化竞争;二是精细化运营,通过技术压缩风控成本,实现更精细的用户分层和风险定价。资金端多元业务布局,线上营销发力随国内资管时代的到来,经过多轮互联网理财市场教育,投资群体日益壮大。面对资金端投资用户的争夺,以及《暂行办法》中P2P平台不得混业经营的规定,不少平台选择了走集团化道路。“集团化”指的是P2P网贷平台升级为集团,设立不同子公司进行其他金融业务领域的布局,如基金、保险等,多条业务线并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P2P业务弱化为其中一项子版块业务,既能实现分业经营、满足监管要求,又能构建平台内部的金融生态,有助于集群优势的形成和业务协同,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此外,随着线下宣传推介被禁止,P2P平台获客渠道收窄,营销策略和推广方式在流量获客方面产生的作用愈加不容忽视。数据赋能进行时信息共享和技术输出是主要合作方式风控堪称网贷行业的咽喉。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兴起至今,网贷行业征信经历了从0到1的飞跃,大数据技术将更多场景下的多维度、碎片化信息整合、解析和过滤,从不同的角度为传统金融无法覆盖到的长尾用户描绘出画像,打破了传统征信高成本和低时效的局限性。历经技术的革新和沉淀,网贷行业的风控能力已见起色,具体表现为数据的共享、数据效率的提升以及科技能力的输出。数据共享反映为行业共同搭建黑白名单数据平台,致力于消除信息不对称、打破数据孤岛;数据效率的提升反映为平台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实现更少贷款资料的提交、更短的信贷审批时间以及让信用更好的用户享受更低的利率等;科技能力的输出反映为头部企业将已有技术能力对外输出,帮助行业获得更加高效健康的成长。网贷行业成本分析获客和风控成本压缩平台利润空间现阶段P2P企业的成本支出主要分为资金成本、获客成本、合规成本和风控成本四部分。在资金成本方面,由于个人资金不具备机构资金规模大、成本低、资金期限更长、资金集中且稳定等特点,所以个人资金的成本较高,而机构资金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项成本;随监管出台,问题平台的清理与淘汰对存活平台的品牌露出起到反推作用,使得资金获取愈加容易,实际上降低了资金的获取成本。在获客成本方面,日益激烈的流量争夺加大了平台的营销推广支出,影视广告和合作商引流所带来用户转化率最高,但相应的更烧钱。风控成本在平台总成本中占比很高,大部分用在人力、数据、技术研发等方面。总的来看,获客和风控成本成为平台最大的两部分支出,既间接地转嫁给用户,又压缩着平台的利润空间。三、中国网络借贷发展趋势数据市场规范日渐加强数据监管有待补位,数据市场门槛或提高P2P监管打响了中国网络借贷市场的监管头炮。纵观中国P2P网贷市场,国家政策分别对P2P运营资质以及业务操作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限定了P2P平台的发展轨迹,让借贷业务的开展有法可依。然而在P2P风控这一环节,对于数据的使用和管理仍然缺乏明确的法律约束,信息泄露与多次转卖等乱象时有发生,用户的隐私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为数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对此,未来监管可能会从数据确权、数据使用规范等角度切入。明确数据信息的归属及可交易性;利用金融科技有效打击数据非法流通问题,对交易数据进行实时追踪;在用户授权方面对数据提供商予以严格要求。P2P资产端借力第三方支付P2P平台金融能力与支付公司场景覆盖能力的结合受现金贷监管的影响,作为现金贷主要资金来源的P2P公司,其资金出口收窄。这种资产端的受限会促使部分P2P公司主动寻求信贷资源,该转变的可实现路径之一便是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展合作,依托支付公司的丰富场景快速实现信贷与消费的对接。可实现路径之二为P2P公司与场景方开展直接合作、自主搭建场景,当下一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P2P公司便是该种操作方法,但相较前者更为费时费资。预计未来,第三方支付公司在P2P业务中的角色,将会由原先的支付通道向前端业务发展,其在网贷行业的存在感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