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周边的环境变得狭窄,别人对你不再宽容,倘若不是你品行出了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可能正在走向优秀。近年来,我们耳边总是听闻“制裁、制裁、制裁”,总是听到许多国家对我们说三道四,甚至有些国家称我们的行为是“未授权”,试问,谁有权利授权中国?所有的聒噪都是表象,一切的根源就是中国正在变得无比伟大。可以说,中国的复兴在人类发展史上绝对是里程碑的事件,因为它改变了二战以来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因为它再一次证明,中国、中华民族永远是世界舞台的主角。4月26日,来自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的消息,我国基于空间充气展开、柔性防热、复合材料等技术开发的新型空间货物运输飞行器计划将于2019年完成首飞,其研制成功后将作为我国未来空间站的货运补给工具,与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共同担负空间输送任务,值得一体的是,新型的空间货运飞船采用新式复合材料舱体和新型环控生保等技术,在成本降低的同时,输送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据公司负责人表示,该新型空间货物运输飞行器还将参与载人月球相关研发工作,未来可能往返于地月,担负货物运输任务。我国货运飞船取得长足进步,可喜可贺,但这并不是本片文章的主要关注点。本文的关注点在这里——“2018年4月26日,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在武汉正式成立,隶属于航天科工二院”,其不仅仅在研发货运飞船,还同时在研发其他航空产品,例如该公司正在全力打造的商业航天项目虹云工程,该工程的最终目的就是基于星间互联的低轨星座,构建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天基信息网络。”笔者查看了一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官网,其介绍如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战略性、高科技、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现有总部,6个研究院,17个直属单位、全资或控股公司。本文的主角航天科工二院,就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辖6个研究院中的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信息技术研究院就是“中国航天科工一院”,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就是“航天科工三院”。这个意思就是说,我国搞一款空间货运飞船只需要动用一个研究院下属的一家公司而已。反观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每次货运飞船升空都必须依靠美俄两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技术产品才可以成功。如果这样的对比不算震撼,我们再看看“中国嫦娥登月”。探月,作为人类向外太空发展的必要研究课题,自美苏争霸后,就鲜有人有技术与实力再次进行探月工程。即便是当年,探月工程都是在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背景下,举全国之力搞的工程。一个登月需要上升到整体国家为此付出努力才可以。冷战后,这种“极端”的竞赛行为被停止,美国再也没有搞过如此大的工程。然而,我国的探月工程是举全国之力完成的吗?显然不是,因为我们探月与载人航天还有空间站建设并行研发,而且互不影响。就拿“探月”来讲,仅仅主要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辖的“五院”就足以胜任。可以说,别国害怕的不是我们目前取得的成就,因为人家已经早一步实现,而我们还在补课。它们害怕的是我们取得成就的方式,没有耗损国力,没有大张旗鼓,只是一个研究院就可撑起别国举国动员的工程。我们是在搞科研,别国是在读赌国运。试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到自豪呢?(利刃/张阳)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五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创造中国航天史上众多第一50年放飞300“星”(科技视点)余建斌 母国新 郭梓豫创新者说“我们主要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今后要做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工作。历史造就了‘两弹一星’精神,面对当前和接下来的任务,更要传承和弘扬好‘两弹一星’精神。相信年轻一代一定能比我们做得更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东方红一号卫星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仰望星空,那里有中国航天人的梦想。如今,更多的年轻北斗人成为这个征途上的主力军,他们更有活力、更有干劲,也更有对航天强国梦的热忱和期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探取月面下蕴藏着的宇宙奥秘,带回的月壤钻取样品是我们献给祖国的最浪漫礼物。探索更深更远的浩瀚太空,航天人永不止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五二九厂嫦娥五号钻取子系统主任设计师王国欣“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更加需要我们自主创新、奋勇拼搏。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为了这个目标,全体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全力攻关,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助推我国深空探测走向更远的地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2020年11月24日到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了23天的月球采样返回之旅,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巧合的是,嫦娥五号探测器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300个航天器。197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第一颗航天器东方红一号卫星,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我国走向太空时代的第一步。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飞船、第一颗导航卫星、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一艘货运飞船……细数300“星”,第一个“百星”用了41年时间,第二个“百星”用了6年时间,而达成第三个“百星”,只用了3年时间。50年放飞300“星”,不仅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众多第一,也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光辉历程。嫦娥五号真正推开了探月工程目标中“回”的大门“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相比,嫦娥五号面对的不确定性更多,真正推开了探月工程目标中‘回’的大门。”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师张洪华说。从立项到发射,嫦娥五号经历了10年的艰辛奋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在充分继承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地外天体无人着陆器与返回等技术的基础上,联合参研单位集中最强阵容攻克难关,先后突破了月表采样任务所涉及的20余项关键技术。研制之初,前所未有的一个环节——月面点火起飞成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并随之带来轨道设计、起飞测控、发动机控制等一系列难题。为了尽可能模拟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将面临的情况,张洪华和团队在试验场反复做试验,与一台高110米的塔架相伴3个月。为了解决落地姿势不理想的问题,他们设计了数不清的预案。按照嫦娥五号任务的工程安排,短短一周内要完成月面着陆、采样、点火起飞以及月轨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环节,这是对嫦娥五号研制团队的巨大考验。从探测器发射前一个月进入发射场开始,研制团队进行了6次演练。“控制大厅里所有人睁大双眼,不放过任何一次数据的跳动,心提到嗓子眼上,感觉再跳快一点儿都能蹦出来。时间非常紧迫,所有人都是‘跑着走’。”张洪华说。一个月的磨合演练也让团队对嫦娥五号发射过程了然于胸。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怀揣取自月球的土壤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与上世纪进行的月球采样相比,我们的自主避障软着陆和智能自适应上升方面已然达到一个新水准。”张洪华自豪地说。东方红一号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时光回溯到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于一个特殊时期,那时国家的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国际友人惊叹:“你们在这样的条件下研制出了卫星,真的很了不起!”铆接,是卫星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卫星初样研制过程和试验阶段,在没有铆枪和固定工件的桁架条件下,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人员就靠一把小锤和几个自制的铆模,将铆钉一个又一个地敲上去。从卫星的外形选择到结构形式制定,从卫星热控措施到热真空模拟试验等繁杂的技术和工艺难关,都是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攻克的。要让卫星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这在当时也具有很高难度。研制人员以高稳定度的6个音源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确保东方红一号奏出了《东方红》。“我们在地面上直接听不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的乐曲,需要通过卫星的天线发送、地面站的接收,再由电台转播。”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提及,为了让普通收音机接收到卫星传来的乐曲,大家提出了这个“接力”的办法。还有一道技术难关就是要“看得见”。想用肉眼就能看到太空中运行的卫星,它的亮度必须要从七等星上升到四等星。而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直径仅有1米,也让“看得见”更加困难。最终,研制人员从折叠伞收缩打开的特点中找到灵感,决定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安装一个由高反光亮度的材料制成、可以在太空中撑开的“观测体”。由于这个“观测体”体积巨大,反光亮度极高,人们在地面上就可以直接观察到卫星。北 斗中国成为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自主可控是北斗的特色,但从无到有,困难重重,北斗研制在摸索中起步。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能帆板做起。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不论是东方红三号平台的横空出世,还是影响卫星寿命的三大关键部件,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科研人员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我们是以跑百米的速度在跑马拉松。”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如此形容北斗的研制节奏。很多北斗人至今还清晰记得2007年首颗北斗二号卫星研制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则,频率资源是有时限的,过期作废。时间不等人,争分夺秒完成了前期所有研制,参试人员进驻发射场后没有片刻的喘息,紧接着就是200小时不间断的加电测试。院士、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和一线技术人员一起排班,共同扛住种种考验。2007年4月16日,卫星成功发射两天后,试验星发来清晰信号,此时距离空间频率失效仅有不到4个小时。也正是保护我国卫星导航系统频率资源的这次“壮举”,拉开了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严慎细实的作风一代一代被继承。在北斗三号首组卫星的研制中,出现了一个蓄电池电压微小误差的小插曲。按照设计,电压差增加到一定限额,蓄电池也会自动进行调整,不会影响运行。“换!不能带着任何疑点上天。”北斗团队没放过这个隐患。重新打开太阳翼,卸下舱板,换下有隐患的蓄电池组。最终,按照原计划完成了全部工作,让卫星又多了一份安全保障。第九颗北斗三号卫星某关键单机测试中,主任设计师刘家兴发现了一个关键指标超标。但超标小于一纳秒,也就是小于十亿分之一秒,短到用“刹那”“瞬间”都难以形容。而进一步排查会平添很多工作量,还不一定能查出结果。但不查出原因,刘家兴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关。最终,大家一起分析、查找问题,让指标恢复了正常。神舟五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里程碑1992年,党中央正式批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随后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从事过导弹、运载火箭和卫星研究的戚发轫,接到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任务时,已经59岁了,他原本准备再过一年就退休。接到任务之初,戚发轫坦言,“内心确实比较纠结,觉得压力很大。”更重要的原因是,“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戚发轫深感责任太重。当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确立研制飞船,但究竟选用两舱方案还是三舱方案?这道选择题摆在了团队面前。“当时,国际上两舱和三舱方案都有,而且都成功了。中国到底用两舱方案,还是三舱方案?争论很大。最后,我们决定用三舱方案。”在戚发轫看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案,这就是创新。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且飞船着陆处离预定地点只有10公里。回忆起从事航天数十年来最难忘的瞬间,张柏楠毫不犹豫地提到了神舟五号。那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里程碑,首次实现了中国人飞天的梦想。当时,身为神舟五号飞船副总设计师的张柏楠,在飞船出厂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遇到了很大的考验。神舟五号是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许多专家对航天员所用座椅缓冲器性能的稳定性提出了质疑。“座椅缓冲器”,顾名思义是保障航天员安全、舒适的一个重要工具。“座椅”不舒服,在太空复杂环境中以及返回落地时,航天员的安全就无法保证。本着“航天员的事,无小事”的信念,张柏楠临危受命,在其他人员都已经进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利用两个月时间集智攻关,最终设计制造出了安全稳定可靠的座椅缓冲器并通过验证,在火箭发射前顺利安装到了神舟五号返回舱上。来源:人民日报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五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创造中国航天史上众多第一创新者说“我们主要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今后要做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工作。历史造就了‘两弹一星’精神,面对当前和接下来的任务,更要传承和弘扬好‘两弹一星’精神。相信年轻一代一定能比我们做得更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东方红一号卫星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仰望星空,那里有中国航天人的梦想。如今,更多的年轻北斗人成为这个征途上的主力军,他们更有活力、更有干劲,也更有对航天强国梦的热忱和期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探取月面下蕴藏着的宇宙奥秘,带回的月壤钻取样品是我们献给祖国的最浪漫礼物。探索更深更远的浩瀚太空,航天人永不止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五二九厂嫦娥五号钻取子系统主任设计师王国欣“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更加需要我们自主创新、奋勇拼搏。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为了这个目标,全体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全力攻关,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助推我国深空探测走向更远的地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2020年11月24日到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了23天的月球采样返回之旅,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巧合的是,嫦娥五号探测器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300个航天器。197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第一颗航天器东方红一号卫星,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我国走向太空时代的第一步。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飞船、第一颗导航卫星、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一艘货运飞船……细数300“星”,第一个“百星”用了41年时间,第二个“百星”用了6年时间,而达成第三个“百星”,只用了3年时间。50年放飞300“星”,不仅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众多第一,也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光辉历程。嫦娥五号真正推开了探月工程目标中“回”的大门“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相比,嫦娥五号面对的不确定性更多,真正推开了探月工程目标中‘回’的大门。”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师张洪华说。从立项到发射,嫦娥五号经历了10年的艰辛奋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在充分继承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地外天体无人着陆器与返回等技术的基础上,联合参研单位集中最强阵容攻克难关,先后突破了月表采样任务所涉及的20余项关键技术。研制之初,前所未有的一个环节——月面点火起飞成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并随之带来轨道设计、起飞测控、发动机控制等一系列难题。为了尽可能模拟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将面临的情况,张洪华和团队在试验场反复做试验,与一台高110米的塔架相伴3个月。为了解决落地姿势不理想的问题,他们设计了数不清的预案。按照嫦娥五号任务的工程安排,短短一周内要完成月面着陆、采样、点火起飞以及月轨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环节,这是对嫦娥五号研制团队的巨大考验。从探测器发射前一个月进入发射场开始,研制团队进行了6次演练。“控制大厅里所有人睁大双眼,不放过任何一次数据的跳动,心提到嗓子眼上,感觉再跳快一点儿都能蹦出来。时间非常紧迫,所有人都是‘跑着走’。”张洪华说。一个月的磨合演练也让团队对嫦娥五号发射过程了然于胸。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怀揣取自月球的土壤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与上世纪进行的月球采样相比,我们的自主避障软着陆和智能自适应上升方面已然达到一个新水准。”张洪华自豪地说。东方红一号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时光回溯到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于一个特殊时期,那时国家的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国际友人惊叹:“你们在这样的条件下研制出了卫星,真的很了不起!”铆接,是卫星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卫星初样研制过程和试验阶段,在没有铆枪和固定工件的桁架条件下,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人员就靠一把小锤和几个自制的铆模,将铆钉一个又一个地敲上去。从卫星的外形选择到结构形式制定,从卫星热控措施到热真空模拟试验等繁杂的技术和工艺难关,都是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攻克的。要让卫星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这在当时也具有很高难度。研制人员以高稳定度的6个音源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确保东方红一号奏出了《东方红》。“我们在地面上直接听不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的乐曲,需要通过卫星的天线发送、地面站的接收,再由电台转播。”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提及,为了让普通收音机接收到卫星传来的乐曲,大家提出了这个“接力”的办法。还有一道技术难关就是要“看得见”。想用肉眼就能看到太空中运行的卫星,它的亮度必须要从七等星上升到四等星。而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直径仅有1米,也让“看得见”更加困难。最终,研制人员从折叠伞收缩打开的特点中找到灵感,决定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安装一个由高反光亮度的材料制成、可以在太空中撑开的“观测体”。由于这个“观测体”体积巨大,反光亮度极高,人们在地面上就可以直接观察到卫星。北 斗中国成为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自主可控是北斗的特色,但从无到有,困难重重,北斗研制在摸索中起步。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能帆板做起。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不论是东方红三号平台的横空出世,还是影响卫星寿命的三大关键部件,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科研人员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我们是以跑百米的速度在跑马拉松。”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如此形容北斗的研制节奏。很多北斗人至今还清晰记得2007年首颗北斗二号卫星研制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则,频率资源是有时限的,过期作废。时间不等人,争分夺秒完成了前期所有研制,参试人员进驻发射场后没有片刻的喘息,紧接着就是200小时不间断的加电测试。院士、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和一线技术人员一起排班,共同扛住种种考验。2007年4月16日,卫星成功发射两天后,试验星发来清晰信号,此时距离空间频率失效仅有不到4个小时。也正是保护我国卫星导航系统频率资源的这次“壮举”,拉开了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严慎细实的作风一代一代被继承。在北斗三号首组卫星的研制中,出现了一个蓄电池电压微小误差的小插曲。按照设计,电压差增加到一定限额,蓄电池也会自动进行调整,不会影响运行。“换!不能带着任何疑点上天。”北斗团队没放过这个隐患。重新打开太阳翼,卸下舱板,换下有隐患的蓄电池组。最终,按照原计划完成了全部工作,让卫星又多了一份安全保障。第九颗北斗三号卫星某关键单机测试中,主任设计师刘家兴发现了一个关键指标超标。但超标小于一纳秒,也就是小于十亿分之一秒,短到用“刹那”“瞬间”都难以形容。而进一步排查会平添很多工作量,还不一定能查出结果。但不查出原因,刘家兴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关。最终,大家一起分析、查找问题,让指标恢复了正常。神舟五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里程碑1992年,党中央正式批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随后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从事过导弹、运载火箭和卫星研究的戚发轫,接到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任务时,已经59岁了,他原本准备再过一年就退休。接到任务之初,戚发轫坦言,“内心确实比较纠结,觉得压力很大。”更重要的原因是,“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戚发轫深感责任太重。当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确立研制飞船,但究竟选用两舱方案还是三舱方案?这道选择题摆在了团队面前。“当时,国际上两舱和三舱方案都有,而且都成功了。中国到底用两舱方案,还是三舱方案?争论很大。最后,我们决定用三舱方案。”在戚发轫看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案,这就是创新。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且飞船着陆处离预定地点只有10公里。回忆起从事航天数十年来最难忘的瞬间,张柏楠毫不犹豫地提到了神舟五号。那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里程碑,首次实现了中国人飞天的梦想。当时,身为神舟五号飞船副总设计师的张柏楠,在飞船出厂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遇到了很大的考验。神舟五号是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许多专家对航天员所用座椅缓冲器性能的稳定性提出了质疑。“座椅缓冲器”,顾名思义是保障航天员安全、舒适的一个重要工具。“座椅”不舒服,在太空复杂环境中以及返回落地时,航天员的安全就无法保证。本着“航天员的事,无小事”的信念,张柏楠临危受命,在其他人员都已经进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利用两个月时间集智攻关,最终设计制造出了安全稳定可靠的座椅缓冲器并通过验证,在火箭发射前顺利安装到了神舟五号返回舱上。来源:人民日报/余建斌 母国新 郭梓豫审读:喻方华
2020年7月3日下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受中央组织部领导委托,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徐强同志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免去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职务。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何怡/编辑欢迎访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投稿邮箱:httjnews@sina.com主办:航天六院企业文化部
11月2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二研究院军民融合市场部部长邓海东、航天网信公司总经理王继伟一行赴枣就推进航天(国防)军民融合技术转移中心项目进行考察,并与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纪星模交流座谈。双方一致认为,航天十二院在辽宁、四川、山东、广东等地的军民融合技术转移中心推动了尖端技术“一揽子发布、一站式对接、 一条链创新”,对科技价值高效转化为经济价值,融入产业、融入市场、融入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市国资委已通过安排专职办公室、人才公寓等多种方式为航天十二院提供支持。未来航天十二院与市国资委将持续加强沟通联系,以技术转移中心项目为突破口,争取开展更深入的军民合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二研究院在原航天707所、710所等单位基础上成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长期在航天十二院的前身进行系统工程研究。国务委员、两院院士宋健在710所将航天系统工程方法创新应用于国家重大决策。
据“中国航天科工”微信公众号消息,2021年1月18日下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召开会议,通报了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任职的决定:刘著平同志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著平,男,汉族,1965年10月生,湖南安化人。2003年7月入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员。先后任航空航天部(后为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25所设计师、一室副主任、主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5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院长助理、型号总行政负责人、副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与质量部部长,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务。2021年1月,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四川在线记者 张红霞12月30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成都分院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成都市金牛区。这也是该研究院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地区设分院。根据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高端创新产业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成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都市工业发展补链强链,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此次签约落户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项目位于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都市工业港,拟投资30亿元,打造集研发、试验、生产、制造、销售于一体的西南区域总部。根据协议,成都分院项目入驻企业涵盖了电子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智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等多种类型。项目落地后,将依托“科研国家队”全面引入高端研发、生产、试验和服务资源,吸引更多高精尖科研技术人才在蓉集聚。
1月18日下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召开会议,通报了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任职的决定:刘著平同志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办理。刘著平,男,汉族,1965年10月生,湖南安化人。2003年7月入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员。先后任航空航天部(后为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25所设计师、一室副主任、主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5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院长助理、型号总行政负责人、副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与质量部部长,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务。2021年1月,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文/中国航天科工编辑/姜琼琼审核/刘淮宇监制/索阿娣
5月21日上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赴五院开展工作调研,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助理、集团办公室主任史克录陪同,五院院领导班子成员、院总经济师、院总工程师、院总法律顾问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此次调研会议,会议由张洪太院长主持。会上,张洪太院长系统汇报了五院在型号任务与质量工作、创新发展、产业发展、科研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发展改革总体思路、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情况。吴燕生对五院在相关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认为五院对发展问题的分析深刻到位,发展思路清晰明确,提出的发展举措着眼长远、聚焦矛盾、切实可行,并就相关问题同与会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吴燕生指出:在发展改革方面五院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按照集团公司第七次工作会精神和“3+1”顶层改革架构,持续抓好发展改革谋划,针对五院在新的发展时期的问题与矛盾,实施改革优化调整,将五院发展改革总体思路深化细化,着力推动改革各项工作落地、闭环、见效,对标世界一流宇航企业,加速转型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支撑航天强国建设。在型号任务方面要进一步落实航天强国建设的有关要求,针对以火星探测、嫦娥五号等国家重大工程为代表的型号任务,要结合任务特点,进一步梳理明确各项重大工程任务的风险,组织各单位做好风险辨识和管控,制定有效措施,确保各项重大工程任务圆满完成。在创新发展方面要加强体系化发展,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把握好型号研制和创新研发两个方面的关系,结合发展实际,科学设置机构、组织队伍、投入经费、配备资源。在产业发展方面要以问题为导向,把握好各领域业务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产业发展和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对发展的问题要持续思考,做好产业发展的目标量化工作,加速推动市场化转型。在经营发展方面要综合考虑市场、技术、质量、进度、任务、经费、成本等各方面要素,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大开拓市场力度,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党的建设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结合事业单位特点加强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同时,吴燕生还强调,五院要落实好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要求,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张洪太院长表示,五院将在后续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按照董事长的要求,抓好落实,推动发展,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第七次工作会精神和2019年领导干部大会精神,加速向世界一流宇航企业迈进,为支撑集团公司双一流建设和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图:院办公室、院发展计划部、院政治工作部编辑:胡潇潇责编:邵素芝监制:母国新
单位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云岗,成立于1956年,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倡导创立,是中国空气动力技术研究与试验的主要大型基地。目前,研究院从业人员4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60%,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达400余人,国家级和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50名;获部级及以上成果奖30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3项,拥有500余项国家专利,参与了国内几乎全部航天、航空型号的研制工作,成功突破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中的关键技术,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功勋单位、国家多项重大工程突出贡献单位,为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工业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院下属4个研究所、2个中心以及航天彩虹无人机等7个公司、事业部。研究院主业包括以飞行器气动综合技术研究、气动技术应用与试验为代表的气动技术基础主业,在气动“基础+”上派生出的以“彩虹”系列型号产品为代表的无人装备产业和以节能环保和传感器产业为代表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气动主业在气动主业方面,开发和研制了多种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平台和气动性能预测方法,拥有技术先进、配套齐全的低速、亚跨超、高超声速风洞、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等专用试验设备三十座以及与之配套的先进测控系统,在国家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中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无人装备主业在无人装备主业方面,彩虹系列无人机已基本形成了小型、中近程及大型长航时无人机产品型谱,同时配套有地效导弹、电子干扰机、小型导弹、地效飞行器和气垫船等系列产品,无人装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北京、天津和台州三个基地的批量生产能力也已经形成,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发挥无人机产业的系统带动作用,促进测控产业发展;发挥空气动力基础创新作用,推动成果转化,实现环保产业技术变革,孵化3D打印钛粉项目和国产螺旋桨项目落地。研究生教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83年。研究生部承担全院的研究生招生及管理工作,现有2个一级学科工学硕士学位点,即: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1个力学一级学科工学博士学位点,以及1个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研究生导师19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0名。力学学科工学硕士学位点的主要学科方向为: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飞行力学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工学硕士学位点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航空宇航控制技术、航空宇航材料工程等。我院开展的均为非定向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第1年学位基础课在湖南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代培,第2年起回院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对于在读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免学费、免住宿费,入住研究生青年公寓,实行酒店式管理。提供助学金,还可享受助研费、就餐补助、交通探亲费、单身补助等各类待遇,以及参照在职职工的工会会员福利。我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硕士毕业生为目标,就读期间安排优秀硕士研究生进行为期6个月至1年的公费出国学习。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自主择业或留院工作,直接获聘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及推荐免试生需求今年拟招收10名学术型工学硕士研究生(5名推免学术型工学硕士研究生),其中力学专业5名,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5名,学科方向分别为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飞行力学、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航空宇航控制技术、航空宇航材料工程。欢迎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凡具备申请条件者可向我院提出申请。01申请条件1、品学兼优;2、预计能够取得本科就读高校推荐免试资格。02推免生优惠政策1、免收费:免收学费、住宿费;2、助学金:按月发放第一年1100元/月,第二、三年2000元/月;3、导师奖学金:数额不等;4、留学奖学金:参照国家留学基金委标准,提供6个月公费留学资助;5、优先选择导师;6、可跨专业报考。03接收专业我校接受推荐免试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1、力学主要学科方向: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飞行力学等;2、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主要学科方向: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航空宇航控制技术、航空宇航材料工程等。04预申请流程1、即日起至9月25日期间,将简历及本科成绩单发送到邮箱caaahr@126.com。邮件标题为:推免生报名+姓名+学校+专业申请人在网上提交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凡提供虚假信息的,任何阶段一经发现,我院将取消其录取资格。2、我院定期对申请信息集中审核,根据申请学生情况及时遴选、安排复试。复试时间集中在9-10月,具体时间待通知。05办理全国推荐免试研究生报考录取手续待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前两日内,获得推免资格的申请人必须通过“推免服务系统”提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志愿,接收并确认招生单位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才能正式获得推荐免试拟录取资格,完成最终录取。具体时间请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06其他错过预报名的考生如仍有意愿报考我院,可在教育部的“推免服务系统”开放后,在该系统中报名。我院将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复试,届时请留意网站通知。07联系方式招生教务办公室 冯老师 010-68375713通信地址:北京7201信箱13分箱(100074)电子邮箱:caaahr@126.com有意向考生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电子邮箱:caaahr@126.com,邮件标题为:推免生报名+姓名+学校+专业热切期盼有志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同学咨询报名!声 明本微信转载文章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并附上原文链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文章!投稿邮箱:caaaweixin@163.com以国为重 以人为本 以质取信 以新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