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连圣亚成立海洋生物研究所感兴

大连圣亚成立海洋生物研究所

11月6日,《2020·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守护蔚蓝”斑海豹保育与野化》论坛在大连举行,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同日揭牌,这是国内海洋生物研究领域首家由企业设立的研究所、国内首个海洋生物野化基地。斑海豹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渤海辽东湾是全球斑海豹8个繁殖区之一。大连圣亚从2006年至今,成功救助斑海豹50余只,在斑海豹的救护及饲养方面有着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救助成功率90%以上。2019年大连圣亚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部门救助斑海豹35只,放流斑海豹29只。论坛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联合主办,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与会专家学者从专业性、学术性、政策性多课题、多维度,分别就“斑海豹保育及野化经验与成果、斑海豹保育未来发展方向,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与海洋减塑行动”三个单元,进行了分享交流和探讨。大连圣亚一直专注并引领国内斑海豹保育与野化技术的发展。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C-T9606-2018《斑海豹饲养规范》。参与编制《斑海豹等海洋鳍足类动物救助技术手册》。与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进行斑海豹卫星标记放流技术。科研项目《中国海域斑海豹资源的保护技术研究》获得辽宁海洋与渔业科技贡献一等奖。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发展理念,在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学术性、专业性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级动物实验室,专注海洋极地生物项目的研究,以海洋生物物种的保育、海洋环境的修复等为重点研究课题。接下来,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首先将斑海豹保育与野化作为产学研第一个重点示范项目,在场地规划上,拟以星海湾水域为基地;在研究上,借助斑海豹保育技术优势,重点着力引导斑海豹的保育工作由被动救助向主动野化方向发展,实现对自然资源的补充。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拟通过加强专业领域之间的分享交流与沟通,不断提升我国在海洋生物保育技术上的专业性、增强我国在斑海豹保育及野化技术上的综合实力、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蔚蓝海洋。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陆瑶【来源:半岛晨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神魄

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揭牌成立

央广网大连11月7日消息(记者贾铁生)11月6日,《2020·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守护蔚蓝”斑海豹保育与野化》论坛在大连举行,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同日揭牌,这是国内海洋生物研究领域首家由企业设立的研究所、国内首个海洋生物野化基地。论坛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联合主办,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与会专家学者从专业性、学术性、政策性多课题、多维度,分别就“斑海豹保育及野化经验与成果、斑海豹保育未来发展方向,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与海洋减塑行动”三个单元,进行了分享交流和探讨。大连圣亚一直专注并引领国内斑海豹保育与野化技术的发展。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C-T9606-2018《斑海豹饲养规范》。参与编制《斑海豹等海洋鳍足类动物救助技术手册》。与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进行斑海豹卫星标记放流技术。科研项目《中国海域斑海豹资源的保护技术研究》获得辽宁海洋与渔业科技贡献一等奖。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发展理念,在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学术性、专业性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级动物实验室,专注海洋极地生物项目的研究,以海洋生物物种的保育、海洋环境的修复等为重点研究课题。接下来,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首先将斑海豹保育与野化作为产学研第一个重点示范项目,在场地规划上,拟以星海湾水域为基地;在研究上,借助斑海豹保育技术优势,重点着力引导斑海豹的保育工作由被动救助向主动野化方向发展,实现对自然资源的补充。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拟通过加强专业领域之间的分享交流与沟通,不断提升我国在海洋生物保育技术上的专业性、增强我国在斑海豹保育及野化技术上的综合实力、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蔚蓝海洋。【来源:央广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第四章

为海洋生物研究奠定基石——中科院海洋所科技报国70年系列报道之七

作者 | 刘如楠 廖洋中科院南沙考察队信义礁立碑发现并发表的深海新物种深海采样西太平洋海山生物多样性滚滚波涛蕴宝藏,茫茫大洋潜奇珍。海洋是生命最初诞生的家园,也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以下简称“分类室”)“寻宝”70年,采集生物标本80多万号,发现海洋生物1新亚纲、6新科、93新属、1774新种,发表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占国内同类新物种总数的65%;出版专著140多部、论文近2000篇。截至2019年,《中国动物志》中涉海动物志共出版46卷,其中海洋所主持编写并出版29卷,参编3卷;出版《中国海藻志》共6卷15册中的5卷10册,参编1册。他们的研究涉及微生物、海藻、原生动物、各类无脊椎动物到鱼类等几乎所有重要的海洋生物门类,基本摸清了我国近海海洋生物的物种构成、区系特点和资源状况,为我国海洋生物研究奠定了厚重的基石。初具雏形1950年8月,海洋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成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张玺、刘瑞玉、齐钟彦等人从北京来到青岛,组建起海洋无脊椎动物研究组,与张孝威、成庆泰等组成的海洋鱼类研究组,曾呈奎等人组成的海洋植物研究组共同构成了早期海洋生物分类研究的主要力量。成立之初,每个研究组只有两三个人,主要在黄渤海开展标本采集和分类调查等工作。于1957年扩展成3个相应的研究室。1958年,我国开展首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3个研究室全员参与其中,依托“金星”号科考船,完成了首次大规模的海洋生物采样。曾呈奎、刘瑞玉等带领团队从黄渤海向东海、南海进发,最远行至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初步认识了我国近海生物多样性组成和区系特点,海洋生物分类研究雏形初现。曾呈奎、刘瑞玉、张福绥三位院士在海藻、对虾、扇贝分类学和生活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为我国前三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郑守仪院士在有孔虫方面的成果使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后来居上,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些老一辈的分类专家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填补着各自研究领域的空白,使近海生物分类的图卷日趋完整,逐步摸清了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家底。“外出采集时,浸泡标本用的酒精、福尔马林溶液不允许带上火车,我们只能在临行前倒掉溶液,用纱布、棉花把标本包起来。为了不散发出气味,铁桶盖都要焊死。”现年88岁的研究员王永良回忆。经过历次的海洋生物调查与采集,海洋所拥有包括南、北极及57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万号标本,含模式标本2300余号,丰富的生物样品资源构成了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亚洲馆藏量最丰富的标本馆。期间,陆续发表了大量的分类报告、研究论文和专著。迎来寒冬1984年,由于国内研究重心的转变,生物分类项目经费急剧减少,海洋生物分类研究迎来了一次“寒冬”。工资发不下来,大家只能各自想办法,有人去其他研究组找活计,有人整理以前采集的标本,艰难度日,还有人干脆转行。刘瑞玉加入了对虾养殖工作,春季放苗,秋季收虾,冬季继续做生物分类的课题,拿养殖的钱补贴分类研究,坚持了好几年。期间,他首次搞清中国对虾产卵习性和生活史,大力推动了中国对虾人工育苗和水产增、养殖农牧化,并提出合理开发方案和大力加强水产资源增、养殖发展及农牧化的建议,推动了全国海岸带经济社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到1990年,中国动物志和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将涉及海洋生物的编写工作大部分交给海洋所,原分类研究室的成员得以回归。1996年,随着海洋所学科调整,原有的3个研究室合并为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室。200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成立,该研究室并入其中。海洋生物分类研究真正走出困境则是在2000年。国家开始认识到生物分类学科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开始支持处于谷底的分类学科。海洋所也设立了生物多样性专项,尤其在中科院海洋专项的支持下,培育青年分类人才。研究项目的支持使其逐渐恢复壮大。奠定基石2004年后,即便有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分类研究仍备受质疑:海洋生物分类已经做了这么多年,有什么用呢?还有必要坚持做下去吗?“分类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像是大楼的地基,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但缺少了就不行。大家总喜欢关注一座大楼的高度、外形,很少有人关注下面的地基,但没有基石,大楼会摇摇欲坠。”分类室主任徐奎栋说。以刘瑞玉为代表的专家及所领导,开始重新思考并梳理分类学科的优势和特色。2007年,研究所重新成立了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成为国内目前唯一成建制的分类研究单元。同年,分类室争取到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和科技基础工作专项课题,承担了自“八五”以来《中国动物志》29卷、《中国海藻志》6卷的编研。近10年,平均每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6项,在海洋生物分类学科基金争取方面成为国内翘楚。2014年争取到海洋生物DNA条形码科技基础工作专项,进一步推动了海洋生物的分子分类研究。“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分类研究人才出现断代,有了这些项目,一大批分类老专家们又有了用武之地,把年轻人也逐渐带起来了,逐步实现了新老更替,这对分类室的发展至关重要。”徐奎栋说。至今,分类室已从成立之初的14人扩展为36人,汇聚了一支海洋生物门类齐整、研究力量雄厚的分类学研究团队,涉及了我国几乎所有重要海洋生物门类的分类研究。挺进深远海2013年以来,分类室开始由以近海为主的研究,逐步拓展到深远海。深海研究不同于近海,在近海研究积累的装备和经验,到了深海可能完全不适用,只能从头开始摸索、学习。在中科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支持下,分类室系统开展了西太平洋海山生物多样性探测与研究,参与了热液、冷泉的系统学研究,获得了6000余号600多种大型生物样品,8000多株微生物样品;发现并发表了深海生物1新科、2新亚科、6新属、82新物种。在深海生物的起源和系统演化方面,通过对热液多毛类多鳞虫的系统学研究,提出西太平洋是热液多鳞虫的起源与扩布中心的观点;基于对热液阿尔文虾种属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提出西太平洋在阿尔文虾的起源扩布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分类室的科研人员不遗余力地撷取海洋中的“宝贝”,探索生物演化特征规律,绘制近海生物种类与分布的概貌。如今,他们已经挺进深海大洋,继续挥毫作画,这幅海洋生物图卷必将更加完整绚丽、丰富多彩。《中国科学报》 (2020-07-31 第3版 转移转化)编辑 | 赵路排版 | 志海不想错过中国科学报的推送?关注并将我们星标吧!方法如下 ↓【来源:中国科学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黑家伙

中科院海洋所发布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

8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隆重举行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海洋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云所庆”,纪念活动通过网络同步在线直播。活动现场还揭晓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分别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种)、海洋所异胸虾(新种)、海洋所长茎海绵(新种)。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海洋所长茎海绵(新种)海洋所异胸虾(新种)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种)见证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回顾了海洋所七十年的光辉历程。海洋所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中应运而生,在改革开放中焕发生机,于新世纪扬帆起航。70年来,海洋所见证了我国海洋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学科到系统研究、从“望洋兴叹”到“百舸争流”的巨大变化。王凡表示,经过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海洋所塑造了光辉的历史。海洋所的七秩芳华,是从近海走向深海的70年,是育人铸魂的70年,是开放共赢的70年,是砥砺奋进、科技报国的70年。新的发展时期,海洋所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不断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进展,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纪念活动上,海洋所发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所取得的十项重要科技进展,分别是海岸带-近海-大洋一体化综合观测网络、深远海综合探测体系、海洋生物特殊生命机制新认知、海洋农业技术创新与蓝色粮仓建设、近海典型生态灾害形成理论与防控技术、西太平洋环流及其气候效应、古气候变化的海洋记录、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俯冲带发震机制与板块演化的新理论、深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机制。从近海走向深海获得大量新发现海洋生物分类是海洋所自建所起孕育形成的特色学科,汇聚了曾呈奎、刘瑞玉、郑守仪等中科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领头分类学家,创建起全国海洋生物门类最为齐整、研究力量最为雄厚的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涉及了几乎所有重要海洋生物门类的分类研究,是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中心和策源地。近年来,从近海走向深海,在西太平洋海山、热液和冷泉等深海的生物多样性探测与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大量新发现,已形成重要国际影响。自2009年至2020年3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分类学者发表了2新科、2新亚科、17新属、276个新种,发表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新物种占国内总数的65%;发表深海生物 1新科、2新亚科、6新属、83个新种。来源:蓝色经济

经验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发布

央广网青岛8月2日消息(记者王伟 通讯员王敏)8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隆重举行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现场揭晓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这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分别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Laetmonice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种)Triton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异胸虾(新种)Sternostylus iocasicus sp. nov.、海洋所长茎海绵(新种)Caulophacus iocasicus sp. nov.。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该紫柳珊瑚新种高约33cm,呈扇状,亮紫色,寓意“紫气东来”。隶属珊瑚纲、软珊瑚目、紫柳珊瑚科。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1549米水深。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该多毛类新种长6–7cm,体覆闪亮的金色鱼叉状刚毛,犹如“黄金战甲”。隶属多毛纲、鳞沙蚕科、镖毛虫属。于2019年发现于卡罗琳海山888-980米的岩石底。海洋所三歧海牛:首次在西太平洋发现的深海海蛞蝓(又称海兔),隶属腹足纲、裸鳃目、三歧海牛科。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970-1262m深的岩石底。体长达12cm,前部呈粉红色,以红珊瑚为食。海洋所异胸虾:铠甲虾新种,隶属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十足目、异胸虾科。成体长约18厘米,头胸甲胃区长有六边形排列的刺,螯足和步足细长,长有6或7列尖刺。该种与柳珊瑚共生,于2017年、2018年分别发现于卡罗琳海山和麦哲伦海山1246-1366米深。海洋所长茎海绵:海绵新种,高达450厘米,长茎秆上生有多个分支,顶端具蘑菇状的小海绵体。寓意“继往开来,生生不息”,隶属六放海绵纲、松骨海绵目、花骨海绵科。2017、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859-1054米深的岩石上。据了解,海洋生物分类是海洋所自建所起孕育形成的特色学科,汇聚了曾呈奎、刘瑞玉、郑守仪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领头分类学家,创建起全国海洋生物门类最为齐整、研究力量最为雄厚的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涉及了几乎所有重要海洋生物门类的分类研究,是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中心和策源地。近年来,从近海走向深海,在西太平洋海山、热液和冷泉等深海的生物多样性探测与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大量新发现,已形成重要国际影响。自2009年至2020年3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分类学者发表了2新科、2新亚科、17新属、276个新种,发表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新物种占国内总数的65%;发表深海生物1新科、2新亚科、6新属、83个新种。

而今非也

国内首个海洋生物野化基地落户辽宁大连

近日,《2020·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守护蔚蓝”斑海豹保育与野化》论坛在辽宁大连举行,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同日揭牌,这是国内海洋生物研究领域首家由企业设立的研究所、国内首个海洋生物野化基地。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将斑海豹保育与野化作为产学研第一个重点示范项目,拟以星海湾水域为基地,借助斑海豹保育技术优势,重点着力引导斑海豹的保育工作由被动救助向主动野化方向发展,实现对自然资源的补充。斑海豹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渤海辽东湾是全球斑海豹8个繁殖区之一。大连圣亚从2006年至今,成功救助斑海豹50余只,在斑海豹的救护及饲养方面有着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救助成功率90%以上。2019年大连圣亚积极配合国家和辽宁省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部门救助斑海豹35只,放流斑海豹29只。(总台央视记者 李承泽)(编辑 邱婧)

三命而俯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举行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

8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隆重举行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海洋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云所庆”,纪念活动通过网络同步在线直播。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韩恩厚代表中国科学院向海洋所成立70周年表示祝贺。他勉励海洋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早日建成国际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中心,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卞建平代表青岛市政府向海洋所70华诞表示祝贺。他表示,70年来海洋所硕果累累、弦歌不辍,为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和青岛市地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青岛市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海洋所发展,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为海洋所及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创新发展做好坚实后盾。活动共收到相关国家部委、中国科学院、地方政府、兄弟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企业等120多家单位,及130多名院士、专家、学者、校友发来的贺信贺电和祝福视频,为海洋所七十华诞送上美好祝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回顾海洋所70年发展历程 (摄影 王少青)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回顾了海洋所七十年的光辉历程。海洋所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中应运而生,在改革开放中焕发生机,于新世纪扬帆起航。70年来,海洋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见证了我国海洋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学科到系统研究、从“望洋兴叹”到“百舸争流”的巨大变化。王凡表示,经过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海洋所塑造了光辉的历史。海洋所的七秩芳华,是从近海走向深海的70年,是育人铸魂的70年,是开放共赢的70年,是砥砺奋进、科技报国的70年。新的发展时期,海洋所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不断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进展,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与在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的“科学”号连线 (摄影 王敏)活动现场与正在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的“科学”号科考船进行了直播连线,“科学”号全体船队员汇报了航次执行情况,并向海洋所70华诞送上真挚祝福。纪念活动上,海洋所发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所取得的十项重要科技进展,分别是:海岸带-近海-大洋一体化综合观测网络、深远海综合探测体系、海洋生物特殊生命机制新认知、海洋农业技术创新与蓝色粮仓建设、近海典型生态灾害形成理论与防控技术、西太平洋环流及其气候效应、古气候变化的海洋记录、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俯冲带发震机制与板块演化的新理论、深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机制。活动现场揭晓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分别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 Laetmonice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种)Triton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异胸虾(新种)Sternostylus iocasicus sp. nov.、海洋所长茎海绵(新种)Caulophacus iocasicus sp. nov.。(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新闻链接:海洋生物新物种命名海洋生物分类是海洋所自建所起孕育形成的特色学科,汇聚了曾呈奎、刘瑞玉、郑守仪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领头分类学家,创建起全国海洋生物门类最为齐整、研究力量最为雄厚的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涉及了几乎所有重要海洋生物门类的分类研究,是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中心和策源地。近年来,从近海走向深海,在西太平洋海山、热液和冷泉等深海的生物多样性探测与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大量新发现,已形成重要国际影响。自2009年至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分类学者发表了2新科、2新亚科、17新属、276个新种,发表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新物种占国内总数的65%;发表深海生物 1新科、2新亚科、6新属、83个新种。本次纪念活动发布的5个深海新物种介绍:(1)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该紫柳珊瑚新种高约33cm,呈扇状,亮紫色,寓意“紫气东来”。隶属珊瑚纲、软珊瑚目、紫柳珊瑚科。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1549米水深。(2)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 Laetmonice iocasica sp. nov.该多毛类新种长6–7cm,体覆闪亮的金色鱼叉状刚毛,犹如“黄金战甲”。隶属多毛纲、鳞沙蚕科、镖毛虫属。于2019年发现于卡罗琳海山888-980米的岩石底。(3)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种)Tritonia iocasica sp. nov.首次在西太平洋发现的深海海蛞蝓(又称海兔),隶属腹足纲、裸鳃目、三歧海牛科。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970-1262m深的岩石底。体长达12cm,前部呈粉红色,以红珊瑚为食。(4)海洋所异胸虾(新种)Sternostylus iocasicus sp. nov.铠甲虾新种,隶属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十足目、异胸虾科。成体长约18厘米,头胸甲胃区长有六边形排列的刺,螯足和步足细长,长有6或7列尖刺。该种与柳珊瑚共生,于2017年、2018年分别发现于卡罗琳海山和麦哲伦海山1246-1366米深。(5)海洋所长茎海绵(新种)Caulophacus iocasicus sp. nov.海绵新种,高达450厘米,长茎秆上生有多个分支,顶端具蘑菇状的小海绵体。寓意“继往开来,生生不息”,隶属六放海绵纲、松骨海绵目、花骨海绵科。2017、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859-1054米深的岩石上。来源:中国日报网

怨乎

海洋所发布5个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深海新物种

8月1日,在庆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上,现场揭晓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分别为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种)、海洋所异胸虾(新种)、海洋所长茎海绵(新种)。近年来,海洋所从近海走向深海,在西太平洋海山、热液和冷泉等深海的生物多样性探测与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大量新发现。2009年至2020年3月,海洋所共发表了2新科、2新亚科、17新属、276个新种,发表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新物种占国内总数的65%,发表深海生物1新科、2新亚科、6新属、83个新种。新发布的5个新物种如下: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 Victorgorgia iocasicasp. nov.该紫柳珊瑚新种高约33cm,呈扇状,亮紫色,寓意“紫气东来”。隶属珊瑚纲、软珊瑚目、紫柳珊瑚科,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1549米水深。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Laetmonice iocasicasp. nov.该多毛类新种长6–7cm,体覆闪亮的金色鱼叉状刚毛,犹如“黄金战甲”。隶属多毛纲、鳞沙蚕科、镖毛虫属,2019年发现于卡罗琳海山888-980米的岩石底。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种) Tritonia iocasicasp. nov.首次在西太平洋发现的深海海蛞蝓(又称海兔),隶属腹足纲、裸鳃目、三歧海牛科。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970-1262m深的岩石底,体长达12cm,前部呈粉红色,以红珊瑚为食。海洋所异胸虾(新种) Sternostylus iocasicussp. nov.铠甲虾新种,隶属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十足目、异胸虾科。成体长约18厘米,头胸甲胃区长有六边形排列的刺,螯足和步足细长,长有6或7列尖刺。该种与柳珊瑚共生,于2017年、2018年分别发现于卡罗琳海山和麦哲伦海山1246-1366米深。海洋所长茎海绵(新种) Caulophacus iocasicussp. nov.海绵新种,高达450厘米,长茎秆上生有多个分支,顶端具蘑菇状的小海绵体。寓意“继往开来,生生不息”。隶属六放海绵纲、松骨海绵目、花骨海绵科。2017、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859-1054米深的岩石上。本公众号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承办2019年热文TOP101. 逆转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发文了:2型糖尿病是简单的疾病,减肥或逆转病情!2. 刚刚,Science发布2019十大科学突破!3. Science重磅!西兰花“唤醒”抗肿瘤基因4. 读者泪目!《柳叶刀》全中文发表中国医学博士「家书」:给父亲的一封信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6. 喝酒,尤其还脸红的人,或面临更高的痴呆风险7. Nature重磅!第一个完全合成且彻底改变DNA密码的生物诞生了8. 这不是一颗大榛子!Science发表新型口服胰岛素,或将取代传统注射9. Science为防秃顶支招:先从不脱发开始...10. 改变精子速度,可以影响后代性别?

乐也

中国海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70年系列之六:海洋生物学研究成果丰硕

70 年来,中国海洋科学研究涵盖各个海洋专业学科,海洋生物学取得了丰硕成果。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区系研究以曾呈奎、刘瑞玉、郑守仪、齐钟彦、吴宝玲和金德祥、倪达书等为核心组成的海洋生物分类学专业团队,从1950年至今,通过各种考察、调查,采集了数以十万计的海洋生物标本。全面开展了海洋生物分类学和物种多样性研究,发现了大量新物种,对中国海主要生物类群的种类、分布、区系及多样性状况与特点有了进一步了解,出版了包括海洋动物志、植物志在内的50多部专著。宋微波系统地完成了中国沿海以及南极地区纤毛虫的分类与区系研究,填补了西太平洋及东亚海洋环境中纤毛虫多样性研究的空白,促进了全球海洋纤毛虫研究新格局的形成;在纤毛虫的细胞结构分化、模式构建领域,揭示了大量新的细胞分化-去分化新现象,首次建立了凯毛虫等大量代表性种属的个体发育模式,构成了国际相关领域近20年来的核心成果。1993年,黄宗国主编的《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记录了20278种生物的中文和拉丁文学名,并详细介绍了其分类和分布状况。2008年,刘瑞玉主编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记录了46门22629个现生物种的学名,并采用了国际上广泛接受的最新分类系统,澄清了历史上对一些物种分类学上的混淆,纠正了一些错误名称,充分反映了中国海洋生物分类与多样性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黄宗国和林茂等编著的《中国海洋生物图集》于2012年出版。上卷《中国海洋物种多样性》收录了中国海洋生物59门类28000余种;下卷《中国海洋生物图集》收入18000 余种物种形态图。这套丛书是中国内地、台湾、香港100多位海洋生物专家,对近100年来中国海洋生物记录进行系统总结的集体结晶,全面完善和更新了中国海洋生物种类的名录信息。生态健康养殖研究在海洋动、植物的发育生物学、繁殖生物学、培育研究领域,童第周等在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卵子发育能力研究方面有过独特的发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解决了文昌鱼的饲养、产卵和人工授精的技术。这些研究成果在当时是具有开创性的,为动物育种提出一个新的、可能的途径。60年代,曾呈奎率先提出“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科学理念,对中国海水增养殖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曾呈奎的藻类(海带和紫菜)养殖技术、赵法箴的对虾养殖技术、张福绥的贝类养殖技术、雷霁霖的鱼类养殖技术先后问世,使中国接连掀起了4次海水养殖浪潮。基于此,曾呈奎领导的“ 海藻栽培原理的研究”获得1979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赵法箴主持的“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研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张福绥主持的“海湾扇贝引种、育苗、养殖研究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又掀起了以海参、鲍鱼为代表的第5次海珍品养殖浪潮,至今海水养殖品种已达50多种。在海水养殖业中引入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发展了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作为一种生态系统水平的适应性策略,在中国沿海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现今打造具有生态修复和资源增殖功能的现代海洋牧场正逐具雏形,掀起了第6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与此同时,养殖对象的抗病免疫、营养学、病害防治等研究对中国的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麦康森主持的“对虾和海参高效免疫增强剂的研制”“高效环保渔用饲料配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示范”“海水养殖鱼类营养研究和高效无公害饲料开发”等项目获得国家及多次省部级科技奖。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开发与海洋药物研究对海洋天然产物及药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管华诗等首创中国第一个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西药)。藻酸双酯钠PSS是目前治疗高凝性疾病较为理想的一种海洋药物,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药店和医院的常备药和非处方药。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对海洋药物和活性化合物的研究形成热潮,除藻酸双酯钠外,还成功研发上市了甘糖酯、海力特、降糖宁散、甘露醇烟酸酯、岩藻糖硫酸酯、多烯康和角鲨烯共7个海洋药物。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约3000多个海洋小分子新活性化合物和近300 个寡糖类化合物,在国际天然产物化合物库中占有重要位置。2010年,管华诗及其团队获得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张偲主持的“南海生物活性萜类和生物碱的构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和“海南岛红树植物的活性化合物及其化学生态学的研究”分离鉴定了900多个海洋生物化合物,发现了119个新化合物,筛选出了21个具有抗老年痴呆症、抗肿瘤、抗菌或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物活性化合物,完成了1个国家药准号新药“海珠口服液”和2个保健品的研制。另外,部分酶制剂,如溶菌酶、蛋白酶、脂肪酶、酯酶等在开发和应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正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氨基寡糖素” 和“农乐1号”等生物农药及肥料已初步产业化。海洋生物分子技术研究进入21世纪,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开启了全基因组学研究的先河。海洋生物研究也随之进入基因组时代。徐洵等首次将基因技术应用于海洋环境科学领域,解决了海洋病毒污染快速检测的难题;率先克隆了中国海水鱼类基因,成功地构建了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基因工程菌,并开拓性地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海水养殖。包振民在扇贝种质资源、基因组学和发育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绘制了扇贝全基因组精细图,阐明一批重要性状的决定基因和调控机理,开发了首个贝类BLUP遗传评估系统,建立了扇贝育种数量性状评估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体系,育成5个扇贝优良品种,使中国的贝类遗传学和育种研究居国际前沿。中国专家还建立了皱纹盘鲍杂交育种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采用远距离地理群体间杂交技术培育出中国第一个海水养殖贝类新品种“大连1 号”杂交鲍,构建了系统的杂交鲍苗种繁育技术工艺和适合于不同环境的养殖新模式,推动了中国鲍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海洋生物全基因组测序与精细图谱构建方面,2012年多国科学家完成了11种海洋生物全基因组解析,其中绿海龟、半滑舌鳎、菊黄东方鲀、大黄鱼4种生物由中国科学家完成,最近又完成了刺参基因组测序和组装,使中国海洋生物测序物种数量居于世界前列且多数为经济种。海洋生态灾害与生态系统演变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海的赤潮灾害性生态异常现象频繁发生,对这一海洋生态灾害的研究也逐渐从现象、过程发展到对生态学、海洋学机制的研究。在“七五”和“九五”期间,中国开展了“中国东南沿海赤潮发生机理研究”和“中国沿海典型增养殖区有害赤潮发生动力学及防治机理研究”。这一阶段,中国学者对于赤潮生物分类学和生理生态学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在甲藻的生活史、毒性毒理研究方面有所突破。2001 年,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计划项目)“中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重点从赤潮藻种的生物学特征与生态策略、富营养化过程和调控作用、关键物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有害赤潮的生态效应等角度,对东海大规模甲藻赤潮的形成机制、危害机理和预测防治等开展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对提高中国应对赤潮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有很大帮助。从2007年至今,在黄海海域连续暴发了大规模的黄海绿潮,对中国东部沿海的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经过持续努力,中国学者在黄海绿潮藻的物种鉴定、黄海绿潮浒苔的生活史与微观繁殖体研究、黄海绿潮浒苔的生理、生态学研究以及黄海绿潮的溯源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王宗灵等完成的“黄海大规模浒苔绿潮起源与发生机制” 成果获2017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针对中国近海的水母灾害问题,在国家“973”计划支持下,孙松等以食物网相互关系研究为主线,开展水母生活史、理化环境对水母不同生活史阶段的调控机理、海洋环境演变和食物网变化对水母种群增长的调控作用、水母暴发的生态环境效应与成灾机理以及对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对水母旺发成灾机理的新认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聚焦渤海、黄海、东海与南海及其邻近海域,中国学者系统研究揭示了海水、颗粒物、沉积物中化学物质的分布迁移转化特征及控制机制,在浮游生物、微生物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海洋颗粒物/沉积物的生态学功能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突破。通过对中国近海碳收支、调控机理及生态效应的综合多航次调查与分析研究、在碳的源汇格局及其调控过程、生物泵结构、海洋酸化生态效应等领域也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研究发现,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物(RDOM)的储量与大气CO2 总量相当,海洋RDOM 碳库的变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2010年8月,焦念志提出了“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储碳新机制,阐释了微型生物产生RDOM的3种机制,揭示了微型生物生态过程在RDOM“碳汇”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海洋碳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认识。中国学者提出的基于蓝紫光波段的高浑浊水体大气校正算法已被纳入国际海洋水色协调组织(IOCCG)静止轨道海洋水色观测报告。基于这一成果,中国新一代水色卫星HY-1C、HY-1D 增设2个紫外波段,用于近海浑浊水体大气的校正。在海洋酸化与LU辐射对浮游钙化藻类耦合效应所取得的成果,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采用。在黄海、东海生源硫的生产、分布,以及迁移变化与环境效应研究方面,通过对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多个航次调查,围隔实验和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分布上,海水上二甲基硫(DMS)、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由近岸向远海递减,与叶绿素a 的分布一致;在垂直分布上,两者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表层;表层海水中,DMS和DMSP呈现出明显的白天高、夜晚低,且呈现出季节和区域性差异。黄海、渤海DMSP 主要来源于微型浮游植物,而东海和南海DMSP主要来源于小型浮游植物;DMS的微生物降解是其主要的降解途径。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以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相互作用和耦合为核心,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化及渔业资源变动,是全球变化和海洋可持续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中国在此领域与国际计划同步,确定了以近海陆架为主的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建立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基础知识体系的战略目标。自1997年起,苏纪兰、唐启升等竭力推动中国的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在国家“973”“863”计划和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初步建立了中国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理论体系;食物网资源关键种能量转换与可持续管理模型;浮游动物种群补充及微食物网的贡献;关键物理过程的生态作用;生源要素循环及水层-底栖系统耦合。其中,孙松等通过“东黄海生态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研究发现了中华哲水蚤在温带陆架浅海度夏策略,被认为是国际全球海洋生态动力学计划实施以来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海洋生态修复研究近年来,近海受损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开始成为全球研究前沿和热点。中国海洋生态修复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突破了珊瑚礁、海草床等受损修复的技术瓶颈,并在典型海区成功进行了工程示范;研发了新型藻(鱼)礁,构建了受损生境高效修复技术,实现了从局部到系统修复的跨越。(陈连增,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原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雷波,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党委书记)来源:中国海洋报作者: 陈连增 雷 波编辑:吴琼

良能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精耕大洋,挖掘深海生物资源宝藏

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有一个独特的微生物“银行”—— 中国大洋微生物菌种库,堪称世界藏量最大,种类最多。库中2570份大洋生物样品、2.3万株海洋微生物菌种,面向全国开放共享,为深海微生物研究与开发提供重要的深海微生物样品。昔日,深海生物开发是我国蓝色科研领域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海洋三所人潜心研究开发海底“沃土”,破解深海生物密码,成果令人刮目。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发基地、国家海洋微生物资源平台、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大洋样品馆生物样品馆……一系列用于海洋生物资源保藏和开发的设施平台在这里搭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海洋科技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展现出无限的魅力。培养“吃”油污的“细菌大军”时至今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的墨西哥湾溢油事件依然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海面上经久不散的浮油,“身披”油污的海鸟、鱼类等,诉说着这场惨剧的触目惊心。由于石油烃类污染物的潜在毒性和生物积累效应,溢油会导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和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下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寻找“吃”油微生物、降解油污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方向。当溢油事故发生后,靠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可能会发生二次污染。海洋三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邵宗泽介绍道,利用“吃油”菌来清除石油烃,不仅成本低,而且对环境更友好,除污更彻底。“吃”油菌又称噬油菌,它在自然界中由来已久,不少种类的细菌、真菌都能利用原油中的有毒物质完成生长,从而达到降解石油的目的。据了解,噬油微生物的“胃口”并不仅限于海面上的油污,它们还能沉入海底,或渗透到沉积物中,一边“饱餐”,一边对污染物进行彻底降解,既不会对海域造成二次污染,也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邵宗泽说,其实这些石油“清洁工”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发现了。1989年,美国阿拉斯加发生大规模漏油事件,这一空前海洋生态浩劫引起了研究者对于噬油菌的高度注意;墨西哥湾钻井平台溢油事故的发生再度引起学者对于噬油菌的关注。为此,美国开展了大量海底石油降解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2003年,邵宗泽带领团队开启对深海微生物烃降解菌的探究。十几年间,从近海、深海、大洋到极地环境,他们在各类海洋环境中采样、分析烃类降解菌的多样性分布特征,先后获得了3000多株石油降解菌资源。“通过研究,我们首次揭示了细菌从烷烃感受、趋化、吸收到代谢调控的复杂过程,开发了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菌剂,可用于含油废水治理及海洋溢油的生物治理。”邵宗泽说,科研人员对海洋微生物进行富集、初筛、复筛,最终筛选出石油高效降解菌株,为海洋生物修复实践奠定了基础。2016年1月,厦门市观音山人造沙滩受到重油污染,面积达3000平方米。如何有效清理海滩油污,又避免二次污染发生,邵宗泽团队培养的“吃油菌”大军临危受命,奔赴“战场”,4种石油烃降解菌各显“绝技”,不断传来获胜的战报。“我们肉眼就能看到沾满油污的泥沙渐渐由黑变黄。”邵宗泽回忆道,半年后检测显示,投入的菌株对海滩的石油污染总去降率达到99.7%,“那些经过降解的油泥还可以像泥巴土一样重新填埋”。“目前,利用微生物治理石油污染的应用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开发相对较少,但巨大的市场需求表明生物修复将成为海洋石油类污染物处理的主力。未来,我们将重点开发微生物除油制剂等环保微生物制剂等产品。”邵宗泽说,如今,实验室已与多个国家和企业开展了共建合作,相关产品技术已经投入应用。帮助对虾们“强身健体”邵宗泽团队还将海洋微生物研究拓展到动物“保健品”行业,培养出能够对抗虾病、帮助虾类“养生”的有益菌种。“这种益生菌可以分泌活性物质,抑制虾池里病原菌的肆虐,避免抗生素滥用,同时促进对虾的饲料消化与健康生长。”邵宗泽解释道。目前,这种抗虾病微生物制剂已经进行实际应用。1993年,对虾白斑杆状病毒曾在我国沿海养殖区暴发,随后又在泰国、印度、 朝鲜、日本及太平洋海岸国家肆虐,防治对虾白斑病成了一道世界性难题。由海洋三所徐洵院士带领的团队迎难而上,经过悉心研究,于1997年在世界上率先破解了迄今已知最大的动物病毒——对虾白斑病病毒基因组密码,为后来防治这种病毒立下了头功。1998年,海洋三所开始涉足深海微生物研究。“深海生物,由于其生境特殊,在长期的生命演化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功能特殊的基因或代谢物。这些基因资源和活性物质,对解决人类的重大疾病和资源环境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邵宗泽指出,正因如此,深海生物基因资源被许多国家视为战略性资源。20余年来,海洋三所培育了一支从事深海生物及其遗传资源研究开发的科研团队,逐渐将原本荒芜的深海生物资源研究“处女地”,变为了我国海洋科技重点研发的“沃土”。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确立了其在深海生物及基因资源研发方面的领军地位。“我们已经不是孤军作战了,因为国家探索深海生物的力量在一天天壮大。”邵宗泽欣慰地说。2004年,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国家海洋微生物资源平台)建立并投入使用。海洋三所既是该中心的承建方,又是菌株种类捐献的最大贡献方。据了解,该中心现有菌株2.3万株,并以每年2000多株新增菌株的数量迅速扩大着整个菌种“队伍”。“中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海洋微生物资源平台,同时具备深海基因资源采集、研发双重功能。”截至去年12月,中心共为317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医院、政府部门及企业提供了菌种资源14000余株/次共享服务。彰显深海新菌的神奇海藻寡糖生物肥、蓝湾氨糖保健品、海洋胶原蛋白肽系列化妆品……谈起海洋三所的深海生物“创业”成果,海洋三所产业处处长陈力如数家珍。围绕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海洋三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蓝色道路。1994年,海洋三所还未系统开展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研发。没有实验室,甚至连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团队就在一个废弃的澡堂子里“创业”了好几年。2000年,三所成立了化学与化工研究中心,初步构建起海洋产业研发平台。2004年,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一系列专业科研平台催生了海洋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地处重庆东南边陲的酉阳县花田乡是远近闻名的“贡米之乡”。当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出产的贡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和有机双认证,但农家肥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水稻的产量。如何在符合有机标准的前提下,实现水稻增产,提高抗病虫害能力?由海洋三所研发的海藻肥为花田乡提供了解决方案。“海藻肥是一种以龙须菜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的海藻寡糖生物肥。”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润颖告诉记者,“这种肥料没有使用化学试剂裂解,绿色无污染,还能有效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2009年10月,由曾润颖领衔的深海生物酶课题组将研究方向锁定龙须菜琼胶寡糖领域。龙须菜广泛养殖于我国南方海域,主要是用于提取琼胶和作为养殖鲍的饲料,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然而琼胶提取过程需要使用大量强酸碱,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且由此产生的藻渣也极难处理。即使是从琼胶中提取寡糖,也无法真正解决环境污染和成本问题。曾润颖团队决定另辟蹊径,直接跳过提取琼胶这一过程,将菌株与龙须菜共同培养。经过不懈探索,研究团队率先研发出“一步法”生产工艺,通过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火色杆菌,用它从龙须菜中酶解出海藻寡糖,从而避开中间的琼胶提取工序,有效降低了生产和污染治理成本。然而,提取出寡糖只是生物肥研制的开始,随后,团队又连续数月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最终获得了最佳的海藻肥优化配方,成功使海藻肥专利技术由实验室迈向工厂化。2012年,曾润颖团队攻克了提取龙须菜琼胶寡糖的所有技术难关,并于2013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太平洋火色杆菌中丰富的酶系简直称得上可以‘包治百病’。”曾润颖玩笑道。凭借这项酶解寡糖技术,实验室先后研发出海藻寡糖系列化妆品、防脱发产品等,并与企业对接,成功实现了成果转化。昔日让人感到遥不可及的深海生物,如今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架起对接产业的桥梁过去,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研究和市场需求脱轨,导致许多来之不易的实验室成果总是“躺在抽屉里睡觉”。2017年,海洋三所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该中试基地相当于一个新型‘孵化器’,在基础研究与企业需求之间搭建起桥梁。”中试平台陈晖高级工程师如此类比。该平台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线,验证实验室工艺能否放大并投入生产应用,同时为其提出相应的修改或优化方案。“有了该平台,可有效简化用户的生产流程,为其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陈晖说。据介绍,该平台已经具备了海洋生物活性产物分离纯化、海洋藻类规模培养、海洋中药材研发等功能。截至目前,已为40余家科研院所及企业提供了70多项技术服务。陈晖说:“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使蓝色科技造福更广地域和更多人群。”未来,该平台将逐渐与各地科技园区对接,通过“虚拟入园”,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帮助。近来,海洋三所的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海洋微生物制剂产业开发平台、海洋中药材和海洋中药研发技术平台等建设也相继启动。幽静深远的大洋海底,蕴藏着无尽宝藏,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尤为可观。背倚万顷碧波,海洋三所的目光看得更远。未来海洋三所将统筹建立更加规范、高效、安全的运行机制,从社会和企业需求出发,着力推动实验室技术的市场转化,以更多的高新技术成果,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中国海洋报记者: 陈佳邑编辑: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