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哪个学校招生在职博士?性起

哪个学校招生在职博士?

很多来在职博申请网的同学,有点悲观,发现现在招收在职博士的学校越来越少了,而且很多985,211高校都取消了在职博士。 昨天一个事业单位高层学员问硕博通老师:硕博通老师,目前不知还有哪些院校还招收在职博士研究生?非常偏远地区就算了,不是因为学校不好,是距离实在不方便。可以说,虽然很多高校取消了在职博士申请,但是其实还是有好几所全国知名的高校还在办在职博士班的。硕博通老师帮您罗列如下: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2020年重启的,主要开设哲学专业的相关课程,相关专业方向有国学、管理哲学、易学等,学制在2年到2.5年之间,学费在6.8万到8.8万元之间,主要通过周末班的方式授课,授课地点有北京和重庆两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博士主要开设的专业有国民经济学,金融学,法学、金融学、企业管理,电子商务,英语等,学制在2年到2.5年之间,学费在9.8万到17.8万元之间,主要通过周末班的方式授课,上课地点有北京,上海,郑州,重庆,深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生在职博主要开设的专业有心理学,相关专业方向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学制均是2年,学费在4.38万到6.68万元之间,授课方式有周末班、集中班、网络班三种,上课地点在北京。还有任何问题,请您在线咨询硕博通老师或者直接在职博申请网

可以全生

在职博士报考人群哪些?怎么报考?

博士在授课方式上可分为全日制博士和在职博士两种,想要报考在职博士该怎么考呢?哪些人适合报考呢?小编先介绍一下哪些人适合报考,其实,有三种类型的人群适合报考在职博士:第一种:教育领域的教职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人员来说,学员对他们的执教能力和学历要求非常高,所以考在职博士非常适合这部分人群。第二种:公务员公务员常被称为“铁饭碗”工作,但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铁饭碗”的含“铁”量在下降,想要“镀金”读在职博士是非常好的选择,而且,一般情况下公务员的工作时间短暂,更适合学习。而且,博士学位可以对升职加薪有帮助。第三种:经济领域的在职人员经济发展离不开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在职博士文凭的在职人员,在今后的事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小编再介绍一下如何报考在职博士?第一、择校、择专业:先选择学校和专业,在职博士可报考的学校有中科院心理所、中国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可报考的专业有:金融学、易学、国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哲学、佛学、心理学。第二、提交报名材料:在职博士虽然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但需要通过学校的资格审核,需要先提交相关报名材料。如:报名申请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研究生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复印件/研究生同等学力证书复印件/职称证书复印件、持有学士学位报名者需提交其上级主管单位开具的推荐信等。第三、资格审核缴费入学:材料提交给学校后,等待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缴费入校学习。第四、毕业颁发证书:顺利毕业的学员,学校颁发国家承认的博士学位证书,可在学位网查询。

发穷恶

2020年社科院在职博士面试本周末举行

据硕博通老师获悉,受疫情影响,原本定在2020年3月份举办的中国社科院在职博士面试工作,改到2020年4月18日进行,面试也是以网络面试的形式开展。有志于今年报考社科院在职博士的朋友们注意了,不要错过。社科院是国内唯一可招收在职博士的院校。具有单双证通道。社科院是国家部级单位,与教育部平级,再一点我们的师资力量与博导,没有任何一个院校可比。本次2020年社科院在职博士对学员要求有变化,要求学员硕士学位满五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或论文3篇加个人专著一部、省部级科研奖项3等奖提名、通过研究生院的考试。本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博士报考人一般要求45周岁以下。如果年龄超过,会考虑学生的综合社会层次,有机会破格录取。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在职博士没有名额限制,只要满足条件,我们就授予学位。没有录取比例。面试前需要提交的材料有:报名需要携带的资料: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硕士学位原件、复印件、一寸照片4张、报名费800元。有同学问硕博通老师,今年在职博士面试难不难?作为学术深造高端教育类型,在职博士的各类考试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现在我们通常把在职博士分为免试入学的单证在职博士以及需要考试入学的双证在职博士,这两种报名方式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且区别较大,下面具体看一下。 首先是单证在职博士,这种方式无需考试入学,只需要参加院校的笔试合格者即可入校学习,难度较小。而比较而言,双证在职博士难度略大,需要参加统一考试,但相对于全日制博士入学考试而言要简单。以社科院研究生院国学在职博士为例:考试分为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采取笔试方式,约为每年3月11日-3月27日考试。复试于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由院系另行通知,考试科目分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 更多问题,请关注硕博通老师的百家号吧。可以私信我。最后祝今年的考生考试顺利,尽快毕业拿到梦寐以求的博士学位吧!

乱也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招生动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紧缺专业性比较好的人才。随着在职教育是逐渐的火起来,在职人员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很多人觉得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的课程是很好的。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招生动态。北京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  北京师范学是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重点大学,并且该校也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以及该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士、西班牙、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近80所大学有学生交流项目的合作。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博士有哲学、易学两个专业有招生,开设了国学、易学、管理哲学等3门课程,这些课程都在北京上课,另外国学和管理哲学在重庆也有上课地点。这些课程在北京上课需要缴纳学费8.8万元,在重庆上课的应交学费5.8万元。  这些课程的报名条件是有硕士研究生、研修生、进修生、研修班学历或学位,还要有3年以上或管理经验,但有MBA、MPA、MPM或EMBA教育背景者优先录取。在报名后,学员不用参加入学考试,只要经过学校对报考人员个人资料的审查,通过后就能够进校参加课程学习。  当学员学完所有需要学习的课程,修满一定学分,通过学校对课程的考试,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研修班结业论文,然后,就可以拿到北京师范大学颁发的相应证书。

对云将曰

千载国学今时兴 万千瞩目易经盛——易经纳入博士生招生计划

2019年9月5日在京举办的全国易学实战应用大赛启动仪式上该消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孙晶当场宣布,易经预测学纳入博士生招生计划。易经查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官网,在2019年招生计划中,“《易经》与预测学”作为研究方向之一列在中国哲学下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是政府人文社科方面的权威机构。其对“易经预测”学术的认可,并纳入学科监制,很多人认为这是易经的破冰之旅。其实,这也是算是理所当然。众所周知,在近年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中,《易经》相关的考题多次出现,涉及很多领域,而相关的哲学、国学的在职研究生、博士生考《易经》自然理所应当。易经而此次周易预测学被社科院纳入博士生招生计划,可以算是重登大雅之堂。从古至今,《易经》作为百经之源,“四书五经”的中的第一经,一直是历代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史书明确记载,汉易的象数之术却献计于朝堂之上,孟喜、京房一脉的周易与预测之案例屡见不鲜,众人皆知(可参汉书史料文献之京房传等)。到了东汉时期,象数易学走向盛极,易经的地位举足轻重。《新唐书·选举志》中有明确记载,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儒经教习和考试中,经书分习有定制,《礼记》、《春秋左氏传》、《诗》、《易》、《尚书》为必考科目。而且唐代教育部门规定,诸教须授正业。易经宋代重文,科举依然。易学,受理学的影响,走上了易理考证之路,杨万里就是考证派的代表。而北宋邵康节等人的《易经》成果也是斐然。到了明代,四书五经的教材范围也有硬性规定,《四书》以朱子集注版本为主,五经的《诗经》考朱子集注版,《易经》用程朱传义版。简单的几个例证,《易经》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秦汉设太史令,唐设太史局、浑天监、司天台,宋、辽、金、元设司天监,明清两代设钦天监。各个朝代都有易经预测的机构设立。易经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易经的文化地位已经逐步得到确认。易经预测是易经文化重要的分支,此次纳入社科院博士生招生计划,是易学发展的重要一步。其不仅是普及易学文化,寻求传统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让我们更好的认知先哲思想,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重要步骤。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易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的使用,例如我们用的很多语言,不三不四、人五人六、说一不二等等都是出自易经;我们日常为善的思想也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思想的延伸。易经至于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出于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些天退休的马云,也是对易经、风水有很深的理解的。凡此类不胜枚举。故君子之道鲜矣。只是因为我们对易经缺乏足够的了解,才觉得易经很神秘。文化自信,国学当兴,易经千载,辉煌重现。易经有三,连山、归藏和周易。连山易作为三易之首,必将随着离九紫文化大运一路向前。

单身汉

在职研究生可以考博吗?

可以!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报考博士。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只要获取硕士学位的人员均就可以申请博士学位,并且与全日制研究生申请获得的博士学位并无实质性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1对于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还需要满足:申请人需要获得硕士学位,并且具备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对于要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两篇以上的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者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技成果奖励。其实,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所获硕士学位证书,不仅可以用来考博,就算是平时工作职称评定、考公务员、出国深造也都是可以用的。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满足大专及依上学历就可以参加课程学习。目前在招专业有:金融学、新闻学、传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国学、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企业管理、会计学、中国古代史、世界史、考古文博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行政管理、城乡发展与规划、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房地产经济与管理等。

播抗战

中华文化的传承——国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国国学院是解放后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以中国国学命名并以开展中国国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基本任务的院系。中国国学院多次受到许嘉璐等有关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赞扬。学院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了博物馆专业、国学传播专业,旨在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国学素养的专业人才。本院由南京大学诸多专家、教授发起创立,以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为主要基础充实扩大形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成立最早的首家国学院。本院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为己任。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和对历史负责的精神,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和大力宣扬。其目的,使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有益的传统学问,发扬光大,与时俱进,为提高民众福祉,国家富强,做出新的贡献。本院设学术委员会、事业发展委员会;儒学研究所、易学研究所、佛学研究所、道教道家研究所、艺文研究所、企业文化研究所、中医及传统养生研究所、建筑风水应用中心、易学应用中心、传统文化培训中心等下属机构;香港、北京、广东、上海、四川等地联络处;以及南京元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经济实体。我院于2011年正式竣工落成的中国国学馆,位于国家4A级茅山风景名胜区二茅东景区的宝盛园,成为开展中国国学研究及应用的实体基地。本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聘请海内外相关名流、专家、学者担任名誉顾问、顾问等。目前研究人员队伍约200人,主要由大学学者教授、科研单位专家、社会相关领域的国学研究及应用人士组成。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和研究人员队伍建设,向海内外招聘各类研究人员。本院与国内外国学研究的有关团体,如国际儒学联合会、国际易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韩国孟子学会、马来西亚孔子研究会、台湾中央大学、澳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美国西来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香港孔教学院、新加坡易经学会、马来西亚吉隆坡易经学院、美国世界传统文化科学院及国内数家单位建立了联系与合作。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并将理与用、学与术相结合,在儒学、易学、佛教哲学、道家道教、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业界享有相当的美誉度。武汉大学国学院武汉大学国学院成立于2010年6月25日,是国内少数几个具有国学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教学研究单位,武大自2001年起,联合哲、历史、文学、艺术等多学科力量,在国内率先创办国学本科试验班;2005年开始招收国学方向的研究生。2007年,武大以交叉学科的名目自行增设了国内首个国学博士点与硕士点,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批准,截止2017年已招收9届硕士生和博士生。目前武大国学院招收国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生,学制分别为4年、3年、4年。国学本科试验班已连续招生17年,硕博士生已连续9年招生。2010年12月,“国学”专业作为武大唯一的人文实验班纳入武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国家珠峰计划),成立了“弘毅学堂”国学班。硕博士生招生分为:经部研究、子部研究、史部研究、集部研究和佛道研究5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成立,是应运而生的产物,它顺应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因此从筹建之日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国学院将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以接续文脉、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弘扬国学、立足当今、走向未来为办学思路。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国学精髓、培养国学人才和建设和谐社会等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努力在传承本国固有的悠久学术与教育传统、构建培养创新人才体系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振兴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在其人文社会科学许多学科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的同时,为顺应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在国内高校率先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暨国学研究院。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家国学院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将全面启动中国新形势下的正规国学教育与研究。已经招收三百多名本科生,建立了基本的课程体系,编写了系统的教科书,受到国内外学界的高度赞赏。在专业国学教育的基础上,国学院也致力于在社会上推广国学,要让国学深入人心,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于2014年1月成立,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一家国学院。   国学院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凸显与其他国学院所不同的优势和特色。展现中医药文化魅力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   目前国学院所属中医药文化学科、医古文与古汉语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人文学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是北京市社科规划办与北京市教委共建的重点研究基地。   国学院下设教研机构有:国学课程教学中心、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儒释道医药研究所、易学与中医学研究所、中医典籍与汉语文化研究所、中医哲学研究所、中医与中华文明研究所、中医与艺术研究所等。 国学院立足于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重点开展儒释道与中医学研究、易学与中医学研究、中医典籍与汉语文化研究、中医哲学与中华文明研究。整合国内外专家资源,搭建相关研究高端平台,与国内外有关机构协同创新、合作承担重大项目,在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研究领域保持国内外领先地位。承担全校国学通识课。加强“中国哲学”、“中医哲学”、“医古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国学经典导读”等课程的教育教学,探讨各级各类学生国学教育模式。   开展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科普宣传,扩大中医药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开设中医国学讲座、论坛,中医文化、养生文化、佛医、道医、儒医培训班。探索中医文化跨媒体研发,利用多媒体、新媒体的技术,宣传和推广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化。 清华大学国学院2009年11月1日,经过较长时间筹备之后,清华大学国学院终于正式成立了。此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已经先期设立了国学院。今天,几乎所有的国学院都援引1920年代清华大学短暂存续过的国学院(1925-1929),来作为某种精神接续或合法性的根源。这次,清华大学更是理直气壮地声称将继承老清华国学院的传统,以推进国学的研究与发展。这是持续的“国学热”历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又引起我们对“恢复传统”的新一轮想象。但这一想象,一经反思,其间意味则可能充满扭曲或反讽。虽然办国学院的思路不同,但人民大学的的袁济喜和清华大学刘东,都承认目前社会上的国学热的确对国学院的成立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刘东分析,之所以说上个世纪80年代建不了国学院,是因为那个时候通常都认为国学和当时全力追求的现代化是对抗的,对国学都持批评和歧视态度。但是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却又发现,全世界任何一个有儒家有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地方,经济都是蓬勃发展的--“亚洲四小龙”,日本、印尼、新加坡……中国却把这些边缘化了,随着经济的发展,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矛盾以及个人灵与肉的矛盾冲突日显,人们开始想问为什么,于是开始找传统文化,找到国学。自国学研究院挂牌之后,刘东成天接到一些电话,要求和国学研究院合作,推广普及国学。甚至还有幼儿园的园长打电话给刘东,希望国学院的教授能到幼儿园去给孩子们讲讲国学。这让刘东很烦恼,虽然他一口拒绝了幼儿园的邀请,但民间各界表现出来的国学热,让决意把清华大学国学院办成高端国学交流平台的刘东都有些招架不住。近两三年,国学研究院要以传承老清华国学院的文化精髓为中心,当年国学院的导师和高足们的各项学术成就,首先就成为新国学研究院要着力去收集和整理的工作重点,包括他们的各种着作和遗物。但民间的国学热简直是“摧枯拉朽”,最近网上有拍卖陈寅恪手稿的,标价是250万元,按照刘东的估价,实际价值是100万。要做陈寅恪的研究,这些资料当然是尽可能收集,可如果有人知道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参与竞价的话,估计价钱肯定又不止250万元了。尽管如此,刘东还是觉得,高校的国学院还是应该要警惕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学热庸俗化的问题。“国学本来是关乎学术的,学术本来就是寂寞的事情,现在很多人乔装打扮成国学家,搞大师班,随便就给人上课,商业利益驱动啊。”袁济喜并不认为向更多的人推广普及国学不好,11月底,他本人也要去扬州给当地工商局的人做讲座。“只要是有益于推广和普及国学,我们都会尽量去做。”当年下半年,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正式成立。由哲学系、历史系、中文系、清史研究所合并成立的新学院,集中了中国人文学科中许多权威、泰斗级人物,也是人民大学几十年积累的办学经验和学术成果的资源整合。2002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内高校率先建立了孔子研究院,专门从事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并着手准备编纂全景式反映传统儒家思想《儒藏》,《儒藏》专门整理几千年中浩繁的儒家文献。杭州师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成立于2011年5月20日,是进行国学教育与研究的学术机构,由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何俊教授兼任院长,范立舟、叶斌、邓新文教授担任副院长。本院院训为“好学力行”,语出《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好学力行”反映了2000多年的儒家修己达人的精神,更是对学院同仁知行互进的勉励。范大学国学院国学院专设学术委员会,专聘国内外相关学者组成,负责国学院学术咨询工作,首届学术委员会成员是:陈来(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哲学研究会会长)、刘东(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邓小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廖可斌(北京大学教授)、张涌泉(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主任由陈来教授担任。 国学院专聘顾问两人,由张岂之先生(清华大学、西北大学双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主任)、王宁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学院专职人员共10名,包括教学科研人员9名,行政人员1名。教学科研人员均具博士学位,其中教授4名,专职研究员1名,讲师4名。专职人员所涉专业,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等。

公而不当

38岁三轮车夫蔡伟,高中学历,却破格考取复旦大学博士,近况如何

前段时间,有一条新闻火遍全国:38岁的辽宁锦州三轮车夫蔡伟,高中学历被上海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生!蔡伟何许人也?蔡伟出生平凡之家,从小喜欢古文字,喜欢研究国学,他小时候经常临摹书帖。那时候的蔡伟,每当临摹到不认识的文字时,便会查字典,查背后的典故。时间一长,中国古文字的魅力便彻底将他吸引住了。到了高中的时候,他的语言文字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同学,就连老师碰到一些生僻字也会去问他,他也总能给出正确的解答。就这样,蔡伟在古文字的研究方面越来越深入,但与之相对的是,他在英语、数学方面的成绩却不甚理想。因为大多数的精力都花费在文科上的缘故,以至于他偏科非常严重,最终的结果就是蔡伟被大学拒之门外。由于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蔡伟也到胶管厂工作,然而工厂效益不好,三年后蔡伟下岗了,不得不在一家商场门口摆了个小摊,勉强养家糊口。2007年,“屋漏偏逢连夜雨”,蔡伟送报纸的妻子生病了,为挣更多的钱,蔡伟开始蹬三轮车,成了锦州的“祥子”,“多的时候一天能挣30来块,比摆摊强”。生活虽然无比艰难,但是蔡伟从小就有个爱好,喜欢看书,而且有股子钻劲。因为家庭条件有限,蔡伟买不起书,就从图书馆借书抄下来看。像《方言》《尔雅》这样的典籍,唐诗宋词,蔡伟都喜欢抄写,他的书法也不错,因为不花钱,家人也不管他,也没有谁会想到他因此而改变命运。因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那时候的他就开始读古文字学界泰斗裘锡圭的著作。随着研究的越发深入,蔡伟的疑问也就越多。终于,他在1995年给裘锡圭写了一封信进行请教。没想到裘锡圭很快就回了一封信,并且称蔡伟对传统小学研究的态度非常值得钦佩。裘锡圭一来二去的,一个自学古文的下岗工人和一个学术界泰斗结下了不解之缘。再后来,裘锡圭以及其他学者看到了蔡伟在古文字方面的深厚造诣。钦佩的同时,裘锡圭等人又觉得万分可惜。于是,他与另外两名学者联名向教育部推荐,请求破格录取蔡伟为博士生。就这样,蔡伟变成了复旦大学的博士,开启自己的学习生活。走进高等学府,尤其是复旦大学这样的名校做研究,是蔡伟以前从来都不敢想的。对于蔡伟来说,能够以博士生的身份在复旦大学继续古文字的研究,是一种非常幸福的感觉。而且,这种幸福并非是因为博士生这个头衔,而是因为能够在一个系统的学术环境去做研究。对于蔡伟来说,每天能够读十来个小时的书,遇到问题能够跟同学们一起研究探讨,无疑是最能够满足自己求知欲的事情了。蔡伟成功完成了博士学业,毕业之后的他进入了贵州省安顺市安顺学院任教。他一直坚持做学术研究,不曾放弃,蔡伟也明确表示只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投入到学术研究当中,希望能够在学术上和思想上能够有所贡献。对于他来说,要在一个充斥着诱惑的环境中保持初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如此下去肯定是非常有价值的,其价值的体现不在于财富,而在于人生的意义。

所重

国学领域最牛女博士,气质优雅才华横溢,如今45岁坚持单身!

国学领域最牛女博士,气质优雅才华横溢,如今45岁坚持单身!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教授,如今的她,已经是当今炙手可热的女学者了。她参加过的节目有著名的《百家论坛》《中国诗词大会》等。实实在在的跟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哪怕是没有颜值,也可以自信地站在人前。作为一名专业从事教学和研究的隋唐史学者,蒙曼一方面在自己本专业内成就卓著(曾出版专著《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等),还受邀在媒体平台,担任历史、古典诗词等领域的主讲人或者点评嘉宾。2007年,32岁的蒙曼成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坛以来最年轻的主讲人。她讲的《武则天》系列播出后,一“讲”而红,随后,铺天盖地的报道和节目邀约让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她对历史的叙述妙语连珠、引人入胜,语言风格平易而灵活,引起巨大反响,并得到易中天、梅毅、孟宪实等众多同类学者的推崇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受到她的父母的影响,蒙曼在小时候就是一个“小书虫”了,蒙曼出生在一个热爱读书的年代,在她的记忆里面,父母都是酷爱读书的人,在工资很低的年代,父母会将自己的一半工资拿出来买书。就是这么从小就读诗词,才成就了现在的蒙曼。17岁那年,蒙曼就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后来,她又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了中央民族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那一年她31岁。蒙曼老师做人低调、钻研学术,事业上不断达到新高度。但是在感情还是一片空白,45岁的她仍然孑身一人。对于剩女这个词,蒙曼曾义愤填膺:“女性已经独立了,甚至不需要再依赖男性生存了,这种说法,是男权观念未全部清除的表现。”“有一些词明显是错的,如果收录了就应该受到批判。这牵扯到字典编辑对自己的职业尊重与否的问题。”“如果哪天我想结婚了,我会真诚拥抱我的想法;如果暂时不想,那我就真诚拥抱现在的生活。”蒙曼如是说道。她绝不会因为该结婚而去结婚,她所向往的婚姻,是李清照“赌书消得泼茶香”那般,是互相尊重互相独立那样。“我一个人住,乐得自在。”就是这样洒脱的答案。你怎么看?

神之末也

按摩博士,兽医博士,刻漏博士,四门博士,唐朝博士哪家强?

引言:《长安十二时辰》中,靖安司里的庞灵,每天只做一件事情:看着仪器报时辰!看上去,庞灵像一个高级的“更夫”,但事实上,他不仅是吃着朝廷俸禄的国家干部,而且还是唐朝的博士。博士担任着“更夫”,看上去似乎有些奢侈!但事实上,在唐朝不仅有庞灵这样的“刻漏博士”,还有“按摩博士”、“兽医博士”、甚至还有负责算卦的“卜博士”……事实上,这些博士全部都是唐朝职业教育的一部分。那么,究竟唐朝博士哪家强?唐朝职业教育哪家强?有多强?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一看究竟。一、职业教育中的“博士”事实上,最早的博士来自于秦朝,经过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唐代博士种类和人数已经在前代的基础上增加和丰富,但是并不如现在这样多如牛毛。01.“博士”的起源古代“博士”的官职起源于秦朝,《汉书》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董仲舒向汉武帝推荐了儒学以后,汉朝开始设立“五经博士”,但五经博士主要推广儒家经典,政治地位很高,有时甚至会晋升为宰相,因此,这个官职并不属于“蓝翔技校”序列。发展到两晋时期,博士一职依旧以解释和传授儒学为主。南北朝时期,博士开始出现专业化、职业化的趋势。《南齐书》记载,南朝齐武帝时,前朝的宫女韩兰英善于书法,齐武帝任命她为博士,教授“六宫书学”。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职业教育,于是开始出现了多种专业的博士。02.唐朝博士品类唐代的太常博士、国子博士、太学博士继承了汉代以来五经博士的传统,他们熟悉儒家学问,负责传授儒学,是所有的博士中影响最大,表现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李淳风,自幼博览全书,同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学”,在贞观年间曾经担任太常博士。一代文豪韩愈,也在元和年间担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属于礼部、太常寺序列,负责祭祀、治礼等业务。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四门博士负责教授官员子弟学问,隶属于国子监序列。同样隶属于国子监的还有:律学博士、算学博士、书学博士,负责教授正八品以下官员子弟法律、计算和书法。可以看出,属于礼部和国子监序列的博士,主要涉及的领域,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国学、数学、法律三个大类,而这三种门类的学问,在很多时代都是显学,唐代也不例外。03.蓝翔属性博士相对于国子监和礼部的博士,唐朝“职业教育”序列的博士,政治地位相对较低,但其实,这些博士专业重要性被低估。这些自带“蓝翔属性”的博士职务,主要来自于太医署、太卜署、司天台、太仆寺等职能机构,分别负责传授相应的技能,以及服务于宫廷和政府。庞灵担任的刻漏博士,属于司天台序列,主要负责报时,所以《长安十二时辰》中他至少要出现十二次,因为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医博士、针博士、按摩博士属于太医署序列,负责传授医学、以及为皇家贵族治病。而同属太医院的咒禁博士十分奇葩,甚至是负责为皇家驱邪。事实上,再牛的皇帝也很迷信,唐朝太卜署有“卜博士”专门负责算卦,属于玄学领域的国家级人才。太仆寺还有兽医博士,他们要培养兽医,要给皇后的那些宠物和皇帝的马看病。唐朝这些种类丰富的专业博士,倒是更像是今天大学里的各个学科的博士,没有国子博士那么光鲜,但掌握的技能却更加“实惠”。二、博士和博士的天壤之别唐朝博士之间不仅存在着科目的差别,而且不同科目的博士,在待遇、政治前途、社会地位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新唐书·职官志》、《旧唐书·职官志》和《唐六典》的相关记载,说明了这一问题。01.有“政治前途”的博士尽管各种博士都是国家级人才,但在给予这些人才的待遇上,大唐帝国却显示出了它极大的偏见。国子监博士是负责官员和王公子弟的儒学教育,级别和地位也最高。其中,“国子博士”负责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国公子孙、二品以上官员曾孙的教育,这些子弟都是国家未来的管理者,所以作为子弟的老师,“国子博士”的级别也最高,为正五品上阶。而国子监中的“太学博士”、“四门博士”,分别担任五品以上、及七品以上官员子弟教学,所以职级稍低于“国子博士”,分别为正六品上阶、正七品上阶。事实上,任职国子监博士的,也都是饱学鸿儒,例如:文豪韩愈成为进士以后,曾经先后担任“四门博士”、“国子博士”,而武则天时期的状元贺知章,也曾任职四门博士。相对于国子监序列,执掌礼乐祭祀的太常博士,地位相对较低,只有从七品上阶。贺知章在任职四门博士之后,也担任太常博士。02.“理工科”博士的职业前途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四门博士和太常博士,都是儒学性质的博士,所以可以在唐朝职官体系里不断晋升。而其他序列的博士,官阶、地位相对较低。国子监和太常寺序列之外,太医院的博士地位最高,显示了皇家贵族对健康的追求。负责太医署教学的医博士为从八品上阶、针博士为从八品下阶。《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司天台刻漏博士庞灵,看上去很不起眼,实际上他的官职为从九品下阶,属于地位最低的一种博士。此外,国子监律学博士、算学博士,太医院的按摩博士、咒禁博士,太仆寺的兽医博士,太卜署的卜博士,以及地方上的经博士和医博士,全部都是从八品、从九品的官级,他们品级低微,基本上也没有进入正官体系的升迁渠道。从博士和博士之间的差异,我们发现,唐朝虽然开放包容,但依旧延续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重文轻理的教育理念和用人理念。三、唐朝博士哪里来?博士和博士职能不同,博士的来源也不同。01.考博士、推荐博士、授予博士在唐代,太常博士及国子监序列博士,大部分都来源于科举考试。韩愈、贺知章自不必说,唐高宗李治时期的韦叔夏,通过明经考试,后来成为太常博士。唐玄宗时期学问大家褚无量,精通《史记》和《三礼》,后来通过科举成为国子博士。另外有一部分人物,由于学识通达,被皇帝直接提拔为博士。《旧唐书》记载专治《毛诗》的文懿,得到唐高祖李渊的赏识,成为国子博士:文懿者,贝州宋城人也。武德初,历国子助教。时高祖别于秘书省置学,教授王公之子,时以文懿为博士。文懿尝开讲《毛诗》,发题,公卿咸萃,更相问难,文懿发扬风雅,甚得诗人之致。贞观中,卒于国子博士。有直接任命,也有推荐的博士,《旧唐书》中的徐岱博学多才,大历年间先被转运使刘晏举荐为校书郎,建中年间,又被礼仪使蒋镇“特荐为太常博士,掌礼仪”。02.家传博士、师徒相传有皇帝直接任命,有朝士举荐,更多的是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博士,太常博士和国子监博士的地位可见一斑。相对于文官序列的博士,偏技能性质的博士,因为高度的技术性,更多的是通过师徒相传,或者家传的方式培养而来。天文学家李淳风曾经有很深厚的家学渊源,《新唐书》记载李淳风的父亲李播,弃官为道,是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纂写《天文大象赋》。医博士、针博士、按摩博士、刻漏博士、卜博士、兽医博士等,无一不是具有高度技术性的官职,这些博士都是全国相关领域的顶尖人才,所以长期的师徒相传和家学,是主要的培养渠道。四、技能博士背后的唐代职业教育一批人依靠顶尖专业技能成为博士,成为国家工作人员,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程度。事实上,唐代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职业教育体系。01.中央职业教育《旧唐书》记载了中央机构太医署的职业教育体系:“医师、针师、按摩师、禁咒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其考试登用,如国子之法。”此外,除太医署、太卜署、太仆寺、司天台这些机构设立职业教育外,在将作监、掖庭局有专门训练各种手工业技能的机构。太常寺太乐署的音乐教坊,是唐代宫廷职业教育中最为著名的一个,其中进行的音乐舞蹈教育,在开元盛世风靡一时。《旧唐书》记载其教育制度:凡习乐,立师以教。每岁考其师之课业,为上中下三等,申礼部。十年大校之,量优劣而黜陟焉。凡乐人及音声人应教习,皆著簿籍,核其名数,分番上下。有教育培训,有考核,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唐代皇帝对能歌善舞的追求可见一斑。而《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许合子,《琵琶行》中的琵琶女,都是这个体制的培养成果。02.五花八门的地方的职业教育地方上的百姓同样对医药学科人才有迫切的需求,因此唐代在地方上推行的职业教育,主要是医学方面。武德七年,唐高祖李渊下诏天下设立官学,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州府开设医学院,设立医学博士。在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上,州级管理职业教育长官为司功参军,县一级的长官为市曹、司士。这些地方长官,有权自主招聘本地的职业教师。事实上,除了需要医学职教外,唐代的老百姓同样有着浓厚的“迷信需求”,唐代政府甚至在地方设立玄学教育,其中天宝二年,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下诏,改地方“崇玄学”为“通道学”。五、唐朝“博士”的历史意义事实上,唐朝之所以称为盛世,并不只是在于有多少国土面积,或者是有多少国家财富。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才是全盛唐朝的正确打开方式。唐代的博士制度,作为唐代教育的一个部分,确切地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多重需求。颇具规模的博士群体,作为全国顶尖的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也为社会创造了颇为可观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那么,按摩有博士,报时有博士,算卦也有博士!究竟唐朝的博士哪家强?或许,依然是代表儒学的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太常博士们,才是唐朝统治阶层最重视的一些人。中国封建朝代忽视科技的传统,即使是盛唐也不能免俗……参考文献:刘昫等《旧唐书》、欧阳修等《新唐书》、李林甫等《唐六典》、班固《汉书》、萧子显《南齐书》、齐凤云《唐代博士官制度考》、王睿《隋唐科技教育研究》、岳德虎《试论唐代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