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其实说起老祖宗的思想,大众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比如佛家,大众普遍认为佛家就是在寺庙烧香拜佛,道家是炼丹修仙,而儒家则是纯粹的尊卑制度、封建礼教。但其实,大众看到的都是宗教仪式,这些宗教仪式是后世在历史洪流中有目的性的继承和发挥,并非是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原本的意思。因此在仪式的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有价值的哲学思想。总体来看,无论是本土儒、道两家,还是外传佛教,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心性问题。什么是心性?通俗来讲就是人是什么?人的意识是什么?人为什么有意识?人怎么合理控制自己的意识?现代科学讲意识其实是大脑的一种功能,但古人不这么讲,古人把这些大脑的意识功能归纳为“心性”。所以儒、释、道三家的核心论点就是“心性”。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讲“存心养性”而道家讲“修心炼性”。可以看出,不管是“见性”、“养性”还是“炼性”,其本质都是在对自己的心下功夫,换言之三家都认为人之所以会展现出那些贪婪、虚荣、嗔怒等等的状态,是因为外物的侵扰而遮蔽了心之本体,而非本性如此。佛家管这些侵染内心的外物叫做“尘”,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便衍生出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所谓明心见性,即是空了这六根六尘。佛家讲了人其实都“误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为自心相”。简而言之其实人觉得自己身体是由物质元素组成的,认为心识攀缘外部所产生的思虑是真实的,这些念想都是错的。就如同人的眼睛患了病,看到空中有花一样,都是幻觉。所以想要见到心性本体,就要明心,不要被外界这些事物影响,不要让心性沾惹了尘埃。《楞严经》所谓“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就是这个意思,心接触到外物,如果能够转掉,不住在上面,不被外物牵着走,即是明心见性,也就是洞见如来了。而当佛教到了中国之后,与本土文化融合诞生了禅宗,则更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耳熟能详,出自《心经》。观自在菩萨就是我们熟悉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观世音菩萨遁入般若智慧中去反照,发现五蕴皆是空的,以此便可为世人解脱,普度众生。通俗来讲就是外界事物相对与自己产生的感受、想法、行为、认知其本质全是空的,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什么都没有意义了,也就什么都不在乎了,什么都不在乎了,还有什么烦恼可言呢?所以什么叫佛,其实就是一切无所住的心性本体。而儒家也是一样,儒家有“三纲八目”之说,三纲即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觉悟,证见心之本体,以此心去为民做事便是亲民,最终实现圣人之志便是止于至善。八目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第一步格物,就是把外界事物对内心的影响去除,恢复内心原本的纯粹。儒家把这些外界事物的影响称之为私欲,其实跟佛家的六尘是一个意思。通过格物去感受到心性的本体,就是致知,这个“知”后世儒学称之为良知,即是心之本体,也就是佛家的如来,菩提之境。而感受到不被私欲干扰的心性本体之后,以心性本体去发动,便可以达到绝对的真诚,就是诚意,也就是做事的念头绝对纯粹,不掺杂自己的小心思。念头纯粹了,心也就正了,做事可以不偏不倚,不会因为外物干扰而摇摆,长久坚持,即是修身,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人之志。所以很多人对儒家三纲八目不屑一顾,觉得就是点伦理道德的说教,其实是没有理解到精髓。三纲八目就是一套修行方法,类比一下,其实便与佛祖“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一样,可以说“圣人以三纲八目授诸贤人”了。二所以很多人觉得佛家是讲究个人的解脱,而儒家更多强调的是入世做事,但其实并没有如此绝对。儒家是由心性修行谈起,一步一步谈到入世做事,而佛家尤其是大乘佛法谈个人解脱,却更是强调让众生解脱,主张去普度众生。所以大乘佛法之所以可以在中国本土扎根,并很好的跟中国本土哲学完美融合,恰恰因为大乘佛法中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价值本质是与儒家所追求的天下大同、仁爱之道不谋而合的。所以有学者提出,其实释迦牟尼即是印度的孔子,而佛祖就是中国的圣人,其思想本质异曲同工。而由此发挥,古人的心性学价值便巧妙的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价值进行了关联,心性本身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古代一切问题的核心,并上升至形而上的高度。而当心性达到了形而上的高度之后,人对于心性把控的逻辑也就变得简单,即只需将心接触到的一切事物推开,不让心性受到外物的任何影响。用佛家的理论就是筑起心墙,将心和外界完全隔绝成两个领域。外界无论如何,心依旧是那个心,完全不为所动,不受影响。这种境界就是佛家的菩提境界、涅槃,儒家的超凡入圣,天人合一,儒学后学所谓的道心、良知了。三那么为什么在当代依然要重提古代哲学,甚至提倡重整国学呢?首先重提国学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为什么国学一度被打为封建糟粕,其实源于近代的新文化运动。近代列强入侵,代表工业科技力量的枪炮一下打醒了东方。一向尊崇儒学的日本最先开始了反儒而亲欧,因为他们发现儒家的礼教强不了国,打不过列强,与其学习儒学,不如好好发展工业。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基本都有着日本留学的经历,他们把日本的思想带回了国,所以这种反对儒学的思想便成为了近代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问题就出在了这里,儒学自孔孟以来,历经两千多年的战火纷争,改朝换代,其关于心性的精华早已被歪曲殆尽,唯一一丝血脉便是融合道家和禅宗思想应运而生的王阳明心学。但心学自阳明先生死后没有了领袖,很快也就分崩离析,以致明末后期形成了“满街皆为圣,张口即良知”的乱象,虽后有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力图改变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学术状态,将世人引入学为治世之用的实践派,但也收效颇微。可以说,中华思想的真正的骨血到明末清初便真的消亡殆尽了。所以新文化反儒反孔,反的是歪曲的后儒,而非真正的孔学,但却因一棒子打到底,将正统文化也误伤了,以致我们中华几千年沉淀来的思想精华受到重创,实在可惜。所以,重提经典,重振国学,意义非凡。其次,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现代物理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但关于心性学的价值绝对是独一无二且十分重要的。哲学界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标准的唯物主义,是最为客观科学的哲学体系,而古代哲学则是唯心主义。但其实,古代哲学虽然讲心性,但却与与唯物主义对立的唯心主义并不是一个概念。所谓的心性学,如果准确定位倒不妨借佛家的概念定义为“唯识主义”,简而言之人为什么有意识?万物对于人的意识有什么意义?现在、未来和过去都是来自意识?等等。这些问题至少目前的物理科学还没有研究透,而且随着物理科学的研究,我们发现过去我们认为的纯粹的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似乎也并不是完全正确,人们似乎忽略了人意识对物理世界的作用,比如现在很火的量子力学。所以或许物理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又要重走老祖宗的老路,去研究心性了。综上,人的核心就是心性,无论是个人、社会、世界都是由一个一个心性的发挥所构建起来的,用润之先生的话讲这叫做“心之力”,即“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所以无论何时,心性的探索都不会停止,而我们老祖宗的思想永远不会过时。身处新时代文化自信浪潮中的我们,若能担负起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担子,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老祖宗的思想闪耀全球,如此也就无愧先哲,无愧祖先了。
随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交流的深入时,最终会在两种哲学层面的碰撞。你有圣诞,我有春节,仅生活习俗而已。再往深处走,就是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感悟,人生信仰,这涉及到了艺术,宗教层次。在这个层次,也无法真正的沟通,融合。比如,中国绘画写意,西方绘画写实。如要常人来评,那就是看谁的画能卖钱,这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一幅好画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由于照相技术的出现,逼得西方绘画也只能走向写虚。这些方面的交流,最终都要在理论上解决。要在理论上解决,就不得不上升哲学层面。没有对比,就没有结论。中国传统哲学的伟大恰好要在与西方哲学的交流之中体现。先有精神,还是先有物质?这个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问题,在西方哲学界闹了几千年了。因涉及到一些传统文化中比较深的内涵,有个故事则更好的说明了这个争论的特征:教授A,“你认为,这个世界是先有精神,还是先有物质?”教授B:“我们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这个世界是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精神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教授A:“那么在产生精神之前,有没有精神的因素、或者信息存在呢?”教授B被问住了,说有,那么这个精神的因素叫什么呢?(还是可以叫精神呀。)说无,那么精神是从那儿来的呢?无中生有?这又违背了因果律。在人们的思维体系中,假如没有幽显这一对概念,精神没有被物质产生之前,它没有显现,这个时候,产生精神的因素与物质是一体的,精神没有分化出来,人的知感不能发现。在中国古代之所以很少有关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争论,是因为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精神没有产生之前,它与物质是一体的,是太极,后来分化成物质和精神。世界上有一个超自然的“神”吗?有人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入门砖,弄懂它,几乎所有世面上流行的哲学问题都能解。这句话讲了两个境界,一是两仪境界(大家可以粗浅一理解为对立统一,但真正的内涵还要深得多。),二是太极境界,太极是指含两仪而未分的状态,这个境界很多人都不太能理解,但它在中国哲学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用最粗浅的比喻,就是浑水,静置一段时间后,水与土就分化,上面是水(清者上升为天),下面是土(浊者下沉为地)。那么这个浑水就象征太极,水与土的分化就是两仪。很多人都会听说过一些宗教和科学的争论,其间争论最明显的就是“神创论”和“进化论”的冲突,其实,这两者应该都有偏颇之处,比如下面这一段对话:问:人是谁创造的呢?答:人是自然进化而来的。可以说,是自然界,是宇宙创造的。问:人有精神吗?答:有。答:既然人有精神,那么创造人的这个宇宙或者说大自然有没有精神呢?如果宇宙或者说大自然没有精神,又如何能创造人的精神呢?科学家们很容易被这类问题问住,宇宙没有精神,如何能创造人的精神?至于宇宙的这个精神,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道、绝对精神、意志、上帝、神仙……科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学问,科学讲究实证,而精神世界本身就是虚的,所以用科学来解释许多精神世界的问题,那就会出现问题。科学家说,造物主(神仙)看不见,摸不着,我怎么能相信它?有人会说,你有精神吗?你老说,我怎么样怎么样,那你相信每个人都有这个“我”这个精神存在吗?科学家说,我信。有人会说,那么请你把这个精神,这个“我”,拿出来,让人瞧瞧,它长什么样,是什么颜色。如果你拿不出,那么它们就不存在。科学家又被问住了,又有人问他,你为什么相信它们存在呢?科学家说,因为我能感觉到它。从哲学或逻辑学上讲,一个不能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就片面的否定它或承认它,是有偏颇的,只能是“不可验证”的状态。其实,科学实证只适用于现实的物质世界,而非虚拟的精神世界。宗教和哲学的研究范畴正好与科学相反,这两者本是人精神范畴的东西,很多人却偏要拿着两者在现实的物质世界指手画脚。比如有人想知道“精神”、“思想”、“我”等这些东西的尺寸、质量、形状等问题,甚至试图用研究物理、化学一样的方式去研究,显然是很荒唐的,这样一来,很容易陷入“伪科学”的地步,因此才有人说,哲学向前一步就是伪科学。“精神”、“思想”、“我”等这些东西应当是无形无相,如果有人非要给加一个形象,那就麻烦了。关于人去世后,是否还有精神存在?这也是科学和宗教以及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争论的另一个焦点,但两者似乎都有偏颇。从科学角度讲,人去世了,烧成了灰,原有的结构就消失了,精神也就消失了。可是,物质是不灭的,肉体的消失,只是形式的转换,而且继续存在宇宙中。既然物质不灭,与它相对应的精神,会不会灭亡呢?死亡对于精神,有人认为是一种形式的转换。几乎所有的宗教,乃至部分的哲学派别都认为人死后有精神。但它们的问题在于把死后的情境描述得活灵活现,可惜都是现实世界的投影。掉进油锅里,很痛,所以地狱里就有个油锅。(问题是人都变成灰了,“灰”也怕痛?如果说还有灵魂,那也是脱离肉体形式的存在,也会怕油锅?毕竟,那个世界无法验证)这里就有一个两难的问题。人没死之前,所有对死后情景的描述都是在幻想,死了的人,都没回来,回来人都不算真死。虽然有人有濒死的体验,也有宗教讲复活的神迹,但严格都可以说,这人还没死透。说死后,没有精神,不对。说死后,讲人的灵魂怎么怎么样,上天堂,下地狱,也错。佛曰:不可说。虽然没法说,但今生能不能有体验?有哲学家说能!为什么?就是前面的根据。人是有精神的,宇宙似乎也是有精神的。而宇宙的精神,是可以被人体验的,因为人本身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何体验?为什么常人体验不到它?因为人被自身身体束缚住了。身体的知感可归纳为六根知感,眼耳鼻舌身意。如果能摆脱肉体知感,进入更深层次的知感,所谓的无我无物,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认为进入这种层次后,会发现我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很自然,就能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对于死,就像回家一样。以上只是一些粗略的介绍,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很多理念在今天看来的确非常超前,虽然也有很多观点有待完善,但其思想仍然对现代人有非常大的启发作用。越具体的东西,越容易过时,而越抽象的,更愈加长久。相关文章:中国有没有哲学?中国哲学史的思维导图中西思维模式里,一个显著的差异在哪?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温建敏实习生 于宛莹 王琪瑶12月14日羊城晚报A5版报道“当今世界处于大变局中,哲学有更宽阔的领域需要人去发掘,中国哲学应该走出世界,对大变局中的思潮做出回应,回应世界的问题是中国哲学应有的担当。”12月13日,“做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暨《冯达文文集》发布会在广州成功举办,这是国内哲学界对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冯达文的一次集体致敬。2020年6月,作为中大哲学标志性人物的冯达文荣休,此时正好是他进入中大60周年。冯达文先生深受学生爱戴,被中山大学众多哲学师生称为“我们的老师”。粉笔教育网CEO张小龙在考上中大哲学系研究生后,因家贫差点辍学,冯达文先生亲自为他写信,求得助学金。张小龙说,冯老师教会自己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始终“不会背离人文主义的精神”。月下读书1941年,冯达文先生出生在广东贫困山区——罗定。冯达文回忆说:“我们家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冯达文说,上小学时,最早读的两本书是《吕梁英雄传》和《新儿女英雄传》,是在月光底下读的。1954年,冯达文上初中,清贫如旧:“家离县城中学有二十多公里,没有钱交伙食费,所以每个礼拜天,要从家里背着粮食和柴火,到县城附近的一个地方自己做饭,一天大约两顿,其实不是饭,主要是稀饭,就这样熬过了初中。”尽管学生时期生活贫苦,但冯达文始终怀着一颗纯真的心,要为国家发展作贡献:小学时,跟着母亲去修公路;初中时,晚上到附近乡镇扫盲;高中时,没日没夜建设水利。“那个时候,我们中小学的生活非常苦,可能大家现在已经不能想象,但是,就在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下,我们还在为着国家建设,付出自己的努力。”冯达文说,他们这一代人陪伴着国家的发展,对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充满了感情。家国情怀在时代的变迁中油然而生,冯达文一直未忘初心。冯达文结缘哲学1960年,冯达文高中毕业,因中苏关系变化,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留苏预备生”落空了,他选择到中山大学哲学系求学,由此开启了与中大哲学60年的缘分。与哲学的结缘,还有个插曲:冯达文在高中时,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员介绍他阅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这给少年冯达文打开了新的世界:哲学的视野开阔,思维方式多维,文理兼容。对于虽擅长理科,却也不想放下文科的冯达文来说,哲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怀着对理想的热情,冯达文在学习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希望能赋予中国哲学一个新的框架,然后再去讨论这个知识和形式的框架,如何支撑不同的价值意识。这是到现在为止,我仍然坚持的一个做法。”本科五年期间,冯达文风华初露,在发现问题和理论写作方面,展现出突出的能力。冯达文大学毕业那年,当时的口号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与当时大多数学生一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申请去河南工作,那是他能申请去到最远的地方,最后因哲学系需要而留校,被分配到哲学原理教研室任教。“我们的老师”从教后,为了找到中国思想发展的源头,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知识框架,冯达文做了许多努力,“我的理论追求是要给中国哲学一个知识体系,然后以不同的知识和形式建构出不同的价值理念,用以确保这个哲学又是中国的”。据冯达文的第一个研究生、中大哲学系吴重庆教授回忆,“冯老师讲课时,虽是照着备课的讲义念,但对讲台下的学生来说,丝毫不觉有‘照本宣科’式的枯燥。后来他更是以一己之力,重新写就洋溢着才华与激情、文采与哲思的讲义。”由冯达文共同主编的哲学教材,也成为高校哲学最受欢迎的教材之一,影响了一代代的师生。从教以来,冯达文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精彩的教学内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作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达文在中山大学哲学系学海拾贝六十年,桃李满天下,被中山大学哲学系众教授尊称为“我们的老师”。在《冯达文文集》发布会开幕式上,《我们的老师》这段短短的视频,回顾了冯达文先生从教著书的生涯。视频中,冯达文从一个青涩的学子,慢慢蜕变成白发苍苍的长者。高中毕业,进中大求学,后留校任教,继而“背井离乡”,远赴异国他乡访学,求教于多位名师。他在繁忙的教学生活中,著书立说,至今仍笔耕不辍。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对冯达文先生出版《冯达文文集》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感谢冯达文先生对中大哲学系、中大的人文学科乃至中国的哲学作出的卓越贡献,“冯达文先生带领着我们中大哲学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有情的学术共同体”。粉笔教育网CEO张小龙,在考上中大哲学系研究生后,因家贫而差点辍学,冯达文先生亲自为他写信,求得助学金。10多年后,张小龙返校捐赠100万元设立“冯达文奖学金”,以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在研讨会上,张小龙说,听过非常多冯达文老师的课,受益良多,即便是办企业时,也有自己的坚持,不会只盯着利润,更要有一种超越性、人性化的关怀,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不会背离人文主义的精神。”这番剖白,引起全场热烈掌声。1977年,冯达文先生的第一届中国哲学的本科学生入学,李萍老师就是其中一员。李萍老师回忆说:“那时冯老师还是年轻教师,与班上有的同学年龄相差无几。冯老师平易近人,讲话时娓娓道来,讲课风格深入浅出,把我们带进哲学的隧道里。哲学系有许多教师,但冯老师深受每一个学生的喜爱。”李萍老师毕业后,一直任教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她说,虽不时常相见,但冯老师对学生影响深远,在她自己从业数年后,仿佛老师一直都在身边,“我一直记得冯老师的板书,工整圆润,字如其人”。“世总为情”在冯达文先生看来,哲学研究如果不能为人们指点价值,便失去意义。在新出版的文集中,他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思潮,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并与中国古代哲学相结合,寻求其对当下的现实意义。冯达文说:“当今世界处于大变局中,哲学也有更宽阔的领域需要人去发掘,中国哲学应该走出世界,对大变局中的思潮做出回应,回应世界的问题是中国哲学应有的担当。”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与人的改变,冯达文指出,如何守护人文价值和道德底线,是我们该做的思考。“人因为有生老病死,有喜怒哀乐,特别是有痛苦的感觉,才知道我‘在’。正是因为我和他人在一起,所以我有所创获,我才得以和他人分享。如果说疼的感觉是一个存在论的证明,快乐的感觉则是价值论的证成。”冯达文说,虽然科技在发展,但我们身为人,情感是最重要的。“‘世总为情’,这是汤显祖的话。我虽然退休了,但是我想,我们仍然是在一起的,而且我们不是为了别的,我们是为‘情’在一起的,守护着我们的‘情’,我们人生才是真实可感的。”年届八旬的冯达文先生,一直秉持初心,一直奔波在学与思的路途上,为寻找中国哲学的新范式、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访谈冯达文:回应世界问题 系中国哲学的担当羊城晚报·羊城派:您认为中国哲学教育在当今世界格局下,应该做出哪些创新?冯达文:当今世界处于大变局中,哲学也有更宽阔的领域需要人去发掘,中国哲学应该走出世界,对大变局中的思潮做出回应,回应世界的问题是中国哲学应有的担当。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与人的改变,如何守护人文价值,如何守护道德底线,面对科技带来的缺失部分,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互通和互融,是我们该做的思考。目前的中国哲学,拘泥于细枝末节,应该更重视思想,走向世界,回应世界的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担当。羊城晚报·羊城派:普通人应该如何理解哲学?冯达文:回到最简单的问题:该怎么做人?我从哪里来的?世界怎么可以更好?哲学追求的是最普遍和最普通的思考。西方哲学更注重抽象的东西,抽离现实的概念。中国人更关切世间生活,力图把世间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守护起来,提升起来,推广开去,这是对世界具有意义的。羊城晚报·羊城派:您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冯达文:在学术上,以理性支持价值信仰,以价值信仰来传承理性。在教学上尽所应尽的责任,对学生充满爱……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魏礼园审签|郑宗敏实习生|童倩
在《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老子告诉我们:一国的朝政沉闷又没有朝气的话,这国的百姓往往很纯朴,而国政很快速又有朝气的话,百姓往往缺乏道德观念。随后,老子说:祸中有福,而福中也会有祸。所以短期的福,则可能会供给灾祸。短期的祸也会带来福分的。所以任何事情,并没有人可以预先知道后来的结果。物极必反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非常有远见的理念,此哲学可能最早源自《易经》,因为在《易经》的乾坤两卦中,从第五爻转到第六爻,都有很大的变化。它是一个特殊的观念,大概警惕占卜者,任何事业都会改变,到了极端点,一定要特别注意,有心理准备,就可以避免意想不到的灾难。所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特别警告人们的一句名言,意思是祸中有福,福中也有祸。后人常以这句话警惕大家,不要以为自己遇上福气,但是一定要小心随后带来的灾祸。后来有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概是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而撰写出的故事,用以警示人们。在前一章中,老子告诉我们:圣人可以无为而治国,因为圣人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是因为圣人(国君)拥有崇高的道德,能够感化百姓,才能有如此的成就。但是,天下事事如麻,圣人的策略必定为天下百姓长期的学习榜样。然而,老子深深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他害怕经过数十几年或者数百年后,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有时故意要超过老子的原意,以求精益求精,反而变成妖奇的事情。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有时候会形成「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了,和老子的「以正治国」适得其反。由于「正可变成奇」的缘故,有的策略,现在看起来是祸,但是长期以后,就会是福了。而有的策略,即使现在是福,但是以后也许是祸了。所以老子建议圣人一定要正正方方而没有私心,处理一切天下事也不要去伤害他人,一定要适可而止,不可以过分,也就是说:万事要有度,即使清廉、正直,也必须如此。这样的话,即使自己很有成就、有光芒,但也不能太过光亮,令人刺眼。老子在前几章中,都是一向提倡:1、节俭,2、善良、3、诚信。有这三项修养,万事有这三个基本原则为准的话,虽然方正、清廉,正直,也不会引起严重的后遗症。〖《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原文〗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2、其政察察,其民缺缺。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4、孰知其极?其无正。5、正复为奇,善复为妖。6、人之迷,其日固久。7、是以圣人方而不割,8、廉而不刿,9、直而不肆,10、光而不耀。〖白话文意思〗1、圣人以无为治国,政事看似昏暗,但是人民的德行日趋淳朴敦厚。[注:闷闷-昏暗。淳淳-淳朴敦厚。]2、而国君以有为去治国,政治看似有条理,而人民的德行反而薄缺了。[注:察察-有条理。缺缺-缺德。]3、所以灾祸中隐藏着幸福,而幸福之下潜伏有灾祸。[注:倚-依靠。伏-潜伏在下面。]4、谁知道它们最终的情况呢?因此祸福是没有一定的。[注:极-最终的情况。正-一定。]5、虽然开始以正道治国,但是假如处理不当,隔了一段时间后,正道也许会变为邪道了,而善良的政策反而变得妖恶了。6、人们对这种的迷惑,是有一段长的时间了。7、由于以上的原因,圣人治国一定要:虽然方方正正,但是不可以割伤人。[注:方-方正。割-伤人。]8、虽然清廉,但也不伤人。[注:廉-清廉。刿-伤人。]9、虽然正直,但不放肆。[注:直-正直。肆-放肆。]10、虽然有光芒,但不耀眼。[注:光-光芒。耀-耀眼。]〖讨论〗正复为奇的例子很多。最好笑的事是:本来儒家所鼓吹的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在明朝时期,太过走了极端,而有人写了《二十四孝》的愚孝故事,已经完全的歪曲了孝道文化。原本《二十四孝》中,大概只有几个是真实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在《三字经》里的「香九龄、能温席」和「融四岁、能让梨」。这二个故事应该是真实的,但是其他许多故事,很多也许是由后人杜撰出来的,所以就变成笑话。所以,在两千多年后出现过几次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事情,甚至企图改变儒家的传统孝道思想。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在上古的中国历史上,有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的禅让制度。但是因为大禹把当时的大洪水有效的治理成功,让当时的百姓怀念他,所以在大禹死后,百姓就推出他的儿子继位,就切断了有名的禅让制度,变成三千多年的世袭制度。所以也可以说:大禹治水虽是福,但是也潜伏着三千年世袭制度的大祸。圣人了解这个物极必反的原因,所以更加小心治天下。圣人治世一定要有分寸,晓得过之犹不及的道理。所以圣人行事方方正正,而且清廉,但是他绝不会伤害其他人。虽然其中有渎职或为非作歹之辈,但是绝不会有陷害贪污者或为非作歹的人。圣人是非常正直,是以善良和诚信为本,不为奸作歹,不杜撰。正如老子说的那样,虽然有万丈光芒,但是绝不会格外耀眼。相关文章:庄子和老子谁才是道家的开山祖师?老子的“无为”,和庄子的“无为”有何不同?老子的“报怨以德?”和孔子的“以德报怨”有区别吗?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有四大文明,它们分别是中华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但是由于历史环境的变化,这四大文明除中华文明之外,其余的三大文明都曾经中断过,或者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以自身不断的演化,融合。一脉相承下来至今。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自己特色的文化形式,今天介绍中国古代哲学的四大特征。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当古代西方哲学家们把眼光投向世界,去探讨世界的终极问题的时候,中国哲人们把目光放在了人身上。探讨人如何在自然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人生价值的讨论。道家说的无为而治、飘逸潇洒的淡然境界,是在自然万物中,感悟”道“从而实现一种终极境界,即不超然于物外,也不融于尘世,对规律的把握是道家哲人的终极追求。儒家说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一种”有为”的心态去投身到自然中,但是却不为过,孔子讲的“仁”和“礼”最好的结合是中庸。中庸是“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统一。中国古代哲人,非常注重履行实践。比如《论语》一书,孔子并没有著书流传,但是其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的记载《论语》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至今熠熠生辉。从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中医学也可以看出,没有那一本书是理论脱离了实践而独立存在着的。而很多科技的著作如《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政全书》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提炼而出的宝贵结晶。浑然一体,合和之道人类从茹毛饮血,到文明的出现时用着非常血腥的方式。中国人从很早就体悟到了这点,战争是非常的痛苦的。早在《易传》中就出现了“太和”。自身心灵与肉体的“和”;自身在社会中的”和“;自身与自然万物的”和“。虽然中国的儒道佛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说法,但在”和“上是相一致的。天人合一,体悟自然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自由思维精神活动的体现,“悟”是思维活动的现金方法。孟子提到的“尽心、知性、知天”养“浩然正气”;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南宋陆九渊说到的“吾心便是宇宙,吾心即是宇宙”都体现着古代哲人的天人合一,体悟自然的观念,而这一观念在当今社会也有学者在研究着。中国哲学源远流长,穿越古今,他不同于西方的哲学,有着自己的特色。我们在当今社会应该多方面,多角度的学习哲学,我们在世界的民族之林,在现在的思想大潮中,面对长久或近代发展起来的西方思想观念,我们既要开放的接纳思想,但更不能丢掉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要辩证地看待,相互补充,相互交融。(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土(代表融合)。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今天来了解了解五行生成,这次论五行生成选自《三命通会》一书,研究传统命理学的一般都看过这本书,作者是明朝万民英,此书不仅有他的高论,更是汇集了数十位名家八字推算的精华论断。该书总结了,八字推算二百多年发展的历史,汲取其中的精华,摒弃了繁琐无稽的说法,使八字推命的体系更加完备,八字推命术至此达到理论的巅峰。天高辽阔,六气回旋以成四时;地厚幽深,五行化生以成万物。可谓无穷而莫测者也。圣人立法以推步者,盖不能逃其数。观其立数之因,亦皆出乎自然。故载于经典,同而不异,推以达其机,穷以通其变,皆不离于数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者,咸有所自也。这算是第一段,讲五行生万物,万物都有着规律,就是皆出自五行。就比如我们如今生存的地球,如果没有液态水,我们也不可能生存。水,他是万物生存的基础。生存的条件还有一个就是光照,适宜的温度,也就可以说是火。水,北方子之位也,子者,阳之初一,阳数也,故水曰一;火,南方午之位也,午者,阴之初二,阴数也,故火曰二;木居东方,东,阳也,三者,奇之数,亦阳也,故木曰三;金居西方,西,阴也,四者,偶之数,亦阴也,故金曰四;土应西南长夏,五者,奇之数,亦阳也,故土曰五。这一段讲五行之方位,五行与阴阳相互对应。当然有人会问为什么东南西北,可以观看五脏五行对应图在来看一下这段。由是论之,则数以阴阳而配者也。若考其深义,则水生于一。天地未分,万物未成之初,莫不先见于水,故《灵枢经》曰:“太一者,水之尊号。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以今验之,草木籽实未就,人虫、胎卵、胎胚皆水也,岂不以为一?及其水之聚而形质化,莫不备阴阳之气在中而后成。故物之小而味苦者,火之兆也;物熟则甘,土之味也。甘极而后淡,淡,本也。根据上一段来分析,五行与阴阳相对。若深究五行,那么就是天地未分,万物未成之时,水已经出现。所以说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也就是任何物种的生成都离不开水。然人享父母阴阳生成之化,故先生二肾,左肾属水,右肾属火。火曰命门,则火之因水而后见。故火次二。盖草木籽实,大小虽异,其中皆有两以相合者,与人肾同,亦阴阳之兆。是以万物非阴阳合体则不能化生也。我们人亦不列外,同属于万物之间,我们的生成也是离不开水,我们的五脏亦是分为五行。既阴阳合体,然后而春生而秋成,故次三曰木,次四曰金。盖水有所属,火有所藏,木有所发,金有所别,莫不皆因土而后成也。故金木水火皆待土而后成。兼其土数,五以成之,则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常以五之生数不可至十者,土不待十以成,是生成之数皆五以合之。明大衍之数,由是以立,则万物岂能逃其数哉?最后一段没什么说的,水火阴阳生木金,土后成。也是至此五行生成,万物皆离不开五行之数。读书使人聪慧,而读先贤之书,不仅使人聪慧,更能了解万物的起源。在古时,先贤们并不忙碌,他们探索这个世界的时间远多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在那个无高科技的时代,古人们用大量的时间搭建了至今科技也无法解锁之谜。在补充一句吧,今天这篇有白话文,可以留言,评论我发你白话文。
按语近期,教育部公布的“强基计划”表明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在上一期推文中,小编重点介绍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也收到了很多反馈,那么本期,我们将重点介绍历史、哲学、古文字学,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专业看强基二|强基计划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专业详解历史类1、学科排名2、专业概貌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定义很宽泛,在不同阶段、不同角度下定义是不同的。通俗来讲,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此外,历史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马克思说道:史学"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国内学者周学森在《历史学是什么:新时期几种史学定义简议》中也对历史学下了一个定义:历史学是一门整合性的社会科学,是历史研究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所提供的一般规律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手段,在与历史客体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客体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规律和特点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历史知识。大家注意,这里对历史学定义为整合性的社会科学,这在之后的就业方向解读上是有一定的指引作用的。3、历史专业设置历史学(0601)属于独门独系,后来将其拆分为3个一级学科,分别为考古学(0601)、中国史(0602)、世界史(0603),这里注意,学习这三个学科在本科阶段,学位上统称为历史学并且在学科概念上区分不是很明显,主要是传授基础课程与扩充知识面。在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时候,你更加要关注的就是这三个一级学科了,因为在选择导师的过程中这三个学科就有了一定的区分,甚至研究方向会更加细化(二级学科)。接下来,我们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为例,看一下北大在历史专业上如何设置的。北大历史学系设有历史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又以古典语文学为拔尖人才培养项目。注意:北大本科毕业均为历史学学士学位,其基础课程涵盖了中文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的课程。硕士研究生方向: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研究生方向: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4、历史强基战略关于历史学科的战略意义,我们引用《2019年中国青年报--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提到的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到,从国家大战略层面上,已经把培养史学人才作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尤其对于这些有科研能力、学术能力的人才,国家一定会予以重视,引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5、就业方向历史是以人类历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力图发现和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提供借鉴,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的就业方向:科研单位:包括各高校及相关研究单位,从事教师、研究员职位。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人文素质。要有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和对历史学浓厚的兴趣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党政机关:主要是公务员系统。要求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以及行政能力,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校期间入党的同学无疑具备优势。新闻出版部门:主要从事记者、编辑等职位。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出色的写作能力,良好的悟性和执行能力;思路开拓,文笔流畅,富创新精神,中文功底扎实,知识面广。想选择历史专业的同学,还是要审慎思考,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也许会减少很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煎熬的痛苦。历史学类专业重在思维的训练,如果希望有所造诣,必须深造。6、历史发展路径规划①选择历史要对历史真心喜欢并且有极大的兴趣,并非功利。②就业时看学校,若深造选择A级一级学科。③本科要多阅读、多扩展、定方向。哲学1、学科排名2、专业详解和历史一样,对于哲学来说,不同时代、不同哲学家均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通俗来讲,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人类根据世界观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而哲学专业的定义为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实际上,我们很多同学对哲学专业或多或少有些误解,认为它是一个纯文的学科。其实不然,哲学的很多分支,在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等领域均有很大的作用,甚至还有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等领域供世人研究。所以说,哲学不是纯文科,哲学不是纯理科。不同领域,研究的对象不尽相同。3、哲学研究方向哲学研究方向有很多,这里列出部分方向,实际上我们也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来形容不同方向的研究领域,具体如下图。4、哲学专业设置哲学这一个学科门类下只有哲学这1个一级学科,此外它含有8个二级学科,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5、就业方向哲学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据悉,需求哲学专业最多的方向是教育/培训/院校,占29%;需求哲学专业最多的地区是北京,占23%。就业方向可以是教师,是非常适合的工作,还有高校内专门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研究员;可以是公务员,我国公务员考试有专门要求哲学专业的,哲学专业在考公务员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以是企业政策决策及管理人员,这个工作并不要求太多的专业知识,主要是依据个人的能力与其他专业竞争上岗。小编在此建议想学哲学的同学们一定要先对这个专业的学科内容和发展前景有所了解再报,如果是不是真的感兴趣,这个专业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6、哲学未来发展规划其实哲学还是有非常对口的工作的,那就是哲学学术研究领域,如果哲学是你的兴趣爱好并且想在这上面有一定的发展,那么可以选择哲学研究,选择这条路要做到如下两点:①读一个相关专业的博士,最好到博士后阶段。(不一定是纯哲学专业)②获得一个学术研究的好机会(可以先选择当上大学教师、研究员等等)哲学研究的类别主要由纯哲学和哲学史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但是,如果你选择这条路,最好要有足够的兴趣以及非功利的思想,其次数学能力(考验自身逻辑)和英语能力(翻译外国经典哲学著作)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7、学长学姐建议①性格指引:学习哲学的人可能很内向、可能很会独立思考。②就业情况:就业时,思维逻辑清晰是优势,专业不对口是劣势。③选择路径:哲学原意“爱智慧”,任何人都应该学习哲学,但是投身哲学事业需要谨慎。(有兴趣才会有坚持下去的信念)④学习意义:你想的事情可能几百年前有人想过,你经历的时代可能几百年前就做过预期,你认为得过且过的事情在前人眼里可能关乎生命尊严底线。8、哲学书籍推荐兴趣类《西方哲学的故事》文聘元著经典类《理想国》柏拉图著《道德形而上学》康德著古文字学1、学科排名2、专业详解古文字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比如,古文字资料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需要依靠现代考古学;古文字的辨识和解读需要立足于对先秦语言文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整体认识,也就是古汉语知识和文字学基础;古文字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涉及古代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古文字资料与传世文献的结合,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前景。由于古文字学涉及多学科领域,一名合格的古文字学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与一般学科相比,古文字学人才成长周期更长,培养难度也更大。正因如此,目前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虽然成就突出、涌现出多位学术大师和一批学术骨干,但是总体上看研究力量不足、后备人才匮乏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古文字研究和队伍现状还不能很好适应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战略需要。那么,在今年将古文字学纳入七大强基计划推进基础学科,到底有什么意义呢?3、强基计划中的古文字学古文字学属于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此番强基计划专门将此列入招生与重点培养范围之中,可见国家对于选拔和培养有志于在毕业之后研究古文字学的优秀人才的重视。据悉,在强基计划实行之前,国内众高校对于古文字学人才的培养,绝大多数都是从研究生教育阶段才开始的,很多高校及研究机构会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分别在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等一级学科下属的有关二级学科招生培养(并没有太多院校将古文字学单独设置成一个专业大类)。这样做的优点是有利于百花齐放、展现各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及优势,但缺点则是难以培养出知识结构完善、能力拔尖的,可以非常适应古文字学研究以及发展的高层次的人才。因此,强基计划将古文字学纳入招生范围,准备从教育部认定的36所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中选取部分具有成熟条件与资源的学校,从本科生开始培养古文字学相关人才,并且逐步建立本科、硕士、博士衔接的培养模式,形成一套完善的可实施的古文字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4、古文字学学习难度学习古文字学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难度可想而知。作为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拥有鲜明特点的交叉学科,古文字学与其它的学科专业相比,对于人才培养的周期会更加的长,培养的难度也会更大。想要学好古文字学,那么学生则还必须要掌握很多古文字学之外的知识,比如:古文献学、语言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5、可能开设古文字学的高校北京大学(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史)南开大学(世界史)复旦大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吉林大学(考古学)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注:()内为该高校涉及古文字学的专业类。接下来介绍古文字学专业突出的几所高校具体情况:6、古文字学相关就业①博士及科研人员对硕士生来说,古文字学可以接着读博士,目前战国楚简的出土材料每年都有新的公布,热点频出,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是研究的热点。而且目前出土文献材料逐步渗透到历史、社会、文化、思想等研究领域。对博士生来说,古文字学可以进一步做博士后研究或者找教职和科研岗位,继续自己的研究。而且古文字的领域目前还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挖掘,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是研究的热点,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产出。②基础教育教师一般师范类的古文字学都在文学院或中文系,一般语文老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语文是中小学的主课,地位较高,待遇也好。如果就读的古文字学是在历史系,那一般是当历史老师,历史毕竟是副课。考古学一般去博物馆、考古队、读博士进研究所,好像没听怎么当老师。如果当老师,应该和历史的差不多。除了制式学校,还有很多国际学校,还可以担任类似IB课程的人文课程教师,相对比较自由,待遇也好。或者对外汉语教师也是可以的。③媒体出版中文去媒体的还挺多的,历史的少一些,基本会脱离自己的专业。在出版方面,近些年由于古书出版的需要,古籍出版社、中西书局一直在招古文字的编辑,但貌似出版业的待遇比较一般。④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这里的事业单位不包括之前的有事业编制的学校、媒体和出版社。文科就业这方面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大部分行政岗位不太限制专业。事业单位出去之前的学校,就是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⑤文化企业及其他现在文化产业已经有所发展了,他们也需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来参与文化产品的策划、设计和开发,但这基本上更侧重商业,与自己的专业结合比较少。当然,你也可以一空依傍,做做与自己专业基本无关的职业,把自己的专业仅仅作为一个爱好保留下来,也没有什么不好。6、相关书籍推荐注:学习古文字学专业需要查阅大量历史文献,本文仅列出很小部分供大家参考。7、古文字学学习相关建议古文字学是以古汉字和各种古汉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比如古文字资料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需要依靠现代考古学;古文字的辨识和解读需要立足于对先秦语言文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整体认识,也就是古汉语知识和文字学基础;古文字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涉及古代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古文字资料与传世文献的结合,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前景。与一般学科相比,古文字学人才成长周期更长,培养难度也更大。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虽然成就突出、涌现出多位学术大师和一批学术骨干,但是总体上看研究力量不足、后备人才匮乏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也是被加入“强基计划”的原因之一。这次将古文字学列入“强基计划”,从本科生培养抓起,建立本科、硕士、博士衔接的培养模式,是对古文字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创新。在招生上,选拔一批真正对古文字学有志向、有兴趣、有能力的青年学生。在培养上,通过科学设计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实行分阶段动态选拔培养等措施,加快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有志于奉献古文字学研究的后备优秀人才。8、学长学姐建议古文字学这门事关文化传承的“绝学”,如今正面临研究力量不足、后备人才匮乏的困境, 此番通过改革招生录取方式来储备后备人才,足见国家对加强古文字研究力量、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决心。社交媒体上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不理解一个如此冷门的学科何以能与数理化并举。事实上,汉字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幸存下来的象形文字,它不仅负载记录着古老的中华文化,而且本身的发展演变历程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历险记。中学生创新英语综合测评”适合有英语专长的高中生,它紧贴多元录取方式的高招政策,对高中生的英语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养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同学们在这里不仅收获了自信,也提高了综合素养,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测评”一方面为学生自身的生涯规划发展提供全面参考,另一方面,也为国内外的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得到了广大考生家长、学校老师以及高校的广泛认同。并且,测评全面引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先进技术,并与《环球时报》社建立战略合作,依托《环球时报》的国际影响力,致力于拓展每一个参评者的国际视野。与此同时,以中国首个英文类学生通讯社---“环球青少年通讯社”为综合实践平台,参评者有机会参与到环球国际研学、走进联合国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让更多的中国青少年能够站在更高的国际舞台上自信成长,代表中国青少年与世界对话!“2020中学生创新英语综合测评”第三阶段初评报名正式启动,详情请见创新英语官网2020中学生创新英语综合测评参评通知。
大家好,我是小编李黔津,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中国古代哲学,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强调整体和谐的思维方式。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它自始至终占据着显眼的地位,并且是绝大多数哲学家的共识,这种情形在欧洲哲学史中是少见的。这也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区分所在。中国古代哲学称整体为“统体”,认为“万物统体与太极”。这种思想最早出现于《周易》一书,它以卦、艾、象为框架,构建起具有六十四卦象、三百八十四艾的相互连接的系统。它既是万事万物的象征,又能够归纳世间各种物态,包罗天、地、人的整个结构。《吕氏春秋》、《淮南子》、《黄帝内经》等书中,也有这类系统的构想、描述、设释。它们摒弃了打卦占卜的神秘形式,而以阴阳、四时、五行、中庸等哲学范畴描述宇宙图景的概貌。这种整体观强调各种事物的普遍联系,互相贯通,并认为人体自身与外界环境相互统一,从而体现出一种朴素的“全息”观念。从天人统一的整体思维出发,中国哲学进一步揭示出统一是对立面的相互关联,是相互转化的结果,是更高意义上的平衡统一。可改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注重的整体,是一个矛盾对立统一体,是联系的而非孤立的、变化的而非静止的、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这种彼此制约、保持稳定的状况便是平衡,稳态的平衡便是“和谐”。老子是这种“和谐”观念的较早表述者,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古代的哲人看来,世界是由“道”这个本体化生的过程,“道”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统一叫做“冲气”,即冲虚之气。由阴气、阳气、冲气三者产生万物。所以万物内在都包含着阴阳的对立,而在冲虚之中得到和谐与平衡。这就是一种整体的、动态平衡的世界观。至于“和”的作用,《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在相对的状态下,天地万物能各得其所,万物能并生共长而不相为害。也就是说,各种事物只有在和谐中才能得到它应有的位置。和谐、平衡是世界变化发展的基础,这种思想到了战国时期取得了更为成熟的形态。《易传》则集中从变化的角度来论证阴阳的对立统一来达到整体的和谐:“一阴一阳为之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在变化迁流的茫然宇宙中,万物各有其性质和规律,这些性质不同的事物只有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中才有可能互利互惠。中国古代哲学家将这种整体和谐的观点运用于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认识。比如,中国的医学中就把人体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和制约的整体,《内经》以五脏对应五行,其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于土,肺属于金,肾属于水,它们比者相生,间者相克,成为辨证施治治病用药的根据。中医还认为维系生命机能的基本要素是阴阳保持平衡,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脏腑的阴阳协调被破坏是密切相关的,养生防病要顺应阴阳的消长平衡。医家诊断也以审查阴阳平衡与否为主要原则,在治疗上以纠正阴阳偏盛、恢复阴阳平衡为宗旨。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宣扬传统伦理道德时,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谦让和忍让,在人们家庭关系上的孝悌慈爱,在处理社会关系上的忠心服从,实际上都是追求和谐整体的体现。最终是要达到孔子所追求、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君王用中道于上,以治天下,民用中道于下,以孚人伦。使整个社会处在格守等级秩序的规范中运行。这种中庸之道甚至作为“至道”而得到士大夫的发挥,被看做是个人道德品格的完善,从而为中国的民族性打上深刻的烙印。道家更关心在自然、社会中的个人自我保护,所以它推崇自然恬淡、少私寡欲的生活情趣,清明虚静、无思无虑的心理境界。并推崇养气、守神等养生健身方法,这实际上也就是在追求一种身心和环境的整体的和谐。尽管道家以人要超脱世俗生活,追求自然本性为目标,人生理论七更多一些出世的色彩,但他内涵着矛盾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仍然给人如何生存提供了一种启迪。正如老子所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事物都会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人们的生活也同理:“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由于中国哲学在文化中处于中坚地位,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因此,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具有整体思维、注重伦理、追求和谐等特质。当然,中国古代哲学的局限性,也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加以批判,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发展.以使我们的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哲学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无疑,在每个时代中,人类的好奇心总是远超过人类的智慧,他们的理想总是为他们的行为高悬一个不可能企及的榜样。追溯到公元前1250年,我们便可以在一些断简残篇中,寻得鬻子所倡议的宗旨。这种宗旨在当时已陈腐不堪,但对一些文字贩子来讲,直到今天它仍然是非常新颖的,因为这些文字贩子并不知道所有的荣耀总以苦楚结束。“去名者无忧”——没有历史的人才是快乐的人,这仍然是一个好忠告。从那个时候起直到今天,中国不断地产生了许多哲学家。如同印度是形而上学和宗教的圣地,中国乃为人道哲学之家。在中国所有的著作中,《易经》——形而上学唯一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奇特的书籍,由此展开了中国思想史的记载。《易经》传为文王——周朝的开创者之一——在狱中所著,但本书的源起也可远溯至伏羲氏,这位传说中的帝王画制八卦——中国形而上学与自然因素、自然法则合而为一。每一卦包括3条横线,连续线代表阳,间断线则代表阴。在这神秘的二元论中,阳是代表刚实、强健以及乾天(仁、爱、宽、生);阴则代表虚灵、柔顺以及坤地(戾、恶、急、杀)。周文王成了不朽人物,但也伤尽千千万万中国人的脑筋,因为他复合笔画符号,把连续线与间断线的可能组合,画为六十四卦。这些排列类万物之情,而与自然法则相辅相成。不但如此,所有的科学与历史皆包含在这些组合的交互变动中;所有的智慧皆蕴涵在六十四卦中,即诸卦代表诸概念;归结而言,所有的事物皆能简化为相互对当之宇宙的两大基本因素——阳与阴。中国人把《易经》当做占卜手册,并认为《易经》是他们最伟大的著作;据说,了解这些组合的人便能掌握自然法则。因此,传经义的孔子乃把《易经》列于一切著作之上,并希望“加我数年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本奇特的著作,虽然合于中国灵魂的微妙神秘论,却与中国哲学的积极实用精神大不相同。追溯至我们能够探察古中国的时期,我们即可寻得许多哲学家,但这些先于老子时代的哲学家大都已逸名或仅留下一些断简残篇。正如5、6世纪的印度、波斯、犹太及希腊,当时中国的文学和哲学也百家争鸣,天才辈出;就像希腊,它也始于理性论者的“启蒙”。战乱时代开辟了布衣才俊上进之途,并且在民间建立了广求精于传授艺术之导师的需要。很快,这些民众导师发现神学的不可靠性、道德的相对性以及政府的不完善,并开始攻击旧制,各自企求各自的“乌托邦”,但多数为当局所杀,因当局发现杀戮比答复来得容易多了。据传说,孔子在鲁国摄行相事时,曾诛一位乱政的官员,其理由乃为“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袤荧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历史学家司马迁接受这个故事,但是,有许多历史学家否认之。我们希望这不是一件真实的事。在这些聪慧的反动者之间,最享盛名的即是邓析,在孔子幼年时,为郑驷歂所杀。据《列子》,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他的敌对人士归罪他今天证明了某件事,如果有合意的报酬,隔天便又证明极端相反的事件。对诉讼于衙门的当事人,他一概予以竭诚的服务,而且一视同仁,并无偏爱。邓析私造刑法——后来证实不太切合郑国的国情。郑国宰相为邓析非难政治的“县书”所激怒,遂下令禁止这种文章的张挂。因此,邓析遂亲自散发这些文章。这位宰相又禁止散发。于是,邓析把这些文章混在他物里,偷偷地送给读者。宰相令无穷而邓析应之也无穷。后来,郑国处死了邓析,结束了这种纷争。老子是孔子前最伟大的哲学家,智慧高过邓析;他深知清静之智,年寿极永——虽不能考定其年岁多少,但享高寿则属无疑。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素恶政客的阴狠奸猾,中国历史学家司马迁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所终。”无所不知的传说相信他活了87岁。老子留传后世的,只有他的姓名和他的书,可是此两者或许都不属于他的,老子与《老子》仍然是无法揭晓的谜底。老子是一个描述词,其意义乃是“古博真人”;他的真实姓氏,据说是李——那就是说一棵李树。[1]很多人怀疑《老子》的真实性,学者们更常引经据典争辩它的出处。然而通谓《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最重要的范本。据中国学者的意见,道家哲学远存于老子之前,总其大成于老子之后,并且蔚然成风演化为不少中国人的宗教。《道德经》出自何人的手笔,倒是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乃是它所蕴涵的思想,在思想史上,它的确可称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道者,道也:是自然之道,也是摄生之道;照字面的意义言,即是道路。根究言之,道即是无思无虑;因为就道家来说,思想是非常无聊的东西,思想只适于辩论辞说,对生活却是害多于利;只有弃智绝巧,只有过淳朴自然的节制生活,才能寻得“道”。知识并非美德,教育普及,恶行反而增多;知识并非智慧,圣人与“知识”相去十万八千里。最恶劣的政体,莫过于哲君统治的政府,因为哲君的有为理论会“弄巧成拙”地破坏了自然程序,而他们那繁杂的识见和空泛的言论,正是无法至治的符号。智者必危害到国家,因为智者满脑子都是治丝益棼的法令制度。智者希冀建构一个几何学式的社会,却不知法令制度会灭绝生活自由与人生活力。淳朴无知的人从经验得知安乐与工作效率的获得,确实在于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人当权,为害必少,因为他知道法令是危险的事物,并且害多利少。这样的治者一定尽可能少管百姓;其治理国家必弃绝机巧和苛扰,而引导国家走向一个返璞归真的淳朴境界。在这种淳朴之中,生活必以无思自在的自然为依归,就是著书立言,也因其是纷扰自然的方法而要舍弃在一旁。人民自发的经济动力(食与性),在无政府法令的妨碍下,必会朴实且有益地推动生命的机能。在这种社会中,绝少发明物,因为发明物仅能增加富人的财富与强者的权势;在这种社会中,绝无书籍、律师、工业,而仅有农村买卖。老子所企求以作为他的指标的是什么?如同卢梭,老子反对人为的一切事物,截然划分文明和自然,这正是“现代思想”异口同声所讲求的。自然即是自然活动,天地万物的无声周行,如春夏秋冬的轮序,日月星辰的运行。道,周行且表现在溪流、岩石及星辰等万物中;它是公正的、非人的及理性的万物法则,假使人要过幸福和平的生活,则其行为必须顺从自然之道。万物的法则是道(宇宙之道),行为的法则也是道(生活之道),根究而言,这两种道其实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人生的本质因而是自然的节奏之一。在宇宙之道中,自然的法则汇合为一而构成斯宾诺沙所谓整个真实的“本质”;在其中,所有的自然形式和种类都能寻得一个适当的位置,并且各种差异与矛盾合而为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种种殊相都化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统一。老子认为在远古之时,人与其生活皆源自大自然,因而是朴实且安乐的,并且整个世界也是和谐快乐的。但当人类获取“知识”后,生活因种种机巧发明而变得繁忙复杂,心灵与道德的纯真也失落殆尽,人们离弃了田野而涌向城市,并且开始著书写作;从此以后,人类遂陷于悲惨的境地,惹得悲天悯人的哲学家感伤不已。识见高远的人将规避都市的复杂,远离腐败的文明,逃脱衰微的法令迷宫,而自隐于大自然之中,没有城镇、书籍、污吏以及徒劳的改革者,反可以游目骋怀,自寻乐趣。这种无知无虑的满足是人类能够寻得之唯一的长久快乐,此种满足之秘,就在于斯多葛学派所谓的顺从自然,即弃绝所有的人为与智慧,而在本能和感受上虔诚地接受自然的命令,谦下地模仿自然的无息方式。
《道德经》系老子所著。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公元前 571 年至 471 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卒于扶风 。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前苏联、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译出版,美周《纽约时报》将其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 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老子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但有关老子本人的记载留下得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有人把他神化,有人认为他就是太上老君,有关老子的传说不胜枚举,种种的遐想赋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那么老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老子作为道教的开山鼻祖,被尊称为太上老君,这位神话般的人物,具有和其他圣人不一样的名字。老子,他不同于常人的称谓也,许只有在神话传说中才能解释得清。《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尊奉自然,崇尚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道”乃其唯物主义体系之核心。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伟大也,其伟无言可喻;其大无所不包;《道德经》神圣也,其神道法无边;其圣神鬼共仰。本文特约作者:夏正武图片来源:鹏为文化文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