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厅官网近日更新信息后显示,此前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的蒋曦已调任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负责省科技厅全面工作。公开资料显示,前任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宛晓春出生于1960年。蒋曦,男,1972年11月出生,四川资阳人,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12月入党,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他曾先后任四川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七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我国科研计划单列的中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现任安徽省科技厅厅长为女性干部罗平,她还担任着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副主委。(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四川久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邓全农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四川省监察委员会消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四川久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邓全农涉嫌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四川省绵阳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四川省监察委员会)
新华社成都5月8日电题:用坚守铸就民族的钢铁脊梁——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蹲点报告新华社记者任硌、李华梁、袁波“我愿意!”这是杨永辉研究员20年前入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时的坚定回答。简单三个字背后,是几乎与外界隔绝、甚至略显清苦的工作环境,是即使取得重大突破也几乎无法发表论文的科研现实。但同时,这三个字背后,也有自己参与研制的“国之重器”驶过天安门时的喜悦,和“为国家做了点事”的自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是国家计划单列的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该院主体目前位于四川绵阳,大量像杨永辉一样的科研工作者在此工作生活。记者近日走进这个略显神秘的地方,追寻跨越了六十余年的精神传承。坚守清苦生活中物院创建于1958年,经历过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开始从北京迁往青海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〇二”地区,1990年开始向四川绵阳科学城调整搬迁。90岁的核化学与化工专家傅依备院士告诉记者:“在青海时,基地位于海拔3200米的高原牧区,最低温度达零下四十摄氏度,一年内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迁往川北“九〇二”地区后,虽然风沙少了,但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依然艰苦。“本身盆地出太阳就少,再加上办公地旁都是高山,就算能看到太阳也仅仅是中午那么一两个小时。”傅依备说。“不少人来院工作时甚至一开始都不知道办公地点在哪里。”长期从事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研究的魏晓峰研究员说,“当时拿着派遣证报到以后,就坐班车去工作的地方,越走越荒凉,越走心越凉,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在魏晓峰的办公场所入口,贴着一幅标语:“成功才是硬道理”。他解释说:“工作以后我很快意识到,我们的工作对国家安全太重要了,必须成功,而且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也是让我留在这里工作的重要原因。”中物院搬迁到绵阳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而且极端严格的保密要求让科研人员与外界的联系渠道大大减少。比如,进入中物院办公场所前,手机必须寄存入柜,这让一些年轻人最初很不适应。26岁的程伟平来自广东,刚刚工作不到4年时间,已经成为中物院某研究所一线班组长,所里最大的一台龙门加工中心由他操作。与在家乡工作的同学比,他坦言自己的工作生活简直可以用“清心寡欲”来形容。“我们的职责就是把科研人员的技术设想变为现实中的一个个部件。”程伟平说,“最初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在这里工作,要过这样的生活?但后来发现,必须‘清心寡欲’,我才能够在工作中更加专注,毕竟我们是整个流程的最后一环,必须确保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加工的任务。”坚守科研底色“两弹元勋”邓稼先曾任中物院院长,在他位于绵阳梓潼的旧居的墙上,一份装裱起来的手书格外显眼,其内容是对一份报告的修改建议。1986年3月,身患癌症的邓稼先已极度虚弱,他明知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依然强忍化疗带来的痛苦,在病榻上和于敏、胡仁宇、胡思得等几位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提出加快核试验步伐的战略建议。邓稼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心系祖国,再次诠释了“以身许国”这四个字的含义。“对国家高度负责,对科研极端严谨,是我们工作的‘底色’。”中物院某研究所某室主任孙光爱说。39岁的孙光爱自从硕士毕业就在中物院从事中子散射技术与应用的研究,他所负责的中子散射科研平台是我国首个正式运行的综合性中子科学平台,入选“2013-2015年度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孙光爱介绍说:“从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测定,到飞机螺旋桨叶片裂痕的探测,从材料性能的检测到物质磁性的研究,中子散射科研手段在前沿基础科学、国防科研和核能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去,我国科学家只能借助于国外的科研平台,用‘别人的眼睛’认识我们的研究对象,不仅科研成本高,对于航空发动机研制等尖端科研还造成了严重限制。”最初调试时,孙光爱和同事24小时连轴转,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国外同行通常需要半年时间的单台装置调试工作。“我们效率提高一些,国家就能多做一些实验。”他说。陈行行是中物院某研究所的一名特聘技师。曾有一次任务,需要他用比头发丝还细的刀头,在直径不到2厘米的圆盘上打出36个小孔,其难度相当于“用绣花针给老鼠种睫毛”,但陈行行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多次修改编程、摸索尝试后,终于攻克难题。29岁的他刚刚荣膺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我们工作,为的是让国家在国际上说话有分量,站着腰杆能硬。虽然我只是一颗小螺丝钉,但心里仍然非常自豪。”陈行行说。坚守精神高地成就一番事业,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曾任中物院副院长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在英国获得两个博士学位,被称为“第一个在英国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有人问他为什么回来?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获得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于敏也曾在中物院担任副院长,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改变专业方向,在我国氢弹、中子弹的突破以及新一代核武器的发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他曾直言:“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决不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朴素的民族感情、爱国思想一直是我的精神动力。”“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是中物院提炼出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物院原副院长杜祥琬看来,这种价值观凝聚了大家,成为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支柱。在中物院,老一辈科学家几十年来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了国家的核武器事业,他们还言传身教,让“两弹一星”精神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在孙光爱看来,在普通的公司或者一般意义上的科研机构工作,回报是即时反馈的,在中物院工作,很多时候这个反馈周期很长,但这种反馈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个人梦想和国家需求的完美结合。中物院的科研人员大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颇有造诣,在大城市找份高薪工作并不难。谈起最初来中物院的原因,答案五花八门,“我男朋友在这里工作”“本来要去外企,我爸让我再考虑考虑”“得知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轰炸后气愤难当,决定投身国防事业”……但谈起为何最终留下,大家的答案却无不透露着对这份事业的拳拳之心。“‘两弹一星’精神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三个字:我愿意,这也是我最初入职时说的最多的三个字。”曾获中物院邓稼先青年科技奖、如今已是中物院某所副所长的杨永辉说,“这份工作需要个人和家庭都作出很多牺牲,愿意留下,其实就是最大的认同。”“进入新时代,要走好事业发展的新长征,必须要有一支能打胜仗的攻坚队伍,有一种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更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中物院党委书记杭义洪说。
位于四川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和渭南富平县两地相距千里之遥,因定点扶贫而走到一起,融到一起。5年多来,中物院主要领导近20次实地调研,帮扶干部们用心、用情、用爱帮扶。跨越千山万水情更深,携手奋战意更浓!在决胜脱贫攻坚共奔小康的路上,两地演绎出了一首跨越千里的“扶贫协奏曲”。发扬“两弹精神” 绣好“扶贫之花”“我今年光樱桃一项就收入10万元,这得感谢人家中物院!”车家村村民李耀宁说起中物院的帮扶赞不绝口,“中物院给咱村修渠又修路,建市场、建果库,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5年的倾情帮扶,让梅家坪镇车家村群众牢牢记住了中物院这个名字,对这个遥远的单位,充满了感激之情。“只有下足‘绣花’功夫,才能实现高质量脱贫。”中物院选派的扶贫干部、富平县副县长何国德说。中物院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埋头苦干,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实现了“两弹”研制的突破,凝聚起了伟大的“两弹精神”。在扶贫过程中,中物院坚持将“两弹精神”贯穿帮扶始终,用“两弹精神”要求、激励帮扶人员提高站位、主动作为,狠下“绣花”功夫,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中物院院长刘仓理、院党委书记杭义洪先后10余次到富平实地调研,沟通协调,制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中物院定点扶贫领导小组先后开展了70余次多个层面、不同专题的扶贫调研活动,并据此编制了帮扶规划及相应实施方案。中物院派出了两任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从源头上保障了各类帮扶措施落地生根见效。厚植产业基础 实现高质量脱贫针对车家村产业底子薄、发展难的现状,中物院实地调研、制定规划,先后投入资金约1200多万元,强化基础设施,为群众发展产业打好基础。车家村北与铜川市耀州区毗邻,210国道穿村而过。全村耕地面积2860亩,其中果园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近几年随着樱桃行情看好,村民大量发展樱桃种植产业。但车家村地处沟壑地带,生产道路崎岖不平,灌溉渠年久失修,群众辛苦种植的果品卖不上价,往往丰产不丰收。经过调研,征询村民意见后,中物院决定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入手。在该院规划下,车家村春蕾果品交易市场、9公里的生产道路、8.7公里的U形灌溉渠相继建成,为群众发展产业打下了基础。群众实现了园里采摘,家门口销售。“灌溉渠修好了,生产路修好了,就近到果品交易市场卖,既方便还能卖上价!”村民贾文学的话,道出了众多村民心中的喜悦。“壮大集体经济是脱贫攻坚的持续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更是农民致富的坚强后盾。”中物院派驻车家村第一书记梁勇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们非常注重产业可持续性,让老百姓能长期受益,实现帮扶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中物院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在车家村建成了集体经济——气调冷库项目;投资110万元建设了年出栏1200头规模的春蕾生态猪养殖场,通过与杨凌本香集团合作,采取“订单式养殖”,保证了销售渠道;投资38万元建设了年产4万斤柿饼及6000斤茵陈加工厂。用真情和汗水 浇灌出累累硕果“忙完地里的农活,我就到果库打工,一天能收入100多元。村上每年还发些集体经济收益分红。”车家村贫困群众段前进说,以后的负担不大了,娃马上毕业工作,前两年还种了2亩樱桃,好日子很快就来了。5年来,中物院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础教育、卫生健康、基层党建、消费扶贫等方面实施扶贫项目80多个,累计投入资金1.26亿元,让贫困群众增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5年来,中物院的帮扶干部用真情和汗水,浇灌出了累累硕果。车家村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群众和段前进一样,凭着辛勤劳动,已经或即将过上富裕的生活。2018年车家村集体经济初运营实现盈利1.5万余元,2019年集体经济实现盈利40.18万元。通过收益分红,广大贫困群众分享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蛋糕”,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和贫困户增收的双赢。来源:陕西日报 通讯员 王腊梅 王能力
地点 | 四川梓潼县采访者 | 刘涛你知道吗?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52年的今天,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纪录片《东方巨响》:“6,5,4,3,2,1,启动。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我国只用了2年多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这两个发展阶段的跨越。”看过纪录片《东方巨响》的人都知道,原子弹和氢弹是在我国青海原子城研制的。但很长时间里,鲜为人知的是在四川绵阳的深山里,有一个比原子城使用时间更长的秘密基地。这就是中国两弹城。这里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旧址,也曾是我国核武器研究的最高机构。我蹲点采访的地方就在这里。从绵阳市梓潼县的长卿山沿山路蜿蜒而上,在半山腰转弯处能够看到一个隐蔽的洞口,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是一个防空洞,也是进入两弹城最便捷的通道。一公里多长的防空洞,我实际体验了一下,步行的话,大概要走10多分钟,隧洞两边的墙壁上,还保留着“备战备荒为人民”字样的标语。我注意到,防空洞的洞壁上开凿了几个几十立米方的小阁子,工作人员说这是为备战做准备的,一旦发生战争,科学家和一些重要的资料设备就会及时转移到这里。我在四川工作了10多年,对两弹城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机会如此近距离接触。这次能够揭开两弹城的神秘面纱,首先我要解开自己心中的三个疑问。靠山、分散、隐蔽来到两弹城的第二天,我遇到了已经退休的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所常务副所长陈俊祥。他是196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今年已经86岁了。从青海原子城到中国两弹城,一直参与我国核武器的研发。他这次来两弹城是给这里的年轻干部讲课的。陈俊祥:“因为我们青海的基地,目标很明确,(有人)要把中国的原子弹扼杀于摇篮之中。当时我们一方面做实验,一方面备战,我们每个礼拜要搞一个晚上叫防空演习。”陈俊祥告诉我,上世纪六十年代,按照“大三线”建设的构想,我国核武器研制基地要从青海内迁到内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根据“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两弹城基地从300多个备选点位中,脱颖而出。我算半个军事迷,知道核武器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两弹城作为我国核武器研究的最高机构,当然享受最高级别的保密。据说当年两弹城层层设防、警卫森严。……不能说,……也不能说两弹城工作人员石风英:“以前在这边工作的,他们在外边站岗,站了几年岗都没有进来过……”两弹城的工作人员时风英告诉我,要知道这里的保密工作如何开展的,要从当时基地主要负责人邓稼先开始。于是我来到了两弹城里的邓稼先旧居,1971年到1985年,邓稼先在这里居住了14年。如今这里还保留着当时的原貌:一张床,一个五斗衣柜,两个单人布沙发。石风英给我提供了一段邓稼先妻子许鹿希的采访影像资料,这是2013年筹建两弹城红色教育基地时他们搜集发现的。许鹿希:“我晚上睡觉,他也睡不着,来回折腾。我就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他就告诉我说我要调动工作了。我问他说,你调哪里去,他说不能说。我问他你调什么工作干什么去,他说也不能说。我说你给我一个地址,将来我们通讯,他说通讯也不行。”当年的两弹城印刷厂,现在成了展馆。(央广记者刘涛 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邓稼先是挚友,他们都在美国留学过。邓稼先去世后,2017年杨振宁还专程到两弹城邓稼先旧居,从他的只言片语中也能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保密程度。杨振宁:“他回国以后,跟我很少通信。1964年中国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以后,美国的报纸也报道的很多,一两个礼拜天天都有关于中国原子弹的消息,其中就有一个报道就是造中国的原子弹有哪些人是重要的人物,就有邓稼先的名字。我就知道,邓稼先对于中国国防事业有重大的贡献。”邓稼先旧居(央广记者刘涛 摄)在两弹城里呆的时间越久,越能感受到那一个个响亮名字背后的付出,邓稼先、王淦昌、陈能宽,像他们一样当年近2万人悄悄进入四川北部深山区的大山里。时风英告诉我,我国一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其中有22次是在两弹城指挥完成的。在两弹城里,我国完成了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和定型,并进行了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攻关。分散在梓潼乡下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部分研究所旧址(央广记者刘涛 摄)连公安局都找不到今年已经70多岁的李银果老人,解答了我这个疑问。李银果跟丈夫都是原中国工程物理物理研究院工作人员。当年为了跟丈夫团聚,已经成为山西一名法官的李银果,毅然调入了大山沟里的两弹城。李银果:“因为咱们这个单位是保密工作,他们只能进,不能出去,所以只有我调过来。调过来以后吧,从此就跟我们班的同学失去联系了。我们当年一个同学,他有一次到成都来开会,从东北来就带点大豆啊东北特产。因为我写的是成都523信箱,他就找,按这个信箱他就找不着。找不着他就问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公安局找遍了,他说没有这个单位。所以那个时候都是默默无闻的干啊。”在两弹城历程馆边上,有一面保存完好的功勋墙,上面雕刻着邓稼先、王淦昌、陈能宽、于敏等9位科学家的铜像。他们曾默默无闻,他们将永远被铭记。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四川久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邓全农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经国家监委指定,四川省绵阳市监察委员会对邓全农严重违法问题进行了监察调查。经查,邓全农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未经主管部门审批违规转让下属公司股权;违反廉洁纪律,收受业务关联企业或个人所送礼金,违规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并获利,违规买卖下属上市公司股票,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违规购买、配备、使用公车;违反工作纪律,干预下属企业资产转让事项,违规发包工程;违反生活纪律,与他人长期保持不正当性关系。邓全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企业借款、项目开发、改制增资、工程款拨付、项目招投标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索要财物,涉嫌职务犯罪。邓全农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犯罪。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给予邓全农开除党籍和行政开除处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四川省绵阳市监察委员会将邓全农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四川省绵阳市监察委员会)
夏日川北,群山环绕。7月28日,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召开首届最美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爱国拥军模范、拥政爱民模范、最美军嫂表彰大会,以这种方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致敬最可爱的人。拥军优属、军民共建历来是梓潼的传统。在梓潼县长卿山南麓,一幢幢红色砖瓦建筑掩映在苍松翠柏间,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中国两弹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机关旧址。继青海金银滩原子城后,两弹城成为我国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总部。1999年,23位为国家“两弹一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于敏、王淦昌、邓稼先等8位获奖者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揭开尘封的历史,追寻前辈们的足迹,我们可以感受中国核武器探索的峥嵘岁月,追寻跨越60余年的精神传承。邓稼先带领团队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图为研究人员在进行原子弹科研攻关。胥德勇 供图“我愿以身许国”20世纪60年代,一支神秘的队伍抵达梓潼县长卿山的密林深处。他们在这里建起占地上千亩的厂房,还有与之相连、长约1000米的防空洞。很快,一批批职工入驻,最多时达到两万人。从此,他们在这个小山沟里肩负起研制中国核武器、增强国防力量的历史使命。1969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机关从青海搬迁至梓潼,1992年又迁至绵阳科技城。23年间,前辈们在这里隐姓埋名,克服多种困难和干扰,先后组织完成20余次核试验的实施,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开展了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攻关等国防科研项目。“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在两弹城正大门的门柱上,刻着这样一首诗。这是1984年第二代核武器试验取得成功后,时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的邓稼先满怀豪情写下的。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邓稼先依然心念国家的核试验情况。当它被再次吟诵,仿佛也带人回到了当年核试验的现场。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邓稼先参加过32次,有15次都在现场亲自指挥。1958年8月的一天,钱三强把34岁的邓稼先叫到办公室,进行了一次秘密谈话。当天晚上,邓稼先回到家后,轻声对身旁的妻子许鹿希说:“我要调动工作了。”许鹿希问:“到哪儿去?”他回答:“不能说。”“去干什么?”“不能说。”“你把信箱的号码告诉我,我给你写信。”“不能通信。”许鹿希沉默了,邓稼先也沉默了。良久之后,邓稼先才嘱咐了许鹿希几句话。几十年后,许鹿希依然对这几句叮嘱记忆深刻:“这个家以后就靠你了。我的生命就献给将来要做的这个工作了。”许鹿希说,丈夫说这句话时非常坚决。他说:“如果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辈子就活得很值得,就是为它死也值得。”两弹城中,邓稼先和王淦昌的旧居仍在。王淦昌的旧居中,至今存放着一个行李箱,上面写着“王京”二字。关于这个名字的秘密,曾经隐藏了17年之久。王淦昌曾经在国外工作,是享誉世界的核物理学家。1961年,刚刚从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回北京的王淦昌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投入祖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这个决定对他而言,意味着要从自己熟悉且已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研究工作,转换到不熟悉的应用性工作上。猛然间,王淦昌的脑中联想到20世纪40年代初期,国际上有一批物理学家突然“失踪”……没有多想,没有犹疑。年过半百的王淦昌只说了一句话:“我愿以身许国。”由于这是一项绝密任务,王淦昌为避免自身知名度带来的影响,便改名“王京”。从此,他隐姓埋名,奔赴一线。就这样,这位名扬中外的实验物理专家从科技界悄然“消失”了17年,连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儿、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隐姓埋名二十八载,填补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这个人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于敏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当他带领科技人员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当即给身在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便问:“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这正是于敏出于保密考虑,使用了只有彼此间才能听懂的隐语,以此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20世纪60年代,装备简陋,除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计算速度为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科研工作者为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当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几乎每周召开学术讨论会,学术思想十分活跃。会上,不论是业已成名的专家,还是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大家在氢弹的秘密面前,一律平等。谁有了新想法,谁就登台发言。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如遇有不同意见,一场争论就此展开,甚至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但谁说的对,大家就听谁的,彼此也从中受到启发。就这样,很多好的想法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产生出来,许多种突破氢弹的设想和途径,也在这样的氛围下被提了出来。1965年9月,于敏带领部分科研人员到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出差,利用该所计算机对加强型核航弹进行优化设计。令人难忘的“百日会战”由此开始。那个年代,计算机性能不稳定,机时又宝贵。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将计算结果存储在计算机的磁鼓里。一旦机器跳动,就把前一时刻的计算结果取出来,作为初始条件,由计算机重新计算,以此减少机时损失。但这样一来,机器就离不开人。机器24小时工作,人也要在一旁睁大眼睛,盯着纸带上打出的计算结果。为此,物理工作者与数学工作者混合编组,一同到计算机房算题。数学工作者负责把程序输送到机器里,并时刻关注程序的运行情况,物理工作者则负责监视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首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梓潼县利用两弹城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时代文化,将其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为8月1日,社会各界人士到基地缅怀两弹元勋。王柯利 摄“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下得太远”在青海时,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海拔3200米的高原牧区,最低温度达零下四十摄氏度,一年内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迁往川北地区后,虽然风沙少了,但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依然艰苦。地处盆地,阳光本就少见,再加上办公地点周围被高山环绕,工作人员即使能看到太阳,也仅仅是中午的一两个小时。但清苦的生活阻挡不了科研工作者前进的脚步。王淦昌曾成功领导中国前三次地下核试验。在承担第一次任务时,王淦昌已年逾花甲,但他仍深入车间,和工人们谈心,到职工宿舍,耐心做思想工作。科技人员和工人师傅的实干精神,同样支持着王淦昌满怀信心地去完成试验任务。由于时间紧、工程量大,地下坑道里的通风设施较为简陋,氡气浓度不断增长。王淦昌了解后,很为科技人员的健康担心,立刻组织人员进一步监测,并分析原因,采取了相应措施。最后,大家提前完成了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过程中,王淦昌一直坚持在洞内和大家一起工作,直到最后才撤离现场。对国家高度负责,对科研极端严谨,这是参与“两弹”研制的科学家们坚守的科研底色。曾有一次,飞机空投时降落伞没有像预期一样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没有爆炸。指挥部立即派出100多名防化兵到出事地点寻找,但始终没有发现核弹的痕迹。邓稼先清楚放射性钚对人体的危害性,仅仅1克的钚就可以毒死100万只鸽子,而且医生也对进入人体的钚无能为力。但在这种情况下,邓稼先仍然决定亲自去找。他和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乘坐一辆吉普车,向戈壁深处驶去。到了事故发生地,他一下车就弯着腰在戈壁滩上四处搜寻,最终找到了碎弹。他激动地用双手捧起碎弹片,完全忘记了钚的危害。邓稼先于1985年被确诊为直肠癌。住院期间,他动了三次手术,每一天都疼痛不止,止痛针从每天一针发展到一小时一针。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弥留之际,仍嘱咐要在尖端武器研发方面努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下得太远……”“不让那一代人悄然离去”时至今日,两弹城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时代风貌。大礼堂、将军楼、邓稼先旧居、战备防空洞遗址等保存完好,为那段充满“硝烟”的红色岁月平添了几分历史厚重感。在邓稼先简朴居室的墙上,一份装裱起来的手稿复印件格外显眼,其内容是对一份报告的修改建议。1986年3月,身患癌症的邓稼先明知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依然强忍化疗带来的痛苦,在病榻上和于敏、胡仁宇、胡思得等几位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提出加快核试验步伐的战略建议。不论在生命的哪一阶段,始终心系祖国,这是两弹功勋共同的精神高地。如今,两弹城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身为两弹城的一名讲解员,田玉娇对我国杰出的实验核物理专家胡仁宇的到访,印象深刻。胡仁宇于1983年被调至两弹城工作,1985年接替邓稼先担任代理院长。在核爆近区测量某高难度技术方案的审定和实施过程中,胡仁宇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共组织6次核试验,全部亲临现场参与组织指挥,为确保每次试验圆满成功作出历史性成就。“那真是革命激情燃烧的时代。”胡仁宇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非常怀念那个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是万众一心知道要干这个事。没有一个人为名为利,白天黑夜都在干”。2018年9月5日,胡仁宇被邀请至两弹城参加活动。那天,当地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异常阴冷。考虑到这位耄耋老人的身体和安全,工作人员打算让其在露天举行的仪式上短暂停留后,便到室内休息。让田玉娇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人十分倔强,不听从任何人的安排,执意穿上雨衣,拄着拐杖,矗立在雨中,深情凝望战友王淦昌的铜像,纹丝不动。而这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今天,我和我的同事们行走在他们曾经走过的小路上,徜徉在他们工作过的空间里,述说那段历史,传承那种精神。”田玉娇对记者说,“我相信,不让那一代人悄然离去,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心声。”在绵阳,“两弹精神”凝聚起报国初心与壮志豪情,成为当地人砥砺前行的不朽丰碑。依托两弹城,绵阳建立起四川省廉洁文化基地。绵阳市纪委监委围绕“两弹精神”的文化内核,提炼廉洁主题,挖掘科学家们的家国情怀故事,将廉洁文化有机融入“两弹精神”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涵之中,赋予基地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梓潼县纪委监委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参观廉洁文化基地,聆听两弹城科学家们的廉洁家风故事,进一步增强廉洁意识。在廉洁教育馆内,县纪委监委干部通过声光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重温我国波澜壮阔的核武器发展史,感悟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要充分利用廉洁文化基地开展廉洁教育,让干部真正从思想上接受洗礼,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梓潼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唐扬表示。草木葱茏,红墙依旧。在时光的淘洗下,那段艰苦卓绝、激情燃烧的光荣岁月,愈发光彩夺目。(本报记者 付筱菁)
昨日,乌兰图雅随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到四川绵阳,走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为“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献唱了自己的代表作品串烧《套马杆》《站在草原望北京》《火辣辣的情歌》《送你一首吉祥的歌》。10月28日下午,为纪念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60周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由中国文联、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政治部、四川省文联协办的“挺起民族的脊梁——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慰问演出”在此隆重举行。绵阳科学城一中运动场热情如火,央视节目主持人张蕾和康辉的主持深深地吸引着台下千余名观众,“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60周年之际,带着殷殷的重托,走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致敬‘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你们是共和国的脊梁——祖国不会忘记!”“这是平平常常的一天,却让我们的血脉激浪千迭,豪情万丈。这是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又一次送欢乐演出,却让我们深感震撼、意气飞扬。在富饶美丽的四川盆地,在宁静安详的城市绵阳,有一个悄无声息的科研机构。但在共和国的史册上,永远闪耀着她的不朽华章!”现场,乌兰图雅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倾情演唱了代表作品串烧:《套马杆》《站在草原望北京》《火辣辣的情歌》《送你一首吉祥的歌》。乌兰图雅嘹亮动人的歌声引得科学家们欢呼不断、掌声雷动,这两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不仅让他们获得了欢乐和喜悦,还感受到了久违的放松感。乌兰图雅也展现了作为全国“最美志愿者”、“兴安盟音乐协会名誉主席”以及“人民歌者”的风采!据悉,本次文艺演出将于近日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敬请期待!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6月17日讯,有投资者向东杰智能提问, 能否介绍一下贵公司的技术研发创新项目和研发团队情况?公司回答表示,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保持产品竞争力。自主研发方面,公司一方面不断优化升级现有产品,另一方面加强新产品研发力度,开发出了包括背负式停车AGV、KIVA机器人以及应用于高密度仓储系统的四向穿梭车等新产品。外部合作方面,公司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科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常州海登充分利用其国际化优势,与国际涂装领域的领先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吸收国外一流技术。公司还借助深圳子公司的地域优势筹建深圳研发中心,招聘全球顶级技术人才,布局智能制造前沿技术。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忻州市,古称“秀荣”,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长城与大同、朔州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临太行与河北接壤,南屏石岭关与太原、阳泉、吕梁毗连。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等著名景点都在忻州境内,曾获“中国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等殊荣。2017年,忻州市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2020年10月,忻州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忻州风景秀丽、人杰地灵,许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便出生在这里。下面,我们要着重介绍的两位忻州名人,一位是上将,另一位则是院士,他们都为祖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位,便是1930年11月出生于山西原平的傅全有。他1946参军入伍,来到晋绥军区独二旅当战士。此后历任班、排、连、营长等职。1953年,任志愿军第一集团军第七师第二十一团营参谋长。1960年,任陆军团参谋长、副团长等职。1965年后,任陆军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等职。1980年后,任陆军军参谋长、军长。1985年,傅全有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90年,任兰州军区司令员。1992年,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1993年6月7日被授予上将军衔。1995年任解放军总参谋长。而第二位名人,便是1953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的核物理学家赵宪庚。他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并留校担任理论物理教研室助教。1986年,赵宪庚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读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又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任副研究员。之后,又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美国加州大学理论物理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物理系做访问学者。1997年后,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所长。此后又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2007年,当选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2007年8月,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副部长级)。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3月,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赵宪庚组织、领导并主持完成我国多项大型科学实验和国防重大任务,负责理论方案制定、可靠性论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决策,对推动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