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社长毕克成、副社长张瑞生一行4人到地调院调研并举行座谈。院长李胜利出席并主持、副院长田小伟等参加座谈。会上,毕克成详细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出版社依托中国地质大学优质的科技、人才和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和前沿地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希望与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在地质行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中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创新突破、共赢未来。李胜利对区调院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涵,共同促进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双方还就科技创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先进典型、党建与业务深度融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并达成了合作意向。院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座谈。【来源:地调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2月15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生态修复中心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副市长魏元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战略院院长张洪涛为中心揭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张祥与张洪涛院长就共同建立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生态修复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双方将以中心建设为契机,在自然资源调查、国土空间规划、矿山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助力朔州破解资源环境难题、创新土地保障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来源:朔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主题教育同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推进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型大学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引导师生员工爱党爱国爱奋斗,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突出“实”字,强化领导强化统筹。学校党委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抓好统筹谋划、组织推进和督促指导,层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坚持全校“一盘棋”,组建专门工作组和指导组,一体化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立查立改贯穿始终,指导督促全面覆盖。2019年9月12日召开动员会,学校、学院和党支部三级动员部署,统领基层全面跟进,党员全体参与。强化示范。学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学习、牵头调研、全面检视、率先整改,为全校党员干部树立标杆,形成上下联动良好局面。研究制定主题教育进程安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书记校长带头把学习先行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提高办学治校水平和提升个人政治素养有机结合起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谈认识、找差距、改问题。强化发展。学校党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把党建作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提升管党治党和办学治校能力。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师生立足自然资源行业,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突出“严”字,自觉对标严明学习主线。系统设计“课表”,精选领学“导师”,组织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学校班子成员轮流领学,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选用鲜活“教材”,挖掘身边师生榜样典型,增强学习教育感染力。组织“红色之声”“青年讲师团”等主题宣讲团,排演《大地之光》《大地之子》《我的战争》等原创剧目,深化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打造生动“课堂”,组织660多支社会实践队伍,支持师生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展览馆、重大工程项目,以实践体验强化报国志。严把调研成效。注重做好学校改革发展“必答题”,制定调研方案,确定校领导调研主题16个、处级干部调研主题264个,集中解决阻碍学校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发展策略,2019年10月29日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把调研问题和对策建议转化为学校决策的重要参考。校党委书记黄晓玫、校长王焰新带头讲授专题党课,全校处级以上干部开展专题党课近400人次,听众累计超过10000人次。严谨对照剖析。带头找准“病灶”,学校领导班子梳理出班子及其成员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明确八个方面专项整治整改任务,召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集体研究制定突出问题清单并进行销号管理。带头“刀刃向内”,召开检视问题专题会议,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分别提出具体批评意见,师生党支部对照党章党规认真查找差距不足,打扫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灰尘。严抓立行立改。学校党委强调找难点、抓重点、释热点、解痛点,坚决打赢师生急难愁盼“歼灭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紧盯师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形成“流程式”整改清单。制定检视问题立查立改问题清单及整改落实台账,学校领导班子近期整改措施完成率达100%。未来城校区2019年8月底启用,涉及7000多名师生切身利益,校领导牵头开展多次集中调研、专题研讨会,现场推动解决跨校区运行初期师生们的操心事、烦心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进宿舍、进实验室等,推出“师生午餐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问题。突出“效”字,彰显特色思想政治更坚定。黄晓玫说,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师生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围绕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自然资源行业转型等,加快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人才和科技支撑。“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更深入。学校党委制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方案,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树立“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形成“三全育人”地大模式。开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土安全”等思想政治选修示范课程,构建思政课立体教学模式,打造暑期思政课“实践 ”模式,开展红色文化实践育人,全面提升思政工作质量。世界军运会期间,1500多名师生参加志愿服务。大力提升治理能力。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增强学校党委总揽全局能力和统筹协调合力。瞄准办学治校困境难题出实招,深入推进学术卓越计划,及时启用未来城校区,破除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通信息系统“肠梗阻”,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办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实事。主题教育期间,313个师生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或划定党员责任区,142个教工党支部与本科生党支部结对,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和做好人好事活动累计超过7500人次。担当作为更主动。王焰新说,围绕美丽中国和宜居地球建设,学校致力于更深层次地认知地球,更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地球资源,更为和谐地绿色发展,更为有效地人与自然共生治理。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启动“地学长江计划”,实现跨学科、跨机构、跨行业的协同创新。扎根自然资源行业,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积极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提供智力支撑,为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贡献力量。(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此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地大(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友温家宝同志为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题写院名。温家宝校友题写院名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依托学校地学、矿产、能源、环境、土木、土地、海洋、信息、经管等完善的学科体系,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优势,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开展自然资源发展重大问题研究,资政建言,精准服务自然资源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北地特色"升华为"北地智慧",努力为推进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北地方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共同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揭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马俊杰受聘为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原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国务院参事张洪涛受聘为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左)、侯增谦(右)共同揭牌孙友宏校长为马俊杰理事长颁发聘书孙友宏校长为张洪涛院长颁发聘书本次成立大会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刘大锰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李曙光、莫宣学、王成善,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刘贵芹,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副司长黄学雄,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一级巡视员朱广庆,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室主任吴登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创新发展处处长宋红竹,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炯辉,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内智库部主任黄斌,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原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彭齐鸣,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新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所长陈仁义,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中矿物流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汉青,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全体校领导、全国政协委员、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出席此次成立大会。成立大会会场孙友宏致欢迎辞孙友宏校长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致欢迎词,他说,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是学校在自然资源领域孜孜耕耘中的厚积薄发,是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对学校深化内涵式发展,加快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学校"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充实队伍,汇聚人才,快速发展,扩大影响,使研究院的智库作用成为学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自然资源事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不断取得"信得过、用得上、叫得响"的优秀成果。张洪涛讲话张洪涛院长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自然资源领域的谋略尤为重要,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17个目标与自然资源战略发展都有关系,其中6个目标直接相关。地大(北京)自然资源战略研究院的成立,正是着眼于人类文明建设,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智库,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在相关部委指导下,在全面深化"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框架下,依托校内相关学院与其他高校、科研院,与国内其他高端智库广泛合作,聚焦自然资源战略、环境、经济与产业等方面的研究,精准发力,建言资政。马俊杰讲话马俊杰书记表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改革部署,聚焦国家战略和自然资源行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服务精准度和贡献度。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围绕大局、坚持科学精神、坚持改革创新,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找准服务支点,努力成为自然资源领域智库中的生力军。黄学雄、吴登定、王炯辉、安黎哲、黄斌、彭齐鸣分别在会上致辞,对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的成立表示了祝贺,并期望能够开展广泛合作,打造高端智库,为国家自然资源战略需求提供智力支撑,共同推进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黄学雄(左)、吴登定(右)致辞王炯辉(左)、安黎哲(右)致辞黄斌(左)、彭齐鸣(右)致辞刘大锰主持大会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将始终以服务党和国家决策为宗旨,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己任,以专业化、高水平为路径,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智库,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海内外校友们: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及家属,向全体离退休老同志,向海内外广大校友,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壮阔七十年铸伟业,南迁五十载谱新篇。2019年,是中国人见证精彩、分享喜悦、享受荣耀的一年,是地大人坚守初心、砥砺奋斗、笔直奋进的一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严在地大”优良校风学风,推进落实十二次党代会任务,编制以“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迈向2030”为主题的研究型大学规划,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推进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这一年,我们砥砺初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学校坚持抓学习、抓思政、抓队伍、抓宣传、抓整改、抓落实、抓安全,在各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一体推进,立查立改贯穿始终。突出“实”字,强化领导,突出“严”字,自觉对标,突出“效”字,彰显特色,为实现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阶段性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着力完善“三全育人”格局,构建育人工作“五大体系”,开展学习之路系列教育,制定实施“立德树人60条”,打造《地球科学概论》《生态学概论》《国土安全》等课程思政示范课,创作并编排《我的战争》《大地之子》等舞台剧,“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个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3个基层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高质量基层党建格局正逐步形成。地大好声音、好故事、好形象频繁亮相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这一年,我们“严在地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实施《一流本科行动计划(2019-2025)》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实施主辅修制。1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单位获省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7个团队获本科高校省级教学团队。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正式开始招生。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成功入选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1银3铜,湖北省赛中获5金1银5铜。众多学子在国内外学术科技竞赛、体育运动赛事中斩获佳绩。校友张弥曼院士到周口店实习站与师生座谈交流,2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年,我们内涵发展,不断完善学科生态。学校按照“强特色、入主流、谋跨越”的思路,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快实施“特色工科振兴计划”“特色文科能力提升计划”,新增控制科学与工程和公共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加快推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区、数学学科特区建设。单独进入ESI前1%的6个学科领域的位次值持续前移,地球科学学科领域全球排名24位,位居亚洲高校第一。这一年,我们引育并举,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学校2位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增27位国家、省部级人才。殷鸿福院士被中国古生物学会授予终身成就荣誉,1位教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1位教授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多位教师获国内外学术奖励。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地大论坛”,全年共引进海内外人才135人。围绕师德师风、执教能力提升等开展年度教师培训,完善和优化人才服务流程,提高人才服务质量,着力培养教研双一流的“大先生”。这一年,我们坚守卓越,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获批8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全年到位科研经费超过6亿元,创历史新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项,其中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受资助直接经费连续5年过亿元。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2项,创人文社科两类项目年度资助新高。新增地球探测智能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智慧地质资源环境技术工程中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个省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承办2019年湖北省科技周、地球科普国际论坛、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等。这一年,我们拓展合作,不断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相关院所、行业部门、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继续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支援建设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深入开展竹山县秦古镇小河村扶贫工作,积极对接云南施甸县,加强与秭归、巴东县人民政府的合作。着力推进国际化平台建设,加强与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多个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东盟学院(武汉)”落户我校。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校友分会会长、秘书长联谊会暨第四届地质资源高峰论坛。这一年,我们破解困境,不断增强发展潜力。今年9月,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的未来城校区投入使用,近5千名师生员工搬迁入驻,为实现“地大梦”提供一流的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保障。南望山校区西苑食堂建成使用,校园周边环境持续改善,校史馆、创新创业大楼建设抓紧推进。学校资源获取渠道更加多元,总收入持续增长,面向未来的发展潜力不断增强。这一年,地大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平凡坚守、不懈奋斗,为再出发夯实基础;这一年,地大人在各自的生活中平淡自如,顺遂安好,为再起航锚定坐标。因为有你们,地大如此精彩;因为有你们,地大愈发年轻。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各位Cugers:即将到来的2020年,国家将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学校决胜“十三五”的收官之年,谋划“十四五”的起步之年,更是全面建设研究型大学提质增速的关键之年。收官的是过去的努力,收获的是经验、信心、勇气和力量。时光不老、脚步不停,我们坚信,奋斗终会敲开幸福之门。初心凝聚力量、使命鞭策发展、奋斗创就辉煌。新的一年,地大人将继续在自我革命中奋斗,在追求卓越中奋斗,在服务国家和社会中奋斗,在努力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再奋斗!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事业进步、幸福安康!党委书记:黄晓玫校 长:王焰新2019年12月31日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网络新媒体科 编辑 | 雷龚鸣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迄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充满着已知和未知的奥秘,人类一直也一直未停止过对地球早期生命体存在的探究。在对寒武纪节肢动物孵育行为的研究方面,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欧强合作团队在美国综合性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论文,论证了已知最早的演化权衡现象,并提出权衡这种可塑性演化规律对于节肢动物的重大意义。事实上,北地一直是我国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这点从它的建校史就可以看出来,这所学校最早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成,众多名校院系汇集为一所高校,以及数十载的努力,这所高校竞争力不断增强。现如今的北地仍然保持着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以及国土资源调查、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学科特色,同时理工文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成为国家“211”“985”建设行列大学。这所集众多高校地质学术优势于一身的全国重点大学,在地球动力学、地球节律与全球地质事件、岩石探针与深部过程、地球化学动力学及造山带研究等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近年来,学校众多名师承担国家973项目、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年均发表三大检索文章达50篇以上。一校之重,在于它岁月中积淀的历史;一校之美,在于那些与它共度风雨的人。北地地质领域从创立至今,积淀了一大批以赵鹏大院士、於崇文院士、翟裕生院士、张本仁院士、金振民院士、莫宣学院士、高山院士等为代表的,在国际国内有着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他们用自己的时间和热血奠定了北地学科发展的良好基础。这所学校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产普查与勘探,构造地质学5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第四纪地质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当然,作为一所在地质研究方面积极探索的高校,北地自然也没有错过国际化的时代浪潮。这所学校着力开展多层次国际学术和科研交流,每年都会组织本科生进行跨国地质实习,研究生留学等多种学术交流。还选派年轻教师出国进修和科研合作,引进多名国际知名教授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地质专业课。对地质领域感兴趣的考生,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不错的选择。关注“大学深度解读”,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深度解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习实践,将《3S综合实习》课程打造成了国家“一流课程”。近5年,该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有16个班次获得校级优秀班集体,其中5个班次获得北京市级先进班集体,1个班级2018年从北京2000多个班级中脱颖而出,获得北京高校“我的班级我的家””十佳示范班集体”称号。筹建基地依托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和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过多年的筹备建设,2011年获批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该基地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等途径,进行自然资源勘查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形成高精度、可靠、快速、实用的自然资源调查、勘查方法技术体系。2018年正式挂牌成为学校的野外教学实习基地。依托该基地,已经有10个班次在这里开展小学期实习实践,完成《3S综合实习》课程教学。苦练筋骨北京上方山以山奇、林密、洞幽、寺古享誉全国。公园有千年的松柏等古木、云水洞等九大洞穴、宗教寺庵以及262级绝壁石阶组成的“云梯”等。这里特别适合作自然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演习场地。在这样的实习场地,学生初到会感到新奇、兴奋,但一次“云梯”下来就会疲惫不堪。经过几次征服“云梯”后,学生们攀山越岭,登高峰,打桩定位,立标志,干得不亦乐乎。结束一天实习任务下山途中,会兴高采烈唱着《勘探队员之歌》,由此可以感受他们的愉悦心情。筋骨皮训练让学生体验深刻,终生难忘,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积极促进形成“爱祖国、能吃苦、做先锋、敢探索”的价值追求。提升技术依托基地,结合多年来3S技术野外教学实践和体会,将立德树人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对原有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深度融合课程思政内容与方式方法。包括GPS定位、土地资源信息遥感提取、古树名木监测、旅游大数据与智慧林场建设等。新的方案不仅强化了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野外实操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精神。初期学生家长有的送东西、有的订快递给学生,怕学生受苦,实习的后期学生向家长晒成果、晒朋友圈。入脑走心什么样的课程才能真正让学生入脑走心,让学生愿意学、想参与、肯相信?这样的问题成为我们教学团队的思考的问题。当小学期实习结束,课程总结时,参加实习的学生纷纷表示,上方山实习收获颇多,不仅观察了地质现象,演练了3S技术,也引发了很多关于人与自然、生命与价值的思考,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3S综合实习》的“思政”味道,让同学们对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有了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我们将思政融入野外实习,正是落实“课程思政”的有益探索。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终于打造成为国家级“金课”。编辑/彭小菲
11月19日,一张女博士靠舔石头判断地下水深度、含量等相关信息的照片引发网友关注,很多人提出质疑,仅靠舔石头就能辨别出地下水信息,岂不是太神奇,这样的方法真的会有用么。北京青年报记者20日,联系到了照片中的山东省地质调查院研究员、地质工程博士杨丽芝,她告诉北青报记者,被拍这张照片时,自己正在进行打井找水作业,舔石头是为了探知当地含水层和含水量,只是一种凭借经验的“土办法”,而真正需要进行打井等作业的时候,还是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仪器。用舔石头探知含水量 凭经验总结的“土办法”北青报记者20日联系到杨丽芝,她告诉记者,那张照片是他们在野外作业时同事拍摄的,能火起来还是感到非常意外的。“用舌头舔石头主要是为了大概了解含水层的大致位置以及含水量的多少,地球上有许多石头,但不是每种石头里面都可以找到水。在打井过程中,舔石头是一种直接、快速的找水方法,”杨丽芝说,“比如舔石灰岩时,结构粗的湿印会很快消失,含水性可能会好些,而颗粒细的结构致密,湿印会消失慢些,含水量可能相对少一些,尤其是含泥量比较多时,会沾舌头,可能含水量更少。”杨丽芝说,野外是找水工作的主战场,但一些大型设备很难及时运送到现场,此时舔石头便成了确定含水层和含水量的最佳方法,而这个方法是杨丽芝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这属于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技能,”她说,“主要是在平时找水过程中不断积累,工作时间一长,也就会了。算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一种技能吧。”杨丽芝告诉记者,这种方法也并不是任何情况都能适用。“毕竟这个方法是单凭个人的感知来判断,而实际的含水量是很多因素影响下的结果,所以严格来说,舔石头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不能准确地探测含水量。我们找水的主要办法有很多,比如用放大镜看石头的结构,或拿到实验室进行测试石头成分和纯度。”问及担不担心用舌头舔石头会造成身体不适时,杨丽芝表示没有这个担心,因为一般舔的石头都是比较干净的。做地质工作31年 帮村民打井找水杨丽芝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是1988年开始从事地质方面的工作,今年已经是第31个年头了。回想起当初在大学选择地质学院的时候,杨丽芝说这是在她小时候埋下的种子。杨丽芝出生于湖南,在她还是几岁大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地质队找石油的场景,望着地质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她心里不由得羡慕地质人员四海为家的工作状态,也慢慢坚定了对地质工作的喜爱,于是在大学里正好顺应学校的鼓励,选择了地质学院,结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杨丽芝刚开始的工作是打井找水,后来也干一些污染评价、找温泉等方面的工作。过去的条件不太好,无论是交通还是设备设施都非常落后,但更多的工作需要在野外开展,这就需要杨丽芝深入野外。“每次去野外都要步行和爬山,一去就是好几天,折腾下来真是腰酸背痛,”杨丽芝说,“但现在的条件改善了许多,也不太用担心这些了。”除了刚开始的困难,地质工作带来的更多是喜悦和感动。据杨丽芝介绍,有一次在一个极度缺水的山区里打了一口200多米的井,井里出来的水特别多,水质也特别好,村民们都高兴的不得了,尤其有一位快80岁的老大娘,不仅送来苹果,还唱歌给大家听。儿子和母亲上同一所大学毕业后从事地质工作杨丽芝的工作占据了她生活的较大部分,有时候一出门就是好几个月,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了,这使得杨丽芝心里有些失落和遗憾,但她的儿子从小就特别理解杨丽芝的工作,很少哭闹。甚至在选大学时,选择了母亲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尽管杨丽芝没有刻意要求儿子,但儿子毕业后也从事地质方面的工作。“也许是我儿子小时候会跟我一起去野外工作吧,当时他就对这些设备、器材特别感兴趣,像流速仪、放大镜之类的,同时跟我一起学习了不少知识,所以也明白地质工作的意义。”杨丽芝说:“我想这很大程度也是受到我的影响吧,平常被他叫成‘师姐’还是挺有趣的。”(来源:北青网)
11月19日,一张女博士靠舔石头判断地下水深度、含量等相关信息的照片引发网友关注,很多人提出质疑:仅靠舔石头就能辨别出地下水信息,岂不是太神奇,这样的方法真的会有用么?照片中的山东省地质调查院研究员、地质工程博士杨丽芝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被拍这张照片时,自己正在进行打井找水作业,舔石头是为了探知当地含水层和含水量,那只是一种凭借经验的“土办法”,真正要进行打井等作业时,还是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仪器。舔石头只是“土办法”杨丽芝告诉北青报记者,那张照片是他们在野外作业时同事拍摄的,能火起来还是感到非常意外的。“用舌头舔石头主要是为了大概了解含水层的大致位置以及含水量的多少,地球上有许多石头,但不是每种石头里面都可以找到水。在打井过程中,舔石头是一种直接、快速的找水方法,”杨丽芝说,“比如舔石灰岩时,结构粗的湿印会很快消失,含水性可能会好些;颗粒细的结构致密,湿印会消失慢些,含水量可能相对少一些;含泥量比较多时会粘舌头,可能含水量更少。”杨丽芝说,野外是找水工作的主战场,但一些大型设备很难及时运送到现场,此时舔石头便成了确定含水层和含水量的最佳方法。这个方法是杨丽芝通过多年的实践,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属于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技能。杨丽芝告诉北青报记者,这种方法也并不是任何情况都能适用。“毕竟这个方法是单凭个人感知来判断,而实际含水量是很多因素影响下的结果,所以严格来说,舔石头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不能准确地探测含水量。我们找水的主要办法有很多,比如用放大镜看石头的结构,或拿到实验室进行测试石头成分和纯度。”做地质工作已有31年杨丽芝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是1988年开始从事地质方面的工作,今年已经是第31个年头了。回想起当初在大学选择地质学院的时候,杨丽芝说这是在她小时候埋下的种子。杨丽芝出生于湖南,在她还是几岁大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地质队找石油的场景。望着地质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她心里不由得羡慕地质人员四海为家的工作状态,也慢慢坚定了对地质工作的喜爱,于是在大学里正好顺应学校的鼓励,选择了地质学院。杨丽芝刚开始的工作是打井找水,后来也干一些污染评价、找温泉等方面的工作。过去条件不太好,但更多的工作需要在野外开展,“每次去野外都要步行和爬山,一去就是好几天,折腾下来真是腰酸背痛。”杨丽芝说,“现在条件改善了许多,也不太担心这些了。”除了刚开始的困难,地质工作带来更多的是喜悦和感动。据杨丽芝介绍,有一次在一个极度缺水的山区里打了一口200多米的井,井里出来的水特别多,水质也特别好,村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尤其有一位快80岁的老大娘,不仅送来苹果,还唱歌给大家听。是儿子的同校“师姐”杨丽芝的工作占据了她生活的较大部分,有时候一出门就是好几个月,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了,这使得杨丽芝心里有些失落和遗憾,但她的儿子从小就特别理解杨丽芝的工作,很少哭闹,甚至在选大学时,选择了母亲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尽管杨丽芝没有刻意要求儿子,但儿子毕业后也从事地质方面的工作。“也许是我儿子小时候会跟我一起去野外工作吧,当时他就对这些设备、器材特别感兴趣,像流速仪、放大镜之类的,同时跟我一起学习了不少知识,所以也明白地质工作的意义。”杨丽芝说:“我想这很大程度也是受到我的影响吧,平常被他叫成‘师姐’还是挺有趣的。”文/记者 付垚 实习记者 杨阳
新华社武汉9月8日电题:迸发生命的无限炽热——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的赤子之歌新华社记者邹伟、陈聪、李伟一个人对大地的情,可以有多深?奔走世界屋脊近30年,他用双脚丈量大地,行程超过8万公里。最后的遗愿,是骨灰撒葬青藏高原。一个人对科学的梦,可以有多纯粹?为了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哪怕艰辛寂寥,哪怕鲜有名利,哪怕献出生命,他也从未犹豫。一个人对祖国的爱,可以有多炽热?以科学报国,他如同一盏燃灯,燃烧着生命,却在56岁猝然熄灭。弥留之际,他用最后的气力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他是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从矿产找寻到构造假说,从地震预测到地热勘探,李德威毕生的研究,无不深深扎根大地,无不紧紧围绕国家和人民所需。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一生写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话语——“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小标题)一生大地行——“地质科学的任何重大理论创新都充满艰辛坎坷,但相信最终对国家和人民有益。”西藏定结,晌午烈日正毒。“咚——铛——”李德威瘦削的身影,紧贴几乎与地面垂直的岩壁,一手紧攀岩角,一手紧握地质锤敲击着山岩。往上,是斧劈刀砍的绝壁;往下,是深不见底的深谷。突然,一块石头从崖上滚落,砸中他的额角,鲜血立时流淌下来,与汗水混在一处。他抬手抹了抹,继续向上爬。这攀登险峰的一幕,映衬出他相约大地的一生。1990年,28岁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讲师李德威初上青藏高原。让李德威如痴如醉的,不是高原美景,而是那些裸露的岩层、丰富的地貌。因为构造独特、演化过程复杂,青藏高原被公认为地质工作“最佳野外实验室”。当时,李德威正在参与西藏的一个成矿预测项目。同时,他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了一些用主流的板块构造学说难以解释的地质现象。他不讳言质疑:权威学说也存在局限性,能不能挑战?非议扑面而来:“板块构造学说研究那么多年了,是你一个年轻人说挑战就挑战的?”当时,已有外国学者提出以青藏高原为切入点,建立“超越”板块构造学说的大陆动力学理论。“青藏高原是开启大陆动力学理论的‘金钥匙’。”一团旺盛的火,在李德威心中升腾:中国一定要先掌握这把“金钥匙”,走在世界前列!求证质疑,除了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从那时起,李德威每年都要花2至3个月的时间,奔波在世界屋脊。从羌塘到喜马拉雅,从可可西里到阿尔金山,从阿里班公错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他将地质考察坐标定在了中国乃至世界最艰苦的地方。高原地质科考,甘苦自知。氧气稀薄的高原上,即使空手走路,人的心脏负荷也相当于在平原背几十斤重物爬坡,更何况是攀爬崇山峻岭,进行体力消耗极大的地质勘测。总跑在队伍最前面,总把最险、最长的路线留给自己;不仅能走下来,还经常背回沉甸甸一大包岩石标本;更创下一天走70公里的纪录……李德威单薄的身躯,似乎藏着超乎常人的能量。吃冻硬的干粮,喝冰冷的水,露宿岩缝下、羊圈中,忍着头痛等高原反应入睡……人非铁石,长期高原野外作业,同样损耗着他的健康。一次野外勘测时,李德威突然胃痛如绞。“李老师,赶紧送你出去吧!”同事和学生们心急如焚。“调查耽误不得!”李德威咬牙忍痛,硬是继续坚持每天走20多公里,结果却引发了胃出血。但直到调查完成,他才肯离开野外到县城治疗。学生李华亮说:“在高原这种环境下,老师体力有限,很多时候是靠意志力在拼命地走。”高原地质科考,危险更难预料。2003年7月,青海可可西里野牛沟。正忙着采样的李德威,丝毫没注意到,不远处一群野牦牛停止了吃草,瞪眼怒视闯入领地的不速之客。几头野牦牛朝李德威转过来,粗大的前蹄猛力刨着地面,锋利的犄角尖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李德威随时会被攻击!远处的向导急得大喊:“李老师!危险!野牦牛!”李德威这才反应过来,拼命跑出老远之后,回头看躁怒的牦牛没追上来,后怕地瘫坐在地,大口喘气……躲过棕熊、野狼,遭遇过雪崩、塌方,卡在过江的溜索上命悬一线……十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都挡不住李德威每年如候鸟一般飞赴高原科考的执着。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这么苦?“如果热爱一样东西,你会看到她的魅力,而不是艰苦。”李德威更清楚:如果只在实验室里测试数据,支持主流的观点,易于发表文章,却难出重大创新成果。有人劝他:少提那么多质疑,多把心思用在发表SCI论文上;少跟主流观点较劲,多想想自己的前途……“没有争论和质疑,就像地壳没了碰撞,是产生不了能量的。”认准目标,李德威话语始终坚定。年复一年奔赴高原,验证、完善自己的观点,李德威就这样行走在茫茫大地,跋涉在高寒缺氧的“无人区”,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近30年来,李德威立足实证研究,提出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用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解释了青藏高原的地质现象。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初步形成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体系。脚踏山川大地,方能仰望浩瀚星空。“德威以实证研究挑战传统,在理论创新上很有建树。”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懂他:“根据地质构造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构建自己的认识和框架,而不是在国外已经形成的‘笼子’里走,这样才有潜力和基础实现重大理论的突破。”(小标题)不移报国志——“实现‘取热、减灾、减排’,助力中国更快崛起,就是我最大的理想!”翻开李德威生前用的笔记本,出现最多的,就是“取热、减灾、减排”。为了这六个字,他加速燃尽了人生的最后十年。2008年5月,汶川发生地震,学校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被灾区的满目疮痍深深刺痛,他落泪了:“地震造成的损失太大了,一定要想办法预测。”他作出决定:调整研究方向,依托自己的地质构造学术成果,转向中长期地震预测。“德威从已经颇有建树的构造研究,转到比较冷门的地震预测,这样的决心不是一般人能下的。”同样多年研究地震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曾佐勋说:“想国家的事,掏自己的钱,这是他更可贵的地方。”东昆仑、汶川、玉树……李德威一次次奔走在震区,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其他课题都被搁置;没拿到科研经费,自掏腰包数十万元,请专家做学术支持,垫付差旅费、会议费,资助研究地震的民间机构。资金困难时,他甚至想抵押自己的房子……“白天调研、学习,晚上内部讨论,几乎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对李德威超乎寻常的执着,学生陈继乐记忆犹新。这份使命感,甚至让他将生死置之度外。2009年8月,李德威又出现在汶川震区。一个近300米长的堰塞湖,挡住了前往一个重要地质观察点的去路。湖边有一艘抗震救灾留下的小救生艇,但只能容纳两人乘坐。“你们两个人划艇过去,其他人在原地接应。”李德威给随行的学生们做了安排,“我自己游过去。”“不行!李老师,那样太危险了!”看着两侧悬崖陡立,山石摇摇欲坠,学生们极力劝阻。“我水性好,不要担心!”令人担心的一幕还是发生了:李德威游到湖中间时,突然,两侧悬崖乱石落下,砸在湖中溅起高高的水花。岸上的人揪紧了心。李德威拼命加速,终于安全游到对岸,带着学生采集样品。这份使命感,让他遭受重挫也绝不放弃。2013年,经学校推荐,李德威获邀参与国家某部委牵头的卫星预测地震信息的重大专项,牵头负责其中一项地震机制与预测课题的申报。李德威马上赶赴北京,一干就是两年。他倾注心血,却未能得到课题项目,由此陷入事业低谷。“德威,听我一句,你能不能先写几篇文章,做几个别的项目?”学校后山的小饭馆里,看着落寞的弟子,年过八旬的导师杨巍然教授心疼地劝告。“杨老师,我跟您说心里话,我搞科研为的不是自己的名利,而是服务于国家、人民。”李德威眼中闪动着光芒,“再难我也要干!”新的研究思路,正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成型——李德威认为,深埋地下的干热岩所蕴含的热能,可称为固热能。如果聚集的固热能大量集中释放,就会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如果把聚集的固热能提前、缓慢释放掉,可以减小灾害的破坏性;同时,对固热能大规模利用,将实现“取热、减灾、减排”,一举三得!为了与科学界同行交流学术思想,他先后两次作为执行主席,主持以强震预测和地球深部地热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为地震预测和地热资源利用鼓与呼。这是一幅让他激动不已的图景:根据有关调查评估,我国蕴藏的干热岩总量中,按照一般可开采最低比例2%计算,相当于我国一年能源消耗量的4000倍以上。“从可再生的动态视角评估,干热岩蕴藏量更为巨大,开发利用前景更加可观!”他坚信自己的追寻:当年,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艰苦奋斗,帮助中国摘掉“贫油国”帽子;已故的马杏垣院士等地质学家创建构造解析学,升华构造理论;在新时代,开发利用固热能,国家崛起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循着大地指引的报国之路,李德威倔强而坚定地走向远方。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当日,李德威在微信朋友圈感言:“努力多年,心力交瘁……试图取出灾能,开发干热岩,从本质上减灾。”此时,他已在病中,却颇感欣慰:根据自己的原创理论,他作出地震预测的区域内,发生了多次地震;他为灾后重建提供的基础地质资料和可行性建议,有望发挥作用……此时,他在思考着新的出发:历经多年研究,他提出的干热岩选区评价方法、勘探开发新的思维方法,已经得到初步验证,下一步的重点是如何与国家战略更紧密地结合……生命之炬熊熊燃烧,照亮他心中未曾改变的梦想——“我想像李四光那样,当个地质学家,让国家不再受穷,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大别山腹地,湖北麻城,李德威老家。家人和同学依然记得,那个瘦小的农家孩子立下的大志向。多年来,母亲总在电话里叮嘱:“把自己照顾好,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造福,就是最大的孝心!”人生路上,他曾经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学校某学院院长空缺,校领导经过研究后,征求他的意见。他当即回复:“谢谢领导赏识,我只想做学术研究。”地矿专业不景气的时期,许多人纷纷下海。有人拉他一起干,他直接谢绝:我不会随波逐流,还继续坐我的“冷板凳”。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李德威拒绝了留在国外工作的邀请。他对妻子说,外国再好也是别人的国家,只有自己的祖国好,才是真的好。多年后,仍有人不解:德威,你真的不后悔吗?“我是中华子孙,理所当然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他笔记本上的这段话,就是他的回答。(小标题)甘当燃灯者——“他在与死神赛跑,一心想抓住最后的时间,安排好身后的科研。”2018年5月5日,海南海口。近200名地热专家学者齐聚于此,出席李德威组织召开的“干热岩选区、勘探和开发学术研讨会”。演讲台上,李德威介绍着自己原创理论的海南实践,憔悴的脸上写满振奋。不到两个月前,在李德威的主持下,海南澄迈打出中国南部第一口温度超过185摄氏度的干热岩钻井,为我国新能源事业展现出美好前景。钻探成功之际,他拨通了导师的电话:“杨老师,我找准了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的方向!我要把固热能研究成果无条件公开,让更多人来参与!”当梦想迈出坚实一步,病魔却悄悄缠上他的身体。李德威作完报告回到座位,坐在一旁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吕新彪教授发现他满头虚汗、手一直抖。一问才知道,从主持钻探到筹备会议,他一直在强撑身体。研讨会落幕当晚,微信被四面八方的祝贺“刷屏”,李德威却隐隐担忧:才刚刚看到成功的曙光,却感到身体的气力在一点点抽离。仿佛是给自己注入一剂强心针,他更新了朋友圈:“瞬间变老,雄心不死。”几天后,在武汉家中迎候的妻子夏芳,看见出现在门口的人,愣住了。李德威裤腿好像包着两根骨头。以前每次进门都大喊爱人名字的他,此刻声如蚊呐,面白如纸,站着都打晃。在妻子“胁迫”下,李德威住进了医院。几经会诊,李德威患上的是噬血细胞综合征。这种病罕见且凶险。专家给出解释:他太拼了!长期积劳成疾,免疫功能全线下降,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李德威到底有多拼?青藏高原上的岩石,流淌着他的汗水:作为项目负责人,李德威白天背着工具和岩石标本走完数十公里,晚上回到营地,还要检查其他人的资料,如果发现问题,当晚立即返工。与学生的通讯记录,记录着他的工作常态:深夜11点,学生罗文行写完科研项目报告发给李德威。很快,李德威打来电话指导修改。凌晨1点,罗文行改完报告,李德威收到后再次修改,发回已是凌晨3点。早上7点,见到罗文行,李德威又精神抖擞地谈起下一步工作。澄迈房间里的台灯,陪伴着他最后的生命冲刺:饿了吃碗泡面,困了抽空眯一会儿……他频繁咳嗽、间断低烧,但钻探进行到关键时刻,他一句“没时间去医院”,就投入到工作中。在武汉住院时,为了学生的博士论文答辩,李德威强令弟弟扶起自己,从病房赶到学校。路上,他只能躺在车里;坐在教室,他直不起身子,却坚持宣读完导师评审意见,勉强站立片刻留下师生合影。6月,李德威病情加重。化疗、骨穿,他都不喊疼,大把的药,二话不说就咽下去。看着李德威日渐消瘦的身体和顽强求生的意志,妻子夏芳除了心疼,还是心疼:“就是这样,他还把病房当成办公室,只要精神好一点就开始工作,我把他的电脑藏起来,他就发脾气……”9月9日,武汉普仁医院。李德威的病房里突然来了10多名学生,坐得满满当当。“这么多人?病人感染风险太大了!”医生向外赶人。夏芳也急了。她想起从北京转院回武汉前,医生悄悄跟她说的话:“德威教授的时间不多了,让他回去好好休息吧。”李德威虚弱地摆摆手:9月开学了,同事和学生都等着他,前一段治疗期间搁置的固热能开发事宜也亟待解决。他却不让学生们知道:自己刚大口吐了血,趁着状态稍好一点,就强打精神召集大家过来。夏芳默默走出病房,泪水止不住地滚落。进重症监护室前,李德威最后一次把大弟子刘德民叫到床前。“德民,你们一定要把干热岩研究继续下去。华北、东南,还有青藏高原,地热能比较富裕,以后要多去这些地方。”在李德威心里,有着太多遗憾:离大规模开发利用干热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的地球系统动力学假说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他的手中,攥着一封给国家领导人的信:“由于我突患重病,遂急呈此信,望能上利国家人民、下慰平生理想……我愿意将我的固热能开发利用及地震监测预测一体化思路、方法技术全部奉献出来,助中国快速崛起。”(小标题)尾声:生命,与祖国大地同在2018年12月26日,武汉冬雨纷飞。李德威教授追思告别仪式在石门峰公墓举行,数百人来到这里,寄托无尽哀思。背景墙上,是李德威的影像:站在高原雪山前,摆出“V”字形手势,娃娃脸上挂着微笑。时针拨回三个多月前。9月10日晚,普仁医院,重症监护室。“李教授,您醒了?感觉怎么样?”主治医生看到李德威似有活动,赶紧到床边查看。病人枯瘦的手突然抓住她的衣角,喉咙里发出一串沙哑的声音。水雾弥漫了呼吸机,却再也听不清楚了。医生拿来纸笔和垫板,把床抬高,扶着他写字。豆大的汗滴,从额头滑落。他用颤抖的右手,一笔一画吃力地写着:“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这十个字,是李德威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告白。2018年9月27日,一辆越野车驶出拉萨市区,沿着静静流淌的拉萨河,驶入冈底斯山区。“我还想再上一趟青藏高原。”耳边回响着恩师生前的话,刘德民双手捧着骨灰坛,在山脚下的拉萨河边伫立良久。“李老师,我们把您带到青藏高原了!”鲜花伴着骨灰,在萧瑟的秋风中撒向河中,随着河水穿过高山,越过峡谷,融入祖国的壮丽河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