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批科研院所落户郑州高新区打造“最强大脑”飞行人

一批科研院所落户郑州高新区打造“最强大脑”

10月26日,在第二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式上,邵家鑫精密图像技术与智能检测研究人才团队荣耀登场,他们与河南奇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正式落地郑州高新区。据了解,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邵家鑫为项目领头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沈鹏等作为核心成员,研发项目是面向工业4.0的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识别系统及检测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机器视觉识别系统检测技术产业化转化为目标,以强大市场需求为背景。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加快机器视觉的推广和应用,让更多企业在质量检验、产品包装、生产控制等方面通过机器视觉的方法,实现技术升级转型,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让更多的先进制造设备更加系统化、自动化,加快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的发展。项目所涉及的产品新能源锂电池壳产品质量检测及数据挖掘平台可服务于省内多家锂电池壳生产企业,鸡蛋胚胎发育检测可服务于普莱柯及我国各地的兽用疫苗企业。本项目与我省多家企业有合作点,所研发和生产的产品与我市产业结合紧密,对于带动我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期到2022年实现总产值3000万元,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纳税额达到500万元,5年内计划吸纳200人就业。一批重量级科研团队落户郑州高新区本报讯10月26日,在“智汇郑州·领创未来”人才项目及成果发布会上,第四批“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8个项目代表进行了资料宣传片展示,团队领军人物上台接受颁发证书,其中有3个就来自高新区。据了解,共90个项目入选第四批“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其中高新区入选29个。除了在上午的开幕式上,邵家鑫带领的精密图像技术与智能检测研究人才团队与河南奇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外,在下午的专场活动中,又有3家重量级科研团队落户郑州高新区。王永华带领的纺织生产过程信息化/智能化系统项目团队签约郑州天启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项目将工业自动化、现代通信、IOT、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运算等技术融合运用,通过深入研究分析纺织工艺管理需求,在开发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应用功能之外,还通过大数据集成及智能算法实现了成纱质量预测和智能配棉。特别是应用RFID技术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是王永华团队首创。吴信带领的安全风味猪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团队签约河南中科广安食品有限公司。项目通过对功能性氨基酸、寡糖、中草药复合制剂以及发酵杂交构树叶等功能性物质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开发出新型功能性复合饲料添加剂等系列产品。项目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综合技术优势,将成果组合应用在过程管理和过程控制上,形成高效的流程应用产业模式,具有我国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朱淼高性能矿山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团队签约河南纽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由朱淼博士作为团队带头人,研发高性能矿山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全方位软硬件解决方案产业化落地,以实现恶劣工况下大功率传动领域的驱动系统为基础,以高可靠、高功率密度的多电平变流装置为载体,推动中国智能矿山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实现。记者孙庆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展示推介专场高新区有重大收获本报讯 10月26日,在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分项活动之——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展示推介专场上,高新区有两家公司与合作方签约:一个是郑州浩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康生元(肇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微生物菌株定向研发项目,一个是河南湃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海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能源管网智慧运维引擎项目。郑州浩创签约微生物菌株定向研发项目。郑州浩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郑州高新区石佛园区,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规模化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建立了郑州市微生物菌剂功能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了新型功能菌种的应用技术,在环境治理、土壤修复等领域有了新的突破。本着“科技为民所用”的原则,自主研发了新型特肥、新型生物肥和微生物菌剂等系列产品。与康生元(肇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微生物菌株定向研发项目,将以功能菌种在土壤改良上的应用为主攻方向,解决土壤污染、板结、退化、肥力下降、结构被破坏等问题。河南湃孚签约能源管网智慧运维引擎项目。河南湃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慧能源和能源互联网的科技型企业,经与上海同济大学科学家团队合作,为能源管网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运维量身定制专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业务范围覆盖燃气、供热、供水、二次热网、中央空调等城市主体能源管网。与上海海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能源管网智慧运维引擎项目,运用针对能源管网的流体网络动态模拟仿真求解器,可提供流体网络智慧化全面解决方案,为能源管网行业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智慧化发展提供服务平台。记者孙庆辉3家知名科研院所签约郑州高新区本报讯 10月26日,在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上,市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签约。这3家知名科研院所将分别在郑州高新区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其中,中科院微电子所将建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将以微电子所人员为主体,以知名专家为重点,打造核心团队,主要围绕集成电路和系统应用开展创新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工作。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将建设郑州工程技术研究院。郑州工程技术研究院将聚焦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引入苏州医工所成熟的技术、人才和独特的成果转化模式和经验,组建以医疗器械工程化和产业化为主要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把郑州打造成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在高新区建设郑州研究院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将围绕超硬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郑州市传统优势产业,开展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半导体新材料、矿物资源循环利用、纳米聚晶金刚石、智能装备、刀具制造、珠宝设立等研发工作,打造国家前沿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记者孙庆辉文/图(文章来源:郑州晚报)

相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立新的研究院,立足于自然资源

中国地质大学有两所,一所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另外一所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个院校是独立办学的。其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坐落于名校荟萃的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涵盖理、工、文、管、经、法等多个学科。现有16个学院、41个本科招生专业,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占地面积525843平米,在周口店、北戴河、河北平泉建有实习基地。现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地球科学进入ESI世界前1‰5月30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双一流”建设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对学校深化内涵式发展,加快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的成立,使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教学单位从16个增加到17个,原有的教学单位为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工程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能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珠宝学院、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海洋学院、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理学院、体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

大河沿

中科院微电子所将在郑州高新区设立创新研究院

集微网消息(文/图图)10月26日,在河南市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签约。这3家知名科研院所将分别在郑州高新区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来源:郑州晚报其中,中科院微电子所将建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该研究院将以微电子所人员为主体,以知名专家为重点,打造核心团队,主要围绕集成电路和系统应用开展创新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工作。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将建设郑州工程技术研究院,聚焦高端医疗器械领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在郑州高新区建设郑州研究院项目,围绕超硬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郑州市传统优势产业,开展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半导体新材料、矿物资源循环利用、纳米聚晶金刚石、智能装备、刀具制造等研发工作,打造国家前沿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校对/小北)

驰其形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生态修复中心揭牌

12月15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生态修复中心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副市长魏元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战略院院长张洪涛为中心揭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张祥与张洪涛院长就共同建立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生态修复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双方将以中心建设为契机,在自然资源调查、国土空间规划、矿山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助力朔州破解资源环境难题、创新土地保障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来源:朔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蒲衣子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生态修复中心成立

本报讯 (记者 陈舒)3月29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生态修复中心成立大会在地大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生态修复中心将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以及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共同协调下,聚焦国内外生态修复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开展生态修复政策、法规研究方面,为国家生态修复决策机构建言献策,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管理、技术咨询,探索生态修复建设和运营模式。据介绍,依托学校的地学优势,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生态修复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生态修复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改革方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续将打造“产、学、研、政、企”创新平台,更好地践行“两山”理念,探索生态修复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山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

数如佚汤

如虎添翼!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助推广安玄武岩产业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四川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强强联合共推广安玄武岩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李建勤刘大锰见证签约 赵波主持10月21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四川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签订《玄武岩矿全产业链及其纤维复合材料研发项目技术服务协议》,双方将围绕玄武岩纤维增强绿色矿物复合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技术服务,在共建产学研基地、共享政策和技术信息、联合申报项目、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广安玄武岩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李建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大锰见证签约,市委副书记赵波主持签约仪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的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专业覆盖地质、资源、环境、材料等领域,建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矿物岩石开发与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一大批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此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以河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四川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研究院签约,是继2019年6月15日我市在北京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继续深化、细化合作事项,推动广安玄武岩纤维产业加快发展的务实之举。按照协议,双方将合作建立玄武岩等矿物综合利用及绿色矿物复合材料研发产学研合作基地和研究生实习基地,并在研究院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产学研基地”标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利用自然资源系统国家双一流高校及国内外信息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提供国家政策、技术信息与文献情报等,为研究院制定总体和项目发展规划开拓思路提供技术支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还将协助研究院联合申报玄武岩等矿物综合利用及绿色矿物复合材料领域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科研平台,联合申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工信、发改等有关项目经费支持。并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耐海水绿色建材、玄武岩纤维电池隔膜、3D打印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固废建材、矿物与固废生态复合板材、玄武岩等矿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共同探讨具体合作项目。同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为广安玄武岩纤维产业人才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配合研究院提升技术水平。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广安就业,共同筹建研究生工程实践基地。此外,双方还将联合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会议,整合优势资源协助研究院在申报学位点、博士后工作站、海内外院士工作站等方面积累条件,为提升研究院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来源:广安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非吾罪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四川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 强强联合共推广安玄武岩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建勤刘大锰见证签约

10月21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四川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签订《玄武岩矿全产业链及其纤维复合材料研发项目技术服务协议》,双方将围绕玄武岩纤维增强绿色矿物复合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技术服务,在共建产学研基地、共享政策和技术信息、联合申报项目、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广安玄武岩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李建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大锰见证签约,市委副书记赵波主持签约仪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的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专业覆盖地质、资源、环境、材料等领域,建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矿物岩石开发与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一大批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此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以河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四川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研究院签约,是继2019年6月15日我市在北京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继续深化、细化合作事项,推动广安玄武岩纤维产业加快发展的务实之举。按照协议,双方将合作建立玄武岩等矿物综合利用及绿色矿物复合材料研发产学研合作基地和研究生实习基地,并在研究院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产学研基地”标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利用自然资源系统国家双一流高校及国内外信息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提供国家政策、技术信息与文献情报等,为研究院制定总体和项目发展规划开拓思路提供技术支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还将协助研究院联合申报玄武岩等矿物综合利用及绿色矿物复合材料领域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科研平台,联合申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工信、发改等有关项目经费支持。并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耐海水绿色建材、玄武岩纤维电池隔膜、3D打印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固废建材、矿物与固废生态复合板材、玄武岩等矿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共同探讨具体合作项目。同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为广安玄武岩纤维产业人才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配合研究院提升技术水平。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广安就业,共同筹建研究生工程实践基地。此外,双方还将联合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会议,整合优势资源协助研究院在申报学位点、博士后工作站、海内外院士工作站等方面积累条件,为提升研究院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记者 张飞)【来源:广安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何谓坐忘

强强联合!又一新研究院成立!

深圳大学近日获悉,哈尔滨工程大学与深圳大学签署战略合作,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中国核能与安全高等研究院,从而推动我国核工业创新发展。可谓是强强联合,又一重量级研究院成立!据了解,该研究院将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欲建设成为中核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学研平台,并探索出一条新的创新合作模式,最终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核科技创新中心”。图源官网除哈尔滨工程大学布局深圳,建立研究院外,还有众多高校已经在深圳建立相应的研究院。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香港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20余所高校在深圳建立研究院或研究生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由此来看,深圳对于各高校的吸引力可见不一般,除了深圳,近年来,四川也成为高校另一块教育资源争夺地!众多高校的研究院也落户四川省各地,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天津大学四川研究院等。大家对于如此多的研究院的成立,有什么看法?欢迎交流!

老斗士

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题名!北京这所大学成立又一重量级研究院!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自然文化研究院题写院名,地大(北京)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孙友宏共同为研究院揭牌。马俊杰受聘为自然文化研究院院长。莫言先生题写院名孙友宏校长为马俊杰院长颁发聘书马俊杰书记(右)、孙友宏校长(左)共同为研究院揭牌成立仪式仪式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林善园主持,副校长刘大锰宣读自然文化研究院成立文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力、王果胜、刘伟、段翔,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党员代表参加成立仪式。会场自然文化研究院的成立是地大(北京)深入贯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总布局"重要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统筹学校长远战略发展的历史考量之后做出的重要决定;是地大(北京)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投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探索文化育人新思路、新模式,不断完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战略选择。自然文化研究院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二级机构,属于"科研单位",集教学、科研、管理于一体,在原地学发展研究中心基础上规划整合,地质遗迹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和经济管理学院文学教研室整建制并入。研究院成立后,将依托学科优势,以"生态文明"为指导,以"自然文化"为特色,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开展自然文化研究,进行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培育自然文化研究的高质量成果。成立仪式上,马俊杰书记以《自然文化建设:新坐标 新路径 新高度》为题,讲授了专题党课。他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则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奠定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的执政理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积极投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既是学校成立自然文化研究院的指导思想,也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内容。马俊杰院长讲话马俊杰指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具有完备的地球科学专业学科体系,在自然文化的研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院成立后,要继续传播地学知识,打造地学文化品牌,积极开展与自然文化相关的专题研究、集成研究、系统研究,形成独特的研究成果。要以课题、项目为依托,开展自然文化体系研究,立足教学、依托专业,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科建设多个角度,构建自然文化育人体系,要注重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文化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他强调,学校的建设发展需要依托文化建设,办学既要办在学科上,也要办在专业上,更要办在文化上。文化永远是大学的特色与底色,大学文化建设要久久为功,长期坚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坐落于名校荟萃的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涵盖理、工、文、管、经、法等多个学科。同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国家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加强科学布局和组织策划,在科研项目、高水平学术成果、科研获奖、科研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及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成绩显著。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拖拖拉拉

国家海洋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签署科学文化战略合作协议 自然文化研究院海洋分院揭牌

内容提要:昨日,国家海洋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签署科学文化战略合作协议暨自然文化研究院海洋分院揭牌仪式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举行。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国家海洋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签署科学文化战略合作协议暨自然文化研究院海洋分院揭牌仪式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举行。据了解,自2019年11月,国家海洋博物馆面向全国征集馆校共建合作学校以来,该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合作。2020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为该馆首批共建合作学校。在双方前期合作基础上,更加充分发挥国家海洋博物馆优质馆藏资源、展示平台、研究能力和社会影响,充分发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层次人才培养、地球系统科学与自然文化研究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围绕海洋科学、海洋文化相关领域,全面深化馆校共建,共同促进知识创新与文化繁荣,共同提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立德树人能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海洋分院”成立后,双方将联合开展海洋文化学科、专业、课程、海洋文化学者论坛、专家讲座等科学普及和文化创新工作。重点围绕海洋相关领域,建立海洋相关科学重点研究工作定期沟通机制,构建以学科研究、文化研究深度合作为基础的馆校共建机制。(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来源:今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