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未来危机处理专家冒充者

未来危机处理专家

2019年8月25日,在黎 巴嫩南部城市提尔一处黎 军军营举办的开放日活动 中,一名女孩体验操作黎 军的扫雷排爆机器人文/《环球》杂志记者 姚依娜无人机、无人车、医疗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突出表现,让人们看到了无人科技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独特优势。在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中,无人科技也从多个维度提升着人类的危机处理能力。然而在30多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核事故时,各国投入的机器人曾因耐辐照强度不够或被电缆卡住,在短时间内丧失了工作能力。在没有替代者的情况下,人类只能亲身涉险,不少救援人员由于遭受过量核辐射而遇难。危机应对的强烈需求,促使人类在研制应急机器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形态功能各异的机器人活跃在危机现场,帮助人类应对灾难。抵达无人核现场1979年3月,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事故,其中2号反应堆的安全壳发生氢爆,泄漏出大量放射性物质。此次核事故后,美国开始研究适用于高辐射环境背景下的机器人,以代替人类进入高放射性区域进行辐射探测及应急事故处理。Odetics公司的ODEX-Ⅰ六足机器人是美国第一款应用于放射性环境的机器人。它由三个伺服电机控制移动,可沿任意方向移动。但它没有机械臂等功能部件,只有监测功能。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之后,苏联为这场核事故设计了专门的机器人Mobot-ChHV,但该机器人只装备了电机组件用于清理屋顶的放射性垃圾,没有配备电子元器件。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此也开始研发耐辐照核应急机器人。他们资助的RedZone机器人公司研制出耐辐照机器人Pioneer,该款机器人于1998年成功进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现场。它采用全电控的履带结构,携带的特殊钻头可钻透反应堆的墙壁和碎石。它有一个最大臂展可负载45公斤的6自由度机械臂,可在反应堆内部进行采样工作。它还携带多种传感探测器,用于探测事故现场的辐射场和温湿度等信息。Pioneer使用了三维摄像系统,采用3D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事故现场的三维图。1999年9月,日本JCO公司的一座核燃料加工工厂发生了浓缩铀临界事故。此次事故让日本政府意识到研究耐辐照核应急机器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2000年开始,日本政府组织日本核安全技术中心、日本原子能研究院和制造与技术中心三家机构研究针对核事故应急工作的耐辐照核应急机器人。此后,各机构研制出多款机器人,可在高放射性区域进行视频、温湿度和辐射监测,以及在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处置和环境采样等。2011年4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事故,多个反应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氢爆。事发后,各国投入了多种核应急机器人进入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工作。美国iRobot公司2011年提供的Packbot机器人是第一个投入福岛核事故现场的机器人。它原本不是耐辐照机器人,但为了快速进入核事故现场应急,其敏感部位加装了屏蔽防护层。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动能力强、可装载多种探测器和功能机械臂等特点。两只履带主动轮外侧配有可拆卸式前置履带,具有较强的越障能力和倾翻自调功能,可适应复杂的事故现场。另一款进入事故现场的机器人是日本千叶工业大学研发的Quince系列机器人。Quince-1机器人在一次监测任务中,因通信线缆被钩破导致无法返回。改进后的Quince-2和Quince-3机器人可使用中继通信、无线远程遥控。它们体积小巧,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越障能力;3D摄像系统可以实时测绘现场的三维图;红外感应器和CO2探测器能探测人体呼吸和体温状况,及时将被救人员身体状况反映给救援人员;机械臂可用于反应堆内部液体取样,可递送食物或者其他补给。事故发生后,美军无人机“全球鹰”在日本上空飞行数天,搜集到了日本核电站的高清图像,并检查了被破坏的核反应堆和冷却池,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事故中心影像资料。2013年8月1日,日本成立国际核退役研究所(IRID),研制了多款用于福岛核事故反应堆的除障、清理和监测机器人。其中,Rosemary和Sakura机器人常双机联合使用,Sakura机器人利用自身300米长的有线线缆,为Rosemary机器人提供无线中继通信,增加后者的监测范围。另外,还有可变形机器人,可通过安全壳的导管进入安全壳内进行监测。在导管内直线行驶时,机器人使用直线棒形结构,进入安全壳内部后,变为凹字形或蝎子形行驶监测。救援能力逐步提升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一批救援机器人抵达现场,在搜救犬和人无法抵达的区域找到一些遇难者遗体。美国Fostermiller公司的履带式救援机器人TALON表现突出,它动作灵活、转向迅速,具有较好的地面适应性。由于它配备了3套具有数字变焦功能的视频传感器,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完成搜索任务。不过,搜救现场的实际情况也反映出当时救援机器人的技术短板。机器人体积偏大,无法进入狭小的空间;高温导致机器人履带软化,无法正常行进;无线通讯问题导致机器人有大约四分之一的时间无法正常工作;机器人的图像智能识别能力不足;人机协同能力较差,控制者与机器不能很好地配合。2006年,美国西弗吉尼亚萨戈煤矿发生矿难,救援人员钻了3个深孔给井下输送氧气,同时向井下派出了救援机器人。这是机器人第一次被用于矿难救援。可是它最终还是因行进中陷入泥潭而受阻。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呼吁发展基于小型无人驾驶智能飞行机器人的灾情快速采集系统和生命体征信息智能采集机器人技术。此后,中国地震搜救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863”计划“救灾救援危险作业机器人”项目的支持下,共同研制和开发了地震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系列机器人。2013年雅安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项目组成员第一时间携带废墟搜索机器人与旋翼无人机赶赴灾区,协同中国国家救援队开展搜救工作。据介绍,进入灾区后,废墟搜索机器人全程配合救援队进行废墟排查工作。该机器人携带红外摄像机和声音传感器,能实时传输废墟内部的图像、语音信息,供救援人员快速确定幸存者的位置及周围环境。当时龙门乡政府所在地受灾较重,街道上多处门店受地震破坏严重,主承重墙受损,有随时倒塌的可能。加之震后余震不断,极大地威胁到搜救队员的人身安全。而废墟搜索机器人顺利进入严重破坏的建筑物中,由楼梯爬上二楼,传送回实时清晰画面。对整个楼层进行搜索,确定无人员受困之后,它又安全返回,完成了对该栋危楼的排查工作。旋翼无人机也成功完成了自主起飞、空中悬停、航迹点跟踪飞行、超低空信息获取、自主降落等任务,实现了对地震废墟区域的快速信息获取与实时影像回传,提升了搜救行动效率,为救援队有针对性地调度和部署提供了决策依据。2014年,云南昭通市鲁甸地震后,中国自主研发的无人机传回首批高分辨率影像图,可清晰判读出房屋损毁、道路受阻、山体塌方、水位上涨及堰塞湖等情况。这被认为是中国无人机震后应用的标志性事件。以往,地震专家们都是徒步进入最危险的灾区,调查情况,再将消息送回,时间长、安全度低。卫星遥感技术受分辨率和拍摄角度等因素限制,给救灾决策带来困难。无人机可在震后迅速进入灾区航拍,实时传回清晰的图像,成本低、易操纵、反应快,对大面积区域震害调查效率更高。水火之中显身手2009年,法航447航班坠海后,搜索行动持续了两年。2011年,水下机器人在水下4000米的位置找到了飞机残骸和黑匣子,失事谜团得以解开。2014年,在寻找失踪的马来西亚航班MH370过程中,澳大利亚海军“海洋之盾”号补给舰使用了美国提供的“蓝鳍金枪鱼”自主式水下航行器。该机器人可下潜至水深4500米处,发射声呐脉冲扫描海底,脉冲向两个方向以弧形散开,机器人能接收到在脉冲范围内物体的反射声波,利用“声波阴影”判断物体高度并形成图像。2016年,四川广元沉船事故中,救援点水深最浅65米,最深85米,水下地形是一个斜坡并有石头。由于环境限制,且无法提供所需气体,蛙人下潜安全深度一般不超过50米,最深不超过75米。为保障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水下机器人潜入水中参与协助救援。在水下65.7米处,机器人找到了事故船体。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在数小时内,大约400名消防队员动用了数十辆消防车、至少18个高压水枪、多架无人机以及一台机器人灭火。该消防机器人名叫“巨人”,长约1.6米,安装有履带,能够爬楼梯,可持续工作8个小时,能进入巴黎圣母院主体结构内部进行灭火、降温。据机器人设计者介绍,“巨人”可执行多项任务,如扑灭火灾、疏散伤员、运输设备,以及使用视频工具和气体传感器侦察火情等。它已在巴黎消防部门服役两年,需要消防员远程遥控,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同年,杭州市余杭区一厂房发生火灾,在灭火现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机器人顶部的热成像双目云台摄像机,能自动定位火源,即使在浓烟环境下,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它采用智能鱼眼全景侦察,可实时传输现场的可见光、热成像画面至遥控器或应急消防救援平台;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时采集现场环境的温湿度、有毒有害和可燃气体浓度;它的高压水炮具备一键自摆功能,可全自动定幅往复喷射。同时,该款机器人具备较强的越障能力,可适应草地、碎石、沙石等复杂路面环境。发展方向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葛世荣撰文指出,当前机器人的技术还无法完全满足复杂灾难现场救援任务的要求。机器人的移动能力、感知能力、通信能力、续航能力以及特殊环境下对于机器人的特定要求均制约了机器人在危机事件中的应用。当前的机器人只是针对单一的功能进行设计,而危机往往是复杂的、多状况共存的动态系统,仅依靠单一功能并不能完成应急救援任务,需要对机器人的功能进行集成。由于技术原因,目前还没有任何机器人能实现自主搜救,都需要人工操作。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操作人员可以只进行决策层的工作,机器人能够自行穿越复杂地形,自动搜寻被困人员,救援效率将大幅提高。多机器人的协同也至关重要,有利于完成复杂的应急任务。现在,对于多机器人协作主要集中在体系结构、任务分配、通信、协作定位、地图构建与探索、运动协调和系统重构的研究上。功率质量比是反映机器人动力性能最为重要的参数,轻量化会使无人系统产品便携化、机动性更强。当前,对于救援机器人轻量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轻质高强度材料的研究、机器人外壳的优化设计以及新型高容量电池的研究等方面。葛世荣表示,未来的机器人将实现救援功能集成化、救援行为自主化、救援任务协同化、救援装备轻量化。机器人将具备自我判断能力,自主优化路径,选择最适宜的危机处理方式。来源:2020年3月1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6期《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学习

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的地震事业发展机遇

5月22日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仔细解读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会发现报告中的很多内容都为地震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大展身手的机遇。我们一起看一看。四、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科技是进步发展的动力。防震减灾工作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贡献,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地震科技的发展史。地震科技的发展方向,是要构建开放合作、充满活力的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使我国地震科技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最终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之列。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广泛凝聚力量,努力构建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2017年召开的地震科技大会提出,我们要大力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实施“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和“智慧服务”四项科学计划,在认识地球、减轻灾害、与地球和谐相处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中国地震局不断推动地震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加大基层基本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未来我们也将努力实现地震科技创新重大突破,增强我国地震科技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地震工作服务和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向着建成世界地震科技强国的目标不断迈进。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中国地震局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2020年,中国地震局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将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务实合作,举办第二届协调人会议,实施地震监测台网建设项目。探索建立国际地震合作组织,在地震科学研究、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建设、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提升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目前,我国地震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是设立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围绕地震机理与预测这一科学前沿问题和防震减灾的社会需求,开展地震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2011-2018年,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级项目1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0多篇,其中SCI收录6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实验室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多项成果获部委和国家一级学会科技奖。实验室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并为防震减灾提供了支撑。下一步,随着四项科学计划的持续推进、实施,相信会有更多的地震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科研机构步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列。五、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地震安全的“保驾护航”。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强度大、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我们能做的有很多。目前,中国已经完成近百个城市、一百多条活动断层的探查,发布实施了全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提出了近5万条抗震设防的要求,在大兴国际机场等6000余个工程建筑以及港珠澳大桥等近350座大型桥梁上应用了减隔震的装置。同时我们还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有效提升了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抗震承灾能力。全社会抗震韧性能力不断提升,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像采用了减隔震技术的港珠澳大桥,就被称为在抗震方面“世界上最安全的跨海大桥”。六、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增加专项债券投入,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历次大地震造成建筑物的重大破坏,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害。国家通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标准的设定,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建筑设定了相应抗震标准,并通过对设计、建设、验收等环节的监管,加强了城市建筑的抗震能力;然而,与之相比,农村民房建筑由于施工工艺不规范、无法有效监管等原因,地震安全风险依然较大。十多年来,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效益。如新疆的农居工程经历了50多次6级左右地震的考验,基本实现地震零死亡。在汶川、芦山、岷县漳县等地震中,农村民居抗震安居房无一倒塌。八、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洪涝、火灾、地震等灾害防御,做好气象服务,提高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地震工作不是中心却影响中心,不是大局却能牵动大局。防震减灾工作做好了,社会效益难以估量;做不好,可能会使多年的经济建设成果遭受损失,甚至会干扰和影响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进程。最后这一条不用多说,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提出的直接号召、殷殷嘱托。新的一年,地震人,加油干吧!

其卒之也

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启动会顺利召开

1月14日,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启动会顺利召开。新疆地震局局长、党组副书记吕志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单新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帕米尔野外站是新疆地震局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也是自治区第一个自然灾害领域国家级野外站,体现出了新疆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的独特区位优势。会议强调,新疆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在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的深度合作是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技术力量,充分把握帕米尔野外站面向中亚地区的特点,全力推进野外站的建设与发展,切实提升新疆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能力。会上,野外站站长、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陈杰介绍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站2021-2025年实施方案,参会人员重点围绕实施方案中未来5年主要任务、组织架构、能力建设、年度计划等核心内容开展讨论。会议还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要求。新疆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琼,党组成员、局长助理王飞,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何宏林,新疆地震局监测预报与科技处和相关专家,太原大陆裂谷野外站、长白山火山野外站及拉萨地球物理野外站负责人及相关专家以视频方式参加会议。【来源:监测预报与科技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本心

这所大学是中国地震局的直属院校,毕业能到地震局工作吗

我国有近3000所高校,有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农业类,财经类等等。其中有一所大学,是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号称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是中国地震局的直属院校,也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一,学校历史学院始建于1975年,其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1983年迁至北京东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1985年组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防灾科技学院。2013年开始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8000人,办学规模并不算大。二,优势专业学校的本科专业并不多,只有3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除开这两个专业,与防灾减灾核心的专业有: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等;还有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地理科学、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心理学等;剩下的一些专业,如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等,基本上与防灾减灾关系不大。三、录取分数以下是部分省份2019年的录取分数。四,报考建议1,学校的研究方向也很“地震”:地震前兆背景场、岩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地质灾害、地震观测信息处理、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学院承担了防震减灾规划编制项目等行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公共效益,为防灾减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学院深度参与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九寨沟地震等重大灾害的现场救援、科学考察、灾害损失评估以及中小学房屋破坏情况考察工作,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3,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防灾科技学院,学院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在我国防震减灾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学校有部分专业与防灾减灾关联大一些,其他一些专业是通用的专业。所以选择专业的时候,如对防灾减灾专业感兴趣,就要看清楚要求,进行填报。5,有些与地震有关的专业,如地球物理学(地震监测方向、地球物理勘探方向)、地质学(地震地质方向)、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女生慎重报考。6,能不能进地震局的问题,我们看一下2019年学校召开的,2020年双选会,此次双选会成功邀请了20家省地震局、研究所参会。面向本科生提供99个就业岗位,面向研究生提供197个就业岗位,覆盖防灾科技学院20多个专业。我是高考志愿老马,关注我,获得更多的高考志愿填报知识。请点赞评论加转发,也请在评论区提问,我会用视频或文章解答。

哀悼|中国工程院李玶院士去世!

简 介:李 玶,地震构造专家。1924年3月20日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1947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获学士学位。曾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地震局和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李玶在地震构造方面的研究为我国许多重大工程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我国东部具有新生代断块运动的特点,并据此对三峡坝区进行了地震危险性评价,认为坝区不具备发生强震的危险,未来地震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断块外围的活动性大断裂带;在深圳核电站厂址断层活动性评价中,查明了核电站外 围活断层的分布,核岛地区无能动断层存在,这为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的选址取得重要依据;他还指出,由于地应力场方向的改变,只有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大断裂带,才具有发生强震的危险。此种认识已纳入有关的规范中。他还根据我国强震多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在原地重复的特点,利用地震活动的停歇时间,为云南阳宗海电 厂的扩建提供了地震危险性评价依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承担科研项目情况:1.长江三峡坝区区域构造背景及新构造运动发展趋势的探讨(专著)。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2.云南川西地区地震地质基本特征的探讨,《地质科学》,1975年第4期。3. 西昌—渡口地区地震烈度区划综合研究报告(专著)。1977年,地震出版社。4 应用图象识别确定京津及邻区强震危险区。《地震地质》,1979年3月。5.昔格达层构造变形形成因素分析。《中国地震》,1985年第1卷第3期。6.中国强震发生带地震构造的几点思考。《高校地质学报》,2001年9月。7.台湾海峡地震危险性初析与海峡隧道修建的可行性研究。《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11月,Vo1.4,No.11。8. 长江三峡库区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第7卷第6期。9. 城市规划中抗震减灾的新构想。2006年9月24日(待发)。李玶先生千古!

神悟

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中国地震局直属高校——防灾科技学院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国家地震局,是我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河北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学校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高新区学院街465号,典型的建在县城里的大学,但因燕郊同北京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北京的郊区。1975年,国家组建了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周总理提议建立相关院校,培养相关人才,因文革未能实现;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决定在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大队地震地质队的基础上筹建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1983年,学校迁至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2年后,改建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学校升格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防灾科技学院。在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次年,被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并在第二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2016年,学校入选为河北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2个, 包括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11个(如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13个(如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8个(如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学校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培养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地质资源与灾害地质、防灾减灾工程、地下水工程与地震流体动力学、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灾害信息处理技术、灾害风险评估与防灾减灾规划等培养方向。针对于此,河北省将学校的固体地球物理、地质工程这2个学科新增为高校重点发展学科,此外,建有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等)。国家、河北省对学校的科研支持也是与学校的专业优势相对应的。诸如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防震减灾规划与地震应急救援重点实验室、灾害信息与应急管理系统国际合作实验室、综合减灾研究所等。学校着力开辟凝练了地震前兆背景场、岩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地质灾害、地震观测信息处理、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等8个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科研体系。我们国家的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此,学校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如果考生对防震减灾相关专业有兴趣,那么防灾科技学院是最佳的选择,也许以后成为家乡的一名地震台长。

乖孩子

中国地震局张培震院士团队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张培震院士、郑德文研究员、郑文俊研究员、张会平研究员、王伟涛副研究员等完成的“青藏高原及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形成过程”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张培震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等项目的支持下,张培震院士团队始终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形成过程为研究目标,从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开展了长达20多年的持续研究,在青藏高原及周边现今构造变形与应变状态、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形成过程和构造变形与气候变化在塑造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貌中的作用等三个方面取得重要科学发现。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及其持续楔入作用不仅形成了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还在亚洲大陆内部形成了一系列规模巨大的活动断裂带,控制着强烈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并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环境演化和自然灾害产生重大影响。有关青藏高原晚新生代形成与演化的理论不仅是国际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和前沿热点,也是研究中国大陆地震构造环境、生态环境演变和减轻自然灾害的重要内容。GPS观测得到的青藏高原及周边相对于稳定欧亚大陆的地壳运动速度场。箭头方向代表运动方向,箭头大小代表运动速度。通过对GPS观测资料分析,发现印度和欧亚板块相对运动速率的90%被青藏高原周边和内部的构造变形所吸收调整,高原周边以收缩应变为主,内部以扩张和剪切应变为主,所谓“向东挤出”实际是高原内部地壳物质的向东流动和顺时针旋转。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图。黑色粗箭头是推测的青藏高原向外扩展方向,白色箭头是次级地块的运动方向。黑色粗线条是主要水平剪切断裂,带锯齿的黑色细线条是逆冲断裂,红色线条是正断裂。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高原的最新组成部分,是高原向周边扩展的最前缘部位。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形成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新生代晚期(10-12 Ma)发生的准同期构造变形是最重要的地质事件,导致山脉隆升和盆地消亡,使其成为青藏高原最新的组成部分,最终奠定今日之地貌。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仍在持续,其前缘已经跨过河西走廊盆地,进入戈壁阿拉善地块内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演化模型。新生代早、中期,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应力尚未大规模传递到青藏高原东北缘,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晚期(10±2Ma)才开始发生准同期的构造变形,导致山脉隆升和盆地消亡。

出车

中国地震局直属管理唯一一所高校!录取分数不高,出来好就业

我国有近3000所高校,有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农业类,财经类等等。其中有一所大学,是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号称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是中国地震局的直属院校,也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防灾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始建于1975年。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并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等各类“质量工程”项目及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发展学科、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等。学科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地球物理学河北省高校新增重点发展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地质工程全国排名2019防灾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网友评价从学校的学风来讲,防灾的学风不错,图书馆的人也很多,刚建起来的图书馆,里面很舒服,藏书也挺多的,在四年之内你根本看不完,大家都很努力,学校空气不错,周末可以去北京玩,坐公交四十分钟到天安门,也不错,教学质量也比较好,老师也很严格,很负责,学习关键也是看自己啦。从工科角度来说,是所挺好的学校,出来好就业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防灾科技学院,学院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在我国防震减灾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红军桥

“水库地震监测与预测实验场—大容量气枪主动源探测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评审论证

9月8日,广东省防震减灾现代化试点省项目“水库地震监测与预测实验场—大容量气枪主动源探测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进口设备采购需求评审论证会在广州召开。评审组组长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原所长刘启元研究员担任,评审组成员由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中山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担任。广东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佩卿,党组成员、副局长吕金水、黄胜武,相关业务部门领导和项目组部分成员出席会议,省外专家通过视频连线参与会议。该项目由广东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新丰江地震台、阳江市地震局等单位共同承担。评审组听取了项目组关于实施方案和进口设备采购需求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并对方案进行了质询和讨论。评审组认为,该项目的实施方案完整可行,技术思路明确,采用方法合理,可以获得预期成果,一致同意通过论证并同意采购相关进口设备,同时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改进意见。孙佩卿指出,该项目是广东省防震减灾现代化试点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广东本身具有开展主动源探测的优势和需求,在各相关兄弟单位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已完成场址勘选和实施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下一步要抓紧推进项目实施,争取早见成效,最大限度服务于广东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责任编辑:雷蕾)【来源:广东省地震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有患

一个月内中国痛失6位重量级院士

李连达、陈创天、侯芙生、邓起东、谢世楞、程开甲,一个月内中国痛失6位重量级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于2018年10月1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创天,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0月31日9时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的炼油和石油化工专家,中国石化总公司原副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侯芙生,因病于2018年10月31日17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和地震地质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荣誉理事、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创始人和首任主任,地震地质期刊主编,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原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邓起东,因病于2018年11月6日23时2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天津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港口和海岸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谢世楞,于2018年11月7日6时52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3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7年“八一勋章”获得者,中科院院士程开甲11月17日上午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在上述6位刚刚逝去的科学家之中,年纪最大的是101岁的程开甲,最年轻的是81岁的邓起东,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立起了座座丰碑。其中,李连达是著名的中药药理学家,陈创天是著名材料学家,侯芙生是著名的炼油和石油化工专家,邓起东是著名构造地质学家和地震地质学家,谢世楞是港口和海岸工程专家,程开甲是著名的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