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美国媒体发出一个警告,中国的科技研发资金投入超越了美国!这令美国科学界担忧,美国的科研水平将很快被中国彻底超越。CNBC电视网站报道称,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研发支出增长了10.3%,达到2.44万亿元(合3,780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去年3月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计划在2020年投入约1,340亿美元用于研发。美国尚未公布官方的研发支出数据。应当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国家体制与经济体系的差异,两国相关数字并不能简单地进行直接对比。然而,一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中国在科研领域的走势越来越好,令美国科学界等领域的有识之士拉响了警告:再不正视这一问题,美国科研很快将落于下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证实,用于开发新服务或产品的研发支出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统计局表示,到2020年底,我国共有5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5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投入运行。这一数字,是中国科研支出的最高纪录,但也是五年来最慢的增量增长,低于2019年12.5%的增幅,主要原因是支出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增幅正常的出现了相对平缓的转变。该报告还表示,去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约45.7万个项目,批准了360万项专利,比2019年的40%有所增加。在其他国家方面,作为经济总量略小的主要国家,英国在2020年的研发支出为114亿英镑(159亿美元)。英国计划到2024或2025年将研发支出增加一倍以上,达到220亿英镑。在美国,一个极为不合理,甚至荒唐的发展趋势令人非常担忧。美国统治阶层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改善自身科研能力的方面,却在过去几年推出了几项遏制、威吓甚至胁迫他国的政策,想要通过打击他国的手法,实现保护自己的世界科技领先地位。例如,美国在5G、芯片等领域不断威胁各国政府和企业,不惜用经济、政治、军事压力迫使他国拒绝中国技术的进入和发展。然而,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在这一领域影响力越来越不稳定的真相已经日益明显。随着世界供应链变得更加不稳定,中国和其他国家已经采取措施,加强自己的科研发展,而美国一部分人却忙着试图通过封锁和打压来阻止其他国家共同发展。据中国媒体报道,近期将召开的人大等重大会议将宣布一系列新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摘要:从诞生那天起,中国“北斗”就具有天然的国际性,开启了向服务全球迈进的历程,也坚定了中国科学家把“北斗”打造成世界“北斗”、一流“北斗”的壮志雄心。近年,“大国重器”成为高频词,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和人们的言语表达中。经过新中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持续奋斗,中国建成或正在建设一批大国重器,它们有的助力揭示宇宙奥秘,进一步推进人类认知;有的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实现巨大跨越,促进社会财富快速增长;有的大幅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促进生活方式变革……这些历经多年倾力打造的大国重器,在新时代具有更为广阔深远的影响力。它们植根于深厚的传统“天下观”,诞生于联系空前紧密的“地球村”,不仅成为新中国辉煌成就的显著标志,而且是增进中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纽带和重要载体。其中,被人们称为大国重器“三剑客”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即“中国天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空间站可谓最具国际范儿,是促进中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先锋。从“中国天眼”到“世界天眼”探究宇宙形成之谜贵州省平塘县一个名为“大窝凼”的洼地近年来为国际天文学界所瞩目,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于2016年9月在此建成并进入试运行、调试阶段。2020年1月,FAST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FAST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大国重器中的经典,实现了中国在天文学前沿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观天巨目”,FAST可谓“独步天下”,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10倍,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借助它,科研人员可以洞悉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在巡天“实战”中,FAST表现出色,截至上个月末,其已发现的脉冲星超300颗。从提出构想到建设、通过验收和正式运行,FAST一直吸引各国天文学家的目光,赢得了世界声誉,招来一批国际合作者。比如,201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一个研究团组和中国有关方面合作,共同在FAST上装了后端设备,开始了搜寻地外智慧生命的观测。顺应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不断加强的大趋势,FAST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近日宣布,本着开放天空的原则,FAST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零时起,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所有国外申请项目统一参加评审,评审结果将于7月20日公布,观测时间将从8月开始。这意味着,FAST对外开放进入新的更高水平,彰显了中国与国际科学界充分合作的理念。在开放合作中,FAST将更好地发挥效能,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作出更大贡献。对中方的开放姿态,国际社会有关方面给予高度评价。澳大利亚射电天文学家娜奥米·格里菲思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有关方面征集FAST观测申请,将有益于国际研究与合作,特别是给各国年轻科学家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机会,有助于建立合作关系、扩展研究领域。据她所知,澳国内有不少团队将申请利用“中国天眼”进行观测,非常期待能获得机会。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远东联邦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安东·科切尔金表示,中国同行对外分配FAST观测时间的邀请,对全球科学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FAST无疑将激发更多外国天体物理学家的兴趣,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工具。他相信,借助FAST,人类将获得更多重要发现。从中国空间站到国际太空站打造全人类太空之家4月的海南文昌发射场十分忙碌,中国航天科技精英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迎战世界航天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发射任务,在九天之上建造致力于推进人类认知、探究宇宙奥秘的重要航天基础设施——中国空间站。根据规划,在2021年和2022年,中国将实施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4次货运飞船和4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今年初,中国空间站建设各项准备工作节奏加快。1月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举行空间站任务试验队出征仪式,空间站核心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三型号总指挥悉数登场发言,试验队员代表庄严宣誓。2月16日,经过1年艰苦训练,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首批航天员乘组完成预定科目训练,开始进入强化冲刺训练阶段。3月13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对外宣布,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运抵该发射场并进入测试发射准备阶段。近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已抵海南文昌发射场,之后进行最后的总装和测试工作,为执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做好准备。国际科学界对中国空间站建设进程给予特别关注,他们从中方积极开放合作的政策和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中国空间站将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公共科研平台,按照相关程序,他们将有机会参与相关科研项目。他们体认到,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与自己的科研密切相关,中国空间站的成功就是他们的成功。近年来,中国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以中国空间站作为平台和载体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的诚意,并实施了具体措施。2018年5月,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举行“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详细公布了中国空间站的合作模式,邀请拟参与方提出合作项目申请。此举赢得相关国际组织官员点赞和很多国家的热烈响应。经过有关方面筛选确定,来自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挪威、肯尼亚、日本等17个国家的9个项目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涉及空间天文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地球科学、应用新技术、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从上世纪90年代确定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到即将发射核心舱,中国科学家经历了约30年艰苦跋涉,终于即将实现建设全人类太空之家的夙愿。从中国北斗到世界北斗导航全球寻常巷陌2020年6月23日,随着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完成。联合国外空司为此专门发来祝贺视频,同时肯定北斗系统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赞赏其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参与联合国空间活动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作为授时、导航系统,“北斗”满足了人类对时空信息的需求,并且以此为基础,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向生活生产领域全面拓展,从交通运输到海洋渔业,从水文监测到气象测报,从森林防火到电力调度。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从诞生那天起,中国“北斗”就具有天然的国际性,开启了向服务全球迈进的历程,也坚定了中国科学家把“北斗”打造成世界“北斗”、一流“北斗”的壮志雄心。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具有国际性。建设导航系统,不仅需要本国强大的空间科技能力提供支撑,还需要占用空间频率资源和轨位资源,这些都涉及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协调工作。此外,“北斗”需必要的海外站点提供支持。为此,中国于2013年与巴基斯坦达成合作建设北斗系统海外监测站项目的协议,之后监测站很快在巴建成并开通运行,由此拉开了“北斗”海外建站的历程。提供全球服务是“北斗”国际范儿最鲜明的特色之一。为此,中国有关方面大力持续推进“北斗”星座部署和信号覆盖,将其从本世纪初以“双星定位系统”为特征的“北斗一号”升级为由10多颗卫星组网、聚焦亚太的“北斗二号”,再升级为由数十颗卫星组网、服务全球的“北斗三号”。与此同时,中国有关方面还大力推动与其他导航系统的合作,比如与美方签署了《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提出这两套系统在国际电联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实现民用信号互操作,携手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记者 张保淑)原标题:“中国天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空间站 大国重器“三剑客”尽显国际范儿《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4月19日 第 09 版)
近年,“大国重器”成为高频词,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和人们的言语表达中。经过新中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持续奋斗,中国建成或正在建设一批大国重器,它们有的助力揭示宇宙奥秘,进一步推进人类认知;有的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实现巨大跨越,促进社会财富快速增长;有的大幅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促进生活方式变革…… 这些历经多年倾力打造的大国重器,在新时代具有更为广阔深远的影响力。它们植根于深厚的传统“天下观”,诞生于联系空前紧密的“地球村”,不仅成为新中国辉煌成就的显著标志,而且是增进中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纽带和重要载体。其中,被人们称为大国重器“三剑客”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即“中国天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空间站可谓最具国际范儿,是促进中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先锋。 从“中国天眼”到“世界天眼” 探究宇宙形成之谜 贵州省平塘县一个名为“大窝凼”的洼地近年来为国际天文学界所瞩目,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于2016年9月在此建成并进入试运行、调试阶段。2020年1月,FAST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 FAST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大国重器中的经典,实现了中国在天文学前沿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观天巨目”,FAST可谓“独步天下”,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10倍,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借助它,科研人员可以洞悉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在巡天“实战”中,FAST表现出色,截至上个月末,其已发现的脉冲星超300颗。 从提出构想到建设、通过验收和正式运行,FAST一直吸引各国天文学家的目光,赢得了世界声誉,招来一批国际合作者。比如,201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一个研究团组和中国有关方面合作,共同在FAST上装了后端设备,开始了搜寻地外智慧生命的观测。顺应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不断加强的大趋势,FAST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近日宣布,本着开放天空的原则,FAST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零时起,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所有国外申请项目统一参加评审,评审结果将于7月20日公布,观测时间将从8月开始。这意味着,FAST对外开放进入新的更高水平,彰显了中国与国际科学界充分合作的理念。在开放合作中,FAST将更好地发挥效能,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作出更大贡献。 对中方的开放姿态,国际社会有关方面给予高度评价。澳大利亚射电天文学家娜奥米·格里菲思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有关方面征集FAST观测申请,将有益于国际研究与合作,特别是给各国年轻科学家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机会,有助于建立合作关系、扩展研究领域。据她所知,澳国内有不少团队将申请利用“中国天眼”进行观测,非常期待能获得机会。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远东联邦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安东·科切尔金表示,中国同行对外分配FAST观测时间的邀请,对全球科学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FAST无疑将激发更多外国天体物理学家的兴趣,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工具。他相信,借助FAST,人类将获得更多重要发现。 从中国空间站到国际太空站 打造全人类太空之家 4月的海南文昌发射场十分忙碌,中国航天科技精英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迎战世界航天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发射任务,在九天之上建造致力于推进人类认知、探究宇宙奥秘的重要航天基础设施——中国空间站。 根据规划,在2021年和2022年,中国将实施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4次货运飞船和4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今年初,中国空间站建设各项准备工作节奏加快。1月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举行空间站任务试验队出征仪式,空间站核心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三型号总指挥悉数登场发言,试验队员代表庄严宣誓。2月16日,经过1年艰苦训练,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首批航天员乘组完成预定科目训练,开始进入强化冲刺训练阶段。3月13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对外宣布,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运抵该发射场并进入测试发射准备阶段。近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已抵海南文昌发射场,之后进行最后的总装和测试工作,为执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做好准备。 国际科学界对中国空间站建设进程给予特别关注,他们从中方积极开放合作的政策和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中国空间站将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公共科研平台,按照相关程序,他们将有机会参与相关科研项目。他们体认到,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与自己的科研密切相关,中国空间站的成功就是他们的成功。 近年来,中国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以中国空间站作为平台和载体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的诚意,并实施了具体措施。2018年5月,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举行“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详细公布了中国空间站的合作模式,邀请拟参与方提出合作项目申请。此举赢得相关国际组织官员点赞和很多国家的热烈响应。经过有关方面筛选确定,来自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挪威、肯尼亚、日本等17个国家的9个项目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涉及空间天文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地球科学、应用新技术、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 从上世纪90年代确定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到即将发射核心舱,中国科学家经历了约30年艰苦跋涉,终于即将实现建设全人类太空之家的夙愿。 从中国北斗到世界北斗 导航全球寻常巷陌 2020年6月23日,随着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完成。联合国外空司为此专门发来祝贺视频,同时肯定北斗系统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赞赏其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参与联合国空间活动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作为授时、导航系统,“北斗”满足了人类对时空信息的需求,并且以此为基础,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向生活生产领域全面拓展,从交通运输到海洋渔业,从水文监测到气象测报,从森林防火到电力调度。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从诞生那天起,中国“北斗”就具有天然的国际性,开启了向服务全球迈进的历程,也坚定了中国科学家把“北斗”打造成世界“北斗”、一流“北斗”的壮志雄心。 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具有国际性。建设导航系统,不仅需要本国强大的空间科技能力提供支撑,还需要占用空间频率资源和轨位资源,这些都涉及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协调工作。此外,“北斗”需必要的海外站点提供支持。为此,中国于2013年与巴基斯坦达成合作建设北斗系统海外监测站项目的协议,之后监测站很快在巴建成并开通运行,由此拉开了“北斗”海外建站的历程。 提供全球服务是“北斗”国际范儿最鲜明的特色之一。为此,中国有关方面大力持续推进“北斗”星座部署和信号覆盖,将其从本世纪初以“双星定位系统”为特征的“北斗一号”升级为由10多颗卫星组网、聚焦亚太的“北斗二号”,再升级为由数十颗卫星组网、服务全球的“北斗三号”。与此同时,中国有关方面还大力推动与其他导航系统的合作,比如与美方签署了《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提出这两套系统在国际电联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实现民用信号互操作,携手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记者 张保淑) 来源 海外网编辑 程星
活动现场专家在介绍科研成果。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供图 中新网广州11月21日电 题:18个国家级科研成果项目齐聚广州作者 王坚基于3DLIF技术的大范围水体三维标量场测量仪器、多模态集成传感器系统的研发及其应用、高分辨超声显微镜研制推广应用等18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近日齐聚在广州举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对接活动(广州分会场)。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介绍,该活动通过科技成果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精准对接,聚焦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新材料等产业,吸引全国高端创新资源和优秀成果落户广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据了解,该活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承办。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形式举行,吸引了逾30.9万人次关注。活动现场聚集了18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其中12个优秀成果依次进行项目路演,详细介绍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其各自团队所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副院长杨进介绍了他们团队研发的海洋深水浅层钻井关键技术。他们团队具有钻井参数与时间协同的深水浅层钻井设计技术、深水浅层安全高效钻井作业控制技术、高承载高效率深水浅层钻井关键装备等,关键装备还取得中国船级社、法国船级社认证。“这项技术包含超敏感光纤倏逝场传感器、超敏感光纤传感器-单分子检测、多通道、便携式光纤POCT设备,着力发展更灵敏的生物传感技术,可以将诊断窗口提前,提早进行干预。”暨南大学教授关柏鸥带来了他们团队研发的成果--高灵敏度、多通道、便携式光纤即时检测技术。中山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罗海彬向观众带来了他们团队研发的成果--新冠肺炎应急药物-双嘧达莫。据他介绍,新冠肺炎应急药物-双嘧达莫可改善重型患者凝血功能,临床验证2天治疗稳定吸收期,7天治疗明显好转。此外,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总经理王博团队研发的成果--电活性口腔种植修复膜;湖北大学副教授谭磊团队研发的成果--新型光控抗菌材料;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双铭团队研发的成果--人工智能视觉系统芯片等也令观众眼界大开。路演环节结束后,还在活动现场进行了成果对接,参会的政府工作人员、科研团队、高新企业、投资机构、技术转移机构、风评机构、重大平台、孵化器、银行进行互动交流,就路演及参会的18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的详细情况进行面对面交流,增进了解。(完)
不平凡的2020年已然过去,这一年,全球新冠肺炎肆虐,很多行业都被迫减缓发展速度,甚至按下了暂停键,然而,新冠肺炎并没有阻挡科技的发展脚步,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20年,我国取得的哪些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一:中国“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索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为国家重大科技发展工程,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于2020年1月11日正式投入运行,4月28日,正式开启外星文明探索,期间不断地发现新的脉冲星,截至2020年11月,共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并且将会在2021年,对其他国家开放,然而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我们还会对宇宙更多的区域展开探测,星辰大海才是我们远航的目的地。二:天问一号的升空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开启了我国火星探测的第一步,天问一号此次航行,可以说是身兼重任,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任务,即一次完成“绕着巡”,这在人类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对于天问一号的发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颗红色星球,探测火星的大气成分,温度变化,是否存在液态水等相关知识,为火星是否能够成为我们的第二家园提供理论基础。三:嫦娥五号探月嫦娥五号探测器,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经过8天的飞行,以及月球环绕,于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在月球表面着陆,在采集月壤完成后,嫦娥五号于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从月球表面起飞,在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成功后,于2021年12月27日1时26分,成功返回月球。使我国继美国以及苏联后,第三个取得月球土壤的国家,嫦娥五号带回的1731克月壤,拥有巨大的科研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月球的土壤成分,了解是否有水以及氧原子存在的证据,嫦娥五号登陆以及返回的技术经验,为我国下一步进行载人登月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成功到达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深度10909米,这使我国成为即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奋斗者号的成功,让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又打开的新的篇章,对进一步探索海底生物,海底地质构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四: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成功到达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深度10909米,这使我国成为即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奋斗者号的成功,让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又打开的新的篇章,对进一步探索海底生物,海底地质构造,起到了关键作用。五: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系统的开通,打破了美国GPS导航系统的垄断,使我国在军事,通信等诸多关键 领域,不再受制于人,并且北斗系统的高精度,信号强等优点,已经吸引很多国家前来合作。
第1、反卫星武器,全球第1第2、高铁技术,全球第1第3、移动支付,全球第1第4、5G技术,全球第1第5、超级杂交水稻,全球第1第6、水电站建设,全球第11. 反卫星武器是射入目标卫星轨道,对其追踪,然后利用动能摧毁。我国经过多年研发努力出了一种反导弹系统,十分含有技术水准,能够快速精准地拦截,高空低空飞行武器,在极短时间内便能够给出解决方案,如今的反卫星武器已经成为我国军事实力的重大依靠,为保卫我国起大了巨大作用。2. 中国高铁技术,远近闻名。虽然我高这项技术较晚起步,但是其发展速度让世界瞩目,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快。像之前德国,日本他们,早在我们之前就已经有了高铁。但是,等我们研发出了核心技术,便一刻不停地将他们给赶超了。3. 移动支付,现在互联网时代,最具代表性产物。当他创造与普及的那一刻,便拥有了无限的未来,人们有了线上支付的生活方式,带给了人们方便快捷的消费。还在疫情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与人交往是,避免了亲密接触,阻碍了病情传播。这项技术,不仅领先于全世界也让各国人们羡慕。4. 5G技术,2G,3G,4G,5G见证了我国网络通信技术的巨大发展。这项由华为研发出来的5G技术,不仅让国人骄傲,还在不停的普及到全世界。5G应有技术非常广泛,现在人们手机上,有些可以发现5G信号。相信不远,随着5G信号基站建设,全国都将被5G覆盖。5. 超级杂交水稻技术,由袁隆平院士呕心沥血研发,彻底解决了我国人们温饱问题,让有限的耕地面积,生产出了更多粮食,同时也消灭掉了世界部分饥饿问题。6. 水电站建设,最让人瞩目的便是三峡大坝水电站。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它不仅能够保证,海上航道运输,每年能够提供给人民们大量的电力,价值影响深远等。如今的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让世界瞩目为之惊叹,更令国人骄傲。
鲁网4月4日讯 记者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日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科技型企业复工复产正科学有序、平稳推进,并呈现出加速全面恢复的态势;全国高新区整体复工复产率普遍较高。疫情暴发以来,科技部已部署了68个应急项目,安排科研经费3.2亿元。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介绍:“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我们迅速完成了病原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另外一方面,也是不断将阶段性成果推荐给临床救治一线,在疫苗研制方面共部署5种技术路线,每一种技术路线都有1-3个团队进行同步攻关,目前已经有试剂和药物方面11个阶段性科研成果纳入到《诊疗方案》中。”近日,科技部下发《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提出了九方面18条举措,对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大支持力度,对科技支撑经济平稳发展做出体系化安排。截至4月1号,169家国家高新区,企业整体复工率达到7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的复工率达到94.2%,有35家国家高新区实现总体复工100%。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司长包献华介绍,高新区整体的复工复产率普遍较高。“据我们对21个省市调研统计,高新技术企业平均复工复产率超过90%;据对国家高新区内3万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监测,平均复工复产率达到83.3%。我们正在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定具体的办法,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直接支持。同时,通过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由于隔离防控的需求,疫情期间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在线教育、网上博物馆、数字娱乐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模式数字化产品快速增长。下一步,在培养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还有哪些新计划?对此,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表示:“进一步加大前沿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支持力度,重点包括先进计算、核心软件、宽带通信、区块链、光电子、微纳电子、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支撑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在这次疫情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引导和技术支撑的力度,重点包括:新型健康业、科技服务业、智慧城市、现代物流、教育服务等,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些新动能。” 当前,各地陆续开展春耕生产。科技部聚焦疫情防控期间春耕生产的特点和难点,号召科技特派员强化农业科技服务。目前中国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的企业有1.15万家,年均转化先进技术2.6万项,直接服务农民超过6500万人,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科技的“传播者”和创新创业的“领头羊”。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介绍:“重点围绕‘促春耕、保供给’,做好技术服务,增强粮食生产和防灾减灾的能力。及时筛选先进适用的成果,编印科技手册,向农民推送。积极指导返乡农民创新创业,拓宽贫困人口的就业渠道。完善线上服务工作机制,通过在线平台开展培训答疑,帮助农民解决春耕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上海市被称为东方明珠,不仅仅是因为上海市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城市第一位,上海还是我国先进制造业之都、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作为我国最富裕的长三角经济板块的龙头,上海更是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一个科技创新高地。上海聚集了一大批的国家级的科研院所,这些科研院所涉及航天卫星、舰船动力、生物医药、大飞机、计算技术等各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你知道中央驻上海的科研机构实力有多强吗?今天小鹏就给大家分享一下。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研究所之一。所本部职工1400人左右,32所是国内唯一的覆盖自主基础软件、嵌入式系统及网络通信关键芯片、计算机产品线的专业研究所。32所自成立以来,创造了我国计算技术发展史上的数十个第一,被誉为“神算所”;32所孕育出中国第一家IT上市公司——华东电脑,被誉为上海IT人才的“黄埔军校,获得过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又称为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一一所是一个具有57年历史的舰船动力研发机构和现代化高科技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具实力的国家级舰船动力研发基地。研究所拥有柴油机及动力系统、电气及自动化系统、能源装备及工程、分布式供能与新能源服务、海外业务等七大战略业务,业务涉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员工2000余名。3,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研发中心,担负着中国民用飞机项目研制的技术抓总责任,承担着飞机设计研发、试验验证、适航取证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任务,是我国最大的民机研发中心,现有员工3500余人。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民机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曾成功设计了中国第一架大型干线客机——运10飞机;与陕飞联合设计了运8气密型飞机等。上飞院承担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新支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以及CR929中俄远程宽体客机的设计研发任务。4,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现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上海公司成立于1949年9月,是国家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血液制品的主要研究机构、生物制品产、学、研、销一体的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前身为上海生物制品厂,由卫生部直属领导。目前,中国生物上海公司主要产品为预防用生物制品。长期以来承担并完成国家"863"、"973"、"传染病重大专项"攻关项目等几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任务,获得科研成果1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主要从事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研究,军民机航空电子、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及产品研制,。上电所作为中航工业旗下承担飞机“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研制的重点科研单位,全所从业人员2600余人。在航空电子系统综合、座舱显示控制、核心处理、无人机一体化控制、无线电通信导航、工程与制造等专业技术领域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有效促进了国内第三、第四代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以及民机产业的快速发展。6,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又称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成立于2003年12月,是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的非盈利事业单位,其前身是1999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电信等单位联合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小卫星工程部。卫星创新院现有两个园区,浦东张江园区和临港卫星研制基地,能够同时承担30到5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并具备同时承担100颗以上微纳卫星的研制能力。已成功发射包括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等61颗卫星,已成为我国科学卫星领域的主力军。7,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是我国通信领域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所,前身为1957年邮电部批准成立的上海电信研究所,1966年更名为“邮电部第一研究所”,现为国务院国资委所属大型企业——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核心企业之一。建所以来,电信一所以电话交换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为基础,历经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先后取得了150余项国家、部委级科研成果,拥有程控交换、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社会应急通信等专业领域30余项值得自豪的国内“第一”。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又称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于1977年建所,隶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五十所在普陀区、松江区拥有三个所区。其中,五十所现有职工1300余名,下属八个科研生产部门、三家产业化公司。建所以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进步奖490项,获得各类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授权近300件,形成了军工电子、电力电子、市政电子和安全电子四大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战术通信技术、微波与探测技术,为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猜图:这是上海哪个标志性的建筑?除了我们提到的8个来自上海市的优秀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之外,你知道上海还有哪些重要驻沪的科研院所吗?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欢迎大家关注小鹏财经。
近日,山东省科技统计分析研究中心联合有关高校院所和新闻媒体,评选出2020年度山东“十大科技成果”和“十大科技新闻”。◆十大科技成果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镰孢菌可侵染多种谷物如小麦、玉米等,引起的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山东农业大学小麦遗传改良与基因组学团队历经20年完成“小麦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克隆、机理解析及育种利用”研究成果,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并解析其抗病遗传及分子机理,研究发现Fhb7对具有环氧基团的A型和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具有广谱解毒功能。同时,成功将Fhb7转移至小麦品种中,验证了其稳定的赤霉病抗性。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5月22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目前,已有60多家单位进行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并在山东、河南等多地试验。我国成功实施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商业发射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及烟台宇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依托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开展了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攻关及装备研制,并于2019年6月在我国黄海海域首次成功实施“一箭七星”海上试验发射,2020年9月又成功实施“一箭九星”首次商业发射任务,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开辟了商业航天发射全新模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具备海上发射能力的国家之一。该系统荣获2020年中国工业设计金奖第一名,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正在营运的海上发射系统。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有助于深蓝与深空的深度融合,并辐射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商业卫星发射需求。万华化学突破 高端聚氨酯原料ADI全产业链国际技术封锁脂肪族异氰酸酯(简称ADI)系列产品是固体火箭推进剂最理想的固化剂,是飞机、船舶、核电、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和汽车产业的关键原材料,也是涂料、胶黏剂等行业水性化转型升级的核心原料,被誉为聚氨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工业化70多年来,ADI相关技术和产品均被国外垄断。万华化学集团历经17年,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ADI全产业链制造成套技术,打破国外对我国ADI制造技术的封锁,建成世界上品种最齐全、技术领先、产业链最完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DI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底,万华化学ADI系列产品已实现累计销售收入147亿元,利税63亿元,带动下游产业新增产值1200亿元,成为化工行业的典范。潍柴发布全球首款 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2020年9月16日,潍柴集团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创造了全球商业化商用车柴油机热效率的最高纪录。潍柴动力开创协同燃烧、协调设计、排气能量分配、分区润滑、智能控制等五大专有技术,解决了高效燃烧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使柴油机本体热效率超过了50%。热效率是衡量内燃机燃油利用效率的标准,热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节能减排效果就越显著。按照目前国内重型柴油机市场保有量700万台估算,如果全部替换为潍柴50%热效率的柴油机,每年大概可节约燃油33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95万吨,这将为解决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问题作出重大贡献。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 成功试跑高速磁浮是当前世界轨道交通技术“制高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由中国中车组织,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立“产学研用”联合团队开展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攻关。经过4年多研发,成功突破高速磁浮悬浮导向、测速定位等关键核心技术,系统解决速度提升、复杂环境适应性、核心系统国产化等重大难题,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工程化方案,搭建全系统仿真、试验、制造平台,初步搭建国产化产业链,完成成套工程化装备制造。2020年6月,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实现大系统闭环、自动运行动态联调,完成七大类共300余项试验。这些成果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自主创新工程化能力。全球首个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创新 双靶生物制剂研制成功泰它西普(商品名:泰爱)是由荣昌生物CEO、首席科学官房健民教授发明设计的一个抗体融合蛋白药物分子。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组有效率高达79.2%,比国际现有治疗生物药物提高约30个百分点。2020年,泰它西普获得美国FDA开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Ⅲ期临床试验许可和快速审批通道资格,已启动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2021年3月9日,泰它西普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销售,是全球首个双靶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创新一类生物新药。泰它西普还有潜力用于其它多种拥有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自身免疫适应症,其治疗IgA肾炎、干燥综合征等适应症的国内Ⅱ/Ⅲ期临床试验已全面展开。18英寸硅单晶及部件全国首次成功投产大规格高纯硅单晶是先进半导体设备的核心部件材料,是纳米级半导体制程良率的重要保障。经过4年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尺寸高纯稀有金属制品制备技术”结出成果,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成功攻克大规格高纯硅单晶技术,并实现成果转化,填补省内空白。该成果有效解决了大规格单晶生长过程热应力、固液界面稳定性、氧含量、纯度、典型缺陷及电阻率控制等问题,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形成20余系列产品,长成单晶直径达到18英寸,为全球最大硅单晶尺寸,纯度可到11N。产品为美国、日本、韩国所有硅部件厂商采用,安装于泛林、东京电子等顶尖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刻蚀机产品中,并在台积电等产线中使用。国产民用航空轮胎成功装机试飞据中国民航局公报,到2035年中国市场航空轮胎需求量将达121万条/年,市场价值100亿元,但目前我国民用航空轮胎100%依赖进口。森麒麟是全球轮胎行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历经十余年,成功掌握了民用航空轮胎关键技术。研制的国产ARJ21飞机航空轮胎,额定速度达378km/h,通过中国民航局相关审核认证和成功装机试飞,成为正式配套供应商。该成果解决了我国航空轮胎关键技术难题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若干技术瓶颈,建立了国内最先进的航空轮胎测试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体系,为我国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担负起国产大飞机核心零部件实现自主可控重任,促进我国民用航空轮胎行业产业链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山东省磁悬浮产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天瑞重工聚焦磁悬浮技术,经过多年攻关,突破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了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磁悬浮离心制冷压缩机、磁悬浮低温余热发电机等系列高效节能装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其中,磁悬浮鼓风机已列入国家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国家“能效之星”产品目录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磁悬浮真空泵自去年投放市场以来,节能均在50%以上;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磁悬浮离心制冷压缩机等3款产品被列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2021年3月,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院士专家团队鉴定,“磁悬浮离心鼓风机综合节能系统”和“高效节能磁悬浮真空泵”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核心材料实现突破高精度蚀刻引线框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关键材料,主要应用于高端芯片的封装。目前蚀刻引线框架技术被日本、韩国垄断,国内产品全部依赖进口。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围绕集成电路高密度集成、高导电性、高可靠性三大方向开展攻关,突破引线框架无掩模曝光技术、HSP先镀后蚀技术、真空蚀刻技术等关键卡脖子技术,使引线框架的曝光精度达到6μm、生产效率提高30%,整体良率超过90%,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打破国际垄断,替代进口,已为包括全球领先的龙头封测企业——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30余家集成电路封测企业供货,使我国高端芯片封装实现自主可控。◆十大科技新闻省委、省政府召开首届科技创新大会2020年7月2日,首届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举行。大会总结了近年来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当前我省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作了部署。大会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优良创新生态,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山东科技强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此次大会标志着山东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的历史台阶。科技攻关“揭榜制”和首席专家“组阁制”全面推行2020年5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鲁科字〔2020〕44号),全面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和首席专家“组阁制”。2020年采用“揭榜制”择优支持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40个项目、100个课题,财政资金超17亿元,部分符合条件的课题采用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吸引社会资金约84.98亿元,预计可实现新增产值1872.69亿元,预期申请专利3851项,新增各类技术标准114项、软件著作权1334余项。高水平打造30家“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创新创业共同体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对于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实现重大成果转化、拉动产业集群崛起意义重大。我省布局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30个,承担实施重大技术项目270项,攻克技术难题222项,形成关键技术160项,引进和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86项,新建创新平台101个,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72个,孵化和在孵科技型企业232家,带动产业增加值超过1028亿元。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创新团队入选中宣部“时代楷模”2020年12月,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获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连钢创新团队”是以张连钢同志为带头人的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创新团队。自2013年组建以来,团队秉承科技报国志向,破解一系列技术难题,使青岛港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5G智慧码头,提供了智慧港口建设运营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应急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疫情伊始,省科技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应急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组织实施疫情防控重大项目8个,研发课题12个,投入经费1750万元。通过该工程,我省成功分离到29株新冠病毒,获得226个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出106株候选单克隆抗体,筛选到18个对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完成6种新冠病毒潜在药物临床筛选,22个产品分别通过医疗器械注册检验、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和CE证书,为战胜疫情作出重要贡献。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全面启动2020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山东省、济南市签署共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合作协议。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是中国科学院布局的集聚化发展的大型综合性创新区。目前,济南市已落地15家“中科系”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初步实现多领域、多产业、多主体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首个山东省实验室在烟台挂牌成立2020年11月2日,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在烟台挂牌成立。作为山东省首批布局的5家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布局先进材料与大型成形制造、极端环境特种功能材料等5个研究方向,汇聚包括海内外12位院士在内的知名专家团队,吸引20个成熟度高的科研项目进驻,努力建成在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领域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基地,成为国家物质科学研究和绿色过程制造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大经济圈科创联盟成立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战略部署,山东省科技厅在济南、青岛、枣庄3市设立了省会、半岛、鲁南科创联盟,聚集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孵化等创新要素。科创联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承接京津冀、日韩东北亚、长三角成果转移。目前,联盟成员单位899家,已走访1171家企业、110家高校院所,梳理5198项创新需求,收集18400项科研成果,召开7957场对接会,深入对接980个项目。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2020年1月9日,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座谈会在山东大厦举行,标志着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立足山东能源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洁净能源科技基础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开展“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形成集前沿技术研发、人才集聚培育、优势产业育成和科技创新服务为一体的国际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首届青岛创新节成功举办2020青岛创新节于10月28日至11月3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共吸引500余家企业来青岛考察投资,达成投资和成果交易超过34项,超过6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包括覆盖大健康、信息网络等前沿创新领域的十大项目签约落地,预计新增投资500亿元,引进人才2000余人。
2020年度山东“十大科技成果”和“十大科技新闻”近日,山东省科技统计分析研究中心联合有关高校院所和新闻媒体,评选出2020年度山东“十大科技成果”和“十大科技新闻”。◆十大科技成果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镰孢菌可侵染多种谷物如小麦、玉米等,引起的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山东农业大学小麦遗传改良与基因组学团队历经20年完成“小麦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克隆、机理解析及育种利用”研究成果,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并解析其抗病遗传及分子机理,研究发现Fhb7对具有环氧基团的A型和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具有广谱解毒功能。同时,成功将Fhb7转移至小麦品种中,验证了其稳定的赤霉病抗性。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5月22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目前,已有60多家单位进行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并在山东、河南等多地试验。我国成功实施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商业发射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及烟台宇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依托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开展了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攻关及装备研制,并于2019年6月在我国黄海海域首次成功实施“一箭七星”海上试验发射,2020年9月又成功实施“一箭九星”首次商业发射任务,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开辟了商业航天发射全新模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具备海上发射能力的国家之一。该系统荣获2020年中国工业设计金奖第一名,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正在营运的海上发射系统。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有助于深蓝与深空的深度融合,并辐射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商业卫星发射需求。万华化学突破 高端聚氨酯原料ADI全产业链国际技术封锁脂肪族异氰酸酯(简称ADI)系列产品是固体火箭推进剂最理想的固化剂,是飞机、船舶、核电、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和汽车产业的关键原材料,也是涂料、胶黏剂等行业水性化转型升级的核心原料,被誉为聚氨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工业化70多年来,ADI相关技术和产品均被国外垄断。万华化学集团历经17年,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ADI全产业链制造成套技术,打破国外对我国ADI制造技术的封锁,建成世界上品种最齐全、技术领先、产业链最完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DI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底,万华化学ADI系列产品已实现累计销售收入147亿元,利税63亿元,带动下游产业新增产值1200亿元,成为化工行业的典范。潍柴发布全球首款 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2020年9月16日,潍柴集团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创造了全球商业化商用车柴油机热效率的最高纪录。潍柴动力开创协同燃烧、协调设计、排气能量分配、分区润滑、智能控制等五大专有技术,解决了高效燃烧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使柴油机本体热效率超过了50%。热效率是衡量内燃机燃油利用效率的标准,热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节能减排效果就越显著。按照目前国内重型柴油机市场保有量700万台估算,如果全部替换为潍柴50%热效率的柴油机,每年大概可节约燃油33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95万吨,这将为解决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问题作出重大贡献。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 成功试跑高速磁浮是当前世界轨道交通技术“制高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由中国中车组织,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立“产学研用”联合团队开展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攻关。经过4年多研发,成功突破高速磁浮悬浮导向、测速定位等关键核心技术,系统解决速度提升、复杂环境适应性、核心系统国产化等重大难题,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工程化方案,搭建全系统仿真、试验、制造平台,初步搭建国产化产业链,完成成套工程化装备制造。2020年6月,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实现大系统闭环、自动运行动态联调,完成七大类共300余项试验。这些成果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自主创新工程化能力。全球首个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创新 双靶生物制剂研制成功泰它西普(商品名:泰爱)是由荣昌生物CEO、首席科学官房健民教授发明设计的一个抗体融合蛋白药物分子。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组有效率高达79.2%,比国际现有治疗生物药物提高约30个百分点。2020年,泰它西普获得美国FDA开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Ⅲ期临床试验许可和快速审批通道资格,已启动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2021年3月9日,泰它西普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销售,是全球首个双靶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创新一类生物新药。泰它西普还有潜力用于其它多种拥有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自身免疫适应症,其治疗IgA肾炎、干燥综合征等适应症的国内Ⅱ/Ⅲ期临床试验已全面展开。18英寸硅单晶及部件全国首次成功投产大规格高纯硅单晶是先进半导体设备的核心部件材料,是纳米级半导体制程良率的重要保障。经过4年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尺寸高纯稀有金属制品制备技术”结出成果,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成功攻克大规格高纯硅单晶技术,并实现成果转化,填补省内空白。该成果有效解决了大规格单晶生长过程热应力、固液界面稳定性、氧含量、纯度、典型缺陷及电阻率控制等问题,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形成20余系列产品,长成单晶直径达到18英寸,为全球最大硅单晶尺寸,纯度可到11N。产品为美国、日本、韩国所有硅部件厂商采用,安装于泛林、东京电子等顶尖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刻蚀机产品中,并在台积电等产线中使用。国产民用航空轮胎成功装机试飞据中国民航局公报,到2035年中国市场航空轮胎需求量将达121万条/年,市场价值100亿元,但目前我国民用航空轮胎100%依赖进口。森麒麟是全球轮胎行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历经十余年,成功掌握了民用航空轮胎关键技术。研制的国产ARJ21飞机航空轮胎,额定速度达378km/h,通过中国民航局相关审核认证和成功装机试飞,成为正式配套供应商。该成果解决了我国航空轮胎关键技术难题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若干技术瓶颈,建立了国内最先进的航空轮胎测试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体系,为我国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担负起国产大飞机核心零部件实现自主可控重任,促进我国民用航空轮胎行业产业链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山东省磁悬浮产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天瑞重工聚焦磁悬浮技术,经过多年攻关,突破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了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磁悬浮离心制冷压缩机、磁悬浮低温余热发电机等系列高效节能装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其中,磁悬浮鼓风机已列入国家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国家“能效之星”产品目录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磁悬浮真空泵自去年投放市场以来,节能均在50%以上;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磁悬浮离心制冷压缩机等3款产品被列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2021年3月,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院士专家团队鉴定,“磁悬浮离心鼓风机综合节能系统”和“高效节能磁悬浮真空泵”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核心材料实现突破高精度蚀刻引线框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关键材料,主要应用于高端芯片的封装。目前蚀刻引线框架技术被日本、韩国垄断,国内产品全部依赖进口。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围绕集成电路高密度集成、高导电性、高可靠性三大方向开展攻关,突破引线框架无掩模曝光技术、HSP先镀后蚀技术、真空蚀刻技术等关键卡脖子技术,使引线框架的曝光精度达到6μm、生产效率提高30%,整体良率超过90%,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打破国际垄断,替代进口,已为包括全球领先的龙头封测企业——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30余家集成电路封测企业供货,使我国高端芯片封装实现自主可控。◆十大科技新闻省委、省政府召开首届科技创新大会2020年7月2日,首届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举行。大会总结了近年来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当前我省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作了部署。大会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优良创新生态,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山东科技强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此次大会标志着山东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的历史台阶。科技攻关“揭榜制”和首席专家“组阁制”全面推行2020年5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鲁科字〔2020〕44号),全面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和首席专家“组阁制”。2020年采用“揭榜制”择优支持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40个项目、100个课题,财政资金超17亿元,部分符合条件的课题采用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吸引社会资金约84.98亿元,预计可实现新增产值1872.69亿元,预期申请专利3851项,新增各类技术标准114项、软件著作权1334余项。高水平打造30家“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创新创业共同体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对于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实现重大成果转化、拉动产业集群崛起意义重大。我省布局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30个,承担实施重大技术项目270项,攻克技术难题222项,形成关键技术160项,引进和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86项,新建创新平台101个,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72个,孵化和在孵科技型企业232家,带动产业增加值超过1028亿元。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创新团队入选中宣部“时代楷模”2020年12月,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获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连钢创新团队”是以张连钢同志为带头人的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创新团队。自2013年组建以来,团队秉承科技报国志向,破解一系列技术难题,使青岛港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5G智慧码头,提供了智慧港口建设运营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应急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疫情伊始,省科技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应急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组织实施疫情防控重大项目8个,研发课题12个,投入经费1750万元。通过该工程,我省成功分离到29株新冠病毒,获得226个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出106株候选单克隆抗体,筛选到18个对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完成6种新冠病毒潜在药物临床筛选,22个产品分别通过医疗器械注册检验、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和CE证书,为战胜疫情作出重要贡献。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全面启动2020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山东省、济南市签署共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合作协议。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是中国科学院布局的集聚化发展的大型综合性创新区。目前,济南市已落地15家“中科系”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初步实现多领域、多产业、多主体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首个山东省实验室在烟台挂牌成立2020年11月2日,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在烟台挂牌成立。作为山东省首批布局的5家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布局先进材料与大型成形制造、极端环境特种功能材料等5个研究方向,汇聚包括海内外12位院士在内的知名专家团队,吸引20个成熟度高的科研项目进驻,努力建成在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领域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基地,成为国家物质科学研究和绿色过程制造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大经济圈科创联盟成立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战略部署,山东省科技厅在济南、青岛、枣庄3市设立了省会、半岛、鲁南科创联盟,聚集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孵化等创新要素。科创联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承接京津冀、日韩东北亚、长三角成果转移。目前,联盟成员单位899家,已走访1171家企业、110家高校院所,梳理5198项创新需求,收集18400项科研成果,召开7957场对接会,深入对接980个项目。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2020年1月9日,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座谈会在山东大厦举行,标志着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立足山东能源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洁净能源科技基础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开展“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形成集前沿技术研发、人才集聚培育、优势产业育成和科技创新服务为一体的国际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首届青岛创新节成功举办2020青岛创新节于10月28日至11月3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共吸引500余家企业来青岛考察投资,达成投资和成果交易超过34项,超过6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包括覆盖大健康、信息网络等前沿创新领域的十大项目签约落地,预计新增投资500亿元,引进人才2000余人。来源: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