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传艺术学考研考纲变化分析,现阶段考研复习指南!乐广

中传艺术学考研考纲变化分析,现阶段考研复习指南!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其中针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变动引发舆论关注,这些改革都旨在打破“唯分数论”,是中传对艺术类人才考核的先锋性尝试。它让考研变得更为自由和广阔,如果你曾经与名校失之交臂、现在还心存“名校梦”,你真的不能再错过这次机会了。此次初试自命题科目的变化,主要涉及到中传学硕中的公共管理、法学门类、文学门类、艺术学门类,以及专硕的艺术类别。它们的科目三不再考专业课一,而是改成《主题写作》,根据给定材料按要求完成一篇论说文。学硕中的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法学门类、文学门类、艺术学门类,以及专硕的艺术类别,科目四从专业课二改成《人文社科基础》,考试内容包括文学、文明史、哲学、媒介与社会。一、备战期间要干什么备战期间除了学习和听课,更重要的是自我练习和自我总结。从考试内容来看,中传的初试考核变得更为开放和自由,这让往年以背诵取胜的考试,变成了自我思考的一场考试,所以,你要多多结合专业课内容,多多回顾自己本科的学习成果,多多挖掘新的专业知识点,然后思考、整合、练习、表达!二、明确初试考什么今年的初试改革,让所有人都恢复到起跑线上,所以你还来得及,所以人都才刚开始!783主题写作众多专业都采用同样的试卷,考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主题提炼并写作,给足考生发挥的空间和自由,目的在于考察基础的写作能力和论文观点能力。所以,你需要多多练习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以及对于专业的观点整合、提取能力。多上论文网站,多看别人的写作方法。①材料有可能会是各科内容拼在一起,而且材料字数不会太少,因为考核要点有个“主题提炼能力”。②字数要照着3000字写,不要照着2000字。③格式非常重要,考试要求给得很明确,要有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而且明确规定每个写作要件的字数,所以格式是有分值的。④读至少100篇论文。中国传媒大学对新设立的基本文献阅读制度对所有研究生提出了明确要求:博士生的基本文献阅读数量不少于150种,其中著作至少有50种;学硕生的基本文献阅读量不少于80种,其中著作至少有30种;专硕生的基本文献阅读数量不少于60种,其中著作至少有20种。学校冀望这一制度为学生后续进入学位论文环节储备足够的学术文献阅读量,同时确保学生知识面不会过于偏离一级学科而丢失学科意识。作为考生来说更是应该做好知识储备。⑤聚焦于一个专业,然后射及多个学科,比如电影专业,聚焦于电影,然后再写作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看过的文学史、哲学、文明史、媒介等知识,融会贯通。其实是反而减少了大家的学习量,电影给一个材料,你可以从自己准备的角度入手去谈,自圆其说、有理有据就行。883人文社科基础考察文明史、文学史、哲学、媒介与社会等基础性的知识点。这一部分比较冗杂,但更多侧重的是专业整合能力。初试只是一个合格式的考试,毕竟国家线每年都不高,对于考生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1)小编预测,题干材料可能会出以下几大类:①业态类,就是行业内部态势,可能给电影、电视、产业等各个专业的一些数据或者现象,融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大材料,学生从中提炼。②史论类,各个专业的史论分方向组合成大材料。③文艺政策类,比如领导人说过的话或者是一些国家关于艺术的政策,十九大报告上文艺的部分、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综合上面所说,而且能够融合法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这四大类的材料也只能是政策,所以这个是最有可能出的。④文化现象类。和第一类有点像,业态类更偏重于现在的产业,可能业态类会给个去年和今年某个时段中国电影的票房比较表格。文化现象则是比较大的方面,比如说,中国电影越来越呈现出民族化的东西,你怎么看?再比如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繁盛,可能会举个例子——中国电影在法国举行展览,然后让你谈看法和分析,类似这种。(2)有可能会提炼出的理论点(预测)艺术源于人民、现实主义创作、继承与创新、中国梦、文艺体制建设、文化融合、文化自信、三效合一、时代性与世界性、艺术人才建设、文化精品创作等等。这些是极有可能是会考的论点,如果不是纯考,也会涉及,所以大家每个要提前准备相关专题。小编建议同学们最近在紧锣密鼓复习的同时,一定要及时关注官网院校信息,了解参考用书和考纲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节奏,保持心态平稳。要知道,改革是针对所有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考生的,相当于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你顾虑的知识难点,烦心的课本内容,你的竞争对手们也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同样非常有限的时间。这时候,拼的就是谁先冷静下来,谁先进入下一步的复习状态,所以稳住心态就尤其重要。也不要为了之前把时间浪费在了不考的专业课上而过于懊恼。大多时候,专业课虽然换书目,但是很多知识点是相通的,你读过的书做过的题都是上岸的垫脚石。静下心来好好复习才是当下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以不变应万变!

伏胜

重磅!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改革,上岸中传还有机会吗?

相信同学们前几天都看到了中传考研改革的新闻,不得不说变化真的很大!随后官方公布了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从最新的考试大纲看,中传2021年硕士研究生进行一次大改革,从原来的各个学科考各个学科的专业课变成公共管理、法学门类、艺术学门类、文学门类科目三考主题写作,科目四考应用基础。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科目四也为人文社科基础。不少同学一脸懵啊,更有跨考生直呼今年距离上岸又要无望了,辽小都想说知己知彼才能够更好地去复习备考,先别放弃!我们还需仔细的分析~既然改革了那么这主题写作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先看下中传官方给出主题写作考试要求:从考试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这大概就是要求你现场写一篇论文……从案例到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可以说考察的更加全面了!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人文社科基础的考试要求和内容:我们通过官网发布的信息能够看出人文社科基础的考察内容,分为文学、文明史、哲学和媒介社会,不过好在给了推荐参考书目,至少同学们不会漫无目的满世界找书找知识点。虽然很多同学都觉得难度加大了,但是不得不说中传破了维分数论,这些都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必定要走的一步,中传可能只是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一个开头,各位同学们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加油!

吉米秀

中国传媒大学发布2021年度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

北京商报讯(记者 程铭劼 实习记者 赵博宇)8月6日,中国传媒大学研招办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从2021年招生年度开始,中传将对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进行全面改革,主要改革内容包括初试自命题科目设置、复试选拔流程、复试考核办法等。根据此次发布的招生改革实施办法,中传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未来将以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为核心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同时,复试考核将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及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从2021年招生年度开始,报考中传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将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和初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划定复试分数线,综合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考核。据悉,中国传媒大学已经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既而有生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经验分享,编辑出版学考研学姐教你复习

考研是一场孤注一掷的战斗,不过在这场战斗中你并不是孤军奋战,我复习的这段时间里在鹿鸣文学考研论坛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也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在这里我先谢谢大家了,同时我也希望我的这篇经验可以帮助更多正在考研路上奋斗的同学们。先来说说政治:对于政治学科而言,我的成绩相对不高,所以可能这里谈不上什么经验之谈,只能是一些教训或者对大家而言可以作为前车之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一定不要只重视主观题,不重视客观题。因为在政治这一学科中客观题占据重要位置,这是一个拉开分数的重要部分。所以这里对大家的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重视客观题,也就是选择题。而对于主观题而言,在政治复习的后期,会有很多资料书目供大家使用,包括肖四,肖八,风中劲草等等很多书目大家都可以为你所用,多理解,多背是重点,只要大家好好复习,主观题大家成绩拉不开太大的分数。所以,总体上只要把握了这些重点,大家是无需太担心政治的。我直接用肖秀荣精讲精练来代替大纲来看,看一章做一章题目,做的题目就是肖秀荣1000题上配套的。决定你政治分数高低的,往往不是你的分析题,因为分析题大家考前都会背肖四等模拟卷,差距并不大,而客观题是实打实的。肖秀荣1000题这本书对于你的客观题提升是非常大的。我的建议是1000题至少要做两次,第一遍就是上面说的第一轮看一章精讲精练,然后做一章1000题,第二遍可以只做错题,然后错了的题目回过头来在精讲精练上找到对应的章节的知识点上圈出来,着重记忆。风中劲草上市了,就可以把精讲精练放下来了,着重地看这一本书,要反复地看这本书,争取看个两遍,如果时间实在来不及,一遍至少,然后把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再加强看一遍。在你做完以上工作后,你的政治基础已经打下来了,接下来就该是到了不断做题巩固提高的阶段。肖秀荣全家桶中知识点提纲和考点预测这两本书我建议大家也都把这两本书看了,因为里面的有一些事件会议的统计啊,近代史的时间轴啊什么的对于你的记忆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地按部就班地复习到11月份,基本上各种政治模拟卷都陆续上市了。我在这里采取的战略是能买到的模拟卷都买!只刷选择题!我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老师出的卷子,让大家少走点弯路。肖八肖四这个不讲了,肖秀荣全家桶里的不能落下,任汝芬任四,米鹏老师出的试卷,风中劲草也会出三套卷子,以上基本上质量最高的一批卷子。如果你还要刷,可以选石磊,徐涛,万磊他们的卷子,尽可能全刷了,一两分的选择题有可能就决定了你今后的命运。一门一门讲,马原这门课是不能死记硬背的,你要好好去理解,别觉得很烦,静下心来去看你会发现马克思真是太牛逼了。我以前也是觉得马克思有什么屌的,后来看完马原后才发现自己的浅薄。再强调一遍,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然后是毛概和史纲了,这两门课程算是联系比较紧密的了,可以交叉着复习,史纲主要一个时间线的记忆,毛概你要往近几年中国的方向靠。思修没啥说的,题型比较少,把书上的都弄弄会就可以了。最后一门客观题看肖秀荣那本小册子足以,主观题背肖四足已。英语:对于英语而言,我有我自己复习备考的方法以及做题的一些技巧,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英语复习包括两大项,一是单词的掌握。二是阅读理解的掌握。对于英语单词而言,我的备考方法主要是重复记忆,这可能听起来毫无新意而言,但是有时候真实而正确的事情就是如此,但是有时候这种方法可能并不适合你,不过当你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种方法时,可以先抛开适不适合而言,首先进行尝试多种方法。我是把张剑的题目全部都做了一遍。我也没有特意买单词书背单词,而是把文章里面不会的单词抠出来,自己做一个小单词本,从文章意义里面来背单词,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借鉴一下我的这个做法。我自己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把类型相似的文章会结合起来对比,例如这个文章是讲巡回法庭的,我就把它们拎出来,总结这里面出现的高频词汇,再一起背诵,所以后来我遇到很多高难度专业性的文章也能够很好地理解。给师弟师妹的建议就是千万不能干背单词,很快就会忘记的,请把它放入文章中,根据语境来理解单词,你就会发现英语学习也是很有趣。后期大概还剩一个半月,一定要限时做训练还有背作文,掌握属于自己的阅读节奏和作文套路。再一次强烈推荐张剑的教材,虽然我清自习室的时候把它们都扔了,单词本我还收着呢,看到那么多的单词我都觉得很有成就感。英语真题请多做,至少做两遍以上哦,从远的年份做到近的年份,考试前推荐张剑黄皮书的模拟题。中传编辑出版学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一)总结归纳知识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爱考的知识点,然后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梳理知识,第二可以加深记忆。薪火的重点还是很靠谱的,可以边看边记忆,不懂得再翻书,再总结,再记忆。最好的办法是,每看一遍书都得要把自己的笔记再整理一遍,查漏补缺,千万不能遗漏重点考点。还有些在每轮复习中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解释都该单独列出来,找出解释。加强记忆。说实话,名词解释就比各人的积累,谁看得多记得多,谁的胜算就大。(二)重视基本知识纵观各名校历年的考题,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题考得也满基础的,但你自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提醒大家牢记每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如果在基本概念和内容上失误,这太不应该。(三)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分析15年各名校的考试题,就会发现,各学校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无论是试论还是业务,都注重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年新闻业务就有高分的写作题,而且紧跟热点,切合实际,要做好此类题就要广泛涉猎编辑出版学类期刊。当然,更应当对当年的媒介热点报以敏锐和理性的态度。考编辑出版千万不要与实际脱节,每天及时了解编辑出版是必要的,如果没时间看报,可以再吃饭时翻翻手机报也可以啊。其他有关编辑出版业界的网站,如CJR,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论坛,人民网传媒,或者著名传媒人的BLOG如陈力丹之类的,在放松的同时也得了解下业内的动态,要真正的融入这个圈子,你首先得从学习别人开始。关于热点的问题,可以把每个热点做成一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词,然后就这个关键词在全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文章,找出业内著名专家或者代表性观点的文章集成合集,打印出来,这就是你考试最好的复习资料。这个方法对三跨的考生最有效,不仅能即时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能借鉴名家的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真的可谓一举多得。中传编辑出版学专业就业怎么样?中传编辑出版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编辑出版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中传编辑出版学硕士的毕设生就业方向主要为:报刊社、出版社、广播电视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中传编辑出版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雷跃捷:《新闻理论》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雷跃捷:《媒介批评》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当代广播电视学》石磊:《新媒体概论》段鹏:《传播学基础 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好了经验就暂时跟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去鹿鸣文学考验论坛找我,并且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考研资料都可以免费送给大家,最后祝大家都获得一个好成绩

后之以发

中传研究生招生重大改革,同学们听后不淡定了

中国传媒大学今年震撼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举措,全面拉开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这对很多今年准备报考中传的同学来说,真的是太猝不及防了。有的同学被这次改革硬生生整成了跨考生,表示非常心塞。中传这次改革整体的方向是好的,是为了培养更有能力的人才,改变过去唯分数论的选拔制度,选拔出一批真正对学术有研究兴趣、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考生。从入门环节增加难度,这或许是未来考研改革的一大趋势,留下坐得住砧板、愿意在学术研究下苦功夫的学生,筛下去一批混学分、水学历的考生。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改革的具体内容。一、初试课程内容有变化在初试中设置主题写作,考察考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也足以看出中传十分重视考生的基础功力,往年复试考察的写作今年直接放在初试中考,就是为了在第一环节选拔最合适的人。二、过国家线就可进复试这是这次变化中最值得关注的点之一。虽然中传并不属于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但因为学校专业强、人气高、口碑好,历年最终进入复试的分数都远高于国家线的标准。而今年的招生政策则是大大降低了进入复试的门槛——只要过国家线,都可以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听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好消息,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复试分数门槛的降低,必将导致进入复试环节的人数大大增加。在招生人数不发生大改变的前提下,复试考察将变得更为严苛。打个比方,过去50位同学进入复试,最终筛选出10人,淘汰掉40名同学;那么今年则有可能是100位同学进入复试,最终淘汰掉90名同学。三、增加复试材料评议环节复试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因而,本科的成绩在复试中也将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个环节需要考生提交本科专业成绩材料。学校放宽了对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的要求——只要达到了国家线即可;但同时加强了对过往成绩、基本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考察——要求你们专业足够优秀。来来来,划重点了啊——本科成绩不好的同学在这一轮有可能会被刷掉!学校不仅要看本科成绩,还将综合考察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提醒大家的是注意随时关注政策信息,像考试大纲、招生简章等政策信息,大家要紧密关注。虽说考试大纲一般变动不大,但偶尔还是会有考试科目调整、参考书目范围改变、招生计划变动的情况发生。这类信息都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大家要及时关注。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愿大家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注:内容来源网络

避世之人

「新祥旭考研」2021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考研经验授课指导计划

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2020年6月)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指定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2、强化提高阶段(2020年7月-2020年9月)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3、冲刺阶段(2020年10月-考前)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二、专业课参考资料历年复试参考书目(16-20年)新考纲参考书目1.《文化产业论纲》,范周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文化产业》,(英)大卫·赫斯蒙德夫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文化政策经济学》,(澳)戴维·索罗斯比 ,易昕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范周:《文化产业论纲》、《中国文化产业四十年》、《重构·颠覆文化产业变革中的互联网精神》齐骥:《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文化规划原理》刘江红:《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与文化政策演进》贾旭东:《文化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基于文化竞争的战略研究》卜希霆:《创意营造学》相关书籍韩俊伟、胡晓明:《文化产业概论》赵润泽:《文化市场营销学》李思屈:《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笔记文化产业基础考纲、备考资料、论文集、电子版资料三、专业课学习方法解读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3、真题的使用方法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四、专业课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2019年6月)一、728《文化产业基础》备考:【题型】分三个题型:5道名词解释(19、20没有考)、3道简答、2道论述——现在调整为只有简答和论述【概况】名词解释也基本在常规知识范围内,只是每年会有一两个与当年热点相近的名词,简答和论述则在题库范围内考察,每年会有一至两个热点问题。【篇幅】一般情况下,名词解释要写100-150字,简答在800-1000字,论述则在1000-1200。3个小时内书写近4900-6150字。【分值】名解:5X5=25分简答:3X15=45分论述:2X40=80分第一轮:按照考纲,进行2020年复试参考书目的重点、难点、考点的梳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科目《文化产业基础》考试大纲一、 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关于文化产业理论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科研分析能力。考试目的在于选拔具备良好理论基础,具备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基本思维的综合性能力的学生。要求考生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参考书目,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文化产业基本理论框架、主要理论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灵活使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文化产业具体问题。二、 考试内容第一部分 文化产业的源起1.文化产业兴起的时代背景2.文化产业兴起的社会基础3.文化产业发展历史阶段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第二部分 文化产业的界定1. 世界不同国家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界定2. 国民经济中文化产业的分类3.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第三部分 文化产业基本原理1.经济学的视角2.社会学的视角3.艺术学的视角4.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文化产业5.构成文化产业基本理论框架的主要理论第四部分 文化产业的实践1. 不同产业门类的发展特点2. 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兴起3. 文化产业与城市更新4. 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5. 文化产业与国家发展战略三、 试题类型简答题、论述题四、 考试形式及时长闭卷笔试,时长为 3 小时第二个阶段:专题整理与导师论文梳理(结合笔记、参考书目以及导师论文):一、 文化与科技融合二、 协同创新三、 新型城镇化(文化思考、文化建设)四、 文化走出去五、 文化强国六、 文化软实力七、 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八、 文化+九、 文化市场体系十、 文化政策十一、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十二、 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双轮驱动.......六、经验分享——“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名词解释(新考纲无,可忽略)1.名师解析: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很多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2.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3.危机应对 如果出现没有遇到的名词解释,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解释,则尽量把相关的能够想到的有条理的放上去,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于以上的答案框架。5.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第二,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二)简答题1.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2.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总结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点。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3.危机应对 当遇到自己没有见过,或者复习时遗漏的死角。这个时候不要惊慌。只要你平时认真复习了,基本你不会的,别人也基本如此。首先要有这个自信。其次,无限的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有条理的全部列出来,把困难抛给改卷老师。5.温馨提示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三)论述题1.名师解析 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我们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2.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而成。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3.答题示范例如:结合治理理论,谈谈我们政府改革。第一,阐释“治理”的定义,然后分段阐释“治理理论的核心主张,包括理论主主张和政策主张”。第二,分析目前“政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三,结合治理理论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并结合相关的一些理论提出自己的改革措施。我们育明考研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4.危机应对 万一遇到自己没有碰到的问题,特别是没有关注到的热点问题怎么办呢?其实,论述题虽然是考察考生运用知识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核心还是在于课本知识,在于理论。因此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紧扣理论不放松。5.温馨提示 第一,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在5-8条为主。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30分钟(本文来源于公众号“上海考研集训营”,相关考研资讯可前往查看)

庶人之剑

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初试只能选择文史哲,考试范围有哪些?

最近问题里常出现关于中传文史哲的问题,特别是很多理科生会担心文史哲的初试考试会减少他们的竞争力,一边倒的对文科生有利。因为自己班上也有理科的孩子,大家的压力和焦虑都差不多,因为是初试嘛,要是在初试上被刷掉的话的确是很亏。所以今天特地攒一篇关于文史哲学习的文章,希望能够给一些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学生一些帮助。参考书目:《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至于文学部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参考书目。看了最近最新的中传官方文章,中传已经在着手和北大张帆教授、李中华教授、温儒敏教授等进行合作讨论,编写出版文史哲通识教材。不清楚这个教材到底多久能出来,我们也没办法直接指望这本新的教材能够引导2020届的学生进行文史哲的复习,所以还是只能从去年的真题和官方发布的参考书来下手。首先我觉得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文史哲这个初试,不存在文理科差别对待。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历史和哲学部分文科生来说可能还是占据了再次学习时间上的优势,因为毕竟这些东西已经包含在文科历史必修当中,文科生实际上会少很多时间去看历史部分。但是就卷子本身来看,不管是难度还是出题方式上来说并不能大量拉开文理科差距。而且在给了参考书目大纲的前提下,理科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式方法,就针对中传初试应试来说,是完全可以拿下的。整张卷子100分,文学50分,历史30分,哲学20分。文学比重最大,历史次之,哲学最末。但是实际上在柏老师看来,其实就分两部分,文学和史哲(其实就是一家啦)。因为在高考历史教材中,历史和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交集之处,历朝历代思想的衍变有很大部分都要涉及到那个时候哲学思想的衍生和影响。就去年真题而言,文学部分主在分析赏鉴和写作。选择题涉及几种考法:通过诗句判断写作风格、给例句理解写作手法、诗句意蕴理解和判断、文学的本质性理解。这个大家找找去年的真题就能理解,所以基本不难。都是语文类的题,所以只要平时语文能够在110-120左右的同学(甚至不用这么高的分),应该是比较容易拿下的。非选择题部分,一个是在柏老师看来,即便是涉及到历史和哲学问题的题,但是只要对卷宗材料有有一定的准确理解其实都能够答出一个大概来,这个也就是所谓的文字的理解和分析、概括;第二就是最后一道需要写文章的题目,这个其实也就是高考的命题作文,无甚难度。所以文学作为一个占分比达到一半的考题元素,其实出题人已经相当温柔的在给分。这一部分我觉得是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的孩子,都是可以轻松应对的。再来看历史部分,就真题来看主在考察文化政治经济制度背后的社会背景、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考察、基本文化思潮的理解考察。和一般的文综题不一样的是,历史的题里其实给了很多可以侧面给出答案的句子和材料了,难度也是大大的减少。而且和官方给出的参考书目不同的是,侧重的朝代和考点都属于十分基础的内容。其实在张帆教授的《中国古代简史》里有很多超出高考纲目的要点。我用这本书的目录大概的勾画一下。柏老师觉得对于理科生来说,这些要点其实没有这么重要(考的可能性不大?占分比也不会太高的亚子),可以略读。怕细读的话会浪费你们整体理解历史脉络的时间。最简易的方式,不是通读教材,而是在网上找一些高考高三最后一二轮冲刺的时候使用的那种总结版教义。比如历代政治制度演变、历代文化制度演变、历代土地改革方案等等,配合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轴,能够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再来看哲学部分,主要考的就是基本哲学思想的理解记忆。分值小,考的更是不难。这个部分冯友兰先生的书会比题要抽象得多,他讲得极细,感觉更适合各位在掌握基本哲学思维演变之后再去深读。哲学思想的演变其实在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上都归为在文化历程章节,所以我刚说史哲不分家,起码就去年考题而言,没有特别深特别偏的考点。基本还是集中在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上,至于这几个学派随着朝代的不断演进所诞生的新思想,建议以流派为主题单独做时间轴来分析。在此柏老师推荐几本书去看看。第一个是岳麓版的历史教材。个人觉得比较好看好懂,其实人教版的也不错,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去挑选,包括愿意买曲一线、王后雄这样的教案也是不错的。只要自己用着舒服就行。第二是谭家健教授的《中国文史哲汇通》。这本书特别好的一点是,它的编写特别像我们买的教辅教材上做的板块划分,分了文化史、认识论、文学史精读。它没有特别细节抽象的理论阐述,作为刚接触的学生来说也可以很快吸收,但是唯独不好的是缺少了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更多的像是一种罗列式的单词式科普。稍显有难度的是第二章认识论,有很多超纲的部分可以不去看。第三是蒋绍愚教授的《古代文史哲名篇比较阅读》。就如同他前言中所写的,其实文史哲是不分家的,学科的分列是一种学术研究上的进步,但是完全分列的学习也会造成理解上的不贯通。所以这本书我是建议放在最后看。那么说一千道一万,这些都是基于教材和参考书目的学习,对于各位高考生来说我觉得最实在的还是刷题了对吧?对于文科生来说,文综卷应该就是各位最好的刷题方式,对于理科生来说,刷文科生的文综卷可能是有点难度了,毕竟很多东西对于中传应试来说是超纲的。那么可以考虑网上分专题的看题目刷题,或者看看有没有模拟题可以做。柏老师自己是对内自己出模拟题的,一个星期一次,完全按照中传的卷型模拟。到时候如果题量充足,我会考虑对外开放。在此之前,大家可以找找全国一卷的文综来试试手,不会过于挫败信心。

不能动人

中传考研改革不要慌,北影艺考老师来帮你解读背后玄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实施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2020年8月3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隆重举行。北影艺考为大家带来中传最新考研招生改革政策解读。北影艺考老师来帮你解读中传考研改革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举措1.全面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加强对基本素养和基本功底的考查。结合我校全媒体人才培养特点,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以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为核心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重点考查理性思维、文字表达能力、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等,确保录取的硕士生有良好的培养潜质和发展后劲。2.改革复试选拔流程,增加材料评议环节,破除“唯分数”论。初试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材料,对其过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与初试成绩共同确定考生是否能进入复试考核环节,旨在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和一贯表现的考查,突出对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衡量和综合评价。3.加强和完善复试考核环节,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核。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实践能力或创作实践能力。同时,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及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笔试、机试、面试、现场主题创作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选拔的针对性。4.改革艺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充分体现艺术硕士人才选拔的独特性。通过强化初试、材料评议、复试的考核重点,即初试考查人文社科基础和写作能力,材料评议考查综合素质,复试考查艺术创作实践能力,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独立的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确保录取的艺术硕士既具备良好的专业功底,又有较强的艺术创作能力,从招生源头解决艺术硕士培养中的痛点问题。改革要点(一)初试自命题科目设置初试打破专业分野,形成人文社科专业统一考试科目,真正体现“新文科”,各专业的专业能力考查由复试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考“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二)复试选拔流程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和初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划定复试分数线,综合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考核。复试考核办法复试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语听说能力等。其中,在专业能力考核方面,将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实践能力或创作实践能力。同时,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及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笔试、机试、面试、现场主题创作等。复试成绩由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语听说能力等成绩综合而得。(三)录取各专业根据招生计划,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而得,其中,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北影艺考老师有话说这次改革的直观感受就是不招应试考生,不招死读书死背书的考生,不招会笔试会背题的考生,大纲不给任何具象化的词条,就是要考查一个考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又因为是文科类专业,所以侧重“写作”,这对于一些写作功底和文史功底薄弱的考生,是天大的霹雳。北影艺考老师认为专业课内容不要死记硬背,考研最终考察的是考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学硕的考生,需要提高写作能力,对社会热点和新闻传播热点的关注度,打好文史哲基础,提高科研写作能力,提前准备论文发表、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考试成绩等证明自身专业水平的材料。专硕的考生,需要注重媒体或校内实践,尽量提前准备自己的实践作品或者工作实习经验(尽量也有论文等相关专业文章发表)。

狄人攻之

重磅!中传推出研究生重大改革!不以分数论英雄!央视点名叫好!

大家好!我是“向上好青年”!8月3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震撼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举措,全面拉开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重大改革举措:【一】、中国传媒大学启动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8月3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研究生教育会议。中国传媒大学将从招生、培养体系和学位、导师评聘、质量监控、学科与专业设置等方面,实施研究生教育系列重大改革。【二】、 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举措全面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初试达国家线即可进入复试+复试增加材料评议环节1、初试改革:改革初试自命题题目,加强对基本素养和基本功底的考查。2、复试流程改革: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3、学硕和专硕分别考察: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4、改革艺术硕士选拔模式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学校还取消了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的陈规,此外,专硕生基本学制统一为2年,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统一为4年。【三】、导师管理:打破导师终身制在导师管理方面,中传将通过实行评聘分离,动态管理,打破导师终身制。还将建立“1+1+1”模式专硕导师组工作制度,即:专硕导师组配备1名专硕导师、1名学硕导师和1名业界兼职导师。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吹响全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号角,从研究生招生到培养,再到导师管理制度,相信很快其他高校也会陆续有改革的消息。【四】、研究生扩招热: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100万扩招比例达143%!不少高校也纷纷推出最新招生改革:此次改革对于考研人来说是一个重大好消息,也将是一个考上研究生的机遇,抓住读研的新好时代!目前中传考试大纲还未公布,如有出台会及时解读,欢迎持续关注,或私聊有关中传考研的问题。我是“向上好青年”

莫大于海

2020中传考研真题分析及答案估分·MJC440

2020考研初试已经过去几天,这几天我们认真分析了今年中国传媒大学以及全国主要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真题。从今天开始,陆续推送真题分析报告。一方面是为了帮刚刚考过初试的同学重新理一下思路,预估一下分数,同时,也为来年的复试提供一些备考的思路;另一方面也是为2021级考研生提供一下未来的备考方向。今天,我们推出的是2020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MJC)440部分的真题分析。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试题(440)真题回顾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试题(回忆版)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一、简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1.简述舆论监督工作要求的基本原则。2.简述集合行为的产生条件。3.简述结构化报道的具体思路。4.简述传播效果的发展阶段。5.简述《新青年》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二、论述题(50分)“后真相”时代,如何理解新闻真实。(以上内容根据考生回忆版整理,可能与考试真题有出入。如有出入,欢迎指正。从2018年开始,中国传媒大学不再对外公布官方版真题。考生回忆版仅供参考。以下的分析依据考生回忆版进行。内容仅供参考。)总体概览 今年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部分)考题是考试大纲改革后的第一次考试。今年的题目严格依照考纲,从题型、题量、分值上都有较大变化。但总体来看,题目的难度并未加大,也并未出现太多超纲的题目。押题情况 纵观今年的题目,比较符合我们考前的预期,多数题目我们在考前的押题三套卷上都有涉及,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单从我们“三套卷”来看,就押中了90分的题目。题目分析及备考思路 核桃哥总结梳理了一下,今年的题目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严格依照考纲,题型明显变化。今年中国传媒大学更新了沿用九年的考试大纲,在新的考试大纲里规定了考试题型为简答题和论述题。今年的考试题目也是严格遵照最新的考试大纲要求,一改往年题型,没有再考名词解释题和实务题。这让很多担心评论写不好的同学,舒了一口气。备考思路:认真研读考纲,掌握考纲知识,考纲之外基本题型依旧不能忽视 这是不是意味着名词解释题和新闻业务题以后就不用复习了呢。恐怕,我们无法作出这样的论断。一方面,你们仔细分析每一道题,都会涉及到一个或者几个核心概念,比如,第一题“简述舆论监督工作要求的基本原则”,这里就考到了一个基本的概念“舆论监督”,作为简答题的一部分内容,关于核心概念的解释是必要的得分点;另一方面,在简答题中,还涉及到了新闻业务的知识点,比如“简述结构化报道的具体思路”,这也意味着,对于新闻业务基础知识和前沿发展都要有所关注,同时,中国传媒大学MJC全媒体新闻实务方向(原新闻实务方向),在复试时往往会考查新闻业务的写作题目,因此,作为新闻专业同学的基本素质,消息改写、新媒体报道、新闻评论、节目策划等能力还是要加强的。 二、题目强化基础考查,考生发挥空间较大。之所以说今年的题目不难,是因为中国传媒大学大学考试比较注重对于考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核,今年也不例外。比如“舆论监督”、传播效果、“《新青年》”都是最基本的知识点,也是我们在辅导课程中反复强调的重点。同时,尽管题目比较基础,但是,考生答题的发挥空间还是很大的。基于简答题和论述题的题型而言,这两种题型都没有严格的答题限制,考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加上自己的理解作答,尤其是论述题,考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很大,可以结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具体的实例来丰富作答内容。 备考思路:夯实基础知识,提高思辨能力和分析解题能力 考试大纲修改后的考题不再是“死”题,这对考生的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本上的概念还是要掌握的,但是,以前只需要背一背就能拿高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考试大纲对于考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思辨分析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新闻与传播知识综合考查,贯通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以前的考题都是分别考查各学科知识,原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部分会分别考查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的知识,今年还考到了传播学的内容,比如“集合行为”“简述传播效果的发展阶段“这两道题目就对传播学理论和传播史的考查。新闻与传播真正成为“新闻与传播”,接近于“新闻传播史论”这个科目的命题思路。新闻与传播“不分家”的特点体现得更加明显,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备考思路:全面掌握知识,构建学科体系 新闻学、传播学有各自的研究重点,但又是紧密联系的,今后新闻传播的考生要全国掌握知识,不要再抱有“我考的新闻学,传播学可能不考的心态”,新闻与传播的考生也要加强对于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效果等偏理论方面知识的重视。 四、不回避热点,结合当下媒体环境探讨对传统理论的影响新闻传播类考试是与媒介发展动态和社会现实结合最紧密的学科。每年考试都会紧扣当下热点,同时,对于传统理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的变迁也是一个重要的出题角度。其中,“结构化新闻”这一道题目就是对当下热点的考查,“结构化新闻”在国外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概念,它的前身是数据库新闻,也属于近几年热门的自动化新闻领域。而“‘后真相’时代,如何理解新闻真实”这道题目就是近几年经经常考的一种题目类型——“XX背景下,传统的理论……“,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理论里比较经典的理论,而今年考的是在“后真相”时代,我们如何去重新思考新闻真实,可以说,这个题目既考到了传统的经典理论,又考了“后真相”这样的背景。另外,今年还考到了“《新青年》”,这个表面看似与热点无关,但别忘了,今年是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因此考“《新青年》”这个知识点有特别的意义。备考思路:关注热点,深入思考,探讨经典理论在当下的嬗变及时代意义 考新闻传播的同学要密切关注热点热点,关注媒介的新技术新理念,2020级考研复试将会更多涉及学科前沿热点,2021初试的同学们也要养成联系热点去思考的习惯。关注热点只是起点,对于热点的分析和思考才是要努力的方向。平时,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去关注一些媒介分析的文章,复试时更要大量研读学者专家和导师的研究论文,并且形成自己对于经典理论的重新审视以及运用理论分析当下问题的思维。答题思路及得分点透析 一、简述题(每题20分,共50分)1.简述舆论监督工作要求的基本原则。【题目分析】这是新闻理论部分比较基础的题目,只要对新闻理论基本概念有所掌握,这道题目就可以答上。【得分点】舆论监督的定义(4分。注:分值为核桃哥预估参考分数,并非评卷老师实际评分标准,下同);舆论监督的原则(16分,其中一定要答上“坚持舆论监督与党性原则相统一”)。【参考答案】(详见传媒考研一加一《红皮书·考纲与考点》440第179-181页)2.简述集合行为的产生条件。【题目分析】这其实是传播学的一道基本理论。属于“群体传播”部分的一个知识点。只要了解什么是群体传播,能够想到什么是集合行为,这道题目要答上也并不难。【得分点】集合行为的定义(4分);产生的条件(12分);集合行为中的群体心理(4分)(详见《红皮书·考纲与考点》334第15-16页)3.简述结构化报道的具体思路。【题目分析】这道题目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比较陌生,属于难点或者也可以看作是“超纲点”。但在考场上同学也不要空着,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肯定也是有分的。【得分点】结构化报道的定义(4分);结构化报道的特点(4分);结构化报道的流程(12分)【参考答案】(详见:胡兵,何德俊.从解构到重构:结构化新闻的概念承递、价值与未来[J].中国出版,2019(09):50-54.)4.简述传播效果的发展阶段。【题目分析】传播学最基本的框架就是“5W“,其中本题考的就是其中的“传播效果”这一部分。近几年考研,几乎每年都会考到传播效果,有时是单独考其中的某一个传播效果,今年考了全部传播效果的发展阶段,都是很基础的知识点。【得分点】传播效果的基本概念(4分);传播效果的发展阶段(16分)【参考答案】(详见《红皮书·考纲与考点》334第47-48页)5.简述《新青年》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 【题目分析】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新青年》”这个考点也完全在我们的预料之中,这个题目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同学们也应该掌握。【得分点】《新青年》的基本概念(4分);创刊及发展阶段(12分);历史意义(4分)【参考答案】(详见《红皮书·考纲与考点》440第44-45页)二、论述题(50分)“后真相”时代,如何理解新闻真实。【题目分析】“后真相” 最早的权威解释是由牛津大学在2016 年定义的,也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热词,这些年关于“后真相”的讨论也比较多。尤其是每年都会出现一些舆论反转事件,导致人们对于新闻报道真实性的质疑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新闻真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道题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的。新闻真实性本是新闻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题目结合当前的媒介环境探讨,也印证了我们对于当下出题模式的一个判断,那就是:在当下媒介环境下去反思传统的理论。【得分点】“后真相”的媒介环境下新闻真实综述(5分);“后真相”概念的阐释及例证(5分);新闻真实性的内涵(10分);“后真相”时代的新闻真实的现状及分析(20分);“后真相”时代如何坚守新闻真实(10分) 。【参考答案】可参考如下论文。言之成理即可。其它专业的真题分析请关注后续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