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博士,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高级知识分子,高级人才这些相关词语。作为学霸中的佼佼者们,博士这一群体不仅拥有着极高的学历,而且还会因为博学而通达受到我们的仰慕和尊敬。在这个学历至上的时代,能够考上博士的同学,真的可以算得上是同龄人中的人生赢家。不少网友对于目前中国一共有多少博士,博士的含金量究竟如何等问题一直感到困惑,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真实的答案,很有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中国目前一共有多少博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博士和博士生的区别。博士指的是完成了课程与科研工作,并且顺利通过学业考试,独立撰写完成学位论文,并经过论文查重、专家审查,最后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被成功授予博士学位的人。而博士生指的就是在读研究生,与前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存在不能够毕业的风险。1978年时,我国招录并培养了第一届博士生,这一届博士生的人数只有18人,这一年则成为了我国博士培养的“元年”。从教育部在2019年下半年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一年研究生招生的总人数是85.80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76.25万人,博士研究生招生9.55万人。而这一年毕业的研究生共有60.44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为6.07万人,占到了总毕业生人数的10%左右。粗略估计,从1978年至今我国共有博士毕业生90万左右,占到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万分之七。虽然博士招生的人数有所上涨,但是在短时间内依然不会出现博士大幅度扩招的情况。博士的含金量还高吗?对于这一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认为当下学历贬值的速度太快,读博的时间还赶不上博士贬值的速度。还有的人从博士总量上来考虑,认为当前博士的总人数占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博士的含金量依然不可忽视。对于这一问题,我认为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当我们抛开毕业的院校和专业来思考答案的话,很容易出现错误。博士的含金量如何,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1、文科博士的含金量确实要低一些。在十年以前的时候,高校的教师队伍缺口是非常大的,不管你是什么专业的博士,毕业后在大学任教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在今天看来,高校文科博士的岗位基本上快要饱和,需求变得越来越小,而毕业的博士生数量却在不断增加,含金量确实会降低不少。2、热门专业的博士缺口巨大,含金量十足。例如人工智能专业,大数据处理专业和芯片研发专业等类型的热门新兴专业,博士的缺口是巨大的,含金量要比普通博士高出不少。而像一些所谓的“天坑专业”,即便是博士毕业,就业压力也很大。3、毕业院校的层次直接决定了博士的含金量高低。虽然博士招生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名校博士的人数还是有限的。大部分新增的博士点都是位于普通院校,即便是同一个专业的博士生,由于学校层次的差距,和名校博士生相比也会存在含金量上的差距。总的来看,我国目前的博士总人数和博士占总人口的比例依旧处于较低的水平,含金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也足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不过从较长的时间考虑的话,随着博士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的压力也会不断地增长。看完博士的总人数和含金量以后,你有什么想法,会不会选择读博呢?
2017年9月底,我国双一流工程名单公布,36所大学入选了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6所大学入选了世界一流大学B类高校,同时还有95所大学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全国共计137所高校入选了双一流工程,这些学校也被称为全国重点大学,而其中的佼佼者,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社会中被大家广泛认定为我国的名牌大学,下面就来看看具体情况。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这些学校是要走向国际化,和英美等国家的顶尖大学进行竞争的。所以不光要进行本科生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来说,我国这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基本上都是研究型的大学,注重科学技术研究,全校拥有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的数量也比较多。根据各高校最新的官网显示,网大论坛的热心统计人员NetbigChina1999对中国名牌大学的本硕博比例进行了统计和汇总,采用柱状比例图的方式向大家直观地展示了各高校的本硕博比例分布,下面是具体情况:在上面的柱状图中,蓝色代表的是博士比例,红色代表的是硕士比例,最后一项是指本科生所占的比例情况。如果按照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进行排序的话,我们发现郑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的研究生比例还是比较低的。一般来说,博士生的比例情况更容易代表一所学校的科研实力,我们经过统计发现,越往下,科研实力也就越强,高考录取分数线也就越高。其中综合实力最强的是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校有约67%的学生都是研究生,本科生人数仅占三分之一。从博士生的比例来看,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占到全校总人数的20%,这个比例也是非常高的。看来中科大和清华被称为我国科研实力最强的两所高校,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以积极留言评论!
文/学姐教育论(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近期,对于中国高端人才,留学以后不愿意回国的事情引发了很多言论,有人指责人忘本,有人指责美国给这些人才灌了“迷魂汤”,面对重重质疑,没有人反应自我,反而开始抨击所有的留学生,其实问题真的支出在别人身上吗?并非,美国身为移民大国,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移民美国的到底是为什么?中国人才大量流失真的是人才自己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话要说!纽约时报:中国博士留美比例高达92%,世界第1,精致利己并非全责就在我们纷争不断谴责自己国人的时候,纽约时报又发布了一个扎心的数据,看得我们哑口无言,纽约时报统计“中国博士留美的比例高达92%,位居世界第一!”,这样的数据真的是人家迷魂汤的作用吗?中国人的倔脾气绝对不是盖的,要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算是十桶迷魂汤也没用!很多人说这是他们精致利己,但其实这并不是全责,要说全责,那有责任的事情多了去了。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个巴掌拍不响”问题就在这里了,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问题引发的,都是多个问题堆积导致人们开始心寒出现种种现象,所以在这里精致利己不是全责。说话不算话的企业环境让人寒心相信很多人出国以后回来找工作都会质疑自己,因为低的要死的工资,就算自己真的不吃不喝好多年也依旧赚不回来自己出国留学的费用,并且都说中国很珍惜海归,但其实那都是过去,现在中国对于高学位的海归都是表面上 给你高昂的薪资,给你实力相当的回报。但是等你真正入职以后一切都变了,并且甚至因为“卖身契”最后就算打官司也没有胜算,最可怕的是这样的说话不算话的企业环境还是最多的现象,这样让人寒心的环境你给我一个理由回来?要真是自己的能力问题不足以匹配高薪,那我们无话可说,但是我们听话,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然而还依旧是把你当傻子一样戏耍,这样的其可也不心寒留着过年?有钱和有关系已经远超有能力不得不承认,美国对于人才的疼爱程度是有目共睹的,他们爱才惜才,并且尊重有能力的人,但是在国内的职场环境内却远远不是这样的,走后门,有钱有关系的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在高位上坐着拿着高薪的工资享受着最轻松的工作环境。但是有能力的人因为没有这些东西,升职无望,价值被贬低,这让多少人意难平?一个什么能力都没有的人,可能就因为老板是自己远方的表弟家的儿子,你就直接进来当经理,这让人怎么心甘情愿的在这个公司呆着?有能力被淡化,人才不回归也是情有可原。精致利己是深入骨髓的教育精致利己其实是现在很多家长教育的结结果,以前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很多人都会上去扶他,但是现在不行,没有人敢上前,稍微靠边一点心都突突,并且单纯的孩子想要上前,就会被家长拽回来:“你还敢上前?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视而不见就行了,我们家可赔不起”。慢慢的所有人都开始冷漠,社会关系也就更加冷漠,大家都是谁不搭理谁,需要帮助的人也只能靠自己,这种精致利己的现象是深入骨髓的家庭教育,是个中国人自己坑自己的结果。但是在美国大家互帮互助,有任何事情不用找朋友,只是一个陌生人一个邻居就可以向你伸出援手,他们明白团结的意义,这样的观念也是从小灌输的,想对比我们除了自私没有别的。面对这样的现象,要从根本抓起教育观念要改变我们现在就要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不要把自己活成个体,要明白团结的力量,人多人拧成一股劲往一处使,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像在国家的强壮,我们才能在大树下乘凉。其实一棵树可以援助很多人,但是现在中国的现象就是一个颗大树,就只能让一个人得力,这种现象很容易把人心吹散了,人心一散大家就会在各个地方散落,慢慢的感受不到世界的温暖,就会对祖国失望。学姐教育叮嘱:现在中国人人才流失真的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自省我们身边都一直有这样的现实的情况存在,画饼的老板,走后门的领导,兢兢业业好多年的无奈员工这种现象,就不说是高段位的人才了,就算是普通人都受够了,面对国外给的留学生补贴,说给就给的薪资,我也理解了人才留美的心理。你如何看待中国人才留美行为?欢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有关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扰,都能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助到大家,让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有一个很有趣的数字,就是现在女生读硕士、读博士的比例,在连年攀升,有人做过精确的统计,以上海地区为例,女大学生读硕士、读博士的比例,已经占到了50%左右。而在30年前,女生的比例,仅仅能占到20%左右。也就是说,大多女生,不再愿意大学毕业马上找工作,找个对象结婚,而是愿意继续深造,让自己的学历更高一些。由于读硕士和博士用时较长,这些女生,毕业后,年龄普遍在30岁左右了。这个现象,也引来了网友们的调侃,他们表示:难怪现在的结婚率也在连年下降!大龄青年越来越多了!那么,结婚率下降,原因真的是由于女生们都去读硕和读博了吗?当然不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像我们那一代了,他们对于求学、学历、工作、就业、成家,抱着完全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一切都遵从自己的内心,并不急于进入家庭,过那种传统的生活,而是愿意继续打拼、奋斗,让自身变得更加优秀。就像一位女大学生所说:“其实也不是不想结婚,是怕自己的生活质量变差。作为一个女生,是真的很害怕的。我身边的长辈至今认为女人结婚之后必须要做家务,带孩子。就算是遇到出轨家暴,首先做的也是劝受害方忍。真的就算多想要恋爱和婚姻,看着身边发生的这些事,都会望而却步!”看到这位女大学生的心声,同学,你会如何想呢?只能说,现在的同学,对于自己的家庭和人生,都有客观的想法,并不愿意依从家长的意愿去生活,他们更独立,也更优秀。尤其是那些读了硕士和博士的女生,她们的眼界,更开阔,对于人生的追求,也更卓越。从这一点上来说,晚婚晚育,其实并不算是坏事,毕竟,人的一生,并不只是光有家庭,还应有追求和理想。同学,你目前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或是博士生呢?对于结婚和成家,你的想法又是什么呢?你是想大学一毕业,就迈入家庭,还是想继续深造,不断提升自己,进行创业呢?
为全面总结2018年全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状况,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委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研制完成《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和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紧扣“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等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要求,以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采用海量数据挖掘、多维案例分析、大规模问卷调查等方法,呈现高校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引导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本科教育全面振兴。2018年,教育部通过全面布局“四新”建设、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部署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颁布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在本科教育关键领域“谋突破、上水平”,打响新一轮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报告》认为,高校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工作有序开展。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动高校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深化思政工作改革,建立完善立德树人育人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2018年,全国培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125家,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0项、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20个。《报告》表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成效。按照《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高校在教师聘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2018年,高校博士学位教师占比38.21%,较2017年增长1.5个百分点;行业背景教师占比17.68%,较2017年增长5.8个百分点;辅导员队伍规模从2017年的58750人增加到2018年的65571人。《报告》显示,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持续推进。2018年,高校打破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壁垒,将社会课堂、虚拟课堂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高校累计开设专业实验课达到144.17万门,累计建设国家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1210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22.6万个,实践育人体系不断完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深化科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截至2018年底,452所高校增加创新创业学分,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达30.49万人次。《报告》强调,高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得到明显改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呈现新风貌。各级财政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全日制学生)达到3.27万元。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得到强化,教育部认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91门,上线慕课数量达到8100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政府完善质量标准,强化外部教育教学评估;高校内修教学督导、专项评估、常态监测,质量文化得到培育和养成,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成为主旋律。《报告》反映,学生学习体验满意度不断提升,大部分学生对自身成长与收获满意。2016—2018年,学生对课程教学和学习风气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64.48、66.25、67.62和60.75、61.64、63.83,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18年,7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确立明晰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极大或较大提高,75.9%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自己的合作能力有较大或极大提高,74.1%的学生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长与收获满意。与此同时,《报告》还指出,部分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未完全落实。部分高校对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落实保障度不够,制度保障教学、全员服务教学等落实不到位,高校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仅为77.11%。二是教学模式创新性不足。部分高校慕课、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不足,高校专业课小班化课堂(30人及以下)平均开设率仅为29.11%。三是学习过程管理总体不严格。部分高校课程学习难度、挑战度不高,考核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2016—2018年,高校学业挑战度总体上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四是师德师风建设未形成长效机制。部分高校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统筹领导力度不够,个别教师不能认真履职尽责,学术不端行为仍有发生,师德考核在教师考核评价中被弱化。此外,《报告》还进一步指出,我国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继续健全完善。评估制度设计需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立德树人评估指标尚不够具体,高校分类评估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在职称评聘、职务考核、激励奖励、资源分配等方面依然强调“帽子、课题、成果、经费、奖项”等指标,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价标准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目前,《报告》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2019年,世界知名排名机构QS发布了亚洲大学排名统计数据,本次共统计了亚洲349所大学,上榜数量比去年多48所。今年跻身博士毕业教师比例中国前15的大学有:台北科技大学(#1);国立中央大学(#1);南方科技大学(#1);国立中正大学(#1);国立中山大学(#34);台湾政治大学(#38);元智大学(#47);台湾海洋大学(#48);香港大学(#52);岭南大学(#56);清华大学(#61);台北医学大学(#62);中山大学(#64);国立彰化师范大学(#69);国立中兴大学(#70)。以下为中国在榜单前二十五名亚洲大学排名200强的有18个国内各城市北京市有9所大学跻身博士毕业教师比例200强榜单,是本次上榜数量最多的国内各城市,其中清华大学在北京市排第1,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市排第2,北京市排名第3是北京大学;上海市排二,共7所大学上榜,其中上海市排名第1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排名第2是复旦大学,上海市排名第3是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市上榜大学数量排名第三,共5上榜,其中南京大学在南京市排第1,南京市排名第2是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南京市排第3。以下为QS官方公布的博士毕业教师比例杭州市大学的变化:今年进入博士毕业教师比例杭州市表现最好的是浙江大学(103)。
随着近十几年高校的扩招,现在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900万。于是很多的人的调侃道:一个月3000块钱招不来一个农民工,但却可以招来一个大学本科生。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道出了很多本科生的无奈,同时也更加显示出大学生就业的尴尬。大学生就业同样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考研作为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并投入到考研的大军。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为238万,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仅仅一年人数就激增了50多人。于是,又有人说: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研究生越来越不值钱了,现在的研究生学历遍地都是。研究生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下,研究生学历的人真的遍地都是吗?研究生真的越来越不值钱了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年来全国研究生报录比例历年来研究生报录比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就报考人数来说,除了2014年以及2015年考研人数出现小幅的减少,从2010年-2019年,考研人数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近三年,考研人数快速上涨并突破20%增长率大关;就录取人数而言,从2010年-2019年,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呈现稳步扩招趋势,在将来这一趋势也将继续。以1995年全国招生4万人研究生为基数(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开始计算,截止2018年(2018年招生70万左右),1995年-2018年总的研究生数量为817万左右。因为1995年之前招生数量相对较少,所以1995年之前的研究生数量我们暂定在20万,也就是说全国研究生(包括在校生)数量为837万。研究生如果按照中国总人口15亿计算,那么全国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比例为0.54%,这也就意味着每10000个人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为54人。0.54%,你对这个数据是否有概念呢?你是否还在担心研究生学历贬值呢?虽然研究生扩招是大势所趋,但研究生遍地跑还是夸张了点。考研对于以上,你怎么看呢?你认为现在考研的价值大吗?欢迎你的留言。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报道,是纽约时报发布的,说的是在美国就读的博士生,毕业以后大部分都会选择留在美国,并且其中属中国博士生最多,占到了92%的比例。看到这样高的比例着实让人有些震惊,虽然不知这个占比的可信度,但也至少能够说明中国占据着很高的一个比例,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并不是崇洋媚外,我国的大学水平相比国外名校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个人要想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要想在科研领域获得更多的大奖,去到国外名校深造也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我国顶尖学府清华、北大的学生纷纷去到国外攻读硕士、攻读博士的原因了。去国外留学并没有问题,不应该阻断有的人认为既然中国的学生去到国外求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大部分都留在了美国,最后这些人却在为美国做贡献,于是对这种现象存在不满,甚至提议要不要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进行限制。国内学生去到国外留学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国家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才,而要想获得顶尖的人才就有必要让他们去到国外知名学府深造,从造就人才的角度来看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国家都不应该阻断这条路。为何中国高材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不愿回国?为何中国的人才在留学美国毕业之后,不愿回国而是选择留在美国,这是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国外的科研环境更好国内的高校圈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现象,而国外就显得更加公平,能够更加专心于从事科研工作,并且美国能够提供比中国更好的科研环境。第二:外国能够提供更好的待遇国外相较于国内而言,他们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并且不会有国内如此高额的房价,生活压力更小。第三:他们留学期间适应了国外的生活有些中国学生从本科毕业就去到国外留学,到博士毕业已经在国外生活了七八年的时间,而这段不短的时间已经让他们适应了国外的生活,于是毕业以后也选择留了下来。国内要做出改善,吸引优秀人才回国其实前面已经提到,我们不能够阻止学生出国留学,当然他们在毕业后留在美国也是个人选择,但是为了增加我国的人才实力,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到国内发展,为我国做出巨大贡献,就需要我国做出一定的改善,当科研环境、待遇、高校氛围等各方面都得到提升以后,便会有越来越大的国外留学人才回到国内发展。
北大2020级研究生男女比例为1.29:1。本文图均为 北大供图9月14日是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报到的日子。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北大获悉,今年北大研究生新生入学总人数9301人,其中硕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新生当中,内地生8541人,港澳台生160人,留学生600人;在北大本部学习的学生7866人,在医学部学习的学生1435人。北大校本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级北大校本部新生平均年龄25.9岁,其中硕士生26.5岁,博士生24.5岁。博士生平均年龄比硕士生平均年龄要低,一方面因为非全日制硕士新生往往是事业有成后求学的;另一方面本科起点的直博生基本是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群体,占博士生比例较大(50.2%,超过一半),一定程度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此外,上述统计数据还显示,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学位类型上,北大2020级硕、博研究生中,3923人为专业学位研究生,3943人为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男生4430人,占56%;女生3436,占44%,整体男女比例为1.29:1。这些研究生新生来自2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93%,少数民族近7%。就生源地而言,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苏新生人数位列前五,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有66人、58人和17人。国际学生则来自90个国家,来北大深造的人数超过20人的国家有美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和法国。从新生本科毕业院校来看,北大本校的学生最多(1572人),占比约20%;接下来各个高校比较平均,如武汉大学185人,南开大学162人,中国人民大学161人。北大2020级研究生中约20%本科就读于北大。(来源:澎湃新闻)
研究生(硕士、博士)已然是教育界的香饽饽学位,随着近些年我国综合教育实力的不断加强,研究生规模逐渐在扩大化。我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本科生遍地都是、研究生一抓一大把,似乎在旁敲侧击地证明读书与学历变得轻量化、没那么重要了,那么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到目前为止,我国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900万,经常有段子说现如今3000元都难以招来一个农民工,然而却可以招来大学生。这也从侧面道出了部分大学生的无奈,于是便兴起了考研大军。据统计,今年考研人数已接近300万人次,仅仅过去一年就激增50余万,这时候就更有人爆料称研究生也不值钱了,毕业之后还不是一样打工?然而,你却并没有看到研究生报录比,拿最近一年来说,报考人数290万,而录取人数却为72万,报录比为4:1。举个更形象的例子,假设我们国家人口为15亿,那么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比例为0.54 %,这也就意味着每10000个人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为54人。不知道大家对0.54 %这个数字有没有概念,那么你还在担心研究生一文不值吗?虽然其规模是在扩招,然而遍地都是研究生这个说法显然过于夸张。一些人为什么会有研究生遍地都是这样的看法呢?那是因为不同的人所处的圈子不同而已。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工人,那么和你工作的同事基本上都是普通工人;如果你高中毕业就出去混社会,就会发现,其实没见过几个读硕士的,还是很稀有的;如果你读了硕士,就发现周围认识的人好多都是硕士,烂大街了,学校路上都是硕士;因为你根本不怎么会接触到那些大学都没怎么读的人,就像强了就不会接触很弱的人,就会觉得周围都是强者。你只需要永远记住在任何年代,知识与学历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可能是一块敲门砖。如果没有这块砖,在你前行的路上可能就会多出一块绊脚石。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说诸如以上观点的理由,我们只需全力以赴即可,到时候理想的花朵自然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