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费是很多考研同学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生学费需要多少钱呢?哪些专业比较费钱?下面小编整理了国内10所高校的研究生学费,一起来看下吧~贵州大学(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云南大学我校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全日制学术型专业:8000元/年,学制3年,总计24000元。2.全日制专业学位学费标准见下表:3.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见下表,具体收费标准以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和备案的为准:深圳大学根据国家政策,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以全日制脱产方式学习的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非全日制学费标准具体如下(均不含教材费、海外与本土学习行动等费用):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75000元;工商管理(MBA):198000元;公共管理:99000元;金融:学费共计人民币78,000元;会计:学费共计人民币99,000元;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学费共计人民币54,000元;汉语国际教育:学费共计人民币60,000元;心理健康教育:学费共计人民币72,000元。湘潭大学全日制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2020湘潭大学研究生具体学费及住宿费标准请参见湖南省物价局最新文件。以下为2019湘潭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学术学位8000元/生·学年;会计硕士28000元/生·学年,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学费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后公示,其他专业学位10000元/生·学年。郑州大学所有硕士研究生均按学制年限分学年收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0.8万元/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及学费标准见下表: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制和学费标准见下表: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8000元/生/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除外)7000元/生/年,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18000元/生/年,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16500元/生/年。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12000元/生/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11000元/生/年,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土木水利硕士10000元/生/年,非全日制教育硕士7000元/生/年,非全日制金融硕士、艺术硕士、会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16000元/生/年,非全日制图书情报硕士13000元/生/年。兰州大学1.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8,000元/学年。2.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12,000元/学年;公共管理(MPA)20,000元/学年;工商管理(MBA)类别中,普通工商管理32,000元/学年,国际工商管理(IMBA)50,000元/学年;其余专业8,000元/学年。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公共管理(MPA)23,000元/学年,工商管理(MBA)类别中,普通工商管理42,000元/学年,高级工商管理(EMBA)180,000元/生;法律30,000元/学年;其余专业27,000-30,000元/学年。以上信息来源各院校官网,由中公考研网整理,如有转载请标注来源
由环球网、知更鸟网联合推出的公益平台“报名大厅”汇集全国上百家知名教育机构,千门课程。为全国家长、学生、用户提供优质教育公益课程、优惠课程、火爆课程等。用户通过环球网教育频道、知更鸟网、“报名大厅”公众号登陆平台选择适合自己的线上、线下课程。平台将为家长、学生提供指导性的课程咨询服务,在众多机构中解决选课难等问题。中公考研是中公教育旗下品牌,秉承着“实用、有效、专业、深度”的办学宗旨,依靠强大的师资阵容和深厚的自主研发实力,以学员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以卓越为目标,致力于为学员提供专业的教学服务。 球网报名大厅,汇聚全国百家知名教育机构、千门课程,等你来!
考研前夕,中公教育将旗下考研业务入驻淘宝,这是公务员考试培训主赛道之外,中公教育的新业务板块。“考研业务正在以每年200%的增速发展,这也是中公教育的又一增长线。想要继续保持这种高增长,必须要全力跑到线上来。”中公考研业务负责人刘俭透露。据了解,目前中公考研主要从自营网站和1000多个线下教学点招生,接下来,该考研天猫旗舰店将和线下教学点全面打通,让考生一键下单后可以自选学习方式和地区。截至目前,沪江网校、文都教育、爱启航、精学教育、研途教育、新东方在线等机构均已入驻淘宝教育,提供考研类课程。据了解,目前淘宝上的考研课程数量已达到40万,覆盖不同的学习基础、复习阶段、专业课考生需求。随着课程等商品逐渐占据年轻人的购物车,考试培训机构纷纷入驻淘宝教育,寻找Z时代(95后)。取代“明星霸屏”的是“名师镇店”,张雪峰、徐涛、刘晓艳等老师成年轻考生最爱。淘宝教育数据显示,从今年的考研课程消费来看,山东省买课人数最多,其后是江苏、广东、河南和四川,高考大省同时也是考研大省;买考研课的女同学占比达56%,她们更希望在学术再上一层楼。值得一提的是,10万“上学早”的00后已经在买课备战考研,也有10万80后还在努力上岸,不断追寻更好的自己。今年,来淘宝买网课的消费者增长了300%,丰富的课程正以短视频、直播、试听试看等方式和8亿消费者相见。上游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顾立
五一假期大家过的怎么样了?广东中公考研君撂下工作偷偷的去看了后来的我们影院里那个哭的那个稀里哗啦的此起彼伏随着考研调剂系统的关闭2018年考研已经正式落下帷幕几家欢喜几家忧考上的人在把酒言欢落榜的人在反思过去突然想起那个和我曾经一起在图书馆复习的研友他是二战考法硕打电话问了下他战况如何只听见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没等他开口我就已知道答案告诉他我的情况也很糟糕随后互相简单说了几句鼓励的话便匆匆挂掉电话随后看了看他的朋友圈看到他已经在某著名教育机构任职似乎还挺顺心想了想,可能那才是适合他的生活可能是两次战败的经历让他懂得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其实,在我看来考研,重要的不是结果那份经历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成长事实上,任何选择都不能影响全部的人生但你还是不能垮掉,还可以去争取更多的选择权选择权源于能力建议考研失利的同学,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但只要意志不消沉、头脑够清醒,还是能得到更多那些曾经考过研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以下内容,来源于身边考研人的故事!@五岁半的木期终于尘埃落定,某人想让我写篇经验总结,还说屁大点事儿我都可以叨逼叨搞出一篇几千字的文。对啊,作为典型的大白羊,一分钟的内心戏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了好么,而且我超记仇。两年时间,不知道值不值得,但至少现在还不后悔。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有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之前诸如此类的网红鸡汤句对我来说特别好使,更甚之可以说我曾是鸡汤本人。可此时我只想一脚踢翻,然后骂骂咧咧吐槽道,去你大爷的吧。现在,特别是经历过复试之后,我想说我信命。可是,不管有没有尽全力付出,我好歹选择在考研这件事情上死磕了两年,那总得赋予它一些意义吧。所以呢,我准备借用八阿姨一句话:人生啊,顺遂,便得到彼时的幸福;不顺,便收获此时的感悟,两不耽误的。但总有一个规律没有错,敢讲出来的大都已释怀。瞧瞧,在自圆其说这方面我还从来没输过。经历过考研的同学应该都有所体会,这个阶段枯燥,单调,纠结却又满是憧憬与希望。至于每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我还真没多少记忆。只是能借着日记本上或开心,或吐槽,或崩溃的字眼儿嘲笑自己多变敏感又过分执拗。至于我,虽然最终也遂了愿,但绝不能算作是成功的典范。从电子商务这个交叉学科小跨到情报学这又一交叉学科,一步一心虚,一步一犹豫,我也很多次禁不住问自己“当初报考中科院,到底是出于所谓虚无缥缈的理想,还是单纯的虚荣心作祟?”都没有。确切地说,我只是看上了雁栖湖的单人间和落地窗。是不是很失望呢,毕竟平凡肤浅如我,不能动辄说出:当然是梦想心愿之类的指引着我去不断努力,宁愿饿着肚子拼个头破血流也要去争取啊。忽然想起来,很小的时候因为家庭原因,我恨过一些人。那个时候默默告诫自己一定要比他们家孩子优秀,然后满腔怨念地往前走,一心想要变强大。后来,那些我恨透了的人被岁月践踏得满身伤痛,甚至生病、去世,接连远离了我的生活。只有我一个人抓着这股子恨意不罢休,显得尖酸又刻薄。初中时一个很喜欢的老师在期末通知书评语上说让我多看看世界的可爱,内心柔软一些,告诉我为我所爱一样可以变得强大勇敢。我想现在也没有像少年时的我一样满心怨恨向前的同学了吧,若真存在,我也想把这些话送给你们。不必耿耿于怀,不必非什么不可,我体会过那种感觉,所以我只希望你能快乐。02扯远了,接着说回考研的事儿。大三下学期,大致是4月中下旬,学院组织了考研经验分享会,我第一次从郭颖学姐嘴里听到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这个地儿。然后加了UCAS的微信公众号,瞥了几眼,当下决定,我要去,就是这儿了。接下来就是咨询各项事宜,求资料,求经验。还记得我提着一兜切好的冰镇大西瓜到学姐宿舍拿资料时,学姐一脸震惊,满是宠溺地说,不用这么客气的。以为有406高分的亲学姐相助,我一路会无比顺畅,像是未来就握在自己手心里,我只用一步一步走过去就可以了。可命运像是喜欢跟每一个人开玩笑。后来,学校改了全部的参考书目,之前的真题突然失去了很多参考价值,我开始了一脸茫然的复习之路。但仍然仗着自己善于抓重点,记忆力还不错,对于考试异常淡定甚至盲目乐观。接下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约饭聚餐,一觉睡到十点钟都是常事,不知道这种迷之自信和放松是哪里来的。这里想提名表扬许蓁女神,她的强大自控力和坚持不懈的执行力都让我异常羡慕。11月下旬开始狂躁不安,很多专业知识背不住,大框架也没抓好,题目基本答不出。使劲努力一个月也于事无补,兵荒马乱一场,就这样到了考试的日子。结果想必大家也猜的到,很惨。327,国家线340,现实给了我响亮的一巴掌,我骂自己活该。但又免不了心情抑郁,便开启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式地劝慰模式,中科院有什么好啊,还不是一群老头带着一群书呆子整天搞些出不来成果的东西,太无趣了,不适合我。北京也不怎么样啊,去了也是整天在那里吸霾,活久一点不好么。当时意志消沉了一段时间,记得好像还写过一篇看似失落?实则励志?的鸡汤文。现在再看会觉得实在难为情,可那是20岁的我最真实的想法,我告诉自己要客观。如实贴上来:「去二刷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虐的很过瘾,也趁机把憋了几天的情绪都释放了。想来,是欠大家一个交代。考研结果不太好,群里大家都不太好,我比大家更不好一些。专业课稀烂居然大致排在二十名,学校招收十个,复试进不了。不调剂。不二战。妈妈说,二十岁就出去工作,我不放心啊。姐姐说,你会不会后悔啊。瞧瞧,爱我的人还都在。而我也相信,即便我丢了全世界,他们依然还会在。人啊,成功了会说这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结果不太好的时候,便把这些努力的过程归结为也算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能挺过来就很棒了。提笔想故作潇洒,可你们看啊,落笔尽是心酸。二十出头开始步入社会,过我所谓的期待很久的人生,得到了我口口声声的“自由”结果却是我也有点怕哎。事与愿违是常态,而你们也知道我肯定能写出比生活本身还要动听的鸡汤文来。但凡处境艰难的人,大抵都有同样的心理别安慰也别同情。不想别人以为自己很努力,各种宽心的话还不如一句“难受个屁,看看,我过得比你惨”。哼哼唧唧这么久,还不就是想说,你们只需像平常一样待我。知道你们的祝愿与宽慰都是真心的,可我听不得。接下来,我会尽力找工作的。你看这岁月路遥,愿我们都好。」通篇别别扭扭,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读出来我的言不由衷。那段时间怕见熟人,不想出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跟自己聊天:努力到这样的程度是不是能接受,每一步都是自己选择的你有没有做好准备,是不是真的死心了,有没有觉得自己有点怂……再到后来变成劝自己:要不要再来一年,年龄还小要不要再试试,或许结果会不一样呢。看到没,见到这种白羊座要躲着走啊。戏精本精考个研像谈了场恋爱,加起戏来毫不含糊。03纠结了有一阵子,期间院里书记找过我们这些有二战想法的同学们谈话,跟我们说起二战风险很大,都老大不小的了要考虑到家人的感受,劝我们可以先找个工作留条后路,再不然就考本校可以把握更大一些。恩,确实说的都很现实,时至今日我也很感谢他,愿意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们提出各种建议,可我依然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当时宽慰自己,高考复读或是考研二战总要经历一件吧,不然人生怎么算得上完整。我发誓那时的我绝对想不到后来的各种波折。一开始就不太顺利,在华师校内租房到后来被告知不能住要搬走,又从武汉折腾到郑州,从郑州的出租房又折腾到表哥家的卧室,有关房子的糟心事终于在8月份都了结。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踏上了少壮不努力,老大没完没了转锦鲤的不归路。在新东方工作的姐姐给我找了一间自习室,很大,我一个人。单枪匹马的,也没觉得孤寂,没觉得很辛苦,倒是比第一年更放松,更笃定。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往前,我反复总结专业课重点,背诵默写,自己给自己出题;反复翻译历年英语真题的阅读理解,写了两个本;对政治没多大要求,一路跟着肖秀荣,混个分数过得去。期间当然也免不了自我怀疑,自我放弃然后转过头来又自我安慰。同样,不想说话,怕见熟人。像是自己的人生发了霉,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色绒毛,却又怕摊在阳光下。没有过去,又看不到未来。可命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在某些地方亏欠过你,就会想方设法在别的地方补偿给你。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朋友们关心我鼓励我,甚至我从一个遥远的同路人那里找到些许共鸣。有关这部分,单独放一篇。终于捱到考完试,等成绩期间也没投简历,找工作。冥冥中有种感觉,是不是这次可以了,也许这次真的可以了。终于到了查成绩的那一天,打开网址我吓得手哆嗦,姐姐一把将准考证夺过去,手指噼里啪啦敲着键盘,我在一旁傻站着。然后她扭头跟我说“398,今年也许行哎,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有点想哭。”很多人问过我查出来成绩什么感觉,其实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就是松了一口气,觉得之前偷过的懒,付出过的努力都不重要了,结果就摆在我面前,什么苦难啊懊悔啊都没有什么意义了。倒是我们大学辅导员跟我发消息说,很不错啊,你心态保持得很不错,真心替你高兴。挺感谢她的,难得毕了业之后还能这么挂念我。不不……看到这里我姐说我记错了,说查完成绩我明明原地蹦哒了好几圈,确认了好多遍到底是不是,然后迫不及待跟梦梦姐,亚坤还有其他小伙伴们说初试成绩还可以,就连侄子都说那天小姑蛮开心。嗯……好吧好吧你们对。明明我才是讲故事的人啊,这种小细节不是可以稍作改动的嘛。行吧,我尽量客观。重说:当时挺开心的,跟人发消息都是回的语音,因为雀跃的心不允许我打字,太慢了!现在,各方面都满意了没?复试准备期间,从贴吧上加了一个去年考上的学长,人特别好,就是那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类型的,还帮忙给看简历,提问题。虽然后来我们因为时间原因,自我介绍都没用上,但一路遇良人,总觉得是上天待我不薄。接着在复试群里认识了一个很好的女孩子,人真的很好很好,我一直叫她魏姐姐。去北京面试我们俩住一间酒店睡一张床,期间互相鼓励,吐槽,一起去看考点。她给我带饭让我注意安全,非常会照顾人。结束了以后我们都觉得自己面得太崩,两个人开始互发微信,一小段又一小段几十秒的语音里夹杂着太多担忧,恐慌,怨气,仿佛整个人生都赌在了面试的结果上,但最终都平静了下来,转为爱咋咋地。从复试地点出来以后,一条一条回了各方问询的微信,我去找了阿潘。她请我吃烤鱼,跟我分享她的工作生活,劝我结果出来之前不要想太多了,第二天一大早给我做早餐。体贴温柔得像个天使,我是真的超喜欢她。但依旧心情不畅,她去上班了以后我启程去了圆明园。满园春色刺得我眼睛发酸,我开始怪起柳条太青,桃花太繁盛。最后坐在一堆断壁残垣那儿思考人生,愁容满面的。旁边的大爷以为我遇到了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操着一口东北普通话一个劲儿劝我:小姑娘我跟你说人生还长呢,听大爷的,没啥大不了的事儿啊。我当时暗暗思量:你这把年纪了,现在再回想起来当然什么都不叫事了。我这人生才刚开始啊。但真的是要感激人生中很多个转念一想的时刻,我很认真地对着他笑,又自顾自地说道:没关系,都能过去的。会没事的。各种后果打算都思考完了,便想要行动起来。回到阿潘住的地儿开始订车票,需要回去了。当下的心理是,既然这地方我很可能再也没机会来了,那多待一分钟就会增加一分不舍。我不愿再看到它向我展现它有多美好,我情愿它比我想象中的要糟糕。不过,剧情反转得太快,刚踏上火车,我就看到了官网上的拟录取名单,我的名字赫然在列。做好了所有失败的准备却发现自己被录取了,我开始感叹自己太过幸运。然后油然生出感慨,我和我的青春,都是一团乱糟糟的,十六岁的我,二十岁的我没什么两样。之后的路呢,或许终于也仰仗时间,会变得有些不一样。跟我一块住的魏姐姐最终没能被录取,我蛮伤心。但我没有选择去安慰,一来觉得表现得再感同身受都难免有同情的意味,二来,我有什么资格安慰别人呢。同样的也有蛮多很优秀的小伙伴被刷掉,像是有些愿望最终得以实现,而有些愿望,最终只成了一段故事。不知道,他们日后对人提起,会以怎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心境。但我坚信多年以后,伴随着成长,他们会寻着一个娓娓道来的机会,语气里满是不在意。就到这儿吧,整个考研过程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了,写下来这些,只是想做个记录。日后提醒自己,要对得起这一大筐的勇气。更多地,我想让大家看到很多种可能性,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认定了的事情那就去做。谈梦想、谈感情、谈金钱都没什么好羞耻的,更没有谁比谁更高尚,只要能说服自己。你瞧我,没啥能力又丧得鞠躬尽瘁,结局也没有很坏啊。何况你们这么优秀,最坏的结果又能怎么样呢。最后呢,衷心祝愿大家:之后的每一步都不负从前辛苦,每天都严肃对待,正直、善良、努力、勇敢去爱。@16考研研三学姐“我的人生充满着幸运,但是也源于努力”现在的我已经研三,也已经拿到了一家国内知名航空公司的offer。回想起过去的考研岁月,依然是恍如昨日。我的本科是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当时考进这所学校的时候就知道本科毕业肯定就是失业,所以在大三时毅然决定考研。选择了一所本专业比较强的一所院校,可能是我本课就是这个专业的原因,所以觉得专业课没有很大的难度。让我最头疼的就是英语,每天早上6点起来,跑到图书馆门口那里背单词,背了又忘,忘了又背,一直坚持到考研前一天,已经麻木到不知道自己背了多少遍,那本单词书已经被我翻烂了。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也感谢那些曾经给过我鼓励与帮助的人!@17考研落榜学长“不后悔为她做的每一个决定”我当初选择考研是为了她。那时。她告诉我要考研,考到外省,问我要不要和她一起考?那时我们已经在一起三年了,感情一直很好,怕她一人考研孤单,所以也决定和她一起备考!选择了和她考同一所学校,但是不是一样的专业。然后就开始了和大多数人一样的枯燥而折磨的备考岁月......最后,她考上了,我落榜了。现在的我已经和她在一个城市,当然现在她读研二,我在工作。感情和当初一样好,我们打算,在她研究生毕业的那一年,就去登记结婚!@19备考学妹“不管结果会怎么样,现在只需埋头苦读”现在大三,在家人和老师的建议下,选择考研!现在每天就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没有假期,没有逛街,没有吃喝玩乐!现在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顺利考上研究生,考上那天我一定会把备考期丢掉的东西疯狂的补回来,嘻嘻!最后“我们追寻着各自的方向”后来的我们依然走着 朝各自的人生追寻了 无论是 后来故事怎么了 也要让后来人生精彩着 加油,19考研学子后来的我们我期待着
如果可以穿越回几年前,你最想给年轻时不顾一起的自己神马忠告?2019年,好像大家只记得70万人录取,却不怎么记得还有225万人折戟沉沙。看着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晒录取通知,有些人心里一酸,年复一年,曾经为了考研不顾一切,如今想想,真的值得吗?岁月如飞刀,铲断了当年的不可一世,也刺穿了当年的雄心勃勃。青春,是问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是的,他,那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欲与天公试比高。考研算什么?什么择校择专业?直接来最难的,就考985,底线211。这边自习室里埋头苦读,那边跟人家人朋友打起口水仗,“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可到头来才发现,我们总是慢悠悠的,车、马、邮件……都很慢,但日子却跑得飞快,快的让我们来不及总结、反思和后悔。别老拿梦想说事考研经常被梦想叠加,变得光辉、耀眼,好像这样就可以掩盖住背后的酸楚,无论你抱着怎样的心态走完这段路,你我都要承认,它不过是一场考试,它能给你一些机会,但不足以改变你的命运,改变你生活的并不是学历,而是你的能力、性格和态度。在这个什么都缺,却唯独不缺梦想的年代,别老拿梦想说事。未来终究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如今,越来越多考研的小伙伴愿意选择二战、三战,而在这个过程中会损失很多的机会成本。比如考公务员的机会,比如到大厂工作的机会。如果没有考上研究生,这一切就变成了沉没成本,偷鸡不成蚀把米。但无论你经历了哪些故事,记得向前看,生活还在继续,未来终究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些年为了考研不顾一切的人@力争上游应届考研的时候,报考的院校是985,行政管理专业,大三的时候天天都有一堆事,闲下来的时候就和同学泡在自习室里,虽然复习的不算完整,但也是全力以赴,本以为考试结果不忍直视,但最后结果离复试线就差8分。本着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态度,我拒绝了调剂,冲击985,果断二战,经过一年的奋战,本以为胸有成竹,可那年学院改革,试题超出了想象力,最后的结果查了将近20分,单科没过线,最后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在北京找了一份HR的工作,偶尔想想那段考研的日子,不知是苦是甜。@坚持到底本人是三战之后上岸的,当时报考院校的时候报高了,但那时候就是一根筋,谁劝也不听,就是相信自己,一往无前。但一次两次之后,开始乏了累了,也开始信心不足,三战的时候还是复习,但已经松散了很多,只能说是按部就班的坚持,结果还是让人满意的,通过了初试,但是在复试中发挥不佳,最终调剂到了黑龙江大学,也算是有个归处。@在职考研工作后的压力真不是盖的,虽然工作经验非常重要,但是学历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拿着一个本科文凭去管研究生难免会有点心虚,所以工作几年后决定考研。学硕已经不太现实了,没有那么大的时间和经历,通过层层筛选,最终考虑考个中国政法大学的MPA,之前的基础还留下一些,经过小半年的努力,最终被成功录取。考研,是通往研究生的一条路,但它绝不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未来的路终究还是从脚下走起的,不论你现在成功与否,请向前看,沿途还有更美的风景。
2018年考研国家线现已正式公布,中公考研研究院整理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赶紧来关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今天,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公考研的老师总结了2018考研国家线分析及对考生的复习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体来看,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较大,其中很多专业分数线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总体变化幅度还是维持在5分、10分,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下面是具体分析:学术学位类国家线变化今年学硕国家线较2017年有6个专业总分下降,哲学、经济学、工学(包含照顾专业)降低5分,理学、军事学、管理学降低10分,其中考数学的经管类和理工类专业总分都下降了,跟今年数学题目普遍反映偏难分不开,跟大家预期的一致。与去年持平的专业有4个,分别是文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较去年增长的专业有3个,包括法学、医学、教育学,除了教育学(不含体育学)增长10分,其它专业均是增长5分。这几个专业均是考研报考热门专业,跟今年报考人数激增有很大关系,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201万,增长18.4%。下面是学硕国家线变化情况:专业学位类国家线变化专业学位升降变化基本跟学硕变化一致,除了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提高10分外,其他专业都是提高或者降低5分,或者不变。下面是专硕国家线变化情况:分数线出来了,大家可以跟国家线对比下,高分过国家线的认真准备复试,低分过线或者擦线党复试调剂两手准备,没有过线的包括没过总分线或者没有过单科线的,要开始找工作了,或者来年二战。最后中公考研预祝大家顺利过线,金榜题名!
来源:投资时报原标题:归母利润增速大挫 中公教育线下营收占比九成如何熬过疫情?完成了2018年和2019年的业绩承诺,但其2019年业绩增速较2018年明显下滑,营收增速同比下滑7.6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增速下滑63.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网端暴露出的退费难、退费慢等问题可能会不断发酵《投资时报》研究员 王彦强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叠加的资本市场中,教育类公司被多位投资界资深人士重点提及,作为A股国考教育龙头——中公教育(002607.SZ)也被广泛关注。据年报显示,2019年中公教育实现营业收入91.76亿元,同比增长47.12%;实现归母净利润18.05亿元,同比增长56.5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52.79%。就以上数据来看,中公教育业绩增速较2018年有所下滑,但依然顺利完成2019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3亿元的业绩承诺。不过,《投资时报》研究员也注意到,该公司营收占比较高的公务员招录面授培训业务,正在从2018年的49.41%下滑至2019年的45.46%。与此同时,因“不过退款”为营销手段所引发的退费难、退费慢等问题也可能不断发酵,严重者可能影响中公教育的品牌形象。另外2019年线下培训业务占营收近九成的中公教育,能否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顺利完成2020年的业绩承诺,也是一个问题。营收增速下滑中公教育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公务员招录培训、教师招录及教师资格面授培训、综合面授培训(考研为主)和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培训,实控人为鲁忠芳和李永新,二人系母子关系,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9.71%的股份。2018年5月,中公教育以185亿元交易对价借壳亚夏汽车上市,并做出业绩承诺,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实现合并报表范围内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3亿元、13亿元和16.5亿元。据Wind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中公教育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2.37亿元、91.76亿元,同比增长54.72%、47.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3亿元、18.05亿元,同比增长119.67%、56.52%;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1.13亿元、17亿元,同比增长124.79%、52.7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公教育完成了2018年和2019年的业绩承诺,但同时2019年业绩增速较2018年明显下滑,营收增速同比下滑7.6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增速下滑63.15个百分点,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挫7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中公教育的四个主要业务板块——公务员招录培训、教师招录及教师资格面授培训、综合面授培训和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培训,分别实现营收41.71亿元、19.33亿元、16.14亿元和14.01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5.46%、21.06%、17.59%和15.27%。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中公教育公务员招录培训业务占比为49.41%,而2019年该公司的公务员招录培训业务下降至45.46%,同比下滑3.95个百分点。而其余业务板块均有小幅上升。另外,《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2018年中公教育投资支付的现金达171亿元,最终获得投资收益(理财收益和定期存款结息)1.1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8.24%;2019年中公教育投资支出达到271亿元,最终获得投资收益2.59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12.41%。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中相当数额的投资支出,来自学员的预付学费。目前,中公教育在全国有超过1000个直营网点展开经营,覆盖300多个地级市。也正因如此,2019年,其线下业务为带来80.83亿元营收,占比88.09%;而新投入的线上培训业务仅贡献10.35亿元营收,占比11.28%。那么,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线下业务营收占比近9成的中公教育将受到多大影响?2月14日,中公教育曾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回复投资者称,疫情期间教学已全部转到线上,随着疫情解除各地课程将全面恢复。不过,令市场担忧的是,以线下辅导为主的中公如何能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将教学业务全部转到线上?教学质量又该如何保障?此外,2020年线下培训的招生人数是否将会受到影响?中公教育近三年部分财务数据(单位:亿元)数据来源:Wind业绩高增长遭遇挑战中公教育的业绩增长除了本身综合实力外,也许与“不过退费”的营销口号及“预收款”的销售模式有很大关系。据《投资时报》研究员了解,由于培训业务的经营特征,中公教育采用预收学费的经营形式,因而产生了较大的预收款,这当然也成为盈利的一种保障。具体来看,中公教育的课程主要分为普通班与协议班。普通班面授培训收入于完成培训服务时,将预收的培训费全部确认为收入,普通班线上培训收入于提供服务的有效期内按直线法确认。协议班收入于完成培训服务时将不予退费部分确认为收入,可退费部分则根据协议约定,在满足不退费条件时确认为收入。公开资料显示,中公教育普通班的收费金额在几千元不等,而协议班的收费金额则动辄上万元,有的甚至高达十几万元。而“不过退费”的营销口号也主要针对协议班的学员。年报显示,2018年,中公教育62.37亿元的营收当中,协议班贡献了七成以上,最终全年实现扣非净利润11.13亿元,顺利完成业绩对赌。《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中公教育“不过退费”的原则里学问很大,其给出的退费比例设定是绝对盈利的保证,即便考生没通过,退费后的收入也足够覆盖成本。此外,中公教育靠自然违约率也能提高盈利,关键就在于相关协议。不得无故旷课,不得传播泄露内部资料,不得拍照,不得拷贝教案PPT,不得旷考等规定都会出现在与学员的协议中。若违反其中任何一款,中公教育都将视具体情况减少退费金额,或者不予退费。这当然也从某一程度上也就增厚了中公教育业绩。但是这样的盈利方式很难不产生纠纷,网上也不时曝出中公教育退款难、退款慢事件。《投资时报》研究员在相关投诉网站上输入“中公教育退费”等关键字,出现了200多条线索。其中,一个当事人的投诉内容颇具代表性:“本人于2019年8月10日购买中公教育考研在线课程,8月11日课程开通,对方说另有英语政治资料邮寄给我,一直未寄出。8月18日,因本人计划有变,不打算考研,提出退款协议。中公不予退款,称三天内才能退。但购买课程时,课程顾问并未主动告知退换课程注意事项,也没有合同协议。”此外在退款流程上,中公教育也遭遇到来自同业公司的挑战。据《投资时报》研究员了解,对于公务员考试,如果学员从笔试就选择中公教育,从交钱到退费其可能要花费半年到一年时间,至少也要2-3个月。这期间资金的利息及理财收益等则归中公教育所有。作为中公教育主要行业竞争对手,2019年12月20日,华图教育发布公告称,华图教育所有协议班学员的退费周期为10个工作日,如果学员退费超过10个工作日,欢迎学员投诉。另外,中公教育宣称,截至2019年末,其在职员工人数为35209名。其中,教师人员13475人,教师招聘侧重从985、211工程等重点大学招聘有潜质、有活力、素质高、擅长表达、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老师。但《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其员工学历构成发现,该公司本科学历的占比最大,高达68.87%,而硕士及以上员工仅占17.55%。此外,在某招聘网站上,《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北京地区将招聘10名教师资格考试类的在线教育讲师及申论在线讲师,均只需本科学历。截至3月20日,中公教育报收于24.2元/股,市值达1481.4亿元,已超过新东方(EDU.N)的171.6亿美元(约合1217.5亿元),仅次于好未来(TAL.N)的286.2亿美元(约合2030.59亿元)。
2020年4月14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与之前估计情况基本一致,下面进行归纳说明:学术型哲学、法学、教育学(不含体育学)、艺术学、体育学总分线上涨,最大涨幅为艺术学和体育学,涨幅7分。法学、教育学(不含体育学)总分上涨5分,同时单科也存在适当上涨。文学总分线不变,单科涨幅2分。学术型经济学、历史学、理学、工学(不含工学照顾专业)、农学、医学(不含中医类照顾专业)、军事学、工学照顾专业、中医类照顾专业总分线下降,最大降幅为工学及工学照顾专业,降幅6分。除历史学和军事学单科线不变外,上述学科单科线均有小幅上涨。学术型管理学和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总分线和单科线与2019分数线持平。专业型审计、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警务、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体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硕士总分线均有所上涨,除体育和艺术单科线不变外,上述学科单科线均有小幅上涨。专业型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中药学硕士总分均有所下降,除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单科线不变外,上述学科单科线均有小幅上涨。基于上述变化,可发现分数线的变化主要是受到初试数学难度的影响,同时相对2019与2018分数线的变动形势而言,今年分数线变动并不剧烈,基本处于正常浮动,复试难度依旧很大,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于此同时,今年复试形式不确定性较大,总体有以下四种复试形式: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基于疫情影响及安全要求,其中网络远程复试,将有概率成为各高校优先选择的复试形式,同学们要做好网络复试的备考。针对远程复试在备考内容上,政策规定:“采取远程复试的,应尽可能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同学们在回答问题时,要进一步展现自己的综合素养,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回答。切记不可进行背书形式的回答问题。今年的考研复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同学们务必抓紧时间,进入复试的备考状态。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同学的,同学们加油
唐朝时,有个书生,出身富商家庭,五岁写诗,八岁骑射,自诩天纵英才。无奈的是,因为科举录取率太低,他死活考不上功名。一怒拍案下,他落草为寇,5年后率领着60万大军攻破首都长安,搞得天翻地覆。这个人,便是黄巢,年轻时写过一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历史上类似的人物,黄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后来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动乱,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也不少。他们的演化路径都很相似:落榜失意-造反闹事。说到科举,它始于南北朝,成型于隋唐。当年李世民私访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洋洋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太宗自以为完善科举制度,就能让天下英雄尽为其所用,以致天下太平,再无动荡。但他没想到的是,人心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当社会上升渠道受阻时,愤怒便会被发泄出来,动荡终究不能避免。今天君临想聊的,便是这关于社会阶层流动性的问题,以及教育行业的投资机会。1、再论阶层固化1)什么是社会阶层?在西方社会学中,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提出了划分社会阶层的三重标准:经济标准、政治标准、社会标准,也即所谓的财富、权利和声望。“财富、权力、声望”三大能量,是社会中一个人能影响他人的关键因子。依据其不均匀的分布,进而能影响他人的能量之大小,一个人就被冠以上、中、下阶层的隐形标签。权力,可把意志强加于人而影响他人;财富,可以通过诱之以利而影响他人;声望,则可通过情感和心理因素来影响他人。权力的大小、财富的多寡、社会声望的厚薄,基本界定了一个人属于哪个阶层。而对普罗大众而言,财富的多少似乎来得最为简单粗暴且直接。近年来,关于“阶层固化”的论调充斥着朋友圈,“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讨论也常见于各类媒体。似乎无论屌丝们如何努力也难有出头之日,从而使得“读书无用论”又一次有了抬头之势。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是,这并不是一个英雄不论出处的年代,家庭资源呈代际传递。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的确是存在明显的阶层分化的。某些人一出生便含着金钥匙,拥有比他人更优质的资源与环境。他们“举手之劳”的所获,旁人可能要终其一生去寻觅。2)什么决定社会阶层?不知道你信不信“命”这个东西?老祖宗讲“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把命排在了第一位。简单而言,这个“命”,就是你所处的时代环境。事实上,君临这么理解“命”这个事情:你所处的时代就是你的命运,很多人一生能够达到的终极成就,大概率很难突破时代所布下的结界。时代的运势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经济繁荣周期、技术革命带来的行业景气周期、资产价格波动周期、社会政策变革节点等等。这些都容易让阶层中的个体产生误解,认为自己财富的增长、阶层的上升,全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与时代运势无关。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幻觉。历史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上溯至埃及法老年代,下扩至我们现如今,从世界各个角落搜索有史可据的超级富豪,看看有哪些共性因素造就了他们的富贵。在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75个终极富豪中,竟有20%以上出自同一国家,且都出生于19世纪中期的10年之间。例如洛克菲勒、卡耐基、梅隆、摩根等大佬们。显然,他们都赶上了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转型浪潮,旧时代的信条被打破,新时代的规则呼之欲出。彼时的美国,铁路事业方兴未艾、华尔街金融崭露头角、工业大生产吹响号角。当美国经济转型时代到来之际,太早出生或太晚出生的人,都很难拿到进入此榜单的船票。对于中国而言,目前现存的大部分顶尖富人,基本上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新生代的富人则赶上了房地产和信息产业浪潮。当国内这几波大潮来临时,出生太早和太晚的人,同样很难拿到登顶的门票。所以,生在了一个怎样的时代,你命运的极限框架就已大致确定。有时无论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如环境凑巧来的实在,这点很现实,也极为重要。换句话讲,如果乔布斯小学毕业时就整出iPhone来,似乎也不会让苹果早个几十年就站上浪潮之巅,因为那时移动互联时代并未到来。他没有土壤。回到前文的讨论,既然你我时运不济,那阶层真的就已经固化了吗?3)阶层真的固化了吗?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阶层它真的已经开始在慢慢走向固化了。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社会阶层的分化一直存在且不可能完全被消除,因为那样不科学。一个社会发展越稳定,社会阶层随之维持固化的倾向会越高。因为处于社会上层的群体,会穷尽方法将“胜利果实”在自己的圈层内进行代际遗传。先看西方国家,美国应该算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里,发展机遇最多的国家之一。可在美国社会,社会阶层分化很明确,底层往上流动的渠道已经十分狭窄,基本上只有不到3%的人能从底层的20%上升到上层的20%。对于底层,特别是贫民窟的黑人来说,除了在体育和音乐方面具有天赋的人能脱颖而出之外,大多数都很难有其他的上升途径。对绝大多数普通中产阶级来说,乔布斯、扎克伯格这类天赋秉异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多数人能读上本州的公立大学,毕业后能有一份平均薪资水平的工作,便已足够好。对于中国而言,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社会创造了较高的流动性。但随着社会的成熟,既得利益阶级的壮大,社会阶层也渐趋固化。即便个人能力再强,也很难追上完成了两代甚至三代积累的既得利益阶层。几十年前,大学生还是天之骄子,高考的很大意义之一在于帮助社会进行分层。但是,在当今这个时代,真正能靠读书去彻底改变命运、实现所谓的阶层跨越的人群已越来越少。社会发展阶段越成熟,高考能提供的社会流动性便越弱,这是普适规律。所以,我们这个社会的阶层流动性的确开始收窄,阶层渐趋固化将是社会规律的体现。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性虽已收窄,好在现阶段,还未固化到堵死普通孩子进入优秀大学的地步,还未堵死到普通青年通过公考进入政府序列的地步,还未堵死到技能娴熟的工匠通过精湛技艺积累财富的地步。我们还有希望。4)阶层的正确解锁姿势阶层固化这事也得这么理解:向上的道路必然荆棘丛生,而向下的道路则畅通无阻。所以,你也不能说阶层一定固化,至少阶层向下滑是很容易的,这并不是在戏谑,能保住那点“既得利益”已实属不易。只要暂时拥有了高出当前阶层的财富之后,稍不留神,便会有一种无形之力试图将你的财富重新夺走,让你回归本来的位置。就像金庸小说中的七十二绝技,每练一门必须有对应的佛法来化解才可安然享用,可惜鸠摩智不信邪。而保住你进阶胜利果实的佛法,则是那个阶层需要对应的教育和阅历。如若你一直在走下坡路,你的人生永远不会是最差的状态。反而,要往上进阶一层,你得付出异于常人的数倍艰辛,而且还得看运气,也许终其一生也鲜有斩获。不少人觉得自己努力了半天,得不到明显结果时,心态会变得急躁和消极,然后就会怨天尤人,进而停止奋斗。而实际上,说阶层已经固化无法突破,可能是心态出了问题。抱怨自己没能多快好省地实现阶层飞跃,其实毫无意义。没有实现飞跃原因万千,努力与否只是变量之一。也许你维持了当前阶层,已经是现阶段的胜利。不要过多期望一下就从社会底层飞跃到顶层,那样的例子比普通人一生经历一次空难的概率还要低,毕竟顶层人的资源不是底层人能想象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不要忘了还有九十分也许还真得靠有个好爹,毕竟这个世界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诸如伟大的熵定律,混乱和不公才是常态,均衡和公平只是非常态。 当一个系统被置于一个均匀环境里,整个系统最终会慢慢退化成一团死寂。 所以,世界不可能绝对公平,因为一旦出现绝对公平现象,整个世界就停止进步了,万物也失去了进化的原动力。这个角度来看问题,你是否心里好受多了?别沮丧,毕竟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会是个普通人,能从第十层上升到第九层,可能也要耗其一生的努力。也别回避,这是现实,它服从正态分布。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认为君临想劝你最好认命算了?也是,也不是。事实上,君临是想跟你探讨人生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在何处?我要到哪里去?人怎样才能幸福地过完一生?无非就是能理清这三个基本问题,并依此来制定相应策略。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正确理解“认命”这个事情。认命并非让你向生活妥协,而是要让你看清自己所处的时代大势,知道“我在何处”,懂得顺势而为、择机而动;其次,在这个大时代的环境中,要能够认识到“我是谁”,确定自己的兴趣点、擅长点和能力边界,选择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最后,你得知道自己明确想要的是什么?明确知道“要到哪里去”,才能够以踏实的姿态不断进步,一步一个脚印寻找属于自身的生存和进阶法则。很多时候你的终极成就并非取决于是否优秀和足够努力,因为命运的上限可能很早就已经注定了。你所要做的,只是让自身的境遇变得更好一些,若足够幸运,还能变得极好。所以,有些事你能把控,有些事你把控不了。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努力改变能改变的,并用智慧区别两者的不同,我们才能过好这一辈子。时代和出身你不能把控,因为你不能事先告诉爸妈选择哪个黄道吉日把你生下来。而有些事你能把控。比如,今天我们想讲的主题——“教育”,它握在你的手中。2、教育的意义1)对读书无用论的蔑视要评选史上最蠢的话,一定绕不过一句 “女子无才便是德”。当然比这更蠢的,还有社会上那股阴魂不散的“读书无用论”风气。经典的案例,就是“老板小学没毕业,下属全是大学生”,以此来证实读书无用。而这种短视的幸存者偏差,终将破坏我们的未来。我们常说,读书改变命运,那读书是否真能改变命运呢?英国有个导演非常有耐心,花了几十年时间拍了一部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采访了14个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7岁小孩,每隔7年,导演便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跟拍并记录了他们一生的变化。在7岁时,来自上层社会的Andrew和John已经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上的大学,懂得阅读Financial Times,可另外来自儿童福利院的Paul甚至都不知大学为何物。几十年后,Andrew和John都在法律界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继续在上流社会觥筹交错。而其他几个来自底层的孩子,大部分还在工地搬砖。唯一一位实现阶层跨越的Nick,从农村娃变成了美国大学教授,这得益于他当年考上了牛津大学。这么看,接受教育的不同,的确影响了这些孩子的人生轨迹。再看中国,彭博统计了2019年中国进入彭博前500的大陆富豪的学历分布:看到这个图,脑残和愤青们可能会激动地大声疾呼:调查显示,进入前500的中国大陆富豪中,竟然有15%没上过大学,充分说明不读书也能成功,所以没有知识也能改变命运! 可笑吗?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要知道,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普通人。而普通人应该这么看这组数据:2019年最富有的中国人中,85%以上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其中72.5%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超过50%以上毕业于985和211高校,其中27.5%拥有硕士学历,甚至7.5%拥有博士学历。要知道,整个中国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口还不到5%,但是在富豪这个群体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却高达72.5%。在中国,高考制度本质上来说是提高社会阶层流动性的一个有效工具。我们姑且不谈教育能否彻底改变命运,毕竟这波富人出生的年代已经今非昔比。但若没有高考,李彦宏、二马这类人,今天也许会为猪肉何时降价而操碎了心,而刘强东也只能偶尔喝喝奶茶了。虽然社会阶层已经开始固化,即便高考已不像曾经“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那般猛烈突变。但对大多数人而言,教育仍是能让其突破原有社会阶层的重要途径。所以,鼓吹“读书无用论”是何等的愚蠢。而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社会阶层的隐秘再生产途径。上层阶级的父母用权利和经济资本为子女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孩子自小便和同类阶层形成社交闭环,进而形成上层精英社会封闭的人际网络。而普罗大众只有努力从教育中汲取养分,才是对这种固化趋势进行抵抗的最有效方法。2)教育最接地气的作用斯坦福经济学教授Raj Chetty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收入与小孩的收入是高度线性相关的。而教育能显著降低父母收入与子女收入的相关性,接受教育层次越深,效力越明显。阶层之间的区别,不只是钱与地位,更多的是思维方式、认知结构、个人气质、世界格局上的天差地别。而教育能让人更有格局,目光更长远。另外,从投资收益的角度看,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收益率颇为可观的长期投资。经济学家 Jaison Abel在2014年的研究表明,过去20年,在扣除支出损耗外,投资一个大学学位的年平均回报率约15%。要知道,同期股票市场平均仅为7%。君临想说,教育虽然不一定能彻底改变你的命运,但它至少能改善你的生活,这其实是教育对我们普罗大众最接地气的作用。社会发展到今天,普通人也许越来越难让自己的命运“天翻地覆”。可是,一点一滴的量变,终究会是社会阶层上的质变,哪怕要等待几个代际。而教育的意义就是为你做足准备,当时代机遇来临时,你的命运有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好一点,然后,才为你超越阶层增加那么一丝概率。如果足够幸运,还能变得极好。3)再看教育:它是人一生的修行人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有清晰的目标,然后通过持续的终身教育,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所以,教育是伴随人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生的修行。当然,教育不光是读书学习,而是我们今天所做的任何一件能让你习得新知之事、能让你觉得今天比昨天更有所获之事。社会阶层不一样,针对的教育方式也不同。今天我们整个国家都提倡博雅教育、通识教育,而实际上在中国,可能超过80%的人是需要技能教育的。对于社会中下层,想要上升阶层最重要的是接受技能教育,因为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对改善生活其实效果有限。提升个人情操的通识教育是很重要,但是在改善生活阶段,掌握有用技能,才不会畏惧物质匮乏的可能性。总而言之,人生的道路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拥挤,因为人生是个马拉松,而非短跑,很多人中途就会选择退场不再学习,因此大可不必担心输在了起跑线上。名牌大学的高学历的确是个好的敲门砖,但接受终身教育的积极分子未必不能笑到最后。只要你在终身教育的道路上坚持得足够久,你突破阶层的可能性则会越大。因此,君临认为,教育是一生的修行,持续的职业教育会有着最广的受众,而与终身教育相关的领域,有着长青的底层逻辑。3、投资机会1)教育子赛道优选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教育传统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教育已被众人视为一辈子的事情。相应的,教育行业则有着数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它是个庞杂的体系,子赛道众多。无论绝对数还是相对数,每个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正逐年攀升。在日韩等东亚国家,此类现象也很常见。而中国则尤为突出,平均教育投入能占到家庭支出的30%以上。 教育投入甚至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就已开始,尽管有政府提供九年制义务教育,家长仍为孩子报各类培训班,以让孩子能在将来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此外,随着职场竞争日益激烈与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毕业后花钱参加职业考试培训班,以保持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虽然人口红利逐步消逝,但产业变革、教育服务升级会带来渗透率和收费的提升,整个教育行业未来仍将稳健增长。教育行业目前已成为资本市场中颇具影响力的板块,细分赛道众多。由于政策原因,导致教育上市企业分散在A股、港股和美股三地。大体来说,中国的教育体系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正式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等。非正式教育则为人们提供培训和学习课程,但政府不会授予官方证书。 具体而言,对于纷繁复杂的教育行业,可按受众年龄和商业模式两个维度进行分类:从受众年龄来看,0-6岁为学前教育(早教+幼儿园),7-18岁为K12教育,18岁以上则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商业模式来看,则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其中,学历教育主要是K12民办中小学及民办高校,非学历教育则囊括了课外辅导培训、素质教育培训、以及在线教育和教育信息化领域。用这两个维度构建二维矩阵,基本上便可将市场上的大部分头部玩家进行归位:美股集中了纯正的教育培训公司和幼儿园,学历教育一般集中在港股,而A股多以参股或控股方式涉入职业教育培训。 面对繁杂教育体系中的诸多子赛道,从不同的角度均可得出自圆其说的筛选逻辑。但无论哪种逻辑策略,行业空间与政策风险是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话题。我们可从行业空间和政策波动性入手进行子赛道优选,以寻找稳健度最明朗的子赛道。目前,中国教育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年均增速约为12%。从受众面和行业空间来看,不难看出K12、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可分列前三。其中,K12(培训+民办)占比30%、职业教育27%、学前教育17%。K12和职业教育阶段,合计占了教育细分市场规模的半壁江山。教育行业的增长主要来自三个驱动因素,即人口、渗透率、收费价格,前二者为量,第三个为价。由于出生率的下降,人口红利将逐步消逝,未来我国教育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则主要来自渗透率和价格的提升。由于这两点,职业教育更有想象空间。教育行业空间虽诱人,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相对其他行业,教育受政策影响相对更大。因此,投资二级市场中的教育标的,必须要理清政策趋势的利害关系。随着最近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密集出台,不少教育子赛道受到了实质性影响。而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学前教育和K12教育。对于学前教育,加大投入和遏制过度逐利,成了当前政策加码的重点。2018年11月15日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幼儿园做了调整,尤其是对其资产证券化下发了史上最严监管。加大投入方面,规定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85%,且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要达到80%,这在收费价格上直接给出了一刀。遏制过度逐利方面,营利性幼儿园可以设立,但参与到并购、加盟、连锁经营中均需经过审核认证。上市公司和社会资本不能通过任何方式控制非营利性幼儿园,VIE架构也不行。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融资、发股并购、现金并购营利性幼儿园,所有民办幼儿园均不可独立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这么一轮下来,对于幼儿园,无论公办还是民办,无论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IPO、借壳、收购统统不允许,上市之路已经彻底被封死。以后的民办幼儿园,与二级市场已基本无缘,其资产证券化之路也基本梦断。这已能看出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基本态度,毕竟普惠才能降低生育成本,提高生育率。学前教育的0-3岁幼托阶段虽可以市场化经营,但早教领域相对分散,集中度较低。截至2019年,我国有11400多所学前教育机构,但行业CR10的集中度仅30%。十大品牌之中,红黄蓝亲子园占前十品牌的27.11%。其次为新爱婴、美吉姆和悦宝园,分别占比 15.06%、12.05%和12.05%。对于K12阶段,民办高中虽可选择营利,但义务教育的K9阶段基本只能选择非营利。而K12教培机构,梯队化差异也十分明显。根据营业收入和业务分布可将K12培训市场划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营收百亿:新东方和好未来是全国的K12教培龙头,合计只占2%市场;· 第二梯队5-30亿:是区域龙头,包括学大、精锐、昂立、龙文、卓越、巨人等;· 第三梯队在5亿以下:只在少数省份布局,诸如龙门、四季、高思、立思辰等;· 第四梯队是补课“小作坊”:数量众多,但大多资质不合格,将淹死在监管浪潮中。K12课外培训虽为最强刚需赛道,但在民办非营利性学校资本化路径尚未明朗的背景下,国家却对K12的培训领域连发两弹,出现了史上最严监管。2018年2月,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一大批无许可证、内容超纲、安全隐患的线下机构已进入停业或整改,顿时让K12教培哀鸿遍野。同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对学科类K12课外补课机构的师资资格、授课时间、课程内容、收费方式、场地均首次做出明确的严格规定。随着K12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压力加大,合规成本与教师成本提高,此子赛道必然向龙头集中,小机构终将以退场而告终。相比之下,职业教育则成了政策最偏心的细分领域,市场前景相对也最为明朗。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市场人才供需错配,外在动力来自于国家政策的扶持。随着消费升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的劳动力需求会不断提升,会直接拉动职业教育的蓬勃需求。而职业教育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培养大批技能人才,在促进就业和改革教育结构上的意义最为直接。效果立竿见影,当然会受到监管层的政策宠幸。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我国教育市场规模近3万亿,细分赛道中的职业教育市场规模位列第二,预计2020年将达8536亿元。 2)可能的机会把赛道选到职业教育,你又会发现它也分为学历和非学历两块。学历性职业教育,分为初、中、高职学校。而职业院校新牌照申请难度高,设立周期长,且经营情况与就业情况直接挂钩,市场激烈竞争之下面临重大不确定性。自建学校存在较大风险,因而收购存量牌照成为各大教育集团的首选。此块赛道基本处于存量市场博弈状态,除了通过跑马圈地并购式成长外,实际上乏善可陈。未来的学历性职业教育,也会受到人口红利消退导致的招生下滑影响,实际上很难讲出一个美丽故事。相对而言,以人才招录考试、考证培训为主的非学历职业教育更为市场化。其未来增长潜力更大,政策利好更明确,前景也更为明朗。自2013年以来,非学历职业教育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就已高达16%。目前,IT、教师招录、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金融财会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占比较大,合计收入达到987亿元。预计至2022年,非学历职业教育总收入将达到1930亿元。随着产业升级促使市场扩大,非学历职业教育增长潜力也会更大。同时,个税减免和促消费大政策下,家庭节省下来的税费有望对教育进行二次投入,职业培训机构则可直接受益,对该行业形成全面利好。政策层面也给出了十足的诚意,力促职业教育发展成了监管层的重要议程,职业教育可谓是目前教育子赛道中政策友好度最高的领域。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就已启动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对于政策敏感度极高的教育行业,依政策来调整投资逻辑,不失为一种稳健的投资策略。所以在综合考虑行业空间和政策风险因素下,在教育细分赛道中,非学历职业教育的前景相对最为明朗,政策利好的确定性也最高。教育行业是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集中度一般不高。且由于各类考试的时间差异,培训收入确认存在季节性,单一类型考试培训也容易受到细分政策调整波动。为了对抗单一类型培训的政策风险和季节异动,大型培训机构便积极进行多品类布局和渠道的拓宽,毕竟大机构财大气粗。当季节收入波动较大,或者某一考试波动较大时,规模和资金能力有限的中小机构业务单一、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弱,将面临更大风险。因此,在非学历职业教育这个细分赛道中,更需要选择有能力进行培训赛道全面拓展布局的龙头,更需要选取相对具备护城河的标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公教育不失为一个值得长期跟踪关注的对象。中公教育(002607)二十年前,书生李永新即将大学毕业走向社会。与现在的大四学生一样,他开始四面出击找工作。虽然即将拿到北大毕业证且已经offer“缠身”,但优秀的人在面临诸多选择时,也有迷茫。恰巧此时,国家开始了首届公务员考试试点。由于本就是读的行政管理专业,那就去考吧,也许去部委做公务员算是专业最对口的一条坦途。考完他发现,想要报考公务员的人数突然暴增,亲戚朋友看他有备考经验,纷纷上门寻求考试辅导。帮亲朋们提升了应考能力后,他发现讲课这事还挺有趣,自己竟在辅导方面还有两把刷子。既然如此,为何不办个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呢?就这样,创业之门由此打开。2002年,中国公务员考试资讯网诞生,沿用至今。次年,中公教育集团正式成立。十多年后,中公教育已成为覆盖319个地级市、坐拥880个网点和3万名员工、每年培训230万名学员、年收入62亿、净利润12亿的公考第一品牌,成为非学历职业教育龙头。2019年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上市,目前已成为第三家市值超过千亿的教育企业,仅次于好未来和新东方两大巨头,成为A股体量最大的教育类上市公司。李永新,则借此闯入了福布斯富豪榜,成为了中国教育行业的新首富。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是人才招录培训的三大市场,其实这个领域很长一段时间曾是中公教育和华图教育双巨头并存的局面,而且曾经华图风光一时无两,只不过中公近几年才逐步将华图甩在了后面。 2013-2015年,中公的净利润仅为华图的50%左右,2016年基本持平,2017年中公则远超华图。与之相对的是,中公已成为A股最大教育上市公司,而曾经作为公考双巨头之一的华图,却仍在尝试十年未果的上市之梦。中公的三大主营业务为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考试培训,2018年此三项合计收入占比近80%。而其中公务员考试培训收入占比达50%,是中公的主要现金牛业务。虽然2019年国考的缩招,让人以为公务员人数太多而要缩编,也让市场担忧中公的未来。但仔细分析会发现,缩招主要是国税、地税合并与机构改革导致,并非常态。 我国共有公务员71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约 0.52%,相对而言,远低于英法美日。我国的公务员并非太多,而是太少。在改革部门减少的编制会在其他部门进行重新分配,并在之后的年份继续补录。这不,2020年国考立即回暖,招录人数就同比增长了66%。事实上,未来我国公务员总体编制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大幅缩编的概率很小。且随着新老更替和城镇化推进,公务员考试培训这块业务未来会较为稳健。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那波公务员将在未来3-5年迎来退休高峰,更新换代会带来一轮需求高峰。另一方面,目前一些县镇、农村的公务员仍很短缺,随着城镇化继续推进,县镇村这块需求将会成为市场后备。这两方面,为此块业务的稳健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公作为公职招考培训行业的龙头,其品牌和渠道优势将更充分得到发挥,享受此轮红利。事业单位培训这块,对于中公而言,总体收入占比目前已不到10%,且在继续减少,因为事业单位已失去了以前的“性价比”。随着2020年事业单位改为企业,事业编改为合同制,事业类单位将面临失去类公务员“铁饭碗”的保证,岗位吸引力将显著下降,相应培训业务也会面临萎缩。好在中公适时调整了业务结构占比,这块业务的收入占比本就不大,且在不断缩减,因此这项政策对中公的影响并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其教师版块业务,目前占比达到了17.2%,是增速最大的一块。得益于国家政策发展教育、教师待遇提升带来利好,2017-2018 两年教师净增加均在40万人以上,而此前十年还不到30万。未来五年,教师培训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中公也将充分利用这波红利。虽是起家于公务员培训,但中公早就看出单一培训赛道天花板较低的危险。2014年就已开始调整业务结构,积极转型职业教育全领域。目前的中公,除了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教师招录培训领域拔得头筹外,在考研培训、金融财会培训、IT培训领域已全面布局。目前已形成以公务员业务为基础,教师、考研为新增动力,多类培训业务齐头并进的新局面,渐渐成为综合性的职教平台。考研业务就是它新业务中表现最突出的一个板块。考研业务与其存量客户群体是高度重合的,市场与品牌可形成很好的协同。由于本科普及化、考研扩招等原因,2016年以来,考研人数加速增长,且考研人数占当年本科应届毕业生比例在不断提升。 而中公考研目前已有500多家直营网点、1000多名全职教师、200多名全职研发,核心资源全由公司掌握。这块中公市占率已达10%,仅次于新东方的15%。随着其渠道全国共享开拓,市占率有望超越新东方成为第一。另外,随着利用已有渠道进行复制布局,中公未来在IT培训、金融会计类证书培训等其他方面,也将大有可为。可能有的人会讲,办个培训辅导班又不是什么高科技,租个房子、雇个老师、搞个课件、录个视频,很好模仿,能有啥壁垒?是的,他的业务模式并不复杂,进入的门槛是不高,但门槛低的行业并不代表不能构建护城河。火锅行业门槛低吧?海底捞就有很宽的护城河。你要知道,职业培训行业是天生具有需求分散特点的,子专业多、客户地理分散、招录时间各异,单就这几点,想把一个品牌用一个标准覆盖全国而实现规模化,就绝非易事。事实上,中公教育的护城河是很宽的,这集中在其研发、管理和渠道三方面,跟随者们很难轻易撼动。研发端:系统化、标准化、通用化与瞬时响应,是其横向扩张的密码教研是需要往里砸时间和钱的,而中公已往研发里砸了20年的钱,年研发费用占收比7%。目前中公研发团队就有2000 人,且三分之一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相比之下,新东方800多人(全+兼职)、好未来500多人,华图才36人。它总部设有11个专业研究院、1个信息技术中心,下辖 31 个地方研究院,基本覆盖全国。中央研究院统一研发,地方研究院进行本地化,兼顾标准化、适应性和效率。超过1.1万人的教师,全是总部统招统培再分配。且中公偏好从985、211里招应届生,一张白纸自己培养,忠诚度显然更高。再加上其晋升与薪酬机制强于同业,也就有效保障了教师的积极性与稳定性。 教研与教学团队相对独立,即使骨干离职,也能有效避免教师另起炉灶。这些使其研发周期非常短,可实现最快速响应考纲变化。大纲发布当日,研发团队便能于当晚进行全国直播解析。目前,中公已完成1.43 万套讲义和2.16万套教辅材料,5个系统和8个APP软件, 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系统化、标准化、通用性教研体系是规模化的基础,同时随着规模扩张又能让边际成本递减,这为中公业务横向扩张造就了有效的护城河。管理端:垂直一体化兼容度高,规模经济效应显现中公在管理上采用垂直一体化,总部和分支分工明确。总部负责研发、教师培养等,各分支机构仅负责市场销售、学员服务和教学安排等,灵活度超级高。总部可以通过垂直化管理方式,迅速获取市场需求信息,然后安排授课教师,开班等系列流程。一方面,一线的学习中心网络由功能简单的网点所组成,可以自主管理,工作的自主性灵活性很高,网点快速扩张并不会骤增整个经营体系的管理压力。另一方面,总部及核心省市的中央指挥部,具有较高的管理规模效应和内部产业集群效应,这可基本抵消组织与产能扩张对指挥系统的冲击。在这种集权+分权灵活搭配的架构下,随着规模扩大,其响应能力越发灵敏。通过直营网络不断扩大规模,中公教育已形成了很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其管理费用率从2015年27.8%下降至2018年14%,明显低于19%的行业均值。渠道端:全国性网络形成并持续下沉,基地建设长远提升ROE目前中公已用880个网点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且全为直营。单单2019 年半年就增加了 179个,超过往年全年净增数,其渠道扩张仍处在快车道。直营能确保中公对所有分支机构的标准统一,并能确保全国学员教学质量。且直营模式使得各网点环环相扣、联系紧密,形成了牢固的关系网,新进竞争者很难突破。另外,中公的渠道已开始下沉到了县和高校,并保持着30%的增速,一张密密麻麻的渠道网,可不是一般同业有钱有闲就能搞出来的。另外,为了适应诸如考研、IT培训等长周期需求,中公已开始进行基地建设,在部分重点业务区域从从租到自建,搞吃住一体化的封闭培训营,目前在沈阳、长春、南京等地共有5-6 个自有基地。基地建设可以改善公司培训服务质量,减少了酒店租赁的高昂费用和开办费用。尤其在基地的高频使用下,整体效率将更明显提高,长期看是有利ROE提升的。 从长期来看,一体化培训基地中心是职教培训行业龙头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必然需求,这也不是小机构能有钱玩得起的。小结经过20年的发展,李永新用扎实的研发、兼容的管理和密集的渠道,已为中公教育构筑了未来长期发展的护城河,未来有充足的想象空间。而这个生在东北三线城市的年轻书生,理清了属于他的人生终极三问,用20年的时间一步步从量变走向了质变,也成功的实现了阶层飞跃。所以,当我们抱怨阶层固化的时候,想想李永新,他也是个普通人。薛定谔说“生命以负熵为生”,李永新的创业经历也告诉我们,人生底层逻辑是一个对抗熵增的过程,你需要引入耗散结构而不断学习。不要每天都想着从最底层瞬间飞跃到最顶层,我们需要理清“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找到自己的擅长点、兴趣点和能力边界。然后以教育为马,怀揣“改善生活”的策略,一步步从量变实现质变,突然有天惊喜的发现,你完成了“改变命运”的愿景。这样,岂不是更幸福?投资充满着风险,我们不能拍拍脑袋就能轻易做出的决定。除了基本面的机会分析,还需要对财务风险、业绩确定性、业务竞争格局等进行更深入的考察。更多信息可关注“君临”获取。作者:君临团队.更多成长股分析、行业解读尽在“中国新一代投资研究服务机构”——君临
研究生学费是很多考研同学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生学费需要多少钱呢?哪些专业比较费钱?下面小编整理了国内10所高校的研究生学费,一起来看下吧~贵州大学(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云南大学我校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全日制学术型专业:8000元/年,学制3年,总计24000元。2.全日制专业学位学费标准见下表:3.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见下表,具体收费标准以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和备案的为准:深圳大学根据国家政策,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以全日制脱产方式学习的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非全日制学费标准具体如下(均不含教材费、海外与本土学习行动等费用):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75000元;工商管理(MBA):198000元;公共管理:99000元;金融:学费共计人民币78,000元;会计:学费共计人民币99,000元;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学费共计人民币54,000元;汉语国际教育:学费共计人民币60,000元;心理健康教育:学费共计人民币72,000元。湘潭大学全日制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2020湘潭大学研究生具体学费及住宿费标准请参见湖南省物价局最新文件。以下为2019湘潭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学术学位8000元/生·学年;会计硕士28000元/生·学年,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学费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后公示,其他专业学位10000元/生·学年。郑州大学所有硕士研究生均按学制年限分学年收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0.8万元/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及学费标准见下表: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制和学费标准见下表: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8000元/生/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除外)7000元/生/年,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18000元/生/年,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16500元/生/年。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12000元/生/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11000元/生/年,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土木水利硕士10000元/生/年,非全日制教育硕士7000元/生/年,非全日制金融硕士、艺术硕士、会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16000元/生/年,非全日制图书情报硕士13000元/生/年。兰州大学1.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8,000元/学年。2.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12,000元/学年;公共管理(MPA)20,000元/学年;工商管理(MBA)类别中,普通工商管理32,000元/学年,国际工商管理(IMBA)50,000元/学年;其余专业8,000元/学年。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公共管理(MPA)23,000元/学年,工商管理(MBA)类别中,普通工商管理42,000元/学年,高级工商管理(EMBA)180,000元/生;法律30,000元/学年;其余专业27,000-30,000元/学年。以上信息来源各院校官网,由中公考研网整理,如有转载请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