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公考研: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冰蝴蝶

中公考研: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8年考研国家线现已正式公布,中公考研研究院整理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赶紧来关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今天,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公考研的老师总结了2018考研国家线分析及对考生的复习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体来看,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较大,其中很多专业分数线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总体变化幅度还是维持在5分、10分,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下面是具体分析:学术学位类国家线变化今年学硕国家线较2017年有6个专业总分下降,哲学、经济学、工学(包含照顾专业)降低5分,理学、军事学、管理学降低10分,其中考数学的经管类和理工类专业总分都下降了,跟今年数学题目普遍反映偏难分不开,跟大家预期的一致。与去年持平的专业有4个,分别是文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较去年增长的专业有3个,包括法学、医学、教育学,除了教育学(不含体育学)增长10分,其它专业均是增长5分。这几个专业均是考研报考热门专业,跟今年报考人数激增有很大关系,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201万,增长18.4%。下面是学硕国家线变化情况:专业学位类国家线变化专业学位升降变化基本跟学硕变化一致,除了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提高10分外,其他专业都是提高或者降低5分,或者不变。下面是专硕国家线变化情况:分数线出来了,大家可以跟国家线对比下,高分过国家线的认真准备复试,低分过线或者擦线党复试调剂两手准备,没有过线的包括没过总分线或者没有过单科线的,要开始找工作了,或者来年二战。最后中公考研预祝大家顺利过线,金榜题名!

其魂不罢

为什么大家都那么认可“名校”?

对于2022考研考研小伙伴,小编想说,现在考虑法学院校具体择校的话,只能说不算晚,但是也已经不属于"早起鸟了"范畴了。若想冲击法学专业的名校,现阶段需要及早确定考研方向。因为除了考研,国内还有另外一个读研方式"推免"。很多法学强校招录推免比例较高,如果大家有心留意,会发现推免比例正在逐年增高,大家考研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及早确定好目标院校,非常关键。小编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传统的法学名校,以及法学的名校生未来就业有什么优势。盘点那些法学强校在法学领域,第一重要的就是"五院四系"。先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五院四系"。在法学中,有几个传统强校,"五院"是: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五院"发展到今天,现在属于多科性的政法类大学。"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现在均已改为法学院,成为所在大学的"重量级"学院。所以他们的简称,被称为五院四系。虽然五院四系有传统优势,但是其他学校法学实力也不容小觑,比如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凭借着自己本身985的优势,已将将法律专业做大做强,跻身到法学专业排名的前列。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显示,法学的一级学科中,共有144所院校参加评选。小编将其中评估结果为A-以上的院校列了出来,供大家参考。在这里小编点名夸一夸厦门大学,厦大的民商法学和国际法学都是不错的。本身这两个专业在南方就业就好,再加上厦大老牌985的名声,厦大法学院的毕业生更是如鱼得水。每年国际法辩论赛都在厦门大学举办,在交锋之中,大家就可以认识到非常多优秀的法律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大家表现精彩,对后期的就业、考博也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一个就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的法律硕士(非法学)相对于热门地区的985、211院校的同专业而言,竞争要小一些,吉林大学法硕非法学,复录比在1:1.5-1:2左右,这个复试比例在这种层次的学校里面算是比较容易的了,当然这也意味着打算考吉大法硕非法学的同学要考更高分才可以。考入到名校,究竟有什么好处估计有同学问,学法律又不需要像理科生一样很昂贵的实验器材,无论在哪个学校不都一样看前沿文献,阅读法律书籍,然后寻找自己未来研究课题吗?况且同样的法律规则,无论什么层次的院校,讲的法条内容都一样。这样相比之下,名校到底有哪些优势呢?小编想说,名校真的有很多隐性福利。首先是读博的机会。在2017年学科评估中,有40所高校具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大多数的参评院校是只有硕士点,没有对应博士点的。如果考入的院校没有博士点,那么意味着考博的时候需要换学校,可换学校不那么容易,如果自己硕士导师没有充足的人脉资源,而自己的科研实力又比较一般的话,那么在博士考试中很有可能会落败。其次,是交流学习的机会。所有高校都想入选"双一流"其中之一的原因是经费问题,双一流院校是有专项拨款的,对于很多院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有了充足的经费,学校可以聘请更加优秀的老师,举办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展同学们的学术视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在国内影响力大,除了传统"名声"优势外,西政的老师们也特别牛,如果有机会在西政这样的院校学习,由大咖老师带队,那么其他的院校的大咖也会经常来这里进行讲学或者讲座。中公的一位法学老师,他读研时期就被老师带着参加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学术会议,学术会议出席的人,是当时他所在领域泰斗级的人物(注意小编用词,大咖这个形容词量级都不够)。那次会议,对他后来撰写毕业论文有特别大的帮助。另外,更重要的是,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如果大家的目标是在法律圈工作,那法学名校在业内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有些政法院校本省法学的学生就比较多,建校时间较长,优秀校友自然而然也就多,他们也就分布在各个领域。比如说,政法院校师资力量雄厚,校友资源充足。不论是大家导师的推荐还是校友的带领都可以为大家找到合适的执业律所。很多老师本身就是做律师的,或者是某律所的高级合伙人,在你研三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直接让你跟着去实习,那毕业的时候留在这里的机会自然高于其他同学。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了很多法学名校里隐藏的众多机会,但经历过实际工作,大家会发现好学校的福利,远不止小编说得这么多。小编也想对大家说很多时候接触到不同的事情,我们目光所能触及的世界,也是我们对生活想象力的反射,而当大家站到高处了,才有机会去体会这个世界不同的美。所以努力冲刺加油吧!

王栋

当初读研和没读研的本科舍友们,后来都混得怎么样了?

不知不觉中,大学毕业好几年了,当初住一个宿舍的舍友们,如今早已各奔东西。大家都有了各自的新生活,奔向了不同的未来。考上研的和没有考上研的本科舍友们如今都混得怎么样了呢?中公考研小粉丝:郭怡婷2011年日语专业毕业,宿舍6个人,两个直升本校研究生,现已经都工作;一个跨专业去传媒读了播音主持,现在在某大专院校做老师;一个出国读研;另一个去了某外资银行;本人工作两年后开了个自己的小书吧,晃晃荡荡过日子,如今毕业7年,忽然对哲学感兴趣,开始考研!同班同学一大半在日本,昨天与舍友见面,大家都过得挺好,每个人都在努力的追梦,很多人已安家有小孩,蛮好,读不读研什么的,还是要看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吧,只要是自己自由选择的就好!中公考研小粉丝:十年冷普通二本医学院,全宿舍六个人就我一个没读研究生,考了西安区一级的事业单位编制。他们全都问我怎么留在西安…我能怎么说,毕竟西安三甲都不要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公立二甲没有几所,不缺人,且她们还看不上,还要编制,那就更难得!想当年我也是50选2考上的…中公考研小粉丝:RL本科一个宿舍四个姑娘,一个毕业读研,下个月将要去国外读博士了;一个做了老师,在省内一个地市上,很少联系;一个考了老家的公务员,待遇特别好,工资在省内算得上比较高的了。我毕业做老师一年,然后和做老师的老公结婚,奈何工作的地方离家太远,老公已经顺利调回家乡,孩子两岁,两地分居三年。因为没有关系门路,感觉自己调回去希望不大,考虑辞职~中公考研小粉丝:全世界我最优秀宿舍六个人,一个托关系进了中石油,一个还在日本上学,一个在青岛打工,一个准备着公务员的考试,一个在家乡上班,我还在纠结该去干嘛,去年考了一次本专业的研究生,没考上,今年没有勇气试了,现在在打工。中公考研小粉丝:可爱多读研当然还是更好,毕竟学历高,工作也更好找,不过不读研也不能说就是人生的输家,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读研去工作的三年可以经历更多,人生没有既定的哪一条路是正确的,在每条路上都会有不同的经历,经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获得成长!已经大学毕业了的小伙伴们,来留言区说说:你们的本科舍友们如今都混得怎么样了?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立场。

画心师

谁说读这个专业没前途?这不,政策来了!

这几天,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公布,将体育老师从学校的边缘人物,移到了C位。因为这一举措,大家也知道了“运动”的重要性,顺便将焦点集中到了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据目前看到的情况,体育专业的同学就业相对比较难,一方面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先考虑专业背景,而体育专业毕业生与其它专业的相通性差,造成学生就业口径较窄的现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往往只看重专业而忽视体育专业毕业生其它优秀素质而限制了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抛开就业情况,体育专业就业生的继续升学率相对较低。中公考研体育专业项目负责人邹佳良老师,曾经仔细研究过各个体育类专业院校毕业生的升学情况,他发现体育类就业升学率一般不足10%,这一比率低于同类院校。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一下体育类专业人才具体就业情况。一、部分高校就业数据目前各个高校2020年就业数据还在统计中,小编就部分重点的体育院校2019年的数据进行一下解读:下图为天津体育学院2019年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2019届毕业生中,就业的1038人,有310人进入了教育行业,另外有225人选择进入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当然也有同学根据自己对行业的兴趣,选择了与体育专业关联度不高的行业。在天津体育学院另外的数据中,也公布了毕业生们主要职位类别:大部分同学都选择办事人员的工作岗位,人数为597人,占比为57.51%,教学人员为177人占比17.05%,另外有9名同学考入公务员。通过两项数据结合看,大部分选择教育类相关专业的同学,可能也没有从事一线教学相关工作,从事办事类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人更多。成都体育学院相比天津体育学院办学规模更大,2019年其毕业生为2779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为2380人,硕士毕业生为395人,博士毕业生为4人。2019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文体休闲业”(38.04%)、“教育”(24.43%) 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11%)。从不同学历层次来看,“文体休闲业”领域为本科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占比为 39.76%;“教育”行业为毕业研究生的主要行业流向,占比为 46.39%。而“教育”(20.93%)为本科毕业生第二大行业流向。但研究生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的相对较多,接近就业生总人数的50%(实际为46.39%)。从事文体休闲业的毕业生人数也较多,占比为24.27%。而与天津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不同,成都体育学院毕业生中从事体育教学人员比例相对较高。而且在研究生中,从事体育教学人员的工作更高,达到67.94%。虽然差距比例微小,但是研究生中从事公务员工作的概率也更高。二、就业报告中呈现特点通过就读体育类院校的就业报告,我们可以看出,体育类院校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做教师、或者文体相关的办事人员的工作,较少部分的同学在毕业第一年选择从事公职类的工作。另外一些方面体育类本身专业并不理想。虽然“冠名”体育学院,但是细心的小编发现,很多院校的“王牌”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没有什么优势。天津体育学院的就业报告中显示:分院系来看,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最多的是体育教育与教育科学学院(102人),其次是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58人);分专业来看,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最多的是体育教育与教育科学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有65人。可见,本科时就算所学为学校重点培养的专业,但是在就业时也依旧会面临着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尴尬境地。当然也有同学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所以选择暂缓就业。成都体育学院就业报告显示:对于本科生而言,暂缓就业的同学有36.73%人在准备研究生升学考试,同时有41.84%的同学在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同样准备公考和事业编考试的同学中,研究生占比比较大,达到50%。另外还有25%的未就业的研究生同学有幸福的烦恼,手中几个offer,但没有抉择好到底哪个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难得出,与本科未就业的同学想比,研究生同学虽然在升学或者出国工作中占比较低,但是他们的就业中有更清晰的思维,他们的就业机会更多,选择做什么样的工作自己有完全决定权。三、未来体育行业是否有发展虽然在单个就业率上,体育行业就业率不如同院的其他专业,小编认为,未来体育行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从2008年开始,全民健身的概念,就已经深入人心了。体育考试很早就已经纳入中考,作为升学考试中的重要一项。而前段时间公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将体育作为中考的重要选项,而且体育所占比例会逐步升高。当然,《意见》不仅告知了大家体育要在中考中加大比重的事情,在高中乃至大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在《意见》中,已经明确放出如下信号: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配齐配强体育教师,还要在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岗位;设置更完善的体育老师评价体系等。这一系列的强操作,其实代表体育未来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以前那种中小学学校几年都见得招聘一个体育老师的估计会一去不复返,而换来的会是体育教育的发展。小编分析,如果体育测试加大了比重,那么关于体育类升学考试的课外辅导必定会蓬勃发展,未来如果从事类似工作的同学,估计会前途和钱途并存哟!

马语者

出了!20考研平均分及试卷难度对比公布!21考研难度分析!

告诉大家一个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每年跟着考研大纲一起发布的还有一本书叫《考试分析》!书里面主要给大家介绍各个科目的考试说明及题型示例,还有对上一年的试题难度的评价分析和近年考试试题的答案及解析。今天小黑就为大家整理汇总一下考研历年平均分以及2021考研难度分析,大家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水平,能不能过平均线呢~英语(一)历年平均分及难度分析数据来源:教育部考试中心数据来源:教育部考试中心2020年英语(一)平均分为49.15,难度0.492(在这里统一说一下数字越大表示难度越小),与前两年相比要简单点。关于试卷各部分题的难度,2020年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完形)比前两年难,阅读理解C节比前两年稍简单点,阅读理解的A、B节和写作的难度都在18年和19年之间。从试题难易程度分布表来看,大部分还是中等难度题,占到了80%;偏难试题很少,几乎没有偏易试题。21年考研英语(一)难度分析2021年难度应该与2020年相差不大英语(二)历年平均分及难度分析数据来源:教育部考试中心数据来源: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试卷各部分题的难度,2020年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完形)难度比前两年稍难,阅读理解B节相较前两年稍难,翻译部分和写作B节比前两年稍易。从试题难易程度分布表来看,英语知识运用和阅读理解部分中等难度试题占绝大部分,偏易或偏难的试题很少。21年考研英语(二)难度分析2020年英语(二)平均分为55.21,难度0.552,和18年难度差不多,比19年简单,2021年可能会比2020年稍难一点。政治历年平均分及难度分析政治18年~20年数据官方并未公布,但是政治每年的难度变化也不大,大家可以参考一下18年之前的数据:2010年-2017年政治平均分2010年-2017年政治分数段比例2010年-2017年政治题型难度分配2010年-2017年政治多选题选项分布根据上面的数据来看,政治多选题是比较难得分的部分,小伙伴们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可以在多选题上花一些功夫。总体上来看,政治试卷中容易题和较容易题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你多背多练,政治上70分-80分还是比较容易的。2021年考研政治难度分析政治每年的试题难度都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难度也没有大起大落,所以大家可以放心,2021考研政治也基本上不会突然难度增加。数学历年平均分及难度分析官方未公布2020年平均分和难度的相关数据,但小黑整理到了19年以及之前的数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对于数学来说,大小年的难度很明显:「奇数年难度低,偶数年难度高」。2020年数学试卷的得分率普遍偏低,难度较大。2021年考研数学难度分析今年考研数学大纲是调整最大的一年,21考研的小伙伴比较担心今年的数学难度会不会增加。如果按照大小年的套路,今年考研数学会简单一些,大家还是正常按部就班的复习就好!

居处无常

专科考研被家人劝放弃,我还要考研吗?

“小编你好,我是大专毕业,专升本又差了几分没考上,今年想考研,但是家里人觉得我专升本都没成功,想让我放弃考研去工作,我真的要放弃吗?”小编想说,如果你具备专科考研的条件,那就可以继续考研,不要犹豫,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会成功呢?专科考研上岸的同学也不少,你看下图~(数据来源:宜春学院官网)上面只是列举专科考生考研被拟录取的部分例子,那么专科生想要考研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起来看!一、报考条件专科考研有两种方式:①专升本,通过正规方法取得本科学历后(统招本科、成人本科、自考本科等),以本科学历报考,大部分院校报考条件与本科相同,限制较少。②以专科学历报考,报考条件限制比较多。首先专科学历考研,是以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考生要在研究生入学当年毕业满两年及以上,例如:一位大专学生2019年7月毕业,可以在2021年9月入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20年12月就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20年10月就可以报名。二、院校限制不同院校对同等学力考生考研有不同的要求,大家在报考前要清楚自己是否满足要求:①英语水平要求大多数院校对同等学力考生英语水平有要求,比较常见的是:取得国家英语四级合格证书或英语四级成绩报告单(成绩在425分以上)。也有学校雅思5分以上或托福70分以上可以报考。②进修学位要求同等学力考生需进修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8门或以上(有的院校要求6门或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并能够提供学习证明和成绩单。③学术论文要求同等学力考生须在省级以上刊物以第一或第二作者身份发表专业内论文,或在报名时提交一篇论文。④加试要求复试时,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三、专业限制①部分院校有明确要求同等学力考生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不可跨专业报考。②部分专业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大家在报考前一定要查询清楚。不同院校的对同等学力考生报考的要求不同(以报考当年为准),大家在报考前一定要查询清楚,例如:以上要求都是院校的硬性要求,想要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必须要满足院校的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还想考研的话,建议大家先专升本,再以本科学历报考,这样限制会少,选择会多!除了院校硬性要求,自身也要具备时间、精力、金钱等条件,只要大家觉得自己具备这些条件,满足院校要求,就可以努力备考考研,没有尝试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而且专科考研也有优势,专科生更迫切想要提升学历,考研动力会更足,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加油吧!

贵因

非全日制研究生们,谁说你们“含金量”不够高?

最近小编发现,有不少毕业多年想要“回归校园”的同学犹豫是否要考研。这类同学在考前一直纠结到底是考全日制研究生还是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如果报考全日制,因为要白天工作,复习时间不充分,害怕拼不过全身心复习的同学;报考非全日制又害怕毕业后含金量不够高。小编建议,别纠结了,如果不是想做学术研究,而是想回归校园,学习知识,是完全可以考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高从2017年起取消“在职研究生”后,非全日制研究生横空出世。除了周末上课,不要求发表期刊论文外,基本学业要求与全日制无差别。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红头文件中,已经明确表达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质量标准。对于想求学,但是复习时间不足的考生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比如,北京市发布的积分落户细则中,在“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这一项里,并没有对证书获得途径做出限制。换句话说,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可以进行积分落户的,可见对其含金量的认可。小编闺蜜姗姗在本科毕业三年后,选择去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工程管理专业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当时分数线为165分,她复习了两月考到220分,轻松过线入读。姗姗说,除了课程安排在周末外,基本上与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同等待遇,其中也会有考试,毕业论文等要求。而且她周围的同学也很优秀,很多同学来自非常不错的单位。大家在一起相互学习交流,有很大的收获。招生专业多目前非全日制招生范围很广,不仅仅局限于大家熟知的MBA,还有很多其他专业可以选择。比如说,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金融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教育管理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农业硕士等。各专业又涉及了许多研究方向,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方向。总之,只要想读书,不愁没专业。不过小编还是提醒一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确实不便宜,小编闺蜜姗姗在北理工的学费为10万元。所以对于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把钱包准备足哟!学得更深入小编非常鼓励在职的同学在现阶段进行学习。我们知道职场中学习条件有限,就算学到东西,也只是学习应用方法,学习不到理论基础。如果在工作几年后再重新回到学校学习,这时往往会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懂得学以致用,甚至比毕业后直接读研的人学习效果还要好。小编读研究生一年级时,有一位“阿姨”经常到我们班上听课,她出勤率高,笔记做得详细、认真。后来我们熟悉了,了解到阿姨是位新疆基层干部,已经工作多年。单位恰好有一个交流机会,她便申请来到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她在完成规定课程外,业余时间就来蹭课听。因为有多年基层的工作经验,她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领悟力远比我们强得多。学习是一生的事情,无论年龄多大,都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补充。在很多年前,报考研究生有年龄限制,超过四十岁就与研究生无缘了,但现在国家已经将研究生的年龄放开。只要想努力,就有机会进入学校求学。所以,别犹豫“含金量”和年龄的问题了,抓紧时间,确定目标,赶快复习起来。如果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有更多疑问的同学,欢迎给小编留言哟!

大椰子

考研那么难,为什么你还要坚持?考研有哪些好处?

我相信每一个在考研路上的同学都想过并且被身边人问过,“为什么考研?”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身边很多考研的朋友们,他们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却总会提到一句,为了有更好的前景吧。从大家什么时候为考研做准备说起一般分为三类同学。第一类,刚上大一的时候;这种同学一般有三种情况。高考失利,和自己喜欢的院校或者专业失之交臂,并且转回自己喜欢的专业院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样的同学在大一时候就想好通过考研的方式让自己走回理想专业和理想道路。很早开始着手准备跨专业这件事情,而且每年通过考研来跨专业的同学的不占少数。985,211院校的尖子生。他们涉及的学术领域以及跟随的导师是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一分子。这样的同学们不会在意是否有合适的工作和喜欢的专业。因为在之后的学术生涯中还会继续选择读博深造,他们是和大多数考研同学不同的,他们的目标是继续为祖国出力。医学生。绝大多数医学生在入学时就做好了考研的准备,或者他们选择的学年制就是5+3的8年制。因为他们知道考研不止是学历深造,是为了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是会为了和死神抢人。第二类,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这个时候选择考研的同学分为两种。大三大四的时候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或者专业冷门,想弥补自己的专业技能。这种情况应该是当代大学生选择考研最多的原因吧。大家都知道学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但是通过更高学历的“敲门砖”拥有更高薪的工作和更多的被选择权以及选择权的确是最快捷的,毕竟马云只有一个,高材生随处可见。第二种情况是因为迷茫,没有合适的工作,或者逃避社会不想面对社会的压力来通过考研的方式继续留在学校。我觉得逃避不一定是懦弱,学校确是最纯真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很多人因为逃避而读研也创造出了很多自身的价值。第三类也是近年来逐渐增多的一部分,往届生。往届生占比报名达到45%,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很多人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在工作中的自身一些不足之处看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之后,重新回到学校继续进修,比如考研或者出国。一直有继续学历深造的想法,但是因为经济原因选择工作一段时间,攒好学费在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因为工作晋升有学历要求,这个时候会选择考一个非全的研究生,将弊端降到最低。不要在意当初选择考研的原因是什么,选择了就没有退路。考研就像上大学一样,不是考上了前景就一定是光明的。时代不同,当代社会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选择读研就多选择了一种可能。考研不会解决一切,先解决温饱在谈理想,只要目标明确,为梦拼搏,永不可耻!考研能带来哪些好处1. 硕士毕业之后工资会比本科毕业平均一个月平均高两千元左右;2. 考研是一个继续投入科学研究的平台,带你认识学科更牛的大牛;3. 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考研是一个你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4. 某些国企入职资格就是研究生,某些企业的部分岗位限招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 工作后在公司评职称会方便很多,高学历评职称的机会更大;6. 考研为自己争取了两年半左右的自由时间,你可以拿它来增强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爱好;7. 研究生可以接触到很多公费出国的项目,如果争取到会是开眼界的机会;8. 如果本科学校一般,考研是一个进入名校和接触更优秀人的机会;9. 硕士的含金量比本科高很多,家里人提起来比较有面子;10.研究生毕业去某些小一点的国企,可以解决户口问题,落户自己喜欢的城市

坏东西

数据告诉你,你考研报考的地区到底有多难?

大家都知道考研很难,每年报考人数都在上涨,但是录取名额的上涨幅度远远跟不上报考人数的增长率。但是对于考研,大家能看到的数据就是直观的整体报录比。(摘自中国教育在线)可是除了关心报录比之外,大家还会担心自己的分数是否被“压分”。于是网上流传了各个省份是否压分的“水旱区”信息。对于这个水旱区是否可靠,我们待会分析,不过小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水旱区”。何为水区?何为旱区考研的公共课试卷,是在考生报考学校所在省份统一判卷的。在传说中,目标院校所在地为“水区”的省份判卷会比较松,而在“旱区”省份判卷较为严格。网上有人说,水区和旱区的公共课主观题部分能差出5-10分。还有热心网友,把网上流传的水旱区进行了仔细地划分:玩命极旱区、大旱区、旱区、适中区、小水区、大水区、玩命水区、神秘区。不过当小编查了多个版本后,发现这些水旱区的划分好像没那么靠谱。举个例子,在一个版本中,四川省是“大旱区”,在另外一个版本中,四川省就变成了“水区”。如果从网友们的单纯地靠自身体验判断,很难得出“水旱区”的标准。但是大家普遍认为,报考人数越多的省份,判卷标准也越高,那么咱们看看各省的报考人数,客观地评价一下。为啥说报考难度大?因为报考人数多以下表格为中国教育在线网站统计的2016年-2020年分省报考人数。大家注意,这个数据统计的不是考生所在省份,而是报考省份:(摘自中国教育在线数据统计)大家可以看到,各个省份报考人数差异巨大。在公开省份的数据中,2020年北京报考人数高达42.5万人,据相关报道,北京市有十七个招生单位报考人数超过一万人;高考大省山东在考研领域也占一席之地,该省份报考人数达到31.3万人;湖北、辽宁、四川、江苏、安徽等省份报考人数也都是超过了十万人。如果按照报考人数去划分“水旱区”,这个标准看似蛮“科学”的。但还别盲目下结论,大家看考研的评卷标准。考卷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客观题都是机器判卷,大家一般对此没有什么争议。大家觉得“压分”的部分,主要在于主观题。不过小编想说,虽然不同省份报考人数有巨大差异,但对于主观题部分,各省份也都有严格地判卷标准,尽量将人为误差控制到最小。第一,先试评,再阅卷。在正式阅卷前,先抽取不低于100份有效样本试卷,全体评卷员根据评分细则进行试评。在试评过程中,评卷员会不断地检验和完善评分细则。同时评卷组也对评卷员进行评估,如果评卷员不达标会面临再培训,甚至被辞退的结果。第二,多级评卷制度。如果每个卷子只有一个评卷员判,难免会有偏颇,所以一道题目通常由两位评卷员分别评阅。如果两位评卷员给的分差值在规定范围(政治分析题为1分)内,取较高值作为该题得分。如果分值差超出规定范围,计算机自动会将试卷分发第三名评卷员。如此严格的判卷标准后,是不是对公平两字,有了新的信心!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报考地是“水区”还是“旱区”,大家和竞争对手面对的压力是一样的。试题都是同一套试题,卷子也都是一起评审。评卷时,把大家的姓名都封起来,没有谁会特意给把你的卷子翻出来,然后判低分。与其担心自己会被“压分”,不如把自己的实力提升起来,在平时复习中夯实基础,做好练习,仔细琢磨之前题目的答题采分点,让答案做到无懈可击。当自身的实力上去了,评卷员给出的分数也不会低。考研的小伙伴们,小编知道大家现阶段压力很大,但是缓解压力最好的方式,不是“吃喝玩乐”,而是增强实力!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知识积累的“硬砖头”,当把知识的高墙垒起来,相信大家对考研的自信也会随之而来的。在这过程中,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给小编留言呀!

乃无所陵

跨专业考研,你应该避开哪些坑?

不喜欢自己的本专业,想跨专业考研却犹犹豫豫,不知道怎么选!转眼到了六月中旬,还在犯迷糊。小编在接受咨询时,经常被问到,现在准备跨专业考研决定否是正确,是否会被导师歧视,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这样一系列问题,今天小编就结合周围的例子,帮你进行详细分析,帮你解决跨专业考研的疑难问题。跨专业考研不受待见?小编在读研时有机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一次国际会议上遇到了一位师大地理专业的副教授,她得知小编本科是土壤学专业的,她特兴奋,眼睛瞬间里都闪了光,她连忙问小编周围是否有本科为土壤学、硕士想跨专业读地理学的师弟师妹,还特地嘱咐小编,有的话一定要推荐给她,她课题组特别想招一个有土壤学专业背景的同学。小编听完忙着答应说好,但是小编也意识到了,原来老师们不仅仅喜欢本专业的同学,对于一些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他们也是非常欣赏的。传统上我们认为,学习了这个专业后,毕业就只能考这方面的研究生,从事这个类型的工作,“从一而终”似乎是这个专业的宿命。但现在谁还要是这种思维方式,小编只想戳醒他:清醒点,大清都早亡了,把自己的未来逼入死胡同,神仙也难救你!如果你自己思维开阔并把对专业的目标放远,那么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小编闺蜜是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她一位师弟是来自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按理说这种跨地区,跨院校(还是三本跨到985这种大跨),跨专业(计算机专业跨到数学专业)的三跨考生,是不是处在鄙视链的最低端?虽然我们都有点为这个师弟在实验室的地位揪心,可相反的是,这位师弟在实验室里如鱼得水。因为他们数学专业需要编程做实验,但是数学专业的同学编程功底一般,而这位师弟恰好来自计算机专业,他的编程功底深,于是他不仅自己实验做得好,还帮忙别人调试程序,不知不觉成为实验室的“编程一哥”,毕业前还发表了一篇高水平文章。高考时,这位师弟因发挥失误阴差阳错进了一所三本院校,但是考研时,他用勤奋弥补了差距,实现三本到985的跃迁,更难能可贵的是,因为专业学的精,他实现了自信上的跃迁。如果你是老师,看到他这么努力,用跨专业的长板识弥补专业上的不足,还推动实验室的人一起前进,你能不开心嘛?况且老师们都希望自己的实验室的文化是多元的,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大家一起碰撞出火花!很多时候,我们不太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但又不敢尝试去跨考,不是外界对你的限制,是自己狭隘的思维和不自信禁锢了自己。所以决定考研前多了解各种信息,别让一些错误的认识阻碍自己的发展!跨专业不代表随意跨专业跨专业是一个好的选择,可凡事都有“但是”,这次小编也不例外,给大家带来“但是版”提示:跨专业可以,但是一定要想好再跨,不要盲目乱跨专业。小编相信好多同学当年高考时是被调剂到自己现在的专业,对自己的专业破罐子破摔,学来无趣;或者有的同学虽然读了“梦寐以求”的专业却发现与想象中的光鲜亮丽完全不同,越学越没劲,所以萌生了跨专业的想法。小编特别想恭喜这类同学,你已经知道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了,下一步,怎样挑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是另外一个宏大的课题。与高考时只看名字定专业属性不同,这回你要在考研时自己把握专业,在跨专业之前,问清楚自己:新选的专业是你自己喜欢的吗?因为任何专业学到深处,都是很枯燥的。这个时候不能仅凭借浅尝辄止的兴趣去学习,还需要靠你的能力擅长点去学习。举一个例子,你的兴趣是一个圈,这个圈可以覆盖得很广,圈内都是你喜欢的事物,但是你擅长的能力,只是兴趣圈中的某几个点,将自己的兴趣圈和能力点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选出来的专业,会让你的未来更顺畅。如果只是为了读研究生而去盲目的跨考热门的专业,对专业课和毕业要求完全不了解,那么这个研究生可能读得比本科生还痛苦。所以,奉劝各位想跨专业考研的同学,需要从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相结合,对院校的要求和导师的需求进行综合的评判后,再进行跨专业考研。小编曾经遇到过一个工科专业的同学,他学工科特别郁闷,各个科目只能勉强及格,专业课分数到65分,那都是他求神拜佛求出来的。他看到他的偶像是英语专业的,发展得很好,所以他也想跨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在小编帮他分析情况时,发现他的英语基础很薄弱,如果他真的跨考英语专业并没有什么把握,所以小编建议他跨考其他专业。好在他现在才大二,时间很宽裕,可以有时间继续了解兴趣点。想跨专业,从现在准备虽然大家对小编说的兴趣圈和能力点已经有了解了,可是如何找到自己的这些圈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网上常说的,跨专业的基本原则,比如说理科可以跨文科,但是文科不建议跨理科,等类似具体的攻略,小编就不在这里多赘述,不过小编建议一定要发掘自己内心深处,什么是最想要的,经过大学的历练后,自己对专业有哪些独立的思考判断。特别是大一大二的同学,正在愁苦于换专业考研但不知道换什么专业时,小编建议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去其他感兴趣的专业蹭课,看自己到底喜不喜欢新目标专业,别把对“完美专业”的羡慕停留在“想象”。此刻,小编还要说明的是:如果要是打算考事业编或者公务员等,报考时是有专业要求的,这点是“死规定”,无解。如果要是未来进入高校,有些学校很可能需要学历查三代,有的学校要求本硕博专业为一致,或者有的学校要求本硕博至少要求均为211学校以上。但具体的要求看高校而定。今天小编就跨专业内容,帮你解析到这里,如果有关跨专业的疑问,欢迎给我们留言,小编帮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