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公考研: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海之歌

中公考研: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8年考研国家线现已正式公布,中公考研研究院整理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赶紧来关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今天,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公考研的老师总结了2018考研国家线分析及对考生的复习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体来看,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较大,其中很多专业分数线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总体变化幅度还是维持在5分、10分,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下面是具体分析:学术学位类国家线变化今年学硕国家线较2017年有6个专业总分下降,哲学、经济学、工学(包含照顾专业)降低5分,理学、军事学、管理学降低10分,其中考数学的经管类和理工类专业总分都下降了,跟今年数学题目普遍反映偏难分不开,跟大家预期的一致。与去年持平的专业有4个,分别是文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较去年增长的专业有3个,包括法学、医学、教育学,除了教育学(不含体育学)增长10分,其它专业均是增长5分。这几个专业均是考研报考热门专业,跟今年报考人数激增有很大关系,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201万,增长18.4%。下面是学硕国家线变化情况:专业学位类国家线变化专业学位升降变化基本跟学硕变化一致,除了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提高10分外,其他专业都是提高或者降低5分,或者不变。下面是专硕国家线变化情况:分数线出来了,大家可以跟国家线对比下,高分过国家线的认真准备复试,低分过线或者擦线党复试调剂两手准备,没有过线的包括没过总分线或者没有过单科线的,要开始找工作了,或者来年二战。最后中公考研预祝大家顺利过线,金榜题名!

马莹

“公考第一股”挂科!市值蒸发500亿,中公教育业绩现20亿缺口,母子身价1150亿远超俞敏洪……

来源:金融界网站作者:新文又一行业龙头股价雪崩…… 9月18日,中公教育盘中放量跌逾8%,直奔跌停,市值缩水至约1900亿,较近期高点蒸发逾500亿元。从海天味业到长春高新,从双汇发展到智飞生物,近期以来,基金抱团的白马龙头频频暴跌,龙虎榜上屡现机构撤退。(中公教育9月18日龙虎榜)实际上除了涨幅巨大,机构获利了结的因素外,上述个股本身的内因也不容忽视,这一点在中公教育身上尤为突出。今年半年报显示,中公教育营业收入降低22.8%,净利润断崖式下滑147.3%,亏损2.3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陷入亏损。中公教育解释,今年上半年疫情突发,全国范围停工停课。受疫情影响,上半年的大量招录考试延期,这些重大变 化对整个教育培训行业产生巨大冲击。随着疫情的逐步解除,行业全面复苏并实现快速增长。天眼查App资料显示,有着“公考第一股”之称的中公教育,主营公务员招录培训、事业单位招录培训以及教师资格招录等培训活动。2018年,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2019年初成功登陆深交所,当天市值超过500亿元,李永新和鲁忠芳成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分别持股41.36%和18.35%。值得注意的是,借壳伴随着一份对赌协议,中公教育2018年-2020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少于9.3亿元、13亿元、16.5亿元。过去的两年,中公教育顺利过关,然而2020年疫情突发,半年扣非就亏掉3.68亿元,要完成16.5亿的对赌目标,意味着中公教育下半年扣非利润要达到20.18亿元,日均要净赚超过1100万元,压力山大……当然,对于实控人而言,对赌补偿可能已经微不足道,中公教育上市以来,市值已经从500亿飙升至最高2400亿元,即使今天大跌后依旧达到1900亿元,实控人鲁忠芳李永新母子持股市值接近1150亿元,数倍于新东方俞敏洪。

剑灵

中公教育:考研辅导和IT的收入合计约占综合序列收入的5成左右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3月23日讯,有投资者向中公教育提问, 其他综合序列中IT同比增加超过300%,考研同比增加超过100%,综合增速却只有75%,请教一下考研和IT的收入占比,谢谢公司回答表示,除了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训练两大板块的新业务之外,综合序列还涵盖了综合类招录各子门类的业务收入。2019年,经过快速增长之后,考研辅导和IT的收入合计约占综合序列收入的5成左右。感谢您的关注。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礼乐不节

中公考研入驻淘宝教育 数字化成教育巨头新增长

考研前夕,中公教育将旗下考研业务入驻淘宝,这是公务员考试培训主赛道之外,中公教育的新业务板块。“考研业务正在以每年200%的增速发展,这也是中公教育的又一增长线。想要继续保持这种高增长,必须要全力跑到线上来。”中公考研业务负责人刘俭透露。据了解,目前中公考研主要从自营网站和1000多个线下教学点招生,接下来,该考研天猫旗舰店将和线下教学点全面打通,让考生一键下单后可以自选学习方式和地区。截至目前,沪江网校、文都教育、爱启航、精学教育、研途教育、新东方在线等机构均已入驻淘宝教育,提供考研类课程。据了解,目前淘宝上的考研课程数量已达到40万,覆盖不同的学习基础、复习阶段、专业课考生需求。随着课程等商品逐渐占据年轻人的购物车,考试培训机构纷纷入驻淘宝教育,寻找Z时代(95后)。取代“明星霸屏”的是“名师镇店”,张雪峰、徐涛、刘晓艳等老师成年轻考生最爱。淘宝教育数据显示,从今年的考研课程消费来看,山东省买课人数最多,其后是江苏、广东、河南和四川,高考大省同时也是考研大省;买考研课的女同学占比达56%,她们更希望在学术再上一层楼。值得一提的是,10万“上学早”的00后已经在买课备战考研,也有10万80后还在努力上岸,不断追寻更好的自己。今年,来淘宝买网课的消费者增长了300%,丰富的课程正以短视频、直播、试听试看等方式和8亿消费者相见。上游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顾立

老炮儿

擦亮眼睛,避坑!官方发消费警示,中公教育等4家机构被点名

来源:经理人杂志虽然再教育是提升自身、为自身“镀金”的重要渠道,但是消费者选择教培机构还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掉进各种“坑”,别整到“镀金”不成,反被坑的下场!《经理人》杂志获悉,7月14日,北京海淀市场监管官方微博发布文章《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警示》指出,北京赛优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赛优教育)、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公教育)、北京东奥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东奥会计在线)、北京中业汇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淀分公司 (中业网校)这四家教育培训机构近期的投诉数量较大,请消费者谨慎选择。来源/微博截图官方不仅仅要亲自点名,还要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这四家教育培训机构究竟是何方神圣?“妖股”中公教育,拖延退费问题严重在这四家教培机构中,大多数人对于中公教育并不陌生,中公教育成立于1999年,主营业务横跨招录考试培训、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培训等3大板块,提供超过100个品类的综合职业就业培训服务。简而言之,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在职人员,如果想增加自身含金量,都可以在中公教育教育找到相应的培训课程,比如说考研、公考、学历提升等等,至于课程质量如何就不知几何了。来源/官网相较于华图曲折的IPO历程,中公教育选择了曲线上市。2018年11月,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顺利过会,次年2月,亚夏汽车股票简称变更为“中公教育”,中公教育如愿以偿,成功登陆A股,圆了上市梦。上市之后,中公教育在资本市场混的风生水起,股价从2018年12月6.34元/股,飙升至本月最高点33元/股,涨幅为420.5%,股价的涨幅充分诠释了什么是“妖股”。截至7月15日,中公教育股价为31.98元/股,总市值逾1972亿元,市盈率为423.96%。2019年底,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公教育的鲁忠芳、李永新母子以585亿元新上榜成为中国教育领域新首富。2019年,中公教育实现营收91.76亿元,同比增长47.12%,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56.52%,业绩增长固然是好事,但是其现金分红却受到了外界质疑,深交所也下发了关注函。来源/深交所公告截图分析认为,分红大部分落入实控人鲁忠芳、李永新口袋之中,企查查数据显示,鲁忠芳母子持有中公教育近61%股权,以此计算,2019年,鲁忠芳等的分红金额逾9亿元。除了巨额分红之外,中公教育还存在“存贷双高”的问题。数据显示,中公教育2019年末的短期借款余额28.67亿元,同比增加78.41%;但截至2019年末,货币资金余额还有27.24亿元,同比增长逾320%。对此,中公教育称前者系银行短期借款增加,后者主要系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带来货币资金增加。有钱还要借钱,这波操作的确让外界质疑。7月14日,中公教育业绩预告指出,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金额为2-3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93亿元,中公教育称亏损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公务员联考由4月延长至8月份,相关收入延迟至8月份。本次,中公教育被官方点名,这意味着有相当多的消费者投诉中公教育,那么消费者的投诉问题是什么?《经理人》杂志查询多个平台获悉,消费者的投诉问题包括拖延退费、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店大欺客等,据黑猫投诉,中公教育的投诉量高达1345条,已完成投诉量为1266条,投诉完成率逾94%,这说明还是其很重视消费者投诉的问题。据了解,中公教育的主要收入分为普通版和协议班,若报名协议班的学员无法通过考试或者未被录取,中公教育则需要退还部分学费,退还学费时长为30-45个工作日。6月23日,某匿名用户在平台称,自己报考了2020考研调剂班,在录取无望的情况下申请退款,中公教育工作人员却一拖再拖,且态度恶劣,希望终止协议并极速退款。上述投诉问题并非个例,若长期如此,中公教育的口碑或将大打折扣。此外,由于教培机构的学员有一大部分是依靠老学员推荐而来,长期以往,会推荐中公教育的老学员将越来越少,继而影响营业收入。作为教育行业的头部玩家,中公教育的实控人应该是深谙其道。学员退款难,如何避坑?除了中公教育这家上市公司之外,另外三家被点名的教培机构又如何呢?据《经理人》杂志了解,赛优教育成立于2009年,一开始专注研究生考试培训,后于2014年成立公司单独运作,在原有研究生培训的基础上,新增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导游、财会类等职业课程,主要授课形式是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及即线上直播+录播+在线题库练习。也就是说,这是一家专注于在线职业的教学平台。2018年9月份,赛优教育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开牛投资、AA投资,截至目前,张东东为公司法人及实际控制人,控股比例为53.05%,官方称年培训学员30万,全国有连锁有20个城市。查询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获悉,赛优教育“硕果累累”,消费者集中投诉的问题包括虚假宣传、教学质量不高、霸王条款、退款难等等,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投诉量为346条,已完成投诉的有274条,完成比例为79.19%。今年3月31日,某匿名网友举报朝阳区来广营中大嘉美广场三楼赛优教育全员复工,违反当前防疫复工规定,上述举报经官方核实,且责令赛优教育立即整改。无视防疫规定,作为一家参保人员高达154人的教培机构,实属不应该。接下来看看中业网校。据《经理人》杂志了解,中业网校创始于2010年,为消费者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培训课程包括工程类、房产类、考研类、教师资格证类、财经类、医学类、学历类等,官方称获得了学员的良好口碑。真的是良好口碑吗?用数据说话。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块、黑猫投诉等获悉,许多消费者苦于中业网校久矣,投诉的内容包括虚假宣传、不退款、收费不透明、工作人员私自收费、不承认纸质合同等一系列问题,据黑猫投诉数据,截至7月15日,中业网校投诉量高达397条,已完成193条,完成率仅仅为48.61%。来源/黑猫投诉不到一半完成率,这意味着一半以上消费者的诉求没有得到解决。就这个数据,官方称获得了学员的良好口碑,你信吗?退款有多难呢?某消费者于7月1日报考健康管理师课程,付款1小时内提出申请退款,7月2日对方说7月15日会进行退款, 截至7月15日对方拒绝退款。律师对《经理人》杂志表示,如果消费者申请了退款,等待对方处理退款事宜,但是结果退款被拒,对方这种行为是不合理的,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在百度搜索上输入关键字“中业网校维权”,相关的结果高达32300条信息,多个消费者在知乎和黑猫投诉等平台寻求维权。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不好吗?还是说这个行业属于“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留人心”!那么东奥会计在线的情况怎么样呢?从公司名称就可以大致猜测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培训内容与会计类相关,该公司历史可以追溯到1998年,2008年该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运用图书、网课等为学员提供课程培训,在图书、网课、职教领域孕育了 “轻松过关”、东奥会计在线、“东奥会计继续教育”三个品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学员投诉的问题有虚假宣传、退款难等问题,截至目前,该公司投诉量为95条,已完成59条,投诉完成率为62.1%。这四家被官方点名的教培机构,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大同小异,无非是退款难、霸王条款、虚假宣称等等,消费者如何避坑呢?首先,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其次,对于销售人员给出的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予以录音,方便后续维权;再次,避免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培训费用,国家也规定教培机构不能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的培训费用;最后,缴费前仔细阅读合同的相关细则,缴费时要向培训机构获取正规发票,这是维权的重要证据。温馨提醒,虽然再教育是提升自身、为自身“镀金”的重要渠道,但是消费者选择教培机构还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掉进各种“坑”,别整到“镀金”不成,反被坑的下场!— —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千乘之君

商业贸易行业中公系列深度之二:考研序列:需求旺盛促量价率齐增模式创新至空间份额双升

一、量/价/参培率齐增,考研市场空间提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研究生教育恢复并不断壮大,但目前相关人才缺口较大。2000 年后,我国迅速跨入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截至2019 年,我国共培养研究生778 万,人口占比仅为0.6%,相比美国6.1%的研究生人口占比,我国硕士研究生缺口超过七千万。1)从量上看,研究生招报人数齐升势不可挡。招生端:与发达国家经济起步时相比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达3000 万,专硕发展加速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形势严峻,稳就业研究生扩招是大势所趋。 报考端:学历水涨船高下硕博学历提供显著就业溢价,赴美留学政策收紧、多地人才政策支持等多因素驱动考研人数持续增长。2)从价上看,产品升级叠加模式优化,平均单价持续提升。我国考研培训产品逐渐从小作坊模式向大工厂模式转变,从名师化逐渐向标准化过渡,服务质量逐步提升。3)从参培率上看,名校竞争难度提升叠加供给侧升级,报班需求逐年提升。根据考研帮统计,考研大军以二本院校为主,超七成目标双一流院校,同时推免挤压统考生录取名额。根据我们的测算,二本考生目标院校报录比达25:1。多数考研生独自复习效果不理想,往届生占比提升、在职人群时间宝贵,带动整体参培率提升。我们预计,在考研招录报名人数攀升、参培意愿加大、平均单价提升的三重催化下,考研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容。二、市场分散,名师模式和加盟扩张弊端明显线下机构积累深厚,线上等多机构入局竞争,整体市场格局分散。线下机构文都、海文、起航等考研培训机构成立早,在考研培训领域已经有10 年以上的积累。2010 年后线上和其他机构跨界入局重塑竞争格局,新东方在线、考虫、中公、粉笔等纷纷从公共课切入考研市场,近年信息咨询类、财经培训类机构也凭自身优势切入考研细分市场。目前,我国考研市场分散,机构众多,竞争激烈。名师模式和加盟扩张弊端尽显。考研市场名师效应显著,阻碍机构规模化:名师影响力大,提成机制压缩机构利润空间;流动性强,加剧企业经营风险;辐射范围有限,大班/线上学习难以保证学习效果。传统机构以加盟为主,品控及管理较弱,规模难以做大。我们认为,考研市场校内外市场将逐渐分化,在职市场有望率先增长;同时考研产品逐渐从重名师到重教研导,服务范围从单一科目到整体解决方案;未来考研培训机构需线上线下融合深挖下沉市场,拓宽赛道充分发掘客户价值。三、中公考研:重研发、重服务、重渠道,实现高质量成长中公教育研发强,提供全面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积淀,中公考研打造了以“四大研究院、200 人全职研发师资团队、1000 人全职授课师资团队”为一体的专业化研发体系,研究实力雄厚。基于完善的教研体系,统考科目+专业课+复试一网打尽,不留产品空白区。标准化师训教师打造高质量、充足和稳定师资队伍,突破名师模式局限。中公考研摒弃了市场上大部分同行倚赖的“名师签约”模式,采用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在短时间内打造全职教师。充足师资下的小班化课程提升服务单价,稳定师资队伍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并且避免了其他机构“去名师化”改革的阵痛。直营扩张保证质量,“线下渠道广布+线上赋能”覆盖全国需求。中公教育网点全部采用直营方式经营,管理效率高,教学质量容易保证,有利于总部掌握前端用户需求并及时反馈。中公教育教学网点众多,可容纳迅速增长的面授课需求。中公线下网点位置分布佳,直接触达考研需求群体。毗邻大学的网点可与大学开展合作,带来宣传优势。公司下沉市场的网点便于捕捉分散化的需求。在传统的在线课程、面授课程之外,中公教育在2014 年在业内率先推出了OAO(Online and Offline)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中公的过硬条件能够支持OAO 模式的有效开展。中公的OAO 模式结合了线上线下教学的优点。考验赛道需求低频,充分发挥客户价值需要多赛道配合。中公旗下业务布局完善,为多赛道配合充分发挥客户价值提供条件。中公教育除了提供考研培训产品之外,还提供公务员考试、医学资格考试、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法学硕士考试、司法考试、建设工程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等培训产品。由于这些产品的受众重合度较高,凭借全面的产品布局,中公教育能把考研考生为公司贡献收入的“生命周期”延长。盈利预测及估值中公已建立并完善研发渠道运营垂直一体化响应反馈机制,在巩固自身护城河同时成就极强的市场竞争格局。一方面,招录考试全面恢复,上半年因考试延期积压的待确认收入在Q3 获得部分释放,在弥补上半年亏损之后净利依然获得稳健快速增长。Q4 为传统业绩确认高峰,Q1-3 高增长奠定全年趋势。另一方面,研发教学市场服务等关键驱动要素的人才与资本投入逐步增大,以研发为主导的市场领先优势持续增强,线上快速发展,线下稳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优势更加凸显。中公教育赛道景气度高,疫情加剧中小机构出清,扩招趋势叠加资源积累将更加巩固公司优势。我们坚定看好产业景气周期、优势竞争格局下中公核心竞争力的充分释放,持续激发市场需求深度及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净利分别为25 亿、36 亿、49 亿元,PE 分别为87x、60x、44x。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文章来源:天风证券)

达妮卡

为何“二本学生”考研难上岸?这3点就输了,多数学生面临的问题

文/红青聊教育“据中公教育网统计,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341万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考研大军。”考研现状从上面这组官方数据能看出来,目前这个阶段考研竞争非常大的,随着“遍地是大学生”时代的到来,想要在高学历中突出重围,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历,考研也成为很多高校学生的首要选择。2020年考研已经结束,有的学生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为自己璀璨的人生打下不错的基础,而有的人最终没有成功上岸,依旧在迷茫未来,考虑着是要继续考研还是参加工作,这是一个恒久的话题。2021年考研开始在网络上报名,报名刚开始网站就崩了,很多学生干着急进不去,由此可以知道今年考研人数有多么火爆。考研大军想立即报上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并不需要太着急,网上预报名时间是9月24—9月27日,正式开始报名时间为10月10日—10月31日,在这里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功报名。2021年考研报名需要注意哪些细节?1)名字含有生僻字,要用拼音代替为了让孩子显得独一无二,很多家长喜欢用生僻字给孩子取名字,其实这对于孩子将来长大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比如说办理银行卡和考研,都可能查询不到,需要多次出示证明。而在2021年考研报名中,如果你的名字是生僻字,是可以用拼音来代替的,这对于那些拥有生僻字姓名的考生来说,也是一大方便。2)通讯地址填写这里的通讯地址是指能接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有效地址,千万要准确填写。3)修改或重新填写报名信息需注意考研系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的报名信息,所以修改或重新填写报名信息,一定要注意,最好在提交的时候就多检查几遍,不要出现重新填写和修改的情况。分析:报考只是考研的第一步,距离2021年研究生考试还有92天,在这92天里怎么提高专业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考研最难上岸的“二本学生”来说,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梦想,成功上岸。为什么“二本学生”考研难上岸?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985、211高校与重点一本大学二本大学,教学质量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以至于学习氛围也是不同的。985、211大学期末考试那绝对是动真格的,你没有真材实料是绝对不可能飘过期末考试的,为了让学生的硬实力过关,学校对于期末考试的把控到了“变态”的水准,一些专业及格率不足50%。而普通一本大学和二本大学则有很多学生在期末考试中低空飘过,据一位比较上进的二本同学自己讲述,他们的期末考试非常水,一般只要背一背就能通过,完全不用理解其中道理。教学差距造成基础知识不扎实,没考研之前你只是跟周围的同学比,参加考研考试后,你是与全国想要进这所学校的学生,那么二本学生的弊端就显露无疑了。2、初试分数不够高很多二本学生自认为自己的初始考的分数还算不错,对复试充满信心,其实二本学生自认为很高的初试分数,在全国并不上上数,而且考研就是为了上岸,所以大家都很努力拼了命的在学,最终成绩都很不错,所以初始分数并不能拉开很大的差距。3、复试难过上面2点是二本学生考研遇到的坎,但有些人看过会问985、211的学生不也会遇到这些问题吗?但是如果这些问题放在二本学生身上就被无形放大了,试想一下两个成绩差不多,但是学校背景差距非常大,一个二本一个985学校,会选择哪一个?这就是人性的问题。大多数学校一定是公平公正的,但不能否认母校是有加持光环作用的,这也是学生在高中3年努力带来的回报吧。总结:所以说二本学生想要考研上岸是非常难的,上面3点就输了,剩下的92天二本学生一定要注意这3点在自己考研路上的影响,不过难也不是不可能,专业学生还能考研成功,更别说二本学生,只要你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一定会成功上岸的。你认同上述所说的“二本学生”考研的3大难点吗?欢迎留言交流分享。专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学生的日常,解读教育中遇到的点滴琐事,如果你也对教育那些事感兴趣,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喜欢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鬼之一也

中公教育:考研市场规模有望再拓宽 跨赛道模式持续验证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341万人,同比增17.6%,连续4年维持双位数增长。本科学历竞争力下降叠加就业压力,考研人数持续高增长,考试难度攀升带来参培意愿提高。1999年高校扩招导致200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增至98万人,同比大增49%。2004-2018年本科毕业生CAGR为8%,2018年达405万人。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企业招聘时的学历门槛提升,本科学历竞争力下降。就业压力提升背景下,更多人选择读研。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同比增长21.8%;2020年341万人报考,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7.6%。研究生报考人数不断攀升的同时,每年录取人数仅增长约4万,录取比例由2016年的2.9:1提升至2019年的3.9:1,2020年将突破4:1。考试难度的不断提升将提高考试参培意愿,推动公司考研收入不断提升。受益于行业规模扩大,公司考研辅导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市占率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跨赛道增长逻辑被验证。2018年考研辅导市场规模约40亿,公司约占10%,排名第二。培训市场有产品供给推动属性,优质培训公司增加能带来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加上于考研人数和参培率的提升,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00亿元,2025年或将超过200亿元,公司2019年考研业务大概率实现翻倍增长,近几年将能够维持较高双位数增速,2020年有望成为市占率第一,公司平台化跨赛道发展逻辑被持续验证。此外,近期行业政策利好频出,《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原按3%缴纳增值税的非学历教育服务纳入免税范围。我们根据教育费附加反推公司2018年共缴纳增值税3.1亿元,若销售含税价不变,全部免除增值税则带来2018公司营收上浮5%,净利润上浮23%。考虑到公司以3%、6%两个税率计缴增值税,并非所有增值税符合免税条件,预计免除增值税对利润端影响在15%左右,对应2020预测净利润将由25亿元提升至28亿元。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作为职业培训龙头,我们看好公司立足研发优势实现多领域发展,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17/25/34亿元,对应EPS为0.27/0.40/0.56元,对应PE分别为65/44/32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萨特

中公教育:研究生扩招和专升本名额提升都将长期持续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3月23日讯,有投资者向中公教育提问, 请问公司对于研究生业务的长期发展如何看待?今年研究生扩招和专升本名额提升是否会是行业长期趋势?公司回答表示,谢谢您的提问。以考研辅导为首的学历提升板块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是由考试的知识内容难度高、招录人数持续增长和报考人数快速增长等市场基本因素决定的。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新模式打样,公司的考研辅导业务已经进入规模化快速增长的轨道,将带动全行业向新模式转型,不断做大赛道规模。研究生扩招和专升本名额提升都将长期持续,这一方面呼应了持续20年的大学扩招政策,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又通过应用型硕士等强有力的高品质职业教育,实质性落地了国家做强职业教育的政策方针。谢谢。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轩轩甚得

中公教育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将加速扩张考研和IT教育业务

记者 | 司雯雯1以公务员培训服务为主的中公教育(002607.SZ)正加速扩张业务版图,考研及职业培训等多品类业务跃升为新增长点。中公教育在8月19日公布2019上半年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2019年上半年营收36.37亿元,同比增长48.79%,净利润为4.93亿元,同比增长132.18%。中公教育成立于2010年,主要提供非学历职业就业培训服务。作为中公教育三大主要业务,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录、以及教师资格面授培训在2019上半年依然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收入占据总营收的67.67%。值得一提的是,其核心业务并未受机构部制改革影响,反倒有所增长。2019年公务员国考招录收缩近4成,省考招录缩招四分之一。在此背景下,其公务员招录面授培训人次增长近10%,单价较去年同期提高15%,由此带来收入同比增长26.32%达18.18亿元。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公教育直营分支机构的扩张。报告期内中公教育新增179个直营教学点,同比增长25.53%。直营分支机构数量增长,也带动教师招录及教师资格面授培训业务的增长。2019年上半年,该项营收为4.32亿元,同比增长52.18%,占总营收的11.89%。在挖掘原有业务市场的同时,开拓新业务品类成为中公教育发力的重点。中公教育在财报中表示,过去半年内,他们对考研和IT教育等赛道战略新品类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新业务的市场反馈不错,表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综合面授业务营收为7.02亿元,较去年同期提高89.43%,在总体业务比重中提升近4个百分点,占比达到19.3%。之所以能迅速获得增长,主要因为复制了主业的经营方法,特别是在研发、师资,以及精细化运营等方面加重投入。在开拓新品类之外,增设线上培训服务是中公教育扩张业务的另一举措。2019年上半年,其线上培训人次为85.81万,占总培训人次(178.9万)的48%。这一数字也较去年同期(52.76万)相比,增长了62.64%。线上培训业务的营收因此也有超过2倍的增长,达到4.45亿元,甚至超过教师招录面授培训业务的收入。中公教育在今年二月登陆A股后,它与非学历职业教育领域的另一龙头企业华图教育渐渐拉开差距。无论是开发下沉市场,扩展新品类,还是发力线上培训,中公教育都在尝试在“双雄局面”中占得更多赢面。从上市后的表现来看,中公教育已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在对赌协议中,公司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数应分别不低于9.3亿元、13亿元及16.5亿元。2018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其总营收为62.37亿元,净利润为11.53亿元,同比增长119.67%,已完成业绩承诺。不过,扩张带来的营收压力也值得关注。报告期内,中公教育的营业成本为15.45亿元,同比增长41.58%。其中,为丰富产品品类,研发投入上涨明显:研发人员数量增至1946人,同比增长44.15%;研发成本较去年同期增长49.38%至3.04亿元。面对每年净利润提高近4亿的营收目标,中公教育还需要开拓市场空间以保持高速增长。“公司新的增长愿景已延伸到了整个知识型人群的职业教育培训领域。”中公教育在财报中表示。借助新品类业务的快速增长,中公教育进入全面扩张时代,但业务版图扩张能否为其带来如期盈利,还需市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