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考研刺客联盟!最近最热的话题之一,一定是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一事。8月3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全面拉开了该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制由3年改为4年。此次改革中,中传在规范博士生和学硕生科研训练、专硕生实践训练等方面,设置多元化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的陈规。研究生招生办法: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但是此规定一经公布,引发了网友的大量热议!关于取消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的陈规,网友们是这样说的↓↓↓大部分都是支持这样改革的声音。认为综合考察大学里面的表现更能判定学生的素质!比单纯的考试好多了!但是也有怀疑的声音,认为取消研究生不发论文就能毕业,是不是在降低标准,在给研究生“放水”。关于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选拔,网友们是这样说的↓↓↓一大部分都在说这次改革对跨考真是太不友好了!还有一小部分说8月才出改革的政策,有些许晚,没有给考研党们充足的时间准备和了解。还有零星的网友评价说这也预示着考研越来越难了!还有网友认为这样的选拔方式是不是对双非院校的学生不公平,在复试材料评议环节,双一流大学的材料一般都比双非院校的要好看不少,这样改政策是否也是变相的其实本科院校呢?关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留言评论区发表~附《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我是考研刺客盟主,助你考研路上畅通无阻
一、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系统已开通,网址为:http://yz.cuc.e.cn/ks/sscscj.aspx。二、我校不提供专业排名等信息,不提供纸质成绩单。三、考生如对个人成绩有异议,可向我校提出复查申请。1.申请复查时间,2019年2月19日12:00--2月26日16:00。逾期不再受理。2.申请复查方式,通过中国传媒大学研招网进行网上申请(网址同成绩查询)。3.按照北京市研招办〔2019〕2号 - 《关于做好考生成绩复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将于2019年2月28日到3月1日组织专人进行认真复查。复查仅限漏判、成绩累计、登记错误。复查结果于3月1日后反馈,届时请关注中国传媒大学研招网(http://yz.cuc.e.cn)相关通知。四、我校为国家统一划线招生单位(非自主划线单位),国家复试分数线预计将于3月中下旬公布(具体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我校各招生专业复试分数线将在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之后划定,此前不接待预测分数线的咨询。复试分数线将在中国传媒大学研招网(http://yz.cuc.e.cn)公布,通过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环节,我校不再以其他方式通知考生。五、复试办法、复试时间等信息均在中国传媒大学研招网(http://yz.cuc.e.cn)公布,请考生留意。六、对于调剂,只有在我校某专业一志愿上线人数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接收调剂。调剂信息一般将在我校校线发布以后才会发布,届时请及时关注我校研招网(http://yz.cuc.e.cn)发布的相关调剂信息,并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统一填报调剂志愿,我校不接待考生提前咨询或者其他方式的报名。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01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改革备考中途考纲修改,这是考研人最怕遇到的问题。而作为备战中传的同学来说,恐怕已经见怪不怪了吧。20考研就在改革,很多中传考生都是最后几个月换更换新的参考书,但是今年的情况似乎更加特殊。近日,中传突然发布了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无论是考试形式还是备考内容都有重大改革。简单来说,是两方面内容:1.初试考试形式和内容有重大变化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以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为核心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其中主题写作也就是150分钟内要写一篇2000-3000字的论文;人文社会基础考文学、文明史、哲学、媒介和社会四个部分,主客观题都有。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可以看出题目更加灵活开放,考察内容也更加多元。但是对于考生而言,复习没有方向,题型无法把握,论文更是烧脑,自然不再是考背诵就能应付了。对于今年考研中传的同学来说,只有一句祝你平安了(手动狗头)。2.复试占比更高,考察更加严格和实质化达到国家线即可进复试,必然有大量考生进入复试,同时也有极大复试被刷的可能,初试嫣然真的只是一个资格考试了,复试的重要性变得极其重要。这里的材料评议环节更是让很多考生头疼,大部分考研生没有过人的成绩,更难谈得科研能力,在当下教育现状面前,符合这些条件的同学大多已经保研,这种综合评定也有可能间接强化本科出身在复试中的隐形占比。02中传改革是否预示其他学校也会改革对于不是备考中传的考生,或许也在担忧,是否自己报考的学校也会进行类似于这样的改革。说到这,不得不联系到不久前大大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批示了。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之后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又进一步释放了加强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创新的讯息。可见,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必然要进行的,其实这么多年也一直在进行,但是毋庸置疑近几年是改革的关口和风头。03大势所趋,但要具体分析,冷静应对但是正如很多考生抱怨的那样,改革可以渐进,不喜欢激进。个人认为今年的形势下,大部分学校不会像中传一样来得这么突然且彻底,但是一定会陆续释放出更多的改革信息。加重复试的考察是一直的方向,今年也是如此,可能很多学校都有采取类似加大复试考察力度的举措。再一个考试内容的改革也是要具体专业具体对待的,文理工有所不同,但是文科类的专业课特别是传媒类的专业,往后的改革方向大概率是类似中传的。总之,改革是大势所趋,中传第一口是螃蟹对于文科类专业具有参照意义,文理工改革自有不同,复试重要性会持续加大。改革会有过渡期,但是不会太长,已经在路上。最后,还想和还未准备考研或者即将就读大学的同学谈一谈,从中传的考研改革来看,有一种研究生教育倒逼本科教育改革的意思,其实还是和之前一样提倡的提升本科质量,提倡综合发展,提倡广泛阅读等是一样的理念。现在的考察标准,越来越淡化初试的分数,初心自然是希望我们的大学生不要再指望着大学不好好学,通过考研来改变所谓的命运。再一个,越是社会浮躁,越是要能沉淀下来;信息越是碎片化,咱们越是要静下心来读书。以上,共勉~
#中传研究生教育改革#短期来看,中传此次改革只对报考中传研究生的考生有一定影响。如果改革效果良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将会进一步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而这一推广过程,至少需要一个研究生培养流程,三年。改革究竟会走向何方,仍需持续关注。那么,此次改革会对考研产生怎样的影响?01初试着重考察基本素养这就意味着会进一步改革专业课科目,人文社科类将考查写作和专业知识综合。全面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加强对基本素养和基本功底的考查。结合我校全媒体人才培养特点,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以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为核心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重点考查理性思维、文字表达能力、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等,确保录取的硕士生有良好的培养潜质和发展后劲。02弱化考研初试重要性根据改革举措,考研初试成绩通过国家线便可进入下一环节——材料评议。这意味着初试分数重要性将有所弱化,但初试成绩是否计入总评还未明晰。我们可以假设两种可能:初试成绩成为门槛,不计入考研总评,通过国家线即可。初试成绩依旧会是考研总评一部分,相对弱化分数地位,但初试成绩依然重要。改革复试选拔流程,增加材料评议环节,破除“唯分数”论。初试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03注重大学期间科研、实践等综合素质这就意味大学在读期间的学业、科研、实践等方面正式纳入研究生考核指标。大学期间的综合表现,对于考研来说,十分重要。而这一点事实上是偏向好学校的学生的,资源的丰富程度必然强化综合素质。这意味着,考研逆袭会更难。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材料,对其过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与初试成绩共同确定考生是否能进入复试考核环节,旨在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和一贯表现的考查,突出对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衡量和综合评价。04复试形式灵活多变,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察。这其实是不利于跨专业考生的。一般来说,跨专业考生,专业能力会有所欠缺,如果仍要跨专业考研,势必要在专业能力上花费更多精力。同时,复试形式将进一步变化,不再局限于原有笔试面试形式,更可能采取机试、现场主题创作等形式。加强和完善复试考核环节,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核。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实践能力或创作实践能力。同时,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及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笔试、机试、面试、现场主题创作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选拔的针对性。中传研究生考试的重大改革:考生应该如何应对?
中国传媒大学今年震撼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举措,全面拉开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这对很多今年准备报考中传的同学来说,真的是太猝不及防了。有的同学被这次改革硬生生整成了跨考生,表示非常心塞。中传这次改革整体的方向是好的,是为了培养更有能力的人才,改变过去唯分数论的选拔制度,选拔出一批真正对学术有研究兴趣、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考生。从入门环节增加难度,这或许是未来考研改革的一大趋势,留下坐得住砧板、愿意在学术研究下苦功夫的学生,筛下去一批混学分、水学历的考生。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改革的具体内容。一、初试课程内容有变化在初试中设置主题写作,考察考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也足以看出中传十分重视考生的基础功力,往年复试考察的写作今年直接放在初试中考,就是为了在第一环节选拔最合适的人。二、过国家线就可进复试这是这次变化中最值得关注的点之一。虽然中传并不属于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但因为学校专业强、人气高、口碑好,历年最终进入复试的分数都远高于国家线的标准。而今年的招生政策则是大大降低了进入复试的门槛——只要过国家线,都可以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听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好消息,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复试分数门槛的降低,必将导致进入复试环节的人数大大增加。在招生人数不发生大改变的前提下,复试考察将变得更为严苛。打个比方,过去50位同学进入复试,最终筛选出10人,淘汰掉40名同学;那么今年则有可能是100位同学进入复试,最终淘汰掉90名同学。三、增加复试材料评议环节复试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因而,本科的成绩在复试中也将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个环节需要考生提交本科专业成绩材料。学校放宽了对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的要求——只要达到了国家线即可;但同时加强了对过往成绩、基本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考察——要求你们专业足够优秀。来来来,划重点了啊——本科成绩不好的同学在这一轮有可能会被刷掉!学校不仅要看本科成绩,还将综合考察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提醒大家的是注意随时关注政策信息,像考试大纲、招生简章等政策信息,大家要紧密关注。虽说考试大纲一般变动不大,但偶尔还是会有考试科目调整、参考书目范围改变、招生计划变动的情况发生。这类信息都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大家要及时关注。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愿大家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注:内容来源网络
文|辣评妹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本该是最为纯粹一种人际关系。可是,屡屡发生的由于师生关系不和所引起的学生自杀事件,把师生关系难题推到了前台,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17级硕士研究生黄静怡跳楼自杀,而据其家属透露自杀原因为被导师刁难,毕不了业。关于该女生自杀的真实原因,是否如其家属所言,目前尚待官方的调查结论。但是,这件事情所暴露的不正常的师生关系却是实实在在的。那么,本该纯粹的师生关系,缘何变得如此针锋相对,难以协调呢?对于这个问题,辣评妹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教育和学习的功利化。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现在的老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为了职称晋升、科研奖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于那些博导、硕导来讲,都是高学历,受过非常优质的教育,但是他们的正常收入却与其身份和学历不相匹配,一个本科高校的教授工资也就大概年薪10万块。和当前社会上整体的薪酬水平相比,这显然会让他们心理不平衡,为了追求更高的薪酬,他们必须要在科研上下功夫,追求科研奖励。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导师“压榨”学生,让学生出成果这样的现象。而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也只想快点毕业,谋到一份好的职业,早点挣钱。但是,他们没有做出让老师认可的成果,导师不愿意轻易放手。这样子的话,导师和学生的矛盾就变得不可调和。其次,导师的权力过大。现在,绝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一般都是导师制,导师的权力非常大,导师可以决定一个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乃至平时给学生发放的补助津贴的多少。所以,现在很多研究生称呼他们的导师为老板。可是,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否合格,能否答辩,这都取决于导师愿不愿意给你签字。而毕业论文是否质量,又是一个非常弹性的标准,在基本规范达到的情况下,如果导师提高标准,就很难企及。导师不想让你毕业,就鸡蛋里挑骨头,一篇数万字的论文,在逻辑上很难天衣无缝,想挑毛病,总会发现问题。最后,学生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太差当然,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研究生轻生,也和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孩子,随着家庭条件越来越好,从小到大一般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就想不开。其实,一个人一生太长,往前看十年,延期一年又算什么呢?由于学生抗压能力差,也给老师的指导带来很大难题,学生说不得,批评的轻重拿捏不好,也让导师们头疼。针对以上造成师生关系难题的几个原因,辣评妹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做到几点:首先,一方面,建立合理的教师考评机制,不要唯论文评绩效,这样子导师们就不至于为了自身绩效去逼着学生出成果,另外一方面,对于硕博士的补助也要提高,让他们不会为了生计而着急毕业,不急功近利,安下心好好做科研。其次,减少教师权力,学生能否毕业不应当导师一个人说了算,对于毕业论文应该有一个合理、明晰的标准进行评价。同时,学生如果被导师刁难,应该有一个顺畅的渠道进行申诉。最后,就学生自己来说,也不要一颗玻璃心,要提高自己抗击挫折的能力。毕竟人生在世,什么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到了社会可能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和挫折,学校里这点事真的不是什么大事。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从小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都不是坏事,如果从小到大做什么事都顺风顺水,长大后一次挫折就可能把孩子击垮。小结:中传研究生跳楼!一个绝望女生走上不归路,让人心痛。这出悲剧暴露出了当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本该是情同父子,本该是师严徒恭,可是现在却变成了针锋相对。如今,逝者已逝,惟愿家人坚强。同时,也希望屡次发生在校园的类似悲剧所揭露师生关系难题能够引起社会、家长、学校和监管者的重视,从根本上寻求杜绝此类悲剧发生的办法。/完/
相信同学们前几天都看到了中传考研改革的新闻,不得不说变化真的很大!随后官方公布了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从最新的考试大纲看,中传2021年硕士研究生进行一次大改革,从原来的各个学科考各个学科的专业课变成公共管理、法学门类、艺术学门类、文学门类科目三考主题写作,科目四考应用基础。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科目四也为人文社科基础。不少同学一脸懵啊,更有跨考生直呼今年距离上岸又要无望了,辽小都想说知己知彼才能够更好地去复习备考,先别放弃!我们还需仔细的分析~既然改革了那么这主题写作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先看下中传官方给出主题写作考试要求:从考试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这大概就是要求你现场写一篇论文……从案例到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可以说考察的更加全面了!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人文社科基础的考试要求和内容:我们通过官网发布的信息能够看出人文社科基础的考察内容,分为文学、文明史、哲学和媒介社会,不过好在给了推荐参考书目,至少同学们不会漫无目的满世界找书找知识点。虽然很多同学都觉得难度加大了,但是不得不说中传破了维分数论,这些都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必定要走的一步,中传可能只是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一个开头,各位同学们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加油!
研究生的家属发文研究生跳26楼,家属讨说法:在5月9日21点左右,一位家属将“中传研三学子”——黄同学的自杀经过做了简单陈述。该学生已经将论文准备好,就等着最后的送审和答辩了。然而,她却选择了从26楼跳下!其家属给出了该同学跳楼的主要动机:其一、导师不同意该生的论文送审;其二、学生多次修改+道歉无果;其三、老师没搭理且将其拉黑;其四、学院慰问后,老师无慰问。研究生找论文题材(非当事人)首先,笔者对黄同学表示惋惜!中年失女,家属得多心碎啊!而且在家里看着自己的孩子从26楼一跃而下:她从26楼跳下去,其父亲拉着她的一只手,却因为体力不支而没拉住孩子,就这么看着自家孩子跳了下去。看到高校研究生自杀,我深表惋惜!尤其是该生已经走到了研三的末端,本来即将风调雨顺,然而空气却瞬间凝固!虽然我的心情沉重,但是我认为必须要深究细节,才能起到深刻的教育意义!为父母深感惋惜然后,需要深究细节!每年都会有硕士延期开题和毕业,为什么老师不让她送审论文呢?可能的原因一:导师有意为难她;可能的原因二:她的论文确实没有达到送审的条件。关于毕业论文修改,其实已经毕业的研究生都明白:大多也都是自己修改!因为好多导师在毕业期间还在忙着拉项目、开大会!但是今年不一样,导师不都在家里待着吗?当事人的道歉信黄同学跳楼前的“道歉信”:如上所示,该同学曾一夜没睡,且写过一封道歉信。其中,该同学主要提到了3个点:第一、由于论文压力,自己急于得到认可,而做错了事;第二、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伤了老师的心;第三、感谢老师的批改,然而误解却越来越深。的确,学生和导师需要处好关系,不然在毕业的时候真的会很难受!那么到底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还是导师要求过高呢?没有导师方面提供细节,目前还不敢乱发难。学生怕导师延期,导师怕论文质量差。虽然这几年论文查的严了,但是导师也挺怕学生走极端的,学生也怕到手的工作被延误掉!论文答辩目前为止,还需学校、导师、同学3方面信息!家长可以把学生与导师的对话共享,让其他学生和家长也能更好地了解事情的经过,看看是老师错误大,还是学生有问题?目前的信息较少,除了人没了,其它的都不是客观信息,甚至包括该同学的道歉信!因为这个道歉信本身就是站在学生弱势的一方来写的。如果道歉信是真的,那么所谓的“为了通过论文,忽略了做人的道理”这一句话的深意又是什么呢?写论文会跟做人的道理有关系吗?不都应该实事求是吗?我觉得疫情期间在家跳楼而下,其家长也有一定责任!因为自己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好,父母不应该深度陪伴、加以开导吗?其背后是否还有师生、家校、以及父女等别的信息没给出来呢?研究生回望过去,有学生“混会摸鱼”!修改学生论文的导师对“翟博士无知知网现象”很恐惧,确实也有这种学生存在,现在还不能只看一面之词!同一届毕业学生的论文,对于其导师来说,也是让人深夜难眠的一根压力柱。从格式到内容都需要导师亲力亲为,当然,这属于负责任的导师。导师发难(非当事人)回望过去,有导师“故意发难”!对于我这种经历过博士论文答辩的人,深知导师发难现象的普遍性。不过对于研究生延毕,我觉得没有任何必要!我的一个师弟论文写得差,导师找茬不给过。后来我们几个博士师兄弟帮忙改,让他的论文质量超过学院大部分学生,结果导师依然指东道西!看来是平时关系不好啊!论文过不去,学生真的绝望:不否认大部分导师的严谨作风,但是真的存在奇葩师者!不管事情起因和经过到底谁对谁错,先说这个女孩跳楼了,至少这个导师应该去看一下,毕竟你是学生的导师!兢兢业业的导师值得深思的一点:说实话,现在的大学老师,真正一心带学生的不多了。认真带学生搞科研的老师一穷二白,得不到提升!反倒是那些平时跟学生不见面的、连教学任务都不认真完成的老师,却很快晋升为教授!为何?因为校外创业和拉拢合作比学生要来得亲切得多!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估计也没想到自己是这一种方式火起来的。中传动画学院研究生导师薛燕平,刁难中传动画学院17级硕士黄静怡,不予毕业,导致其跳楼离世。对于生命的离世,我们都不可避免地感到惋惜,毕竟中年失女,对一个家庭来说,打击太大了!但更加令人感到可惜的是,这场事故本可以避免。黄静怡已经读到了研三,论文也写完了,只差送审和答辩,便可从学校毕业,这么多年的读书生涯,也就算到头了。作为一名导师,薛燕平也算是一个拿着国家待遇的高级知识分子,百般刁难学生,不予毕业又是为哪般?大家有所不知的是,中国的研究生是导师制,也就是说,你读研的时候导师的权利是很大的,普通学生在老师面前根本没有抗争的资本,因为导师决定你的论文,决定你是否延毕。一旦遇到导师刁难压迫,学生往往求助无门。学院方面只会是调解,辅导员也会向着本院的老师,家长干着急也没有什么办法,媒体在没有证据时也不能怎么样。近年来这种因导师刁难而自杀的学生越来越多,笔者在写文的时候想起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陶崇园事件,他们自杀的时候该是有多绝望啊!有些老师的存在是传授知识,播撒桃李;有些老师的存在就是让人明白,学富五车,却德不配位。像我之前大二同班同学,只是因为课上的一句玩笑话被老师记在了心里,就让她期末挂科,在档案里留下一个污点。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是好老师,但笔者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遇到好老师。本文编辑:Amber(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发布重磅消息,对研究生招生初试和复试都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提到的最多的就是破除“唯分数论”,包括考研初试科目改变、考研复试资格增加了材料评审环节,这都让不少网友吐槽中传这波改革进一步缩减了双非学子的报考成功可能性,那么中传这次改革到底透露了哪些信号?1.考研初试成绩+材料评议=复试资格?以往考研初试成绩高低决定了你是否能够进入考研复试,但是中传的这一波改革明确了你只要初试成绩达到了国家线就有提交材料的资格,那么也就有了可能进入复试的可能!那么刚开始改革的几年可能初试分数高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等待几年后可能更加重要的反而是材料评审环节,因此很可能会出现考研初试分数比较高的学生反而没有进入复试!这也是不少网友吐槽的部分,双非院校的学生肯定还是竞争不过211高校甚至部分985高校的学生,这在考研初试之前就决定了!2.材料评议环节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如何保证公平?材料评议说实话就是你提交材料证明自己很优秀,根据保研的类似经历来看,主要就是看你本科院校、专业排名、获奖经历、四六级成绩等等,那么这些综合的评定方法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考研不像保研可以报很多学校,考研学生一年学习只能报一所学校,如果不解释清楚的话可能会造成很恶劣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网友对这个材料评议环节非常反感,如何保证公平?如何保证中间没有暗箱操作,这是中传想要改革推动下去必须解决的问题!3.最好不要跨专业报考中传了!目前中传改革是肯定会实行的,透露出的信息也是更加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这可以说是给想要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迎头一击,减小了想要跨专业报考的可能性,毕竟跨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是很难和本专业的相比!你对中传这次改革怎么看?欢迎说出你的想法和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