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圈重磅消息!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政策大改革方向盘

考研圈重磅消息!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政策大改革

按照官方公布的信息,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招生改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全面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加强对基本素养和基本功底的考查;改革复试选拔流程,增加材料评议环节,破除“唯分数”论;加强和完善复试考核环节,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核;改革艺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充分体现艺术硕士人才选拔的独特性。实际上,这四项改革举措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1、考试内容方面:所有文科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的自命题科目(即考生所说的专业课)全部改为主题写作、人文社科基础,考生内容分别为写一篇论说文,文学、文明史、哲学、媒介与社会四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也就是说,不管是报考法学、新闻学,还是音乐学,初试内容与专业知识无关,都是只测试“通识”。此外,艺术硕士的初试也采取这种办法。2、考试流程方面:(1)初试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这意味着,尽管初试专业课命题大变样,但门槛并不算高,最大可能避免“误伤”专业能力突出的生源。(2)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是新增加的一个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材料,对其过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与初试成绩共同确定考生是否能进入复试考核环节。(3)加强和完善复试考核环节,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核。由于初试选拔淘汰功能的弱化,进入复试人数大大增加,因此以往被弱化的复试选拔功能将大大加强,并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能力。消息公布后,立刻让打算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学生们“炸了锅”。有考生直言,“改革方向是好的,但我觉得太激进”。有考生抱怨,“准备了很久,然后才发现原来之前读的不管用,现在得重新学文史哲了”。有考生疑惑,“人文社科类专业课都一样,怎么体现专业知识水平啊,尤其是管理学和法学,为什么只考文学哲学之类的知识”。有考生批评新政策对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考生不公平,“跨考生是真的不行了吧,在材料评议那一关可能就卡掉了,毕竟比别人少了四年,专业实践就少了好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这场“地震式”改革?为我国艺术类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提供方案首先,研究生招生改革的影响群体并不算大。中国传媒大学学术硕士研究生招收数学、工学门类、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法学门类、文学门类、艺术学门类等专业,其中数学、工学门类的专业课考试内容不变,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因为要统考“数学三”,专业课考试只有一门。此外,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只有艺术硕士的专业课改为主题写作、人文社科基础。因此,公共管理、法学门类、文学门类、艺术学门类学术硕士,以及艺术硕士,是这次改革的主要对象,但人数有限。按照2020年考研招生计划,这些专业总招生人数857人,其中还包括430个推免名额,实际统考录取的人数只有427人。中国传媒大学的优势学科是新闻传播类和艺术类。2019年6月11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视察中国传媒大学,特别对新闻传播类、艺术类研究生培养提出改革意见,要求学校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模式等方面有所探索和突破。这次招生改革中,涉及的新闻传播类统考人数为124人,艺术类统考人数234人。可以说,艺术类研究生才是这次改革的核心人群。2019年10月9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到研究生院进行专题调研时就指出,将对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从考试标准、选拔标准、培养标准到毕业标准等进行全方位的重大改革和调整,最终为我国艺术类专业研究生的教育问题提供方案。这样的改革思路之前已在本科生艺考实行。在2020年艺考中,中国传媒大学的初测(文化素养基础测试)只考“文史哲”科目。引导考生更加重视人文素养的养成,增强考生的传统文化功底。这项改革被廖祥忠称为“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上级单位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惟妙惟肖

中传研究生考试的重大改革:考生应该如何应对?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考试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次尝试,其目的是探索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此次重大改革的成效,将极大影响我国今后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就目前来看,中传的改革应该只是一个试点,如果效果良好极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切最快也要在三年后才可知晓。短期来看,此次改革只与中传研究生考生有关。而2021中传考生,则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螃蟹怎么吃,如何吃,尤为重要。那么,考生应该如何应对此次改革?01重视基本功底,强化基本素养。改革举措原文强调初试科目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以主题写作和基础知识为核心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这就是说,人文社科专业,初试专业课两门,一门考查写作,另外一门考查专业基础知识。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以下方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02初试成绩+材料评议复试资格这并不意味着初试成绩不重要,而是将初试成绩当作门槛来处理,考生无法通过国家线一切免谈。在通过国家线的基础上,综合个人材料决定考生是否具有复试资格。那么,这样改革以后,初试成绩还重要吗?依旧重要,尤其是改革前几年。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初试成绩和材料评比各占50%比重。那么,初试高分考生便具有一定优势。在改革前几年,考生未特意准备材料的情形下,主要拉开差距的依旧会是考生初试分数。不过,几年后,材料评议会更加重要。这启示我们,重视大学期间的科研、实践活动;同时,尽可能获得较高初试分数。复试选拔流程: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和初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划定复试分数线,综合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考核。03最好不要跨专业考研,或者做好专业积累再跨专业考研。这次改革明确复试着重考核专业能力,这一点是不利于跨专业考生的。稳妥起见,最好不要跨考中传硕士研究生。复试考核办法:复试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语听说能力等。其中,在专业能力考核方面,将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实践能力或创作实践能力。同时,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及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笔试、机试、面试、现场主题创作等。复试成绩由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语听说能力等成绩综合而得以上是针对近期中传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今年的考研目标是中国传媒大学,请一定要坚持下去,改革往往意味着机遇。在改革的第一年,每个人的遭遇都是一样。我相信,坚持下去的你,一定可以成功上岸!#中传研究生教育改革#以下是涵盖专业较多的初试科目《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的考试大纲。《主题写作》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根据给定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题提炼、理性分析和文字表达的能力。二、考核要点1.主题提炼能力:具有问题意识,立意诚正,观点明确;2.理性分析能力:围绕主题展开论证,逻辑结构完整,论证合理;3.文字表达能力:表述得体,写作规范。三、考试要求1.根据给定材料完成一篇论说文;2.写作要件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3.写作具体要求:(1)标题:不超过30字;(2)摘要:200字左右;(3)关键词:3-5个;(4)正文:2000-3000字,至少应设置一级标题。四、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长1.闭卷,笔试。2.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人文社科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科目考查考生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文学考查考生对中国文学发展历程、文艺思潮、代表人物、风格流派、经典作品等方面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二部分:文明史考查考生对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以及不同阶段代表性文明的主要特征、重大成就和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基本状况的理解和掌握。第三部分:哲学考查考生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审美观、历史观的基本概念、核心命题、主要人物和流派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第四部分:媒介与社会考查考生对媒介社会学分析视野,以及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维关系互动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三、试题类型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四、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长1.闭卷,笔试。2.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五、推荐参考书目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管制塔

中传考研重大改革,网友:双非学子谨慎报考!是这样吗?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发布重磅消息,对研究生招生初试和复试都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提到的最多的就是破除“唯分数论”,包括考研初试科目改变、考研复试资格增加了材料评审环节,这都让不少网友吐槽中传这波改革进一步缩减了双非学子的报考成功可能性,那么中传这次改革到底透露了哪些信号?1.考研初试成绩+材料评议=复试资格?以往考研初试成绩高低决定了你是否能够进入考研复试,但是中传的这一波改革明确了你只要初试成绩达到了国家线就有提交材料的资格,那么也就有了可能进入复试的可能!那么刚开始改革的几年可能初试分数高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等待几年后可能更加重要的反而是材料评审环节,因此很可能会出现考研初试分数比较高的学生反而没有进入复试!这也是不少网友吐槽的部分,双非院校的学生肯定还是竞争不过211高校甚至部分985高校的学生,这在考研初试之前就决定了!2.材料评议环节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如何保证公平?材料评议说实话就是你提交材料证明自己很优秀,根据保研的类似经历来看,主要就是看你本科院校、专业排名、获奖经历、四六级成绩等等,那么这些综合的评定方法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考研不像保研可以报很多学校,考研学生一年学习只能报一所学校,如果不解释清楚的话可能会造成很恶劣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网友对这个材料评议环节非常反感,如何保证公平?如何保证中间没有暗箱操作,这是中传想要改革推动下去必须解决的问题!3.最好不要跨专业报考中传了!目前中传改革是肯定会实行的,透露出的信息也是更加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这可以说是给想要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迎头一击,减小了想要跨专业报考的可能性,毕竟跨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是很难和本专业的相比!你对中传这次改革怎么看?欢迎说出你的想法和我讨论?

采薇

她从杭州师范大学跨专业考研中国传媒大学,有哪些经验?

她是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院优秀毕业生,成功跨专业考取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期间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还曾获杭师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创·启航”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杭师大第九届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二等奖、中国第十届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健身健美秋季锦标赛健身模特二等奖。她就是来自杭州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162班的戚琪。跨专业考研上岸,为人生打破局限本科期间,戚琪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专业,然而,他人眼中典型的“工科生”却选择以考研的方式跨专业学习数字媒体专业,对于这样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戚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初决定要考研是在2018年10月份,因为觉得自己本科学习的知识有限,并且想更进一步地去学习自己一直喜欢的设计学、艺术学,我最终决定要跨专业考研。”事实上,除了对知识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戚琪对考研也有另一方面的打算,她解释道:“现在的就业环境对我们会有更高的学历要求,所以我觉得与其先工作之后再考研,不如抓住在学校的时光,有稳定的学习环境和好的学习资源,再加上大把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用最合适的时间做最有效率的事情。”有了跨专业考取设计学、艺术学相关专业的打算后,戚琪就一直对中国传媒大学有所关注,了解到数媒艺是中国传媒大学首创的专业且各方面综合实力也不错,她决定报考该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戚琪的考研选择跨越了院校选择和专业选择“两座大山”,这意味着她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坚持,最终,时间证明了这正是戚琪身上熠熠闪光的地方。看准自己的短板,做有计划的“倾斜”在戚琪看来,相比报考数字媒体的艺术类考生,她在本科时学到的技术实现方面的知识是自己作为“工科生”所具有的优势,但是,戚琪也清楚地看到,在艺术修养上的短板是她考研路上的更大阻碍,“所以我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与本专业考生的差距”。为了在考研期间更有效果地复习,同时弥补自己在艺术知识上的漏洞,戚琪较早地进入考研的状态,以为复习安排足够的时间。同时,她会根据学科的难易程度,以及自己的水平,有计划地去做一些“倾斜”,“比如,我跨考的话专业课会薄弱些,每天就会花五到六个小时去学习专业课,我英语和政治基础还可以,花费时间就相对较少。”文科的论述题型,需要储备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去论说观点。因此,除了研读考研大纲提供的参考书,去知网上检索、阅读大量的论文,总结论文的写作方法和研究方法外,她会利用碎片时间去读质量高的文章,再将有用信息整理成电子版的笔记,方便复习时反复查看。百日重学,是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戚琪清楚地记得,就在2019年的9月11号,她的目标考研专业更改了考试大纲,原来的艺术学概论改成了设计学基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实践内容也有大幅度变动,这意味着她在前几个月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都将付之东流。 不过,戚琪马上调整了心理状态,“当时应该很多人都挺崩溃的,但是我觉得既然坚持了那么久,放弃了会有点不划算,而且大家相当于同一起点重新开始,所以就没有太过焦虑。”她思考如何在最短时间内重新找到学习节奏,尽量让之前学过的内容为她所用,并重新根据考试大纲中的具体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复习,“哪个时间段效率最高就把最重要最难的学习工作放在那个时间去做,然后就是专心去做好一件事,保持注意力集中”。戚琪把这段时光称为自己的“百日重学”经历,她一直相信:“学习没有捷径,既然定好了目标就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与数字媒体的结缘,由一个热爱出发“任何长期的坚持都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更何况是考研这样辛苦和枯燥的事情。只有你真正感兴趣并且喜欢,才会投入更多去了解去深究,才会乐在其中。”戚琪坦言,正是处于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她才能一路坚持。戚琪摄影作品当然,这份热爱早早就埋下了种子,“我从小就接触过一些艺术方面的课外班 ,学过一些乐器以及舞蹈,我还对具有美感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所以经常会参观一些美术馆、博物馆等等。”此外,戚琪还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对于构图、光线的处理等等手法上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心得,空闲时她也会去图书馆查看一些相关技巧教学的书籍。中国第十届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右一戚琪)大三那年的两次比赛经历更给了戚琪坚定考研的理由和决心,她先后参加了杭州师范大学第九届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和中国第十届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回忆起和队友并肩作战的经历,她说:“从校赛开始,我们根据老师的意见一点点把作品修改完善,甚至到寒假还会集体去图书馆改原型、改代码。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尽管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但性格随和的一群人还是一起走了过来。”在比赛中,戚琪担任了产品经理的角色,同时负责一部分产品主界面的设计工作,“我很享受做产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的过程”,有了喜爱和努力的加持,戚琪在两次比赛中都取得了二等奖的佳绩。“正如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所说:‘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或许,戚琪与数字媒体的不解之缘早就开启,相信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圆梦之旅是她又一段无悔之路的开始。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生死决

中传研究生录取破除“唯分数”论?如何培养硕士专家这样说

00:37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近日,中国传媒大学(下文简称中传)拉开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8月6日,中传公告指出,2021年招生年度开始,将对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全面改革,包括初试自命题科目设置、复试选拔流程、复试考核办法等。中传在选拔录取中,初试增设了材料评审环节,多维度考核学生综合素养;规范科研训练等方面,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的陈规。专家表示,探索多元化学术创新成果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励研究生把更多精力用于科研和实践。中传举行研究生教育会议。图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微信公众号初试达国家线即进入复试选拔 增加材料评议环节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中传改革复试选拔流程,增加材料评议环节,破除“唯分数”论。初试成绩达国家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选拔,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和初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划定复试分数线,综合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考核。“按考研分数从高低录取,必定会助长应试考研,也不利于学校选拔有学术兴趣、学术潜能的学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按1.5:1或1.2:1比例确定复试线,学校选择空间并不大,而把国家线就作为复试线,对入围复试学生采取材料评议+复试考核的方式,就拓宽了选择空间,对扭转应试考研有积极作用。他指出,如这一改革能做好,其他高校也可采取这种方式,不再单独划线,而以国家线为基础,形成国家线+材料评议+复试考核的新招生模式,也就是统一考试成绩+综合学业表现+大学面试考察方式。这种模式也同样适合本科招生,在本科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中,都可采取这种方式。通过更多维度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对许多正在备考的考生意味着要准备更多了。准备报考中传编导研究生的张梦(化名)告诉记者,由于考纲变化,之前的学习大部分要重头开始,令她更着急的是现在需要准备报考的材料,因为跨专业考试所以没实践过,“我需要在这段时间参与一些拍摄项目或实习,做出一些好作品,竞争力才会更大一点。”取消硕士生发论文与学位挂钩中传通知称,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要求学硕生参加论文写作训练计划,提升论文写作能力,鼓励学术发表。要求专硕生在学期间参与实践基地活动、校企合作课题、专业创作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等,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我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相应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博士学位。规定明确,对研究生只有学位论文要求,并未规定必须发论文。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前置条件,是近20年来许多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该措施虽增加了研究生论文发表数量,也出现了抄袭、弄虚作假等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样让学生更有自由度去研究科研项目,而不是仅仅盯着论文作为唯一指标。仅仅强调论文重要性是片面的,也是不完整的评价。“单一追求论文数量,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问题,每年曝光的研究生炮制论文、代写论文的现象,值得高校和社会警惕。”中传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中国传媒大学微信公众号研究生学历会变更“水”? 专家: 评价体系需科学和完善取消论文指标后,研究生毕业是否会变得更容易?储朝晖表示,需要对学生整体专业评价进行完善,对不同指标进行考核,来保证考核全面。每个专业特性不一样,基础学科的研究生主要是科学实验训练,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则侧重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工程技术类及应用性较强学科的研究生应加强社会实践能力训练。他表示,探索多元化学术创新成果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励研究生把更多时间精力用于科研和实践,“比如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平时成绩等,也可对研究生学习成果作出专业评价。”传媒大学指出,硕士生课程构建以史、论、法为核心的新型课程体系。同时,将论文写作课程纳入学位课程类,将外语文献精读或选读课程与公共外语同等看待。专硕生强化实践课程,全面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提高案例教学、创作教学内容比例。熊丙奇认为,在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与学位申请挂钩的基础上,还要健全导师制建设和研究生课程建设,强调教师对研究生的培养、指导。这要求进一步明晰导师权责,并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投入教育教学,花心思指导学生,而不是把教师精力导向申请课题项目、发表论文之中,疏于对学生的指导。此次改革,中传还表示将建立覆盖博士、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所有专业培养全流程、各环节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从师德师风、生源质量、学术成果、教书育人、学位论文、学生就业发展及导师尽责评估等七大类指标,对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进行年度质量评价。

太和万物

跨专业,导师,延毕……都是压垮坠楼研究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北鱼说】今天看到了“女研究生疑被卡论文而坠亡”的新闻,深为那个和我同龄的女孩痛心和惋惜。她生前面临的种种压力和一些行为,都勾起了我对于自己读研生涯的回忆。晚上视频的时候与男友聊到“中传女研究生疑因论文被卡,延迟毕业而选择跳楼”的新闻。目前在985高校读研究生的他,想到自己的毕业和论文,叹了口气说:“跨专业写论文真的很难,我也想过要跳楼。”当然,男友会这么说,只是因为最近上网课作业太多任务太繁重,加上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暂时没什么思路,而发的一句牢骚。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他的情绪平复了很多。这些年男友跨专业考研和读研的努力与压力,我都看在眼里。在之前的文章致我的射手座男孩:愿你永远如少年一样中,我也写过他的经历。我自己也读过研究生。不过我的研究生专业与本科专业一致,再加上我的导师始终对我很关照,整个论文的写作以及毕业的过程也相对顺利。但即便如此,在写作课程论文、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初稿的阶段,我也经历过那种选题的抓狂和纠结,以及憋一天也写不出一个字的绝望。读研,对于我一个普通院校毕业的本专业学生,尚且有过如此艰难的时刻。更何况那些跨专业的同学呢?假如其中再遇到与导师意见的不合与争执,甚至和导师翻脸,那学术生涯真的岌岌可危。01读研期间,我有两名印象比较深刻的同学,小Z和倩倩。小Z是跨专业读研。尽管在初试当中取得了很高的分数,但她毕竟没有受过大学四年的专业训练。对于课堂上老师提到的很多名词和书籍都是一知半解,也经常在其他人与老师互动的时候保持沉默。她曾对我坦言说“后悔跨专业读研”。她本专业是理工科,当时考虑到理工科女生就业的困难,以及她个人不喜欢一天到晚做实验记数据,才放弃了原本能够保研本专业的机会,跨考到了我们这个文科类专业。刚开始,她真的是在用尽全力去看书读论文,甚至还去蹭本科生的课去补基础。但人都是有惰性的。坚持了大概一个学期之后,她开始懈怠,偷懒,对于课程论文也开始只求“水过”,不再像从前那么较真。毕业之后,她去了上海。从事的是与本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作,薪水也和优秀一些的本科生所差无几。刚入学时,她还有着“要读博士”的雄心壮志。现在如果再问她还有没有学术梦想,她定会摆摆手:“不读了不读了,写论文太头秃。”02倩倩是从大类被调剂到小类来的一名同学。说实在话,她具有自己独特的批判性思维,学习也比较认真刻苦。但她的一些行为,却总是成为我们看不懂的“迷之操作”。刚入校选定导师时,倩倩就因为对自己选到的导师不满意,站在教室门口抹眼泪。这一举动让进进出出的老师,尤其是她的导师知道后,都感觉非常尴尬。之后她拿着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去评奖学金,第二作者的名字挂的竟然不是她自己的导师,而是学院里的另一位老师。这些行为已经对她的导师够不尊重了吧,可倩倩后来丝毫没有收敛。在论文开题之前,她自作主张定了选题,并私自拿去给其他院校的老师帮忙修改。可校外的老师又不是她的研究生导师,何必对她的论文尽心尽力呢?可想而知,在答辩组所有老师的综合考量之下,她的开题成绩是倒数第一,不得不参加二次开题。她的导师在被其他老师质问她开题质量的时候,只无奈地回复了一句:“她定这个选题,之前也没找我讨论过啊。”最后,倩倩换了题目。在毕业答辩时,又因为论文中的一些细节,和答辩委员会的老师现场互怼。那位老师也是个火爆脾气,撂下一句:“这是论文答辩,不是秀你口才的表演场。你再不虚心,我可以立马给你一个不及格,让你毕不了业。”事后,有其他老师评价倩倩:“幸亏这不是我的学生,要是我学生,从一开始开题,我就不会给她签字。”03举这两个例子,一是想说明跨专业研究生在读研期间面临的难度和压力。二是想论证,在整个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与导师保持良性沟通的重要性。据坠亡研究生家属表示,女孩也是跨专业考取的动画专业研究生。读研期间做研究写论文的压力,与本专业的学生相比,可想而知。尽管在同学口中,她很爱思考,写论文也很认真,还参加过去年的青年学术论坛。但学术这件事,隔行如隔山,哪怕是同班同学,不做同一个方向的选题,也无法准确评价对方的论文究竟是好是坏。只有研究生导师,或者同层次的高水平老师,才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阅学生的论文。再加上家属表示,在去年该同学想要发表论文请自己导师署名时,因为与导师观点相左,导师不肯署名。所以她请其他老师替她签了字,才发表了论文。这种绕过自家导师找其他老师帮忙的行为,在研究生的学术生涯中,本身就犯了大忌。导师签名意味着导师需要对这篇论文负责。如果一个学生在导师本不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绕开导师,让其他老师签名并协助自己发表论文。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导师在学术圈内的声誉和权威,一旦论文出现问题,后续的追责也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导师在气头上,暂时放弃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也可以理解。但在该导师尚未解除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且学生多次诚恳道歉的情况下,仍然不给学生进行选题方面的指导和建议,甚至拒绝与学生的沟通,只是简单粗暴地回复了“延毕”的决定(家属语)。在学生坠楼死亡后,也没有一句慰问。这的确会让家属感到人心凉薄,也属于导师的失职。就算这个女孩情商低,个性强,还得罪过导师,但这都不是导师对她不闻不问的理由。因为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就是在学生读研期内,在对学生给予学术研究方面的指导的同时,关心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学生之间定期进行沟通,培养科研与综合素质齐头并进的合格人才。而不是对学生的求救和挣扎坐视不管。就目前家属方面的发声来看,女孩因为与导师沟通不畅,被导师放弃,再加上无法按时毕业的压力,与自身精神和心理的崩溃。都推动着她走向了26楼的那个窗口,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04作为跨专业读研的学生,在面对学业上难以翻越的高山,和陌生领域科研的压力时,应该怎么做?首先,要及时与导师沟通。即便你和导师的学术理念再有冲突,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谈,总好过一气之下绕开导师,去寻求他人帮助。只要学生不是特别执拗,钻牛角尖,能够听得进去导师的建议。一般而言,导师都不会故意针对自己的学生,在发论文、开题以及毕业这些事情上人为设置关卡。因为这样做对导师而言,百害而无一利。一个学生三年五年拖着毕不了业,导师难道会为此感到骄傲吗?相信我,如果你是一个“学渣”,学术理念还和导师不一致。导师巴不得你快点毕业,请走你这尊“大神”,不再为你操心。因此,只要态度好,肯低头,愿意踏实跟着导师的安排走。同时对于自己心理上的困惑和对未来的规划,也能够主动坦诚地与导师交流。让导师了解你的所思所想,才好对你的行为和学术方向做出下一步的指导。其次,要有一两个能够理解你的朋友我们都知道,很多事情对同龄人倾诉,常常好过对父母导师等长辈倾诉。因此,在学业上遇到压力时,有一两个能够替你排忧解难,和你说话聊天的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我读研的时候,当被选题和论文搅得心烦意乱时,总会把自己的烦恼告诉男友。他虽然和我不是同一个专业,但他另辟蹊径的建议和想法,常常也会点亮我的思维,推动我的研究。现在,他在学术的道路上遇到了挣扎和阻碍,尽管我不明白他们专业的具体理论,但我能够通过自己读研的经验,来总结和告知他一些排解压力的小技巧。甚至哪怕我什么都不说,听他吐槽完最近的生活之后,也能够释放他的压力。其实,无论在哪个人生阶段,我们都需要这样能够倾听自己的朋友或伴侣。他们的存在,能够成为人生道路上常伴你左右的那束光,驱散你一个人奋斗的孤独。最后,要学会自己调整心态坠楼女孩的妈妈说,她曾经劝过女儿:“大不了我们不要这个毕业证,妈妈不会怪你。”但读过研究生的人应该都知道,三年汗水付出换来的这两张证件,有多么不容易。如果在最后一刻白白放弃,又有多么不甘心。有许多人指责女孩的心理承受能力太过脆弱。但其实我想说,暂且不论这个女孩已经是一个经医院确诊的精神分裂患者。有些痛苦和挣扎,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鞭子没有落到你的身上,请不要指责别人的惨叫和疼痛。还是那句话,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父母对于女儿的崩溃,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想要走出对后果过分夸大的想象,和木已成舟的延毕定局,任旁人说再多的宽心话也没用,走出心结只能靠自己。在这里,我对这个与我同龄却选择轻生的女孩表示遗憾和惋惜。哪怕延毕一年,迟工作一年,只要活着,未来就有无限可能。而现在,死者长已矣。目前,中传已经做出回应,启动调查程序。希望女孩的亲人们能够平复情绪,希望她的导师和母校能够给出一个相对客观公允的回应。希望这个热爱动画的年轻女孩,一路走好。【作者简介】北鱼,文学硕士,海外教育工作者。认真写文,愿煮字为药,疗愈身心。

失子之业

考研故事分享:从长江大学跨专业考上中国传媒大学,一定要自信!

“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如果高考在一定程度决定了你未来的方向,那么考研便给了你第二次选择方向的机会,当机会在你眼前,你是否会有勇气去尝试?理想永远都年轻,单枪匹马你别怕,一腔孤勇又如何?大神简介姓名:马雨晨录取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录取专业:出版(现代出版业务)分数:总分:397政治:66英语:82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121出版专业基础:1281:关于跨专业考研Q:为什么会选择跨专业考研呢?A:起初就比较喜欢文科,但因为是石油子弟,所以就选择了长大的资工专业,但是,我其实对理科的学习并不是很感兴趣,很多学习就只是应付。大学期间,我加入学校的知音杂志社,开始接触出版这个行业,并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在大三时,就考虑了跨专业考研.Q:和家里是怎样的沟通的,支持你的这个选择么?A:起初父母是有点反对的,在大三的时候,我和家里很认真的谈了一次这件事情,也许是因为对女儿的疼爱,也可能是因为石油行业,女孩子确实不是很占优势。他们也表示,高考的时候已经干预过我一次了,这次就支持我自己的决定了。Q:因为是跨专业考研,在准备考研期间应该也遇到一些问题吧?是怎样解决的呢?A:如果只是应付考研,只学习参考书,做练习题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其他的同学都有一定的专业课基础,而我只有杂志社的一点点经验,需要从头学起,就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订阅各种期刊杂志,来保持我的行业敏感度,不断的充实自己。在心态上,因为我把这个行业看得很神圣,有段时间也曾有过一点点的自我否定,后来我告诉自己,我已经是这个行业的一员,是踏入了这个专业的小白,只要肯努力,就能有机会。Q:为什么选择了中传这所学校呢?A:首先因为是跨考,我没有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选择武大,北大这些985的学校,虽然中传只是211,但是在这个行业里,中传还是很受肯定的,而且我很喜欢北京的京城文化,也很喜欢中传校园里浓厚的文艺氛围。2:关于学习方法政治:政治的题目背会还要注重理解,它的选择题分为单选和多选,前期我主要是在刷题。复习政治题目最重要的是不能“贪”,跟紧一两个老师的想法,“贪多”会打乱自己的体系,争取把一个老师的思想吃透。英语:英语最重要的有三个部分内容。一、 单词是做题的基础,每天一定要背单词,可以借鉴手机app软件定量复习,还可以在阅读里背单词。二、语法,长短句,不能机械背语法名词,注重理解,会用即可。三、逻辑,在做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方法是先通读整篇文章,摘选出不认识的单词及长短句,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做题,训练逻辑思维。在写作方面,我建议十月份就开始积累好的英语模板,多加练习。专业课方面:因为选择的是文科,所以我介绍一些关于背诵的技巧,背诵我不建议机械式的记忆,要重视应用,通过应用形成记忆,在脑海中形成体系,这样记得的会更牢固,应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3:说给学弟学妹不只是从考研来讲,无论你处于哪个阶段, 我都希望你们能多尝试,多思考。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可能有的人很明确自己的定位,就是想成为一名学霸,平时就减少出去娱乐。有的人可能想选择学干这条路,每个人都不同,我觉得没有哪条路是好,哪条是不好,但是你不要让自己什么都不去想。当你在犹豫要不要去做一些你想做,但是有一些挑战而不敢去尝试的事的时候,我建议你还是去勇于尝试,放心大胆的去做,因为如果说你没有一个目标,而且你又不去做一些事的话,你的大学生活可能就是空白的,是毫无波澜的。但是我觉得人生是需要自己去制造一些波澜,一些色彩。我大一大二也参加了很多活动,当时也没有觉得这些能带给我什么,但是后来这些活动真的带给了我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比方说当我竞选奖学金、考研复试的时候,人家真的是发现我不只是死学习,我也是有进行这方面的活动的。我建议你们一定要多尝试让自己充实起来,还有多思考,就是说一定要每天都有一个时间和自己对话,无论你在想什么,只要去想就可以了,你一定要有这个意识。我觉的人生就是在如下的六个阶段中无限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第一个阶段是无打算阶段,就是说你对于现在的状态非常满意,没有任何想去改变的想法。第二阶段是意向阶段,是说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想要改变了。第三个阶段是准备阶段,是说你已经做出了一些准备,制订了一些措施去改变你发现的问题。第四个阶段就是行动阶段,是说你已经开始执行这些措施。第五个阶段是保持和巩固阶段,是说你达成了你目标,改变到了更好的状态,然后保持下去。第六个阶段是最危险也是最常见的阶段就是复发阶段,是说你很有可能从你新的状态又复发回最开始的状态,又开始养成一些惰性,所以我觉的每个人所处的阶段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要清楚的明白自己是在哪个阶段,当你思考到你所处的阶段,你才会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所以我觉的无论是要考研,还是要出国,还是想找工作,当你觉得迷茫时,不要觉得这是个坏事,当你觉得迷茫的时候说明你正在思考,只要你在思考,清楚你所处的阶段就可以了。来源:长江大学文字 | 李洋 魏钰婷 孙纪惠子编辑 | 李洋

断之则悲

[走进中传]你所不了解的中传MFA电视编导方向

我是中传MFA电视编导方向18级的学生,入学后很多人问到关于考研的事情,我常常会说的是,就算过程会比较艰辛,但走下来后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当然,现在看来,考研结束后才是一个真正的开始,以下是关于电视编导专业研一入学后,在学习和实践等几个方面的系统介绍。///// 课程/////首先,研一的课程相对来说并不算轻松。电视学院属于新闻传播学部,因此很多课程都是与新闻传播方面有关 ,由于电视编导(电视编导与媒体策划专业同班上课)又有视听方面的技术门槛,所以整体的课程都是关乎于新闻传播和视听语言两方面。具体来说,新闻传播的课程可能偏向学术一点,而视听语言偏向实践一点。因此电视学院对学术与实践的双向要求也就可以从这方面理解了。由于很多同学是跨专业而来,也有工作了一段时间才来读研的,因此研一上学期的必修课程更加注重基础培养,例如各种摄影基础、摄影批评、纪录片视听语言等等。这些方面的课程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大家补充基础知识,作业也是实践性比较强,有摄影、剧情片、纪录片的拍摄,作业形式也一般都是小组作业,或者可以组团合作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跨学院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电视学院开设的课程,例如媒介与社会、电视新闻策划等等;跨学院选修是指选修别的学院的课程,这个当然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学习规划为主,如果对某个学院某个老师的课比较感兴趣,都可以去学习的。另外还有一些必修的公共课程,例如英语、艺术原理、马克思等等,这些课程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小,但还是要认真对待哦。研一下学期的专业必修课会少一些,选修课的选择余地比较大,这样可以方便学术或实践方向的同学各取所需,同样,这些课程在专业针对性方面可能更深入一些。另外,媒介前沿这个课程一直是电视学院的特色课程,每周五都会有业内大咖到学校开讲座,这些业内大咖既有传统媒体里资深从业者,也有新媒体领域的后起之秀,但这是电视学院的必修课程,从拓展同学们的专业视野方面来说是大有裨益的。/////作品/////说到作品,MFA本身就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因此各个专业几乎都有创作要求。电视编导是以纪录片作为毕设的,所以在创作方面自然更加偏向于纪录片的创作,当然,新媒体视听方面的创作也都可以,例如抖音、vlog等各种形式的短视频,大家根据自身爱好都可以尝试。研一的实践类课程也会要求同学们以作品结课,剧情片和纪录片就是大家的必修课程,如何组建一个拍摄团队?前期、中期、后期各自的分工是什么?纪录片和剧情片有哪些不同?只要大家参与其中,都可以迅速成长,收获许多,也可以为大家日后准备毕设做好心理建设。///// 导师 /////新生开学后,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可能是关于选导师。每个学院在这方面的安排都不尽相同。电视学院的惯例是在10月份左右才开始选导师,选导师的方式跟填报高考志愿类似。同学们先选择6个心仪的导师,导师再双向选择。在填报志愿之前大部分老师不会以公共的形式见到哈,可能会比较熟悉一些必修课上课的老师,如果同学们在选导师之前就能有相对心仪的导师,并且能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也是可以的哈。电视学院的师资很不错,所以大家基本不用担心导师的问题,选择了导师,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努力哈。因此,与其说是推荐导师,可能大家先确定好自己的规划与发展方向会更加妥当一些。///// 学制 /////从2018年开始,MFA变成了3年学制,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不必面临刚上完一年的课,就要马上投入准备毕设的紧张氛围里了,因此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也多了很多。实习一方面是为了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辅助以后的职业规划,如果有比较好的选择,可以考虑实习,但如果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或者会对课程影响比较大,可以先不急于实习,大家只要保持对行业动向的敏感度即可,多关注一些招聘信息或者入职要求,为日后做好准备。在实习信息方面,建议大家多关注有权威性的机构,例如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或者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新浪、字节跳动等等。18级之前的研究生,由于两年学制的问题相对来说会紧张一些。大多数师哥师姐在进入研二后就要着手毕设了,选题、调研、拍摄以及工作问题都要在这一年解决,所以会比较压力山大,如果有相熟的师哥师姐有帮忙的需要,也尽量参与,就当模拟自己毕设了呗。在工作方面,基本还是以学术派和实践派两个大的方向为主,这两个方向并无高低之分,也没有什么明显冲突,主要是结合自身的优长与规划,选择最合适的道路会比较好。

唐甄

考研|跨专业之战

2019年12月21日,300余万考生将跨进考场,为考研写下自己的答卷。其中,有些考生突破原有专业,选择了跨专业考研。全文3000字,阅读约需7分钟记者|孙佳棉 王紫怡 莫林衛责编|吴雨婷编辑|吴雨婷指导老师|陈佳沁跨考·中传梦“原先决定出国,大二我学了半年雅思。但看到中传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沉寂很久的‘中传播音梦’又一下一下的挠我的心。”新闻与传播学院16级传播班明北最终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定为自己的考研目标。“因为一直对这块很感兴趣。”兴趣并非是明北选择跨考的全部原因,“妈妈曾是播音员,对我的语言要求一直比较高。从小家里说的都是普通话,一念错字就会被纠正。加上我初高中一直是学校各种活动的主持人,基础还算扎实。”但明北还是遇见了不小的障碍。首先是知识熟练程度不能与播音本科生竞争者相比,且明北没有参与系统的相关培训。“播音主持的理论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新鲜的领域。”之前明北觉得“英语的阅读又多错了几个”、”昨天背的东西今天全部忘掉了”是小事,但备考以来,这些都成为“内心崩溃的瞬间”,甚至会让他有放弃的想法。但他总会劝解自己:“我可以花更多时间和耐心,去构建我的知识框架。只要我坚定这个目标走下去,就没有什么能打败我。”▲图为明北考研笔记除了日益丰满的知识体系,明北的底气也因身边人的支持壮大。明北最初有过犹豫,询问了哥哥的看法,“他说既然原有的出国计划成了选项,说明我真正内心想做的是考播音研究生,那么就做真正想做的事。”明北感谢家人们能尊重他自己做的选择。高考前明北的家长觉得学艺术很难有出路,在没有自己想法的情况下,明北选择遵从他们的安排。“但现在我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我又属于比较固执的人,他们也很难改变我的想法。”同时,朋友的陪伴让他更坚信考研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在考研群里,成员彼此督促学习,规定九点之前没到图书馆自习室的人就要在群里发红包,这是他提到“考研”下意识想要分享的趣事。正因如此,明北已经越来越看淡“跨专业”的所谓“跨度”,因为努力过后的备战时光会在埋首习题和“八百标兵奔北坡”里给他一个答复。“我从不觉得跨考这段时间是被浪费的,相反,因为去做了,我不会后悔。”跨考·学科魅力“历史是历史的续写,我是我自己的未亡人”。文萱从知晓淡豹起便一直记着这句话。 四年前,她因为分数选择了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四年间,文萱与新闻打交道,磨合与新闻的关系,却遗憾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追寻的方向,“四年的学习、实践的过程,就像是把幻想的泡沫一个个戳破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并不是很适合新闻,”文萱这样形容自己与新闻的关系。一次人物采访中,文萱知道了一个叫项飚的人类学学者,并在项飚的学术研究中了解到了另一个人类学学者---淡豹。同是人类学学者,前者给她提供了解读世界的新角度,后者则是她萌发跨考南大人类学的契机。“对我而言,淡豹是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女性,除了对于两性观念的独到见解,更让我尊敬的是她关爱社会的格局。她很精准,时刻在反思,非常敏感,这或许也是人类学学者的特质。”从零开始——这是她跨专业考研路最初的处境,“接收学科的历史、理论等等,实际上就是全方位重构,这个学科又比较冷门,所以相关资料很少,全靠摸索。”▲图为文萱的课桌文萱说“我看一些专业课要求的书和学者写的东西的时候就会觉得还挺感动的,想着要是能真的学三年就太好了。没有因为谁的鼓励让我更坚定,至始至终都只有自己,都走到这儿了,放弃也太不划算了,真正的鼓励其实来自学科本身吧。考研没那么苦,不过是另外一种选择罢了”。每天早上七点到图书馆,晚上九点回寝休息,除了中午的午休和吃饭时间,文萱基本上会在图书馆待上一整天,但在文萱眼里,考研并没有那么悲壮,她说“我个人不太喜欢把考研说成苦大仇深充满鸡汤的描述,它只是一个侧面,而我所经历的也只是个侧面,对我来说它真的很平淡,就像是过着平凡又相似的每一天。”文萱觉得未来虽然不确定,但她觉得踏实稳进、顺其自然总是迎接未来最好的方式,谈及考研的结果,她说“我没有非常迫切地想要考上,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接受另一个学科的知识,这点来说或许对我更重要,能考上当然很好,不能去的话去工作也不差。”跨考·兴趣所在“和多数人一样,我对心理学的最初印象来自小说、影视,都是很魔幻的叙事,比如精神分析、犯罪心理学这种。”但是,随着对心理学的进一步了解,新闻学院17级编辑系的小新发现心理学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我比较乐于观察和理解不同的人,所以在社交中也比较经常扮演开导的角色。但后来发现,不是每个心理学家都第一次见面就读心。相反,心理学发展至今是一个学说非常多体系非常复杂的‘学界’,而每个不同的心理咨询师都像不同的演员一样风格迥异。”出于兴趣,他从原本的专业渐渐走近心理学。“了解心理学背后的一些机制后,能更设身处地地思考他人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感觉蛮奇妙的。”小新从经典的实验理论还有一些研究方法对这个专业做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在大二时就做了不少的准备:“首先我咨询本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线上线下形式都有。”在对这个专业要做怎样准备和以后毕业方向有初步的了解后,他最终确认选择跨考心理学这个专业。据小新了解,同学院同级择考心理学的仅有两人。现阶段他选择在寝室准备考研,没有抱团研友的互相激励,他只能自我约束。曾经打游戏、看动漫到深夜便是他课余生活的全部,选择跨考后,他渐渐有意识地增加学习的时间,作息也变得规律起来。“我认为跨考兴趣很重要,不然面对硬邦邦的理论,谁也不能坚持。”在考学范围内有一本《心理学统计》,因涉及数学,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是一块“硬骨头”。小新表示出于热爱,所以勉强能硬着头皮“啃”。“找到节奏也很重要。”从非专业书籍到专业书籍的过渡加之背单词、整理框架,目前他还在不断调整自己复习的步伐。在准备的过程中,他也确实有过摇摆不定:“会觉得跨考风险大 。有想过要不要把心理学只当成一个兴趣。”因为社科类考研的门槛不高,对于不满意自己本科院校或专业,跨校、跨专业、跨地区考研成了他们千载难逢的“再来一次”的机会。每年有近百万人选择跨考,占考研总人数的60%,大部分名校研院的外校录取人数超过了总人数的70%……很多时候同一届考的有许多二跨甚至三跨的考生。庞大的跨考人数就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给他带来了不少压力。▲图为小新的考研笔记“说实话我期间有好几次想放弃。”但父母的支持给了他力量。“我从小比较独立,平时也很少跟父母交流学习方面的事情。他们对考研并没有什么了解,更不知道跨考这条路上的艰难险阻,虽然只说最简单的‘相信我’, 但一直站在我身后。”从现实角度来看,小新选择跨考也是相信心理学的前景。“虽然现在国内行业鱼龙混杂,缺少有力管理和规划,并且市场上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影响了市场的良性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压力的剧增,使得心理咨询行业遇到了发展的春天,心理学也逐渐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我觉得社科类的知识还是很重要的。每个社科会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它们都是试图在不同方面去分析社会。” 心理学的独特魅力最后让他坚定了跨考的决心。小新以最近发生的家暴事件为例,指出“很多自媒体发文,不外乎就是事件回顾谴责当事人摇摇愤怒的大旗”。但通过学习心理学,他看到不同的东西,比如“攻击假说”,比如犯罪心理,甚至“冷暴力”也算是伴侣亲密关系中暴力的一种。“通过这些我们得以理解犯罪,比网络上“渣男的表现”之类的垃圾信息有用的多。”“当我翻开专业书的那一刻,我开始理解世界,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这是我选择心理学的初心,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文中名字皆为化名

不对称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高分成功经验谈——恒心加方法等于成功

本文是以中国传媒大学学霸学长学姐与导师一同编写的鼎峰考研内部资料为引线,其结构与同时将《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的重点内容整合到大纲中。对于重点问题,在最后以专题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对答大论述题较为有用。恒心+方法=成功——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谈眨眼间一个星期的复试就结束了,下了从北京回来的火车,心里一直在提醒自己,都已经结束了。一年的考研生活如在眼前,但细节却已经模糊不清,就像是一部斑驳的的电影放映机,不知遗失在记忆的哪个角落里,吱吱嘎嘎地传递着亲切又陌生的影像。一年前的今天我开始准备考研,正如很多刚开始准备考研的人一样,我信誓旦旦地为自己制定了一份考研计划,并郑重地贴在床头,告诉每一个认识的人,我要考研了。然后就是在支持与怀疑的目光中早起晚归,重新过起了高中时代三点一线的生活,枯燥却也充实。好在天道酬勤,初试取得了393分的成绩,也算是给自己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现在复试也结束了,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想我总算坚持了下来,总算没有放弃,总算在考研这个不算漫长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也许你会问我收获了什么。我想说,考研本身就是一种历练,一种能够让人沉下心来、摒除浮躁的历练。考研的整个过程,如果你坚持了下来、并且问心无愧,那么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一个成功者。在这个充满诱惑和浮华的世界里,能够有机会使自己走出浮华,在拼搏与宁静中沉淀自己的灵魂,这对于人的一生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财富。个中滋味,或许只有亲历其中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在这里,我只想将我对考试本身的一些感悟(谈不上经验)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初试篇初试的准备宜早不宜晚,我是从暑假开始准备初试的,应该不算早了。在下决心考研之前,先问一下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是否适合考研。考研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足够的毅力和恒心,也需要足够的动力,否则很可能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无论这个动力是什么,只要足够鞭策你一年的考研复习就足够了。先说说公共课。政治和英语虽然只有200分,却是拉分的重头戏,尤其是英语,很多人专业课甚至总分都非常优秀,到头来英语不过线,被挡在了理想的学校之外。英语的复习应该早下手,先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来。首先要把考研大纲要求的单词掌握熟练,这是基础的基础。我当时在基础阶段报名了鼎峰考研的英语基础网课班,跟着jc老师学习了高效的背单词的方法。并且我以为,记忆单词应该贯穿整个考研过程,开始时多用点时间,以后要做的就是强化记忆。至于用哪本单词书,个人认为这个并不重要,我一开始用的是星火的单词书,但感觉太厚,也太啰嗦,以至于我在后期干脆在网上找了前一年的大纲单词打印出来,不多,就几页纸,带在身上随时随地都可以温习。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单词书,它的内容都是以大纲单词为标准的,因此不如找来前一年的大纲单词,先把熟悉的和已经记住的单词划出来放在一边,剩下的单词应该就不多了(毕竟我们大部分都已经过了四六级)。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记忆这些不熟悉或没见过的单词了,方法因人而异,我采用的是鼎峰考研jc老师的分步记忆的方法,也就是每天记忆一定量的单词(如每天100个),第一天记100个,第二天在记下100个之前用最快的速度复习一遍前一天的单词,这样循环往复,不愁记不住。记单词的时间随着熟练度慢慢递减,也是因人而异,关键是要坚持。单词记好了,下一步就是英语阅读。阅读理解(包括新题型)的重要性无须赘言,有句话说得好:“考研成败看英语,英语成败看阅读”,一点不假。阅读理解一定要练,怎样练呢?我认为历年真题是个很好的材料,一定要利用好历年真题。把历年真题研究透彻胜过做几百套模拟题。真题一定要分析透彻,我认为有必要专门针对真题做笔记,记下真题中的知识点和难点,方便日后复习。真题至少要做5遍,每一遍都应该有不同的收获,这期间注意掌握考研真题的出题风格和套路。要知道每种考试的风格总是不一样的,因此即便你的雅思托福专八考了再高的分,对考研英语也要认真研究,每年都有许多英语专业的同学败在英语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对考研英语重视不够。至于真题辅导书,我用的是张剑主编的黄皮书。当然,肯定会有人学有余力,很早就把真题研究透彻了,这时候再去练练模拟题,量不在多,关键要精。现在市面上的模拟题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所以选好模拟题也是一门学问,千万不要看见模拟题就想买。在这方面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我做了不少模拟题,几乎一天就要做一套,有时候两套甚至三套。做题这东西,做多了也会上瘾。但是结果怎么样呢,我的英语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甚至跟那些没做过模拟题的同学差不多。所以我在这里奉劝那些企图搞题海战术的兄弟姐妹们,做题可以,一定要精做,选准题再做,否则只能做无用功,劳财伤神,得不偿失。在我看来,有几本模拟题还是可以做做的,比如韩鹏主编的《考研英语专项突破》,宫东风的《最后四套卷》等。英语作文无须准备得太早,临考试三个月开始准备即可。买一本作文辅导书(不要买作文模板的),看看上面的范文,研究一下考研作文的风格,然后把真题作文自己写一遍即可。保证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写完后找同学交换着改一改(最好找一位水平跟你相当或者比你高的),提高很快。不要相信什么模板,07年很多同学就是因为用了某个辅导班老师的模板作文得了0分;更不要相信什么压题作文,踏踏实实比什么都好。至于完形填空,可以说不用怎么准备。把真题做做,考试前再练几篇即可。完形填空每年的得分率都不高,而且每空才0.5分,基本上拉不开差距;而且完形填空非常费时;用时下很流行的话说,它的性价比很低。所以强烈建议考试时把完形填空留到最后做。对于政治,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其实没必要那么早。我报了个政治全程辅导班,暑假上了几天,先把政治的整个知识框架梳理出来,注意,只是梳理出框架,细节的东西等到10月份再系统复习。政治大部分是些记忆性的东西,复习得早了很容易就忘了,因此晚点复习比较好。另外,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公式比较难理解,我要说的是,这些公式只要记住就行了,至于它怎样推导出来的,那是经济学专业的问题,对于公共课来说只要求记忆。再有,毛泽东思想概论里会有很多著作,这些著作不用全部记下来,记住关键的几部即可。政治试题里最关键的是选择题,选择题里拉分最多的是多选题。因此,平时要注意对多选题的训练,一定量的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练习题市面上有很多,可以选取1~2本。在最后阶段会有很多类似押题性质的模拟题,这些题许多都很有价值,找来做一下,甚至有可能碰到原题呢。这种“最后N套题”有很多,像肖秀荣主编的《最后6套卷》等等。不同学校对专业课的考察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对于专业课,特别是文科的专业课,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笔记是必不可少的。拿中传的传播学来说,传播理论与历史这门课初试参考书有5本。其中,胡正荣老师的《传播学总论》这本书可以说比较言简意赅,是一本入门和纲要性质的教材,可以先看这本书,把握一下传播学的总体脉络和研究体系。塞弗林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则从经验学派的视角解读了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里面的案例很多,看起来比较有意思,但若是想要准确把握,还需结合其它相关著作。罗杰斯的《传播学史》是一本传记性质的著作,它用传记的体例记述传播学相关著名学者和学派的贡献和事迹,可以当故事读,但比较散,不太好把握,可以多读几遍,总结出自己的东西来;这本书轶事较多,不是那种中规中矩的教材,很多同学可能不太重视,但是08年考研简答题的两道题目全部出自《传播学史》这本书(芝加哥学派),令很多考生措手不及。这也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全面,掌握知识一定要扎实,不可抱有侥幸心理。08年还新增了两本书,一本是段鹏老师的《传播学基础》,这本书比较系统,很适合作为考试资料,在我看来,它总结了《传播学总论》、《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的大部分内容以及《传播学史》里的部分重点内容,可以在阅读以上三本书的基础上把《传播学基础》作为强化理解的教材。另一本是胡正荣老师的《21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这本书条分缕析地阐述了我国媒介产业制度及其经营管理的现状,近年来从宏观上考察媒介制度的题目越来越多,因此这本书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以上几本书是学校指定的参考书,对于指定参考书,要做到读熟读透,最好能自己整理出几本笔记。我一共整理了两本笔记,一本是关于传播学理论方面的东西,基本上是按照拉斯韦尔的“5W”理论的顺序,即“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传播媒介—传播效果”,当然,还包括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发展概况等另外的几大板块,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添加,没有定则。另一本则是专门针对传播媒介制度,以《21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为参考,一边读一边整理自己的东西。笔记整理出来之后,还要不断补充和修正。实际上,自己整理笔记不仅能加强理解,使整个读书的过程不至枯燥无味,还是节省时间的好办法。我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基本上抛弃了参考书,而是以自己整理笔记为依托,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迅速将知识温习一遍,还起到了梳理知识系统脉络的效果。需要补充的是,对于专业知识,仅仅掌握指定参考书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如果是跨专业没有基础的同学,还应该报一下专业课的辅导班,鼎峰考研的专业课保过班,课程体系完善,通过率高。还要适当涉猎一些当下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可以多读一下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刊《现代传播》,里面有很多出彩的观点,也可从中学到答题思路。另外,考试之前在传媒考研网上会有“传播学必会20题”,找来仔细研究一下,里面有很多题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命中原题,价值不菲。对于另一门专业课文史综合(新闻传播学),就比较简单了。学校指定的参考书是《文史要览》,看上去很厚,实际上真正读起来并不难。这门课只需要把《文史要览》这本书掌握就可以了。《文史要览》虽然是条目式的知识点,但是有些地方很杂很乱,不适合考试。这就又需要自己整理笔记了。《文史要览》的笔记一定要简要,去粗取精,只需要把知识点以考试要点的形式罗列出来即可,如果笔记整理出来比原书还厚那就没有价值了。笔记整理出来后再复习时,可以对着笔记的要点进行回忆,回忆不起来的地方再翻书,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政论写作,可以多看一看9月份以后的人民时评,据说政论写作的题目就取材于人民时评。当然,个人认为,人民时评的质量良莠不齐,不如《南方周末》的方舟评论,建议适当关注一下。无论是专业一还是专业二,都要认真研究历年真题。《传播理论与历史》的真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年的题目基本上不重复,这样就好办了,看一下往年都考过哪些知识点,然后再对照一下传媒考研网的“必会20题”,今年要考什么题目,自己心中也就有数了,最后阶段就重点准备这些题目。《文史综合》的真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特点,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每年重题的概率很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历年真题,尤其是那些重复率较高的题目;而古文阅读题则正好相反,它从来没有重过,而且基本上是《文史要览》里列出的篇目,这样,果断划掉那些考过的篇目,认真研究一下没考过的仅剩的十来篇,还愁押不准题吗!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在考场上答题时,一定要审准题目,这绝不是空话套话。有些同学拿过题目来就下笔,往往答到一半了才发现自己的想法离题十万八千里,再改也来不及了。因此,拿过题目来,不要怕花几分钟时间进行思考,整理一下思路,在头脑中打一下草稿,然后再下笔,成功的几率大一些。另外,卷面的问题就不用多说了,字迹工整,条理清晰,这些都是博得阅卷老师印象分的关键。复试篇经过了初试的一关,还有最后一关在等着我们,那就是复试。近年来复试的权重加大,使得很多同学在复试中被淘汰,因此复试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中国传媒大学的复试分为三个部分,专业笔试、英语口试、专业面试。专业笔试主要是考察指定参考书的内容。我报的是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应用传播学方向,复试的参考书有6本,如此多的参考书要想在短时间内看完绝非易事,因此一旦知道自己进了复试就要马上着手准备。这六本书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个人认为,《电视收视率解析》和《传媒经济导论》这两本书是重点,每年都会从这两本中出题。《受众分析》可以结合《电视收视率解析》一起看,由于是翻译过来的,因此比较晦涩,需多读几遍。《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和《媒介经营管理》这两本书内容比较相近,可以结合起来读,里面政治学的东西比较多,条条框框也比较多,理解即可。贺寿昌的《创意学概论》这几年一直没有出过题,但是比较有意思,读一下可应付专业面试。另外,考试之前看一下历年的复试题目,了解一下出题思路也是很有必要的。传媒大学的英语口试由国际传播学院统一组织,比较简单,关键是不要紧张。进考场之后先随机抽两道题目,一道是生活方面的,一道是专业方面的。我记得自己抽到的第一题是“What is your ideal life?”,另外一道是“Do you think the information on line credible?”抽完题目就坐下听录音,给我放的录音是关于一个男人阐述自己为什么要考研的,时间很短。听完录音后,老师会根据录音问你问题,我的问题是“What did the man plan to do?What’s his reason?”基本上是录音里的内容,听懂了就很好回答。然后,就是问你刚才抽到的两个题目了。专业面试应该是最重要的了,因为这决定了导师是否对你满意,也就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成为导师的学生。还是老生常谈了,面试时不要紧张,放松一些,这样老师对你的第一印象也会好一些。我当时面试时先是做自我介绍,然后抽一个题目作答,抽到的题目可能会很基础,也可能会很怪,抽到怪僻的题目不要紧张,把你知道的答出来就可以了,因为毕竟老师也知道题目不好答,老师的要求也会降低的。然后就是阐述科研设想,老师们会根据你的科研设想问你很多问题,通常是连珠炮似的发问,偶尔也会问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这时就是考验你心理素质的时候了。应用传播学的专业面试时间会很长,通常在20分钟左右。另外,面试时的基本礼仪也是要注意的,穿着不要太随便就好,进门之前要敲门、老师请你坐下时说谢谢,出门时随手关门等等,这些细节都是一个人素养的体现。最后补充一点,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掌握大量准确的信息是非常有利的。这一点可以利用网络,也可以联系认识的师兄师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考研也是一场信息的较量。结语须知,考研是一种历练,也只有当你把考研当作一种历练时,才能品出其中真味。正如我为这篇东西所起的题目那样,在这场并不算长的历练中,坚持不懈的恒心和科学有序的方法永远是成功的坚实保证。在这个成功的过程中,有喜悦,也会有心酸,有鼓励,也会有怀疑,有坚持,也会有放弃,放弃的应是是浮华与虚妄,坚持的应是梦想与光荣。最后,让我以巴尔扎克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大家共勉之:“一个预感有美好前途的人,当他在艰苦的人生大道上前进时,就像一个无辜的囚徒走向刑场,一点也不用羞愧。”以上就是鼎峰考研高分学员为广大考生总结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