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介绍中传数字媒体艺术考研复习方法,考研难度,中传数字媒体艺术考研辅导,中传数字媒体艺术考研参考书等方面的问题一、中传数字媒体艺术硕士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一)总结归纳知识整理笔记对一个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爱考的知识点,然后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梳理知识,第二可以加深记忆。薪火的重点还是很靠谱的,可以边看边记忆,不懂得再翻书,再总结,再记忆。(二)重视基本知识纵观各名校历年的考题,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题考得也满基础的,但你自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提醒大家牢记每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如果在基本概念和内容上失误,这太不应该。(三)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中传数字媒体艺术的老师分析15年各名校的考试题,就会发现,各学校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无论是试论还是业务,都注重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年新闻业务就有高分的写作题,而且紧跟热点,切合实际,要做好此类题就要广泛涉猎数字媒体艺术类期刊。当然,更应当对当年的媒介热点抱以敏锐和理性的态度。每天及时了解新闻是必要的,如果没时间看报,可以再吃饭时翻翻手机报也可以啊。其他有关新闻业界的网站,如CJR,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论坛,人民网传媒,或者著名传媒人的BLOG如陈力丹之类的,在放松的同时也得了解下业内的动态,要真正的融入这个圈子,你首先得从学习别人开始。二、中传数字媒体艺术考研难度大么,考上的多不多?中传数字媒体艺术硕士15年的招生人数为13人,其中包含保送生4人。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会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在录取的学有55%是二本跨专业考生,而在中传数字媒体艺术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数字媒体艺术硕士考试科目里,艺术综合考试和数媒艺术理论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数字媒体艺术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三、中传数字媒体艺术硕士就业率?中传数字媒体艺术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就业方向: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四、中传数字媒体艺术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专业方向如下:①数字媒体理论与实践方向;②交互媒体设计方向。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具体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语三选一③723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④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五、中传数字媒体艺术硕士复试分数线是多少?2015年中传数字媒体艺术硕士各方向复试分数为337分,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六、中传数字媒体艺术硕士专业课复习建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要考两门: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和综合考试[艺术学]。1.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之所以很多人说数媒比较难考,可能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可能真的是没办法说清楚该怎么复习。深层的艺术理论+层出不穷的传媒热点。除了带着同学们复习所给出的参考书以外,还会给大家提供一些答题技巧,比如针某些题目的答题模式就是对于这道题中涉及的东西,首先要说下这个现象或是名词是什么,然后再运用理论去展开论述;然后,艺术理论可以直接从综合考试(艺术学)那里搬过来用,然后再了解下传播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对于答题的角度或是逻辑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之外,数媒还有一大块就是视听语言。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发现考题越来越重视实践,因为这两年比较经常的考分镜头,有一年复试还考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作。2.综合考试(艺术学)非常注重条理,可以节省同学们自己的时间。中传的考试特别重视知识面,而不会对问题进行特别深度的挖掘,因此在背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复习的面铺开,不能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任何你放过的知识点都可能出现在考卷上。当然,高明的答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所以必须在考前要有适当的模拟训练,就拿往年的真题,按照考试的时间、考试的要求做。每年考前都进行模拟实战演练,每次学生们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答题技巧的提升。效率与时间:要记住效率第一,时间第二,就是说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再去延长复习的时间,不要每天十几个小时,基本都是瞌睡昏昏地过去的,那还不如几小时高效率的复习,大家看高效的学生,每天都是六点半醒,其实这到后面已经是一种习惯,都不给自己设置闹铃,自然醒,不过也不是每天都能这么早醒来,一周两周都会出现一次那种睡到八九点的情况,我想这是身体的需要的,所以从来也不刻意强制自己每天都准时起来,这是我的想法,还有就是当你坐在桌前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出去听听歌或者看看新闻啥的放松放松。坚定的意志:考研是个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你要时刻警醒,不然随时都会有倒下的可能。而且,它不像高考那样,每天都有老师催着,每个月都会有模拟考试检验着。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前进还是在退步、自己的综合水平是在提高还是下降。而且,和你一起的研友基本都没有跟你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你也不知道你的对手是什么水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可能你某年的真题做了130多分,然后你觉得自己的水平很高了,但你要知道,也有很多人做了135多分,甚至140,所以这是考研期间很大的一个障碍。最后,无论以何种方法复习,考生都要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相信广大考生对于中传数字媒体艺术硕士都有自己的理解,也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考生带来帮助。初试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202 俄、203 日选一③723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④817 综合考试[艺术学] 初试参考书: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1、廖祥忠《数字艺术论》2、贾秀清《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美学本性》3、李停战《数字影视剪辑艺术教程》4、梅格斯《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5、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6、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8、《CG 杂志》近两年各期9、《现代传播》杂志近两年各期10、《互联网周刊》近两年各期综合考试【艺术学】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复试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9056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考试方式:命题论文写作)①《艺术发展史》 贡布里希 天津人民美术②《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中国青年③《世界电影史》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译者:陈旭光 北京大学,2004④《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 卡德著 中国传媒大学⑤《数字媒体导论》Richard Lewis、 James Luciana 著 郭畅译 清华大学⑥《技术美学》高鑫 贵州出版社⑦《现代传播》和《CGM》杂志近一年各期
最近看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考研改革,小编的心也是跟着起起伏伏的,突然觉得备考的小伙伴们不会是白复习了吧?很多学弟学妹也在私信小编,有没有什么建议。小编的建议就是,焦虑过后,还是要沉下心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中国传媒大学的考研改革内容,以及备考时应该注意哪些内容。初试专业课一——写论文这是我看到中传关于考研初试内容改革的第一个感受,我们再看看中传是如何进行改革的。首先只要是是从属于文学、艺术、法学等门类专业的人文社科类学硕,初试专业课的两门科目则会变成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在主题写作中,考生要在150分钟内,写出至少带有一级标题的2000-3000字的论说文,既然是论说文了,那么标题、摘要、关键词和正文,也都是要有的,并且这些内容也都是有具体字数限制的。看到这儿相信很多朋友也会说,这不就是写论文吗?对,就是写论文,对考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就有了新要求,以前分点回答专业课大题,很多同学都做不到,现在如果你报中传的以上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那就不得不按照人家的考试要求进行写作了。考查内容广且深如果说初试专业一考查的是咱们的写作能力,那么专业二人文社科基础,那考查的就是咱们人文社科基础知识了,题型和我们以前准备专业课时,没有太大差别,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都有,但具体考查内容,还是有所变化的。考查内容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文学、文明史、哲学、媒介与社会,这基本涉及到了文史哲、新闻学、经济学等多个文科领域,这就要求咱们想考中传的同学,不仅要有着广博的文科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见解,因为这是一张150分的卷子,还有简答和论述这样大分值的题,所以只是简单掌握文史哲的内容,看样子很难取得理想分数。材料评议环节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初试,以为你就可以进入复试了?对不起,你想错了!中传未来会要求考生递交材料评议,这是这次考研改革中又一项新举措。通过这份评议材料,中传会对考生的过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考评,这个环节的得分和初试成绩将按照一定比例,算成综合成绩,综合成绩达到复试线的同学,才能够进入到考研复试考核。同时,要提示一点的是,虽然初试成绩和评议环节一起决定考生能不能进入到复试考试,但是材料评议是和复试考核共同组成了考研复试选拔流程。看了以上内容,同学们是不是对中传新的考研改革,有了一点点的认识,那我们该如何准备?理工类考生稳住中传这次改革,主要针对的是人文社科类专业,虽然只是一校之改革,但是对其他院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招生改革,是一个启示,因此,即使你不报考中传的人文社科类专业,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这次中传的改革也是确实没有涉及到理工类的专业,因此理工类考生先稳住,不要太慌张。重视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很多人文社科类考研人在复习的时候,虽然接触了不少论文,可是在具体写作的时候,却并不是很会写,要么格式不对,要么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所以,无论你是否报考的是中传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我们都应该注重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为中传改革可以说是一种风向,这预示国内高校愈来愈注重对人文社科类考生的专业素养,因此从论文的格式、语言风格、专业术语,我们都有用心学习和整理,做好有备无患的准备。评议材料的准备 针对评议材料对考生过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我们在考研复习,甚至是平时,就应该注意相关方面的培养,以及资料的整合,这样我们在考研复习冲刺阶段,可以更集中精力做考研复习,在初试之中,能更集中精力去准备考研复试相关内容,而不用担心资料收集等问题,也就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说了这么多,小编只想表达,中传人文社科类专业等的考研改革,可能会是一个信号,其中的改革内容,对其他院校专业,也很有借鉴价值,所以无论你是否报考的是中传人文社科类专业,我们在准备考研复习期间,都应该注重论文写作、学业水平等方面的培养,才能让我们的考研复习之路更顺畅,让我们更接近心仪院校专业。
中传研招考研为什么会引起巨大关注?考生:准备到一半被迫换学校中传今年的改革:变动一:初试专业课考察内容有变化在初试中设置主题写作,考察考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也足以看出中传十分重视考生的基础功力,往年复试考察的写作今年直接放在初试中考,就是为了在第一环节选拔最合适的人。变动二:过国家线就能进入复试选拔流程中国传媒大学2021考研复试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往年划校线不同,2021年考生的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中传考研复试选拔流程,复试增加材料评议环节。变动三:增加复试材料评议环节据悉,复试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因而,本科的成绩在复试中也将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也提醒未来跨考的同学,不要为了考研放弃了平时的专业课学习。槽点一:考纲改得太突然,考生措手不及初试考核方式的变化,让不少跨考准备了几个月的考生措手不及。备考中传的考生表示:“只要考纲改得好,年年都是一战”。新考纲部分专业更换专业课考试的内容,要求闭卷写论文,这让一部分考生苦不堪言。槽点二:材料评议争议大,双非考生机会变窄?不过,更多的担心来自于“材料评议”环节,材料审核的公平性遭到了不少网友的质疑。不少双非同学担心靠考研改变命运的机会变小,在材料评议环节会不会因为是“双非”的学生就会被歧视呢?槽点三:担心"扎堆"转报其他学校除此之外,今年考研报考非中传的同学同样担心,“想考中传的考生转而报别的学校,相关高校的替代专业今年可能出现扎堆报名的现象”。除此之外,他们还担心别的学校跟着改考纲。这里也要提醒大家,距离今年报考还有一段时间,考研择校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慎重选择,不要被网络上的声音所裹挟。其他:中传的考研改革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这次改革整体的方向是好的,是为了培养更有能力的人才,改变过去唯分数论的选拔制度,选拔出一批真正对学术有研究兴趣、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考生。从入门环节增加难度,这或许是未来考研改革的一大趋势,留下坐得住砧板、愿意在学术研究下苦功夫的学生,筛下去一批混学分、水学历的考生,欢迎阅读“中传研招考研为什么会引起巨大关注?考生:准备到一半被迫换学校”大家有什么考研问题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小编一定会竭力为大家答疑解惑。
相信同学们前几天都看到了中传考研改革的新闻,不得不说变化真的很大!随后官方公布了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从最新的考试大纲看,中传2021年硕士研究生进行一次大改革,从原来的各个学科考各个学科的专业课变成公共管理、法学门类、艺术学门类、文学门类科目三考主题写作,科目四考应用基础。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科目四也为人文社科基础。不少同学一脸懵啊,更有跨考生直呼今年距离上岸又要无望了,辽小都想说知己知彼才能够更好地去复习备考,先别放弃!我们还需仔细的分析~既然改革了那么这主题写作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先看下中传官方给出主题写作考试要求:从考试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这大概就是要求你现场写一篇论文……从案例到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可以说考察的更加全面了!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人文社科基础的考试要求和内容:我们通过官网发布的信息能够看出人文社科基础的考察内容,分为文学、文明史、哲学和媒介社会,不过好在给了推荐参考书目,至少同学们不会漫无目的满世界找书找知识点。虽然很多同学都觉得难度加大了,但是不得不说中传破了维分数论,这些都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必定要走的一步,中传可能只是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一个开头,各位同学们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加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实施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2020年8月3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隆重举行。北影艺考为大家带来中传最新考研招生改革政策解读。北影艺考老师来帮你解读中传考研改革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举措1.全面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加强对基本素养和基本功底的考查。结合我校全媒体人才培养特点,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以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为核心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重点考查理性思维、文字表达能力、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等,确保录取的硕士生有良好的培养潜质和发展后劲。2.改革复试选拔流程,增加材料评议环节,破除“唯分数”论。初试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材料,对其过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与初试成绩共同确定考生是否能进入复试考核环节,旨在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和一贯表现的考查,突出对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衡量和综合评价。3.加强和完善复试考核环节,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核。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实践能力或创作实践能力。同时,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及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笔试、机试、面试、现场主题创作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选拔的针对性。4.改革艺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充分体现艺术硕士人才选拔的独特性。通过强化初试、材料评议、复试的考核重点,即初试考查人文社科基础和写作能力,材料评议考查综合素质,复试考查艺术创作实践能力,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独立的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确保录取的艺术硕士既具备良好的专业功底,又有较强的艺术创作能力,从招生源头解决艺术硕士培养中的痛点问题。改革要点(一)初试自命题科目设置初试打破专业分野,形成人文社科专业统一考试科目,真正体现“新文科”,各专业的专业能力考查由复试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考“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二)复试选拔流程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和初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划定复试分数线,综合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考核。复试考核办法复试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语听说能力等。其中,在专业能力考核方面,将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实践能力或创作实践能力。同时,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及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笔试、机试、面试、现场主题创作等。复试成绩由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语听说能力等成绩综合而得。(三)录取各专业根据招生计划,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而得,其中,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北影艺考老师有话说这次改革的直观感受就是不招应试考生,不招死读书死背书的考生,不招会笔试会背题的考生,大纲不给任何具象化的词条,就是要考查一个考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又因为是文科类专业,所以侧重“写作”,这对于一些写作功底和文史功底薄弱的考生,是天大的霹雳。北影艺考老师认为专业课内容不要死记硬背,考研最终考察的是考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学硕的考生,需要提高写作能力,对社会热点和新闻传播热点的关注度,打好文史哲基础,提高科研写作能力,提前准备论文发表、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考试成绩等证明自身专业水平的材料。专硕的考生,需要注重媒体或校内实践,尽量提前准备自己的实践作品或者工作实习经验(尽量也有论文等相关专业文章发表)。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发布重磅消息,对研究生招生初试和复试都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提到的最多的就是破除“唯分数论”,包括考研初试科目改变、考研复试资格增加了材料评审环节,这都让不少网友吐槽中传这波改革进一步缩减了双非学子的报考成功可能性,那么中传这次改革到底透露了哪些信号?1.考研初试成绩+材料评议=复试资格?以往考研初试成绩高低决定了你是否能够进入考研复试,但是中传的这一波改革明确了你只要初试成绩达到了国家线就有提交材料的资格,那么也就有了可能进入复试的可能!那么刚开始改革的几年可能初试分数高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等待几年后可能更加重要的反而是材料评审环节,因此很可能会出现考研初试分数比较高的学生反而没有进入复试!这也是不少网友吐槽的部分,双非院校的学生肯定还是竞争不过211高校甚至部分985高校的学生,这在考研初试之前就决定了!2.材料评议环节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如何保证公平?材料评议说实话就是你提交材料证明自己很优秀,根据保研的类似经历来看,主要就是看你本科院校、专业排名、获奖经历、四六级成绩等等,那么这些综合的评定方法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考研不像保研可以报很多学校,考研学生一年学习只能报一所学校,如果不解释清楚的话可能会造成很恶劣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网友对这个材料评议环节非常反感,如何保证公平?如何保证中间没有暗箱操作,这是中传想要改革推动下去必须解决的问题!3.最好不要跨专业报考中传了!目前中传改革是肯定会实行的,透露出的信息也是更加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这可以说是给想要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迎头一击,减小了想要跨专业报考的可能性,毕竟跨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是很难和本专业的相比!你对中传这次改革怎么看?欢迎说出你的想法和我讨论?
5月9日晚,网友@嘻嘻哈哈呵呵呼呼发帖称,中国传媒大学教师薛燕平不同意送审其硕士研究生黄某某的毕业论文,在黄多次修改并写下道歉信、父母求情的情况下,薛某某不予理会,并将其拉黑,致使黄某某逐渐精神失常,并于4月30日跳楼身亡。黄某某跳楼身亡,我们除了惋惜、悲伤和愤怒,这里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的东西。我们的学生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境1、现在的年轻人的压力的确很大2020年的毕业季马上就要来了,今年又是一个“太难了”的大学生毕业季。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是874万,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使得当前应届毕业生这个群体就业压力空前。再加上受到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招聘数量减少,不少人在社交平台自嘲“2020年成史上最难毕业季,毕业即失业”。寒窗苦读多年,即使顺利毕业,大学生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是一道高坎,面对这样的形式,毕业生的压力的确大。如果这个时候论文再出现了问题,要延迟毕业,现在是临门一脚,结果一脚下去发现是个厚重的铁门。这时候学生除了自己的焦虑,还要面对自己的同学,尤其是父母,怎么解释?面对这样的状况,学生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2、导师的权力过大目前许多高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不再单纯的是师生关系。特别是近些年研究生扩招以来,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普遍较多,同时导师的话语权较大,甚至可以决定研究生的毕业与就业。研究生、博士生由于和导师之间畸形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采取极端手段,甚至是自杀的新闻经常会见诸报端。回顾这些新闻,每个事件都涉及几个关键词,“压迫”、“欺骗”、“蛮横”。比如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跳楼事件当中,家长提供的大量的聊天记录显示,王攀曾要求陶崇园把数千元的奖学金捐给研究所,还让其用学习乃至个人生活时间给自己做很多私事,比如洗衣服、买饭,甚至找眼镜。这些显然已经超出了学术的范围了,这其中,公权力被导师拿来滥用,以满足一己之私。这次的黄某某事件当中,导师和学生不对等的关系也可见一斑。导师薛某某的态度直接可以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老师对学生的论文方向不满意就可以直呼其内容为垃圾。导师薛某某和学生黄某某的学术分歧我们不便评论,由于导师和学生之间有具体的项目和科研,两者之间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的范畴,对于这样的关系应该有相应的监管措施,限制机制。同时,要废除学校内部的黑名单制度,无论这个名单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破除学生上诉无门的尴尬。成绩之外的健全人格更值得我们关注1、和延期毕业比起来,生命更重现在的学生,我们除了关注学习成绩之外,心智的培养也同样重要。对于已经上研究生的学生来说,我们不能在简单地称呼他们为孩子,按照我们划分成年人和孩子的年龄线,绝大多数研究生都不再是孩子了。在遇到问题,事情无法继续推进的时候,死不应当成为一种选择。导师就是不让你过,就要你延迟毕业,大不了在耗一年,用一年的时间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办法永远比困难多,毛主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生命就是我们更大的本钱,怎么也不可以随便放弃。多沟通,发牢骚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尽可能多地知道对方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两相对比找出矛盾和症结。黄某某的遭遇令我们非常的痛心,悲伤之后,我们的家长也要考虑尽力让自己的子女更强大一些。我们的社会上除了善良和美好,也有人性的恶,外面的世界我们无从掌控,那就先让我们自己强壮起来。从小给他们足够的爱很温暖,让他们内心足够充实。2、作为家长要足够接纳自己的孩子许多父母,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别人家的孩子学钢琴,自己也要去报名学习;看道邻居小孩编程厉害,也给自己家的孩子去报班;班里有的同学去学奥数,跟风让孩子也去学…… 殊不知,孩子不是在学习,是在承受父母的焦虑。给孩子报补习班,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内生的驱动才是孩子坚持的根本。父母不盲目报班,认清孩子自身的状况,让孩子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情。家长要接受一个现实,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是完美的,用真心接纳他们。反之,我们父母的焦虑会传导到孩子身上,并且很容易让孩子不自信、焦虑。3、少一点比较,多一点关心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比较,民间谚语说人比人会死,货比货要扔。为什么,家长通常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做的没有不够好的时候,会拿出其他孩子的例子来验证自己的孩子有进步的空间。殊不知,人和人不同,每个人的境遇和环境也不同,盲目的比较会害了孩子。当孩子面对自己明知道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的时候,会不会自卑,会不会自惭形秽,会不会丧失自信,会不会自暴自弃,会不会有嫉生恨,都有可能。如果情况倒转,孩子问你:爸爸,你看看人家比尔盖茨,这么厉害。你在看看你,和人家差多少,自己下班不知道努力,还没心没肺地喝酒!估计爸爸立马就暴跳如雷了。有时候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东西,也不能要求我们的孩子去达到。4、合理引导孩子的情绪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和你哭、和你闹,家长会觉得孩子这么点挫折都接受不了,将来怎么在社会立足。其实任何人被批评时,都会难受,只不过成人有更多表达方式,比较容易恢复而已。孩子小的时候,只能是通过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来表达。重要的是,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被批评当然会难过。”然后告诉孩子:“我们批评你的时候,说的是那一件事,而不是针对你这个人。”常常这样对孩子讲,他们就能明白。平时我们和孩子说话,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说:“你这个人真笨、真懒惰、真差劲。”措辞要针对事情,而不是人,这样你才能真正告诉孩子:“批评你的时候不是针对你个人,而是事情,需要把事情改过。”希望我们每一个孩子内心都足够强大,拥有健全的人格,当他们遇挫时、当他们绝望事、当他们觉得走投无路时,能够在努力地为自己拼一拼,只要有一口气就支持搏斗,黎明的出现总是在至暗之后。
01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改革备考中途考纲修改,这是考研人最怕遇到的问题。而作为备战中传的同学来说,恐怕已经见怪不怪了吧。20考研就在改革,很多中传考生都是最后几个月换更换新的参考书,但是今年的情况似乎更加特殊。近日,中传突然发布了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无论是考试形式还是备考内容都有重大改革。简单来说,是两方面内容:1.初试考试形式和内容有重大变化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以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为核心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其中主题写作也就是150分钟内要写一篇2000-3000字的论文;人文社会基础考文学、文明史、哲学、媒介和社会四个部分,主客观题都有。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可以看出题目更加灵活开放,考察内容也更加多元。但是对于考生而言,复习没有方向,题型无法把握,论文更是烧脑,自然不再是考背诵就能应付了。对于今年考研中传的同学来说,只有一句祝你平安了(手动狗头)。2.复试占比更高,考察更加严格和实质化达到国家线即可进复试,必然有大量考生进入复试,同时也有极大复试被刷的可能,初试嫣然真的只是一个资格考试了,复试的重要性变得极其重要。这里的材料评议环节更是让很多考生头疼,大部分考研生没有过人的成绩,更难谈得科研能力,在当下教育现状面前,符合这些条件的同学大多已经保研,这种综合评定也有可能间接强化本科出身在复试中的隐形占比。02中传改革是否预示其他学校也会改革对于不是备考中传的考生,或许也在担忧,是否自己报考的学校也会进行类似于这样的改革。说到这,不得不联系到不久前大大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批示了。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之后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又进一步释放了加强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创新的讯息。可见,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必然要进行的,其实这么多年也一直在进行,但是毋庸置疑近几年是改革的关口和风头。03大势所趋,但要具体分析,冷静应对但是正如很多考生抱怨的那样,改革可以渐进,不喜欢激进。个人认为今年的形势下,大部分学校不会像中传一样来得这么突然且彻底,但是一定会陆续释放出更多的改革信息。加重复试的考察是一直的方向,今年也是如此,可能很多学校都有采取类似加大复试考察力度的举措。再一个考试内容的改革也是要具体专业具体对待的,文理工有所不同,但是文科类的专业课特别是传媒类的专业,往后的改革方向大概率是类似中传的。总之,改革是大势所趋,中传第一口是螃蟹对于文科类专业具有参照意义,文理工改革自有不同,复试重要性会持续加大。改革会有过渡期,但是不会太长,已经在路上。最后,还想和还未准备考研或者即将就读大学的同学谈一谈,从中传的考研改革来看,有一种研究生教育倒逼本科教育改革的意思,其实还是和之前一样提倡的提升本科质量,提倡综合发展,提倡广泛阅读等是一样的理念。现在的考察标准,越来越淡化初试的分数,初心自然是希望我们的大学生不要再指望着大学不好好学,通过考研来改变所谓的命运。再一个,越是社会浮躁,越是要能沉淀下来;信息越是碎片化,咱们越是要静下心来读书。以上,共勉~
人生像一次无法回还的旅程,考研则是其中一段苦行。很多学弟学妹问到的考研经验,我在这篇文章中总结了一些干货,分享一下自己的考研的心路历程、经验教训。希望你们能从我的文字中受到一些启发吧。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更何况考研本身就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因此别人的经验和方法也只是一种参考。我们只能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是抱怨和恐惧现状,而是创造条件,用持久的努力和适合的方法去成就自己的理想。因此我的所谓经验也是个案,只能提供一个参考。1、我为什么要考研?确切地说是,我为什么要考中国传媒大学。相对于其它学校,中国传媒大学,大家更愿意叫它广院,考中国传媒大学,更有很多理想主义色彩。许多人二战三战中传,也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对于广院的执念。我决定考中传也是源于理性的冲动。因为我对于新闻传媒工作有着莫名的热爱,高考报志愿时也把自己的第一志愿填给了中国传媒大学,因此,能够考研中传也算是在救赎最初的梦想。然而,大学期间,我太过追求安逸,太想早些工作,曾经要不要考研的纠结也在咨询过老师之后选择了回避。我当初的逻辑是,我要么考中传,要么不考——中传肯定考不上——所以,决定不考研。这便是我当初的想法。其实,那个时候就有了MJC,而且那些年竞争比较小,但是我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当然,大学毕业的出路本不只这一条。每个人不一定都要走上这一条虐心的考研路。只是,如果你既然决定了要考研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如果你依然留恋校园生活,如果你不热衷于公务员,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学历哪怕是找工作的竞争力,考研是一条不错的选择或者投资,也许选择考研不一定成功,也许会错过其它机会,但是把时间消费在考研上也未尝不是一无所获。如果你在犹豫,就不如果断开始,坚持到底!还有,既然选择考研,就一定要考一个好学校,不要害怕,考哪都难,为何不把目标定高一些?总有人总问我:自己是三跨生,有没有希望?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考研的成功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运气和机遇的成分,许多单一的个案也不能说明问题。所以,只要允许你报名,你跟别人的起点可以说是平等的。如果你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只能靠你自己来弥补,因为有些事实,比如出身,我们根本无法改变。我只能举一些实例,给大家参考,至少别人可以,你就有成功的可能。我一直认为没有绝对的公平,在我看来,绝对的公平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说得不好听点“谁让你是三跨生”!有人生下来,就是富二代!拿我来说,我是几跨呢?齐齐哈尔大学——我的母校,你会不会以为在新疆?哦,其实它在内蒙古!哦,对不起,也不是!它不是211,甚至连省内的重点也不是。但我这不也拟录取了!从我们方向拟录取的孩子们来看,有温柔的妹妹是本三,也有哥们是什么石油学校,尽管有姑娘本科是211,面试中也只得了60多一点,还有哥哥是同等学历(或许是专科),人家初试考了390!(请各位兄弟妹妹勿喷,我在此只是举个例子,给考研的小伙伴提供个参考,没有歧视,更不是高端黑,理解万岁!)在此也感谢广院的包容和慷慨,让我们这等屌丝能够有机会走进仰慕以久的中传。所以,不要再拿“三跨”找借口,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捷径。2、考研的时间安排至于准备考研的时间安排,我觉得因人而异。一直有人问我,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实际复习。给一个师姐的时间分配作一个参考吧。4月到5月看完新闻参考书和《传播学总论》,开始记笔记。6月:背完新闻理论。7月:背完外新史+复习新闻理论8月,背完中新史+复习外新史和新闻理论9月:背传播学+复习中新史、外新史、新闻理论10月:背新闻业务+看论文+不断完善大纲笔记+看新书+复习前面所有背过的东西+不断补充新知识11月:反复复习之前背过的东西+看论文的热点+看扩展书目找感觉12月:复习+模拟+总结热点专题+总结模板。注重模拟,训练答题思路和格式。3、各科目的复习英语的复习因个人情况而异,但无论基础怎样,都不能松懈,保证每天都要接触。英语需要平时一直的努力,也需要考场上的发挥和尽力。考场上的状态决定了英语的成败,但这也建立在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之上。我英语成绩不高,只考了63分,因此再多的经验也都不具有价值。MJC考得是英语二,尽管英语二在某些题型上较为简单,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考上的小伙伴英语都很牛B!许多同学都考了70+的成绩,我再也没有理由说今年题目难了。对于英语二的复习,首先可以按英语一的标准和要求开始。背单词是一直到考试都要坚持的事情,平时要加强长难句的分析和积累。英语是靠一天一天的积累慢慢提高的。“得阅读者得天下”,要利用好英语真题的阅读材料,一篇文章要重复五六遍,每一遍都要有不同的训练目的。第一遍要按标准做题。之后可以分析每道题目解题思路,背诵积累单词和词组,训练翻译,分析长难句,积累写作素材......每一遍都要有所侧重。十月后可以开始英语二的复习。真题要做三遍以上。英语二的完形填空相对简单,所以考场千万别由于时间有限而放弃,如果做得顺利,一般只错一两个。阅读是平时训练的重点,每个人找到自己的方法就是了。反正我的建议是利用好阅读真题反复分析。作文没有什么诀窍,考前准备也来得及,多背一些范文,加强一些练习就可以应付。 政治,我觉得这是一门性价比最低的科目,努力很久也不一定能考高分,但要想考高分还一定要扎实基础。高分的前提是把握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做好选择题,争取考试达到40+。平时复习时要结合进度,通过做大量选择题巩固知识。我觉得,政治的真题不重要,尤其是真题中的大题,只分析一下答题思路就行,不要用历年真题拿来模拟了。我的建议是,考纲核心知识点要看三遍以上。其中,可以通过1000题之类的资料边复习边巩固,一直只注重基础就行。可以把做错的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考前一个月左右再背大题。大题就不用模拟了,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背一些题目。个人建议用肖秀荣的资料,可以根据资料出版的进度复习,考前用八套卷和四套题,用选择题可以拿来模拟,大题直接背诵就完全可以。我们考的好几道大题肖秀荣都押中了!因为去年的热点很明确,其实谁也能押中。重头戏还是专业课。参考书目众说纷纭,我的建议是“课本!课本!还是课本!”,334考了127,但是如果把基础课本弄扎实了,就肯定能考得更高。因为一道课本上很基础的30分的大题“定量分析的方法及各自优点缺点”成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心中的痛!所以,亲们不要太计较于考纲,考纲不能涵盖所有考点,这些都在课本上!就是课本上的基础加黑的知识点呀!你把课本背熟了,这些考试题目信手拈来!针对440基础的复习,新闻史和新闻理论要全部背诵,因为这些基础的科目是最简单的,只要背了就能得分呀!这也是我的遗憾,一些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我没有注意到,结果,只考了119。其它小伙伴好多120+,还有130+的!雷跃捷的《新闻理论》是要全部背过的,中新史也要背得烂熟于心,外新史可能题目比重小些,但也要背熟。基础科目背过了就能能得分,没有难度,何乐而不背呢!至于440业务部分看得书多,但是性价比很低,出的题目比较灵活,因此,如果时间紧迫,可以只看王灿发老师的那一本书。业务应用题目没有定数,每年变动,这对我们的要求是要多关注新闻业务,了解各种媒体新闻采写编评的特点和要求,平时多看新闻,多关注新闻评论,新闻的专业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考前再有针对性的练习即可。平时可以关注《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新闻,关注一些媒体的官方微博,我个人推荐大家看《新闻1+1》,如果没有时间每天看,就看每周六的《新闻周刊》吧,很好的节目。 334综合能力,也是一门拉分比较严重的科目,因为其题量少,分值高。今年这门科目,有人能考到130+,而我平时比较佩服的一位研友只考了90,一门科差了40分!哪一科能差这么多呀!但是,这一门的学习也是有技巧和方法的。首先要一遍遍地看书,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然后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脉络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并且要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将课本知识背过之后,还要形成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并能够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平时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更不要认为上网是浪费时间,作为MJC的考生,一定要刷微博,一定要玩微信,还可以关注一些传媒学者、广院老师的微博账号,学有余力的还可以关注《现代传播》《新闻战线》等期刊杂志。关注业界导师最新的论文观点和研究动态,关注传媒领域的最新资讯以及时政社会热点事件,并尝试用新闻传播的理论进行分析,这是334高分的关键。另外,我们的微博也准备做考研资料、专业知识、业内动态等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分享。不封闭,是334科目高分的唯一出路。另外,专业课的答题有着固定的套路和答题技巧,一般440基础,直接回答课本知识点即可,这一课程题目量非常大,所以考试与其说是在答题不如说是在背书,而且答题的速度和质量完全取决于背诵的速度,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在强调背诵好基础的重要性的原因。名词解释200字,简答500字,论述1000+就行。334的答题,除了运用好基本理论外,更加看重答题的逻辑和思路,这门课考察如何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热点现象和媒介发展状况,一般先要解释基本概念,阐述核心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再分析对象发展的背景、现状、趋势,再运用理论进行阐释,条分缕析,指出这些现象或者事件的现状、问题、解决方法等。具体角度可以按照“5W”模式或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方式进行延展。可以说,这些题目的答题都是有技巧和套路的。4、关于方向的选择由于MJC各个方向初试的题目都是一样的,所以无论报考哪个方向,都要高标准要求自己,相对而言,电视学院和新闻学院对于专业基础要求更高一些,因为高分大神大有人在,你看看我们新闻实务方向的今年逆天了,可见竞争之激烈。其它方向在复试时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还是提前看看复试的真题和要求再决定报什么方向比较实际。 初试对于大家都是公平的,所以一定要争取在初试过程中多考一些分数,说句实在话,要么你就少考点,要不你就考370+,要是擦线党你会十分痛苦,每个阶段都十分纠结,徘徊在分数线上下的孩子面对广院的出分速度你会纠结得要死!因为你都不确实自己是否要调剂,调剂系统开放时,中传的分数线肯定还没有出来,而调剂学校拟录取的时候,中传可能还没有开始复试。 至于复试的一些方法技巧,也有好多要说,值得欣慰的是,我的复试也算是有些许逆袭的意味,我由初试的第8名上升为第4名还是应该值得肯定的。现在已经说了很多,复试的事就希望各位都能通过初试!THE END说了这么多,但还是感觉有很多内容没有说完,考研的每一个阶段也都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我们总想分享一些经验,毕竟我们过来人有经验也有教训,总想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后来者少一些弯路,多一些效率。路漫漫其修远,考研是一场苦行,选择中传更是一次伟大的长征!不可能每一位都能顺利走到终点,但只要我们选择了远方,便且歌且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收约1500人,实际报考17561人,报录比11.7:1。这意味着,报考中传的你,平均要击败10名其他报考中传的学生哦,现实版“以一当十”!中国传媒大学已成为国内800多所高校中,竞争力最大、报录比最高的院校之一!下面一起看看2019中国传媒大学复试报名现场直击:来自全国各地约1800名考生,来到中传参加复试,为75个专业(领域)的1500个录取名额,展开最后冲刺!复试报名现场的队伍长龙最后再仔细查看一下相关资料在保安大哥的指引下有序入场这一年,你与中传的追逐是一场怎样的戏码?惊心动魄?抑或细水长流?现在,让我们找个最舒适的角度坐好,来听听他们的考研故事:【窗外风景,不及窗边的你】作为文科的考研生,很艰巨的任务就是记忆。早上背,中午背,晚上还得背,今天背,明天背,忘了还得背。我记着我们教学楼的走廊那里,隔一段就有一扇窗户,我们准备考研的同学,就每人“霸占”一扇窗户,面向着阳光,心中就充满了希望。在青春电影里看过很多长发飘飘的美女,靠着窗户,回眸一笑,眼神里全是爱情,那真是很美。但我们考研人,在这里大多是素面朝天的,疲劳焦虑的。如果你走过来,恰好也有人“回眸”,那也是很美的。考研人的眼神里是梦想。我从小就对播音主持很感兴趣,中传是播音主持专业的殿堂,是播音主持专业的最好选择。许多人觉得考研过程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我不这么认为。当你真正热爱并投入一门学科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你的梦想让路,你的心里就不会有其他杂念,你不会关心怎么放松自己,怎么排解寂寞。我最喜欢电影《少年派》中的一句话:“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中传播音主持的老师都对这个专业抱有独特的情怀,我也如此。播音主持不是传声筒,不是娱乐,而是责任。【退伍之后,我就选择了你】我们报考的是体育新闻方向。中传是传媒界的最高学府,处在中国的心脏。我们两个的身份也很特殊,是退役大学生。我曾经经常在部队里看升旗,但是退伍和战友分别的那一天,我一个人来到北京看了一次升旗,那一次,真的看得热泪盈眶,当大家一起唱国歌的时候,那种氛围和仪式感,特别震撼。来到中传,我更能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我喜欢北京,喜欢传媒大学,喜欢新闻,喜欢体育,我就是为这个专业而生的。【硬核操作,vlog使我自律】拍不好延时视频的vloger不是合格的中传人。许多人在手机上浪费了宝贵的复习时间,我却让手机成为自律的工具。我每天用手机拍摄自己学习时的延时视频,一方面能监测自己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也排除了学一会就要拿起手机的情况。自我驱动力很重要,虽然我是在家复习,但效果我还是很满意。引用健身软件keep的那句话;越自律,越自由。【立德楼前,中传为我点赞】中国传媒大学培养出了数不清的优秀校友,他们都在各自领域成为佼佼者和领军人物,让我对中传更加向往,更加有学习的动力。今年春节,校友朱广权的表情包在网上很火,激发了我做表情包的兴趣。我之前来过几次中传,印象最深的是立德楼前的大拇指,我就在那照了一些照片,回去也做成了表情包,起名叫“中传为你点赞”。▼为传传讲述考研故事的同学们传传问答:中传初印象?好看:景好看,人好看。包容:文艺气息与厚重感并不矛盾。专业:传媒界当之无愧的No.1务实:海底捞的服务,真正为学生着想。三个字:won、der、ful!读研的最大期待?希望在这三年打下良好的基本功。希望脚踏实地,走一步是一步。想用影像的方式传递中华文化。想要建立中国的电影学派,希望为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打开局面。珍惜中传的平台,在纪录片制作的方面收获更多的经验。专业作专,英语学好。视野和专业度都要进一步提高。多读书,多实践,做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想对他说些什么?父母 ::感谢你们对我梦想的支持,感谢你们对我选择的尊重。同学 :准备考研的时候没能及时回复消息请多包涵,考上了一定请吃饭!朋友 :考研的日子没能好好陪你,但我也是在为一个有你的将来而奋斗。为了我们的未来,请一起加油吧!春暖花开的时节,祝你们有梦可待,年少有为中传永远欢迎追梦的你!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摄影:张明佳 王雅馨 记者:萧沐清 马志波 宋若萱 顾浩翔 编辑:王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