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最新通知,导师迎来“坏消息”,研究生却拍手叫好魔童村

教育部最新通知,导师迎来“坏消息”,研究生却拍手叫好

近日有不少研究生都吐槽了自己的辛酸,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导师。导师的性格和为人也是各人各异,遇到一个随和、耐心、处处为学生着想的老师可谓烧高香了;但如果导师对学生比较苛刻,甚至压榨,那研究生这几年可就不好过了。在很多学生看来,部分导师的学术水平,更主要是人品和道德,都达不到为人师表的标准。学术上无法给学生起到引导引领的作用,却总是利用学生承担与学习无关的个人私事。就事实而言,很多导师招研究生的首要目的并不是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而是招来帮忙收集数据、处理实验、分析数据、论文写作、科研申报的,在教师考核指标节节攀升的大背景下,很多老师为了自己的前途将学生视为方便又经济的劳动力。作为一个民主的国家,政府是不会忽略民众的声音的,有关研究生导师的各项改革内容即将全面展开。如今年中北大学公布了今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申报情况,其中9名校内硕士生导师、6名校外硕士生导师暂停招生一年。其次,西南政法大学在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中,有10名博士生导师、92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20年招生资格。另外,据最新消息,教育部也正在研究制订《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规范》规范导师们的行为,并已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这份《行为规范》提到将要求导师不得安排研究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此外,导师不得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或有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关系。对于导师的管理及行为规范,教育部近日还发布通知,明确提到将把师德师风、政治表现、指导精力投入、学术水平、育人实效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同时还会出台配套文件,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近几年研究生和导师的矛盾频发,有些是导师对学生进行了骚扰,有些是导师对学生进行了压榨,有些是导师对学生进行了报复,对于教育部正在酝酿以及正式发布的新规,广大研究生们无不拍手叫好,尤其是那些深受导师所累的学生,早已经叫苦不迭,有苦说不出。但是对有些导师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这意味着他们将会受到更多的权责约束!

冯红

高校发布重磅通知,导师队伍建设会更加严格,网友:早该如此

近年来,关于高校研究生导师失职失德现象层出不穷,为了加强导师的学术道德、师德建设,激发导师队伍的活力,多所高校发布了重磅通知,出新规将加强导师管理,严抓导师教学师德问题,不符要求、达不到标准者将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近期公布的院校中,已有近200名导师被暂停招生,网友直呼:早该如此!7所高校出新规,加强导师队伍管理有7所院校公布了加强导师管理的通知,包括西南政法大学、中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济南大学和郑州大学,具体内容如下:西南政法大学:该校从六个方面对导师管理进行改革,涉及导师评聘机制、动态调整机制、责权机制、兼职导师管理力度、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新的措施发布后,西南政法有20名博士生导师和50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19年招生资格,10名博士生导师和92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20年招生。中北大学:中北大学对于不达标的导师也进行了相关处理,该校有9名校内硕士生导师和6名校外硕士生导师暂停招生一年。河北工程大学:近三年没有承接新的科研项目、没有取得任何科研成果、无培养研究生需要的可支配科研项目经费的导师,暂停2020年研究生招生资格。武汉纺织大学:因重大教学、科研工作事故受处分未结束的、近三年无研究生教学研究、学术道德、师德存在问题、年龄不符要求、指导的研究生有作弊、毕业答辩不通过的导师,暂停一年招生。安徽农业大学:年龄不满足要求、无科研经费、不能支付研究生助研津贴、本人或指导的研究生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无稳定研究方向的导师将失去招生资格。济南大学:师德不正者,失去导师资格;将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度,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不合格,给予暂停指导导师相应类别招生资格1-3年的处理。郑州大学:连续三年无项目、无经费、无成果、不缴纳导师资助费的导师,暂停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资格,在师德、学术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导师,也将暂停导师资格认定。学术作风、师德成考核重点从这些高校发布的通知来看,导师的学术能力及师德成为了考核的重点,他们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也应坚守师德师风的底线,个人的品质素养是基本,原则性问题不能打破。严抓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就不会成为空谈这几所高校开了一个好头,网友们表示支持!确实高等教育想要更好地发展,不仅要学校好、学生好,对老师也得加强管理和严格要求。如今,高校中存在个别的“老鼠屎”,他们失德失范的行为,破坏了导师队伍的名声,是时候把这些人踢出队伍!只有加强导师的筛选,提高他们的科研教学水平、指导能力及加强师德,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导师先把握自己的为人,才能胜任育人的重任!

喜迎80周年校庆的中北大学人才辈出

2021年3月,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研究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正式发布最新校友会2021中国大学排名、2021山西省大学排名等。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雄居校友会2021山西省大学排名前3强。作为山西省内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大学,中北大学自然有许许多多的知名校友。2021年5月19日,中北大学将迎来建校80周年华诞。在喜迎建校80周年之际,中北大学95级金属材料系54951班校友、深圳春图科技、卢可丝集团董事长刘秋明向母校慷慨捐赠1000万元,用于设立教学名师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基金、筹建实验室等。4月10日,中北大学即将迎来80周年校庆之际,中北大学杰出校友、扬州峰明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眭怀明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捐赠人民币80万元。眭怀明校友基金设立于2018年。每年捐赠10万元,用于“眭怀明奖学金”和学院校友分会活动资金。2020年,眭怀明校友与朱可校友共同向母校捐赠了新校名石。除了刘秋明和眭怀明之外,中北大学的其他部分知名校友如下:吴政隆吴政隆,现任十九届中央委员,江苏省委副书记,政府省长、党组书记,曾任太原市委书记。吴政隆,1964年11月生,江苏南京高淳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80.09 — 1984.08 太原机械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学习2014.09 — 2016.09 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2017.05—2017.07 江苏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2017.07一 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党的十九大代表,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三届省委委员、常委,省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尚宏尚宏,现任十九届中央委员,战略支援部队副司令员、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司令员,中将军衔。1960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共党员。1982年本科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自动控制系自动化专业,曾在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工作多年,曾任总装备部后勤部实验装备物资局局长、总装司令部参谋长、第20试验训练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73600部队)司令员等职务。来金烈来金烈(1928-2006),1928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武乡县,1943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毕业于华北兵工职业学校(现中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工业部首任部长,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北大学校友总会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刘忻刘忻,1965年1月生,哈尔滨工程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副研究员。曾任黑龙江省副省长,长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现任浙江省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1983.09-1987.09太原机械学院(现在中北大学)三系自动控制专业学习2020.04--2020.04浙江省杭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2020.04--浙江省杭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孙伦孙伦,1941 年 1 月出生,毕业于中北大学(原太原机械学院),取得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副研究员、武警少将。曾任公安部消防局局长、中国消防协会会长、国际消防协会联盟亚洲分会副主席。边鸣涛边鸣涛,1943年10月生,陕西兴平人,本科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特种化工制造系,高级经济师,无党派,七届、八届省政协常委。曾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会长,山西省留学归国人员商会会长。吴俊清吴俊清,1965年6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现任山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晋中市委书记。1983年09月—1987年07月,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机械设计专业学习2005年6月 中北大学系统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1年03月—,山西省晋中市委书记吴秀玲吴秀玲,十九大党代表,1971年1月生,在职博士学位学历,现任山西省朔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1989.09-1993.07 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学习1995.09-1998.03华北工学院(现中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在职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09--2007.12 中北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21.02-- 朔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张文栋张文栋,1962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国家杰青、国防973首席科学家、何梁何利基金创新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 1982年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86年在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在清华大学仪器仪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曾任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山西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山西省高校工委书记。现任山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袁国华袁国华,1971年6月生,研究生经济学硕士学历。曾任广西防城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广西贺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市行政学院院长(兼),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1991.09--1994.07华北工学院专科学校化学及安全工程系安全工程专业学习李魁武李魁武,1943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井径,1967年本科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现任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魁武是我国现代化自行防空反导武器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兵器特聘首席专家。兵工学会火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编委会主任委员,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祖静祖静,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存储测试技术”奠基人。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山西省科技功臣、兵器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等称号,并于1997年获 “光华”一等奖,曾任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院长。尚战朝尚战朝,1962年3月出生,本科学历,芮城县古魏镇人。现任陕西省改革与发展委员会巡视员。1979年至1983年7月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自动控制系;1983年3月参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六实验训练基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历任助理工程师,连长,工程师,助理员,营房处副处长,处长及工程指挥部主任(副师职);2003年12月晋升大校军衔;2007年转业至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任副巡视员(副厅)。朵英贤朵英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特聘专家,被誉为“中国95式枪族之父”和“中国枪王”。1961年9月—1973年5月,在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120教研室任教朵英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武器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武器智能化、武器动力学等。冯志君冯志君,1964年10月生,山西省山阴县人,研究生学历,中北大学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省国防科技工业党委书记、省国防科工办主任,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国防科工局)主任(局长),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国防科工局)常务副主任(局长)、一级巡视员,山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现任山西省科协党组书记。宋欣宋欣,男,1963年生,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本科毕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工程研究生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员。现任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贾世瑞贾世瑞,1963年9月出生,中北大学硕士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现任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立军唐立军,1962年6月生,北京商学院商业经济系商业经济专业本科毕业,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工学博士,教授。 曾任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现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中北大学还有很多杰出校友,据不完全统计,中北大学培养出将军校友10人,院士校友2人,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校友6人,国家杰青校友8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校友3人,其它欢迎各位读者评论区补充。

魏风

教育部: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打破导师身份“终身制”!

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一环,如何打造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正在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今年三月份,中北大学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申报情况,其中9名校内硕士生导师、6名校外硕士生导师暂停招生一年。西南政法大学在2019年和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中,20名博士生导师、50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19年招生资格,10名博士生导师、92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20年招生资格。此外,包括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都明确了要深化导师管理机制体制改革,探索打破导师身份“终身制”,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年审和动态调整制度。教育部也连续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多份关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并且,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订《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规范》,这份规范在8个方面对研究生导师的行为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已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其中,关于规范学业指导范围,《行为规范》要求导师不得人为设置障碍,故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不得安排研究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在师德师范方面,《行为规范》要求导师不得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或有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关系。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规范(征求意见稿)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研究生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好导师,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根据《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针对导师指导研究生工作,制定以下规范。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不得在课堂讲授及指导、教育研究生过程中发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损党和国家声誉、违反我国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言论。二、依规开展招生选拔。科学选才,规范招生,公平公正行使招生权,依据指导能力、质量、条件和社会需求,合理限定招生数量。不得在考试、推优、保研等招生环节中以权谋私,不得组织或参与任何有可能影响到研究生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动。三、加强指导过程管理。为研究生科学制定培养计划,确保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及时给予研究生启发和指导,定期检查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位论文进展,对涉及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审核,严格执行培养单位关于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不得人为设置障碍,故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四、规范学业指导范围。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依法依规行使指导权力,按照因材施教理念,统筹安排研究生教学、科研与实践活动。不得安排研究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秉持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尊严。不得放纵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不得侵犯研究生学术权益,不按实际贡献排序署名。六、维护教师崇高形象。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研究生。不得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或有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关系。七、严格经费使用管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确保参与科研研究生的正当权益。不得以研究生名义虚报、冒领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不得违反国家及培养单位有关规定,强制研究生承担正常培养环节的相关费用。八、坚守廉洁诚信底线。严于律已,清廉从教,坚持原则,公平诚信。不得以任何理由索要或收受研究生及家长的现金、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不得签署虚假意见,违规委托他人填写各培养环节的鉴定意见或评审意见。来源:科奖中心

黑白李

导师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导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力量,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在一般人眼中,导师头衔听起来光鲜亮丽,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均高不可攀。然而深度了解后才发觉:导师的日子也不好过,许多辛酸“不足为外人道”。近年来,国家频发政策对导师出手。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教师评价要“破”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全力构建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这些改革风向标,不断将高校导师的评价体系要求推上了新高度。资格收紧,告别“铁饭碗”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硕士乃至博士遍地走,对导师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博士学位是最基本的“标配”。上海一“双非”院校2021年教学科研岗位招聘的基本条件而在名额更为紧俏的顶尖高校,往往是招聘师资博士后,作为师资后备人选。在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出站后才能得到副高级职位。图源:复旦大学法学院师资博士后招聘启事这种情况下,工作其实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随着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深化发展,导师再也不能“一劳永逸”了。年审:导师不再“终身制”2020年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会上提出,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要深化导师管理的机制体制改革。探索打破导师身份“终身制”,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年审和动态调整制度。软科整理发现,已有多所高校在导师动态管理机制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2020年3月,中北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申报情况,其中49名校内硕士生导师、6名校外硕士生导师暂停招生一年。2020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发文称,在2019年和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中,20名博士生导师、50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19年招生资格,10名博士生导师、92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20年招生资格。2020年7月31日,华南理工大学正式启动了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工作,进一步打破导师“终身制”,不断增强导师的岗位意识,真正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的转变。2020年8月,深圳大学公布了2021年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条件审核结果:招生条件审核通过率约70%,此数字略低于往年。2020年12月21日,天津大学宣布,正式将育人能力提升纳入导师的年度必修课,打破以往“一次培训、终身免考”的导师认定机制。图源:天津大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打破导师“终身制”,很大程度上将增强导师的岗位意识,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的转变。评聘:与“职称”解绑目前在中国的高校中,其实存在着职称与岗位不对称的情况,教授、副教授等“岗位”级别,并不意味着有正高、副高等“职称”。这与长期以来实行的“评聘分开”的聘任制度有关。评聘分开,即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与获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分开,在高校中往往出现“高职低聘”。一般来说,现在到高校工作的博士不用申请,即可获得讲师职称。讲师不带研究生,副教授级别能担任硕士生导师,教授水平是博导,这还得是有博士点的学校才行,没有博士点的高校,也只能授予硕士学位,教授最高也就是带硕士研究生。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较为完善的导师遴选制度,其中与“职称”的捆绑关系较为固定。2015年的一份统计研究中发现,在全国研究生导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比例为96%,中级职称者占比为4%,在博导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则会更高。图源: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开展2019年博士生导师资格评定工作的通知图源:西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聘任与考核办法然而,职称评定存在着名额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部分高校,副教授甚至讲师已经实际承担了博导的岗位职责,而迫于职称的硬性要求,没有博士生招生资格的他们只能“挂靠”别的博导,这就造成了“有的博导不带博士生、而带博士生的又无导师之实”的怪圈。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博士生导师达11.5万人。显然,这么大规模的群体,无法全部满足给予“职称”的要求。不少高校因此走上了改革之路。早在2012年,清华大学就取消了“博导评聘”制度,清华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还允许特别优秀的讲师带硕士生。随后,不少高校效仿。但质疑的声音也接踵而至:博导资格对副教授放开,是否会导致博士生教育质量的下降?毕竟,一般高校的副教授,和清华的副教授,并不能在同一个“重量级”。放开博导资质,解绑职称关联,导师为了争夺优质生源,只有靠自身的科研优势、教学水平才能抢占先机。虽然看起来似乎是放宽了导师的评定资格,但只有导师自己才知道,竞争越来越激烈了。2020年9月29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制定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选聘办法;选聘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教师为博士生导师的,应从严控制。博士生导师在独立指导博士生之前,一般应有指导硕士生或协助指导博士生的经历。对于不适合继续指导博士生的导师,要求及时退出导师岗位。导师评聘和职称“脱钩”,对于“新人”来说,干同样的活,待遇与“老人”却不是一个水平线。为了保住职位或谋求晋升,只能拼命做科研、搞项目、申请基金……身处“高位”,也不得不被“内卷”的洪流裹挟。明确红线,扭转“轻教学”研究生导师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承担人,本身有巨大的科研、晋升等压力。事实上,导师对于学生主要在于“导”而不在于“教”,如果要求导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学做到事无巨细,那未免不合情理。在有些学校,研究生的培养经费是从导师的项目经费里出具一部分的,加上各种调研、文章版面费等,造成导师不得不多接项目、多申请课题,才能保障学生和自己的科研成果,就造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不参与本科教学,不合格!2018年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 给教授明确划了条“合格线”——要参与本科教育。早在2012年,为了把教授拉回本科生课堂,中南大学就出“狠招”:在职称晋升、岗位定级、年终考核、津贴发放等方面严格执行“本科生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课表和实施情况,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向全校师生公开,堪称“史上最严讲台令”。同年,湖北媒体报道,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教授们纷纷走向教学一线,给本科生上课蔚然成风,有些学校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率达到了95%以上。2016年,安徽科技学院在安徽省率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在原来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管理模式基础上,选聘一些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担任本科一、二年级的导师,每名导师指导1-2个宿舍的学生。2017年,招收首批本科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正式宣布,对本科生的培养将采用“师徒制”指导模式,为每名本科生设置学业导师。在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背景下,2019年3月22日,江苏省教育厅出台《加快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如果教授连续两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其职称将改为研究员。随后3月28日,东南大学发布的《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提出,学校将从包括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及院士在内的2800多专任教师中挑选优秀的来做本科生导师,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和讨论,接受真实的科研训练。要“马儿”跑,却不给“吃草”2019年10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明确各类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课时要求。切实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让教授到教学一线,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把教授为本科生的授课学时纳入学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门和高校把给本科生上课作为导师聘任和评价的关键指标,无疑是给导师施加了压力。但政策的强制规定并不等于实施效果的最优,让导师自愿、主动地投身给本科生讲课的工作中,还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在同样的评价体系内,一个科研成绩突出的老师相较于一个潜心教学的老师,前者无论是在职称晋升,还是在各种奖项的评定中,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导师们轻视教学任务也无可厚非。这种情况也与教学活动的“效益”甚微不无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公开的课时费等人员费用发放标准中,教授:不超过150元/课时;副教授:不超过100元/课时;其他人员:不超过80元/课时。图源: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有高校为了鼓励导师走上讲台,出台了奖励措施。比如浙江大学2011年起设立“心平奖教金”,其中杰出教学贡献奖为获奖的一线教师每人奖励100万元人民币;武汉大学也设立了“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用于奖励在本科(含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但必须承认的是,课时标准、奖励措施相比动辄百万级的科研项目经费,仍是“天壤之别”。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的本科,一流的本科需要一流的教师来教学。让导师回归课堂,高校可以探索的方面还有很多。责任加重,尺度难把握2020年9月21日,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把招生、培养、管理研究生的权利落实给导师,并以此提高导师的责任意识。然而赋予导师权利,并不意味着导师就能行使权利,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导师还陷入了被更加严格监督的境地。学生学术不端,导师责无旁贷2020年9月,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将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这一话题迅速引起热议,导师的职权似乎被放大了;赋予导师自主权没有问题,可研究生的合法权益谁来保护?看起来研究生更“弱势”的情况下,会不会加剧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的矛盾和冲突?导师作为学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学术上的话语权应该毋庸置疑。2020年10月16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出台新规,研究生在学期间未经研究生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其他学术成果,不得用于评奖、评优、申报各类项目和学位论文成果要求等。单方面放权给导师,保障了导师的学术话语权,但是如何防范导师不滥用权利,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各式各样的担忧也开始显现。学生的论文可以看作是个人的学术成果的体现,但是如果没有导师的指导、监督,这样的研究学习也是值得商榷的。在实际情况中,导师往往也很委屈:如果学生不学无术,混日子熬毕业,导师只有拿发表论文、学位才能激起学生的一点奋斗意识。学生被导师卡不毕业,可以向学术委员会申诉;超期太久未能毕业的学生,学校一纸清退就可以。而大概率情况下,即使学生做得再差,导师也得让他毕业,因为学生延毕太久或是未毕业的数量太多,最终影响的是导师的招生资格,导师被占用的名额、资源和时间,往往无处诉苦。2020年11月26日,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讲话时表示,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要从严把关,对博士学位论文要更加规范和严格,一定不能怕得罪少数人。图源: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对研究生导师上岗有明确的要求和提高招收指导学生的条件,对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一定要严格追责。“学校规定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要停招两年,同时所在的学院减两个博士生招生名额,整个绩效减2-3%,大概每个人减四五千块钱,我们说这都轻了,如果还不能刹住车的话,那就只有从重了,我看导师停招5年、减10%的岗位津贴都是应该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奇曾表示:“学术诚信是师德的重要内容,导师跟学生的学术成果按照参与度多少如何署名等都应该有所规定。” 保障导师的指导权和评价权,激发导师的权利与责任意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益尝试,只是这其中的尺度却难把握。“非学术责任”,导师承担吗?在中国文化中,导师的地位可见一斑,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就要求导师更多关注学生在学术之外的方方面面。在高校中,学生采取极端手段伤害自己或者同学的例子不在少数。事情发生之后,导师往往被置于舆论风暴的中心,批评、谴责不绝于耳。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极端事件的发生,一定是导师的责任。《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要求,导师要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导师显然有责任采取预防措施。但不能研究生一出事,就怪罪到导师身上。一个年龄上成年的人,仅仅通过3-6年的指导,却要对其一切负责,这本身是否合理呢?导师的弱势大概只有导师们才能惺惺相惜。导师有义务主动了解、关心研究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尽可能对遇到困难的学生施以援手——但,须知导师并不能对学生承担无限的责任。近年来,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异化”,频频引发热议。有关部门、高校在政策制度方面积极探索变革,为和谐的导学关系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然而不可否认,我国的导师制并不健全。导师承担的学术责任和人生导师责任,两者之间的平衡很难说清楚。导学关系小到对于学生的培养,大到对于学科、学术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一段导学关系的形成取决于导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在浩瀚的学术银河里,学生与导师本就一脉相承,互相体谅,或许才能自由翱翔。

发射线

新祥旭一对一:考研如何选导师,教育部打破导师“终身制”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最大不同在于导师制度,一个导师可以影响你读研期间的幸福度。近年来,研究生成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遭到导师性骚扰、卡论文、侮辱、威胁的事件频发,让很多人逐渐意识到找一个靠谱的老师的重要性。此外,导师是否认真负责,科研能力也将影响自己的科研效果,有的研究生都已经研二了,与自己导师也才见过两面,着实难搞。前段时间召开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会议后,教育部也正在研究制订《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规范》以约束导师行为,打破导师“终身制”。高校方面,中北大学对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进行审核,9名校内硕士生导师、6名校外硕士生导师暂停招生一年。西南政法大学10名博士生导师、92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20年招生资格。那么作为学生,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导师呢?1、人品好,可以向在校学生,往届的学长学姐打听老师的人品性格。2、项目多,经费足,这样你在研期间会有比较多的机会,学到比较多的东西,院长副院长一般都会是行业大牛,但是他们会负责一部分行政工作,并且大牛非常忙,招生的要求也高,不一定适合你,性价比最高的一定是那种副教授的年轻导师,他们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有时间愿意付出精力带。3、查导师的文章,如果他的研究方向你压根不喜欢的,那么在未来你的学习就真的很被动,最好和自己的预期不要偏差太远。不过,选导师得是你有的选才可以,初试分够高,你才是主动地位。新祥旭一对一考研是专门对口的学长学姐带领学习,对于导师他们再了解不过了,不仅能帮你在初试时取得满意的成绩把握主动权,还能在复试时提供资讯和指导,对于选择导师也会给出适合你的建议,真正全流程保姆式学习!

博约

又一国家重点专项评审专家名单发布,中北大学入选人数位居第一

日前,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与智能工厂”重点专项2019年度申报项目预评审专家名单。根据名单,本次从国家科技专家库抽取出的77位评审专家中,有41位来自高校,高校评审专家人数占比达到53.2%。高校科技进展通过对名单中公布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本次被抽取的41位高校评审专家分别来自国内36所高校。具体来看,北京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各有2位专家被抽取为评审专家,数量上并列第一;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31所高校分别有1位专家被抽取为评审专家。中北大学入选者分别是马维金教授和刘俊教授。马维金,博士,中北大学硕士生导师,主持研究开发的《全自动曲面印刷机》新产品参加91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会获银奖,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主持研究开发的《电脑程控全自动沾塑机》项目获1995年度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轻工业部青年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研制《两用扳手自动砂带抛光机》在企业获得应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复杂机电系统早期故障智能预示的理论与技术” 和“带钢轧机运行安全保障和生产环节智能控制”等研究课题多项。近年来,参与编写教材3部,发表论文8篇,其中 6篇被EI收录。刘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1986.09—1990.07 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电子工程系测控技术专业本科学习;1996.09—1998.03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1998.09—2001.07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2001.10—2005.12 北京大学微电子所博士后;2006.02—2008.02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国家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总装创新探索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省部级10多项,获得国内发明专利3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0多篇,被SCI、EI检索收录100篇。出版著作3部。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防科技优秀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

昭昭在目

“山西省2020年度十大魅力教师”,中北大学占据七位

近日,由北京蓝墨大数据技术研究院主办的“2020年度十大魅力教师”省级评选结果正式公示,中北大学七位教师荣获“山西省2020年度十大魅力教师(本科院校组)”称号,其中井超老师以年度有效魅力值20767位列全省第一名,李美英、刘陈燕、张榕、席慧玲、张彩红、曹文军老师位列第二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八名、第九名、第十名。该评选活动是由北京蓝墨云大数据技术研究院主办,通过对2019年6月15日至2020年6月15日真实教学大数据分析认定,依据云班课教学区间有效魅力值客观数据排名。该评选活动旨在表彰中国中高等院校具有教学变革精神,在探讨智能云教学新型教学模式方面具有突出成就的一线教师,是国内唯一通过客观教学大数据针对一线教师教学开展的评选活动。该评选活动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对推进中国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教育由移动信息化跨入教学智能化,逐步实现教学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此次评选,七位教师的获奖充分体现了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方面的用心与付出,通过推广智能化教学工具,与线上课堂有机衔接、互为补充,学校教学信息化的水平、线上课程资源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展示出我校在线上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的活力与成效。学校将进一步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在线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中北大学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全日制在校生近39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2019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硕士研究生就业率95.2%,博士研究生就业率100%。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一流专业等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8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个,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2018年与德州市政府共同创建了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2019年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市和山西煤化所签署协议,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

坏老板

2020年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首次招生,山西高校首次跨省办学

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2020年首次招生,将填补德州市研究生教育空白。中北大学中北大学简称“中北”(NUC),位于太原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B8协同创新联盟、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二级保密单位、山西省“1331工程”、山西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誉为中国的“军工泰斗”和“人民兵工第一校”。#太原#科研经费中北大学2019年科研经费到款达到6.52亿元,首次突破6亿元大关,较2018年增长61%,创历史新高!一是承担国家、国防重大重点项目能力不断增强。获批千万元级大项目10项,为历年数量最多;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项,比2018年增长23%,其中,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获批军品专项2项,经费达5300余万元,立项其他国防军工项目63项,经费达8500余万元,较上一年增长50%。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2019年11月19日,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揭牌仪式暨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的设立,填补了德州市研究生阶段教育空白。中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沈兴全,中北大学党委副书记薛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长民,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艺丁,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樊兆杰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分别与德州学院、山东华宇工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3所驻德高校签约;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力维机械有限公司、德州鲲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市巨泰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重点企业签约。据了解,前期中北大学将在德州设立高端装备制造研究所、新材料研究所、绿色化工技术研究所等三个教学和研究机构,每个研究所至少选派10名左右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到德州分院开展研究生指导、实验室建设等工作。招生情况:2020将首批招生,据了解,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第一年将招收30名研究生,3年内数额将达到100人。招生计划可优先录取达线的德州学院、山东华宇工学院等学校的德州籍考生。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世界500强企业或集团。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意义网友怎么看:德州地理位置优越1.德州市首个研究生教育机构,对德州的教育发展有重大的好处,其次的德州工业企业众多,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有助于当地的企业更好的发展,实现强强联合。2.对中北大学也意义重大,中北大学在山西太原比较落后,得不到太多的支持。这样来到德州可以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对中北大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大家怎么看?

低下层

暂停招生、取消导师资格……多所高校出台新规加强导师管理

近日,河北工程大学网站刊出《关于开展2020年硕士导师导师招生资格及招生数量审核的通知》,规定近三年没有承担新的科研项目、没有取得任何科研成果、目前无培养研究生需要的可支配科研项目经费,且指导研究生存在质量问题,无法履行导师职责等情形者,暂停2020年研究生招生资格。无独有偶,西南政法大学、济南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近期也都出台了加强导师管理的新规。按照规定,西南政法大学已经暂停了20名博士生导师、50名硕士生导师2019年招生资格,以及10名博士生导师、92名硕士生导师2020年的招生资格。而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曾对研究生导师提出“有舞弊作伪行为的指导教师,做出暂停招生、取消导师资格的处理;严重败坏学术道德的,由学位授予单位依据国家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进行处理”的要求。去年华中科技大学就因为一位硕士研究生跳楼而终止了该导师招生。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这样的规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问题。“因为对于某些出现问题的导师,完善考核办法的核心是要落实导师自主权、明确导师权责,而不是在目前管理框架下强化奖惩。”熊丙奇告诉《中国科学报》。他表示,当前的研究生导师制存在两大问题。首先,研究生导师缺乏充分的招生和培养等教育自主权,造成了导师难用教育声誉与学术声誉来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其次,研究生导师的其他职权没有被明确界定,因此出现教师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现象。而且,导师拥有学生能否留学和毕业等决定权,所以学生如果遇到“不良”导师,只能忍气吞声。要完善导师制度,首先需要解决导师自主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加大了硕士研究生推免改革的力度,在博士招生中,则探索实行申请审核制,逐步扩大导师自主权,同时也提高导师的责任意识。其次,还是要在高校体系中去行政化。熊丙奇认为,要建设一流学校,必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能再以行政化管理方式管理大学。“只有真正地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才能彻底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熊丙奇说。【来源:中国科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