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市场持续震荡整理 机构密集调研制造业细分龙头傲娇

市场持续震荡整理 机构密集调研制造业细分龙头

近期,市场持续震荡整理,抗跌性较强的细分行业龙头股再度吸引了机构的目光。过去一周,多家制造业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其中不少是细分子行业的龙头股。这些公司明年的发展方向和规划成为机构关注的重点,这或许预示着机构已开始筹谋新一年的布局。机构筹谋新一年布局心血管药企龙头信立泰在上周接待了逾120家机构的调研,其中不乏博时基金、瑞士信贷、瑞银证券、巨杉资产等知名机构的身影。公司表示,目前,公司旗下的泰嘉在心血管领域是抗血小板凝聚首选药物。泰嘉75毫克的一致性评价已完成申报和立卷审查,正在技术审评;泰嘉25毫克的一致性评价已经收到CFDA的受理通知书,正处于立卷审查阶段,进度均处于领先状态。同时,公司正推进旗下降压药信立坦四期临床研究及医院准入的落实,随着工作循序推进,预计信立坦将开始放量,实现良好效益。公司表示,随着新产品逐步放量,明年产品线将进一步丰富,预计将有创新产品进入临床研究。晶体生长设备龙头股晶盛机电在上周也迎来华泰柏瑞基金、太平资管、中国人保资管、中欧基金等20多家机构的到访。在公司现有产能是否能满足现有订单需求的问题上,公司在调研活动中表示,产品核心部件均由公司自有设备生产完成,而普通部件和辅助配套部件则在公司严格质量控制下,采用第三方外协加工完成,因此,公司产能可以满足现有订单的需求。在蓝宝石材料方面,公司表示,目前已量产的蓝宝石长晶炉具有较好合格率及成本优势。公司也已研发出300千克级蓝宝石长晶炉,行业优势明显。公司表示,今年全年公司净利润预计将同比增长80%至110%。汇添富、景顺长城基金等多家机构上周调研了PTA龙头股恒逸石化。公司在调研活动中表示,随着PTA市场供应偏紧和需求扩容,未来PTA企业的毛利率有望继续回升。公司PTA产业链覆盖全面,具备成本优势,且公司PTA产能占全国有效产能近40%。PTA市场回暖将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未来公司将在并购和新建聚酯纤维方面并驾齐驱,推动聚酯纤维并购整合和产业升级,推进公司现有产业链的纵深发展。此外,恒逸石化的文莱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是机构关注的焦点之一。公司方面表示,目前文莱项目采购进展顺利,项目采购进入尾声,工程建设进入地面建设关键期。文莱项目产出的PX和苯将运回国内公司使用,实现产业链一体化。

哀溺

今天,省委书记应勇走访调研这三家制造企业

4月12日,省委书记应勇赴东风公司、湖北中烟、武钢集团走访调研,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研究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创新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应勇强调,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积极破解难点、堵点。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和复岗达产,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瞄准产业科技前沿,大力推动技术变革和转型升级,不断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走访企业、服务企业,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更多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打好疫后重振的民生保卫战和经济发展战。应勇首先来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考察复岗达产、市场运营和技术研发情况。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介绍说,随着离鄂离汉通道管控措施解除,公司在坚持防疫的同时,按下生产提速键,复工复产进展顺利。应勇走进东风乘用车公司总装车间,查看汽车装配生产线,询问整车市场销量、零部件供应链恢复等情况;在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应勇察看特种车、无人售货车、未来概念车、卡车、乘用车等车辆,体验新开发的5G无人驾驶观光车,并听取核心部件、平台架构等研发情况介绍。应勇指出,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希望东风公司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技术的研发力度,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确保产业链安全可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要抢抓疫后消费市场复苏重启机遇,努力占据更大市场份额。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公司抓住品牌培育关键,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品牌技术含量,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应勇走进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党建、疫情防控、复岗达产等情况,该公司复工复产成效明显,目前产能已超去年同期。应勇要求该公司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管理,做到两手抓、两不误,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去年粗钢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疫情期间,武钢集团(中国宝武武汉总部)作为“停不得”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保产保供,并积极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为定点医院救治患者提供医用氧。应勇来到武钢集团炼铁厂操控中心,与中国宝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德荣视频连线,祝贺宝武集团取得骄人业绩,感谢企业对湖北疫情防控的大力支持。应勇还听取武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周忠明关于企业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划的介绍,察看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运作情况。应勇希望武钢集团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力度,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绿色经济含量和产业链服务能力,实现企业转型与城市发展双赢。副省长曹广晶参加调研。来源:湖北日报统筹:陈凌墨编辑:周萍英 吴质

将军

国内机械设备领域知名的调查研究咨询公司

1、赛迪顾问(CCID)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在业内率先通过国际、国家质量管理与体系标准认证的现代咨询企业,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旗下拥有赛迪经智、赛迪经略、赛迪方略、赛迪设计和赛迪监理五家控股子公司,并在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武汉、南京、成都、贵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拥有300余名专业咨询人员,业务网络覆盖全国200多个大中型城市。赛迪顾问凭借强大的国家部委资源支撑、丰富的行业资源和高端专业化人才等竞争优势,面向政府、园区和企业,提供发展战略与规划、政策研究、转型升级规划、招商引资策略研究、信息化咨询、智慧城市规划、市场投资机会与策略分析、投资可行性研究、运营模式研究、企业兼并重组、企业战略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等现代咨询服务。研究领域涵盖电子信息、互联网、通信、基础电子、装备、消费品、汽车和原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领域。致力成为中国本土的城市经济第一智库、企业管理第一顾问、信息工程设计第一品牌。2、中为咨询(zwzyzx)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中为咨询”)是中国领先的产业与市场研究服务供应商。公司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努力,与客户真诚合作,在工业领域调查报告、工业领域研究报告、工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工业项目商业计划书、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业项目IPO咨询等领域构筑了全面专业优势。中为咨询致力于为企业、投资者和政府等提供有竞争力的调查研究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中为咨询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3万多家企业,涉及机械设备、工控电子、信息通讯、食品餐饮、旅游酒店、批发零售、建筑装饰、家电家居、文化传媒、汽车与交通、化工化学、医疗医药、能源环保、公共事务等领域,并向海外市场拓展。中为咨询是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帮助企业、事业成功、推动社会文明的建设发展,中为咨询的生命在市场,中为咨询的成功就在于帮助别人出主意获得成功;帮助别人成功的业绩越多,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自身的社会信誉不断提高,目前包括深圳中为慧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及深圳万海格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也变大。中为咨询始终把引进优秀的研究投资人才作为公司的核心目标之一,中为咨询员工拥有多种专业学历背景:统计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学、经济学、社会学、数学等数十个专业。中为咨询现有350名员工中本科以上学历占90%,65%具有双学位、硕士及博士学位。企业大多数员工曾在国内多家知名产业研究所与证券研究机构有过丰富的从业经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中为咨询的最大财富,也是中为咨询提供优质服务及践行客户价值的保证。中为咨询业务覆盖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辐射全球;公司90%以上的业务主要针对大中华区实施,10%服务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中为咨询在中国大陆32个主要城市设立调查派驻点(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贵州、深圳、武汉、成都、西安、郑州、沈阳等),为客户提供专项调查研究的同时,也为研究咨询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公司拥有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已拥有实施项目的宝贵经验。目前,中为咨询已与国内外数十家专业调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了跨国性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执行。3、中研世纪(CMRC)北京中研世纪咨询有限公司是中国本土一家主营工业制造业市场研究的专业机构,现已成为中国最权威的工业市场研究机构,是中国市场唯一一家提供与工业应用技术和生产流程技术有关的市场研究专业机构。2003年成立北京中研世纪咨询有限公司,正式以公司身份面向社会提供市场研究服务。现有30名硕士以上学历研究人员,4名总监级研究人员,3名副总级研究人员。现提供行业研究、竞争对手研究、品牌研究、满意度研究。CMRC在长期市场研究基础上,向更高程度的咨询产品发展,推出企业营销咨询全案服务(市场研究+市场活动推广执行),企业运营咨询顾问服务(以企业业务流程为基础,以企业市场结果为目标的诊断、咨询、设计、运营指导)。CMRC现有服务有两条主线。定性研究,主要针对BTOB市场,提供深度咨询服务。定量研究,主要针对BTOB和BTOC市场,提供数量研究服务。是本土少数几家提供BTOB数量服务的专业机构。CMRC中研在水处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技术材料、配电设备、工控设备、建筑产品、矿山设备、商业复合地产、在线教育、轨道交通、银行、医院等领域有着突出的研究经验。4、慧聪研究(HCR)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根植于中国、放眼全球,提供大数据与小数据有效结合的洞察研究公司。HCR为企业提供大小数据结合的深度洞察服务。企业的数据既有来自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中沉淀的网民浏览行为、消费行为、舆论文字等海量数据;也有来自于企业内部沉淀的大量用户的购买行为和数据。企业将大量异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分析、挖掘,通过大数据研究与经典研究相结合的深度洞察服务,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企业了解他们面对的市场、客户群体、竞争情况等,伴随企业成长的每一步,助力企业成功决策。汽车、通信、家电、科技、金融、医药、媒体、零售、包装消费品、时尚/运动、奢侈品、工业品、公共事务、烟草等,无论您来自哪个行业,HCR专属的行业服务团队始终陪伴着您。HCR前身为慧聪研究院,2011年,HCR完成MBO,为推动HCR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奠定了有力基础。2012年,公司引入多位业界重量级专家,并于同年8月与上海DNA合并;2013年,HCR宣布与国内顶级投资机构达晨创投达成融资协议,5000万的金额也成为市场研究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2014年11月,HCR完成股份制改造。2015年8月12日,HCR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新三板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股。HCR拥有24个行业1159种品类20余万广告主的媒体数据库,连续积累22年行业数据库,1000万中小企业数据库,70万的B2C消费者样本库,100万移动端用户行为追踪panel。具有业界领先的搜索技术、数据挖掘与管理技术、报告电子化平台技术。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等地设有8个分公司,拥有市场研究与传播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研究人员500多名,同时还与行业内的专家、厂商、渠道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除覆盖全国的市场信息直接调查网络外。5、赛立信研究(SMR)赛立信总部位于广州,旗下包括赛立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上海赛立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赛立信市场调查有限公司、赛立信资讯(香港)有限公司,以及设于深圳、武汉、成都、西安、厦门等城市的现场执行机构。赛立信是全国市场研究行业协会理事及发起单位之一,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受众研究会理事,国家统计局核定的甲类涉外市场调查机构。赛立信以欧洲市场研究协会《社会研究与市场研究国际准则》(ESOMAR规则)为运作规范,致力提供国际水准的服务。赛立信拥有中国大陆最早涉足市场研究和信用管理行业的专业人士,熟悉中国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是中国大陆少数几个能够同时提供市场研究服务和商业信用调查服务的专业机构。多年来,赛立信以专业的研究技术、完善的调研网络和高效率的服务系统,竭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调研服务,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著名企业紧密的伙伴。广东赛立信数据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丰富的中国市场研究经验,致力于提供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专业服务,包括定性和定量研究的项目设计、项目管理、研究分析和营销解决方案。多年来,赛立信在快速消费品、家电、汽车、医药、通讯、IT、房地产以及商业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培育了一批专家型的研究人员,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专业研究技术与研究模型,帮助客户更加有效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赛立信集团共有员工超过300人,广州总部有正式员工2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拥有几个具备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博士和信息管理、统计学或广告学士学位以及工作经验丰富的核心研究顾问团队。此外,还聘请了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博士、教授担任研究顾问。研究人员全部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及4年以上市场研究经验,专业方向涉及经济学、统计学、市场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领域,大多具有其他行业如市场营销、政府部门、统计、银行投资、媒介等的工作经历。

匠者不顾

赛迪观点:357家企业、27类行业调查结果看湖北省制造业生存状态

今年以来,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严重,制造业首当其冲。为了解湖北省制造业营商环境的最新情况,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2020年6月赛迪研究院对湖北省9个地市的制造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57份。经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制造企业对全省营商环境的认可度较高,特别在成本、办证、服务等方面较为满意,但也普遍认为与先进省份相比仍有差距,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01基本情况分行业看,357家调查企业涉及27个大类行业,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统计分类中所有制造行业。其中,汽车、农副食品加工、电子设备、化工、医药、专用设备、纺织等湖北省重点行业企业合计占比达到57%(见图1)。分企业规模看,调查企业涵盖大中小微各类企业,其中,中小微企业合计占比超过90%(见图2)。分企业性质看,调查企业中民营企业超过一半,占比达到63%(见图2)。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对营商环境更为敏感,其评价更能反映湖北省营商环境的整体情况。总体来看,调查企业的规模结构、类型结构、行业结构基本符合湖北省的企业结构,能够科学的反映湖北省营商环境情况。▲图1 调查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家)数据来源:问卷调查,赛迪研究院计算,2020.8▲图2 调查企业的规模和性质分布情况数据来源:问卷调查,赛迪研究院计算,2020.802湖北省制造业营商环境总体情况湖北省制造业营商环境逐步改善,但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从与疫情之前对比来看,超半数的企业认为全省营商环境较疫情之前变好,这主要得益于湖北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出台的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企业对全省营商环境的综合评分达到7.6分(满分为10分),其中,65%的企业认为在8分及以上,但仅有34%的企业认为湖北省在全国排名前40%。因此,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制造企业对本地营商环境的满意程度在不断提高,但仍需要借鉴浙江、广东等地先进经验不断优化提升。▲表1 制造企业营商环境总体评价结果数据来源:问卷调查,赛迪研究院整理,2020.8中小微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评价低于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对全省营商环境的评价最高,为8.1分,分别较中型、小型、微型企业高0.6分、0.5分、1.6分。此外,从与疫情之前的变化情况来看,超2/3的大型企业认为变好,远高于中小微企业。可见,湖北省内“亲大疏小”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中小微企业反映“政策不错,企业也需要,但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无法享受”。关注并解决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诉求,可作为全省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的重要“突破口”。▲图3 不同企业规模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数据来源:问卷调查,赛迪研究院整理,2020.8民企、外企对营商环境的评价低于国企。国企对全省营商环境的评价达到8.1分,高于整体评价的7.6分,民企与外企则略低于整体得分,均为7.5分。此外,70%的国企认为本地营商环境优于疫情之前,这也远高于民企与外企的51%和47%。国有企业较其他经营主体更容易得到政府的优惠,但民企与外企也是湖北省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湖北省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54.6%,关注非公经济的发展诉求,才能真正打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图4 不同企业性质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数据来源:问卷调查,赛迪研究院整理,2020.8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营商环境的评价低于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农副食品加工、酒饮料、金属制品、造纸、家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营商环境评价较低。从较疫情之前变化情况看,选择营商环境变差或没有变化的企业也大多是上述行业。因此,相关部门、地市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改造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给予企业更多自主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图5 不同行业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数据来源:问卷调查,赛迪研究院整理,2020.803湖北省制造业营商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企业享受到税费优惠政策的“红利”,但涉及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传统产业的相关政策应适时调整。湖北省在疫情基本控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制造企业开展援企稳企政策,多方面为企业降本减负。从税费优惠政策看,78%的企业认为税费优惠政策较疫情之前变好,其中大型和中型企业均有超80%的企业认为变好,高于小微企业的76%,这主要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较大,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无法享受。从获得政府资助项目或计划看,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较疫情之前变好,仅不到4%的企业认为变差,且认为变差的企业多集中在纺织、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化学原料和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等传统行业领域,各地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产业。▲图6 政策环境评价结果数据来源:问卷调查,赛迪研究院整理,2020.8政府或国企主导的用能成本有所下降,用人、融资等市场主导的成本有所上升。从用能成本看,57%的企业认为较疫情之前有所下降,其中民企、外企认为下降的比例均超过总体情况,分别达到61%和80%。此前因为规模、市场等原因,上述企业在疫情之前大多没能享受供能主体的低价政策,因此获得感更强。从用人成本看,企业普遍认为较疫情之前“上升”,尤其是纺织、印刷、造纸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均有超过60%的企业选择“增长”。此外,由于对高技术人才需求更多,大型企业以及新兴行业中的电气机械、计算机、汽车、医药制造、专用设备等行业企业认为招聘人才变得更难。从融资成本看,仅有40%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较疫情之前变低,且超过50%的企业认为获得信贷并没有变得更“容易”,其中小微企业仍是融资最难的群体。中小微企业在疫情中遭受冲击更大,资金链断裂风险较大,融资需求也更为强烈,相关部门需持续关注并给予政策支持,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表2 经营成本评价结果数据来源:问卷调查,赛迪研究院整理,2020.8在全面简政放权改革的大背景下,制造企业成为各地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商事登记的“短板”。与服务业有所不同,制造企业项目开工前需要发改、环保、国土、规划等多个部门从当地产业准入、节能环保、用地预审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证,实际审批与办理周期远高于相关部门规定的5个工作日,有的项目全部手续办完甚至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此次问卷调查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从获得土地审批看,超过2/3的企业认为没有变化或变差,其中黑色金属冶炼等容易受到各类审批限制的传统企业认为没有变化或变差的比例更是高达80%。湖北省2019年以来在政务服务方面推行“一网通办”,推广“一事联办”,让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网、认证一次、全省通办、最多跑一次”,大大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因此,获得商事登记情况较土地审批有所好转,但仍有接近一半的企业认为变差或没有变化,均为传统行业企业。▲图7 简政放权评价结果数据来源:问卷调查,赛迪研究院整理,2020.8企业对政府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信息化服务满意度较高,“智慧政务”是未来发展方向。近年来,湖北省着力转作风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2019年,武汉、襄阳、宜昌等9个市县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从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无论是从政府的服务态度还是办事效率来看,均有近七成的企业认为变好。从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服务来看,近七成的企业认为非常好或比较好。但与此同时,仍有一定比例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认为上述几个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解决这一问题,很难单纯依靠传统的各级政府公务人员面对面助企模式,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开展“智慧政务”,让政务服务变得更深入、更快捷、更便利应成为各方努力的方向。▲表3 公共服务评价结果数据来源:问卷调查,赛迪研究院整理,2020.804对策建议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湖北省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为企业解难纾困,应在督查落实相关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行政效能、招才引智等方面精准施策,为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使营商环境成为湖北疫后重振的金字招牌。进一步释放“放管服”政策红利。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清单、权责清单和负面清单,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完善“一网通办”平台,针对企业开办、注销、申请材料填写、线上提交等流程在网上公布通俗易懂的教程,聚焦土地审批、商事登记、投资项目审批监管等制造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在线服务水平。此次疫情,让企业感受到了“互联网+政务”的好处,但同时对提升政务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因此,要通过此次疫情化危为机,加快提升各级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政策支持力度。此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传统产业尤其是医疗与防护物资、农副食品加工等民生行业的重要性,但这些“传统”产业在获得政策支持、要素流入等方面受到了其他“新兴”行业的“挤压”,问卷分析结果也充分反映了传统行业面临的困境。政府需要兼顾传统产业发展,分类评价,并优先给予技改资金、土地、用能优惠等方面的支持。此外,重点支持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加强政策落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充分发挥各类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作用,建立重点企业监测、评估、反馈机制,评估其实际融资需求。持续开展小微企业“百万千亿金惠工程”“首贷专项行动”“百行进万企”等融资对接活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探索推行应急订单贷、技改支持贷、应急资金循环贷等多种灵活适时的金融产品,将降低融资成本落到实处。探索更多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举措,如降低工业用地出让底价、土地出让竞买和履约保证金,降低企业土地成本等。为人才招引提供更多便利和服务。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人社部门统筹制造企业用工情况,及时发布各地用工缺口、行业需求等。与各类教育机构合建或新建各类非盈利性培训中心,重点为传统制造领域工人掌握信息化技能提供培训机会,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培训人才。变单纯的“留人”为更讲究实效的“留智”,探索以课题研究、岗位聘用、项目合作、兼职聘用、咨询顾问、技术指导等灵活形式引才引智。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ccid-2014”作者丨张文会、韩建飞、黎文娟、张凯、张赛赛

儿娃子

机构密集调研制造类企业,歌尔股份被309家机构踏破门槛

财联社星矿数据显示,近期(8月16日至8月23日)机构调研规模大幅增加,机构调研榜单排行前10的个股均被100家以上机构密集调研。机构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制造类行业,大致分布在基建、电子制造、医药制造等领域。其中,歌尔股份近期接受机构调研的数量高达309家,位列机构调研个股排行榜第一。此外,一心堂、德赛西威、海鸥住工、汇川技术、分众传媒等公司均获得17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政策加码实体经济,制造类企业成调研重点商务部发言人8月20日称,中国拥有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制造业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将加紧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在政策加码实体经济的态势下,制造类企业成为近期机构调研的主要方向。在机构调研TOP20榜单中,制造类企业占调研企业数量的62%,遥遥领先其他行业。具体情况如下图:电子制造成机构抢食对象,歌尔股份被309家机构踏破门槛随着政策对科技产业指向性持续明确以及消费电子行业业绩确定性不断加强,电子制造个股成为机构抢食对象。从近一周A股所有机构调研公告来看,机构调研同政策方向较为一致,电子制造行业以及上游新材料产业链受机构关注度最高,消费电子概念股歌尔股份获得309家机构扎堆调研。民生证券相关研报称,半导体、消费电子设备短周期景气上行,半导体周期上行动力来源于5G和HPC需求,硅片出货量、半导体材料龙头营收预期有望触底回升。歌尔股份作为全球声光电龙头公司,短期TWS耳机料仍为最核心驱动力,公司将持续围绕核心大客户推进AIoT业务布局及品类扩张。歌尔股份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TWS、VR等电子产品出货量不断增加,预计未来几年也将保持高速成长。同时,公司占全球中高端VR的主要份额,在智能手表手环方面是市场主要供应商和受益者。此外,随着医药零售企业竞争加剧,一心堂作为门店数量具备优势的龙头企业也受到307家机构的高度青睐。一心堂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共拥有直营连锁门店6683家,医保覆盖率高达85.70%,具有较大品牌和服务影响力。机构全面出击高科技领域不单是电子制造,就连医药产业、高端材料、软件服务等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也备受机构瞩目,合计15家涉及高科技领域的上市公司受到机构扎堆调研,近一周机构调研行业分布如下图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电子制造、高端材料、医药制造、软件服务等高科技领域行业也是近一周机构调研的重中之重。其中,歌尔股份、一心堂、中环股份、金山办公均为近期机构调研明星企业,在所属行业领域代表性较强。在政策加持以及5G换机潮推动下,芯片半导体等电子制造核心产业链依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上游高端原材料以及国产软件等细分产业链以及配套产业链有望同步受益。此外,随着新冠疫苗即将规模化投入商用,以及新冠疫情致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在医药领域新药审批加速以及带量采集规模不断扩大的政策基调下,医药各细分头部企业有望持续高景气。

骆驼客

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上海:打造全球卓越制造基地

编者按为准确了解制造业发展环境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在开放条件下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的对策,为中央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委托,中国经济时报选取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西、陕西8个制造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为样本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期为上海篇。资料图片/新华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涛涛黄浦江,见证了申城几个时代的风雨。40年前,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等风靡全国;40年后,商用飞机、电动汽车如日方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但对寸土寸金的上海该不该发展制造业也曾有过争论。“上海不能不要制造业。”上海市市长应勇明确给出制造业发展方向: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2019年4月,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莅临上海车展上汽通用展台。上汽通用目前推出了国产纯电动车。2018年位于浦东金桥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发展中心投产,还将与合作伙伴研发下一代新能源电池。(图片来源:上汽通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在上海进行调查采访时了解到,上海制造业总产值已突破3万亿元,但高端制造业优势不足。因此,在打造国际经济中心、金融和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全球科创中心的大背景下,“上海制造”的新使命是突破核心技术、人才不足等瓶颈,开展制造领域制度创新和全球交流,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球卓越制造基地。创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尽管全国经济增长放缓,但投资者认可上海市的营商环境,考虑整体软实力,包括成本、产业配套等,仍选择在沪布局。仅在2018年,特斯拉、大众纯电动汽车、积塔半导体等5个投资百亿元以上和15个投资十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带动2018年上海市工业投资增长17.7%,增幅创近10年新高。华力二期等累计投资超千亿元项目正在建设。上海不仅成为中国汽车研发中心,一批龙头企业也相继在临港集聚,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先进制造业的蓝图开始绘就。记者走访浦东新区、嘉定区政府了解到,上海要创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汽车、电子信息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民用航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化工四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强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联动,深化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5G等产业链对接合作。只要是符合科技变革方向、产业发展导向的项目,就会在上海优先落地。2019年,中国商飞已成立11年,实现了中国喷气式商用飞机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C919大型客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商飞未来将加快构建智能制造体系。(图片来源:中国商飞官网)上海市经信委综合规划处副处长熊世伟对记者表示,上海“十二五”时期制造业比重为30%左右,近年来保持在26%至27%。“十三五”规划提出制造业提质增效,偏软的工业互联网和偏硬的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上海金融环境好,资本力量较雄厚,资源合理利用就能促进制造业发展。制造业发展还要和科创中心的目标相结合,科学研究要往产业上转,也就是“钱变纸、纸变钱”的过程。长三角不仅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软实力也优于其他地区。熊世伟说:“汽车和电子产业在江浙沪有优势,上海就联合长三角其他地区一起做,现在聚焦大电子、高端工业基础软件。为了吸引制造业企业,上海市编制了101张产业电子地图,涵盖一二三产业,对每个区有定位,对产业分类指导,使其差别化发展。2018年‘卓越人才计划’包括一批名家、企业家、科学家、工匠,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产业改造都有具体内容。”上海市推动了几次大的战略性调整,制造业结构从以轻纺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再到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制造业价值链和全球分工地位有所提升,放宽了新业态、新产业的市场准入,制造业转型升级恰逢其时。“四基”是产业发展核心所在记者走访了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浦东战略研究院、上海政策研究室以及多家企业,得知制造业发展瓶颈主要是基础研究支撑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品牌影响力不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要爬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坡”,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技术和先进基础工艺是绕不过去的“坎”。上海市长期关注制造业发展的专家告诉记者,上海制造业整体发展中,层次较低、简单加工制造、“三高一低”企业占有相当的比例,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全市制造业体量最大的浦东新区,外资占比高,开放程度也高,但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浦东制造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处于价值链的中端或偏下。”而且成本越来越高,包括人员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受工业用地紧缺、环境容量限制的影响,很多企业迁移到周边的江苏和浙江。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基地,占全国40%的市场份额,但关键零部件多从海外购入。工业“四基”薄弱,从现状看,光刻机、离子刻蚀机等都能“卡”住脖子,自主创新不足,缺乏核心技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这是上海制造业要面对的现实,也是全国制造业的通病。“制造业真正要补基础研究这块短板,尤其是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全球科学技术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我国已开始投入大科学设施,尖端材料、生命科学等都必须做基础研究。”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负责人对记者说。记者走访企业时了解到,多家民营企业均遭遇过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国有企业由于国资考核、任期制和决策程序复杂等原因导致研发投入不足,创新精神不足,对新技术敏感性不强。尖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创造。中国商飞成立了大飞机投资基金,通过并购、投资等进行大飞机产业链的布局。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人士均表示,应减少对企业的财政补贴。未来面对的是全球竞争,上海要加强和国家基金、国开行等合作,为核心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目前,由100亿元设计业并购基金、100亿元装备材料业基金、300亿元制造业基金共同组成的上海5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已完成组建,基金如何有效地促进科研值得进一步思考。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效果图。2018年8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特色工艺生产线项目在上海临港开工,将打造面向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等高端应用的特色工艺生产线,计划2020年一阶段工程竣工投产。临港已初步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的集聚。(图片来源:积塔半导体)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国家设立智能制造装备专项资金,补贴生产企业和应用企业,但以补贴产品为主,没有起到促进关键技术研发的作用。举个例子,数控机床等没有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研发各自为政,缺乏资源共性与合作平台。”上海市研究人员对记者分析。记者了解到,产学研重要的结合是利用现有科研院所高校里团队的力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上海市政协成立了成果转化促进会启动联盟计划,让中小企业去招标,公开企业的技术难点,再让高校、科研院所来应标,整合了资源,但目前影响的企业有限。贝加莱中国市场部经理宋华振告诉记者:“对企业补贴会产生很多骗补的现象。之前有企业测算,一台国产机器人有60%都依靠财政补贴,国家补30%,地方补15%,给用户补15%,会导致企业失去竞争力。目前是流程工业和离散工业产能处于饱和状态,但高端制造业从来都没有饱和。”全球制造业的大部分价值在向生产性服务业集中。比如汽车产业,后市场规模会慢慢超过销售规模,飞机、船舶产业也是如此。记者走访后发现,上海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能级不高,全产业链联动能力薄弱,对制造业的支撑、服务、带动作用偏低,而研发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创业金融服务等发展空间广阔,生产性服务业的潜力有待进一步被激活。开展制造领域制度创新和全球交流环顾全球,制造业成为上海区别于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城市的特色,也是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财富。2018年10月,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在嘉定安亭开工建设。该工厂是大众汽车全球首个专为MEB新能源平台设计建造的工厂,工厂建成后,将投产全新一代纯电动汽车。 (图片来源:大众新能源)“上海必须超越传统工业发展思路,走出一条超大型国际大都市制造业发展的新路。”上海市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建告诉记者,坚持国家定位的关键在于率先突破“卡脖子”技术,在重大装备研制、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制造竞争方面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体现出对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引领。长远看,不能引领国际产业发展的“上海制造”是没有意义的。上海制造业必须在复杂制造、智能制造和高端制造领域有所作为,持续攀升并牢牢把控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体现与国家战略的融合,结合上海市的定位,利用自贸试验区、进博会平台,发挥金融、航运、贸易和科创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开展制造领域制度创新和全球交流。同时,依托长三角区域拓展上海制造业要素配置和产业链布局的空间,为“上海制造”增加“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新内涵。上海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九年排名全国第一位,但对标国际一流城市,“上海品牌”优势要进一步彰显。“扩大开放100条”“27条意见”“全面放开民间投资领域”……上海制造已然再出发,汽车产业要“智能造”,电子信息要“更高端”,生物医药正“加速跑”。挑战已来,只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业“隐形冠军”出现、全球资源都聚集上海滩时,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才能早日建成。

同乎无知

吴桂英调研制造业重点企业

吴桂英在调研制造业重点企业时强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登辉 凌晴)今天下午,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市委书记吴桂英赴中联重科、长沙比亚迪汽车、蓝思科技、铁建重工,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她强调,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为长沙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展现新作为。市领导夏建平、谭勇、沈裕谋、邱继兴参加调研。由国家级研究院孵化而来的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带着“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打造6大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持续引领行业智能化、无人化、新能源化发展。吴桂英寄语企业抢抓机遇、深挖潜力,在先进制造业发展、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作示范,进一步擦亮长沙高端装备制造业名片。自2009年入驻长沙以来,比亚迪与长沙的合作从汽车领域迈向全产业链,形成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长沙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创新研究中心,吴桂英同工程师探讨行业技术,勉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深耕优势领域,围绕产业链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发力做优生态。蓝思科技是全球第一家通过自主研发、将功能玻璃面板应用到电子消费产品显示屏上的生产企业。该公司目前正投资建设蓝思科技黄花生产基地,主要为全球5G电子消费品提供高端零部件。吴桂英详细询问企业需求,要求随行的部门、园区、属地负责人加强服务和保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等实际问题。短短十余年,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零起步,通过自主创新,填补了国内乃至全球多项技术空白,实现了从“世界装备装备中国”到“中国装备装备世界”的转变。吴桂英鼓励铁建重工继续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效应,掌握更多核心技术,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为“湘字号”工程机械走出国门作出贡献。调研中,吴桂英强调,当前全市上下正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长沙高质量发展。要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各相关部门和园区要全力以赴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希望企业发扬“三牛精神”,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现代化长沙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孰主张是

中国经济首季调研之制造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家们谈得最多的是“要创新”

春意渐浓,万物勃发。中国经济走过了2019年首个季度。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制造业究竟怎么样了?近一段时间,记者密集调研,感受到信心,也聆听了烦恼,触摸到主动求变的脉搏。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制造业正蓄势前进。信心在提升:政策春风与产业风口叠加利好4月,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盛会——德国“宝马展”在慕尼黑开幕,中国企业三一集团的挖掘机、履带吊等设备受到欢迎,参展首日,订单及意向订单就超1亿元。继去年创下历史最佳经营业绩后,集团旗下三一重工今年一季度也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对于企业的新气象,董事长梁稳根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企业多年智能化的探索积淀。广州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介绍,佳都是做人工智能的,与200多家企业有业务往来。今年以来,大家明显感觉到新变化,投资信心和意愿在增强。调研中,不少企业都谈到新变化:国家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政策效应在显现;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新技术进入新一轮爆发期,带来新机遇;制造业开放不断提速,推动国内企业破局高端制造……种种因素叠加,企业信心在提升。珠海智能制造联合会副会长张光明介绍,一季度,珠海智能制造行业稳中有增。这除了因产业本身处于风口期,还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红利,特别是港珠澳大桥开通,让内地与港澳企业交流更加便捷,带来许多新投资机会。宏观数据印证了企业信心的提升。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连续3个月低于临界点后,重返扩张区间,升至50.5%,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6个月高点。调研中,一些企业也坦言了烦恼和期待,外向型企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正在重寻新的市场和增长点;传统制造业因升级与环保标准提高等原因,技术改造成本压力较大。在政策层面,不少企业提出,希望简化减税降费操作,让政策更好落地。当前,制造业尚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采访的绝大部分企业都在积极作为、积极应变。转型新趋势:融变、裂变、聚变制造业蝶变,近些年一直是进行时。在调研中发现,制造业转型和服务业换代、互联网+提速等互动性越来越强,呈现三个趋势:融变——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曾是传统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代表,如今已转型为集制造和服务于一体的企业。中联重科总工程师付玲介绍,随着公司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的推进,公司打造了一系列智管、智租、智享等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为下游客户提供了设备安全、资产盘活、商业保险等增值服务。“现在一些企业,已分不清究竟是属于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了。”在近期走访多家制造业企业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在加快,制造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在转变,研发、设计、制造等每个环节都可以利用服务提升价值。裂变——水漆,以水为稀释剂的新型建材,与油漆相比,具有节能环保、超低排放、低碳健康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作为一家从工业贸易领域转型而来的企业,今年一季度,河北晨阳集团的水漆产品延续了近些年销量翻番趋势,新建的智能化生产线也开始试生产,这增强了晨阳在高端工业水漆领域的优势。晨阳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还将推出植物基儿童漆,利用易降解的可再生植物,让涂装更环保。近些年,制造业内部不断涌现创新、绿色、共享等新型产业;产业与企业内部不断涌现新产品、新工艺;市场细分在加快,这成为制造业释放内生动力的重要来源。聚变——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一些产业在集聚,例如航空产业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镇江、嘉兴、丹阳等地为支撑的长三角航空产业集群。在珠三角,珠江东岸在打造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带,西岸在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带。产业集聚在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在显现。主动而为:企业家们谈得最多的是“要创新”在调研中,制造业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经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阶段,有的还处于简单生产、依赖出口阶段。可以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道关口,是一个优胜劣汰、破旧立新的过程。当前,企业家们谈得最多的是“要创新!”用创新,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北新建材研制开发的石膏板复合墙体等产品,让墙不用再“砌”,直接“装配”,且绿色环保。尽管上游的住宅建筑市场并不处于景气周期,但北新建材正通过创新拓展企业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供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进一步挖掘翻修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从单一产品制造商,转变为绿色建筑解决方案商。”北新建材董事长王兵说。当前,内外环境的变化,也是对企业实力、韧性的考验,跨过高质量发展的关口,路就会越走越宽。制造业企业中,不论大小,创新的紧迫意识都越来越强,也正在寻找自己的创新之路。用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尽管当前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但因可再生和零排放特性,氢能源受到很多汽车企业的青睐。“我们现在正在研发第四代氢能源汽车,进一步降成本、延长燃料电池系统寿命、改善环境适应性问题。”北汽福田北京欧辉客车分公司副总裁秦志东说,掌握了核心技术,也就掌握了未来主动权。尽管一些企业在融资、成本、人才等方面存在困难,但练好“内功”越来越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只关注“市场要什么”“我能做什么”,更关注“我能做什么别人不能做的”,这也让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可期。企业是经济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细胞。调研中,越是深入到企业内部,越能触摸到活力与信心。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有效方案,来自企业、来自市场。(据新华社)

四大

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多措并举 挺起“山西制造”的脊梁

编者按为准确了解制造业发展环境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在开放条件下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的对策,为中央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委托,中国经济时报选取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西、陕西8个制造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为样本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期为山西篇。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段树军 张一鸣 曹英 张琴琴近年来,“山西制造”精彩不断,昔日的煤炭大省加速向制造强省挺进,制造业引领全省工业增长态势明显。但在全国新一轮经济大潮中,“山西制造”总体产业发展水平偏低,依然是个“吃力的追赶者”,转型跨越难关重重。如何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是三晋大地亟待求解的共同课题。主动选择:推进煤炭和制造业结构反转海棠洗衣机、春笋彩电、塞北箭汽车、环球自行车、太行缝纫机、华杰电子表……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山西制造”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也曾跻身潮头,但这些家喻户晓的老品牌早已相继偃旗息鼓。在山西人看来,“遍地黑金的山西,之所以出现过山车式的跌落,缘于深陷‘资源优势陷阱’。”太原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建庭在接受记者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山西所有的产业结构几乎都以煤炭行业为中心来布局服务,煤炭黄金十年,无心转型,跳水成常态后,无力转型,导致山西其他经济部门的基础十分薄弱,尤其是制造业发展更是乏善可陈。总体来看,山西制造业产业层次总体偏低,资源加工型、传统产业占较大比重;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研发投入相对偏低;制造企业融资渠道较窄且单一,融资成本较高;引才留才难,高端人才不足;产业集聚水平偏低,上下游企业供应链无法有序对接,专业化协作发展的配套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面对现实,山西主动选择强化产业转型指挥棒,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煤炭和制造业结构反转,摆脱严重依赖煤炭的困局,“到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2%提高到15%,煤炭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5%下降到11%”。山西省工信厅投资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山西省制造业结构性反转成效明显。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2%,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制造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4%。一个红色的“小家伙”,无需轨道也能自由“行走”,精准搬起货物、转身、放平,然后运送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这个能干的“小家伙”是山西东杰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杰智能”)开发的叉车式AGV机器人。山西太原重工研制的重型机械摄影/王彩娜430吨重,22米高的“大家伙”,一锤下去,就有200吨的重量,将海工设备的桩基像根根定海神针一样,打入近百米的深海,这个“大家伙”是山西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集团”)研制的国内首台超大型液压打桩锤,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长期垄断。“优先发展制造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2019年1月,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组织实施制造业振兴升级专项行动,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制造业,做大做强一批支柱性制造业,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制造业。铿锵鼓点再传希望之音,但漫长且多艰的转型之路,并不好走。步履艰难:尴尬的山西苦寻定位尴尬的山西,一直在苦苦寻找定位。“山西,不东不西,不是东西。”在调研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句自嘲的话一直挂在山西人的嘴边,苦涩与无奈流露而出。与山西在整个中国经济版图中逐渐边缘化相对应的是,山西城市经济体系相对封闭,内部产业更新缓慢。受“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影响,相关负责人坦言,山西制造业从行业总量到具体产品、生产企业,规模都相对偏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在行业内缺乏话语权,再加上尚未形成规模化的新兴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能力有限,制造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在热火朝天的“人才大战”中,山西声量不强,成了制造企业“吐槽”的重点对象。由于城市吸引力不强,制造业行业收入较低,老国有企业分配缺乏活力等原因,山西省吸纳人才困难,产业工人、科技研发人才等流失严重,许多关键岗位人才匮乏。无人才,何来创新?山西是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自主创新的基础、投入、转化、产出能力均处在末尾。包括太原工具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原工具厂”)等在内的山西老牌制造企业,“家底”陈旧更是不争的事实。始建于1958年的太原工具厂,虽然从“六五”以来,技术装备已经连续四次技改,但太原工具厂相关负责人坦言,与国内外实力较强的同行相比,技改在质和量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太原工具厂相关负责人透露,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资金目前已经到位,但与项目配套的技改资金还有一部分缺口。“从2017年五六月份开始,就积极向多家银行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迟迟未予落实。”东杰智能等民营企业更是头疼,“融资渠道较窄,且手续繁琐成本较高,抵押登记难以办理。”“过于严格的信贷担保抵押要求和风险管控制度,限制甚至剥夺了企业依靠创新投资和创新投入来实现转型升级的机会。”在大同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看来,现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难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因为企业可有效质押的资产已全部陷在银行里了,想帮助企业再融资很难。”“大同市制造业投资氛围不强。”大同市发改委总工程师韩伟表示,大同市制造业的利润基本不足10%,“习惯于炒地皮赚快钱的煤老板看不上”。劳动密集型生产制造企业--山西美原齿科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美原”)进入规模化发展后,“人力成本增加,导致比其他行业的利润率更低,生存难度更大。”自2017年以来,山西致力于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从招商政策来看,吸引力还不够强,组合优势不够明显。”太原市商务局总经济师王之峰说。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税费负担超出承受能力;制造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出现诸多障碍;金融和制造业融合模式尚未形成;产业队伍素质普遍不高且不稳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趋同化现象普遍;环保成本在不断上升……在向制造业强省迈进的过程中,竞争力弱、利润不高的山西制造业,还有诸多的挑战需要应对,亟须寻找新的动能来爬坡过坎,探寻适合自己的突围之路。在开放条件下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调查山西制造企业座谈会摄影/王彩娜欲突重围:持续加码降本增效为冲出重围,山西须使出浑身解数。生产制造业服务化生根发芽。太原锅炉集团从锅炉的生产商向煤的清洁高效燃烧集成体系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开展个性化产品设计,发展远程咨询、专业维修等新型服务业态。太原锅炉集团副总经理赵旭国表示,“在环保政策不断趋严、锅炉市场需求急剧下滑的态势下,2018年,太原锅炉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订货额18.4亿元。”为强化人才基础支撑,山西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的李昕建议,在制造业重点领域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以及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探索“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快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促进产教融合,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探索已经展开,如太原工具厂与中北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设立了“中北大学与太原工具厂工具装备研究生培养基地”及“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初步实现了强强联手、校企联手的战略布局。通过与清华大学岳光溪院士团队携手共进,太原锅炉集团引领中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走过了从“定态设计”到“留态重构”再到“流态二次重构”三个阶段,实现了炉内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超低排放。赵旭国建议,“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鼓励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太原工具厂希望,地方行业协会协调建立企业联系互动机制,鼓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地产品,扩大合作范围,实现互通共赢。太重集团相关负责人建议,在制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过程中,按照环保设施和排放的具体情况,做到“一厂一策”,不搞“一刀切”,有效释放产能。“人力成本大幅提升后,企业经营会非常困难,投资动力和创新研发能力也会受到抑制,不排除裁员的可能性。”山西美原齿科建议,针对制造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形态,要实现差异性的减税策略。比如,面对创新研发投入强度高的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深化和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执行力度和覆盖范围。山西省表示,2019年,减税降费力度要大于去年,把能减的都减下来,能降的都降下来,让企业轻装上阵。要切实强化金融服务,让企业感受到融资环境在改善、融资成本在下降。往期回顾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马鞍山:高质量打造“智造名城”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合肥:稳外贸、定信心、减税负、聚人才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安徽出硬招实招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江北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夯实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内外因素叠加 苏州制造业稳中求变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构建自主可控体系 走活江苏制造业整盘棋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上海嘉定布局高端先进制造版图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上海浦东:后工业化时代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上海:打造全球卓越制造基地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台州:加快迈向“制造之都”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宁波:构建制造业开放发展新优势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浙江:优化发展环境应对制造业挑战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厦门:持续开放 强化大企业造“新”能力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依靠创新突围 福州制造业寻求应变之道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福建:创新撑起制造业发展晴空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佛山制造”寻找突围新路径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创新:深圳制造超常规发展的永动力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广东: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 智造业迸发新动能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谷 云

席也

亿欧智库发布《2019-2020中国制造业转型趋势研究报告》

此份报告依托亿欧智库对中国制造业的长期研究与分析,阐述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宏观环境及面临的挑战。进而分析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破局之路,并辅以典型实践案例进行解读。图片来自“Unsplash”随着中国制造稳定发展,消费支出对GDP拉动作用明显,中美贸易一定程度影响出口环境,中国制造业进入了以内需消费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但目前中国仍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附加值较低、多样化市场需求无法有效满足等问题,以消费品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工业正在进行新一轮转型升级。因此亿欧智库撰写并发布了《2019-2020中国制造业转型趋势研究报告》,基于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及国际竞争力的梳理分析,从劳动力、技术、市场角度剖析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重要挑战,针对挑战提出中国制造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案例阐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践道路上的有效渠道和方法,希望可以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参考。一.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2014-2018年制造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对GDP的贡献比例维持在30%左右,制造业对中国经济增长依然起到重要支撑作用,2016年国家开始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消费品制造业总规模在20万亿以上,利润率水平位于制造业整体均值以上,在中国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正逐渐向消费品领域蔓延,出口导向型的消费品制造业企业面临相对严峻的外部环境。二.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三大挑战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亿欧智库认为中国制造业升级面临的挑战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产品附加值提升困难,消费多样化需求无法被有效满足。1. 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用工成本逐步上升,2008-2018十年间增长近两倍。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严峻竞争。不仅如此,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导致劳动力总供给正逐年减少,而制造业劳动力存在外流趋势,劳动力供给压力进一步增强。2. 产品附加值提升困难: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低,主要消费品制造业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企业存货周转率水平整体较美国存在差距,流动性较差。近年来,中国在技术研发方面虽然取得显著成就,但是R&D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薄弱,这就导致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动力不足。纵观消费品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企业嵌入中低端环节,缺乏定价权和获利空间,面临“低端锁定”的困局。3. 消费需求多样化无法被有效满足:零售渠道变革,线上线下消费渠道趋向高度整合,海量信息与选择使得消费者在供需市场中更具主动权。同时,消费者乐于尝新,不同消费群体呈现需求多样化。中国制造企业在产品创新,增加用户粘性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三. 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趋势针对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三大挑战,亿欧智库提出制造业升级的发展趋势:1. 通过技术应用提高生产效率: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核心载体为由ICT企业、大数据及软件企业和装备自动化企业助力并衍生出的智能工厂。在生产制造、质量管控、决策管理和研发设计等环节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和品质。在智能化趋势下,制造企业必须根据其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策略,逐渐提升工厂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2. 通过品牌培育提升产品附加值: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多以OEM代工模式为主,产品表现出可替代性强,附加值低等问题。近年来,中国制造企业注重自主研发和产品创新,通过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创新营销模式等手段提升产品附加值水平,涌现出以植观、钟薛高、完美日记等为代表的各类新锐国货品牌。3. 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赋能制造工厂:优质电商平台将消费者个性化及多样化的需求传递给制造企业,数据系统的全环节打通使消费大数据有效传导至生产决策端,指导企业实现柔性生产。四. 中国制造业升级代表案例根据报告提出的发展趋势,筛选具有代表性和实践性的企业及模式进行分析。1. 网易严选:网易严选通过直连消费者与生产商,一方面减少中间环节,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另一方面与生产商共享对消费者的需求洞察,促使生产商调整产品和生产计划,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亿欧智库选取与网易严选展开深度合作的代表性制造企业,以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合作模式和成效。详细内容可点击报告全文阅读。2. 酷特智能:酷特智能隶属于红岭服装集团,成立之初是传统OEM服装代工厂,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大数据驱动的定制化生产模式,成功转型为大数据驱动的C2M企业,并搭建智能服务平台,助力其他制造企业转型升级。3. 杰克缝纫机股份公司:主营缝纫机的缝前和缝中设备,专注缝制设备研发制造,已经成为中国缝制机械龙头企业。其自动化缝纫机设备在硬件方面对制造企业进行赋能,提高工厂的生产能力,为柔性生产提供基础。五. 总结与展望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品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无法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等问题的压力下,通过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柔性生产提高生产灵活性,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帮助下积极寻求合作和市场突破,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更多详细内容,点击链接下载完整报告:《2019-2020中国制造业转型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