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调研定义及分类市场调研,泛指调研机构通过科学系统的调研方法(常为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企业或市场,并获得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真实意见或市场竞争现状数据的活动过程,有助于帮助企业形成特定市场营销决策,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环节。广义而言,市场调研机构泛指所有可自行开展调研项目的组织、机构或部门,如可承揽桌面调研项目的咨询公司、部分本土知名企业(如腾讯、网易)的独立调研部门等。市场调研可从调研范围、调研性质、调研频率、调研方法、调研内容等角度进行分类。以调研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研和抽样调研;以调研性质划分可分为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性调研和预测性调研;以调研频率划分可分为一次性调研、连续性调研;以调研方法划分可分为文案调研、实地调研;以调研内容可划分为顾客满意度调研、消费者需求调研、竞争动态调研和市场环境调研。市场调研按不同角度分类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参与者分为一手信息来源(包括行业研究专家、调查访问对象)与二手信息来源(包括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第三方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网站);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为市场调研企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为企业客户、政府机构、个人客户等。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1、产业链上游分析一手信息来源,一手信息来源,即市场调研企业获得的原始资料数据(需自行整理分析,方可获得结论),具有实证性与保密性高的特征。如行业研究专家:行业研究专家可为市场调研企业提供行业咨询服务(如行业未来趋势预测、市场竞争现状、行业痛点分析等)。二手信息来源,即其他机构或协会搜集并整理分析的现有资料数据,可用于市场调研企业调研时参考,具有实证性与时效性低的特征。如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常出具行业相关重要数据(如行业市场规模、进出口业务量、宏观经济等数据),可信度高但常存在时效性差的问题。2、产业链下游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包括企业客户、政府机构及个人客户,其中企业客户占比最高,为80%左右。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初期,外资企业客户数量较多,但随着时间推移,本土企业相继崛起,市场调研需求逐步增多。现阶段,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本土企业客户数量占比约为90%,外资企业客户数量约为10%。本土业务为市场调研行业主要增长驱动力,国际业务有待加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技术随之迅速迭代更新,用于市场调研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增多,如眼动、脑电研究方法、互联网与大数据采集分析方法等。调研方法与技术的不断丰富提高了调研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推动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不断走向成熟。此外,伴随本土企业的不断崛起,为更了解市场现状、洞察消费者行为特征、提升市场竞争力,本土企业逐步养成市场调研意识。在此背景下,可提供专业服务以协助企业进行品牌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行情研究的市场调研行业深度受益。2015-2019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由115亿元增长至18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市场调研行业带来利好因素。市场调研企业逐渐将传统市场调研方式与互联网市场调研方式相结合,可丰富数据采集来源、加快数据获取时间、减少实际调研成本并拓宽调研应用场景。大数据时代来临,可进一步优化市场调研技术与研究方法,通过不同算法不断深挖更高层数据,并保证数据准确性与真实性。传统市场研究方法面临革新,市场调研企业运作效率将得以有效提升。在上述因素影响下,预计2019至2024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3.5%的速率持续保持增长,2024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将有望增长至351.9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四、中国市场调研行业驱动因素分析1、本土企业崛起,扩大调研市场需求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早期,市场调研企业多服务于部分大规模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本土企业市场需求尚小。但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本土企业相继崛起,为提升品牌竞争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本土企业的市场调研需求增多(如媒介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市场行情研究、用户行为态度特征研究、品牌与声望研究、价格研究、产品现场测试或追踪研究、广告效果追踪研究等),其中媒介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市场行情研究与用户习惯&态度研究市场实施比例较高,分别为13.7%、12.8%、9.1%、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多元化,促进市场调研行业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技术快速迭代更新,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也随之愈加丰富。调查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大数据研究。据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数据显示,采用以上研究方法的企业占比为73%、20.3%、6.7% ,其中面访研究为企业采用最多的研究方式,占比高达37.2%。市场调研企业通过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大数据研究为辅的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数据采集、整合、分析的运作效率,充分保证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有利于促进市场调研行业发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五、中国市场调研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参与者可分为三大梯队(根据企业营收):第一梯队企业是以尼尔森、盖洛普、益普索为代表的世界知名外资企业,年营收多为数亿元,此类企业为行业标杆企业,拥有领先个案研究水平;第二梯队企业是以CSM、零点研究、慧聪为代表的本土或合资领先企业,年营收常超过5000万元,成立较早、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第三梯队是以现代国际、中为咨询为代表的本土知名企业,年营收多低于5000万元。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梯队企业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尽管世界知名外资市场调研企业市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但本土市场调研企业业务水平逐步提升,不断抢占行业市场份额。现阶段,从企业类型分布来看,民营企业分布占比最高,为73.2%左右,其次为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国有企业等,占比分别约为12.5%、8.0%、4.5%。由此可见,选择开展市场调研业务的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随之日益激烈,企业需加强项目研究质量把控,方可长久发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六、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互联网市场调研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互联网市场调研,市场调研企业可丰富数据采集来源、缩短数据获取时间、降低实际调研成本。现阶段,常用的互联网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方式包括网站问卷调查、电子邮件调查、网上小组座谈、一对一网上深层访谈、文献资料分析、弹出式调查、网上观察、网上实验法等,其中选择网站问卷调查的市场调研企业使用占比最高,为59.8%,其次为网上固定样本与电子邮件调查,占比分别为27.7%、20.5%。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独立使用互联网市场调研方式的企业数量占比为30.5%,以传统市场调研为主的占比为29.9%,互联网与传统调研相结合的占比为24.3%,从未使用过互联网市场调研的占比为15.3%。互联网市场调研的商业价值不断受到市场调研企业的认可,其应用场景也愈加广泛,涵盖网络用户监测(如用户数量、结构、地理分布、消费行为)、网络广告监测(如网络广告发布量、点击率)、网站流量监测(如网站访问量、购买率)等。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在经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后,市场调研企业逐渐意识到互联网市场调研的重要性,相继开始采用互联网市场调研的方式。相比传统市场调研方式,互联网市场调研可为企业带来诸多优势(如调研效率高、范围广、成本低等),青睐互联网市场调研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因此互联网市场调研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2、大数据技术将不断应用于市场调研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减少了企业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成本与调研周期,还促使数据信息朝多样化、完整化方向发展(通过数据清洗、数据调整、数据补充等方式优化已获取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升市场调研企业的运作效率。传统的市场研究方法是通过定性、定量市场调查手段实现品牌研究,而大数据手段则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新闻媒体、社会化媒体等网站进行监测,实时掌握品牌市场舆论与消费者满意度情况,促进了企业对品牌形象现状与趋势的了解。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此份报告依托亿欧智库对中国制造业的长期研究与分析,阐述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宏观环境及面临的挑战。进而分析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破局之路,并辅以典型实践案例进行解读。图片来自“Unsplash”随着中国制造稳定发展,消费支出对GDP拉动作用明显,中美贸易一定程度影响出口环境,中国制造业进入了以内需消费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但目前中国仍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附加值较低、多样化市场需求无法有效满足等问题,以消费品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工业正在进行新一轮转型升级。因此亿欧智库撰写并发布了《2019-2020中国制造业转型趋势研究报告》,基于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及国际竞争力的梳理分析,从劳动力、技术、市场角度剖析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重要挑战,针对挑战提出中国制造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案例阐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践道路上的有效渠道和方法,希望可以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参考。一.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2014-2018年制造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对GDP的贡献比例维持在30%左右,制造业对中国经济增长依然起到重要支撑作用,2016年国家开始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消费品制造业总规模在20万亿以上,利润率水平位于制造业整体均值以上,在中国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正逐渐向消费品领域蔓延,出口导向型的消费品制造业企业面临相对严峻的外部环境。二.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三大挑战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亿欧智库认为中国制造业升级面临的挑战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产品附加值提升困难,消费多样化需求无法被有效满足。1. 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用工成本逐步上升,2008-2018十年间增长近两倍。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严峻竞争。不仅如此,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导致劳动力总供给正逐年减少,而制造业劳动力存在外流趋势,劳动力供给压力进一步增强。2. 产品附加值提升困难: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低,主要消费品制造业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企业存货周转率水平整体较美国存在差距,流动性较差。近年来,中国在技术研发方面虽然取得显著成就,但是R&D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薄弱,这就导致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动力不足。纵观消费品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企业嵌入中低端环节,缺乏定价权和获利空间,面临“低端锁定”的困局。3. 消费需求多样化无法被有效满足:零售渠道变革,线上线下消费渠道趋向高度整合,海量信息与选择使得消费者在供需市场中更具主动权。同时,消费者乐于尝新,不同消费群体呈现需求多样化。中国制造企业在产品创新,增加用户粘性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三. 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趋势针对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三大挑战,亿欧智库提出制造业升级的发展趋势:1. 通过技术应用提高生产效率: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核心载体为由ICT企业、大数据及软件企业和装备自动化企业助力并衍生出的智能工厂。在生产制造、质量管控、决策管理和研发设计等环节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和品质。在智能化趋势下,制造企业必须根据其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策略,逐渐提升工厂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2. 通过品牌培育提升产品附加值: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多以OEM代工模式为主,产品表现出可替代性强,附加值低等问题。近年来,中国制造企业注重自主研发和产品创新,通过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创新营销模式等手段提升产品附加值水平,涌现出以植观、钟薛高、完美日记等为代表的各类新锐国货品牌。3. 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赋能制造工厂:优质电商平台将消费者个性化及多样化的需求传递给制造企业,数据系统的全环节打通使消费大数据有效传导至生产决策端,指导企业实现柔性生产。四. 中国制造业升级代表案例根据报告提出的发展趋势,筛选具有代表性和实践性的企业及模式进行分析。1. 网易严选:网易严选通过直连消费者与生产商,一方面减少中间环节,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另一方面与生产商共享对消费者的需求洞察,促使生产商调整产品和生产计划,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亿欧智库选取与网易严选展开深度合作的代表性制造企业,以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合作模式和成效。详细内容可点击报告全文阅读。2. 酷特智能:酷特智能隶属于红岭服装集团,成立之初是传统OEM服装代工厂,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大数据驱动的定制化生产模式,成功转型为大数据驱动的C2M企业,并搭建智能服务平台,助力其他制造企业转型升级。3. 杰克缝纫机股份公司:主营缝纫机的缝前和缝中设备,专注缝制设备研发制造,已经成为中国缝制机械龙头企业。其自动化缝纫机设备在硬件方面对制造企业进行赋能,提高工厂的生产能力,为柔性生产提供基础。五. 总结与展望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品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无法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等问题的压力下,通过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柔性生产提高生产灵活性,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帮助下积极寻求合作和市场突破,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更多详细内容,点击链接下载完整报告:《2019-2020中国制造业转型趋势研究》
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慧莲 赵海娟 王小霞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因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给全球产业链带来的新变化,如何才能在开放条件下进一步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以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围绕市场准入、金融支撑、税费负担、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区域开放以及能源、物流成本等多个维度,中国经济时报20多位记者在深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安徽、陕西、山西八省市进行广泛的实地调研和近500份企业问卷分析后发现,在开放条件下进一步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多措并举,可以从四个方面重点着力:从政策环境和政商关系出发,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进得来、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环境;继续降成本、减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搭好平台。“给政策”须科学,“搞服务”要低调对于制造业的发展环境,评价指标有很多。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发现,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健康的政企关系是受访的制造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最为期盼的。从政策环境看,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所调研的八省市地方政府对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均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部分受访企业或多或少都享受到了政策福利。不过,他们同时反映,目前在这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如何改善制造业企业营商环境这一问题,近六成受访企业建议政府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致性。比如,有企业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抱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和标准频繁调整,让企业很被动,且额外增加了成本。在环保标准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为此,很多企业呼吁,政府“给政策”须科学,能更多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各部门的政策要保持一致性,切勿“打架”。同时,要严格各类标准发布,注重科学性、系统性,不要频繁调整,变来变去,造成企业重复投资。如果必须进行政策或标准调整时,要注意留给企业足够的缓冲期。此外,一些企业还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反映,虽然目前各种优惠政策很多,但申请需要准备的文件也特别多,有时需要聘专员负责。一些小企业由于感觉申请补贴成本太高、额度低也就自动放弃了。建议政府进一步简化补贴政策的申领手续,并且加强政策宣传,让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实惠。从理顺政企关系方面看,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发现,受访企业最怕“折腾”、最怕“干扰”,最欢迎对企业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的低调服务型政府。在这次企业问卷调查中,超过半数受访企业认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值得推广。比如,很多接受采访的深圳企业负责人反映,深圳政府做得最好的一点,就在于他们与企业的关系就像空气一样,企业日常经营的时候一般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但是一旦企业需要政府的时候,政府就能变成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氧气”。这是华为、大疆等众多优秀制造业企业在深圳扎根的秘密。除了深圳市政府与企业的“空气”关系,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还发现,上海市政府与企业的“店小二”关系、浙江台州市政府与企业的“母子呵护”关系等,对优化当地营商环境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这些做法对于着力改善营商环境的其他省区市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人才要能进得来,还能留得住、用得活尽管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人才环境总体上已有长足发展,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制造业企业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当前,优化人才环境是各地政府极为重视且着力的重点,引人、留人的政策频出。比起“一掷千金”广纳英才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省份的人才吸引力相对较低,产业工人、科技研发人才流失严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发现,调研的八省市政府部门和企业正在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营造进得来、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环境,已取得一定的效果。比如,此次调研的中西部各地注重推动构建靶向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聚焦制造业核心技术攻关,切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山西省探索“订单式”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中北大学与太原工具厂工具装备研究生培养基地”的设立逐步缓解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中西部一些对高新技术依赖高的民营制造业企业,通过在外地布局的方式破解人才瓶颈,比如在北上广深设立研发基地,解决高层次人才不愿来当地工作的难题。在采访中,制造业企业对下一步优化人才环境怀有更多期待。比如,有受访企业提出,国家应该建立普惠的共性技术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平台,为中小企业了解前沿信息技术畅通渠道和降低成本。还有企业建议,未来是否可以参照扶贫的模式,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或是给予资金扶持,鼓励高等院校对企业进行技术扶贫、管理扶贫。此外,还有受访企业建议,政府部门应尽快充分兑现引进人才时的激励政策,同时,要完善科研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快探索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期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机制。降成本、减负担,老问题期盼新解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发现,制造业企业所抱怨的成本高、负担重主要集中在税费和融资等老问题上。而此次调研的八省市都在积极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在减轻税费负担方面,今年以来,浙江、山西、陕西等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已纷纷出台配套措施,坚决“割肉”支持中央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决定。很多制造业企业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此轮减税降费直击企业痛点,切实减轻了负担,增强了发展信心,希望未来减税降费的覆盖面更广、力度更大。具体来讲,八成多受访企业希望政府加快落实减轻企业增值税、所得税负担政策;有一半的受访者建议减轻企业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和契税负担;还有四成多的受访企业希望减轻企业失业保险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等。在降低融资成本负担方面,中国经济时报此次调研的八省市均作了有益探索。深圳的案例堪称成功。当地利用完善的创业投资市场体系以及财政科技多元化投入机制,全面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资本市场各种要素资源投向制造业科技创新。不仅降低了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也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如何才能营造更为公平的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发现,受访企业比较期待的措施包括:实施更加精准的制造业金融支持政策,促进制造业政策与金融服务的良性互动;强化资本市场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促进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制造业加快发展等。创新要想有活力,体制机制得保障最近几年,中兴、华为等企业的遭遇凸显出在开放条件下,制造业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这次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创新”。不论是来自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的制造业企业,都寄望创新能够带领企业走得更好更长远。调研八省市的政府部门近年来纷纷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涉及推动制造业创新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财政对制造业创新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对于如何才能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现,受访企业认为最有效的举措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其他受到企业重视的相关措施包括: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增加自主研发投入、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为何能成为制造业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创新因素?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发现,是因为调研的八省市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赔偿额低、维权成本高、执法条件和手段薄弱等。为此,一些受访企业负责人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提出如下建议:应该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建立省、市、县(区)三级行政执法保护体系;加快专利法修改进度,设定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规定,提高法定赔偿额,从而提高侵权成本;进一步优化专利无效制度设计,杜绝专利侵权人恶意利用无效制度漏洞等。此外,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因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问题在八省市普遍存在,所以,面向关键领域的行业共性技术需求,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成当务之急。但目前,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建设中普遍存在一些难点。比如,由企业牵头组建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由于股权结构复杂,没有独立法人,导致无法申请国家级创新中心。因此,一些企业建议,国家应该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实行高效灵活的市场化机制,破除目前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激发创新平台活力。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帅
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慧莲 王小霞 赵海娟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创造了诸多辉煌成就。在这一过程中,制造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解制造业发展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寻找在开放条件下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的对策,从2018年底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时报20多位记者深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安徽、陕西、山西八省市,从市场准入、金融支撑、税费负担、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区域开放以及能源、物流成本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广泛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近500份企业问卷调查分析,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现,当前,从多方面来看,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均处于持续优化的状态中,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受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外迁、内移和数字化转型三大趋势。但是,从长远来看,我国制造业发展仍面临核心技术积累不够、各类人才不足以及企业税负、环保、融资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亮点频现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通过对八省市调研发现,各地为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亮点频现。加码支持创新发展。调研发现,近年来,八省市推动制造业创新的相关政策频出,财政对制造业创新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企业创新转型意愿不断强化。如福建省及厦门以外的各地市财政部门与兴业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福建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基金,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为省内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截至去年年底,已投放资金80.35亿元,累计带动制造业技改投资超过660亿元,财政撬动社会投资放大比例超过1∶33。江苏、上海等地通过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创新等手段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广东、浙江、安徽等地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制造业向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提升整体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多维度吸引人才。调研八省市陆续出台多项人才吸引政策,从住房、落户、医疗、教育等多方面发力。西安提出大学生落户“零门槛”;佛山努力把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做好,减轻人才后顾之忧;苏州给高科技人才开出高价,搭建研发和产业化平台;深圳自2016年以来,陆续出台实施“81条”人才新政、“十大人才工程”和人才工作条例等,构成了人才政策的“四梁八柱”。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市场准入方面,调研的多个省份像浙江、江苏等地在全省范围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尤其是狠抓投资项目的精准服务,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加快推进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升级,促使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以宁波为例,当地探索实施“标准地”制度,促使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加强商事登记高效服务,进一步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减少证照数量,降低准入门槛,全面推行“多证合一”“证照联办”等改革,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从受理到领取税务发票)3个工作日内完成。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近年来,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个人所得税改革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在调研各地扎实落地,制造业企业的税费负担明显减轻,税收改革红利正在逐步转化为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有效需求的发展动能。如2018年广东(不含深圳)制造业减税106亿元,切实降低了制造业生产经营成本,提振了实体经济发展信心。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预计,2019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针对制造业的减税政策落地后,整个集团将减少税费超过20亿元。强化金融支持。中国经济时报此次专门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受访企业希望“实施更加精准的制造业金融支持政策,促进制造业政策与金融服务的良性互动”。调研八省市在这方面的举措也是可圈可点:浙江鼓励金融机构对制造业扩大信贷规模,发挥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江苏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融资租赁等与产业直接结合的金融服务;福建积极发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融资品种,探索股权质押贷款、投贷联动等服务模式,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长期、稳定金融支持。我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外迁、内移、数字化转型三大趋势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调研发现,在开放条件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受此影响,当前制造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外迁”趋势。受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趋严等因素影响,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许多中低端制造业企业选择迁往成本相对较低的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一些高端制造业企业,受美国经济复苏、减税及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开始考虑在发达国家投资,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内移”趋势。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调研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和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即“内移”趋势明显。“等高对接”、共同发展正成为安徽等地承接产业转移共识,合肥、芜湖等市出台配套政策支持。以安徽为例,为了支持我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早在2011年就发布了《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同时,聚焦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语音等优势领域,共建国家级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承接沪苏浙制造业产业转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数字化转型趋势。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涌,越来越多的地方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广东、上海、福建、浙江等地政府陆续出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措施,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广东省2018年就出台方案,提出到2020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技术、人才和成本等多因素制约我国制造业环境的持续优化虽然此次调研的八省市陆续推出一系列举措来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现,从长远来看,在开放条件下,仍有不少因素制约着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其中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核心技术积累不够。一方面,我国制造业起步晚,基础薄弱、资金短缺、人才不足,一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在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另一方面,一些企业长期忽视技术研发与科技创新,导致核心技术落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此次调研省份不少国企由于国资考核、任期制和决策程序复杂等原因导致出现研发投入不足、创新精神不足以及对新技术敏感性不强等现象。东中西部调研省份的民营企业也普遍存在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创新精神不够、创新动力不强的现象。人才不足。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不少企业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反映,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的突出问题。此次问卷调查显示,近四成的受访企业认为,影响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开放和优化的主要因素是“高新技术人才缺乏”。实地采访调研发现,很多地方不仅是高端人才招不来、留不住,一线工人也越来越难招。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税负、环保、融资等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负担偏重。中国经济时报开展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税费负担偏重、金融对制造业支持缺乏公平、资源能源环境及物流成本上升成为当前影响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开放和优化的主要因素。不少受访企业表示,在减税降费上,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整体效果不错,但此次调研地区仍有不少企业对减税降费的获得感不是很强烈。一方面他们认为减税降费力度还可以再加大,另一方面,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标成本优势比国内明显。这些企业反映,国家应在减税降费上出更精准、更有力的实招。除了税费负担,还有企业反映,一些地方由于环保标准不统一,造成当地企业重复投资,成本增加;同时,在国内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民营制造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然存在。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帅
来源:华夏时报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杨仕省 北京报道当前,中国经济仍存下行压力,如何交出满意的宏观经济运行答卷?最近国家发改委密集展开的一轮又一轮的调研,透露出诸多信号。《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临近年底收官,尽管超预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但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仍在密集调研,为重点行业经济形势分析把脉,力求持续巩固经济恢复向好态势,为明年“开门红”做铺垫。相比此前,此轮调研时间长,出动部门也很多。事实上,自2020年10月底以来,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国家发改委多个部门围绕制造业重点行业和居民消费等热点焦点问题,持续密集调研10次以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制造业,有关政策也还会出台”。北京福盛德经济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冯德林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指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比重由2012年的31.4%下降至2019年的27.2%,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为此必须要保持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基本稳定。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发改委产业发展司轮番出击,前往各地大型企业展开调查。10月底至11月底,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加强与钢铁、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协会的联系,不断加强重点行业经济形势分析研判。此外,近期综合司赴中宏网开展调研座谈,围绕经济运行监测预测的大数据平台建设相关工作进行交流。同样密集调研的还有发改委产业发展司,近期召开各类座谈会就有四五场,内容也主要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现状等。例如,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忠娟带队赴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开展调研,详细了解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形势和市场走势,并重点就自主品牌机器人的优势领域、薄弱环节,以及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与联盟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提出了“十四五”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考虑。同日,国家发改委还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整体推进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稍早的11月17日在国家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就透露,按照“十四五”规划建议,国家发改委将加快完善运输机场布局,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江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充分利用重大建设项目库等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加大企业与地方等协调沟通,对列入‘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孟玮说。随后,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加快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整体推进三大区域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打好打赢三大区域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攻坚战。有预测,我国制造服务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升级。“国家发改委也正就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并将在完善后尽快发布。”冯德林说,未来智能工厂、健康医药、现代物流等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加快培育新型消费除了制造业外,消费是调研的另一个重点。11月中上旬,国家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有关负责人带队,会同其他部委相关负责人,赴广东惠州、东莞、深圳等地调研,实地考察了TCL、华为、朝阳电子、裕元鞋业、华宏眼镜、腾讯、飞亚达、比亚迪、迈瑞、元戎启行、大疆等企业,惠东双月湾、万江下坝坊、宝安欢乐港湾等消费场景,并召开由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和政策诉求。下一步,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将结合调研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和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的政策措施。与之呼应的是,不久前,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例行发布会上明确表示,顺应服务消费升级的趋势,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出台促进服务消费的新举措,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智慧文旅、在线教育培训、智能体育等服务消费新模式,引导传统服务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发布“互联网+旅游”发展意见,旅游电子合同获得认可,为促进旅游消费提供了便利。有专家预计接下来促消费政策还会不断推出。此外,在改革创新方面的举措也值得期待。本报记者了解到,10月底发改委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完善创新政策体系等有关问题。会议针对当前创新政策体系存在的不足、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及一些支持政策没完全落实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12月2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负责人赴国资委进行座谈,总结中央企业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总体情况、存在困难,并就更好推动中央企业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交换意见。预计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聚焦制约创新的痛点难点持续发力,推动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本报记者注意到,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近日撰文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随着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同时,要按照《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要求,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经过多年改革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不少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十四五’时期,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何立峰称。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近日,产业发展司开展了前三季度制造业、服务业发展形势调研工作,向东、中、西和东北地区部分省份,石化、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船舶、轻工、纺织、互联网、物流与采购、银行业等行业协会,重点了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工作情况,前三季度制造业、服务业发展走势,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以及相关政策建议等。
编者按为准确了解制造业发展环境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在开放条件下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的对策,为中央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委托,中国经济时报选取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西、陕西8个制造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为样本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期为山西篇。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段树军 张一鸣 曹英 张琴琴近年来,“山西制造”精彩不断,昔日的煤炭大省加速向制造强省挺进,制造业引领全省工业增长态势明显。但在全国新一轮经济大潮中,“山西制造”总体产业发展水平偏低,依然是个“吃力的追赶者”,转型跨越难关重重。如何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是三晋大地亟待求解的共同课题。主动选择:推进煤炭和制造业结构反转海棠洗衣机、春笋彩电、塞北箭汽车、环球自行车、太行缝纫机、华杰电子表……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山西制造”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也曾跻身潮头,但这些家喻户晓的老品牌早已相继偃旗息鼓。在山西人看来,“遍地黑金的山西,之所以出现过山车式的跌落,缘于深陷‘资源优势陷阱’。”太原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建庭在接受记者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山西所有的产业结构几乎都以煤炭行业为中心来布局服务,煤炭黄金十年,无心转型,跳水成常态后,无力转型,导致山西其他经济部门的基础十分薄弱,尤其是制造业发展更是乏善可陈。总体来看,山西制造业产业层次总体偏低,资源加工型、传统产业占较大比重;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研发投入相对偏低;制造企业融资渠道较窄且单一,融资成本较高;引才留才难,高端人才不足;产业集聚水平偏低,上下游企业供应链无法有序对接,专业化协作发展的配套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面对现实,山西主动选择强化产业转型指挥棒,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煤炭和制造业结构反转,摆脱严重依赖煤炭的困局,“到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2%提高到15%,煤炭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5%下降到11%”。山西省工信厅投资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山西省制造业结构性反转成效明显。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2%,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制造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4%。一个红色的“小家伙”,无需轨道也能自由“行走”,精准搬起货物、转身、放平,然后运送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这个能干的“小家伙”是山西东杰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杰智能”)开发的叉车式AGV机器人。山西太原重工研制的重型机械摄影/王彩娜430吨重,22米高的“大家伙”,一锤下去,就有200吨的重量,将海工设备的桩基像根根定海神针一样,打入近百米的深海,这个“大家伙”是山西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集团”)研制的国内首台超大型液压打桩锤,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长期垄断。“优先发展制造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2019年1月,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组织实施制造业振兴升级专项行动,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制造业,做大做强一批支柱性制造业,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制造业。铿锵鼓点再传希望之音,但漫长且多艰的转型之路,并不好走。步履艰难:尴尬的山西苦寻定位尴尬的山西,一直在苦苦寻找定位。“山西,不东不西,不是东西。”在调研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句自嘲的话一直挂在山西人的嘴边,苦涩与无奈流露而出。与山西在整个中国经济版图中逐渐边缘化相对应的是,山西城市经济体系相对封闭,内部产业更新缓慢。受“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影响,相关负责人坦言,山西制造业从行业总量到具体产品、生产企业,规模都相对偏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在行业内缺乏话语权,再加上尚未形成规模化的新兴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能力有限,制造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在热火朝天的“人才大战”中,山西声量不强,成了制造企业“吐槽”的重点对象。由于城市吸引力不强,制造业行业收入较低,老国有企业分配缺乏活力等原因,山西省吸纳人才困难,产业工人、科技研发人才等流失严重,许多关键岗位人才匮乏。无人才,何来创新?山西是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自主创新的基础、投入、转化、产出能力均处在末尾。包括太原工具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原工具厂”)等在内的山西老牌制造企业,“家底”陈旧更是不争的事实。始建于1958年的太原工具厂,虽然从“六五”以来,技术装备已经连续四次技改,但太原工具厂相关负责人坦言,与国内外实力较强的同行相比,技改在质和量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太原工具厂相关负责人透露,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资金目前已经到位,但与项目配套的技改资金还有一部分缺口。“从2017年五六月份开始,就积极向多家银行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迟迟未予落实。”东杰智能等民营企业更是头疼,“融资渠道较窄,且手续繁琐成本较高,抵押登记难以办理。”“过于严格的信贷担保抵押要求和风险管控制度,限制甚至剥夺了企业依靠创新投资和创新投入来实现转型升级的机会。”在大同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看来,现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难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因为企业可有效质押的资产已全部陷在银行里了,想帮助企业再融资很难。”“大同市制造业投资氛围不强。”大同市发改委总工程师韩伟表示,大同市制造业的利润基本不足10%,“习惯于炒地皮赚快钱的煤老板看不上”。劳动密集型生产制造企业--山西美原齿科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美原”)进入规模化发展后,“人力成本增加,导致比其他行业的利润率更低,生存难度更大。”自2017年以来,山西致力于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从招商政策来看,吸引力还不够强,组合优势不够明显。”太原市商务局总经济师王之峰说。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税费负担超出承受能力;制造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出现诸多障碍;金融和制造业融合模式尚未形成;产业队伍素质普遍不高且不稳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趋同化现象普遍;环保成本在不断上升……在向制造业强省迈进的过程中,竞争力弱、利润不高的山西制造业,还有诸多的挑战需要应对,亟须寻找新的动能来爬坡过坎,探寻适合自己的突围之路。在开放条件下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调查山西制造企业座谈会摄影/王彩娜欲突重围:持续加码降本增效为冲出重围,山西须使出浑身解数。生产制造业服务化生根发芽。太原锅炉集团从锅炉的生产商向煤的清洁高效燃烧集成体系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开展个性化产品设计,发展远程咨询、专业维修等新型服务业态。太原锅炉集团副总经理赵旭国表示,“在环保政策不断趋严、锅炉市场需求急剧下滑的态势下,2018年,太原锅炉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订货额18.4亿元。”为强化人才基础支撑,山西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的李昕建议,在制造业重点领域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以及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探索“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快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促进产教融合,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探索已经展开,如太原工具厂与中北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设立了“中北大学与太原工具厂工具装备研究生培养基地”及“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初步实现了强强联手、校企联手的战略布局。通过与清华大学岳光溪院士团队携手共进,太原锅炉集团引领中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走过了从“定态设计”到“留态重构”再到“流态二次重构”三个阶段,实现了炉内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超低排放。赵旭国建议,“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鼓励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太原工具厂希望,地方行业协会协调建立企业联系互动机制,鼓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地产品,扩大合作范围,实现互通共赢。太重集团相关负责人建议,在制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过程中,按照环保设施和排放的具体情况,做到“一厂一策”,不搞“一刀切”,有效释放产能。“人力成本大幅提升后,企业经营会非常困难,投资动力和创新研发能力也会受到抑制,不排除裁员的可能性。”山西美原齿科建议,针对制造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形态,要实现差异性的减税策略。比如,面对创新研发投入强度高的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深化和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执行力度和覆盖范围。山西省表示,2019年,减税降费力度要大于去年,把能减的都减下来,能降的都降下来,让企业轻装上阵。要切实强化金融服务,让企业感受到融资环境在改善、融资成本在下降。往期回顾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马鞍山:高质量打造“智造名城”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合肥:稳外贸、定信心、减税负、聚人才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安徽出硬招实招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江北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夯实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内外因素叠加 苏州制造业稳中求变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构建自主可控体系 走活江苏制造业整盘棋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上海嘉定布局高端先进制造版图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上海浦东:后工业化时代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上海:打造全球卓越制造基地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台州:加快迈向“制造之都”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宁波:构建制造业开放发展新优势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浙江:优化发展环境应对制造业挑战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厦门:持续开放 强化大企业造“新”能力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依靠创新突围 福州制造业寻求应变之道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福建:创新撑起制造业发展晴空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佛山制造”寻找突围新路径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创新:深圳制造超常规发展的永动力制造业发展环境系列调查丨广东: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 智造业迸发新动能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谷 云
今天某新能源车企的朋友向小编吐槽,他们领导每天带着他奔赴各市做调研,为了做好车主访谈,花费了巨大的金钱和精力,也不知道得到的结论到底有没有参考性。他们公司目前还没有形成流程化的成熟的调研团队,一切都在摸索阶段,虽然新能源车卖的非常不错,但他们平常参考的目标市场和用户研究结果全都是外购调研公司的咨询产品,这就造成了很大的局限,不仅意味着长期付出高成本,还会对调研公司形成依赖,无法创造出差异化的产品,既然用户调研这么重要,那么一个还没有建立成熟的调研机制的企业怎样做好目标市场的细分,做好用户研究呢:第一步:市场分析把市场分析放在第一步,是因为汽车行业的特殊性。这个行业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了,各种车型都经过了市场的检验,用户的偏好也能够直接的从销量中反映出来,先对行业的数据,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很快的寻找到调研的切入点,譬如上海的插电偏好,海南的日系车偏好,新能源汽车主销的为什么都是大城市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对畅销车型的配置,外形,品牌,营销等都做一个分析,最终找到有助于支撑公司做战略规划,产品规划的调研需求。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多和相关部门对接,避免做无用功。第二步:整理需求寻找到调研需求之后,要将这些点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你只能选择一个,比如依据城市,人群,项目,调研形式等等,分类过程中还要和相关部门对接,考虑成本和创造的价值两相权衡。除了探究市场的调研需求,汽车公司还有很多反馈性的调研需求,需要知道上市产品的表现如何,消费者是怎么评价这款产品,他们买或不买的原因,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使用场景,满意和不满意的点等等,这类需求通常是按车型立项,专门针对一款车的用户进行全面的调研。第三步:确定主题整理好需求之后,需要把相关人员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来确定你调研的主题和内容,你不用担心他们会烦,一定要多对接多沟通,这样你的调研才能为这些做战略和产品规划的同事提供支撑,一定程度上,公司做出来产品是不是受欢迎,有没有竞争力,跟调研结果有很大的关系。第四步:设计方案方案涉及的东西比较多,但也并不是很麻烦,最重要的就是选择调研方法,和选择样本,一般先选择调研方法,再取样。调研方式要考虑定量和定性的优劣势,大多数情况下推荐两相结合,比如新车的准入调研,只要目的是市场预研和产品定义,就需要定量与定性结合,但如果只需要验证产品某方面的消费者评价和接受度,采用定性调研就可以了。选择样本的时候不同于理论方法的是,必须对竞争产品的配置,品牌等进行筛选,调研用户时,也首先选择我们目标市场内的用户,再通过用户画像进行甄别,选择优质的调研对象,一般企业做调研都会给参与者提供报酬,才能邀请来相匹配的调研对象,所以要事先搜集用户的具体情况,包括姓名,年龄,就职的工作,家庭情况,收入,学历等等,再相应的筛选。第五步:预调研很多企业会省略这一步,其实做一个预调研对方案进行验证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小规模的预调研,你会发现这个过程中可能不完善的细节,可能达不到的目的,经过验证和完善的调研方案能够让调研活动事半功倍。第六步:正式调研之前的所有步骤都是正式调研的准备工作,但都比这一步要重要。在正式调研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更多是细节。就比如现在各大车企用得最多的就是访谈方式,只需要1~2场深度访谈的时间,却能同时搜集到8~12名用户的反馈,于是在敏捷的用户研究中,焦点小组似乎成了无往不胜的利器。但其实这种方法固然好,在正式调研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主持人需要对要调研的产品本身非常了解,这样在焦点小组执行的过程中,才能敏锐扑捉到讨论中的重点,选择的用户也非常重要,最好没有意见领袖型的用户参与,否则很可能主持人就控不住场,导致整场下来达不到调研目的,此外,访谈室的布置,温度等等都会影响这场调研的效果。做完以上这些工作之后,需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一一解答最初收集到的需求,解答完之后挖掘这次调研中发现的新的问题点,用户需求等等,完成调研报告。最后的最后,应该针对这次调研做一个总结,有哪些地方遇到了问题,调研方法,样本的选择有什么经验或教训,这样下来,一个调研才算是做完整了,在为公司创造了价值的同时,个人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思考。
编者按为准确了解制造业发展环境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在开放条件下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的对策,为中央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委托,中国经济时报选取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西、陕西8个制造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为样本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期为上海篇。资料图片/新华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涛涛黄浦江,见证了申城几个时代的风雨。40年前,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等风靡全国;40年后,商用飞机、电动汽车如日方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但对寸土寸金的上海该不该发展制造业也曾有过争论。“上海不能不要制造业。”上海市市长应勇明确给出制造业发展方向: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2019年4月,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莅临上海车展上汽通用展台。上汽通用目前推出了国产纯电动车。2018年位于浦东金桥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发展中心投产,还将与合作伙伴研发下一代新能源电池。(图片来源:上汽通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在上海进行调查采访时了解到,上海制造业总产值已突破3万亿元,但高端制造业优势不足。因此,在打造国际经济中心、金融和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全球科创中心的大背景下,“上海制造”的新使命是突破核心技术、人才不足等瓶颈,开展制造领域制度创新和全球交流,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球卓越制造基地。创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尽管全国经济增长放缓,但投资者认可上海市的营商环境,考虑整体软实力,包括成本、产业配套等,仍选择在沪布局。仅在2018年,特斯拉、大众纯电动汽车、积塔半导体等5个投资百亿元以上和15个投资十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带动2018年上海市工业投资增长17.7%,增幅创近10年新高。华力二期等累计投资超千亿元项目正在建设。上海不仅成为中国汽车研发中心,一批龙头企业也相继在临港集聚,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先进制造业的蓝图开始绘就。记者走访浦东新区、嘉定区政府了解到,上海要创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汽车、电子信息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民用航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化工四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强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联动,深化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5G等产业链对接合作。只要是符合科技变革方向、产业发展导向的项目,就会在上海优先落地。2019年,中国商飞已成立11年,实现了中国喷气式商用飞机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C919大型客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商飞未来将加快构建智能制造体系。(图片来源:中国商飞官网)上海市经信委综合规划处副处长熊世伟对记者表示,上海“十二五”时期制造业比重为30%左右,近年来保持在26%至27%。“十三五”规划提出制造业提质增效,偏软的工业互联网和偏硬的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上海金融环境好,资本力量较雄厚,资源合理利用就能促进制造业发展。制造业发展还要和科创中心的目标相结合,科学研究要往产业上转,也就是“钱变纸、纸变钱”的过程。长三角不仅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软实力也优于其他地区。熊世伟说:“汽车和电子产业在江浙沪有优势,上海就联合长三角其他地区一起做,现在聚焦大电子、高端工业基础软件。为了吸引制造业企业,上海市编制了101张产业电子地图,涵盖一二三产业,对每个区有定位,对产业分类指导,使其差别化发展。2018年‘卓越人才计划’包括一批名家、企业家、科学家、工匠,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产业改造都有具体内容。”上海市推动了几次大的战略性调整,制造业结构从以轻纺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再到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制造业价值链和全球分工地位有所提升,放宽了新业态、新产业的市场准入,制造业转型升级恰逢其时。“四基”是产业发展核心所在记者走访了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浦东战略研究院、上海政策研究室以及多家企业,得知制造业发展瓶颈主要是基础研究支撑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品牌影响力不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要爬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坡”,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技术和先进基础工艺是绕不过去的“坎”。上海市长期关注制造业发展的专家告诉记者,上海制造业整体发展中,层次较低、简单加工制造、“三高一低”企业占有相当的比例,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全市制造业体量最大的浦东新区,外资占比高,开放程度也高,但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浦东制造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处于价值链的中端或偏下。”而且成本越来越高,包括人员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受工业用地紧缺、环境容量限制的影响,很多企业迁移到周边的江苏和浙江。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基地,占全国40%的市场份额,但关键零部件多从海外购入。工业“四基”薄弱,从现状看,光刻机、离子刻蚀机等都能“卡”住脖子,自主创新不足,缺乏核心技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这是上海制造业要面对的现实,也是全国制造业的通病。“制造业真正要补基础研究这块短板,尤其是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全球科学技术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我国已开始投入大科学设施,尖端材料、生命科学等都必须做基础研究。”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负责人对记者说。记者走访企业时了解到,多家民营企业均遭遇过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国有企业由于国资考核、任期制和决策程序复杂等原因导致研发投入不足,创新精神不足,对新技术敏感性不强。尖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创造。中国商飞成立了大飞机投资基金,通过并购、投资等进行大飞机产业链的布局。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人士均表示,应减少对企业的财政补贴。未来面对的是全球竞争,上海要加强和国家基金、国开行等合作,为核心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目前,由100亿元设计业并购基金、100亿元装备材料业基金、300亿元制造业基金共同组成的上海5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已完成组建,基金如何有效地促进科研值得进一步思考。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效果图。2018年8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特色工艺生产线项目在上海临港开工,将打造面向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等高端应用的特色工艺生产线,计划2020年一阶段工程竣工投产。临港已初步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的集聚。(图片来源:积塔半导体)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国家设立智能制造装备专项资金,补贴生产企业和应用企业,但以补贴产品为主,没有起到促进关键技术研发的作用。举个例子,数控机床等没有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研发各自为政,缺乏资源共性与合作平台。”上海市研究人员对记者分析。记者了解到,产学研重要的结合是利用现有科研院所高校里团队的力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上海市政协成立了成果转化促进会启动联盟计划,让中小企业去招标,公开企业的技术难点,再让高校、科研院所来应标,整合了资源,但目前影响的企业有限。贝加莱中国市场部经理宋华振告诉记者:“对企业补贴会产生很多骗补的现象。之前有企业测算,一台国产机器人有60%都依靠财政补贴,国家补30%,地方补15%,给用户补15%,会导致企业失去竞争力。目前是流程工业和离散工业产能处于饱和状态,但高端制造业从来都没有饱和。”全球制造业的大部分价值在向生产性服务业集中。比如汽车产业,后市场规模会慢慢超过销售规模,飞机、船舶产业也是如此。记者走访后发现,上海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能级不高,全产业链联动能力薄弱,对制造业的支撑、服务、带动作用偏低,而研发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创业金融服务等发展空间广阔,生产性服务业的潜力有待进一步被激活。开展制造领域制度创新和全球交流环顾全球,制造业成为上海区别于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城市的特色,也是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财富。2018年10月,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在嘉定安亭开工建设。该工厂是大众汽车全球首个专为MEB新能源平台设计建造的工厂,工厂建成后,将投产全新一代纯电动汽车。 (图片来源:大众新能源)“上海必须超越传统工业发展思路,走出一条超大型国际大都市制造业发展的新路。”上海市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建告诉记者,坚持国家定位的关键在于率先突破“卡脖子”技术,在重大装备研制、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制造竞争方面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体现出对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引领。长远看,不能引领国际产业发展的“上海制造”是没有意义的。上海制造业必须在复杂制造、智能制造和高端制造领域有所作为,持续攀升并牢牢把控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体现与国家战略的融合,结合上海市的定位,利用自贸试验区、进博会平台,发挥金融、航运、贸易和科创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开展制造领域制度创新和全球交流。同时,依托长三角区域拓展上海制造业要素配置和产业链布局的空间,为“上海制造”增加“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新内涵。上海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九年排名全国第一位,但对标国际一流城市,“上海品牌”优势要进一步彰显。“扩大开放100条”“27条意见”“全面放开民间投资领域”……上海制造已然再出发,汽车产业要“智能造”,电子信息要“更高端”,生物医药正“加速跑”。挑战已来,只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业“隐形冠军”出现、全球资源都聚集上海滩时,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才能早日建成。
分享嘉宾:施展,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施展世界”公众号主理人内容来源:2020年度青庐会 · 企业家跨年论坛中国是否还是世界工厂,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是否能够持久地保持下去?答案是肯定的。1中国经济成长的奥秘1、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流程外包美国在90年代中后期进入到新一轮的创新经济,而新一轮的创新经济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经济有一个特征,就是对新产品、新想法创新迭代速度要求极其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确保自己能有足够高的效率去创新,必须把生产流程外包出去。例如苹果的智能机,它本身是一个观念创新、产品创新,它硬技术全部在小公司里。而对于小公司来说,最优选项是把这些硬技术授权给尽可能多的公司,让尽可能多的公司买这个技术。苹果对智能机的技术没有技术垄断性,一个观念一个产品很被抄袭,其他厂商可以马上模仿这种新的玩法,而且技术都能搞到。此时苹果想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唯一办法就是建立自己的速度壁垒,创新效率、创新速度比别人更快。同时为了确保速度壁垒,苹果必须把生产流程外包出去,专注于只做创新。如果生产流程自己干,创新效率一定会受到大幅的压制。因为一个创意出来,整条产品线会按照这个创意出来,一旦创意调整,整条生产线都要调整,这个成本极高。这也是诺基亚死掉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时在大的手机厂商里面,诺基亚是唯一一个拥有自己完整生产线的厂商,这意味着他的转型成本极高,没有办法像苹果那样迅速转型,所以创新速度跟不上,很快就被甩掉,两年之后就死掉了。而承接类似苹果这样企业的生产流程,作为外包的承接商,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高效率和专业化。承接商足够专业化,干活效率高,才能拿到订单,效率和专业化同时满足才能成为合格的外包的承接商。但一旦专业化就会被锁在特定的创意里面,特定的产品任务里面。这样一来承包商又缺乏变动的弹性,如果外包上游创意变,很容易因为弹性不足死掉。但如果要求弹性又不能兼顾专业化,没有专业化效率又不能保证,这是承包商的一个两难困境。2021年1月庐友专享阅读 施展亲笔签名新2、供应链网络下,弹性效率兼具的中国承包商当时中国承包商在市场过程中,逐渐演化出特殊的办法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我在东南沿海调研到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极度专业化,专业化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比如慈溪号称“钓鱼杆之乡”,世界一半多的钓鱼杆都产自这里。钓鱼杆是伸缩的,非常大量的钓鱼杆产量,每个厂商只生产一截,这个成本控制能力就达到了极大化,因为专业化到极致,每一个厂商都有自己的品牌,在淘宝上开店,在淘宝上拿到订单之后,到别人家买别的截组装一块卖出去,别人家拿到订单到我家买一截,组装出去卖出去。这样一来各种企业互为配套关系,这种配套关系可以不断地动态重组,于是以整个网络为单位,网络里面无数的企业互为配套关系,不断动态重组,获得了巨大弹性。同时里面单个企业为单位,极度专业化,又获得巨大效率,同时实现了效率和弹性。这类似于做乐高积木,每一家企业只做特定形状的乐高积木,不同企业做的乐高积木形状不一样,同时这些企业构成强大的网络,拼在一起就拼出千奇百怪的东西出来,以整个网络为单位,获得场景,以单个企业为单位,确保效率。这就形成一种供应链网络的逻辑。在供应链网络的逻辑之下,效率弹性同时兼备,具备了承接大规模外包的一个至关重要能力。3、难以复制的分布式经济成长速度在上述情况下,中国在制造业外包中像一个成本黑洞,大量可外包的生产流程全都会往中国这个方向转移。这个转移过程就带来了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快速成长的一个结果,而且这个高速成长的速度是前所未见的。在过去看到经济成长速度都是线性的成长速度,例如企业A拉动企业B,B拉动C,C再拉动D。而供应链的模式是分布式的成长速度,有一家大的龙头企业出现,比如一个富士康的落户,同时可以拉动几万家中小的供应商起来,这种几万家供应商必须近乎同时起来,整个生态系统才能运转起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几万家近乎同时发展起来的供应商就是一种分布式的成长速度,这个速度是非线性的,这也是此前历史上没有见过,中国经济成长最重要的奥秘。这个奥秘其他国家没办法复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供应链网络想要快速成长,前提得有大量分工足够深的中小民营企业近乎同时成长。因为分工特别深,极度专业化,生产的东西特别专门化,只有依托于一个庞大的生态网络才能存活,一旦脱开这个生态网络,你的产品就没有任何意义。2为何印度、越南难以取代中国?在经济史上,正常的经济节奏从来都是工业化拉动城市化,有工业聚集才拉动当地城市化。而中国却是相反的,城市化先于工业化,90年代中后期因为土地财政化,各区县开发了大规模的开发区,配套设施非常到位,就等着招商入驻。这就恰好也为大量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足够的物理空间,让他们同时成长起来。也恰逢这个时间点,国外大规模的外包需求涌入,使得中国的工业网络一下子成长起来。如果没有城市化先于工业化的过程,中国供应链的成长无法达到这个速度。这个时间耦合,促成了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所以这件事对中国来说是不可复制,更别说别的国家,印度、越南也都难以替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3从世界工厂到世界中台中国不仅仅是世界工厂,还可能发展成世界中台。1、什么是中台?中台是互联网的概念,把大量的通用功能集成在一块,然后做出的东西就叫中台,中台通过各种接口来对接前台各种各样的APP。APP应用端是前台,数据端是后台,但中间的逻辑端,所有的逻辑层,所有的通用功能是中台,把中台整合在一块,通过接口赋能前台,能让前台实现复杂功能。以中台赋能前台,就意味着前台可以做的非常之轻。因为前台完成的功能都推到中台来实现,前台可以做得非常轻,主要是一个界面,以及专门化的功能就行了,剩下的通用功能都在中台来完成。2、中国具备世界中台的条件中国有可能正在成为世界的中台,是指中国把制造业中大量的通用功能集成起来,为前台赋能。这里的前台就是制造业具体的终端产品,而中台是大量的、具有通用性的中间产品。世界中台是一个假说,要想成为世界中台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首先,具备大规模的高质量的基础设施网络。这些年来,中国已经建立起世界顶级的基础设施网络。第二,具备高效率、大规模的物流系统。随着电商十几年的发展,中国也具备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效率一流的物流系统。第三,有大规模的重化工业作为基础。因为只有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才能生产大量的工业原材料以及必需的工业母机。中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的重化工业基础,我们虽产不了最高端的机床,但普通机床的产量已超过世界一半,这是中台具备的能力。第四,具备大规模的零配件的生产能力。这么多年来,中国发展了大规模的零配件生产网络,在通用零配件领域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最后,中国具备大规模、高度组织化、训练有素的工人群体。以上所有条件都是成为世界中台必备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具备的国家,放眼全球就只有中国一家,中国的生产能力、供给能力几乎能满足全球的需求。3、中国有丰富多样的终端产品需求当有了庞大的中台能力之后,就能把前台做的特别轻。而中台要想能够出现,又有另外一个前提——前台的应用端必须特别多。如果前台应用只有几样的话,就没必要建中台,不划算。只有在前台应用层丰富多样的前提下,做中台才具备规模竞争性。而制造业的前台应用端丰富多样性,指的是所形成的终端产品必须特别丰富多样。目前,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加上互联网产业带来的长尾效应,使得中国千奇百怪的东西都能生产,也都有需求。于是中国在前台终端产品的应用端,花样极多,这反过来刺激了对中台的需求。所以中国的制造业开始在中间品的层次上开始中台化,这也是其他国家很少见到的。这会带来什么效应?就是中国的这些企业,前台可以做的特别轻。前台越轻,意味着迭代效率越高。在贸易战中,我看到大量的新闻都在说制造业难度很大、问题很大、部分产品生产厂被转移走什么的,其实转移走的都是终端产品,不是中间产品。我对中国的制造业仍然是有信心的,在中台化的逻辑之下,品牌的转走跟工业能力的转走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4高端制造业之困局中国制造业短板在高端制造业上。我对中国中低端制造业非常乐观,但中国的高端制造业能否赶超在前,这不好说。因为,高端制造业并不是一个经济现象,而是一个文化现象。1、我们与高端制造业差在哪?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一个中间产品。疫情期间,我跟中国第二大口罩集团的访谈中聊到熔喷布,当时中国是全球熔喷布最大生产国,但全球最好的熔喷布不在中国,而在韩国。熔喷布好和坏的区分标准,就是带静电荷时间的长短,带荷越长病毒吸附力越好。这由生产熔喷布时工艺驻极决定,驻极是在熔喷布上带上静电核,韩国熔喷布的带核时间比中国熔喷布的带荷时间要长一个数量级。这数据差这么多,也不是因为韩国的设备比中国先进,两国设备都差不多,差就差在工人的手艺上。我们看到生产一个东西,各种尺寸、工艺要水准特别高,所有的零部件尺寸必须彼此严格地配合下来。但是毫无误差的产品,只存在于设计图纸上,在真实生产过程当中一定会有误差,只不过这个误差要确保是可控的。确保误差可控,靠机器人、计算机、人工智能是处理不了,因为人能智能处理的都是高度标准化数据,是完全依照设计图的数据来操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定有误差。所以必须在不断累积的过程当中,靠人的经验能力来控制误差,然后相互对冲掉,把总误差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所以韩国工人的手艺比中国工人好,我们熔喷布质量就会差出那么多。2、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工艺能力高端制造业需要工艺能力,工艺能力到最后比拼的是工人的手艺,而工人手艺靠长时间的经验来积累。所以当地的文化必须让人能获得巨大的职业荣誉感,去支撑这个人长期,甚至一辈子只干一个活,否则他无法坚持。能激励人长期只坚持干一个活,仍然获得巨大的职业荣誉感,这样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是一个文化现象,而不是一个经济现象。再举一个例子,在日本有一部纪录片,拍得是一个厕所清洁工,这个人做事特别认真,几十年如一日,一辈子就扫厕所,积累出非常丰富的经验,别人弄不掉的各种顽固污渍,他几下就弄干净了。日本广播协会专门给这个人拍了一个纪录片,称其为国宝级的清洁工。这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中国清洁工再怎么能干,也不会被拍成纪录片,被称为“国宝”。但是在日本却发生了,这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整个社会的文化评价机制不一样。中国的激励机制对于创新的激励性更强,对工艺能力、工艺经验积累的激励性就差了。所以,中国要发展高端制造业,首先要改的不是如何去大量往里面投资,而是调整评价机制,让人能够一辈子只干一个事,用工艺能力去获得巨大的职业回报和巨大的职业荣誉感。特别鸣谢首席合作伙伴:鲁商发展|青岛城市公司 特约合作伙伴:鲁商·蓝岸丽舍、约读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