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新版《目录》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目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21年起,职业院校拟招生专业设置与管理工作按《目录》及相应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执行。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照《目录》和办法,结合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并做好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的设置管理工作。中等职业学校可按规定备案开设《目录》外专业。高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可自主论证设置专业方向。教育部指导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积极稳妥设置高职本科专业,避免“一哄而上”。教育部将根据《目录》陆续发布相应专业简介,组织研制相应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各地要指导职业院校对照《目录》和专业简介等,全面修(制)订并发布实施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各职业院校要根据《目录》及时调整优化师资配备、开发或更新专业课程教材,以《目录》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教育部要求做好新旧目录衔接工作,目前在校生按原目录的专业名称培养至毕业,学校应根据专业内涵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已入选“双高计划”等教育部建设项目的相关专业(群),应结合《目录》和项目建设要求,进行调整升级。用人单位选用相关专业毕业生时,应做好新旧目录使用衔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等需要,教育部将动态更新《目录》,完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专业布点10余万个,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答记者问01请介绍一下新版《目录》研制的背景和意义。专业目录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指导文件,是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和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龙头,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基本依据,也是职业教育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观测点。此前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分别编制的,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2010年修订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是2015年修订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试点专业是根据试点需要于2019、2020年分别设置。此前的目录在引导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同时随着形势发展也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优化专业设置、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要求专业目录五年一大修、每年动态更新,2020年是对目录进行大修的时间节点。二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迫切需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目录,推动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晰,教学内容、评价等相互衔接。三是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迫切需要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并面向2035年进行前瞻性布局,以系统思维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02新版《目录》研制工作原则是什么?新版《目录》研制工作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对接产业,对应职业。对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体系,做好不同层次专业间的区别和衔接,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二是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统筹用好原有目录体例框架,基层专业建设实践成果,一体化设计《目录》结构。三是科学规范,灵活开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统筹规范专业名称,拓展《目录》服务功能,健全《目录》动态更新机制,支持院校灵活设置专业。四是产教协同,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学术组织、行业企业、研究机构、院校专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引领“三教”改革。03请介绍一下新版《目录》研制的过程。我部持续开展《目录》实施情况调研和相关课题研究,为新版《目录》研制提供了重要基础。2020年,正式启动新版《目录》研制工作,历时10个月,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智库作用,首次凝聚两院院士、知名专家解读产业趋势、前沿技术,提供咨询指导,成立顾问组、工作组、综合组、研制组,行指委、“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等院校、行业企业代表等800余人深度参与。前期调研收到各方面专业设置建议1604条,期间分12个研制组分头工作,累计开展76次讲座、55场大组会议、360余次小组会议,调研企业2000余家,总结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成果。集中统稿后,两轮征求行业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意见,共收到800多条反馈意见,认真梳理后逐条研究、多轮沟通,并组织有关院士、专家审读。04新版《目录》研制工作的主要成果是什么?与原《目录》相比,有什么变化?新版《目录》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与原《目录》相比:一是统一目录体例框架。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职业分类,兼顾学科分类,确定《目录》专业大类、专业类划分。以原高职专科专业目录框架为基础,将原中职专业目录由2级调整为3级,统筹高职本科专业,形成《目录》框架。19个专业大类数量不变,专业大类划分和排序保持基本稳定,名称略有调整。原99个专业类调整为97个,进行了小幅更名、新增、合并、撤销和归属调整。如顺应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增设了“集成电路类”“安全防范类”等专业类,根据形势变化及部门职能调整撤销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类”等专业类。二是统筹调整设置专业。与中职专业目录(2010年)及近年增补专业相比,中职保留171个,调整(含新增、更名、合并、撤销、归属调整、拆分,下同)225个,调整幅度61.1%;高职专科较高职(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及历年增补专业,保留414个,调整439个,调整幅度56.4%;高职本科较试点专业清单保留39个,调整208个,调整幅度260%。保留的专业主要是符合产业人才需求实际、职业成熟稳定、专业布点较广、就业面向明确、名称科学合理以及特种行业领域专业;专业调整的情形主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增专业,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更名专业,根据业态或岗位需求变化合并专业,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予以撤销。三是系统设计专业代码。根据一体化设计理念,兼顾专业设置管理的稳定便捷,设计专业代码编排规则,即专业代码统一按6位数编排,第1-2位数为专业大类顺序码;第3-4位数的专业类顺序码,按照专业目录框架专业大类中专业类的先后顺序编排,三个层次采用相同代码;第5-6位数为专业顺序码,统筹考虑专业布点、内在关系等因素设置代码。05新版《目录》有哪些主要特点?新版《目录》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导向,全面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理念,落实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强化类型教育特征,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新版《目录》全面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41个工业大类以及国家发布的新职业,对接岗位群需求,兼顾学科分类,在厘清产业、职业、岗位、专业间关系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不同层次的专业定位。二是中高本一体化设计,体现融通贯通理念。职业教育中、高、本各层次之间,同类专业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融通。面向职业岗位群逐层提升,培养目标和规格逐层递进,人才定位有机衔接。三是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人才供给质量。对接“十四五”时期新形势,重点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等,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面向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面向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等,系统梳理新职业场景、新职业岗位对技术技能人才新需求,以目录为引领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是推进数字化升级改造,构建未来技术技能。优化和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相关专业设置。适应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面向不同行业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形态等,从专业名称到内涵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造。五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服务终身学习需求。统筹处理传统专业和现代专业、一体化设计与特色设计、分段培养与系统培养、教育主导设计和行业指导设计、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兼顾不同职业院校、不同工作岗位对专业口径宽窄的不同需求,兼顾系统培养学生和学生终身学习、全面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中高职贯通培养、高职扩招、面向社会承接培训、军民融合发展等需求。06新版《目录》服务对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具体体现?新版《目录》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部署,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向9大重点领域,设置对应专业。如设置集成电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智能光电制造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高速铁路动车组制造与维护、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生态保护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等专业。二是服务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设置对应专业。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设置供应链运营、智能物流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专业;回应社会民生关切,加强紧缺领域人才培养,设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管理、冰雪运动与管理、石窟寺保护技术、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技术专业。三是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传统专业升级与新兴专业增设有机结合。如面向防务航空装备与国产大飞机生产,系统设置覆盖航空装备全周期的航空复合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航空智能制造技术、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等专业;服务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设置标准化技术、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计量测试与应用技术等专业。四是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设置相关专业。如服务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设置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专业;服务智慧交通,设置智能交通技术等专业,服务智慧能源系统建设,设置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智慧水利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等专业。五是服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设置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嵌入式技术应用等专业;服务信息安全,设置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密码技术应用专业;全面推进各领域相关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六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设置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饲草生产技术、禽畜智能化养殖等专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设置现代种业技术、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等专业;服务绿色低碳发展,设置绿色低碳技术、智能环保装备技术、水环境智能监测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等专业。七是服务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对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设置应急救援技术、安全智能监测技术等专业;对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设置智能安防运营管理、数字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服务等专业;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设置智慧社区管理、党务工作等专业。八是服务新业态、新职业,补齐人才短板。如服务文化旅游新业态,设置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民宿经营与运营专业,针对装配式建筑新业态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新职业,设置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技术专业;针对“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新职业,设置区块链技术应用等专业;针对“全媒体运营师”新职业,设置全媒体电商运营、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网络直播与营销等专业。07新版《目录》对国控专业进行了哪些调整?根据有关规定,涉及临床医学、教育、公安、司法涉警类等高职专科专业为国家控制专业,纳入行政审批事项。高职本科暂未设置国控专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及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对相关国控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撤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引导有关学校转设幼儿保育专业;撤销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引导有关学校进一步优化医药卫生类专业结构,加强布局婴幼儿托育、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大健康相关专业。从专业名称上进一步明确体现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专业主要岗位面向为小学教育的培养定位。根据有关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撤销防火管理、森林消防等公安类国控专业,在安全类中设置应急救援技术、消防救援技术、森林草原防火技术等非国控专业。08新版《目录》如何与原《目录》做好对接?新版《目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发布新版《目录》的同时,发布新旧专业目录对照表,指导做好专业衔接。2021年起,职业院校拟招生专业备案、国控专业审批工作按新版《目录》及相应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执行。目前的在校生,按所学的原专业名称保持不变,培养至毕业,同时学校应根据专业内涵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已入选“双高计划”等我部建设项目的相关专业(群),应结合新版《目录》和项目建设要求,结合“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等优化建设方案,进行必要的名称调整和内涵升级。有关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对专业有明确要求的,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新版《目录》和有关规定及时更新有关考试相应报考专业清单。09在专业设置管理方面有什么要求和考虑?职教20条对专业设置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强化地方引导本区域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的职责,原则上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1次专业”。职业教育既要保持专业目录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又要鼓励支持职业院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设置新专业,体现管理弹性和灵活性。后续,我们将依照新版《目录》、3个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加强对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指导和宏观管理。一是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全面准确解读新版《目录》,指导地方和职业院校依照《目录》和相应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结合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接区域产业规划,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同时,将分期分批更新发布专业简介和相关教学标准,适时修订现行中职、高职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组织每年动态更新专业。二是鼓励职业院校灵活自主设置专业,进一步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开设《目录》外专业,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试办,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的规定,并进一步规范备案程序,明确具体要求。高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自主论证设置专业方向。三是新版《目录》围绕有关领域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聚焦确需长学制培养的相关专业,论证设置了247个高职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对接岗位(群),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职业面向、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设置要求上体现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高职本科专业设置要严格执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按照我部工作部署稳妥做好高职本科专业设置和管理,避免“一哄而上”。我部有关司局正在组织研究高职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具体政策,并将按程序发布。来源:教育部编辑:曲珈熠
日前,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新版《目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一、请介绍一下新版《目录》研制的背景和意义专业目录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指导文件,是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和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龙头,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基本依据,也是职业教育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观测点。此前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分别编制的,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2010年修订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是2015年修订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试点专业是根据试点需要于2019、2020年分别设置。此前的目录在引导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同时随着形势发展也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优化专业设置、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要求专业目录五年一大修、每年动态更新,2020年是对目录进行大修的时间节点。二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迫切需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目录,推动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晰,教学内容、评价等相互衔接。三是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迫切需要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并面向2035年进行前瞻性布局,以系统思维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二、新版《目录》研制工作原则是什么?新版《目录》研制工作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对接产业,对应职业。对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体系,做好不同层次专业间的区别和衔接,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二是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统筹用好原有目录体例框架,基层专业建设实践成果,一体化设计《目录》结构。三是科学规范,灵活开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统筹规范专业名称,拓展《目录》服务功能,健全《目录》动态更新机制,支持院校灵活设置专业。四是产教协同,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学术组织、行业企业、研究机构、院校专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引领“三教”改革。三、请介绍一下新版《目录》研制的过程我部持续开展《目录》实施情况调研和相关课题研究,为新版《目录》研制提供了重要基础。2020年,正式启动新版《目录》研制工作,历时10个月,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智库作用,首次凝聚两院院士、知名专家解读产业趋势、前沿技术,提供咨询指导,成立顾问组、工作组、综合组、研制组,行指委、“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等院校、行业企业代表等800余人深度参与。前期调研收到各方面专业设置建议1604条,期间分12个研制组分头工作,累计开展76次讲座、55场大组会议、360余次小组会议,调研企业2000余家,总结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成果。集中统稿后,两轮征求行业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意见,共收到800多条反馈意见,认真梳理后逐条研究、多轮沟通,并组织有关院士、专家审读。四、新版《目录》研制工作的主要成果是什么?与原《目录》相比,有什么变化?新版《目录》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与原《目录》相比:一是统一目录体例框架。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职业分类,兼顾学科分类,确定《目录》专业大类、专业类划分。以原高职专科专业目录框架为基础,将原中职专业目录由2级调整为3级,统筹高职本科专业,形成《目录》框架。19个专业大类数量不变,专业大类划分和排序保持基本稳定,名称略有调整。原99个专业类调整为97个,进行了小幅更名、新增、合并、撤销和归属调整。如顺应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增设了“集成电路类”“安全防范类”等专业类,根据形势变化及部门职能调整撤销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类”等专业类。二是统筹调整设置专业。与中职专业目录(2010年)及近年增补专业相比,中职保留171个,调整(含新增、更名、合并、撤销、归属调整、拆分,下同)225个,调整幅度61.1%;高职专科较高职(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及历年增补专业,保留414个,调整439个,调整幅度56.4%;高职本科较试点专业清单保留39个,调整208个,调整幅度260%。保留的专业主要是符合产业人才需求实际、职业成熟稳定、专业布点较广、就业面向明确、名称科学合理以及特种行业领域专业;专业调整的情形主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增专业,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更名专业,根据业态或岗位需求变化合并专业,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予以撤销。三是系统设计专业代码。根据一体化设计理念,兼顾专业设置管理的稳定便捷,设计专业代码编排规则,即专业代码统一按6位数编排,第1—2位数为专业大类顺序码;第3—4位数的专业类顺序码,按照专业目录框架专业大类中专业类的先后顺序编排,三个层次采用相同代码;第5—6位数为专业顺序码,统筹考虑专业布点、内在关系等因素设置代码。五、新版《目录》有哪些主要特点?新版《目录》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导向,全面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理念,落实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强化类型教育特征,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新版《目录》全面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41个工业大类以及国家发布的新职业,对接岗位群需求,兼顾学科分类,在厘清产业、职业、岗位、专业间关系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不同层次的专业定位。二是中高本一体化设计,体现融通贯通理念。职业教育中、高、本各层次之间,同类专业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融通。面向职业岗位群逐层提升,培养目标和规格逐层递进,人才定位有机衔接。三是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人才供给质量。对接“十四五”时期新形势,重点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等,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面向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面向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等,系统梳理新职业场景、新职业岗位对技术技能人才新需求,以目录为引领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是推进数字化升级改造,构建未来技术技能。优化和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相关专业设置。适应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面向不同行业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形态等,从专业名称到内涵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造。五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服务终身学习需求。统筹处理传统专业和现代专业、一体化设计与特色设计、分段培养与系统培养、教育主导设计和行业指导设计、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兼顾不同职业院校、不同工作岗位对专业口径宽窄的不同需求,兼顾系统培养学生和学生终身学习、全面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中高职贯通培养、高职扩招、面向社会承接培训、军民融合发展等需求。六、新版《目录》服务对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具体体现?新版《目录》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部署,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向9大重点领域,设置对应专业。如设置集成电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智能光电制造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高速铁路动车组制造与维护、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生态保护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等专业。二是服务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设置对应专业。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设置供应链运营、智能物流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专业;回应社会民生关切,加强紧缺领域人才培养,设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管理、冰雪运动与管理、石窟寺保护技术、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技术专业。三是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传统专业升级与新兴专业增设有机结合。如面向防务航空装备与国产大飞机生产,系统设置覆盖航空装备全周期的航空复合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航空智能制造技术、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等专业;服务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设置标准化技术、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计量测试与应用技术等专业。四是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设置相关专业。如服务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设置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专业;服务智慧交通,设置智能交通技术等专业,服务智慧能源系统建设,设置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智慧水利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等专业。五是服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设置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嵌入式技术应用等专业;服务信息安全,设置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密码技术应用专业;全面推进各领域相关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六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设置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饲草生产技术、禽畜智能化养殖等专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设置现代种业技术、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等专业;服务绿色低碳发展,设置绿色低碳技术、智能环保装备技术、水环境智能监测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等专业。七是服务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对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设置应急救援技术、安全智能监测技术等专业;对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设置智能安防运营管理、数字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服务等专业;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设置智慧社区管理、党务工作等专业。八是服务新业态、新职业,补齐人才短板。如服务文化旅游新业态,设置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民宿经营与运营专业,针对装配式建筑新业态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新职业,设置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技术专业;针对“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新职业,设置区块链技术应用等专业;针对“全媒体运营师”新职业,设置全媒体电商运营、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网络直播与营销等专业。七、新版《目录》对国控专业进行了哪些调整?根据有关规定,涉及临床医学、教育、公安、司法涉警类等高职专科专业为国家控制专业,纳入行政审批事项。高职本科暂未设置国控专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及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对相关国控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撤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引导有关学校转设幼儿保育专业;撤销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引导有关学校进一步优化医药卫生类专业结构,加强布局婴幼儿托育、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大健康相关专业。从专业名称上进一步明确体现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专业主要岗位面向为小学教育的培养定位。根据有关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撤销防火管理、森林消防等公安类国控专业,在安全类中设置应急救援技术、消防救援技术、森林草原防火技术等非国控专业。八、新版《目录》如何与原《目录》做好对接?新版《目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发布新版《目录》的同时,发布新旧专业目录对照表,指导做好专业衔接。2021年起,职业院校拟招生专业备案、国控专业审批工作按新版《目录》及相应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执行。目前的在校生,按所学的原专业名称保持不变,培养至毕业,同时学校应根据专业内涵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已入选“双高计划”等我部建设项目的相关专业(群),应结合新版《目录》和项目建设要求,结合“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等优化建设方案,进行必要的名称调整和内涵升级。有关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对专业有明确要求的,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新版《目录》和有关规定及时更新有关考试相应报考专业清单。九、在专业设置管理方面有什么要求和考虑?职教20条对专业设置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强化地方引导本区域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的职责,原则上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1次专业”。职业教育既要保持专业目录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又要鼓励支持职业院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设置新专业,体现管理弹性和灵活性。后续,我们将依照新版《目录》、3个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加强对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指导和宏观管理。一是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全面准确解读新版《目录》,指导地方和职业院校依照《目录》和相应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结合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接区域产业规划,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同时,将分期分批更新发布专业简介和相关教学标准,适时修订现行中职、高职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组织每年动态更新专业。二是鼓励职业院校灵活自主设置专业,进一步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开设《目录》外专业,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试办,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的规定,并进一步规范备案程序,明确具体要求。高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自主论证设置专业方向。三是新版《目录》围绕有关领域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聚焦确需长学制培养的相关专业,论证设置了247个高职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对接岗位(群),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职业面向、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设置要求上体现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高职本科专业设置要严格执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按照我部工作部署稳妥做好高职本科专业设置和管理,避免“一哄而上”。我部有关司局正在组织研究高职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具体政策,并将按程序发布。
■本期关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近日,教育部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这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精神,落实国务院“职教20条”要求的具体举措。深入了解新版《目录》有哪些新要素,如何有效贯彻落实新版《目录》,是职教战线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新版《目录》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部署,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创建高质量职教体系,提升人才供给质量。一是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以目录为引领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设置了集成电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等专业。二是服务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落实习总书记2021年两会期间关于“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讲话精神,设置了医养照护与管理、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等专业。针对防疫的需要设置医用材料与应用专业。回应社会民生关切,加强紧缺领域人才培养,设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管理、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技术等专业。三是服务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发展。设置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现代种业技术、绿色低碳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专业。四是服务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对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设置应急救援技术、安全智能监测技术等专业。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设置智慧社区管理、党务工作等专业。五是服务新业态、新职业,补齐人才短板。服务文化旅游新业态,设置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等专业。针对装配式建筑新业态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新职业,设置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六是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适应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面向不同行业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形态等,从专业名称到内涵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造。在所有专业中,标有“智慧”“数字”“智能”“现代”等词的有150多个,如智能焊接技术、智慧水利技术等一批数字化转型的专业应运而生。实现新模式、新内涵、新编排新版《目录》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与原目录相比,有以下几方面新的变化:一是强化类型特征。职业教育中、高、本各层次之间,同类专业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融通。面向职业岗位群逐层提升,培养目标和规格逐层递进,科学确定不同层次的专业定位,人才定位有机衔接。二是统一目录体例框架。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职业分类,兼顾学科分类,确定《目录》专业大类、专业类划分。以原高职专科专业目录框架为基础,将原中职专业目录由2级调整为3级,统筹高职本科专业,形成《目录》框架。19个专业大类数量不变,名称略有调整。原99个专业类调整为97个,进行了小幅更名、新增、合并、撤销和归属调整。如顺应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增设了集成电路类、安全防范类等专业类。三是统筹调整设置专业。与原专业目录相比,中职保留171个,调整(含新增、更名、合并、撤销、归属调整、拆分,下同)225个,调整幅度61.1%;高职专科保留414个,调整439个,调整幅度56.4%;高职本科保留39个,调整208个,调整幅度260%。调整的专业主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增专业,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更名专业,根据业态或岗位需求变化合并专业,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予以撤销。四是系统设计专业代码。根据一体化设计理念,兼顾专业设置管理的稳定便捷,设计专业代码编排规则,统一按6位数编排,第1—2位数为专业大类顺序码,第3—4位数为专业类顺序码,第5—6位数为专业顺序码。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大类分别使用衔接的“61—79”“41—59”“21—39”字段,同一专业类采用同一专业类顺序码,实现了一致化的表达方式,为三个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纳入统一信息系统的管理奠定了基础。落实新版《目录》要注意哪些问题一是新版《目录》应与原目录做好对接。新版《目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发布新版《目录》的同时,发布新旧专业目录对照表,指导学校做好专业衔接。二是鼓励职业院校灵活自主设置专业。中职学校可按照有关规定开设《目录》外专业,高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自主论证设置专业方向。三是新版《目录》带动专业质量提升。教育部将根据《目录》陆续发布专业简介、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等。各职业院校要根据《目录》和专业教学标准及时调整优化师资配备、开发或更新专业课程教材,以《目录》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提升专业质量。四是设置本科专业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应坚持“三不变”:办学方向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不变;培养定位坚持技术技能型不变;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变。应坚持“三高”:高起点,专业设置条件既高于高职专科,也高于普通本科的要求;高层次,坚持技术技能人才高层次定位,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服务产业高端发展;高要求,试点工作加强管理、有序推进,有详细的预警、评价、监督、管理机制,防止一哄而上,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能否设置高职本科专业关键要把握三要素:产业急需、就业好和基础好。(作者系中国职业教育学会质量保障与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30日第5版 作者:李志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2日讯(记者 余蓉)今天,教育部公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目录是对以往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全面修(制)订,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专业布点10余万个,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变化:大类数量不变,专业调整幅度大据教育部介绍,《目录》是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修(制)订而成。《目录》根据一体化设计理念,兼顾专业设置管理的稳定便捷,系统设计专业代码。19个专业大类数量不变,专业大类划分和排序保持基本稳定,名称略有调整。原99个专业类调整为97个,进行了小幅更名、新增、合并、撤销和归属调整。如顺应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增设了“集成电路类”“安全防范类”等专业类,根据形势变化及部门职能调整撤销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类”等专业类。专业调整幅度较大。与中职专业目录(2010年)及近年增补专业相比,中职保留171个,调整(含新增、更名、合并、撤销、归属调整、拆分,下同)225个,调整幅度61.1%;高职专科较高职(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及历年增补专业,保留414个,调整439个,调整幅度56.4%;高职本科较试点专业清单保留39个,调整208个,调整幅度260%。其中,保留的专业主要是符合产业人才需求实际、职业成熟稳定、专业布点较广、就业面向明确、名称科学合理以及特种行业领域专业;专业调整的情形主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增专业,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更名专业,根据业态或岗位需求变化合并专业,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予以撤销。《目录》对国控专业进行了哪些调整?撤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引导有关学校转设幼儿保育专业;撤销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引导有关学校进一步优化医药卫生类专业结构,加强布局婴幼儿托育、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大健康相关专业。撤销防火管理、森林消防等公安类国控专业,在安全类中设置应急救援技术、消防救援技术、森林草原防火技术等非国控专业。另外,涉及临床医学、教育、公安、司法涉警类等高职专科专业为国家控制专业,纳入行政审批事项。高职本科暂未设置国控专业。特点:覆盖新职业,服务“十四五”教育部介绍,《目录》强化类型教育特征,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41个工业大类以及国家发布的新职业,对接岗位群需求,兼顾学科分类,在厘清产业、职业、岗位、专业间关系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不同层次的专业定位。《目录》服务对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具体体现?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向9大重点领域,设置对应专业。如设置集成电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智能光电制造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高速铁路动车组制造与维护、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生态保护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等专业。二是服务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设置对应专业。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设置供应链运营、智能物流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专业;回应社会民生关切,加强紧缺领域人才培养,设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管理、冰雪运动与管理、石窟寺保护技术、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技术专业。三是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传统专业升级与新兴专业增设有机结合。如面向防务航空装备与国产大飞机生产,系统设置覆盖航空装备全周期的航空复合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航空智能制造技术、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等专业;服务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设置标准化技术、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计量测试与应用技术等专业。四是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设置相关专业。如服务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设置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专业;服务智慧交通,设置智能交通技术等专业,服务智慧能源系统建设,设置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智慧水利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等专业。五是服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设置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嵌入式技术应用等专业;服务信息安全,设置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密码技术应用专业;全面推进各领域相关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六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设置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饲草生产技术、禽畜智能化养殖等专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设置现代种业技术、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等专业;服务绿色低碳发展,设置绿色低碳技术、智能环保装备技术、水环境智能监测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等专业。七是服务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对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设置应急救援技术、安全智能监测技术等专业;对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设置智能安防运营管理、数字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服务等专业;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设置智慧社区管理、党务工作等专业。八是服务新业态、新职业,补齐人才短板。如服务文化旅游新业态,设置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民宿经营与运营专业,针对装配式建筑新业态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新职业,设置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技术专业;针对“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新职业,设置区块链技术应用等专业;针对“全媒体运营师”新职业,设置全媒体电商运营、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网络直播与营销等专业。衔接:高职本科专业设置避免“一哄而上”教育部要求2021年起,职业院校拟招生专业设置与管理工作按《目录》及相应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执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照《目录》和办法,结合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并做好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的设置管理工作。中等职业学校可按规定备案开设《目录》外专业。高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可自主论证设置专业方向。教育部指导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积极稳妥设置高职本科专业,避免“一哄而上”。教育部根据《目录》陆续发布相应专业简介,组织研制相应专业教学标准。各地要指导职业院校对照《目录》和专业简介等,全面修(制)订并发布实施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各职业院校要根据《目录》及时调整优化师资配备、开发或更新专业课程教材,以《目录》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目前在校生按原目录的专业名称培养至毕业,学校应根据专业内涵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已入选“双高计划”等教育部建设项目的相关专业(群),应结合《目录》和项目建设要求,进行调整升级。用人单位选用相关专业毕业生时,应做好新旧目录使用衔接。附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新旧专业对照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新旧专业对照表[责编:余蓉][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日前,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新版《目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一、请介绍一下新版《目录》研制的背景和意义专业目录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指导文件,是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和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龙头,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基本依据,也是职业教育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观测点。此前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分别编制的,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2010年修订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是2015年修订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试点专业是根据试点需要于2019、2020年分别设置。此前的目录在引导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同时随着形势发展也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优化专业设置、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要求专业目录五年一大修、每年动态更新,2020年是对目录进行大修的时间节点。二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迫切需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目录,推动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晰,教学内容、评价等相互衔接。三是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迫切需要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并面向2035年进行前瞻性布局,以系统思维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二、新版《目录》研制工作原则是什么?新版《目录》研制工作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对接产业,对应职业。对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体系,做好不同层次专业间的区别和衔接,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二是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统筹用好原有目录体例框架,基层专业建设实践成果,一体化设计《目录》结构。三是科学规范,灵活开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统筹规范专业名称,拓展《目录》服务功能,健全《目录》动态更新机制,支持院校灵活设置专业。四是产教协同,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学术组织、行业企业、研究机构、院校专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引领“三教”改革。三、请介绍一下新版《目录》研制的过程我部持续开展《目录》实施情况调研和相关课题研究,为新版《目录》研制提供了重要基础。2020年,正式启动新版《目录》研制工作,历时10个月,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智库作用,首次凝聚两院院士、知名专家解读产业趋势、前沿技术,提供咨询指导,成立顾问组、工作组、综合组、研制组,行指委、“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等院校、行业企业代表等800余人深度参与。前期调研收到各方面专业设置建议1604条,期间分12个研制组分头工作,累计开展76次讲座、55场大组会议、360余次小组会议,调研企业2000余家,总结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成果。集中统稿后,两轮征求行业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意见,共收到800多条反馈意见,认真梳理后逐条研究、多轮沟通,并组织有关院士、专家审读。四、新版《目录》研制工作的主要成果是什么?与原《目录》相比,有什么变化?新版《目录》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与原《目录》相比:一是统一目录体例框架。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职业分类,兼顾学科分类,确定《目录》专业大类、专业类划分。以原高职专科专业目录框架为基础,将原中职专业目录由2级调整为3级,统筹高职本科专业,形成《目录》框架。19个专业大类数量不变,专业大类划分和排序保持基本稳定,名称略有调整。原99个专业类调整为97个,进行了小幅更名、新增、合并、撤销和归属调整。如顺应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增设了“集成电路类”“安全防范类”等专业类,根据形势变化及部门职能调整撤销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类”等专业类。二是统筹调整设置专业。与中职专业目录(2010年)及近年增补专业相比,中职保留171个,调整(含新增、更名、合并、撤销、归属调整、拆分,下同)225个,调整幅度61.1%;高职专科较高职(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及历年增补专业,保留414个,调整439个,调整幅度56.4%;高职本科较试点专业清单保留39个,调整208个,调整幅度260%。保留的专业主要是符合产业人才需求实际、职业成熟稳定、专业布点较广、就业面向明确、名称科学合理以及特种行业领域专业;专业调整的情形主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增专业,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更名专业,根据业态或岗位需求变化合并专业,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予以撤销。三是系统设计专业代码。根据一体化设计理念,兼顾专业设置管理的稳定便捷,设计专业代码编排规则,即专业代码统一按6位数编排,第1—2位数为专业大类顺序码;第3—4位数的专业类顺序码,按照专业目录框架专业大类中专业类的先后顺序编排,三个层次采用相同代码;第5—6位数为专业顺序码,统筹考虑专业布点、内在关系等因素设置代码。五、新版《目录》有哪些主要特点?新版《目录》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导向,全面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理念,落实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强化类型教育特征,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新版《目录》全面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41个工业大类以及国家发布的新职业,对接岗位群需求,兼顾学科分类,在厘清产业、职业、岗位、专业间关系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不同层次的专业定位。二是中高本一体化设计,体现融通贯通理念。职业教育中、高、本各层次之间,同类专业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融通。面向职业岗位群逐层提升,培养目标和规格逐层递进,人才定位有机衔接。三是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人才供给质量。对接“十四五”时期新形势,重点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等,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面向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面向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等,系统梳理新职业场景、新职业岗位对技术技能人才新需求,以目录为引领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是推进数字化升级改造,构建未来技术技能。优化和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相关专业设置。适应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面向不同行业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形态等,从专业名称到内涵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造。五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服务终身学习需求。统筹处理传统专业和现代专业、一体化设计与特色设计、分段培养与系统培养、教育主导设计和行业指导设计、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兼顾不同职业院校、不同工作岗位对专业口径宽窄的不同需求,兼顾系统培养学生和学生终身学习、全面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中高职贯通培养、高职扩招、面向社会承接培训、军民融合发展等需求。六、新版《目录》服务对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具体体现?新版《目录》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部署,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向9大重点领域,设置对应专业。如设置集成电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智能光电制造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高速铁路动车组制造与维护、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生态保护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等专业。二是服务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设置对应专业。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设置供应链运营、智能物流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专业;回应社会民生关切,加强紧缺领域人才培养,设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管理、冰雪运动与管理、石窟寺保护技术、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技术专业。三是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传统专业升级与新兴专业增设有机结合。如面向防务航空装备与国产大飞机生产,系统设置覆盖航空装备全周期的航空复合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航空智能制造技术、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等专业;服务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设置标准化技术、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计量测试与应用技术等专业。四是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设置相关专业。如服务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设置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专业;服务智慧交通,设置智能交通技术等专业,服务智慧能源系统建设,设置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智慧水利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等专业。五是服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设置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嵌入式技术应用等专业;服务信息安全,设置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密码技术应用专业;全面推进各领域相关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六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设置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饲草生产技术、禽畜智能化养殖等专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设置现代种业技术、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等专业;服务绿色低碳发展,设置绿色低碳技术、智能环保装备技术、水环境智能监测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等专业。七是服务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对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设置应急救援技术、安全智能监测技术等专业;对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设置智能安防运营管理、数字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服务等专业;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设置智慧社区管理、党务工作等专业。八是服务新业态、新职业,补齐人才短板。如服务文化旅游新业态,设置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民宿经营与运营专业,针对装配式建筑新业态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新职业,设置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技术专业;针对“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新职业,设置区块链技术应用等专业;针对“全媒体运营师”新职业,设置全媒体电商运营、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网络直播与营销等专业。七、新版《目录》对国控专业进行了哪些调整?根据有关规定,涉及临床医学、教育、公安、司法涉警类等高职专科专业为国家控制专业,纳入行政审批事项。高职本科暂未设置国控专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及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对相关国控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撤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引导有关学校转设幼儿保育专业;撤销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引导有关学校进一步优化医药卫生类专业结构,加强布局婴幼儿托育、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大健康相关专业。从专业名称上进一步明确体现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专业主要岗位面向为小学教育的培养定位。根据有关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撤销防火管理、森林消防等公安类国控专业,在安全类中设置应急救援技术、消防救援技术、森林草原防火技术等非国控专业。八、新版《目录》如何与原《目录》做好对接?新版《目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发布新版《目录》的同时,发布新旧专业目录对照表,指导做好专业衔接。2021年起,职业院校拟招生专业备案、国控专业审批工作按新版《目录》及相应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执行。目前的在校生,按所学的原专业名称保持不变,培养至毕业,同时学校应根据专业内涵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已入选“双高计划”等我部建设项目的相关专业(群),应结合新版《目录》和项目建设要求,结合“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等优化建设方案,进行必要的名称调整和内涵升级。有关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对专业有明确要求的,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新版《目录》和有关规定及时更新有关考试相应报考专业清单。九、在专业设置管理方面有什么要求和考虑?职教20条对专业设置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强化地方引导本区域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的职责,原则上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1次专业”。职业教育既要保持专业目录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又要鼓励支持职业院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设置新专业,体现管理弹性和灵活性。后续,我们将依照新版《目录》、3个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加强对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指导和宏观管理。一是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全面准确解读新版《目录》,指导地方和职业院校依照《目录》和相应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结合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接区域产业规划,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同时,将分期分批更新发布专业简介和相关教学标准,适时修订现行中职、高职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组织每年动态更新专业。二是鼓励职业院校灵活自主设置专业,进一步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开设《目录》外专业,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试办,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的规定,并进一步规范备案程序,明确具体要求。高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自主论证设置专业方向。三是新版《目录》围绕有关领域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聚焦确需长学制培养的相关专业,论证设置了247个高职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对接岗位(群),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职业面向、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设置要求上体现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高职本科专业设置要严格执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按照我部工作部署稳妥做好高职本科专业设置和管理,避免“一哄而上”。我部有关司局正在组织研究高职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具体政策,并将按程序发布。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李拓流程编辑 吴越
日前,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新版《目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一、请介绍一下新版《目录》研制的背景和意义专业目录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指导文件,是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和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龙头,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基本依据,也是职业教育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观测点。此前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分别编制的,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2010年修订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是2015年修订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试点专业是根据试点需要于2019、2020年分别设置。此前的目录在引导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同时随着形势发展也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优化专业设置、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要求专业目录五年一大修、每年动态更新,2020年是对目录进行大修的时间节点。二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迫切需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目录,推动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晰,教学内容、评价等相互衔接。三是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迫切需要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并面向2035年进行前瞻性布局,以系统思维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二、新版《目录》研制工作原则是什么?新版《目录》研制工作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对接产业,对应职业。对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体系,做好不同层次专业间的区别和衔接,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二是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统筹用好原有目录体例框架,基层专业建设实践成果,一体化设计《目录》结构。三是科学规范,灵活开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统筹规范专业名称,拓展《目录》服务功能,健全《目录》动态更新机制,支持院校灵活设置专业。四是产教协同,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学术组织、行业企业、研究机构、院校专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引领“三教”改革。三、请介绍一下新版《目录》研制的过程我部持续开展《目录》实施情况调研和相关课题研究,为新版《目录》研制提供了重要基础。2020年,正式启动新版《目录》研制工作,历时10个月,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智库作用,首次凝聚两院院士、知名专家解读产业趋势、前沿技术,提供咨询指导,成立顾问组、工作组、综合组、研制组,行指委、“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等院校、行业企业代表等800余人深度参与。前期调研收到各方面专业设置建议1604条,期间分12个研制组分头工作,累计开展76次讲座、55场大组会议、360余次小组会议,调研企业2000余家,总结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成果。集中统稿后,两轮征求行业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意见,共收到800多条反馈意见,认真梳理后逐条研究、多轮沟通,并组织有关院士、专家审读。四、新版《目录》研制工作的主要成果是什么?与原《目录》相比,有什么变化?新版《目录》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与原《目录》相比:一是统一目录体例框架。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职业分类,兼顾学科分类,确定《目录》专业大类、专业类划分。以原高职专科专业目录框架为基础,将原中职专业目录由2级调整为3级,统筹高职本科专业,形成《目录》框架。19个专业大类数量不变,专业大类划分和排序保持基本稳定,名称略有调整。原99个专业类调整为97个,进行了小幅更名、新增、合并、撤销和归属调整。如顺应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增设了“集成电路类”“安全防范类”等专业类,根据形势变化及部门职能调整撤销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类”等专业类。二是统筹调整设置专业。与中职专业目录(2010年)及近年增补专业相比,中职保留171个,调整(含新增、更名、合并、撤销、归属调整、拆分,下同)225个,调整幅度61.1%;高职专科较高职(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及历年增补专业,保留414个,调整439个,调整幅度56.4%;高职本科较试点专业清单保留39个,调整208个,调整幅度260%。保留的专业主要是符合产业人才需求实际、职业成熟稳定、专业布点较广、就业面向明确、名称科学合理以及特种行业领域专业;专业调整的情形主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增专业,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更名专业,根据业态或岗位需求变化合并专业,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予以撤销。三是系统设计专业代码。根据一体化设计理念,兼顾专业设置管理的稳定便捷,设计专业代码编排规则,即专业代码统一按6位数编排,第1-2位数为专业大类顺序码;第3-4位数的专业类顺序码,按照专业目录框架专业大类中专业类的先后顺序编排,三个层次采用相同代码;第5-6位数为专业顺序码,统筹考虑专业布点、内在关系等因素设置代码。五、新版《目录》有哪些主要特点?新版《目录》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导向,全面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理念,落实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强化类型教育特征,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新版《目录》全面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41个工业大类以及国家发布的新职业,对接岗位群需求,兼顾学科分类,在厘清产业、职业、岗位、专业间关系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不同层次的专业定位。二是中高本一体化设计,体现融通贯通理念。职业教育中、高、本各层次之间,同类专业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融通。面向职业岗位群逐层提升,培养目标和规格逐层递进,人才定位有机衔接。三是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人才供给质量。对接“十四五”时期新形势,重点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等,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面向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面向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等,系统梳理新职业场景、新职业岗位对技术技能人才新需求,以目录为引领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是推进数字化升级改造,构建未来技术技能。优化和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相关专业设置。适应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面向不同行业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形态等,从专业名称到内涵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造。五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服务终身学习需求。统筹处理传统专业和现代专业、一体化设计与特色设计、分段培养与系统培养、教育主导设计和行业指导设计、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兼顾不同职业院校、不同工作岗位对专业口径宽窄的不同需求,兼顾系统培养学生和学生终身学习、全面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中高职贯通培养、高职扩招、面向社会承接培训、军民融合发展等需求。六、新版《目录》服务对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具体体现?新版《目录》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部署,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向9大重点领域,设置对应专业。如设置集成电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智能光电制造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高速铁路动车组制造与维护、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生态保护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等专业。二是服务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设置对应专业。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设置供应链运营、智能物流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专业;回应社会民生关切,加强紧缺领域人才培养,设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管理、冰雪运动与管理、石窟寺保护技术、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技术专业。三是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传统专业升级与新兴专业增设有机结合。如面向防务航空装备与国产大飞机生产,系统设置覆盖航空装备全周期的航空复合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航空智能制造技术、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等专业;服务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设置标准化技术、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计量测试与应用技术等专业。四是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设置相关专业。如服务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设置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专业;服务智慧交通,设置智能交通技术等专业,服务智慧能源系统建设,设置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智慧水利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等专业。五是服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设置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嵌入式技术应用等专业;服务信息安全,设置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密码技术应用专业;全面推进各领域相关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六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设置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饲草生产技术、禽畜智能化养殖等专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设置现代种业技术、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等专业;服务绿色低碳发展,设置绿色低碳技术、智能环保装备技术、水环境智能监测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等专业。七是服务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对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设置应急救援技术、安全智能监测技术等专业;对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设置智能安防运营管理、数字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服务等专业;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设置智慧社区管理、党务工作等专业。八是服务新业态、新职业,补齐人才短板。如服务文化旅游新业态,设置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民宿经营与运营专业,针对装配式建筑新业态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新职业,设置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技术专业;针对“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新职业,设置区块链技术应用等专业;针对“全媒体运营师”新职业,设置全媒体电商运营、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网络直播与营销等专业。七、新版《目录》对国控专业进行了哪些调整?根据有关规定,涉及临床医学、教育、公安、司法涉警类等高职专科专业为国家控制专业,纳入行政审批事项。高职本科暂未设置国控专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及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对相关国控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撤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引导有关学校转设幼儿保育专业;撤销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引导有关学校进一步优化医药卫生类专业结构,加强布局婴幼儿托育、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大健康相关专业。从专业名称上进一步明确体现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专业主要岗位面向为小学教育的培养定位。根据有关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撤销防火管理、森林消防等公安类国控专业,在安全类中设置应急救援技术、消防救援技术、森林草原防火技术等非国控专业。八、新版《目录》如何与原《目录》做好对接?新版《目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发布新版《目录》的同时,发布新旧专业目录对照表,指导做好专业衔接。2021年起,职业院校拟招生专业备案、国控专业审批工作按新版《目录》及相应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执行。目前的在校生,按所学的原专业名称保持不变,培养至毕业,同时学校应根据专业内涵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已入选“双高计划”等我部建设项目的相关专业(群),应结合新版《目录》和项目建设要求,结合“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等优化建设方案,进行必要的名称调整和内涵升级。有关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对专业有明确要求的,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新版《目录》和有关规定及时更新有关考试相应报考专业清单。九、在专业设置管理方面有什么要求和考虑?职教20条对专业设置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强化地方引导本区域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的职责,原则上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1次专业”。职业教育既要保持专业目录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又要鼓励支持职业院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设置新专业,体现管理弹性和灵活性。后续,我们将依照新版《目录》、3个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加强对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指导和宏观管理。一是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全面准确解读新版《目录》,指导地方和职业院校依照《目录》和相应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结合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接区域产业规划,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同时,将分期分批更新发布专业简介和相关教学标准,适时修订现行中职、高职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组织每年动态更新专业。二是鼓励职业院校灵活自主设置专业,进一步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开设《目录》外专业,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试办,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的规定,并进一步规范备案程序,明确具体要求。高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自主论证设置专业方向。三是新版《目录》围绕有关领域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聚焦确需长学制培养的相关专业,论证设置了247个高职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对接岗位(群),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职业面向、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设置要求上体现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高职本科专业设置要严格执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按照我部工作部署稳妥做好高职本科专业设置和管理,避免“一哄而上”。我部有关司局正在组织研究高职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具体政策,并将按程序发布。(来源:央视新闻)
3月22日,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新版《目录》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健康时报记者注意到,在高职本科、高职专科和中职专科三个层次的医药卫生大类均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值得关注的是,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专业或被撤销,或被更名,另外新增了婴幼儿托育相关的专业。具体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医药卫生大类中,撤销“农村医学”,“助产”、“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医药卫生财会专业”,将“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咨询”专业更名为“生殖健康管理”专业,增加“婴幼儿托育”、“哈医医疗与哈药”等专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中的医药卫生大类,中新增“药膳与食疗”,“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等17个专业,撤销“人口与家庭发展服务”专业。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更名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另对“蒙医学”、“藏医学”等多个专业进行了专业代码的调整及归属调整。在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中的医药卫生大类中,新增“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中药制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17个专业。将“健康服务与管理”更名为“健康管理”。对护理和康复治疗进行了专业代码调整。孙宝光整理
新目录拟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崔文灿实习生 刘锦鹏近日,教育部组织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目录》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职校生修理飞机部件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铭明原99个专业类调整为97个记者了解到,教育部2020年正式启动新版《目录》研制工作,历时10个月,首次凝聚两院院士、知名专家解读产业趋势、前沿技术,提供咨询指导,成立顾问组、工作组、综合组、研制组,行指委、“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等院校、行业企业代表等800余人深度参与。此次目录调整,一是统一目录体例框架。19个专业大类数量不变,专业大类划分和排序保持基本稳定,名称略有调整。原99个专业类调整为97个,进行了小幅更名、新增、合并、撤销和归属调整。如顺应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增设了“集成电路类”“安全防范类”等专业类,根据形势变化及部门职能调整撤销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类”等专业类。高职本科调整幅度最大二是统筹调整设置专业。与中职专业目录(2010年)及近年增补专业相比,中职保留171个,调整(含新增、更名、合并、撤销、归属调整、拆分,下同)225个,调整幅度61.1%;高职专科较高职(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及历年增补专业,保留414个,调整439个,调整幅度56.4%;高职本科较试点专业清单保留39个,调整208个,调整幅度260%。保留的专业主要是符合产业人才需求实际、职业成熟稳定、专业布点较广、就业面向明确、名称科学合理以及特种行业领域专业;专业调整的情形主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增专业,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更名专业,根据业态或岗位需求变化合并专业,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予以撤销。三是系统设计专业代码。根据一体化设计理念,兼顾专业设置管理的稳定便捷,设计专业代码编排规则。在校生按原目录专业培养至毕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此次《目录》修订,是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草实施方案》,加强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落实职业教育专业动态更新要求,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2021年起,教育部将指导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积极稳妥设置高职本科专业,避免“一哄而上”。目前,在校生按原目录的专业名称培养至毕业,学校应根据专业内涵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王敏审签|梁泽铭实习生|劳晓文
为帮助21考研的同学们充分了解教育学各专业相关考情,用心团队特设专栏——教育学专业介绍,每期为大家介绍一个专业,为报考提供指导和参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040108),请各位同学参考~一、专业简介二、报考条件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三、研究方向用心团队提醒广大考生各大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01 (全日制)技术教育02 (全日制)职业指导 03 (全日制)人力资源管理四、考试内容五、培养目标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职业教育研究、教学与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相关教育科研及本专业相关教学工作的师资或从事教育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六、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职业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法概论、教育经济学、教育科研方法、管理信息系统、中外职业教育史、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职业指导原理与实务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教育实习、毕业实习、职业教育管理实践模拟、毕业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活动等。七、院校推荐八、就业前景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学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接受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训练,就业方向多为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工作。除了到各类学校做教师以外,许多毕业生还可以到出版社、电视台、杂志社、企业人力资源等领域就业,职业包括指导咨询、图书管理员、媒体专家、学 校的社会工作者等。用心教育团队:以教育学考研辅导和服务为宗旨,第一时间为你推送教育学考研相关政策、招录信息、最新考研动态。全程陪考,用心考研!【用心教育学考研】
为帮助21考研的同学们充分了解教育学各专业相关考情,用心团队特设专栏——教育学专业介绍,每期为大家介绍一个专业,为报考提供指导和参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040108),请各位同学参考~一、专业简介二、报考条件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三、研究方向用心团队提醒广大考生各大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01 (全日制)技术教育02 (全日制)职业指导 03 (全日制)人力资源管理四、考试内容五、培养目标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职业教育研究、教学与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相关教育科研及本专业相关教学工作的师资或从事教育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六、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职业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法概论、教育经济学、教育科研方法、管理信息系统、中外职业教育史、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职业指导原理与实务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教育实习、毕业实习、职业教育管理实践模拟、毕业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活动等。七、院校推荐八、就业前景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学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接受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训练,就业方向多为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工作。除了到各类学校做教师以外,许多毕业生还可以到出版社、电视台、杂志社、企业人力资源等领域就业,职业包括指导咨询、图书管理员、媒体专家、学 校的社会工作者等。用心教育团队:以教育学考研辅导和服务为宗旨,第一时间为你推送教育学考研相关政策、招录信息、最新考研动态。全程陪考,用心考研!【用心教育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