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很多应届生的选择,而选择专业是考研的第一步,很多同学还是很想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一个更好的专业提升一下自己,其中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工作多年的在职人员,选择教育学还是很多的。今天启航考研高老师给准备考教育学的学子们介绍下教育学的考研方向,看看教育学考研:选哪个专业更适合你。教育学学术型硕士作为13大学科门类中的一员,下辖多个专业研究方向,不同的专业方向下研究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主要体现在入学后的课程设置、考试难度以及专业实习就业等几个方面。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方向主要有六大类,主要包括宏观研究方向、教学方向、语言学方向、心理学方向、教育技术方向、学校管理方向、语言学方向、心理学方向等。每一个方向还可以再次进行细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学术型硕士中应用型最强的专业,实践导向。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用于研究教育过程中课程设置相关方面与教学相关方面的内容。比如近年来推行的新课改等等。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中主要关注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内容。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主要面向高等教育相关的现象和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的高层次发展路径和实时策略,毕业后多在各大高校学科建设处室工作。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以上所有专业中理论性最强的一个专业,学习期间除了学习基本的教育学相关理论,比如什么是教育学、教学理念等之外,还会学习教育学与社会以及教育哲学等相关内容及知识。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主要关注学前教育相关现象和问题,即三至六岁的幼儿教育现象。毕业后可继续深造或在幼教机构任职。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主要面向各大中专等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和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较为类似,只不过研究对象不同。主要集中在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职业教育原理和职业教育课程论。比较教育学:在之前的几期推送中对这个专业方向进行过简单的介绍。比较教育学既可以看作是一门理论学科,又可以看作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一般来说,该方向主要研究别国/地区的教育制度,教育历史发展沿革、进行等。通过研究上述内容进而借鉴和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通过他山之石来寻求适应本国国情的解决方案。总结:其实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方向都是可以的,毕业之后在毕业证上显的是也是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差距不是特别大。除非有着非常清晰的职业规划,或者对某一个领域特别感兴趣。否则没有必要过分地纠结于专业方向。与其花费时间在这上面,不如研究一下相关专业的历年分数线,一般来说不同专业方向的分数线差异较大,需要在报考时着重注意这一点。以上是启航考研高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教育学考研:选哪个专业更适合你呢?”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预祝考研的小伙伴们金榜题名!
新京报讯(记者 苏季)记者1月8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为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广东省就深化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出台改革实施意见,将扩大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探索本科与硕士教育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考试方式,支持公办职业院校自主设置招聘条件根据具体目标,到2022年,广东全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稳定在60%以上。重点建设50个校企合作的优质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50个省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推动打造30个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优质品牌项目。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实施意见称,扩大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探索本科与硕士教育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博士研究生培养,鼓励高校联合行业企业培养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广东还将推进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新教师准入制度改革。支持公办职业院校根据岗位需求自主设置公开招聘条件、创新考试考核方式,探索通过先面试后笔试、直接面试、技能测试、考察聘用等方式招收高素质教师。盘活编制存量,适当提高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此外,实施意见提出,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盘活编制存量,优化岗位设置,向“双师型”教师队伍倾斜。根据职业院校(含职业教育本科)、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其专业特点,适当提高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职业院校可确定不超过30%的岗位作为流动岗位,用于自主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在教师考核评价方面,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和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破除“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唯身份、唯奖项”痼疾。推动职业院校结合实际,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标准,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将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新京报记者 苏季 校对 王心
针对研究生培养研究中存在的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调整研究人员结构,加强研究力量。首先,摆正高校教师的地位,高校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研究的主要力量,同时加大管理者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还应该加大对高校研究人员实践经验的训练,提高管理者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平时注意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的质量。其次,政府教育部门人员应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方案、计划等层面进行研究,取得其他相似研究方向人员的支持,并鼓励其他研究领域学者加入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的队伍。同时,要鼓励省市级研究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研究者,增加他们对职教研究生培养研究的热情,从而加强研究的力量。最后,设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点或硕士点的高校应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责任心、自信心,加大对职教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力度,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在读博士或硕士的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研究生培养研究队伍提供人才支撑。(二)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一是实证性研究和思辨性研究结合起来。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研究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理论素养以外,还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要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进行思辨性研究外,更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实地调研、访谈,也可以通过实践项目、专项课题的研究等发现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的良性发展。二是综合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应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案例探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因材施教,教育路上走法多样,从“高中-大学/大专-研究生”,或者从“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 都是一种选择,关键是适合自己,且要思维转变。职业教育的误解:谈到职业教育,更多人想到的是中职、高职毕业后,成了技术工人,不是“白领、金领”是“蓝领”,而且学历上也不是本科,总感觉不如心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不是普通教育的“衍生品”和“附属品”,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其实自2018年以来,浙江省就开展了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试点招生工作,比如2020年的招生计划中的护理学专业,中职在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本科在杭州师范大学,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如此求学模式,畅通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通路,打破了技能人才发展的“天花板”,所以不是中职只有高职一条通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既可以纵向贯通、自成体系,也可以和普通教育横向融通、协调发展,而且“学历+技能”,更具优势。职业教育的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高质量就业,注重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何为“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指发明专利密集度、规模达到规定的标准,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符合创新发展导向的产业集合。其最大优势是专利与劳动力投入之比高于平均水平,即以更少的劳动要素可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因此能产生更高的产业附加值,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更强。专利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更侧重对劳动者供给端提出要求,是服务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航天工业、新材料、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行业,技能“含金量”不仅高而且综合性要求强。如何更直观体现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就业呢?关键在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职业发展通道以及认可度,而这,已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提高收入、畅通发展。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我国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与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相比,仍有差距。解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亟须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在天津,深化中职高职系统(衔接)培养,推进高职本科联合培养改革,探索高水平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机制。在山东,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不再是“职校只能招收低分生”,更多高分考生主动选择职业院校,并通过“职教高考”的路径走向更广阔的人生。在深圳,支持高职、中职院校每个专业群,联合华为、比亚迪等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行业组织,建设一所特色产业学院。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98%以上。在江苏,推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二级学院与高新区每个产业园对接,创新“一园一院”模式。建设物联网技术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物联网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5000余名、培训物联网产业人才8000余名,为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作出贡献。在上海,加紧布局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养老、护理等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相关的职教专业,力图打造精品化职业教育。全国职业院校共开设1200多个专业和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所以,不鼓励盲目追求综合性高等教育,根据自身情况,进入中高等职业教育学习技能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精益求精、掌握中高端技术技能,成长为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生力军,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支撑。
日前,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案》提出,按照“扩容、提质、贯通、融合”思路,经过5至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基本建成,校企协同、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方案》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提升服务能力和开放水平等六个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的改革实施任务;从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政府统筹主导职业教育的责任、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提出了三项组织保障举措。编辑 | 熙妹 校对 | 木尧 审核 | 关关来源 |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当代职校生杂志供稿往 期阅读
职业教育法修订如何打破学历“天花板”专家建议适当发展本科与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业成果融通互认等作了规定。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4月10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是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周洪宇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祁占勇认为,修订草案关注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重大现实问题,切中了职业教育的要害问题,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修订草案也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指明了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方向、职业教育的实施重点、相关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制度的建设内容等,为职业教育的后续改革留下了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教育部近日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新版《目录》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专业布点10余万个,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然而,与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这一趋势相比,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明显滞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操作工栗生锐认为,一个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由研究生、本科、专科构成,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主要处于“专科层次”。“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所涵盖的技术技能层级如高档数控机床、智能装备、数字化生产线等多项国际前沿技术,其层级甚至超过研究生学历。”栗生锐说。职业教育在“本科层次”的短板问题,也是此次职业教育法修改要解决的问题。2019年12月,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记者注意到,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职业高等学校”的说法。教育部指出,为落实类型教育的定位,用职业高等学校的概念替代高等职业学校概念。职业高等学校对应于普通高等学校,包括专科、本科层次。按照上述规定,职业高等教育将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起平坐”,职业教育也将培养自己的本科生。“我们已从人口资源大国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了凸显职业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适当发展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周洪宇说。校企合作中违法或被行业禁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但长期以来,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偏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短板。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2018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显示,部分高职院校发展和服务能力仍然较弱。400所院校的年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不到1万元,300所院校的年技术服务到款额不足1万元,近450所院校三年累计纵向科研到款额低于5万元,500多所院校三年无横向技术服务到款。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秦涛认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缺乏与企业的良性互动,由此导致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的运作发展。除了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内因”,校外培训不规范的“外因”也不容忽视。渤海理工职业学校专科学生实训,却被安排到欢乐谷“扮鬼”;山东聊城大学数百名学生被强制送往江苏昆山康佳电子公司实习,每日工作时间达13个小时,不实习就拿不到毕业证……近年来,不规范的校外培训多次被媒体曝光。祁占勇认为,校企合作方面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不够完善,“由于相关行政法规过于原则、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校企合作中相关利益主体权益划分不清晰,保障机制亟待规范,导致校企合作出现诸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针对校企合作作出多项规定。例如,其中明确,校企合作中侵犯受教育者合法权益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实行行业禁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师培养应实现企业学院互通几年时间里,江苏扬州某职业学校教师李阳的身边已经有多名同事离职。“缺乏培养培训、继续教育的机会,工资待遇较低,看不到太多的发展空间,是年轻教师离开职业学校的主要原因。”李阳说。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除了“留不住”,还有“引进来”——招进来的教师中,很少有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具备的人才。“从企业出来教书的,学历不行,知识体系比较落后,无法将实践经验很好地转化为理论知识;高校毕业生做职业学校老师,虽然学历达到了要求,但缺乏实践经验,讲出来的内容不够‘接地气’。”秦涛说。周洪宇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记者注意到,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专门设立了“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一章,围绕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能力要求等方面作出细致规定。例如,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国家设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加强专业化教师培养培训;鼓励、支持地方人民政府设立专门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鼓励高等学校设立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专业;鼓励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产教融合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岗位,接纳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教师实践。“建设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需要打通企业和学院两个渠道。可以让企业的人才来教技术,让学院的老师来讲理论,二者可以打通,把理论和实践尽量结合在一起。”周洪宇说。(记者蒲晓磊)来源:法治日报
山东省将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1月10日,《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将通过部省共建机制,支持山东率先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意见》提出,支持山东将现有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让中职生和高中生“双向流动”,推动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增加职业教育本科计划、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计划等等举措。以下为摘录的部分政策。增加学校办学自主权和财政拨款《意见》提出,让政治家、教育家管好办好职业院校。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探索公开遴选聘用职业院校领导班子人员,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公办高职院校领导干部科学的选用、培养、交流、退出机制。山东将赋予学校“5个办学自主权”,实行事后备案。由学校在限额内自主设立内设机构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自主设置岗位,自主确定用人计划,自主确定招考标准、内容和程序,在相应人事考试官方网站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自主招聘各类人才,实行事后备案。职业教育耗材多,办学成本高,没有真金白银的支持,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意见》提出,确保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化解公办职业院校债务;探索建立“基本保障+发展专项+绩效奖励”的财政拨款制度,提高公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支持学校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打破中职院校和普通高中的学籍限制为逐步打破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籍限制,《意见》提出,在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的地方,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让中职生和高中生“双向流动”。山东也将建立特色高中,探索举办文理高中、科技(技术)高中、语言高中、艺术高中、体育高中、综合高中,不同学校不同特色,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此外,为促进大学分类改革,培养更多务实致用人才,《意见》支持山东把现有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确保办学既能“上接天线”、又能“下接地气”。另外,《意见》支持山东在进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的骨干专业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也能办本科教育。畅通中职升学渠道,职校也能出研究生教育部也将为山东增加职业教育本科计划、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计划,指导山东制定本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为畅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通道,《意见》提出4项举措,一是支持山东系统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支持“双高计划”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职业教育本科生、专业硕士;三是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招生以招收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本科和高职院校同等学力毕业生为主,新增本科(含专升本)、硕士招生计划分别主要用于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四是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招生类别由山东自主确定比例,单列计划、单独录取。此外,为破解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难题,《意见》提出建设山东省学分银行,实现基于能力标准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间学习成果的认定、学分积累和转换,为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提供试点经验。产教融合型企业可免税《意见》提出,要让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明确国有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责任,推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率先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与学校合作办专业、办二级学院,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调动企业积极性,《意见》提出,建立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产教融合型企业税收可抵免。自2019年1月1日起,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职校薪资最高可达事业单位5倍山东将探索校企专业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企业人员到职校担任兼职教师纳入其业绩考核评价,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可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职业院校的教师薪酬将得到较大提升。意见提出,公办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水平最高可达到所在行政区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5倍;学校对外开展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劳动报酬,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为解决职业教育师资短缺问题,《意见》还提出了3项措施,一是支持1-2所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二是分专业支持一批高水平工科院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是探索有条件的优质高职院校转设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或开办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专业。清理就业歧视政策《意见》提出,清理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建立技术技能人才休疗养制度,遴选技术技能人才和享受省政府技能特殊津贴人员并给予相应奖励或津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1月14日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我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全国1.1万余所职业院校共开设10万个专业点,年招生总规模近千万人,在校生近3000万人,每年培训上亿人次。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概念,截止目前,教育部已设立21所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如何打造本科职业教育特色,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是职教本科面临的严峻考验,日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聂伟就本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几点建议。坚持类型教育,立足知识基础现在,我国已确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不同的教育类型,归根结底是知识基础的不同。大致可以认为,职业教育是以实践知识为基础,而普通教育则以理论知识为主。本科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论证,一方面要坚守实践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阵地,遵循此类知识传习和获取规律,分析提取出知识单元和知识模块,以构建知识类型体系,与普通教育的知识体系镶嵌互补,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最大教育合力。另一方面,专业设置应该是基于现有中职和专科高职专业目录基础上的生长,即《通知》中指出的“专业类别上原则上沿用现有专业目录分类”,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而不是现有本科专业的改头换面;应该是专业设置知识基础的彻底革命,而不是当前本科专业细枝末节的修改和装扮。这是类型教育特征的重要体现,需要在进行专业论证时特别注意。坚持实践导向,面向生产生活传统高等教育是居于“象牙塔”中的有闲教育,具有神圣性和神秘性,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非普通人所能享受。所以在专业设置上,纯文纯理类专业普遍存在于普通大学之中,作为高深学问的标志性符号。普通大学以追求“纯粹科学”(迈克尔·波兰尼语)为己任,致力于推进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逐渐深化,着力于回答“知道是什么”(know-what)和“知道为什么”(know-why)的问题。但本科职业教育是经世致用的教育类型,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是面向人民大众所有人的。职业大学明确的实践导向,更关注技术技能,着力于回答“知道怎么做”(know-how)和“知道是谁”(know-who)的问题,追求利用人类的认识成果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从而造福人类。所以,本科职业教育不宜开设纯文纯理类专业,即《通知》中明确的“不设置学科导向明显的专业”。同理,职业大学中也不宜设置文理学院,可以有基础教学部等组织承担文化基础课功能即可。在现实中,本科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应该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依据经济社会行业产业划分以及职业岗位分类等,提取出实践知识模块和本科职业大学应该开设的专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工作现场,既是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重要源头和知识土壤,也是本科职业大学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实践基地,是技术技能类知识传输的重要场域。从这个角度说,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研制和成型,既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冲击和挑战,也是对传统高等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完善,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既坚持自成体系,又要上下照应现行本科专业目录是根据《原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以及《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研制而成,遵循理论知识和学科体系的逻辑脉络,自成一体。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论证也要上下照应,既是中职、专科高职专业目录的延伸,要考虑与它们的对接;又要照顾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的衔接,形成上下贯通的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在上下两个维度上,建议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多向下看,多参照专科高职专业目录,因为它们是一体的,具有同根同源性。本科职业教育为学士学位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的是《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第6级的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cation),要处理好横向上高等教育位阶与纵向上职业教育属性的关系;既要对学生提出相应高度理论知识的要求,更要恪守实践操作和技术技能训练的务实精神,使学生能胜任特定领域中具有挑战性、不确定性和系统性的工作任务,提高应对复杂场景的专业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最后,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论证还要考虑与现行普通本科专业之间的交流对话,便于职普沟通、融合发展,既独立成体、又开放融通,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落到实处。如此,才能有效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缓解高等教育同质化的矛盾,真正实现高等院校分类设置、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东软教育坚持“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理念,构建了产教融合、面向应用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共赢的运行机制,创造性提出并实施了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享誉全国、独具东软特色的SOVO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目标,办学成果和品牌声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面对我国新时期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作为深耕教育20年的教育集团,与职业院校紧密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新时代赋予东软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东软教育通过独特的“3+N”模式,将“3”所大学多年办学积淀的优质知识资产输出到“N”所普通本科和职业院校,以产业学院、专业共建等方式,用一流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为合作院校赋能,打造了集课程资源、项目资源、实验实训室、智慧教育平台系统、数字工场于一体的教育资源解决方案,目前已成功应用于400余家本科和职业院校。面向未来,东软教育将与更多合作院校携手,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职业教育,是中国两大主流教育体系之一,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以培养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为目标,主要有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它和另一大主流教育体系——专业教育有什么异同和关系呢?一、同为主流教育,同等层次、同等地位。长久以来,职业教育一直承受着误解,被人看不起,被认为是低层次教育,被认为是“考不上高中才读中职,考不上本科才读高职”。直到2019年1月,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定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二、同样数量庞大,同样各占半壁江山。据报道,目前全国共有职业学校1.15万所,在校生2857.18万人;中职招生600.37万,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70%;高职(专科)招生483.61万,占普通本专科的52.90%。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阶段就占了40%多,加上高等教育阶段的50%多,总体来看,职业教育已经完全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两者方向不同,却又一定程度互通。职业教育以就业、学习具体职业技能为主,专业教育以通用知识、培养基础和学习能力为主。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但两者又不是完全隔绝的,可以一定程度上互通互转。职业教育通往专业教育,包括中职-大学的中职专科贯通、中职本科贯通等,以及高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专升本、直接考研等。据笔者所知,在2020年就业形势的大环境下,有些职业教育学校选择专升本的学生比例相当之高。专业教育通往职业教育,包括高中-高职的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以及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等职业教育通道等。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也正在成为研究生的主流,招生规模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研究生。
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业成果融通互认等作了规定。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4月10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是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周洪宇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祁占勇认为,修订草案关注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重大现实问题,切中了职业教育的要害问题,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修订草案也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指明了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方向、职业教育的实施重点、相关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制度的建设内容等,为职业教育的后续改革留下了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教育部近日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新版《目录》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专业布点10余万个,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然而,与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这一趋势相比,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明显滞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操作工栗生锐认为,一个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由研究生、本科、专科构成,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主要处于“专科层次”。“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所涵盖的技术技能层级如高档数控机床、智能装备、数字化生产线等多项国际前沿技术,其层级甚至超过研究生学历。”栗生锐说。职业教育在“本科层次”的短板问题,也是此次职业教育法修改要解决的问题。2019年12月,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记者注意到,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职业高等学校”的说法。教育部指出,为落实类型教育的定位,用职业高等学校的概念替代高等职业学校概念。职业高等学校对应于普通高等学校,包括专科、本科层次。按照上述规定,职业高等教育将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起平坐”,职业教育也将培养自己的本科生。“我们已从人口资源大国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了凸显职业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适当发展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周洪宇说。校企合作中违法或被行业禁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但长期以来,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偏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短板。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2018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显示,部分高职院校发展和服务能力仍然较弱。400所院校的年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不到1万元,300所院校的年技术服务到款额不足1万元,近450所院校三年累计纵向科研到款额低于5万元,500多所院校三年无横向技术服务到款。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秦涛认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缺乏与企业的良性互动,由此导致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的运作发展。除了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内因”,校外培训不规范的“外因”也不容忽视。渤海理工职业学校专科学生实训,却被安排到欢乐谷“扮鬼”;山东聊城大学数百名学生被强制送往江苏昆山康佳电子公司实习,每日工作时间达13个小时,不实习就拿不到毕业证……近年来,不规范的校外培训多次被媒体曝光。祁占勇认为,校企合作方面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不够完善,“由于相关行政法规过于原则、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校企合作中相关利益主体权益划分不清晰,保障机制亟待规范,导致校企合作出现诸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针对校企合作作出多项规定。例如,其中明确,校企合作中侵犯受教育者合法权益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实行行业禁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师培养应实现企业学院互通几年时间里,江苏扬州某职业学校教师李阳的身边已经有多名同事离职。“缺乏培养培训、继续教育的机会,工资待遇较低,看不到太多的发展空间,是年轻教师离开职业学校的主要原因。”李阳说。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除了“留不住”,还有“引进来”——招进来的教师中,很少有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具备的人才。“从企业出来教书的,学历不行,知识体系比较落后,无法将实践经验很好地转化为理论知识;高校毕业生做职业学校老师,虽然学历达到了要求,但缺乏实践经验,讲出来的内容不够‘接地气’。”秦涛说。周洪宇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记者注意到,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专门设立了“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一章,围绕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能力要求等方面作出细致规定。例如,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国家设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加强专业化教师培养培训;鼓励、支持地方人民政府设立专门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鼓励高等学校设立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专业;鼓励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产教融合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岗位,接纳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教师实践。“建设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需要打通企业和学院两个渠道。可以让企业的人才来教技术,让学院的老师来讲理论,二者可以打通,把理论和实践尽量结合在一起。”周洪宇说。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