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研究机构的智库作用戴震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研究机构的智库作用

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运用系统科学思维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在传统的规模扩张模式下,许多职业院校形成了一种简单化的线性思维,促进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加大投入”,忽视了教师创新能力对发展的突破作用和质量、结构、效益方面的内涵要求。目前正在实施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其实质就是由规模扩张转为内涵发展、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由简单思维转为系统思维。发展理念和驱动模式的改变,要求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内部职教研究机构的规划、咨询和指导作用。与普通高校、职业教育专门研究机构相比,职业院校内部职教研究机构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研究内容具有直接应用性。职业院校的教育科研人员处于改革一线,对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具有切身感受。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和部分中职学校都设立了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针对学校发展中遇到的个性化疑难问题,剖析社会根源,找出解决对策。与此同时,职业院校专职教育研究人员也会从基层改革需要出发,研究解决一些关键共性问题。二是研究方法具有实践交互性。职业院校教研人员与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接触十分密切,不仅可以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新型教材和管理制度等教学成果,而且可以直接参与教学改革活动,观察改革方案实施过程和学生成长过程。这种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在实践行动中对过程和结果进行不断观察、反思,及时提出创新行动方案,优化实践效果。三是研究人员具有多元组合性。职业院校的行动研究由专职研究人员与实践人员共同参与,而且双方的角色常常发生转换。事实上,许多职业院校科研管理机构与科研机构是融为一体的。这种人员结构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科研成果可以顺利地转化为教学成果;不利之处是难以完成需要较长周期的基础性研究,研究视域会受到较大限制。充分发挥教科研人员的作用,是职业院校提质培优取得实效的关键。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为学校发展制定科学规划。学校发展规划是外部发展要求与内部发展条件相结合的产物,涉及到发展目标定位、专业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重大教学改革等多方面重要内容,需要科学思想指导和调查研究的基础,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采用“部门设计、学校组合”的“拼盘式”规划方式,不仅无法发挥规划职能,而且还会助长形式主义之风。其次,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方法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过程涉及到校企两个方面的人员、设备、场地和制度,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更为复杂。学校教科研人员既熟悉本校实际情况,又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可以对专业组群、专业数字化改造、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合理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思路,可以让系部人员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作模式,从而少走许多弯路。再其次,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科学咨询。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的教师,而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都需要有科学规划。目前,职业院校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长远目标缺失、培训内容单一、学习方法失当等问题,影响专业化发展。教育科研人员可以作为教师发展参谋,帮助教师确定发展目标、规划研究方向,形成“以科研工作促进本职工作,以科研成果支撑教学成果”的良性机制。(作者系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23日第5版 作者:崔发周

戒律

中国职业教育研究获得国际专业学术机构认可

由上海市对外经贸进修学院王晓刚教授和沈峥教授共同编撰的国际学术论文 “英德现代学徒制标准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已被著名国际出版集团弗朗西斯学术出版社接受采纳,即将在2020年10月的《国际教育与管理杂志》上发表。晚些时候“中国知网”会将其收录。论文就英德现代学徒制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做了详细的介绍、就不同的教学标准做了多纬度的对比,同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做了深刻的阐述。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当今的劳动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给职业教育教学带来更多现实角度的思考。我国现代学徒制在开展试点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更多王教授沈教授这样的专家学者向英德等欧洲现代学徒制教育水平先进的国家借鉴经验,为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发展到适应我国劳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水平而不断努力。王晓刚,高级机电工程师,维修电工技师,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CGOLI)认证国际企业培训师,,国际培训学会(ITS)监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证智能楼宇管理师及设备点检员专业负责人,上海市国资委党校在线公益平台资深讲师,主要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智能楼宇管理师(城轨车站)》、《设备点检员》专业的职业等级开发,培训方案策划,培训计划制定,考核方案等。独立编写轨道交通系列丛书《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中多章节,教材。主编,设计各类专业仿真培训系统。与上海多所高校合作搭建设备相关培训平台。沈峥,高级经济师,职业教育培训专家,资深营销管理咨询师,全国职业能力测评中心测评导师,国际职业技术标准认定委员会(IVESC)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经贸进修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培训中心高级培训师,同时还受聘于多家高等院校从事职业技能类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及一线授课。曾作为编委参与编写了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重点工程《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2015年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开发的培训课程有:《管理者的营销思维》《营销战略的策划与实施》《非营销人员的营销管理》《大客户的销售与服务》以及职业化课程:《培训师的修养与提升》《新员工的职业素养和阳光心态》高等院校教学:《营销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专业课程的专业研究及授课。弗朗西斯出版社作为世界最大电子图书出版集团,电子图书出版的数量超过18000册,涵盖和各学科,为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1850年,创始人泰勒-弗朗西斯开始为皇家学会、动物学会、皇家植物学会及其他组织印刷并出版各种学科类刊物;1890年,弗朗西斯出版社开始出版文摘类期刊,发行科学文摘。

朱门怨

用高质量科研支撑职教高质量发展——访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职教科研是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决策科学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职教科研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提供有效供给,满足事业发展需要。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职教科研专门机构,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在全国职教科研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组织作用。日前,记者专访了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了解我国职教科研的现状、不足及改进建议。记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国现有的职教科研机构,这些科研机构能否承担起支撑职教高质量发展的重任?王扬南:我国职教科研机构目前已实现三级建设、省级覆盖。我们中心所作为国家级职教科研机构,为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服务支撑。省级职教科研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省级职教科研机构,部分省份建立了地市级职教教科研机构。此外,我国还有参与广泛的群众性学术研究网络,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普通高校是职教科研的主力军,一批知名大学构建了层次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专门从事职教科研的人才。职业院校也是职教教学研究的主战场,1400多所高职院校普遍设立了专门的职教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类型特色,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教科研的桥梁和纽带。尽管我国职教科研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距离全面覆盖、立体贯通、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体系尚有差距。还有省份未设立职教科研机构,地级市没有职教教科研机构的还很多,县一级则基本没有专门的职教教科研机构,也没有职教教研员编制。各省职教科研机构普遍存在专职人员编制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目前我国职教科研机构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建议进一步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应设立专门的职教教科研机构,县(市、区)应有专人负责。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职教科研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在教育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应建立专门的职教科研机构,中等职业学校应有专人从事职教科研工作。此外,科研协同机制建设也有待加强。职教科研跨界性强,因此,需要完善全国职教科研院所联席会议制度,支持高水平大学与中央及地方职教科研机构建设学术共同体,支持职教科研机构、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学会社团共建一批职教科研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开展重大项目攻关。记者: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教科研工作者如何准确把握这些变化,以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王扬南:首先,职教科研要聚焦重点领域。我们最近梳理了十大重点科研领域,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深化对我国职教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教理论体系。其次,要创新研究方法。加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跨界研究,特别是跨界研究,要充分吸收教育学、经济学、劳动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要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协同攻关。再其次,要强化成果运用和转化。增强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推动成果转化为教案、决策、制度和舆论。最后,要加强中外职业教育科研交流。拓展与国外职教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构建研究网络,为建设“鲁班工坊”、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提供科研支撑;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传播分享中国成果经验。记者:如何才能激发职教科研工作者的活力,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王扬南:职教科研实践性突出,但目前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并未体现这一特点,“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顽瘴痼疾制约着职教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因此,要科学设置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标准,构建以成果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职教科研评价体系。完善职教科研成果表彰奖励制度,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材建设奖等表彰中予以倾斜,加大奖励力度。增加优秀职教科研人员在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项目中的名额。完善职教科研人员晋升机制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适当提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营造有利于学术创新和青年科研人员成长的宽松环境。

徐爱

省教科院职业教育(机械类和机电类)名师送课系列活动举行

春风和煦专家至,名师送教到枣庄。为进一步提升我市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助推我市职教创新发展,4月1日,应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邀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机械类和机电类)名师送课系列活动在枣庄经济学校举行。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杜德昌带队并主持。枣庄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枣庄经济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谢宝华,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张颖梅全程参加。 送课团队(机械类和机电类)成员由日照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孟凡秋、山东省教科院访学教师曲珊珊、日照市工程技术学校机械专业教师丁琳、济南理工学校电工电子教师刘小微组成。 送课活动中,丁琳、刘小微老师分别执教了《台钻速度的调节》《一控一照明线路的检修》两堂实训课,采用理实一体化和项目化教学模式,有机融入了课程思政理念,顺利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座谈交流环节,丁琳、刘小微老师分别就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等进行了细致解读,深度交流了送课心得体会。随后,孟凡秋、曲珊珊老师分别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并分别以《中职课堂教学几点建议》《立足课堂教学做好人才培养》为题,对我市中职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意见建议。 活动最后,杜德昌所长应邀作了《深化“三教”改革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内涵、国家和省职教政策等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对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高效课堂打造、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等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指明了方向。 职教名师送教活动在全市中职教师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送课名师为大家生动展示了如何将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思政等教学理念有机融入中职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引发了大家的教学反思,为今后中职教学明晰了路径、增强了信心,必将为枣庄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全市各中职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负责人,机电、数控、机械专业教研组长、任课教师,相关专业兼职教研员,枣庄经济学校部分教师等共计120余人参加活动。 【来源:枣庄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汝戒之哉

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百花齐放”

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点联盟成立。华东师大供图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百花齐放” 教育部官员:职业教育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中新网上海11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9日获悉,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点联盟在此间正式成立。联盟成员覆盖了中国绝大多数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点。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点联盟的成立,既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发展的成就体现,也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的全新起点。联盟旨在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推进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好地服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据介绍,联盟将每年举办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和中青年职教论坛,深入探讨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发展中的问题,并为中青年学者就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搭建平台。据悉,31家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点单位包括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等。联盟主席单位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陈子季认为,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以及职业教育高地建设方案陆续推出以来,各地区投身职业教育改革的活力被释放出来,一些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破解。然而,当前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仍然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求,外部对职业教育的了解不够,误解甚多。他表示,“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必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这位司长鼓励联盟单位推荐优秀人才参加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工作,推动形成联盟服务政府决策的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告诉记者,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奋力先行,已成为中国高校中最具影响力的职教学科点、职教科研高地、政府智库与职教学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梅兵指出,经过兄弟高校职教领域同仁们的共同奋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已从艰难初创走向蓬勃壮大,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在以“合作·创新·发展——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新挑战”为主题的“2020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青年职教论坛”上,来自联盟单位的代表等线上线下参加会议。联盟主席单位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国庆教授说,职业教育呼唤有深远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需要对研究方法进行创新,倡导基于大数据或深度实验的实证研究。这位学者表示,智能化对职业教育的最大影响不是它的技术内容,而是它对职业关系的改变,职业关系正在朝网络化、扁平化方向发展,基于人才分类理论的传统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框架受到挑战,未来职业教育学科的内涵与边界需要做出新的解释。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梦卿教授认为,未来“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建设应兼顾普适性和特殊性,实现资格证书与专业能力对接,并注重“双师型”教师独特知识结构的构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郭丽君教授认为未来的职业教育研究应做“有温度、有厚度、有意思”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崔军副教授指出,高职创业教育的人力资本投入,能有效产出“创业能力”这一人力资本资产。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韩玉教授表示,整合“能力本位”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作为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学理基础,有利于充实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完)

打造职业教育优质课堂,山东省教科院职教名师到枣庄传经送宝

通讯员 郭启良 钱仓 杜松保为充分发挥职教名师的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着力打造职业教育优质课堂,近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分别派出学前教育类、公共艺术类、财经商贸类、数学类学科送课团队,来到枣庄开展职教名师送课活动。在送课活动中,专家老师们结合送课专业特点,以时下热点举例,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在财经商贸类送课中,鲁中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赵娣老师以《材料采购成本的核算》一课为例,利用流行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的视频片段,巧设问题,展示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财经示范课。郭长慧老师则以《网络营销的4P4C策略》一课为例,以小米商城为切入点,通过视频、微课、课堂情景剧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分析,攻破课堂重难点。枣庄经济学校马玉老师的《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郭启良老师的《网店宝贝标题制作》,也都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校企合作实例创设真实情境,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功底。 专家老师们分别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同与会教师进行了交流,提出教师要尽可能使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课堂互动性,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课堂中的问题从课堂中来,在课堂中去解决。齐河县职业中专教师刘心灵老师结合自己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获奖经历,以参赛作品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为题,从参赛教案和教学实施报告撰写,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使用等细节入手,分享了宝贵经验。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于家臻结合老师的上课情况,细致解读了职教优质课堂的基本标准,对如何打造优质课堂,落实优质课堂评价标准,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给出了中肯建议。 据悉,此次送教活动是山东省教科院职教名师送课系列活动的第四场,“在省教科院职教所的关心支持下,一大批职教名师走进枣庄,让更多的枣庄职教教师有了与专家、名师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拓宽了教学思路,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将对枣庄职教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对提高枣庄市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枣庄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枣庄经济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谢宝华说。

不贱贪污

共建品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 倾力打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

8月18日晚,市委书记党晓龙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一行举行工作座谈,就共建品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倾力打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进行交流。座谈时,党晓龙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鲁昕会长一行来保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给予保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随后介绍了保定经济社会发展、主导产业体系和编制“十四五”规划等情况。他说,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定发展总体思路。奋进中的保定期待大批高质量职教人才作支撑,期待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开展全方位、全领域、全天候务实合作。党晓龙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与保定市政府共建品质职教研究院,倾力打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让更多优秀人才留在保定创事业、创生活、创未来,十分必要,也是新时代赋予保定的历史使命。希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及分支机构依托保定区位交通优势和机遇叠加优势,在先进制造、信息智能、生命健康、城市建设、高端服务业等领域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在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职业教育学科设置上进行布局。市委组织1500名85后左右年轻科级干部开展专题培训,就是要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为保定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组织基础。希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当好联系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桥梁与纽带,充分发挥专职优势和平台作用,推动人才保定建设取得更大成效。鲁昕对我市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高度认可,并围绕保定城市定位、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改革、技能人才培养、职教项目合作等畅谈合作意向。她表示,保定是一座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城市,保定的未来大有可为、必有作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将与保定携手合作、共赢未来,着力以共建品质职教研究院为支点,为推动保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建同、副会长史薇、培训部主任贾文颖一同来保。市领导闫继红、杨伟坤参加座谈。来源丨保定日报,作者:白冰“城市这台运作中的机器怎么能少了我们这群零部件”微信ID:保定发布“中共保定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政务微信”微信ID:网信保定微信ID:保定网信管理执法

纷乎宛乎

全国首家以职业教育为特色,不断深挖的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学校现有凯旋校区(宽城区凯旋路3050号)、长德校区(宽城区米沙子镇102国道旁)、高新校区(朝阳区学苑街219号)和泰来校区(绿园区泰来街1485号)四个校区。学校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专业课师资的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也是目前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本科职业师范院校。学校前身为1959年筹建的吉林省劳动厅技工学校。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吉林技工师范学院,隶属原国家劳动总局。4年后,学校划归吉林省管辖,并更名为吉林职业师范学院。21世纪初,为加快建设学校,吉林省将吉林省经济贸易学校并入,随后便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再次合并了吉林省国际商务学校。办学61年来,学校服务职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特色鲜明。学校以职教师资教育为核心功能,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主线,形成了职技高师教育、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技术教育“三位一体”,职教教师培养与培训“双重支撑”的办学格局。现有在校学生15497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12837人,成人本专科生2660人。设有17个学院,1个教研部,3个交叉学科研究院,16个科技研究中心和12个研究中心(所)。学校建立起了符合学校办学实际、适应职业教育和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现已涵盖工、管、经、艺术、文、教育、理等7个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现设52个本科专业,13个高职高专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市场营销;吉林省级特色专业有服装设计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编辑出版学、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校的省级科研平台有服装设计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葡萄酒研发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材料表面仿生技术重点实验室、分子营养实验室、吉林省地方经济研究所等。学校始终高举为职教服务的大旗不动摇,在特色发展中凸显职教母机功能。学校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史馆,承办了全国首次中国职业教育史展览,建立了全国首家职业教育博物馆。创办有全国第一本职业教育专业期刊、第一个职业教育网站和目前中国唯一的职业教育英文杂志,形成了覆盖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五刊五报一网”职业教育学术传播平台。推进开放办学,国际交流成果显著。2014年我校与韩国世翰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2018年我校与韩国庆一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2018-2019年间,学校先后派出35名教师赴韩国、15名教师赴泰国攻读博士学位。我校分别与韩国清州大学、泰国格乐大学、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加拿大日升集团、美国费舍尔学院、台湾国立勤益科技大学等20多所境外高校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开展合作办学、师生互派、职员互访等交流项目。因此,东北地区的考生,如果以后想从事职业教育,不妨多认真考虑一下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鹿鸣

在线职业教育将驶向何方?

导语“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这句话,放在平时可能会显得有些偏激,但疫情之下,却成为了人们的普遍共识。企业倒闭、裁员、员工减薪等现象在疫情期间已经屡见不鲜,作为员工或求职者来说,提升技能、提高自我认知能不能曲线救国提高求职成功率?在线职业教育需求又是否呈现跃迁式的增长?裁员浪潮来袭,在线职业教育需求提升?小宁,北漂3年多的山西女孩,之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销售工作。3月初返回北京,22号隔离结束后,等待她的不是复工,而是被老板“劝退”。现在小宁已经回到山西老家,准备报一个成人自考班,提升完学历再回北京奋斗。和小宁有相同遭遇的人并不在少数。疫情下,企业倒闭,公司裁员,薪资打折或停发的事情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疫情发生后,多家知名大型企业进行了名为“组织结构优化”的裁员,其中包括新潮传媒、OYO酒店、途家、华夏幸福、大搜车、DaDa等,涉及房地产、二手车、旅游业、在线教育、广告传媒等多个领域。这种裁员浪潮让人不禁联想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学慧网CEO高燕和鲸媒体分享到,“2008年金融危机给美国带来了一连串的失业,当时咨询、金融行业是裁员最严重的,我有一些朋友当时在美国金融公司工作,上午还正常地去上班,中午就抱着箱子回家了。而且2008年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持续到2012年。”这次疫情与2008年金融危机虽然都造成了整体经济的动荡,但就影响人群来看,此次疫情有很多不同之处。疫情之下,虽然全行业停工,但线下服务业受限于线下的消费场景,影响最大。同时,在几乎全行业受损的情况下大部分公司招聘窄,没有工作经验且不知能否顺利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们在求职过程中必定荆棘丛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特别是后期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重点群体比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仍比较大。在2020年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40万,预计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获得一份好的工作,是当代求职者关心的重中之重,那么职业教育是否会成为求职者突破求职屏障的救命符?职业教育一般意义上分为两类,一种是学历型的,另一种是非学历型的。学历型的职业教育又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类,学历型职业教育的学生都以获得文凭提高自身学历为目的,非学历型职业教育多以技能类学习为主,学生以学习后通过考试获得技能证书为目的,例如营养师证、证券从业资格证。成年人使用互联网频率最高,但大部分由于工作的原因,学习时间相对碎片化,因此在线教育在职业培训领域的渗透难度最小,最易被普及。加上发证机构的考试通常多为全国性考试并没有区域性的差异,使得从事考证类培训的在线职业教育能通过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和完善的前后端服务(考试报名、考前培训等)快速赢得市场。学慧网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在线职业教育领域,打造了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资格证、学历自考培训等一系列培训项目。高燕表示,新冠疫情对在线教育的确会提高渗透率,但聚焦到职业教育赛道,并未看到爆发式的增长。究其原因,高燕认为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第一,职业教育的刚需性没有那么强,疫情期间会影响大家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但每个人从开始焦虑到最终展开行动之间,缺少一个环节:知道自己应该展开怎样的行动。这需要一段时间的思考,或长或短,但只有想清楚了焦虑才能变成需求。第二,职业教育机构受政策影响较大,发证机构推迟考试,培训就会被推迟。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试时间到现在依旧不明朗,许多学员会顺势推迟学习计划。需求递延加之内部员工也不能如期正常复工导致学慧网前3个月的收入情况未达到年前的增长预期,直到4月份业绩才有了明显的回暖。不过从长期来看,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和一些行业的转型会逐渐加深人们对自我能力提升的认知,职业学习的需求增加也将是一个必然趋势。“除了业绩回暖之外,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学慧网的整体人效有了明显提升。”高燕说到,“在2019年之前我们每年的业务都呈倍数增长,为此我们也招了更多的人。但人员规模的扩大却未必能带来同比的业绩增长,于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是否首先能够在产出和人员规模之间保持一个线性的增长关系,比如公司招2倍的员工能带来2倍的收入和2倍的利润?更好的结果当然是能不能增加更少的人而带来更多的业绩增长?去年底做2020年的战略规划时,核心管理层已经统一了思路,必须在全面提高企业人效的基础上实现健康增长。”高燕告诉鲸媒体。为了达到理想的人效目标,学慧网在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从工具层面、管理层面为员工赋能。从工具层面来说,为员工提供更专业的、有效率的工具,例如: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增加销售与客户的沟通次数,进而提高沟通效率;从管理层面来说,做更加清晰的目标管理,给予每个员工更多个性化的关注,更有效地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从过去这几个月的数据表现来看,我认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对的。”高燕和鲸媒体说到。在高燕看来,一家在线教育机构能否走得长远与商业模式息息相关。“一家教育机构不应该为了上市而上市。融资不是目的,资本只是企业发展的助力,实现健康的增长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高燕说到。而这种健康的增长,高燕认为从经营面来讲,需要建立在理想的平均人效之上,而从业务本质上来讲一定是以学员的学习结果为目的。“疫情虽然对学慧网的业务有一定的冲击,但也给了我们时间把组织基础打牢固,为学慧网实现健康的增长留足空间。”在线职业教育机构必将从“考证”转向赋能在线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每个人自我提升的意识也发生着跃迁式的变化,包括提升学历、培养爱好、学习健身知识、提升技能等各个方面,这必然推动教育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身也要发生变化。国家政策决定从2020年1月起,要用一年时间分步有序将其他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全部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认定发证。与此同时,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制定发布国家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由相关社会组织或用人单位按标准依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颁发证书。这预示着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和证书颁发会开放给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的社会机构和企业来完成,而当政府的背书从这些证书上离开,学员对于证书背后的“真材实料”、对于考取一个证书之后是否真的能够赋能于自身的职业发展必将报以更高的期待。学慧网的业务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一些非证书类的职业培训需求开始增加,比如大家都隔离在家的时候,催生了在家做饭营养膳食的需求;部分一线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心理咨询辅导的需求。因此,学慧网研发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微课和短课。高燕进一步举例说,随着企业复工,每个企业最先忙碌起来的就是人事行政部门,他们除了需要研究防疫、企业如何复工等政策之外,需要安排好所有员工的上班时间以及对即将复工的员工进行心理疏导等等,对于一些经验不够丰富的人事行政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学慧网开设了相关的短课,帮助有需要的HR们快速完成复工前准备。“如果学员在学完6-8个课时的短课之后,能够真正用到工作中、生活中,我想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高燕表示。学慧网成立的初心是让学员收获的不止是一本证书。高燕表示“证书受政策影响太重,一旦证书停发了,我们这部分业务就无法进行,这对于我们来说风险是比较大的。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考证也不是目的,目的是学生能力的真正提高。回归教育的根本,打造赋能型职业教育,是学慧网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作为一家职业教育机构,我们希望回归到教育的本质,能够真正为职业人士在漫长的职业发展历程中,一路保驾护航和持续赋能。”赋能型职业教育与当前的职业教育有着怎样的本质区别?高燕认为,赋能型职业教育更关注的是学员的能力获得以及职业成功,学员在学习完一系列课程之后能够运用到生活、工作中,助力到他们的职业发展,是以内容和教学结果为目的而不是主要以取得证书为目的。“虽然转型不易,但我们整个管理团队都相信,这个方向是对的,我们会不断为这个目标而努力。”高燕表示。学慧网在回访时发现,疫情之下,学员的焦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免疫力低下感染冠肺炎;另一方面是职业方面的焦虑,担心自己会失业,失业之后又能干什么,该不该转型,如果转又应该转到哪方面。针对身体方面的焦虑,就如前面所说,学慧网打造了一系列微课来对学员进行心理疏导、传播防疫知识。针对职业方面的焦虑,学慧网正式成立“学慧职业发展研究院”,并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周文霞教授作为荣誉院长,希望通过典型案例,剖析职业人士在职场上遇到的难题与困惑,给与专业意见。同时,职业发展研究院也计划定期能推出一些专业的分析报告,帮助更多的职业人士直面职业发展的问题和困惑同时探索自己的解决方案。成立“学慧职业发展研究院”是学慧网布局赋能型在线职业教育的重要策略,高燕表示:“我们成立‘学慧职业发展研究院’,也是希望能让市场和学员慢慢接受赋能型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在OMO概念风靡一时的情况下,学慧网并没有盲目去追随一个概念。高燕表示,“其实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我们在各地都有线下的学员服务中心,如果研究院发展得比较好,我们也希望通过线下的学员服务中心来实现对学员更加个性化的帮助。”在线职业教育未来会驶向何方?高燕表示,在线职业教育机构和所有在线教育机构面临的难题一样,就是如何保证公司实现持续的健康增长。对于在线职业教育来说,客户基本都是一次性的,目前以考证为主的职业教育产品同质化相对严重。拿到销售leads容易但用户的转化和服务却并不简单。随着用户量的增长,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提高公司的人效,如何实现持续的健康增长是对机构的重大考验。《中国在线职业教育市场发展报告》中提到,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缺陷大致包括三点,一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体系的相对定位不合理;二是有终身化的职业教育概念,缺乏实现终身化教育的体系;三是职业教育在授课方式、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局限性仍然比较大,导致课程体系的迭代不够迅速,适用的人群不够广泛。这可能是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在学慧网赋能型教育机构转型能否弥补目前职业教育的短板,为学生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化、体系化的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赋能型的教育从对学员能力的提高上必然强于以“考证”为目的的职业培训。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很难,学员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找到好工作,而“考证”和就业直接挂钩,能让职业培训形成以考证为目的的闭环。但赋能型教育带来的能力提高从短期来看很难被验证,它带来的好处是长期的,市场和学生对它的接受将会有一定的门槛,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中国进入经济升级转型的关键期,新的产业、新的职业大量涌现,而原有行业也在面临业务转型的迫切需要。新旧交替之际,对劳动者能力的转换、晋升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当这种变化成为常态,则预示着终身学习的时代真正来临。如何在经济转型期更好地帮助职业人士获得新的职业能力,同时帮助不同行业培养符合需求的新型职业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则成为企业需要更加严肃面对的课题。高燕认为未来的在线职业教育机构应该是回归教育的本质,真正赋能于学员的生活和工作。课程可以是标准化的,但服务一定是个性化的,以赋能型教育为出发点之后,从内容和服务形式上看,一定是趋向个性化的,尽力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实现自己在职业上的最好的可能性。从机构方面来看,随着课程内容越来越同质化,人们获取知识碎片化的习惯越来越牢固,提供个性化服务和指导将是各大机构争夺存量用户的重要方式;从学员方面来看,每个人的基本情况不同,同质化的课程难以满足学员在职业教育方面更高层次的需求。在人机互补、人机协作的模式下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是未来人工智能和在线职业教育融合的主要形式。

东方作矣

职业教育即将迎来新“春天”

本报记者 林春霞 李晓红全国职业教育大会4月13日在京落下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这预示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也预示着我国教育布局将迎来重大改革和突破。今后,教育布局要围绕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展开。职业教育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著名经济学者吴桐认为,保就业和稳就业成为“六保”和“六稳”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当下,办好职业教育成为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促进就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提高社会分工效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数以千万计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吴桐表示,此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再次强调了高水平、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作用。他判断,下一步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以及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将进一步优化,地区的实际特征将更加鲜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将进一步深化。而随着职业教育新政的不断出台,今后职业教育发展会迎来一个新的高潮。职业教育的核心要面向社会需求发展职业教育,是一场教育变革,它涉及教育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改革。专家认为,今后职业教育的核心要面向社会需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就业者层面来讲,随着新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多产业的工种逐渐被机器所取代,给就业带来很大挑战。从国家层面来讲,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向高端化发展,这就需要具备一定技能、相对高端的人才来推动行业的发展。在欧阳日辉看来,我国现有的大学教育体系不足以支撑这个需求。“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更加高端的人才,并非培养产业工人。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产业工人。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欧阳日辉表示,要按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要求,今后职业教育的理念、方式、课程的设置,都要围绕着怎样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这个核心问题而展开。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和高质量,唯有走类型教育之路,否则,如果仍把职业教育作为低于普通教育的“层次教育”,参照普通教育模式办学,职业教育将更加被边缘化。而要切实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类型教育,就必须结合类型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欧阳日辉认为,职业学校要形成一个相对专业化的教学模式,重点突破几个方面,打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走专精尖的道路。同时,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必须要围绕着社会发展需求,让教师既要立足课堂,又要走出校园,进行开放式的办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精湛的、有水平的、了解社会需求的教师队伍。有了好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和培养目标。未来要着重把握四个方向欧阳日辉认为,按照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方向,今后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职业教育要符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部署。数字经济是未来必须发展的方向。未来的产业工人必须具备数字技能与素养,属于数字型的工匠。二是教师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最大难题。三是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设置本地化的技术学院,培养当地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四是要放权给地方政府,让他们成为办职业教育的重要参与主体。让地方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加强联合,形成创办现代职业教育的合力。熊丙奇也认为,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不过,他也强调,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出台意见、下发文件,强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但具体落实时,却存在概念多于实质、流于形式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筹管理,发展职业教育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资源配置效率低的问题,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加以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