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市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调研报告建议围绕“高精尖缺”建设一批特色学院常德

市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调研报告建议围绕“高精尖缺”建设一批特色学院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关于深圳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国际一流职业教育建设的调研报告近日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报告建议我市围绕“高精尖缺”建设一批特色学院,探索职教高端发展新模式。根据报告,目前,我市共有职业院校31所,在校生12.5万人。其中,中职学校17所,在校生3.9万人;技工院校11所,在校生4.1万人;高职院校3所,在校生4.5万人。2019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双双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18年12月,教育部批准设立目标定位为应用本科的深圳技术大学,2019年首次独立招生,录取分数居全省第九位。我市职业教育取得了不俗成绩,但现存的问题也不少。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缺乏“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纵向贯通机制,缺乏职普横向融通、产教融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融通的制度保障。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产教融合整体深度有待提高。报告建议,加大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推动中职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推进专科层次职业学校扩大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规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学校招生计划一定比例用于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融入“双区”驱动战略,对接高端产业,搭建产教深度融合重大平台,建设重大项目,携手世界一流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围绕集成电路等“高精尖缺”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群、特色产业学院,推进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培育一流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报告还建议清理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建立符合技术技能人才特点的职称评审与职级晋升制度,同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来源:深圳特区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强之

广东中等职业教育“在线教学”开展情况调查报告(2.27-3.5)

调查日期 :2020.2.27-3.5发起机构 :中教投研支持机构 :广州市黄埔区职业技术学校教研室报告字数 :2710由于疫情的持续,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均进行了线上教学的尝试。为了解中等职业学校线上教学的开展情况,中教投研于2月27日联合广州市黄埔区职业技术学校教研室开展了广东中职学校在线教学情况问卷调查。截至3月5日,累计收到141份问卷,有效问卷140份,现将调查问卷的结果公布如下:1)问卷参与对象主要为教师78%的参与调查者为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占8.5%;选择其他(中职学校的学生及家长)的比例为12.1%。具体情况如下:2)参与者绝大部分来自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我们知道,中等职业学校分为国家级重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省级及以上重点、未定级四类。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83%来自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0.6%的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省级及以上的为7.1%,而选择“不知道”的为7.1%。3)蓝墨云班是老师们开展在线教学的主要平台调查显示,蓝墨云班是中职学校老师们进行在线教学使用的主要平台,29.1%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蓝墨云班,其次为腾讯直播,为23.4%。4)学生进行网课的主要设备是手机调查显示,在“回答学生进行网课使用的设备”这一提问时,86.5%的调查者选择了“手机”,12.1%的人选择了电脑,选择平板的只有1.4%。5)绝大部分调查者称网络使用状况一般般线上教学对网络的要求比较高。之前,我们不断看到新闻说在线教学学生网络卡顿,导致师生无法很好地互动。调查显示,在中职在线教学过程中,高达66.7%的受访者选择了网络一般,选择非常流畅的只有29%,超过4%的人认为“卡顿,无法正常进行”。6)中职学校学生对在线教学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我们知道,线上教学对老师的个人魅力要求较高,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也很高。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中职学校的学生被认为自主性较差。调查显示,在在线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只有31.2%的调查者选择了“全部参与”,不足54%的人选择了“参与比例在80%以上”,选择参与比例“只有50%——60%”的有12.1%。7)近70%的受访者表示将在疫情过后继续支持使用在线教学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受访者对在线教学持开放支持的态度,选择支持、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的样本总数占全部样本总数的69.5%。这一比例高于深圳教育局之前针对高中学校的调查结果。在之前深圳市教育局在普通高中的调查中,调查结果显示,关于疫情结束后是否愿意继续使用在线教学的问题,50.48%的教师表示支持。其中,10.52%的教师表示非常支持;比较支持的占17.65%;支持的占22.31%。不太支持的占35.19%;不支持的占12.43%,其他占1.9%。8)绝大部分老师认为本次开展在线教学收获较大在回答“您本次开展在线教学的收获如何?”时,24.8%的受访者表示收获很大,37.6%的受访者表示收获比较大,选择收获一般的有35.5%,只有2.1%的人认为没有收获。9)近四成受访者认为在线教学最有利于优质资源共享在线教学往往被视为可以促进教育公平的手段之一,主要就在于通过在线教学可以将优质稀缺的教育资源通过非常低的成本惠及很多人。在职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回答“您认为,在线教学最有利于?”时,38.3%选择了最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9.1%的人选择了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2%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推进任务式学习、合作学习和翻转课堂等新方式学习。10)26%的调查者认为最需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在线教学管理在促进当前在线教学改进方面,26.2%的教师认为最需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在线教学管理;24.1%的教师认为最需要提高在线教学设备设施水平;17.7%的教师认为最需要优选在线教学资源;12.1%的教师认为最需要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水平;6.4%的教师认为最需要转变在线教学方式;13.5%的教师认为最需要加强在线教学专业指导培训.。我们的观点本次调查为期较短,且收到的问卷有限,得出的结论难免有失公允,但透过这些有限的数据我们依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观点:(1)本次问卷的样本主要来自广州和深圳,在这两个一线城市当中,网络使用情况并未表现得非常流畅,这意味着我们的网络状况仍有极大的改进空间。这次疫情是对先前大力推进的教育信息化,投入巨额资金的教育信息化的一次考验,要得出更为公允的结论需要更大的样本数据支撑。(2)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校学生在线教学的参与度明显偏低。这个结论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从生源上来讲,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应试教育筛选后的学生,他们在文化课成绩上要弱于普通高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差,因此参与在线教学的积极性也会较弱。另外,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校的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课,实践课搬上在线教学平台的可能性也较差。这是实实在的差别。(3)在2019年国家加大在线教学的管控力度,相信经历过2020年的疫情,态度会有所改观。现在的调查已经显示,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老师们对在线教育的接受度明显在提高,绝大部分教师均表示疫情过后会继续支持在线教学。(4)在线教育能促进教育公平,并且可以促进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教育领域的优质教育资源非常稀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弱,这些在未来有望可以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来缓解改进。关于中教投研“中教投研”致力于为中国教育行业从业者提供教育行业政策、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课程及专业标准、师资及学生、学校建设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报告,并为教育行业投资者和创业者搭建投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我们的报告如下:如需要报告,请私信!

惺惺作态

调查报告:高职教育对扩大就业和促进学生发展作用日益显现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胡浩)《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日在京发布。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的实施,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高职教育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力正在增强,对于扩大就业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报告显示,我国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2%,毕业三年后月收入增幅达到76.2%,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接近60%,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的比例保持在60%以上。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65所职业院校发起成立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报告统计显示,2018年高职院校全日制来华留学规模达1.7万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招收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和境外办学的主要集聚地。595个专业教学标准落地国(境)外。此外,2018年,高职院校质量年报制度全面落实,1344所高职院校向社会公布质量年报。高职质量年报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编制,目前已经连续发布8年。

饥渴寒暑

湘潭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职业教育

湘潭在线11月19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鼎臣)为了解湘潭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开展了专题调研。11月18日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50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关于湘潭市职业教育的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始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全市现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院校2所,高等职业院校8所,其中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4所;有中等职业学校20所,其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所、省示范性中职学校5所、省卓越中职学校1所。全市职业教育在校生数8.5万余人,职业院校数和学生人数占当地常住人口比例远高于全省市州平均水平,湘潭职业教育高品质特色发展的成就逐步彰显。调研组对湘潭市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对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比周边发展职业教育先进城市,湘潭市职业教育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组建议,要切实转变观念,从促进湘潭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加强宏观指导,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深化职教改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抓住关键环节,建设适用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 【来源:湘潭在线】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其热焦火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我市职业教育情况

为了解湘潭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开展了专题调研。11月18日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50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关于湘潭市职业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始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全市现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院校2所,高等职业院校8所,其中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4所;有中等职业学校20所,其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所、省示范性中职学校5所、省卓越中职学校1所。全市职业教育在校生数8.5万余人,职业院校数和学生人数占当地常住人口比例远高于全省市州平均水平,湘潭职业教育高品质特色发展的成就逐步彰显。调研组对湘潭市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对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比周边发展职业教育先进城市,湘潭市职业教育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组建议,要切实转变观念,从促进湘潭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加强宏观指导,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深化职教改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抓住关键环节,建设适用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来源:湘潭人大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穷通

全国职业院校学情调查报告发布 多数学生学习心理积极乐观

中、高职学生学习投入各维度水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培养优质人才。针对职业院校扩招后生源多元化的状况,系统开展学生学情分析,对学生学业水平、技术技能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目的和心理预期等深入调研,准确了解不同生源在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差异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有助于职业院校充分挖掘不同生源特长潜质,实施扬长补短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确保“教好”“学好”“管好”,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为此,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制调查问卷,在多次试测的基础上,借助全国职业教育调研联盟,在2020年4月至5月开展了首次全国职业院校学情调查。一、调查基本情况调查根据职业教育学段划分情况,考虑职业院校学生认知和学习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定中、高等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借鉴国内外相关模型,结合职业院校实际,针对中、高职学生自主研发两套调查问卷。经过多轮预试,所有调查工具各项量化指标符合测量学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调查根据职业院校的不同类型、层次和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布、在校生规模等因素进行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425所中职校和203所高职校的173671名二年级学生(含72438名中职学生,101233名高职学生),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侧重了解提质培优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职业教育增值赋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二、调查主要发现调查发现,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后,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引导下,以及就业竞争的压力下,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投入状况和学校教育环境明显改善,但也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一)学生学习投入:心理投入较好,行为、认知、时间投入有待增进。学生学习投入包括学习心理、学习认知、学习行为、学习时间等方面的投入。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学习心理积极乐观,学习动力较强,学习行为规范但积极主动性不足,能够反思改进学习但深层认知相对不足,课内外学习时间安排欠合理。1.多数学生学习心理积极乐观,约半数学生学习压力不大。良好的学习心理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学习心理,90.2%的中职学生和92.2%的高职学生表示“想学习更多东西使自己更好成长”,75.6%的中职学生和77.3%的高职学生表示“对学习感到快乐”。大部分中职学生(90.1%)和高职学生(92.2%)具有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学习动力。一半左右学生认为学习压力不大,54%的中职学生和44.3%的高职学生认为学习压力为中等及以下水平。学生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就业,68.6%的中职学生和84.5%的高职学生认为就业压力高于中等水平。2.多数学生具有规范的学习行为,课内外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规范良好的学习行为是决定学生学习品质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够规范自身学习行为,在不逃课、不抄袭作业、上课不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按时完成作业等方面,中职学生日常表现良好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4%、91.8%、91.1%、84.2%,高职学生相应的比例分别为94.4%、93.6%、92%、86.8%。尽管学生在学习行为规范方面总体表现较好,但仍存在积极主动性不足问题。例如,在课内学习方面,只有45.1%的中职学生和47.7%的高职学生积极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只有48.9%的中职学生和55.8%的高职学生课上积极提问或主动回答问题;在课外学习方面,只有31.3%的中职学生和42.3%的高职学生积极地去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只有43.7%的中职学生和41%的高职学生积极地去实训场所练习。3.多数学生能反思并改进学习,深层认知相对不足。学习认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息加工方式,反映的是学生理解复杂概念或掌握较高难度技能所要付出的必要努力,良好的认知策略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有效运用元认知策略,60.1%的中职学生和66.2%的高职学生反映能够积极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过程。但学生深层认知相对不足,只有部分学生能有效运用深层认知策略。例如,在学习时能够综合不同课程视角、包容不同观点、整合不同来源信息的中职学生分别占46.3%、51.1%、48.2%,高职学生则分别占53.2%、59.9%、57.6%。4.学生实践性课程学习时间不足,一些学生课外自学、加练时间不长。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时间投入可作为学生努力程度的测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实践性课程学习时间不足,在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中、高职学生平均每周上课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20、21个小时,其中平均每周上实习实训课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7和6个小时,低于国家规定的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一半以上的要求。一些学生课外自学、加练时间不长,约60%的中、高职学生每周课外自学、加练时间均不超过10个小时。从未进行过任何课外自学、加练的中职学生分别占4%和7%,高职学生分别占1.8%和4.9%。5.不同学段、性别、层次、区域学生学习投入差异显著。调查结果显示,中、高职学生总体学习投入水平都不高,处在“及格线”上下。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在不同学段间存在差异,中职学生总体学习投入水平明显低于高职学生,得分率依次为58.3%、61%。中职学生学习投入各维度水平均明显低于高职学生,两者得分率最高的为学习心理投入,其次为学习认知投入,最低的是学习行为(包括课内外学习行为)投入(见图1)。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在不同性别、层次、区域间存在差异。中职学生中,男生总体学习投入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得分率依次为59%、57.3%;国家级示范校学生总体学习投入水平明显高于省级示范校和普通校,省级示范校明显高于普通校,三者得分率依次为62.67%、59.33%、54.67%;东部学生总体学习投入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中部明显高于西部,三者得分率依次为60%、57.67%、57%(见图2)。高职学生中,男生总体学习投入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得分率依次为62.33%、59.33%;“双高”校学生总体学习投入水平明显低于非“双高”校,得分率依次为60.33%、61.33%;东、中部学生总体学习投入水平明显高于西部,三者得分率依次为61.67%、61.67%、60%(见图3)。(二)学校教育环境:人际关系良好,部分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支持系统有待改进。学校教育环境包括人际关系、课程教学、学习支持等方面。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良好,课程内容较合理但部分教学方式待改进,学习、生活支持多元化但部分措施需加大指导力度。1.多数学生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良好。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环境中最基本的关系,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中职学生(70.6%)和高职学生(73.8%)与同学的关系良好。中职学生中,71.5%的女生与同学关系良好,高出男生1.7个百分点;高职学生中,男生相应的比例为74.4%,高出女生1.4个百分点。多数中职学生(61.9%)和高职学生(65.6%)与任课教师的关系良好。中职学生中,62.6%的女生与任课教师关系良好,高出男生1.3个百分点;高职学生中,男生相应的比例为66.7%,高出女生2.4个百分点。多数中职学生(66.4%)和高职学生(67.3%)与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关系良好。中职学生中,66.7%的女生与班主任或辅导员关系良好,高出男生0.5个百分点;高职学生中,男生相应的比例为68.9%,高出女生3.5个百分点。2.课程内容安排较合理,部分课程教学方式有待改进。课程是为学生发展提供的最直接的教育空间,合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中、高职学生认为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现了基础性、职业性与综合性,76.3%的中职学生和75.8%的高职学生认为课程注重为专业学习打好基础,74.4%的中职学生和76.7%的高职学生认为课程注重以职业为导向,81.9%的中职学生和83.9%的高职学生认为课程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大部分中、高职学生认为学校专业课程体现了实践性和应用性,82.2%的中职学生和86.6%的高职学生认为课程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81.4%的中职学生和86%的高职学生认为课程注重运用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并运用于新的情境。部分课程教学方式有待改进,30.9%的中职学生和29.8%的高职学生指出公共基础课程以老师讲授为主,21.7%的中职学生和26.5%的高职学生反映公共基础课程全是合班上大课;15.7%的中职学生和15.1%的高职学生指出专业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并很少动手操作,19.4%的中职学生和11.7%的高职学生反映专业课程全是合班上大课。3.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持,在学业指导和生活指导上有待加大支持力度。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的支持会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调查结果显示,80%左右的中、高职学生评价学校注重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生活支持,部分学生评价学校在有些方面的支持力度还不足,31.2%的中职学生和25.9%的高职学生评价学校没有经常邀请或聘请专家、劳模、企业技术人员给学生指导,25.7%的中职学生和24.2%的高职学生评价学校没有很好地注重帮助学生应对人际关系。(三)学生学习反馈:教学满意度较高,部分学生通用能力收获有待提高。学生学习反馈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收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等方面。调查发现,多数学生的教师教学满意度较高,在道德、知识、技能学习上收获较大,在通用能力发展上收获相对不足。1.多数学生的教师教学满意度较高。学生的教师教学满意度反映的是在接受教师教育教学服务过程中,对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经历和结果的判断与看法,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投入密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中职学生(55.7%)和高职学生(59.4%)的教师教学满意度较高。不同层次、区域院校中满意度较高的学生占比不同。中职国家级示范校中,对教师教学满意度较高的学生占63.6%,比省级示范校和普通校分别高出4.4、15.6个百分点;东部中职院校相应的学生比例为60.2%,比中、西部院校分别高出3.7、10.4个百分点。高职“双高”校中,对教师教学满意度较高的学生占比为60.3%,比非“双高”校高出1.5个百分点;东部高职院校相应的学生比例为58.9%,比中部院校低出3个百分点,比西部院校高出2.1个百分点。2.多数学生在道德、知识、技能学习上收获较大,在通用能力发展上收获相对不足。学生的学习收获水平反映了,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所付出的个体学习投入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在道德、知识、技能层面收获较大。中职学生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获得较大提高或极大提高的比例分别为75.4%、79.7%,高职学生相应的比例分别为82.5%、84%。在拓展的知识领域、深厚的专业知识方面,中职学生认为获得较大提高或极大提高的比例分别为77.1%、75%,高职学生相应的比例分别为83.6%、80.1%。74.6%的中职学生和80%的高职学生认为在熟练的操作技能上获得较大提高或极大提高。学生在通用能力发展上收获相对不足,例如,在学习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自主学习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只有约70%的中职学生和约75%的高职学生认为获得较大提高或极大提高。三、思考与对策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需要坚持“宽进严出”、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业指导、加强质量控制、抬高职教底部,促进学生加大学习投入,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和育人水平。(一)坚持“宽进严出”,激发学习动力。质量是严出来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强化职教高质量发展导向,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教发展的突破口,发挥标准在职教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给学生适当增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以标准提升学习质量,根治学生“混学”问题。(二)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素质。质量是改出来的,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学校应当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习实训教学比重;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推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健全育训结合、德技并修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三)强化学业指导,提高学习能力。质量是教出来的,没有名师难出高徒。教师应当对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引导学习优秀的学生拓展深度学习,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偿教育,在育人服务中探寻学生学习规律、锤炼坚韧品格、指点学习策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合理分配课外时间,培养学习自觉性。(四)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信自强。质量是强出来的,没有内因就无所谓外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在学生,要对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树立自尊自信自强心态,完善积极人格,开发心理潜能,改良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能。(五)加强质量控制,公开学习质量结果。质量是管出来的,不驱除劣币就没有良币。学校应增强学业难度,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学生学业预警退出机制”,对学业成绩优秀者予以奖励,对学业困难者予以延迟毕业,对学业成绩不合格者予以退学,培育内部质量文化。加强第三方教学质量监测,对学生课内外学习行为、学习认知等进行监测,公开学生学习质量状况,提高学生对学业的重视程度。(六)抬高职教底部,改善学习条件。质量是夯出来的,无基础就无以垒高台。地方政府应抬高职教底部质量,改善学校环境,夯实学生学习基础条件。强基础,加强职业院校标准化建设,让每所学校都达标,每个教师都合格。补短板,扶持西部职业院校,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扶弱项,加强区域特色专业、薄弱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本文是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2019年度公益基金课题“职业院校学情调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G201904。课题负责人:曾天山,课题组成员:刘义国、汤霓、房风文、黄洋、荀莉)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办砸了

杨新辉副主任带队调研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

(邓 超)11月6日,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新辉带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财经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德技师学院和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并召开座谈会。会上分别听取了市教育局、四所职业院校负责人、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关于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飞沃新能源董事长张友君也结合企业实际用工情况对职业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杨新辉充分肯定了职业院校和企业善思考、重谋划的工作态度。他指出,通过实地考察部分企业和职业院校,掌握了当前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现状。就如何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他强调,市人大要充分梳理职业院校和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市人大常委会研究,为市政府下一步做好决策提供参考。

佐纳德

调查:职业教育越来越热 就业率首超本科

人们常说,高考是“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高考落幕又到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阶段,职业教育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各地职业教育发展如何?家长们“考不上大学才去上职校”的观念是否有了转变?人民网记者分赴上海、天津、福建、黑龙江、江苏等多地走访发现,不少人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仍然存在。职业教育迎来春天 就业率首超本科当记者联系上武建的时候,他正带领学生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从一名职业院校的学生到职校老师,今年刚满26岁的武建已经和职业院校相伴11年。谈及当初为什么选择职业院校,武建的回答很干脆:偏科,中考成绩不理想,再加上从小就喜欢维修东西,最好的选择就是到职校学习技术。“不管哪个专业,只要用心,就能在这个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在中专学习期间,武建表现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强烈渴求,勤奋好学的他很快就在年级中脱颖而出,成了技能大赛的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技能的提升,武建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学习,成功获取了大专和本科学历,并且在大专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如今,武建已经把他的成功经验辐射到对更多学生的培养中。在教师岗位上,2014年,他荣获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6年成立了工作室,2017年,天津市人社局将其列为“党外高层次人才”,进行登记备案。和武建一样,潘小峰也毕业于职校。1991年,他“自作主张”填报了镇江某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那一年,镇江的中考总分是560分,潘小峰考了502分,已达到江苏省重点高中——镇江中学的分数线。“这一分数比我们学校第二名高出几十分了。”潘小峰回忆往昔,仍有几分得意。回忆起学生时代,潘小峰说,当时颇为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以及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是促成其日后成功的关键。如今,潘小峰已是业内知名的烹饪大师,作品多次获得世界级和国家级大赛金奖,并多次担任全国烹饪技能大赛等顶级烹饪赛事评委。他在镇江开的4家饭店,家家爆满,年营业额近亿元。武建和潘小峰,只是近年来各地职业院校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中的缩影。最近发布的《2018年毕业生就业报告》 显示,2017届大学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6%,高职高专就业率92.1%,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以上海某民航类职业技术院校为例,据了解,该校录取率为3:1,每3个报名的学生只能录取1个,多年来都是学生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主要是因为该校是隶属于民航局的公办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中一半以上是国营单位,60%是超过1000人的企业。去年毕业生就业平均薪资是5400元,而空保专业毕业生平均薪水是9045元,空乘专业为8289元。没面子、成长空间小成家长不愿孩子读职校的原因高职生就业率的攀升,离不开需求的推动,更得益于国家和各地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明确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政策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高质量发展。近期以来,各地也纷纷出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举措,多渠道助力职业教育做大做强。湖南遴选建设了10个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组建了湘瓷、湘菜和湘茶学院,突出培育示范特色专业体系;上海计划每年完成100万名劳动者技能培训,其中技能提升培训和新技能培训占比80%以上;黑龙江则围绕“粮头食尾”等重大举措,以全国唯一的省部共建农村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为牵引,积极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然而,职业教育就业热的另一面,却是不少职业院校常年遭遇报名人数持续低迷的尴尬。“不会让孩子去读职业院校,如果考得不好可以考虑再复读一年,即便多花点钱上本三也不能职业院校。”在孩子未来专业选择上,石家庄的尚女士态度坚决。和尚女士一样,在本次采访中,持有相同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总觉得读职业技术学校的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愿意让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读书。”牡丹江的王女士坦言,“还是觉得读普通的初中、高中、大学才叫真正意义上的‘上学’。”“还是本科好,家里是女孩儿,吃不了苦,学习不好就送她出国。”天津的李女士认为孩子就读职业院校会让家长没面子,孩子还受苦。福州的许先生则表示,如果小孩成绩好,能上重点大学自然是好,但如果现实不尽如人意,肯定会让他往技术方面发展。“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从传统思维来看,选择职业学校似乎成为了一条迫不得已之路。不过,也有一些家长表现得较为理性,“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必须得接受,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学习的料,不见得上职校就没有光明的未来。”“我自己就是读高职院校毕业的,如果孩子愿意,会考虑让他读职业院校。”天津的张先生表示,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但他同时也认为,就读职业院校毕业后,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好的生活和社会尊重。在多地走访后,记者发现,虽然有不少家长看好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但是愿意让孩子就读职业院校的家长寥寥可数。没面子、成长空间小、得不到社会尊重等成为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就读职业院校的主要原因。专家:关心职业教育发展 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和地位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校长杨艳杰表示,由于受论资排辈、唯学历论等传统用人观念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学生受学历限制,在用人单位的人事、薪资制度等方面,与本、专科学生不可同日而语。“学历低导致了社会地位低,学生家长不愿意让子女报中职,千军万马去挤高考的独木桥,其结果是一方面本科生一职难求,一方面企业技术工人炙手可热。”杨艳杰建议,希望用人单位不唯学历和资历,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吕景泉认为,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来进行构建,构建以应用为导向,以技术和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中、高、本、硕职业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上海市环境学校副校长路昌俊也提出4点建议:全社会要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和政府部门应在政策和机制上加大对从事职业教育部门和与之相关的行业企业给予倾斜的力度;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加快推进中高中本衔接的步伐;继续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渗透中小学课程教育和普职融通的力度。“我们要对职业教育法争取做出修订,引导整个社会转变观念,对职业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把职业教育看成孩子人生发展的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选择和途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谈到职业教育发展时曾表示。《人民日报》此前评论指出,职业教育要想找到自己的蓝海,需要通过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相信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一定会开遍原野,让更多的“大国工匠”,为更高更强的“中国制造”筑基。(马丽娅、唐玉洁、孙一凡、杨海全、韩婷澎、陈晨、葛俊俊、耿志超、林东晓参与采写)

徙义

凝心聚力推动我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省政协围绕“破解我省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展专题调研协商

凝心聚力推动我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省政协围绕“破解我省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展专题调研协商十二届省政协今年第一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召开。省政协供图调研组参观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课。 调研组视察校企合作企业。调研组参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成果展。职校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地位同等重要,并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省委省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在国务院大督查、专项督查、部门日常督查中,对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19年5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我省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6个省区之一,受到通报表彰。如何巩固我省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如何落实好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更好地消除那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因素,从根本上改变我省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况?省政协在广泛征求政协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建议、并与省教育厅多次协商的基础上,经省政协党组会议和主席会议研究,确定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作为今年重点协商议题之一。5月16日,十二届省政协召开2019年第一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破解我省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展专题协商。省政协主席多杰热旦主持会议并在会议结束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予波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全面介绍了我省职业教育总体情况,回应了提出的建议,并就推动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要求。省政协副主席王绚首先介绍了前期准备情况。为开好双月协商座谈会,省政协精心制定调研方案,成立调研组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带着政策、带着问题深入西宁、海东、海西、海南等地,点面条块结合,实地查看中等、高等职业院校14所,走访校企合作企业10余家,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13次。采取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职业教育在基础设施建设、专业设置、师资结构、人才培养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现状。委员们在调研中亲身感受了新成就,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第一手情况,并与相关厅局进行了充分沟通。委员们认为,我省坚持将职业教育摆在战略地位,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初步构建了普职融通、中高职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结合、职业教育与终生教育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调研结束后,委员们认真撰写了书面发言材料,从不同角度,结合亲身经历和感受,对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在“会前协商深沟通”上下功夫。调研结束后,为提高发言材料的质量,特别增加了讨论研究环节,邀请调研组全体成员、8所高等职业院校及省教育厅负责同志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发言材料征求意见会,完善调研数据统计分析,论证修改协商意见和建议,确保发言材料有见解、有深度、有质量。为了使双月协商座谈会最大程度达成共识,调研组逐条梳理了委员们发现的问题及所提意见建议,分门别类走访有关厅局,征求书面回应材料,并召开相关厅局碰头会,就协商问题和建议再次沟通,进一步凝聚共识。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杜金忠在座谈会上说:“今年初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职业教育实践者深思,也需要全社会关注。”他建议:从省级层面应加快完善修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实施细则,明确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规定各级政府推动落实职业教育的法律责任,体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公益属性。企业家代表、青海雅雄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才让卓玛建议: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现校企多方共赢。引导学校与企业组建校企合作办学联合体,建立对口实训基地、吸引更多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加入到职业院校的教育队伍中。校企双方从招生工作开始,共同制订“订单式”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专业实训实习方案,共同研讨课程改革、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承担教学实训,共同考核学生技能。作为基层部门主抓教育的省政协委员、海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长汪发元建议: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由政府引导确定一些设备和条件较好的企业作为教师的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共建“双师”素质培养平台,共同完成“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任务。选送教师到教育部指定的培训基地集中培训,到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进行实训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从事职业教育的省政协委员、西宁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董玉邦建议:加大职业院校布局调整力度,整合资源办出特色。通过整合,集中财力人力推进区域重点中职学校由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向内涵提升的集约型发展转型,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档次,提升办学效益,打造闻名省内外品牌专业。省政协委员,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俞文慧建议:加快高本贯通机制,进一步完善实施面向中职生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春季考试招生制度;技能考试采取实际操作形式,其中对获得国家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省级二等奖以上的学生免试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他奖项获得者依规择优录取;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主权,逐年增加单独招生院校。此外,参与调研的其他省政协委员提交了书面发言。省政协委员、青海日报社记者薛军建议: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省政协委员、青海博奥集团董事长张文郡建议: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自主招生等方面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省政协委员、政协海东市委员会副主席焦环玉建议:着力解决职业学校年轻教师缺乏和教师队伍普遍老化的矛盾。海东市政协、海西州政协、农工党青海省委、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向会议提交了调研报告,从推进“放管服”改革、面向市场开门办学、完善职教体系、发挥职校在培养养老专业人才上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建议。王予波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指出,省政协开展协商一次,就会推进政府一项工作。他强调,能够做的事,我们必须做好;已经做了的事,很有成效;应该做的事,还有大的空间。各相关厅局要按照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要求,认真认领本次协商会提出的问题,认真研究,有效吸收,不断推进工作。王予波强调,要深化思想认识,牢牢把握方向,着力扩大规模,全面提升质量,全力提供保障,力争用5-10年左右时间,使职业教育基本实现由政府举办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把我省职业教育办成富民教育、兴业教育、育人教育。多杰热旦在会议结束时指出,这次协商坚持从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两方面双向发力,在思想引领、宣传政策、沟通情况、交换意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我省职业教育的显著成效,在推进关键性工作上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他要求,省政协要切实将王予波同志的讲话精神体现到今后工作中,始终做到政协工作与党委、政府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省委编办和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税务局负责同志一一回应了委员建议,与委员们充分沟通、平等协商。厅局现场回应省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郗海明:省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充分体现了政协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支持。会前的调研和各位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我们工作有很好的帮助,我们将认真研究,在工作中落实。就委员们提出的职业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产教融合不深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和我们下一步工作考虑介绍如下: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结合“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统筹考虑、同步规划,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将结合国家实施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进一步加大中央资金争取力度,同步提升省级资金配套能力,并积极探索“补贷债基购保”组合投融资模式;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们将充分履行综合部门职责,抓紧抓实产教融合各项改革举措,坚持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两个主体”发展并行、改革并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相互贯通;推动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我们将按照《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协调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跟进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评价机制,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推进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步伐,同时,全力协调推进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和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前期工作,全面改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省教育厅副厅长荆德刚:针对委员们提出的问题,作如下回应发言。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目前,我省38所中等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63%;8所高等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专任教师总数的27.42%。可以说,教师队伍问题是制约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下一步,将重点解决职业院校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和“双师型”教师入口问题。一是会同财政等部门拟制定方案,对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解决。二是通过聘任能工巧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任教和对现有教师实施素质提高计划等方式,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三是积极加大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级专业培训力度,落实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关于“进一步扩大我省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问题。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我省深化了职业院校“放管服”改革。在专业设置办法方面,除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外,允许职业院校结合实际可自主设置相关专业。在职称评定方面,允许高职院校中级以下职称可自主组织评审。同时,促进高职院校章程修订及发布工作。下一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改革职业院校学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理事会制度,鼓励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不断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支持的格局。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问题。我们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指导全省各职业院校与省内外1300多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就业等协议,相继成立了10个职业集团,设立了25个大师工作室,13所职业院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全省职业院校进一步紧跟全省产业发展布局,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建立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会同经信、人社等部门搭建产教融合对接平台,引导各地职业院校与当地产业园区紧密合作,支持部分职业院校与4个园区所属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推动产教融合。关于“实现中高贯通”问题。2015年印发了《青海省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到2018年,高职院校分类招考比例为50.36%,通过分类考试录取已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落实国家“职教高考”制度,制定从中职、高职到本科的政策措施,畅通人才培养“立交桥”。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稳步推进中职、高职与普通本科“3+4”“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到2022年,实现中高职专业全部对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巡视员张立明:针对委员们提出的问题,作如下回应发言。2017年以来国务院和我省先后制定了政策性文件,鼓励和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和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为助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配合教育等部门建立健全企业走访调研机制,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和用人标准,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和布局;二是以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为目标,持续深化我省优势产业、企业与职业教育对接、深度融合机制;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职业学校,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四是加快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与相关企业以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五是逐步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情况,纳入“专精特新”“质量标杆”企业及其他有关示范企业评选的重要指标;六是鼓励社会服务机构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作者:通讯员 南果才让 记者 莫昌伟 来源:青海日报

美国心

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培养更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11月10日下午,市政协召开对口协商会,就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面对面交流协商。市政协副主席刘自力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市政协专题调研组作《关于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调研报告》,市政协教科卫体委部分委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企业家代表就议题提出意见建议,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及教育、人社、财政、编办等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了回应发言。 刘自力指出,为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厘清当前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注重规模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做优做强的问题,进而实现“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聚焦地方经济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完善职教园管理,创新体制机制,拓展产教融合平台,积极推动我市产教融合发展进程。与我市主导产业相结合,注重人才的深层次培养与衔接,为我市早日建成“两个中心”提供更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市政协专题调研组要认真梳理此次会议所提的意见建议,充分吸纳到调研报告中,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共同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记者 李景)【来源:蚌埠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