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应急救援以政府运作为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外很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城市直升机航空消防体系,已经陆续出台了充分利用直升机来进行航空消防紧急救援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同时也结合实际的情况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直升机航空消防紧急救援的应急预案和管理体系,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首先国外的应急救援都是以政府运作为主:国外大多数的直升机救援组织是由政府运作并组织建立起来的。根据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和紧急救援等的需要,组建航空救生中心或紧急医疗服务中心,由国家统一指挥和管理。有些国家的民间团体也自发组织成立了直升机救援机构,配合国家救生系统,开展应急情况的救援。而救援网络则呈现密集状态:国外发达国家直升机救援组织和数量多,分布广泛,遍布国内各地。在发达国家大部分区域内,航空紧急救援响应时间在30-60分钟之内。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和高速公路,按面状和线状的空中救援区域进行规划,在规划区域内医疗救援的响应时间在30分钟以内(有些国家可控制在15分钟之内)。在野外紧急搜索与营救,高速公路、道路交通救援,配合城市高层建筑消防等空中救援的响应时间在60分钟以内。由于直升机广泛应用于抢险救援和医疗救护,所以大大减少了灾害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建立了以直升机为主体较完备的紧急救援体系,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国外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可为社会提供有偿或无偿的专业化航空作业或救助服务,政府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以维持其正常运转,遇有大规模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事件时,可随时应召作为国家的救援力量,统一参与抢险救灾。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已经开展了广泛性的消防直升机应用。美国最早开始了专用消防直升机研制,在S-64E直升机的基础上加装消防水箱,完成了消防构型的研制;俄罗斯研制的Ka-32A11BC消防直升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消防直升机,目前在加拿大、西班牙、德国、韩国等国都有使用;日本则在每个都道府县都配备了专门的消防直升机。而国内城市如上海、香港也配备了专门的消防直升机,其它大、中型城市也在开展城市消防直升机的应用论证工作。中国应急消防救援直升机目前数量较少发达国家大量使用直升机进行森林灭火,从数据看美国每年用于森林灭火飞机约1000架,加拿大约500多架,俄罗斯约800多架。日本航空消防队组建较早,1966年11月在东京创立了第一个城市航空消防队。此外国外研发了不同的航空专用灭火装备,用于扑灭森林,船舶、大型化工企业等大型火灾。日本研制开发了用于扑灭高楼火灾专用灭火直升机和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时营救被困人员的紧急救援直升机。我国消防救援直升机部队成立的时间较晚,目前数量也相对较少。根据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消防救援体系主要为四大层:一是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直升机支队。支队现装备国产大型直升机18架,部署在黑龙江大庆和云南昆明。二是南北方航空护林总站以及47个航空护林站,主要通过租用地方航空公司航空器,执行森林防火灭火任务;三是军队的航空力量,在发生重特大灾情时,也是一支有力的增援力量;四是以中国民用航空应急救援联盟为代表的民用航空器群体。其中,目前,中国森林消防局支队现装备的国产大型直升机18架,部署在黑龙江大庆和云南昆明。已具备以直升机为平台的侦查巡护、图像传输、搜索营救、兵力(物资)投送、吊桶(水箱)灭火、伤员转移、医疗救护等能力,立足东北和西南,辐射全国,遂行森林灭火、地震、山岳、水域等航空应急救援任务。另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通航公司租用飞机。目前,广东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湖南消防救援大队都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来充实当地政府的消防救援能力。中国消防救援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发展潜力大在我国的城市消防救援领域,直升机的应用还比较少,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直升机产业的发展比较滞后造成的,此外由于空域管制、人员储备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直升机应用到专用消防领域比较落后。在城市火灾中,如果需要调用直升机用来救援,对非专业救援的军队航空兵依赖性非常大。总的来说,就是我国的直升机在城市消防救援中应用的发展时间比较短,还处于摸索阶段。2016年12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将消防航空能力建设纳入林火预警监测系统、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森林消防队伍能力、林火阻隔系统、森林防火应急道路等建设在内的六大建设任务。《规划》提出:新增租用航空护林飞机100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拓展通用航空服务森林防火的深度和广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通用航空公司积极购置森林航空消防专用飞机,引进国产固定翼飞机5架,机动灵活的水陆两栖固定翼飞机10架,适合吊桶灭火的大中型直升机30架,适宜高海拔的大中型直升机25架,适宜巡护侦查的小型直升机30架。《规划》总投资450.95亿元,其中中央建设投资189.89亿元,地方建设投资75.62亿元,财政专项经费投入185.44亿元。用于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投资44.59亿元,森林航空消防飞行补助费105.00亿元,航站地面保障补助3.94亿元。因此,综合来看,中国的消防直升机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另外消防的特点以及现有的飞机结构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未来消防用直升机可能会优先选用中重型直升机。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直升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导读:没有直升机无法上高原,于是我们向国外购买,90年的我们看到了武装直升机的威力,因此我们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展武装直升机,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直升机的发展多线布局,多线开花,武直10横空面世,成为亚洲第一款武直直升机,直20突破旋翼除冰技术,已经开始规模化量产,据专家预计将量产3000多架。目前中国直升机军民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早在几年前服役直升机已经突破了1000架,而在民用领域,中航工业也是多线布局,开花结果。直升机民用领域:1-13吨多线布局,多点开花中国航空工业多年来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在民用直升机研发制造领域成功研制了AC301、AC311、AC312、AC352、AC313等适用范围广泛的系列直升机,形成了从1吨到13吨较为完整的产品谱系和“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产品格局。1吨级AC310民用直升机,2吨级AC301民用直升机,2吨级的AC311民用直升机,4吨级的AC312E双发多用途直升机,4吨级新型双发多用途民用直升机AC332,6吨级AC352民用直升机,13吨级AC313民用直升机等等,除了6吨级AC352民用直升机正在试飞之外,其他各款直升机早就广泛应用于武警、救援、医疗、交通、森林救灾等多个领域,并且延伸了更多机型。尤其是13吨级的AC313直升机不但上了高原,更是翻越了珠穆朗玛峰,让中国的大型直升机可以在高原翱翔。另外AC313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款超过10吨的民用直升机,应用范围非常广泛。AC313武警应急救援AC313武警应急救援未来中国的民用直升机市场将全面释放,这些国产的直升机将广泛应用,好莱坞大片中直升机在民用领域到处执飞的画面,以后我们也会经常看到。直升机军用领域,自主创新,奋起直追中国直升机的发展与中国航空工业一样,起步晚,基础弱,虽然相对于战斗机和大型轰炸机和运输机而已,直升机相对科技攻关难度小一点,但是中国直升机的发展也是历经磨难。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们的直升机发展就是小荷才楼尖尖角,技术积累和工业发展刚刚起步。但是最重要的是中国直升机的发展已经实现了自主创新和国产化,产业布局完善,工业制造力和工业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虽然我们目前只有1000多架直升机,中国地大物博,而目前直升机的数量并不多,看看西方国家动辄几千架,甚至上万架直升机的使用,对于中国来说,这1000多架只是一个起步,未来服役数量达到5000架以上,已是最低要求。中国军用直升机发展现状:通用型直升机:13吨级的直20,13吨级的直8,4吨级的直9这两款直升机是目前国产的最大直升机,直8目前延伸的型号非常多,有运输机、预警机、医疗救护机等多个型号,量产数量非常大。而且直18预警机也是山东舰和辽宁舰的眼睛,将一直为山东舰和辽宁舰作为预警机使用。直8运输机直20通用型直升机首次是在2019年大阅兵出现,2020年中央视曝光直20突破旋翼除冰技术,总师获得航空工业月桂奖,并且开始大规模生产和服役,据专家预计直20的服役规模或将达到3000架以上。直20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陆航的武装版和运输版,直20反潜巡逻机,预警机还将登上075两栖攻击舰、055万吨大驱等舰艇。而2021新年伊始,直20已经出现在青藏高原参加训练,飞跃了布达拉宫,直20反潜机和直20武装直升机也相继曝光。武装版反潜机青藏高原联合训练4吨级的直9,目前发展的型号也分非常多,除了陆航的直9,武直19外,还有直9反潜巡逻机,目前直9C反潜巡逻机也是唯一的舰船反潜航空装备,未来将为直20代替。直9反潜巡逻机武直19武装直升机陆航的直9服役数量非常多武装直升机:6吨级武直10、4吨级武直19(略)、2吨级武直11武直10是中国第一款国产武装直升机,属于6吨级,配备了国产涡轴9发动机,从1998年立项,经过10多年才研制而成,近10年来才大规模服役,武直10能上高原,能上舰艇,也是目前最重要的武装直升机,也是唯二的一款武装直升机。被称为超低空霸主。武直10武直10直-11WB轻型武装直升机直-11是一种2吨级、6座位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整体布局采用直升机常规模式,为主旋翼加尾桨布局。直-11WB是该机轻型武装直升机,能挂载4枚红箭-8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和机枪等武器,但载重量较小,火力较弱。直-11WB除了有人驾驶直升机外,中航工业也研发了多款无人直升机,比如AR500无人直升机,AR500多功能无人机有舰载版,高原版,武装版三个版本,目前高原版AR500C首飞成功,开始应用高原哨所补给。AR-500B就是武装无人直升机,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自主研发,最大起飞重量500千克,任务载荷重量 70千克,最大续航时间4小时;使用半径100千米,最大续航速度140千米/时,巡航速度120千米/时,实用升限4000米,可广泛用于执行海面广域监视与识别任务。AR-500B首飞成功,为国产无人直升机上船、上舰奠定了良好基础,进一步拓宽了AR-500无人直升机的应用领域,为AR-500无人直升机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AR500C虽然中国的直升机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多线布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除了目前需求量大,产能尚显不足外,在10吨级的武装直升机和20吨以上的重型直升机领域仍然是空白。看看世界上主流的武装直升机都在10吨以上,大了一倍,载弹量就上来了,武装直升机还是讲究的战斗力。目前看来只能用直20武装版代替了。但是在重型直升机领域,我们还需要一款国产重型直升机。我们不会忘记在抗震救灾时候,因为我们没有重型直升机,只能临时租了米26来吊大型挖掘机进入抗震救灾现场的事情,已经过去10多年了,在大型的救灾活动中还是租用的米26,而已经立项多年的38吨级重型直升机的发展还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息。看看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56吨的米26,33吨的超级种马,22吨的支奴干,21吨的鱼鹰这些大型的运输机,真的有点羡慕。MV-22鱼鹰运输机CH-47支奴干运输机CH-53E超级种马运输机米-26在中国
中新社广州11月26日电 (记者 郭军)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航空业面临巨大打击,作为其中细分市场的直升机行业也不例外。不过,全球最大的直升机制造商——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依然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空中客车直升机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魏薇26日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直升机市场依然前景广阔,相信随着中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中国直升机市场将迎来飞跃式发展。空中客车直升机是中国直升机领域最大的合作伙伴,占有35%的市场份额,目前,共有320架空客直升机在中国上空飞翔,服务于88家用户。魏薇介绍说,受疫情影响,空中客车直升机全球客户飞行小时较去年同期下降15%左右,主要体现在旅游观光和私人运输领域。预计今年空中客车直升机订单将减少20%至25%。在中国,空中客车直升机客户的飞行小时数仅在1至2月份中国春节期间及疫情暴发初期有一定程度下滑,但自3月份起,便逐步恢复,甚至在今年二季度期间,飞行小时数达到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体现了中国直升机市场的坚挺。魏薇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直升机运营商迅速地恢复。她预计,到近年年底时,中国空中客车直升机运营商整体飞行小时数仅下降5%至10%。谈到中国直升机产业未来发展,魏薇表示,中国低空空域开放毋庸置疑是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其次,基础设施薄弱及专业人才培养也一定程度限制了产业发展。她还认为,如今,中国在增强应急救援、紧急医疗救护、公安执法、电力巡检、环境监测和通航运输等领域仍有很大的需求,中国直升机市场依然前景广阔。“我们一直积极融入中国的直升机产业生态系统。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全球形势和诸多不确定性,我们在中国的战略,对中国的承诺以及在中国的合作方向始终没有变。”魏薇说。谈到粤港澳大湾区直升机市场,空中客车直升机中国公司商务副总裁杨林介绍道,目前空客直升机在大湾区市场份额高达47%。他认为,大湾区高科技企业和人才聚集,直升机在私人与公务航空领域在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通过与欧美及日本等成熟市场对比,这一区域在警务执法、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等领域依然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此外,随着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的加速布局,直升机在海上风电运维领域也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完)
空客H135直升机【民航事儿】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受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的交通运输重重受阻,特别是航空业面临巨大打击,困境重重,其中细分市场的直升机行业也不例外。作为全球直升机制造业的领军者,空中客车直升机不懈努力,持续支持客户,携手并进,共克时艰,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凝心聚力 共克时艰据统计,截至目前,空中客车直升机全球客户飞行小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左右,主要体现在旅游观光和私人运输领域,这与固定翼飞机相比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而在直升机紧急医疗救护(HEMS)、应急救援和物资运输等领域,一些直升机运营商反而执行了更多的任务,以支持当地政府抗击疫情。在中国,空中客车直升机客户的飞行小时数仅在1-2月份中国春节期间及疫情暴发初期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但自3月份起,便逐步恢复,甚至在今年二季度期间(4-6月份),飞行小时数达到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体现了中国直升机市场的坚挺。疫情以来,作为全球直升机制造业的领军者,空中客车直升机积极与EASA,FAA,欧洲直升机协会(EHA)等国际组织紧密协作,尽一切可能提供相关支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支持工作在前线的直升机运营商。同时,积极与客户保持紧密沟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并确保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行业动态,帮助他们确保业务持续进行。国内唯一的H225直升机全动模拟机培训方面,空中客车直升机遍布全球20个培训中心在疫情期间保持正常运营。同时,在获得各地方民航组织批准的前提下,空中客车直升机推出了全新的远程培训方案,以满足新形势下客户培训的需求。中国培训团队提供了一套特殊解决方案,以确保H135飞行员培训的正常进行,最大限度的确保了所有H135新交付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有资质的飞行员,并第一时间投入运营。此外,位于北京的H225全动模拟机是中国疫情稳定后,首批恢复的培训项目。培训期间,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隔离和防护措施,确保培训师生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无一例感染事件的同时,实现了H225全动模拟机培训小时数的历史新高。为确保备件供给,缩短维修周期,空客直升机还临时增加了位于美国和香港物流中心的备件库存,以减少客户因运输周期延长而带来的等候时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空客直升机的技术团队依然努力工作,不断提高AOG的反应速度,最大限度地确保客户的正常运营。在空客直升机的不懈努力与持续支持下,疫情期间,我们可喜地看到数十家空中客车直升机的中国运营商,运用空中客车直升机执行包括医疗物资运输、消毒喷洒等在内的防疫任务,积极支持国家及地方的防疫工作。空客H125直升机 中国直升机市场前景广阔空中客车深耕中国市场50余载,已成为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大家庭的紧密成员,与中国在民用航空、通用航空和航天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多维度的合作。特别在直升机领域,空中客车是中国最大的合作伙伴,双方的工业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目前,空客直升机一直处于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的领军地位,共有320余架空客直升机翱翔于中国蓝天,服务于88家用户,为紧急医疗救护、公共服务、近海运输、消防、搜救、电力巡线、旅客运输及公务航空等多个领域提供服务。谈到中国直升机产业未来发展,空中客车直升机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魏薇表示:中国低空空域开放毋庸置疑是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其次,基础设施薄弱及专业人才培养也一定程度限制了产业发展。但她还认为:如今,中国在增强其应急救援、紧急医疗救护、公安执法、电力巡检、环境监测和通航运输等领域仍有很大的需求,中国直升机市场依然前景广阔。空客H145直升机当提到空中客车直升机的在华发展战略时,魏薇表示:我们一直积极融入中国的直升机产业生态系统,并致力于与中国发展长期的互利伙伴关系。我们坚信合作共赢是正确的策略。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全球形势和诸多不确定性,我们在中国的战略,对中国的承诺以及在中国的合作方向始终没有变。我们仍然对中国的直升机市场充满信心。最重要的是,空中客车直升机一直将中国视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和重要的新兴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相信随着中国低空空域的逐渐开放,中国直升机市场定将迎来飞跃式的发展”,空中客车直升机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魏薇表示,“为了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空客直升机将与中国的政府部门、运营商以及行业伙伴携手合作,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从工业到维修乃至售后支持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用户,满足人民群众与整个社会对直升机的需求。”此外,在今年于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欧企业家大会上,空中客车首席执行官傅里以视频方式代表欧洲企业致辞,他表示:空中客车与中国的友谊格外深厚,空中客车致力于巩固并继续加强与中国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当前这项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空客H160直升机空客H175直升机空客H215直升机空客H225直升机
4月17日,空客青岛H135直升机总装线投入运营。图片由空客中国提供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呼涛)空中客车青岛H135直升机总装线于4月17日在山东省海滨城市青岛投入运营,这是空客在欧洲以外首条该系列直升机总装线。这也标志着这家欧洲航空航天领军企业成为首个在华建立直升机总装线的外国制造商。“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一架架从中国青岛起飞的空客H135直升机飞翔在天空中,奔赴拯救生命、协助执法、执行海上作业等使命任务。”空客直升机德国首席执行官沃夫冈·肖德说。肖德表示,空客直升机将持续加深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持续提升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拓展与中国的工业合作。空客H135直升机。图片由空客中国提供向中国市场靠近这是空客在2008年将其A320飞机总装线落户中国天津之后,第二次将畅销机型的总装线带到中国。肖德表示,这条总装线初期年产能预计为18架直升机,并且具备适应未来市场需求增长而提升产能的能力。H135轻型双发直升机是空客直升机家族中的畅销系列,目前约有1300架在全球市场运行,服务于紧急医疗救援、森林消防、警用执法以及海上作业等领域。2016年,空客直升机与中国合作伙伴签署100架H135采购框架协议。2017年,空客青岛H135直升机总装线破土动工。“这条在中国建设的总装线将空客直升机与中国市场上的客户和潜在客户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和运营支持保障。”空客直升机中国公司总经理魏薇说,这个立足中国市场需求、服务中国市场的项目也将为中国航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空客青岛H135直升机总装线。图片由空客中国提供安全至上空客青岛H135直升机总装线总经理安托万·安伯各表示,该项目是空客直升机在德国生产体系的延伸。“在青岛下线的H135直升机在品质和安全性上与其在欧洲生产的产品保持一致。”他说,生产线上的大部分中国员工大部分此前已经在德国接受了严格的培训。安伯格介绍说,目前总计有约40名员工在该生产线工作,大多数中国员工都是青岛或者山东省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山东是著名的工业大省,有着长期发展工业的经验、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和丰富的专业技能人才。这些本土资源都为我们项目的顺利展开提供了重要支撑。”他说。从青岛总装线完成下线之后的直升机还将在当地接受地面检测、飞行测试以及验证飞行等严格程序,然后才能交付客户。安伯格表示,除了在当地完成总装和交付,空客直升机还将以这个项目为依托为中国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更好的培训,并将对有需求的客户提供运营和航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空客H135直升机。新华社记者呼涛摄最具潜力的市场“中国是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直升机市场,过去几年以连续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发展。未来,中国也将是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安伯格说。空客直升机占据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约四成份额。目前,约有300架空客直升机服务于中国市场,几乎覆盖其轻型单发直升机、轻型双发直升机、中型以及中大型直升机所有系列。安伯格说,这些具备不同任务能力的直升机很好地服务支持了中国提升紧急医疗救援、公共服务以及警用执法等领域的能力。在紧急医疗救援领域,H135直升机已经先后交付北京999急救中心和上海中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预计还将于年内交付武汉一家医院。在公共服务领域,上海、香港、山西等地的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也引进了公共服务构型的直升机。国务院《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用航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要形成5000架机队、200万小时飞行量、1万亿经济规模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通航企业。作为通用航空产业不可或缺的力量,直升机凭借其高度灵活性和多任务能力等特性,在森林消防、警用执法、紧急医疗救援以及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着来自各方的持续支持和投入,我相信空客与中国的新合作将收获成功,更多空客直升机将飞翔于中国天空中服务于未来发展。”肖德说。
【环球网军事-航空2月6日报道 记者 张加军】空客公布的数据显示,空中客车直升机在2016年共交付了418架直升机,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5%,在保持其在军用市场地位的同时,加强了其在民用直升机市场上的领先地位。空客直升机在2016年共收获388架直升机订单,与2015年的383架订单相比表现稳定。机型包括188架轻型单发直升机,163架H135 / H145轻型双发和23架超美洲豹系列直升机,6架H155/海豚系列直升机和8架H175直升机(H175是与中国合作研制的一款7吨级中型直升机)。截至2016年年底,储备订单总计为766架。空中客车直升机首席执行官纪绕姆?傅里(Guillaume Faury)提及,对于直升机产业来说,2016年可能是过去十年中最困难的一年。尽管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司还是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并实施了转型计划。2016年的市场亮点包括新加坡和科威特订购的军用版H225直升机,以及英国军事飞行培训项目选购的H135和H145直升机。2016年还见证了全新AS565MBe海军型首次交付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以及德国海军NH90海狮的成功首飞。在民用市场方面的主要亮点包括首架VIP配置的H175超中型直升机于2016年投入使用,同时其公共服务配型也在2017年开始了认证前的飞行测试。中国签署了100架H135订单,并将在未来十年内在当地完成总装。H135 Helionix版本于去年11月顺利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认证,与此同时,全新H160的飞行测试活动在全年持续稳步进行,为2017年首批订单的签署铺平了道路。截至2016年底,全球约有12000架空客直升机,累计飞行达到9000万飞行小时。空中客车公司涉及航空、航天及相关服务领域。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645亿欧元,共有约13.66万名员工,为市场提供涵盖100-500座级别的完善民用飞机系列产品,空客还是欧洲领先的加油机、战斗机、运输机以及特种任务飞机制造商。根据空客直升机提供的最新数据,空客直升机占据全球民用直升机市场份额的47%,莱昂纳多公司(原称为意大利芬梅卡尼卡)占据21%,美国贝尔直升机和西科斯基分别占据18%和5%,世界其他直升机公司占9%。
来源:澎湃新闻原标题:专访贝尔北亚区董事总经理:中国直升机市场增速惊人在航空业遭受疫情巨大影响的同时,细分领域的通航产业则较为幸运。由于通航飞机和直升机主要用于紧急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等,新冠疫情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以飞行小时数为例,全球直升机巨头贝尔在中国的客户,在疫情期间的飞行小时数和疫情前相比波动相对较小。11月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了德事隆集团贝尔公司北亚区董事总经理郝欣东(Jose Jacinto Monge),就疫情的具体影响、对中国市场的看法与展望、直升机市场发展前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德事隆集团贝尔公司北亚区董事总经理郝欣东(Jose Jacinto Monge)。郝欣东于2018年5月被委任为贝尔公司北亚区董事总经理,负责领导该地区的民用业务销售和业务发展,郝欣东在航空和防务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国际工作经验。加入贝尔公司之前,他曾在空客印尼公司担任集团总裁,防务及空间业务首席执行官,负责统揽业务发展、战略计划、公共事务及工业合作活动。疫情对通航影响小谈及疫情影响,郝欣东坦言,新冠疫情对全球都造成了影响,且影响延续至今,尤其是运输航空业遭受了很大的压力。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通航飞机和直升机主要用于紧急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等,新冠疫情对贝尔公司并未造成太大影响。以飞行小时数为例,他透露,贝尔的客户目前的飞行小时数和疫情前相比相对波动较小。“我们在继续支持客户,并向客户正常交付直升机,目前没有订单取消的情况发生。此外,在公司人员和架构方面,也没有出现因新冠疫情导致的大规模调整,公司运营也未受影响。”他还提到,贝尔公司在疫情爆发初期便做出了快速反应,其位于加拿大米拉贝尔(Mirabel)的工厂未受疫情影响,生产线从未停止过。此外,在疫情期间,贝尔的工厂还生产了洗手液等个人防护用品。直升机市场应用场景广泛目前,直升机在中国主要应用在医疗救援和公共安全领域,比如医院间的转运飞行、交通事故等场景化救援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状况下的大规模救援,直升机的参与能够抓住救援的黄金60分钟,提高人员存活率。郝欣东表示,中国的直升机医疗救援和公共安全市场需求很大,能预见到有很多增量,不过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比如,中国大多数直升机都用于多种任务,而不是专门任务。因此,除了医疗救护和公共安全,贝尔还看到了直升机用于公用事业、商务包机、培训和低空旅游的机会。谈及旅游市场,郝欣东表示,直升机低空观光旅游是个巨大的市场,中国的内循环政策可进一步促进国家旅游市场的增长和完善。在旅游场景之下,安全话题成为关注的焦点。郝欣东表示,“我们的直升机在安全性上没有丝毫妥协,不管是从工程上,还是从支持服务上,不会在安全上有任何妥协的地方。”在他看来,与救援任务相比,直升机观光旅游任务在技术上更加容易实现。他介绍,贝尔直升机搭载采用的技术应用可有效提高直升机的飞行安全性,,比如贝尔505等机型搭载的双通道FADEC(全权限发动机控制系统)、贝尔407的IFR认证最新的航电设备能帮助飞行员在低可见度下飞行,并大大减少飞行员的工作负担。此外,贝尔每年还在中国举办安全研讨会,帮助运营商构建安全文化。中国市场增长速度惊人2019年,中国成为贝尔亚太区的第二大民用直升机市场,超过日本,仅次于澳大利亚。问及预测何时中国将成为贝尔在亚太区的第一大直升机市场,郝欣东表示,“我相信中国假以时日就会超过澳大利亚,这是毫无疑问的。由于中国市场基础本身较为薄弱,因此直升机市场的增长速度非常非常快,每年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这个增长速度是十分惊人的。我认为光是贝尔直升机机队,在接下来的几年就能在中国市场实现三倍的增长。”“中国相比全球其他市场恢复得很快,商务出行在中国已经恢复正常了。国际出行则还需要一段时间,我相信整个行业最终将恢复过来。”郝欣东观察到,在通航方面,一些任务的执行并未受到疫情的太大影响,甚至在公务机出行方面有了更多需求,相信很快能看到新的增长。至于现下中国市场需要提升的地方,他认为首先是空域改革,这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我相信在未来的数年内这个问题能得到解决,因为我们也看到现在在逐步放开。”其次是人才建设,不仅仅是航空人才建设,还有例如航空护士、任务外勤人员等专业人才的建设,以保证能够有效利用直升机的优势执行专业任务。郝欣东提到,贝尔确实在中国的医疗救护和公共安全领域看到了潜力,但是这两个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他举了两个对比数据,美国目前有超过1200架用于医疗救护的民用和公共直升机,服务3.2亿人口,这意味着1架直升机可服务267000人;中国目前只有不到100架直升机可以用于医疗救护,而这些直升机需要为14亿人提供服务,若要赶上美国市场的发展,中国接下来可能还需要5200多架医疗救护直升机,“这也预示着中国市场的潜力所在。”他介绍,贝尔目前在中国市场方面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我们一直在中国市场尽可能多地进行投资,我们认为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也是我们对中国客户的一个承诺。我们看到了中国直升机市场的巨大前景,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客户支持网络。”进博会表明中国正在寻求开放市场今年是贝尔公司第二次参加进博会。在郝欣东看来,进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展示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今年,贝尔将与公司在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国家电网旗下全资子公司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签约,后者将增购全新贝尔407机型以补充其覆盖全国的机队网络。“贝尔直升机在中国运营已经超过40年,我们已经开始想象未来40年了。”郝欣东认为,今年进博会的举办是有力的证据,表明中国正在寻求一个开放市场,这将使双方受益,贝尔期待与进博会的合作伙伴合作以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我们需要建立支持能力,以促进法规、运营、基础设施、资金等行业难点破局。市场正在稳步发展,我们看到了良好的增长迹象,大家很快就会看到我们的更多消息。”郝欣东表示,过去五年来,中国直升机市场增长迅速,尽管有新冠疫情,但今年市场仍在稳定增长。“通用航空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 例如,旅游航班依赖于旅游业的复苏,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对新冠疫情做出了良好的反应,通用航空行业可以迅速回到正轨。”郝欣东预测,贝尔在中国的直升机机队将在2022年达到2017年机队翻倍数量,涡轮机市场份额将达到1/3。“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表现出色,并与中国分享了信心。希望进博会能进一步促进航空和国际贸易业务的增长。”
在航空业遭受疫情巨大影响的同时,细分领域的通航产业则较为幸运。由于通航飞机和直升机主要用于紧急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等,新冠疫情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以飞行小时数为例,全球直升机巨头贝尔在中国的客户,在疫情期间的飞行小时数和疫情前相比波动相对较小。11月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了德事隆集团贝尔公司北亚区董事总经理郝欣东(Jose Jacinto Monge),就疫情的具体影响、对中国市场的看法与展望、直升机市场发展前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德事隆集团贝尔公司北亚区董事总经理郝欣东(Jose Jacinto Monge)。郝欣东于2018年5月被委任为贝尔公司北亚区董事总经理,负责领导该地区的民用业务销售和业务发展,郝欣东在航空和防务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国际工作经验。加入贝尔公司之前,他曾在空客印尼公司担任集团总裁,防务及空间业务首席执行官,负责统揽业务发展、战略计划、公共事务及工业合作活动。疫情对通航影响小谈及疫情影响,郝欣东坦言,新冠疫情对全球都造成了影响,且影响延续至今,尤其是运输航空业遭受了很大的压力。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通航飞机和直升机主要用于紧急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等,新冠疫情对贝尔公司并未造成太大影响。以飞行小时数为例,他透露,贝尔的客户目前的飞行小时数和疫情前相比相对波动较小。“我们在继续支持客户,并向客户正常交付直升机,目前没有订单取消的情况发生。此外,在公司人员和架构方面,也没有出现因新冠疫情导致的大规模调整,公司运营也未受影响。”他还提到,贝尔公司在疫情爆发初期便做出了快速反应,其位于加拿大米拉贝尔(Mirabel)的工厂未受疫情影响,生产线从未停止过。此外,在疫情期间,贝尔的工厂还生产了洗手液等个人防护用品。直升机市场应用场景广泛目前,直升机在中国主要应用在医疗救援和公共安全领域,比如医院间的转运飞行、交通事故等场景化救援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状况下的大规模救援,直升机的参与能够抓住救援的黄金60分钟,提高人员存活率。郝欣东表示,中国的直升机医疗救援和公共安全市场需求很大,能预见到有很多增量,不过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比如,中国大多数直升机都用于多种任务,而不是专门任务。因此,除了医疗救护和公共安全,贝尔还看到了直升机用于公用事业、商务包机、培训和低空旅游的机会。谈及旅游市场,郝欣东表示,直升机低空观光旅游是个巨大的市场,中国的内循环政策可进一步促进国家旅游市场的增长和完善。在旅游场景之下,安全话题成为关注的焦点。郝欣东表示,“我们的直升机在安全性上没有丝毫妥协,不管是从工程上,还是从支持服务上,不会在安全上有任何妥协的地方。”在他看来,与救援任务相比,直升机观光旅游任务在技术上更加容易实现。他介绍,贝尔直升机搭载采用的技术应用可有效提高直升机的飞行安全性,,比如贝尔505等机型搭载的双通道FADEC(全权限发动机控制系统)、贝尔407的IFR认证最新的航电设备能帮助飞行员在低可见度下飞行,并大大减少飞行员的工作负担。此外,贝尔每年还在中国举办安全研讨会,帮助运营商构建安全文化。中国市场增长速度惊人2019年,中国成为贝尔亚太区的第二大民用直升机市场,超过日本,仅次于澳大利亚。问及预测何时中国将成为贝尔在亚太区的第一大直升机市场,郝欣东表示,“我相信中国假以时日就会超过澳大利亚,这是毫无疑问的。由于中国市场基础本身较为薄弱,因此直升机市场的增长速度非常非常快,每年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这个增长速度是十分惊人的。我认为光是贝尔直升机机队,在接下来的几年就能在中国市场实现三倍的增长。”“中国相比全球其他市场恢复得很快,商务出行在中国已经恢复正常了。国际出行则还需要一段时间,我相信整个行业最终将恢复过来。”郝欣东观察到,在通航方面,一些任务的执行并未受到疫情的太大影响,甚至在公务机出行方面有了更多需求,相信很快能看到新的增长。至于现下中国市场需要提升的地方,他认为首先是空域改革,这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我相信在未来的数年内这个问题能得到解决,因为我们也看到现在在逐步放开。”其次是人才建设,不仅仅是航空人才建设,还有例如航空护士、任务外勤人员等专业人才的建设,以保证能够有效利用直升机的优势执行专业任务。郝欣东提到,贝尔确实在中国的医疗救护和公共安全领域看到了潜力,但是这两个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他举了两个对比数据,美国目前有超过1200架用于医疗救护的民用和公共直升机,服务3.2亿人口,这意味着1架直升机可服务267000人;中国目前只有不到100架直升机可以用于医疗救护,而这些直升机需要为14亿人提供服务,若要赶上美国市场的发展,中国接下来可能还需要5200多架医疗救护直升机,“这也预示着中国市场的潜力所在。”他介绍,贝尔目前在中国市场方面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我们一直在中国市场尽可能多地进行投资,我们认为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也是我们对中国客户的一个承诺。我们看到了中国直升机市场的巨大前景,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客户支持网络。”进博会表明中国正在寻求开放市场今年是贝尔公司第二次参加进博会。在郝欣东看来,进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展示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今年,贝尔将与公司在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国家电网旗下全资子公司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签约,后者将增购全新贝尔407机型以补充其覆盖全国的机队网络。“贝尔直升机在中国运营已经超过40年,我们已经开始想象未来40年了。”郝欣东认为,今年进博会的举办是有力的证据,表明中国正在寻求一个开放市场,这将使双方受益,贝尔期待与进博会的合作伙伴合作以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我们需要建立支持能力,以促进法规、运营、基础设施、资金等行业难点破局。市场正在稳步发展,我们看到了良好的增长迹象,大家很快就会看到我们的更多消息。”郝欣东表示,过去五年来,中国直升机市场增长迅速,尽管有新冠疫情,但今年市场仍在稳定增长。“通用航空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 例如,旅游航班依赖于旅游业的复苏,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对新冠疫情做出了良好的反应,通用航空行业可以迅速回到正轨。”郝欣东预测,贝尔在中国的直升机机队将在2022年达到2017年机队翻倍数量,涡轮机市场份额将达到1/3。“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表现出色,并与中国分享了信心。希望进博会能进一步促进航空和国际贸易业务的增长。”(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华社天津10月10日电(记者胡喆、宋瑞、毛振华)记者从9日召开的中国直升机发展论坛上获悉,我国直升机应急救援建设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可用于应急救援的民用直升机有300余架规模,市场需求潜力大。直升机以其机动灵活的特点,能够快速到达水路、陆路等难以通达的复杂作业现场,实施搜索救援、紧急医疗救护、物资及人员运输以及空中指挥等工作,是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应急救援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应急救援建设的推进,我国直升机的引进数量由2010年前每年不足10架增长至目前每年过百架,国产民用直升机数量近些年也增加了数倍。当前,我国加大通航产业发展基础投入,描绘2035交通强国蓝图,这些为民用航空器发展带来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吕杰说,未来各类直升机的市场需求将被进一步放大,应急救援将成为潜力巨大、方向清晰的中国直升机细分市场。近年来,国产直升机在森林消防、警用航空、搜索救援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多次在抗震救灾等重大应急救援任务中担当大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献东表示,航空应急救援事业是国家应急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未来,我们将以应急救援需求为牵引,提高国产直升机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应急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他说。(来源:新华网)
铂金预测系统4.0近期,一套来自美国《Forecast International》的“铂金预测系统4.0”(Platinum Forecast System 4.0)通过对历年来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演绎,最终给出了一份预测报告。就“旋翼飞行器”领域而言,这份报告中最值得关注的部分就是其对现有的一系列长期轻型军用直升机需求的分析——按照该系统的预测,从2019年到2033年这15年内,全球预计将生产1854架轻型军用旋翼飞行器(Rotorcraft;笔者注:未来的旋翼飞行器已经不能和现役的直升机“Helicopter”画上等号了,但为了方便表述和说明,这里还是统一用军用直升机这个称呼),其中,绝大部分轻型军用直升机都将进入到亚洲的武装部队服役。按照预估,这部分轻型军用直升机【这家国防情报公司对于轻型直升机的分类定义为最大起飞重量低于6804公斤(按照15000磅换算)】的总价值约为290亿美元左右(按照2019年的美元价值计算)。在产量方面,系统预测轻型军用直升机的产量本年度将会小幅增长,从2018年的153架增加到155架,随后几年的年产量则会逐步下降,从2026年开始到2033年,平均年产量将会降低到111架左右。 这15年有何不一样?在美国以及许多欧洲的国家(老牌“大国”),老一代轻型军用直升机的装备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轻型直升机机队都已经满编了,目前所需要做的就是更新和维护,所以产量要求相对很低。而且,这些国家的下一轮装备现代化计划在往后的15年内,暂且还不会有具体的批量生产订单或者任务。▲西科斯基S-97,美国未来攻击侦察直升机竞标的有力竞争者之一,虽然美国陆航的计划看起来很明确了,但是未来15年内,除了原型机或者预生产型号之外,美国陆航的经费预算将很难支撑大规模生产列装计划 ▲韩国在轻型直升机方面野心不小 相比之下,亚洲国家对轻型军用直升机的需求正在大规模兴起,因此在2019~2033的预测期间,亚洲将会成为该领域最大且最具有火力的区域市场,像日本、印度和韩国,他们现在对自主研制或者授权生产或者进口的轻中型直升机方面抱有极大的兴趣。韩国前段时间就推出了一型模仿咱们“武直-9”的轻型攻击侦察直升机,到还是挺像模像样的;至于印度,他们也对轻型旋翼飞行器提出了一些明确的未来需求——他们想要采购几百架新的轻型直升机——不过据称预算和一些其他战略考虑会导致该计划中的一大部分被推迟或者搁置。当然他们也许也会采取自己造新一代军用直升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造出来是个什么水平就是另一回事了。预测报告还大致分析了世界各国的军工企业在轻型直升机产量方面的是市场份额占比。总的来说,咱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当仁不让将在军用直升机生产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在15年预测器内将生产331架轻型军用直升机,占比约17.9%;欧洲直升机公司(空客直升机)紧随其后,将生产约324架轻型军用直升机,占比为17.5%;随后是印度的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Hinstan Aeronautics Ltd),预计HAL将会生产245架轻型军用直升机,占比为13.2%;第四名是贝尔公司,其产量预计可达173架,市场份额为9.3%;韩国的韩国航空工业KAI也排上号了,预计他们将会生产145架轻型军用直升机,占比为7.8%。 说了这么多,铂金预测系统4.0到底是啥?所谓“铂金预测系统4.0”,说白了其实也就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预测系统。该系统整合了大量的关系数据库,并且对现有的数据持续不断地收集和更新。在此基础上,该系统运用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与《Forecast International》的专家智囊团队“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对某个行业、装备未来的发展和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给出即将到来的行业/市场变化情况,为战略制定者提供参考。说穿了,撇开大环境,这种系统和咱们这流行的“天气智能预报”、“股票智能预测”等系统,从技术原理和实现手段上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人家掌握的数据信息量和考虑方向和咱们不同而已,孰轻孰重,所宜深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