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亿欧智库发布《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数据中台研究报告》都会夜

亿欧智库发布《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数据中台研究报告》

中国乳制品行业规模超三千亿元,自20世纪90年代起,经历蓄力、爆发、冷却调整阶段,目前积极向高端健康,国产占比提升方向发展。尽管规模很大,渠道、品牌、产品的多元化却不断加剧乳制品市场竞争,暴露了中国乳制品行业增长、升级、多样化等新时代痛点。亿欧智库从中国乳制品行业现状和痛点出发,对牧场奶源、生产制造、物流供应链和消费者连接每一个环节的数字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未来乳制品行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方向。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乳制品行业数字化已经历三个阶段,龙头企业完成大部分单点环节的数字化,中小公司较滞后。随着数字化提升,乳制品行业人效大幅提升,2012年相较于2018年提升了63.6%,未来对效率的追求将进一步推进行业数字化进程。而更进一步的数字化,意味着中国乳制品行业中国乳制品行业迈入全域+敏捷数字化发展阶段,基于单点的数字化已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全流程、可快速响应的数字化改造将成为中国乳制品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对乳制品行业数字化的研究基础上,亿欧智库进一步对现有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最终我们认为数据中台价值能有效助力乳制品行业全域+敏捷数字化发展。数据中台的构建基于新的技术、理念和方法论,可解决传统数仓的系统建设问题,有效适应新变化,是企业数字化系统迈向数据智能的重要演进之路。亿欧智库将数据中台定义为:企业内支持高效构建全域数据资产、敏捷赋能多类业务、智能服务全流程人员的数据智能系统。根据数据中台的主要特性,其提供的自动化、全局性、灵活性对现阶段需要进行全域、敏捷数字化改造的企业价值较高。经过调研,亿欧智库认为业务敏捷度高、复杂度高、规模大的企业与数据中台的匹配度较高,也因此更能适应新时代乳制品行业的数字化需求。乳制品数据中台目前主要聚焦消费者连接环节,逐步产业链中上游环节渗透。数据中台在消费者连接部分将销售和营销打通,所有触点、流程数据通过中台自动ETL转变成数据资产存放在企业内部数据库中,数据资产实现了统一管理,数据可融合可回传,支持全层级人员进行精准运营。阿里巴巴在中国最先提出中台概念,其认为“数据中台是区别于传统数据仓库的智能大数据体系,帮助企业实现好数据、联商业和通组织”,而其经过8年从内部演化而来的阿里云数据中台也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首选方案。目前飞鹤、雅士利等乳制品企业都在积极采用数据中台进行数字化变革,从亿欧智库调研情况来看,数据中台至少已在获客、转化、留存多个方面体现价值,未来同源、敏捷、预知、倒推、双向等数据能力将深入生产和供应链,形成全链条优化基础上的开源节流。

白天使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情报网讯:根据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的消费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人均奶类消费量将达到28千克,到2030年将达到41千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大健康背景下,乳制品以其方便、营养、新鲜等诸多优点被广大消费者认可。预测2025年中国乳制品产量近3000万吨。《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主要围绕乳制品行业概况;乳制品市场发展环境;乳制品行业市场分析;乳制品细分市场分析;重点企业分析;乳制品行业发展前景等六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行业进行分析,总结行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提出当前行业的发展前景。PART1乳制品行业概况乳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也叫奶油制品。乳制品包括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等)。PART2乳制品市场发展环境据统计,2020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PART3乳制品行业市场分析从乳制品的消费来看,在整个消费全面上升以及消费者对优质产品消费需求大幅增加背景下,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市场消费主要特点体现在如下方面:①消费呈现结构性升级和降级,高端酸奶市场成为企业发力的重点产品。②数量消费向质量和品质消费转移。这迫使乳品企业不得不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PART4乳制品细分市场分析发酵乳是酸乳一类产品的统称,包括发酵乳、酸乳。发酵乳是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PH降低的产品。酸乳是经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而成的产品。区别在于发酵的菌种不同。发酵乳的有益作用除了在益生菌所列外,还有改善蛋白质的吸收利用效率;改善矿物质元素的吸收;风味好,适口性好。PART5重点企业分析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93年,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制品企业。伊利集团拥有液态奶、酸奶、奶粉、冷饮事业部,旗下有纯牛奶、乳饮料、雪糕、冰淇淋、奶粉、酸奶、奶酪等产品品种,产销量、规模、品牌价值居全国第一。上世纪50年代,仅95户养牛专业户组成的“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发展成为今天中国乳业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伊利六十余年颇具传奇色彩的发展历史,不仅成为了中国乳业的一面旗帜,还开创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2020年1季度伊利总营业收入为206.53亿元,净利润为11.52亿元。PART6乳制品行业发展前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年轻人对乳制品的需求增长,乳制品行业景气度不断上升,市场不断扩大,产品多元化发展。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善,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向好。预测2025年中国乳制品产量近3000万吨。本报告共计72页,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下载:《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https://wk.askci.com/details/4b75a1ae5992424798c8029049c42b71/

动于无方

2020年中国肉制品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简版)

肉类加工是指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调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称为肉制品,如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等。也就是说所有的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添加调味料的所有肉的制品,不因加工工艺不同而异,均称为肉制品,包括: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肉干、肉脯、肉丸、调理肉串、肉饼、腌腊肉、水晶肉等。一、肉类加工的分类肉制品的种类繁多,德国仅香肠类产品就超过1500种;瑞士的一家发酵香肠生产企业生产500种以上的色拉米香肠;在我国,仅名、特、优肉制品就有500多种,而且新产品还在不断涌现。根据我国肉制品最终产品的特征和产品的加工工艺,可以将肉制品分为10大类。中国肉制品分类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相关政策食品制造业需要遵守《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等主要法律法规以及《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速冻方便食品生产企业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速冻食品生产管理规范》等主要标准规范。中国肉制品加工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叶燮

卤制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香飘千年,卤味长青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一、卤制品:穿越千年的长青品类(一)行业概览:香飘千年,卤味长青 自秦以来流传千年,具备稳定消费基础。卤味食品起源已久,早在公元前 221 年前后,四川地区发明凿井取卤,开 凿浅井后凿出井盐,辅以花椒调味,制作成卤味用以佐酒下饭。而后卤味食饮在全国多地流传,形成了以川卤、潮 卤、浙卤为主的多个卤味派系,具有较长的文化积淀和稳定的消费基础。随着时代变迁,卤制品消费逐渐从餐桌消 费拓展至休闲及送礼消费,消费场景和人群稳步拓展。休闲卤制品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主要驱动力为可支配收入及城镇化率提升。据 Frost& Sullivan 数据显示,2018 年 我国休闲卤制品市场规模达到 911 亿元,同比增长 18.8%,2010-2018 年实现 18.7%的年复合增长,行业仍处于快速 成长期。未来行业增长驱动力主要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镇化率的提升。2018 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3.93 万 元,同比增长 7.8%,近 5 年复合增长率为 8.2%,收入提高可促进休闲类食品消费。行业格局分散,品牌化或成未来趋势。目前,休闲卤制品行业仍以小作坊经营模式为主,2018 年行业 CR5 市占率约 为 21%,行业格局较为分散,预计未来品牌集中度将逐步提升。据 Frost& Sullivan 数据显示,行业品牌产品所占市 场零售份额由 2010 年的 25%提升至 2015 年的 46%,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69%。随着消费升级带来品牌消费增多, 行业品牌化、集中化趋势明显。以门店数量及覆盖省份来看,绝味食品为休闲卤味行业龙头。目前行业较大体量的连锁卤味品牌分别为绝味、周黑 鸭、煌上煌、久久丫和紫燕百味鸡,其中绝味、煌上煌、久久丫、紫燕百味鸡以加盟模式为主,分别拥有门店超 10598 家、超 3600 家、近 1600 家、超 3800 家;周黑鸭以直营模式为主,19H1 拥有门店 1255 家。覆盖范围来看,绝味覆 盖全国多数省份,其他连锁品牌多集中于部分区域市场销售。(二)消费洞察:以冲动消费为主,夜间消费居多 休闲卤制品作为消费者偏好的品类,对于主流消费群体的性别差异、消费频次及消费习惯的洞察可有助于理解品类 的消费粘性。因此,我们对针对不同吃辣程度、经济情况选取了 16 座城市投放了 550 份调查问卷调查卤制品消费人 群及其消费习惯,共回收问卷 545 份,其中能提供卤制品消费支付凭证截图(微信支付宝支付凭证、商店小票、外 卖平台订单等)的群体被确认为实际消费人群,以下草根调研结论仅作为品类消费洞察的参考。实际消费人群中每月消费 1-3 次居多,女性消费者占受访者比例相对较高。其中每月消费 1-3 次受访者占 87.6%。在 所有男性受访者中,男性消费人群占比 32.0%,而在女性受访者中,女性消费人群占比 42.9%。每月消费金额方面, 每月 50 元以上的消费人群多消费周黑鸭,该人群中男性占比较多,每月 30 元以下的消费人群多消费绝味,该人群 中女性占比较多。消费时段以晚餐及宵夜时段为主,动机多为冲动消费。从消费时段来看,卤制品消费多集中在 17:00 以后,占比约 62.0%,午餐时段(11:00-13:00)及下午茶时段(15:00-17:00)亦有一定消费,占比分别为 12.2%、11.4%。购买渠 道上,卤制品消费以线下购买为主,占比约 63.4%;购买动机中,冲动性消费占 55.2%,习惯性消费占 27.3%;消费 场景上主要以个人解馋为主,占比约 48.3%。从购买渠道、购买动机及消费场景上来看,卤制品消费动机多为即兴 消费。搭配饮品以现制茶饮及碳酸饮料为主,阻碍消费的因素主要为替代品出现及价格过高。购买卤味同时搭配的饮品中, 现制茶饮占比最高(29.4%),随后依次为碳酸饮料(26.5%)、果汁(14.0%)、瓶装茶饮(13.6%)和啤酒(12.2%)。 阻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价格过高(29.3%)及其他零食替代(24.4%)。周黑鸭品牌势能稍强,但购买行为上与绝味相当。我们认为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或为:1)周黑鸭在受访者所在 城市品牌知名度较强;2)由于周黑鸭门店密度较小、单价较高等因素,消费者选择购买其他品牌。目前周黑鸭开放 特许经营及进驻便利店渠道,未来或改善终端密度较小的劣势;3)煌上煌在受访城市中品牌知名度和门店密度不及 绝味和周黑鸭,故导致品牌偏好及购买行为上处于相对劣势。目前煌上煌在新市场率先进驻高势能地区打品牌,而 后在其他区域扩门店,或对以上劣势有所改善。二、加盟模式更适合休闲卤味扩张(一)行业模式之争:加盟更适合这门生意 休闲卤制品消费多为冲动性消费,其中休闲属性决定了定价需亲民,冲动消费属性决定了消费需便捷,以上共同决 定了加盟模式更适合这门生意。卤制品消费场景主要分为日常佐餐佐酒、特产型及礼品型消费和休闲类消费,特产 型消费及礼品型消费定位偏高,品牌有一定溢价空间,但随着门店不断扩张,其特产及礼品属性逐步减弱,品牌溢 价能力亦随之减弱,休闲属性逐步主导。而对于日常休闲型卤制品消费,日常及休闲属性限制其定价天花板,盈利 空间更多来自于规模效应及经营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端控制,其中规模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门店多少,经营效率高低 取决于管理水平高低,加盟模式可快速扩张实现规模效应,同时依靠高门店密度提高冲动消费概率,故加盟模式更 加适合这门生意。对于休闲卤味来说,直营模式在拓展到一定规模后容易遭遇瓶颈。1)价格天花板限制下提价幅度有限,叠加人工、 租金等成本上涨,成本端压力逐步凸显;2)直营模式需在相对高势能人流区域选址开店,用较高定价以支撑高运营 成本,而高定价下沉困难且高势能区位有限限制了门店扩张,一方面导致规模优势难以显现,降本较为困难,另一 方面消费便捷性大打折扣。对于加盟模式来说,品牌做大的关键在于:1)保障单店盈利:单店盈利的高低决定了加盟商扩张意愿的高低,是维 持加盟体系关键;2)实现规模化复制:同单店收入下门店规模决定了品牌方的规模。实现以上两点则要求门店提供 稳定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并具备良好管理复制能力来实现门店扩张,其背后要求体系有较强的门店管理能力、供应 链管理能力及人才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二)单店盈利四要素拆分 单店盈利主要由交易人数、客单价、综合毛利率及各项成本费用共同决定,具体影响要素如下表所示,其中:1)进 店人数:门店选址起决定性作用,店面装修亦对收入有较大影响,渠道调研反馈部分店面翻新可促进销售额同增 20%-40%,而后逐年递减。此外,开发外卖渠道及延长营业时长亦能提高交易人数;2)成交率、客单价&毛利率: 销售的服务能力及搭售话术起较大作用,渠道调研反馈较好的销售服务能力及搭售话术可使得门店销售额明显优于 周边可比门店。此外,较好的运营管理能力亦能降低成本提升毛利;3)成本费用:运营管理能力对门店可变成本费 用端影响相对较大,主要来自门店租金及人员工资等。(三)品牌实现规模化的三大支撑 1、门店管理能力 门店管理能力是决定扩张边界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品牌方的门店管理能力决定其门店规模化扩张程度,其主要 体现在:1)管理能力不足导致门店产品、服务不达标或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进而损害品牌形象;2)管理赋能不足 导致单店盈利下滑,进而阻碍加盟体系扩张。标准化及信息化能有效缓解以上问题:1)标准化:标准化能实现千店 一面,在为加盟体系提供稳定产品服务质量同时也便于门店快速复制扩张形成规模效应;2)信息化:信息化在提升 运营效率同时能更好的为门店赋能,譬如可将同类区位中业绩较好门店经传授给业绩较弱门店以提升,通过数据对 品类进行动态调整等。2、供应链管理能力 强供应链管理能力是加盟体系扩张的重要保障。供应链为产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较弱的供应链管理为限 制体系容易造成产品质量问题、库存堆积或不足、运营效率低下、资金流不顺畅等问题,而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则可 带来规模化采购生产、运输费用控制、稳定的产品加工及交付、及时的物流配送、合理的库存及资金管理、较低的 货值损失,为加盟体系全国化扩张提供后勤保障。3、人才管理能力 人才管理能力亦不可忽视,门店复制离不开店长复制,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为门店扩张输送人才。譬如麦当劳晋升通道明晰,采用专职培训团队对员工进行分级培训,提升员工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忠诚度与积极性; 海底捞采用师徒制培养模式,店长分享徒子徒孙门店收益,利于提高双方积极性;喜家德采用合伙制绑定长期利益, 老店长通过培养人才入股新门店,其积极性亦大幅提高。此外,良好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也能提高普通员工积极 性,降低人员流失率。三、上市公司对比:一马当先,二马紧随(一)绝味一马当先,周黑鸭及煌上煌积极求变 绝味食品为卤味龙头品牌,门店已破万家。公司总部位于湖南长沙,于 2005 年 4 月公司开设第一家门店,而后在广 东、江西等省外城市扩张。2008 年前后公司确立“跑马圈地,饱和开店”的战略,“直营模式为引导,加盟模式为主体”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全国化扩张,截至 2019 年 6 月,公司在全国合计拥有 10598 家门店,预计 2019 年全年开 店超 1000 家,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开店节奏。稳健开店节奏推动业绩稳步增长。绝味以加盟模式为主,加盟店渠道收入占公司收入 90%以上。公司近年来每年开 店 800-1200 家,较快的开店速度推动公司收入业绩稳步增长。2011-2018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13.25 亿元增长至 43.68 亿元,CAGR 为 18.6%;归母净利润从 3865.50 万元增长至 6.41 亿元,CAGR 为 27.1%。门店扩张之下规模效应持续显现。2013-2019H1,绝味门店数量从 5746 家增长至 10598 家,CAGR 在 10%以上。在 门店数量达万店,公司规模优势明显,具体体现在:1)费用可较多摊销;2)上游采购议价能力较高,成本控制能 力较强。2013-2018 年前三季度公司鸭脖类产品采购量占鸭副原材料采购量比例分别为 53%、45%、52%、53%、50% 及 47%,公司鸭脖采购量较大,故对上游议价能力相对较强,并随着门店全国化扩张后规模效应逐渐加强,2013-2018 年毛鸭及鸭苗价格波动期间,公司鸭脖采购均价从 2013 年的 10.21 元/kg 下降到 18H1 的 5.37 元/kg。体现在财务数 据上,绝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营业成本占收入比例从 2011 年的 94.2%下降至 2018 年的 80.1%。周黑鸭品牌定位高,门店选址高势能为主,当前业绩承压积极求变,已开放特许经营模式。公司成立于湖北武汉, 直营销售占比超 80%,19H1 公司门店数量达 1255 家,主要开设在交通枢纽、核心商圈等高势能区位。2013-2017 年间,公司收入从 12.18 亿元增长至 32.52 亿元,CAGR 为 30.68%,净利润从 2.60 亿元增长至 7.62 亿元,CAGR 为 30.84%。受产品单一、竞争加剧、成本上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18 年后公司收入业绩有所下滑。目前公司开放特许 经营权,在广西、贵州等地试水新模式,同时加强产品研发,进行组织变革,更新店面形象,拓宽销售渠道积极求 变。煌上煌为卤味行业先行者,2016 年后业绩重回正轨。公司于 1993 年成立于江西南昌,其加盟门店占比约 88%,2012 年公司上市成为行业首家上市公司。2009-2011 年公司在门店数量扩张及单店收入增长的推动下,收入从 5.18 亿元 增长至 8.86 亿元,CAGR 为 30.78%,归母净利润从 4496.97 万元增长至 8109.81 万元,CAGR 为 34.29%;2012-2015 年间公司因策略不当导致扩张步伐减缓,业绩亦有所下滑;2016 年后公司进行组织变革,调整激励机制及销售策略, 收入业绩重回正轨,2016-2019 年公司收入由 12.18 亿元增长至 21.17 亿元,CAGR 为 20.23%,归母净利润由 8820.01 万元增长至 2.20 亿元,CAGR 为 35.7%。(二)开店空间:以绝味为例,开店空间或在 2 万家以上 由于绝味门店较多且分布更加均衡,我们以绝味为例测算卤味品牌开店空间。19Q3 绝味在华中、华东、华南、西南、 华北销售额分别占营收总额的 26.46%、25.35%、18.81%、14.35%及 11.76%,而周黑鸭在华中地区的营收占比近 60%, 煌上煌在江西、浙江及广东市场销售占比超 80%,相较之下绝味各区域销售占比相对均衡,故我们以绝味为例,测 算卤味品牌的全国开店天花板。1、 同业对比:具备两万家门店扩张能力 目前突破万家门店的连锁餐饮品牌包括正新鸡排、华莱士、绝味等,其中正新鸡排门店数量已破两万家。正新鸡排 与卤味消费有诸多相似之处:1)产品属性及消费场景相近:正新鸡排主要售卖鸡排、汉堡、串串和饮料等业务,消 费场景定位休闲类消费,多面向 35 岁以下年轻群体;2)门店大小和选址相近:正新鸡排门店面积多在 15-30 平方 米,选址多商业步行街、生活社区、学校周边、商业区、饮食街区等,安全距离 500-800 米;3)经营模式相近:正 新鸡排起初以直营模式为主,2013 年后开放加盟,目前拥有门店超 20000 家,其中直营门店 2000 余家,加盟门店 17000 余家;4)投资门槛相近:正新鸡排加盟店前期投资金额 12-20 万元,回收期在 8-12 个月。若以正新鸡排开店 数为对标,卤味品牌具备两万家门店扩张能力。2、门店测算:保守测算绝味开店空间超 20000 家 市场上多数门店测算方法主要考虑人口、经济等因素,并未将饮食习惯因素考虑在内。然而,对于休闲卤味这类偏 辣的产品,在不同饮食习惯的区域接受度并不一样,其区域门店数量天花板亦收到影响。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各 地饮食习惯纳入,与人口、经济因素相结合测算绝味开店容量。首先,我们根据西南大学蓝勇教授的研究将中国版图按口味轻重进行划分。全国各省份按照吃辣接受度分为重辣区 (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湖北、湖南)、微辣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山西、北京、山东、江西、广西、 天津)、淡味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和多味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安 徽、西藏、云南、海南)。其次,我们保守选取各个区域中门店密度偏低的省会城市为该吃辣区域目标城市(门店密度计算:大众点评上抓取 该城市的门店数量除以当地常驻人口数量)。1)重辣区:此区域中武汉为鸭脖发源地,竞争者较多导致绝味密度相 对较低,对应门店密度为 0.135 家门店/万人;2)微辣区:此区域中北京对应门店密度为 0.158 家门店/万人,为该区 域省会城市中位数;3)淡味区:此区域中广州对应门店密度为 0.167 家门店/万人,为该区域较低水平;4)多味区: 此区域中合肥对应门店密度为 0.136 家门店/万人,为该区域较低水平。最后,我们以该城市的门店密度作为目标门 店密度算出该区域门店数量,然后加总为全国门店数量得出门店天花板数量为 20046 家。(三)运营管理能力:绝味供应链管理能力为行业标杆 1、绝味食品:连锁卤味行业的标杆 绝味门店的快速扩张建立在其较强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而公司管理能力具体体现在战略得当、管控精准、体系高效 稳定。1)战略制定得当主要依靠管理层战略实施先行:公司早在 2008 年制定“跑马圈地、饱和开店”战略,并执 行至今效果良好。2017 年公司推出“构建美食生态平台”战略,投资餐饮相关企业共同成长;2)管控精准依靠较 高的标准化及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公司标准化的管理及实践能为门店赋能。公司较早引入ERP系统进行信息化管控, 对门店、人员和市场实施精准管理、在门店破万家后公司对加盟商实施信息化培训,进一步加强管理能力;3)体系 高效稳定则依靠公司合理的制度设计:统一的运营标准与四级加盟商委员体系共同保障体系高效稳定运转。1)统一细致的运营维护标准 统一细致的运营维护标准利于快速复制及管理赋能。公司实施统一的运营维护标准,譬如公司在选址建议上有统一 的评估标准,对门店采取统一装修,对产品进行统一陈列,对店员进行服装标准化、话术标准化、礼仪标准化要求, 对员工定期培训,对门店定期巡检。在统一的标准下,公司能够在不同区域进行快速复制。以销售流程为例,我们 调研多家绝味门店,总结其销售标准流程和要点如下:2)四级加盟商委员体系 公司实施加盟商委员会体系,快速扩张下提升对加盟商管理能力。目前公司加盟商委员会拥有 128 个战区,3000 余 家加盟商。公司门店数量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对加盟商管理难度亦不断加大,因此公司于 2013 年成立加盟商委员 会体系以建立加盟商自我管理机构,而后由二级体系发展为以全国委、片区委、省级分委会及战区委为主四级体系, 同时赋予片区委一定自主决策权,加强了公司与加盟商,加盟商与加盟商之间的沟通、帮扶及巡店效率,提高了加 盟商积极性及凝聚力。此外,该制度也有利于公司政策的向下推进。2、周黑鸭:开放特许经营后升级管理能力 此前公司以直营模式为主导,门店数量较少导致对门店运营管理要求相对不高,开放特许经营后公司加大力度提升 运营管理能力。除提升标准化程度以外,公司实施以下改革:1)打造完备的信息系统。公司在全国上线 SAP 及其 他智能设备&数据系统;2)成立新品研发体系小组。将研发人员、质保人员、品牌推广等人员集中在同一小组以更 好把控新品的全生命周期,目前公司已在部分市场推出新款不辣产品,市场反馈较好;3)精心挑选合作方,并对加 盟商进行管理输出。公司挑选具备一定商业资源和连锁经营经验的合作方进行合作,同时设置制度化的管理输出模 式;4)引进新管理经验。公司自 2018 年以来陆续更换多位管理层,新任管理人员曾在知名快消品、餐饮、连锁企 业任职,可引进新的管理经验,开展经营层面改革。3、煌上煌:管理能力提升加快开店节奏 2016 年后公司实施“品牌升级、产品升级、信息化升级、人才建设”战略,部分措施如下:1)调整组织架构。譬 如从大区管理转为省区管理,管理更加扁平化、精细化;2)引进优秀人才。目前公司有 16 大省区,每个省区配备 总监,营销骨干从 100 人增加至 300 人。真真老老方面亦引进优秀管理人员; 3)加强运营管理标准化。公司在寻址、 培训、装修、运营、生产工艺等方面加强标准化程度;4)加大信息化程度。公司打造 ERP 系统一体化信息管理平 台,通过实施门店可视化项目、POS 项目、BI 系统和 MES 系统、物流实时监控系统、到货验收系统,逐步构建新 零售系统和智慧工厂,实现大数据应用整合;5)设立商学院及工匠进行管理赋能,同时成立加盟商联合会进行帮扶 管理。在运营管理能力提升后,公司开店节奏亦有所加快。(四)人才管理能力对比 1、绝味食品:良好的人才管理体系 良好的培养机制保障了体系稳健运行,同时助力打造精良的管理队伍。2009 年公司成立绝味管理学院,建立了从储 备干部到事业部总监多个层级的鹰序列培养梯队,为公司孵化各阶段人才。此外,公司会选拔优秀加盟商参加 EMBA 项目以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商业格局、增强对公司的认同,最终组建一支精英加盟商队伍。门店方面,所有员 工参与定期培训,此外公司提供上岗培训、内训师培训等,成为内训师的店员将获得一定补贴并对其晋升店长有所 帮助,该机制在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提高归属感,降低了离职率。合理的激励机制保障了员工积极性,决定了公司战略执行效果。1)股权激励。2011 年公司成立聚成投资、汇功投资、成广投资、富博投资共四家持股平台,公司管理层、员工、供应商、加盟商等多方共 105 人持股,其中中高层 共 67 人(含已离任人员),合计持股 46.80%,员工共 8 人,合计持股 0.24%,供应商共 4 人,合计持股 0.61%,加 盟商 1 人,持股 0.84%;2)加盟商激励。公司对加盟商实施绩效管理,对加盟商进行差异化奖励,譬如设置年度达 标奖、区域拓展奖、单店成长奖等;3)门店激励。譬如样板门店验收通过后会给予门店奖励,店员通过内训师考核 后亦会有加薪,并对其晋升亦有帮助。2、周黑鸭:改进激励制度,建设人才管理体系 推行股权激励、内部加盟,逐步健全人才管理体系。1)员工激励。针对员工业绩,给予短期奖金激励,配合长期股 权激励。2018 年 10 月,公司回购价值 3 亿港元股票用于股权激励,激励对象主要包括公司中高层及一线员工;2) 内部加盟。鼓励员工加盟收益处于盈亏平衡的门店,同时定期评选优秀员工鼓励加盟,将员工收入与门店业绩捆绑, 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门店管理水平、降低门店运营成本、增加运营时间,从而带动门店收入增长; 3)加盟商培训。 公司将对加盟商进行管理培训,未来实现制度化培训。3、煌上煌:二期股权激励,设立管理学院 公司对销售人员及核心员工积极激励,并开设管理学院培养人才。1)销售激励。2016 年公司对员工薪酬体系进行 了调整,将员工岗位(责任)、贡献与薪酬挂钩,设立奖金池对员工予以奖励,例如销售人员的薪酬由基本工资+ 业绩提成调整为基本工资+业绩提成+奖金,销售人员奖金占奖金池比例大幅提高;2)股权激励。18 年公司第二次 推行股权激励,激励对象共 234 人,包含 3 名高管人员和 231 名核心管理、技术、业务人员,激励股份占总股本的 2.988%,目标三年净利润翻倍。此外,公司设立营销商学院和工匠学院,设立内部培训和 PK 机制,完善人才培养 梯队建设。(五)供应链能力为卤味龙头核心竞争壁垒 1、绝味工厂布局完善,供应链能力溢出 绝味工厂全国布局较完善,配合门店产生较强规模效应。绝味拥有投产及在建工厂 20 余家,每个工厂在 300 公里运 输半径内可完成当日配送,配合万家门店可覆盖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煌上煌目前有六大生产基地,新生 产基地仍在规划中;周黑鸭目前规划五大生产基地,其中江苏、四川基地正在建设。工厂布局程度决定了门店扩张 的广度及物流配送等成本,配合门店密度,规模效应突出。绝味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在保障自身需求同时亦对外服务增收,其主要环节如下:公司采购完毕入库冻库,而后 从冻库通过干线物流运输至全国 20 余家工厂进行加工、分拣及包装,生产完毕后通过成品物流配送至全国万家门店 销售,或进入全国 30 余个中转仓后再配送至门店;采购上:公司采购随行就市,单鸭脖品类采购占当年出栏量 10% 以上,具备一定议价能力,譬如采购量较大的鸭脖采购价格近年来持续下降;此外,公司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 定期考核保证原材料质量;生产上:公司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自动化程度保证产品 品质。此外公司根据市场反馈对产品品类实施动态管理,淘汰高风险低毛利产品比例,提升低风险高毛利产品比例; 配送上:公司采取第三方物流配送,在完善的工厂布局及供应链管理下,做到全国万家门店日配到店,在信息管理 系统支持下及门店规模效应下,公司配送成本在业内具有较大竞争优势。此外,公司供应链在保障自身效率的同时 也对外部品牌进行服务,目前已服务数十家品牌。2、周黑鸭及煌上煌优化也在积极升级供应链 周黑鸭及煌上煌升级优化供应链系统。周黑鸭方面,此前公司采取直营模式+锁鲜包装,门店数量较少,对供应链要 求相对不高,开放特许经营后升级供应链:1)通过集采平台实现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赛马机制提高效率降低成 本;2)加强需求管理,借助信息系统对采购、分拣、储存等流程进行更好计划;3)在仓储物流方面进行设备智能 化,优化配送路线。煌上煌方面,公司 90%原材料来自外购,10%原材料来自合作农户,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保障原材料供应,因与当地养殖合作社签订协议价,所以对原材料成本有所控制。同时,公司建立原 材料战略储备制度,根据价格加大原材料库存储备,同时通过导入仓库管理系统完善仓库原料及半成品库存管理。 生产端公司一方面加强生产自动化,另一方面加强工艺标准化;配送方面,加盟商自行购买物流车并规划路线,同 时接受公司标准化管理,新市场则由公司先行配送,待成熟后转由加盟商配送。(六)业绩趋势:绝味稳健增长,期待周黑鸭改善 周黑鸭单店收入有所下滑,绝味及煌上煌规模优势明显。周黑鸭在多在交通枢纽等高势能区开店,该区位易攻难守, 随着绝味及煌上煌等对手进驻及周黑鸭自身门店密度加大,周黑鸭单店收入逐步下滑。毛利率及费用率方面,由于 门店扩张带来规模效应增强,绝味及煌上煌毛利率呈上升趋势,销售费用率相对平稳,管理费用率有所下滑;而周 黑鸭受制于规模效应不足,租金、人工等成本上涨,折旧摊销费用增加等因素导致毛利率有所下滑,费用率有所提 升,未来开放特许经营后期待经营改善。盈利能力及经营效率上绝味表现相对较好。ROE 方面,18 年绝味、周黑鸭及煌上煌 ROE 分别为 22.9%、13.3%、9.6%。拆分来看,近年来由于受成本费用上涨等因素影响,周黑鸭净利率从 2016 年的 25.4%下滑至 18 年的 16.8%,绝味及 煌上煌凭借规模优势及效率提升推动净利率稳步提升至 18 年的 14.6%及 9.6%。此外,15 年后积极扩产及资产扩张 导致绝味及周黑鸭资产周转率大幅下降,ROE 有所下滑,但从资产周转率相对表现来看,绝味经营效率依然领先。四、短期疫情影响:影响整体可控,集中度加快提升2020 年 1 月下旬新冠状病毒爆发,餐饮类门店受到波及,以直营模式为主的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大。我们对行业多家 以加盟模式为主的上市及非上市公司渠道调研后反馈:1)疫情对行业 1 月报表端收入影响相对可控。疫情爆发时间在 1 月最后一周,影响时间相对较短,且年前公司出货 较平日比相对较多,故影响相对可控;2)疫情对二月收入端影响约 40%~60%。受疫情冲击行业多数门店暂停营业,交通枢纽等核心商圈门店关闭较多, 整体门店开张率约 30~50%。收入端来看,由于部分开业门店外卖销售力度较强,部分区位同店增长较快,预计开张 门店可实现原定 2 月收入目标的 40%~60%。全年来看,由于二月为淡季,其销售占全年比率约 7%-8%,我们预计疫 情对二月收入端影响占全年收入的 3%~5%;3)三月中下旬销售已基本恢复至节前水平。近期渠道调研反馈,多数区域门店开张率已超 70%,部分商超周边门店 同店翻倍增长,社区门店同店高速增长,整体销售基本恢复至节前水平,我们认为主要原因系:1)产品成瘾性强, 具备一定消费粘性;2)虽然部分休闲属性场景消失,但佐餐场景消费有所提高;3)相比传统餐饮门店,加盟卤味 门店模式较轻,零售属性较强,人员聚集性低,运营相对灵活,故复工情况相对较好。我们预计疫情对行业 3 月销 售影响相对较小。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此次疫情对以加盟模式为主的部分公司收入端影响占全年收入个位数水平,若 4 月后加快开店 或补回部分一季度损失。此外,我们预计此次疫情或带来如下影响:1)中小卤味及餐饮品牌加快出清,龙头公司或 凭借资金、品牌、管理及供应链优势能抢占其份额,行业集中度有望加快提升;2)线上业务占比快速提升;3)产 品零售化进程加快;4)疫情导致部分原材料价格下跌,部分公司可适时储备低价原材料,Q2 以后或在销售毛利率 上有所体现。五、中长期行业展望:增长仍有空间,品牌及效率决定成败展望未来,卤制品行业仍将具备良好增长和门店下沉空间,龙头未来核心增长逻辑主要在于:1)门店扩张及同店增 长;2)渠道扩张;3)新品牌及品类发展带来新增长点;4)对外服务创收。最终影响竞争结果的因素主要是品牌及 定位能力和经营效率,这将带来龙头份额继续提升,实现更强的供应链管理和规模优势。(一)绝味食品:战略构建美食生态圈 短期来看,公司收入增长仍来自门店稳步扩张驱动,近年以每年 800-1200 家速度开店,目前已破万家,距离门店天 花板尚远。长期来看,公司背靠全国化门店构建美食平台,对外投资卤味、轻餐、调味品、冷链物流等领域项目, 依靠其供应链及门店管理能力打造美食生态圈。未来在门店规模效应、平台协同效应下,公司业绩增长具备看点, 规模优势亦会稳步显现。1)门店稳步扩张,同店维持 3%~5%增长 门店扩张及同店增长预计仍能带来双位数营收增长。近年来绝味保持每年净增 800-1200 家的开店节奏,同店维持每 年 3-5%的增长。19H1 公司加大加盟支持力度,上半年门店净增 683 家,下半年部分地区开店节奏有所放缓,预计 全年净开店 1000-1200 家。单店收入方面,19H1 公司促销活动较多,外卖业务亦快速发展,预计推动单店收入增长 超 5%,预计全年单店增长 5%以上。此外,我们预计公司在 Q2 加快开店,假设 2020、2021 年主品牌仍保持净增 1000 家左右的开店节奏,卤制品单店销售收入维持 3~5%左右的增长,则预计公司主品牌卤制品收入维持 10%-15%稳健 增长。2)孵化及收购新品牌发展 自我孵化或收购外部品牌创造新增长点。公司去年培育串串品牌椒椒有味,目前在部分城市进行测试,门店尚未大 规模扩张;此外,公司推出热卤新品牌“绝味鲜货”,门店装修更加新潮,产品 SKU 更加丰富,休闲属性有所减弱, 快餐属性有所增强。我们认为,以上两大品类有以下优势:1)在生产、配送环节可与公司原有卤味业务产生协同效 应;2)快餐属性增强后可提高卤味消费稳定性;3)在人流朝购物综合体集中的趋势下,可进驻购物综合体弥补社 区店的不足;4)进驻购物综合体等高势能场所可增强品牌影响力。除自我孵化外,公司亦可收购其余连锁餐饮品牌 进军新品类及新渠道,未来其新品牌和新品类业务或成为新增长点。3)基于自身平台优势服务获利 对外投资构建美食生态圈,供应链及管理赋能获利。公司在餐饮相关产业进行投资,主要方向是卤味、轻餐、调味 品及物流。一方面公司可通过其供应链及管理能力对其所投企业进行赋能,帮助被投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营 效率,被投企业加快成长后有利于公司获取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公司可依靠供应链及管理优势吸纳更多美食品牌, 提供丰富的餐饮服务。(二)周黑鸭:未来竞争影响有限,改善弹性较大 近年来由于租金、人工等成本上涨,叠加部分高势能区域竞争加剧,公司盈利能力及单店收入有所下滑。目前来看, 未来竞争对公司单店收入持续影响有限,公司具备较大改善空间:1)存量受竞争影响有限,开放特许经营加快增量 市场扩张;2)门店大多未翻新,升级后或贡献单店收入增长;3)新渠道扩张亦贡献增量市场。 1)竞争对收入端影响有限 我们在大众点评上统计了全国周黑鸭门店数量,并将其周边五百米内的绝味鸭脖、煌上煌、久久丫、留夫鸭、紫燕 百味鸡、廖记棒棒鸡、窑鸡王、精武鸭脖、哈哈镜、三品黑鸭、小胡鸭等数十家全国及区域卤味连锁品牌门店数据 一并进行统计。此次共统计 1181 家周黑鸭门店,其中一线城市有 347 家,新一线城市有 560 家,二线城市有 107 家, 三线城市有 87 家,四线城市有 80 家。尚无品牌化竞争对手的周黑鸭门店有 119 家,占比约 10%。统计数据显示,周黑鸭周边 500 米内无品牌化卤味竞争 的门店有 119 家,有 1 家竞争对手品牌的门店有 159 家,有 2 家竞争对手品牌的门店有 169 家,有 3 家竞争对手品 牌的门店有 173 家,有 4 家竞争对手门店品牌的有 147 家,有超过 4 家竞争对手的门店有 414 家。单店收入最高的重点交通枢纽门店中,易受竞争影响的门店占比更小。渠道调研显示,周黑鸭门店中重点交通枢纽 区域(机场、高铁站、火车站、客运站)的门店单店收入最高可达 1000 万/年,受竞争影响相对较大,而一般门店 的平均单店收入约为 200 万/年。据我们统计,公司重点交通枢纽区域门店共计 124 家,占比 10.5%,其中周边 500 米内无品牌化卤味竞争的门店有 14 家,有 1 家竞争对手品牌的门店有 17 家,有 2 家竞争对手品牌的门店有 10 家, 有 3 家竞争对手品牌的门店有 17 家,有 4 家竞争对手门店品牌的有 22 家。在单店销售额相对较高的上线城市门店 中(一线及新一线),周边 500 米内无品牌化卤味竞争的门店有 9 家,有 1 家竞争对手品牌的门店有 12 家,有 2 家竞争对手品牌的门店有 10 家,有 3 家竞争对手品牌的门店有 14 家,有 4 家竞争对手门店品牌的有 20 家。2)老店更新升级推动存量单店增长 公司较长时间未进行门店及品牌形象升级,对公司单店销售有所影响。根据其他卤味品牌渠道调研反馈,老店升级 或带来单店收入同比增长 20~40%,而后增速逐年减弱。若公司在门店装修、招牌、宣传物料上进行改造,预计对公 司收入端有所贡献。假设周黑鸭对半数老门店进行翻新升级,保守预计可贡献 10%以上收入增长。3)新渠道扩张贡献增量市场 渠道调研反馈,公司计划将真空产品及 MAP 产品投放到便利店系统销售,目前正在部分地区试点,未来有望全国化 推进。便利店门店分布较广,该消费场景具备便捷性,位置上亦贴近社区及商圈,可弥补公司门店分布不足的劣势。 此外,公司外卖及电商渠道发展亦能贡献增量收入,2018 年公司外卖渠道收入约为 3.8 亿元,占收入比例约 11.8%, 电商渠道收入约为 3.0 亿元,占收入比例约 9.3%,19H1 公司外卖及电商渠道收入分别同增 9.3%、47.5%。4)开放特许经营后加快新市场扩张 直营门店方面,公司计划每年毛开店 100-200 家,目前门店覆盖 96 个城市,仍有大量城市尚未进入。特许经营方面, 公司目前选择具备一定商业资源及连锁运营经验的合作方合作,主要进入渗透率较低的市场,目前已在广西、贵阳 签约,未来 2-3 年处在跑模式阶段,3-5 年规划特许经营门店数量与直营门店数量持平。(三)煌上煌:全国仍有较大扩张空间 公司为卤味上市公司的先行者,2012-2015 年间因扩张策略不当导致增长放缓。2016 年以后公司调整扩张战略、改 善组织结构、优化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加强信息化程度后,收入业绩增长重回正轨。目前来看公司主要增长点如 下:1)全国扩张仍有较大空间 公司19年主品牌门店总数超3700家,公司计划未来几年保持每年1000家以上的开店节奏,若以绝味万家门店对标, 公司门店数量有 2.5 倍扩张空间。此外,公司主要在江西、广东、福建、浙江地区发展较好,其余区域渗透率仍有 较大提升空间,公司计划 2020 年开拓山东、广西、贵州、川渝等新市场。同店收入方面,公司通过加盟商 PK,打 造兵王店长、门店帮扶等措施促进单店增长,渠道调研反馈 19 年江西地区同店同比小幅增长,省外同店增长低个位 数,整体同店增长低个位数。2)积极规划串串及米制品业务 独椒戏为公司串串品牌,目前在南昌有数家门店,计划 2020 年在江西、广东地区开店 200 家。真真老老为公司米制 品业务,目前该业务规模不足 4 亿元,公司计划关闭亏损电商平台,开拓大团购业务,规划在 2019 年基础上实现未 来三年翻番发展目标。(四)展望竞争:短期看品牌&定位,长期看经营效率 目前行业格局较为分散,从行业层面来看,远未到挤压式竞争的局面,但从微观区位上来看存在对位竞争的可能。我们调研了多个卤味门店、咖啡门店及西式快餐门店较集中区域的门店经营情况,总结对位竞争关键点在于:1)品 牌力:在同商圈、同品类、同价格带上的对位竞争中,品牌强势者在短期内较有优势者;2)经营效率:长周期来看, 经营效率较高者最终胜出。在竞争中主要的应对策略则为:1)差异化定位竞争:在产品 sku、价格带、消费场景进 行差异化,但由于产品门槛较低,产品差异化竞争不可持续,最终竞争仍回归至经营效率上;2)高性价比策略:产 品质量无显著差异下,高性价比者胜出,而高性价比则依赖于高效的生产、供应、经营和管理能力,最终也回归至 经营效率上。休闲卤味行业中,我们以南京新街口地铁站的竞争为例。该地铁站方圆 500 米内集中了绝味、周黑鸭、煌上煌、久 久丫、三品黑鸭等多个卤味品牌合计超 20 家门店,经营较好者或价格定位相对亲民,或采取差异化策略,将对手缺 乏的 sku 放在 C 位,将同质化产品下架或放在非 C 位;咖啡店领域,我们以某一线城市商场的竞争为例。某新兴咖 啡品牌进驻该商场后,针对某国际知名咖啡品牌核心产品推出竞品,在产品质量上及价格上皆存在优势,分流该国 际咖啡品牌过半数收入;洋快餐领域,我们调研某知名连锁快餐品牌认为:若肯德基与麦当劳对位竞争,则二者销 售收入有所下滑,但能在该商圈共生;若肯德基、麦当劳与同样价格带、同品类的国产炸鸡汉堡品牌店对位竞争, 则后者劣势较为明显;若肯德基或麦当劳与同品类且较低价格带炸鸡汉堡品牌店对位竞争,则三者也能在商圈中共 生。六、投资建议:继续推荐绝味食品,积极关注周黑鸭后期改善卤制品已流传千年,属于长青品类之一,并具备广泛的消费基础,其消费稳定性亦在此次疫情中得以验证,未来随 着城镇化及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行业有望稳步增长。目前行业仍以夫妻老婆店及地方小品牌店为主,格局较为分散, 疫情结束后行业品牌化、连锁化有望加速,预计行业龙头公司凭借较强的品牌力及运营管理能力快速扩张挤占小店 份额,规模效应有望逐步显现。此外,休闲卤制品以冲动消费为主,加盟模式更加适合这门生意,行业龙头公司借 助加盟模式加快门店稳步扩张,在加盟模式下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门店、供应链及人才管理能力。我们认为,绝味 食品在门店、供应链及人才管理能力上具有较强优势,当前门店保持良好扩张节奏,费用控制良好,业绩稳健增长 可期。此外,公司开拓新业务积极构建美食生态圈,中长期具备增长看点,我们维持“强推”评级。周黑鸭方面, 我们认为公司积极主动调整,同时开放特许经营,推进全国产能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升级,产品推新亦 取得良好反馈。公司当前估值较低,后续业绩改善可期,建议积极关注周黑鸭。……(报告来源:华创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承负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豆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对食品的需求开始向营养、健康、安全、美味、方便等方向发展,而豆制品具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并且含有维生素B1、B2和纤维素。随着政策的推进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善,中国豆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预测2025年中国豆类产量超3000万吨。《2020年中国豆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主要围绕豆制品行业概况;豆制品市场发展环境;豆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豆制品细分市场发展分析;重点企业分析;豆制品行业发展前景等六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行业进行分析,总结行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提出当前行业的发展前景。PART1豆制品行业概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对食品的需求开始向营养、健康、安全、美味、方便等方向发展,营养健康、口味好的豆制品发展前景广阔。豆制品是以大豆、红豆、绿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数豆制品是由大豆的豆浆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PART2豆制品市场发展环境据统计,2020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PART3豆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豆类播种面积增加, 其中大豆大幅增加。2019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66亿亩,比上年增加1332万亩,增长8.7%。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40亿亩,比上年增加1382万亩,增长10.9%。从面积来看,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一区”大豆面积增加量占全国增加量的9成以上,尤其是黑龙江省大豆面积增加1068万亩,占全国增加量的77.3%。PART4豆制品细分市场发展分析在传统大豆食品中,豆腐占据了50%的消费份额,是重要的产品类别。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以及对大豆营养的逐步了解,豆腐在百姓饮食消费中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同时,我国规模企业的研发和深加工能力不断加大,新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附加值也在提升。PART5重点企业分析维他奶1940年至今,是中国香港家喻户晓的饮料品牌,该豆奶饮料自1940年开始在中国香港生产,现时生产厂房遍及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和美国。维他奶豆奶于1940年4月3日面世,首家维他奶工厂位于香港岛铜锣湾记利佐治街,首天只售出6瓶豆奶,售价为港币6仙。2019财年维他奶国际总营业收入为64.56亿元,净利润为6.41亿元。PART6豆制品行业发展前景目前我国豆制品市场产业化不断升级,行业景气度不断上升,市场不断扩大,品种持续增多,质量也稳步提高。随着政策的推进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善,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越来越大,中国豆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预测2025年中国豆类产量超3000万吨。本报告共计74页,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下载:《2020年中国豆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https://wk.askci.com/details/bed40a0b13484b48bd8aae8fac479266/

大接访

食品行业深度报告:新鲜时代已来,聚焦四大主线

(报告来源/作者:浙商证券,邓晖)2021年度,结合当前食品行业板块发展趋势、估值性价比,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 下 4 条主线:1)主线一、龙头白马:确定性受益集中度提升。乳品、肉品、基础调味品是刚需板 块,经历了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行业趋势逐渐明朗,19 年奶粉行业 CR3 达到 38%,常温白奶 CR2 达 78%,基础调味品 CR5达约21%,高温肉制品 CR4 达 95%; 诞生了中国飞鹤、伊利股份、海天味业、双汇发展、金龙鱼等食品龙头,19 年奶粉/ 常温液奶/基础调味品(酱油)/高温肉制品/小包装油市占率分别为 13.1%/32.4%/8%/61%/38.4%;行业集中度在信息化、智能化、物流效率提升趋势下持 续提升,龙头白马自然率先受益。2)主线二、细分冠军:卤制品是小而美赛道。卤制品行业正处于黄金窗口期,2020 年卤制品市场规模约 1200 亿元,过去 5 年 CAGR 约 18.8%,CR5 仅约 20%,只要企 业核心团队稳定、激励到位、快速学习、快速开店,高增长可期。3)主线三、潜在黑马:小零食吃出大空间。小小零食,2019 年市场空间已达到约 11,493 亿元,尚未产生行业龙头,市场存在大量隐形冠军。4)主线四、潜在黑马:复合调味品想象空间广阔。1. 复盘美日食品工业,看中国新鲜时代到来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进而带来需求更迭,是食品行业发展的核心引擎;食 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则满足并引领消费需求变迁,是食品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我们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将发达国家(以美国、日本为例)食品行业发展历史划分为若 干阶段,探索经济、技术、消费观念的变化如何在各个阶段从不同维度驱动食品加工行业发展,并分析行业各阶段呈 现出何种差异化增长模式及特征。通过回顾美日食品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探索发达国家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规律, 为中国食品工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借鉴。1.1. 美国:全球技术领军者,食品消费便捷化-品牌化-健康化路径清晰美国食品加工行业的展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1)1900 以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类疾病仍较为常见,解决温饱问题是该阶段主要诉求;食 品行业工业化程度仍较低,食品类产品以原料形态的植物、畜牧业和渔业产品为主。(2)1920s-1940s 动荡增长期:该阶段由于受政治、战争等因素影响,社会经济环境较动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 长较平缓,食品因具备刚需属性,行业整体规模增长较稳健。(3)1950s-1970s 发展提速期:经济进入繁荣发展期,食品工业快速扩张,居民对食品品质、便捷性重视程度提 升,行业内品牌化进程加速,速食食品繁荣发展,行业龙头开始崛起。(4)1980s-2000s 整合转型期:食品加工技术密集出现驱动行业加速发展,收入水平提升驱动居民对食品需求向 健康化转变,食品加工行业掀起整合并购潮,市场集中度再提升;(5)2000 年至今全面升级期:健康膳食观念深入人心,功能性食品产品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功能和健康 食品成为发达国家引领食品行业发展的主要支撑。1.2. 日本:东亚饮食文化样本,从泡沫经济时代到“宅”时代的变与不变1.2.1. 便捷性需求长期存在,健康化趋势显著1.2.2. 速冻食品、高附加值乳制品、复合调味品渐次出现1.3. 中国食品工业 70 年发展:从“吃得饱”、“吃得好”到“吃得健康”食品工业化程度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同时也反映人民生活质量变化。与美、日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工 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早期对进口产品依赖程度较高。改革开放后伴随经济高速发展,我国食品工业 发展逐渐步入正轨,伴随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率提升,食品工业迅猛发展。以食品工业产值增速为依据,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可划分为三阶段:(1)1949-1990 年:产业规模增长较慢,进口依赖程度高,居民对食品诉求从解决温饱初步向追求品质转变;(2)1990-2000 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提速,物质供应极大丰富,食品工业技术创新焕发活 力、生产效率持续提升,丰富食品品牌涌现;(3)2000 年-至今:食品工业稳健增长,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消费者对食品诉求由追求品牌向追求差异化、健 康化、高端化产品转变。从长维度看:1952 年至 2010 年,我国人均 GDP 由 119 元增至 30808 元,CAGR 为 10.05%;食品工业产值由 82 亿元增至 63080 亿元,CAGR 为 12.14%;规模以上企业营收由 1985 年的 545 亿元增至 11134 亿元,CAGR 为 5.34%。1985 年-2019 年,规模以上食品加工行业企业营业收入由 545 亿元增长至 19511 亿元,CAGR 为 11.10%;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利润总额由 35 亿元增长至 1789 亿元,CAGR 为 12.27%。1999 年-2019 年,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数 量由 4871 家增至 8291 家,增幅达 70.2%。2. 行情回顾:食品标的估值性价比重新凸显截至 11 月 30 日,年初至今上证综指上涨 11.20%,深证成指上涨 31.06%,食品加工行业指数(SW 二级行业指 数)上涨 45.17%,大幅跑赢大盘。调味发酵品、食品综合、肉制品、乳品涨幅分别为 71.79%、60.41%、40.83%、22.53%。 本年涨幅前五公司分别为良品铺子(238.69%)、盐津铺子(216.67%)、中国圣牧(180.00%)、安井食品(176.69%)、妙可蓝 多(156.04%)。2020Q3 公募基金持仓市值中食品加工占比为 3.23%,超配 0.94pct,环比↑0.53pct,同比↑0.31pct,环比上升主要 由于乳品仓位环比↑0.47pct,同比上升主要由于食品综合仓位同比↑0.30pct。年初至今板块行情:截至 11 月 30 日,年初至今上证综指上涨 11.20%,深证成指上涨 31.06%,食品加工行业指数 (SW 二级行业指数)上涨 45.17%,调味发酵品、食品综合、肉制品、乳品涨幅分别为 71.79%、60.41%、40.83%、 22.53%。本年涨幅前五公司:良品铺子(238.69%)、盐津铺子(216.67%)、中国圣牧(180.00%)、安井食品(176.69%)、妙可蓝 多(156.04%)。本年跌幅前五公司:*ST 麦趣(-33.56%)、雅士利国际(-29.29%)、中国旺旺(-23.69%)、黑芝麻(-19.35%)、万洲国际 (-17.57%)。2020Q3 公募基金持仓市值中食品加工占比为 3.23%,超配 0.94pct,环比↑0.53pct,同比↑0.31pct,环比上升主要由 于乳品仓位环比↑0.47pct,同比上升主要由于食品综合仓位同比↑0.30pct;调味品板块持仓同比、环比均有上升,乳品 及食品综合板块为超配主力,分别超配 1.07pct/0.3pct;肉制品板块:2020Q3 公募基金持仓市值中肉制品板块占比为 0.29%,低配 0.04pct,环比↓0.07pct,同比↑0.16pct。调味发酵品板块:2020Q3 公募基金持仓市值中调味发酵品板块占比为 0.56%,低配 0.39pct,环比↑0.14pct,同比 ↑0.04pct。乳品板块:2020Q3 公募基金持仓市值中乳品板块占比为 1.51%,超配 1.07pct,环比↑0.47pct,同比↓0.20pct。食品综合板块:2020Q3 公募基金持仓市值中食品综合板块占比为 0.87%,超配 0.30pct,环比↓0.01pct,同比↑0.30pct。3. 主线一:龙头白马:确定性受益集中度提升3.1. 赛道天然优势:乳品、肉制品、调味品刚需属性奠定国民消费重要地位食品产业中,调味品、肉制品、乳品均具备偏刚需属性,具有消费频次高、客单价较低特点,在居民食品消费中 占重要地位。2012-2020Q3,A 股上市公司中肉制品、调味发酵品、乳品板块公司营收占比长期居于 70%~90%之间。20 世纪 60 年代,安达新建我国第一个乳品机械厂,成为我国乳业兴起标志;20 世纪 70 年代,全国调味品会议召 开、行业卫生标准发布,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步入正轨;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背景下肉制品加工企业迅速增加, 1990 年北京肉制品生产企业达 800 家,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乳品、肉制品、调味品三大行业占食品消费比重 大,以 A 股上市公司板块 20Q1-Q3 营收占比计算,乳制品板块占比最高(35.07%),肉制品板块次之(32.34%),调味 品板块占比为 9.21%。从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看,乳品行业经历三聚氰胺事件后迅速出清,企业数量经历断崖式 下跌;调味品行业与肉制品行业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在经历行业高速发展后增速皆呈放缓趋势。3.2. 发展驱动确定性强:人口经济双增长+技术渠道齐变革是核心动力人口、经济双增长驱动需求向健康化、高端化转变。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增长速度较为稳健,食品消费体量巨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2019 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83 万元升至 3.07 万元,CAGR 达 9.01%,城镇化率从 53.7%升至 60.6%,增长 6.9pct,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叠加城镇化率提升,驱动需求向健康化、高端化转变。技术发展驱动生产端品类创新加速、流通环节效率提升、消费场景日益丰富,多重因素打开行业成长空间。1)乳制品行业:90 年代末伴随 UHT 加工和无菌包装技术引入国内,乳制品保质期延长,液态奶销售范围扩大, 鲜奶迎来需求高峰;2009 年光明推出第一款常温酸奶莫斯利安,采用巴氏杀菌热处理技术,颠覆传统酸奶存储模式, 常温酸奶迎来高速发展;冷链物流体系日趋完善,据中国冷链委统计,2018 年我国冷链市场规模为 3035 亿元,同比 增长 19%,预计 2018-2020 年复合增速为 24.4%,冷链基础设施完善助力低温奶销售范围扩大,低温赛道进入高增长 阶段。2)调味品行业:生物工程育种、高活性菌种培养等技术于 90 年代引入,多菌种发酵技术、多因子调控制曲技术 等于 2000 年后引入,助力调味品生产中发酵、制曲、加工等环节效率提升,调味品企业规模效应提升成为可能。3)肉制品行业:20 世纪 80 年代滚揉出现,加快腌制速度;20 世纪 90 年代悬浮技术出现,改善产品外观颜色; 21 世纪 10 年代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升食品风味;期间挤压膨化技术、超高压技术、脉冲强化技术相继出现,持续改进 灭菌效果,推动产品品质不断升级。3.3. 行业趋势:龙头持续受益于集中度提升3.3.1. 看需求:多元化、差异化、高端化是主要趋势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带来消费需求增加,驱动各行业规模稳健增长,需求向多元化、差异化、高端化趋势发展。1)调味品:据欧睿数据,2019 年零售端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为 1,281 亿元,YOY+7.9%。回顾 2007-2014 年,调 味品市场处于增速较快阶段(CAGR 为 14.1%)。2015-2019 年调味品行业开始向偏成熟阶段演进(CAGR 为 6.5%), 市场整体保持高个位数增长。人均调味品及发酵品消费额从 2013 年的 170 元左右提升至 2018 年的 240 元左右(13-18 年 CAGR 7.3%),与调味品市场规模基本保持同步增长。从餐桌酱料的具体类别来看,酱油作为中式餐饮中的基础调 味品,刚需属性强并且消费频次较高,是规模最大品类,2019 年零售端市场规模约 800 亿元,其次为辣椒酱和蚝油, 2019 年市场规模分别为 75/65 亿元。消费升级叠加餐饮需求旺盛背景下,技术持续升级提供支撑,带动调味品行业迅速发展;中国城镇化率(13-18 年 上升 6.2pct)、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 年 CAGR 为 9.0%)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强,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餐 饮和生活方式,餐饮行业需求旺盛(15-19 年 CAGR9.7%),推动调味品行业规模扩张。肉制品:消费量增速放缓,但整体肉制品消费量仍有 2.5 倍以上发展空间。据欧睿数据,2019 年我国肉类产品消 费量为 6241.2 万吨,已连续两年下降。对标海外来看,2018 年全世界肉制品占肉类消费比在 45%以上,其中发达国家 肉制品消费比超 70%,而我国肉制品消费量占肉类比例仅不足 20%,预计我国肉制品消费量仍有 2.5 倍以上的发展空 间。深加工率提升或为肉类行业规模增长点,猪肉深加工消费量或有 2 倍提升空间。USDA 于 1990 年调查显示,62.3% 的美国人均猪肉消费为猪肉深加工产品,美国饮食习惯导致其中大部分产品为烟熏火腿等低温产品,随着我国消费者 消费习惯逐步改变,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便利性较高的肉类深加工产品接受度越来越高,我国肉类深加工率(不足 20%) 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认为,产品结构升级为肉类行业未来主要发展驱动力,而深加工率为产品结构提升的重要支 撑;基于美国及中国人均消费量,我们测算国内深加工猪肉消费量仍有 7%-30%的消费量提升空间,假设我国肉制品 深加工率提升至 30%,则深加工猪肉消费量将为当下的 2 倍;液态奶:常温白奶/常温酸奶受益于技术进步相继引领增长,低温受益于冷链普及有望成为行业新增长点。1)UHT 加工+无菌包装技术驱动常温白奶崛起。早期我国乳制品类型较单一,主要以奶粉为主;90 年代末伴随 UHT 加工和无菌包装技术引入国内,乳制品保质期延长,液态奶销售范围扩大,乳制品类型由奶粉向 UHT奶扩展; 鲜奶迅速迎来需求高峰,1980-2008 年我国牛奶年产量从 119 万吨增至 3587 万吨,CAGR 为 13%,截至 2019 年,行业规模已达 1037 亿元,远超其他各细分赛道;常温液奶市场已步入成熟稳健增长阶段,增长点在于结构升级。a)据欧睿数据,2019 年常温白奶市场规模同比增速仅为 1.84%,2024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 1037 亿元,产品结构升 级是主要趋势;龙头伊利、蒙牛分别推出金典、特仑苏等有机白奶布局常温高端赛道,满足消费者健康化消费需求, 开拓新增长点;据欧睿,2015-2020 年伊利金典/蒙牛特仑苏市占率分别+4.1pct/+5pct,对比普通产品伊利纯牛奶/蒙牛 纯牛奶分别-0.3pct/+1.6pct,高端白奶产品增速明显较高,或为常温奶赛道增长引擎;b)常温酸奶经过黄金发展期后增速放缓,2019 年市场规模同比仅增 10%,较 14/15 年增速 127%/135%大幅下落; 龙头纷纷加强产品升级迭代,伊利安慕希/蒙牛纯甄多次包装升级+口味上新,现已分别涵盖 10/9 种口味;截至 2019 年,伊利安慕希销售额已突破 200 亿,市占率达 18.6%,保持行业绝对领导地位;蒙牛纯甄市占率达 9.4%;常温酸奶持续升级裂变或为增长提供保障。2)消费需求转变叠加冷链普及,低温产品或为未来新增长驱力。a)低温酸奶含有常温酸奶缺乏的活性菌成分, 营养价值更高,顺应市场消费升级趋势,迎来快速增长,近年来低温酸奶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到 15.17%,2019 年低温 酸奶市场规模达 422 亿元,同比增 14.36%;b)低温巴氏奶可最大限度保留鲜奶营养成分,其氨基酸、维生素、免疫 球蛋白等成分比 UHT 灭菌奶保存程度更高,广受消费者青睐;据欧睿数据,2019 年国内巴氏奶市场规模为 343 亿元, 同比增长 11.6%,预计 18-24 年 CAGR 为 8.9%,增速或达到常温奶(预计 18-24 年 CAGR 为 4.2%)两倍以上;c)冷 链物流体系日趋完善,进一步扩大低温奶销售范围;据中国冷链委统计,2018 年我国冷链市场规模为 3035 亿元,同 比增长 19%,预计 2018-2020 年复合增速为 24.4%,全国冷藏仓库总容量 2012 年-2019 年增长约 150%,冷链运输车辆2017 年达 14 万辆,2011-2017 年复合增速约 27.8%;全国各地的冷链物流与电商可为鲜奶跨区域流通提供有力支 持,扩大低温业务销售范围,助力低温赛道高速增长。奶粉:从量看,低人口出生率叠加低母乳喂养率,婴配粉整体需求量或稳中有升,预计 2019-2024 年行业销量年 化增速 1.6%。1)出生人口数量预计将保持低位:2015 年,国家施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16 年出生人口增长至 1786 万人 (+7.9%),短暂上升后重回下降趋势,2017/2018/2019 年分别降低 3.5%/11.6%/3.8%,随着生育意愿降低、生育年龄延 后、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预计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将保持低位。2)母乳喂养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未来稳定中有小幅回升可能: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 2019 年 2 月发 布的《中国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显示,我国 6 个月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已从 1998 年的 67.0%降至 2018 年 的 29.2%,远低于全球均值 43%,在亚洲国家中也处于较低的水平,预计未来纯母乳喂养率保持稳定且有小幅回升可 能。3)预计 2019-2024 年行业销量年化增速 1.6%:根据欧睿数据,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销量自 2014 年的 53.4 万吨增 长至 2019 年的 68.3 万吨,CAGR 为 5.1%。分段来看,1 段占比 24%/CAGR 4.8%,2 段占比 27%/CAGR 4.3%,3 段占 比 46%/CAGR 5.2%,4 段占比 3%/CAGR 16.6%。根据未来出生人口下降趋势,假设人均消费量小幅提升,我们分段 测算各段奶粉销量,预计 2019-2024 年 1 段+2 段奶粉销量 CAGR 为 1.1%,3 段奶粉销量 CAGR 为 1.5%,4 段奶粉虽 然增速较快但占比较低、对行业整体增长拉动有限;预计行业整体销量 CAGR 为 1.6%。婴幼儿配方奶粉平均零售价呈平稳上升趋势,预期增速将维持稳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婴 配粉平均零售价由 2014 年的 183.2 元/KG 平稳增至 2018 年的 202.6 元/KG,CAGR 为 2.6%,其中高端婴配粉平均零 售价由 2014 年的 336.3 元/KG 快速增至 2018 年的 421.7 元/KG,CAGR 为 5.8%。我们预计未来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婴 配粉均价或将保持 3%的年化增速。(注:根据中国飞鹤招股书,我们将婴配粉划分超高端(>450 元/KG)、高端(350- 450 元/KG)、普通(<350 元/KG)三类,超高端和高端类统一归为高端婴配粉)。2024 年市场规模有望超 2000 亿,高端化、功能性需求是未来趋势。1)根据欧睿数据,我国婴配粉零售规模从 2014 年的 1,187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1,755 亿元,CAGR 为 8.1%。 根据前述销量 1.6%、均价 3%的复合增速假设,预计未来五年婴配粉零售规模增速 4.6%,2024 年达到约 2,200 亿 元,其后持续走低乃至零增速。2)消费升级背景下,市场高端化趋势或将延续: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4-2018 年超高端婴配粉市场快速 增长,CAGR 达到 39.5%,市场占比由 6.8%提升至 16.9%;高端市场表现亮眼,CAGR 达到 20.5%,市场占比由 15.2% 提升至 21.0%。相较之下,普通市场 CAGR仅5%,市场占比由 78.0%下滑至 62.1%。我们预计婴配粉市场或将延续高 端化趋势,稳态市场格局超高端/高端/普通预计分别占比 30%/35%/35%3.3.2. 看渠道:重视线下餐饮端+经销网点布局,全渠道发力是共同选择调味品及肉制品渠道布局呈 B 端(餐饮端)+C 端兼顾特征,行业内企业重视线下经销渠道网点布局,同时发力 线上电商布局;乳制品及奶粉行业企业重视终端触达消费者能力,持续夯实渠道网络优势、积极开展电商新零售布局, 整体看,各行业全渠道发力是未来共同趋势。调味品:以海天味业为例,龙头密集布局经销网络,持续深耕薄弱地区。公司通过全国化的渠道网络同时结合产 品开展工作,加强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教育,使蚝油从地方走向全国发展,进一步巩固蚝油产品的领先优势。调味酱品 种众多,产品主要有黄豆酱、海鲜酱、柱候酱等,一酱一特色,既拥有适用范围广的全国性基础酱料,也有独具特色 的地方风味酱料。海天味业目前已经拥有 6,433 家经销商(截至 2020H1),已形成全国化的经销商渠道,单品销售额超十亿元的五 个大单品(金标生抽、草菇老抽、味极鲜、海天上等蚝油和海天黄豆酱)持续盘活渠道动力,同时协同带动其他中小 品类的销售,形成了品牌推动产品、产品带动渠道、渠道推动生产的正向循环发展模式。公司持续深耕薄弱地区,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和营销企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但在薄弱地区销售渠 道仍需持续开拓,消费者接触数也远不及伊利和蒙牛。自 2002 年以来,公司着力于农村县级市场的开发,经过多年的 努力,县级市场开发率约 90%(14 年开发率为 50%),但目前中部、西部的薄弱地区相对于东部等成熟地区仍然具备 较大的发展空间(中/西/东部 19 年人均经销商销售额分别为 2.94/1.73/5.27 百万元),公司未来将持续深耕薄弱地区, 进一步深耕细作全国渠道。肉制品:以龙头双汇为例,餐饮及品牌终端仍为公司主要销售渠道。2018 年底公司屠宰业餐饮、品牌终端、商 超、团购占比分别约为 30%、40%、10%、10%,工业客户和农贸市场小于 10%。网点数量方面,2017 年公司拥有生 鲜网点约 6.1 万个,13-17 年 CAGR 为 24%,2018 年公司提出将进一步推进商超网点建设、加快农批客户升级转型, 2019 年公司提出将充分发挥全国产业布局优势,深度开发区域市场,实现大产大销、快产快销,公司将不断加大鲜 肉销售规模以实现规模优势,计划 2020 年覆盖 10 万个生鲜网点。奶粉:母婴渠道成主流,电商快速崛起,商超持续萎缩。1)母婴店为主导渠道,目前占比已过半。与婴配粉行业发展阶段相匹配,母婴店方面,2000 年左右,爱婴室、爱 婴岛、孕婴世界等大连锁成立,2008 年左右,小飞象、阿拉小优、孩子王等连锁企业成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14 年母婴渠道占比仅 35%,而 2018 年占比已快速增至 52%,成为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最重要的销售渠道,预计 2023 年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至 60%。母婴产品店具有专业化水平高、消费者体验感强、产品种类丰富等优势,其提 供的精细化服务能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为品牌做精准的市场推广,这使得母婴渠道成为奶粉供应商较为关 注、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的主要渠道。2)2014 年起电商平台崛起,目前占比约 18%,未来或持续快速提升。电商渠道具有便利性强的特征,利于消费 者便捷比较、购买国内外各品牌奶粉产品,但也为供应商有效管理线上线下价格提出新的挑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 数据,2014 年电商渠道占比仅 10%,而 2018 年占比已增至 18%,发展势头迅猛,预计 2023 年进一步增至 26%。3)商超渠道(KA+传统渠道)占比大幅降至 30%,份额或将持续被挤压。2014 年至今,随着母婴店连锁涌现、 电商平台崛起,商超渠道在婴配粉市场面临较大压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14 年商超渠道占比高达 55%,而 2018 年份额已被大幅挤压至 30%,预计 2023 年进一步萎缩至 14%。乳制品(液态奶):龙头企业过往深耕低线城市及农村渠道,未来有望持续享红利。龙头乳企较早开始布局下沉市 场,伊利、蒙牛分别通过深度分销、大经销商模式深耕低线城市及乡镇。以伊利为例,公司在业内率先进行渠道下沉, 于 2006 年在全国开展“织网计划”,自 2007 年起借助商务部“万村千乡”活动进入“农家店”等乡镇销售终端,截至 2019 年 12 月底,公司服务乡镇村网点近 103.9 万家,在各城市份额皆高于 30%;我们认为低线城市人口数量占优叠加消费 升级、消费意愿强烈,预计未来低线城市乳品需求增速将领跑市场,龙头企业有望凭借持续渠道深耕进一步提高渗透 率,把握低线城市市场机遇。3.3.3. 看赢家:龙头综合实力优势显著,有望持续受益于集中度提升行业龙头持续通过并购实现纵向产业链延伸、横向多元化布局,提升产业链掌控度、增强综合实力。1)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自上市以来,运用募投资金已完成海天高明 150 万吨产能扩建计划,同时利用股权激励 深度绑定管理、营销和生产各部门核心人员。公司通过外延收购广中皇、镇江丹和醋业、合肥燕庄公司,拓展腐乳类、 食醋类和芝麻油等调味品品类,持续推动调味品品类多元化发展。2)肉制品:龙头双汇在纵向产业链延伸方面于 2019 年底宣布将发力上游养殖环节,2020 年上半年宣布将募集不 超过 70 亿元资金投向肉鸡、生猪养殖及屠宰、肉制品技改项目,借鉴美国生猪产业情况,向屠宰、养殖产业链一体 化发展;在横向业务多元布局方面,公司重视研发投入,积极扩充产品矩阵,相继推出台式烤香肠、泡面搭档等热门 大单品,现已形成包括高温肉制品、中低温产品、生鲜调理制品、调味品产品等在内的多元产品矩阵,涵盖高中低端 不同定位,伴随消费升级,全方位迎合消费需求。公司前瞻布局植物蛋白领域,收购的杜邦蛋白公司主营业务为豆制 品的生产及销售,新业务领域有望与现有肉制品业务形成较好协同效应,素肉类创新产品促进品牌热度不断升温。3)液态奶及奶粉:龙头纷纷开展横向纵向业务布局,以抢占上游奶源+扩充产品业务线+扩张产能,打造全球产业 链协同优势;如飞鹤收购原生态牧业提升对上游原奶供应的掌控力,蒙牛与丹麦 Aria Food、达能等达成战略合作,收 购多美滋、贝拉米、君乐宝、雅士利、现代牧业等海内外知名乳企,完善上游布局+扩充业务线,打造全球优质产业链; 伊利与 DFA、斯嘉达等达成战略合作、收购 Oceania,THE CHOMTHANA,Westland 等海外乳企,旗下已包括赛科星、 中地乳业、恒天然等优质牧场,加强整体产业链协同;龙头乳企加速推进横向纵向业务布局,综合竞争力持续上升, 或将挤压中小乳企出局,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从竞争格局看:各行业集中度均较高,呈现一家独大或寡头垄断格局;长期来看,行业龙头依托产品、渠道、规 模、研发优势,能够更快适应并引领新消费趋势,以消费者为导向进行技术、产品、渠道的全方位升级和创新,伴随 行业集中度提升,各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1)调味品:根据欧睿数据,中国调味品零售市场的集中度仍较为分散,并呈现逐渐上升趋势。2014 年调味品零售 端市场 CR5 的份额为 19.5%,2019 年提升至 21.4%,处于稳定上升态势(日本 CR5 为 26.4%,美国 CR5 为 34.9%),尤 其是酱油大品类,2019 年国内市占率第一的海天味业仅为 8.0%(日本第一市占率为 40.9%,韩国第一市占率为 58.8%), 对标发达国家,国内酱油产品市占率未来存在翻倍空间。调味品市场龙头厂商依托品牌、规模、产能、渠道、研发实 力、广告投入等方面的领先优势,未来份额或将持续稳步提升。2)肉制品:我国肉制品行业竞争格局相对于屠宰行业而言集中度相对较高,但整体肉制品行业集中度仍偏低, CR10 不到 30%,对标美国肉制品行业 CR6 为 42%(史密斯菲尔德占比最高,为 16%),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行业龙头优势明显,双汇作为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独占鳌头,高温肉制品行业 CR4 为 95%,其中双汇市场份额占 60%, 低温肉制品因受到冷链物流等因素的影响,竞争格局相对分散,CR4 不到 30%,但双汇占比达 15%,超过后十位竞争 对手的市场总和。未来龙头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3)乳制品:a)常温板块集中度持续上升,双寡头格局明显。常温白奶板块伊利、蒙牛两大龙头稳居行业领先地 位,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截至 2019 年 CR2 达 78%,较 2015 年增 14pct;常温酸奶板块伊利、蒙牛、光明三大龙头 基本覆盖市场,截至 2018 年 CR3 达 91%;b)低温板块集中度较低,全国/地域性乳企共享市场。低温鲜奶板块,区 域性乳企光明、三元、新希望在各自优势区域独大,市场集中度较低,截至 2019 年行业 CR3 维持在 27%左右;低温 酸奶板块蒙牛、伊利、光明占据一半市场,截至 2019 年 CR3 为 56%。4)奶粉:2016 年以来在政策持续推动下,婴配粉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产品牌逐步脱颖而出。根据欧睿数据, 2016 年前十内资品牌市占率 48.9%,2019 年已大幅提升至 64%,其中国产品牌从 12.9%提升至 27.6%,国外品牌仅从 36%提升至 36.4%。16-19 年前五奶粉品牌市占率从 30.6%提升至 41%,2016 年前五品牌中内资仅有飞鹤位列第五,市 占率 5.1%;2019 年前五中内资品牌占据三个席位(飞鹤、君乐宝、伊利),合计市占率 24.1%,其中 18 年首度第一的 飞鹤更是在 19 年拉开了与第二名爱他美的差距(18/19 年飞鹤领先 0.3%/3.2%),2020 年有望成为全市场第一。3.4. 重点公司(略)4. 主线二、细分冠军:卤制品是小而美赛道卤制品板块内公司主要从事休闲卤制食品的研产销,主要上市公司包括绝味食品、煌上煌和周黑鸭。1.商业模式:卤制品板块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向上游采购鸭副等原材料进行自主生产并辅以委托加工,将产成品通 过线上线下的渠道进行销售,部分公司将生产向上游延伸以补充原料供应。线下方面,周黑鸭以直营模式为主,绝味 及煌上煌采取“直营+加盟”的模式;线上方面,主要公司以天猫旗舰店及外卖形式进行销售。2.发展历程:1)2006 年之前,卤制品知名品牌逐步创立、开设门店。2)2007 年至今,卤制品板块各公司经营模 式逐步确立、渠道不断扩张,呈现出连锁店取代夫妻店、休闲卤味向餐桌卤味扩张(以煌上煌为代表的企业推出整鸭)、 包装化技术不断推广,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和新鲜度,延伸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加有利于线上销售。3.市场格局及空间:连锁经营不断发展、线上渠道逐渐打通(据 Frost&Sullivan 预测,2020 年卤制品板块网上销 售额有望达到 135 亿元)、包装技术持续进步(2015 年我国包装卤制品的销售额为 100 亿元,市场份额为 19%)、休闲 卤味向餐桌卤味扩张成为卤制品板块新的增长点,据 Frost&Sullivan,2019 年我国休闲卤制品的市场规模为 924 亿元, 预计 2020 年有望达到 1,235 亿元。目前我国卤制品板块行业集中度较低(2018 年 CR5 为 20.20%),伴随品牌连锁经 营模式的逐渐推广,具备品牌建设、渠道铺垫等方面优势的龙头企业预计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4.1. 自主生产控品质、线下门店拓品牌是主流打法卤制品板块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向上游采购原材料进行自主生产并辅以委托加工,产成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 销售,部分公司将生产向上游延伸以补充原料供应。线下方面,周黑鸭以直营模式为主,绝味及煌上煌采取“直营+ 加盟”的模式;线上方面,主要公司以天猫旗舰店及外卖形式进行销售。卤制品板块主要从事休闲卤制食品的研产销,主要上市公司有绝味食品、煌上煌和周黑鸭。主要公司通过向上游 采购原材料进行自主生产并辅以委托加工,将产成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1)采购端以外部采购为主:主要公司主要采取外部采购的方式获得所需原料。煌上煌还培育了肉鸭养殖专业合 作社以补充原料供应,形成从养殖、屠宰、加工到冷链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2)生产端以自主加工为主、委托加工为辅:龙头公司主要采取自主生产和委托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以绝味 食品为例,公司鲜货产品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汇总各加盟、直营门店当日订单后安排各生产基地进行生产,而 包装产品因受自身生产设备及产能限制,采用委托加工模式生产。3)销售端线上和线下渠道相结合:龙头公司采取线下门店为主、线上渠道为辅方式进行销售。如绝味食品主要 采用“以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销售模式,截至 2020Q3,公司门店数为 12,058 家(较 2019 年底+1,104 家);煌上煌采取全国连锁经营及商超模式进行销售,截至 2020 年 6 月底门店数达 4,152 家(较 2019 年底+446 家);周黑鸭以直营为主,自 2019 年下半年开放特许经营加盟,截至 2020 年 6 月底全国门店数达 1,367 家(较 2019 年底+61 家)。4.2. 监管趋严推动行业出清,龙头携独特风味产品走向全国1978-1996 年:起步期,风味本土化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上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休闲卤制食品工业逐渐兴起,江 浙地区率先出现较具规模的生产企业;1993 年左右,以江西煌上煌(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一批快捷消费酱卤肉制品 企业成立,行业内企业的数量迅速增长。这些代表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侧重于本地区消费者的饮食偏好,实现产品风 味的本地化,从而打破江浙企业领先的局面;行业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从炉灶生产向蒸汽锅生产过渡。1997-2008 年:高速发展期,优胜劣汰,龙头企业涌现。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市场对快捷消费酱卤肉 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行业逐步由手工作坊向流水线生产过渡;同时,国家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行业技术标准 和卫生标准大幅提高,2005 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北京、天津、河北等 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63 家企业生产的 80 种 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小型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多,一大批不 能达到食品安全要求的企业相继从行业中退出,行业向头部集中;行业龙头周黑鸭/绝味食品分别于 2006 年/2008 年正 式成立。2009 年至今:成熟期,政策助力行业发展,领军企业相继上市。2011 年,国家出台《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推动畜禽主产区集中发展大型屠宰和加工骨干企业,鼓励肉类加工行业大型企业发展;2012 年,《肉类工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提出,到 2015 年我国大中型肉类工业企业全面建立 ISO9000、ISO22000 等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全面 推进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逐步提高食品的安全度将成为行业的第一要务。2010 年-2015 年,中国家庭分配更多收 入至消费及娱乐,休闲卤制品市场规模大幅度增长,据沙利文数据,中国休闲食品人均开支由 2010 年的 299.3 元增至 2015 年的 535.1 元,中国休闲卤制品行业零售价值由 2010 年的 232 亿元增至 2015 年的 521 亿元,CAGR 为 17.6%; 据 Frost&Sullivan,2019 年我国休闲卤制品的市场规模为 924 亿元,预计 2020 年有望达到 1,235 亿元,行业龙头煌上 煌/周黑鸭/绝味食品分别于 2012 年/2016 年/2017 年成功上市,营收由 2015 年的 11.51 亿元/29.21 亿元/24.32 亿元增长 至 2019 年的 21.17 亿元/51.72 亿元/31.86 亿元,CAGR 分别为 16.45%/15.35%/6.98%。4.3. 技术赋能生产提效+产品提质,多渠道覆盖助力品牌建设+流通提效连锁经营不断发展、线上渠道逐渐打通(据 Frost&Sullivan 预测,2020 年卤制品板块网上销售额有望达到 135 亿 元)、包装技术持续进步(2015 年我国包装卤制品的销售额为 100 亿元,市场份额为 19%)、休闲卤味向餐桌卤味扩 张成为卤制品板块新的增长点,据 Frost&Sullivan,2019 年我国休闲卤制品的市场规模为 924 亿元,预计 2020 年有 望达到 1,235 亿元。目前我国卤制品板块行业集中度较低(2018 年 CR5 为 20.20%),伴随品牌连锁经营模式的逐渐 推广,具备品牌建设、渠道铺垫等方面优势的龙头企业预计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经营模式趋于成熟,连锁经营成为主流。我国休闲卤制品行业主要分为三种经营模式,分别为小作坊、区域性连 锁品牌和全国性连锁品牌经营。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曾于 2012 年表示,我国休闲卤制食品加工的产业集中度和技术装备 水平较低,80%以上的企业还处于小规模、作坊式、手工或半机械加工的落后状态。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 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我国卤制品行业的生产模式逐步实现由手工制作向机器制作转型,经营模式实现由小作坊向品 牌连锁经营过渡。部分主流品牌如绝味食品、周黑鸭的生产模式开始实现机器化、自动化作业升级,而小作坊因生产 效率低下逐渐被挤压,连锁品牌经营成为主流经营模式。销售渠道逐渐打通,线上渠道有望成为卤制品销售贡献的重要来源。休闲卤制品主要通过食品店、超市、便利店、 品牌连锁店及网上渠道出售。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和对产品质量要求提升,领先的卤制品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自营及 加盟品牌店,其他小众品牌也在超市、便利店及杂货店建立据点,以扩大顾客覆盖范围。2010 至 2015 年,我国卤制 品在自营门店及加盟店销售额 CAGR 为 22.9%,在超市及便利店销售额 CAGR 为 21.1%。据 Frost&Sullivan 预测,2020 年,我国卤制品在超市及便利店/自营及加盟门店销售额有望达到 384/341 亿元。近年来,居民消费习惯有所改变,越 来越多人倾向于网络购物,卤制品品牌开始发展其线上渠道。网上渠道成为卤制品销售贡献的重要来源,销售额由 2010 年的 4 亿元增长至 2015 年的 26 亿元,CAGR 为 44.1%,据 Frost&Sullivan 预测,2015 至 2020 年 CAGR 达 39.5%,到 2020 年销售额有望达到 135 亿元。包装技术持续发展。消费场所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卤制品包装技术的发展,改善包装技术(特别是利用 MAP 及真 空包装)使消费者更安全便捷地享用食品。周黑鸭于 2012 年开始率先推出 MAP 包装产品,并于 2014 年在所有门店 推广。2015 年我国包装卤制品的销售额为 100 亿元(市场份额为 19%),10-15 年 CAGR 为 28.8%(无包装 10-15 年 CAGR 为 15.6%),包装产品对散装产品的替代效应不断增强,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餐桌卤味适应了家庭饮食社会化和食品构成营养化趋势,有望成为新增长点。酱卤肉制品、佐餐凉菜等食品自古 以来便是我国家庭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2019 年城镇化率已达 60.6%)、人均可支配收入 持续提高(2013-2019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CAGR 为 9.01%),食品类支出日益增长(2013-2019 年我国人均食品烟酒消 费支出 CAGR 为 6.68%);居民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追求快捷、高品质的生活,做饭等家务劳动时间有所减少;卤制 品具有食用便捷、营养丰富、口味多样、卫生安全、价格合理等特点,符合消费者家庭日常饮食需求的转变,且口味 品质高于一般家庭自制水平,预计未来在家庭餐桌市场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天猫平台线上销售价格显示餐桌卤味 (如整鸭)客单价约为 70-80 元/人次,为休闲卤味价格 1 倍以上,有望成为卤制品行业新的增长点。4.4. 市场空间近千亿,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预计 2020 年休闲卤制品市场规模超千亿。据 Frost&Sullivan,2015 年我国休闲卤制品的市场规模为 521 亿元,到 2019 年达到 924 亿元,实现翻倍增长。1)从量上看:在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驱动下,休闲卤制品需求旺盛; 消费场景和渠道趋于多元化,包装卤制品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休闲卤制品的消费频次有望提升。2)从价格上看:完 善的供应链体系节约运输成本,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品牌连锁经营逐渐成为休闲卤制品的主 流销售模式,品牌化的产品价格一般要高于作坊产品,品牌卤制品市场份额的提升有望拉动行业均价提升。据 Frost&Sullivan,2015-2020 年休闲卤制品市场规模 CAGR 为 18.80%,预计 2020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235 亿元。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随着品牌化效应的加强龙头效应有望显现。我国卤制品历史悠久,但期初仍以小作坊的经 营模式为主。20 世纪 90 年代,多家品牌卤制品店开始出现,但因发展时间较短,品牌化程度仍有待提高。据Frost&Sullivan,2016H1 我国休闲卤制品行业 CR5 为 21%,行业集中度偏低;2018 年我国休闲卤制品行业 CR5 为 20.20%,其中绝味食品市占率为 8.5%。伴随品牌连锁经营模式的逐渐推广与疫情影响,具备品牌建设、渠道铺垫等方 面优势的龙头企业预计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4.5. 重点公司(略)5. 主线三、潜在黑马:小零食吃出大空间休闲食品行业公司专注休闲食品的研、产、销,主要上市公司包括良品铺子、洽洽食品、甘源食品等。1.商业模式:从生产模式看,行业内主要上市公司中,覆盖多个零食品类的公司除盐津铺子外,三只松鼠、良品铺 子、来伊份等采用 OEM 生产模式;覆盖品类较为集中的公司则以自主生产模式为主;从销售模式看,除三只松鼠、 良品铺子、好想你外,线下渠道仍为主流销售渠道,且线下以经销模式、加盟模式为主。2.发展历程:1)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起步期,休闲零食品种较少。市场中休闲食品主要为传统风味休闲食品, 市场规模小,质量标准不全,区域差异较大。2)20 世纪 80 年代至本世纪初:成长期,大量外企涌入中国市场。随着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成熟的国外休闲食品迅速占领国内休闲食品市场。1990 年雀巢在中国投资建厂,1993 年乐事进 入中国市场。3)本世纪初至 2010 年:发展期,本土企业崛起。21 世纪初,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传统风味休闲食品品牌 相继成立。2001 年洽洽食品成立,2006 年甘源食品成立,坚果炒货、辣味海苔、烘焙糕点等产品广受欢迎。4)2010 年至今:高速发展期,零食电商品牌快速发展。2014 年,三只松鼠全年销售额突破 10 亿;2020 年,良品铺子上市。 我国食品消费模式逐渐从生存型转向享受型,2019 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27.60%/30.00%,呈现下降 趋势。据我们测算,同期(2019 年)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达到 10,709 亿元。3.市场格局及空间:国民收入水平和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提升,2019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0,733 元,同 比增长 8.87%,2013-2019 年 CAGR 为 9.01%;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为 6,084 元,同比增长 8.04%(+3.26pct), 2013-2019 年 CAGR 为 6.68%;疫情进一步提高国民健康意识,根据尼尔森数据,约 80%的消费者表示在疫情结束后 将关注健康饮食,健康消费需求有望得到释放,营养丰富的坚果炒类和鱼类零食有望快速增长;休闲零食行业规模也 将进一步提升;根据我们对《中国食品工业年鉴》的统计,2017 年零食行业整体规模约 9,298 亿元,同比增长 7.32%, 我们假设增速保持,则 2020 年零食行业整体规模可达 11,493 亿元,2025 年规模可达 16,362 亿元;目前,卤制品、烘 焙食品、坚果炒货类集中度较低,2018 年 CR5 分别为 20.20%/17.30%/17%。在坚果行业,洽洽市占率第一(6%);在 籽类食品细分领域中,甘源占据领先地位;在鱼类零食领域,华文已经成为行业龙头,市占率远超第二名。伴随休闲 零食行业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的协同发展、消费者对品牌认可度提升,具备较高品牌知名度、渠道网络、产能及供应链 等方面优势的龙头企业或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持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5.1. 自主生产+代工生产并存,线下渠道+经销模式为主休闲食品行业公司以自主生产、线下销售模式为主。从生产模式看,行业内主要上市公司中,除盐津铺子外,三 只松鼠、良品铺子、来伊份等采用 OEM 生产模式;覆盖品类较为集中的公司则以自主生产模式为主;从销售模式看, 除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好想你外,线下渠道仍为主流销售渠道,且线下以经销模式、加盟模式为主。OEM 生产模式:也称定点生产、代工生产。指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 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5.2. 从外资引领到内资崛起,从单一渠道到全渠道协同发展1)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起步期,休闲零食品种较少。受制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居 民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的必需品上,市场中休闲食品主要为传统风味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小,质量标准不 全,区域差异较大。2)20 世纪 80 年代至本世纪初:成长期,大量外企涌入中国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成熟的国外休闲食 品迅速占领国内休闲食品市场。这一时期,谷物膨化食品、糖果巧克力等休闲食品品类开始大肆流行,休闲食品行业 呈现出明显的西化特征。1990 年雀巢在中国投资建厂,1993 年乐事进入中国市场。3)本世纪初至 2010 年:发展期,本土企业崛起。21 世纪初,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传统风味休闲食品品牌相继成立。 随着人均 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休闲食品已成为居民日常食品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本土化零食企业纷 纷崛起,2001 年洽洽食品成立,2006 年甘源食品成立,坚果炒货、辣味海苔、烘焙糕点等产品广受欢迎。4)2010 年至今:高速发展期,零食电商品牌快速发展。a)随着我国电商的快速发展,网购成为主要消费方式之 一,电商零食进入高速增长期,消费渠道进入线上线下协调发展时期。例如:2014 年,三只松鼠全年销售额突破 10 亿;2020 年,良品铺子上市。b)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促进消费升级,健康化、品质化成为休闲零食的重要特征。我国食 品消费模式逐渐从生存型转向享受型,2019 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27.60%/30.00%,呈现下降趋势。5.3. 消费升级驱动需求向健康化、品质化进阶,电商新零售支撑提效消费升级拉动坚果类食品需求。1)国民收入水平和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提升:2019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为 30,733 元,同比增长 8.87%,2013-2019 年 CAGR 为 9.01%;2019 年,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为 6,084 元, 同比增长 8.04%(+3.26pct),2013-2019 年 CAGR 为 6.68%,消费能力提升;2)我国进入消费升级阶段:从各国人均 GDP 水平看,我国现阶段人均 GDP 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日本以及 90 年代的韩国处于同一水平。2019 年,我国 人均 GDP 超过一万美元关口(达 10,153.39 美元),我国开始进入消费升级阶段;2019 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 系数分别为 27.60%/30.00%,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食品消费模式逐渐从生存型转向享受型。作为健康食品,坚果 炒货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行业规模有望受益于消费升级,预计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坚果细分行业有望快速成长。近年来,国民健康意识逐步提升,2018 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 费支出为 1,685 元,同比增长 16.13%。疫情进一步提高国民健康意识,根据尼尔森数据,约 80%的消费者表示在疫情 结束后将关注健康饮食,健康消费需求有望得到释放。坚果是健康食品,有助于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契合消费 者对健康消费的诉求,预计坚果炒货行业有望快速成长。直播&快递业务发展带动线上零食交易额提升。20Q1-Q3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在线调查(样本量 5,333 份)显示, 53.8%的受访者表示会在直播电商购买美食类产品;由于零食消费具备冲动性等特征,直播有潜力成为零食电商重要的 引流渠道,进一步促进零食线上交易额提升。快递行业高速发展为线上零售规模扩张提供支撑,2019 年我国快递服务 企业业务量达 635.2 亿件,2013-2019 年 CAGR 为 38.02%;根据国家统计局及电子商务报告的数据,2018 年我国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 3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4.02%;网上零售交易规模达 9.01 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23.65%),同比增长 25.5%(增速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19.7pct),休闲零食线上消费规模持续扩大。5.4. 休闲零食行业万亿蓝海待挖掘,细分领域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我们对《中国食品工业年鉴》的统计,2017 年零食行业整体规模约 9,298 亿元,同比增长 7.32%,我们假设 增速保持,则 2020 年零食行业整体规模可达 11,493 亿元,2025 年规模可达 16,362 亿元。休闲食品各细分品类中,卤制品、膨化食品、烘焙品等细分市场规模增速较快。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0- 2020 年 CAGR 增速前三品类为休闲卤制品/膨化食品/烘焙食品(面包/蛋糕及糕点), 2010-2015 年 CAGR 增速分别为 17.6%/16.7%/13.8%,2016-2020 年 CAGR 增速分别为 24.10%/21.20%/14.40%。分行业看:膨化、糖果类以国际品牌为主,集中度相对较高;卤制品、坚果、烘焙类以国产品牌为主,集中度相 对较低。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休闲食品各细分市场中,膨化食品/糖果行业以国际品牌为主,发展时间久、集中 度最高,2018 年 CR5 分别为 69%/48%;以国内品牌为主的卤制品、烘焙食品、坚果炒货类集中度较低,2018 年 CR5 分别为 20.2%/17.3%/17%。从 CR5 较低的坚果行业来看:规模以上企业不断涌现,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 数据,2010-2017 年,坚果炒货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市场规模由 725 亿元增至 1473 亿元,CAGR 达 10.66%;我国坚果炒 货行业在销售规模、工业化生产等方面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集中度仍较低,2018 年 CR5 仅为 17%,美国零食坚果 行业 CR5 为 61.3%,在坚果行业,洽洽市占率第一(6%);在籽类食品细分领域中,甘源占据领先地位;在鱼类零食 领域,华文已经成为行业龙头,远超第二名。我们认为,伴随休闲零食行业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的协同发展、消费者对品牌认可度提升,具备较高品牌知名度、 渠道网络、产能及供应链等方面优势的龙头企业或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持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5.5. 重点公司(略)6. 主线四、潜在黑马:复合调味品想象空间广阔复合调味品行业主要从事复合调味品的研产销,主要上市公司有天味食品和颐海国际。1.商业模式:复合调味品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向上游采购原材料进行自主生产,部分公司会辅以委托第三方生 产商加工,将产成品通过多种渠道销售至终端消费者以及餐饮企业。渠道方面,天味食品以经销商为主,定制餐调、 电商、直营商超为辅;颐海国际采取关联方和第三方渠道相结合的模式。2.发展历程:1)1990 年前: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正式采用复合调味品的专用名词,复合调味品行业进入 起步期。2)1990 年-1999 年:90 年代复合调味品的发展尤为迅速,复合调味料在技术上实现了酵母抽提物、肉类抽提 物等高档天然调味基料的国产化,多家国际调味品企业进入中国。3)2000 年-2010 年:2007 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 布调味品分类,对复合调味料重新做了定义和分类。4)2010 年-至今:受益于餐饮业发展叠加外卖行业兴起,目前中 国复合调味料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行业逐渐向定制化、健康化发展;行业龙头颐海国际/天味食品/日辰食品分别于 2016/2019/2019 年上市。3.市场格局及空间:消费升级、品牌化的趋势(2019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为 30,733/21,559 元, 2013-2019 年 CAGR 分别为 9.01%/8.49%)、餐饮业发展及餐饮连锁化带动复合调味品行业发展(2018 年我国餐饮业营 业额为 5,622.90 亿元,同比增长 5.84%,2010-2018 年 CAGR7.32%)。预计 2021 年复合调味品市场空间达 1,631 亿元 (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17 年我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为 972 亿元,同比+13.82%,2013-2017 年 CAGR 为 14.94%)。目前我国复合调味品行业集中度低(根据我们测算,2019 年龙头公司颐海国际/天味食品在复合调味品市场 中的市占率约为 2.61%/1.37%),复合调味品企业天味食品/日辰股份上市打开融资渠道,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催化行 业集中度提升。6.1. 自主生产为主,BC 双轮驱动复合调味品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向上游采购原材料进行自主生产,主要包括植物油、动物油、辣椒、花椒等 调配料,部分公司会辅以委托第三方生产商加工,将产成品通过多种渠道销售至终端消费者以及餐饮企业。渠道方 面,公司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是直销、经销和线上销售。复合调味品行业主要从事复合调味品的研产销,主要上市公司有天味食品和颐海国际。公司通过向上游采购原材 料进行自主生产,部分公司会辅以委托第三方生产商加工,将产成品通过多种渠道销售至终端消费者以及餐饮企业。1)采购端以外部采购为主:主要公司采取外部采购的方式获取原材料。以天味食品为例,公司每年年末根据次 年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并依据采购计划向上游供应商采购原材料。2)生产端以自主加工为主:主要公司采取自主加工的生产模式,部分公司会辅以委托第三方生厂商加工。天味 食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销售计划和市场销售预测安排生产基地生产;颐海国际在自主加工的同时会引入 第三方生产商委托加工。3)销售渠道多元化:主要公司采取多种渠道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天味食品以经销商为主,定制餐调、电商、直营 商超为辅(截至 2020Q3,公司合作的经销商 2,569 家);颐海国际采取关联方和第三方渠道相结合的模式,关联方渠 道为海底捞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第三方渠道以经销商为主,电商、第三方餐饮企业为辅(截至 2019 年公司合作的经销 商 2,400 家)。6.2. 粉-酱-料升级迭代加速,行业龙头乘风起1990 年前:起步期,本土企业数量迅速增长。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正式采用复合调味品的专用名词,复 合调味品行业进入起步期。1983 年天津调味品研究所开发“八菜一汤”复合调味料,开始使用复合调味料名称。随后, 我国北京、上海多地相继开发了多款复合调味品,各品牌鸡精、猪肉精、牛肉精大批上市。1987 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正式制定了《调味品名词术语(ZBX66005-1987)》标准,正式规定“复合调味料”专用名词,相关术语及定义标准。同 时,国内也涌现了一批知名复合调味品企业,如 1984 年王守义十三香成立、1988 年上海太太乐成立。1990 年-1999 年:快速发展期,大量外企涌入中国。进入 90 年代,复合调味品的发展尤为迅速,复合调味料在技 术上实现了酵母抽提物、肉类抽提物等高档天然调味基料的国产化,海带蒜蓉营养酱、海带牛肉酱、香菇调味品相继 推出,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国际食品企业进入中国,如 1999 年雀巢收购了太太乐,为中国复合调味品企业带来资金 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复合调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2000 年-2010 年:产品升级期,复合调味料产品迭代速度加快。2007 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调味品分类 (GB/T20903—2007),对复合调味料重新做了定义和分类。2007 年,中国发酵制品和调味品企业已实现总产值 914 亿 元,其中复合调味料的增长率高达 20%,是所有调味品中增长最迅速的一类。同时,配有菜谱的复合方便菜调料相继 诞生,如 2006 年颐海国际推出火锅底料,2010 年天味食品推出“好人家”酸菜鱼调料。2010 年-至今:高速发展期,龙头企业相继上市。受益于餐饮业发展叠加外卖行业兴起,目前中国复合调味料市场 进入高速发展期,行业逐渐向定制化、健康化发展。其中中式复合调味料为复合调味料市场增长最迅速部分。2018 年 中国复合调味料产量为 49.5 万吨,同比增长 14.9%。复合调味料市场竞争激烈且分散,2015 年中式复合调味料市场主 要参与者占市场份额约为 4-5%;2015 年火锅调味料(包括火锅底料及火锅蘸料)CR5 为 29.6%。行业龙头颐海国际/ 天味食品/日辰食品分别于 2016/2019/2019 年上市。6.3. 消费升级提供长期增长动力,餐饮业发展推动复合调味品增长6.3.1. 餐饮业连锁化及标准化趋势:复合调味料正逢时代红利消费升级、品牌化驱动行业增长。我国正处在消费升级阶段,从人均 GDP 来看,2019 年我国人均 GDP 为 10,276 美元,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日本以及 90 年代的韩国处于同一水平;从恩格尔系数来看,2019 年我国城镇/农村 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27.60%/30.00%,呈现下降趋势,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2019 年,全 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为 30,733/21,559 元,2013-2019 年 CAGR 分别为 9.01%/8.49%。居民消费能力持 续提升、消费理念升级,推动调味品向复合化、品牌化升级,行业规模和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餐饮业连锁及标准化发展带动复合调味品行业兴起。1)餐饮业为调味品提供重要市场:2018 年,我国餐饮业营业额为 5,622.90 亿元,2010-2018 年 CAGR7.32%,同 比增长 5.84%。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 年,我国约 45%调味品销往餐饮业,餐饮业旺盛需求支撑调味品行业发 展;2)餐饮行业便捷化需求对复合调味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以火锅底料为例,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火锅底料 2B 端市场规模预计 2020 年达 290 亿元,2016-2020 年 CAGR 为 16.03%;3)餐饮连锁化带动复合调味品增长:据国家统计局,2012-2018 年,连锁餐饮占餐饮业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从 29.03% 增至 34.68%。复合调味品能够简化厨师工作,助力连锁餐饮企业实现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餐饮连锁化有望 带动复合调味品需求增长。6.3.2. 消费占比持续提升,千亿市场空间可期复合调味品占调味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随着消费升级,居民的饮食需求更加多样化,复合调味品正在替代单一 调味品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10/2015 年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分别为 2,278/4,310 亿 元(CAGR12.64%),预计 2015-2020 年 CAGR9.9%,则 2020 年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约为 6,613 亿元;复合调味品 2010/2015/2020E 市场规模分别为 35.5/751/1,433 亿元,则 2010/2015/2020E 年,中国复合调味品占调味品市场份额约 为 1.56%/18.18%/21.67%,复合调味品占调味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复合调味品人均消费支出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复合调味品人均消费金额较低,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15 年,中国/美国/日本人均消费额分别约为 54.6/518.8/532.5 元人民币(用 2015 年平均汇率 6.23 元/美元换算),Frost&Sullivan 预计 2020 年我国复合调味品人均消费额将增至 105.40 元人民币。预计 2021 年复合调味品市场空间达 1,631 亿元。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17 年,我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为 972 亿元(同比+13.82%),2013-2017 年 CAGR 为 14.94%。考虑到消费升级、餐饮连锁化等因素的驱动,我们假设复 合调味品市场规模增速维持 13.82%,则预计 2021 年复合调味品市场空间可达 1,631 亿元。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根据我们测算,2019 年,龙头公司颐海国际/天味食品在复合调味品市场中的市占率约为 2.61%/1.37%,提升空间较大。6.3.3. 领军企业密集上市,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多家复合调味品领军企业上市催化行业集中。复合调味品领军企业天味食品/日辰股份分别于 2019 年 4 月 16 日 /2019 年 8 月 28 日上市,IPO 募资规模 5.56/3.87 亿元,市值规模从上市之初 80.07/22.30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 9 月 17 日 369/73 亿元。天味食品/日辰股份募资后均先用于产能扩建,IPO 募投扩建项目新增产能分别为 3.80/2.00 万吨/年。领 军企业上市打开融资渠道,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催化行业集中度提升。……(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作者:浙商证券,邓晖)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夏礼

2020年中国肉制品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肉类加工是指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调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称为肉制品,如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等。也就是说所有的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添加调味料的所有肉的制品,不因加工工艺不同而异,均称为肉制品,包括: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肉干、肉脯、肉丸、调理肉串、肉饼、腌腊肉、水晶肉等。一、肉类加工的分类肉制品的种类繁多,德国仅香肠类产品就超过1500种;瑞士的一家发酵香肠生产企业生产500种以上的色拉米香肠;在我国,仅名、特、优肉制品就有500多种,而且新产品还在不断涌现。根据我国肉制品最终产品的特征和产品的加工工艺,可以将肉制品分为10大类。中国肉制品分类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相关政策食品制造业需要遵守《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等主要法律法规以及《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速冻方便食品生产企业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速冻食品生产管理规范》等主要标准规范。中国肉制品加工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三、市场供需情况分析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其中猪肉占到一半以上。受非洲猪瘟的影响,2019年我国猪肉产量下降幅度超20%,虽然其他肉类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肉类总产量还是下降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肉类总产量7649万吨,比上年同比下降10.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从细分肉类产品产量看,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下降21.3%;牛肉产量667万吨,增长3.6%;羊肉产量488万吨,增长2.6%;禽肉产量2239万吨,增长12.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除了猪肉产量下降,其他肉类产量均呈现增长的状态。2018年我国肉制品产量为1713.1万吨,按照肉制品产量占总肉类产量的占比趋势来看,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19年我国肉制品产量约1580万吨。由于目前生猪产能恢复进度好于预期,猪肉市场供应逐步增加,供给紧张局面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需求方面,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猪肉消费需求充分释放。随着市场供需稳定,猪肉价格趋于平稳,2020年我国肉制品产量应该有所上涨,但困于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肉制品产量或将于去年持平。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四、主要企业目前,国内肉制品的生产、研发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肉类加工企业对产品的内在品质不够重视,缺乏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溯源与召回的技术支撑有待加强。特别是中小肉类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还较为落后,自动化水平较低。未来肉类加工企业为了取得行业领先地位,必须要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努力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加强对食品的检验检测,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改造和研发,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以下是肉制品加工重点企业一览:肉制品加工行业重点企业一览五、行业发展前景肉类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肉类加工机械。早期我国为提高国内肉类深加工技术,开始从国外进口肉类加工设备。此后我国肉类加工企业开始认识和了解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工艺及产品;肉类加工机械制造厂家也开始接触先进的肉类加工设备,并开始借鉴国外的技术开发中国自己的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肉类加工机械行业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众多的肉类加工机械企业异军突起,其能够生产90%以上的肉类加工设备,几乎覆盖了屠宰、分割、肉制品、调理食品、综合利用等所有加工领域,而且所制造的设备已开始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未来我国肉类加工机械市场潜力非常大。肉类加工业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子行业。近年来国内肉类加工业发展较快,在居民消费需求带动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下,产量和收入规模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六、肉类加工产品趋势分析1、发展低温类肉制品与高温类的肉制品相比较而言,低温类的肉制品有着更好的独特风味以及更丰富的营养价值。其中,冷却肉属于低温类肉制品的一个种类,又被称为冷鲜肉,指动物在被屠宰以后对其进行卫生检查,各项指标检验合格的胴体则被迅速地冷却到肉类食品的冰点以上,同时在这个温度之下,对动物的胴体进行相应的加工、储藏运输以及销售等。冷却肉具有安全、卫生、营养、鲜嫩等很多特点,进而体现出冷却肉与冷冻肉以及热鲜肉等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因此,冷却肉近年来逐渐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并且发展成为肉类制品消费的一个热点,由此可见,低温类肉制品是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发展的一种趋势。2、积极开发保健类肉制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以及健康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功能和品质兼具的保健食品需求量日益增大,具有低盐、低脂肪、低热量、低糖以及高蛋白质特点的肉类制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功能性的肉类制品,例如:低硝酸盐的肉类制品、低胆固醇的肉类制品,富含膳食纤维的肉类制品以及具有复合功能性的肉类制品等,不仅能够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感官功能和营养功能,能够满足一些特殊人群需求,因此市场的需求量也比较庞大。保健型的肉类制品,例如:女士保健型,儿童生长益智型,中老年保健型等肉类制品的开发以及应用,将会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因此,也是目前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又一发展趋势。3、发展肉类制品以及休闲肉类制品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肉类及消费肉类的第一大国,但是我国在肉类制品以及深加工肉制品产品总量上只占肉类制品的4%,国外的发达国家则占40%~70%,表明我国的肉类制品在深加工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不足,因此,也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肉类制品的加工过程中,因为加工工艺以及肉类品质本身的问题,不能完全利用碎肉或者剔骨肉等,但是如果使其经过谷氨酰胺转氨酶的转化作用,将可以使其完全的利用,同时能够使其恢复或者达到和普通的肉类一样的功能特性。所以,利用该技术对肉类进行加工,不仅可以节约加工原料,降低肉制产品的加工成本,同时可以提高肉制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加工率,此外,休闲肉类制品同样也是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肉制品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息息相通

2020年中国烟草制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新型烟草市场将迎来强劲增长期

国内经济增长拉动烟草制品消费进一步增长中国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由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行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烟草业经过数年打造并日趋完善的卷烟营销网络,培养了近千万忠诚于烟草行业的零售户,随着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将促进消费市场增长,进而拉动烟草制品消费进一步增长。1、中国烟草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从1998年开始,国家烟草局、财政部以及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意见来指导和规范烟草行业的发展,对行业生产和销售监管越发严格。在推动烟草制品行业发展方面,国家层面在“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分别提出“卷烟上水平”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发展目标与战略,在行业监管改革方面,2019年提出的“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是深化行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在行业实行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下,政府层面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推进烟草制品行业发展提升,推动烟草制品行业发展的规范化,以匹配国内巨大消费市场需求和不断提高的产品品质要求,一系列政策意见的出台,都给烟草制品行业的发展带来比较好的政策环境,随着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烟草制品行业将更进一步发挥国家财政收入“蓄水池”的重要作用。2、中国烟草行业利税规模庞大烟草利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之一,从烟草行业利税来看,2019年中国烟草行业工商税利总额12056亿元,同比增长4.3%,上缴财政总额11770亿元,同比增长17.7%,税利总额和上缴财政总额创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和地方财政增收、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3、中国烟草制品企业利润逐年增长烟草制品行业原辅料的采购成本占到总成本的一半以上,烟草专管体制下,烟草工业企业负责产品生产和研发,面向烟草销售企业,获得营业收入;烟草销售企业统一负责市场销售,会产生物流费用、销售成本,并且获得面向消费者的营业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2020年中国烟草制品行业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按照可比价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最低值是2018年的910.8亿元,到2019年行业利润总额为922.5亿元,同比增长1.3%。截止至2020年1-11月中国烟草制品行业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1409.2亿元,同比增长33.3%。4、中国烟草制品行业毛利率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2020年中国烟草制品行业销售毛利率保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其中2020年2月份最高达到73.4%,反映出行业产品获利能力较强。5、中国烟草制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从行业市场环境来看,基于人们的禁烟意识提高、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传统烟草市场将受到影响,低害性的新型烟草逐渐走向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行业发展政策上来看,行业监管愈加严格,“136”、“345”(即在中高端卷烟形成“136”品牌规模:1个年销量规模超350万箱,3个超200万箱,6个超100万箱;“345”品牌效益:3个年批发销售额超1500亿元,4个超过1000个亿元,5个超600个亿元)发展目标的提出将大大促进烟草制品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从行业技术环境来看,行业研发较为活跃,行业升级趋势明显。整体来看,烟草制品行业市场环境将促进行业高质量升级发展。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烟草制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臣有杀君

《2019年乳制品行业质量报告》发布 乳制品行业呈现稳定向好发展态势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宋昆冈发布《2019年乳制品行业质量报告》新华网北京1月13日电(沈美)1月11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社会责任助力质量百分百暨第三届中国乳业质量年会”,并于会议当天发布了《2019年乳制品行业质量报告》(下简称:报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宋昆冈对报告进行现场解读,谈及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的缓慢提升,国内乳制品市场呈现平稳发展的形势。我国乳制品行业整体保持了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乳制品行业的稳定发展,在行业数据中表现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月报),2019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565家(上年589家),销售总收入3577.0亿元,同比增长12.44%(去年为10.02%),这是自2014年以来首次突破12%;利润总额336.1亿元,同比增长51.86%(去年为4.71%);销售收入利润率为9.4%(去年为7.2%)。乳制品产量2471.2万吨,同比增长8.58%(去年为3.60%),这是自2012年以来增长率最高的一年;其中:液体乳产量2305.9万吨,同比增长8.60%(去年为3.45%),乳粉产量94.8万吨,同比增长2.69%(去年为-0.90%)。婴幼儿配方乳粉产量约65万吨,同比增长约-20%。2019年,乳制品产量前6位的省区有:河北、内蒙古、山东、黑龙江、陕西、河南,总产量占全国的49.34%。6个省区均处于正增长,其中河南省增长最高为43.97%。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陈少洲在会上介绍了2019年乳制品抽样检测的基本情况:截至2019年11月20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完成乳制品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196个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是7批次,乳制品的合格率是99.68%,与2018年基本持平;截至2019年12月13号,共完成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358个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是5个批次,合格率为99.79%,抽检境内的114家企业生产样品1721个批次,100%合格。对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美菊在主持会议中表示,乳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除了企业自身严抓全产业链质量,积极探索上下游利益连接机制的新模式外,也得到相关主管部门关注与支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副司长马福祥介绍,为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等食品安全,部门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强化监管力量,创新监管方式,结合抽查抽检、监测,企业自查报告、监督信息公示等多种措施。与此同时,将持续推动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医食品监管制度体系、完成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透彻管理办法的修订草案、建立婴幼儿配方乳品质量安全责任人联系制度、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的注册审批,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检查员队伍建设等工作。“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是零容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陈少洲说,“所有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都列入到我们总局的抽检名单里边,每年抽检不合格的产品或者问题产品规模以上企业或者连续抽检未发现不合格已停产或注销企业,以及相关舆情引起社会关注的情况,我们会对企业的名单及时做出调整,有进禁也有出,是个动态过程。”婴幼儿配方乳粉自2016年以来,采取月月抽检,保证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及检验项目全覆盖。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食品处处长李强介绍,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婴幼儿配方乳粉领域开展了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了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接入近20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和品牌追溯信息,累计上传产品追溯数据将近8亿个,实现消费者对相关产品实时查询。“2019年我们还开发了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的微信小程序,提升了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关注度和热情。目前,伊利、蒙牛、飞鹤、完达山等企业都已经接入了追溯系统,惠氏、雀巢等也都在积极跟进。”谈及国人当前的营养健康状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张志强表示,除了营养过剩所造成的一些慢病问题,我国国民也存在营养不足的问题,在北京和其他相对发达的12个省所开展的调查结果来看,4岁到17岁的青少年有超过95%的孩子钙的摄入量是不足的,所以这也提示我们消费者的乳品消费处于很不理想的水平。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丁钢强也表示:“从营养学上来说,让中国人真正能够喝足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这需要乳业继续加大市场推广以及科普宣传的力度。与国外同行相比,我们对于营养健康的研究力度还不够,希望中国乳企能加大科技方面投入,加大对中国乳品和健康之间关系相关研究,让研究数据反哺中国乳业进一步发展。”会议现场,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还对参加“2019年度婴幼儿配方乳粉主流品牌质量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进行了表彰。据了解,2019年度婴幼儿配方乳粉主流品牌质量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共34家企业37个品牌。同时,协会还对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43家企业进行了表彰,这包括伊利、蒙牛、光明、飞鹤、三元、卫岗、雀巢、菲仕兰、澳优等知名乳企。

甚矣

中经发布|2020上半年“消费趋势报告(乳制品)”发布

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与伊利集团合作发布的“经济日报—伊利集团消费趋势报告(乳制品)”,按季度对我国乳制品发展趋势展开分析,全面反映乳制品消费发展趋势,旨在为消费者以及乳品企业提供参考。本报告基于2020年前二季度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城市家庭样组调查数据分析,包含行业背景分析、乳制品增长贡献分析、消费渠道分析、分城市级别分析、疫情对乳品市场影响分析五个部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局面持续好转,经济社会有序复苏,液态乳品消费逐渐回暖,成人奶粉发展趋势向好。报告分析的液态乳制品包括:常温液奶、常温乳饮料、常温酸奶、低温牛奶、低温酸奶、活性乳酸菌饮料。成人奶粉包括:普通成人、中老年、学生、女性、特殊人群奶粉。快消品销售稳定增长前二季度快消品和液态乳品滚动年销售增速较往年放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截至6月底,快消品销售额滚动年增长率为2.1%,液态乳品滚动年销售额持平,相较于往年,快消品和液态乳品销售额增长率均有所放缓。从主要食品饮料品类市场表现来看,液态乳品市场表现较为稳定,拥有最广泛的消费人群和最大的销售额规模。成人奶粉相对液态乳品销售额增长率更高,但渗透率低于液态乳品品类。此外,方便、休闲型品类如方便面、速溶汤等保持较高增长。伊利作为液态乳品的领导厂商,在各项主要指标上处于领先水平。从各大液态乳品品牌上半年液态乳品滚动年主要指标表现情况看,伊利作为龙头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在渗透率、购买频次、购物篮金额以及购买品类个数四个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液态乳品销售额增长率主要受购买频次和平均单价影响呈下降水平。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液态乳品销售额同比增长率为-3.2%,但同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率相比,有明显回升。其中,平均单价同比下滑3.9%,而销售量同比增长0.7%。销售量增长贡献分析表明,购买者数量实现2.3%的增长,而户均购买量增长率为-1.5%,购买频次下滑明显,同比增长率为-6%,但单次购买量有所提升,同比增长率为4.8%。综合以上分析,随着疫情防控局面持续好转,尽管前二季度购买频次有所下降,但较一季度有明显回升,此外平均单价仍处下滑水平,消费需求还需进一步释放。成人奶粉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仍实现较好增长。数据分析显示,成人奶粉销售额同比增长5.2%,其中平均单价增长贡献为7.4%,显著高于液态奶平均单价增长率,但销售量同比下滑2.1%。销售量增长贡献分析表明,户均购买量同比增长下滑3.8%,但购买者数量受城镇化进程驱动有所增长,增长率为1.8%,但渗透率略有下滑。综合以上分析,成人奶粉销售额增长很大程度上由城镇化人口红利和消费升级引起的平均单价增长拉动,由于受购买频次同比减少影响,户均购买量下滑,成人奶粉销售量有所减少。网购占比逐年提升液态乳品在大卖场和大超市渠道持续衰退,但大卖场仍是份额最大的渠道,网购、新零售渠道加速增长。受疫情影响,液态乳品的福利礼赠渠道销售额降幅较大。大卖场和大超市是液态乳品最重要的购买渠道,但客流减少明显,而在网购和新零售渠道增长迅速。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液态乳品大卖场销售额同比下滑7.8%,但销售额占比为23.4%,仍然是销售份额最大的渠道。小超市和网购渠道上半年同比销售额增速分别为9.7%和69.8%,销售额占比逐年提升。此外,新零售渠道尽管占比不高,但销售额增速较快,上半年液态乳品新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率为135%。此外,成人奶粉的福利礼赠渠道销售额也有明显下滑,但便捷性渠道如新零售、网购、便利店和小超市增长较好。与液态乳品趋势相同,成人奶粉品类在大卖场、大超市的销售额占比均有所下降。但网购渠道快速发展,销售额占比逐年提升,前二季度成人奶粉网购渠道同比销售额增速达61.7%,网购渠道销售额占比由16.1%增至24.7%,成为成人奶粉销售额中占比最大的渠道。线级城市增速回暖上半年液态乳品在各线级城市销售额增速同一季度数据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回暖,成人奶粉在低线级城市发展较好。液态乳品同比销售额增速在各线级城市均有所下跌。调查数据显示,地级市同比销售额增速下跌幅度最小,为-2.5%;县级市及县城同比销售额增速下跌幅度最大,为-4.2%。此外,上半年县级市及县城、地级市、省会城市及北上广成销售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2%、-2.5%、-3.2%和-2.7%,对比一季度同比增长率-9.6%、-7.5%、-7.6%和-4.1%,各线级城市同比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暖。成人奶粉在低线级城市的市场销售表现较好。上半年县级市及县城销售额同比增长13.3%,在各线级城市中增长幅度最大,其次为地级市销售额增长率为6.7%,而成人奶粉在省会城市和北上广成同比销售额增速出现下跌,同比销售额分别下滑5.6%、0.7%。液态乳品消费好转由于疫情影响,上半年礼赠市场销售额下滑,但相较第一季度有所回暖,自购买渠道表现稳定。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液态乳品自购买渠道同比销售额增长率为3%,较第一季度有所回升。同时,礼赠市场液态乳品销售额增长率仍处于下跌状态,二季度液态乳品同比销售额增长率为-34%,较第一季度有明显改善。据中银证券毕翘楚、汤玮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二季度乳品行业受疫情影响减弱,行业动销改善,全民营养意识增强。二季度以来,出行限制和物流影响基本消除,终端小店已经逐步恢复。此外,端午节等节日使得走亲访友需求增加,有利于带动高端产品消费。不仅如此,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消费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对营养健康、提高免疫力的关注度大幅提高。5月28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及荷兰皇家菲仕兰联合发布了《2020中国奶商指数报告》。报告显示,随着疫情期间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奶商指数整体提升至62.7分,调研结果显示,疫情期间四成以上的成人和儿童增加了乳制品摄入量,乳品摄入的种类也更多元,超过96%的公众认为喝奶对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大。疫情过后消费者对营养的认知和意识有所提升,这从长远来看利好乳品行业。综合以上分析,通过上半年乳品消费表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液态乳品市场逐渐恢复,消费回暖。随着社会经济秩序基本恢复正常,液态乳品消费逐步好转,上半年液态乳品销售额增长率较一季度明显提升。第二,成人奶粉发展趋势向好,线上消费比重更高。上半年,成人奶粉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仍实现较好增长,而且相比液态奶,成人奶粉线上消费的比重更高。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影响,成人奶粉市场消费在未来存在增长空间。第三,疫情后消费习惯发生转变,消费者更重视健康化、品质化产品。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人们的健康意识大为提升,乳制品的高蛋白、增强免疫力等特性将为其迎来发展契机,功能性乳制品的细分市场开发存在机遇。(课题主持人:刘 溟 执笔:裴 文)附注:1、凯度消费者指数研究方法:确定一组相对固定的研究群体/家庭户,通过科学的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固定的样本,连续记录他们的实际购买行为。通过规模与概率成比例(PPS)的方法抽取样本家庭,样本家庭户数包括40000户样本(373个县级以上城市)。2、时间说明:P:覆盖4周时间长度;每年13个P;记录方式:P1,P2,P3……P13。MAT:覆盖13个P的时间长度;记录方式:MAT20P6,即覆盖周期为:19P7-20P6。YTD:覆盖从需要分析的P至当年的P1;记录方式:YTD20P6(20P1-P6);YTD19P6(19P1-P6)。3、品类定义:快消品是指用于日常消费的使用寿命较短、消费速度较快的食品饮料、日化品类;液态乳制品包括:常温液奶、常温乳饮料、常温酸奶、低温牛奶、低温酸奶、活性乳酸菌饮料;成人奶粉包括:普通成人、中老年、学生、女性、特殊人群奶粉。4、指标说明:销售额:某产品的金额销售规模销售量:某产品的数量的销售规模平均价格:某产品单位重量的金额,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市场营销因素户均购买量:购买某产品的消费者平均每个家庭的购买数量,表现消费者购物篮的大小购买频次:某产品购买者的平均购买次数,反映消费者的消费次数单次购买量:某产品购买者的平均每次购买数量,反映消费者单次购物篮大小购买者数量:某产品购买者的数量,反映消费者的规模大小渗透率:购买某产品的家庭户百分比,表现消费者群体大小,反映产品的消费者覆盖能力5、新零售渠道:利用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的场地,增加一种或多种消费模式,供消费者亲身参与,如包含生鲜产品加工区、餐饮区、阅读休闲区等消费模式。消费者通常使用线上支付,店家也提供配送服务。如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6、城市划分说明:县级市及县城、地级市都是依据行政区划进行划分,省会城市包括行政区划中的省会城市以及大连、青岛和深圳3个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北上广成四个重点城市的选择是在东南西北各选了一个代表城市,经济比较发达,消费能力也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