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同工同酬

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智能制造方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内学习、实训,重点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职业能力;然后到校外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强化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国内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发动智能制造专业群学生,将智能制造相关知识融入到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素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真实项目导向教学+创新发明成果的转化+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真实情境之中,模拟各种工作角色,以切削加工行业智能制造模式为教学实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合作完成切削加工行业智能制造流程每一个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及工艺规划、生产计划编排、生产准备、生产运行及生产设备运维调试等工作。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积极参加全国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及职业技能大赛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以及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精神,初步形成基本职业能力及创新素质。顶岗实习实现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强化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培养面向整个智能制造产业体系,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按照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引导,能力递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综合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来制定教学进程控制方案。即第一学年进行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素质模块的学习;第二学年根据岗位目标定位,对专业核心技能进行重点培养,并引入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能力扩展课程;第三学年,半年校内进行企业顶岗项目开发,半年企业顶岗实习,如图所示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

火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1个专业:智能制造工程,带你详细了解它!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确定新增审批专业名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正式通过教育部审核予以备案,小萱这就带你了解一下它!01、设置背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开启了智能制造的新领域,给制造业带来新的理念、模式、技术和应用。人类社会步入“工业4.0”时代的背后,智能制造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一个新的制高点。制造业的巨大变革同时带来了本科教育理念上的转变,亟需培养智能制造工程领域大量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紧缺专门人才。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开始启动新工科专业建设,“智能制造工程”已成为热门的新工科专业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始终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使命,面向制造强国战略对先进航空航天与高端制造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学校从战略全局统筹规划,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为主体专业依托,结合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相关专业优势资源,倾力打造“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培养面向航空航天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学科交叉高层次专门人才。02、专业概况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计划每年招收30名本科生,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为承载学院,将联合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计算机学院等单位实施专业交叉培养模式,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专业面向,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系统掌握智能制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智能制造工艺与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生产管理及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具有从事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应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敢于面对未来挑战,富有创新潜质,具备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善于学习实践的高素质学科交叉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具备培养潜质的复合型科学研究人才。03、核心课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规划的核心课程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大类平台类、机电控测基础类及智能制造专业类。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具有4个显著特点。首先,夯实智能基础。设置了工业智能与软件、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孪生与信息物理系统等课程,为学生建立智能制造的技术基础与专业间桥梁;其次,融合机电控测。有效与机械工程专业的机械、电子、控制、测试四大模块平台课程进行衔接,为学生在掌握机械工程技术基础之后从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习与实践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强化综合实践。上述专业基础课以及智能(增材、机加、装配)工艺与装备、数字化制造、智能工厂与管理专业课都将开设配套实验课,专业课中还设置了依托智能学习工厂的智能制造综合实践,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第四,重视自我培养。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重视学生的自我培养,在必修课基础上,专业将规划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无损检测、设备运维与健康管理、制造信息系统、虚拟与增强现实、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云服务制造、机器视觉与机器学习等若干选修课程模块,并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与发展规划,自主设计个性化的专业选修课程方案。主干课程包括:智能制造导论、工业智能与软件、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孪生与信息物理系统、智能(增材、机加、装配)制造工艺与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生产运作与管理,智能制造综合实践等。智能工厂及其技术层级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生产运作与管理智能工厂管控平台04、师资队伍自上世纪80年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成为国内开展智能制造研究的主要单位之一,在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技术、智能工艺与装备技术、智能生产系统与管理技术、工业云制造模式协同制造技术、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学科比较优势。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所依托的学术优势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数控及伺服控制、先进制造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生产工程、产品保障服务、现代质量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化工程、服务型制造等。作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主要依托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拥有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拥有工信部“航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数字化设计制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高效数控加工技术创新中心、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的机器人技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类)、北京市高效绿色数控加工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创新基地等。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师为主体,还有部分师资将来自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校内学科交叉单位以及国内制造工程领军企业和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员。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目前有教师180余人,院士(兼职)2人、各类高层次海外及青年人才38人,其中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现有教授19人,副教授20人。05、特色资源围绕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7部;充分依托多个国家和部委的科研教学平台或工程中心,完成智能制造工程实验教学条件的建设和更新;通过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智能制造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精密特种制造等行业内龙头研究所、公司具有密切的行业联系。06、国际化培养深度参与学校“远航计划”和校际学生交换项目,专业依托学院具有成熟的国际化交流平台,与英法等国多所国际名校开展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和双博士学位工作,形成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合作课程和交流机制(中法)。与美国加州伯克利等知名大学长期开展“暑期学校”计划,打造特色暑期小学期。年均数百人次专家学者师生互访,中青年教师均具有海外学习或访学经历,本科毕业生年均出国继续深造比例达22%以上。读到这里,你了解我航新增设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了吗?2020年北航本科大类招生专业中,智能制造工程为工科试验班类(航空航天类)新增专业方向。对新增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可选择对应的大类报考,报考成功后,经过一年的大类培养,可在大一结束时进行具体学院或专业选择。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来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编辑 | 钱思远

则隐

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将扩招:培养模式将改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将扩招:培养模式将改变,重点发展这些交叉学科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扩招途径有哪些?首先是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综合考虑有关高校高水平师资、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和攻关任务,以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等情况,安排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招生计划专项增量。2019年,教育部就已确定人工智能为新增重点支持领域,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共安排29所高校博士生专项招生计划增量180人,并要求高校按不低于1:1配套支持积极实施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为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贮备战略人才。其次是积极引导高校通过实施常规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办法,切实优化招生结构,精准扩大人工智能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2月28日10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人。2020研究生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并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将重点发展哪些学科?意见提出,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处理与挖掘、智能芯片与系统、数据分析与大数据系统、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相关方向建设。鼓励高校统筹各类资金,支持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逐渐形成学科优势特色,推动人工智能向更多学科渗透融合。2019年,我国在35所高校布设了首批人工智能专业点。此外,人工智能相关本科专业还包括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电机电器智能化、智能体育工程、智能车辆工程,以上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布点共1082个,相比2018年增加86%,形成了一批“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更多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教育部2015年发布了新版的高职专业目录,设有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产品开发、智能控制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等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2016年增补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2018年,全国共有971所学校开设有2277个相关专业点,共招生18.47万人。较2017年,开设相关专业点的学校数量增加51所,专业点数增加376个,招生数增加4.1万余人,约增加309%。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人才需要着重培养高层次人才。然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指出,我国人工智能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跨学科创新平台不足,学科建设缺乏深度交叉融合,基础理论、原创算法、高端芯片等方面突破较少,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性不强,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人工智能专业将如何培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指出,“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复合培养’,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大力提升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意见提出,设立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依托“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在人工智能发展重大问题和突破方向上,实行联合科研攻关和融合育人,强化课程体系、计算平台、实验环境等条件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共建,在资金、项目等方面优先支持。意见提出,密切校企合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产业联盟和骨干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合作建设面向重大研究方向或重点行业应用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应用场景平台、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和实训基地,共建示范性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鼓励企业参与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组织开展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技能竞赛,引导学生以企业实际问题开展创新创业实践。2018年,教育部组织华为、腾讯、百度、阿里、京东、谷歌、微软等多家企业与高校实施了“智慧环境下《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基于人工智能教育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中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评价研究”等1727项人工智能相关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天津大学与中科拓视、武汉大学与小米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与容联云通讯、防灾科技学院与百度等分别成立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意见提出,确立专项任务培养研究生机制。以多学科交叉解决重大问题的专项任务作为研究生课题主要来源和培养载体,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在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中,自主确定研究生培养规模,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成本分摊机制。对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博士生,高校应参照科研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保障和提高博士生相关待遇的具体办法,保护博士生的合法权益。

大宁静

AI考研择校:人工智能专业排名前8强大学

7、8月正是高考择校择专业的关键时期,很多学校新开了很多高科技等国家重点发展的科技类专业,如人工智能、材料等专业,那么,人工智能考研择校可以选择哪些学校呢?全国人工智能专业高校排行榜1.清华大学“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以下简称智班)由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于 2019年5月18日创办,成立智班是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整体学科布局上的重要举措,既是对清华乃至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布局的积极响应,也将进一步拓展清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格局。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院长姚期智院士将担纲智班首席教授。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学之一,1988年成立人工智能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年建立我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从上世纪的指纹识别、人工耳蜗算法、汉字信息处理,到近期的媒体智能、大数据智能、类脑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重点方向,北大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创新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突破。3.浙江大学浙江大学于1978年招收了第一批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始了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1982年7月30日,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室成立,1987年人工智能研究室升格为人工智能研究所。经过数十年发展,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的科研方面成果显著(如跨媒体智能、大数据智能、文物复原与保护、脑机接口、增强现实等),积累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提供了厚实的师资保障。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部也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浙江大学潘云鹤院士均为牵头人,浙大多位教授参与这些方案的制定。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于2019年获批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并开始招生。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单位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创建最早的学院之一,也是目前学校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拥有国内第一大电类学科群,涵盖强弱电、软硬件学科。自2016年起学院依托IEEE试点班在国内率先开展人工智能方向本科人才培养,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工智能专业由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专家、图灵奖得主、美国康奈尔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双聘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John Hopcroft亲自掌舵,学院七个一级学科及图灵研究中心提供最优质师资保障,聚力打造交大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特色。人工智能专业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大需求,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卓越创新人才为目标,探索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和交叉应用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5.南京大学南京大学于2018年3月5日下文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致力于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人工智能学科高峰,以自身实践探索人工智能内涵式发展新道路,形成“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态势,建成国际一流的学术重镇和人才高地。吕建院士领导的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2012、2017 连续三次获评优秀,名列全国计算机领域第一;形成了一支以周志华教授为首的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团队。南京大学文理工医学科形成交叉优势,为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6.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以本科生为起点,下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拟建)"两大专业。来自中英两国智能机器人与类脑人工智能范畴的科学家、工程师及产业界代表齐聚复旦大学,共同展望智能机器人范畴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讨感知记忆、控制决策、脑机融合等前沿与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从高通在人工智能范畴的研究史咱们可以看出,“终端人工智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7.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于2018 年 5 月 5 日成立。该院将按照理论、技术、平台、应用 4 个层次,人工智能基础与机器学习、智能控制理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工程、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人工智能应用(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土木、智能金融与商务、智能养老、智能遥感等)8 个方向组建。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28日,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由中科院自动化所担任主承办单位,联合计算所、沈阳自动化所、软件所、声学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为共同承担单位。人工智能学院面向国际科学前沿,下设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基础、脑认知与智能医学、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等6个教研室,拥有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以上就是关于人工智能择校的前8个实力派学校,去年,人工智能专业博士毕业生被华为以200万年薪高薪聘用,给了很多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勇气继续学习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作为高科技专业,发展前途十分可观,已经成为很多理工科学生的选择。

朝阳门

考研:7大专业率先扩招,一个工资低,还有一个广受高校“追捧”

自从考研扩招消息发布,学子们都在翘首以盼,期望自己报考的专业能够不吝其啬的大量扩招,让自己顺利上岸。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教育部近日又发表了文件,根据战略发展和民生领域确定了今年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六大主要专业。它们分别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和专业。虽然尚未涉及具体高校的扩招分布,但已明确指出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以向这些公共卫生和创新能力弱的城市输入创新人才。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几乎涉及了患者从入院-治疗-康复出院的各个环节。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都获得了A+,其次像北京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都非常受到业界认可,有志向学临床医学的同学可以试试冲一下这些高校哦,未来将前途无量。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似乎是人们关注度最小的专业,相比较其他医学专业比较冷门,但其实这个专业离我们生活也并不远,如保健院、卫生防疫站等公共预防类医院大多都是这个专业的人员。如果想报考这类专业,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专业是专门负责研发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最为常见的就是设计电路板,属于制造业不可缺少的专业门类。这个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为开设的院校不多,毕业生少,但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就业非常可观!软件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因为目前国内使用的很多办公软件、设计软件、系统软件等专业性软件都由国外购买版权,国内若想将产业链高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就必须大力研发适合本国环境的创新性软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但这个专业唯一不好的就是学费太贵了,所以现在很多本专业的大学生都选择跨专业考去计算机专业。新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之中的其中一个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金属材料学科;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的高分子材料;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材料加工学科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过材料专业也常常被学生吐槽为没“前途”的冷门专业,硕士毕业也才5000左右的工资,让该专业的学生头疼不已。先进制造先进制造业专业是智能制造的代表和主攻方向,严谨的说它并不算一个具体专业,而是指制造业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谓是创造“大国重器”的助推器。报考这个方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选择大学:该校机械自动化专业如何?该校计算机专业如何?该校是否重视学科间的交叉发展?如果这三点都能满足,那就选它选它。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专业,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都离不开人工智能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020年3月3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人工智能专业以新增180所高校位居所有新增专业第一位,成为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广受各大院校“追捧”。代表性的高校有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报考哦,这可是本时代最前沿的学科了,赚钱都是小问题!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赶上扩招的顺风车哦~

两仪

180所高校获批新增人工智能专业,你建议报考吗?

机器之心报道参与:张倩、杜伟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约 180 所高校通过了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审批,其中既包括理工类、综合类高校,也包括语言类、医药类等专业性较强的高校。3 月 3 日,教育部官方网站更新了「关于公布 2019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 1672 个、审批专业 181 个(含 130 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 51 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 47 个,撤销专业 367 个。其中,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达到了 180 所,也是本次新增备案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科。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校也占到了 100 多所;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也都有数十所学校通过审批。以下是本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名单,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有 15 所,此外山东(14 所)、江苏(11 所)、河南(10 所)、安徽(10 所)、湖南(9 所)等人口教育大省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数量居于前列。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自 2017 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通过其他创新机制,将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列为重要建设任务。2018 年 4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这份文件指出,到 2020 年,国内应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到 2030 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2019 年 3 月,教育部批准 35 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是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在国内第一次大规模获批。去年获批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名单。相比于去年的 35 所,本次的 180 所新增也反映了人工智能专业的火爆程度。2019 年 5 月,清华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从 2019 年秋季开始招收本科生,简称为「智班」,由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担任首席教授。本科低年级教授数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核心课程,高年级采用 AI+X 课程项目的方式,进行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并设置产业联合实习机会,促进产学研相结合。2020 年 2 月 24 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依托「双一流」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高校踊跃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对于弥补我国 AI 人才的缺口是件好事。但同一专业的扎堆开设可能造成专业过热、师资紧缺、教学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想要报考人工智能专业的同学需持谨慎态度。高校扎堆开,报考需谨慎人工智能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未必每个学校都有足够的师资支撑起这样一个专业的系统培养。而且,人工智能可能是一个非常「烧脑」的专业。以南京大学为例,该校的人工智能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课表包含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离散数学等诸多数学基础专业。该校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教授曾在采访中表示,人工智能面临的问题千变万化,解决问题涉及到多种数学工具,高水平人才必须有好的数学基础。在谈到与传统计算机科学专业在数学教学方面的差别时,周志华表示,传统计算机学科的数学教学情况是: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课程的内容很浅,通常不开设矩阵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内容仅是蜻蜓点水;最优化方法课程一般不开设;数理逻辑课程一般是选修。这造成学生在学习人工智能核心课程时有很大障碍。最后,大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与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几乎是「无所不能」,这种「强人工智能」目前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而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只是「弱人工智能」,只能完成一些相对简单的任务,因此,有此认识误区的同学还需要重新了解一下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人工智能专业的问题,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刘知远教授的答疑帖:《写给正在填报志愿并对CS/AI感兴趣的考生们-2019》。在这个帖子中,刘知远教授解答了「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学什么」、「人工智能怎么学」、「人工智能去哪儿学」等问题,对于想要了解这一学科的同学大有帮助。参考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003/t20200303_426793.htm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3/t20200303_426801.htmlhttps://zhuanlan.hu.com/p/68474477?

满苟得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研可以选择人工智能领域的哪些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知识体系上涉及到计算机基础、网络通信和电子科学三大块内容,同时会相对完整地学习数学和物理的相关课程,所以在读研时会有更多的方向可以选择,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选择人工智能相关方向是不错的选择。人工智能从大的研究方向上分为六大方面,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动推理、知识表示和机器人学,其实这六大部分本身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只不过各自关注的研究点有所不同而已。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机器人相关方向,另外也可以关注一下智能装备等方向。当前智能制造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人才需求,而在发展的初期,人才的需求将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这会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方向非常多,比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数控等方向都是不错的选择,发展空间也都比较广阔。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与各自高校的资源整合能力有密切的联系,不同高校在方向的设置上也会有所侧重,这一点在报考前应该多做一些具体的了解。通常来说,考生应该重点关注三方面内容,其一是目标学校整体的资源整合能力;其二是目标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实力;其三是目标学校的行业资源整合能力。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哀溺

教育部将持续增加智能制造领域专业布点

智能制造领域未来可期,但专业人才紧缺,咋办?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快完善智能制造人才发展战略的建议”。对此,教育部近日答复称,在本科专业设置上,截至2020年,已批准设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等28个新兴工科专业;在高职专业上,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达150多个,今后还将落实专业目录动态更新机制,开展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持续增加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专业布点。教育部介绍,目前正推动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也启动了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首批遴选294所高校的966个与智能制造相关本科专业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首批认定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项目群,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此外,教育部还引导和推动3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大规模培养智能制造领域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遴选确定首批建设单位197所,建设56所高水平学校和253个高水平专业群,其中智能控制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智能技术等与智能制造相关的专业群接近100个,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今后,教育部将进一步研究国家人才战略,推进智能制造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完善知识普及和教育方式,系统推进智能制造人才培育工程。在优化高校教育专业知识结构方面,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各层次人才需求分析预测,调整学科专业目录,引导各院校增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不断提高与产业需求契合度。一方面,优化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统筹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将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等8个专业学位类别,支持有关高校增列了机械、电子信息等73个博士和硕士点,支持在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智能决策与控制等58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另一方面,优化本科专业设置,截至2020年,批准设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等28个新兴工科专业,覆盖28个省区市331所高校,2019年新增专业布点2736个;同时,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在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的基础上,2016年至2019年先后增补了31个专业,现已有779个目录内高职专业,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150多个,2019年,设置专业点近2万个。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设置了80个专业,包括智能制造工程、物联网工程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24个。下一步,教育部将落实专业目录动态更新机制,开展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做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制)订工作,指导各省市地区、有关单位开展人才需求与学科专业设置调研,做好学科专业布局规划,提高与产业需求契合度,引导各院校设置相关专业,持续增加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专业布点。【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职业院校如何建设智能制造专业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依然以成为世界的商品输出国,由这次新冠状病毒疫情就可以看出中国在世界承担的重要角色,短短的2个月中国制造业按下暂停键,世界各国的企业纷纷受到影响,出现了外企不能正常运行,陷入亏损状态。未来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我们将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智能制造与无人化工厂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当下人才的培养则成为重中之重,中国职业技术学校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合未来工厂需求的人才?是所有职业技术类学校建设负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国家也陆续出台了指导性文件,如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全国各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技术、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增幅较快,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调查,在调查的286所高职院校中,智能制造机械类专业(群)已经达到195所。铭知一智能科技赵灯进认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时,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实训设备的短缺是各院校存在的普遍现象,在提高专业的师资力量和配套的实训设备之时,对在校学生的教育需要两手抓“理论+实训”,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是培养学生的有效方法。打破学校一直以来常规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型,以实训为主,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掌握必备技能。学校就需要搭建与之配套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单个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系统(智能制造实训系统)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单个工业机器人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的学习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和功能;智能制造实训系统的学习,可使学生学习工业机器人的具体应用以及机器人与其它设备交互应用,加上配套课本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目前在职业技能学校搭建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时出现一种错误现象,就是大多数职业学校跟风式的建设一条智能制造生产线供学生学习,大型生产线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可是单独建设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并不能起到全面的教学目的,因为智能生产线的占地面积大,建设起来投资多,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学校里的实训老师就做不到让每个学生充分的深入学习。所以,在建设智能生产线时,最好要搭配智能制造的模拟实训系统来协助实训学习,智能制造模拟实训系统的优点是:l 价格便宜;l 占地面积小;l 安全性高;l 学习方便;l 可以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充分深入学习。在目前的市场上,大多数教学设备生产公司所销售的实训教学设备还是自动化相关的实训设备,并不能达到智能制造的学习目的。所以学校在建设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专业时不可盲目的投资搭建,要充分的认识智能制造的含义,从互联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去理解。选择最具教学的智能制造模拟实训设备。学校要努力做到给每一个学生相同的学习环境,确保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是相同的,避免出现学生在毕业时所学技能残次不齐,有的技能好,有的技能差。要让每个学生在走出校门时都能够自信地进入所属工作岗位。最后提示,考虑到高职学生与中职学生的教育程度不同,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上的培训目标也是不同的,需要区别对待培训目标与培训计划,日后毕业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不相同的。此文仅供职业类学校参考!谢谢!获得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铭知一智能科技

静观

研究生学科重大调整!交叉学科布局已成高校发展必然选择

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我国将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并将集成电路专业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企业发展以及科技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高层次人才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这直接导致交叉学科建设势在必行。因此,我国许多重点高校都开始对多个不同方向的学科交叉平台进行建设。今天,胖猫老师就为大家总结一下将重点布局交叉学科的学校情况,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复旦大学2020年7月8日,复旦大学组织召开了“十四五”规划科研专题调研会。桂永浩常务副校长总结时指出,要加强医学与文理工科的交叉融合发展,特别是在临床领域的医理、医工合作;鼓励理工科教授与临床医生进行思想碰撞,加强理工科对临床应用的合作和支持。同时,加强生物医药、新药研发、转化医学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并以此为导向组织团队。同济大学2020年6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者之一,同济大学立足智能技术,通过同济大学电子信息、物理、数学、土木、城规、测绘、交通、汽车、机械、材料、医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在智能感知、智能计算、分布式控制、自主决策、智能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或方向开展研究,特别是近期在城市智能化建设与管理、智能医疗等方向取得了突破,并形成了相应的示范效应。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6月16日为上海交通大学“云开放日”,上海交大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特色、强势学科交叉融合,拟推出7个双学士学位试点项目,涵盖工理交叉、经理交叉、法经交叉、医管交叉等领域,培养创新型交叉复合人才。修读双学士学位试点项目的学生在本科毕业时,将拿到双学士学位证书。还有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都在进行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