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十二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金融助力知识产权运用促进论坛暨‘专交会’金融助力团首届年会”在大连举办,论坛上,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成功发布《人工智能中国专利质量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仪式由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下称“国家平台”)副总经理马天旗主持,国家平台总经理助理杨倩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高级项目经理李国红共同启动,并由杨倩致发布词。自2010年人工智能在语音和视觉两个领域产生突破性进展以来,技术突破工业红线就成为社会的共同期待。在市场需求拉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中国爆发了人工智能创业热潮,成为了世界瞩目的人工智能摇篮。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累计44万余件,已经超越美国成为AI领域专利申请量最高的国家,排行世界第一。然而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依然还存在着基础层创新产出较少、国外专利布局程度较低等问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知识产权日益取代资源、资本等要素,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因此在关注创新成果数量的同时,还要提高质量,数量与质量兼具,以高质量创新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和保鲜剂,才能实现长远布局。报告依托国家平台专利数据库和IP7 专利分级管理系统,分别对近10年来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专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智能推荐、云计算和知识图谱八个细分领域专利整体情况及主要创新主体专利情况。报告显示,专利数量方面,近10年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快速发展,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有较大的提升。申请量近5年年平均增长率为32.4%,授权量近5年年平均增长率为37.7%,广东和北京是我国人工智能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百度公司专利总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处于领先地位。在细分领域专利布局方面,百度公司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自动驾驶、智能推荐、知识图谱等领域专利数量居第一位,中科院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专利数量居第一位,浪潮集团在云计算领域专利数量排名第一。专利质量方面,从技术、法律、市场、战略、经济五大价值维度对专利价值进行分析,发现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专利质量集中分布在5-6级,占比59.3%,7-8级专利占比33.4%,9级以上专利占比3.2%;而我国主要创新主体,包括百度公司、腾讯公司、华为公司、国家电网和阿里巴巴等公司的专利质量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专利质量较高,集中分布在7-8级,但9级以上专利均较少。百度公司在较高质量专利数量上领先于其他创新主体。在具体细分领域的专利质量分析中,百度公司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自动驾驶、智能推荐、知识图谱等领域,较高质量专利(7级及以上)数量较其他创新主体多。云计算领域,华为公司较高专利数量较多,微软公司在华布局的较高质量专利也较多。计算机视觉领域,三星公司较高质量专利数量相对较多。报告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利质量现状的四条建议,其一是加强高质量专利的全球布局,提升专利市场价值,百度公司、华为公司等国内巨头较为注重专利的国际布局,但多数国内创新主体的专利国际布局较少或没有;其二是重视专利的法律价值培育,国内创新主体,特别是高校的专利法律价值相较于国外创新主体 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三是重视专利组合,特别是高价值专利组合的培育,提高专利的战略价值,国内企业以百度公司、华为公司为代表,均比较重视专利组合布局,但整体上,多数创新主体专利组合的培育意识还有待加强;其四是加强专利运营,促进技术转移转化,人工智能领域是发展相对快速的领域,技术生命周期相对传统行业较短,更应该重视专利技术的快速转移转化,在分析中,发现该领域创新主体,不管是企业还是高校,专利运营情况均较少。报告的发布引起了在场观众和媒体的密切关注,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 夏红曼 曹莉)
【编者按】2018年4月21日,《中国股票市场质量研究报告(2018)》在天津南开大学发布。该报告由南开大学中国市场质量研究中心历时近一年完成,从股票市场系统整体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包含市场效率、市场公正以及系统性风险三个维度的股票市场质量体系,设计了一套微观度量指标,并采用交易大数据度量了中国股票市场质量。报告主要结论是:第一,总体上讲,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监管制度的不断优化,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但各维度的改善程度不均衡;第二,我国股票市场质量中市场效率与市场公正维度内部的发展也不均衡;第三,与国际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质量三个维度的表现差异非常明显;第四,我国股票市场质量三个维度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报告还分别就市场效率和市场公正的改进以及系统性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股票市场质量研究报告(2018)》已由中国金融出版社正式出版。澎湃新闻经授权摘编该报告第十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以下是该章第一节“主要结论”部分,略加重新编辑。股市异常波动对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产生了非常显著的不利影响,但这种负面影响随着股市的发展呈现明显减弱的趋势。图为2015年7月27日,沪指暴跌逾8%,逼近3700点,沪深两市近两千股跌停。 视觉中国 资料图以下是《中国股票市场质量研究报告(2018)》的主要结论。首先是分别涉及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效率、市场公正以及系统性风险三个维度的主要结论。然后是从整个股票市场系统的角度对比分析各维度主要结论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并总结我国股票市场的总体质量。一、市场效率(一)配置效率关于配置效率的主要结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与国际股票市场相比, 我国股票市场配置效率还较低。我国股票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抑价率均值超过200%,再融资折价率超过80%, 明显高于国际发达股票市场以及大多数新兴股票市场。第二, 我国股票市场配置效率总体上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但近些年呈现下降的趋势。在股票市场设立的早期,IPO 抑价率季度均值甚至超过4400%,再融资折价率季度均值也超过了600%。但随着股票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IPO抑价率与再融资折价率都出现了大幅且持续的下降,说明配置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2006 年之后IPO配置效率与再融资配置效率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导致配置效率下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不能适应股票市场发展的新要求,甚至出现倒退现象。2006 年定向增发的推出虽然便利了发行企业融资,促进了股票供需平衡,但监管未能及时跟上,使部分发行人利用定向增发进行利益输送,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加剧了信息不对称问题。2011 年与2017 年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没有降低投资者参与一级市场的热情,反而延迟了股票市场价格发现功能,降低了一级市场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参与股票市场的信心,损害了股票市场功能,导致股票市场配置效率明显下降,并且恢复得比较缓慢。 (二)运行效率关于运行效率的主要结论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总体上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从1991 年到2017 年呈现较为明显的持续改善趋势。除去2015 年和2016 年股灾期间的波动,相对有效价差均值已经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下降了四分之三以上,比股市设立初期更是下降了85%以上。第二,股市异常波动对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产生了非常显著的不利影响,但这种负面影响随着股市的发展呈现明显减弱的趋势,说明股市运行效率的提升正在逐渐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在股市发展的早期, 股市波动的影响非常明显。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转融通等业务的相继推出提高了我国股票市场自我稳定的能力,从而削弱了2015年和2016年连续发生的股市异常波动对运行效率的不利影响。第三, 流动性与运行效率之间总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而且随着股市的发展这种关系越来越稳定, 进一步说明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在不断提升。第四,就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成本而言,信息不对称有关的成本大约占70%,而订单处理、存货管理等非信息不对称成本占比30%,但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运行成本结构差异明显。就上海证券交易所而言,与信息不对称有关的运行成本平均占比超过了80%,但这一比例对于深圳证券交易所还不到60%。(三)信息效率关于信息效率,本报告的主要结论有三个。第一,虽然比股市发展早期有所改善,但不同指标给出的结论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我国股票市场信息效率的改善并不明确。日内方差比绝对值的结果表明信息效率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但日内自相关系数绝对值与波动率却表明信息效率不仅没有改善,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基于日间数据的特质信息含量与信息吸收速度表明,信息效率改善并不明显,而且波动较大。这一结果与运行效率的显著提高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在不同维度的表现并不一致。第二,股票市场异常波动对信息效率的影响非常明显,说明我国股票市场信息效率建设的基础仍然不牢固。股市暴涨经常伴随信息效率的快速下降,但股市暴跌后信息效率恢复到原来水平却需要更长的时间。第三,股价中异质信息含量以及股价吸收市场信息的速度一直都不稳定,尤其是股价信息含量波动非常剧烈。以上是针对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各效率指数得到的结论。如果将市场效率作为整体与国际主要股票市场比较,本报告还可以得到如下重要结论。首先,总体上我国股票市场效率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但市场效率不同维度的发展并不均衡,结构差异非常明显。运行效率的改善持续且稳定,信息效率的改善并不明显,配置效率虽然不断改善但波动较大,并且在近些年呈现一定的下降态势。其次,与国际主要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但信息效率却排名靠后,进一步说明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发展不均衡。再次,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化重要改革对股票市场质量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发行制度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在初期明显改善了配置效率,但后期为稳定市场而出台的措施对配置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形成了配置效率的波动上升趋势。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提升了股票市场运行效率,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交易机制的完善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运行效率,对信息效率也没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最后,市场公正的提升对配置效率、运行效率与信息效率的改善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增加弱化了这种积极的影响。二、市场公正(一)市场操纵首先,对沪深两市市场操纵行为的监测结果表明,在连续交易操纵方面,2003-2011年沪深两市发生可疑连续交易操纵行为的情况日益严重,但自2012年以后,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其次,在开盘价操纵方面,沪深两市发生可疑开盘价操纵行为的情况逐步改善,但对被监测出发生开盘价操纵的股票而言,被操纵的严重程度有逐步提升的趋势。再次,在收盘价操纵方面,沪市发生可疑收盘价操纵的严重程度有所加剧,而深市发生可疑收盘价操纵的情况明显改善。对收盘价操纵监测结果的横向比较也表明,沪市的情况更为严重。不仅如此,2003-2005年沪深两市的收盘价操纵具有明显的月末效应,但该月末效应自2006年后逐步消失;沪深两市不存在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最后,日均总市值规模较小、日均换手率较低的股票更容易成为市场操纵的对象,因此监管部门应重点关注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差的上市公司股票。(二)内幕交易首先,沪深两市发生可疑内幕交易行为的严重程度逐步改善,并表现出较强的顺周期性, 即沪市和深市的可疑内幕交易行为均与股票市场行情有较强的关联性。其次,从疑似发生信息泄露数量的绝对水平来看,基于成交价的信息泄露模型所得到的监测结果通常高于基于成交量的信息泄露模型,表明股票市场的内幕交易行为往往更容易引起股票超额收益发生异常变化,而引起成交量的异常变化相对较少。因此,发生可疑内幕交易的股票主要集中于流动性较差的股票。(三)信息披露违规首先,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状况的分析表明,历年信息披露违规案例的数量总体上呈逐年增加趋势。从历年信息披露违规案例平均处罚周期的变化来看,违规案例的平均处罚周期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趋势,表明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发现能力及处罚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其次,推迟披露、虚假记载及重大遗漏为发生次数最多的违规行为,表明在各项信息披露原则和要求中,上市公司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程度仍有待提升。其中,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主要体现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披露时限较长或不符合披露时限要求;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文件上做出与事实真相不符的记载,尤其是涉及关联交易、违规担保、实际控制人变动、公司对外投资等重大事件时,出现虚假信息披露;信息披露缺乏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故意隐瞒广大投资者有权利了解的公司重要事项及重大问题,包括对关联交易情况,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层持股变动情况、资金投向等信息披露不充分等。以上是针对市场公正各维度的结论。如果将市场公正作为整体并与国际主要股票市场进行比较,本报告还得到如下重要结论。首先,尽管总体上我国股票市场的公正水平呈不断提升趋势,但各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得到遏制的程度有所分化,表现出一定的结构性差异。一方面,从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情况来看,内幕交易、开盘价操纵方面的改善最为显著,连续交易操纵、收盘价操纵方面的改善程度相对较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处罚效率仍有待提升,从而难以切实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另一方面,从沪深两市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比较来看,深市实施收盘集合竞价制度以后, 发生收盘价操纵的严重程度明显改善。除此之外,沪深两市在其他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程度上基本一致。从深市分板块来看,各板块发生连续交易操纵、开盘价操纵及内幕交易行为的相对严重程度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逐步由主板上市交易股票为主向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交易股票占比提升转变。其次,经营稳定性较差、存在风险警示实施记录的上市公司股票更容易成为市场操纵或内幕交易的对象。因此,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证券市场操纵或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最后,有关股票市场公正的国际比较结果显示,与发达股票市场相比,我国沪深两个股票市场发生市场操纵及内幕交易行为的情况较为严重;与新兴股票市场相比,我国大陆地区股票市场发生市场操纵及内幕交易行为的严重程度较低; 与香港、台湾地区股票市场相比, 我国大陆地区股票市场发生市场操纵及内幕交易行为的严重程度处于中间水平。这表明,在防范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效果上,我国大陆地区股票市场尽管优于多数新兴股票市场,但与发达股票市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三、系统性风险首先,虽然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具有周期性变化特征,一直处于“累积-释放-累积”的循环当中,但是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具有上升的线性趋势,同时剔除周期性波动因素后,系统性风险指数具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在系统性风险维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其次,本报告基于冲击强度、传染力度和损失程度三个维度构建的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具有一定程度的前瞻性和预警性,能够较早地监测出股票市场中潜在系统性风险的积聚累积。在2007-2008年和2015年爆发的股市危机中,该系统性风险指数在危机爆发前均早已持续大幅下跌,对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爆发具备一定的前瞻预警功能。再次,从冲击强度、传染力度和损失程度三个维度来看,沪深两市主板的系统性风险水平低于中小板,中小板的系统性风险水平低于创业板。就负偏度系数、上下波动比率、价格同步性、流动性同步性、系统在险价值和系统期望损失等指标而言,沪深两市主板的指标均值低于中小板,中小板的指标均值低于创业板。最后,与国际主要股票市场相比,沪深两市系统性风险的相对水平在冲击强度、传染力度和损失程度三个维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沪深两市的价格同步性和流动性同步性在十三个市场(沪市、深市、香港市场、台湾市场、纽约市场、纳斯达克市场、伦敦市场、东京市场、澳大利亚市场、孟买市场、圣保罗市场、约翰内斯堡市场、莫斯科市场)中最高,即系统性风险传染力度最大;沪深两市的负偏度系数和上下波动比率在十三个市场中最小,即系统性风险冲击强度最低;沪深两市的左尾和右尾系统在险价值在十三个市场中处于中间位置, 即系统性风险损失程度相对较低。四、总体结论上述有关我国股票市场质量三个维度的结论可以总结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 总体上讲,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监管制度的不断优化,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 但股票市场质量各维度的改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就市场效率、市场公正与系统性风险三个维度而言,市场效率在2012年之前表现出显著的持续改善趋势,但之后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市场公正得到了持续改善;而系统性风险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但总体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第二,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在市场效率与市场公正维度内部的发展也不均衡。就市场效率而言,运行效率持续显著改善,信息效率则改善缓慢且幅度较小,配置效率改善显著但2012年之后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最终导致市场效率下降。就市场公正而言,我国股票市场的内幕交易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市场操纵行为方面的改善程度相对较低,其中开盘价操纵的改善程度最为显著。第三,与国际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在各维度上的表现差异非常明显。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冲击强度最低,损失程度相对较低。运行效率与市场公正处于中等水平,距离发达股票市场有一定距离,但要优于其他新兴股票市场。然而,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明显低于其他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传染力度明显高于其他股票市场。第四,我国股票市场质量三个维度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股票市场异常波动发生通常伴随着市场效率的明显下降,并且恢复的速度比较缓慢;市场效率的下降使市场不公正行为因成本减小而变得活跃,最终导致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上升,损害了股票市场质量。当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市场不公正行为的力度时,市场公正的提升通常伴随着市场效率的提升, 进而降低了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文|凌清 图|车宇世界、网络温馨提示:车宇世界,被网友称为车圈老干部,只做最真实的车评。有问题,来投稿,我们本年度开通车主来稿栏目,欢迎各位车主交流。随着中国车市消费观念的成熟,对于汽车质量的重视度,也逐年上升。从中国车市车型的表现来看,不难看出来,诸如途观L、帕萨特、天籁等车型,均因为存在安全问题,遭受到了较大的打击。帕萨特主流车与豪华车质量差劲缩小,异味、噪音受到诟病有鉴于此,作为权威机构的J.D. Power每年发布的新车质量研究,也就更受到关注。尤其是2020年J.D. Power发布的新车质量研究也与美国同步启用了全新的平台,研究结果更是受到广泛关注。J.D. Power发布的2020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显示,今年中国汽车行业平均的新车质量为127个PP100,豪华车的平均值是121个PP100,主流车为128个PP100。显然,与2019年相比,中国主流车的百车故障数与豪华车的百车故障数相比,差距大幅度缩小。这意味着,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新车的质量,呈现上升趋势。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趋势。 主流车与豪车质量差距缩小在问题方面,2020年消费者对于新车最为不满意的点主要集中在车内异味和噪音问题,这两个问题分别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对于健康和车内空气质量日渐重视。同时,由于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消费群体,他们对于车型的乘坐体验要求也更高,自然对于NVH也更为重视。在后续的研发中,中国汽车厂商应该更加注重消费者的这一变化。异味、噪音等问题最受关注中国品牌整体表现较差,低于行业整体水平中国品牌近些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无论是从设计上看,还是从配置的丰富度,乃至技术的提升,中国品牌车企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2020年J.D. 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显示,中国品牌的表现,整体依然比较差劲,在美系、韩系、日系、欧系等五大车系中,中国品牌的百车故障数依然是最高的,远高于行业整体水平。中国品牌车企质量表现较差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品牌的百车故障数平均值为135个,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27个PP100。显然,与国际主流品牌相比,中国品牌车企的百车故障数更高。这意味着,中国品牌汽车在品控等方面,还有着较大提升空间。毕竟,从报告上可以看出来,韩系品牌、美系品牌、日系品牌、欧系品牌的表现,均好于整体平均水平。大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品牌车企中,内部分化也比较严重。数据显示,少数中国品牌车企在品控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基本上达到了国际品牌同等质量水平。但是,大部分中国品牌车企的质量表现,还是比较差劲的。另外,一个可喜的变化是,,以质量或性能好为最主要购车原因的自主品牌车主比例从2015年的16%提高至今年的25%,而以价格便宜为最主要购车原因的自主品牌车主比例从12%下降至6%。这意味着,相比之前,中国品牌的美誉度和认可度,得到更好地提升。广汽传祺 本文结语:整体上,2020年中国主流车的百车故障数得到降低,意味着整体质量水准有所提升。但是,中国品牌车企在质量控制上,还有较大的差距。我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品牌车企还需要在品控上,多多下功夫。毕竟,从2020年J.D. 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上看,虽然中国品牌的美誉度有所上升,但是大多数品牌,在品控上,都有着较大的问题。声明: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凌清审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爱车,就来车宇世界,您的专属选择。
由J.D. Power打造的新车质量研究(IQS)素有“客户之声”的美誉。作为一项第三方市场研究和评级机构独立出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汽车行业研究,IQS也是迄今全球汽车行业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项专业性评级和研究,堪称汽车行业的“诺贝尔奖”。从2001年J.D. Power将新车质量研究(IQS)正式引入中国至今,J.D. Power新车质量研究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参考购车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在这17年里,J.D. Power新车质量研究也见证了中国本土汽车工业的强势崛起。不久前,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表示,做好一款消费者认可的高质量汽车产品,需要日积月累,久久为功。特别是在“万国”汽车品牌环伺、“洋品牌”扎堆的中国市场,自主品牌的崛起之路更是充满荆棘。蔡明介绍到,在J.D. Power发布的2017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报告中,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与跨国品牌新车质量的差距,已缩小至仅13分。这已经是两者差距连续七年缩小,在J.D. Power第一次开展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时,这一差距是惊人的396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质量提升方面取得质的进步,一步步迎头赶上国际品牌的过程中,有一家自主车企凭借持续不断的品质提升,在J.D. Power新车质量研究中,连续五年摘得中国自主品牌排行榜桂冠。这家中国自主品牌就是广汽传祺。在中国车市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广汽传祺如何做到五年如一日严控品质?在“焦虑”与“浮躁”的穹盖笼罩中国汽车人的内心时,广汽传祺不忘初心,破局未来的底气又究竟来自何方?传祺品质折冠IQS事实上,想要在J.D. Power新车质量研究中名列前茅,本身就是一件要求极为苛刻的事。而要实现连续五年位居自主品牌榜首更是难上加难。作为全球汽车行业公认的最全面综合、最严苛科学,也是最为权威的一套汽车质量评估体系,J.D. Power新车质量研究全球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已为全球汽车行业广泛接受并应用。在中国市场,J.D. Power新车质量研究每年通过对大量购车2-6个月新车车主的问卷访谈,邀请他们勾选出对所购新车出现的问题,来直观、民主、透明地评定新车质量。这包括了200多个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涵盖车身内装、车身外观、发动机/变速系统、驾车经历、配置/操控/仪表盘、座椅、音响/通讯/娱乐/导航和空调系统等8大类别。每款车的新车质量得分以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表达,得分越低,表明问题数越少,质量也越好。与此同时,每款车型至少访谈100位新车车主才能进入此项新车质量研究(IQS)的评级和排名。而从历年研究的数据来看,广汽传祺的产品在市场上取得热销的同时,新车质量仍在持续提升。专项调研显示,广汽传祺旗下的GS4、GA6、GS8三款车型每百辆车问题数今年上半年比2017年又进一步减少17%, 5%和22%,其中在“车身外观”和“音响/通讯/娱乐/导航”方面进步尤为明显。围绕一些车辆设计类问题,比如“空调开启后,发动机会不会乏力”以及“导航系统是否简单易用”等。显然,植根广汽集团“匠于心,品于行”的品牌主张,广汽传祺已经构造了世界级的“品质名片”。而这张名片背后,则是传祺人铸剑十年,以“四心”品质打造的超越客户期待的高质量产品。十年坚守铸剑“四心”品质在汽车头条App看来,广汽传祺连续5年取得J.D. Power新车质量研究名列前茅的成绩,对细节品质的把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IQS问卷所列的8大类、200多个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中,每个问题都被赋予了同样的权重。其原因在于,同一个问题在车辆设计人员、工程师等专业人士的眼中,和在车主和普通消费者看来,很可能重要性迥异。比如,新车上一个茶杯架尺寸略小或略大应该不影响驾驶,在工程师看来最多只能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但在每天开车都要放茶杯的车主看来,这个问题每天都会出现,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车质量问题。而广汽传祺在这样的“细节”上的精益求精,正是十年铸剑路上付出的极大心血。在广汽传祺内部,就有“四心”品质这样的说法。包括在设计开发方面,传祺坚持正向研发,定位中高端市场,不断完善开发流程,通过高精度的工装、自动化设备和严苛的试验验证,确保开发产品耐久可靠,提供让客户“动心”的产品。在生产制造领域,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贯穿生产线的每个细节,通过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实现了高度柔性化和智能化,从生产源头确保自身世界级品质,提供让客户“安心”的产品。在品质管理方面,广汽传祺则以客户为中心,实施全员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品质保证体系,打造和完善广汽质量管理模式(GQM)。同时,通过打造完善的供应商品质管理体系,传祺已经与十八家全球顶级供应商构建了战略同盟。依托高水准的供应链体系,提供让客户“放心”的产品。而在服务方面,广汽传祺则通过售前多方式的用车启蒙,售中全方位的客户关怀,售后全渠道的快速反应,打造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提供让客户“暖心”的服务。依托于十年不变的四点初心,在很多中国市场“封神”的“洋品牌”,都在巅峰期曝出过严重产品缺陷,从而对企业发展造成长期困扰的背景下,广汽传祺却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中国自主品牌靠品质突破天花板的典范样本。一个SUV和轿车均衡发展、三“8”战略布局高端的传祺产品家族,已经全面渗透轿车、SUV、MPV三大细分市场。定义全领域细分市场“品质新标杆”毋庸置疑,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向上突破路径,也是“中国制造”转型“中国质造”的缩影。曾经以“性价比”著称的自主品牌们,也升级到“质价比”竞争的高级阶段。广汽集团执委会副主任、广汽乘用车总经理郁俊的判断是,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升级迭代,消费者对高品质及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唯有坚守住品质的底线,不以牺牲产品品质为代价展开市场竞争,不急于谋求短期的高速增长,企业才得以可持续发展。”也正是脱胎于这样洞察前端市场真实需求、精准卡位自主汽车品牌发展脉搏的战略格局,在广汽传祺持续、稳健的高销量增长背后,中国消费者才能够真正触及“中国质造”的“传祺魅力”。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广汽传祺累计销量突破192801辆,同比增长高达18%,远远高于同期我国乘用车市场5.7%的增幅。品质传祺持续散发着勃勃生机,弄潮中国自主品牌新时代。具体来看,广汽传祺全面进军轿车、SUV、MPV高端细分市场,布局C级豪华车市场的3款重磅车型均表现出强劲实力。不仅“旗舰级豪华大7座SUV”传祺GS8实现上市17个月销量近13万辆,长期蝉联大7座SUV细分市场销量冠军,并成功站稳20万元价格区间;传祺GM8的单月销量也突破3000台,一举在合资品牌环伺的高端MPV市场脱颖而出。其中,正向研发的GS8不仅拥有霸气的外表和精良的做工,其配置、底盘、动力总成等诸多方面,都与同级别合资品牌车型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一较高下。而作为所在细分市场的后起之秀,传祺GM8不仅拥有“突破性的创新”设计理念下,恢弘大气、自成一格的外观,而且比竞争对手更懂中国市场需求,细节之处更加体贴入微。与此同时,作为创造了中国自主品牌销量神话的“现象级”明星车型,传祺GS4也实现上市36个月,累计销量突破88万辆。一笔极具说服力的细账是,自GS4上市以来,“几乎每两分钟就售出一辆新车。”此外,汽车头条App还了解到,在高品质的支撑下,广汽传祺不仅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更凭借其出色的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为广汽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单车平均售价站稳15万元区间的广汽传祺,已经成为‘含金量’最高的中国品牌之一。”2018年正值广汽传祺成立十周年,围绕“强健体质,持续创新,树立危机意识,深化品牌建设,为传祺新十年奠定坚实基础”的年度事业方针,广汽传祺在研发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体系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随着更多新产品、更优质服务的推出,走在“品质先行”之路的广汽传祺也将继续努力,为消费者带来充满创意和无限可能的高品质“传祺新生活。”拭目以待!
国内车市高速发展数十年,消费者的观念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购车者在消费的过程中,考虑的事情也越来越多。除了外观、内饰、配置、油耗之外,车辆的可靠性、耐用性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毕竟汽车有别于一般的消费品,质量、可靠性不过关会让用车体验大打折扣,同时还会伤害钱包。近日,汽车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正式发布2019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此次调研基于33468名车主的真实反馈,并覆盖了67个品牌的266款车型,对于消费者购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这份研究的数据和结果来看,兵哥发现有些情况可能与大众消费者所了解的有一定差距。这份研究报告中新车质量得分以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表达,得分越低,表明问题数越少,质量也越好。整体行业平均新车质量得分为95个PP100,比去年减少10个PP100,提升幅度高达10%。行业平均质量在经历了五年的平稳期之后,今年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特别是车身内装(减少2.9个PP100)、音响/通讯/娱乐/导航(减少2.9个PP100)和座椅(减少2.2个PP100)这三个方面,表明了车内装配品控和工艺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不少消费者对于日系车型的惯有印象都是可靠耐用,而这份新车质量研究数据证明日系车确实有着这样的优良传统。19个品牌的质量水平达到行业平均及以上水平,其中有5个便是日系合资品牌。在17个细分车型市场中,5款日系车型成为各自细分市场排名最高的车型。而豪华品牌方面,同属日系的雷克萨斯在一众欧美豪车中成功突围,省心可靠的雷克萨斯,这挺符合大众消费者的一般性思维。自主品牌质量显著提升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自主品牌可谓是强势崛起,一款又一款的爆款车型抢占销量排行榜的前列位置。在消费者眼中,虽然自主品牌销量的确是大幅增长,但是对日后可靠性的忧虑依然存在于市场,而这次新车质量研究也反应了自主品牌在品控上取得较大进步。问题数从去年的115个PP100下降至今年的101个PP100,进步幅度为12%,且八大问题类别中的七个类别均有进步,唯一退步的问题类别是发动机/变速系统(增加2.1个PP100)。除此之外,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平均质量差距保持在14个PP100。两者的差距由2015年的22个PP10缩小至今年的9个PP100。具体到车型方面,长安逸动XT、宝骏730、奇瑞瑞虎3x 、WEY VV6成为各自细分市场排名最高的车型。尽管这些车型大多集中在低端细分市场,但起码代表在这些细分领域中,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不比合资车型要差。韩系车耐用可靠不输日系再细看品牌排名,你会发现东风悦达起亚和北京现代竟然占据了榜单的第一位和第三位。在大家的惯性思维里面,韩系车在品控上貌似并没有太大的亮点,更别说整体表现能够位居丰田、本田两大日系车之上。而且,受自身车型更迭速度和外围因素影响,韩系车的销量算是合资品牌中相对寡淡的代表。(数据来源2019J.D. Power美国新车质量研究)因此,韩系车在此次的排名中如此靠前,可能确实会让不少朋友感到意外。让大家更意外的可能是,韩系车不仅在J.D. 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中成功霸榜,在美国的同类型研究调查中,现代的豪华品牌、有着韩版雷克萨斯之称的捷恩斯同样与起亚、现代携手霸占榜单前三位,更关键的是车型问题数量要远少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韩系品牌已经连续数年在J.D. Power中美两大榜单排名前列。实际上,韩系车在美国市场的定位与日系车挺相似,均主打实用、可靠的中低端代步车型,颇受美国普通民众的欢迎。看看国内情况,韩系品牌的小型车和紧凑型轿车在品质控制上同样做得挺不错,车主问题反映数量要少于同级车型。不难看出,在中低端车型品控上的出色表现为韩系车整体质量评价上做出了挺大贡献。(数据仅供参考,数据来源:车质网)中国整体新车质量在近一年取得较大的进步,某种程度上说明汽车厂商在倾听客户声音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等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并且切实改进了车型存在的质量问题。在目前车市销量不佳的情况下,兵哥认为车企确实更应该在生产品控上做得更好,更注重车型的耐用可靠,同时及时回应消费者对汽车质量的关切,毕竟口碑才是保证销量的王道。
近日,J.D.Power发布了2018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根据报告中的说明,2018年新车质量研究是基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之间购车的33404位车主的真实反馈,因此数据具有较强的参考性。新车质量研究采用PP100的形式,即每百辆车出现的问题数,根据PP100的数值水平来反应新车的质量水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J.D.Power发布的研究结果。紧凑型轿车质量王:现代瑞纳官方售价:4.99-7.39万元换代后的瑞纳在售价方面更加亲民,作为北京现代曾经的销量担当,瑞纳无论在经济性还是舒适性方面都表现不错。目前在售车型搭载95马力的1.4L发动机,除了提供传统的5挡手动变速箱外还匹配了4速自动挡变速箱。由于售价的降低,因此在配置方面瑞纳比较寒酸:ESP仅出现在顶配车型上,手动挡车型全部没有倒车雷达,入门级车型甚至还是铁质轮毂……这样的配置倒是对得起价格了,如果只是用来练手、买菜,那么瑞纳整体还是凑合的。紧凑型高端轿车质量王:大众Polo官方售价:7.59-14.69万元目前上汽大众Polo已经更新到2018款,与之前车型相比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换装了110马力的1.5L发动机,并在变速箱方面提供了三种选择,分别是5挡手动、6挡自动及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除了动力的升级外,2018款Polo全系标配胎压监测、ESP、牵引力控制系统和刹车辅助系统,不过依然没有标配雷达……虽然不知道J.D.Power划分紧凑型高端轿车的标准是什么,但现款Polo在产品力上的确很有市场竞争力。中型高端经济型轿车质量王:标致408官方售价:11.97-18.97万元标致408从上市伊始就凭借空间优势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然而由于大面积的轮胎问题导致408的美誉度迅速下降,销量也开始逐渐走低。不过目前标致已经针对轮胎问题进行了召回,408也推出了2019款,从外观看,新款408显然要比现款车型更加时尚、动感,动力方面则继续搭载136马力的1.2T三缸机和167马力的1.6T发动机,除了1.2T入门车型提供5挡手动挡外,其它车型均匹配了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根据缸哥对标致408的了解,还是建议大家选购1.6T车型。中型高端轿车质量王:斯柯达速派官方售价:16.98-24.98万元2018款速派的整体外观设计、尤其是车身造型的变化并不大,但通过对大灯组的重新设计让这款掀背车再次焕发出青春,其搭载的150马力1.4T发动机和180马力1.8T发动机均采用了缸内直喷技术并自带OBD诊断系统,除了入门级车型匹配5挡手动变速箱外其它车型均匹配7挡双离合变速箱。配置方面,前排侧气囊、胎压监测、ESP、定速巡航、自动驻车甚至是疲劳驾驶提升均为标配,整体性价比要比老款车型更高。微型SUV质量王:宝骏510官方售价:5.48-7.68万元宝骏510经常出现在SUV月度销量TOP10的榜单中,足见市场对该车的喜爱。作为一款小型SUV,宝骏510通过凌厉的外观设计来改善视觉效果,其搭载的112马力1.5L发动机除了匹配6挡手动变速箱外,还匹配了一款5AMT变速箱,在同级车型中比较少见。由于售价的限制,宝骏510的配置并不高,入门车型仅驾驶侧有安全气囊,不过其中高配车型的配置还是比较丰富的。在售价与瑞纳相近的情况下,你会选择瑞纳还是510呢?紧凑型SUV质量王:长安CS55官方售价:8.39-13.39万元长安CS55已经成为长安SUV产品中的扛旗者,月销过万已经是常事儿。作为长安SUV家族中年龄最小的车型,CS55在更新换代的频率方面却越来越快,目前不但推出了燃油版的2018款CS55,同时还新增了混动车型,在156马力的1.5T发动机基础上增加了一台11.5kW的电机,在降低油耗的同时也提升了驾驶的平顺性。从CS55所衍生出的混动车型来看,未来CS55的销量将会更好。
一辆汽车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代步工具,其质量的优劣是至关重要的,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追求品质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很多第三方的质检机构也就应运而生了,例如国内比较知名的中保研、中汽研、车质网,此外还有享誉全球的J.D.Power君迪。近日,根据我们的最新了解,J.D. Power在前不久发布了2020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并且表示,多年来主流品牌的新车质量不断提升,并且和豪华车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缩小,尤其是点名表扬了我们的自主品牌。据悉,其中包括了主流汽车品牌和豪华汽车品牌,共计57个品牌241款车型,通过对我国70多个不同城市地区的2-6个月的新车进行评测,以PP100为单位,代表着平均每百辆车的问题数,也就是说PP100的数值越低越好。可以看到,在主流汽车排名之中,整个的平均成绩为128,相比较豪华品牌的121,差距进一步减小,除了可以说明主流汽车品牌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之外,当然也不排除豪华车的质量也许会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主流车质量榜单的冠军是广汽本田,以115个PP100的成绩独揽冠军席位,足以见得,本田不只是卖发动机送车,整车的质量我们也是看在眼里的。而仅次于广汽本田的则是广汽菲克Jeep和北京现代,这也许你没有想到吧。而众所周知的是,丰田品质是丰田汽车乃至雷克萨斯所一直宣传的所在,但是我们看看今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中,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则分别排在了第六和第七的位置,并且还在长安福特和别克之下。至于雷克萨斯呢,在豪华车榜单中也不是第一。最后: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豪华车中,保时捷以107个PP100的成绩卫冕冠军,奥迪和雷克萨斯次之,但是号称BBA老大的奔驰却没有出现在榜单,说明很有可能是还没有达到及格的水平。
对于买车,广大消费者最关心的必然是产品质量问题。为了解汽车质量的好坏,我们除了可以参考一些车友口碑外,也有权威的数据可以对比,J.D. Power所发布的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就是其中之一。这项研究主要收集2-6个月内新车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统计对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9月27日,2018年度的IQS正式出炉,相比于此前持续多年的质量提升,这次研究表明中国汽车行业整体新车质量略有下降,但车内异味等困扰消费者多时的问题正得到有效解决。从此次IQS公布的研究数据上看,一向被消费者吐槽的自主品牌汽车也拿下了不少细分市场的品质冠军宝座,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小型SUV第一名:宝骏510以大空间、性价比闻名车界的宝骏品牌,可以说是自主品牌中的生力军。自2010年成立至今,宝骏就已经推出了如宝骏560、宝骏730等多款爆款车型,实力可见一斑。不过宝骏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质量有问题”、“安全没保障”等语句都是车黑们喜欢贴在宝骏身上的标签,可以说宝骏肩上的担子很重。此次IQS研究结果中,宝骏另一款大热车型宝骏510夺得了小型SUV第一名,可以说是用事实做出了反击,狠狠地出了一口气。紧凑型SUV第一名:长安CS55作为自主品牌起步较早的车企,长安汽车一直都是国产品牌的骄傲。长安相比其他自主品牌最大的优势在于操控,它的油门、刹车踏板的调节,底盘、悬架的调校以及转向系统的设置在自主车企中都称得上一流,值得称赞。而在长安智色双旋理念推出后,长安在汽车品质、汽车造型设计等方面也开始发力,基于该理念打造的首款SUV长安CS55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看得到的造型,我们心里有数;摸不着的品质,IQS紧凑型SUV第一名也给了我们答案。大型SUV第一名:广汽传祺GS8在大七座SUV领域,广汽传祺GS8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车型,它的销量在自主品牌大七座车型中占据着绝对优势。而多年与丰田、本田的合作经验,也让广汽传祺在生产理念上拥有不俗的见解。此次IQS研究结果中,广汽传祺GS8在大型SUV领域面对丰田普拉多等老牌悍将仍然不落下风,就足以看出它的实力。紧凑型MPV第一名:长安凌轩如果说SUV领域是自主品牌的强项,那么在MPV领域自主品牌同样也不落下风。在紧凑型MPV车型IQS研究中,长安牢牢占据了前三甲的位置,其中长安凌轩夺得榜首,长安欧尚A800、长安欧诺分别位列二三。中型MPV中,五菱宏光S3、东风风行菱智也取得了二三名的好成绩,可见自主品牌在MPV领域的统治力。紧凑型轿车第二名:吉利金刚而在轿车方面,自主品牌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在各个细分市场中,仅有吉利金刚和宝骏310在紧凑型轿车上获得了二三名的成绩。吉利汽车作为当下自主品牌汽车的领头羊,在收购了沃尔沃后就走上了技术路线,在沃尔沃安全品质的影响下,吉利汽车的品质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此次面对诸多合资轿车强敌能够取得一席之地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小结:从本次J.D.Power研究结果来看,自主品牌汽车品质已经取得了不小得进步,特别是在SUV、MPV领域表现尤其明显;但在轿车领域,自主品牌或许还需努力。
3月25日,“2020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结果发布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会议由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凯睿赛驰咨询(Car Research)联合主办,国家级科研机构研究员、高校学者、国内主流汽车企业质量部门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共聚一堂,见证了2020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成果的重磅发布,并为行业翘楚送上“冠军奖杯”。2020年,所有产业对变革的体会更加深刻,汽车领域也不例外。正如车质网、凯睿赛驰咨询董事长、总裁唐卫国先生在致辞中所说,在中国市场,社会结构和消费理念的深刻变化与汽车产业的变革不期而遇,更加激荡的叠加效应冲击到了产业的方方面面。这种冲击在汽车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两者对产品质量评价“话语权”声量大小的转换。虽然中国汽车产品的实物质量在明显上升,但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和期望,特别是对质量感知的锚定水平也在快速上升,这重新定义了汽车品质,甚至正在推动重新定义汽车。车质网、凯睿赛驰咨询董事长、总裁 唐当汽车市场进入存量状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生态圈正在重构汽车产业链,特别是在汽车产品质量领域,传统设计、评价体系内的产品甚至已经与消费者体验出现矛盾。这些矛盾既体现在企业研发时未能全面覆盖消费者用车场景,也出现在消费者主观感知与标准缺失等众多环节。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产品的质量保证及改善不再是一项后台职能,已经成为受消费者体验直接影响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故障数还是其他依据特定标准进行的技术测试,都无法充分兼顾消费者的感知维度,以高品质产品为消费者营造更多幸福感的愿景也就无从落地。基于上述研判,凯睿赛驰咨询依托车质网十年数据积累,将海量消费者声音进行数据化处理,于2019年启动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把消费者关切放在首位,以负面表现表征受访者对车辆全部质量问题的看法(负面表现=问题数X抱怨度),致力于打破汽车产品质量研究领域僵化、失真的局面,以市场稀缺的研究成果和汽车质量评价体系重新打通生产和消费的两端。活动现场,凯睿赛驰咨询连续第二年发布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成果。本次研究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扩大调研样本量,覆盖全国78%的地级市,细化调研的二级维度,新增变速箱机械故障、异味持续时间等具体问题,重点关注汽车故障发生时的用车场景、问题抱怨评分等,并有如下重点发现:1、与2019年相比,行业质量表现变差,行业质量问题数集中在驾驶系统、发动机、智能车机、变速箱四个维度,其中智能车机问题数上升78%,负面表现增长107%,主要涉及自主、美系、欧系品牌。2、行业Top10问题中,换挡顿挫、变速箱异响、发动机抖动异常排名前三;其中全行业换挡顿挫问题选择比例增长94%,多发于美系、德系、韩系品牌车型。3、轿车负面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SUV问题数多于平均水平;MPV抱怨度高。4、自主品牌负面表现不及合资、豪华品牌,但抱怨度最低。5、德系和美系品牌的抱怨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德系品牌的静态和动态维度抱怨度均高于其他国别品牌。凯睿赛驰咨询高级副总裁 张越凯睿赛驰咨询高级副总裁张越表示,2020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对汽车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管控、设计能力,以及产品市场定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行业变革的持续深入,新一年度的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将增加新能源等细分市场,扩充车型数量,在新技术、新投诉种类等维度更新调研问卷,继续扩展消费者用车习惯维度,助力汽车企业以高品质产品为用户营造更好的体验。依据2020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结果,主办方首次对外公布各细分市场产品质量表现第一名的车型。这些佼佼者从此次调研涉及的44个品牌共164款车型中脱颖而出。它们是:自主小型轿车——上汽通用五菱宝骏310;合资小型轿车——广汽丰田致享/致炫;自主小型SUV——长安CS35 PLUS;合资小型SUV——广汽本田缤智;自主MPV——比亚迪宋MAX;合资MPV——上汽通用别克GL6;自主紧凑型轿车——领克03;合资紧凑型轿车——上汽大众朗逸;豪华紧凑型轿车——一汽-大众奥迪A3;自主紧凑型SUV——上汽荣威RX5;合资紧凑型SUV——一汽丰田RAV4荣放;豪华紧凑型SUV——梅赛德斯-奔驰GLA;自主中型轿车——吉利博瑞;合资中型轿车——广汽丰田凯美瑞;豪华中型轿车——新BMW 3系;自主中型SUV——比亚迪唐;合资中型SUV——广汽本田冠道;豪华中型SUV——雷克萨斯NX;自主中大型轿车——一汽红旗H7;合资中大型轿车——上汽大众辉昂;豪华中大型轿车——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E级轿车;自主中大型SUV——上汽荣威RX8;合资中大型SUV——上汽大众途昂;豪华中大型SUV——上汽通用凯迪拉克XT6。活动当天还设置了闭门研讨环节,主办方与汽车企业代表就以用户主观感受评价质量提升工具推动产品进化,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体验需求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机关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决定了机关党建对其他领域的党建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必须带头强化质量意识、突出质量要求、体现质量导向,从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向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迈进。一、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质量的理论考察(一)基本内涵。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就是要在管党治党的过程中,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按照机关党建的规律和特点,将质量意识、质量规范、质量标准、质量管理、质量评估等贯穿机关党建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使机关党的建设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二)主要特征。一是政治性。党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其首要特征。机关党建质量好不好,首先要从政治上衡量,政治上不合格,其他方面做得再好都得一票否决,必须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贯穿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二是系统性。机关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各项具体事务,既要坚持系统性协同性原则、防止顾此失彼,又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三是发展性。任何事物、产品或工作的质量提升都是一个“螺旋式”“阶梯式”的发展过程。只有持续改进、久久为功,从“抓不抓”“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全面发力,机关党的建设质量才能不断提档升级。四是示范性。机关党的建设在党的建设整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示范性、导向性和引领性,必须以高标准严要求提高自身党建工作质量,主动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其他领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三)判断标准。一是围绕中心。机关党建要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及本地区本单位中心任务作为根本,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强保证。机关党建有没有围绕中心,重点看“四个意识”强不强,“四个自信”坚定不坚定,是否真正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到不到位,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部门职责完成得好不好。二是建设队伍。机关党建要着眼党的事业发展,着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机关党员干部队伍。队伍建设好不好,重点看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强不强,党内政治生态好不好,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党员是否到位,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服务群众。机关党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党的建设质量的根本标准。机关服务群众好不好,主要看的是机关作风好不好、办事效率高不高、是否清正廉洁、是否真正为民服务解难题。二、提高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质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机关党建系统性、一体化推进机制不健全。一是纵向联系交流不够。由于各级机关工委分别属于其同级党委的派出机构,对下级机关工委没有领导或指导关系,总体上联系少、指导弱,难以形成全国一盘棋。二是横向协同配合不足。各级机关工委与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宣传、统战等党委工作部门,各部门机关党委与派驻纪检组和组织人事、宣传教育等内设机构,虽然都有教育管理监督机关党员干部的职责,但往往统筹不够、合力不强。(二)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变化加大了党建工作难度。根据对部分单位管理的近47万名党员的统计,40岁以下的约占42.41%。这些年轻党员干部思想活跃、充满激情,但缺乏艰苦环境磨炼和复杂局面考验,党性修养和实践经验不够,容易在遇到困难挫折后丧失自信、得过且过,变成“佛系青年”“隐蔽青年”,容易受各种错误言论、歪理邪说的误导、蛊惑、煽动,甚至在各种诱惑面前动摇信念、迷失方向、走向歧途。(三)按部就班、平均用力的工作惯性积习难改。一段时间以来,机关党建工作很多载体、形式、方法趋于成熟和定型,一些机关党组织和党务干部形成了路径依赖,习惯于按老经验办事,不注重研究工作对象、内容、手段的发展变化,不敢创新、不会创新,抓不住重点、突不破难点、出不了亮点,抓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制约了机关党建质量的全面提高。(四)党建工作成效难考核、质量难评价仍未破题。目前,党建工作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远未充分发挥。比如在考核权重上,一些地方机关党建与行政业务工作相比差距甚大。在考核方法上,很多工作没有精确统计、量化考核。在结果运用上,一些地方尚未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目标考核或绩效考核。(五)机关党务干部队伍还不适应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需要。不少地方和部门机关专职党务干部配备不足,有的将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安置岗”“养老地”;有的党务干部能力不足,组织不培训不锻炼,自身不学习不研究,甚至对应知应会的党务知识和技能都不熟练;有的党务干部由于长期得不到表彰、奖励、交流、提拔,工作成就感、荣誉感越来越弱,不想做、不愿做、不用心做的心态越来越重。三、推动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一)建立开放协同的组织动员体系,扩大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1.完善组织设置。按照归口管理原则,理顺机关党组织隶属关系,落实机关工委统一领导机关党的工作要求。按照“支部建在处室、处长担任书记”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党支部设置。按照与党组织隶属关系相一致的原则,理顺机关工青妇组织的组织设置、隶属关系、领导体制。鼓励党群组织分行业、分专业、就近就便组建灵活多样的义工队伍、志愿服务组织,努力让每个党员干部都有自己喜欢、方便参与、能够发挥作用的组织。2.创新组织动员方式。党内动员与社会动员相结合,发挥机关和社会组织的优势,探索加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同向发力的方式方法,推动形成党组织有号召、社会组织有行动,社会组织有活动、党组织有参与的联动格局。线下动员与线上动员相结合,按照“组织开放、活动开放、载体开放、阵地开放、队伍开放”的思路,探索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和行业性、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网上信息实时收集、处理、发布、反馈和舆论引导系统,加强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互联互通。3.建立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按照“优势互补、双向自愿”的原则,建立机关党组织“多级联动”、机关与其他领域党组织“横向联结”、机关党组织与其他组织“跨界联系”工作机制,汇聚党内外快速组织动员的强大合力。健全机关党员干部回乡调研、到社区报到、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工作机制,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和机关资源的同时,达到常态化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目的。完善“积分管理、评星定级”制度,将机关党员干部参加活动、发挥作用情况纳入积分管理,对先进典型予以表彰表扬,激发参与热情。(二)构建大众化时代化、有温度接地气的话语体系,推动机关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良性互动1.突出重点对象。上级党委着重抓党组(党委)书记这个“关键少数”,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通过述职评议、督查考核、选拔任用等手段,抓好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落实。党组(党委)着重抓支部书记,通过明责、督责、考责、追责,加强培训、交流、激励,推动增强书记意识,履行好书记职责。基层党组织着重抓年轻党员干部,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充分发挥其“生力军”“主力军”作用。2.转变话语方式。抓住党员干部的关注点、兴趣点,把准群众的利益点、困难点,以“大白话”讲好“大道理”,以“地方话”讲好“普通话”,以“网言网语”讲好“党言党语”,让所讲内容说到点上、走进心里。尊重党员干部和群众,做到好好说话、好好听人说话,从而对得上话、说得明白、听得进去。3.创新活动形式。针对普遍存在的思想困惑,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理论宣讲,多用对比分析等方法讲深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刻骨铭心。针对不同年龄、职级、类别党员干部特点,广泛开展微党课、讲习所、演讲比赛、读书分享、文化沙龙、热点讨论、网络投票、才艺展示、文艺快闪等活动。(三)健全统筹协调、有机衔接的制度体系,形成联系紧密、协同有力、运行顺畅的机关党建工作机制1.健全纵向交流机制。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与地方机关的党建工作联系交流,建议邀请各省区市机关工委负责人列席、观摩重要会议和活动。进一步加强全国党建研究会机关专委会建设,调动更多资源力量,深化机关党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2.完善横向统筹机制。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建立机关党建重大事项议事协调机制,加强机关工委与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宣传、统战等部门的工作统筹和配合,形成抓机关党建工作的合力。加强部门内部党建工作力量统筹整合,总结推广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担任机关党委书记的经验做法,探索在规模较大的部门内设机构加挂党组办公室牌子,统筹协调本部门党建工作力量。(四)打造连接共享开放的网络体系,构筑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机关党建“网络生态”1.建立中心化、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进一步建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全国统一、互通互联的党员、党组织、党组织活动、党建知识等核心数据库。依托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如“学习强国”等覆盖广泛、吸引力强的网络平台应用。注重规范管理,充分用好党员电子身份认证、组织关系网上转接、党组织活动网上管理、党员和党组织数据网上统计分析等功能。2.建立去中心化、分布式的网络体系。鼓励精简整合各级各类党建信息平台,采用“两微一端”等移动新媒体形式,探索开发实用有效、便于操作的小应用、小程序,突出互动,实现信息共享交流。统筹整合有关数据,建立基层党建智能化分析比对和辅助决策系统,为加强机关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提供大数据支撑。3.建立泛在化、融入式的网络体系。引导和支持熟悉网络环境的机关党群组织和年轻党员干部入驻各类社交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建网络群组,开展网络活动,围绕热点话题主动发声、激浊扬清,最大限度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积极主动与网络平台合作开展宣传活动或政策解读,努力让党的声音上头条、上热搜,扩大党在数字世界的影响力。(五)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对“最大政绩”的科学认定和结果运用1.加强党建考核评价顶层设计。建议制定出台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党内法规,对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考核主体、考核周期、主要内容、考核方式、结果运用等作出统一规定。再结合工作实际,分类下发考核工作方案,就当期考核重点、主要指标、具体方法、有关要求等作出安排。同时,本着成熟一项推广一项的原则,渐进增加能够反映党建工作质量和成效的统计指标,建立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准确的党建工作统计体系,为提高考核评价质量提供权威的基础数据。2.科学制定考核评价指标。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考、考重点。对党组(党委)重点围绕“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基层基础保障”等情况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对基层党组织重点围绕“自身建设”“发挥作用”等情况制定考核评价指标。考核评价指标要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并逐级备案、控制总量。3.优化完善考核评价方式。把握好“上级评下级、同级互评、群众评价”3个维度,注重内部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日常评价与年底考核相结合。将基层党建考核统一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并推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业务工作考核一并开展;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现场查看、走访党员群众等获取群众评价;加快党建信息系统建设和优化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线上考核评价。4.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突出“最大政绩”导向,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统一将基层党建考核结果与综合考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有机衔接、相互印证,并加大党建考评权重。及时反馈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考核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体系,使机关党务干部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1.配齐配强党务干部,确保有人干事。严格按照“专人专责、适应需要”的原则,落实专职党务干部配备。严把党务干部入口关,选优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特别是机关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总结推广深圳建立机关半专职党务干部队伍等经验做法,优化机关党务干部队伍结构。2.加强教育培训,确保能干好事。建立健全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建立“机关工委——机关党委——党支部”三级培训体系。注重围绕提升党务干部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理论宣传阐释能力、信息化能力等进行教育培训,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培训针对性。3.注重关心关爱,确保专心干事。建立党务干部同行政、业务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把党务干部培养成党建、业务双强型干部,将专兼职党务工作经历纳入干部履历。大力选树优秀党支部书记典型,注重提拔使用工作业绩突出、党员干部认可的优秀党务干部,树立党建工作大有可为、党务干部大有作为的鲜明导向。【本文系全国党建研究会机关专委会2019年度全国机关党建课题研究获奖成果】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