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聚焦职教科研十大重点领域北极圈

聚焦职教科研十大重点领域

李想 摄(资料图片)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职教科研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当下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并做出解答。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职教科研要结合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现状,结合党和政府的决策需求,提高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重点问题研究。重点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论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职教科研要深入挖掘、梳理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以此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重点二职业教育发展轨迹与成就、理论与实践研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职教科研要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成就、理论与实践,考察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相关的方针、政策及其形成与发展过程,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核心领导人对职业教育的论述,剖析党的职业教育方针的实质,明确党的职业教育理论和主张,加深对职业教育使命的认识,从而提高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职业教育问题的能力。重点三职业教育适应新发展格局的研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加强国际合作和塑造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新发展格局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模式新业态重构了人才生态链。职教科研要开展技能社会内涵、标准体系与技能强国建设研究,研究国家技能体制形成规律,研究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技能开发体系建设中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的路径,研究职业教育对重点人群技能提升的模式与路径等。重点四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与体制机制研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职教科研要关注评价改革如何导向“教好”,围绕“三教”改革,在素质教育上取得突破;如何导向“学好”,围绕德技并修、知行合一,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如何导向“管好”,不断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如何导向“用好”,尊重和体现各类人才价值,激发和释放技术技能人才的潜力和活力。要研究如何协同推进、加强标准建设、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推动评价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重点五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实现路径和机制研究职教科研要全面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研究职业院校如何做好党建工作,一体化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研究如何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实施课程思政,研究如何完善三全育人机制,研究体育、美育、劳育的特点及实施路径,研究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与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六探索和总结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中国方案我国职业教育要积极参与到全球教育治理,为国际社会贡献职业教育治理的中国方案。职教科研要深入开展比较研究,分析、提炼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中职业教育的思路架构与特色;总结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经验模式,研究政策和标准;研究“鲁班工坊”的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和金砖国家职业教育合作机制;研究来华留学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质量提升。重点七开展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基本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搭建起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基本成形,进入了抓落实的攻坚阶段,还有一系列问题亟须深入研究。要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规律研究;加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绘制行业人才供需分析谱系图,研究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研究产教融合型企业、混合所有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研究对接新技术、新职业的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研究1+X证书制度试点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机制;研究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横向沟通和中高本科职业教育的纵向衔接;研究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配套政策和标准。重点八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研究“智能+”背景下,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研究未来职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师能力、教学场景、学习方式、管理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趋势;研究职业教育新基建,构建国家职业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九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研究和教材建设研究研究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和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模式;研究职业教育师范院校布局;研究“双师型”教师标准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职业教育教材工作机制的构建;研究如何扩大优质教材供给、优化教材选用服务;研究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研究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重点十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制度政策、运行模式和评价标准研究在加快建设终身学习体系这一目标下,研究推进终身学习的法律规章和制度政策建设;研究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建设,推进国家资历框架标准研究,国家资历框架与国际跨国资历框架的对接研究;研究国家层面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研究社会教育、老年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相关院校面向重点人群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制与路径。(作者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作者:王扬南《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09日第9版 版名:职教周刊

水旱不知

如何真正让职业教育前途广阔

刘波/文 在中国,“学习不好上技校”的说法,代表着职业教育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然而在德国等国,职业教育却与训练有素的双手、一丝不苟的态度等意象联系在一起。近日中国领导人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具体而言,如何做到?中国目前的确存在努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性。一是全球正处于工业4.0时代,产业正在快速迭代升级,在此情况下中国急需一个庞大、稳定的职业工业劳动者队伍,以适应未来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形势的需要。二是中国面临老龄化社会风险,只有提高年轻劳动者的生产率,才能使未来的经济产出满足比例提高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的一轮腾飞,原因之一是此前基础教育的扩展和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由此产生的产业后备军队伍恰好与当时走向全球化布局的发达国家的资本相结合,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也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时下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大国竞争态势逐渐重现,西方国家保护主义回潮,在此情况下总结以往经验,继续维持一支掌握先进生产能力的劳动力队伍,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发达国家的经验是,二战之后,因教育水平上升、生产率提高、福利制度等因素,蓝领工人与白领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从而使繁荣成果得到了包容性的分享,也促进了各国的技术创新,因为这提高了产业工人的积极性,毕竟大部分产业发明都依赖于流水线上的实践,而不能只靠科研。虽然近年来部分西方国家又出现了收入差距上升、产业空心化、一些非生产性劳动者(如演艺明星)获得超高收入的现象,但仍有许多国家,尤其是欧洲的德国、瑞士等国,保持着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确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一项专门技术,社会成员动手能力普遍较高,失业风险较低,其产业国际竞争力强且没有出现空心化趋势。这个朴素的经验是值得中国学习的。当前中国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与传统的职业歧视、“唯学历论”和官本位思想都有关系。这种歧视体力劳动的旧观念所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学校主要教给学生的认知性技能,并不能与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划等号。认知性技能主要表现为逻辑推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智力,非认知性技能则涉及长期训练形成的技术熟练性、意志、毅力、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其他方面。中国教育片面强调认知性技能和高学历,导致了“高分低能”等现象,也因忽视心理素质等非认知性技能培养。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必须强调两种技能并重,并改变学校的激励机制,避免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考入名牌大学比例等指标而忽视对学生非认知性技能的培养。当前中国的产业升级使对高素质熟练工人的需求不断提升,但因为职业教育的不发达,部分地区出现了企业难以招到此类工人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存在严重的大学生失业问题,或者毕业后的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极差。这种现象既加剧了社会问题,又导致了严重的潜在人力资源浪费,究其原因乃是教育资源的错配。因为传统形成的惯性,高校的专长是对研究性人才的培养,然而现实工作并不需要这么多的研究性人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让产业与学校进一步融合,尤其是理工科学校,鼓励产业界与学校在早期即开展合作,吸引学生投入产业实践,这既能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又能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由于目前职业学校被考生和家长视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导致目前其发展不足,存在教育内容机械落后、敷衍了事等现象。改变这一现状一是要提高职业学校的质量、等级与威信,二是要探索职业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融合,鼓励部分学生走更适合其条件的职业教育道路,这种融合可以从中学阶段开始,相关探索可以先行试点。但归根到底,要让职业教育前景广阔,还是要靠中国发展为制造业强国、创新强国,让高素质、高收入的优秀产业工人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经济观察网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钢铁城

省教科院专家莅临我市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活动

3月30日-31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指导专家组一行,在省教科院职教所所长杜德昌带领下,莅临我市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活动。专家组成员由省教科院职教所副所长于家臻、省教科院职业教育研究所专业室主任孙明红、省教科院职业教育研究所综合室主任袁媛、日照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孟凡秋组成。 专家组一行先后赴峄城区职业中专、台儿庄区职业中专、山亭区职业中专、滕州市第一成人中专4所学校开展教学指导。每到一所学校,专家组都深入课堂进行随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足进行反馈指导。 教学指导过程中,专家组一行认真听取了各学校关于发展定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汇报,与教师代表进行了面对面座谈、交流,就大家关心的职教高考、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师资培养、职普融通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专家组指出,随着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中职学校要树立信心,制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要立足就业和升学两大核心工作,明确自身发展定位,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加强专业建设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优化专业设置,促进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等工作的开展;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注青年教师发展,助推教师专业成长;要强化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常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要正视和规范职教高考,研究新的职教高考政策,畅通中职学生升学渠道;要强化项目意识,将教科研工作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助推中职办学水平提升。 座谈交流中,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教学指导活动为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问诊把脉,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校教学管理、专业发展、队伍建设等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将积极按照专家组反馈意见,抓教学、抓队伍、抓管理、抓规范、提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更多的中职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更好地成长成才。 【来源:枣庄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将军

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发言(原创)

本专栏持续更新1000篇,欢迎订阅。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汇报发言的机会。说实话,近年来我们学校的职业教育工作有特色也有不少亮点,但与很多兄弟省份特别是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主要围绕欠发达地区如何补齐短板谈一谈,恳请各位领导给予指导。我主要从3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粗浅思考。我要谈的第一个方面是:只要坚定信念,就会找到发展的出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各级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昨天各位领导也进行了实地调研,可以说,跟前几年相比,变化很大,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科建设,无论是硬件配备,还是软件更新,我们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也正如调研组的同志指出的那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我们学校最突出的问题,我想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我们仍是欠发达地区这个最大现实没有变。二是我市仍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这个最大特征没有变。三是我们的产业项目发展比较滞后,招商引资的效果还有很多潜力没有挖掘出来。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全市的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我说这些并不是自揭伤疤,更不是为了哭穷,而是想借此说明,正是因为底子薄、基础差,我们的职业教育工作反而大有可为、潜力无限。发达地区需要职业技术人才,欠发达地区更需要职业技术人才。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只要我们愿意持续努力,效果就很明显,我们的职业教育上去了,为经济发展提供的人才支撑就很充分,反过来说,经济实力上去了,也会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发展。所以说,职业教育不是我们一家两家学校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大家齐心协力,就会找到发展出路。我想这也是今天座谈会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我要谈的第二个方面是:只要思想开放,就会找到突破的捷径就拿我们学校来说,除了做好职业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我们还积极想办法,采取了四种发展思路:一是借助国家的顶层政策趋势。比如说,在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中,我们不仅积极主动地办好现有的专业,也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快速顺应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政策,尝试设立新的专业和课程,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去年以来,在XXX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开设了XXX专业,成为全省唯一有这个专业的职业院校,得到了企业好评。二是借助知名高校的人才优势。从20XX年开始,我们率先从“985”高校招录教师,目前,共招录优秀教师XX名。我们还与这些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把本校的教师送出去参加培训,开阔了教师视野,提升了教师素养。三是借助X籍老乡的回报意愿。我们积极搭建平台,举办在外X籍杰出老乡代表回乡交流系列活动,让他们宣传家乡,担纲家乡的“人才大使”。这些做法,尽管效果还不太明显,但我们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力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想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思想开放是重要的前提,只要思想开放,办法和渠道就会越来越多,就会找到突破的捷径。斤天参加座谈会的都是职业教育的专家,大家肯定有很多实用、管用的办法,也有对职业教育的真知灼见,我们愿意跟大家学习交流,共同找到更好的发展路径。我要谈的第三个方面是:只要抓住机遇,就会体现自己的独特优势

慧南

用高质量科研支撑职教高质量发展——访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职教科研是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决策科学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职教科研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提供有效供给,满足事业发展需要。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职教科研专门机构,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在全国职教科研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组织作用。日前,记者专访了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了解我国职教科研的现状、不足及改进建议。记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国现有的职教科研机构,这些科研机构能否承担起支撑职教高质量发展的重任?王扬南:我国职教科研机构目前已实现三级建设、省级覆盖。我们中心所作为国家级职教科研机构,为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服务支撑。省级职教科研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省级职教科研机构,部分省份建立了地市级职教教科研机构。此外,我国还有参与广泛的群众性学术研究网络,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普通高校是职教科研的主力军,一批知名大学构建了层次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专门从事职教科研的人才。职业院校也是职教教学研究的主战场,1400多所高职院校普遍设立了专门的职教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类型特色,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教科研的桥梁和纽带。尽管我国职教科研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距离全面覆盖、立体贯通、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体系尚有差距。还有省份未设立职教科研机构,地级市没有职教教科研机构的还很多,县一级则基本没有专门的职教教科研机构,也没有职教教研员编制。各省职教科研机构普遍存在专职人员编制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目前我国职教科研机构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建议进一步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应设立专门的职教教科研机构,县(市、区)应有专人负责。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职教科研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在教育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应建立专门的职教科研机构,中等职业学校应有专人从事职教科研工作。此外,科研协同机制建设也有待加强。职教科研跨界性强,因此,需要完善全国职教科研院所联席会议制度,支持高水平大学与中央及地方职教科研机构建设学术共同体,支持职教科研机构、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学会社团共建一批职教科研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开展重大项目攻关。记者: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教科研工作者如何准确把握这些变化,以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王扬南:首先,职教科研要聚焦重点领域。我们最近梳理了十大重点科研领域,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深化对我国职教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教理论体系。其次,要创新研究方法。加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跨界研究,特别是跨界研究,要充分吸收教育学、经济学、劳动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要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协同攻关。再其次,要强化成果运用和转化。增强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推动成果转化为教案、决策、制度和舆论。最后,要加强中外职业教育科研交流。拓展与国外职教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构建研究网络,为建设“鲁班工坊”、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提供科研支撑;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传播分享中国成果经验。记者:如何才能激发职教科研工作者的活力,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王扬南:职教科研实践性突出,但目前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并未体现这一特点,“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顽瘴痼疾制约着职教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因此,要科学设置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标准,构建以成果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职教科研评价体系。完善职教科研成果表彰奖励制度,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材建设奖等表彰中予以倾斜,加大奖励力度。增加优秀职教科研人员在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项目中的名额。完善职教科研人员晋升机制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适当提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营造有利于学术创新和青年科研人员成长的宽松环境。

浮之江湖

职业教育路在何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3月31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民提了四个关于“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点方面。当中的第一点,就是提升人才供给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刻不容缓众所周知,中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恢复高考后发展十分迅猛。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与之相对应的是不足80%的本科生统计就业率,当中还包含水分不明的“协议就业”和“其它就业”。而同比之下,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比例已连续数年超过本科生。以安徽省为例,2020年毕业生中,研究生占1.79万人,本科生有16.80万人,高职有16.19万人。其中,高职学生就业率为85.95%,大大高于本科生的79.23%,而每减少1%的就业率,就意味着上万人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状况。造成就业率差距的原因,除了学生的就业心态以外,还有行业需求变化、专项技能掌握、实战经验等诸多因素。从产业角度看,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愈加迅速,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日渐短缺。以互联网技术(IT)行业为例,每年新增人才缺口将近百万,累计缺口即将突破千万!所以,宋德民在针对人才供给的讲话当中,再次强调了: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新闻报道当中频频出现。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当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是: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理论、实践“双师型”教师,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当中第十条内容如下: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谈何容易?企业渴望简单的人才交易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广告宣传、市场运营、人才招聘、财务管理等重要方面,还要面对股权问题、法律问题、内外舆论等诸多压力,已是不堪重负。对于人力资源的获取,主要采用高薪吸引有能力的人才,和大量雇佣缺乏经验的应届生进行短期培训筛选的策略。相对而言,长期培养人才一方面不是企业专长,仅与学校方面的各项对接,就需要大量额外投入,授课内容的制定更是需要有教育经验的人来主导;另一方面,专业培养介入过晚,学生缺乏相应基础,介入过早则投入风险较大,占用资源过多。如果是规模很大的集团企业,则需要同时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众多学校,每次合作都要进行大量的谈判、文书等工作,企业将会痛苦不堪。在人才的获取与投入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对企业来说最佳的方案是将自己擅长的专业技能和用人标准转交学校,完成最简单的人才订单交易。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学校与市场需求几乎完全脱节以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看来,职业学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大量的资源投入,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可循。通常来说,一门学科的建设或调整,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积累和科学的调研,职业院校往往难以做到这点,其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更新等均是通过借鉴、购买、或依靠外部力量完成。对于新的专业、旧专业的新发展,从根本上达不到及时更新、与时俱进,即使面临慢性死亡,也无法做到自我升级。以某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为例,目前在授课程居然主要是计算机组装、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办公软件应用、图片编辑软件等完全不具备职业竞争力的内容。学生是最无助的群体夹在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学生,同时面临学不到实用技能与找不到好工作的双重难题——时间被无效课程大量占用,即便坚持参加课外拔高培训,也无法获得长期的、系统性的学习与辅导,达不到高端技能人才标准,就业时依然不被企业所看好。2020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最高不超过7500元,而去年公布的2019年全国高职毕业生平均月工资仅为3592.09元,其中最低的甚至不足2000元。产教融合还需“粘合剂”如何改变职业教育现状,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浦业教育的弋靖杰老师提出了他的观点:企业、学校、学生均不具备解决彼此痛点的能力,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将其融为整体,从根本上满足各方利益需求;这样的“粘合剂”必须具备发展的眼光,摒除金钱至上思想,全心全意地为社会服务。谈到具体的实施方法,学校统招学生,提供场地和住宿管理;由教育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定制课程与教材,外聘企业项目经验丰富的讲师和专门的班主任,进行线上教学、线下练习、考前辅导和项目实践。与现有模式不同,课程与教学内容每年都会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更新,确保培养出统一标准的实用型人才。企业提供人才订单,学校提供场地管理,学生安心投入学习,做到各取所长,又各取所需。在专业选择方面,必须瞄准人才缺口。根据浦业教育的市场调研统计,以IT行业为例,采用“3+2”模式培养的程序员,就业月薪至少在8000元以上,且较传统培养模式提早2到3年进入社会工作,未来将成为大量IT企业竞相争抢的性价比极高的实用型人才。结语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大量高端实用人才,职业教育必将走向高端化、系统化、市场化。做好产教融合的“粘合剂”,还需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泉水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在津教育系统引

天津北方网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全市教育系统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为新时代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我市高校参会代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金刚表示,加快构建职业教育体系,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是关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将深入探索本硕博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扩大面向中西部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发挥“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作用,新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十四五’期间,我们计划培训职教师资2万人,为我国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立表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将紧扣类型教育特点,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天津“1+3+4”产业体系对高端产业人才的需求,以跨界、融合与重构的顶层设计,加大在混合所有制特征产业二级学院、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及国际化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力度,不断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为区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将迎来又一个崭新的春天!”目前,我市正积极优化鲁班工坊全球布局,建立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中国模式。同时,服务“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对接产业高端需求优化专业布局,成立产教融合研究院,打造职业教育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天津教育系统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部市共建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为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以创优赋能为主线,持续完善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对接、与加快教育现代化要求整体契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市教委副主任白海力表示。(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职业教育即将迎来新“春天”

本报记者 林春霞 李晓红全国职业教育大会4月13日在京落下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这预示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也预示着我国教育布局将迎来重大改革和突破。今后,教育布局要围绕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展开。职业教育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著名经济学者吴桐认为,保就业和稳就业成为“六保”和“六稳”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当下,办好职业教育成为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促进就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提高社会分工效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数以千万计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吴桐表示,此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再次强调了高水平、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作用。他判断,下一步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以及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将进一步优化,地区的实际特征将更加鲜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将进一步深化。而随着职业教育新政的不断出台,今后职业教育发展会迎来一个新的高潮。职业教育的核心要面向社会需求发展职业教育,是一场教育变革,它涉及教育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改革。专家认为,今后职业教育的核心要面向社会需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就业者层面来讲,随着新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多产业的工种逐渐被机器所取代,给就业带来很大挑战。从国家层面来讲,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向高端化发展,这就需要具备一定技能、相对高端的人才来推动行业的发展。在欧阳日辉看来,我国现有的大学教育体系不足以支撑这个需求。“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更加高端的人才,并非培养产业工人。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产业工人。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欧阳日辉表示,要按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要求,今后职业教育的理念、方式、课程的设置,都要围绕着怎样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这个核心问题而展开。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和高质量,唯有走类型教育之路,否则,如果仍把职业教育作为低于普通教育的“层次教育”,参照普通教育模式办学,职业教育将更加被边缘化。而要切实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类型教育,就必须结合类型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欧阳日辉认为,职业学校要形成一个相对专业化的教学模式,重点突破几个方面,打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走专精尖的道路。同时,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必须要围绕着社会发展需求,让教师既要立足课堂,又要走出校园,进行开放式的办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精湛的、有水平的、了解社会需求的教师队伍。有了好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和培养目标。未来要着重把握四个方向欧阳日辉认为,按照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方向,今后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职业教育要符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部署。数字经济是未来必须发展的方向。未来的产业工人必须具备数字技能与素养,属于数字型的工匠。二是教师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最大难题。三是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设置本地化的技术学院,培养当地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四是要放权给地方政府,让他们成为办职业教育的重要参与主体。让地方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加强联合,形成创办现代职业教育的合力。熊丙奇也认为,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不过,他也强调,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出台意见、下发文件,强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但具体落实时,却存在概念多于实质、流于形式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筹管理,发展职业教育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资源配置效率低的问题,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加以理顺。

公谁欲与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全市教育系统引发强烈反响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全市教育系统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为新时代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我市高校参会代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金刚表示,加快构建职业教育体系,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是关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将深入探索本硕博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扩大面向中西部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发挥“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作用,新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十四五’期间,我们计划培训职教师资2万人,为我国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立表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将紧扣类型教育特点,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天津“1+3+4”产业体系对高端产业人才的需求,以跨界、融合与重构的顶层设计,加大在混合所有制特征产业二级学院、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及国际化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力度,不断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为区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将迎来又一个崭新的春天!”目前,我市正积极优化鲁班工坊全球布局,建立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中国模式。同时,服务“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对接产业高端需求优化专业布局,成立产教融合研究院,打造职业教育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天津教育系统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部市共建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为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以创优赋能为主线,持续完善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对接、与加快教育现代化要求整体契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市教委副主任白海力表示。来源:天津日报

七面人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全市教育系统引发强烈反响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全市教育系统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为新时代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我市高校参会代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金刚表示,加快构建职业教育体系,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是关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将深入探索本硕博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扩大面向中西部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发挥“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作用,新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十四五’期间,我们计划培训职教师资2万人,为我国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立表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将紧扣类型教育特点,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天津“1+3+4”产业体系对高端产业人才的需求,以跨界、融合与重构的顶层设计,加大在混合所有制特征产业二级学院、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及国际化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力度,不断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为区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将迎来又一个崭新的春天!”目前,我市正积极优化鲁班工坊全球布局,建立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中国模式。同时,服务“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对接产业高端需求优化专业布局,成立产教融合研究院,打造职业教育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天津教育系统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部市共建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为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以创优赋能为主线,持续完善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对接、与加快教育现代化要求整体契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市教委副主任白海力表示。【来源:天津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